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国旅游地理》皇家御园,悠悠河北

合集下载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2016~2017 学年第 2 学期课程名称:中国旅游地理主讲教师:甜【课题】课程介绍第1 节【教学目标】1.了解旅游地理学的科学畴和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概况;2.了解中国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体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中国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体系;难点:掌握学习中国旅游地理的目的和方法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灵活运用。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新年问候二、安全教育三、课堂纪律四、课程介绍课件展示中国旅游地理研究主要容:旅游者的研究;旅游资源的研究;旅游业的研究;旅游信息与地图的研究;旅游区划的研究。

学习中国旅游地理的目的及方法:1、学习中国旅游地理目的掌握中国旅游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树立较强的空间地域意识,树立环保意识,激发爱国热情,成为具有现代服务于管理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2、学习中国旅游地理方法案例一:与旅游发展的优势条件和特色导出对比分析法案例二:某地旅游地图认识导出地图辅助学习法案例三:分析东北旅游区旅游资源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案例四:学生谈旅游的收获导出实地考察法案例五:获取信息的方式导出多媒体辅助学习法【课题】项目三京鲁重地、华夏寻根-- 华北旅游区活动三主要游览地及著名景区—省第2-3 节【教学目标】1.了解省概况2.掌握省主要游览地及著名景区【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省概况、主要游览地及著名景区难点:运用本节课知识设计旅游线路和模拟导游【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立疑激趣这里是“孔孟之乡”,这里有“泉城”、“海滨山城”、“世界风筝之都”,图片展示,猜猜这是中国的哪个省?导入新课新授项目三京鲁重地、华夏寻根-- 华北旅游区活动三主要游览地及著名景区—省、概况、主要游览地及著名景区1.(省会)同学们看过《环珠格格》吗?紫薇格格的母亲与皇帝是在哪里相遇的呢?导入新知识2.天下第一泉景区(5A 景区)3.泰山(世界自然、文化双重遗产;5A 景区)你知道我国著名的五岳名山吗?今天我们就要欣赏五岳之首——泰山播放泰山的录像,先欣赏;针对景区,展示各异的风景图片4.曲阜明故城(三孔)旅游区(世界文化遗产;5A 景区)“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这就是省的另一处世界遗产,同学们知道是哪里吗?根据课前预习,小组展示搜集的关于孔子的材料,介绍孔子,发挥主观能动性,扩充知识。

中职中国旅游地理教案:黄河中下游旅游区(四)河北省

中职中国旅游地理教案:黄河中下游旅游区(四)河北省
一、概况
1.地理位置
2.面积达18.88万平方千米,总人口7556万。
3.历史沿革
4.地貌特点
5.主要旅游资源
二、主要游览地及著名景区
播放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图片展示河北省的世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5A景区、历史文化名城
让学生对河北省的旅游资源有整体的认知和了解
出示河北省地图,读图明确位置
出示地图,展示主要游览地及著名景区地理分布,学生识图,总结。
4、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及审美能力
重点
河北省概况及主要游览地
难点
标注旅游资源图并设计旅游线路
教法
读图分析法、模拟导游法
教学设备
多媒体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
个案补充




情景导入,立疑激趣
同学们,你知道古代的燕赵之地是哪里吗?
从地图开始了解一下河北省.
合作探究,导入新课
河北省
首先介绍河北省的世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5A景区、历史文化名城,形成表格。
欣赏北戴河的风光介绍
提出问题为什么北戴河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呢?
阅读找出答案
出示《荷花淀》图片,播放电影《新儿女英雄传》、《小兵张嘎》两部电影的片断。揭开白洋淀神秘的面纱。
莲、藕、菱、芡更是久负盛名。
7.野三坡(5A景区)
(1)位置:保定市涞水县。
(2)景观特点:是以天然的山水泉洞、林木花草为主。它以“雄、险、奇、幽”的自然景观和古老的历史文物,享有世外桃源之美誉。
江苏省XY中等专业学校2022-2023-1教案
编号:
备课组别
旅游组
课程名称
中国旅游地理
所在

(完整版)中国旅游地理教案(2)

(完整版)中国旅游地理教案(2)

厦门安防科技学院教师教案编写规范教案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基本依据,是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教案的规范化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规范对教案的管理,根据教育部《教学管理要点》,制定本教案编写规范。

一、教案编写的原则1. 科学性原则。

教师要认真贯彻课程教学大纲精神,按教材的内在规律,结合学生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确定课程重点、难点,设计教学过程。

2. 创新性原则。

教师要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广泛涉猎多种教学参考资料,消化、吸收别人的经验,精心编写具有个人独特见解的教案。

3. 艺术性原则。

就是巧妙构思自己的教案,不仅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

4. 操作性原则。

从实际需要出发,要充分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操作性,教学思路清晰,能力训练层次分明,文字简明扼要,操作性强。

二、教案编写的要求1. 教案编写应以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学术修养、教学经验,结合所授班级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编写出符合教师个人独特风格的教案。

2. 教案的编写必须与教学进度表对应,在章节表述、学时安排、授课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与教学进度表相一致。

三、教案编写的内容1. 教学目的与要求。

根据授课内容和对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等的需要,教师要清楚写出通过教学最终达到什么目的,以及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形成何种技能等。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的核心部分就是教学重点,编写教案时教师应明确写出教学重点;难点是学生掌握知识时不易理解的内容,教师应告知学生教学内容的哪部分是难点,并通过怎样的讲授,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

3. 教法与学时分配。

教师要通盘考虑教学总学时,并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确定各章具体教学时数。

4. 教学方法与过程。

教学方法与过程是教案的主要内容,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方法与过程,抓住重点与难点,紧扣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贯彻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依照教学规律,详细写出教学内容。

《中国旅游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版) 项目三 华北旅游区 章节过关卷(解析版)

《中国旅游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版) 项目三  华北旅游区 章节过关卷(解析版)

《中国旅游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版)项目三华北旅游区章节过关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皇家陵寝是 ( )A.明十三陵 B.明孝陵C.清东陵 D.清西陵【答案】A2.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是 ( )A.天津 B.秦皇岛C.青岛 D.大连【答案】A3.故宫里面,封建皇帝举行大典和召见群臣、行使权力的场所是 ( )A.太和殿 B.中和殿C.保和殿 D.武英殿【答案】A4.有“京东第一山”之誉的是 ( )A.泰山 B.盘山C.华山 D.五台山【答案】B5.我国现存古建筑中年代最早的鸱吻实物位于 ( )A.恭王府 B.孔府C.独乐寺 D.避暑山庄【答案】C6.被誉为“火车拉来的城市”“新中国的摇篮”的是 ( ) A.太原 B.郑州C.济南 D.石家庄【答案】D7.被誉为“中国铁路心脏”的是 ( )A.太原 B.郑州C.济南 D.石家庄【答案】B8.有泉城之称的是 ( )A.太原 B.郑州C.济南 D.石家庄【答案】C9.享有“中国地理形貌之缩影”的是 ( )A.山海关 B.孔府C.大唐芙蓉园 D.避暑山庄【答案】D10.号称晋中第一名胜的是 ( )A.云冈石窟 B.恒山C.平遥古城 D.晋祠【答案】D11.有“华北屋脊”之称的是 ( )A.泰山 B.恒山C.华山 D.五台山【答案】D12.有“表里河山”美誉的是 ( )A.山东 B.河北C.河南 D.山西【答案】D13.被称作“燕赵之地”的是 ( )A.山东 B.河北C.河南 D.山西【答案】B14.有“中原”之称的是 ( )A.山东 B.河北C.河南 D.山西【答案】C15.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誉的是 ( )A.泰山 B.恒山C.华山 D.五台山【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关于颐和园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颐和园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B.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C.慈禧太后曾将光绪帝幽禁于颐和园玉澜堂D.谐趣园是仿照无锡惠山寄畅园而建【答案】ABCD2.中国九大古都中位于河南的是( )A.北京 B.郑州 C.洛阳 D.开封 E.安阳【答案】BCDE3.下面景区中既是5A景区又是世界文化遗产的是( ) A.嵩山少林景区 B.龙门石窟 C.云台山景区 D.殷墟【答案】ABD4.下面景区中既是5A景区又是世界文化遗产的是( ) A.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B.故宫 C.天坛 D.颐和园【答案】ABCD5.下列属于天津独具特色的美食是( )A.狗不理包子 B.天津茶汤C.耳朵眼炸糕 D.桂发祥麻花【答案】ABCD三、判断题(本大题5个小题,每空2分,共10分)1.颐和园万寿山前长728m的彩绘长廊,它是我国园林建筑中最长的长廊。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旅游资源概念及分类
教学难点:旅游资源评价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二、关于旅游资源
(五)旅游资源概念及分类
1、概念
2、分类:①自然旅游资源,②人文旅游资源
(六)旅游资源特点
1、地域性 2、综合性 3、永续利用性 4、无可代替性
(七)旅游资源评价
1、评价标准:①美学价值②历史价值③文化价值④科学价值⑤环境容量⑥组合状况⑦开发条件⑧适应范围
小结:
小结:完成绪论教学,这是《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入门知识,一定让学生掌握一些基础概念和基本原理。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第 3 周 第 1、2 节
课次
4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课时安排
2学时
授课题目:第一章:地貌旅游资源
第一节:我国地貌旅游资源概况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我国主要地形区,熟悉我国地形特点 ,了解 地形差异和开发现状及前景。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第 2 周 第 1、2 节
课次
3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课时安排
2学时
授课题目:二、关于旅游资源
三、关于中国旅游地理
(四)教学目的、要求:掌握旅游资源概念及分类、旅游资源特点。熟悉旅游资源评价。了解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旅游资源赏析。了解中国旅游地理研究内容,中国旅游地理研究意义。






先通过欣赏图片资料,提出什么是地文景观,引入新课;再对地文景观进行概述,通过提问和课堂讨论来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同时引用一些名胜景区来理解问题,最后归纳总结。

中国旅游地理-电子教案-第十章 华北旅游区(2)

中国旅游地理-电子教案-第十章 华北旅游区(2)
〔4〕著名景点:
团城———一座圆形的城堡建筑,建在北海水中的小岛上
承光殿——玉佛和特大玉瓮“渎山大玉海〞
栝子松——距今有800年历史,被乾隆封为“遮阴侯〞
琼岛———全园的游览中心,岛上有楼台亭阁、轩堂廊
白塔———建于琼岛之巅,北海的标志,是一座风格迥异的藏式喇嘛塔
5、天坛
出示天坛的图片,你知道这是哪里吗?
人民英雄纪念碑
对照地图,学生指出其所处的位置
人民英雄纪念碑正对着天安门。碑座上刻八幅大型浮雕,再现了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历程。毛泽东主席题写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周恩来总理书写碑文。
毛主席纪念堂
对应地图,学生辨析地理位置,教师讲解
纪念碑的正南面有毛主席纪念堂,里面安放着毛泽东主席的遗体,建成于1977年5月,并于1997年重修。
地位
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宫殿 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3、景山公园
出示几组图片,学生读图欣赏,对应前面表格,总结知识
位 置
故宫北门外 正对着故宫的神武门
高 度
园内最顶峰43m
历 史
景山曾是元末堆积的土山,明清时为皇家“后苑〞
景山有明末崇祯帝自缢处
景 观
登临景山万春亭,南望巍峨故宫,北顾绮丽钟鼓楼,西眺北海湖光山色
请同学按照北海公园学习的模式,小组讨论,总结相关知识点
〔1〕地理位置:崇文区永定门
〔2〕占地面积:273万平方米
〔3〕建筑年代: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
〔4〕用 途:是明清两朝帝王祭天祈谷之所
〔5〕建筑布局:内坛和外坛
祈年殿——高32 m,殿顶琉璃瓦用象征天空的深蓝色,殿内全用木料造
成的,没有大梁长檩,没有墙。殿中28根大柱,象征28星宿,

中职职高导游专业《中国旅游地理学:园林旅游资源》表格式教案

中职职高导游专业《中国旅游地理学:园林旅游资源》表格式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授课时间 授课方式 第 12 2节 周 第 1、 课次 课时安排182 学时理论课授课题目:第五章:园林旅游资源. 第一节:中国园林发展简史、特点和成就 第二节:中国园林类型 教学目的、要求:掌握中国园林特点,熟悉发展简史、成就,掌握按风格分类各类型特点,了解按性质分 类,了解主要分布。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园林特点,按风格分类各类型特点。

教学难点:发展简史。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第五章:园林旅游资源.第一节:中国园林发展简史、特点和成就 一、发展简史 二、特点 (一)崇尚自然(二)追求三境(三)构景手法多样 三、成就 (一)数量多,分布广(二)集各种艺术之大成(三)是世界园林 三大流派之一(四)是中国文化四绝之一 第二节:中国园林类型 一、按性质分类 (一)皇家园林(二)私家园林(三)宗教园林 二、按风格分类 (一)北方园林(二)江南园林(三)岭南园林(四)少数民族园 林 三、分布 (一)经济发达地区(二)历代都城及大都市讲授 多媒体教学作业和思考题: 1、简述中国园林的发展历史。

2、 中国古典园林的成就如何? 3、 如何对园林进行分类?各类有何特点? 4、 东西方园林有何明显差异?小结:既要注重东西文化的对比,也要讲清不同历史阶段的园林特点的对比。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授课时间 授课方式 第 13 2节 周 第 1、 课次 课时安排192 学时理论课授课题目:第三节:我国现存名园 一、北方园林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北方园林中的颐和园、避暑山庄,了解中国四大名园。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颐和园、避暑山庄 教学难点:颐和园构景手法。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三节:我国现存名园 一、北方园林 (一) 颐和园 1、 修建历史 2、 主要建筑、构景手法、景点 (二) 避暑山庄 1、 修建历史 2、 主要建筑、景点 方法及手段讲授 讨论 多媒体教学作业和思考题: 1、 以颐和园为例,说说中国园林的借景手法。

中国旅游地理(第三版)各章教学教案(中职教育).doc

中国旅游地理(第三版)各章教学教案(中职教育).doc

教学课题绪论第一节旅游地理学概述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旅游地理学的历史和概念,熟悉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教学重点:旅游地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研究内容。

授课课:2学时一、旅游地理学的历史1930年美国学者麦克默里在《地理评论》上发表《娱乐活动与十•地利用关系》一文,被认为是旅游地理学的开山之作,标志着现代旅游地理学的诞生。

我国旅游地理的历史:“地理” 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系辞》屮;《山海经》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有关地理方面的典籍。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游记是《穆天子传》,记述了西周时期周穆王西游的情景。

二、旅游地理学的概念旅游地理学就是运用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的旅行游览、疗养娱乐活动与地理和社会经济发展Z间相关规律的科学,它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属于人文地理学的范畴。

三、旅游地理学得研究对象及内容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一切旅游现象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内容:1、旅游资源的研究;2、旅游客源的研究;3、旅游区划的研究;4、旅游规划的制定;5、旅游影响的研究;6、旅游信息的研究。

教学课题第二节旅游资源概述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概念;熟悉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熟悉旅游资源的一般体验性评价、技术性评价和国家标准评价法教学重点: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区分教学难点:旅游资源的一般体验性评价、技术性评价和国家标准评价法授课学时:2学时教学方式讲授教学过程一、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分类:1.①定义:(屮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②旅游资源:□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唯物和因索。

我国旅游资源的特点:(1)从原生性为主的观光型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多彩,世界地位突出。

(2)旅游资源分布广泛而又相对集中,并且一页地域颁规律。

(3)地域组合特色突出,各地旅游资源互补性强。

(4)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相交性强,文化资源丰富。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课程(教材)分析课标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理念是:以理论传授为主线,夯实理论基础;以思维能力、人文精神培养为重点,提高管理素质;以开放式教学、多媒体教学为手段,培养学习兴趣。

坚持“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由消极被动的倾听者、接受者转向积极主动的思考者、探索者,教化学生心灵,完善学生人格,实现“教中做、做中学、学中练”的目的。

教学内容:本课程以“工作任务引领”的方式,构建以提出“工作任务”、分析“工作任务”、完成“工作任务”为主线的能力培养进行教学内容编排。

在课程内容编排上,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浅入深地安排课程内容,按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进行内容编排,实现能力的递进。

本教材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旅游地理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中国发展旅游业的地理条件和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中国不同地域的景观特色及地理成因,景点开发的知识和方法,主要旅游区和旅游景点及其旅游价值等。

教学目标:该课程的设置,旨在针对高职高专旅游学专业教学的实际需要,帮助学生掌握旅游从业必备的中国旅游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树立空间地域意识,形成旅游综合动态思维,从而全面认识中国旅游国情,为今后从事旅游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专业能力1. 了解中国不同地域的景观特色,并能正确解释其地理成因。

2. 系统掌握中国旅游地理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中国发展旅游业的地理条件和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主要旅游去和旅游景点及其旅游价值,以及相关的重要旅游线路。

(二)社会能力1帮助学生掌握旅游从业必备的中国旅游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树立空间地域意识,形成旅游综合动态思维,从而全面认识中国旅游国情,为今后从事旅游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方法能力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理论深度以能被学生掌握为准,特别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在内容编排上,将地理知识与中国旅游地理的实际紧密结合,简明实用。

在结构安排上,针对各旅游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旅游资源特点分别进行阐述,以各省区的旅游概况、民风民俗、重点旅游景区、主要旅游线路为线索编写,逻辑严谨、清晰明了。

中职中国旅游地理教案:中国人文旅游资源(全2课时)

中职中国旅游地理教案:中国人文旅游资源(全2课时)
3.四大石窟
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4.著名佛塔
山西应县木塔、陕西西安大雁塔和小雁塔、河南嵩山嵩岳寺塔、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
5.著名教堂
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北京西什库天主教堂、福建莆田大教堂、哈尔滨索菲亚教堂
6.著名清真寺
广州怀圣寺、泉州清净寺、扬州仙鹤寺、杭州凤凰寺、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北京牛街清真寺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是我国旅游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
合作探究,导入新课
活动二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我国的人文旅游资源主要包含:
古都名城、文化遗址、古代建筑、帝王陵墓、古典园林、文化习俗、宗教古迹、风土民情、现代景观等。
一、古都名城
1.城市的出现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
介绍城市的演变过程,认识城市出现的必然性。
合作探究,导入新课
活动二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我国的人文旅游资源主要包含:
古都名城、文化遗址、古代建筑、帝王陵墓、古典园林、文化习俗、宗教古迹、风土民情、现代景观等。六、古典园林
1.我国著名的皇家园林
北京的颐和园(图2-31)和北海,承德的避暑山庄等。
出示图片
引导思考这些都属于哪类建筑?各有什么特色?
播放微课:中国古典园林
(2)我国新石器时代古人类文化遗址主要有:
陕西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浙江余杭良渚文化、山东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等。
2.名人故居
中国的历史名人故居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地区为多,尤其是北京市、广州市等地现存有许多中国近代史上风云人物的活动场所,如孙中山行馆、宋庆龄故居、徐悲鸿故居、鲁迅故居、郭沫若故居等。
我国有哪些古代工程?

中国旅游地理绪论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绪论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绪论教案【篇一:中国旅游地理绪论教案】《中国旅游地理绪论》邵震球【课题】绪论(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旅游地理第二版)【课时】1课时(45 分钟)【教材分析】中国旅游地理是中等职业学校轨道交道班专业拓展课,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旅游地理学形成、基本概念与主要内容,让学生对中国旅游地理学内容有大概的认识。

【学情分析】中等职业学校轨道交道班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好于旅游类学生,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需要提高,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也应提升。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旅游地理学的科学范畴及发展概况;了解中国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体系;掌握学习中国旅游地理的目的和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讲解能力与思辨能力,增强学生的认知素养及提问与回答问题的胆量。

3、情感目标: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对旅游知识学习的兴趣,为专业素养打好基础。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旅游地理学的概念与中国旅游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将抽象的理论化为简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教学平台与资源】教学平台:多媒体教室;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教师备好课;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

【教学策略与设计思路】让学生上课活起来,思维动起来,在情境教学中让学生有所感悟与启发,教师教学当中应该做好有效引导,并思考教学方法的正确运用。

本节课的教学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紧密结合,辅以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与活动。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约5分钟让几位学生分别介绍一下你对旅游景区与景点的认识,或讲解一下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地方,要求语言朴实,讲解清晰即可。

二、讲授新课:约 35 分钟1、教师对学生的讲解进行简短的概述及要点的补充。

2、教师通过学生的介绍进一步说明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性及阐述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3、通过播放江浙等旅游景区的多媒体视频,增强学生学习旅游知识的兴趣,进而说明中国旅游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大纲讲课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大纲讲课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大纲《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大纲适用专业:航空服务与旅游专业适用学时:62~62+22课程类型:理论制定日期:2012年04月08日制订人员:刘德正推荐教材:《中国旅游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陈锡畴王雁一、课程目的与任务本课程以航空服务与旅游专业培养目标和“大旅游”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参照该职业领域对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的要求来制订,属于公共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大旅游”职业领域里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以便在工作岗位上顺利完成各方面工作。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采取传统讲授及现代化教学方式来组织教学,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成为掌握“大旅游”职业领域内的基础知识及具备一定学习基础知识能力的合格毕业生。

(一)素质(情感)目标1、有较强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品质,包括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吃苦耐劳、服从分配、诚实守信;2、能较好地与人沟通,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和应变能力;3、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4、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包括学习安全、工作安全和人身安全等;(二)知识目标1、掌握中国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分类、中国旅游资源的类别及典型代表、各大旅游区核心旅游城市及经典旅游线路和重点旅游景区的旅游特征等知识;2、了解旅游资源赏析、中国旅游客源地理、中国旅游交通与旅游路线、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环境保护、旅游信息与旅游地图、中国旅游区划、自助旅游等知识;(三)能力目标1、能正确阅读分析旅游资源分布图及旅游景区导游图;2、能完成简单的旅游线路设计;3、能对核心旅游景区进行简单旅游讲解;三、教学设计四、评价方式:本课程采取考试方式进行评价,考试分两个部分,均安排在期末课程全部结束后,一部分是围绕八大旅游区的核心旅游城市和旅游景区,用抽签方式进行简单介绍和讲解,此部分占课程全部评价的50%;另一部分围绕当期所有课程内容,用试卷方式进行考核,该部分占课程全部评价的50%,两部分的总评即为学生本课程的期末考评结果。

《中国旅游地理》培训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培训教案

学期教学方案中国旅游地理《中国旅游地理》教案一、课程说明《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中国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是从旅游地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各类旅游资源,研究中国发展旅游的地理环境和地理特征,研究中国旅游地理分区的理论知识和各大旅游区的景观等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旅游地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中国旅游资源﹑旅游环境、各大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旅游环境特征,以及各个旅游省(市、区)的旅游资源特征及其形成条件、旅游开发与规划的依据、旅游业发展条件、可选择的发展战略基本思路,以及主要旅游区建设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全面认识中国旅游国情,深刻理解旅游兴国、兴省(区)战略,树立为中国旅游业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念;同时,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与能力,为将来从事旅游事业打下基础。

二、教学计划(共36学时)第一编旅游地理概论(7学时)第1章年轻的综合性边缘科学-旅游地理概论(1学时)教学内容:旅游地理学的形成、发展和研究内容(1学时)教学重点: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内容教学难点:旅游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第2章旅游资源(2学时)教学内容:一、旅游资源的概念与类别(1学时)二、旅游资源的特点与保护(1学时)教学重点:1、旅游资源的含义。

2、旅游资源的类别。

3、旅游资源的特点。

4、旅游资源的保护。

教学难点:1、旅游资源的含义。

2、旅游资源的保护。

第3章旅游开发(3学时)教学内容:一、旅游开发的概念和意义(0.5学时)二、旅游开发的历史发展(0.5学时)三、旅游开发的条件(0.5学时)四、旅游开发的原则与评价(0.5学时)五、旅游开发类型(0.5学时)六、旅游开发和地区开发的关系以及我国的旅游开发(0.5学时)教学重点:1、旅游开发的概念和意义。

2、旅游开发和地区开发的关系。

3、我国的旅游开发。

教学难点:我国的旅游开发。

【教案】《中国旅游地理》第4周-河北、天津

【教案】《中国旅游地理》第4周-河北、天津

学科: 《中国旅游地理》课题: 河北、天津授课教师: 小兔单位: 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课题6:河北、天津!(电子备课)敬告:请大家不要改动此表格式(字体、字号、段落间距、表宽度),直接在此表基础上修改内容即可,图片放到文本框内避免乱版,特别注意标题与内容的序号主次关系,以免返工编写教师:小兔(此处必须填写教师姓名)三、新课讲解与练习80min (一)河北概况【3min】1、概况:河北内环津京,东临渤海,西依太行,北靠燕山,是全国唯一兼具海滨、平原、湖泊、丘陵、山地、高原的省份。

河北自古以来被称为“燕赵之地”“冀州”。

3、机场: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秦皇岛山海关机场。

4、两大旅游线:皇家风情旅游线、海滨海岛旅游线(二)民风民俗【8min】1、饮食:冀中山货、鱼虾;塞外宫廷菜;京东海鲜;风味小吃。

(石家庄回民扒鸡、炉肉火烧)2、艺术:河北梆子、吴桥杂技、西河大鼓。

(小视频)3、特产:温带特色(鸭梨、口蘑)简介菌类,提醒同学们注意使用安全。

讲解,引导学生记忆关键词。

蓝墨云碎片推送短视频,抽取河北的同学进行简单唱段表演。

听讲,记忆知识点。

听讲、看视频、参与表演。

(三)重点旅游区1、避暑山庄皇家风情之旅路线【3min】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木兰围场1)、承德避暑山庄【5min】又名承德离宫、热河行宫,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它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耗时90年,是北京颐和园的两倍,是世界上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皇帝宫苑。

2)、外八庙【5min】清代建筑的八大喇嘛庙,它们全部朝向山庄宫殿区,象征着皇权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外八庙是由康熙年间为了接见各少数民族王公贵族而建,是清代维系统一的多民族大帝国的历史见证,也是我国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和民族团结的标志。

板书通过导游式讲解,带领同学们进入河北皇家风情旅游的环境中。

通过讲解,引导同学们树立民族自豪感。

做笔记认真听讲,记录重要景点及其背景故事。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教师资格证《中国旅游地理》第八章中原旅游区教案

教师资格证《中国旅游地理》第八章中原旅游区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第八章中原旅游区河南旅游亚区教案今天所讲的内容是《中国旅游地理》第八章中原旅游区第二讲——河南旅游亚区。

下面,我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说明。

一、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理论知识不扎实,实践能力缺失的现状,在三维目标制定中,我首先确定了本课教学的知识目标:(1)了解河南旅游亚区的旅游资源特点、分布和经典旅游路线(2)通过让学生尝试设计自助游旅游线路,将河南旅游景点知识内化,巩固知识点知识目标的确立使学生有效的掌握了理论知识,如何把知识与能力相结合,是我们大学教学中的重重之重,为此我把能力目标确定为:(1)通过“任务引领”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独立收集分析归纳整合资料,团队合作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本次课的内容,增强学生的家乡自豪感(2)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3)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区域旅游资源整合规划,结合旅游资源特点、分布和交通选择设计自助游旅游线路,激发学生对旅游规划设计的兴趣。

教学难点:在如何通过“任务引领”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训练。

三、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学习兴趣低,实践热情高,分析能力强的特点,设计以下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

本课程针对大三学生思维活跃,有想法,讨厌刻板枯燥的学习环境等特点,选择在导入新课时播放河南旅游宣传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河南旅游资源及其环境学习的热情。

2、问题教学法。

为降低学生首次设计路线的难度,以平顶山旅游路线为例,通过递进式提问,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思考,开动脑筋,寻找答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加以启发引导,分析总结出旅游线路设计原则。

3、任务教学法。

在上节课结束时布置任务,让学生自由组合,各组人数相当,根据任务要求,在课下收集资料,整合信息,合作讨论,设计任意的河南旅游路线,并准备PPT做好讲解分工。

中国旅游地理说课稿

中国旅游地理说课稿

《中国旅游地理》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的是我院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所开设的《中国旅游地理》这门课程。

尽管这是在进行说课比赛,但我更愿意把它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次正常的、名符其实的教研交流活动。

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向大家汇报一下我对《中国旅游地理》这门课程的肤浅认识以及我在教学实践中对这门课程的所思所想所作。

希望能得到您的批评指正。

一、下课程设置。

《中国旅游地理》这门课程是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

在中国旅游地理学短短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它对我国旅游资源的普查、详查、评价论证等工作起了一定的指导作用,直接和间接地促进了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产业政策环境,而我国当前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取得巨大发展,人民的收入成倍地增加,这为旅游业的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由于三十多年的发展建设,我国在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的代价,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地提出了产业转型升级及节能减排的经济发展思路和政策。

我们都知道,旅游业号称“无烟工业”,非常符合国家经济产业发展方向。

尤其是随着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政府及时提出了“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经济刺激政策,更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优良的政策环境,旅游业正在、并将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这就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专门人才。

在这样的良好的产业发展前景及巨大人才需求市场环境下,为我院开办旅游管理专业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安康本身就是一个山水园林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被市委市政府列为支柱产业。

我们没有理由不办好、办不好这个专业。

我院是一所面向现代服务业,培养懂理论、高技能的服务型专门人才的高职院校。

我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陕西及其它地区旅游业管理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满足城市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牢固掌握旅游管理领域所需的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并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服务型高技能专门人才”。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授课教师——杨宏吉第二章:旅游与地理环境第一节:旅游者与地理环境教学目标:1、掌握什么是旅游者、能够阐述旅游者的特点、产生的背景2、通过对旅游者特征分析能够判断旅游者选择什么样的旅游地重点、难点:旅游者产生的背景、旅游决策课时:第一课时内容提要:第一节:旅游者与地理环境一、旅游者特点:异地性、闲暇性、享受性、消费性、地域性二、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1、自然地理背景: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动物等要素的综合2、文化地理背景:生活方式、各种传统行为等3、经济地理背景:经济发达、经济不发达4、环境质量背景: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三、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旅游客流1、决策:原则——最大效益原则步骤——确认旅游需求、搜集旅游信息、对比评价同类旅游地影响因素——感知因素、旅游偏好2、旅游客流的分布规律(1)影响旅游客流的形成的主要因素旅游者因素旅游资源因素旅游交通因素旅游接待因素经济因素(2)旅游客流的分布规律A 流向经济发达的地区B 流向较近的国家和地区C 流向风景名胜地区D 流向政治经济中心复习思考题、作业:结合自己谈谈做为旅游者对旅游的兴趣。

课后小结:第二节:旅游资源与地理环境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旅游资源的概念,掌握旅游资源的分类。

2、能够对某地旅游资源做初步分析和评价。

重点、难点: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标准课时:第二课时内容提要:第二节:旅游资源与地理环境一、旅游资源的概念:旅游资源:是指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激发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和实施旅游行为,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的总和。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第一:按旅游资源本身属性和成因分类(1)、自然旅游资源:岩石圈——地貌类、地质类等水圈——江、河、湖、瀑、泉、海等大气圈——天气、气候、气象生物圈——动物、植物(2)、人文旅游资源:历史古迹、风俗民情、宗教、博物馆、城市风貌、游乐场第二:按旅游资源市场特征和开发状况分类第三:按《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来分类三、旅游资源的评价:1、评价内容:自身评价、开发评价三大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2、评价标准:历史意义、美学意义、科学意义、环境容量组合状况、适应范围、开发条件、相关因素复习思考题、作业:1、旅游资源的概念2、举例说明旅游资源的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教研室
标准化课程3.0
【中国旅游地理】


2018年8月14日
教学课题
皇家御园,悠悠河北!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程选用的教材是裴凤琴主编的《中国旅游地理》,教材着重阐述了河北的石家庄、承德、保定、秦皇岛几大旅游区,内容丰富,覆盖全面。这几大旅游区都与中国清代皇家行宫有关,本课选取皇家御园这个点,进行深入讲解。
布置作业。
思考作业,记录作业要求。
1’
6、下课仪式
军事化标准下课仪式
向学生告别
向老师告别
1’
七、教学反思
(空)由任课教师后期补上
3、重点旅游区
1、避暑山庄皇家风情之旅路线: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木兰围场
(1)承德避暑山庄
又名承德离宫、热河行宫,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它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耗时90年,是北京颐和园的两倍,是世界上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皇帝宫苑。
(2)外八庙
清代建筑的八大喇嘛庙,它们全部朝向山庄宫殿区,象征着皇权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外八庙是由康熙年间为了接见各少数民族王公贵族而建,是清代维系统一的多民族大帝国的历史见证,也是我国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和民族团结的标志。
教学方法
移动互联网教学、引导式教学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一、开课仪式
军事化标准开课仪式
向同学们问好
向老师问好
1’
二、导入
提问:请用一个词语描述河北?
提问;分析总结问题。
根据个人经验回答问题。
1’
三、新课讲授
1、河北概况
1、概况:河北内环津京,东临渤海,西依太行,北靠燕山,是全国唯一兼具海滨、平原、湖泊、丘陵、山地、高原的省份。
(5)著名工匠师李春建造涉及。(学生讲解)
4、清西陵
(1)占地800多平方千米;
(2)有雍正、嘉庆、道光、光绪等帝陵4座,后陵3座,公主、嫔妃、王公陵7座;
(3)陵殿规制严格,等级分明。
扩展了解我国皇陵文化(秦始皇陵)
讲解,引导学生记忆关键词。
蓝墨云碎片推送短视频,抽取河北的同学进行简单唱段表演。
板书
1.利用蓝墨云推送碎片,让学生自主感受皇家风情之旅的画面。
2.通过任务设置,让同学们自主学习,总结河北海滨休闲之旅路线。(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2.拓宽知识面,丰富文化内涵,做内外兼修的绅士与淑女。
教学重点
避暑山庄皇家风情之旅的路线
教学难点
以清西陵为代表的皇陵文化
听讲,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知识拓展。
3’
8’

四、总结
1、河北概况
2、河北的民风民俗
3、承德避暑山庄皇家风情旅游路线
4、赵州桥
5、我国皇陵文化
带领学生复习。
根据老师提示,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3’
5、作业
本堂课我们了解了河北的皇家风情旅游线,请同学们自读教材,总结河北的海滨海岛旅游线,选取其中一点,做成五分钟的景点介绍,上传至蓝墨云。
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大二学生,学生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对来校招聘的单位感兴趣但缺乏了解。本节课从历史遗存的角度,讲解河北的旅游吸引物,培养学生对河北这座城市的感情,从而为更好地选择就业区域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河北概况。
2.掌握避暑山庄皇家风情之旅的路线和背景。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3)木兰围场
清代皇家猎场,清帝北巡的重要场所,有高山、河流、草甸、森林,动物繁多。1999年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3、赵州桥
(1)又名安济桥,坐落于河北省赵县洨河之上;
(2)我国现存跨度最大的古代石拱桥;
(3)建于隋炀帝大业年间,已有1400多年历史;
(4)当今世界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
通过导游式讲解,带领同学们进入河北皇家风情旅游的环境中。
通过讲解,引导同学们树立民族自豪感。
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赵州桥的建造智慧和历史价值。
讲解,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知识扩展。
听讲,记忆知识点。
听讲、看视频、参与表演。
做笔记
认真听讲,记录重要景点及其背景故事。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听讲,做笔记,查阅资料,回答问题。
2、河北自古以来被称为“燕赵之地”“冀州”。
3、机场: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秦皇岛山海关机场。
4、两大旅游线:皇家风情旅游线、海滨海岛旅游线
2、民风民俗
1、饮食:冀中山货、鱼虾;塞外宫廷菜;京东海鲜;风味小吃。(石家庄回民扒鸡、炉肉火烧)
2、艺术:河北梆子、吴桥杂技、西河大鼓。(小视频)
3、特产:温带特色(鸭梨、口蘑)简介菌类,提醒同学们注意使用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