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课件
16
整理课件
17
皮疹
整理课件
18
整理课件
19
整理课件
20
整理课件
21
整理课件
22
六、辅助检查
▪ 培养:血液、组织、骨髓、分泌物、 体液等均可作为培养标本。分 25℃、 35℃培养,菌落特点及镜下菌体符合 PM判断特征。培养阳性为诊断的金 指标。
整理课件
23
▪ 病理:病变淋巴结正常结构被破坏,淋巴
▪ PM在体内以酵母相生长,其大小适宜于巨噬 细胞吞噬。巨噬细胞吞噬后将真菌抗原呈递给 致敏T淋巴细胞。
▪ 致敏T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活化巨噬细胞 的酶系统,达到杀菌作用。
▪ 杀菌同时巨噬细胞所释放的细胞因子等造成局
部组织的坏死。 整理课件
8
▪ PM主要侵犯单核-巨噬细胞网状内皮系统, 故而在富含单核-巨噬细胞的组织、器官如 淋巴结、肝、脾、肺、皮肤等发生病变。 多核巨细胞反应、巨噬细胞肉芽肿形成是 肝、脾、淋巴结肿大的病理基础。
▪ 35℃培养,菌落无色素产生,镜下可见圆 形、卵圆形、两端钝圆形略弯曲呈腊肠形 有横隔菌体
整理课件
4
三、流行病学
▪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PM在自然界的分布主 要在土壤,其孢子易随风播散。该菌也可 以在水中长期存活。
▪ 竹鼠是宿主,为传播的媒介。竹鼠的粪便 及洞穴泥土中均可分离出该菌。有报道 2004年6月至2005年7月在广西捕获的竹 鼠中,PM感染率达100%。竹鼠分布的区 域与PSM的分布密切相关。
成全身播散性感染。此时全身网状内皮系
统出现明显的巨噬细胞增生反应,表现为
肝、脾、淋巴结肿大,器官组织内发生灶
性坏死。
整理课件
10
▪ 不同的CD4+ T淋巴细胞计数,AIDS患者 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感染率不同;
▪ 据统计:当CD4﹤200个/uL时,合并深部 真菌感染率45.2%,其中青霉菌感染率 20%,
整理课件
5
▪ 东南亚和我国南部地区特点为温暖、潮湿、 适合竹林和甘蔗生长、有竹鼠出没。通常春 夏季南方雨水较多,真菌生长迅速,因此也 是马尔尼菲青霉病多发的季节。
▪ 该病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国家(泰国、老挝、 越南等)及我国南方地区(广西、广东、云 南、香港等)。
▪ 北方地区几乎看不到马尔尼菲青霉菌的感染。
▪ PM属真菌中的青霉属。目前发现的青霉有300 多种,绝大多数是非致病菌。在致病青霉中, PM是致病力最强的一种,是条件致病菌。
整理课件
3
▪ 是青霉中唯一的温度依赖性双相菌,即不 同温度表现为不同形态。25℃时为菌丝相, 35℃时为酵母相---致病相。
▪ 25℃时生长快速,具有青霉所特有的帚状 枝及孢子链,呈菌丝相。2~3天即产生特 征性的水溶性葡萄酒红色素。
染性疾病,若得不到及时、适当的治疗,死亡率
可达100%,是AIDS的主要死因之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整理课件
2
二、病原学
▪ 马尔尼菲青霉菌( penicillium marneffei , PM) 是 1956年巴斯德研究所的Capponi等在越南从一只 死于网状内皮真菌病的中华竹鼠肝脏中首次分离 发现,为纪念该所的主任 Hubert marneffe 1959年将该真菌命名为马尔尼菲青霉菌。
▪ PM入侵后病变的表现形式由机体免疫系 统的功能状态决定。机体免疫功能基本正 常或轻度低下时,为慢性局灶型马尔尼菲 青霉菌病,表现病变局部的慢性脓肿。
整理课件
9
▪ AIDS患者免疫功能缺陷,CD4减少或缺失,
吞噬了真菌的巨噬细胞无法活化杀菌,导
致巨噬细胞大量增生,其中的真菌大量繁
殖,含菌的巨噬细胞经淋巴和血液循环造
整理课件
12
▪ 播散型马尔尼菲青霉菌病(DPSM):
多见于CD4 ﹤50个/uL的患者。临床表现 多样化,主要取决于PM侵犯的器官及程 度,往往多系统表现相互交叉。除皮疹外, 其他表现均无特异性。
▪ 全身表现:畏寒、寒战、发热,呈不规则中、
高热,乏力、纳差、恶心、呕吐、消瘦、盗
汗。
整理课件
13
▪ 呼吸系统: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 痛、胸腔积液。
▪ 泌尿系统:肾功能改变,甚至肾功能衰竭。
整理课件
15
▪ 中枢神经系统:脑膜炎,少见报道。
▪ 皮疹:为PSM的特征性体征,具诊断意义。
发生率报道从25~55%不等。为坏死性丘疹,
丘疹中央坏死结痂,形成具有特征性中心部
凹陷形同“小火山”或“脐窝状”软疣状的
小结。主要分布于面部,颈、躯干、四肢亦
可见。
整理课件
6
四、发病机制
▪ 至于病原菌何以从野生状态进入机体并引 起感染的途径,目前尚不是十分明确。
▪ 目前主要认为PM经吸入方式入侵肺部引 起肺部感染,然后通过淋巴和血循环播散 到肝、脾、淋巴结、皮肤等。
▪ 因该菌也可以在水中长期存活,也不除外
消化道首发感染的可能。
整理课件
7
▪ 人抵抗PM以细胞免疫为主。其过程主要涉及 巨噬细胞对真菌的吞噬和由致敏T细胞所介导 的迟发型超敏两大部分。
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
整理课件
1
一、概述
▪ 近年随着艾滋病的流行,马尔尼菲青霉菌病
(PSM)成为AIDS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也是
艾滋病指征性疾病之一。其在东南亚引起的临床
感染仅次于结核杆菌和新型隐球菌,居第三位。 在香港约8~10%的AIDS患者感染。在广州、广 西近1/3患者被感染。
▪ 播散型马尔尼菲青霉菌病(DPSM)是重症真菌感
▪ 血液系统:贫血、血小板减少
▪ 淋巴系统:常见颈部、锁骨上窝、腹部 淋巴结肿大。
整理课件
14
▪ 消化系统:腹痛、腹胀、腹泻、黄疸、肝脾 肿大、消化道出血、腹水等 。因腹腔和/或腹 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导致腹痛,以脐周明显, 可有剧烈疼痛而无其他原因解释。病变波及 口咽部时口腔疼痛,口咽部、上颚粘膜表面 亦可见坏死性丘疹,累及食管时出现吞咽时 胸骨后疼痛,上述疼痛影响患者进食,严重 者无法饮水,流涎。部分患者出现巨大肝脾。
当CD4﹤50个/uL时青霉菌感染可达35%;
当CD4≥200个/uL时,合并深部真菌感染 率25.9%,青霉菌感染﹤2%。
整理课件
11
五、临床表现
▪ 局限型马尔尼菲青霉病:见于免疫功能正
常或基本正常的患者,病原菌进入人体后仅局限 在入侵部位。表现为反复出现的皮肤、淋巴结或 肺部的脓肿,类似于结核病的冷脓肿,部分伴有 溶骨性病变,血培养阴性。免疫功能低下时可以 发展为播散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