川芎在头痛治疗中的应用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川芎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它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中,有助于治疗多种疾病和症状。
然而,与其他药材一样,川芎也有一些禁忌症需要注意。
一、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川芎,学名为Chuanxiong,也被称为川芎、重楂子、神芎子等。
它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伞形花科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国中南部地区。
川芎的根茎富含挥发油、生物碱、有机酸、多糖、氨基酸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调经止痛等功效和作用。
1. 血管扩张作用:川芎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有效地促进血管的扩张,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血栓形成,并降低血液黏稠度。
因此,川芎可以用于治疗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病症。
2. 活血祛瘀作用:川芎可以活血祛瘀,促进血液循环,减少或消除淤血和淤血引起的疼痛。
它常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如痛经、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肌瘤等。
3. 抗炎作用:川芎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用于治疗炎性疾病,如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
4. 镇痛作用:川芎中的有效成分具有镇痛作用,可以缓解或减轻多种疼痛症状,如头痛、偏头痛、牙痛、神经痛等。
5. 改善记忆和抗老化作用:川芎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改善记忆和抗老化作用,可用于改善记忆力、认知功能和预防老年痴呆症。
6. 调节神经系统作用:川芎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缓解紧张和焦虑状态,促进睡眠。
二、川芎的禁忌症虽然川芎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但也有一些禁忌症需要注意,以免造成不良影响。
1. 孕妇禁用:孕妇应避免使用川芎。
因为川芎具有活血祛瘀的功效,可能会导致子宫收缩,增加流产和早产的风险。
此外,川芎还具有一定的抗凝血作用,可能会导致出血。
2. 月经期使用需慎重:川芎具有活血祛瘀作用,月经期使用需谨慎。
因为川芎可能会增加经血量,导致月经过多,甚至引起经期不规律。
3. 热病患者禁用:川芎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热病患者来说,使用川芎可能会加重体内的热毒,增加病情。
4. 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川芎具有一定的抗凝血作用,可能会对出血性疾病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川芎在头痛治疗中的应用

川芎在头痛治疗中的应用作者:李涵跃来源:《科技风》2017年第23期摘要:中医作为历史的遗产,给古人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保障。
即使是今天,中医也广泛应用于医学预防与治疗。
头痛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疾病,该疾病通常久治不愈,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
中医药材川芎具有治疗头痛的效果,基于此,本文论述了中医药材川芎在治疗头痛中的应用。
关键词:川芎;头痛治疗;应用川芎是一种治疗头痛的特效药,可以有效的提升头痛治疗的效果,帮助人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疾病难题。
川芎在中医的治疗中,搭配不同的药物可以发挥出不同的治疗效果。
通过我国专业技术人员不断的研究,该药物质已经搭配出了不同的治疗方案,而对于头痛的治疗药方占据了所有药方的首位。
另外,该药物质在实际使用期间,不仅能改善由寒热、虚实所导致的头痛症状,还可以做好内伤、外伤等方面的治疗工作,提升用药效果,调整人们的身体素质。
一、川芎的作用川芎别名小叶川芎,是一种雨伞形状的植物,该植物在成年期间的高度在40厘米左右,直径中间部位处于悬空的状态,其表面有纵沟结构。
川芎的主要的药物功能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头痛、风湿痹痛等症状。
川芎在不同的药物配方中的应用可以体现出不同的价值,比如说,按照《医学类聚》中的记载最可以有效的治疗太阳头痛,其中主要的物质配方有:天南星、全蝎、川芎、白芷等部分;在《卫生宝鉴》中的记载可以有效的治疗一些杨明风热头痛,其中的主要要物质配方有:川芎、石膏、白芷。
由此可见,川芎在不同的药物质配方中的重要性。
川芎也是一种单独使用的药材,其中主要的包含的大量的营养成分,可以有效的改善人们的寒热、虚实等头疼症状。
但是,在川芎实际使用期间,要做好使用量的控制工作,一般来说,在使用时要将川芎的总量控制在3~9g左右,不宜过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们的使用安全。
二、川芎在头痛治疗中的应用(一)川芎在风寒头痛中的应用川芎是一种具有较高药物价值的一种植物,在风寒头痛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起到祛风活血的作用,提升人们的血中之气,同时还能起恶风畏寒、脉浮效果。
川芎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川芎的功能主治与用量一、功能主治川芎是一种中药材,常用于中医药治疗各种病症。
以下是川芎的主要功能主治:1.活血祛瘀:川芎具有活血的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血液流通,从而达到祛瘀的效果。
它在中医药中常用于治疗瘀血引起的疼痛症状,如痛经、血瘀性疼痛等。
2.舒筋活络:川芎可以舒筋活络,缓解筋骨疼痛和肌肉疼痛。
它常用于治疗风湿性疼痛、肩周炎、颈椎病等疾病。
3.调经止痛:川芎具有调节月经的作用,可以缓解痛经和月经不调等问题。
它常用于治疗女性病症,如月经过多、经期不调等。
4.降低血压:川芎有降低血压的效果,可以用于治疗高血压患者。
它可以扩张血管,增加血管弹性,减轻心脏负担。
5.改善头痛:川芎具有镇痛的作用,可以缓解头痛和偏头痛等症状。
它对神经系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有助于改善头部不适。
6.抗炎消肿:川芎有抗炎消肿的功效,可以缓解炎症引起的肿胀和疼痛。
它在中医药中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扭伤等外伤病症。
二、用量川芎的用量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而定,一般来说,成人每次服用3-10克,每日2-3次。
根据医生的建议,可以调整剂量。
特别提醒的是,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及老年人在使用川芎时应遵医嘱,不可随意增加剂量。
在使用川芎时需注意以下事项:•不宜长期使用:川芎属于中药材,使用过量或长期服用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
因此,在服用川芎时,应遵医嘱并控制用量和用药时间。
•孕妇慎用:由于川芎具有活血作用,孕妇在妊娠期间应慎用。
特别是在怀孕初期和大多数妊娠并发症的情况下,不推荐使用川芎。
•药物相互作用:川芎与其他药物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影响疗效或引起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川芎时需告知医生或药师已使用的其他药物情况,以免产生不良影响。
•过敏反应:个别人群可能对川芎过敏,使用川芎时应密切观察身体反应,如出现过敏症状(如皮疹、红肿等),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综上所述,川芎有广泛的功能主治,但用量需根据具体病情和医嘱而定。
在使用过程中,需了解并遵守相应的用法用量,以确保用药安全和疗效。
川芎临床应用及用量

川芎临床应用及用量川芎,又名川芎穗、川芎藁,为伞形科毛花苣苔属植物川芎的根茎。
川芎为我国传统中药,并且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下面将对川芎的临床应用及用量进行详细介绍。
川芎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头痛、偏头痛、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以及中风、痉证、寒湿痹痛等疾病。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的功效。
其中的有效成分川芎内酯能够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皮肤和组织的营养供应,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川芎还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的活性,可以缓解炎症反应,减轻疼痛。
川芎的用量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而定。
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次用川芎3-6克,一日2-3次,可煎汤或捣敷。
对于头痛、偏头痛、痉证等症状,也可将川芎与其他适宜的药物配伍使用,如与白芷、桂枝、柴胡等同用,以提高疗效。
对于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川芎可以与当归、川穹、丹皮等药物配伍使用,以达到调经止痛的效果。
一般情况下,每次用川芎6-9克,一日2-3次,可煎汤或捣敷。
对于中风患者,可以将川芎与桃仁、赤芍等药物配伍使用,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中风后的功能。
每次用川芎6-12克,一日2-3次,可煎汤或捣敷。
对于寒湿痹痛患者,川芎可以与羌活、红花等药物配伍使用,以温经散寒,祛湿通络。
每次用川芎6-12克,一日2-3次,可煎汤或捣敷。
此外,川芎也可以外用。
对于创伤后的血肿、淤血等症状,可以将川芎捣碎,蘸水敷于患处。
需要注意的是,川芎性温,用量过大可能会导致热毒上攻。
对于阴虚火旺、血热症状明显的患者,应慎用或减量使用。
总之,川芎作为一味常用的中药,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然而,在使用中药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根据自身病情和体质,遵循医生的建议,并严格按照剂量使用,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川芎的功能主治是啥呢图片

川芎的功能主治是啥呢功能概述川芎,又称ligusticum wallichii,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属于伞形科植物。
川芎的功能主治非常丰富,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下面将介绍川芎的主要功能主治。
功能主治1.活血祛瘀:川芎具有活血祛瘀的功效,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血液流通。
它常用于治疗瘀血引起的疼痛症状,如经闭、痛经等。
2.舒筋活络:川芎对于舒筋活络也有显著的疗效,它可以缓解筋骨疼痛、肌肉痉挛等问题。
在中风后的康复中,川芎也常用于恢复肢体活动能力。
3.缓解头痛:川芎对于缓解头痛也有一定的效果。
中医认为,头痛往往与血液循环不畅有关,而川芎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因此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于头痛的治疗。
4.调经止痛:川芎被认为是一种具有调节月经的作用的中药。
它可以调理女性月经不调等问题,并缓解痛经带来的不适感。
5.抗炎抗菌:川芎中的有效成分具有一定的抗炎和抗菌作用。
它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帮助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6.抗血小板凝集:川芎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血小板的凝聚,从而预防血栓的形成。
这也是川芎常被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原因。
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用法用量:常见的使用方法是将川芎研磨成粉末或者制成颗粒、胶囊等剂型进行口服,一般每次3-10克,每天2-3次。
具体的用法需要根据病情和医生的指导来确定。
•注意事项:川芎虽然具有很多功能主治,但在使用过程中还是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孕妇应避免使用川芎,因为川芎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可能会给胎儿带来风险。
–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川芎。
–对川芎过敏者禁止使用,如果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
参考文献1.中国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典(2020年版).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20.2.赵霞, 高社祥, 吴宝骞, 等. 川芎化学研究进展[J]. 精细化工, 2003, 20(1):22-24.以上是关于川芎的功能主治介绍,川芎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但在使用过程中还是需要谨慎,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川芎功效与作用

川芎功效与作用川芎,学名为Chuanxiong,属于伞形科川芎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川芎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如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份。
它是传统中药中常用的药材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1. 川芎的来源和制备川芎的主要部分是植株的根茎,一般在秋季采收。
采收后,要对根茎进行晾干或者蒸汽炙制,以防止发霉和虫害。
制好的川芎一般颜色呈红棕色或者棕黑色,具有特殊的香气。
2. 川芎的化学成分川芎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油,主要成分有川芎醇、乙酰川芎酚、丁香酚等。
此外,川芎还含有多种酚类物质、黄酮类化合物、有机酸和微量元素等。
3. 川芎的药理作用川芎在中医理论中是归于阳药的,有着温通气血、活血祛瘀、止痛、降压等作用。
它具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可以缓解血瘀阻滞的症状,改善气血不通的情况。
此外,川芎还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
4. 川芎的临床应用川芎广泛应用于治疗中风、头痛、痛经、跌打损伤等病症。
在治疗中风中,川芎可以活血化瘀,扩张脑血管,减轻血管痉挛,改善血液循环,从而减轻症状。
在治疗头痛方面,川芎可以舒张颅内外血管,减轻头痛的程度。
在治疗痛经中,川芎可以活血经络,改善经血瘀阻的情况,减轻疼痛。
在治疗跌打损伤中,川芎可以活血化瘀,减轻肌肉痉挛和疼痛。
5. 川芎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川芎的应用一般安全,但是对于孕妇、儿童、孕期和哺乳期妇女,以及有心脑血管疾病和出血性疾病的人要慎用。
川芎具有活血作用,使用过量可能导致出血和肝脏损伤。
此外,川芎还有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
6. 川芎的研究和开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川芎的药理作用和药物成分进行了深入研究。
已有研究证实川芎具有抗炎、抗肿瘤、抗衰老等作用,并找到了川芎中的一些主要活性成分,如川芎醇和乙酰川芎酚。
这些研究为川芎的临床应用和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总之,川芎是一种传统中药药材,具有温通气血、活血祛瘀、止痛、降压等作用。
它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中风、头痛、痛经、跌打损伤等病症。
川芎注射液的功能主治

川芎注射液的功能主治1. 前言川芎注射液是一种中药注射剂,主要以川芎(Radix Ligustici Chuanxiong)为主要药材制成。
川芎注射液具有多种药效,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本文将介绍川芎注射液的功能主治,希望能为读者提供有关该药的详细信息。
2. 川芎注射液的功能主治川芎注射液具有以下主要的功能和主治:2.1 活血化瘀川芎注射液能够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从而起到改善血液供应的作用。
它主要用于治疗心绞痛、脑梗死、冠心病、肺梗死等与血液循环不畅有关的疾病。
2.2 缓解疼痛川芎注射液具有镇痛作用,可有效缓解多种疼痛症状。
它常用于治疗头痛、肌肉酸痛、神经痛、关节痛等疼痛性疾病。
2.3 降压抗凝川芎注射液具有降压和抗凝血作用,能够降低血压,预防血栓形成。
它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
2.4 清热解毒川芎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清热解毒,消炎止痛。
它常用于治疗急性肠胃炎、急性胃肠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2.5 改善微循环川芎注射液能够改善微循环,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微循环的正常运行。
它常用于治疗糖尿病、动脉硬化、淤血等与微循环障碍有关的疾病。
2.6 其他功能主治川芎注射液还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炎症性疾病和氧化损伤。
3.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1 使用方法•川芎注射液为静脉注射剂,通常由医生或医务人员来进行给药。
•使用前应仔细检查药品包装是否完好,并检查药品的有效期。
•按照医生的指导或说明书上的剂量来使用。
3.2 注意事项•使用川芎注射液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不可随意更改剂量和用法。
•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川芎注射液可能导致副作用,如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受损等。
因此,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以及过敏体质者慎用川芎注射液。
•过敏体质者在使用前应进行过敏试验,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川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川川芎,学名为川芎天名藩,是一种中草药,常用于中医领域。
它属于伞形科植物,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川芎的主要产地是中国四川、湖北、湖南等地。
川芎在中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被誉为“百草之王”。
它有很多的功效和作用,下面我们一一来介绍。
1.活血祛风:川芎具有活血祛风的作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血液淤滞,改善微循环。
它可以治疗由于气血不通引起的各种症状,比如经期不调、痛经、痛风、风湿病等。
此外,川芎还可以减少血管壁的渗透性,防止水肿的发生。
2.镇痛止痛:川芎具有镇痛止痛的作用,可以缓解各种疼痛症状,比如头痛、牙痛、风湿性关节炎等。
川芎中的活性成分可以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降低疼痛的感知。
此外,它还可以舒张血管,增加血液供应,促进炎症的消退,起到止痛的作用。
3.降低血脂:川芎中含有一种称为川芎酸的成分,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病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而川芎能够通过抑制脂肪生成酶的活性,调节脂肪代谢,降低血脂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4.促进胃肠蠕动:川芎具有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可以改善胃肠道的蠕动功能,减少腹部胀气、腹泻等症状。
它能够调节胃肠道的蠕动运动,提高肠道的收缩力度,促进食物消化和排泄,缓解消化不良、便秘等问题。
5.抗炎抗菌:川芎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其中包括芎菜酮、丁香酮等成分,具有抗炎抗菌的作用。
它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同时还可以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对抗感染有一定的作用。
6.调节免疫功能:川芎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它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增加抗病能力。
川芎中的活性成分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加白细胞的产生,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从而起到免疫调节的作用。
7.抗凝血:川芎中的川芎酸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减少血小板凝集,从而具有抗凝血的作用。
在一些血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比如心脑血管疾病、深静脉血栓等。
8.抗肿瘤:研究表明,川芎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蔓延,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
川芎片功效与作用

川芎片功效与作用川芎片,是一种常见的中药药片,主要由川芎、川芎挥发油、白头翁、柴胡等草药制成。
它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功效,常被用于治疗各种风湿性疾病、头痛、偏头痛等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
下面就川芎片的功效与作用进行详细介绍。
一、川芎片的主要成分及药理作用川芎片的主要成分是川芎,川芎是伞形科川芎属植物产的根茎,具有辛温、行气活血的特点。
川芎含有挥发油、水杨苷、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
川芎挥发油是川芎的活性成分,主要由丁香酚、对甲酸川芎酯、丁香醚等组成。
川芎挥发油具有抗凝血、扩张血管、镇痛、抗炎等作用,对改善微循环、促进血液循环有一定的疗效。
二、川芎片的功效及作用1. 清热解毒:川芎片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等病症。
川芎片中的川芎挥发油具有抗炎、抗菌的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疼痛和肿胀。
2. 活血化瘀:川芎片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血液循环不畅、血液淤积的疾病。
川芎挥发油能增加红细胞变形性,提高血液流动性,促进组织血液供应。
3. 舒筋活络:川芎片具有舒筋活络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肌肉劳损等疾病。
川芎挥发油能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疼痛和肿胀,同时还能促进组织修复,加速损伤部位的康复。
4. 缓解头痛和偏头痛:川芎片中的川芎挥发油具有镇痛的作用,能缓解头痛和偏头痛的疼痛感。
川芎挥发油还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脑部血管痉挛引起的头痛。
5. 抗血小板凝聚:川芎片中的川芎挥发油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可以预防血栓的形成,减少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三、川芎片的临床应用1. 风湿性关节炎:川芎片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作用,可以缓解关节疼痛、关节肿胀等症状,改善关节功能。
2. 头痛和偏头痛:川芎片中的川芎挥发油具有镇痛的作用,可以缓解头痛和偏头痛的疼痛感。
3. 月经不调:川芎片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缓解痛经、经血不畅等月经不调的症状。
4. 伤风感冒:川芎片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缓解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等症状。
医学文章:川芎对头痛治疗的药用作用分析论文

川芎对头痛治疗的药用作用分析论文一、川芎使用频率最高,应用范围最广川芎在所收集的502首方剂中,使用频率高达48.8%,为诸药之冠。
川芎经过适当的配伍,可以应用于外感、内伤,寒、热、虚、实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头痛。
由于中医对头痛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标准,因此按治疗头痛方剂的主治特点,进行归纳。
按六经划分,以川芎为主,组成的方剂,包括:一字散(《医方类聚》):天南星、全蝎、川芎、白芷、荆芥穗,治疗太阳头痛;石膏散(《卫生宝鉴》):川芎、石膏、白芷,治疗阳明风热头痛;千秋散(《普济方》):川芎、天南星、草乌头,治疗少阴病,头痛不可忍。
川芎用于厥头痛的组方,轻金散(《鸡峰普济方》):甘菊花、川芎、白芷、旋覆花、川乌、藿香、天南星,治疗太阳厥逆,加味二陈汤(《罗氏会约医镜》):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川芎、蔓荆子、北细辛,治疗痰厥头痛。
芎附饮(《丹溪心法》):川芎、香附,治疗气厥头痛。
偏正头痛。
芎辛汤(《张氏医通》):川芎、细辛、甘草、生姜,治疗热厥头痛。
由于妇人有其自身的生理特点,妇人头痛亦可以作为一类,川芎被广泛应用于治疗。
川芎散(《鸡峰普济方》):川芎、羌活、防风、细辛、旋覆花、藁本、蔓荆子、石膏、甘草,治疗妇人头眩痛,久不愈;彻清膏(《徐氏胎产方》):川芎、蔓荆子、细辛、生甘草、炙甘草、薄荷、藁本、当归,治疗妇人头痛;秦艽丸(《明医指掌》):川芎、当归、秦艽、荆芥,治疗产后气血大虚,风邪入于头脑作痛者。
按疼痛部位,川芎用于偏正头痛的治疗,川附散(《普济方》):川芎、白附子、牛蒡子、荆芥,治疗偏正头痛。
川芎神功散(《黄帝素问宣明论方》)亦治疗偏正头痛。
六淫导致头痛,以川芎为主组成的方剂,皆可治疗。
奇效芎术汤(《医钞类编》):川芎、附子、白术、桂心、甘草,治疗寒湿头痛。
石膏散(《症因脉治》):石膏、川芎、白芷、葛根,治疗外感头痛。
羌活汤(《内经拾遗》):羌活、苍术、川芎、白茯苓、防风、枳壳、桔梗、甘草,治疗遇风头痛。
川芎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川芎有什么功效与作用川芎,又称川芎、川芎子,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部分,主要生长在我国四川、陕西、湖北、江西等地,是我国传统中药之一。
川芎具有祛风除湿、活血化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中风、偏头痛、痛经等病症。
其功效主要由川内酯类成分和挥发油等多种活性成分发挥。
一、川芎的成分和药理作用川芎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和黄酮类化合物,其中挥发油主要成分包括川芎内酯、苯丙烯酸、丁酸等成分。
川芎内酯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除湿、镇痛等作用,是川芎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药理研究表明,川芎具有以下主要作用:1.活血化瘀作用:川芎内酯可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瘀血排除,具有明显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舒缓血管,改善微循环,减轻血液黏稠度,预防和治疗一系列与血液循环障碍相关的疾病。
2.祛风除湿作用:川芎内酯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同时,川芎还可以促进湿气的排出,改善湿气阻滞引起的病症,如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3.镇痛作用:川芎内酯可以调节局部神经系统的功能,抑制疼痛信号的传导,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临床研究显示,川芎可以有效缓解头痛、偏头痛、经期疼痛等症状。
二、川芎的临床应用川芎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已经被广泛用于临床。
其主要应用包括:1.治疗中风:中风是由于脑血管破裂、缺血等原因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脑血供,减轻脑部缺血和组织损伤,有助于恢复中风后的神经功能。
2.缓解偏头痛: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血管性头痛,川芎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改善头部血液循环,缓解头痛症状。
3.治疗痛经:川芎的活血化瘀和镇痛作用可以缓解痛经引起的腹痛、腰痛等症状。
临床研究发现,川芎与乌草在治疗痛经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4.改善微循环障碍:川芎可以增加血管舒张因子的释放,改善微循环障碍引起的病症,如肢端冰冷、肢体麻木等。
5.缓解风湿性关节炎:川芎具有抗炎和祛风除湿的作用,可以缓解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和肿胀。
川芎清脑颗粒的功能主治与作用

川芎清脑颗粒的功能主治与作用简介川芎清脑颗粒是一种中成药,具有清热去瘀、舒肝理气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头晕、头痛、偏头疼等症状。
本文将介绍川芎清脑颗粒的功能主治与作用。
功能主治川芎清脑颗粒具有以下主要功能主治:1.清热去瘀: 川芎清脑颗粒能够清热解毒,消散瘀血,改善血液循环,从而减轻头痛、头晕等症状。
2.舒肝理气: 川芎清脑颗粒具有舒肝理气的作用,有助于调节肝脏功能,改善头痛、偏头疼等与肝气郁结有关的症状。
3.祛风散寒: 川芎清脑颗粒能够祛风散寒,缓解寒邪引起的头痛、头晕等不适感。
4.活血化瘀: 川芎清脑颗粒可以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瘀血的吸收和代谢,减轻头痛、头晕等症状。
作用机制川芎清脑颗粒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扩张血管: 川芎清脑颗粒中的川芎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可以增加脑部的血液供应,改善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头痛、头晕症状。
2.抗炎镇痛: 川芎清脑颗粒中的药物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能够减轻炎症反应,缓解头痛、头晕等症状。
3.抗氧化: 川芎清脑颗粒中的药物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成分,能够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引起的脑血管病变。
4.改善血液循环: 川芎清脑颗粒中的药物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状况,提高头部血液供应,缓解脑缺血引起的头痛、头晕等症状。
5.调节神经系统功能: 川芎清脑颗粒中的药物对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有助于缓解紧张、疲劳等因素引起的头痛、头晕症状。
适应症川芎清脑颗粒适用于以下症状:1.头痛: 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如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等。
2.头晕: 包括眩晕、眼花、头昏等症状。
3.偏头疼: 川芎清脑颗粒对于偏头疼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
4.失眠: 川芎清脑颗粒还可以改善失眠、多梦等与神经紧张有关的症状。
请在使用前咨询医生,遵医嘱使用。
注意事项在使用川芎清脑颗粒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过敏反应: 对川芎清脑颗粒中的成分过敏者禁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川芎是中国传统药材中的一种,其药用部位为本草中的川芎茎叶。
川芎科是伞形科,在医学上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川芎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治疗领域,具有很多功效与作用。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川芎的功效、作用以及禁忌事项。
一、川芎的功效与作用1. 舒筋活血:川芎是一种很好的舒筋活血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血瘀所致的疼痛等疾病。
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液流畅性,使肌肉和关节得到充分的营养和氧气,从而缓解关节疼痛和肌肉疼痛。
2. 温经通络:川芎具有温经通络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寒凝所致的痛经、闭经等疾病。
它可以温暖子宫,促进经血循环,缓解子宫内的寒凝症状,从而达到治疗痛经和闭经的效果。
3. 安胎止血:川芎具有安胎止血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妊娠期出血、小产、流产等疾病。
它可以增加子宫内膜的稳定性,减少子宫内膜的脆弱性,从而预防和治疗妊娠期出血,并减少流产的发生率。
4. 缓解头痛眩晕:川芎具有缓解头痛眩晕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头痛、偏头痛、晕车晕船等疾病。
它可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部氧气和营养供应,从而缓解头痛和眩晕症状。
5. 抗菌消炎:川芎具有抗菌消炎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皮肤感染、外伤感染等疾病。
它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减少炎症产生和发展,从而起到抗菌消炎的作用。
6. 活血化瘀: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血液循环不畅、瘀血等疾病。
它可以加速血液流通,分解和清除血液中的瘀血,改善血液循环,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7. 养血安神:川芎具有养血安神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血虚所致的失眠、多梦等症状。
它可以补充血液中的营养物质,提高血液质量,从而改善失眠和多梦症状。
二、川芎的禁忌虽然川芎有很多功效与作用,但也有一些禁忌事项需要注意。
1. 孕妇禁用:由于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所以在怀孕期间使用川芎存在一定风险,容易引起子宫收缩和流产。
因此,孕妇应禁止使用川芎。
2. 产妇禁用:川芎具有活血止血的功效,容易引起子宫收缩和出血,并可能导致产后大出血。
中药川芎的功能主治

中药川芎的功能主治1. 川芎的概述川芎,又名川益芎、川芎穗、四川防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部分。
川芎为中草药中的常用药材,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川芎的主要产地包括四川、陕西、山西等地,是一种经济作物和重要的中药材。
2. 川芎的药用功能川芎具有多种药用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活血祛瘀川芎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液凝结,缓解瘀血引起的各种疼痛和不适,对于治疗瘀血经痛、痛经等疾病有良好的效果。
2.2 调经止痛川芎对于调节女性月经周期、缓解月经痛有着显著的疗效,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调节激素水平,减轻经期痛苦,并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
2.3 抗炎消肿川芎具有抗炎消肿的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水肿和炎症引起的疼痛,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软组织损伤等疾病。
2.4 祛风除湿川芎对风湿湿热有较好的祛风除湿作用,可以缓解风湿性关节炎、筋骨疼痛、湿疹等疾病带来的不适感,具有良好的风湿痹痛的治疗效果。
2.5 舒肝止痛川芎可以舒肝止痛,对于治疗肝气郁结引起的头痛、肩颈痛、胸胁痛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可以缓解身体因肝气郁结而产生的疼痛不适。
3. 川芎的主治范围川芎的主治范围广泛,常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瘀血经痛、痛经•风湿性关节炎、骨伤筋痛•头痛、肩颈痛、胸胁痛•风寒湿痹、类风湿关节炎•湿疹、湿疮、疥癣等皮肤病川芎常见的使用方式包括煎汤剂、酒剂、颗粒剂等,剂量和使用方法应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生建议进行使用。
4. 川芎的禁忌和注意事项川芎具有一定的毒性,长期大剂量使用或过量使用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川芎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川芎,以免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川芎不宜与某些药物同时使用,如抗凝血药、阿司匹林等,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或增加不良反应。
•使用川芎时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剂量进行使用,避免过量使用或长期使用。
•对于过敏体质或过敏症状明显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川芎,以免引发过敏反应。
川芎治疗外感头痛的配伍应用

中国中药杂志
&’()* +,-.)*/ ,0 &’()121 3*41.(* 315(6*
JIA - *.,KHHE@ 2 LEAD,*""0
降温, 吸氧,!"# 葡萄糖 !"" $% 加安定 & $’ 静推, 但有手足徐动, 肌张力阵发 约 !" $() 后抽搐停止, 性增高伴小抽搐。*" $() 后体温持续 +, - . / 0" 1 , 再给予静推甘露醇 2& $’, 地塞米松 & $’, 静推止惊 降低颅压。0" $() 后患儿四肢渐软, 呼吸平稳, 无发 绀, 无呕吐。查体: 体温 +. - + 1 , 心率 !*" 次 3 $(), 血压 ,& 3 && $$4’, 一般情况较差, 呼吸节律齐, 瞳孔 等光反应灵敏, 颈阻 (6) , 克氏征 (6) , 布氏 " - + 5$, 征 (6) , 四肢肌张力增高, 压眶有反应。 789 : - * ; . 6! 怀疑乙型脑 !" ・ % 。初步诊断为上感输液反应, 炎。+ < 后患儿神志基本清醒, 入院观察。* = 后, 患 儿高烧退却, 恢复情况较好, 排除乙型脑炎。
制川芎之辛温, 而三药其味皆辛, 共成疏风清热达邪 之功。 黄连、 生地黄 川芎辛温走窜, 升散 # ! ! ! # 配黄芩、 外达, 动而不守, 配伍苦寒之黄芩、 黄连、 苦降寒清, 使川芎辛散止痛而无浮燥动越之虞, 此乃 《兰室秘 藏 ・ 头痛门》 治头痛之常用配伍。热盛易伤阴津, 故 而川芎之温对热盛状态下的阴津亦有不利影响, 此 时配伍生地黄, 则寒可清热, 甘润又能生津养阴制 燥。 极易外感风热, 此时常须随证配 # ! ! ! $ 素蕴内热, 伍, 如: 大便不畅, 或便秘不通, 常配伍生地黄、 芒硝 通腑泻热; 湿热内结, 小便不利, 常配伍茵陈蒿; 热盛 气逆, 则配地骨皮、 桑白皮清热降逆; 热犯阳明经脉, 额眉鼻根疼痛, 复配升麻、 葛根; 热在肝经, 加丹皮、 槐花、 木贼草; 少阳风热配柴胡、 黄芩。 #!# 与治头痛药的配伍 常用 # ! # ! ! 与辛温药为伍 以增强祛风止痛之力, 药有羌活、 防风、 白芷、 荆芥穗、 藁本等, 代表方如芎 芷石膏汤。 常与 # ! # ! # 与虫类药配伍 川芎用于风热头痛时, 僵蚕、 蝉蜕等辛凉疏散、 通络止痛的虫类药为伍, 绝 少应用全蝎、 蜈蚣之属。 $ 风湿头痛川芎为常用之品 风湿头痛用川芎的主要目的是散风以助胜湿, 通络以利止痛。 《兰室秘藏・头痛门》 说: “ 凡头痛皆 以风药治之者, 总大体而言之也。高巅之上, 惟风可 到, 故味之薄者, 阴中之阳, 乃自地升天者也” 。风湿 外感治用辛温升散, 一能辛散风邪, 一能温散湿邪, 二者相和则惟辛温之风药为首选。常用之品如羌 活、 防风、 苍术、 独活之属, 诸药能散风胜湿, 配伍川 芎、 蔓荆子等则散风通络止痛, 常用方如羌活胜湿 汤。 总之, 外感头痛治需发散, 发散既可散风祛邪, 又能辛润通络以止痛。川芎为治疗外感头痛常用要 药, 与诸发散之品配伍, 可以用于风寒、 风热、 风湿等 外感头痛。
川芎茶调散治头痛

川芎茶调散治头痛陈宝贵临证经验川芎茶调散治头痛□ 寇子祥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武清中医院陈宝贵名中医工作室川芎茶调散出自宋代编著《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药由川芎、羌活、细辛、白芷、荆芥、防风、薄荷、甘草、茶叶组成。
其功效为疏散风寒,通络止痛。
常用于外感风寒之邪所致的风寒头痛,日久不去或恶寒发热,头重头痛,鼻塞等症。
陈宝贵教授治疗头痛也常用川芎茶调散加减,收到不错的疗效,今介绍如下:方药组成:川芎10克,羌活10克,细辛3克,白芷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薄荷10克,甘草6克。
水煎450毫升,分早中晚3次服,每日1剂。
方解:川芎为头痛要药,其辛温香窜,可上行头目,善于祛风活血而止头痛,故用为主药。
荆芥、羌活、白芷、细辛、防风,皆疏风止痛,其中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细辛善治少阴经头痛,又能宣通鼻窍,上五药助君药疏风止痛,共为辅药;薄荷辛凉上行,能清利头目,又可佐治诸辛温之药。
甘草调和诸药,用以为使。
全方升散中寓有清降,具有疏风止痛而不温燥的特点,全方共奏疏风止痛之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川芎茶调散及其组方有显著的解热、镇痛、抗炎、改善脑缺氧的作用。
加减运用:偏风寒者,加苏叶10克;偏风热者,去细辛、荆芥、防风,加菊花15克,石膏20克,僵蚕10克;偏风湿者,加羌活10克,藁本10克;偏痰浊者,加半夏10克,苍术10克,陈皮10克;兼鼻塞属风寒者,加辛夷10克,苍耳子10克;兼鼻塞属风热者加辛夷10克,石膏20克,菊花15克。
典型医案病案1李某,男,43岁,2009年4月8日诊。
间断头痛5年有余,因平时不剧,故未重视。
几天前出现头痛,以前额痛为主,恶寒发热,咽干咽痛,口渴,舌尖红,苔稍黄,脉浮稍紧数。
诊断为头痛,辨证为外寒里热证,治以解表散寒,清热生津之法。
处方:川芎10克,羌活10克,细辛3克,白芷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薄荷10克,石膏20克,玄参10克,芦根30克,甘草6克。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芎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芎川芎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也是中国传统药材中使用广泛的一种。
川芎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治疗中。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川芎的功效与作用。
一、川芎的简介川芎,又称川芎穗、川芎仁等,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
主产于四川、陕西、云南等地,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川芎的根茎长约10至30厘米,外表棕褐色,质地坚韧,断面呈白黄色。
川芎具有辛、温、微苦的性味,入心、肝经,主要功效为活血化瘀、祛风止痛。
二、川芎的化学成分川芎含有丰富的挥发油、淀粉、脂肪等。
其中挥发油是川芎的主要有效成分,含有大量的川芎酮、川芎嗣醇、川芎烯醇等物质。
这些化学成分为川芎赋予了其独特的药理作用。
三、川芎的主要功效与作用1. 活血化瘀: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
川芎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血小板凝聚和纤维蛋白聚集,从而防止血液黏稠,改善血液循环。
同时,川芎还能够促进体内循环酶的活性,进一步促进血液循环,使血液通畅,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2. 祛风止痛:川芎具有祛风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痹痛等疾病。
川芎中的川芎酮等成分具有镇痛作用,能够减轻疼痛感。
此外,川芎还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
3. 舒张血管:川芎中的挥发油成分能够舒张血管,增加血管的内径,改善血液循环,解决因血管痉挛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川芎中的川芎酮和川芎嗣醇等成分能够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以发挥其舒张血管的作用。
4. 抗菌消炎:川芎对多种细菌和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川芎中的川芎酮等成分能够破坏细菌的细胞膜,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从而起到抗菌消炎的作用。
此外,川芎还具有抗疟原虫、抗病毒的作用,能够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5. 降低血脂:川芎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脂肪的合成,减少血液中的脂质含量。
川芎中的川芎酮能够调节脂代谢,促进脂肪代谢,降低血脂。
研究表明,川芎可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有利于心脑血管健康。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副作用怎样缓解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副作用怎样缓解
川芎,又名川芎、川芎草等,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中药材。
川芎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同时也有一些禁忌使用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了解这些信息对于正确使用川芎十分重要。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
1.舒经活络: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舒经通络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风湿
痹痛、月经不调等疾病。
2.祛风止痛:川芎能够祛风散寒,行气活血,对风湿性关节痛、头痛
等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
3.调经止痛:川芎对于女性月经不调、经期疼痛等问题有调理作用,
能舒经活络,缓解痛经症状。
4.抗菌消炎:川芎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炎作用,可以用于治疗一些感染
性疾病,如感冒等。
川芎的禁忌
1.孕妇禁用:孕妇在怀孕期间应慎用川芎,以免引起子宫收缩和影响
胎儿发育。
2.月经期间禁用:女性在月经期间最好不要服用川芎,以免增加痛经
的情况。
3.胃溃疡患者忌用:患有胃溃疡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川芎,以免刺激胃
黏膜,加重病情。
川芎的副作用与缓解方法
1.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川芎在一部分人群中可能会引起头晕、胃部不
适等不良反应。
2.缓解方法:若出现不良反应,可暂停使用川芎,同时服用一些益气
健脾的中药来缓解不适。
综而言之,川芎作为一种药用植物,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禁忌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在使用川芎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根据个人情况合理使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川芎的作用

川芎的作用川芎的作用主要如下川芎行气开郁,活血止痛。
【功用主治】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
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
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①《本经》:"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
"②《别录》:"除脑中冷动,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如醉,诸寒冷气,心腹坚痛,中恶,卒急肿痛,胁风痛,温中内寒。
"③陶弘景:"齿根出血者,含之多瘥。
"④《药性论》:"治腰脚软弱,半身不遂,主胞衣不出,治腹内冷痛。
"⑤《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补五劳,壮筋骨,调众脉,破癥结宿血,养新血,长肉,鼻洪,吐血及溺血,痔瘘,脑痈发背,瘰疬瘿赘,疮疥,及排脓消瘀血。
"⑥《医学启源》:"补血,治血虚头痛。
"⑦王好古:"搜肝气,补肝血,润肝燥,补风虚。
"⑧《纲目》:"燥湿,止泻痢,行气开郁。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宜忌】阴虚火旺,上盛下虚及气弱之人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白芷为之使。
恶黄连。
"②《品汇精要》:"久服则走散真气。
"③《本草蒙筌》:"恶黄芪、山茱、狼毒。
畏硝石、滑石、黄连。
反藜芦。
"④《本草经疏》:"凡病人上盛下虚,虚火炎上,呕吐咳嗽,自汗、易汗、盗汗,咽干口燥,发热作渴烦躁,法并忌之。
"⑤《本草从新》:"气升痰喘不宜用。
"⑥《得配本草》:"火剧中满,脾虚食少,火郁头痛皆禁用。
"【选方】①治诸风上攻,头目昏重,偏正头痛,鼻塞声重,伤风壮热,肢体烦疼,肌肉蠕动,膈热痰盛,妇人血风攻疰,太阳穴疼,及感风气:薄荷叶(不见火)八两,川芎、荆芥(去梗)各四两,香附孑(炒)八两(别本作细辛去芦一两),防风(去芦)一两半,白芷、羌活、甘草(爁)各二两;上药为细末,每服一钱,食后茶清调下,常服头目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芎在头痛治疗中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川芎;头痛;治疗
【论文摘要】历代医家在头痛的治疗中,十分重视川芎的应用,如朱丹溪认为“头痛须用川芎。
如不愈,各加引经药。
”但是,川芎治疗头痛缺乏系统研究。
本文收集历代治疗头痛的方剂502首,对川芎的应用情况进行归纳,希望对临床应用有所裨益。
1川芎使用频率最高,应用范围最广
川芎在所收集的502首方剂中,使用频率高达%,为诸药之冠。
川芎经过适当的配伍,可以应用于外感、内伤,寒、热、虚、实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头痛。
由于中医对头痛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标准,因此按治疗头痛方剂的主治特点,进行归纳。
按六经划分,以川芎为主,组成的方剂,包括:一字散(《医方类聚》):天南星、全蝎、川芎、白芷、荆芥穗,治疗太阳头痛;石膏散(《卫生宝鉴》):川芎、石膏、白芷,治疗阳明风热头痛;千秋散(《普济方》):川芎、天南星、草乌头,治疗少阴病,头痛不可忍。
川芎用于厥头痛的组方,轻金散(《鸡峰普济方》):甘菊花、川芎、白芷、旋覆花、川乌、藿香、天南星,治疗太阳厥逆,加味二陈汤(《罗氏会约医镜》):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川芎、蔓荆子、北细辛,治疗痰厥头痛。
芎附饮(《丹溪心法》):川芎、香附,治疗气厥头痛。
偏正头痛。
芎辛汤(《张氏医通》):川芎、细辛、甘草、生姜,治疗热厥头痛。
由于妇人有其自身的生理特点,妇人头痛亦可以作为一类,川芎被广泛应用于治疗。
川芎散(《鸡峰普济方》):川芎、羌活、防风、细辛、旋覆花、藁本、蔓荆子、石膏、甘草,治疗妇人头眩痛,久不愈;彻清膏(《徐氏胎产方》):川芎、蔓荆子、细辛、生甘草、炙甘草、薄荷、藁本、当归,治疗妇人头痛;秦艽丸(《明医指掌》):川芎、当归、秦艽、荆芥,治疗产后气血大虚,风邪入于头脑作痛者。
按疼痛部位,川芎用于偏正头痛的治疗,川附散(《普济方》):川芎、白附子、牛蒡子、荆芥,治疗偏正头痛。
川芎神功散(《黄帝素问宣明论方》)亦治疗偏正头痛。
六淫导致头痛,以川芎为主组成的方剂,皆可治疗。
奇效芎术汤(《医钞类编》):川芎、附子、白术、桂心、甘草,治疗寒湿头痛。
石膏散(《症因脉治》):石膏、川芎、白芷、葛根,治疗外感头痛。
羌活汤(《内经拾遗》):羌活、苍术、川芎、白茯苓、防风、枳壳、桔梗、甘草,治疗遇风头痛。
芎术散(《圣济总录》):
川芎、白术、天麻、防风、荆芥穗、细辛、甘草,治疗头面多汗,恶风头痛。
在火热导致的头痛,配伍寒凉之品后,川芎也可应用。
风热散(《仙拈集》):川芎、白芷、石膏、荆芥穗,治疗因风热而头痛者。
龙脑芎辛丸(《圣济总录》):川芎、细辛、甘草、龙脑、天南星、秦艽、丹砂,治疗风热头痛。
茶调散(《医学集成》):川芎、白芷、荆芥、黄芩、石膏、薄荷、茶叶、生姜,治疗内热头痛。
石膏散(《证治汇补》):川芎、石膏、黄芩、白芷,治疗痰火头痛。
泻青丸(《症因脉治》):当归、龙胆草、川芎、山栀子、羌活、防风、黄芩,治疗肝火头痛。
川芎用于虚性头痛的组方。
白归汤(《冯氏锦囊》):川芎、当归、白芍,治疗血虚头痛。
生熟地黄汤(《证治汇补》):生地黄、熟地黄、天麻、川芎、茯苓、当归、黑豆、石斛、玄参、地骨皮,治疗肝虚头痛。
顺气和中汤(《卫生宝鉴》):黄芪、人参、白术、甘草、陈皮、当归、白芍、升麻、柴胡、细辛、蔓荆子、川芎,治疗气虚头痛。
加味左归饮(《医学从众录》):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枸杞子、肉苁蓉、细辛、炙甘草、川芎,治疗肾虚头痛。
川芎在头痛的治疗中,之所以应用如此广泛,是由其功效特点决定的。
川芎辛温,归肝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作用。
就其自身功效而言,可以应用于外感风寒头痛,内伤气血失调的头痛,若经过与寒凉之药配伍,可用于风热头痛。
由于川芎善于上行头目,应用于虚性头痛,取其引药上行之功。
最后需要强调,川芎善于上行头目而止痛的作用是其广泛应用于头痛的主要原因。
2治疗头痛常用药对或药队
药对,又称对药,是指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两味药物的配伍组合;药队则指三味以上的固定组合。
药对或药队是历代医家临床实践的结晶,是中药配伍研究的中药内容。
为此,本文将历代头痛方剂中,由川芎组成的药对或药队进行归纳。
川芎-天麻此药对就是一方剂,如治疗偏正头痛、头风眩晕的大芎丸(《圣济总录》)。
包含此药对的方剂较多,举例如下。
温脑散(《传信适用方》):川芎、天麻、川乌,治疗头风。
定风饼子(《袖珍》):草乌头、白芷、川芎、天麻、防风、细辛、甘草,治疗头风头痛。
羌活丸(《博济》):羌活、川芎、天麻、旋覆花、青皮、天南星、藁本、牵牛子,治疗久患偏邪头痛。
天麻丸(《杨氏家藏方》):天麻、川芎、防风、甘草,治疗风气壅盛,头痛目涩。
香芎丸(《杨氏家藏方》):川芎、天麻、细辛、荜茇、甘草,治疗风气上攻,头目昏痛。
藿香散(《脉因证治》):藿香、川芎、天麻、蔓荆子、槐花、白芷,治疗脑风头痛。
八生散(《证治要诀类方》):天雄、大川乌、白附子、南星、天麻、川芎、半夏、木香、全蝎,治疗偏正头风作痛。
川芎-菊花二者配伍,即是菊花散(《太平圣惠方》),治疗风头痛。
由此药对组成的方剂还有香甲散(《圣济总录》):甘菊、川芎、甘草、青皮、檀香,
治疗风热头目疼痛;芎菊汤(《圣济总录》):川芎、防风、麻黄、前胡、独活、菊花、枳壳、甘草、细辛、石膏,治疗首风、目运头痛。
川芎-白芷二者配伍,即是芷芎散(《普济方》)。
含此药对的方剂还有金花一圣散(《魏氏家藏方》):川乌头、川芎、白芷,治疗头风;如圣饼子(《内经拾遗》):苍术、川芎、白芷、草乌,治疗头痛、头风因寒者;芷桂川芎汤(《辨证录》):川芎、白芷、桂枝,治疗头痛如破,无一定处。
川芎-石膏石膏散(《圣济总录》):石膏、川芎、旋覆花、白附子、细辛、甘草,治疗风壅头痛;石膏散(《魏氏家藏方》):石膏、赤芍药、川芎,治疗偏正头风;太白散(《普济方》):川芎、石膏、甘草,治疗头痛。
川芎-白芷-石膏此三者组成治疗头痛的药队,名石膏散(《卫生宝鉴》),用于治疗阳明风热头痛。
川芎、石膏、白芷、葛根,组成的方剂,亦名石膏散(《症因脉治》),治疗外感头痛。
茶调散(《医学集成》):川芎、白芷、荆芥、黄芩、石膏、薄荷、茶叶、生姜,治疗内热头痛;风热散(《仙拈集》):川芎、白芷、石膏、荆芥穗,治疗因风热而头痛者。
川芎-细辛清气香芎汤(《圣济总录》):川芎、细辛、人参、半夏曲、甘草,治疗头痛。
芎辛丸(《普济方》):大川芎、细辛、甘草,治疗伤寒非时头痛;芎辛散(《证治汇补》):川芎、细辛、苍术、甘草、干姜,治疗寒湿头痛。
川芎-细辛-白芷三味共用,组成救破汤(《辨证录》)。
清香散(《普济方》):川芎、藁本、防风、羌活、细辛、白芷、甘草,治疗偏正头风并牙痛;清上至圣丸(《石室秘录》):川芎、细辛、白芷、柴胡、芍药、夏枯草、甘草,治疗风入太阳经头痛;清上蠲痛汤(《寿世保元》):当归、川芎、白芷、细辛、羌活、独活、防风、菊花、蔓荆子、苍术、麦冬、黄芩、甘草,治疗一切头痛;开关散(《外科百效》):川芎、白芷、北细辛、薄荷叶,治疗一边头痛如破。
川芎-香附二者共用,名芎附散(《丹溪心法》)。
点头散(《是斋百一选方》):川芎、香附子、茶,治疗偏正头痛;香芎散(《中藏经》):香附子、川芎、甘草、石膏,治疗一切头风。
川芎-附子二者共用,名附芎散(《普济本事方》),治疗气虚头痛、头风。
奇效芎术汤(《医钞类编》):川芎、附子、白术、桂心、甘草,治疗寒湿头痛;细辛散(《普济方》):细辛、川芎、附子、麻黄。
综上所述,川芎在头痛的治疗中占有主导地位,不仅使用频率为诸药之冠,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头痛,而且川芎治疗头痛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配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