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一)》优质课教案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有多少块糖》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N015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 有多少块糖》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
《有多少块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结合数数的具体情景,会用不同的数法来数物体的个数,并
能列出不同的连加算式;
2.会用两种不同方法(一行一行或一列一列地)数方阵排列的物
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数一数”,体会数数方法的多样性,并能抽象出“几个
几”,体会“几个几”的含义。
2.明确从不同角度观察、数物体个数时,所表示的“几个几”的
含义不同。
教具:20块糖果、加法式子
课件(课题:糖果的分法)
学具:每人20块糖果学具
学前知识准备:观看各种形状的糖果
学生会用不同的数法摆一摆数一数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师: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今天呀老师带来一个谜语,看。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数一数》教学设计(2课)
《数一数(一)》(01)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
数一数(一)
学科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单元
第三单元
版本
义务教育北师大版
册别
二年级数学下册
投屏展示学生作品,点名进行汇报
4、再次复习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百是一千
通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培养估计意识.
通过具体的情境中帮助学生体会“一千”的大小。
三、课堂练习(8分钟)
1、按规律填数
(1)二百二百地数
200、()、600、800、()
(2)三百三百地数
300、()、(),再加()就是一千。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能正确读写万以内的数。
学习难点:掌握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突破方法:本节课主要采取拨一拨、数一数动手操作及寓情景于活动中的教学方法。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预计时间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备注
一、情景导入(4分钟)
1、PPT展示星空图
师:我相信很多小朋友都有过一个疑问:在夜晚的时候,我们可以看见多少颗星星。(人们肉眼能看到6974颗左右)
师:这又是为什么呢?谁来说一说?
生:个位上有9个珠子,再加1个,就变成了10个,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上也有9个珠子,表示9个十,加上进位的一个珠子就变成了10个珠子,也就是10个十,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0个十是一百。)
一 除法(新教案)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探究乐园】高效课堂(北师大版)教用
一除法(新教案)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探究乐园】高效课堂(北师大版)教用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除法。
学生将学习如何将一个数分成几个相等的部分,以及如何用除法算式表示这个过程。
学生还将学习如何读取和创建除法问题,以及如何使用乘法和除法相互关联。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概念,并能够将一个数分成几个相等的部分。
2. 学生能够使用除法算式表示除法过程,并能够读取和创建除法问题。
3. 学生能够理解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并能够使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学生理解除法的概念,并能够将一个数分成几个相等的部分。
2. 学生能够使用除法算式表示除法过程,并能够读取和创建除法问题。
3. 学生能够理解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并能够使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或黑板,用于展示除法算式和问题。
2. 学生准备练习本和笔,用于记录除法算式和问题。
3. 教师准备一些小物品,如苹果或糖果,用于直观地展示除法过程。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如果有12个苹果,每个人分3个,可以分给几个人?”来引起学生对除法的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并引导学生使用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Step 2: 讲解除法概念(1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向学生讲解除法的概念,并展示如何将一个数分成几个相等的部分。
教师可以使用一些小物品,如苹果或糖果,来直观地展示除法过程。
Step 3: 除法算式(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除法算式,并展示如何使用除法算式表示除法过程。
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展示如何读取和创建除法问题。
Step 4: 乘除法关系(5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并展示如何使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Step 5: 练习(10分钟)学生通过练习本和笔,记录教师给出的除法算式和问题,并进行计算。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并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1 数一数(一)(2)-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1 数一数(一)(2)-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地数出小于等于50的数。
2.能够用图形或实物进行简单的计数,如点、线、正方形等。
3.能够画出图中所示的计数图形。
教学重点1.理解计数的概念。
2.能够用图形或实物进行计数。
教学难点1.能够理解计数的概念。
2.能够用图形或实物进行计数。
教学准备1.小学数学课程教材《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
2.教学PPT。
3.课件素材:《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第一节节选的课文。
4.实物或计数图形:积木、图形棋盘、珠子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Step 1. 导入主题教师出示计数图形:如点、线、正方形等,并带领学生观察,思考和猜测。
Step 2. 提问启发教师带领学生,观察计数图形中的点、线、正方形等,然后进行提问:•这是什么?•这里有多少个?•你能用手指数出来吗?2. 讲授新知Step 3. 讲解计数的概念•让学生绕着教室走一圈,数一数教室里有几张桌子、几扇窗户等。
•通过实物计数和数学计数方式进行对比和分析,让学生逐渐理解计数的概念。
Step 4. 种类词与数词•展示一些常用的种类词如树、花、墙或笔、书等,引导学生数出周围的这些物品。
•在数数过程中,教师着重讲解种类词与数词的联系,如:两朵花、四本书等等。
Step 5. 与图形、实物计数•要求学生把刚才绕着教室数的桌子、窗户、门等都画出来。
•让学生用图形或实物进行简单的计数,如点、线、正方形等。
并让学生用手指或笔头移到每个计数图形上,数数并说出数目。
3. 巩固新知Step 6. 练习与当堂检测•用同样的计数图形练习,如点、线、正方形等计数图形,检查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数数的方法和技巧。
•进行当堂检测,以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计数的方法和技巧。
4. 课堂小结•总结本堂课的重点,引导学生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要点进行记忆。
•课后预习:要求学生在家使用相同的复习方法,模拟计数图形进行练习和巩固。
教学反思本节是教二年级数学课程的第三章第一节,重点围绕着计数和数数展开。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三数一数与乘法《儿童乐园》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三数一数与乘法《儿童乐园》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经历把相同数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体会用乘法算式表示连加算式的简便性。
2.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结合情境,知道算式中每个数的意思,能运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2学情分析
经过第一次学生对新教材的接触,学生已经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发现信息和提出简单的问题,可以在小组内有序合作,与人交流,能用数学语言将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
并且在上一节课,学生学习了多个相同加数的加法计算,在具体的情景中为学习乘法奠定了基础。
3重点难点
1.能把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
2.理解乘法是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导入】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儿童乐园吗?告诉我你们喜欢玩什么游乐项目?
生:滑梯、跷跷板......
师:老师小时候也喜欢玩这些游乐项目,那这节课老师就带着大家到数学王国的儿童乐园去看一看,在那里我们又能学到哪些数学知识呢?
2【讲授】二、探索新知
1.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出示主题图“儿童乐园”)
师:请你仔细观察大屏幕,谁来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搭一搭(一)》教学设计建议及课本习题解析
搭一搭(一)(认识余数)学习目标1.结合搭正方形的操作过程,认识余数,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数关系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在探索余数和除数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形成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能顺利参与数学活动。
编写说明本节内容主要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此前,学生已经有了两方面的知识基础:其一,在二年级上册“分一分与除法”的内容中,教科书呈现了分物还有剩余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在平均分物过程中,有时不能全部分完,虽然没有给出余数的概念,但为学习有余数除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其二,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除法,如“12÷3=4”的计算方法。
在此基础上,教科书通过四个问题讨论了三部分内容:第一,结合搭正方形的过程,认识余数;第二,通过用一组连续根数的小棒分别搭正方形的活动,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第三,在用不同根数的小棒搭正方形的过程中,验证探索活动的发现。
·13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正方形,还剩几根?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验、认识余数。
教科书给出了学生思考问题的两个角度:其一,通过搭正方形的实际操作活动,发现搭3个正方形后,还剩1根小棒,不够再搭1个正方形;其二,直接联想到乘法口诀“(三)四十二”,也得出搭3个正方形后,还剩1根小棒的结果。
·认一认,想一想。
教科书强调要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过程帮助学生认识、理解余数。
通过淘气的话,提示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搭正方形的操作过程认识余数。
在搭正方形的过程中,余数就是余下的1根,不够再搭1个正方形。
按照整套教科书的编写要求,从二年级下册开始由学生自己填写单位和答案,考虑到有余数除法的结果涉及的“两个”单位也是一个理解难点,在第一次认识余数时,教科书给出了单位,目的是根据实际需要降低学习难度。
同时,结合具体情境的解释,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单位填写的困难。
·搭一搭,填一填,你发现了什么?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数一数(一)》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讲课获奖课件N012
《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数一数(一)》
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讲课获奖课件
类型:省级获奖课件
用上这三张数字卡片,摆出比100大的数。
01 4
1. 画珠子
千 百十个
401
千 百十个
140
1. 画珠子
千 百十个
401
千 百十个
140
数位不同 相同数字
表示的意思不同
用用上上这这三五张颗数珠字子卡,片摆,一摆摆出数比。100大的数。
014
千 百十个
(1)摆1个最小的数: 5 (2)摆1个最大的数: 5000 (3)5颗珠子都用上,每个数位上都要有珠子,摆一个最小的: 1112 (4)5颗珠子都用上,每个数位上都要有珠子,摆一个最大的: 2111
请多指教!
文 丙舍傍启 甲帐对楹 肆筵设席 鼓瑟吹笙 升阶纳陛 弁转疑星 右通广内 左达承明 既集坟典 亦聚群英 杜稿钟隶 漆书壁经 府罗将相 路侠槐卿 户封八县 家给千兵 高冠陪辇 驱毂振缨 世禄侈富 车驾肥轻 策功茂实 勒碑刻铭 磻溪伊尹 佐时阿衡 奄宅曲阜 微旦孰营 桓公匡合 济弱扶倾 绮回汉惠 说感武丁 俊乂密勿 多士寔宁 晋楚更霸 赵魏困横 假途灭虢 践土会盟 何遵约法 韩弊烦刑 起翦颇牧 用军最精 宣威沙漠 驰誉丹青 九州禹迹 百郡秦并 岳宗泰岱 禅主云亭 雁门紫塞 鸡田赤城 昆池碣石 钜野洞庭 旷远绵邈 岩岫杳冥 治本于农 务兹稼穑 俶载南亩 我艺黍稷 税熟贡新 劝赏黜陟 孟轲敦素 史鱼秉直 庶几中庸 劳谦谨敕 聆音察理 鉴貌辨色 贻厥嘉猷 勉其祗植 省躬讥诫 宠增抗极 殆辱近耻 林皋幸即 两疏见机 解组谁逼 索居闲处 沉默寂寥 求古寻论 散虑逍遥 欣奏累遣 戚谢欢招 渠荷的历 园莽抽条 枇杷晚翠 梧桐蚤凋 陈根委翳 落叶飘摇 游鹍独运 凌摩绛霄 耽读玩市 寓目囊箱 易輶攸畏 属耳垣墙 具膳餐饭 适口充肠 饱饫烹宰 饥厌糟糠 亲戚故旧 老少异粮 妾御绩纺 侍巾帷房 纨扇圆絜 银烛炜煌 昼眠夕寐 蓝笋象床 弦歌酒宴 接杯举觞 矫手顿足 悦豫且康 嫡后嗣续 祭祀烝尝 稽颡再拜 悚惧恐惶 笺牒简要 顾答审详 骸垢想浴 执热愿凉 驴骡犊特 骇跃超骧 诛斩贼盗 捕获叛亡 布射僚丸 嵇琴阮啸 恬笔伦纸 钧巧任钓 释纷利俗 竝皆佳妙 毛施淑姿 工颦妍笑 年矢每催 曦晖朗曜 璇玑悬斡 晦魄环照 指薪修祜 永绥吉劭 矩步引领 俯仰廊庙 束带矜庄 徘徊瞻眺 孤陋寡闻 愚蒙等诮 谓语助者 焉哉乎也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有多少块糖》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N010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 有多少块糖》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
《有多少块糖》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本内容是北师大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6 ~17页。
教材说明:本课是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的第一课时,通过数糖果经历加数连加的抽象过程,为学习乘法积累活动经验,为体
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理解乘法的意义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数数的经验和技能,能够较准确地数出结果,日常生活中的数数,也经常用会遇到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
本课是在此基础上再次经历数数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用
不同的方法(可以一行一行地数,也可以一列一列地数)数
零乱堆放的物体的个数,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
程,让学生体会什么是相同加数,什么是相同加数的个数
并相应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为乘法的学习做好准备。
学习目标:
1.结合数糖块的活动,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
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学习乘法积累活动经验。
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
的个数,抽象出“几个几”,体会“几个几”的含义,相应列
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学习重点:能从不同的角度数方阵中物体的个数,并相应列出不同的。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数一数(一)3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数一数(一)3 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到数的数量有多少2.能够掌握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3.能够正确地进行数的比较大小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数一数(一)3”,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数的比较大小3.简单的数学运算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为主导手段,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课堂分享和实例演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数理知识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1.张贴单词“数”和数字“1”、“2”、“3”、“4”的卡片,并要求学生按数列顺序贴在黑板上,并口头询问同学们“这些是什么?”、“这些有什么联系?”、“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碰到这些东西吗?”提示:导入阶段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感知到“数”的存在,并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兴趣。
2. 引入1.讲解“数”的定义,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用数来描述。
提示:引入阶段要加强“数”的实用性,让学生认识到“数”对生活的重要性。
3. 操作1.回忆数字大小的表示方法,并使用实例讲解如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通过小组研究,带领学生了解用手指、物品等来数数的方法。
3.分享不同的计数方法,并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数数。
提示:操作阶段应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注重学生的互动交流和实践操作,让学生对“数”的认知更加深刻。
4. 拓展1.通过游戏的形式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引入简单的数学运算。
2.讲解常用的数学符号及其意义,并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提示:拓展阶段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性拓展,必须注意多形式、多手段的拓展方式,以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五、教学效果1.增强学生对“数”的认知,学生能够简单地对数字进行比较大小及运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摸索出一种适合学生的数学学习模式。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数”的认知,而教学方法则是通过启发式教学法,相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促进学生知识的自主掌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二)》课后练习题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数一数(二)》课后练习一、数一数、读一读、写一写,拨一拨1、一个一个地数,从九千九百九十八数到一万零四,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2、一百个一百个地数,从九千八百六十五数到一万零二百六十五,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3、一千个一千个地数,从一万三千五百四十三数到一万九千五百四十三,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4、一万个一万个地倒着数, 从八万五千六百八十九数到三万五千六百八十九,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6、十个十个地数,从八千九百八十数到九千零三十,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7、五十个五十个地数,从三千九百数到四千一百五十,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8、五十个五十个地数,从九千九百五十数到一万零二百,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9、一千个一千个地数,从八千七百数到一万二千一百,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10、一百个一百个地数,从九千八百九十数到一万零三百九十,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二、说一说,有多少个 ?写一写。
( ) 个,读作:( ) 个,读作:( ) 个,读作:( ) 个,读作:( ) 个,读作: ( ) 个,读作:( ) 个,读作: ( ) 个,读作:( ) 个,读作: ( ) 个,读作: 三、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
1、10298、10398、10498、 、 、 、 。
2、9750、9800、9850、 、 、 、 。
3、10000、9900、9800、 、 、 、 。
4、9970、9980、9990、 、 、 、 。
5、7752、8752、9752、 、 、 、 。
6、一千五百二十,一千五百,一千四百八十, 、 、 、 、 。
7、九千,八千五百,八千, 、 、 。
8、一千五百,一千四百,一千三百, 、 、 。
9、三千六百,三千三百,三千, 、 、 。
10、八千零五十,七千零五百五十,七千零五十, 、 、 、 、 、 。
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数一数》(第1课时)说课稿
3.提问导入:提出与100以内数有关的问题,如“你们知道100以内最大的数是多少吗?”引发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通过PPT展示100以内的数,引导学生观察数的顺序和规律。
1.板书主要内容:
-左侧:100以内数的顺序、数数技巧等;
-中间:数数的步骤,如“从1开始,每次数一个数,依次数到100”;
-右侧:学生思考与发现,如数的规律、生活中的数等。
2.板书风格: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以简洁的文字搭配直观的图形,突出重点,便于学生理解。
3.板书作用: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
3.家长协助:让学生与家长一起完成数数游戏,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数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动机。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遵循清晰、简洁、结构化的原则。板书布局分为三部分:左侧列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中间展示数数的步骤和方法,右侧用于记录学生的思考与发现。
-学生在数数过程中可能出现漏数、重复数的情况;
-课堂互动不足,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2.应对策略: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进行针对性辅导;
-设计有趣的游戏和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加强课堂互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3.评估教学效果: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注意力、参与度等;
-检查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课时 拨一拨(1)教案与反思
优点: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让学生自己总结读、写方法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缺点:学生在总结对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时,有遗漏,需要及时补充。尤其在涉及到0的读、写是会产生困惑。
改进措施:借助数位顺序表和计数器让学生清晰感受数位,在读、写数时在理解的基础上而不是记规则,多尝试,多与同伴交流。
二、探究体验
经历过程
1、认识数位顺序表
师:想一想,计数器的下面从右向左依次写着什么?(出示教材第24页数位顺序表)
生:从右边起,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师:很棒!我们按照计数器的顺序把数位整理到一个表格里,这个表格就是数位顺序表。按下暂停键填写这个表格吧。
师:填完跟老师的数位顺序表对比一下,填对了给自己点赞哦!
教材P25练一练
师:看第1题,想一想,每个数中的“4”各表示多少?用线连一连。
540的4在十位上,表示4个十,所以找十位上有四个珠子的计数器,连第一个。
403的4在百位上,表示4个一百,所以找百位上有四个珠子的计数器,连第四个。
4220的4在千位上,表示4个一千,所以找千位上有个珠子的计数器,连第二个。
1064的4在个位上,表示4个一,所以找个位上有四个珠子的计数器,连第三个。
师:相信你连的跟老师一样,棒棒的哦!
师:接下来看第2题,读一读,写出横线上的数,并在算盘上拨一拨。
师:我国唐朝时就出现了火药武器,距今约一千一百年。千位上写1,百位上写1,十位个位没有都写0,写作1100.
师:我国战国时期就出现了指南针,距今约二千五百年。千位上写2,百位上写5,十位个位没有都写0,写作2500.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二节【第四课时】比一比(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1)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二节【第四课时】比一比(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1)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三单元第二节,比一比(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1)。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会使用教材中的章节,进行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学生会学习如何比较两个万以内的数,并能够判断它们的大小。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的题目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个方法到实际的题目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一些万以内的数卡片,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的操作来学习大小比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并判断两个数的大小。
2. 讲解:我会用PPT展示一些万以内的数,并解释如何比较它们的大小。
3. 练习:我会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比较卡片上的数,并判断它们的大小。
六、板书设计我会用PPT展示比较大小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并理解。
七、作业设计1. 题目:比较下面的数的大小,并写出比较结果。
2. 答案:我会根据学生做的题目,给出正确的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我会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来反思我的教学,看看他们是否掌握了比较大小的方法,并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拓展延伸:我可以让学生回家后,找一些万以内的数,和父母一起比较它们的大小,这样可以让他们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部分,我需要重点关注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种类型的比较,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有些困难。
因此,我需要详细讲解并演示如何进行大小比较,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这个方法。
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的题目中。
这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因为大小比较是数学中的基础概念,学生需要掌握它才能进一步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数一数(一)2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数一数(一)2教学内容概述本节课主要教授二年级下册数学课程中的“数一数”(一)2,属于数学的基础知识,也是二年级的数学学习的重难点之一。
本课程重点教授孩子们如何将已知数目进行分类,以及如何通过提问的方式掌握更多的基础数学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习掌握已知数目的分类方法,包括数码、形状、大小等方面;2.能够正确理解基本的数学语言,如“多少”、“有几个”等;3.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数学计数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1.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如加减、比较大小等;2.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正确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3.能够自主思考,探究基础数学知识的应用。
情感目标1.通过多次实践、思考,培养了孩子们的耐心、细心和自信心;2.培养了孩子们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3.培养孩子们团队合作的意识,增强了学生的集体意识。
教学过程活动一:整体呈现时间:5分钟形式:口头提问目的:引入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复习知识。
老师通过口头提问,引导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基础知识,如数字大小、颜色、大小等,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活动二:小组合作时间:15分钟形式:组队合作目的:让学生自主思考,讲解归纳分类的方法。
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5人左右。
2.准备一些通用的物品,如色彩鲜艳的颜色盒、大小不一的小球等,将这些物品放在桌上。
3.老师要求学生自主小组讲解如何对这些物品进行归纳分类,对数目进行分类,分类标准是什么,同组讲解完后,汇报给整个班级。
活动三:数学训练时间:15分钟形式:旁边辅助练习目的: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数学计数的基本方法。
旁边辅助练习,让学生模仿老师数物品,再要求学生自己数,这样的练习既能够培养孩子们良好的数学思维,又能够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活动四:问题解答时间:15分钟形式:手举答题目的:通过提问的方式,检验孩子们是否理解所学知识。
老师提出一些基础的问题,要求学生手举答题,如“桌子上有几个小球?”、“哪些颜色的球多?”等。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3.1 数一数(一)(1)-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3.1 数一数(一)(1)-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1.教学目标•了解数与数量的关系。
•通过数的意义来进行分组、排列和统计。
•学会使用“多少”、“还有”等语言进行简单的数学描述。
2.教学重点•理解数与数量的关系。
•掌握使用“多少”、“还有”等语言进行简单的数学描述。
3.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准确使用“多少”、“还有”等语言进行简单的数学描述。
4.教学内容•数一数。
•数的意义。
二、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黑板、白板、彩色粉笔、笔记本。
•教材、练习册、教学媒体设备。
2.学生准备•学生需配备本节课所需教材和练习册。
•学生应养成良好的课堂表现,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勤于动手操作。
1.引入新课•讲师语重心长地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家里有没有‘计算器’?•教师让学生打开课本,展示一页有写数字和图画的内容。
•教师根据图画和数字,提出问题:“这个小朋友有几枚石子?”。
•让学生黑板上数一数,表述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使用“多少”进行表述。
2.讲解重点•教师介绍“多少”、“还有”等语言在数学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善于运用这些语言。
•展示相关教学视频,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多少”、“还有”等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方法并能够在数学中灵活运用。
3.活动1:数一数•教师出示多个物品,引导学生进行数一数,教师巧妙运用语言,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下掌握数学知识。
•学生可以依据引导语和其他学生的答案,使用“多少”等语言进行描述。
4.活动2:绘制图画•教师让学生自由安排教室中物品的位置,然后拍照留存,再让学生画出相似的图画。
•教师检查学生图画的准确性,根据学生画出的图画,引导学生进行分组、排列和统计。
5.活动3:游戏竞技•同学们根据教师引导,分组进行数学竞技游戏。
•教师鼓励学生,让优秀的学生介绍他们的竞技经验和策略。
•结合教学内容、学生表现和教学难点,让学生自我总结。
•鼓励学生加强巩固和练习,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课堂结束,教师将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关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数一数(一)
第三步:一百个一百个地数,一百、二百、三百……九百,数到一千。
(同学跟着计算机数)
师:谁能把同学们说的进行整理,先怎么数,再怎么数,最后怎么数。
生:先一个一个地数,数到10;再十个十个地数,数到100;最后一百个一百个地数,数到一千。
),数到10个;
再十个十个地数(出示),数到100;
最后一百个一百个数(出示),
2个一百是多少?3个一百呢?5个一百?9个一百?数到10 个一百就是多少?(出示)。
10个一百是一千。
(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2.师:接下来可以怎样数?
生:一千一千地数。
计算机演示:一千一千地数,一千、二千、三千……九千,数到一万。
(学生一起数)
师:一千一千地数,有几个一千就是几千,数到10个一千就是多少?
生:10个一千就是一万。
(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
师:以前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数或十个十个地数,今天我们又可以怎样数?
生:一百一百地数、一千一千地数和一万一万地数。
3师:老师有几幅图,你能不能很快说出图中有多少个小木块?①
师:介绍一下你怎么数地这么快?
生1:第一幅图有100个小木块,第二幅图有20个小木块,第三幅图有5个小木块,一共是125个小木块。
生2:先看1个一百,再看2个十,最后有5个一,一共是125个小木块。
②
师:我只看到3个十?
生:最后的12个小木块里有1个十,就是4个十,所以是
142个小木块。
③
师:一百在哪了?
生:10个十就是100,所以是105个小木块。
④
(三)应用新知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几幅图都是按照千、百、十、个摆好的,
所以同学们很快就知道有多少个小木块。
你们每个小组都有
一盆豆子,你能不能很快说出有多少粒豆子?
生:不能。
师:你们数一数,再摆一摆,不仅你们知道有多少个,还要
让大家也能很快看出一共有多少粒豆子。
活动要求:老师为
每个小组准备两种塑料袋,大一些的你看看装多少粒豆子比
较适合,小一些的你看看装多少粒豆子比较适合;发挥两种
塑料袋的作用数一数、摆一摆。
小组活动(略)
小组汇报
师:汇报你们小组一共有多少个豆子,怎么摆的?
组1:我们组有963个豆子。
有9个百,6个十,3个一。
组2:我们组有972个豆子。
有9个百,7个十,2个一。
组3:我们组有954个豆子。
有9个百,5个十,4个一。
组4:我们组有990个豆子。
有9个百,9个十。
组5:我们组有1012个豆子。
有10个百,1个十,2个一。
组6:我们组有988个豆子。
有9个百,6个十,8个一。
组7:我们组有995个豆子。
有9个百,9个十,6个一。
组8:我们组有933个豆子。
有9个百,3个十,3个一。
组9:我们组有910个豆子。
有9个百,1个十。
组10:我们组有989个豆子。
有9个百,8个十,9个一。
师:哪个组比一千多,请把多的送到前面;哪个组比一千少,差几个就到前面拿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