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概论复习PPT课件

合集下载

基础医学概论(基础医学概论课件)

基础医学概论(基础医学概论课件)
课程的研究内容和任务,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基础医学概论》研究基本任务
基础医学是阐明人体的正常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活动规律,揭示疾病状态下生理功能的变 化及其机制的一门学科。
《基础医学概论》研究内容
基础医学是若干医学基础课程的总称。其中,概括了医学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涵盖的 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遗传学, 微生物与免疫学,病理生理学,病理解剖,药理学等。 其内容可概括如下: •研究人体的正常形态、结构; •以细胞为中心从分子水平研究细胞的功能和调控; •研究人体各个器官及器官系统的功能、调控和相互关系; •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及其转归的规律。
第二节 人体的基本构成
本节导言 人体结构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大量功能不同的细胞构成各种组织、器官和系统,它们
互相联系,有机结合,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机体。细胞又是基于众多分子的参与, 构建起独特的结构和功能,尤其是生物大分子功不可没。
学习目标 1. 知道生物大分子的种类和主要生化功能; 2. 简述细胞的基本结构; 3. 简述人体九大系统; 4. 列举基本组织的分类和主要功能; 5. 解释细胞膜对物质转运的方式。
学习目标
1. 知道机体饥饿情况下,整体调节的要点; 2. 简述氨基酸代谢概况; 3. 列举必须氨基酸的种类; 4. 解释糖分解代谢与能量产生之间的偶联关系; 5. 解释脂肪酸氧化产能的高效性。
案例引入
人们往往感慨“吃胖容易,减肥难”,从生物化学的角度,你 知道为什么是这样吗?
学习活动
任务一:营养物质的吸收消化 任务二:糖代谢 任务三:脂代谢 任务四:蛋白质代谢 任务五:物质代谢的整体调节
案例引入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 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而引起。机体长期 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 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为了理解糖尿病这些特征,需要掌握 糖是如何代谢的?血糖如何维持基本稳定?糖代谢紊乱之后,会 对机体其他物质比如脂类、蛋白质的代谢产生什么影响?这些都 是《基础医学概论》所讲内容。怎么样,我们的课程与健康管理 的关系很密切吧?! 学习内容 可同步学习微课程:基础医学概述

基础医学概论ppt课件精选全文

基础医学概论ppt课件精选全文

特异性免疫
发生 细胞组成
作用时效 作用特点
作用时间
种系进化形成,先天具有
个体遇到抗原刺激,后天获得
黏膜和上皮细胞、吞噬细胞、 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抗原 NK细胞、T细胞、γ δT细胞、 递呈细胞 B1细胞
即刻~96小时内
96小时后
非特异性;无需增殖分化,作 特异性;抗原特异性细胞克隆
用迅速无免疫记忆
45
第二节 抗原的特异性
• 一、抗原表位的概念 • 二、抗原表位的类型 • 三、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
46
一、抗原表位的概念
第二节 抗原的特异性
• 抗原表位(epitope)——是指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抗原决定簇(anti genic determinant,AD)。
4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免疫学简介 • 第二节 医学免疫学发展简史
5
本章学习要求
• 掌握免疫、免疫应答的概念 • 掌握免疫系统的功能和组成 • 理解免疫应答的类型 • 了解医学免疫学发展的简史
6
第一节 免疫学简介
7
第一节 免疫学简介
传统概念——抗感染免疫 ,机体的保护性生理反应
• 免疫的新概念: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
(一)淋巴结
T、B淋巴细胞居留地 与接触抗原的场所。
淋巴结的功能
过滤作用。
参与淋巴细胞的再循环。
20
外周免疫器官
(一)淋巴结
淋巴细胞的再循环
21
(二)脾脏
外周免疫器官
结构
22
(二)脾脏
外周免疫器官
滤血功能。
脾脏的功能
免疫细胞居住场所。

基础医学概论课件

基础医学概论课件

实验室诊断技能
实验室基础知识
了解实验室常见仪器、 试剂、实验指标等基础 知识,为实验操作和结 果分析打下基础。
血液检查
掌握血液常规检查、血 生化检查等实验项目, 为诊断贫血、白血病等 疾病提供依据。
尿液检查
掌握尿液常规检查方法 ,包括尿沉渣检查、尿 液化学检查等,为诊断 泌尿系统疾病提供依据 。
医学影像学技能
发展。
生理学
生理学定义
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规律和机制的科学,包括细胞生 理、器官生理和整体生理。
生理学的作用
生理学是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对于医学、生物学、心理 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
生理学的发展历程
生理学经历了近代、现代和当代三个阶段,不断发展和完善。
病理学
病理学定义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 和机制的科学,包括病因学、发 病学和病理形态学。
3
临床医学是医学体系中的应用学科,主要研究 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和预防等方面。
医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医学
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逐渐积累了简单的医疗知识和经验,如使用天然植物和 动物药来治疗疾病。
近代医学
自文艺复兴以后,医学逐渐摆脱了经验医学的束缚,建立了以实验为基础的医学体系。
现代医学
自20世纪以来,现代医学得到了快速发展,医学理论和医疗技术不断更新和发展,特别是 在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应用上取得了重大进展。
06
医学前沿领域介绍
基因与基因组学
基因与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01
从基因的发现到基因组测序技术的不断完善,基因与基因组学
的发展在医学领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基因与疾病的关系
02

基础医学概论 1第一节概述_PPT幻灯片

基础医学概论 1第一节概述_PPT幻灯片
2、后天获得、无法遗传 3、反应较慢、有记忆性 4、同一种属、个体差异 5、再次刺激、反应增强
三、抗原
(一)抗原的概念
抗原:能与T、B细胞的抗原识别受(TCR/BCR) 特异性结合,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产 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 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免疫原性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 第三节 免疫应答 第四节 临床免疫 第五节 免疫学在医学中的应用
第一节 概述
免——免除 疫——疫病 免疫:拉丁文 immunitas,
除劳役之意,而后引申为免除瘟 疫,意为抵抗病原生物感染,即阻 止病原体侵入机体、中和毒素或病 毒。
输血反应 排斥反应 过敏反应
2、出生就有、稳定遗传 3、反应迅速、无记忆性 4、同一种属、小差异性 组成:屏障结构 固有免疫细胞 固有免疫分子
二、免疫的类型
(二)适应性免疫
个体发育过程中,受到特异性抗原刺激 后产wel生com的e 免to u疫se,the针se 对Pow特er定Poi抗nt t原emplates, New 特点Con:ten1t d、es作ign,用10力ye强ars、ex有per特ien异ce 性
抗原性 异物
异己成分
清除
固有免疫
抗原性
适应性免疫
异物
机体识别和排除
概括
“抗原性异物”
维持自身生理平衡和稳定
自己 非己
一、机体的免疫功能
• 超敏反应
• T、B细胞联合缺陷
• 红斑狼疮
二、免疫的类型
(一)固有免疫
是机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 步建wel立com起e 来to u的se主the要se 针Pow对er入Poi侵nt t病em原pla体tes的, Ne一w 系列 防御Con机ten制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特点: 1、作用广泛、无特异性

生理学--基础医学概论PPT课件

生理学--基础医学概论PPT课件

第二节 生命与健康
一、生命
生命定义:生物大分子的存在形 式,由物质、信息、能量3种基 本要素组成的综合运动,具有自 我调节、自我复制和对内外环境 选择性适应的属性。
生命从何时开始? 社会学家认为从分娩并得到社会 承认后开始 生命神圣论者认为从受精卵开始
生命的基本表现(P7):
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既 有同化作用又有异化作用。 生长发育 生殖遗传与变异 反应性:组织受到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
精力充沛; 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意承担责任;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体重适当,身体匀称,比例协调; 眼睛明亮,反应敏锐; 牙齿清洁,无龋齿;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肌肉皮肤有弹性,走路轻松。
第三节 生理学概述
一、生理学的概念和研究水平
2.特点:强度弱,范围小,灵敏度低,仅局 限于某些器官或组织内。 举例: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四、机体活动调节的反馈作用
(一)非自动控制系统
刺激 控制 指 令 受控
部分
部分
机能 活动
特点:对受控部分活动无法调节。人体功能调节中 极少见,仅在反馈机制受抑时出现。
(二)反馈控制系统
特点:控制部分与受控部分之间存在双向信息联系。 受控部分影响控制部分,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1. 生理学:研究生物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正常 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人体生理学研 究正常人体功能活动规律。
2.生理学研究方法——实验
动物实验 急性实验(在体、离体实验) 慢性实验
人体实验
人群资料调查 特殊研究
历史上第一部基于实验证据的生理学著作 ——心与血的运动(哈维,英)
他估計心脏搏动72次/ min,每次 搏动泵血量约兩盎司,每h有540 磅血液從心脏泵入动脉。

基础医学概论课件

基础医学概论课件
基础医学的发展为临床医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 基础和实验依据,对于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起 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础医学的重要性
01
基础医学是医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临床医学提供了理 论支持和实践依据。
02
通过基础医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疾病的本质和发
生机制,从而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药物的作用机制与类型
药物的作用机制
药物通过与人体内的靶点(如受体、酶或离子通道等)相互作用,从而产生药理 作用。这些相互作用可以包括激活、抑制或调节靶点的功能。
药物的类型
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用途,可将药物分为抗感染药物、抗肿瘤药物、心血管药 物、神经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等。每种类型的药物都有其特定的作用机制和 用途。
02
通过学习解剖学,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为后续的医学学习 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03
解剖学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也有广泛应用,如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人体内 部结构,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同时,手术过程中也需要掌握相关解剖知识, 以确保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4
生理学基础
生理学的定义与分类

为确保患者的权益和安全,临床试验方法需要进行严格的伦理 审查,确保试验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临床试验过程中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包括基线数据、终点数 据等,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

流行病学方法在医学中的应用
流行病学方法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分布和影响因 素的科学,通过流行病学方法可以了解疾
数据分析
实验结束后,需要对实验数据 进行统计分析,以评估干预措
施的效果。

基础医学概论课件

基础医学概论课件
通过观察人类和动物的生命现 象和疾病表现,获取第一手资
料。
实验法
通过实验手段,对疾病进行病 因、病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的研究。
临床研究
通过临床试验和临床观察,评 估新药、新技术和新疗法的疗 效和安 的分布、影响因素和流行规律 ,为疾病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
依据。
系统病理学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疾病包括肺炎 、支气管炎、肺癌等, 与空气污染、吸烟等因 素有关。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炎 、胃溃疡、胃癌等,与 饮食不洁、幽门螺杆菌 感染等因素有关。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疾病包括高血 压、冠心病、心肌梗死 等,与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脂等因素有关。
05
药理学基础
药理学概述
医学发展历程
01
02
03
古代医学
古代医学起源于人类对疾 病的原始认识和经验积累 ,如草药、针灸等。
近代医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 代医学逐渐形成了以解剖 学、生理学、病理学为基 础的医学体系。
现代医学
现代医学以分子生物学、 遗传学、免疫学等为基础 ,强调多学科交叉和综合 治疗。
医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结构,具有保护、调节和物质转运等功能。
细胞器的功能
细胞器是细胞内具有特定功能的亚细胞结构,包括线粒体、核糖体 、溶酶体等。
组织生理学
组织的分类与功能
组织是具有相似结构和功能的细胞集合体,包括上皮组织、结缔 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组织在受到刺激或损伤时,会发生适应或损伤性变化,如炎症、 瘢痕形成等。
02
人体解剖学基础
人体解剖学概述

第一课-基础医学概论PPT课件

第一课-基础医学概论PPT课件

.
23
细胞结构:
基础医学概论
2020/5/26
.
24
细胞结构
基础医学概论
2020/5/26
.
25
细胞增殖:
基础医学概论
• 细胞增殖: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新细胞的过程。 • 细胞周期: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开始生长到下一次分裂结
束的过程,可分为细胞间期和细胞分裂期。 • 细胞间期分为:DNA合成前期;DNA合成期;DNA合成后
基础医学概论
• 以纤维为主,排列紧密,起支持、连接、保护作用(真 皮、肌腱、韧带)。
2020/5/26
.
40
脂肪组织:
基础医学概论
• 脂肪细胞组成,聚集于皮肤下,腹腔网膜,有储存脂肪、 支持保护、参与能量代谢、维持体温功能。
2020/5/26
.
41
网状组织
基础医学概论
• 网状细胞、网状纤维和基质组成。分布于造血器官。
2020/5/26
.
33
三、基本组织结构
• 1.上皮组织 • 2.结缔组织 • 3.肌组织 • 4.神经组织
基础医学概论
2020/5/26
.
34
1.上皮组织
基础医学概论
• 特点:细胞形状规则、排列整齐、无血管。 • 功能:保护功能、分泌吸收功能等。 • 分类:被覆上皮和腺上皮。
2020/5/26
自动节律性的平滑肌。
2020/5/26
.
44
四、神经组织
基础医学概论
• 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 • 神经元功能:接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 • 神经胶质细胞功能:支持、联系、营养、保护神经元。
2020/5/26
.

基础医学概论复习课件-7人体寄生虫学概论

基础医学概论复习课件-7人体寄生虫学概论
社会因素
当地经济、文化、卫生习惯、生产方式等
如云南、贵州等地吃生肉习惯,可感染旋毛虫、猪、牛带绦虫等
动物 粪便管理 环境卫生 保护水源 饮食卫生等
2
保护易感人群 预防感染 包括改善劳动条件、个人防护 疫苗(PfCP-
9重组疟疾疫苗 二军大 潘卫庆)
2.机械性损害
3. 毒性损害
4. 免疫病理作用
如阿米巴滋养体、旋毛虫幼虫
抗原
诱导机体产生免疫病理改变
四种类型变态反应
棘球蚴
过敏性休克(Ⅰ型)
疟原虫
溶血性贫血(Ⅱ型)
血吸虫
虫卵肉芽肿(Ⅳ型)
杜氏利什曼原虫
肾病(Ⅲ型)
(二). 宿主对寄生虫的作用
宿主的免疫反应
天然免疫(非特异性)
获得性免疫 (特异性)
一21岁日本女孩脑中发现的肺吸虫虫囊
弓形虫眼病
六、寄生虫病流行与防治
(一). 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1. 传染源 患者 带虫者 保虫宿主 2. 传播途径 寄生虫从传染源到易感宿主感染的过程 五种感染途径(经口、皮肤、医学节肢动物、接触、胎盘) 3. 易感人群 对寄生虫缺乏免疫力的人群
主讲:秦茜
基础医学概论
人体寄生虫学总论
掌握概念:寄生、寄生虫、宿主、终宿主、中间宿主、寄生虫生活史
寄生虫与宿主相互关系
了解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影响因素、流行特点及防治原则
学习目标
一.概述
人体寄生虫学 :是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活动、生存繁殖规律,阐明寄生虫与人体和外界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间接型 需要中间宿主 如:肺吸虫、日本血吸虫等
A
E
D
B

基础医学概论课件

基础医学概论课件
细胞信号转导
详细解析细胞内外信号转导的机制,包括G蛋白偶联受体、离子通 道、酶联受体等介导的信号转导过程。
细胞增殖与凋亡
深入探讨细胞周期调控、DNA复制与修复、细胞凋亡等细胞生理 过程,及其在生长发育和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器官生理
心血管生理
解析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和机械收缩过程,阐 述血液的组成和循环过程,探讨心血管系统 的调节机制。
基础医学概论课件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基础医学概述 • 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基础 • 人体解剖学基础 • 生理学基础 • 病理学基础 • 免疫学基础
01
基础医学概述
基础医学的定义与任务
定义
基础医学是研究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和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的科学,是医学科学 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02
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基础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01
02
03
细胞膜
由脂质双层和膜蛋白组成 ,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交 换,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稳 定。
细胞质
包含细胞器和细胞骨架, 负责细胞内各种生物化学 反应的进行。
细胞核
储存细胞的遗传物质DNA ,并调控基因的表达,是 细胞的控制中心。
分子生物学基本概念
动脉粥样硬化:内膜下脂质沉 积,平滑肌细胞增生,纤维帽 形成,导致血管狭窄。
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 用障碍,导致高血糖,长期作 用可引起微血管病变、神经病 变等。
肺炎: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肺泡 和肺间质炎症,表现为发热、 咳嗽、呼吸困难等。
以上内容为基础医学概论中病 理学基础部分的课件概述,详 细内容和深入解析需在课堂学 习中获取。
06
免疫学基础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基础医学概论复习讲义PPT课件

基础医学概论复习讲义PPT课件

合成
新陈代谢
• 异化作用(分解代谢):机体把吸收的或自身 合成的物质分解,产生能量以满足机体的需要, 并且将代谢产物释放到外界环境中
自己 非己
分解
内稳态
•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机体内环境的各种 成分和理化性质在很小的范围内发生 变动,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
• 内环境:即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 活的环境,也 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 的场所
• 第3章 组织学与胚胎学 • 第4章 生理学 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 • 第5章 生物化学 研究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免疫作用:细菌 研究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态规律、寄生虫与人体及外界因素的相互关系 • 第6章 医学分子生物学基础 研究抗原、抗体、免疫球蛋白、细胞免疫和特异性应答 • 第7章 医学微生物学 研究人体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生机制、发展规律以及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形态结 构、功能代谢变化和病变转归 • 第8章 人体寄生虫学 了解常用药物的作用和用途、不良反应和药疗 • 第9章 医学免疫学 • 第10章 机体病理学
组织学是研究机体光学/电子显微镜下的微细/超微结构;胚胎学是研究人体从受 精卵发育为新生个体的过程及其规律 研究各个器官、细胞功能表现的内部机制;各部分的功能活动是如何相互协调、相互 制约 了解生物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
考试题型
一、填空题(15分)
二、单项选择题(30分) 三、多项选择题(10分)
四、名词解释(15分)
五、叙述题(30分)
平时成绩占40%,包括作业、出勤、课堂表现、等 环节;
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占60%
名词解释——复习内容第一部分
1.新陈代谢 2.兴奋性 3.反应 4.刺激 5.阈值 6.内环境 7.稳态 8.组织 9.内皮 10.神经纤维 11.感受器 12.效应器 13.突触 14.正反馈 15.负反馈

绪论基础医学概论PPT课件

绪论基础医学概论PPT课件
2.在病理生理学的各个章节中掌握好“三个基本” 基本概念、病理变化的基本环节、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3.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以动态的、发展的观念认识疾病的病理过程,辨证的认 识 病因中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原因与条件的作用,局部和 整 体的关系,形态、功能和代谢变化的辨证关系。
第二节 健康与疾病
健康 疾病
1.健康
没有疾病 身体上 精神上 社会上的良好状态
注:不能简单依据一些常用生理参数的正常 与否来定论。
亚健康 (sub-health) 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
此时机体处于非病、非健康,并有可能趋向疾病 的状态。
亚健康的可能原因 *工作学习负荷过重 *环境污染
*心理应激 *生活习惯不良
二.病理生理学的性质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
1. 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
基础学科发展 --> 病生学发展--->临床学科发展
休克:
微循环组 成、活动 及调节
休克是 微循环 的异常
防治 补充血容量 20C初:血管活性药物
近年来:改善细胞能量
代谢
2.病理生理学是一门桥梁学科
病理生理学把学生从正常人体的认识逐渐向患病 机体的认识过渡,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 体内因素
感冒
气侯炎热
伤寒杆菌 (大量蚊虫繁殖传播细菌) 痢疾杆菌
体外因素
伤寒 痢疾
总之:
※ 原因是必需的,并决定疾病的特异性; ※ 条件不是必需的,但影响疾病是否发生及病情轻重
缓急。
第四节 发病学
发病学(pathogenesis)
主要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 共同发病机制。
短而宽有过剩的皮肤。
21-三体综合征(先天愚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进度和内容
第16章 微生物生物学性状 第17章 病原微生物感染
第18章第一节 呼吸道传播的病原微生物 第18章第二节 消化道传播的病原微生物
第18章第三节 创伤感染的病原微生物 第18章第四节 性传播的病原微生物 第五节 输血及血制品传播的病原微生物
第18章第六节 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原微生物
第七节 人畜共患的病原微生物
.
13
复制周期是一个包括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
成及组装、成熟和释放等步骤的连续过程。
.
14
真菌 (Fungus)
• 真菌为一类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其主要特征是具有 典型的细胞核及完善的细胞器,不含叶绿素,无根 、茎、叶的分化,以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能进行 无性或有性繁殖,大多数为多细胞,少数为单细胞 。
.
8
Spores
极端(破伤风杆菌)
次极端(肉毒梭菌)
中央(. 炭疽杆菌)
9
2. 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
与医学有关的产物
–毒素和侵袭性酶
• 内、外毒素 • 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等
–热原质
• 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
–色素
• 水溶性、脂溶性
.
10
–抗生素
• 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死某些其他 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物质
–细菌素
• 某些菌株产生的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 • 大肠菌素 • 用于细菌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
–维生素
• 大肠杆菌合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
.
11
代谢产物的实际意义
–毒素和侵袭性酶 –热原质
致病性
色素—细菌的鉴别 细菌素—细菌分型、流行病学调查
抗生素 维生素
治疗
.
12
病毒(virus)
定义: • 是一类体积微小, 结构简单, • 只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 具严格细胞内寄生, • 对抗生素不敏感, • 以复制方式进行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1.概念
是应用结核菌素进行皮肤实验来测定机体对结核分 枝杆菌是否能引起超敏反应的一种试验
.
22
结核菌素试验( Tuberculin test )
2.原理
注入结核菌素后,若受试者已受 过结核杆菌感染,则结核菌素与致敏淋 巴细胞特异性结和,释放淋巴因子,局 部形成超敏反应性炎症(红肿硬结);
若受试者未受过结核杆菌感染,则无 局部变态反应发生视为阴性
.
16
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
1. 生物拮抗作用 2. 营养作用 3. 免疫作用 4. 抗衰老作用 5. 抗肿瘤作用
.
17
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
区别要点
来源
外毒素
G+菌及部分G-菌
内毒素
G-菌细胞壁裂解后释放
部位
细胞外分泌,少数崩解后释放 细胞壁组分,裂解后释放
化学成份
蛋白质
脂多糖
稳定性
不稳定,加热60℃以上迅速破坏 稳定,160℃2-4h才被破坏
磷壁酸


脂多糖
-(大多数 )

对青霉素、 溶菌酶敏感

.

5
细胞壁的功能与意义
• 细菌细胞壁坚韧而富有弹性,细胞壁对维持细菌 的固有形态起重要作用,且具有保护作用。
• 与物质交换有关。 • 细胞壁上带有多种抗原决定簇,决定了细菌菌体
的抗原性。 • 在Lister研究所发现,故以其第一个字母命名,
• 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达10万多种,多数 对人类有利,例如用于酿酒、生产抗生素、酶类等 。少数(约300种)能引起人类疾病,包括致病性真 菌、条件致病性真菌、产毒性真菌及致癌的真菌。
.
15
正常菌群(normal flora)
• 定义
人的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都存在着不同种类 和数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人体免疫功能正 常情况下对人体无害,称为正常菌群。
①感染对象为在医院内活动的人群,(住院病人 、门诊病人、探视者、陪护人员及医院工作人员等) ,但感染的对象主要是住院病人。
②感染发生地点必须在医院内,感染发生的时间 界限指患者在医院期间和出. 院后不久发生的感染。 20
NoSUCCESS
THANK YOU
Image
2020/7/24
.
21
结核菌素试验( Tuberculin test )
.
2
医学微生物学
主要阐述与医学有关的致病与条件 致病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 、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及特异性 防治原则的一门学科。
.
3
G+ bacteria G- bacteria
细胞膜
磷壁酸 肽聚糖
肽聚糖
外膜
细胞膜
.
4
G+与G-细胞壁结构比较
细胞壁
G+
G-
强度
较坚韧
较疏松
肽聚糖
多,三维结构 少,二维结构
▪ 败血症(septicemia)
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繁殖,产生毒性产物, 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皮肤粘膜瘀斑、肝脾 肿大等。
▪ 脓毒血症(pyemia)
化脓性细菌由病灶侵入血流,在其中大量繁殖,并
随血流扩散,在全身组织和器官引起新的多发内感染的概念
医院内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又称医院感染 (hospital infection) 或医院内获得性感染 (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系指包括医院内 各类人群所获得的感染。 但必需具备以下条件:
称为细菌L型。
.
6
• 细菌L型(L-form)
受理化因素和药物作用成 为细胞壁缺损的细菌
–特点:
• 多形态性 • 高渗环境下缓慢生长,“油
煎蛋”样菌落 • 某些L型有致病性 • 有些可以回复为原菌
.
7
B、细菌的特殊结构
1. 荚膜(capsule) 2. 鞭毛(flagellum) 3. 菌毛(pilus) 4. 芽胞(spore)
第18章第八节 肿瘤相关病毒
第18章第九节 病原性真菌感染.
1
1.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结构中有: 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器。
• 如:真菌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结构中有:
核质,细胞膜,细胞壁 • 如: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
线菌。
3.非细胞型微生物是由核酸(DNA/RNA)和蛋白质组成 。 如:病毒
抗原性 毒性作用
强,刺激机体产生高滴度抗毒素 较弱,甲醛处理不形成类
;甲醛
毒素
强,引起特殊的临床表现
较弱,各种细菌内毒素的 毒性效应大致相同
.
18
▪ 毒血症(toxemia)
病原菌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后不入血流,而其释放 的外毒素入血,引起特殊的中毒症状。
▪ 菌血症(bacteremia)
病原菌由原发部位一时性或间断性侵入血流,但未 在血中繁殖且无明显中毒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