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重点知识点

合集下载

《语言学纲要》知识点整理

《语言学纲要》知识点整理

《语言学纲要》知识点整理《语言学纲要》是一本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语言学主要概念和理论的教材。

全书共分为八章,包括语言学的起源和发展、语言学的分类、语言的结构与功能、语言的演变、语言与社会、语言习得与教学、语言与文化、应用语言学等内容。

下面整理了该书的主要知识点,以便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1.语言学的起源和发展-语言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研究语言的主要学派及其代表人物-语言学的分类及其特点2.语言学的分类-语音学:研究语音的产生、传播和接受的规律-词汇学:研究词汇的形成、结构和意义的规律-语法学:研究句子的结构和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语义学:研究语言单位的意义和语义关系的规律-语用学:研究语言使用的背景、目的和效果的规律3.语言的结构与功能-语音的基本要素:音节、音位、语调等-词汇的分类及其特点:实词和虚词、专用词和普通词等-句子的成分和结构:主语、谓语、宾语等-语言的功能:交际功能、表达功能和认知功能等4.语言的演变-语言变异和语言变种:方言、口音等-语言变迁和语言变异的原因:历史、地理、社会等-语言接触和语言借用:外来语的影响和借词现象-语言变化的规律和趋势:语音演变、词汇演变等5.语言与社会-社会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语言社会化和语言规范化:语言的习得、使用和变异的规律-语言地位和语言权力:标准语和方言的关系-语言与身份认同:地域、阶级、性别等对语言的影响6.语言习得与教学-语言习得的理论和过程:母语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语言教学的理论和方法: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材料和教学法-第二语言习得的问题和难点: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语言评价和测试:能力级别、智力水平等7.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反映-语言与文化的差异:语义、词汇、语法等方面-语言的文化功能:人际交往、思维方式、文化传承等-语言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障碍与跨文化交流8.应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的定义和发展:语言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语言规范和语言政策:标准化、推广普通话等-语言工具和技术:翻译、口译、计算机语言处理等-语言研究的前沿和发展趋势:多语种研究、语料库语言学等。

语言学纲要重点汇总

语言学纲要重点汇总

名词解释1 【组合关系】是指语言符号的链条上各个符号之间的关系。

具体说是句子内部词与词之间,词内部语素与语素之间的关系。

组合关系是现成的,存在于现成的词和句子之间。

2 【聚合关系】是指在语言符号的某一位置上,具有共同特点,可以互相替换的符号之间的关系。

聚合关系是潜在的,存在于人们的大脑中。

3 【音位】音位是一定的语言或方言系统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是根据语音的社会性质划分出来的。

【音位的变体】属于同一个音位的各个音素,就是这个音位的变体。

4 【语言分化】指一种语言分化为不同的变体,或者进而分化为不同的语言,它是语言发展的一个方面的表现。

5 【语言替换】指随着不同民族的接触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是指一种语言排挤或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

这是不同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基本形式。

6 【洋泾浜】指在不同的语言频繁接触的地区,持不同语言的人把他们各自的语言成分混合在一起,创造出的一种新的临时性的交际工具,它只有口头形式,只能在某些场合使用,没有人把它当做母语来学习。

7 【语言联盟】也称‘语言的区域分类’。

它是指一片地理区域内的不同语言不仅在词汇上相互有大量的借贷,而且在语音,语法系统的结构格局,结构规则方面也十分相似,但各语言仍有相当数量的核心词根彼此不同。

8 【符号】是约定的代表某种事物或意义的标记。

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是一定形式和一定意义的统一体。

9 【任意性】语言符号的意义关系是由社会约定的。

即用什么样的声音表示什么样的意义,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11【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职业、性别、阶段、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个标志,也是语言变化所形成的社会变体。

12【亲属语言】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不同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

13【语言的谱系分类】根据语言是否来自同一语言的分化及分化的辈分等级而对语言作出的分类,叫做语言的谱系分类。

《语言学纲要》知识点

《语言学纲要》知识点

《语言学纲要》知识点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科学,而《语言学纲要》则是对语言学核心知识的系统梳理和总结。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语言学纲要》中的重要知识点。

语言的功能是理解语言的基础。

语言具有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

社会功能体现在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无论是日常交流、商务谈判还是文化传承,都离不开语言。

同时,语言也是社会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维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思维功能则表现为语言是思维活动的重要载体,是思维成果的储存所,我们依靠语言来进行思考、推理和表达复杂的思想。

语言的符号性质是语言学中的关键概念。

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

任意性指语言符号的音与义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是社会约定俗成的结果。

比如“书”这个词为什么用“shū”这个音来表示,并没有内在的逻辑依据,只是大家共同认可的一种约定。

线条性则指语言符号在使用时是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出现的,像一条线一样,不能在同一时间说出两个符号。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语音的物理属性包括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质。

音高决定了声调,音强影响着重音和轻音,音长在某些语言中也能区分意义,而音质则是区分不同音素的最根本依据。

元音和辅音是语音的基本组成单位,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碍,辅音则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词的构造方式多种多样,有单纯词、合成词等。

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如“天”“地”;合成词则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如“火车”“计算机”。

词汇的发展变化表现为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亡和词义的演变。

词义具有概括性、模糊性和民族性等特点。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

句子是语法研究的重要单位,根据结构可以分为主谓句、动宾句等不同类型。

语法手段包括词序、虚词、形态变化等。

比如在汉语中,词序非常重要,“我吃饭”和“饭吃我”意思完全不同。

语言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和渐变性。

不同的语言要素发展速度不同,比如词汇发展较快,语法相对稳定。

语言的发展是逐渐变化的,不会突然发生巨大的改变。

语言学纲要复习要点.doc

语言学纲要复习要点.doc

一、导言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古印度、古希腊和古罗马、古中国2、中国的“小学”:中国占代的语言学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口己的“小学”传统,“小学”就是指的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学,包括音韵学、训诂淫、文字学三个方面。

3、语言交际过程的五个阶段:“编码一发送一传递一接收一解码”五个阶段二、语言的功能1、语言是最重要的信息传递手段,为什么?①人们在进行社会交际的时候,除了运用语言传递信息外,也可以借助其它手段传递信息,表达思想。

②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什么交际工具,它所传递的信息内容都是有限的,而且离不开语言基础,它们实际上是在一定范围代替语言,没冇语言的存在,也不可能有这些信息手段的产生,可以说,语言是一切交际工具的基础。

因此,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递的手段。

2、儿童学语的两个阶段:独词句、双词句阶段3、大脑左右半球分工右半边躯体的行为由左脑控制,左半边躯体的行为由右脑控制。

此外,大脑左迤还控制着语言功能以及相关的计数、分类、推理等功能,掌管抽象的、概括的思维,而大脑右半球则在音乐等艺术感知、人的面貌识别、立体图形的识别、整体把握能力、内在想象力等方面其着主要作用,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三、语言是符号系统1、符号p22符号是用來表示某种意义的标记,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

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p26~27任意性:语言屮音和义的结合完全是任意的,是约定俗成的。

线条性:语言符号的线条性是指语言符号在使用中是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个跟着-个依次出现,在吋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再空间的面上铺开。

3、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p31符号和符号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起來的关系,就是语言的组合关系。

四、语音:1、音素、音位,它们之间的关系。

p43(1)音素和音位都是语音线性切分的最小单位。

(2)音索基于语音的自然属性,音位基于语音的社会属性。

(3)咅素包括了所有人类语言能够区分的咅,咅位只包括了某一种语言必须要区分的音。

语言学纲要重点

语言学纲要重点

语言学纲重点湘西竹海导言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中国、印度和希腊①印度:解读经文(梵语典籍《吠陀》)◊研究梵语(语法分析、词源解释和词典编纂)◊前4世纪巴尼尼《梵语语法》②希腊:哲学影响大,演讲和辩论盛行,典籍丰富◊前3世纪第欧尼修《希腊语法》③中国:文言文与口语距离大,汉字字形变化◊解读文化典籍◊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小学)2、语言学的真正建立是在19世纪初叶,以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形成为标志。

3、瑞士语言学家德·索绪尔,现代语言学之父。

在他的理论基础上,形成了结构主义语言学,因而他也被视为结构主义学派的鼻祖。

20世纪初,他的学生将课堂笔记整理成《普通语言学教程》,是其代表作。

4、语言学的分类:①理论语言学:侧重理论探讨的语言研究称为理论语言学,它是语言学的主体和理论基础,包括对具体、个别语言的研究和综合各种语言的研究。

②应用语言学:研究语言学应用问题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叫做应用语言学。

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仅指语言教学,广义的应用语言学包括各种跟语言相关的跨学科应用研究。

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数理语言学、病理语言学等等。

5、语言学的学科性质及其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语言学是关于社会生活中的最基本现象的研究之一,是一项基础研究。

与人文科学关系密切,也与各个时代的自然科学思潮有密切的联系。

在学科体系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联系的桥梁。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语言的功能: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语言的思维功能、语言的其他功能(认知功能、标志功能、文化记录传播功能、心理调节功能、审美愉悦功能)1、语言信息传递的手段及各种手段的性质⏹语言与文字⏹语言与体态语⏹语言与旗语、电报代码等⏹结论:身势等非语言的形式,独自传递的信息有限,多半是辅助语言来传递信息;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旗语之类则是建立在语言或文字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

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叶蜚声语言学纲要全册复习知识点笔记(重点)

叶蜚声语言学纲要全册复习知识点笔记(重点)

导言一、语言学的对象和学科性质(一)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1.语言现象语言现象是人类社会普遍具有的现象,它是最早纳入人类研究视野的现象之一.(1)人类对于世界上的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理性认识以及相关的许多抽象观念,是在各个古典文明形成的时期出现的.有关语言的理性思考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2)中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古希腊的哲学家、古代印度的思想家等,都提出了对语言的一般看法,并且对后人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是对语言的最早的理性认识.2.语言学的发展过程(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在各个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古代文化典籍的传承成为文化发展延续的重要途径.这些政治、哲学、宗教、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经典著作要得到学习和继承,都需要语言方面的分析和解释.这样,在许多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地区都出现了语文学研究,这是语言的系统研究的开始.中国、印度和希腊-罗马在传统语文学的研究上都取得了辉煌成就,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2)语言学三大发源地的成就①中国传统语言研究a.先秦时期已经出现大量的文化典籍,它们所使用的古代书面语体被后人学习继承,称作文言文.直至 20世纪初,正式的书面语一直使用这种文言文的形式.b.中国传统的语言研究主要是围绕解读文言文典籍的需要进行的,主要是分析汉字的形体,探求它的古代读音和意义,形成了统称"小学"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也就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②古代印度语言研究a.在印度,文化经典主要是宗教典籍,所用的语言是古代的梵语.最初这些经典是靠口耳相传,后来由文字记载下来.b.古代印度的语言研究主要是对这些宗教经典的解读.古代印度的学者在对语言一般性质的认识以及具体的语音和语法研究等方面都有卓越建树,对世界其他地区的语言研究也产生了深远影响.③西欧语言研究a.古希腊有丰富的文化典籍,语文学非常发达,已经有了系统的语法研究成果. b.罗马人继承了古希腊的语言研究传统,形成了拉丁语的语法研究体系.c.西欧各国有一千多年时间在正式的场合都使用古典拉丁语,语言研究主要围绕拉丁语进行,语法、修辞、逻辑成为学校传授的主课,编出了种种语法、词典和读本,逐渐形成了传统的西方语言学.(二)语言学的学科性质1.语文学时期的语言研究不是独立的学科语文学时期的语言研究首先关注的是反映在古代书面文献中的古代思想观念、政治制度等等.语文学时期语言研究的直接目的是解读古典文献,而不是自觉地探索语言自身的规律.因此,语文学时期的语言研究还不是独立的学科.2.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到 19 世纪,语言自身独有的发展规律被广泛地认识到,形成了历史比较语言学,这标志着语言学不再是其他学科的附庸,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3.语言学作为一门现代科学的形成20 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存在于语言社团中每个人头脑中的共同的语言形式结构是语言学研究的真正对象.这为形成系统的现代语言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语言学从此成为一门现代科学.【名师点拨】对于这一部分内容,考生需从整体上认识语言学的历史发展脉络与性质特征. 4.语言需要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研究语言系统大致可以分为语音、语法、语汇等几个子系统.(1)共时语言学的研究角度:描写语言每个子系统在某一个特定时期的共时状态和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关联.(2)历时语言学的研究角度:研究语言每个子系统在不同时期所发生的变化及其变化中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关联.(3)语言研究可以具体地研究某一个语言,也可以通过多语言的比较探求所有人类语言的语音、语法、语汇在共时结构上的共性,探求所有人类语言在历史发展中的共同规律.5.理论语言学及其任务(1)理论语言学,也称普通语言学,是关于语言的一般规律的理论研究.(2)理论语言学的任务是综合各种语言的研究成果,归纳成语言的一般规律.(3)理论语言学目前只是综合了一部分语言的研究成果,还有待于不断补充和修正.6.语言与人类自身以及社会环境存在着密切关联(1)语言学也探究语言系统与人、社会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2)20 世纪下半叶出现了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新的语言学分支,以及关于语言功能、的研究,语言认知基础的研究,逻辑和语义的关系的研究等.7.语言学是一项基础研究语言学是关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最基本现象的研究之一,语言学与数学、逻辑学、物理学、生命科学等基础学科一样,是一项基础研究.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一)语言研究的最根本问题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在整个语言交际过程中, 语言学关心的核心是编码和解码的过程,它涉及对语言结构本体的研究,包含形式和内容.可以说,语言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是语言研究的最根本问题.(二)语言学研究的多学科性要真正把语言交际的过程认识清楚,需要各门学科的配合和协作.很多学科都从自己关心的角度来研究语言.这些学科研究的目的不完全在于语言自身,但这些研究对于全面认识和把握语言的各个侧面和各种特性是必需的, 有益于语言本体研究的深入.(三)语言研究和其他人文学科的密切关系1.在语言学成为独立学科前,语言研究就是哲学、逻辑学、文学或文献学的一部分,可见语言研究的成果对于这些学科的重要性,而这些领域曾是语言学最初产生的土壤,直接影响了最初语言研究的视角.2.当语言学成为独立学科后,这些传统的人文学科和语言学之间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人文社会学科也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四)语言学和各时代的自然科学思潮的密切相关性1.19 世纪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在语言观念和研究方法上都与生物学的进化论关系密切.2.20 世纪初的语言结构思想与科学的整体论思想息息相关.3.20 世纪下半叶,语言学和信息科学、认知科学、数理逻辑等学科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密切关联,这些学科在研究取向、理论方法和阐释方式上都直接影响了语言学研究,这些学科的发展也亟待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为其提供必要条件.(五)语言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联系的桥梁1.从语言现象的特征和语言学的发展历史看,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语言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联系的桥梁.2.语言学在揭示语言的根本性质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借鉴融合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不断开拓新的研究视角,提供新的具有创造性的理论,在加深认识语言现象的同时,也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方法的参照.三、语言学的应用价值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语言学在继承传统文化和文字教学中的价值1.在历史上,语言研究曾为解读古代经典,继承传统文化提供了基本保证.2.语言文字教学是传统语言研究的重要应用领域.语言教学需要建立在对语言的理性认识之上,是语言研究成果最直接的应用.3.在文化交流中,不同语言之间的口语和书面语的翻译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语言研究成果为其提供帮助.(二)语言学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语言学和其他学科间的密切关联体现出语言学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不仅在逻辑学、心理学等人文学科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神经生理学、信息科学等自然学科中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促使形成了许多交叉学科,如社会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等. 2.有些学科本身就是应用学科,具有直接的应用价值,如病理语言学.(三)语言学研究成果为国家政府制定有关语言的政策法规提供参考和依据1.有关语言的一些政策法规成为国家政府规划政策的一部分,比如民族共同语的确定和规范,文字的规范等.2.国家语文政策的制定需要顺应语言自然的规律,语言学研究的成果为这些政策的正确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3.在民族语文政策的制定、普通话的推广等工作中都需要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这也是语言学重要的社会需求.第 1 章语言的功能一、语言的社会功能(一)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1.信息传递功能语言的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这一功能体现在语言上就是内容的表达. 2.语言之外的其他信息传递形式(1)面部表情、手势、躯体姿态等非语言的形式,独自传递的信息有限,多半是辅助语言来传递信息;(2)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3)旗语之类则是建立在语言或文字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 由此可知,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二)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1.语言的社会功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或保持某种社会关联,可称为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互动包括两个方面:(1)说话者在话语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意图;(2)这些又对受话者施加了影响,得到相应的语言或行动上的反馈,从而达到某种实际效果. 2.语言是说话者和听话者间交际互动的工具.二、语言的思维功能(一)语言和思维的关系1.思维功能是语言功能的另一重要方面语言是社会现象,是社会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心理现象,是人类思维的工具. 2.无论是思维的形式、思维的过程还是思维的生理机制都和语言密切相关(1)从思维的形式上看语言是思维活动的动因和载体,是思维成果的贮存所.逻辑学把概念、判断和推理看作思维的基本形式.这些思维的基本形式都要依靠语言.概念表达要依托词语,判断和推理要在话语中实现.即使使用像数学符号那样的表达形式,也是以语言为基础的.(2)从思维的过程上看思维是知识的认知、获取和运用的过程,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客观的现实通过认知转化为主观化的信息必须有一套符号.人类使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符号是语言,语言符号帮助人达成对外界的认知,储存认知的成果, 并且发展人的认知能力.(3)从思维的生理机制上看大脑中有专门控制语言功能的区域,和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密切相关.目前新兴的认知神经语言学就是综合了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生理学的成果,是专门探求语言、思维和大脑神经网络之间关系的一门交叉学科.(二)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1.大脑的左右分工人的大脑有左右两个半球,中间有"脑桥"(神经纤维)连接,使两个半球互相沟通.左半球管右半身的动作,右半球管左半身的动作.此外,大脑左半球控制着语言功能以及相关的计数、分类、推理等功能,掌管抽象的、概括的思维,而右半球则在艺术感知、面貌识别、立体图形识别、整体把握力与内在想象力等方面起着主要作用.2.大脑的其他具体功能分区人类大脑有躯体运动区、躯体感觉区、视区和听区,它们对称地存在于大脑的两个半球中.此外,大脑有人类特有的语言功能区:(1)说话中枢说话中枢,也称布洛卡区,在大脑左半球前部.这一区域受到损伤就会得失语症,丧失说话能力,但基本能听懂别人的话.(2)书写中枢书写中枢在大脑左半球前部,靠近布洛卡区.这一区域受伤的人,其他运动能力尚好,但失去写字、绘画等精细动作的能力,称作失写症.(3)视觉性语言中枢视觉性语言中枢在大脑左半球的后部,具有阅读理解功能.这一区域受损的人在视觉上并无障碍,但无法理解文字的意思,称作失读症.(4)听觉性语言中枢听觉性语言中枢在大脑左半球的后部,靠近视觉语言中枢.这一区域受损的人可以听到别人说话,但不能理解,同时自己表达也有问题,称为感觉性失语症.(三)儿童语言习得与思维的发展1.学话的过程实际上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过程(1)词汇的掌握和词汇量的发展方面.词汇的掌握既是语言掌握的重要方面,也是衡量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指标.(2)语法掌握方面.语法的掌握分为三个阶段:独词句,双词句和实词句,进而掌握表示语言单位之间关系的虚词.这表明孩子在学习语言的道路上逐步摆脱事物具体形象的影响而愈来愈注意语言本身.2.儿童语言习得必须具备的条件(1)先天生理基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脑的结构和功能.(2)外界的社会条件.只有生活在正常的语言环境中,大脑的这种语言潜能才能得到开发.(3)儿童语言能力的开发还有时间的限制.最迟到十二三岁,如果在此之前没有机会学习语言,那么此后就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自如地运用语言了.(四)关于聋哑人的语言和思维聋哑人也是能够思维的,原因有:1.聋哑人有健全的大脑和发音器官聋哑人和常人一样,生活在人类社会中,有健全的大脑和发音器官.他们主要是因为耳聋听不见别人说话, 才学不会语言.一旦恢复或获得了听觉,聋哑人也就可以逐渐学会说话.2.可以通过别的感觉器官传递信息大脑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司令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由它统一指挥,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聋哑人不能利用听觉符号传递信息表达思想,但可以通过别的感觉器官得到补偿.(五)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1.思维能力的普遍性思维是大脑的功能.人类大脑的生理构造都是一样的,没有民族性,因而大脑的功能--思维能力也没有民族性,全人类都一样.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密切相关的,人类思维能力的普遍性与语言能力的普遍性是一致的. 语言的普遍性质也是语言的最根本的性质.2.思维方式的特殊性世界上有几千种语言,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中使用,这些不同的语言既有共同性也有明显的差异性.思维的过程伴随着语言的运用,语言的差异会导致思维方式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语言中的词汇反映出该语言社团对现实世界的概念分类.不同的语言反映出不同民族的语言社团对现实世界的概念分类有很大不同.(2)思维方式的差异更多地体现在不同语言在表达思想时语法方面的不同特点.第 2 章语言是符号系统一、语言的符号性质(一)语言和说话1.语言的有限性和无限性说话的行为和说出的话都属于语言现象,语言现象是无穷尽的.但无限的句子中包含着有限的东西:不同的句子中所包含的词是有限的.同一个词可以和不同的词组合,构成不同的句子.更重要的是,组织这些材料的规则是极其有限的.语言学所研究的"语言",正是指由有限的材料和有限的规则组成的系统,而不是指具体的话语. 2.语言和说话的区别说出来的一句一句的话和说话时所用的词与规则是两回事.(1)说话的行为和说出的话语总是具体的,在发音、词语选择、句子形式的运用等方面都有个人的特点. 而每个人说话或听话时使用的材料和规则却是具有一般性的,是社会每个成员共有的.(2)语言是能够生成话语的符号系统,而具体说出来的话语则是人们运用语言系统所产生的结果.(3)每个人说话都是自由的,但说话时选择什么材料,遵循什么规则是不自由的,必须服从社会的习惯. 所以,语言又是社会的规约,对每个语言使用者都具有强制性.【名师点拨】考生须准确掌握语言和说话的关系,结合实例识记语言和说话内容.说话和语言的区分是历年考研真题中的常考知识点.(二)语言与符号1.符号的含义符号是指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标记,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形式是人们的感官可以感知的,而这些可以感知的形式都具有专门的意义,因此这些形式就具有了符号的功能.(1)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是不可分离的,二者的结合才构成符号,没有无意义的符号形式.(2)符号的形式和意义都是一般性的.(3)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上的、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2.语言符号的性质(1)语言符号的第一性的形式是人类发出的声音,用声音作为语言符号形式的物质载体,有其自然属性的优势.(2)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对它所指代的一类心理现实的概括.这首先涉及心理现实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其次涉及语言符号意义的概括性.①客观现实是四维时空中外在于人的所有存在:当下和历史上所有的人物、事物、现象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心理现实则是客观现实经过人的认知贮存在人的大脑中的各种知识信息.②符号的意义是认识活动的成果,代表一个一般的概念.所以,语言符号的意义是一般的、概括的东西.这一般的、概括的东西既能指任何具体的个体,也能指概括程度不同的类.二、语言符号的系统性(一)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不同的语言用什么样的语音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各不相同;(2)同一个语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语音形式和意义的联系也是会变化的;(3)就单个的语言符号而言,其形式和意义的关联,在很大程度受制于它所从属的符号系统,取决于它在系统中的位置.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范畴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和符号系统的其他形式和意义相关联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强调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也是强调语言符号的系统性.2.语言符号的线条性语言符号的线条性是指语言符号在使用中是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语言符号的线条性有以下作用:(1)语言符号的线条性使人们要表达的复杂的意义都要通过符号序列的形式体现.在语言使用中,不仅要了解单个符号的音义关系,还要了解符号序列中符号之间的关系以及单个符号和符号序列整体的关系,这样才能达到完整意义的表达或理解的目的.(2)结构关系的不同是由符号的线性排序不同来表达的,语言结构规则就隐含在这些线性序列中.所以, 线条性是语言符号系统分析的基础.(二)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1.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语言符号系统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 2.语言的分层情况语言装置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分层和不同层面上分为大大小小不同的单位. (1)单位大小的不同.句子是由若干单个符号构成的.符号之间的结构关系常常是小的符号先构成了更大些的结构单位,大的结构单位还可以构成更大的单位,如此类推,最后构成句子.(2)语言系统分为音系和语法两个层面.在这两个层面上都有最小单位和小单位组成大单位的多级组织结构,这是语言系统最重要的特点,即语言系统的两层性.3.语言系统两层性的特点语言系统两层性的一大特点是形式层的最小单位一定大大少于符号层的最小单位.(三)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语言系统中每个符号都处在既可以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这样两种关系当中. 1.组合关系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形成高一级结构.处于高一级结构中的各个符号,称为结构的成分.结构中各个成分的关系称为组合关系.也就是说,组合关系是同一性质的结构单位按线性次序根据构造规律组合起来形成的关系, 即符号与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成分一旦组织为结构,就不再仅仅是个体,还增加了彼此之间的组合关系,增加了属于结构整体的意义.例如,"红"和"花"可组合成"红花"和"花红".顺序不同,组合起来的关系就不同, 意义也不一样.2.聚合关系聚合关系是指在一定的组合结构中,如果一些语言单位在某一环节上可以相互替换而不改变结构关系,那么这些符号在结构中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地聚合成群,它们之间的关系称作聚合关系.例如,在"红花" 这个符号结构中,能出现在"红"这个位置上的有"白、黄、蓝……",能出现在"花"这个位置上的有"光、线、脸蛋……",这两组词各自构成一个聚合.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不但语言符号(词、语素)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而且构成符号的音位和意义也都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名师点拨】语言的符号性质和基本特征是本章中的重点,也是常考点.考生须熟记符号的基本构成和属性, 理解符号系统性,重点掌握语言系统的层级装置以及组合聚合两种关系在语言运用中的地位.这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可适当结合例证透彻理解.三、语言符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一)人类语言符号和其他动物"语言"的根本区别人类语言符号和其他动物的交际方式如叫喊、舞蹈等,有本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任意性任意性是符号最重要的特征.动物"语言"中一定程度的任意性都局限于一个题目,是僵硬的,不能与人类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同日而语.没有任意性或任意性程度很低,都说明其符号性很弱.2.单位的明晰性人类说出来的话是有界限清晰的单位的.而动物的"语言",其表现无论是借助声音还是形体,总体上都是不可分的,是以囫囵一团的叫喊或舞蹈动作来表示某一固定的意思,分析不出单位,也谈不上单位的组装.3.结构的二层性人类语言是一种两层的结构装置:音系层和符号层.符号层又分若干个级,它以语素为最小单位,经过排列组合构成符号的序列:词、句子.这个分层装置依次以少数有规则地组成多数,几十个音位排列组合成几千个语素的语音外壳,使意义具有人们可以感知的形式;几千个语素排列组合成几万以至几十万个词,乃至无数的句子. 相反,动物的"语言"不能分解成单位,谈不上有结构,更不用说有。

语言学纲要(重点笔记)

语言学纲要(重点笔记)

语言学概论•绪论•一、语言学的概念•1、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的思维工具。

•2、语言学: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探索语言的本质、结构和发展规律。

•二、关于语言学课程•本课程是中文专业必修的基础理论课之一,主要内容:语言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语言的结成体系(语音、语汇和语义、语法、文字、修辞);语言的发展变化;语言的应用。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提高语言理论水平、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语言课程奠定必要的语言理论基础。

•三、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中国、印度、希腊-罗马•1、中国古代的语言学•语文学:主要是为古代经典书面著作作注释,目的是使人们可以读懂古书的一门尚未独立的学科。

也是偏重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文字的学科总称,一般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校勘学等。

中国由于古代文献丰富,文字比较特殊,语文学比较发达,广义的语文学也应该包括语言学,也就是语言学和文字学的总称,但现在由于国际学术分科中语言学是一大类,所以目前反而是语文学从属于语言学,成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小学•2、印度的语言学成就•特点:不是重于理论,而是基于观察。

所讨论的理论基本上与文学研究与哲学争论有关。

词的性质和句子意义被经常讨论,句子与其所包含的词之间的语义关系,也是经常讨论的问题之一。

•贡献:A、区分了外显即时表达和内含永久主体。

认为语言有两种,一是具体场合说的话,一是抽象的语言原则。

B、语音学和音位学方面有突出成就。

认为语音是连接语言和话语之间的桥梁,语音描写分三部分:发音过程、语音的组成成分(元音,辅音)、语音在音位结构中的结合。

C、语法描写和分析方面有突出成就。

潘尼尼在著作中详细的描述了各种屈折变化、派生现象、组织结构和各种句法的用法。

•印度学者在词法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们在分析词的构成时发现了¡°词根¡±、¡°后缀¡±与¡°词尾¡±三种主要造词单位。

《语言学纲要》重点

《语言学纲要》重点

语言学纲要(重点)导言1语言学:研究语言的科学2语言学的基本任务:研究语言的规律,使人们懂得关于语言的理性知识3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中国、印度、希腊-罗马。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1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室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最重要的辅助性工具2思维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各民族不同的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1任意性(约定俗成)和线条性(时间上绵延)是语言符号最大的两个特点2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第三章语音(+国际音标)1、汉语拼音方案(三个原则)一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二是拼音字母采用国际通行的拉丁字母,字母标记的读音也和拉丁字母本来的读音接近。

三是拼音字母采用音素制。

2、国际音标的制订原则是“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

3、语音的三大属性:生物属性,物理属性,心理属性4、生物属性:人的发音器官分为三大部分:动力源——肺发音体——声带共鸣器——口腔、鼻腔、咽腔5、物理属性:音高、音强、音长、音质音高决定于物体振动的频率。

在声调语言中的作用是区分声调。

汉语里面的四个声调妈麻马骂音强又叫音重,决定于振幅。

在语言中区分轻重音。

如英语里的轻重音音长决定于振动持续的长短。

在许多语言和方言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如英语中的长短音。

ɑ:——ɑ音质又叫音色,是一种声音区别于另一种声音的基本特征。

6、音素(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元音辅音)元音辅音区别:看声门以上的发音器官有无阻碍(元音无,辅音有),看气流的强弱(元音弱,辅音强),看发音器官的各部分均衡紧张还是部分紧张(元音均衡紧张,辅音部分紧张),看声带是否振动(元音和浊辅音振动,清辅音不振动)。

7、元音8、辅音每个辅音的音标和发音部位等等(1)、按发音部位:双唇:上下唇[p pʰ m] b p m唇齿:上齿和下唇[f v] f齿间:上下齿之间[tθ tθʰθ]舌尖前:舌尖与齿背[ʦʦʰ s] z c s舌尖中:舌尖与上齿龈[t tʰ n l] d t n l舌尖后:舌尖与硬腭前部[tʂ tʂʰʂʐ] zh ch sh r(2)、按发音方法塞音:发音器官的某两部分紧紧靠拢,堵住气流的通路,然后突然打开,让气流冲出,发出的声音。

(完整版)《语言学纲要》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语言学纲要》知识点整理

《语言学纲要》知识点整理导言1.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

2.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中国)(印度)(希腊—罗马).古印度宗教典籍梵文古希腊拉丁语语法学中国文言文典籍小学3.什么是“小学”?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被视为经学的附庸,统称“小学"。

4.语言学是(19)世纪成为独立的学科的,其标志是(历史语言学)。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1.语言的功能是多方面,从宽泛的意义上讲,大致都可归入语言的()功能和()功能两个方面。

2.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交往功能)。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1.什么是符号?符号的特点是什么?符号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

甲能代表乙或指称乙,甲就有条件成为乙的符号。

(1)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是不可分离的,二者的结合才构成符号,没有无意义的符号形式.(2)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是一般性的。

(3)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上的、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

2.为什么说语言具有符号性?1)语言包含形式和内容两方面。

“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

2)音义的不可分离性.语言中的语素、词、短语、句子等均有意义,也均有发音。

3)形式指示意义的一般性。

4)形式和意义结合的任意性。

3.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4方面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指的是,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

1)同一意义,在不同语言中的语音形式不同.举例略。

2)同一意义,在同一语言不同历史时期的语音形式不同。

举例略。

语言符号在形成初始,音与义的结合是不可论证的,在社会交际过程中自然形成。

但一旦形成,全体成员必须遵守,任何人都无权擅自改动。

也即初始的任意性,使用的强制性。

4.什么是语言符号的线条性?语言符号在使用中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5.(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最基本、最根本的结构关系。

《语言学纲要》重点知识点

《语言学纲要》重点知识点

符号:符号与征候不同,符号跟所代表的事物之间没有必要联系,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由社会约定所俗称的。

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征候和所预示的内容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

符号的性质和特点:①语言符号有“能指”和“所指”两面,语言符号的能指语言,也即音响形象;所指是这一物质外壳所指代的意义内容②语言符号是“约定的”和“任意的”,约定性和任意性是符号同时具有并且互相联系得两个特征③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和可变性④语言符号的线条型和离散型语言系统:是由语音系统、词汇系统、语法系统、语义系统等子系统组合而成的语言的层级装置:音位=>语素→词→句子音标: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国际音标制定的原则: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

元音:指呼出气流不受阻碍而发出的声。

辅音:指呼出气流而受口腔部位阻碍发出的音。

元音和辅音的区别:①发元音时,呼出气流不受阻碍;发辅音时,呼出气流受阻碍。

②发元音时,声带要振动没有噪音;发辅音时,声带有的振动,有的不振动,有噪音。

③发元音时,发音器官保持均衡紧张;发辅音时,只有形成阻碍部分保持紧张。

④元音能制成音节;辅音不能制成音节。

⑤元音都是乐音;噪音可能是噪音,可能是乐音,或噪音和乐音混合体。

元音发音原理(特点):①元音的不同是共鸣腔的不同形状造成的②舌面元音的音质就是由舌位的前后、舌位的高低、嘴唇的圆展三个方面的音素决定的③根据元音发音时,舌头起作用的部分不同,可把元音分为舍面元音、舌尖和卷舌元音,各种语言的元音中占据绝对数量的是舌面元音辅音发音原理(特点):辅音的发音必须经过形成阻碍→保持阻碍→克服阻碍的过程①发音部位:按照发音部位,可把辅音分为双唇音、唇齿音齿音、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叶音、舌面前音、舌面中音、舌面后音(舌根音)、小舌音和声门音等②发音方法:辅音的发音方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发音方法仅指辅音发音时形成和克服阻碍的方式,而广义的发音方法还包括声带的活动方式(声带的振动与否)和气流的强弱情况(送气与不送气)a根据狭义发音方法,可把辅音分为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颤音、闪音、半元音等八类b根据辅音发音时声带的情况可以把辅音分为清辅音(声带不振动)和浊辅音(声带振动)两种c根据发塞音、塞擦音时气流强弱情况,可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擦音没有送气和不送气的区别)音位:是一种语言中能够通过语素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①音位具有区别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进而区别它们意义的作用②音位是区别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的最小语音单位③音位总是属于特定的具体语音或方言的。

语言学纲要重点知识考点总结

语言学纲要重点知识考点总结

语⾔学纲要重点知识考点总结乔姆斯基索绪尔转换语⾔学代表⼈物:乔姆斯基1、结构语⾔学代表⼈物:索绪尔2、⼗九世纪语⾔的历史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标志成为⼀门独⽴的学科3、索绪尔认为存在于语⾔社团中每个⼈头脑的共同的语⾔形式结构是语⾔学研究的真正对象。

、理论语⾔学的任务:综合各种语⾔的研究成果,归纳成语⾔的⼀般规律。

理论语⾔学也称普通语⾔学,是关于语⾔的⼀4、理论语⾔学的任务:般规律的理论研究。

5、语⾔交际五个阶段: “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6、语⾔学是⾃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联系的桥梁思维功能。

7、语⾔的两⼤功能:社会功能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8、语⾔的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

是⼈与⼈交流的基本⽅式。

9、语⾔是⼈类社会信息传递第⼀性的、最基本的⼿段。

、思维和思想不同,思想是⼈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较、分10、思维和思想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

思维的时候需要⽤语⾔⼤脑右半球则在⾳乐等艺11、⼤脑左半球、⼤脑左半球控制着语⾔功能以及相关的计数、分类、推理等功能,掌管抽象的、概括的思维,⼤脑右半球术感知、⼈的⾯貌识别、⽴体图形的识别、整体把握能⼒、内在想象⼒等⽅⾯起着主要作⽤。

、⼈类特有的语⾔功能区:说话中枢--失语症;书写中枢--失写症(不能做绘画等精细动作) ;视觉性语⾔中枢--失读症(视12、⼈类特有的语⾔功能区觉上⽆碍但⽆法理解⽂字);听觉性语⾔中枢--感觉性失语症(听觉⽆问题但不能理解别⼈说话内容也⽆法表达⾃⼰的)、孩⼦学话中的关键的两步:独词句的出现和从独词句到双词句。

13、孩⼦学话中的关键的两步:⼉童语⾔的习得⼀定具有先天⽣理基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脑的结构和功能,其他动物都缺乏这⼀⽣理基础。

但⼉童语⾔⼉童语⾔的习得习得也离不开外界的社会条件。

⼉童语⾔能⼒的开发还有时间的限制,最迟到⼗⼆三岁。

还要有⼈类的语⾔环境。

14、为什么说聋哑⼈也有思维?第⼀,聋哑⼈和常⼈⼀样,⽣活在⼈类社会中,有健全的⼤脑和发⾳器官。

语言学纲要知识点整理

语言学纲要知识点整理

语言学纲要知识点整理语言学纲要知识点整理一、语言学概述1.语言的定义:语言是人们的代表性、情感的、手段的主要交流方式,是一种具有表达思想和表现感情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使用音、词、句、文来表达意义,使用声音、文字、文件把想法交流出来。

2.语言的特点:(1)可用性:语言能够有效传达用语者的思想和信息;(2)多样性: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语言;(3)多功能性:语言在道理上用于各种目的,如交流,陈述,相互理解,表达思想,表现情感等;(4)灵活性:语言有语法结构,可以按不同意思组合;(5)可变性:语言在传达意义时可以发生变化;(6)传统性:语言是传统和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有不同的发展。

二、语言学分支1.古典语言学:古典语言学对语言学的性质、历史演变、比较、发展以及语言结构等方面进行研究,涵盖了古代语言学家的研究成果。

2.现代语言学:现代语言学是从19世纪末以后语言学研究的一种有机统称,基本以科学方法研究语言,对语言特性及其功能和转换的结构及其方式做出系统性的研究。

3.比较语言学:比较语言学是以比较固有语言的形式及其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它以比较研究为宗旨,以比较语言的形式及其结构特征、历史变化等为研究对象,也是探讨语言的演变过程的一个重要学科。

三、语言学方法1.语料库:语料库指语料学研究研究对象,是按照一定的话题内容,经过统计、清洗的数据库,其中有现代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实验:实验是根据定义的研究问题、研究目的,制定研究设计、实施实验方案,经过量化、图形处理评价,来检测数据的有效性,以及不同群体的对比实验,以期获得可靠的语言现象的结论。

3.分析:分析是根据实验获得的观察语料,通过观察、比较、识别等方法,分析其构成,推断其内部性质,以期把握及理解语言现象。

4.理论建构:理论建构是在实证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实证分析推断出的观点,通过咨询和汇总,进行理性思维,形成语言学的理论。

《语言学纲要》部分复习资料

《语言学纲要》部分复习资料

《语言学纲要》部分复习资料语言学纲要一、名词解释1. 描写语言学:研究某一种或某几种语言一个时间段内的结构规律和这个时间内发生的变化,叫描写语言学2. 普通语言学:以世界各种语言为研究对象,总结其结构规律和发展变化的学科,与个别语言学相对3. 言语:就是对某种具体语言的应用4. 语音学:就是以语音为研究对象,研究语言的发音机制,语音特性和在言谈中的变化规律的学科5. 音位:音位是一种语言或方言中,能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的辩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6. 历史比较语言学:用历史的观点,比较的方法,进行语言研究,对语言进行谱系分类7. 摩声说:是有关语言起源的一种说法,认为语言起源于对事物声音的模仿8. 语音:人体发音器官发出来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9. 语义:同语言形式结合在一起的意义,同语言形式的结合是语义的基本特征/(语音形式所负载的意义)10.语言的谱系分类: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所作的分类11.分布:是指语言要素所能出现的和不能出现的环境的总和12.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13.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二、举例说明1.语序、虚词、形态、语调对句法结构的作用1)语序对句法结构的作用:a.我揍你——“我”是施事,“你”是受事b.你揍我——“我”事受事,“你”是施事2)虚词对句法结构的作用:a.我和哥哥——并列关系b.我的哥哥——所属关系3)形态对句法结构的作用:a.miss you——述宾结构b.you miss——主谓结构4)语调对句法结构的作用:a.想起来——重音在“起来”上,是述宾结构b.想起来——重音在“想”上,是补充结构2. 语言借用的三种情况1)语音的借用:侗族语里原本没有/f/这个音,是后来从汉语普通话里借来使用的2)词汇的借用:词汇的借用有借入,借出和借入又借出三种借入的词汇有:苜蓿,镭射,喀秋莎等。

借出的词汇有:china,tea等。

语言学纲要

语言学纲要

语言学纲要重点整理1、语言学研究的语言与平常话语的差异:语言是从话语中抽象出来的一套语音、词汇和语法的规则,而说话或话语则是运用语言“生产”出来的产品。

语言存在于话语和说话之中。

2、语言学三大发源地:中国、印度、希腊-罗马3、中国传统语言研究主要是对书面语进行研究4、文字、音韵、训诂学统称为“小学” ,即中国传统的语文学5、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编著《普通语言学教程》,并提出存在于语言社团中每个人头脑中的共同的语言形式结构是语言研究的真正对象。

6、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大学派:布拉格、哥本哈根、美国描写语言学派7、语言功能大致可归结于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两方面。

语言具有人际互动作用(例如“出去啊?”—“出去。

”此类的语言交际)。

说话中枢-布洛卡区-大脑左半球前部-损伤得失语症;书写中枢-靠近布洛卡区-损伤得失写症;视觉性语言中枢-大脑左半球后部-损伤得失读症;听觉性语言中枢-韦尼克区-靠近视觉性语言中枢-损伤得感觉性失语症。

8、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语言,语言的差异或导致思维方式的差异。

(狼孩、聋哑人体现出了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聋哑人具有抽象思维能力)9、语言与符号:信号灯、军炮、军号、盲文、上课铃都属于生活中的“符号” 10、“约定俗成”出自《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约定俗成是语言符号的本质。

11、掌握语言需要有发达的人脑和灵活的发音器官,动物不具备掌握语言的条件。

音素与音位:以语音的自然属性和人类语音共性为研究对象的语音12、学,其最小线性单位称之为“音素” ,也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线性的语音单位;以与语音的社会属性和语音在具体语言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的音系学,其最小线性单位称之为“音位” 。

13、元音的不同是共鸣腔的不同形状造成的,舌位的高低、前后以及嘴唇的圆展决定元音的音质。

辅音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决定。

(元音舌位图)14、音位变体与音位: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为同一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音位的不同变异形式,我们称之为音位变体。

《语言学纲要》重点知识总结(考研+期末)

《语言学纲要》重点知识总结(考研+期末)

《语言学纲要》重点知识总结(考研+期末)●一.语言学的对象和学科性质●(一)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学是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探索范围包括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运用和历史发展,以及其他与语言有关的问题。

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语言事实。

●1.语言现象是人类社会普遍具有的现象,是人类生活中最司空见惯的现象●一些古代神话传说已经反映出古人对于语言在交流信息以及沟通思想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几大古代文明如中国、古印度、古希腊-罗马,那时的哲学家们都开展过对语言现象的研究。

这些对语言的最初的理性认识产生了深远影响●2.语言学的发展过程●(1)古代的语文学●在古代,人们把语言的知识看作阅读古书的工具,利用语言的知识对古书进行注释和校勘,帮助人们阅读古代的典籍,由此产生了古代的语文学。

古代语文学家研究古代书面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字的成果在文学、哲学、历史、逻辑等学科的文献阅读、整理中起了重要的作用●(2)语言学三大发源地成就●1⃣️中国●文言是中国古代具有正宗地位的书面语言,具有口头语言无可比拟的典雅性和简洁性。

自先秦开始,文言便作为古代正统文学所使用的语言为后世所沿袭。

“五四”白话文运动开展之前,正式的书面语一直使用文言文的形式●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是中国古人研究语言文字的三门学问,统称“小学”●2⃣️古代印度●古代印度的语言研究主要是解读经典。

这些经典主要是宗教典籍,所用的语言是古代的梵语。

最初这些经典是靠口耳相传,后来由文字记载●古梵文的语音、语法与古印度口语表达之间的巨大差异性促使学者加紧了对语音、语法的研究●3⃣️古希腊-罗马●古希腊哲学家在语法研究方面取得辉煌成就,自柏拉图起,古希腊人就不断地对古希腊语的词和句子进行语法分析。

为了保存《荷马史诗》等典籍的需要,在亚历山大里亚出现了注释、考证、校勘《荷马史诗》等古代文献的语文学派。

大约在公元前1c起,特拉斯把前人的研究成果编成了《语法术》,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古希腊语语法●古罗马在继承古希腊语言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系统化的书面拉丁语研究。

语言学纲要重要知识点

语言学纲要重要知识点

语言学纲要重要知识点一、知识概述《语言学纲要重要知识点》①基本定义:语言学纲要涵盖了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等语言相关要素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的知识,就像是一本语言的说明书,把语言这台机器是怎么运转的原理给你讲清楚。

例如语音里元音和辅音的区别,元音是发音时声带振动呼出的气流通过口腔时不受阻碍发出的音,像/a/,发这个音的时候气流很顺畅。

辅音呢,是受到阻碍发出的音,像/b/,发音时双唇先紧闭阻碍气流,然后再放开。

②重要程度:在语言学学科里,它处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

就好比是盖房子的地基,要是这个没弄好,想深入学习其他语言学分支就很困难。

不管是研究某种具体语言,还是进行语言教学等工作,都要先掌握语言的基本规则,这就离不开语言学纲要里的知识点。

③前置知识:其实不需要太深的前置知识,只要有正常的语言使用经验就行,就像咱们平时说话交流,对语言有个基本的感知就好。

比如你得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基本句子是怎么组成的。

④应用价值:在语言教学方面,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制定教学计划、解释语法现象等。

我们去学一门外语,这些知识就能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外语的规则。

如果有一天你要研究方言的演变,也得从这些基本的语言学知识开始。

比如说你发现某个方言里某个词的发音变了,那你得先明白语音的那些基本原理才能知道为什么会变。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语言学纲要的知识点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语音是基础,词汇是语音和语法联系的桥梁,语法又构建着句子的框架,语义给这个框架填充内容。

它们就像一个生态系统,每个部分都不能缺少,缺了哪个环节整个语言体系就不完整了。

②关联知识:它和许多其他的语言学知识都有关联。

与语音学、句法学、语义学等知识相互交织。

比如句法学里句子结构的分析就离不开对语法规则的基本理解,而这部分就是语言学纲要里的重要内容。

就像接力赛,每个学科是一棒,相互传递才能完成整个对语言研究的马拉松。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说真的,语法部分有些难搞。

大学语言学纲要期末考试必考重点

大学语言学纲要期末考试必考重点

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中国、印度、希腊—罗马2、五个阶段: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3、语言的功能:社会功能、思维功能4、怎样理解语言符号的系统系?答:语言系统的结构:层级体系二层装置。

下层是音位,上层语素、词、句子。

运转机制: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5、语言符号的特征:任意性、线条性6、掌握语言需要:抽象思维能力和发音能力7、语言的研究:答:从自然属性出发:针对所有人类语言的语音研究,属于语音学研究.从社会属性出发,针对语音在某一个具体语言的系统中起什么作用的研究,属于音系学的研究,8、语言的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质9、音位:答:音位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它是特定的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音位变体答:同属于一个音位的不同音素就叫做“音位变体”。

音位变体又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条件变体是指出现的语音环境各不相同而又同属一个音位的两个或几个音素。

自由变体是指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出现而又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几个音素。

10、语法规则的表现形式:组合规则、聚合规则11、语法单位的四级单位:语素、词、词组、句子12、词缀与词根的位置关系:答:前缀:粘附在词根前面的词缀。

后缀:粘附在词根后面的词缀.中缀:插入词根中的词缀.例如:第一中的“第“小刀子中的子13、组合的递归性和开放性?(简答题)答:“递归”指的是相同的规则可以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

语言中句子的格式和长度各不相同,而且抽象也不能使新的规则不断地衍生,这样就需要让一种规则多次起作用。

语法规则实际上就是一种有限手段可以重复使用的规则。

语法规则的这种递归性质,使它成为一种简明的规则,帮助人们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时举一反三,以繁驭简。

14、形态的定义?答:在有些语言中,词与词组合是形式要发生变化。

同一个词与不同的词组合就有不同的变化.这些变化形成一个聚合。

叫做形态。

15、语法范畴概念?包括(性、数)答:根据某些语法意义的共同内容,把语法意义概括为几个基本类别,这种语法意义的类就叫做“语法范畴”。

语言学纲要知识点

语言学纲要知识点

语言学纲要知识点1. 语言学的定义- 语言学是研究人类语言的本质、结构、功能和发展的科学。

2. 语言学的主要分支- 语音学:研究语音的产生、传输和接收。

- 形态学:研究词的内部结构和构词过程。

- 句法学:研究句子的组成和结构规则。

- 语义学:研究意义的构成和解释。

- 语用学:研究语言在具体情境中的使用和效果。

- 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 心理语言学:研究语言处理的心理机制。

- 计算语言学:研究用计算机处理和分析语言的方法。

3. 语言的功能- 信息传递:交流信息和知识。

- 社交互动:建立和维持社会关系。

- 思维工具:表达和组织思想。

- 身份标识:反映个人或群体的身份和属性。

4. 语言的结构层级- 音素:语言中最小的区分意义的声音单位。

- 词素:语言中最小的区分词义的单位。

- 词:由一个或多个词素构成的有意义的单位。

- 短语:由多个词按一定规则组合而成的单位。

- 句子:表达完整思想的语言单位。

5. 语言的演变- 语言变化的类型:音变、形态变化、词汇创新、语法化等。

- 语言演变的原因:社会接触、语言接触、内部变化机制等。

- 语言演变的结果:方言、语言分化、语言消亡等。

6. 语言的多样性- 语言家族:具有共同祖先的语言群。

- 语言类型:根据语言结构特点分类,如屈折语、黏着语、孤立语等。

- 语言政策与规划:政府或组织对语言使用和发展的管理和干预。

7. 第一语言习得- 习得过程:儿童如何从无到有掌握母语。

- 习得理论:如乔姆斯基的天赋语言能力假说。

- 影响因素:家庭环境、社会互动、认知发展等。

8. 第二语言习得- 习得过程:学习者如何掌握非母语的语言。

- 学习方法:如交际语言教学法、认知主义教学法等。

- 影响因素:年龄、学习环境、动机、个人差异等。

9. 语言障碍- 类型:如失语症、阅读障碍、听力障碍等。

- 原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

- 干预措施:语言治疗、教育支持、技术辅助等。

10. 语言与文化- 语言相对论:语言决定或影响思维方式的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符号:符号与征候不同,符号跟所代表的事物之间没有必要联系,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由社会约定所俗称的。

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征候和所预示的内容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

符号的性质和特点:①语言符号有“能指”和“所指”两面,语言符号的能指语言,也即音响形象;所指是这一物质外壳所指代的意义内容②语言符号是“约定的”和“任意的”,约定性和任意性是符号同时具有并且互相联系得两个特征③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和可变性④语言符号的线条型和离散型语言系统:是由语音系统、词汇系统、语法系统、语义系统等子系统组合而成的语言的层级装置:音位=>语素→词→句子音标: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国际音标制定的原则: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

元音:指呼出气流不受阻碍而发出的声。

辅音:指呼出气流而受口腔部位阻碍发出的音。

元音和辅音的区别:①发元音时,呼出气流不受阻碍;发辅音时,呼出气流受阻碍。

②发元音时,声带要振动没有噪音;发辅音时,声带有的振动,有的不振动,有噪音。

③发元音时,发音器官保持均衡紧张;发辅音时,只有形成阻碍部分保持紧张。

④元音能制成音节;辅音不能制成音节。

⑤元音都是乐音;噪音可能是噪音,可能是乐音,或噪音和乐音混合体。

元音发音原理(特点):①元音的不同是共鸣腔的不同形状造成的②舌面元音的音质就是由舌位的前后、舌位的高低、嘴唇的圆展三个方面的音素决定的③根据元音发音时,舌头起作用的部分不同,可把元音分为舍面元音、舌尖和卷舌元音,各种语言的元音中占据绝对数量的是舌面元音辅音发音原理(特点):辅音的发音必须经过形成阻碍→保持阻碍→克服阻碍的过程①发音部位:按照发音部位,可把辅音分为双唇音、唇齿音齿音、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叶音、舌面前音、舌面中音、舌面后音(舌根音)、小舌音和声门音等②发音方法:辅音的发音方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发音方法仅指辅音发音时形成和克服阻碍的方式,而广义的发音方法还包括声带的活动方式(声带的振动与否)和气流的强弱情况(送气与不送气)a根据狭义发音方法,可把辅音分为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颤音、闪音、半元音等八类b根据辅音发音时声带的情况可以把辅音分为清辅音(声带不振动)和浊辅音(声带振动)两种c根据发塞音、塞擦音时气流强弱情况,可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擦音没有送气和不送气的区别)音位:是一种语言中能够通过语素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①音位具有区别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进而区别它们意义的作用②音位是区别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的最小语音单位③音位总是属于特定的具体语音或方言的。

总是某个具体语音系统的成员,不存在跨语言或跨方言的音位。

音位变体:音位变体是同一个音位的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不同的变异形式,也即是因为的具体存在形式①音位变体:属于同一个音位的各个自由变体可以在相同的语言环境中替换出现而不具备区别意义的作用②条件变体:同属于一个音位的各个条件变体具有各自不同的出现条件,它们一般不会相互替换出现,但若在相同环境中替换出现,也不具备区别意义的作用,条件变体具有互补关系音位的原则:①对立原则:两个音素如果能出现在相同的语言环境中,互相替换后就能产生意义的差别,那么这两个音素就是对立的,对立的音素必定属于两个不同的音位。

归纳音位必须在最小对立体中来寻找②互补原则:凡两个音素,如果各自有自己的出现环境或者说从不出现在相同的语言环境中,这两个音素之间就具有互补的关系。

不符合互补条件的不同音素是不能归入同一个音位的,符合互补条件的因素不一定能归入同一个音位③语音近似原则:把不同的音素归并为同一个音位,除了考虑他们是否是互补关系外,还要看语音上是否相似,只有在既互补而且说这种语言的人听起来差别不大的条件下,才能把不同的音素归为痛一个音位④系统性原则:归纳音位还要考虑归纳出的全部音位是否系统整齐,简明经济。

语流音变:在连续的语流中,某些语音成分受到语音环境的影响而发出的临时性变化,叫语流音变,又叫联音音变。

音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从音质的角度出发所划分出来的,以音质为语音形式的音位,是音质音位,音质音位是在任何语言中都是主要的音位。

非音质音位: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音位的区别特征:音位之间的对立,是一个或几个发音特征的区别,是一种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

表现为:二元对立,也就是每一方面的特征总是具有“是”和“非”,“有”或“无”两个对立项,如果“元音/非元音”、“浊音性/清音性”、“鼻音性/非鼻音性”、“送气/不送气”等。

所以可以把音位的区别特征分为若干个二元偶分组。

每个二元偶分组都表示某一方面上两个彼此对立的语音特征。

只要在一个二元偶分组上存在对立,就可以把音位区别开来。

音节:是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

音节中发音器官肌肉紧张的顶点所发出的音叫“音峰”,音峰总是落在一个音节的元音上面,音节交界处则是发音器官肌肉紧张的最低点发出的音,叫“音谷”。

复元音:在一个音节内部,不同的元音音位直接结合在一起构成的。

复辅音:同一音节内部处在同一紧张增强夹断或减弱阶段上的两个或多个辅音的组合。

语流音变的种类: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增音。

组合关系: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称为符号的组合关系聚合关系: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地聚集成群,它们彼此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

语法规则的性质和特点:①语法规则具有高度的抽象性②语法规则具有潜大递归性③语法规则具有严密的系统性④语法规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语法单位:语素—词—词组(短语)—句子—(句组)。

①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②词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③词组是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④句子是由若干个词和词组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的,能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前后有较大的停顿并带有一定的语气语调的语言单位。

组合规则:包括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和词组合成句子的规则,前者叫构词法,它和词的变化规则合在一起叫做词法,后者叫做句法。

词的组合的基本类型: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偏正结构、联合结构语法意义:具体语法成分及语法结构所反映出的关系意义和结构意义,是语法单位在组合中产生的意义。

语法形式: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是语法意义的外部标志,语法形式相对于语法意义而言,语法意义在语言中的外部表现就是语法形式。

语法形式的手段:选词、词序、虚词和词形变化聚合规则:指语法单位的归类和变化的规则。

词的分类:从结构上看,单纯词和合成词①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②合成词是由几个语素构成的词,又分为复合词和派生词。

复合词是由几个词根复合而成的词,根据词根之间的结构关系,又可分为:联合式、偏正式、主谓式、述宾式和述补式;派生词是由词根加词缀派生出来的词。

构词法:语言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

一些旧词的过时意味着需要人们创造出一些新的词,而新词的产生,也大体上服从一定规则,有其规律可循。

语言的这种“弃旧创新”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体现出的就是一种规律构形法:词义之间的关系:1、相同关系:用不同的词指称相同的或相近的事物,这些词的词义就有相同关系,有这样关系的一组词称为同义词。

2、相反关系:两个词分别指称两个不同的事物,而这两个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恰好是相反的,这两个词的词义就有相反关系,这两个词就是反义词。

3、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①上下义关系:上义项的词其词义概念内容,概括了它所有下义项词的词义概念内容最本质、共同的东西:包括类属关系、历史集关系和其他集关系②组成关系:包含项的词所指称的事物由所有被包含项的词所指称的事物组成。

包含项的词称为“整体词”,被包含项的词称为“部分词”。

有随机关系和有序关系(平行关系和层级关系)。

4、离散关系:一组词的词义之间没有上面的那一种关系5、类比关系:处于离散关系的词义有些可以找出它们是处于类比关系的,这往往发生在多义词的两个义项之间。

同义词的辨析:1、等义词:是指词义的外延或内涵完全相同的词2、近义词:是指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又有细微差别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①近义词之间的差别可表现在词的理性意义上②近义词之间的差别还可以表现在非理性意义即附加色彩上原生层和派生层:原生层和派生层。

根据词所指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概括出来的词义,是这个词的原生义,人们还可能根据词所指称由单义词向多义词的发展演变是通过派生的途径完成的。

因此,词义具有两个层次:原生层和派生层。

词义:词的词汇意义。

是指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及由此带来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

词义性质:词义对现实现象的反映是高度概括的,概括性是词义的本质属性①词义对现实现象的概括具有一致性(与具体性相对)②词义对现实现象的概括具有模糊性(与明确性统一)③词义对现实现象的概括具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辩证统一。

分析题语义(义素分析):1、步骤和方法:①确定范围②比较异同③简化义素2、义素分析的模式:①名词模式[义项]=[属性1、属性2……属性n、类别]②动词模式[义项]=[主体、方式、动作、客体、因果]③形容词模式[义项]=[范围、方面、程序、性状]多义句(歧义):①词汇因素a词形同而词性不同b词形同而词义不同②语法因素a词跟短语同形b层次可作多种切分c句子成分可作多种分析③语义因素a施受同形b领属关系与非领属关系同形预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预设指定是说话和写作时假定对方已经知晓的信息;狭义的预设是从语义的角度来专门研究的。

有两种:一种是无需说出的,说出来只会引人发笑;一种是可说的,并不会造成幽默,可笑的效果。

语法手段:根据某些语法形式的共同特点,把语法形式归并为几个基本类别。

语法范畴:语法意义的类别→词的语法形式所表示出来的功能意义或关系意义的类别。

词类及其划分标准:层次分析法:找出它是由哪两个最大的部分直接组成的,确定这两部分是什么关系(结构类型),接着用同样的方法逐一分析这两大部分,找出它们各自哪两个部分组成,又分别是什么关系,这样一层层分下去,这道全部都是单个的词为止。

语言的结构类型(形态类型):根据语言中形态变化是否丰富,以及形态变化的不同方式。

一般将人类的语言划分为四种类型①词根语:又称孤立语,其特点是缺乏形态变化,语法意义主要靠语序和虚词来表示②屈折语:屈折语的特点是通过各种屈折方式来表示语法意义,屈折语可分为内部屈折和外部屈折两种③粘着语:又称胶着语,其特点是通过附加多种词缀来表示语法意义④编插语:又叫多式多式综合语和复综语,其特点是以动词词根为中心,在词根的前后可以附加上另种词缀,来表示各种语法意义或语汇意义,动词词根和各种词缀组合成一个很复杂的动词,相当于其他语言中的一个句子。

会话形态:真诚地遵守合作原则是交流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同时,估计机敏而又有技巧地违反某项(些)准则,又可能是体面地运用语言达到交际目的的重要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