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
卫生部关于印发《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部组织有关专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以下简称《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为保证《规范》顺利实施,提出以下要求:一、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高度重视内镜消毒工作,将内镜消毒质量纳入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
本《规范》实施前,开展内镜诊疗业务的医疗机构必须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自查和整改工作,建立健全并落实有关内镜消毒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保证消毒质量,严格预防和控制因内镜消毒问题导致的医院感染。
二、加强《规范》的学习和培训工作。
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必须认真组织学习和全面贯彻本《规范》,有关的医院感染管理人员、从事内镜诊疗和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接受相应培训,正确掌握内镜的清洗和消毒灭菌技术。
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内镜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未达到本《规范》要求的医疗机构,不得开展相应的内镜诊疗业务。
附件: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二○○四年四月一日附件: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
第三条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将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纳入医疗质量管理,加强监测和监督。
第四条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基本要求第五条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和完善内镜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
第六条从事内镜诊疗和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具备内镜清洗消毒方面的知识,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第七条内镜的清洗消毒应当与内镜的诊疗工作分开进行,分设单独的清洗消毒室和内镜诊疗室,清洗消毒室应当保证通风良好。
硬式内镜处理常见问题及案例分析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82218·病例报道·硬式内镜处理常见问题及案例分析宋友香(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 消毒供应中心,河北 邯郸 056001)摘要:目的了解硬式内镜器械处理现状,分析主要影响因素,探讨提高硬式内镜器械处理质量的有效措施。
方法对8家二级以上医院内镜管理护士进行硬式内镜处理方式和常见问题访问及问卷调查。
结果仍有医院未设内镜专用工作台以及未配备内镜专职清洗人员,20%的清洗人员未经过相关培训,65%做到了酶清洗剂现配现用,50%使用了超声清洗机;半数医院能按规范流程清洗内镜器械;清洗检测中,基本均为目测法。
结论影响硬式内镜器械处理效果的主要原因有:清洗条件不具备,清洗人员培训力度不够,清洗流程简化,主要清洗工具使用方法不当、内镜附件及器械数量比例不当、检测方法落后以及监控力度不强。
针对这些原因,强化内镜管理,寻求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内镜器械的清洗环节进行日常监测,提高清洗质量和灭菌成功率,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
关键词:硬式内镜;案例分析中图分类号:R197.39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82.188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于2016年2月至3月对8家医院硬式内镜处理方法及常见问题进行调查分析。
1.2 方法。
1.2.1 采取访问及问卷调查的方式。
1.2.2 调查内容包括:(1)内镜处理是否设专用清洗室、是否制定内镜清洗消毒流程图。
(2)内镜处理人员情况:是否专职、接受培训的方式和天数。
(3)手术室配备清洗辅助工具情况:防护用品、必需的清洗设备和工具。
(4)清洗流程。
(5)每台手术内镜器械清洗所需时间。
(6)酶清洗剂使用情况:酶的种类、配置浓度、更换时间。
(7)内镜器械清洗时间选择:时机、酶清洗剂浸泡时间、超声清洗时间。
影响内镜手术器械清洗效果的因素
影响内镜器械清洗效果的因素分析贺吉群摘要:目的探索影响内镜手术器械清洗效果的因素。
方法对影响内镜器械清洗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结果内镜器械的清洗应严格按规范程序执行,并注重清洗效果的确认。
结论内镜管理人员和清洗执行人员对内镜清洗有足够的认识,对其影响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按要求对每一道清洗程序认真地落实好,内镜的清洗质量就能得以保证,内镜所致的交叉感染就能有效地控制。
关键词:内镜器械;清洗效果;影响因素Key words Endoscopic instruments; Cleaning effect; Influencing Factors 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1](以下简称《规范》)明确规定:用于手术的内镜器械及附件都必须灭菌,灭菌之前均须彻底清洗。
但在实际操作中,人们往往更重视灭菌而轻视清洗,殊不知内镜的清洗效果对灭菌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有大量的研究资料[2-5]显示:物理和化学的灭菌方式均不能去除致热源、血迹和微粒等,且任何残留的有机物都能防碍灭菌介质的穿透并使细菌形成保护膜而影响其灭菌效果,从而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因此严格规范的清洗是内镜手术器械灭菌的先决条件。
如何有效地清洗内镜器械,清洗质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目前已经引起有关院感专家和医院管理专家的高度重视。
1 内镜器械清洗的重要性1.1预防和控制交叉感染内镜材质特殊,精密度高,结构复杂,清洗难度较大。
用后其管腔、齿槽、关节部位若不彻底清洗将残留大量的致病微生物而形成生物保护膜,妨碍灭菌介质的穿透而导致灭菌过程失败,造成医院交叉感染,威胁患者的健康或生命。
有研究[6]显示:通过手工清洗,内镜上附着的污染微生物可以平均降低4个对数级,几乎可以将患者来源的致病微生物全部去除。
使用多酶清洗研究发现自然除菌率达98.1%。
对AIDS患者使用过的内镜进行研究发现,通过手工精细地清洗之后HIV检测全部为阴性,这足以说明清洗的重要性。
国家对内镜消毒效果的监测有哪些规定?
国家对内镜消毒效果的监测有哪些规定?
(1)国家卫生计生委 2016 年颁布的《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 507——2016)中规定,软式内镜消毒质量监测要求如下:1)消毒内镜应每季度进行微生物学监测。
监测采用轮换抽检的方式,每次按 25%的比例抽检。
内镜数量少于或等于 5 条的,应每次全部监测;多于 5 条的,每次监测数量应不低于 5 条。
2)监测方法遵循《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规定的消毒合格标准:菌落总数小于或等于 20 CFU/件。
3)当怀疑医院感染与内镜诊疗操作相关时,应进行致病微生物检测。
(2)国家《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 年版)仍然适用于硬式内镜,其消毒灭菌效果要求如下:
1)消毒后的内镜应当每季度进行微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小于或等于 20 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
2)灭菌后的内镜应当每月进行微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合格标准为无菌检出。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4、内镜的清洗消毒需要单独的房 间吗? 内镜的清洗消毒需要:分设单 独的清洗消毒室和内镜诊疗室, 清洗消毒室应当保证通风良好。
5、内镜清洗消毒需要什么清洗 消毒剂? 内镜清洗消毒剂:多酶洗液、 适用于内镜的消毒剂、75%乙醇。
二、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流程
预处理—水洗—多酶清洗—清 洗—消毒—冲洗
三、硬式内镜清洗消毒流程
水洗—多酶清洗—清洗—消毒灭 菌—冲洗
第一步
水洗—— 使用后立即用流动水彻底清洗, 除去血液、粘液等残留物质,并 擦干。
第二步
酶洗—— 将擦干后的内镜置于多酶洗液中 浸泡,时间按使用说明。
第三步
清洗——
1、彻底清洗内镜各部件,管腔应 当用高压水枪彻底冲洗,可拆卸 部分必须拆开清洗,并用超声清 洗器清洗 5—10分钟。
二、纤维内镜的结构
不同型号的内镜构造不完全相同, 但均具有以下的基本构造: 前端部、弯曲部、插入管、操纵 部、接目部和导光光缆。
2011-9-7
蓝天白云
30
1. 前端部 前端部是内镜的硬性部分,有多 个小孔和窗,分别为送气出口孔、 活检钳出口孔、物镜、导光窗。
送水送气孔: 位于观察窗旁,是送水送气管道 的共同出口,当注气时,气体由 此孔进入腔内,使腔扩张。当注 水时,水从此孔出来冲洗物镜镜 面,保持清晰视野。
2、器械的轴节部、弯曲部、管 腔内用软毛刷彻底刷洗,刷洗时 注意避免划伤镜面。
第四步
消毒或者灭菌—— 1、适于压力蒸汽灭菌的内镜或者内镜部 件应当采用压力蒸汽灭菌,注意按内镜 说明书要求选择温度和时间。 2、环氧乙烷灭菌方法适于各种内镜及附 件的灭菌。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要求规范(2004年版)》
卫生部关于印发《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2004年版)》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镜清洗消毒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部组织有关专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2004年版)》(以下简称《规》),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为保证《规》顺利实施,提出以下要求:一、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高度重视镜消毒工作,将镜消毒质量纳入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
本《规》实施前,开展镜诊疗业务的医疗机构必须按照《规》的要求进行自查和整改工作,建立健全并落实有关镜消毒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保证消毒质量,严格预防和控制因镜消毒问题导致的医院感染。
二、加强《规》的学习和培训工作。
开展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必须认真组织学习和全面贯彻本《规》,有关的医院感染管理人员、从事镜诊疗和镜清洗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接受相应培训,正确掌握镜的清洗和消毒灭菌技术。
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镜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未达到本《规》要求的医疗机构,不得开展相应的镜诊疗业务。
附件: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2004年版)二○○四年四月一日附件: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2004年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医疗机构镜清洗消毒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
第二条本规适用于开展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
第三条开展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将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纳入医疗质量管理,加强监测和监督。
第四条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医疗机构镜清洗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基本要求第五条开展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和完善镜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
第六条从事镜诊疗和镜清洗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具备镜清洗消毒方面的知识,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第七条镜的清洗消毒应当与镜的诊疗工作分开进行,分设单独的清洗消毒室和镜诊疗室,清洗消毒室应当保证通风良好。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Cheung等对294个内镜中心 调查发现有22例因检查引起 感染。
二、内镜监测资料
有研究表明:在患者使用后, 内镜上病原微生物载量为106109cfu
来自71个胃肠镜内管的细菌 培养物中,约23.9%有超过 10万个细菌菌落生长。
杨广岚等对安徽省26所医院的胃 镜的监测,从胃镜镜身、活检钳、 注水瓶中的水、操纵部的旋钮及 使用中的消毒液等采样126份监 测,总合格率为46.8%
(3) 送气送水发按钮:位于操纵部前方, 按钮中央有通气孔,当打开电源时,电 源箱内的电磁泵不断压出空气,由此孔 溢出,当用手指堵住按钮时,空气通过 单向阀进内镜气道,在由前端部的送气 口进入腔内。
(4) 活检管开口:
活检管开口都位于操纵部下方,是 活检钳及各种治疗用器械插入口, 插入后通过活检管(吸引 / 活检通 道)从前端部伸出。
阴道镜图片
阴道镜器械图片
膀胱镜
纤维膀胱镜
纤维导光膀胱镜
膀胱直式碎石镜
膀胱碎石镜
软性输尿管肾镜
肾镜
肾镜
肾镜
肾镜
乳腺镜
乳腺镜
乳腺镜
第三部分 内镜的结构
一、纤维内镜的发展 二、内镜的结构和功能 三 、纤维内镜的附属器械
一、纤维内镜的发展
1957年纤维内镜制作成功 。 几十年来,内镜技术及内镜制作
在我国广东省,100家医院1个月 做胃镜检查人数超过15000人次。
一、内镜检查引起病人感染
据资料显示: 全美由于内镜检查引起的交叉感
染大约有27万例,仅纽约每年就 会有2500人被感染。
Spach等分析了377例由内窥镜检查 所引起的感染,其中有281例医院感 染是通过胃肠镜传播的,有96例医 院感染是通过支气管镜传播的,胃 肠镜引起者占74.54%,支气管镜引 起者占25.46%。
(优质医学)新版《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解读
内镜相关的感染传播
C.
<结肠镜操作所引起的丙肝病毒在患者和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新英格兰的医学杂志发表. 1997;337:237-240
(1995年3月16日) 患者A(HCV+) 患者B 患者C
10:10-10:30 11:00-11:30 12:00-12:30
大肠多发息肉活检 大肠多发息肉活检 大肠息肉切除
美国
影响最大、应用最广泛的是2003年有10 个专业学会共同 制定的软式消化内镜消毒处理多学会共同指南,其中34 条有非常重要原则性指导意义
1、美国软式胃肠道内窥镜再处理的多协会指南(2003版) 美国胃肠道内窥镜检查和感染控制及医院流行病学会
2、美国软式胃肠内窥镜后处理感染控制规程(2007版) 胃 肠病护士学会
规范实际应用情况
我国仍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医院领导对内镜清洗消毒重视不够,对内镜导致疾病传播的意
义认识不清,而且医院也存在一些客观的原因,导致在内镜室的软 硬件投入方面不足,人员、设备设施不足使用。表现为: 对《规范》中内镜清洗消毒的流程执行不严格; 对管道清洗和内镜附件清洗消毒灭菌不重视; 酶洗液的正确使用率低; 消毒时间不足; 操作人员清洗消毒知识与感染控制知识培训力度不够; 监督监测措施不到位。
英国 英国胃肠道内窥镜设备去污染指南 (2008版) 英国胃肠道
疾病内窥镜检查协会
欧洲 欧洲消化道内窥镜检查中的清洁和消毒指南 (2008版) 欧
洲消化内镜协会指南委员会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内窥镜检查的感染控制(2003年第2版)澳大利亚胃肠
协会和澳大利亚胃肠护士学院
• 世界胃肠病学组织 • 强调了要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至少5~10 , 在消毒之前
• 浙江省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08年下半年对温州市 15家县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进行的内窥镜消毒情况检查发 现,合格率仅为66.7%。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规范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
第三条 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将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纳入医疗质量管理,加强监测和监督。
第四条 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 基本要求第五条 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和完善内镜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
第六条 从事内镜诊疗和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具备内镜清洗消毒方面的知识,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第七条 内镜的清洗消毒应当与内镜的诊疗工作分开进行,分设单独的清洗消毒室和内镜诊疗室,清洗消毒室应当保证通风良好。
内镜诊疗室应当设有诊疗床、吸引器、治疗车等基本设施。
第八条 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当分室进行;上消化道、下消化道内镜的诊疗工作不能分室进行的,应当分时间段进行;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的设备应当分开。
第九条 灭菌内镜的诊疗应当在达到手术标准的区域内进行,并按照手术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
第十条 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渗透围裙、口罩、帽子、手套等。
第十一条 根据工作需要,按照以下要求配备相应内镜及清洗消毒设备:一、内镜及附件:其数量应当与医院规模和接诊病人数相适应,以保证所用器械在使用前能达到相应的消毒、灭菌合格的要求,保障病人安全。
二、基本清洗消毒设备:包括专用流动水清洗消毒槽(四槽或五槽)、负压吸引器、超声清洗器、高压水枪、干燥设备、计时器、通风设施,与所采用的消毒、灭菌方法相适应的必备的消毒、灭菌器械,50 毫升注射器、各种刷子、纱布、棉棒等消耗品。
三、清洗消毒剂:多酶洗液、适用于内镜的消毒剂、75%乙醇。
第十二条 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必须遵照以下原则:一、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的内镜及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必须灭菌。
胃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内镜清洗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卫生部关于印发《内镜清洗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进步加强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部组织有关专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以下简称《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为保证《规范》顺利实施,提出以下要求:一、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高度重视内镜消毒工作,将内镜消毒质量纳入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本《规范》实施,开展内镜诊疗业务的医疗机构必须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自查和整改工作,建立健全并落实有关内镜消毒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保证消毒质量,严格预防和控制因内镜消毒问题导致的医院感染。
二、加强《规范》的学习和培训工作。
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必须认真习和全面贯彻本《规范》,有关的医院感染管理人员、从事内镜诊疗和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接受相应培训,正确掌握内镜的清洗和消毒技术。
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内镜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未达到本《规范》要求的医疗机构,不得开展相应的内镜诊疗业务。
附件: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二○○四年四月一日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
第三条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将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纳入医疗质量管理,加强监测和监督。
第四条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基本要求第五条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和完善内镜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
第六条从事内镜诊疗和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具备内镜清洗消毒方面的知识,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第七条内镜的清洗消毒应当与内镜的诊疗工作分开进行,分设单独的清洗消毒室和内镜诊疗室,清洗消毒室应当保证通风良好。
消毒技术基础知识参考题库
消毒技术基础知识参考题库1.实验室认证认可对实验室的组织和管理的要求中,特别关注的要点是实验室应具备A. 明确的法律地位B. 较强的经济能力C. 良好的环境条件D. 充足的仪器设备E. 有资质的人员答案:A解析:实验室是否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决定了该实验室是否具备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和保证公正性的能力,也是做好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基本前提。
2. 检验方法具有的下列哪种特性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前提A. 稳定性B. 文件化C. 标准化D. 重复性E. 灵敏性答案:C3. 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A. 病原细菌B. 病原真菌C. 病原病毒D. 病原微生物E. 病原放线菌答案:D解析: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4. 对消毒剂的要求是A. 必须杀死含有芽胞的细菌B. 能够杀灭微生物繁殖体即可C. 使微生物毒力失活D. 使微生物酶系统失活E. 抑制微生物生长答案: B解析:消毒剂是用于杀灭或清除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化学药物,高效消毒剂在短时间内能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中效消毒剂能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和多数病毒,但不能杀灭细菌芽胞,低效消毒剂只能杀灭一般细菌繁殖体。
5. 关于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下述错误的提法是A. 凡是消毒剂,其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B. 同一消毒剂对不同微生物的杀菌效果不同C. 一般温度升高,可提高消毒效果D. 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受酸碱度影响E. 环境中有机物的存在,减弱消毒剂的消毒效果答案:A解析:70%~75%乙醇消毒效果最好。
6. 微生物对化学因子的抵抗力,由强至弱的顺序依次为A. 分枝杆菌>细菌芽胞>无脂病毒>细菌繁殖体>朊病毒>真菌>含脂病毒B. 朊病毒>细菌芽胞>分枝杆菌>无脂病毒>真菌>细菌繁殖体>含脂病毒C. 朊病毒>细菌芽胞>真菌>分枝杆菌>无脂病毒>细菌繁殖体>含脂病毒D. 含脂病毒>细菌芽胞>分枝杆菌>朊病毒>真菌>细菌繁殖体>无脂病毒E. 细菌芽胞>朊病毒>分枝杆菌>无脂病毒>真菌>含脂病毒>细菌繁殖体答案:B解析:一般认为,微生物对消毒因子的敏感性从高到低的顺序为:①含脂病毒(有脂质膜的病毒);②细菌繁殖体;③真菌;④无脂病毒(没有脂质膜的病毒);⑤分枝杆菌;⑥细菌芽胞;⑦朊病毒。
支气管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制度
支气管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制度气管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
1. 气管镜室布局合理,分诊疗区、清洗消毒区、清洁区。
2. 诊查床单每天更换,有污染随时更换,并同时擦拭消毒防水单。
3. 清洗
消毒内镜的工作人员,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渗漏围裙、口罩、帽子、手套。
手套一人一用一更换。
4. 气管镜清洗消毒符合《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要求。
5. 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细胞刷,一用一灭菌。
6. 吸引瓶、吸引管,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分钟,清洗干净,干
燥备用。
7. 每日诊疗结束,洗消机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
8. 消毒后气管镜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细菌总数<20cfu/L,并做好记录。
消
毒液浓度每日监测,并记录。
采样方法:无菌注射器抽取10ml生理盐水,从活检孔注入,用15ml无菌试
管从出口收集,及时送检。
9. 不用过期灭菌物品、一次性物品和消毒剂等。
10. 气管镜室每月有空气培养,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样本监测。
11. 每日
进行紫外线消毒,并做使用记录。
注意通风。
12. 医疗废物处置符合相关规定。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生部关于印发《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部组织有关专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以下简称《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为保证《规范》顺利实施,提出以下要求:一、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高度重视内镜消毒工作,将内镜消毒质量纳入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
本《规范》实施前,开展内镜诊疗业务的医疗机构必须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自查和整改工作,建立健全并落实有关内镜消毒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保证消毒质量,严格预防和控制因内镜消毒问题导致的医院感染。
二、加强《规范》的学习和培训工作。
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必须认真组织学习和全面贯彻本《规范》,有关的医院感染管理人员、从事内镜诊疗和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接受相应培训,正确掌握内镜的清洗和消毒灭菌技术。
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内镜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未达到本《规范》要求的医疗机构,不得开展相应的内镜诊疗业务。
附件: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二○○四年四月一日抄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有关部属、部管单位。
卫生部办公厅2004年4月5日印发校对:郭燕红附件: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
第三条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将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纳入医疗质量管理,加强监测和监督。
第四条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基本要求第五条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和完善内镜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ppt课件
院使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时间多为5~10min,不能满足
消毒时间的要求;也有使用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酸性
氯化电位水进行消毒,部分医院使用自动清洗消毒机对用
后的内镜进行清洗消毒,但清洗消毒前常未先手工清洗,
且清洗消毒机缺乏卫生部颁布的卫生许可证批件。
现我国内镜医院感现状状
• 内镜的消毒: 对于活检钳及其他附件的处理多数医院与
我国内镜医院感现状
• 3. 内镜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 各级医院在开展内镜诊疗工作 根据各自医院的条
件和特点,指定了预防患者和医务人员发生医院 感染的规章制度,如内镜室的消毒隔离制度、工 作人员培训制度、检查患者登记制度,并限制每 天预约的患者数量等。
我国内镜医院感染现状
• 4. 内镜的设施 卫生部组织的3省市医院感染管理调查中发现: (1) 需高水平消毒的内镜,多数是在门诊的独立
单元内 完成,布局基本合理,分区明确;不同系统的内镜
在不同 的检查室内行,设有内镜专用储柜并定期对储柜进
我国内镜医院感现状
• 4. 内镜的设施 (2)需灭菌的内镜,一般在手术室内进行,条件相
对较好,设施较规范。 (3)配备内镜的数量往往不能满足诊疗患者数量的
需求。 (4)多数清洗消毒人员受过专门的培训,能做到每
我国内镜医院感现状
• 2. 内镜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 1994年卫生部颁布的我国第一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
行)》中就提出了内镜的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在2000年新 修订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及《消毒技术规范》 中,对内镜的清洗消毒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 2004年颁布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是一部专 门针对内镜的清洗、消毒提出了更加详细、具体、具有科 学性和操作性的规定,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院感控制制度-18 内镜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生效日期1995.01题目内镜室的医院感染管理修改日期2020.07页数1/5一前言:本制度参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 年版)》1工作人员管理1.1工作服:可穿着普通工作服进入内镜室,但应保持服装的清洁。
不建议常规穿隔离衣,但处置的患者可能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应穿隔离衣或防护围裙。
在洗消间操作时,应穿隔离衣和防护围裙。
若工作衣或隔离衣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1.2口罩和面罩:在洗消间和纤支镜操作时,应戴一次性外科口罩和面罩;在无菌操作时应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接触疑似为高传染性的感染如禽流感、SARS 等患者,应戴 N95 口罩。
当口罩潮湿或有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1.3鞋套或更鞋:进入内镜室可以不换鞋。
但如果所穿鞋子较脏,或有可能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穿鞋套或更换不裸露脚背的鞋。
1.4工作帽:不需常规戴工作帽,为无菌操作或可能会有体液喷溅时,需戴帽子;但在洗消间操作时需戴帽子。
1.5手套:在内镜室操作或洗消间操作时应戴双层手套,内层可为薄膜手套,外层必须为乳胶手套;进行无菌操作时,须戴无菌手套;接触患者或取活检后及时更换外层手套;若发现手套有破损应及时更换双层手套。
1.6手卫生:应严格执行手卫生标准。
下列情况应进行手卫生: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进行清洁或侵入性操作前、发现手套有破损时,必须进行手卫生。
1.7人员数量: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医护人员。
每个操作台必须保证一名护士和一名医生,洗消间为一名护士和四名洗消工人。
1.8患有有传染性疾病者应休息至无传染性时方可恢复上班。
1.9预防接种:建议注射乙肝疫苗(乙肝指标阴性者)。
1.10每年需做乙肝三系和胸部 X 光检查。
1.11每年应接受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知识的培训,尤其要关注卫生保洁人员的消毒隔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监督。
2内窥镜的清洗消毒和灭菌2.1基本原则a根据内镜在人体内使用部位的不同,要求对其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
1)凡进入破损黏膜的内镜附件应达到灭菌水平,如活检钳、切开刀等。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第一条严格按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执行。
第二条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科室,应当将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纳入医疗质量管理。
制定和完善内镜诊疗的医院感染管理和内镜清洗消毒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落实,加强监测。
第三条医院感染管理部、护理部、人事部、设备及后勤管理部等部门,应根据各自职责,对内镜诊疗中心的管理履行各自职责。
医院感染管理部将负责对各科室内镜清洗、消毒、灭菌工作质量监测进行指导和监督管理,定期进行检查与评价。
第四条发生可疑内镜相关感染时,组织、协调内镜诊疗中心和相关各部门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严格落实。
第五条内镜诊疗中心的管理要求一、应建立健全岗位职责、清洗消毒操作规程、质量管理、监测、设备管理、器械管理、职业安全防护、继续教育和培训等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二、应有相对固定的专人从事内镜清洗消毒工作,其数量与本科室的工作量相匹配。
三、应指定专人负责监测工作。
四、工作人员进行内镜诊疗或者清洗消毒时,应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和WS/T311的要求做好个人防护,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
不同区域人员防护着装要符合要求。
五、内镜诊疗中心的工作人员应接受与其岗位职责相应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正确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1、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灭菌的知识与技能;2、内镜构造及保养知识;3、清洗剂、消毒剂及清洗消毒设备的使用方法;4、标准预防及职业安全防护原则和方法;5、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相关知识。
第六条基本要求内镜诊疗中心应当设立办公区、患者候诊区、诊疗室(区)、清洗消毒室(区)、内镜与附件贮藏库(柜)等,其面积应与工作需要相匹配。
第七条应根据开展的内镜诊疗项目设置相应的诊疗室。
第八条不同系统(如呼吸、消化系统)软式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分室进行。
第九条内镜诊疗室要求:一、诊疗室内的每个诊疗单位应包括诊查床1张、主机(含显示器)、吸引器、治疗车等。
二、软式内镜及附件数量应与诊疗工作量相匹配。
消毒技术(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找答案(强化练习)
消毒技术(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找答案(强化练习)1、单选消毒措施对下列传染病的控制具有明显意义的是()A.疟疾B.登革热C.莱姆病D.乙型脑炎E.钩端螺旋体病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疟疾、登革热、莱姆病、乙型脑炎的病(江南博哥)原传播媒介是蚊虫,主要控制措施是灭蚊处理,消毒措施对其意义不大,消毒措施可杀灭环境中的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原体钩端螺旋体。
2、单选颁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卫生部D.省级人民政府E.公安部正确答案:B3、单选医务人员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应当()A.戴口罩、帽子B.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戴护目镜C.每次操作前及操作后应当严格洗手或者手消毒D.戴手套操作时,每治疗一个病人应当更换一副手套并洗手或者手消毒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4、单选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存活能力最强的是()A.艾滋病B.白喉C.结核病D.淋病E.梅毒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结核病的病原体为结核分枝杆菌,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强。
在干燥痰核、飞沫中可保持传染力8~10天。
而艾滋病病毒、白喉杆菌、淋球菌及梅毒苍白螺旋体在外环境中抵抗力弱,存活时间较短。
5、单选在上述疾病中,可出现胃肠道症状的传染病是()A.麻疹、风疹B.霍乱、O157C.流感、SARSD.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热病毒E.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正确答案:B6、单选戊二醛消毒灭菌一般用()A.雾化法B.浸泡法C.喷洒法D.照射法E.擦拭法正确答案:B7、单选开展肠道传染病疫源地消毒时,首先要开展的工作内容是()A.灭蝇B.环境消毒C.空气消毒D.物表消毒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通过蝇类媒介昆虫的传播活动,极有可能造成消毒合格的对象再次受到污染,所以为了避免二次污染,首先应采取灭蝇措施。
8、单选广义的《传染病防治法》应包括的内容有()A.传染病防治法B.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C.献血法D.母婴保健法E.以上都属于正确答案:E9、单选专供婴幼儿的主、辅食品必须符合的营养、卫生标准的制定部门是()A.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单位B.卫生监督机构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D.工商行政管理部门E.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正确答案:C10、单选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感监测实验室,每周对哨点医院送检的流感样病例标本进行流感病毒分离,并分离得到不同型别的流感毒株,实验结束后对废弃的标本等废弃物、环境等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部关于印发《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部组织有关专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以下简称《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为保证《规范》顺利实施,提出以下要求:一、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高度重视内镜消毒工作,将内镜消毒质量纳入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
本《规范》实施前,开展内镜诊疗业务的医疗机构必须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自查和整改工作,建立健全并落实有关内镜消毒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保证消毒质量,严格预防和控制因内镜消毒问题导致的医院感染。
二、加强《规范》的学习和培训工作。
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必须认真组织学习和全面贯彻本《规范》,有关的医院感染管理人员、从事内镜诊疗和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接受相应培训,正确掌握内镜的清洗和消毒灭菌技术。
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内镜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未达到本《规范》要求的医疗机构,不得开展相应的内镜诊疗业务。
附件: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二○○四年四月一日附件: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
第三条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将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纳入医疗质量管理,加强监测和监督。
第四条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基本要求第五条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和完善内镜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
第六条从事内镜诊疗和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具备内镜清洗消毒方面的知识,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第七条内镜的清洗消毒应当与内镜的诊疗工作分开进行,分设单独的清洗消毒室和内镜诊疗室,清洗消毒室应当保证通风良好。
内镜诊疗室应当设有诊疗床、吸引器、治疗车等基本设施。
第八条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当分室进行;上消化道、下消化道内镜的诊疗工作不能分室进行的,应当分时间段进行;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的设备应当分开。
第九条灭菌内镜的诊疗应当在达到手术标准的区域内进行,并按照手术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
第十条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渗透围裙、口罩、帽子、手套等。
第十一条根据工作需要,按照以下要求配备相应内镜及清洗消毒设备:一、内镜及附件:其数量应当与医院规模和接诊病人数相适应,以保证所用器械在使用前能达到相应的消毒、灭菌合格的要求,保障病人安全。
二、基本清洗消毒设备:包括专用流动水清洗消毒槽(四槽或五槽)、负压吸引器、超声清洗器、高压水枪、干燥设备、计时器、通风设施,与所采用的消毒、灭菌方法相适应的必备的消毒、灭菌器械,50 毫升注射器、各种刷子、纱布、棉棒等消耗品。
三、清洗消毒剂:多酶洗液、适用于内镜的消毒剂、75%乙醇。
第十二条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必须遵照以下原则:一、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的内镜及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必须灭菌。
二、凡穿破粘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高频电刀等,必须灭菌。
三、凡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与粘膜接触的内镜,如喉镜、气管镜、支气管镜、胃镜、肠镜、乙状结肠镜、直肠镜等,应当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高水平消毒。
四、内镜及附件用后应当立即清洗、消毒或者灭菌。
五、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剂、消毒器械或者其它消毒设备,必须符合《消毒管理办法》的规定。
六、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时间应当使用计时器控制。
七、禁止使用非流动水对内镜进行清洗。
第十三条内镜室应当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工作,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就诊病人姓名、使用内镜的编号、清洗时间、消毒时间以及操作人员姓名等事项。
第十四条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规范,负责对本机构内镜使用和清洗消毒质量的监督管理。
第三章软式内镜的清洗与消毒第十五条软式内镜使用后应当立即用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并反复送气与送水至少10秒钟,取下内镜并装好防水盖,置合适的容器中送清洗消毒室。
清洗步骤、方法及要点包括:一、水洗(一)将内镜放入清洗槽内:1、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用纱布反复擦洗镜身,同时将操作部清洗干净;2、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头,并洗净刷头上的污物;3、安装全管道灌流器、管道插塞、防水帽和吸引器,用吸引器反复抽吸活检孔道;4、全管道灌流器接50毫升注射器,吸清水注入送气送水管道;5、用吸引器吸干活检孔道的水分并擦干镜身。
(二)将取下的吸引器按钮、送水送气按钮和活检入口阀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三)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使用后,先放入清水中,用小刷刷洗钳瓣内面和关节处,清洗后并擦干。
(四)清洗纱布应当采用一次性使用的方式,清洗刷应当一用一消毒。
二、酶洗(一)多酶洗液的配置和浸泡时间按照产品说明书。
(二)将擦干后的内镜置于酶洗槽中,用注射器抽吸多酶洗液100毫升,冲洗送气送水管道,用吸引器将含酶洗液吸入活检孔道,操作部用多酶洗液擦拭。
(三)擦干后的附件、各类按钮和阀门用多酶洗液浸泡,附件还需在超声清洗器内清洗5~10分钟。
(四)多酶洗液应当每清洗1条内镜后更换。
三、清洗(一)多酶洗液浸泡后的内镜,用水枪或者注射器彻底冲洗各管道,以去除管道内的多酶洗液及松脱的污物,同时冲洗内镜的外表面。
(二)用50毫升的注射器向各管道冲气,排出管道内的水分,以免稀释消毒剂。
第十六条软式内镜采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或者灭菌时,应当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并进行化学监测和生物学监测。
第十七条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或者灭菌时,应当将清洗擦干后的内镜置于消毒槽并全部浸没消毒液中,各孔道用注射器灌满消毒液。
非全浸式内镜的操作部,必须用清水擦拭后再用75%乙醇擦拭消毒。
第十八条需要消毒的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灭菌时,浸泡时间为:(一)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浸泡不少于10分钟;(二)支气管镜浸泡不少于20分钟;(三)结核杆菌、其他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内镜浸泡不少于45分钟。
第十九条需要灭菌的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灭菌时,必须浸泡10小时。
第二十条当日不再继续使用的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支气管镜等需要消毒的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消毒时,应当延长消毒时间至30分钟。
第二十一条采用其它消毒剂、自动清洗消毒器械或者其他消毒器械时,必须符合本规范第十二条第五款的规定,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在使用器械进行清洗消毒之前,必须先按照第十五条的规定对内镜进行清洗。
第二十二条软式内镜消毒后,应当按照以下方法、步骤进行冲洗和干燥:一、内镜从消毒槽取出前,清洗消毒人员应当更换手套,用注射器向各管腔注入空气,以去除消毒液。
二、将内镜置入冲洗槽,流动水下用纱布清洗内镜的外表面,反复抽吸清水冲洗各孔道。
三、用纱布擦干内镜外表面,将各孔道的水分抽吸干净。
取下清洗时的各种专用管道和按钮,换上诊疗用的各种附件,方可用于下一病人的诊疗。
四、支气管镜经上述操作后,还需用75%的乙醇或者洁净压缩空气等方法进行干燥。
第二十三条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的内镜,使用前必须用无菌水彻底冲洗,去除残留消毒剂。
第二十四条内镜附件的消毒与灭菌方法及要点包括:一、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内镜附件必须一用一灭菌。
首选方法是压力蒸汽灭菌,也可用环氧乙烷、2%碱性戊二醛浸泡10小时灭菌,或者选用符合本规范第十二条第五款规定的适用于内镜消毒的消毒剂、消毒器械进行灭菌,具体操作方法遵照使用说明。
二、弯盘、敷料缸等应当采用压力蒸汽灭菌;非一次性使用的口圈可采用高水平化学消毒剂消毒,如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者2000 mg/L的过氧乙酸浸泡消毒30分钟。
消毒后,用水彻底冲净残留消毒液,干燥备用;注水瓶及连接管采用高水平以上无腐蚀性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消毒后用无菌水彻底冲净残留消毒液,干燥备用。
注水瓶内的用水应为无菌水,每天更换。
第二十五条灭菌后的附件应当按无菌物品储存要求进行储存。
第二十六条每日诊疗工作结束,用75%的乙醇对消毒后的内镜各管道进行冲洗、干燥,储存于专用洁净柜或镜房内。
镜体应悬挂,弯角固定钮应置于自由位。
储柜内表面或者镜房墙壁内表面应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洁,每周清洁消毒一次。
第二十七条每日诊疗工作结束,必须对吸引瓶、吸引管、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进行清洗消毒,具体方法及要点包括:一、吸引瓶、吸引管经清洗后,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者2000 mg/L的过氧乙酸浸泡消毒30分钟,刷洗干净,干燥备用。
二、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经充分刷洗后,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者2000 mg/L过氧乙酸擦拭。
消毒槽在更换消毒剂时必须彻底刷洗。
第二十八条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必须对当日拟使用的消毒类内镜进行再次消毒。
如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时间不少于20分钟,冲洗、干燥后,方可用于病人诊疗。
第四章硬式内镜的清洗消毒第二十九条硬式内镜的清洗步骤、方法及要点包括:一、使用后立即用流动水彻底清洗,除去血液、粘液等残留物质,并擦干。
二、将擦干后的内镜置于多酶洗液中浸泡,时间按使用说明。
三、彻底清洗内镜各部件,管腔应当用高压水枪彻底冲洗,可拆卸部分必须拆开清洗,并用超声清洗器清洗5~10分钟。
四、器械的轴节部、弯曲部、管腔内用软毛刷彻底刷洗,刷洗时注意避免划伤镜面。
第三十条硬式内镜的消毒或者灭菌方法及要点包括:一、适于压力蒸汽灭菌的内镜或者内镜部件应当采用压力蒸汽灭菌,注意按内镜说明书要求选择温度和时间。
二、环氧乙烷灭菌方法适于各种内镜及附件的灭菌。
三、不能采用压力蒸汽灭菌的内镜及附件可以使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10小时灭菌。
四、达到消毒要求的硬式内镜,如喉镜、阴道镜等,可采用煮沸消毒20分钟的方法。
五、用消毒液进行消毒、灭菌时,有轴节的器械应当充分打开轴节,带管腔的器械腔内应充分注入消毒液。
六、采用其它消毒剂、消毒器械必须符合本规范第十二条第五款的规定,具体操作方法按使用说明。
第三十一条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的硬式内镜,消毒后应当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再用无菌纱布擦干。
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的硬式内镜,灭菌后应当用无菌水彻底冲洗,再用无菌纱布擦干。
第三十二条灭菌后的内镜及附件应当按照无菌物品储存要求进行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