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验影响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凝血试验影响因素分析江苏省常州市儿童医院(213003)高春彪

凝血试验主要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各种凝血因子的抗原与活性检测等。凝血试验对于手术以及抗凝、溶栓治疗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其反应的特殊性不同于一般的酶类检测,当其启动因子被某个因素激活后,就会发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导致检测结果的极大误差[1],故加强凝血试验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工作体会,就凝血试验中的一些影响因素作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标本的采集

采集血液标本前要让患者处于平静状态,情绪激动、剧烈运动会引起一些血浆成分的变化(如血小板增多、凝血和纤溶系统激活等)。

采血时止血带捆扎后应尽量在1min内完成消毒、穿刺。静脉显露不明显时,切忌用手拍打,反复穿刺可造成血管损伤,使组织因子进入血液,导致溶血PT缩短[2]。

对于患者有多个检验项目需同时采样时,凝血试验样本应采集第一管[3]。

应用抗凝药物治疗的患者,采血时应考虑到抗凝剂的半衰期,在服用抗凝药物治疗后应固定采血时间[4]。

2抗凝剂的使用

根据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及国际血栓与止血委员会(ICTH)推荐,使用3.2%枸橼酸钠作为凝血系列检查的抗凝剂。

凝血检查抗凝剂与全血的比例应为1∶9。若标本太少或者抗凝剂量太多,则过度抗凝,会造成PT、APTT延长;若标本太

多或抗凝剂量太少,则抗凝不足,会使PT时间缩短。

当红细胞压积(HCT)>55%或<25%时,应按照公式重新计算抗凝剂的用量,即抗凝剂的量(mL)=0.00185×全血量(mL)×[100-HCT(%)][5]。

3标本的处理及保存

凝血检测中,对标本的离心时间与速度,大部分教材要求是3000r/min,而离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血小板血浆。依照PT、APTT、Fib的检测原理来分析,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对APTT的影响应该是最明显的。因此对检测APTT的标本离心速度不应低于3000r,时间不应少于10min。而如果只针对PT、FIB的检测时则适当缩短离心时间[5]。

离心后的标本应及时上机检测,全血贮存在2~8℃冰箱不超过4h。若全部试验不能在4h内完成,应将血浆装在小试管中快速冷冻。-20℃可保存2周,-70℃保存6个月。冰冻的血浆融化时,不能静置于室温中融化,应放置在37℃水浴中轻轻摇动,使其迅速融化[1]。

4仪器与试剂

随着经济的发展,检验科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绝大多数的实验室都已用上了全自动或半自动的血凝仪。由于血凝仪的型号及检测方法各不相同,因此使用前应仔细阅读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及参加厂方的操作培训,了解仪器的工作原理。使用中应定期做好仪器的维护保养,每天做好室内质量控制,积极参加省市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各类室间质量评估活动,对仪器每天的工作状态做到心中有数。有些单位出于控制成本的考虑,使用非配套试剂进行日常检测工作。不同厂家的试剂,其试剂成分及浓度均有差异。如PT试剂,各厂家的敏感

出而混浊,可适当加温(37℃)使其溶解;尿液呈碱性可加适当量醋酸溶解磷酸盐,保存细胞和管型。

4.3收集容器:必须是一次性的,应清洁干燥,不应含有干扰检验结果的物质,最好由医护人员或实验室工作人员提供。5仪器与试剂对尿液检验结果的影响

仪器使用要求定期校准,保证仪器检测准确性。

不同厂家、不同批号存在质量不同,应做分析前校准,以保证其准确性和溯源性。

综上所述,影响尿液检验结果的标本分析前各种因素很多,亦很复杂,因此分析前的标本质量问题不容忽视;据文献[5]报道,临床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及有效性的关键环节,因不规范操作等原因影响检验质量的约占35.3%。因此检验人员除了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提升业务技术水平外,还应与临床科室沟通,建立分析前质量控制程序文件,使临床医护人员熟悉分析前各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从而做好分析前标本的质量控制。总之,实验室应建立全面地的质量管理体系,准确地把握每一环节的质量[6],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

参考文献

[1]罗春丽,刘体全.临床检验基础.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4:177-178.

[2]丛玉隆.尿液有形成分检查及镜检筛选标准的制定.中华检验

医学杂志,2011,34(6):481-483.

[3]顾可梁.尿液有形成分检查的难点与疑点.中华检验医学杂

志,2009,32(6):605-608.

[4]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3版.南

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75-276.

[5]晏萌,谢萍.临床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中护理因素的作用.国

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3):1487-1488.

[6]郑善銮,郝晓柯.尿液常规分析结果自动审核模块的建立与应

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1,34(6):507-510.

(收稿日期:2012-09-24)

指数均不同,甚至同一品牌不同批号试剂的敏感指数亦有差别,因而会直接影响到PT的检测结果。故临床检验中心统计各家医院质量控制数据时,不但要按仪器分组,还要统计使用试剂的情况。所以尽量选用配套试剂,避免因小失大[6]。另外试剂配制过程中,水的质量也极为重要。有些试剂对水的pH值、离子浓度要求较为苛刻,所以配制试剂时应尽量使用去离子水。

5药物的影响

某些药物本身就具有影响凝血机制的功能或具有协同抗凝作用。如大剂量使用青霉素,血浆青霉素浓度达5000U/mL 时,PT、APTT明显延长,且随着浓度的增加而时间延长;头孢哌酮具有甲硫甲唑环的侧链与前凝血酶原相仿,羧酶可错误地与抗生素结合而导致凝血酶原的形成减少,干扰肝脏中维生素K的代谢,导致低凝血酶原血症[7]。同时由于新药的不断问世,而这些药物对凝血试验影响方面的报道也较少,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地摸索、总结。

6其他因素的影响

标本发生溶血后对凝血试验的结果也造成一定的影响。溶血标本中含有成熟红细胞膜破裂而释放出的磷脂,在凝血过程中磷脂是促凝物质,使得APTT和PT比非溶血标本的测定值偏低,因此实验室不应使用溶血标本[3]。我们在日常检测中经常遇到脂血标本,这类标本对于光学法的血凝仪影响很大,使得检测结果变异较大。对于这类标本,我们应及时与临床联系,同时在检验报告单上作出说明。对于一些特别异常的结果,首先要确定仪器、试剂等是否无误,质量控制是否在控。待确定无误后,才能将报告发出。笔者曾检测到一患者的APTT>120s,经确认仪器、试剂等均无误,质量控制在控,与临床医生联系发现此患者为一血友病患者,此结果符合血友病的特征。

综上所述,影响凝血试验的因素较多,它涉及到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问题,而且许多问题也不是实验室一个部门能解决的。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实验室工作人员除了要做好自身的质量控制工作以外,还应与医生、护理人员及患者多沟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努力提高凝血检验的质量,为广大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郭笑如,黄浩南,肖婷.对凝血试验影响因素的探讨.血栓与

止血学,2011,17(4):186-187.

[2]杨继明,张爱华,肖中华,等.标本采集量对凝血项目检测结

果的影响.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29(1):75.

[3]王瑾.影响凝血试验测定结果的因素分析.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8,5(16):1025.

[4]程育春,赵燕霞,侯临平,等.血凝的影响因素分析.实用医

技杂志,2011,18(7):712-713.

[5]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3版.南

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10-211.

[6]陈晓燕.临床血栓与止血检验分析的质量保证探讨.实用医技

杂志,2011,18(5):527.

[7]卢本亮,梁冰.影响凝血实验的几个因素.实用医技杂志,

2004,11(5):720-721.

(收稿日期:2012-1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