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切片

合集下载

组织病理切片步骤

组织病理切片步骤

组织病理切片步骤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组织病理切片是临床病理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操作步骤,通过对组织标本进行切片、染色和观察,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患者的疾病。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下组织病理切片的具体步骤。

1. 标本采集:在进行组织病理切片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标本采集。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决定需要进行组织切片检查的部位,并采集相应的组织标本。

常见的标本包括活检标本、手术标本等。

2. 标本固定:采集到的组织标本需要进行固定处理,以保持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

常用的固定剂包括福尔马林、4%的中性缓冲福尔马林等。

3. 标本包埋:固定后的组织标本需要进行包埋处理,即将组织标本置于蜡块中,以便进行切片。

包埋可以帮助维持组织的完整性和形态结构。

4. 组织切片:将包埋好的组织标本切割成薄片,即组织切片。

组织切片的厚度通常为3-5微米,切片时需要使用显微镜预先调整刀片角度和大小。

5. 组织染色:切割好的组织切片需要进行染色处理,以凸显组织细胞的形态和特征。

常用的染色剂包括伊红染、嗜酸性粒染、埃曼若染、普鲁斯染等。

6. 组织观察:染色后的组织切片可以放置于显微镜下观察,通过观察组织细胞的形态、核的大小和形态等特征,医生可以进行病理诊断。

7. 病理诊断:最终根据对组织切片的观察和分析,医生可以进行病理诊断,明确患者疾病的类型、程度和预后。

第二篇示例:组织病理切片是病理学检查中的重要步骤之一,通过组织切片的制备,医生可以观察组织的形态结构,从而对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鉴别。

下面将介绍一下组织病理切片的步骤。

第一步:标本采集组织病理切片的第一步是采集标本。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临床表现,选择合适的部位进行组织采集,通常是通过手术或活检的方式获取组织标本。

采集的标本要求完整、清晰,以确保后续的切片制备质量。

第二步:固定采集到的组织标本需要进行固定处理,以保持组织的结构和形态。

固定的目的是使细胞和组织中的蛋白质、核酸等不能再发生变性、氧化或降解,防止组织腐败和细胞溶解。

什么是病理切片?为什么要借病理切片会诊?

什么是病理切片?为什么要借病理切片会诊?

什么是病理切片?为什么要借病理切片会诊?病理切片的定义病理切片是指在病理学研究中,将组织或细胞的标本切割成薄片并染色后,用显微镜观察和分析的过程。

通过观察病理切片,医生可以确定组织或细胞发生的病变类型、程度以及是否存在恶性变化。

病理切片是临床医学中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病理切片的制备方法制备病理切片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标本固定:将病理标本使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固定,使细胞和组织结构得以保持,并防止其变性和腐烂。

2.标本处理:固定后的标本需要进行去除水分和脂肪,并进行脱水、透明化、浸渍等处理步骤,以便于切片和染色。

3.切片:用显微刀将处理后的标本切割成非常薄的切片,通常为5微米至10微米。

4.染色:将切片进行染色处理,常用的染色剂有血液学染色剂、组织学染色剂等。

染色后的切片可以使不同细胞和组织成分在显微镜下更加清晰可见。

5.盖片:将染色后的切片放置在载玻片上,并加盖玻片,以保护切片并使其更易于观察。

病理切片的作用1. 疾病诊断病理切片在疾病诊断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观察切片,可以确定细胞和组织的异常变化,识别和鉴别不同类型的病变。

例如,在癌症诊断中,病理切片能够确定是否存在恶性细胞,并评估癌症的类型、分级和分期。

2. 治疗规划病理切片对于治疗规划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切片,医生可以了解病变的性质和程度,以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例如,在乳腺癌治疗中,通过病理切片诊断可以判断患者的雌激素受体和HER2受体状态,从而指导是否进行内分泌治疗或靶向治疗。

3. 评估疗效病理切片还可以用于评估治疗的疗效。

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切片,可以观察病变的变化程度和细胞结构的恢复程度,判断治疗的效果和预后。

为什么要借病理切片会诊?1. 提高诊断准确性病理切片会诊可以集合多个专家的意见和经验,对病理切片进行共同研究和讨论,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不同的医生可能会对同一切片有不同的解读,借助会诊可以减少误诊和漏诊的风险。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病理组织切片常用的制作方法有三种。

即石蜡切片法,冰冻切片法和火棉胶切片法。

以石蜡切片法为代表,切片的基本制作过程是:组织取材→固定→冲洗→脱水→透明→浸蜡→组织包埋→组织切片→展片附贴→切片脱蜡→染色→脱水→染片透明→封固。

以上基本过程是互相联系的,任何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将使整个切片制作归于失败。

因此应细致、耐心、认真负责,并事先做好计划安排。

一、取材采取病料,要刀剪锐利,剪切时不可挤压,扯拉病料,以防人为损伤。

切取的工具要清洁。

采取病料越新鲜越好,一般不超过死后24小时。

应选择病变部与可疑病变部切取,切取时要由表及里,有浅入深并包括周围正常组织一部分。

特殊病料应根据器官的结构特点切取。

管状,囊状和皮肤组织应注意垂直切取(横切)。

带有薄膜的组织,要防止切时薄膜分离和脱落。

切取组织块大小,以1.5×1.5×0.3厘米为宜,最厚不宜超过0.5厘米。

组织块病变一面应平整光滑,另一面可不平整,以便包埋时辨认。

切取后,放入事先准备好的装有固定液的磨口玻璃广口瓶中,并做好标记。

二、固定固定的目的是迅速将组织细胞杀死,使细胞中的蛋白质,糖,脂肪等凝固,从而保持与活组织相似的结构状态。

材料取下后,应迅速固定。

固定液数量应为病理组织块的5到20倍。

由于一般把组织块浸入固定液后数小时,固定液渗入组织液的深度只达2到3厘米。

因此,可以放置冰箱内固定,使组织内酶失去作用,细菌也能停止滋生。

最常用的固定液是10%的福尔马林溶液:使用时,用40%的甲醛饱和水溶液10毫升,加水90毫升配成。

三、冲洗固定后的组织块,应将固定液洗去。

一般均用流水(自来水)冲洗12到24小时左右。

及时冲洗尚有停止固定的作用,防止固定过度,有利于制片染色。

冲洗时如不方便用流水冲洗,也可用较大容器盛装水浸洗,每隔相当时间换水一次。

整个浸洗时间比流水冲洗应稍长一些。

酒精固定的组织材料不需冲洗。

医院病理科病理切片操作规范

医院病理科病理切片操作规范

医院病理科病理切片操作规范病理切片是病理科诊断疾病的重要步骤之一,因此,对于病理切片操作应该遵循以下规范:2.标本固定:对于切片需要的组织标本,需要及时进行固定以防止组织脱落和变形。

通常使用10%的中性缓冲福尔马林进行固定,固定时间应根据样本大小和类型进行调整,以确保组织固定充分。

3.标本处理:接受标本后,需要进行适当的标本处理。

对于组织标本,应进行组织去水、蜡浸渍等处理,确保标本组织的切片质量。

对于细胞标本,应进行细胞离解和离心等处理。

4.病理切片制作:对于组织标本,制作病理切片通常采用甩片法或旋片法。

在制作切片之前,需要使用切片机对刀片进行清洗和消毒,并根据需要调整切片机的切片厚度。

确保制作的病理切片的厚度均匀一致。

5.切片染色:病理切片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染色。

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苏木精-伊红染色、血液学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等。

染色时,需要严格按照染色试剂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确保染色的质量和结果的准确性。

6.切片质量控制:在病理切片操作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控制以确保切片的质量。

包括检查切片的厚度、颜色、染色效果等。

对于染色不好或有问题的切片,需要重新制作。

7.切片保存和归档:制作完的病理切片需要进行保存和归档。

切片应放置在干燥、阴凉而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切片暴露在阳光下,防止切片变形和褪色。

8.切片质量评估:对于制作的病理切片进行质量评估,包括切片的清晰度、染色的均匀性、细胞结构的完整性等。

评估结果可以作为诊断和治疗的参考。

总结:病理切片操作规范是病理科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合理规范的操作可以保证病理切片的质量,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因此,医院病理科应该建立标本接受和登记制度,对标本进行适当处理,制作和染色病理切片,对切片进行评估和保存。

同时,医院病理科还应定期进行切片质量控制,提高切片的质量。

怎样看懂病理切片

怎样看懂病理切片

怎样看懂病理切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病理切片是病理学的重要工具,通过对病理切片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

对于普通人来说,病理切片往往是一种难以理解的视觉语言。

那么,怎样才能看懂病理切片呢?了解基本的病理切片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病理切片是通过对患者取材进行处理、切割、染色而成的玻片。

在病理切片的观察中,我们首先要关注的是细胞的形态结构和排列方式。

细胞的形态包括细胞核的形状、大小、染色质的分布等,细胞的排列方式包括细胞的密度、组织的结构等。

通过对细胞的结构和排列的观察,我们可以初步判断组织和细胞的健康情况。

要注意病理切片上的异常变化。

在病理切片中,有时我们会发现一些异常的细胞结构或排列方式,这可能是疾病的表现。

细胞核的形态异常、细胞排列的松散或紧密,都可能是疾病的征兆。

此时,我们需要结合临床资料和医生的诊断意见,来判断这些异常变化是否与某种疾病相关。

还要了解病理切片的染色技术。

染色是病理切片观察的重要手段,不同的染色方法可以突出不同的细胞结构和成分。

苏木精-伊红染色可以染出细胞核和胞质的不同颜色,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观察细胞结构。

还有一些特殊染色方法,比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位杂交等,可以帮助我们检测特定的蛋白质或核酸,从而帮助诊断一些罕见的疾病。

要积累观察经验,多与专业医生交流。

病理切片的观察和分析是一门艺术,需要长期的实践和积累。

在观察病理切片时,多与有经验的专业医生交流,学习他们的观察方法和经验,能够帮助我们更快地提高对病理切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要想看懂病理切片,首先要了解其基本结构和染色技术,注意观察异常变化,积累观察经验,多与专业医生交流。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病理切片,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2000字】第二篇示例:病理切片是病理学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观察组织形态和细胞结构,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史上最全的病理学切片图片库

史上最全的病理学切片图片库

葡萄胎:绒毛高度水中,无血管,滋养叶细胞异型增生
增生的滋养叶 细胞
间质水肿的绒 毛,无血管
史上最全的病理学切片图片库
非毒性甲状腺肿:滤泡高度扩张,充满大量胶质,
滤泡上皮受压扁平
扩张的滤泡 胶质
扁平的滤泡 上皮
史上最全的病理学切片图片库
毒性甲状腺肿:滤泡上皮乳头状增生,可见吸收空
泡,淋巴细胞浸润
维分割
假小叶 纤维分割
史上最全的病理学切片图片库
肝细胞癌:异型的肝细胞呈梁索状排列,其间有丰富
的血窦
癌细胞 形成的 梁索
血窦
史上最全的病理学切片图片库
溃疡病 :可见坏死组织、炎性渗出物合肉芽组织
炎性渗出物及坏 死组织
肉芽组织
史上最全的病理学切片图片库
结肠粘液癌:可见粘液湖,其间漂浮有印戒细胞
粘液湖
史上最全的病理学切片图片库
矽肺:纤维组织同心圆层状排列,形成玻璃样变的矽结

矽结节
肺泡
史上最全的病理学切片图片库
大叶性肺炎:肺泡腔内充满大量纤维素
肺泡腔 纤维素
史上最全的病理学切片图片库
小叶性肺炎:细支气管及所属的肺泡腔内充满大量
中性粒细胞
肺泡腔 细支气管
史上最全的病理学切片图片库
肝硬化 :肝细胞排列紊乱,形成假小叶,周围有的纤
史上最全的病理学切片图片库
肺脓肿:局限性中性粒细胞浸润
脓肿
史上最全的病理学切片图片库
平滑肌瘤:瘤细胞梭形,漩涡状排列
梭形细胞
史上最全的病理学切片图片库
平滑肌肉瘤:部分瘤细胞梭形,局部可见病理性核
分裂像,细胞异型明显
梭形瘤细胞 病理性核分裂像
史上最全的病理学切片图片库

病理切片期末总结

病理切片期末总结

病理切片期末总结病理切片是一种重要的病理学诊断方法,具有高分辨率、精确性及客观性等特点。

通过对组织标本的切片进行显微镜观察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分级、分期和预后,并指导临床治疗和诊断决策。

本文将对病理切片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期在期末考试中能够有所收获。

一、常见的病理切片类型1. 组织切片:从活体或尸体中取得的新鲜组织标本,经过固定、包埋、切片等处理方法,然后染色观察。

2. 细胞切片:从胸水、腹水、脑脊液等液体标本中采集到的细胞,经过离心、固定、染色等处理,然后制备成切片。

3. 骨髓切片:从骨髓中采集到的细胞,经过固定、包埋、切片等处理方法,然后染色观察。

4. 胎盘切片:从胎盘中取得的标本,经过固定、包埋、切片等处理方法,然后染色观察。

5. 特殊染色切片:除了常规的组织学染色外,还采用特殊染色方法,如铁染色、胼胝体酸染色、肉芽组织染色等,以更好地观察某些特定结构。

二、病理切片的制备与染色病理切片的制备过程包括固定、包埋、切片和染色四个步骤。

1. 固定:将取得的组织标本用10%的中性缓冲福尔马林等固定液进行固定,以保持组织的形态和结构。

2. 包埋:将固定后的组织通过一系列的醇溶剂处理,进一步进行脱水、透明化和浸渍,然后放入石蜡中进行包埋。

3. 切片:用切片机将包埋的组织切割成5-10微米的薄片,然后将切片放置在载玻片上。

4. 染色:经过脱蜡和脱水处理后,将载玻片上的切片,通过常规染色方法如血液染色(HE 染色)、酸性染色(PAS染色)等,使组织结构和细胞核染色,以便观察和分析。

三、常见病理切片的观察与诊断1. 肿瘤切片观察:通过观察病理切片中的细胞核形态、细胞排列方式、核分裂数等特征,可以判断肿瘤的类型、分级和分期。

2. 炎症切片观察:通过观察病理切片中的炎症细胞类型、数量和炎症灶的特征,可以判断炎症的类型和程度。

3. 代谢性病变切片观察:通过观察病理切片中的组织结构的变化和细胞器的异常,可以判断是否存在代谢性病变,如脂肪肝、痛风等。

病理切片图库汇总(精简版)

病理切片图库汇总(精简版)

标本:甲状腺腺瘤
肿瘤有包膜,切面棕黄色半透明, 有囊性变。
标本:卵巢黏液性囊腺瘤
• 肿瘤切面呈多囊状,内含半透明果冻样物, 局部出血呈棕褐色。
标本:皮肤乳头状瘤
• 肿瘤突出于皮肤表面,呈乳头状。
标本:纤维肉瘤
肿瘤大,卵圆形,境界不清,局部有 出血、坏死。
标本:阴茎皮肤鳞状细胞癌
肿瘤呈菜花状,灰白色,破坏阴茎龟头。
梭形细胞
平滑肌肉瘤:部分瘤细胞多形,局部可见病理性核
分裂像,细胞异型明显
梭形瘤细胞
病理性核分裂像
乳头状瘤:图中所示为肿瘤的横断面,可见血管纤维
轴心,外周是肿瘤细胞,异型不明显
轴心
瘤细胞
鳞状细胞癌:癌细胞巢状排列,中间有角化珠,间
质有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
癌巢 角化珠
淋巴结转移性腺癌:淋巴组织内有腺癌组织
标本:慢性肺淤血
• 肺切面结构致密,散在多数棕褐色小点
标本:慢性肺淤血
• 肺体积饱满,质地致密坚实,肺膜散在多数棕褐色 小点
标本:脑出血
• 两大脑半球 不对称,一 侧肿大,可 见一暗红色 血肿。血肿 挤压及破坏 周围脑组织。 脑室内也见 凝血块。
标本:气管纤维素性炎(白喉)
气管粘膜表面 可见灰白干燥 的膜样物
• 十二指肠 球部黏膜 面上见一 个圆形溃 疡灶,直 径不超过 2cm,已 穿通浆膜 面。
标本:胃癌(浸润型,革囊胃)
• 胃壁弥漫增厚变硬,部分皱襞增粗,部 分扁平。
标本:胃癌(溃疡型)
• 粘膜面有一巨大溃疡,直径超过4cm,边缘隆起,呈围堤状, 底部不平。
标本:胃癌(隆起型)
• 粘膜面有一菜花状肿物向胃腔突起, 表面有坏死。

病理试验各种切片介绍

病理试验各种切片介绍

1.肾小管水样变肾小球周围肾小管体积大,染色淡红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向管内突出,官腔不规则变小,胞浆内有粉红色小颗粒,分布均匀,大小一致,细胞核结构清晰2.肝脂肪变性小叶周围肝细胞胞浆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空泡有的空泡较大,将核挤到一边3.肾小管玻璃样变近曲小管上皮内出现大小不一的红色球形颗粒4.脾动脉硬化(玻璃样变)低倍镜:脾动脉增厚,脾小梁增粗,脾小体中央动脉及其小梁内的小动脉壁增厚,红染高倍镜:脾小体中央动脉壁增厚,管腔变小,内膜下可见均匀红染无结构物质5.脾梗死低倍镜:红染区即为坏死区,其中散落着一些深蓝色碎屑,为坏死的细胞核高倍镜:核固缩,碎裂,溶解,脾小体和小梁结构模糊,尚可辨认6.肉芽组织低倍镜:表面有一层炎性渗出物,其下可见大量的新生的毛细血管垂直表面生长,其间有成纤维细胞。

深部血管减少,成纤维细胞逐步变为纤维细胞,并有胶原纤维生成高倍镜:新生毛细血管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成纤维细胞大,胞浆丰富淡红色,成梭型或分支状,可见各种炎细胞7.慢性肺淤血低倍镜:肺泡壁增厚,肺泡壁内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高倍镜:肺泡腔内含淡红色水肿液及心衰细胞、8.慢性肝淤血中央静脉及周围肝窦扩张充血,近中央静脉的肝细胞萎缩甚至消失9.混合血栓低倍镜:粉红色不规则小梁与浅红色区域交织存在高倍镜:粉红色小梁为已经崩解而凝聚成颗粒的血小板,小梁边缘附近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小梁间的浅红色区域为丝网状的纤维素及自溶的红细胞10.肾贫血性梗死低倍镜:正常肾组织与梗死组织交错分布,梗死灶内可见轮廓模糊的肾小管和肾小球,梗死灶周边部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浸润高倍镜:坏死的肾小球及周围肾小管结构模糊,胞质红染,肾小管数目明显减少,残留的细胞核呈固缩状态11. 肺出血性梗死肺泡轮廓可见,肺泡壁细胞坏死,核消失,肺泡腔内聚集大量的红细胞12.会厌白喉、低倍镜:支气管上皮坏死脱落,表面附着粉染的假膜高倍镜:假膜由纤维素,坏死组织和炎细胞构成13.心肌脓肿肉眼可见心肌组织内圆形淡蓝色区域为脓肿镜下可见脓肿灶内心肌纤维破坏消失,积聚以大量中性粒细胞和脓细胞,脓肿周围心肌纤维变性坏死,并有炎细胞浸润。

病理切片整理

病理切片整理

3号急性蜂窝织性阑尾炎组织来源:阑尾镜下特点: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均充血水肿,组织内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性浸润,有渗出物;5号肺水肿组织来源:肺镜下特点: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满红细胞,肺泡腔内有大量均匀红染的物质水肿液;6号肺脂肪栓塞组织来源:肺镜下特点:肺间质血管和肺泡壁毛细血管内,有大小不一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黑色物质,此即为栓塞的脂肪;7号肠腺癌组织来源:结肠镜下特点:癌性腺体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致,异型性明显,呈浸润性生长;8号血吸虫肝组织来源:肝镜下特点:肝血吸虫病的慢性虫卵结节,图中显示有异物巨细胞形成/淋巴细胞浸润和肉芽组织增生;有钙化的死卵;12号水泡状胎块组织来源:胎盘镜下特点:胎盘绒毛高度水肿,间质内血管消失,表面滋养层细胞增生;13号转移性印戒细胞癌组织来源:淋巴结镜下特点:淋巴结的边缘窦处可见有大量的“印戒细胞”; 15号鳞状细胞癌组织来源:皮肤镜下特点:癌细胞呈片状排列成巢,细胞多边形,胞浆丰富,核大,有异型,核仁明显,核分裂多见;癌巢中心的细胞角化呈同心圆排列,形成癌珠;肿瘤的实质和间质分界清楚;17号大叶性肺炎组织来源:肺镜下特点:病变均匀一致,肺泡腔内充满大量纤维素和嗜中性白细胞,纤维素相互结成网,网眼中有大量的不同状态的变性、坏死的嗜中性白细胞;18号肝硬化组织来源:肝镜下特点:肝小叶正常结构破坏,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假小叶,其间有纤维组织增生和大量炎细胞浸润;20号血栓组织来源:静脉镜下特点:血栓由静脉内淡红色的血小板和血细胞构成,其一边有裂隙,由内皮细胞覆盖再通;21号动脉粥样硬化组织来源:动脉镜下特点:动脉内膜表面有纤维组织增生纤维帽,局部已破溃,其下方为粥样灶,为无结构的红染物,其中有胆固醇结晶针状裂隙和钙盐沉积;斑块底部和边缘出现肉芽组织,少量淋巴细胞和泡沫细胞;23号胃溃疡组织来源:胃镜下特点:渗出层下方为红染无结构的坏死层,再下是肉芽组织层,可见多数毛细血管,其长轴与溃疡表面垂直,其间有增生的纤维母细胞和各种慢性炎细胞;肉芽组织下方为瘢痕层,其中胶原纤维增多;上方红染的条索是平滑肌细胞束;24号肺结核组织来源:肺镜下特点: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有多个郎罕斯巨细胞,其周围是类上皮细胞,结节的边缘有多数淋巴细胞浸润;25号肾结核组织来源:肾镜下特点:结核杆菌在肾小球发生粟粒样灰白色结核结节,结节中央常发生干酪样坏死,周围为结核性肉芽组织,由成团的上皮样细胞夹杂着少数多核巨细胞朗罕斯巨细胞和淋巴细胞、纤维细胞等;28号化脓性脑膜炎组织来源:脑镜下特点:蛛网膜下腔增宽,血管高度扩张充血,有大量嗜中性白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炎症未累及脑实质;30号肝脂肪变性组织来源:肝镜下特点:肝小叶结构基本完好,小叶中央区肝细胞胞浆内有大小不等的脂肪空泡,病变严重的空泡较大,将细胞核挤向一边,与脂肪细胞相似;。

病理切片的流程范文

病理切片的流程范文

病理切片的流程范文病理切片是一种用于疾病诊断的重要方法,它通过将组织标本固定、处理、切片、染色和观察,从而得到组织结构的详细信息。

下面是病理切片的主要流程。

1.标本收集与固定:医生在病患进行手术或活检时,会取得病变组织标本。

标本收集应当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以保持标本的无污染状态。

收集到的组织标本需要立即放入含有适当的固定试剂的容器中,以防止组织腐败和细胞变性。

2.溶解和去水:收集的组织标本被放入一系列浓度不同的酒精中,以逐渐去除其中的水分。

此过程称为溶解和去水。

这一步通常需要一连串的酒精浓度渐变溶解过程,并配合组织处理机器进行多次处理。

3.渗透与包埋:当细胞内的水分被完全去除后,组织标本需要渗透和浸润在石蜡中,以增强其硬度和切片的稳定性。

标本首先被浸泡在组织处理机或真空滤波机中的低温石蜡溶液中,确保组织与石蜡完全接触。

然后,标本被浸入常温石蜡。

待组织,石蜡和溶剂之间的渗透平衡达到后,将标本置于标本夹中,加入液态石蜡,之后快速冷却或冷冻标本以完成固定。

4.切片:固定的组织标本被放入切片机中,使用特制的切片刀或刀片进行切割。

基本原理是标本切割面与刀片之间夹有细的临界介质,使切割更加精确。

切割的过程中,为了获取准备的切片,可以使用不同的切割模式、刀速和刀的旋转速度。

5.切片染色:切片得到后,需要进行染色以便观察细胞和组织结构。

常用的染色方法有血涂、朗格汉斯染色、文澜索尔法、肉眼观察染色法等。

这些染色方法可以突出显示细胞核、胞浆、组织结构和疾病所特有的变化。

6.显微镜观察与诊断:切片样本染色完成后,被放置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和分析。

经验丰富的病理医生会通过观察细胞和组织结构,准确地诊断疾病类型和病情。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流程是一个简单的概述,实际操作中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另外,不同的切片技术和方法也可能会在实际操作中进行选择和应用。

总之,病理切片作为一项重要的诊断方法,通过严格的操作和观察,能够为医生提供准确的组织结构和病变情况信息,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病理切片

病理切片

1、组织来源:阑尾病理诊断:急性蜂窝性阑尾炎镜下描述: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均充血水肿,并有大量嗜中性白细胞弥漫浸润,腔内有渗出物。

2、组织来源:肺病理诊断:肺水肿镜下描述: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满红细胞,肺泡腔内有大量均匀红染的物质(水肿液)。

3、组织来源:肺病理诊断:肺脂肪栓塞镜下描述:肺间质血管和肺泡壁毛细血管内,有大小不一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黑色物质,此即为栓塞的脂肪,黑色是因脂肪特染(锇酸染色法)所致。

4、组织来源:结肠病理诊断:肠腺癌伴血吸虫病镜下描述:癌性腺体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致,异型性明显,呈浸润性生长。

图中椭圆形蓝色物体是钙化的血吸虫卵。

5、组织来源:肝病理诊断:血吸虫肝镜下描述:肝血吸虫病的慢性虫卵结节,图中显示有异物巨细胞形成/淋巴细胞浸润和肉芽组织增生。

有钙化的死卵。

6、组织来源:胎盘病理诊断:水泡状胎块镜下描述:胎盘绒毛高度水肿,间质内血管消失,表面滋养层细胞增生。

7、组织来源:淋巴结病理诊断:淋巴结(转移性印戒细胞癌)镜下描述:淋巴结的边缘窦处可见有大量的“印戒细胞”。

8、组织来源:病理诊断:鳞状细胞癌镜下描述:癌细胞呈片状排列成巢,细胞多边形,胞浆丰富,核大,有异型,核仁明显,核分裂多见。

癌巢中心的细胞角化呈同心圆排列,形成癌珠。

肿瘤的实质和间质分界清楚。

9、组织来源:肺病理诊断:大叶性肺炎镜下描述:病变均匀一致,肺泡腔内充满大量纤维素和嗜中性白细胞,纤维素相互结成网,网眼中有大量的不同状态的变性、坏死的嗜中性白细胞。

9、组织来源:肝病理诊断:肝硬化镜下描述:肝小叶正常结构破坏,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肝细胞再生结节(假小叶),其间有纤维组织增生和大量炎细胞浸润。

10、组织来源:静脉病理诊断:血栓镜下描述:血栓由静脉内淡红色的血小板和血细胞构成,其一边有裂隙,由内皮细胞覆盖再通。

12、组织来源:动脉病理诊断:动脉粥样硬化镜下描述:动脉内膜表面有纤维组织增生(纤维帽),局部已破溃,其下方为粥样灶,为无结构的红染物,其中有胆固醇结晶(针状裂隙)和钙盐沉积。

病理切片重新切的原理

病理切片重新切的原理

病理切片重新切的原理病理切片是一项重要的病理学技术,用于诊断和评估组织和细胞的病理状态。

有时候,病理切片可能需要重新切割,这可能由于多种原因,如切片质量不佳、切割错误、切片过度或太厚等。

重新切片的目的是获得更准确和可靠的组织学信息,以便进行准确的病理诊断。

病理切片重新切割的原理涉及多个步骤和技术,下面将逐一介绍:1. 样本准备和处理:在重新切割之前,需要对待重新切割的切片进行样本准备和处理。

这包括选择需要重新切割的切片和将其从载玻片上取下。

可以使用刮片器等工具小心地将切片从玻片上取下,并将其放置在适合重新切割的样品容器中。

2. 样本固定和包埋:重新切割之前,可能需要对样本进行固定和包埋处理。

这主要是为了保护样本的完整性和结构,并使其易于切割。

固定可以使用乙醛、甲醛或其他合适的化学固定剂进行,包埋可以使用熔蜡或其他适当的包埋材料进行。

3. 切片机选择和调整:在重新切割之前,需要选择适合的切片机。

切片机的选择通常取决于样本的大小、硬度和需要重新切割的数量。

切片机通常具有调整切割厚度和速度的功能,这些参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4. 切片:切片是重新切割的核心步骤。

切片是通过将固定和包埋的样本放置在切片机的切片台上,并用切片刀或刀片切割样本来完成的。

切片的关键是控制切割厚度和切割速度,以获得所需的切片质量和结构。

5. 光镜检查和评估:在重新切割完成后,切片需要进行光镜检查和评估。

这是为了确保切片质量满足诊断要求。

光镜检查可以通过显微镜来进行,观察切片的细胞结构和染色效果,并记录评估结果。

6. 染色和质控:如果需要,可以对重新切割的切片进行染色处理。

染色有助于增强细胞结构和某些组织特征的可见性,从而更好地诊断和评估疾病。

染色通常使用组织学染色剂,如伊红、氧化苏丹、黑色素等。

总结起来,病理切片重新切割的原理主要包括样本准备和处理、样本固定和包埋、切片机选择和调整、切片、光镜检查和评估以及染色和质控等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获得更准确和可靠的组织学信息,进一步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病理学实验切片ppt

病理学实验切片ppt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通过显微镜观察切片的组织结构 和成分,判断组织是否发生病变。
染色观察
通过染色判断组织中是否存在特定 的抗原或抗体,从而判断组织是否 发生病变。
免疫组化染色
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组织中 的抗原进行定位和定性分析,从而 判断组织是否发生病变。
切片保存与维护
保存环境
切片应保存在干燥、阴凉、通风 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03 实验切片在病理学中的应 用
疾病诊断
诊断肿瘤
病理学实验切片可以用于诊断肿瘤, 通过观察细胞形态、组织结构以及染 色反应等特征,判断肿瘤的性质、类 型和分化程度。
鉴别良恶性肿瘤
判断预后
病理学实验切片还可以通过观察肿瘤 细胞增殖活性、组织学分级等因素, 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
病理学实验切片可以鉴别良恶性肿瘤, 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切片厚度限制
切片厚度过大会导致组织结构失 真,影响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切片厚度过小则可能导致组织结 构细节丢失,无法准确判断病变
性质。
合适的切片厚度需要根据组织类 型和观察目的进行选择,一般而 言,厚度在3-5微米之间较为适
宜。
组织结构失真
由于切片过程中组织受到刀片 切割的机械力作用,可能会导 致组织结构变形。
详细描述
免疫组化切片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通过标记抗体显示组织或细胞内的抗原。这种方法有助于确定肿瘤 的性质、来源和分化程度,对于肿瘤的诊断和分类具有重要意义。
原位杂交切片
总结词
原位杂交切片是利用核酸探针检测组织或细胞内核酸的切片。
详细描述
原位杂交技术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标记的核酸探针与组织或细胞内的核酸序列进行杂交,从 而检测特定基因的表达和定位。原位杂交切片在研究肿瘤发生、发展机制以及基因诊断方面具有重要 价值。

组织病理切片制作步骤

组织病理切片制作步骤

组织病理切片制作步骤
本文档将介绍组织病理切片制作的完整步骤。

1. 标本收集和处理
1.1 收集患者的组织标本,并确保其完整性和准确标记。

1.2 将组织标本置于合适的中,用适当的缓冲液或固定剂进行
处理,以保持其形态结构并防止腐败。

2. 标本处理和包埋
2.1 用合适的方法将标本固定在组织处理机中,例如将其浸泡
在缓冲液中或使用组织处理机进行自动处理。

2.2 将处理后的标本转移到合适的包埋中,通常使用蜡或树脂
作为包埋材料。

3. 切片制作
3.1 使用专业的旋转切片机将包埋的组织标本切割成薄片,通
常为4-5微米。

3.2 切割后的切片应浸泡在水中,以去除任何残留的包埋材料。

3.3 将切片转移到玻片上,并确保它们平整地展开。

4. 染色
4.1 选择适当的染色方法,如常规组织染色法(H&E染色),以突出组织的形态结构。

4.2 将切片浸泡在染色液中,按照染色方法的要求进行染色处理。

4.3 染色后,通过洗涤和脱水步骤去除多余的染色剂。

5. 盖片和封口
5.1 在切片干燥后,将一小滴透明胶液滴在切片上。

5.2 轻轻放置盖片在切片上,确保无气泡和皱纹。

5.3 用封口剂封住盖片和玻片的边缘,以保护切片并防止其损坏。

6. 观察和存储
6.1 使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检查组织的结构和病理变化。

6.2 将切片存储在干燥、阴凉和避光的地方,以确保其长期保存和保持质量。

以上是组织病理切片制作的完整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仔细操作和适当的设备来确保切片的质量和准确性。

病理切片报告

病理切片报告

病理切片报告
病理切片报告
患者:
性别:女
年龄:50岁
临床资料:
该患者因发现乳房结节入院,经钼靶检查示:左乳腺局限性结节。

病理切片所见:
外科送检标本以乳腺组织片为主,切取该乳腺结节进行病理检查。

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组织由导管和间质组织构成,绝大部分为导管性腺癌细胞。

导管内癌细胞呈团块状分布,细胞核较大,染色深,分裂象活跃,可见伴随局部炎症反应。

同时,在病理切片上还观察到一些纤维组织增生及血管生成。

结论:
根据病理切片的观察结果,患者左乳腺局限性结节为导管性腺癌,同时伴有纤维组织增生和血管生成。

措施:
建议持续进行乳房癌的相关检查,如MRI、CT等,以明确病
变的范围和是否扩散到其他部位。

根据病理结果,进一步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等。

预后:
乳腺癌的预后取决于病变的程度、分级和扩散情况。

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因此,患者应密切关注病情发展,并定期进行复查。

备注:
这份病理切片报告仅供医生参考,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临床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请医生与患者充分沟通,进行全面的个体化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5. 肝脂肪变性大体观:肝脏体积轻度增大,包膜光滑、紧张,切缘变钝,表面及切面颜色变黄,油腻感。

图1-6. 肝细胞脂肪变性(10×10)镜下见肝细胞内出现大小不等的脂滴(→),当脂滴融合变大时,细胞核被挤压位于细胞边缘处。

图1-7. 胸膜玻璃样变性大体观胸膜(↑)明显增厚,达1-2厘米,灰白色,切面见增厚的胸膜致密,均质,半透明。

图1-8. 脾细动脉玻璃样变性镜下观
(4×10)脾白髓中央动脉(细动脉)(←)的内皮下有均质红染的玻璃样物质沉着,致内膜增厚,管腔变窄。

图2-1. 肉芽组织 (granulation tissue)镜下观(4×10)。

可见大量毛细血管增生(↑)。

图2-2. 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镜下观高倍(10×40)。

肉芽组织主要由成纤维细
胞(▲)及毛细血管(↑)组成。

伴有较多炎症细胞浸润。

图3-1. 急性肺淤血(acute congestion of the lung )大体观 肺的切面呈均匀的红褐色,质地致密(↑)。

图3-2. 肺正常组织结构(4×10)。

图3-3. 急性肺淤血(acute congestion of the lung )镜下观(10×10):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部分肺泡腔内有淡红色均匀一致水肿液(▲)。

图3-4. 慢性肺淤血(chronic congestion of
the lung )大体观 肺切面可见散在分布的
斑点状病灶,呈棕黄色(↑),肺组织质韧。

图3-5. 慢性肺淤血(chronic congestion of
the lung )镜下特点 见于左心衰,肺泡壁
毛细血管充血,肺泡腔内有心力衰竭细胞
(↑)。

图3-6. 慢性肝淤血(chronic congestion of the liver )大体观,肝切面见弥漫性分布的红黄色相间的斑点或条纹,似槟榔样花纹,故称槟榔肝。

图3-7. 肝小叶正常组织结构
图3-8. 慢性肝淤血(chronic congestion of the liver )镜下特点,肝中央静脉及肝窦均显著扩张充盈血液,(↑)部分肝细胞索断离,萎缩,血液融合形成淤血带,小叶外围肝细胞索尚正常。

渗 出 性
化 脓 性 炎

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acute phlegmonous appendicitis )
图4-10. 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肉眼观 阑尾炎性水肿,增粗,表面血管扩张充血,有灰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附着,但未见局限性坏死。

图4-11. 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镜下观 阑尾肌层充血水肿,疏松(↑↑),大量嗜中性粒细胞弥漫浸润其间(↑)。

(4×10) 图4-12. 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镜下观 上图高倍(10×10),示嗜中性粒细胞形态。

图5-17. 正常鳞状上皮镜下观 细胞自基底部向上逐渐分化成五层,即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

图5-18. 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镜下观 鳞状上皮异型增生,聚集成巢。

癌巢与间质分界清楚,巢周边细
胞较小(↑),类似鳞状上皮基底层细胞,中间细胞较大(■),类似鳞状上皮棘层细胞。

巢中央有角化物质,称角化珠,与鳞状上皮表面的角化物同属角蛋白。

有角化珠(▲)形成,是鳞状细胞癌分化程度高的表现。

图5-21. 纤维瘤(fibroma)镜下观肿物由梭形的瘤细胞构成,细胞核小,狭长,两端伸出细长的纤维,很像正常的纤维细胞,肿物中并见较多胶原纤维,呈编织状。

这些纤维是由纤维瘤细胞分泌的,说明异型性不大的纤维瘤细胞较多地保留了纤维细胞的功能。

(4×10)图5-22. 纤维瘤(fibroma)镜下观左图放大。

注意梭形的瘤细胞。

(10×10)
图5-23. 纤维肉瘤(fibrosarcoma)镜下观肿瘤由梭形、椭圆形的瘤细胞构成,瘤细胞大小不一,核肥大深染,染色质粗糙,核/浆比值增大,可见核分裂像。

该纤维肉瘤分化程度较高,瘤细胞间可见较多胶原纤图5-24. 纤维肉瘤(fibrosarcoma)镜下观左图放大。

注意其中核大深染的异型细胞。

图中央有一呈四极核分裂的肉瘤细胞(↑)(×400)。

维,部分区域可见瘤细胞呈编织状排列
(×40)。

图6-15. 图6-16.风湿性心肌炎镜下观,心肌(★)间质中有散在的小结节灶(图6-15↑),均位于血管旁,找一个小结节在高倍镜下观察,结节主要由Aschoff细胞(图6-16↑),以及淋巴细胞等构成,称风湿小结(Aschoff小结)。

图7-2.(10×10)、图7-3.(10×40)大叶性肺炎镜下观肺泡腔内充满致密的纤维素网(←)及许多嗜中性粒细胞(↑),呈一致性病变。

图8-13.(10×10)图8-14.(10×40)急性病毒性肝炎镜下观肝细胞广泛水肿变
性,体积增大、变圆,胞浆疏松化和透亮,水肿明显时显示为“气球样变”(↑),肝窦受压变窄、消失。

图8-15.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大体观肝
脏体积明显缩小,重量减轻,包膜有皱褶,
肝组织变软如海棉状(↑)。

图8-16.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镜下观
(4×10)肝细胞大片坏死消失,可见少许
残存的结构模糊的变性肝细胞,坏死区有
炎症细胞浸润。

◆示中央小叶,↑示汇管区。

图8-17.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镜下观
(10×10)上图高倍,肝窦间肝细胞广泛
坏死消失,留下大量空隙。

图8-18.慢性普通型肝炎镜下观肝细胞疏松化、气球样变性,汇管区碎片状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

图8-22. 门脉性肝硬化镜下观(4×10)肝组织形成大小不等的假小叶(→),假小叶周围有多量纤维组织包裹。

图8-23.门脉性肝硬化镜下观(10×10)假小叶(■)的肝细胞索呈不规则的放射状排列,中央静脉缺如,假小叶周围有多量纤维组织包裹(↑)。

图9-7.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镜下特点低倍镜下原淋巴结结构破坏,代之以形态较一致的瘤细胞(10×10)。

图9-8.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镜下特点高倍镜下瘤细胞呈弥漫分布,圆形,胞浆少,比正常淋巴细胞略大,有异型(10×40)。

图11-4.正常肾小球组织
图11-5.图11-6.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镜下观大部分肾小球体积增大,肾小球内细胞数目明显增多,主要是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的增生,并有少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毛细血管腔狭窄或闭塞,呈贫血状态。

图11-9. 正常肾小球图11-10. 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镜下观:
肾小球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形成“新
月体”,(↑)个别新月体有不同程度纤维
化,间质有少量炎细胞浸润。

图11-11. 图11-12. 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镜下观(10×40):新月体纤维化(→)
图11-17. 慢性肾小球肾炎镜下观(10×10) 肾小球毛细血管丛萎缩,呈玻璃样变或纤维化(↑),所属肾小管萎缩。

图11-18. 慢性肾小球肾炎镜下观(10×40) 高倍镜下玻璃样变的肾小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