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常识2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2)—两汉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2)—两汉](https://img.taocdn.com/s3/m/062b42b989eb172ded63b785.png)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两汉两汉即西汉、东汉。
1.贾谊,世称贾生,或贾长沙(曾做过长沙王太傅)、贾太傅,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代表作有《吊屈原赋》。
2.刘安(淮南王),西汉思想家、文学家,著有《淮南子》。
3.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著有《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太史,即太史令,官职名称,负责起草文书,记载史事等。
《史记》记叙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史记》的原名叫《太史公书》,称此书为《史记》是东汉后期以后的事。
此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
其中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本纪”是以历朝帝王的顺序年代为纲的历史大事纪,是一种编年史的摘要;“世家”是有爵位封地世代相传的家族的历史,写的是春秋战国时代所存在的各个诸侯国和汉代帝王所封的王侯;“列传”是一些有才干、有作为,能不失时机地建立功业,对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人物的传记;“书”是有关经济、军事、水利、祭祀,以及礼、乐方面的制度史;“表”是把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谱列成表格,以使人一目了然。
《史记》的内容广泛,艺术高超,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和文学杰作,而且还有着丰富的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法学、医学、天文学、地理学等许多学科、许多领域的内容。
班固说《史记》“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鲁迅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表述《史记》的创作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二十四史指从《史记》到《明史》的24部史书。
(注:不含《清史稿》),二十四史的前四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的并称四史。
4.刘向,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撰有《说苑》、《新序》,还整理修订了《战国策》、《楚辞》。
《战国策》有很多寓言故事,如“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狐假虎威”、“骥服盐车”、“南辕北辙”等。
《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洲说各国或互相辩难的言论和行动。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6dbb9808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8d.png)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中国古代文学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产生了许多经典作品,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中国古代文学的常识,包括代表性作品、文学流派和影响等。
一、古代文学作品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丰富多样,其中一些作品至今仍被广泛阅读和研究。
1. 《诗经》-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周代(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的诗篇,内容多涉及生活、爱情、友谊等主题。
2. 《楚辞》- 公元前4世纪楚国文学的代表作品,包括屈原的《离骚》等,以表达思想感情著称。
3. 《唐诗》- 唐代(公元618年-907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期,包括杜甫、李白、王之涣等诗人的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4. 《宋词》- 宋代(960年-1279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又一个辉煌时期,宋词以婉约、含蓄著称,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
5. 《红楼梦》- 清代(1644年-1912年)作家曹雪芹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描写了贾宝玉一系列的乐园生活和爱恨情仇。
二、古代文学流派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几个重要的流派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1. 诗歌流派-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出了多种流派,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和律诗等。
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创作规则和特点,使诗歌形式更加多样化。
2. 散文流派- 散文在古代文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了诸多形式,如骈文、随笔、笔记等。
每种形式都有着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思想传达。
3. 戏曲流派- 中国古代戏曲有多个流派,如京剧、豫剧、越剧等。
这些戏曲形式在唱、念、做、打等方面各具特色,讲述了丰富多样的故事。
三、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对世界文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以下是其中一些方面的体现。
1. 影响东亚- 中国古代文学影响了周边的东亚国家,如日本、韩国、越南等。
这些国家在吸收中国文学的同时,也将其融入自己的文学创作中。
2. 影响现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人类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学常识2
![文学常识2](https://img.taocdn.com/s3/m/52e8405dcf84b9d529ea7a02.png)
一、作者作品: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古代文学常识大全
![古代文学常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6808138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ad.png)
古代文学常识大全
1、《诗经》:又称《国风》,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开端,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基石。
2、《楚辞》:又称《楚辞歌行》,是中国古代诗歌总集,是楚国文学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史记》: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学的重要著作,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学的代表作。
4、《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学说的重要著作,也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来源。
5、《庄子》:是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重要著作,也是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重要来源。
6、《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也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来源。
7、《礼记》:是中国古代礼仪文学的重要著作,也是中国古代礼仪文学的重要来源。
8、《春秋》:是中国古代史实文学的重要著作,也是中国古代史实文学的重要来源。
9、《战国策》:是中国古代史实文学的重要著作,也是中国古代史实文学的重要来源。
10、《司马迁》:是中国古代史实文学的重要著作,也是中国古代史实文学的重要来源。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c8850acfaa00b52acfc7ca56.png)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一)一、朝代传说类①三代夏、商、周。
②三王伏羲、燧人、神农。
③五帝有三种说法:其一,太昊、神农、黄帝、少昊、颛臾。
其二,皇帝、颛臾、帝喾、尧、舜。
其三,少昊、颛臾、帝喾、尧、舜。
二、地理类①三山相传是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莱、方丈、瀛洲。
②三辅汉太初元年,置京兆、左冯翊、和右扶风三个相当于郡的政区,辖京都及附近地区。
③四海东海、西海、南海和北海,泛指海内之地,也泛指全国各地。
④五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
《国语》及《史记》中专指太湖及附近的湖。
⑤五方东、南、西、北、中,各处。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⑥六合天、地、四方,泛指宇宙或天下。
⑦八荒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方面荒远之地,指离中原极远的地方。
⑧九州古代天下分为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也泛指中国。
1.阴阳(阴:山北水南,阳光不易照到之处;阳:山南水北。
2.江河(古代“江”专指长江,“河”专指黄河。
3.关内、关外(汉朝前,“关”特指函谷关;明清时以至现在称东北三省为“关外”。
4.山东、山西(“山”特指崤山,后来有时指太行山。
5.古今地名中国:九州、华夏、四海、神州(大都——北京大梁、汴梁、东京、汴京——开封京口——镇江金陵、建业、建康、江宁、石头诚——南京临安、钱塘——杭州姑苏、吴郡——苏州淮上、江都、维扬——扬州会稽——绍兴长安——西安奉天——沈阳直沽——天津)成都:锦官城三、官职类①三公周:司马、司徒、司空。
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东汉:太尉、司徒、司空。
明清:太师、太傅、太保。
②三老古代掌管教化的官。
③三军中军、上军、下军,或者中军、左军、右军。
中军是三军统帅。
④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四、天文历法类①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②三春春季的三个月:孟春、仲春、季春。
③五行金、木、水、火、土。
④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我国古代文学常识
![我国古代文学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644bd0fc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93.png)
我国古代文学常识我国古代文学常识导语:文学常识是语文必要知道的知识。
下面归纳。
我国的古代文学常识一、我国古典文学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散文、戏曲、小说等。
1、诗歌又包括诗、词、散曲等就诗说,还有古诗、律诗、绝句的分别。
古诗的句式又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种种;就词说,有八百多种调子;根据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散曲的调子也非常丰富。
2、散文有叙事、记游、说理、抒情等类别。
3、小说有笔记、传奇、平话、章回小说等体裁。
4、戏曲,从元代以来发展成熟的,有杂剧(北曲)、南曲等。
二、我国的古典文学已有三千年的光辉历史。
1、秦代以前,我国就有许多伟大的作品出现。
(1)、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保存了古代的三百零五篇诗歌。
这些诗歌大约产生在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之间,其中有民歌,有举行典礼用的祭歌和乐歌,有的是叙事诗,有的是抒情诗,有的是讽刺诗。
这些反映了当时的生活。
(2)、公元前4世纪中叶以后,南方的楚国出现了一种新体的诗歌“楚辞”。
伟大的诗人屈原运用这种新的形式,写了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以及《九歌》《九章》等著名作品。
屈原的作品里含有大量的神话传说,丰富的想象,炽烈的感情,这对后代的作品有很大的影响。
(3)、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春秋战国时代,散文有了很大的发展。
产生最早的历史著作《左传》《国语》《战国策》,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著作《论语》《孟子》《庄子》《韩非子》等。
这些著作中的许多篇章在记言记事、描写人物、论辩道理,以及结构篇章和运用语言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造诣,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2、两汉魏晋南北朝时代,我国文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1)、西汉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了一部对后代的文学和文学都有巨大影响的《史记》。
为各个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众多历史人物立传,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
(2)、汉武帝时,设立了主管音乐的机关“乐府”,采录民间歇谣,用以配乐歌唱,因此许多民歌得以保存下来。
中国古代文学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文学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a9dfa10e90c69ec3d5bb7568.png)
一、名词解释1、上官体:指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
《旧唐书》本传:“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
”2、文章四友: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李峤、杜审言、苏味道、崔融的并称。
内容不外歌功颂德、宫苑游宴,但在他们的其他一些作品中,却有时透露了诗歌变革的消息,有的还对诗歌体制的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人中,以杜审言成就最高。
3、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四人都出生于太宗时,才高位下,高宗时以文词齐名天下。
四人从理论和实践上与“上官体”对立,体现出诗风的转变。
并扩大了诗歌的题材,推动了律诗的发展。
4、吴中四士:指包融、贺知章、张若虚、张旭。
四人为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长安,号称“吴中四士”。
5、沈、宋:沈佺期、宋之问的并称,二人皆为初唐宫廷诗人,同以五言律诗见长。
他们在总结前人和当代人应用声律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了“回忌声病,约句准篇”(《新唐书•宋之问传》)的工作,为律诗在平仄粘对、句数用韵方面的定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以后作诗的人有明确的规格可以遵循。
律诗形式的定型,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二、论述题1、为什么诗歌在唐代取得了高度的成就?参考答案:第一,一批庶族寒士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政治生活中最活跃的新生力量。
使文学风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二,“以诗赋取士”,有力地刺激了地主阶级的文化教育,使整个社会的文化得到普及;第三,科举制度造成的漫游之风,开阔了文人的视野,也有利于文学修养和文学技巧的提高;第四,唐代儒、释、道三教并重与合流,使文人的思想大为活跃,深刻影响了他们的创作思想、创作方法和审美情趣;第五,中外文化艺术的交流和融合,对外来文化精华的广泛吸收,各种艺术门类的互相渗透,促进了各种艺术门类的发展。
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大大提高了唐代文人的文学修养。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e734ee47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8.png)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涵盖了诗歌、散文、戏曲等多种文学形式。
下面就来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常识。
一、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文学经历了从神话传说到史籍编纂,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等多个时期的演变和发展。
其中,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是古代文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汉代的史学成为了文学史和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宋时期的文学达到了高峰。
二、古代文学代表作品中国古代文学有着众多经典的代表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包括以下几种:1.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集了305篇诗歌,反映了早期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文学。
2. 《楚辞》:是中国古代楚国文化的代表作品,共收录了17篇,以“离骚”最为著名,描写了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楚国的历史传说。
3.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代表作品,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反映了清代官僚贵族的生活和思想。
4.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
5.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品,讲述了梁山好汉的故事,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三、古代文学的创作特点古代文学在表现形式、语言风格、思想内容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创作特点。
其中,古代诗歌以韵律优美、言简意赅、意境深远著称;散文则以写实、抒情、议论等多种形式呈现;戏曲则以唱、念、做、打等手段展现出深刻的社会现实和人性面貌。
四、古代文学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面貌。
同时,古代文学也对后世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创作特点和影响都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
通过对古代文学的学习和探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f3744fdc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8d.png)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一、先秦文先秦文学有两源,现实主义和浪漫。
《诗经》分为风雅颂,反映现实三百篇①;手法牢记赋比兴,名篇《硕鼠》与《伐檀》。
浪漫主义是《楚辞》,《离骚》作者为屈原。
先秦散文有两派,“诸子”、史书要记全。
儒墨道法属诸子,各有著作传世间;儒家《论语》及《孟子》,墨家《墨子》见一斑;道家《老子》及《庄子》,法家韩非著名篇。
历史散文有两体,分为“国别”和“编年”;前者《国语》《战国策》,后者《春秋》与《左传》。
二、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两汉魏晋南北朝,成就比较高:“乐府双壁”人称赞②,建安文学推“三曹”;③田园鼻祖是陶潜,“采菊”遗风见节操。
《史记》首开纪传体,号称“无韵之离骚”;班固承续司马意④,《汉书》断代创新招;贾谊雄文《过秦论》,气势酣畅冲云霄;“出师”二表名后世,《桃花源记》乐逍遥。
辞赋盛行多空洞,张衡《二京》似惊涛。
文学批评也兴起,《文心雕龙》真高超。
骈文追求形式美,小说初起尚粗糙。
三、唐代文学唐代鼎盛累如山,“初唐四杰”不平凡:王杨卢骆创格律,律诗、绝句要记全。
浪漫诗人推李白,一路高歌《蜀道难》。
现实主义有杜甫,“三吏”“三别”不一般。
乐天倡导新乐府,“琵琶”“长恨”留名篇。
田园诗派有王孟,高、岑诗歌唱塞边。
中唐李贺多奇丽,贾岛“推敲”传世间。
晚唐崛起“小李杜”⑤;此后衰败如尘烟。
韩、柳古文创新体,《阿房宫赋》唱千年。
唐代传奇已成熟,代表作推《柳毅传》。
四、宋代文学宋代文学词泱泱,分成婉约与豪放。
柳永秦观李清照,风花雪月多感伤。
苏轼首开豪放派,“大江东去”气昂昂;爱国诗人辛弃疾,“金戈铁马”势高扬。
三苏、王、曾、欧阳修,继承韩、柳写文章;范公作品虽不多,《岳阳楼记》放光芒。
南宋诗人陆放翁,《示儿》犹念复家邦;人生自古谁无死?后世感怀文天祥。
编年通史第一部,《资治通鉴》司马光。
《梦溪笔谈》小百科,作者沈括美名扬。
五、元明清文学元代散曲分两种,小令、套数各不同。
杂剧代表四大家,成就首推关汉卿:窦娥悲剧传千古,人物形象最鲜明;其余三家郑马白⑥,还有《西厢》留美名。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大全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d355067376baf1ffd4fad5c.png)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大全1.先作家作品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陬(zōu)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核心是“仁”。
现存《论语》20篇,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
“论”,读lún,择也,选择摘录之意。
墨子,名翟(dí),春秋时代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着有《墨子》一书,今存53篇。
子,名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军事理论家,着有《子》,一名《子兵法》,13篇,古代称为“兵经”,是我国第一部军事着作。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
其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
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着有《孟子》一书。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现存《庄子》一书,33篇,又名《南华经》。
代表作是《逍遥游》。
荀子,名况,尊号“卿”,汉时避宣帝洵讳,改称“卿”,战国时()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他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针对儒家“天命论”提出“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
着有《荀子》32篇,代表作有《劝学》、《天论》等。
非,战国末国人,荀况弟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在政治上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者诸项政策,主君主集权,反对贵族操纵政治。
现存《非子》55篇,代表作有《五蠹》、《智子疑邻》、《扁鹊见蔡桓公》。
吕不韦,战国末期国大商人,曾为国的相国。
他集合门客编写了《吕氏春秋》。
列子,名御寇,战国时()人,被道家尊为前辈,主和贵“虚”,即虚静、无为。
着有《列子》8篇。
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
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c17cafa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7d.png)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1.《诗经》:又名“诗三百”,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局部,被列为“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之首。
著名篇目有《关雎》《蒹葭》《氓》《硕鼠》《七月》等。
2.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
他用楚辞形式写成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其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古传诵。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的。
3.孔子:名丘,字仲尼,世称“圣人”,春秋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私学创办人。
孔子及其弟子的主要言行思想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在《论语》20篇中。
《论语》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是儒家经典“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之一。
4.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主要作品为《孟子》7篇,各篇取开头几字为篇名,该书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为“四书”之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即出自《孟子》。
5.墨子:名翟,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其中《兼爱》《非攻》等代表了墨子的主要思想。
《公输》即选自《墨子》。
6.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为《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
代表作《逍遥游》。
7.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人,荀子的弟子,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著有《韩非子》一书。
《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等均出自此书。
8.司马迁:西汉史学家,字子长,别称太史公。
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全书130篇,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裁。
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陈涉世家》即选自《史记》。
中国古典文学常识
![中国古典文学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8f970a7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c9.png)
中国古典文学常识一、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
1、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2、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
3、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
4、法家学派化人物有:非子。
5、屈宋:指战国时期的屈原、宋玉。
6、扬马:指西汉扬雄、马司相如。
7、三:指操、植、丕。
8、**七子:指孔融、王粲、琳、桢、徐干、阮禹、应玚9、诗任笔:指南朝齐梁间的约和任昉。
10、初唐四杰:指王勃、炯、卢照邻、骆宾王。
11、宋:指初唐武后时期著名的宫延诗人全期和宋之问。
12、唐代诗人属于边塞诗派的有:王昌龄、岑参、高适、王之涣、颀。
13、王乐府:指籍、王建所写的乐府诗。
14、郊寒岛瘦:轼语,是对中唐诗人孟郊、贾岛诗风的形象概括。
15、元白:指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
16、南唐二主:指五代时南唐的两个皇帝,中主璟和后主煜。
17、三:是轼、洵、辙。
18、唐宋八大家:指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轼、洵、辙。
19、宋代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有:轼、辛弃疾。
20、宋代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有:柳永、清照。
21、元代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光祖、白朴、马致远。
22、明代后七子:指宗臣、攀龙、王世贞、榛、梁有誉、涂中行、吴国伦。
23、唐宗派:是明代前后七于的反对派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
24、公安派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25、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26、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和宋琬。
27、宋诗派:即清代"同光体〞诗人,代表作家是三立、衍。
28、浙西词派:清初词派,以秀水(今市)人朱彝尊为代表。
29、阳羡词派:清初词派,以省宜兴人维崧为代表。
30、词派:清中叶词派,代表人物是惠言。
31、桐城派:清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鼐。
32、作家群:清初戏曲家群体,代表人有玉、朱素臣、朱佐朝。
33、南洪北孔:指清初著名的戏剧家洪异和孔尚任。
34、南社:成立于1909年,发起人为去病、高旭和柳亚子。
中国文学常识大全
![中国文学常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d79c808f78a6529647d5383.png)
中国文学常识大全一、上古神话1. 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
神话产生在文字发明以前,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1)解释自然现象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辟地。
(2)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3)反映社会斗争的:黄帝战蚩尤。
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二、先秦文学——从中国上古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期间的文学1.儒家经典“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相传曾经由孔子编选。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庙乐章共305首。
“六艺”又称“六经”,在“五经”后增加《乐》。
2.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著有《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行,这部儒家经典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今山东邹县)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
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记载孟子的政治、伦理和教育方面的主张以及他的政事活动、个人修养,是研究孟子思想的重要资料。
4. 先秦散文是指秦代以前的散文,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类。
历史散文:《左传》《战国策》《国语》。
先秦诸子散文:《论语》《孟子》《墨子》《庄子》5. 左丘明,春秋时代鲁国人,著名史学家,据说他是《左传》《国语》两书的作者。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
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250多年的史事。
“春秋三转”:《左转》、《公羊传》、《谷梁传》6.《诗经》以“诗三百”为代称。
古代文学第二卷复习纲要
![古代文学第二卷复习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c883dde19b89680203d82525.png)
一、文学常识:1、秦文学值得后人称道的有两部作品:《吕氏春秋》和《谏逐客书》。
《吕氏春秋》是秦统一以前,吕不韦召集门客集体编纂的。
全书由十二纪、八览、六论组成,共二十余万字。
《谏逐客书》是秦相李斯的代表作,是谏劝秦王取消错误的逐客令而要有气量容纳人才的一篇上书。
颇有战国纵横说辞之风。
鲁迅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汉文学史纲要》)这是一篇趋向骈偶化的政论文。
前人曾追认它“是骈体初祖”(李兆洛《骈体文钞》)。
2、西汉政论文代表作家是贾谊、晁错。
贾谊代表作:《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
晁错代表作《论贵粟疏》。
东汉政论散文代表作家王充,《论衡》是其代表作,体现了“疾虚妄”的创作宗旨。
与王充并称东汉政论散文三大家的是王符和仲长统。
3、西汉史传散文的代表作是《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全书由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组成,计130篇。
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目的进行《史记》的创作。
东汉史传散文的代表作是班固的《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汉书》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苏武传》。
4、汉赋分为骚体赋、散体赋(汉大赋)和抒情小赋三类。
骚体赋如贾谊《鵩鸟赋》、董仲舒《士不遇赋》、司马迁《悲士不遇赋》。
汉代散体大赋是由隐语和战国散文演变而成的,多采用主客问答体形式,句式灵活,韵散相间。
汉赋四大家是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和张衡(四大家代表作)。
张衡既是散体大赋代表作家,也是东汉散体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时期,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归田赋》,它是现存东汉第一篇完整的抒情小赋。
5、汉代诗歌可分为民歌和文人诗歌,民歌以汉乐府诗最重要,文人诗歌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
采收乐府诗最完备的诗歌总集是《乐府诗集》,宋人郭茂倩编。
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其中的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和杂歌谣辞中,而以相和歌辞数量最多。
汉乐府诗中成就最高的作品是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a67229fa7c1cfad6195fa7a2.png)
一、中国文学常识(一)古、近代文学知识1.神话传说:中国古代氏族社会时,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不能科学地解释,就借助于想像和幻想,创造了许多故事。
神话是纯粹的虚构,传说有历史的影子,比较著名的有:《精卫填海》、《女祸补天》、《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盘古开天地》、《皇帝战蚩尤》等。
2.先秦文学(1)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书籍。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2)《诗经》: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优秀传统。
成书于春秋时期,共305篇,亦称《诗三百》,分为风(十五国风),雅(大雅、小雅)、颂(高颂,周颂,鲁颂),其中最有价值的是“风”。
创作方法主要是“赋、比、兴”。
(3)历史散文有《左传》、《战国策》、《国语》。
《榖梁传》、《左传》、《公羊传》史称《春秋三传》。
(4)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又名老聃。
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相传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老子五千文》,书中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因此,老子被尊文“中国哲学之父”。
(5)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
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创始人。
主要言论及思想被辑为《论语》,有20篇,各篇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孔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6)左丘明,鲁国史官。
主要作品《左传》,又称《左氏春秋》。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
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史实,富有文学性。
名篇《曹刿论战》即选自此书。
(7)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其弟子将其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共七篇,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各取篇中开头字为篇名,如《梁惠王》、《公孙丑》等。
公共课语文文学常识
![公共课语文文学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d71d173f01f69e314332946c.png)
中国文学常识大全(高级)文学常识(1)从中国上古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期间的文学,叫先秦文学。
神话产生在文字发明以前。
神话中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神话是“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
《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相传曾经由孔子编选。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庙乐章共305首。
《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收有屈原、宋玉写的赋,因具楚地方声,故称《楚辞》,对后代文学创作有深远影响。
屈原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是唯一的长篇抒情散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
先秦散文是指秦代以前的散文,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类。
《左传》和《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
《论语》、《孟子》、《墨子》、《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
《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历史着作,在历史、文学和语言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学生写成。
这部儒家经典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从远方来是值得高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应该让别人去做),这是孔子《论语》里的名言。
汉赋是汉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
它是一种诗化的散文。
贾谊是西汉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他散文中最着名的是政论文《过秦论》。
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辞赋的杰出作家,《子虚赋》和《上林赋》是他的代表作品。
《史记》是西汉着名历史学家司马迁写的一部史书,也是纪传文学的典范。
汉代乐府民歌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乐府本来是指汉武帝时设立的音乐机关,后来人们把乐府机关采集、整理、保存的诗歌称为乐府诗。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杰出的长篇叙事诗, 叙述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de4e31f77c1cfad6195fa7ad.png)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先秦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用赋、比、兴等表现手法。
《诗经》里的诗多为四言诗。
(《蒹葭》、《采薇》)2.《楚辞》是继《诗经》之后又一部诗歌总集,收屈原等人的诗歌作品。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爱国主义诗人。
《离骚》是他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3.《左传》则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所作。
4.《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它记载我国春秋时期的历史。
5.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论语》是孔子的学生所记录、整理,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6.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称为“亚圣”。
著有《孟子》,提出“性善论”。
7.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儒家学派代表人。
著有《荀子》,主张“性恶论”。
(《劝学》)8.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道家学派创始人。
著有《老子》,即《道德经》。
9.庄子,名周,字子休,道家学派代表人,与老子并称“老庄”。
对待生活:一切顺应自然,著有《庄子》。
(《秋水》)10.墨子,名翟,墨家学派创始人。
提出“兼爱”“非攻”等观点,著有《墨子》。
11.管仲,名夷吾,字仲,春秋时期政治家,辅佐齐桓公,称其为“仲父”。
著有《管子》。
12.韩非,法家代表人。
著有《韩非子》。
13.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时期兵家。
著有《孙子兵法》。
两汉1.“乐府”,原指古代封建王朝设立的专门掌管音乐的官署,负责制定乐谱,培训乐工,搜集歌词。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孔雀东南飞》选自《玉台新咏》),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北朝民歌《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2.司马迁,字子长,西汉时期史学家、文学家。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全书分为本纪(天子)、世家(诸侯)、列传(天子、诸侯外的人)、书和表五个部分。
(《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3.刘向,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时期经学家、文学家、目录学家。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4cf4ee32192e45361066f5e1.png)
文学常识1. 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2.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3.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4.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5.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6.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7.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8.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9.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10.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11.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12.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13.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14. 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15. 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
司马相如16. 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 .. 17. 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18.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19. 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20. 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21. 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22. 三代:夏商周23.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24. 三王:夏禹商汤周公25. 三山:蓬莱方丈瀛洲26. 三教:儒释道27. 三公:周时,司马司徒司空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清明,太师太傅太保28.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29. 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30. 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31. 岁寒三友:松竹梅32. 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33. 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34. 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35. 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36. 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37. 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38.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39.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40. 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41. 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42. 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43. 第一部国别史:国语44. 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45. 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46.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47.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48. 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49. 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50. 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51. 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52. 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53.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54. 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文学常识大全(2)1. 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2. 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是一个由不懂外,却成了翻译家的人。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汇总篇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汇总篇](https://img.taocdn.com/s3/m/7da1c0c9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f7.png)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汇总篇(一)、先秦文学1、上古神话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chī)尤、刘安《淮南子》等。
2、先秦散文A、儒家经典“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六经”又称六艺(《乐》)B、历史散文。
《左传》(编年体) 《战国策》(国别体) 《国语》(国别体)“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C、诸子百家散文著名的有: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
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
(《季氏》《荷》)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
儒家学派继承者。
《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著《庄子》。
(《庖丁解牛》)⑥荀子,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
(《劝学》)⑦韩非子,法家。
著《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
(《察今》)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3、先秦诗歌A、《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
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
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
“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B、《楚辞》。
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
屈原:名平,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
代表作是《离骚》《九歌》《九章》。
(二)、两汉文学A、两汉散文①贾谊,世称贾生。
又称贾长沙,贾太傅。
著《新书》十卷。
《过秦论》、《论积贮疏》是他的代表作。
②司马迁,字子长,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话传说:中国古代氏族社会时,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不能科学地解释,就借助于想像和幻想,创造了许多故事。
神话是纯粹的虚构,传说有历史的影子,比较著名的有:精卫填海、女祸补天、羿射九日,嫦娥奔月、夸父逐日以及黄帝,尧、舜、禹等。
《诗经》: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成书于春秋时期,共305篇,亦称《诗三百》,分为风(十五国风),雅(大雅、小雅)、颂(高颂,周颂,鲁颂),其中最有价值的是“风”。
创作方法主要是“赋、比、兴”。
《尚书》和《春秋》,“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言为《尚书》,事为《春秋》。
“这是中国古代有记载的(甲骨书)最早的两部书。
《春秋》是记事的,后多散佚,仅留下来经孔子整理的鲁国的《春秋》,汉代有重新编撰整理的“春秋三传”,即《公羊传》、《谷粱传》,《左传》。
现仅存左丘明编写的《左传》。
《春秋》和《左传》是编年体史书。
《国语》是依照战国时国别来记述各国史实的史书。
《战国策》也同样,称为“国别体”,《战国策》同时也是一部历史散文集,经汉刘向重新改编整理,共三十三篇。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儒家的著作有孔子的《论语》、孟子的《孟子》、荀况的《荀子》;墨家著作有墨翟的《墨子》;道家著作有老聃的《老子》(道德经)、庄周的《庄子》(南华经);法家著作有商鞅的《商君书》、朝非的《朝非子》,兵家著作有孙或孙膑的《孙子兵法》杂家的有吕不韦的《吕代春秋》等,这些著作都是语录体散文(也称“记言体”)。
西汉时的司马迁创作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为“本纪”十二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表”十篇、“书”八篇,共一百三十篇。
《史记》是一部“信史”,“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开后代“二十四史”之先河。
战国时楚国的屈原因遭谗贬,开创了浪漫主义的新诗体“楚辞”、名篇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渔父》等。
西汉时的政论散文大家有晃错,名篇《论贵粟疏》《言兵事疏》等。
还有贾谊,名篇《过秦论》。
汉赋是一种直接延续楚辞的新诗体,主要作家有司马相如,作品有《子虚赋》、《上林赋》等,还有杨雄,作品有《甘泉赋》、权乘作品有《七发》。
班固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西汉时的民歌经整理成为“汉乐府”。
其中的名篇《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壁”。
(另一首是北朝民歌《木兰辞》。
)
魏晋时期的曹氏父子被称为“三曹”。
曹操创作了《观沧海》、《蒿里行》、《龟虽寿》第四言体诗。
曹丕的名篇有《燕歌行》、他还撰写了中国最早的文论,现仅存《典论•论文》。
曹植则著有《白马篇》、《洛神赋》等名篇。
“建安七子”指曹丕建安时期的著名诗人。
有孔融、陈琳、王桀、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等。
他们多慷慨悲凉之风,被称为“建安风骨”。
他们掀起了五言诗的创作高潮。
与“七子”相颉颃并以才华著称的还有女诗人蔡琰(文姬),她创作了著名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
建安以后,司马氏篡权,进入东晋时期。
阮籍的咏怀诗和散文《大人先生传》,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都对后代文学产生了影响,而陶渊明更成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他的散文《桃花源记》、诗歌《归园田居》等,为中国古典文学开辟了一个新境界。
东晋的干宝撰出我国第一部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刘义庆著有我国第一部笔记体小说集《世说新语》。
刘勰是南朝梁代的文艺理论家,著有我国第一部文艺理论专著《文心雕龙》。
北朝地理学家郦道元撰写《水经注》四十卷
唐代是中国文学,尤其是诗歌发展的顶峰。
“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盛唐时期的王之涣的《凉州词》、《登鹳雀楼》是绝句的珍品。
边塞诗人王昌龄被称为“七绝圣手”。
孟浩然,王维则成为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作家。
王维工音律、善诗画,宋代苏轼曾说:“味摩诘诗,诗中有画。
”岑参和高适则是唐代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他是中国豪放派浪漫主义诗人的高峰,世称“诗仙”。
杜甫,字子美,别称杜工部,世称“诗圣”是中国现实主义诗人的高峰。
后人评论:李诗思疾而语豪,杜诗思苦而语奇。
“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
中唐时期的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成为“唐宋散文八大家”(其余为柳宗元和北宋时期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之首。
与擅写寓言体散文的柳宗元并称“韩柳”。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与元稹共同领导了中唐时期的“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其名篇《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广为流传。
贾岛和孟郊是“苦吟诗人”,时称“郊寒岛瘦”。
晚唐时期政治周凋敝,民不聊生。
杜牧忧国忧民,李商隐则情思缠绵,诗句含蓄,并称为“小李杜”。
北宋时期词大量涌现。
其影响源于南唐后主李煜。
他与北宋时的柳永、南宋时的女词人李清照,成为“婉约派”词人的代表。
而北宋的苏轼,南宋的辛弃疾,则以“慷慨悲壮”的词风成为“豪放派”词人的领袖。
并称“苏辛”。
陆游是南宋最杰出的爱国诗人,著有《剑南诗稿》等,他一生创作了九千三百多首诗,在文学史上当属罕见。
元代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文学样式一曲。
元曲分为剧曲和“散曲”。
元杂剧有四大家,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汤显祖(《牡丹亭》)、王实甫(《西厢记》)。
散曲亦有“四大家”之说,即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其中马致远被称为“曲状元”,他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被称为“秋思之祖”,其中运用的“鼎足对”被人极为称颂。
剧作家汤显祖实为明代人,由于《牡丹亭》在戏曲上的成就,一般也将他归入了元代。
明代以小说创作对后代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为“三言”,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为“二拍”。
“三言二拍”成为中国市进短篇小说的奇葩。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则是长篇章回小说的高峰。
清代长篇小说创作进一步发展。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成功地塑造出一批批栩栩如生的生物形象,特别是曹雪芹的《红楼梦》,成为中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颠峰之作。
清末出现了“四大谴责小说”,它们是李伯元的《宫场现形记》、曾朴的《孽海花》、刘鹗的《老残游记》和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