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课件)

合集下载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 PPT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 PPT
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因素。 。
如何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高质量发展
01 准确理解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休 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02 明确新时代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 新思路
03 开拓进取,努力推动新时代休闲农业和 乡村旅游发展取得新成效
01
准确理解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休 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上林县巷贤镇长联村 古民庄鼓鸣寨
古民庄地处大明山脉,环境优美,清代建筑保存完好。目前全庄民居约120座,大部 分为清代和民国时期修建。古民庄民风淳朴,村民热情好客。全庄有陈、韦、苏3个 姓氏,居民全部为壮族。古民庄距离上林县城30公里,距巷贤镇政府9公里。整个古 民庄有160户506人。全庄民居大部分为清代和民国时期修建,充满了历史痕迹。
主要建设内容有生态移民新村、古村保护利用、养生公寓酒店、 生态观光农业、水上乐园、庙宇重建、摄影创作基地等。
休闲农业与乡村生态旅游被认为是全球性的"朝阳产业"。 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是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 举措;是推销名优特产品的重要途径;是筑巢引凤招商引资的好 契机;是加强城乡交流、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新思路;是调整农 业产业结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环境的重要一环;是建设社会
“乡村旅游 休闲 农业”项目解析
“水车之乡”小都百 “壮家风貌 农耕原乡”三甲 上林县巷贤镇长联村古民庄鼓鸣寨
三甲屯经村而过的小河与村边山脚进行了绿化、美好、彩化。河岸 边新建的1200多米步道连廊、4座亲水平台及独具原乡特色的民歌桥、 华灯桥、扁担桥等,组成了美丽的风景线。
未来,三甲屯依托马山县环弄拉生态旅游区重点旅游带的连片开发, 致力于打造一个集农耕文化体验、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教育培训、休闲 民宿度假为一体的乡村休闲度假旅游中心,推进壮家新发展。

小清新农业乡村旅游PPT模板

小清新农业乡村旅游PPT模板

输入文字标题
1
2
3
4
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 文字,简明扼要的说 明分项内容,根据您 的具体内容酌情修改。
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 文字,简明扼要的说 明分项内容,根据您 的具体内容酌情修改。
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 文字,简明扼要的说 明分项内容,根据您 的具体内容酌情修改。
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 文字,简明扼要的说 明分项内容,根据您 的具体内容酌情修改。
点击输入文字内容点击 输入文字内容点击输入 文字内容点击输入文字 内容点击输入文字内容
点击输入文字内容点击 输入文字内容点击输入 文字内容点击输入文字 内容点击输入文字内容
点击输入文字内容点击 输入文字内容点击输入 文字内容点击输入文字 内容点击输入文字内容
输入文字标题
点击此处输入文字
点击此处输入文字
现代都市农业
乡村旅行
DEVELOPMENT
目录
CONTENTS
01
输入标题文字
02
输入标题文字
03 04
输入标题文字
输入标题文字
PART 01 输入你的标题
点击输入文字内容点击输入文字内容
输入文字标题
文字 标题
农村田园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点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 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
PART 04 输入你的标题
点击输入文字内容点击输入文字内容
输入文字标题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点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 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 空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和不安稳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 长期处于社会主义低级阶段的特点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沉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 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行乡村振兴战略, 是解决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定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PPT文档共23页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PPT文档共23页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休闲与旅游农业ppt课件

休闲与旅游农业ppt课件
②生态旅游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丰富了居民 的文化娱乐生活,加快了整个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③该公园建立起就将保当地的森林生系统作为旅 游长远发展的必备条件,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 更是提高了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
张家界之旅
四、生态旅游业展望
1、世界旅游业发展特征 ①旅游业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和地区当
局的高度重视 ②“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越来
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接受 ③科学技术对旅游业产生重大影响
2、世界生态旅游业发展趋势
1)客源市场拓宽的可行性日益明显,生 态旅游者将持续增加
2)生态旅游将在世界旅游业体系中占据 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3)生态旅游产业体系将进一步完善 4)生态旅游产品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
国外市场
旅游入境人数5758.79万人次,来华过夜旅游 者2376.69万人次,世界排名第6
(3)其他有利条件
政府各级部门的重视 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 “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基础
第六章 土壤养分
土壤氮素 土壤磷素 土壤钾素
高等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除C,H, O主要来自大气之外,其余元素主要靠土 壤供应,包括: 大量元素:N,P,K,Ca,Mg,S 微量元素:Fe,Mn,Cu,Zn,Mo,B
有机态:主要存在于有机质和微生物中的养分, 经过转化以后,才能被吸收。
第一节、土壤氮素
一、土壤氮素的形态和含量 (一)形态
1、有机态 2、无机态
有机态氮
是土壤氮素的主要形态,约占土壤全氮 量的95%以上;
按溶解度和水解的难易程度有可以分为 三种:
(1)水溶性有机态N:〈5%,易水解称 为速效N;
除少数土壤外,我国大部分土壤全N含量 大都在0.2%以下。

休闲农业(课件)

休闲农业(课件)


休闲农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发展
5、国家政策支持:
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 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
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休闲农业作为新型农业发展模 式,在全国各地,特别是距离城市较近的交通方便的县、镇、 村开展起来。

休闲农业的发展
归结原因有四点: (1)农业生产方式改变和农业多功能拓展 (2)农村资源禀赋和文化要素丰富 (3)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4)城市压力加大和休闲需求增加
厌倦 快节奏,朝九晚五的城市生活
喜好
田园生活的幽静,乡村田野的宁静

休闲农业的发展
2、休闲农业大事纪:
• • • • • • • 100多年前始于欧洲 1855年,巴黎贵族组织到乡村度假旅游 1865年,意大利制定“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 二战后城市化加快,乡村休闲需求急增 20世纪60年代,西班牙开创世界乡村旅游先河 20世纪80年代,出现多功能休闲农场、市民农园 20世纪90年代,推出乡村文化旅游

休闲农业的作用和意义
(2)发展休闲农业能够有效地改造传统农业。
发展休闲农业,有助于带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 条件,提高农业抗自然风险的能力;有助于促进农业标准在休闲农 业生产基地的贯彻落实,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助于加强农 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改变农业生产规模小、格局散的情况,实现适 度规模经营;有助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加、销一体化 经营,加快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有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 农业生产的平衡发展、循环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农业装备 科技化、生产设施智能化和管理运营现代化,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 农业转变的进程。发展休闲农业,有力地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 业、高效产业的转变。

休闲农业课件2019.6--李卫健(1)

休闲农业课件2019.6--李卫健(1)
2.服务对象不同:前者接待对象以国内外游客为主(靠旅 行社组织),后者以区域城镇居民为主(自发行为,自驾为 主)。
3.收入来源不同:前者主要靠门票经济(景区管委会)多 数是一次性消费,后者主要依靠下乡消费的综合收入,多数 为经常性、重复性消费。
一、是什么
• (二)发展现状:
• • 2018年底,休闲观光农业各类经营组织达到6050家以上,同比增
一、是什么
• 自治区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创建成果:
• 达标(★昌吉市16、★温泉县11、★焉耆县10、★昭苏县7、★察 布查尔锡伯自治县6、★库尔勒市6、★沙湾县6、★伊宁市5、★伊宁 县5、★阜康市5、★奇台县5、★呼图壁县5、★托克逊县5、★阿克 苏市5);
• 拟整改(★乌鲁木齐县4、★博湖县4、★新源县4、★和静县4、★ 温宿县4、★鄯善县3、★泽普县3)
五、怎么做
• (一)思路:“四个坚持” •
• 坚持以“农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农业” 为基础的发展定位、以“绿色”为导向的发展方 式、以“文化”为灵魂的发展特色。
五、怎么做
• (一)思路:“一个围绕” • 围绕发展现代农业,运用现代科技、管
理要素和服务手段,改造提升传统的休闲 农业和乡村旅游,逐Hale Waihona Puke 实现生产、经营、 管理、服务的现代化。
五、怎么做
• (一)思路:“两个紧扣” • 紧扣乡村产业振兴,让农业经营有效益、
成为有奔头的产业;紧扣农民持续增收, 让农民足不出户就能获得稳定的收益,实 现自身价值的提升和经营收入的增长。
• 1.补齐“吃”的短板: • 2.补齐“住”的短板; • 3.补齐“行”的短板; • 4.补齐“游”的短板; • 5.补齐“购”的短板; • 6.补齐“娱”的短板。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课堂PPT)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课堂PPT)
步扩大,力争超万亿元,实现乡村休闲旅游高质量发i展baot。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体,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传承农耕文明、建设美丽乡村、推动 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方便城乡居民体验农耕乐趣、品味 农业情怀、享受田园生活、感知民俗风情,农业部向社会推介一批休闲农业和 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让城乡居民游“绿水青山”,寻“快乐老家”,忆 “游子乡愁”,乐享吃、住、行、游、购、学、观、教、娱的高品质乡村休闲 旅游体验。

(二)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 (三)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 (四)治理有效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五)生活富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
S
01
(一)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经济 基础。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是农业新机遇
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推动业态 升级、设施升级、服务升级、文化升级、管理升级,到2020年,产业规模进一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如何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高质量发展
01
准确理解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休 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休闲农业旅游案例 PPT课件

休闲农业旅游案例 PPT课件
生态性:充分考虑本地区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平衡发展,严 谨规划、认真实施”的综合开发模式;
景观性:开发利用度假区内的风景资源并着力营造一种令人赏心悦 目的景观;
休闲性:度假区所具有的良好的环境,丰富的旅游内容为游客休闲 提供了一项特殊的经历与体验。
国家/地区
中国 美国 法国 西班牙 中国 香港 意大利 汇总
荷塘月色
优美的田园风光,成 为绘画艺术创作、音 乐开发及相关产业的 艺术村
明确发展定位,引导经营产业化 实施“三大改造”:改造环境、改造产业、改造农民,提升乡村游的吸 力。 政府扶持先行,促进投资多元化 注重品牌塑造,扩大产品知名度
10
三、农业主题旅游研究
案例六:上海上海金山(廊下)现代农业园区 集生产、加工、示范、推广、科研、观光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开发区
1、中国旅游发展趋势: 趋势二:未来3-5年内将形成大规模的体验型旅游度假市场,目前亟待进行度假旅游产品优化升级。
影响游憩需求的心理动机有很多,主要都与放松身心和改善日常 生活模式有关;
旅游方式日趋多样:“快餐式”“牧羊式”的旅游方式,正在被自驾车 游、自助游、探险游、休闲游等“个性化旅游”取代。
2
二、政策解读
2、江苏旅游发展趋势:
趋势一:旅游业发展呈现出量质并举、转型升级的良好势头,“畅游江苏”体系建设和品牌打造取得了 新成效。
十二五期间,全省接待境内外游客年均增长11.5%;旅游 总收入年均增长14.1%;旅游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年均增 长14.1%
趋势二: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成功经验: 有效利用本土资源优势 城市近郊,交通便利 采取自主经营、合作联营、出租经营 多种形式的旅游项目:休闲观光、赏花品果、农事体验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休闲农业概述•休闲农业的主要功能与作用•乡村旅游概述•乡村旅游的主要功能与作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关系目•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录休闲农业的定义休闲农业是指利用农村的设施、空间、农业产品、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等,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民众休闲、增进民众福利,提供体验农业及农业生态展示,以提高农民收入的新型农业形态。

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是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

休闲农业是适应社会发展和人们消费需求的新兴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休闲农业的发展历程休闲农业的分类休闲农业的特点休闲农业的分类与特点农业观光功能观赏田园风光休闲农业让游客了解传统的农耕方式和农业生产过程,使游客对我国的农耕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体验农耕文化感受农村生活家庭亲子活动休闲农业项目通常设有亲子活动区,为家庭提供亲子互动的场所,增进亲子间的感情与沟通。

放松身心休闲农业项目可以提供休闲度假的机会,让游客在自然环境中放松身心,享受宁静与和谐。

举办各类活动休闲农业场所经常举办各类活动,如农民庆丰收、传统手工艺展示、乡村音乐会等,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娱乐体验。

休闲度假功能文化传承功能030201环保教育功能定义特点乡村旅游的定义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起源01发展02现状03乡村旅游的分类与特点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乡村旅游分为不同的类型。

例如,根据活动内容的不同,可以将乡村旅游分为农业观光型、民俗文化型、休闲度假型等。

特点乡村旅游的特点在于其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双重性、体验性和休闲性。

游客可以在乡村地区欣赏自然风光、感受田园气息,同时也可以体验农事活动、品尝农家美食等。

此外,乡村旅游还具有广泛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条件进行个性化的定制和开发。

经济带动功能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文化交流功能03维护文化生态生态保护功能01保护自然环境02提升环境质量农业资源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条产业融合功能互补性强休闲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目标市场两个产业的目标市场有一定的重叠,但也有各自独特的市场需求。

新农村建设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新农村建设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新农村建设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现如今,随着城市化的加速进程,农村地区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繁荣与活力。

然而,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逐渐提高,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正逐渐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概念、发展现状、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概念与发展现状休闲农业指的是将农业与休闲旅游相结合,通过丰富多样的乡村体验项目,吸引游客和城市居民前往农村地区,感受自然环境、参与农事活动,并带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乡村旅游则是游客前往农村地区,体验农村生活、风土人情的一种旅游方式。

当前,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呈现出蓬勃的势头。

各地纷纷推出多样化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

例如,湖南张家界的黄龙洞景区就开发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游客可以在欣赏壮丽景色的同时,还可以参与农事活动,感受纯净的农村风情。

此外,富有特色的农家乐、茶园、果园等也成为乡村旅游的热门项目。

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农民增加了新的收入来源。

通过开设农家乐、提供住宿、食品加工等服务,农民可以获得额外的经济收益。

同时,乡村旅游的兴起还带动了农产品的销售,农民可以将自己种植的农产品直接销售给游客,获得更高的利润。

通过这些方式,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环境保护作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开展还可以促进乡村环境的保护。

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农民们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工作,加强农田的生态管理,禁止乱砍滥伐和过度开发。

同时,乡村旅游也为农民提供了参与环境保护的机会,通过向游客宣传环境保护意识,培养游客对乡村环境的尊重和保护。

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对乡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不仅带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农民在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可以开展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乡村民宿等业务,从而改变农村传统经济模式。

浅谈休闲农场与生态旅游PPT课件(15张)

浅谈休闲农场与生态旅游PPT课件(15张)
生態旅遊者扮演一個非消費者之角色,以欣賞、 參予和培養敏感度和旅遊地區產生互動,將自己 融合在當地自然環境中,並透過勞動或付費之方 式,對當地保育和住民做出貢獻
生態旅遊與傳統旅遊之比較
種類
環境資源
遊客特性
維護管理
尊重環境倫理
參與環境
以物種為中心
生態 不耗損環境資源 以欣賞及教育為目的 的維護管理
2.负责检查督促每项工作的开展和接 口的落 实,有 权拒绝 不符合 安全操 作的施 工任务 ,除及 时制止 外,有 责任向 项目经 理汇报 ;
3.参与对分包方评价,制订与分包的 安全、 治安、 消防和 环境卫 生等协 议书, 并对分 包合同 、协议 的履行 实施全 过程控 制,并 做好记 录;
4.对安全部门或上级提出的事故隐患 整改要 求,按 照纠正 和预防 措施要 求,落 实人员 实施整 改;
2. 農場環境:休閒農場當地環境即是環境資 源的獨特性及吸引力,具有特別或豐富的 資源才具有生態旅遊潛力
生態旅遊的經營管理策略
3. 遊憩體驗活動:休閒農場之遊憩體驗即是遊客 的態度表現,滿意度及遊客偏好也是重點。生 態旅遊的遊憩經驗對教育方面較為重要。為保 護當地環境,休閒農場生態旅遊偏重的是環境 教育之影響
7.施工中确因作业需要拆除各类防护 设施的 ,应由 作业班 组向项 目副经 理提出 申报, 经采取 有效的 安全补 救措施 后方能 拆除; 作业完 毕后, 项目副 经理应 督促有 关人员 及时做 好复原 工作, 经重新 验收后 方可使 用。
8.当土建结构施工完成后转入装饰或 安装施 工时, 必须对 临边、 洞口、 管弄井 和电梯 井等安 全防护 设施重 新进行 验收, 确认合 格后, 方能投 入使用 。如装 饰或安 装作业 交付其 它施工 单位时 ,双方 应履行 交接手 续,做 到职责 明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光果园采摘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是一种以优美的乡村绿色景 观和田园风光及独 特的农业生产过程作为旅游吸引物,吸弓丨城 市居民前往参观、参与、购物和游玩。
观光果园采摘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是一种以绿色景观和田园 风光为依托,利用 农业生产的场地、产品、设备、作业及成果获 取收益的发展模式。观光果园采摘型休 闲农业发展模式对观光种 植业、观光林业、观光牧业、观光渔业、观光副业和观光生 态农 业进行统一规划,以展示种植业的栽培技术或园艺、农产品及其生 产过程为主。 主要以水果以及蔬菜、茶、花卉的采摘为主题,让 游客在农场收获期间接近自然、亲 近泥土。类似的项目主要有北 京的锦绣大地、北戴河集发生态农业观光园等。
计,为游客提供休闲、观光、度假,体验,娱乐,健身。购物等多项需求的旅游
经营活动。
5
任务二 休闲农业的兴起
一、休闲农业兴起
二、休闲农业发展历史
一、休闲农业兴起
三、休闲农业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城市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 济实力和现代化水 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带来了社会经济发展的 集聚效应,也促进了人们物质、文化生 活水平的提高,其中包括 收入的增长和闲暇时间的增多。城市化也导致了城市居民生 活环
3
任务一 休闲农业的概念
一、休闲农业发展
一、休闲农业发展 二、休闲农业概念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满足 了饮食安全等基本需求之后,渴望走向田野放松身心。城市的急 剧扩张,带来了经济繁荣的同时,缩小了市民的生活圈,人们渴 望逃离烦躁都市,亲近乡土和自然田野;再加上公共交通体系的 完善及城市私家车普及,使得市民能方便地参与休闲农业活动, 亲身体验农业生产和生活,回归自然,调节身心,舒缓压力。
10
二、消费适宜
农产品的消费价格一般较低,并且就地采摘与打捞,就 地加工与消费,既保鲜又 安全,价格低廉,安全健康,游 客无不感到实惠,既喜欢又支付得起,与传统远距离的观光 旅游相比,适合于大众消费,特别能满足城市居民周末休闲 的需要。全国农家 乐的发源地之一四川郫县友爱镇的民俗 旅游村(农科村),几乎家家从事花卉种植与农家乐旅游经 营,不仅环境优美,而且消费低廉,50元便足够一天的食宿 与娱乐,多年 来吸引了大量的成都市民周末前往休闲、度 假。休闲农业旅游的这一特点从对南京休闲农业旅游者的旅
18
二、按照地域分布为标准的分类
1、自然资源依托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自然资源依托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依托周边原始的自然生态、 人文生态景观与原 始的乡村习俗,是以乡村生态体验游为主题的 发展模式。或者说自然资源依托型休闲 农业发展模式,是一种将 自然资源极为丰富,交通便利,保留着近乎原始而秀美的自 然环 境、传统的农耕文化和醇厚、完美民族习俗的地域进行科学规划 与经营,构成一 个特色浓郁、带有极强的文化与生态色彩休闲农 业的发展模式。如广西桂林的阳朔、 龙胜各族自治县的平安村、 贵阳市的镇山村及井冈山的拿山盆地等。
我国的休闲农业旅游开发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相继出 现了上百个休闲基地和 项目,并逐渐由观光农业旅游向休 闲农业旅游过渡。90年代以来,具有中国特色的休 闲农业 旅游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9
任务三 休闲农业的特点
一、季节性和地域想 二、消费适宜 三、重游率高 四、受淡季影响小 五、社会文化性 六、可持续性
4
二、休闲农业概念
(1)休闲农业是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背景,利用农业资源,农业景观和农 村环境,以农林牧副渔和农村文化生活为依托,以休闲农场为载体,增进人们对 农业及农村体验为目的,具有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和第一、第二、第 三产业功能特性的新兴产业形态。
(2)休闲农业是以与农业产深入开发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与农业产品为 前提,把农业生产、科技成果转化、艺术文化导入和游客参与融为一体的农业旅 游活动,是一种集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的多功能性产业,其目的是结 合休闲,盘活农村资源,促进农业转型,扩大农村就业,提高农户受益,繁荣乡 村经济。
“十三五”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精品规划教材
▪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中国财富出版社
1
项目一 休闲农业概述
知识目标
• 掌握休闲农业的概念 • 理解休闲农业的特征 • 掌握休闲农业的分类 • 了解休闲农业的兴起过程
能力目标
•掌握休闲农业的概念和分类 •能够理解休闲农业的发展特点
2
任务一 休闲农业的概念 任务二 休闲农业的兴起 任务三 休闲农业的特点 任务四 休闲农业的类型
一、按开发类型分 二、按照地域分布为标
准的分类 三、按照经营模式划分 四、按旅游功能分类
一、按开发类型分类
休闲农业旅游分为4种主要发展模式,观光果园 采摘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农务参与型休闲农业 发展模式、乡土民俗体验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科普教育型休闲农业 发展模式。
14
1、观光果园采摘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15
2、农务参与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农务参与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是一种以农业 资源为载体, 以形式多样的参与型旅游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满足游客休闲娱 乐、身心健康、自我发展等需求的发展模式。
农务参与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也可称为农家游型休闲农业 发展模式,是一种以 农民为经营主体,充分体现“住农家屋、 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特色的发 展模式。在我国类 似于“茶乡农家乐”“花乡农家乐” “水乡农家乐” “竹乡农 家乐”之 类的休闲农业现已初具规模。农务参与型休闲农业发 展模式由农民提供或出租耕地,让游客参与耕作,种植花草、 蔬菜、果树或参与经营家庭农业,主要让市民体验农业 生产的 全过程,享受由播种、管理到收获的农作乐趣。经过若干年的 发展,农务参与 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已成为许多都市人利用双 休日消除身心疲劳、逃避都市烦嚣的一 种常设旅游项目。此类 经营模式投资不大,接待成本低,游客的花费亦较少。
12
五、社会文化性
完美的旅游形象不只是偏重于自然景观的独特风韵,也不 只是人文景观的内涵揭 示,它要顺应现代世界旅游潮流的发 展趋势,即追求娴雅温情和适情顺生的生活格调。 这种格调 就其文化本质而言就是和谐、优美,它昭示着人与自然、人 与人之间亲密的 融合。农村的自然景观、民风民情最适宜人 们去欣赏和体验悠闲轻松、超凡脱俗的社会。
16
3、乡土民俗体验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乡土民俗体验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是一种以乡村民俗、乡村 民族风情及传统民族 文化为主题,将休闲农业与文化旅游紧密 结合的发展模式。
乡土民俗体验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是一种依托特色村寨及 其群落等特色人文资源的发展模式。乡土民俗体验型休闲农业 发展模式以文化探秘的境内外游客和研究学 者为主要经营对象, 是一种文化特性非常突出的乡村深度体验型产品。随着国际休 闲 农业市场的发展,这种结合传统文化的旅游活动与村寨田园 风光的休闲农业产品表现 出特有的发展潜力。该类休闲农业主 要以少数民族名人故居、民族风情、民居建筑为 核心,集教育、 休闲、饮食、娱乐为一体,是一种文化体验型的现代“农家乐”。
境的极端模式化,人们生活在钢筋混凝土建筑的狭小空间里,天 天面对大同小异 的人造景观,逐渐失去了与自然的和谐相依。因 而,各种类型的体闲活动应运而生, 休闲成为城市居民消费的新 时尚,特别是周末休闲旅游已成为都市人调节生活方式的 重要选 择之一,休闲农业旅游就是其中的一种。
6
二、休闲农业发展历史
休闲农业旅游在国外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早在1865年,意大 利就成立了 “农业 与旅游全国协会”,专门介绍城市居民到农 村去体味农田野趣。休闲农业作为一种产 业,兴起于20世纪 30——40年代的意大利、奥地利等地,随后逐渐遍布欧美等发达 国 家。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休闲农业已经进入发展的最高阶 段——租赁。截至1996 年年初,意大利全国20个行政大区,已 全部开展农业旅游活动,尤以托斯卡那大区更 为突出,每年接待 的国内外农业旅游者达20万人次。法国巴黎城郊建有许多观光果 园,专供游客观光、尝鲜、品酒休闲,1998年有33%的法国人在 国内游中选择了乡村 农业观光度假。英国伦敦城郊沿绿化带建有 一大批公园和野餐地,供市民游憩。1997 年美国有18019万人赴 农场观光度假。华盛顿开辟10多处大型郊游区,供游钓、野 营、 骑马等郊游活动。另外,大城市郊区的澳大利亚牧场旅游、美国 的农场旅游、以 色列的乡村旅游,都已经发展成为农业旅游不可 缺少的部分。
17
4.科普教育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科普教育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是一种以展现先进生产技术与 科学文化为主题,拥 有现代农村聚落景观与现代科技农业景观, 为游客提供休闲、学习等特色型服务的发 展模式"
科普教育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兼顾生产、科技示范与科普教 育功能,以农庄或农 场旅游为主,包括休闲农庄、观光果园、 茶园、花园、休闲渔场、农业教育园、农业 科普示范园等,是 一种在农业科研基地的基础上建设、利用科研设施作景点、融 入现 代审美观念的特色型发展模式。如苏州的“未来农业大世 界”珠海的“现代农业王 国”等。这种发展模式对农业工作者 进行实地作业、对中小学生进行教学实习等均有 十分重要的意 义。
游花费调查结果上也能体现出来。
11
三、重游率高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形式的旅游产品,具有很强的吸引 力,生物生长的周期性规 律导致了农田景观的季节性差异, 甚至月月不同,游客一般不会产生厌倦心理,对农田可以保 持持久的热情。周末到农科村休闲的成都居民就不乏一月内 多次故地重游者。
四、受淡季影响小
休闲农业将农业生产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在一起,二者 在经济效益上具有很强的 互补性。每逢旅游淡季,一般的 观光性旅游景区都会出现从业人员过剩的矛盾,而休 闲农 业旅游地则不然,它注重旅游功能的同时也注重农业的生 产效益。如郫县农科村, 在旅游淡季时,村民将主要精力 从旅游接待方面转移到花卉、盆景、苗木等的生产上 面, 其收入可弥补旅游收入的下降,解决旅游旺、淡季节忙闲 不均的矛盾,减少人力的浪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