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石油公司的成本分析案例
成本管理管理制度在石油行业中的应用案例
成本管理管理制度在石油行业中的应用案例在石油行业中,成本管理管理制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成本的合理控制,提高企业盈利水平,还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本文将以某石油公司为例,介绍成本管理管理制度在石油行业中的应用案例。
一、成本核算体系建立该石油公司首先建立了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将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
直接成本包括原油采购成本、生产成本等,间接成本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通过合理的成本分类,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企业的各项费用,并进行针对性的控制。
二、成本控制措施落实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该石油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成本控制措施。
首先,他们建立了严格的成本预算,对各项费用进行了合理分配和控制。
其次,他们加强了对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使用情况的监督,避免浪费和损失。
同时,他们还采取了节约能源、降低设备维护成本等措施,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三、成本效益分析为了及时了解企业的成本效益情况,该石油公司建立了完善的成本效益分析系统。
通过对生产成本、销售收入等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能够准确评估企业的盈利水平,并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这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成本的合理控制,提高盈利能力,还能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成本优化引导为了实现成本的优化和降低,该石油公司积极推行成本优化引导机制。
他们鼓励员工提出降低成本的建议,并给予一定奖励。
通过员工的参与,激发了企业成本降低的积极性,不仅节省了企业成本,还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五、成本信息共享为了更好地管理成本,该石油公司建立了成本信息共享平台。
各部门之间可以共享成本信息,同时也可以了解其他部门的经验,从而更好地提高成本管理的效果。
这种信息共享机制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成本控制和降低,还能促进部门之间的合作和沟通。
通过以上的案例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成本管理管理制度在石油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成本的合理控制,提高盈利能力,还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和改进。
中石化经济责任审计案例
中石化经济责任审计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石化经济责任审计案例中石化是中国石油和化工领域的龙头企业,拥有完整的石油和化工产业链条。
作为国有企业,中石化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需要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以保证企业的合规运营和社会责任的履行。
以下将以中石化为例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案例分析。
1. 案例背景介绍中石化是中国最大的石油和化工企业之一,其业务涵盖石油勘探、炼油、石化生产、销售等多个领域。
在产品销售方面,中石化在中国及全球范围内均有着广泛的市场份额,在行业内具有重要地位。
面对市场竞争的压力和社会责任的要求,中石化需要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来评估企业运营情况和责任履行情况。
2. 审计目的和范围中石化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是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风险以及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并确保企业合规经营和社会责任的履行。
审计范围包括企业的财务报表、内部控制、社会责任报告等多个方面。
3. 审计方法和流程中石化经济责任审计采用了多种方法和工具,包括财务报表分析、内部控制评估、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
审计流程包括确定审计目标、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撰写审计报告等多个环节。
审计团队由专业审计师和企业管理人员组成,确保审计工作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4. 审计结果和建议经过经济责任审计,中石化发现了一些问题和风险,其中包括财务管理不规范、内部控制缺失、社会责任履行不到位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审计团队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加强财务管理、改善内部控制、加强社会责任履行等。
中石化将根据审计结果和建议进行改进和完善,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社会责任履行水平。
5. 总结与展望通过经济责任审计,中石化发现了一些问题和风险,审计结果为企业提供了改进和完善的方向。
中石化将以审计结果为依据,加强企业管理和社会责任履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社会形象。
中石化将继续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建设,确保企业的合规经营和社会责任的履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石油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第一章确定定价原则与方法1.1确定定价原则1.1.1 价值导向原则中国石油与成长型企业不同,它属于价值型,因为中国石油的资产主要来自石油勘探和生产,并且这是一个相对成熟的行业,而且石油业务中国石油资产和利润的核心驱动力。
上市公司最根本的目标是使股东的价值最大化。
公司的内在价值来源于公司特有的竞争优势,以及在此基础上识别和实施有价值的投资机会, 并将其转换成未来收益的能力。
进行首次公开发行的公司与潜在投资者交易的就是公司一定比例的未来收益的现值。
IPO定价就是识别、评价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与核心能力,依据价值原理对其进行评估,将对业绩的预测转换为定量的股票价格,并有效地传达给资本市场的过程。
1.1.2在IPO定价中涉及的主要利害关系IPO的定价是上市公司和承销商(投资银行)共同讨论、达成一致的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双方考虑的主要利害关系有:(1)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互动矛盾关系。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总希望自己的股票定价越高越好,以便筹集更多资金。
而投资者则希望花最少的钱买到最有价值的股票。
但如果股价高得为市场不能接受则又会带来负面影响,一是难以在推介与销售过程中获得较高的超额认购倍数,不能造成热烈的市场气氛,二是即使勉强上市发行,其股票的后市表现也难以乐观。
如果表现不佳,落后于大市,则会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影响股票的流动性,影响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形象,从而对公司未来的后续融资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上市公司在追求尽可能高的发行价的时候,不能不考虑到投资者的情绪以及公司的长期融资策略。
(2)投资银行对收益与风险的权衡承销股票给投资银行带来巨大收益,同时也随着相当大的风险。
投资银行在一笔股票承销交易中,要面对两个方面的客户: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分别由公司融资部门和销售与交易部门为其服务,中间则有一道无形的中国墙(China Wall)来严格限制两边信息的交流。
投资银行的收益,一方面来自承销费、管理费和销售折让,按承销金额的一定比例计算,另一方面,来自股票上市后从交易中收取的佣金。
中海油收购加拿大尼克森案例分析
中海油收购加拿大尼克森案例分析2012年7月23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简称“中海油”)发布公告称,将以现金15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64.44亿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能源公司。
这是2005年中海油180亿美元收购优尼科失败后,迄今为止中国实施的最大一桩海外能源收购交易。
发布公告当日,尼克森在纽约证券交易所股价收盘报收25.9美元/股,上涨幅度达51.82%。
目前尼克森市值约137.1亿美元,市盈率约29倍。
7月24日,中海油在香港交易所股价收盘报收14.82港元,下跌4.02%,显示市场对于高溢价收购的担忧。
一、并购背景1.并购方——中海油: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海油”)是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属的特大型国有企业(中央企业),也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
中海油成立于1982年,注册资本为949亿元人民币,总部设在北京,现有98750名员工,有天津,湛江,上海,深圳四个上游分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美国《财富》杂志发布2014年度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中排名第79位。
自1982年成立以来,中国海油通过成功实施改革重组、资本运营、海外并购、上下游一体化等重大举措,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增强,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由一家单纯从事油气开采的上游公司,发展成为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的国际能源公司,形成了油气勘探开发、专业技术服务、炼化销售及化肥、天然气及发电、金融服务、新能源等六大业务板块。
2.被并购方——加拿大尼克森公司:尼克森(Nexen)公司成立于1971年,在多伦多和纽约两地上市,总部位于卡尔加里,该市是加拿大西南部的阿尔伯塔省(Alberta,加拿大油气资源最富集地区)省会,拥有约3000名员工,是加拿大第十四大石油公司。
其专注于三项发展战略:加拿大西部的油砂、页岩气及主要位于北海、西非海上及墨西哥湾深水海域的常规油气勘探与开发。
尼克森的资产包括勘探、开发和在产项目,分布于加拿大西部、英国北海、尼日利亚海上、墨西哥湾、哥伦比亚、也门和波兰。
中国石化资本预算案例分析报告
中国石化资本预算案例分析一、资本预算概述(一)资本预算的含义:资本预算是指关于企业资本支出的预算,是企业规划与控制资本支出的通称。
所谓资本支出,是指运用于资本资产的支出,以协助获得未来的营业收入,或减少未来的成本。
资本支出包括用于土地、房屋、设备等长期资产的新建、扩建、改建或购置的支出以及长期投资的支出。
资本预算中所用“资本”一词,系指企业现有用于被称为资本资产的长期资产,并对于其长期性以及数量具有永久性的承诺。
(二)资本预算的内容和步骤. 1寻找投资机会,设定决策目标2.提出各种可能的投资方案3.估算各种投资方案预期的现金流量4.估计风险程度5.根据项目决策方法方案比较并选优6.后期评估控制(三)资本预算的编制过程包括(1)资本预算编制决策方法的研究与选择,这些方法有回收期法、净现值法、内部收益法、投资报酬率法等(2)现金流量的估算分析,编制资金流量计划;(3)讨论投资项目的风险大小;(4)投资限额分配(四)资本预算的特点及其坚持的原则•资本预算的特点是资金量大、周期长、风险大、时效性强。
通过投资预算,可以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使投资方案更加科学和可行。
二是运用预算控制投资支出,检查投资方案实施后的收入和投资报酬的实现情况。
•在编制资本预算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第一,量力而行是资本预算的首要要求。
由于资本预算通常都针对企业资本扩增项目进行,所以首先需要确保公司拥有足够的生产或营运能力,可以用来应付销售及服务计划的需要。
第二,资本预算具有专项导向。
第三,资本预算应与企业发展战略和长期目标保持一致。
第四,资本预算应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三、资本预算管理过程从过程管理角度,它主要解决资本预算主体的定位及其相应的责权利对等关系。
这一点是与公司治理、公司管理相结合的。
从操作上,与企业重大投资决策相关的资本预算的基本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投资项目的提出应该把公司总体战略作为出发点对公司的投资战略进行规划。
全过程管理控制井下作业成本
全过程管理控制井下作业成本1. 引言1.1 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资源的逐渐枯竭,油田开采的难度和成本也在不断增加。
作为油田开采的重要环节,井下作业成本一直是油田管理者们头疼的问题。
传统的井下作业成本管理方式往往存在着效率低下、成本控制不精确、风险难以评估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油田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了解决井下作业成本管理的难题,越来越多的油田管理者开始关注全过程管理控制井下作业成本的方法。
全过程管理是一种综合管理方式,它将从计划、实施、监控到最终评估都纳入考虑范围,通过全方位的管理手段来实现对井下作业成本的精细控制。
全过程管理控制井下作业成本的方法不仅能够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还能够有效降低作业风险,提高油田的整体竞争力。
本文将针对全过程管理控制井下作业成本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油田管理者提供一种全新的管理思路和方法,从而更好地应对油田开采中的各种挑战。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全过程管理控制井下作业成本,提高作业效率和降低成本,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有效管理和控制井下作业的各项成本,包括人力成本、设备成本和材料成本等,从而使作业更加高效、可控、持续,并最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通过研究全过程管理控制井下作业成本的相关原则和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作业质量,降低作业风险,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验证全过程管理控制井下作业成本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企业提供具体操作建议和经验借鉴。
最终,我们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实施,为井下作业成本管理领域的发展和完善做出贡献,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1.3 研究意义井下作业是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
全过程管理控制井下作业成本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作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
这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
中国海洋石油公司跨国并购案例分析
中国海洋石油公司跨国并购案例分析作者:田国双刘奕彤来源:《会计之友》2013年第26期【摘要】企业并购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已成为当今企业集团壮大的一种重要方式,并购的开展和实施也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议题。
2012年12月8日,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中海油)收到加拿大工业部部长的通知,加拿大政府批准了中海油收购尼克森公司的申请。
文章以此为背景,分析中海油并购尼克森的战略意义,探讨并购实施的过程,希望从中得到更多企业并购的启示。
【关键词】企业并购;资本运营;产权关系一、问题的提出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乔治·施蒂格勒曾经说过:“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并购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
”企业并购作为资本运营的重要方式,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伴随着企业制度的不断演变,迄今为止,全球已发生了五次大规模的企业并购浪潮。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制度的不断健全为企业并购创造了更多的有利条件,以此来实现企业扩张的策略也越发得到重视和运用。
关于企业并购,各国学者由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不同而所持观点各异。
企业自身的管理效率成为达成企业并购的最终内源动力,如果A企业管理效率较高,并存在管理资源剩余,那么它将会寻找效率较低的B企业,通过并购B企业,让B企业达到A企业的水平,并释放剩余的管理效率(威廉姆斯,英国)。
詹姆斯·托宾则以Q值来反映并购实施的可能性,这里的Q值是企业股票的市场价值与实物资产的重置价格的比值,当Q中国上市公司企业并购的实施,依赖于国家法律和政治框架的不断完善,石油能源产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一直以来也得到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扶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适应跨国投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采用收购、兼并、风险投资、投资基金和证券投资等多种方式利用中长期国外投资。
”此外,我国发布了《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逐步建立与《公司法》、《证券法》相结合的上市公司并购法律的总体框架,为我国上市公司从事企业并购(包括海外并购)提供了必要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与生产成本有关的案例
与生产成本有关的案例与生产成本有关的案例:1. 电子产品制造成本的案例:以手机制造为例,生产成本包括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设备成本、研发成本等。
人工成本包括工人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原材料成本包括手机的零部件和电子元件,设备成本包括生产线设备和生产工具,研发成本包括手机的设计和技术研发费用。
这些成本的增加会直接影响手机的售价,因此生产成本的控制对于电子产品制造商来说至关重要。
2. 食品加工业的成本案例:以食品加工厂为例,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包装材料成本等。
原材料成本包括食品的原材料和添加剂,劳动力成本包括工人的工资和福利待遇,能源成本包括电力和燃料费用,包装材料成本包括食品包装盒、袋子等。
这些成本的上升会直接影响食品的售价,因此食品加工企业需要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3. 汽车制造业的成本案例:以汽车制造厂为例,生产成本包括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设备成本、研发成本等。
人工成本包括工人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原材料成本包括汽车的零部件和材料,设备成本包括生产线设备和检测设备,研发成本包括汽车的设计和技术研发费用。
这些成本的增加会直接影响汽车的售价,因此汽车制造商需要降低成本以提高竞争力。
4. 纺织品生产的成本案例:以纺织厂为例,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设备成本等。
原材料成本包括纺织品的纱线和面料,劳动力成本包括工人的工资和福利待遇,能源成本包括电力和燃料费用,设备成本包括纺织机械和检测设备。
这些成本的上升会直接影响纺织品的售价,因此纺织企业需要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5. 石油开采的成本案例:以石油公司为例,生产成本包括勘探成本、开采成本、运输成本等。
勘探成本包括寻找石油资源的费用,开采成本包括钻井、生产设备和人工成本,运输成本包括石油的输送和储存费用。
这些成本的增加会直接影响石油产品的售价,因此石油公司需要降低成本以提高盈利能力。
6. 快速消费品制造的成本案例:以饮料生产厂为例,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包装成本、劳动力成本、设备成本等。
财务分析报告中航油投机巨亏案例分析
12月1日,新加坡《联合早报》报出惊人消息:中国航油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航油)在石油期货交易中,损失5.5亿美元。
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称,目前中航油已接到7家金融机构的偿付要求,总额超过2.475亿美元。其中包括高盛(Goldman Sachs)、巴克莱(Barclays Capital)、标准银行(Standard Bank)和三井有限公司(Mitsui Co)等。
其后,在2004年8月18日,中国航油宣布以每股4.12新元的价格,从印尼商人手中收购了8800万股SPC股份(相当于总发行股本的20.6%)。可是,当年11月24日,中国航油母公司在股东会上投了否决票,以致该项收购计划再次失败。中国航油还为此赔偿了印尼商人3000万美元。
若上述两次收购举动有一次成功的话,据当时公布的数据可推算出,中国航油所代表的国有资产至少可以节省19.56亿—101.24亿人民币。
财务分析报告
——中航油投机巨亏案例分析
财管0801
任孟杰
200809101119
一、事件背景
1.公司介绍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加坡公司”),是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挂牌的上市公司,是“依托中国,走向世界”的石油类跨国企业。
为满足集团公司进口航油业务的需要,新加坡公司于1993年5月26日在世界第三大石油中心——新加坡应运而生。公司经营初期只是从事船务经纪业务。由于市场定位不当等原因,曾先后经历了两年亏损和两年休眠时期。然而,新加坡公司在遭受挫折之后,励精图治、奋发图强。2001年12月6日,新加坡公司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集团公司的首家上市公司、也是中国首家完全利用海外自有资产在国际证券市场上市的中资企业。
(2)再来看内部控制因素中的风险评估。事实上中航油公司是有风险管理制度的 但是中国航油集团公司和新加坡公司的风险管理制度却形同虚设。 新加坡公司成立有风险委员会,制定了风险管理手册。手册 明确规定,损失超过500万美元,必须报告董事会。但陈久霖从来不报,集团公司也没有制衡的办法。2004年6月, 陈久霖还在新加坡公开表示,新加坡公司只负责帮助客户采购。佣金收入相对稳定,风险很低,不会受到油价高低的影响。在具体期货操作上,在新加坡公 司严格的风险管理系统总体控制下,不存在较大风险。而事实却是,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所从事的并非如外界所传的“石油期货交易”,而是“场外石油衍生品交易”,是一项风险极大的交易。期权交易本身的高风险性使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中航油暴露在市场风险极高的国际衍生交易市场中。国际上期权的卖方一般是具有很强市场判断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的大型商业银行和证券机构,而中航油(新加坡)显然 不具备这种能力。场外衍生品交易与交易所内的石油期货交易相比是一对一的私下交易,交易的过程密不透风,风险要比交易所场内交易大得多。国际上场外衍生品交易,几乎是不受政府监管的。作为一家注册在境外的中资企业,此次中航油在国外从事境外衍生 品交易,相关主管部门监管的难度很大。朱国华教授说,“除了受合同法的制约,这种一对一的私下交易,几乎不受交易所成套规则体系的约束。并且存在很大的道德风险。”再说,中航油内部有一个由专职风险管理主任等人员组成的风险控制队伍,他们应该懂得游戏的底限在哪里。很明显,当中航油在市场上“流血”不止时,公司内部的风险控制机制完全没有启动。
财务管理案例
(一)案例资料:材料1:A公司是煤炭类上市公司,2008年1-8月,全国煤炭市场火爆,供不应求,焦煤价格一度突破2200元/吨,电煤价格一度突破1600元/吨,在这种市场形势下,煤炭类上市公司2008年年报利润均创新高,其每股收益远远高于其他行业,A公司也不例外。
但是2008年9月份以来,截止2009年初由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游钢铁电力等行业出现萎缩,虽然煤价仍然较高,但是煤炭销售量急剧萎缩,秦皇岛港口一度出现大量煤炭积压,A公司为了减少产量被迫停产检修。
材料2:B公司为石油贸易类的上市公司,2008年下半年由于世界油价急剧下跌,由于该公司在高油价期间高价购入大量油料,存货成本太高,影响年终业绩。
因此公司决定到国外期货交易所进行石油期货业务,由于操作得当,该企业在新加坡原油期货交易所获利3亿美元,此项业务导致2008年利润表由亏损转为盈利。
材料3:C上市公司2009年1月预计2008年度盈利增长30%,但经注册会计师审计,C公司2008年年报中,存在重大舞弊行为,该企业采用收入提前入账,成本延后入账,伪造销售合同等手法,使当期利润虚高50%。
(二)问题分析讨论:如果你是一位财务分析师,面对以上情况,请思考:1、财务目标有哪几种提法,请简要加以说明。
(1)利润最大化西方经济学家以往都是以利润最大化来分析和评价企业行为和业绩的。
用利润最大化来定位球儿理财目标,简明实用,便于理解。
但其有以下致命的缺陷。
①利润最大化是一个绝对指标,没有考虑企业的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
②利润最大化没有考虑利润发生的时间,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
③利润最大化没有有效考虑风险问题。
这可以使财务人员不顾风险的大小追求最大的利润。
④利润最大化往往会使企业财务决策行为具有短期行为的倾向,只顾片面的追求利润的增加,而不考虑企业长远的发展。
(2)资本利润率最大化是税后利润额与资本额的比率。
有点是把企业实现的利润额同投入的资本或股本进行对比,能够说明企业的盈利率,可以在不同资本规模的企业或企业之间进行比较,揭示其盈利水平的差异。
中石油的财务案例分析
一、案情介绍与分析(一)现状以及存在问题作为中国油气行业占主导地位的最大的油气生产和销售商,Z石油公司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发展道路选择问题,站在国际新形势下,坚持传统和适应形势变革的天平急需一个支点。
通过案例背景材料,我们可以解读到Z公司目前面临的几大问题:1.业绩下滑,这主要体现在当盈利总体增长时,利润同比下降幅度较大。
2.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化工品价格不断下降,导致毛利空间缩小。
3.行业竞争激烈,开采、加工等成本依旧居高不下,且产量虽然增长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4.可持续性发展道路受阻,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如环保、新能源供给等社会问题。
任何公司都不是单一存在的,需要考量外界整体环境和企业内在动力的综合影响。
从宏观来看,因为石油资源本身的稀缺性和分布不均性以及环保、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盛行,某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能源革命,它的出现,不可避免地对整个能源行业产生了影响,行业环境的变化进而对其中的个体公司产生影响。
此外,石油作为我国能源第一产业,极大地影响着GDP,现如今中国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量仍然很大,而刚刚从零储备体系中脱离出来不久的中国石油,还是对进口有依赖性,这不可避免地谈到地缘政治对Z石油公司会产生的影响。
公司内在来看,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传统企业下管理、财务体系等多方面因素的加和作用力。
因此我们从宏观及微观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了问题原因。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1、宏观分析石油资源本身的稀缺性和分布不均以及环保观念流行趋势下衍生的能源革命为石油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曾经,因为工农业基础薄弱,石油消费量并不算大,我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之一,1985年出口量超过了3600万吨,创汇超过67亿美元,相当于当时出口总额的25%,1993年石油进口量超过了石油出口量,我国成为瞬间逆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之一。
2015年我国石油进口量占据总消费量的61%以上,如今也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进口与消费国。
欧洲埃索(ESSO)石油公司(案例)
欧洲埃索(ESSO)石油公司组织的一次部门经理培训汉斯是科隆炼厂的厂长,正在为他的工厂苦恼,埃索公司当时在欧洲有十九个工厂,科隆炼厂的燃料、水电、维修成本是它们之中最高的。
有一天,汉斯接到总部一个通知,让他在两个月之后,到埃宾顿的总部培训中心报到。
报到通知上,还要求他在报到前必需与上层主管副总裁见一次面,谈一次话,准备一个所在公司或工厂目前最难解决的问题,打印32份,带到培训班来。
和开班通知一起接到的,还有一本书,名为《组织行为与管理》,通知上要求他在到培训中心之前,把此书的1-4章看完。
埃宾顿培训中心距伦敦大概有40公里,根据开班通知要求,所有的参训学员都必须在同一时间到伦敦机场集合,连家在伦敦的也如此。
集合后一起乘客车前往培训中心。
汉斯按时来到,并在大客车上找到了预先已被指定的座位,虽然都是同一公司的成员,但是由于埃索公司是一个跨国公司,下属各子公司和企业的管理者们一般都互不相识。
开车的同时,培训中心的召集人向大家布置了在40公里旅途中的两项任务,一是与你邻座交谈,取得足够的信息,在当晚第一次集合会上,用两分钟的时间把你的邻座介绍给大家;二是与你的这位刚刚认识的朋友讨论所带来的问题。
汉斯感到很新鲜,因为他的性格有些腼腆。
但是,他也想按要求去办。
他的邻座麦克向他打招呼了。
到达目的地时,麦克与汉斯已经像是一对老朋友了。
培训中心建在远离城市的乡村;共有四栋一模一样的公寓,每栋公寓又各有一式八套单人住房,另有一间公用的大房间。
全班一共招收28位学员,分为四组。
根据课程设计者的介绍,每个班28个学员,7人一组,共四个组是最佳的组合,易于同时满足教学管理与办班效益的要求。
每组7人和他们的一位指导教师住在一栋公寓里,像是新组成的一个大家庭。
汉斯每天关心金融股票行情报导,就只能到公用的房间去,因为只有那里有电视机。
当然,即使生病,他都必须与另外7个同伴一起看电视,因为大家所关心的信息是基本一致的。
这样,内向的汉斯每天都要与同伴接触,与大家交谈,日见开朗。
珠海碧辟化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案例
珠海碧辟化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案例第二章案例正文2.1碧辟化工PTA项目成本开发的流程2.1.1集团的概况BP集团PTA的事业部是整个碧辟石油集团下的芳烃,醋酰产业的一部分。
整个芳烃,醋酰事业的占碧辟石油集团的年产值虽然不到7%,但超过200亿美元。
集团公司 PTA事业部在过去三十多年共有20多个项目共计1200万吨的PTA产能,是全球最大的PTA供应商,约占全球PTA产能的30%以上。
工厂分布在美国北卡来纳、马来西亚、印尼、比利时、台湾等地区,总产能超过1000万吨。
PTA事业部不断地寻找全球的市场中值得投资兴建项目的地区,以巩固和扩大其市场占有份额。
每当集团兴建新项目时,集团公司都会根据竞争者最有成本竞争力的单位产能投资成本作为超越的目标。
在10多年前,碧辟的PTA生产商项目的单位产能投资成本在1000美元每吨左右,过去碧辟PTA项目投资主要是将工艺包交给国际上专业的工程承包公司总包,由于考虑到技术保密性,公司不能将项目的工艺包发给多家工程总包公司进行竞争性投标,通常只能把总工艺包交给合作多年的战略性承包商。
而战略性项目承包商不仅可以在业主处挣取可观的利润,而且真正地控制项目的成本。
因此,过去以来,碧辟化工作为业主并未能十分有效控制PTA项目的投资成本。
直到碧辟珠海在2003年初投产的项目,单位产能降低到约800美元每吨,即50万吨的PTA生产装置的投资成本约为4亿美元。
此后一、两年内,中国台湾和大陆的民营企业投资的PTA生产线单位产能成本降低到 500美元每吨左右。
此时,集团公司意识到过去投资化工项目的总包办法代理成本高昂,再这样下去失去竞争力和市场是迟早的事情。
在中国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和竞争者低项目投资成扩张的双重压力下,碧辟集团决定在2005年起在中国投资再另建一期90万吨PTA生产装置。
该项目建设期三年,计划于2008年1月投产。
为使得这90万吨项目在中国更有成本竞争力,该公司决定采用创新的项目成本管理方式以低于国际上最低单位产能投资成本建成该项目。
石油公司不确定型案例
某石油公司的不确定型决策国外某石油公司,为了从能源危机中获取巨额利润,试图从油母叶岩中提取石油制品这一事件进行决策。
从目前国际形势看,石油价格可能有4种变动状态:⑴.价格下降,低于现价(低价);⑵.价格上涨,高于现价(高价);⑶.现价不变;⑷.持续“禁运”,价格猛涨(禁运)。
根据上述情况分析,公司作出在未来10年时间内开发油母叶岩的3种策略:⑴.研究:集中力量研究该油的炼油过程,以降低成本;⑵.边研究、边开发:两者结合,但开发仍按现有工艺进行,会有亏损;⑶.应急开发计划:按现有工艺尽快开发,风险更大。
各方案的损益值见表。
思考问题:请分别按不确定型决策的五种方法进行方案的选择。
以你自己的个人价值观来进行决策,你会选取哪一方案?为什么?你如何看待决策中的风险性问题?参考答案:不确定型决策的五种方法是:⑴乐观法(大中取大):先从每个方案中选择一个最大的收益值,即研究方案55百万元,边研究、边开发方案150百万元,应急开发方案500百万元;然后,再从这些方案的最大收益中选择一个最大值,即应急方按的500百万元作为决策方按。
⑵悲观法(小中取大法):先从每个方案中选择一个最小的收益值,即研究方案-50百万元,边研究、边开发方案-150百万元,应急开发方案-500百万元;然后,再从这些方案的最小收益中选择一个最大值,即研究方按的-50百万元作为决策方按。
⑶平均法(等概率法):先计算出每个方按的平均值,然后取最大值方按为选择方案,即从13.75、12.5、-50中选择出13.75所对应的研究方案为选择方案。
⑷乐观系数法(折中决策法):决策者对未来即不乐观,也不悲观,主张找一个折中的标准,这就是乐观系数,用а表示,次题设а=0.7,则计算折中效益值:EMV=а×最大收益值+(1-а)×最小收益值,最后算得研究方案的EMV=23.5,边研究、边开发方案的EMV =60,应急开发方案案的EMV=200,故选择200所对的方案,即应急方案。
石油行业创新案例分析探索石油企业在技术市场与管理方面的创新实践
石油行业创新案例分析探索石油企业在技术市场与管理方面的创新实践石油行业创新案例分析:探索石油企业在技术市场与管理方面的创新实践石油行业作为全球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及资源利用率,并推动可持续发展,石油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创新。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深入探讨石油企业在技术市场与管理方面的创新实践。
一、技术创新案例分析1. 深水钻井技术创新深水钻井是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
挑战巨大的水深和高温高压环境要求研发和应用高效、安全的钻井设备和技术。
英国石油公司(BP)在深水钻井领域进行了突破性的创新,引入了新型钻井设备,包括深水水平井钻井船、先进的下水管设计等,大幅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2. 数字化技术在勘探开发中的应用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石油企业开始将其应用于勘探开发领域。
美国斯伦贝谢公司(Schlumberger)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开发了数字模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井口的温度、压力等情况,为决策提供全面有效的参考依据。
这一技术在勘探开发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石油企业在资源勘探和生产过程中的效率。
二、管理创新案例分析1. 供应链管理创新供应链管理是石油企业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沙特阿美公司(Saudi Aramco)通过引入物联网技术、数据分析系统等手段,实现了供应链的全程可视化。
通过与供应商的信息互通,公司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需求、合理安排生产和运输,提高了供应链的灵活性和效率。
2. 环境保护管理创新石油企业在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因此环境保护管理成为行业发展必须面对的挑战。
挪威斯塔扎公司(Statoil)率先开展了碳捕获和封存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通过将二氧化碳从排放源中捕获并封存地下,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这一创新实践彰显了企业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同时也推动了行业的技术与管理进步。
知名企业成本分析案例7
阿贾克斯石油公司石油精炼扩展项目的成本分析,合并成本情况下的产品组合盈利性分析,现实选择分析本案例的背景是一家由大型综合石油公司所拥有的小型炼油企业,时刻是1980年,当时行业内“最流行的观点”是:到1990年油价将远远高于每桶50美元。
当公司一份财务报告(见列示件1)放到比尔·麦克格雷戈桌上的时候,他仍然感到困惑不解。
报告对他的一位下属正向他极力推举的一个资本支出项目的关键财务数据进行了汇总。
麦克格雷戈是阿贾克斯石油公司位于俄亥俄州密得顿城的炼油厂的总经理,尽管他同意的是化学工程培训,但在业务工作的技术方面,他的政策是相信向他报告的人所提供的推举意见,坚决反以在他的下属经理负责的情况上三猜两虑。
催化裂解部总监约翰·帕特森强烈推举,希望麦克格雷戈批准一项在炼油厂安装一套溶剂除碳装置的打算,其成本大约是30,000,000美元。
溶剂除碳装置的功能是清洁并纯化残渣油,以便将期作为催化剂解部的给料,其后,催化裂解部可将残渣油转化为汽油。
列示件2是一幅示意略图,能够关心你直观地了解炼油厂的运行流程。
所谓的残渣油(即列示件中的6号油)是原油精炼时的产出物之一,只是字面上看,它代表的是原油中有用的最终产品精炼提取后残留下的东西。
作为渣滓,残渣油又脏又臭,粘乎乎的,在室温下甚至都不能流淌。
在阿贾克斯公司,它是被当作令人讨厌的包袱,而不是其他什么东西。
只是,残渣油仍然拥有一个全国性的稳定市场,其价格相当低,其用途包括从单元住宅供热到发电、制备高速公路所用沥青等。
约翰·帕特森相信,将残渣油转化为更多的汽油是一个了不起的主意,尤其是鉴于炼油厂的汽油价格差不多稳定在每桶39美元,而残渣油价格变化专门大,最近几个星期曾低到每桶18美元。
而且催化裂解部还有足够的闲置生产能力来处理额外的给料投入,而又没有外来的额外给料投入可代替残渣油。
麦克格雷戈对帕特森的主意专门感兴趣,因为他也不对6号油抱有多大热情。
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
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摘要: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在高风险的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的过程中蒙受了搞到亿美元的巨额亏损,成为继巴林银行破产以来最大的投机丑闻。
中航油事件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企业内部控制在执行方面的不完善。
2004年美国反财务舞弊委员会颁布了新的内部控制框架——《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不仅满足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需求,也能促进企业建立更为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
本文将内部控制的角度主要介绍事件的过程、原因及启示。
关键字:中航油内部控制案例分析一、中航油事件简介、中航油公司简介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简称“中国航油”)成立于2002年10月11日,是以原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为基础组建的国有大型航空运输服务保障企业,是国内最大的集航空油品采购、运输、储存、检测、销售、加注为一体的航油供应商。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前身——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核心业务包括:负责全国100多个机场的供油设施的建设和加油设备的购置;为中、外100多家航空公司的飞机提供加油服务(包括航空燃油的采购、运输、储存直至加入飞机油箱等)。
、中航油事件经过中航油于2002年3月起开始从事背对背期权交易,从2003年3月底开始投机性期权交易。
这项业务仅限于公司两位交易员进行。
在2003年第三季度前,由于中航油对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判断准确,公司基本上购买“看涨期权”,出售“看跌期权”,产生了一定利润。
2003年底至2004年,中航油错误地判断了油价走势,调整了交易策略,卖出了买权并买入了卖权,导致期权盘位到期时面临亏损。
为了避免亏损,中航油分别在2004年1月、6月和9月先后进行了三次挪盘,即买回期权以关闭原先盘位,同时出售期限更长、交易量更大的新期权。
但每次挪盘均成倍扩大了风险,该风险在油价上升时呈指数级数地扩大,直至中航油不再有能力支付不断高涨的保证金,最终导致了目前的财务困境。
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
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篇一: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中航油事件分析事件经过 2003 年下半年,新加坡公司时任总裁陈久霖擅自扩大业务范围,开始进入石油期权交易市场,从事石油期权交易。
陈久霖和日本三井住友银行、法国兴业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新加坡发展银行和新加坡麦格理银行等在衍生品市场外市场签订期权合约,进行场外期权交易。
2003 年底,新加坡公司的仓位是空头200 万桶,因为石油价格的短暂下跌,公司有所盈利。
然而,进入2004 年之后,石油价格就一路上涨,新加坡公司逐渐由盈利变为亏损。
到3 月28 日,新加坡公司已经出现580 万美元账面亏损。
为了掩盖账面亏损,陈久霖决定对合约进行展期,致使交易仓位放大。
至6 月,公司因期权交易导致的账面亏损已扩大至3500 万美元。
此时,受赌徒心理的影响,陈久霖不仅没有止损,反而将期权合约展期至2005 年及2006 年,并且在新价位继续卖空。
到2004 年10 月,中航油持有的期权总交易量已达到5200 万桶之巨,超过公司每年实际进口量的3 倍以上,公司账面亏损已达1.8 亿美元,公司现金全部消耗殆尽。
10 月10 日以后,石油价格不但没有下调,反而继续一路走高,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陈久霖不得不向母公司中航油集团写报告请求援助。
在接到新加坡公司的求助请求之后,中航油集团不仅没有责令新加坡公司迅速斩仓,反而决定对其实施救助。
10 月20 航油集团以私募方式卖出手中所持15%的股份,获资1.08 亿美元,立即交给新加坡公司补仓。
此举愈发使新加坡公司泥潭深陷。
2004 年10 月26 日和28 公司因无法补加一些合约的保证金而强行平仓,从而蒙受1.32亿美元实际亏损。
接着,11 日到25日,公司的期权合约继续遭逼仓,截至 25 日的实际亏损达3.81 亿美元。
2004 年12 日,在亏损5.5亿美元后新加坡公司宣布向法庭申请破产保护令,中航油事件至此告一段落。
根源积弊已久的国企公司治理问题,即内部控制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贾克斯石油公司石油精炼扩展项目的成本分析,合并成本情况下的产品组合盈利性分析,现实选择分析本案例的背景是一家由大型综合石油公司所拥有的小型炼油企业,时间是1980年,当时行业内“最流行的观点”是:到1990年油价将远远高于每桶50美元。
当公司一份财务报告(见列示件1)放到比尔·麦克格雷戈桌上的时候,他仍然感到困惑不解。
报告对他的一位下属正向他极力推荐的一个资本支出项目的关键财务数据进行了汇总。
麦克格雷戈是阿贾克斯石油公司位于俄亥俄州密得顿城的炼油厂的总经理,虽然他接受的是化学工程培训,但在业务工作的技术方面,他的政策是相信向他报告的人所提供的推荐意见,坚决反以在他的下属经理负责的事情上三猜两虑。
催化裂解部总监约翰·帕特森强烈推荐,希望麦克格雷戈批准一项在炼油厂安装一套溶剂除碳装置的计划,其成本大约是30,000,000美元。
溶剂除碳装置的功能是清洁并纯化残渣油,以便将期作为催化剂解部的给料,其后,催化裂解部可将残渣油转化为汽油。
列示件2是一幅示意略图,可以帮助你直观地了解炼油厂的运行流程。
所谓的残渣油(即列示件中的6号油)是原油精炼时的产出物之一,不过字面上看,它代表的是原油中有用的最终产品精炼提取后残留下的东西。
作为渣滓,残渣油又脏又臭,粘乎乎的,在室温下甚至都不能流动。
在阿贾克斯公司,它是被当作令人讨厌的包袱,而不是其他什么东西。
不过,残渣油仍然拥有一个全国性的稳定市场,其价格相当低,其用途包括从单元住宅供热到发电、制备高速公路所用沥青等。
约翰·帕特森相信,将残渣油转化为更多的汽油是一个了不起的主意,尤其是鉴于炼油厂的汽油价格基本稳定在每桶39美元,而残渣油价格变化很大,最近几个星期曾低到每桶18美元。
而且催化裂解部还有足够的闲置生产能力来处理额外的给料投入,而又没有外来的额外给料投入可代替残渣油。
麦克格雷戈对帕特森的主意很感兴趣,因为他也不对6号油抱有多大热情。
由于6号油供求的季节性波动很大,加之市场相对单薄,其价格相对于汽油价格变幻莫测,简直臭名昭著。
目前汽油价格是每桶39美元,残渣油价格是25美元,价差为每桶14美元;但在最近几个月,残渣油价格曾低达每桶18美元,也曾高达每桶35美元。
他估算,汽油与残渣油价差的标准差大体在平均价差的80%左右。
帕特森还告诉过麦克格雷戈,阿贾克斯公司的许多竞争对手已经在其炼油厂安装了溶剂除碳装置,并且还有一大串企业在排队等候安装这一装置,因此,这一投资一定是一项好买卖。
不过,这些理由并没有给麦克格雷戈留下特别的印象,因为他知道,主要的石油公司在战略问题上往往是各行其是,不会因为阿什兰公司和马拉松公司正在放弃对重油(6号油)的倚重而转向从每桶原油中生产更多的轻油(汽油),就意味着阿贾克期公司应当自动跟进。
事实上,对留在重油市场的企业来说,这还意味着生意会更好一些。
以埃克森公司为例,麦克格雷戈就曾听说它仍然把重油看做其产品系列中尚具活力的一个项目。
而且,麦克格雷戈知道,阿贾克斯公司的营销部门也不会同意放弃残渣油业务,因为每个销售区都还有一名残渣油销售经理,并且此事还涉及许多长期的客户关系,包括政治敏感的东北部地区和许多公用发电企业。
但同时麦克格雷戈也的确清楚,增产的汽油目前在批发市场能够很轻易地销售出去,只是其长期的销售前景尚不明朗。
麦克格雷戈已经告诉过帕特森,要把他安装溶剂除碳装置的想法推销出去关键是看投资的回报如何,他要求帕特森与经济分析部一道,把溶剂除碳项目的各项数据汇总起来。
如果确实是他所说的那样一个好主意,数字会昭示这一点,然后麦克格雷戈就可以向总公司的资本支出委员会推荐这一项目。
公司目前对新提议的投资项目的“收益率门槛”是税后20%。
帕特森心里早已急切地接受了这个项目,因为他在阿什兰石油公司的一位熟人曾宣称,他们炼油厂的溶剂除碳装置是他20年来在这一领域见到过的最佳盈利项目之一。
而当麦克格雷戈收到财务汇总报告的时候,他却感到踌躇不决,因为数字显示,溶剂除碳项目看起来并不那样美妙。
当麦克格雷戈把这份报告拿给帕特森看的时候,后者指责那些“只会数豆子”的部门试图用“可笑的数字”毁掉这个好项目。
他对报告中的两项数字非常生气:燃料油汽的成本按每等量桶29美元计算,而残渣油的成本却按每桶32.3美元计算!他说,燃料油汽实际上是一钱不值、免费使用,因为它除了作燃料之外,没有其他任何用处。
他辩解说,既然每当对原油进行处理的时候炼油厂就自动获得燃料油汽用于加热,那么它就没有销售价值,因此,应当认为它是一钱不值。
事实上他认为燃料油汽应当标为负成本,因为如果不现场使用,炼油厂还得花钱购置设备来把它点燃烧掉。
他说,他宁愿把它利用起来,既可以节约这笔成本,还可以省掉与环境保护局打交道的烦恼,因为当燃料油汽被烧掉的时候,环境保护局还有一笔大气污染账要算。
他还说,对于报告中把残渣油的成本定为每桶32.3美元,他更是感到不高兴,他认为把残渣油的成本标得比原油本身还高简直是疯了,毕竟实际上残渣油是你将原油中所有有用成份都提取后剩下的东西。
既然残渣油对客户的有用性大大低于原油,怎能把它的价格标得比原油还高!虽然原油本身由于静电堆积处理起来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它在几乎所有用途上都可以代替残渣油。
帕特森先前曾说,他从来也没有对成本计算发生过兴趣,因为他估计会计师们会算得更精确,但如果这份报告就是这些人如何思考问题的一个例子的话,阿贾克斯公司算是有病了。
麦克格雷戈也曾同意说,帕特森的观点看来有一定的道理。
接下来,麦克格雷戈把起草这份报告的本·安德森叫来,一起讨论帕特森对报告中成本计算的反对意见。
安德森向麦克格雷戈保证说,他绝没有存心要毁掉帕特森的主意。
他说,实际上报告中的分析还向有利于帕特森建议的方向作了一些倾斜,对于自己为使这一项目显得好看一点而勉为其难地粉饰它,他甚至曾经有过罪恶感。
他说,报告中的一个问题是,燃料油汽的实际成本按照阿贾克斯公司的成本会计制度,标示的是每桶29美元,这也是能源部在确定汽油最高限价时确认的成本。
然则,实际历史成本对这个新的资本投资项目来说并不相关。
安德森提醒说,炼油厂目前的燃料需求中大约一半是用燃料油汽来满足的,另一半是用残渣油来满足的。
溶解除碳项目不会增加原油蒸馏过程中产生的燃料油汽,相反,它还会消耗已经产生的部分燃料油汽来加热。
从炼油厂总体来看,溶剂除碳项目将增加消耗残渣油来进行加热,而会计记录中残渣油的成本是每桶32.3美元,因此,溶解除碳项目的燃料成本应当是32.3美元。
安德森将其称为“机会成本”,以区别于实际历史成本。
关于6号油究竟应该怎样计算成本的问题,安德森说他同情帕特森,但每桶32.3美元是一个实事求是的数字。
他说,一系列产品都是从原油蒸馏中产生出来的,包括残渣油,这些产品每一项都应当摊销生产成本,因此,一桶残渣油不但应当承担一桶原油的成本,还应摊销原油蒸馏过程中的一些运行成本。
他说,这些原油蒸馏的运行成本可以按照产品价值、产品数量或产品总能值等标准进行摊销。
不管按哪种标准摊销,原油蒸馏得到的产品其成本将比原油更高。
安德森最后得出结论说,在燃料油和残渣油成材一高达每桶32.3美元的情况下,溶剂除碳项目的盈利性实际上比列示件1所示还要差,从经济的角度看,这一项目肯定不会得到批准。
不过,既然大多数公司在其会计制度中都是采用历史成本而不是机会成本,他按报告中的分析那样做点变通,也算是对帕特森的迁就让步吧。
他说,他在报告中已经对帕特森做出的另一个让步是,分析中没有摊销资本成本,即催化裂解装置的每年固定运转成本。
这套装置当年耗资1.95亿美元建造,现在每年的固定运转成本也在450万美元。
目前这套装置的利用率只达到60%,如果溶剂除碳项目上马,利用率可提高到93%。
安德森说,既然从经济角度讲这些都是“已投入的成本”,在溶剂除碳项目的分析中也就没有将其包括在内。
但是从全面成本的角度讲,溶剂除碳项目将占用催化裂解装置三分之一的生产能力,因此也应承担资本的三分之一和每年固定运转成本的三分之一。
分析报告中之所以可以只用3000万美元就完成一个溶剂除碳项目,完全是因为它搭了催化裂解装置的便车。
讨论以麦克格雷戈承认安德森的观点看来言之成理而告终。
从麦克格雷戈的背景来看,接受的成本会计培训很少,他一直认为这是一个技术性专业问题,需要的时候总经理可以聘请专业人员来解决。
但是面对这个溶剂除碳项目,他感到非常沮丧,不知道究竟该相信哪些成本数据。
而且,帕特森向他汇报的时候他同意帕特森的观点,安德森向他汇报的时候他又同意安德森的观点,他觉得自己简直有点愚笨无能。
一天,他叫他的工人控制员弗雷德·莫顿与他共进午餐,让他看看本·安德森的报告,并就帕特森对这份报告的反对意见谈点看法。
莫顿认为,基础性的问题是在计算中6号油的成本究竟该怎么认定。
他说他不同意要溶剂除碳项目摊销催化裂解装置三分之一的成本,因为这并不是因溶剂除碳项目而新增的,不过他也承认,要不是因为催化裂解装置还有闲置生产能力,溶剂除碳项目的吸引力将大大降低。
至于成本,他认为安德森采用阿贾克斯会计制度确定的成本是正确的,残渣油应当被看成是炼油厂所生产的系列共生产品中的一个,应当按照每桶32.3美元的成本计算(与此对照,中间蒸馏油为每桶32.9美元,汽油为每桶34.8美元)。
他同意说,具体摊销方法(按重量、按体积、按热值,等等)的随意性很大,但他又强调说,把精炼成本摊销一部分到溶剂除碳项目上将使其代价太高。
他说,若要将残渣的成本标示更低,一个办法就是不把它当作共生产品看待,而是把它当作附属产品看待。
附属产品具有以下特征:1、它不是生产过程中所希望得到的产出品,只是在生产所希望的产品时碰巧被弄了出来;2、相对于主产品,其销售价值低;3、其产量相对较少。
莫顿继续说道,按常规成本会计操作,对附属产品的成本记作零,市场给它一个什么价格,它就按什么价格出售,销售收入则冲减必须由希望产出的产品承担的成本。
对炼油厂来说,这就意味着汽油和中间蒸馏油(喷气机燃油、内燃机燃油、家用取暖油)的成本应由原油成本中上原油蒸馏运转成本减去残渣油销售收入,而残渣油在会计上则将成本记为零。
他提醒说,好几家主要的石油公司都是采用的这一会计方法,而另外也有几家采用的是与阿贾克斯公司相同的会计方法。
按照附属产品的会计方法,如果不把残渣油进行转化作为裂解给料或作为炼油加热的燃料,则在资本支出分析中,你能将它卖个什么价就定个什么价。
他认为,鉴于汽油销售价目前是每桶39美元,那么残渣在整个价格波动周期内的平均价应当在每桶20美元左右,而其目前价是每桶25美元。
不过,他又补充道,残渣油的长期价格必然受到停止公用发电企业燃烧残渣油的政策规定的严重压制,也将受到汽油消费趋热的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