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
面小康社会 ” 。全面小 康社 会 目标 的提 出, 即把实 施 “ 三 第 步” 战略的五十年分成前二 十年 和后 三十年 两个 阶段 , 全面 小康社 会 目标 是位于总体小康水平 目标 之后 、 基本现 代化 目
标 之前 的一个新 目标 , 是实施 “ 第三 步 战略 ” 程 中的 一个 进 阶段性 的 目标。
生产总值再 翻一番 , 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 人 第三 步 , 到 2 世纪 中叶, 1 人均 国民生产 总值达 到中等 发达国家水平 ,
人 民生 活比较富裕 , 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 一步战略 目标 的实
进经济社会 和人 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 展 观是我 们从 事一 切
工作的思想统领 , 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提供 了理论依据 。只
朱 孔 来
( 山东工商学院 , 山东 烟 台 2 4 0 ) 60 5 [ 摘 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 国现代化 建设进 程 中至 2 2 00年要 达到 的一个 阶段 性 目标 , 学发展 观是 一 科
个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性理论 , 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所追求 的一种理 想境界 和 目标方向 , 三者之 间具有 内
现, 使我们步人了温饱社会 ; 第二步战略 目标的实现 , 我们 使 步人了小康 社会 ; 第三 步战 略 目标 的实现 , 将使 我们 步人现
代 化社 会。以世 纪之交的 2 0 00年我 国人 民生 活总体上达到
有认真落实 以人 为本 的科学 发展观 , 才能使我 国生产 力持续 稳定发展 , 才能使全 国各族人 民生活富足 、 神愉快 , 享改 精 共 革 和发展带 来的丰硕成 果。在全 面建设 小康 社会 的历 史进 程中 , 只有认真贯彻落 实科学 发展 观 , 国的改革 和建 设事 我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2、现实依据:粗放型发展方式
(1)科技含量低,对外技术依存度在50% 以上,属于打工型经济。2004年出口60亿双鞋, 平均每双不到2、5美元;出口177亿件服装, 均价为3、5美元。(2)资源浪费严重。我国 人均资源少,但浪费严重。 2004年创造的国 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4%,消耗的能源为11%。 (3)环境污染严重。我国工业和生活废水排 放量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排放量世界第二。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 本指针
一、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 基本要求和重大意义
1、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背景和 性质
(1)背景:十七大作出了在全党开展学习 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决策;当前党内 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解决。
(2)性质:属于党内集中教育,是先进性 教育活动的继续,是不叫整党的整党。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 本指针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30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 本指针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 本指针
3、直接诱因:非典疫情 科学发展观也是2003年非典疫情的深 刻教训。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 本指针
三、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1、酝酿阶段(2002、11—2003、10) 2003年4月,胡锦涛在广东考察时指出,要坚 持全面的发展观。 2003年7月,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上,胡锦 涛强调,必须更好地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2003年8月28日至9月1日,胡锦涛在江西考 察时提出,要牢固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 本指针
科学发展观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规律的科学揭示
文 献标 识码 : A
全 面 设 小康 社会 足我 同 实现 社会 主 义 现 代 化 的关 键 性 环 节 和
重要发展阶段 ,其成败 如 A接 决定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败。I 天 J 此, 白邓小甲提出矬设小康礼会的任 务、 且我 在 2 世纪术I 本实 并 O
现 总 体 小 康 的 I标 后 , H 涛 同志 为 总 书 记的 新 一‘ 中 央领 导集 体 现 。 =在 科 学 发 展 观 的 指 导下 , 们 才 能 科 学 地 认 识 和 把 握 全 面 建 ] 以^ 锦 代 只f r 我 依 据 科 学 发展 脱 对 全 面 矬 设 小康 社 会 做 出 了新 的战 略 部 署 , 出 了 构 提 建 社 会 主 义 禾I 社 会 、 会 = 义 社 会 建 设 “ 位 一 体 ”北 设 社会 _ 义 谐 社 E 四 、 - t 新 农 村 等 一 系 列 新 理 念 ,极 大 丰 富 和 发 展 了 全 面 建 设 小 康 社会 的理 论 。 学 地 揭 示 了全 面 建 设 小 康 社 会 的 一 些 规 律 性 认 识 , 而 深 化 了 科 从 我 们 党对 【l 色 社 会 主 义 建设 术 规 律 的 认 为 全面 建 设 小康 社 』 困特 《 会 、 观 礼 会 主 义现 代 化 提 供 了 科 学 指 针 。 实
2oo9.5 ( ) 下
币 学 展观对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基 本规 斗 发 律 的币 学揭 示 斗
— : 銮 ; r 苗 勺
摘 要 科 学发展 观不仅 为我 们探 索全 面建设 小康社 会 的基本规 律指 明 了根 本 的途 径和 方法 , 而且对 全 面建设 小康 社会 基 本规 律作 了科学揭 示即社 会全 面协 调发 展的规 律 、 社会 发展 与人 的发展 相 互促进 的规 律 、 会和 谐稳 定 的规 律。 社
科学发展观与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展。
村水土流失进 一步加剧 , 土地荒漠化在不断扩散 。 民的生存 农 环境进~步恶化 。 由于各地大量征用农 民的土地 .种 田无地 、 “ 就业无 岗 、 社保无份” 的农 民高达 四五千万 , 严重影响 着农村 的社会稳定。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 资源利用效率很低 , 农 药瓶 、 废旧电池 、 塑料制 品等各种废弃物 和乡镇企业严 重的环 境污染正 日益破坏农村生态系统的安全。二是经济发展与社 会发展的不和谐 。不公平 的社会分配使得 收入差距进 一步扩 大 ,农 民 的人 均 收入 每 况 愈 下 。农 民 收入 地 区之 间发 展 不 平 衡, 城乡居民收入差别不断扩大 ; 农村贫困人 口的绝对数量仍 然还很庞大 , 返贫现象严 重存在 ; 农村阶层出现多元化 , 阶 各 层关 系 严 重 失谐 。 盾 日趋 累 积 。农 村 就 业 形 势 十分 严 峻 , 矛 近 2亿农村富余劳动力不能充分就业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 位 进 一 步 说 明 城 乡 二 元 结 构 是 我 国 社 会 发 展 中 最 大 的 不 和 谐。农村一些基层组织涣散 , 干群关 系和劳资关系紧张 。 民 农
一
集体 上访等群体性突发事件 1渐增多 。农 村社会秩序状况不 3 和谐 . 对农村基层政府的执政能力提 出了严峻的挑战。 三是经 济增长 与人的发展 不协调 。我国农村 从事农业生产 的劳动者
我 国农 村 小 康 社 会 建 设 的现 状 党 的 十六 大 以 来 。我 国 进 入 了全 面 建 设 小 康社 会 的新 阶
教育 , 而农 村 的 发展 叉 严 重 警 划 于农 民 的发 展 状 况 。 说 高 等 虽
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关系
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内在要求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 目
标实现的推动力和思想保障。
一
、
深 入贯 彻 落 科学 发 展观 是 继 续全 面 建设 小 康社 会
的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旋律
的新期待 , 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 , 坚持中国特色社
会 主义经济建设 、 政治建设 、 文化建设 、 社会建设的基本 目 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 ,在十六大确立的全 面建设 小康社会 目标的基础上对我 国发展提 出了新 的更高要求 。 因此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奋斗 目 是一个全面发展的 目 标 标, 说到底是一个关于经济 、 政治 、 文化、 社会等各方 面的全 面、 协调 、 可持续发展 的目标问题。当前 , 我们 已经朝着十六 大确立的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目标 ,是 中国特色社会经
社会是现阶段 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摆在我们面前 的最为突 出 的问题 , 要解决好这个 问题 , 其关键 同样是发展 ,发展才是 “
硬道理 ” 。只有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精神财富, 才能解决
前进中的问题和困难。离开了发展 , 一切 问题和困难 的解决 便无从说起 。 第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 目标是一个全面发展 的目标 。 必须 以深入贯彻落科学发展观为主旋律 。 党的十七 大适应 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 ,顺应各族人 民过上更好生活
展 观 。’
首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始至终体现着加快发展的 思想 。 强调和突出了发展这个主题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在 “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的指导下提出的 , 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 的实践过程就是全面贯彻“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的过程 , 因 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贯彻“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具体体 现。发展是“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主题 , 从而也是全面建设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总目标,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根本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目的,以社会全面进步、经济持续发展、国家长治久安为根本任务,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确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的重要成果。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
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建设是党执政兴国的基础,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
二、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想,强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强调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
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论述科学发展观的发展过程
论述科学发展观的发展过程
科学发展观是当今世界发展中重要的一种发展理念,它始于改
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即以科学发展为
中心,通过加强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实现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目标。
科学发展观的出台,使得国家规划设计完善,政策
更加有效,中国已经顺利推进科学发展,比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
进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的政策;企业重视科技创新,进行大量研发;政
府和社会投入大量资金发展科技;高等院校加强教育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各种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层出不穷等。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起,到科学发展观的出台,再到实质化
的推行,整个过程是科学发展观发展史上的一段重要历史,也是中国
经济发展史上的一段宝贵历史。
各种红利和进步都是科学发展观和改
革开放政策的结果,而小康社会堪称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0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全面程度
发展程度
发展不平衡,地区差距、 缩小地区、城乡各界层的差距, 城乡差距、工农差距较大, 惠及十几亿人口 部分地区尚未达到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一>全面小康的新要求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在发展平 衡性、协调性、 可持续性明显增 强的基础上,实 现GDP和城乡居民 人均收入比2010 年翻一番
①、现实问题:没有发展的增长、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③、地位(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
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 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是什么?(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 ④必须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 • 要求: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 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 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 各方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 【思维拓展】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五个统筹”的基础上, 统筹各方利益关系,这是对统筹兼顾的深化和 发展。
振兴东北 老工业 促进中部 崛起
推进西部大开 发
支持东部 率先发展
浙江2008年人均GDP已达到或超过6千美元,远远高于中西 部一些落后地区。目前,人均GDP最高为上海市,已经突破1 万美元,最低的贵州省却只有300多美元。 根据国家统计局小康水平的分析报告,西部地区实现程 度为84.18%,东部实现程度97.86%,中部实现的程度为 93.18%。
高考政治总复习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式。生态城建成后,将实现可再生能源广泛利用、节水生活化、城
区无垃圾等目标。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的( )
①以人为本 ②全面发展 ③协调发展 ④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重点考查学生对知 识的理解、运用能力。本题为组合式选择题,四选三,舍去一个即 可,材料中强调的是保护生态,实现可再生能源广泛利用,节能减 排,没有强调其他方面,不体现全面发展,舍去②。
观 法是统 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
筹兼顾 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1.(2010年天津文综)长期以来,对经济快速增长的片面追求已
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而损害到人类自身的利益。在建的中新
天津生态城以修复、保护生态为主旨,探索人类生存发展的新模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点击考点
1.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经济 目标:小康社 会;经济建设 的要求 2.促进国家的 经济发展:科 学发展观;经 济持续协调发 展
提示重点
近三年高考考 频较高的知识 点依次是:促 进国民经济又 好又快发展的 措施;科学发 展观的重要性 及其内涵;全 面建设小康社 会经济建设的 新要求
答案:A
2.(2012年浙江卷)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量过剩” 问题突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材料一 2007-2011年我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利润率及进口 铁矿石价格
年份 项目
2007
重点钢企利润率(%) 7.26
进口铁矿石价格(美元 /吨)Fra bibliotek92.3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素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素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素包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本、全民参与。
这些要素贯穿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保障。
下面将分别从这五个方面来详细阐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素。
全面是科学发展观的首要要素之一。
全面发展就是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发展要求我们要着眼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各项事业,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协调。
全面发展还要求我们要坚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体布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协调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要素之一。
协调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内部协调,推动各种资源的协调配置,促进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要求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尊重人的创造力和发展潜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协调发展还要求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要素之一。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环境的可持续保护,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要坚持全民参与,发挥全民的主体作用,推动全社会的参与和共同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
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素之一。
人本发展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和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幸福和全面满足。
人本发展要求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和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幸福和全面满足。
全民参与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素之一。
全民参与就是要实现全社会的参与和共同发展,推动全社会的参与和共同发展,实现全社会的参与和共同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论文导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中国新世纪的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即“坚持以人为本。
关键词: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中国新世纪的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社会和谐。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协调,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理想。
1、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认真研究和解决中国发展中遇到的中的问题,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按照“五个统筹”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实质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1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其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
这个“人”是人民群众,这个“本”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某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
在经济和社会协调的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我们就能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越来越充分地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由对物的依赖关系变为自由人的联合体,这是由对自由时间和劳动时间对立的扬弃而实现的。到了共产主义,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实现了劳动的普遍化,劳动不再成为人谋生的手段,而成了人的第一需要,这样就会有足够的自由时间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打开了航向,但它不是共产主义的实现。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第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第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第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第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制定“十一五计划”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十六届六中全会也一再强调,原因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关键在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本知识点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知识点又相互联系。
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解决好农业、农 统 筹 城 乡 发 村、农民问题, 展, 推进社会 事关全面建设小 主 义 新 农 村 康社会大局,必 建设 须始终作为全党 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加强农业基础地 位,走中国特色农业 现代化道路,建立以 工促农、以城带乡长 效机制,形成城乡经 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新格局
1、(原创)我国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 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 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 ) ①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 ②确保新兴产业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 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④夯实新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 重大战略思想。
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
(2)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往往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染,生态破坏。
甚至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
2.基本内涵和要求 内涵 要求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 第一 发 要义 展 要务, 着力把握发展规律、 创新发展理念、 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 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以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 核心 人 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 为 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 本 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方 兼顾 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
命题点 1 训练 1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2010· 天津文综)长期以来, 对经济快速增长的片面
追求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而损害到人类自身的 利益。在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以修复、保护生态为主旨, 探索人类生存发展的新模式。生态城建成后,将实现可 再生能源广泛利用、节水生活化、城区无垃圾等目标。 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的 ①以人为本 A.①②③ ②全面发展 B.①②④ ③协调发展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④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先进文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题 , 索 社 会 主义 现 代 化 的 实践 道 路 , 有 重要 的理 探 具 论 意义 和 实践意 义 。
转 , 困人 口为数 不少 ; 口总 量继 续增 加 , 贫 人 老龄 人 口 比重上 升 , 就业 和社会 保 障压力 增 大 ; 生态 环境 、 自然 资 源和经 济社 会发 展 的矛盾 日益突 出 。在这 其 中 , 有 些 问题是 由原来 经济 落后决 定 的 , 有 些 问题却 与 单 但 纯 经济增 长 观念有 直接 关 系 , 者说 单 纯经 济增 长 的 或 观 念使原 有 的 问题 在新 的形 势 下更 加 突 出。 因此 , 也
(0 0 2 3 ) 2 1B 02 。
向社会 开 放 转 变 ,从 城 乡二 元结 构 向城 乡 一 体 化转 变 。只有 把这 些方 面有 机地 统一 起来 , 能使 经 济发 才 展与社 会 进步 相一致 。但 是 , 在现 代 化实 践 中人们 往 往 片面追 求 经济增 长 , G P作 为 发展 的标 志 ; 以 N 不是
改 革 开放全 面 启动 了社 会 主义 现代 化 的进 程 , 但
就很 有必要 对单 纯经济增 长 的发展 方式进 行反 思。 1 它导致 了经济发 展 与社会 全 面 变革 的不 协调 。 、 现代 化是 从传 统社 会 向现代 社会 的转 型 过程 , 场经 市 济 以及 与之 相联 系的效 率意 识是 其根 本 推动 力 , 但市 场 原则 一 旦 运行 起 来 ,就使 工具 理性 成 为 至 上 的命
令 , 自身是 不能 自律 的 。经济 健康 发 展必 须 以社会 它
全 面变革 为背 景 , 实现从 权 力控 制社 会 向 民主法 制化
【统领】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关键字】统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2004年12月,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胡锦涛同志在会上指出,一年多来的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不仅保持了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更重要的是使全党同志深化了对科学发展现的认识。
他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并切实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对于当前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那么,我们如何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并切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执政理念的新飞跃“开山垦荒,让我越开越穷;退耕还林、种草养牛,让我发家致富!”这是2005年4月,人民日报记者在陕北采访时,一位老农说的一番话。
它既道出了老农的心声,也道出了科学发展的重要性。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也是我们党始终为之奋斗的根本任务。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承担起带领人民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责任。
党领导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后来,由于受“左”的错误影响,在一段时期内使发展走了弯路,经历了曲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国情、正确把握国际形势的根底上,我们党毅然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提出并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发展是硬道理,是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我们党进一步把发展问题同党的执政问题联系起来.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阐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必须正确处理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战胜来自政治、经济领域和自然界的各种困难和风险,打开了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
科学发展观基本内容
科学发展观基本内容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初提出的一种政治指导思想。
它的基本内容包括:
1. 发展是硬道理: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解决发展问题是中国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和关键。
2. 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要积极保障人
民的各项权利,提升人民群众的素质和幸福感。
3.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
领域的协调发展,并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4. 科学决策:强调决策要科学、民主、依法,并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
明建设。
5. 保护生态环境: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到经济
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6. 创新驱动发展:强调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7. 追求共同富裕:强调要实现发展的普惠性,解决好发展中的社会公平问题,切实提高人民的获得感。
这些基本内容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指导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意义1. 科学发展观的概念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背景下提出的一种科学发展理念和发展路径,是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套原则和思想体系。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的目标要以人为中心,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2.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要全面,即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都要协调发展。
不仅要追求经济的增长,还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2.2 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一个整体,各个方面要相互协调。
只有在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取得持续、稳定的发展。
2.3 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要尊重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久的目标,要通过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来实现。
2.4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将人的价值放在首位,使人民群众成为发展的主体。
只有让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2.5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居民收入的增长要与经济增长相适应,要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2.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要全面推进,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小康社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要为全体人民提供更加美好的生活。
3. 科学发展观的意义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套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为政府决策和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3.2 突出特色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将人的价值放在首位,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适应了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为中国走上独特的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思想基础。
3.3 推动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实施,能够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进步。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三. 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1、贯彻落实树立科学发展观 ①第一要义是发展; ②核心是以人为本; ③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④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在于更好地发展
(1)提高自主创新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国 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升级——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两坚持、三转变)
第一步,大致用10年时间,实现国民生产总 值比1980年翻一番,人均达到500美元,解 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 长一倍,人均1000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 水平。
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 值400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 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一、总体小康:
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 活质量明显提高。吃饭问题得到解决, 消费结构趋向合理化。 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 增强。告别了商品短缺的时代,工农业 产品产量均居世界前列。国内生产总值 位居世界前列。
我们现在达到的总体小康: 低水平
不全面 发展很不平衡
小康水平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 发展的过程。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 率先实现现代化。
落后地区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 第一,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 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
第二,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外, 还特别注重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 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第三,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确定的党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方针。
首先,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要全面。
全面发展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发展。
经济发展是指经济实力的增强和质量的提高,政治发展是指加强党的领导和民主法治建设,文化发展是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自信,社会发展是指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稳定,生态发展是指保护生态环境和推动绿色发展。
全面发展要求各个方面相互协调,形成一个相互促进、和谐统一的整体。
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要协调。
协调发展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协调统一,避免片面追求一些方面的发展而忽视其他方面。
比如,在经济发展中,要注重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平衡,避免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破坏;在社会发展中,要注重城乡、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减少贫富差距和区域发展不平衡。
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整体发展,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要可持续。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长远利益和可持续性,不能牺牲未来世代的需求和福祉。
在经济发展中,要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绿色发展,减少污染和能源消耗;在社会发展中,要注重社会公平和人民的福祉,避免社会矛盾的积累和不可持续的社会制度。
可持续发展符合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也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才能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
因此,我们应该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面临的矛盾和挑战
1、就业压力增大
2、城乡二元经济 结构矛盾加剧
3、经济结构不合 理
4、制度创新滞后
5、资源与生态条 件恶化
6、国家信息化水 平落后的制约
7、国家经济安全面临新 的挑战
8、加入WTO 带来一系 列不确定因素
9、社会转型期利益追求 扩张与利益制约机制缺 失、导致各种矛盾和摩 擦日益尖锐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 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贯彻 “五个统筹”的要求,即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 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 外开放。这里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就是要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 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为什么在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之后, 还要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呢? 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来自我国经济建设“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已完成) 第二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基本完成) 第三步: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在本世纪头20 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 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2、要控制人口增长, 提高人口素质。 3、努力探寻生态型经济,走节能环保型新兴工
业化道路。 4、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评价制度。 5、强化环境监管长效机制,加大生态环保力度。
谢谢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与时俱进,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与理论指导, 它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用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一、 统筹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实现物质文 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统一
第二、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 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1、加强生态环境教育、牢固树立“天人合一” 的生态文明观念。
10、随着改革的深化, 改革初期的各种潜在矛 盾日益显现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必然要求。
综观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以及不同国家、不同 民族的发展历史,我们发现:正确的、全面发 展的理论和观点对经济、社会及个人的发展起 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错误的、片面发展的理论 和观点对经济、社会及个人的发展起消极的阻 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