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建筑设计程序的对比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日两国建筑设计程序的对比分析

【摘要】中国建筑设计程序一般分为方案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纸绘制、施工四个个步骤,但是不同的国家,由于国情不同,在建筑设计流程方面会有所差异。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的建筑设计程序作详细的对比分析,得出两国在建筑体制、建筑方案、施工监理服务以及设计师职责等方面存在的不同,并提出中日两国在建筑设计领域可以互相交流学习的建议。【关键词】中日两国;建筑设计程序;对比分析

0.引言

我国的现代建筑行业起步较晚,建筑设计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落后,尤其是建筑空间设计流程的发展上处于探索期[1]。建筑空间设计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涵概了管理学、建筑学、艺术设计等多个学科和领域。不同国家间的建筑设计程序存在巨大的差异性,本文以中日两国的建筑设计程序作对比,分析其差异性,并提出中日两国在建筑设计领域可以互相交流学习的建议。

1.日本建筑设计标准程序

1.1策划研究阶段

策划研究阶段作为建筑施工项目的首要工作内容,建筑实体后期的运行。日本建筑设计程序的第一步就是策划研究阶段,这个阶段要求业主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策划和研究,最终得出正确结论[2]。该阶段业主需与建筑设计师限定协议,确立项目的总负责人,建筑师需协助业主策划研究建设项目,完善不同专业间的技术设计职责,代表企业办理投标、理招、施工合同等管理方面的工作。

1.2分析和设定建筑条件

策划研究阶段完成后,就是分析和设定建筑条件,在这个过程中建筑设计师建设基地的自然条件、建筑设计的内部条件、用户对建筑的附加条件、法律法规条件、建筑师构想的条件进行统一的收集和整合,最终确立设计的方向和总体目标,并将确立的方向和总体目标作为建筑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准绳。同时建筑设计师将最终确立的目标和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明确、详细地转述给业主,让业主自身对工程建设有大致的了解和判断。

1.3创建和设想建筑空间

第三个步骤就是创建和设想建筑空间,这个步骤需要设计师对建筑设计空间方案进行细致、创新的构思,反复验证构思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最终确立一套能够满足所有建设设计条件并能解决设计施工过程中的难点的科学可行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可以有效利用绘制草图、搭建模型等方式辅助建筑空间的构想和创建。

1.4设计构想的表达和践行

在以上三个步骤完成并得到业主与政府审查部门的认可后,才能进入设计构想的表达和践行环节。这一步骤包含基本设计阶段以及实施设计阶段,前者是为了消除各专业技术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明确设计方向、制定设计原则,包括设计说明书、预算书以及空间设计的平面图、立面图、效果图、模型等。实施设计阶段是建立在前一个基础之上,对建筑空间设计进行更为详细、全面的补充,比如施工现场的实施详图、工程造价预算、电气设计图、给排水设计图、消防煤气安装详图、施工许可证等方面的内容。

1.5施工和竣工的监理

日本建筑设计流程中最关键的步骤就是施工现场和竣工后工程质量的监督和审查。这项工作要求施工建立人员深入到施工现场,对施工工作进行现场指导和监督,并且在工程竣工验收阶段,对工程的安全质量进行审查。

2.中国建筑设计标准程序

2.1确定项目和前期研究

确定项目和项目的前期研究是建筑设计的程序中的初步阶段,这个阶段设计单位从业主那确认了具体设计项目后,组件建筑师陪同业主对项目进行湿地调研考察,考察的内容包括建筑功能的要求、建筑用途和规模、建筑周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建筑地基的电气水条件和交通条件、能源采用、防火抗震要求、施工周期与工程造价等多个方面。

2.2方案构想

与日本的设计构思阶段相似,该阶段设计师需要设计和构想种类不同的方案草图给业主,对每个方案的优缺点与合理可行性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讨后,最终确立一个相对完善,又能满足业主的基本要求的设计方案[3]。在这个阶段,设计师必须通过建筑效果图、模型图或者CAD制图将设计方案的实际成果图展示给业主,让业主有大致的了解和观感。最后业主把设计方案呈报给国家建筑管理部门进行审批和确认。

2.3设计施工图

初步设计施工图包括建筑说明书、建筑总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以外包括建筑内部的电气系统、给排水系统、消防系统、煤气系统、采暖系统等的技术设计图。设计师需要对这些设计图进行反复斟酌和推敲,尽量选择科学、高效、合理的设计施工图。

2.4施工现场的服务和配合

这个过程需要设计师与施工人员做好设计图纸、施工要求以及构造方法的交底工作,让施工人员明白设计意图。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技术问题,设计部门需要跟踪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对设计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施工现场服务配合完善。

2.5竣工验收

建筑施工完成后,设计单位、业主以及国家相关监督管理部门需要对竣工后的工程质量进行验收和审查,检验合格之后才能投入使用。此外在建筑物投入使用后一年,再进行建筑质量效能的回访,听取用户和业主对技术和设计的建议。

3.两国建筑设计程序对比

3.1设计流程规范程度不同

日本的建筑设计流程的规范程度较高,尤其是日本建筑公司制作的图面内容丰富、建筑参数精准以及制图手法标准化。尤其是体现在前期策划研究阶段,日本的策划研究阶段强调将业主的要求、城市用地规划、周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全部周密、详细地整合在一起,这个过程中业主所给的设计条件非常关键。由于中国的国情与体制的差异,前期考察研究相对较匆忙,确立项目速度较快,在对很多建筑条件了解的不够透彻的情况下,就制定出设计方案,造成建筑设计存在严重的漏洞和逻辑错误。

3.2建筑师的职责范围不同

日本建筑设计行业分工明确、细致,建筑师将室内设计与外部设计融合在一起。而中国的建筑设计师将室内设计与建筑师的工作内容和范围分割开,导致建筑师的设计方案深度和广度不够,设计方案缺乏可行性和严密性,最终导致工程造价成本的提升。

3.2建筑施工监管业务不同

日本的建筑师的任务不单单履行设计的职责,还包含了施工监理的工作内容。在施工现场,建筑师会切身投入到实际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过程实行监督和管理。但是中国的设计师只管设计,注重对设计方案图纸的修改和补充,而忽视施工现场的配合服务,导致施工方案和图纸在交底和投入施工过程中出现许多的问题和技术难点,最终影响到整个工程质量。4.结束语

中日两国在建筑设计程序方面存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设计流程的规范化程度、施工过程科学化管理程度、设计师工作职责大小等方面,日本在建筑设计程序中表现的设计程序更加严谨深化,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职责一体化,施工现场成熟,科技水平和工艺更先进。因此,中国的建筑设计流程必须加强建筑空间设计的整体认识,全程掌控建筑空间设计和施工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