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件】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解读
合集下载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的理解与实施PPT文档78页
上述四个系列共16个模块,从中 任选6个模块,获得6个必修学分。
体育与健康
选修 系列
田 径 运
动
球 类 运 动
体 操 类 运 动
民 族 民 间 体 育
冰
雪 或 水 上 运
新 兴 运 动
动
健 康 教 育 专 题
从上述系列中选修若干模块,确保每周两 节教学时间,获得11个必修学分,其中田 径运动、健康教育专题各应保证1学分。
技 术
人 制 作
技 术
活 技 术
与 保 养
设 计
设 计
艺术
生活中的音乐 身边的设计
身体表达的艺术 戏剧创编入门
艺术与 生活 系列
民族民间音乐 图形的奥秘 舞蹈与服饰
中外戏剧欣赏
艺术与 文化 系列
艺术与 情感 系列
音乐的情感表现 视觉语言表达 舞蹈即兴表演 戏剧表演基础
艺术与 科学 系列
音乐与科学 材料与造型艺术 乐舞与身心健康 影视特技
普通高中新课程
方案的理解与实施
教育部湖南师大课程中心教授 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石鸥 0731-88872363(办) qunou-0721163
设置学习领域
➢ 更好地反映了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 于在学习领域的视野下研制各科课程标准, 指导教师教学,防止陷入学科本位;
➢ 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 素养,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选修 模块
算多 网 数人
法媒 络 据工
与体 程技 序术
技 管智 术 理能
设应 应 技初
计 用 用 术步
通用技术
必修 模块
技术及其性质 设计过程
设计的交流 设计的评价
【培训课件】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解读
¬ Ä Ã ¹ ª Â Ë Á Á Ö « Þ Ä « Ç À ´ · ¯ Ô ì Õ ß ó ¯ · ò ½ º ³ ò É ªÕ ¾ · Õ ñ ¬ Ë µ §10A ¬ Ë µ §10B
£ ¹ ² Å ¾ Ã ï ² ¯ ï ½ ó Ä ªÀ Ù ° ¾ ¿ «Ö Þ 20Ä º ¶ Ç º ò Ä «É Û « ¨ º · Ä ç Ä «£ ´ º ª ½ º º · Ä ç Ä «£ ´ Ö Ê ± ¨ £ Ë ´ ï à ò È ï Ë § ñ º ¾ Ë § º Ú í ¼ È ï í º Ë §£ ´ ï È Ö Ä í ¼ º Ú ï È º í § Ë £ ´ Ô Å ¬ ±
(国民教育研究和技术部:《为了21世纪的高 中》,1998年)
韩国 考虑学生的能力、个性、发
展前途,使教育内容和方法多样化, 确立可以使学生根据自身的个性和素 质选择教学科目、能动地自律地学习 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建立国民共同基本课程和以选修为 主的课程体系” 。
(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大纲,1997年12月)
在学习过程中调整学习计划;
形成相对稳定的个性化学习计划。
德国
学校把第12、13学级(相当我国高二、高 三)划分为4个相对独立的学习阶段; 学生在每一学习阶段开始,根据学校开 设的课程,制定个人的课程表; 不同的学生在相关学习领域形成自己的 基础课程和特长课程。
案例
(加州旧金山URBAN中学)
¯ ð Ê ¬
º ³ ½ ò Ö « à ñ £ º É ©Ó ï ¬ ðÀ «
ß ² ¶ ± Ê ¯ ¬ ð ª º ½ º È ¾ Ë § ª ° ¯ ò ½ º ³ ò È ¾ Ë § ¾ È É ¬Ë § ª ° ¯ ò Ö Ê ³ ò É ¾ Ë Á Ä « ¬ ï Ó ë « £ º ½ ³ ò ¬ § Ê Ç Ä ªÀ Ù ò Ã È ï Ë §µ ñ ¯ ¡ Å Â º à ò È ï Ë §
高中新课标ppt课件
• 建立与新课程相配套的评价机制,
改进校内评价,推行学生学业成 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 方式,探索建立课程实施质量的 监督和调控机制;
• 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
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 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和 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3. 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和培养目标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 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 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应为学 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教育应全面落实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 发展的决定》,全面实现《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所确定的培养目标。
在高中阶段特别强调:
➢ 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
➢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 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 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 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 进步作贡献的强烈愿望;
1. 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邓小平 同志关于教育“三个面向”的指示 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 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 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 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 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教育创新,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 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为造就数 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 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 新人才奠定基础。
(二)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研制
组织了一千多名课程和学科专家认真 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 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 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以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边研究、边论 证、边征求意见、边修改完善的工作方 式,在近两年的时间内,召开了十三次 大型工作会议,完成了高中新课程方案 和15个学科课程标准的送审稿。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课件
情感态度
学生对数学应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兴趣, 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和价值,培养探 索和创新的精神。
目标的实现
优化课程结构
更新教学方式
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学科特点,合 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注重课程的整体 性和连贯性。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启发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 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采用探究式、合作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主动 性和创造性。
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加大投入,提高学校教学资源的质量和数量。
实施效果评估
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通过新课标的实施,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 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学校教学质量提升
新课标的实施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 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
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创 新教学方法,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评价方式单一
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过程性评 价和多元评价。
教学资源不足
部分学校教学资源有限,影响了新课标的实 施效果。
对策建议
加强课程内容与实际应用的联系
引入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 念。
完善评价方式
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多元评价,将学生的综合素质 纳入评价体系。
ABCD
创新教学方法
学生全面发展。
04 教学建议与评价
教学建 议
重视基础
确保学生对数学基础概念有深入理解,打好 扎实基础。
创新教学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合 作学习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践应用
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
技术整合
利用现代技术工具辅助教学,如数学软件、 在线教育平台等。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基础与解读.ppt
三、对研究性学习的再认识
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步骤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 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关键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过程实录手册
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步骤
崔允漷: 阶段一(1)探讨项目领域
(2)决定课题 阶段二(3)探讨课题研究计划
(4)设计搜集资料的方法/工具 (5)搜集资料 阶段三(6)整理与分析资料 (7)综述观点与提出自己观点 阶段四(8)发表及分享成果 (9)反思与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框架
南京市教研室
综合实践活动是三级管理的课程
国家课程管理
理想课程
地方课程管理 学校课程管理
现实课程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要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 课程内容的组织线索 课程内容范围 教师配置的方式 课时设置——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做法一:集中几天时间让学生从事研究性学习活动 做法二:1课时信息技术+分散时间 做法三:1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劳动技术+分散时间 做法四:1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班队活动+分散时间 做法五:1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研究性学习+分散时间
分散时间可用于从事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现场调查、劳 动操作等实践性研究; 集中时间可用于方法指导、学生选题、课题论证、研究方案 设计、阶段交流、信息整理、交流展示等研究性学习活动。
课程内容的组织线索
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 关系
举例:
1、《民国建筑的研究》(人与社会) 2、《紫金山的研究》(人与自然) 3、《课间游戏的现状调查与改进对策》(人与自我) 4、《关于小学生生日现状的调查和研究》
(人与自我)
课程内容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长、教师认为在学生身上
体现得较好的目标
90
校长
教师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基础 运用知识分析
知识 和解
技决自能问主题获的取能知科力识学的素能养力和人
文精
神 交流
合作 责任感
和搜道集德和利
用信
息 创
新精
神
传
统美德 生存
生活
能力身心
健康批判性思考价
值判
断人生规划
学生对学科课程的具体感受
最喜欢的 最不喜欢的 压力很大的 实用性最差的 内容偏多的 内容太难的
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机会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4.2
5
0
经常参加
33.1
45.6 17.1
偶尔
几乎不
学校没有
62.7%的学生几乎不参加或没有机会参加社团活 动。
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
老师讲授为主 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或亲身实践的机会 自学
30.5
引发较多的讨论交流 大量的书面练习 其他
0 太重 比较重 尚可 不太重 不重
90.3%的校长和77%的教师认为学 生的学业负担较重或太重。
图书馆能否满足学生需要
35
32.5
30
25
20
15 9.9 10
18.1 14.8
16 8.7
5
0
能满足 部分满足 难以满足 无法满足
无所谓没有图书馆
只有9.9%的学生明确表示图 书馆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教师、校长对高中课程内容 与学生生活经验关系的认识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7.7
5
0
严重脱节
46.5 35.5
47.8
40.1
教师 校长
9.3 5.4
较大脱节
有一定联系
联系教紧
93.6%的校长和90.7%的教师都认为高中课 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脱离。
学生对综合实践 活动的看法
60
59.2
日本 当前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
点是:为各学校创造有特色的课程提供 空间。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的最新研究(PISA项目)表明:
学校自主权的大小与学校教 育质量呈正相关。
6、倡导学生自定学习计划, 实行学生选课指导制度。
英国 高中生确定个人学习计划的步骤:
学校提供信息、咨询与指导; 学生初步形成个人学习计划; 在学习过程中调整学习计划; 形成相对稳定的个性化学习计划。
德国
学校把第12、13学级(相当我国高二、高 三)划分为4个相对独立的学习阶段;
学生在每一学习阶段开始,根据学校开 设的课程,制定个人的课程表;
不同的学生在相关学习领域形成自己的 基础课程和特长课程。
7、实行学分制。
目前,不少国家在高中 阶段都实行学分制,如美 国、加拿大、瑞典、芬兰、 印度、韩国、日本等。
案例
(加州旧金山URBAN中学)
写作
高级写作 写作与思维
英语
美国之声 拉美文学 希腊语作品 当代美国文学
写作与思维(9A) 浪漫时期以来的法国小说 写作与思维(9B) 19世纪英国文学
莎士比亚 文献学
福克纳
非洲史
当代中国 大革命时期的欧洲 讲述他们的故事:口语史项目
历史 和平创造者 南亚史
近代美国 罪与罚
2001年委托北师大在四个省面向学生家长、 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负责人开展高中课程 和教育质量的调查。
2000年的调查:
调查范围:北京、辽宁、江苏、广东、
黑龙江、江西、广西、河北、山西、 宁夏等10个省(市、区);
样本数量:不同层次学校的学生样本
14036名、教师样本1650名、校长样本 158名;
41.4
40 35 32.9
30
25
20
16.1
15
10
5.1
5
1
3.5
0
很少去每月一两次
每周都去
每天都去不对学生开放
没有机房
只有16.1%的学生几乎每周都去机房,
32.9%的学生很少去机房;41.4%的学生
反映学校的机房不对他们开放。
实验室课外使用的情况
45
45
40
37.2
35
30
25
20
15
12
外语、数学、体育、信息技术 政治、物理、数学、外语 数学、物理、外语、化学 政治、历史、美术、数学 数学、物理、政治、历史 物理、数学、化学、外语
学校开选修 课的情况
学生是否希望 开选修课
70
69.8
60
50
40
30.2
30
20
10
0
开了
没有开
100
92.6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7.4
10
20世纪历史宪法 美国独立革命与宪法 世界史:拉美 英格兰、大不列颠及爱尔兰史
南北战争 美国转型时期 世界史:中东 比较宗教:对意义的寻求
化学10A
生物学基础 海洋生物学
生物学高级专题:基因
科学 化学10B
高级化学
人类生物学 鸟类学
生物学高级专题:神经生物学
天文学初步 理论物理学:物质 物理学高级专题:高级力学
图书馆使用的情况
50
49.7
45
40
35
30
25
20
14.6
15.7
15
10.5
10
7.3
5
2.1
0
很少去 每月一两次
几乎每周
几乎每天不对学生开放 没有图书馆
49.7%的学生很少去图书馆,只有14.6%
的学生几乎每周去图书馆,另有15.7%的学
生反映学校图书馆不对学生开放。
学校机房的使用情况
45
(国民教育研究和技术部:《为了21世纪的高 中》,1998年)
韩国 考虑学生的能力、个性、发展
前途,使教育内容和方法多样化,确 立可以使学生根据自身的个性和素质 选择教学科目、能动地自律地学习的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建立国民共同基本课程和以选修为 主的课程体系” 。
(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大纲,1997年12月)
50
40 27.7
30
20
10
4.4
0 帮助很大 有所帮助 没有帮助
8.7 不清楚
学生参与综合实践 活动的现状
45
44.4
40
35
30
27.8
25
27.8
20
15
10
5
0 参加过
没有参加
没有开设
86.9%的学生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对个人发
展有帮助;但是72.2%的学生没有参加或 没有机会参加综合实践活动。
35
30
26.3
25
20 13.5 15
10
5
0 不到1小时 1~4小时 4~8小时
15.5 8.6
8小时 没有时间
58.3%的学生每周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不足4小时。
校长和教师对学生学业负担的看法
60
57.4
50
44.6
校长 教师
40 32.9
32.4
30
19.7
20
8.4
10
0.6 2.5 0.6 0.8
• 公民的责任 • 个性发展与生存能力 • 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 • 交流、合作与团队精神 • 信息素养 • 国际视野
2、谋求课程的基础性、多样化和 选择性的统一。
法国 学校应该让学生获得某种共同文化,
获得能力和知识的共同基石,帮助他们获 得自治,成为现代社会警醒的公民;让学 科的多样性在作为人的学生身上找到统一。
除纸笔测试外,学生期望的评价方式
60
53.9
49.6 50
40
36.9
30
23.8
18.8 20
20
12.9
12.8
10
0 学科获奖情况
操行评语
家长反馈 活动中的表现
除纸笔测试以外,学生认为还可以通过在学校活动中 的表现、成长记录和同学评议等方式来反映其发展状况。
学生每周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40
36.2
10
5
2 0.5
3.3
0
很少去 每月一两次
(二)我国高中课程、存在着必须改 革的问题
1998年委托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和清华大 学分别面向高考落榜生、大学生、大学教师和专 家院士开展关于高中教育质量的调查;
2000年委托北师大在十个省区面向不同层次 学校的14036名高中学生、 1650名教师、 158 名校长开展高中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
英国:将学生的学术课程学习与职业
课程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 发展学生的关键技能”,“使学生能 够参与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活动。
(《课程2000年指导书》)
日本:在“轻松宽裕”中培养自学能力、
独立思考能力等“生存能力”,培养 “能灵活应对社会变化的人”。(文部 省教育课程审议会1998年7月报告)
0
练习记忆为读主书与搜思集考整理信实息践性小作组业学习撰讨写论论文报告
其他
学生的作业以练习记忆为主,实践 性、探索性的作业占的比例极少。
评价学生的主要方式
100
90
教师 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