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滑轮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泉州市晋江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10.2 滑轮及其应用 同步练习(提升题)

泉州市晋江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10.2 滑轮及其应用 同步练习(提升题)

泉州市晋江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10.2 滑轮及其应用同步练习(提升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3题;共26分)1. (2分)(2020·西城模拟) 建筑工地上用如图所示的卷扬机和滑轮组从竖直深井中提升泥土。

将一筐泥土以0.2m/s 的速度匀速竖直提升时,卷扬机对绳的拉力F 为100N,卷扬机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不计绳重与轴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动滑轮所受的重力为80NB . 拉力 F 做功的功率为60WC . 一筐泥土所受的总重力为320ND . 将一筐泥土提升2m,拉力 F 所做的有用功为480J2. (2分)如图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沿三个不同的方向拉绳使物体匀速上升,所用的力分别是F1、F2、F3 ,则()A . F1最大B . F2最大C . F3最大D . 三个力一样大3. (2分) (2017八下·岳池期末) 用如图所示的四种机械提起同一重物,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最省力的是()A .B .C .D .4. (2分) (2019九上·兴化月考) 下列简单机械能够省力的是()A . 门把手B . 定滑轮C . 筷子D . 钓鱼竿5. (2分)(2011·桂林) 在日常生活中,用10N的拉力不能提起重15N的物体的简单机械是()A . 一个定滑轮B . 一个动滑轮C . 杠杆D . 斜面6. (2分)(2019·攀枝花) 某同学和家人在外出旅游途中,车抛锚在水平路面上,家人试图推动汽车但没有推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车未被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B . 车未被推动是因为人推车的力小于车推人的力C . 人对车的推力和车对人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 . 车受到的支持力和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7. (2分)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代表着祖国的形象,学校每周都要举行升旗仪式,来增强师生的国旗意识,加深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伴随着国歌声,国旗冉冉升起,师生齐行注目礼.在旗杆顶端安装的主要升旗装置是()A . 定滑轮B . 动滑轮C . 滑轮组D . 杠杆8. (2分) (2020八下·孝义期末) 如图,为了方便升旗,在旗杆的顶端安装有一个滑轮,关于该滑轮说法正确的是()A . 该滑轮为动滑轮B . 使用该滑轮是为了省力C . 使用该滑轮是为了省距离D . 使用该滑轮是为了改变力的方向9. (2分)(2011·百色)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一个重为G的物体,不计摩擦和滑轮的重力,则拉力F的大小是()A . GB . GC . GD . G10. (2分) (2018八下·重庆期末) 如图所示,甲、乙两套装置所用滑轮质量均相等,用它们分别将所挂重物在相等时间内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相同高度。

2020-2021东莞中考物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滑轮组的省力问题综合

2020-2021东莞中考物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滑轮组的省力问题综合
动滑轮相当于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所以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2)[2]比较图(b)与(c)可得:使用动滑轮匀速提升不重物时,物体重力越轻,所用的拉力越小,越省力。
8.如图所示,用力F1和F2分别匀速提起物体C时,滑轮_______可以看作等臂杠杆(选填“A"或“B”).若物体C重为50牛,滑轮重力不计,则力F2的大小为___________牛.
16.如图,某同学旅游时,发现一种利用滚轴和绳子组装的特殊机械。当地人借助这种装置可以将较重的物体很轻便地搬运到二楼上面。他借助该装置提升100N的重物(不计摩擦和装置的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把A、B简化看成动滑轮
B.人将绳拉过1m时,物体也上升1m
C.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的拉力为20N
A.工人的拉力为500N B.工人拉绳的速度为2.4m/s
C.工人做功的功率为400WD.工人做功的机械效率小于90%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两根绳子承担物重,动滑轮和建材总重为1000N,由于有摩擦和绳子自身的重量,所以工人的拉力应大于500N,故A错;工人拉绳的速度应是物体上升速度的2倍为1.6m/s,故B错;若部考虑绳重和摩擦,工人做功的功率为P=Fv绳=500N×1.6m/s=800W,由于有摩擦和绳子自身的重量,所以工人做功的功率应大于800W,故C错;对物体做的有用功为W有=Gh=900N×10m=9000J,而拉力做的总功应大于1000J,所以工人做功的机械效率小于90%,故D正确;应选D.
D.拉力F的功率为0.5W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根据公式 可算出பைடு நூலகம்子上的力为

2020-2021中考物理综合题专题复习【滑轮组的省力问题】专题解析附答案

2020-2021中考物理综合题专题复习【滑轮组的省力问题】专题解析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1.用一动滑轮将重物匀速提升2 m ,人对绳子的自由端所用力是40 N ,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物重和提升重物所做的功分别是A .80N ,80JB .80N ,160JC .40N ,160JD .40N ,80J【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动滑轮省一半力,多费一倍的距离,所以物体的重为:2240N 80N G F ==⨯=;由2m h =得222m 4m s h ==⨯=,提升重物所做的功:40N 4m 160J W Fs ==⨯=. 故选B .2.小夏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280 N 的物体匀速提起。

已知他自身所受的重力为500 N ,双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400 cm 2 ,动滑轮所受的重力为120 N ,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小夏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Pa 。

【答案】7500 【解析】 【分析】 【详解】小夏对绳子的拉力为280N 120N 200N 11(22F G G =++⨯==动())小夏受到绳子的拉力F 拉、重力G 、地面的支持力F 支,因为小夏静止,小夏受到的重力等于拉力加上支持力,则地面的支持力500N 200N 300N F G F =-=-=人支拉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小夏对地面的压力300N F F ==压支受力面积22400cm 0.04m S ==小夏对地面的压强2300N 7500Pa 0.04m F p S ===压3.如图所示为家用手摇晾衣架,它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简单机械,其中A 、B 两滑轮中属于动滑轮的是_____;若衣服和晾衣架的总重力为200N ,晾衣架上升的高度为1m ,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静止时绳的拉力F =_____N ,绕进旋轮上的绳子长度是_____m 。

【答案】B 50 4 【解析】 【分析】 【详解】[1]使用时,轴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由图可知B 为动滑轮; [2]由图可知承重绳为4股,衣服和晾衣架的总重力为200N ,所以绳子的拉力200N50N n 4G F === [3]承重绳为4股,所以绕进旋轮上的绳子长度是S =4h =4×1m=4m 【点睛】4.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不计滑轮重、绳与滑轮的摩擦),在拉力 F 的作用下,物体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6N , 则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N 。

初中物理滑轮组经典习题25道(含详细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滑轮组经典习题25道(含详细答案解析)

滑轮组经典习题30道一、选择题(共18小题)1、(2009•包头)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10N的物体匀速提升0。

1m,所用时间为2s,作用在绳子末端的拉力F为6N(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磨擦),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所做的有用功为1JB、动滑轮自重0。

2N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0。

3W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

3%2、如图所示,斜面长为3cm,高为lm,工人用400N沿斜面方向的力将重为840N的箱子推到车上.在这过程中()A、有用功是400J,总功是840JB、有用功是840J,额外功是400JC、总功是12O0J,机械效率是7O%D、有用功是400J,机械效率是7O%3、如图所示,小明用两个滑轮组成甲、乙两种不同的省力滑轮组.他分别用这两种滑轮组把质量相同的重物吊到等高的平台上,两次吊重物时他拉绳的速度相同.不计摩擦和绳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次吊物,小明所做的功和功率的多少相同,甲装置的效率高B、两次吊物,小明所做的功、功率的多少和效率的高低都相同C、两次吊物,小明所做的功率的大小和效率的高低相同,用甲装置做的功多D、两次吊物,小明所做的功的多少和效率的高低相同,用乙装置时功率大4、(2010•泉州)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800N的重物匀速提高5m,拉力所做的功为4800J,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A、67%B、73%C、83%D、100%5、利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相同的时间内用大小相同的力F1和F2分别把质量相等的重物G1和G2提升到相同的高度,则( )A、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B、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C、F2做功的功率大D、F1、F2做功的功率一样大6、用完全相同的A、B两个滑轮组(绳重及摩擦忽略不计),分别提升重为G1和G2的两物体,若G1>G2,它们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A和ηB,则( )A、ηA>ηBB、ηA<ηBC、ηA=ηBD、无法判断7、两滑轮组装置如图所示,已知每个滑轮重力都为G0,摩擦和绳重均不计,用它们分别匀速提起重为G=5G0的物体时,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之比是( )A、6:7B、7:6C、5:6D、5:78、同学们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时提出了下列假设:(1)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动滑轮重有关;(2)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被物重有关;(3)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物体提升高度有关;(4)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与承重绳子段数有关.然后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滑轮组,进行对比实验来验证提出的假设,则该实验验证的假设是()A、(1)B、(2)C、(3)D、(4)9、(2007•恩施州)下列关于简单机械的理解,正确的是()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重力有关B、吃饭时,筷子是个省力杠杆C、使用杠杆,就是为了省力D、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省距离10、(2006•大连)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把重物匀速提升到一定高度,重物的重力为G ,动滑轮的重力为G动,此装置的机械效率为η,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工人所用的拉力为物( )A、B、C、D、11、(2011•包头)如图所示,斜面长6m,高3m,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100N的拉力F使物体在5s内沿斜面移动了2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40%B、物体重300NC、拉力F做的功是600JD、拉力F的功率是40W12、有一人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重1000N和2000N的物体匀速提升5m,动滑轮重20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上述两种情况中不正确的是()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相等B、人做的额外功相等C、人做的总功相等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相等13、从井中提水时,常常会发生吊水桶落入井里的事情.用物理知识分析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用吊水桶向上提水,人对桶和水做的功都是有用功B、用吊水桶向上提水,人对桶做的功是额外功C、吊水桶掉在井里,打捞水桶时桶里会带些水,这时人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D、吊水桶掉在井里,打捞水桶时,人对桶做的功是有用功14、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功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B、越省力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C、使用机械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机械效率D、使用任何机械,它的机械效率都小于115、(2007•无锡)如图所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A、W1=W2,η1=η2B、W1=W2,η1<η2C、W1<W2,η1>η2D、W1>W2,η1<η216、(2011•烟台)在不计摩擦和绳子质量的情况下,分别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匀速提升同一物体到同一高度处,其机械效率分别为η定、η动、η组,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η组<η动<η定B、η定<η动<η组C、η动<η定<η组D、η定<η组<η动17、(2010•广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1000N的货物,所用拉力是400N,绳的自由端被拉下2m.关于这个滑轮组工作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总功是800JB、额外功是100JC、有用功是400JD、机械效率是62。

初中物理-滑轮专题强化训练(解析版)

初中物理-滑轮专题强化训练(解析版)

初中物理-滑轮专题强化训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小的是A.B.C.D.2.一些民间谚语常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面四句谚语中对应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A.潭清疑水浅﹣﹣光的反射现象B.一个巴掌拍不响﹣﹣声音不能在固体中传播C.人多力量大﹣﹣杠杆原理D.磨刀不误砍柴工﹣﹣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3.如图所示,物体M重100N,滑轮重10N,若不计摩擦及绳重,当滑轮在恒力F作用下,以0.2m s的速度匀速上升,物体M的的速度及拉力F的大小分别为()A.0.1m s,110N B.0.2m,55NC.0.4m s,210N D.0.4m s,110N4.如图所示工具,在使用时费力的是()A.筷子B.托盘天平C.动滑轮D.钢丝钳5.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泥潭后,司机按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匀速拉出。

比较这两个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安装的都是定滑轮,都不能省力B.甲安装的是动滑轮,能省力C.甲、乙安装的都是动滑轮,都能省力D.乙安装的是动滑轮,能省力6.下列所示的几种杠杆类工具中,哪一个杠杆与其它三个不属于同一类型()A.用鱼竿钓鱼B.用羊角锤拔钉子C.用筷子夹取食物D.用笤帚扫地7.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学校里升旗杆的顶端所安装的动滑轮是为了省力B.潜水艇是靠改变自重来实现上浮或下潜的C.用吸管喝饮料是靠嘴的吸力,与大气压强无关D.我们看到太阳东出西落,说明太阳绕地球旋转8.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组装成的滑轮,提升相同的重物,绳端的拉力F甲和F乙,则下列正确的是A.F甲=F乙B.F甲>F乙C.F甲<F乙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9.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被匀速移动,如图所示,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不记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比较它们的大小,则()A.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D.F甲=F乙>F丙10.如图所示两个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M和m(已知M>m),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若滑轮与转轴之间的摩擦不计且滑轮质量不计,则()A.天花板对滑轮的拉力大小为(M+m)gB.绳子对物体A的拉力为(M-m)gC.地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为MgD.绳子对天花板的拉力为2mg二、多选题11.某品牌牙膏如图所示,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牙膏盖上的条纹是为了增大摩擦B.拧开牙膏盖子时,盖子相当于省力杠杆C.挤压牙膏时可反映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D.密闭的牙膏带到高原地区会变瘪12.下列各图所描述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A.光的折射B.光的色散C.力和力臂D.通电螺线管的磁场13.如图所示,在拉力F的作用下,将重为G的物体从斜面的底端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到顶端,斜面长为s、高为h,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为F摩。

中考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大题培优)含答案

中考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大题培优)含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
小夏对绳子的拉力为
小夏受到绳子的拉力F拉、重力G、地面的支持力F支,因为小夏静止,小夏受到的重力等于拉力加上支持力,则地面的支持力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小夏对地面的压力
受力面积
小夏对地面的压强
3.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匀速将两个相同的钩码在相同时间内提升相同高度,若不计绳子与滑轮的摩檫,__________装置更省力(选填“甲”或“乙”)。甲装置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乙装置的机械效率(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甲图中若钩码总重100N,动滑轮重为20N,不计摩擦及绳重,若工人将绳子匀速向上拉6m,则泥桶上升的高度为__________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
【详解】
(1)[1]对由两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可绕线方法有4股和5股两种,两种方法都达到了省力的目的,但拉力的方向不同,有5股绕线的方法拉力方向向上;有4股绕线的方法拉力方向向下,根据题意可知拉力方向向下,因此从定滑轮上固定,如图所示:
(2)[2]钢丝绳端移动的距离
把“潜龙三号”提升20m拉力做的功
【详解】
[1]物体移动的速度
则滑轮移动的速度
[2]由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物体B受到A的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平衡力,大小等于16N,则物体A受到B施加的摩擦力也为16N,方向水平向右。
[3]物体A受到向左的拉力等于地面对A的摩擦力加上物体A受到B施加的摩擦力,即
滑轮为动滑轮,则水平拉力F为
[3]如甲图,泥桶由3股绳子承担,则n=3,s=3h,s=6m,泥桶上升的高度为:
h= s= 6m=2m;

上海市2019年春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二节 第1课时 定滑轮和动滑轮

上海市2019年春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二节  第1课时  定滑轮和动滑轮

第1课时定滑轮和动滑轮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定滑轮、动滑轮及其特点。

2.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实质,能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对两种滑轮进行理论分析。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动滑轮的支点和它的工作原理。

教具准备弹簧测力计、动滑轮、定滑轮、钩码、多媒体课件等。

新课引入当我们参加升旗仪式时,看到站在地面上的人向下拉绳子,国旗就徐徐升起了,如图所示。

你知道旗杆顶端有一个什么器件帮助把旗升上去的吗?你了解它的作用与实质吗?你还能举出它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吗?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赏、有目的地思考、回答从而引入课题。

新课教学探究点一滑轮1.观察如下课件图片得出滑轮定义。

滑轮:中心有轴,周边有凹槽,可以绕装在框子里的轴转动的轮子。

2.活动:演示用定滑轮提升钩码(如图),让学生观察定滑轮在使用过程中有些什么特点。

然后演示动滑轮提升钩码(如图),让学生观察动滑轮在使用过程中有些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总结定滑轮、动滑轮的概念。

教师总结:滑轮的轴心位置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滑轮的轴心位置随提升的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探究点二 定滑轮问题1:可以直接用手将物体提升,如果高度太高手够不到怎么办呢?比如把国旗升到顶端,这个时候就可以用到滑轮了,现在我们就来模拟用定滑轮升国旗,演示使用定滑轮。

问题2:使用机械的作用在于省力或省距离,那么使用定滑轮的作用是什么呢?问题3:斜着拉动时拉力大小还等于物体重力吗?强调:沿任何方向拉动定滑轮力的大小都是一样的。

问题4:为什么沿各个方向拉动时拉力大小都一样呢?定滑轮的实质是l 1=l 2的等臂杠杆(如图所示)。

⎩⎪⎨⎪⎧F =G s =h 总结:定滑轮特点是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探究点三 动滑轮问题1:滑轮除了刚才的用法,还能有其他用法来提升物体吗?问题2: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那么使用动滑轮的作用是什么呢?演示:动滑轮。

问题3:此时有几段绳子拉着重物?问题4:物体重2N ,将绳子自由端挂在顶端,绳子拉力大小为多少?问题5:如果用手拉着绳子自由端,则手的拉力大小为多少?问题6:斜着拉动时拉力大小还是重力一半吗?强调:只有竖直方向拉动时,才能省一半的力。

2020-2021中考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解析

2020-2021中考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1.如图所示,物重为G 的物体在不同简单机械中均处于平衡状态(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拉力大小错误..的是( ) A .1F G =B .213F G= C .312F G =D .412F G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 .由图像可知l 1=l 2,由杠杆平衡条件1122Fl F l =可得F 1=G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 .由图像可知滑轮组n =3,则213F G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C .由图像可知动滑轮动力作用在轴上,则32F G =,故错误,符合题意;D .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则斜面为理想斜面,满足FL=Gh ,即412F G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2.如图所示,分别利用甲、乙两滑轮匀速提起两个相同的重物(不计滑轮重力及摩擦),其中甲装罝为____________滑轮,它的优点是可以____________,若相同时间内,拉力F 1、F 2做相同的功,则拉力F 1、F 2做功时的功率P 1___________P 2,重物被竖直提升的高度h 甲___________h 乙(最后两空均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答案】定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等于等于【解析】【分析】【详解】[1]由图示可知,甲是定滑轮;[2]甲装置中物体向上运动,拉力的方向是向下,所以甲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3]相同时间内,拉力F1、F2做相同的功,根据P=Wt可知,拉力F1、F2做功时的功率P1等于P2;[4] 用滑轮甲、乙匀速提升两个相同的重物(不计滑轮重力及摩擦),它们都是克服物体的重力做功,即W=Gh,因为拉力F1、F2做的功相同,所以重物被竖直提升的高度相同, h甲等于h乙.3.如图所示,不计滑轮重及摩擦,物体A、B均重为20牛。

当用力F2匀速提升物体B 时,以滑轮的轴为参照物,物体B是______ 的(选填“静上”或“运动”),此时力F2大小为_______牛。

2020-2021杭州中考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的综合题试题

2020-2021杭州中考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的综合题试题

一、初中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1.如图所示,甲滑轮组中滑轮的质量均为m,乙滑轮组中滑轮的质量均为 0.5m,用甲、乙滑轮组分别使重力均为G 的重物在相同时间内匀速上升相同高度h,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分别为F1、F2。

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拉力F1小于F2B.拉力F1的功率小于F2 的功率C.拉力F1做的功小于拉力F2做的功D.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于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知,图甲、图乙滑轮组,n=3,因为不计绳重和滑轮轴处摩擦,所以F1=13(G+G甲)=13(G+mg),F2=13(G+G乙)=13(G+0.5mg)故F1> F2,故A错误;BC.重物在相同时间内匀速上升相同高度 h,则拉力移动距离s相同,拉力做功W1= F1s,W2=F2s故W1> W2,因为做功时间相同,所以拉力F1的功率大于F2 的功率,故BC错误;D.甲滑轮组和乙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G甲>G乙,则甲滑轮组做的额外功多,故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于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D正确。

故选D。

2.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匀速将两个相同的钩码在相同时间内提升相同高度,若不计绳子与滑轮的摩檫,__________装置更省力(选填“甲”或“乙”)。

甲装置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乙装置的机械效率(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甲图中若钩码总重100N,动滑轮重为20N,不计摩擦及绳重,若工人将绳子匀速向上拉6m,则泥桶上升的高度为__________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

【答案】甲等于 2 83. 3% 【解析】【详解】[1]不计摩擦,拉力F=1n(G物+G轮),n甲=3,n乙=2,绳子受的拉力:F甲=13(G物+G轮),F乙=12(G物+G轮),∴F甲<F乙,甲更省力;[2]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的物体重和高度相同,W额=G轮h,W有用=G物h,故利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总功相同,据η=WW有用总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即:η甲=η乙;[3]如甲图,泥桶由3股绳子承担,则n=3,s=3h,s=6m,泥桶上升的高度为:h=13s=13⨯6m=2m;[4]不计摩擦及绳重,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WW有用总=WW W+有用有用额=GhGh G h+动=GG G+动=100N100N20N⨯+100%≈83.3%。

2020-2021【物理】物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滑轮组的省力问题综合附详细答案

2020-2021【物理】物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滑轮组的省力问题综合附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1.工人师傅利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将重均为 400N 的货物从图示位置向上缓慢提升一 段距离.F 1、F 2始终沿竖直方向;图甲中 BO =2AO ,图乙中动滑轮重为 50N ,重物上升速度 为 0.02m/s .不计杠杆重、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方式 F 1由 150N 逐渐变大B .乙方式 F 2的功率为 3WC .甲乙两种方式都省一半的力D .乙方式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 88.9%【答案】D【解析】【详解】 A .由图知道,重力即阻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动力F 1 的方向也是竖直向下的,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比值是:1221L OB L OA == 所以,动力F 1 的大小始终不变,故A 错误;BC .由于在甲图中, OB =2OA ,即动力臂为阻力臂的2倍,由于不计摩擦及杠杆自重,所以,由杠杆平衡条件知道,动力为阻力的一半,即111400N 200N 22F G ==⨯= 由图乙知道,承担物重是绳子的段数是n =3,不计绳重和摩擦,则()()211500N+50N 150N 22F G G =+=⨯=动, 即乙中不是省力一半;所以,绳子的自由端的速度是:v 绳 =0.02m/s×3=0.06m/s , 故乙方式F 2 的功率是:P=F 2 v 绳 =150N×0.06m/s=9W ,故BC 错误;D .不计绳重和摩擦,乙方式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400N 100%=100%=100%88.9%400N 50NW Gh W Gh G h η=⨯⨯⨯≈++有用总轮故D 正确.2.如图所示,物体A 重100N ,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前进时,若物体A 与地面间摩擦力f =60N ,不计滑轮重和绳与滑轮间摩擦,则绳端的拉力F 是______N ,当绳子自由端向左移动3米时,物体A 向左移动______m 。

【答案】20 1【解析】【分析】由图中滑轮组可知,n =3,由于不计绳重、摩擦及滑轮重,根据滑轮组的省力公式13F f =得到拉力大小;根据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与物体运动的距离的对应关系得到物体运动的距离。

初中物理沪科版讲义

初中物理沪科版讲义

初中物理沪科版讲义
初中物理沪科版讲义主要包括以下章节:
1. 走进物理世界:包括物理学史、光、热、力、声、电等内容。

2. 快与慢: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3. 乐音与噪声:声音的特性及其应用。

4. 超声与次声:声音的频率及其应用。

5.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

6. 眼睛与视力矫正:了解眼睛的工作原理和视力矫正的方法。

7. 神奇的“眼睛”:了解生物的视觉机制。

8. 熟悉而陌生的力:理解力的概念,以及力的描述方法。

9. 力与运动:牛顿第一定律、力的合成和力的平衡。

10. 密度与浮力:质量、物质的密度,以及阿基米德原理。

11. 压强:理解压强的概念,液体的压强,以及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2. 机械与人:杠杆的平衡条件、滑轮及其应用,以及做功的快慢和机械效率。

此外,初中物理沪科版讲义还包括一些实验探究,如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物质密度的测量等。

这些实验探究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概念,提高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希望这份讲义能够帮助您掌握初中物理的主要知识点,同时也鼓励您主动参与到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多做实验、多思考、多提问,以便更好地理解物理这门有趣的科学。

初中物理动滑轮公式总结

初中物理动滑轮公式总结

初中物理动滑轮公式总结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动滑轮是一个重要的概念,通过学习动滑轮的原理和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力学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总结初中物理动滑轮的相关知识,包括动滑轮的定义、原理、公式及其应用。

动滑轮的定义动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装置,由一个轮子和安装在其上的绳索或链条组成。

通过绳索或链条与物体相连,可以实现力的传递和方向改变。

动滑轮可以减小施加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改变力的方向,同时也可以改变力的作用点。

动滑轮的原理动滑轮的原理基于力的平衡和牛顿第二定律。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合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在动滑轮中,当一个物体受到一个力时,滑轮会传递这个力到另一个物体上,同时根据力的平衡原理,滑轮两侧受到的力相等且方向相反。

动滑轮的公式在动滑轮的运动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公式来计算力的大小和方向。

其中,最常用的公式包括:1. 力的平衡公式:F1 = F22. 动滑轮的力的关系公式:F2 = F1 * e3. 动滑轮的力的传递公式:F1 * d1 = F2 * d24. 动滑轮的力的变化公式:F1 + F2 = 2F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在动滑轮系统中的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更好地理解动滑轮的运动规律。

动滑轮的应用动滑轮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和工程中,例如吊车、起重机、绞车等。

通过动滑轮,可以减小施加在物体上的力,实现更大力的传递和方向改变。

动滑轮还可以用于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初中物理动滑轮是一个重要的概念,通过学习动滑轮的定义、原理、公式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力学的基础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本文的总结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动滑轮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深化物理学习。

初中物理滑轮组经典习题25道(含详细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滑轮组经典习题25道(含详细答案解析)

滑轮组经典习题30道一、选择题(共18小题)1、(2009•包头)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10N的物体匀速提升0.1m,所用时间为2s,作用在绳子末端的拉力F为6N(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磨擦),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所做的有用功为1JB、动滑轮自重0。

2N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0。

3W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2、如图所示,斜面长为3cm,高为lm,工人用400N沿斜面方向的力将重为840N的箱子推到车上.在这过程中()A、有用功是400J,总功是840JB、有用功是840J,额外功是400JC、总功是12O0J,机械效率是7O%D、有用功是400J,机械效率是7O%3、如图所示,小明用两个滑轮组成甲、乙两种不同的省力滑轮组.他分别用这两种滑轮组把质量相同的重物吊到等高的平台上,两次吊重物时他拉绳的速度相同.不计摩擦和绳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次吊物,小明所做的功和功率的多少相同,甲装置的效率高B、两次吊物,小明所做的功、功率的多少和效率的高低都相同C、两次吊物,小明所做的功率的大小和效率的高低相同,用甲装置做的功多D、两次吊物,小明所做的功的多少和效率的高低相同,用乙装置时功率大4、(2010•泉州)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800N的重物匀速提高5m,拉力所做的功为4800J,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A、67%B、73%C、83%D、100%5、利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相同的时间内用大小相同的力F1和F2分别把质量相等的重物G1和G2提升到相同的高度,则()A、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B、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C、F2做功的功率大D、F1、F2做功的功率一样大6、用完全相同的A、B两个滑轮组(绳重及摩擦忽略不计),分别提升重为G1和G2的两物体,若G1>G2,它们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A和ηB,则( )A、ηA>ηBB、ηA<ηBC、ηA=ηBD、无法判断7、两滑轮组装置如图所示,已知每个滑轮重力都为G0,摩擦和绳重均不计,用它们分别匀速提起重为G=5G0的物体时,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之比是()A、6:7B、7:6C、5:6D、5:78、同学们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时提出了下列假设:(1)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动滑轮重有关;(2)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被物重有关;(3)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物体提升高度有关;(4)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与承重绳子段数有关.然后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滑轮组,进行对比实验来验证提出的假设,则该实验验证的假设是()A、(1)B、(2)C、(3)D、(4)9、(2007•恩施州)下列关于简单机械的理解,正确的是()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重力有关B、吃饭时,筷子是个省力杠杆C、使用杠杆,就是为了省力D、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省距离10、(2006•大连)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把重物匀速提升到一定高度,重物的重力为G物,动滑轮的重力为G动,此装置的机械效率为η,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工人所用的拉力为( )A、B、C、D、11、(2011•包头)如图所示,斜面长6m,高3m,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100N的拉力F使物体在5s内沿斜面移动了2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40%B、物体重300NC、拉力F做的功是600JD、拉力F的功率是40W12、有一人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重1000N和2000N的物体匀速提升5m,动滑轮重20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上述两种情况中不正确的是( )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相等B、人做的额外功相等C、人做的总功相等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相等13、从井中提水时,常常会发生吊水桶落入井里的事情.用物理知识分析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用吊水桶向上提水,人对桶和水做的功都是有用功B、用吊水桶向上提水,人对桶做的功是额外功C、吊水桶掉在井里,打捞水桶时桶里会带些水,这时人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D、吊水桶掉在井里,打捞水桶时,人对桶做的功是有用功14、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功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B、越省力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C、使用机械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机械效率D、使用任何机械,它的机械效率都小于115、(2007•无锡)如图所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A、W1=W2,η1=η2B、W1=W2,η1<η2C、W1<W2,η1>η2D、W1>W2,η1<η216、(2011•烟台)在不计摩擦和绳子质量的情况下,分别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匀速提升同一物体到同一高度处,其机械效率分别为η定、η动、η组,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η组<η动<η定B、η定<η动<η组C、η动<η定<η组D、η定<η组<η动17、(2010•广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1000N的货物,所用拉力是400N,绳的自由端被拉下2m.关于这个滑轮组工作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总功是800JB、额外功是100JC、有用功是400JD、机械效率是62。

2020-2021中考物理 滑轮组的省力问题 综合题含答案解析

2020-2021中考物理 滑轮组的省力问题 综合题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1.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吊装100袋大米,每袋大米的质量是50kg ,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200N ,不计滑轮以及绳重,不计轮、轴间摩擦,g 取10N/kg ,则至少需要吊运的次数是( )A .9次B .10次C .11次D .12次【答案】D【解析】【详解】 由题意及图知吊起重物的绳子股数为n =4,最大拉力1200F N =,一次能吊起的大米重力为:14412004800G F N N ==⨯=,一次能吊起的大米质量为:14800N 480kg 10N/kgG m g ===, 因为每袋大米的质量是50kg ,故一次能吊起的大米袋数为: 1480kg 9.650kg /n ==袋袋, 由题意知一次能吊起9袋大米,即19n =, 则至少需要吊运的次数是:/10011.19n ==袋次袋次, 至少需要吊运12次。

故选D 。

2.(1)如图甲所示,图中的装置相当于一个_______(填一种简单机械的名称).(2)如图乙所示,使用此简单机械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3)如图丙所示,橡皮筋两头分别固定在罐子的顶部和底部,中间系一个钩码,就做成了能自动回头的“魔罐”,当将”魔罐“在水平地面上滚出后,还能自动滚回来,这说明_______.【答案】滑轮组省力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解析】【详解】(1)[1]由图甲可知,绳子和木棍组合在一起,起到滑轮组的作用,用较小的力就可以使作用有较大力的两根木棍靠拢,说明使用该滑轮组可以省力;(2)[2]图乙是过盘山公路,盘山公路相当于斜面,山高一定,盘山公路相当于增大了斜面长度,因为在斜面高一定时,斜面越长越省力,所以人们修建盘山公路的目的是为了省力;(3)[3]魔罐在开始滚动的时候,具有动能,滚动的过程中,罐子动能转化为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当动能为零时,弹性势能最大,魔罐开始向回滚动,在魔罐滚回来的过程中橡皮筋弹性势能减小,罐子动能增大,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2024年初中物理八下滑轮课件教案+逐字稿

2024年初中物理八下滑轮课件教案+逐字稿

2024年初中物理八下滑轮课件教案+逐字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材第十二章“简单机械”中的第三节“滑轮”。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滑轮的定义及分类;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学习滑轮组的使用和计算;探讨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滑轮的定义、分类及其工作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滑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滑轮组的使用和计算。

重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滑轮、绳子、钩码、尺子、多媒体课件。

学具:笔记本、铅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实际生活中使用滑轮的例子,如吊车、电梯等,引导学生思考滑轮的作用。

2. 知识讲解(10分钟)(1)讲解滑轮的定义、分类及工作原理。

(2)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范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滑轮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相互交流解题思路,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操作(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滑轮组的省力效果,并计算滑轮组的机械优势。

六、板书设计1. 滑轮的定义、分类和工作原理。

2.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3. 滑轮组的计算公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滑轮的定义及分类。

(2)简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答案:(1)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种。

(2)定滑轮的工作原理是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的工作原理是增大力的作用效果。

(3)滑轮组的机械优势为2,拉力为5N。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尝试设计一个利用滑轮的装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对滑轮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但在讲解滑轮组计算时,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理解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中考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综合经典题及详细答案

中考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综合经典题及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1.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F =60N ,不计滑轮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自重,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A .60NB .120NC .20ND .180N 【答案】D【解析】【分析】 分析滑轮组的动滑轮绕绳子的段数,不计滑轮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自重,根据1F f n=得到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详解】由图可知,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为3,不计滑轮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自重,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3360N 180N f F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滑轮组的特点,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明确缠绕在动滑轮上的绳子的段数。

2.用一个动滑轮将重为8N 的物体匀速提高1m ,所用竖直向上的拉力为5N ,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用此动滑轮将重为18N 物体也提高1m 时,所做的总功是_______J 。

(不计绳重和摩擦)【答案】80 20【解析】【分析】使用动滑轮,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 =2,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 =2h ,有用功就是将物体提升对物体做的功(W Gh =有),拉力F 做的功为总功(W Fs =总),再利用机械效率的公式求出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根据W W W =+总有额求出额外功,不计绳重和摩擦,使用动滑轮做的额外功就是提升动滑轮做的功W G h =额轮,知道提升的高度,可以求出动滑轮重;再利用()1F G G n =+轮物求拉力大小,知道s =2h ,利用功的公式求拉力做的功(总功)大小,根据W Gh =求出有用功,利用效率公式求出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详解】[1]使用动滑轮时,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 =2,物体被提升的高度h =1m ,拉力移动距离21m 2m s nh ==⨯=有用功为8N 1m 8J W Gh ==⨯=有拉力做的总功为5N 2m 10J W Fs ==⨯=总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8J 100%100%80%10JW W η=⨯=⨯=有总 [2]根据W W W =+总有额可知,额外功为10J 8J 2J W W W =-=-=额总有不计绳重和摩擦,根据W G h =额轮可知,动滑轮的重力2J 2N 1mW G h ===额动 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有 ()()12N 18N 10N 2F G G ''=+=+=动物 拉力做的总功 10N 2m 20J W F s '='=⨯=总3.如图所示,物体A 重100N ,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前进时,若物体A 与地面间摩擦力f =60N ,不计滑轮重和绳与滑轮间摩擦,则绳端的拉力F 是______N ,当绳子自由端向左移动3米时,物体A 向左移动______m 。

初中滑轮组经典好题30道(答案详尽)

初中滑轮组经典好题30道(答案详尽)

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共18小题)1、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10N的物体匀速提升0.1m,所用时间为2s,作用在绳子末端的拉力F为6N(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磨擦),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所做的有用功为1JB、动滑轮自重0.2N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0.3W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考点: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功的计算;有用功和额外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功率的计算。

专题:计算题;比较思想。

分析:(1)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工作特点是:可以达到既省力又改变力的作用方向.动滑轮由几段绳子承担,绳端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升高高度的几倍.(2)结合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公式分别计算出所做的有用功、动滑轮自重、拉力F做功的功率、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然后和所提供的计算结果比较,得出正确的判断.解答:解:A、∵用滑轮组提升物体,对物体做的功是有用功.∴所做的有用功W用=Gh=10N×0.1m=1J.∴该选项中,所做的有用功为1J,计算结果正确.B、∵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时,该滑轮组中的动滑轮由两段绳子承担,绳子上的拉力是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的二分之一,则:动滑轮的重力G动=2F﹣G物=2×6N﹣10N=2N.∴动滑轮自重0.2N,计算结果不正确.C、∵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拉力F做的功是总功,则拉力F做功的功率.∴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0.3W,计算结果不正确.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计算结果正确.本题计算结果正确的有两个:A和D.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滑轮组的工作特点,利用公式逐个计算,然后和选项比较,计算过程注意格式,过程和结果都有单位.2、如图所示,斜面长为3cm,高为lm,工人用400N沿斜面方向的力将重为840N的箱子推到车上.在这过程中()A、有用功是400J,总功是840JB、有用功是840J,额外功是400JC、总功是12O0J,机械效率是7O%D、有用功是400J,机械效率是7O%考点:功的计算;有用功和额外功;斜面的机械效率。

初中物理专题目录(八个专题)

初中物理专题目录(八个专题)

专题目录声现象光现象热现象力与运动压强、浮力简单机械、机械效率了解电路串并联电路的规律电磁转换、能量守恒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产生原因:振动2.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是介质3.声速:340m/s(没有特别提示的情况下都视为该速度)4.回声现象及其利用:(1)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形成的声音;(2)回声的区分与加强;(3)回声测距离及其它应用。

二、乐音的三要素1.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

2.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音色: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

三、乐音和噪声1.区别:(1)从物理学角度看;(2)从环境保护角度看。

2.减小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消声;(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吸声;(3)在耳朵处减弱――隔声【方法提示】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液体中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大。

3.利用回声可求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等问题。

4.运用声音的三要素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现象。

5.噪声的控制方法。

光的反射一、光的产生: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

二、光的直线传播1.条件: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现象:(1)小孔成像;(2)影子的形成;(3)日、月食的形成;(4)三点一线。

3.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三、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即“三线共面,两角相等,法线居中。

”2.光的反射类型:(1)镜面反射;(2)漫反射。

3.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2)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像和物大小相等;(4)像和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

【方法提示】1.应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有关现象该类问题的解释掌握三点(1)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了什么物体;(3)说明出现什么现象和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3
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论:
(1)使用定滑轮是否能够省力? (2)使用定滑轮能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0.2 0.4 0.6
省力
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使用定滑轮时物体上升的距离与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自由端是物体上升距离的2倍
特点:省力,但不 能改变力的方向。
F
L1 L2
G
_1_
实际:F__>_ 2 G
2,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但浪
费一倍的距离,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F= 1 G物 F= 1(G物+G动 ) S=2h
2
2 VF=2V物
2、图1中A是____滑轮。利用这样的装置把物
体举高,用力的方向应向____(选填“上”、
“下”)。如果用26牛的拉力,匀速提起50牛
的物体,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 A重
“一定一动”
讨论与交流1
1.绳子股数n=__2___;
F
G 上结法


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与物 体上升的高度h之间的关系: s=__2_h__;
3.绳子自由端拉力F与 _G_
物体重力G的关系: F=__2__;
(不计轮重及绳重和摩擦) 4.优点:_既__省__力_又__能__改__变__力_的__方__向__;
F1
理想情况:
11
F1=
2
F2 =
G物
2
动滑轮的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L2
L1
G动
F1
不计摩擦、绳重
1
F=
(G
2
物+ G动)
F拉=G物
动滑轮中,若拉力F沿斜上方拉,F=
1 2
G吗?
L2 O
L1 L1/
F2
F1 F1/
∵动力臂L1减小
∴动力F增大
要使动滑轮省一半的力 (省力最多),必须使绳子 沿竖直方向拉
0.5 0.5
竖直向下
0.1
0.1
1
1 斜向下
0.2
0.2
1.5
1.5 水平
0.3
0.3
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论:
(1)使用定滑轮是否能够省力?
不能省力
(2)使用定滑轮能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能改变力的方向
(3)使用定滑轮时物体上升的距离与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自由端与物体上升距离相等
特点:不省力,但可 以改变力的方向。
尝试采用绳,一个滑轮,铁架台将勾码提到 高处,你有什么方法?
细线
滑轮 钩码
铁架台
动滑轮和定滑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你使用的哪种方法?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呢?
动滑轮
定滑轮
方案一
实物图
方案二
定滑轮:轴固定不 动滑轮:轴随物体一起
动的滑轮
运动的滑轮
(09温州)下列各图中利用了动滑轮
的是( D

这两种方案有什么共同点和区别
G
知识回顾:
定滑轮
滑轮的分类
动滑轮
滑轮的工作特点
定滑轮:
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
可以省力但费距离 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的实质
定滑轮: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等臂杠杆
动滑轮: 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杆
实验结论
1,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省 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F拉=G 物 S绳=h物 VF= V物
啊?你怎么 上来了!
如何既省力 又能改变力
的方向
如何既能吃到香 菇又能吃到肉肉?
香菇炒肉
定滑轮
不能省力 可以改变力的方

动滑轮
可以省力 不能改变力的方

定滑轮虽然能改变力的方向,使我们工作 方便,但不能省力;
而动滑轮虽然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 的方向,使用时经常感觉不便.
于是人们就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 合起来使用,把它们各自的优点结 合起来,这样就组成了滑轮组.
小组讨论
由一个定滑轮和 一个动滑轮绕成滑轮 组有几种绕法?
G
通过实验科学探究
提出问题:研究使用滑轮组将物体竖直向 上提升过程中,用力大小、承担物重的绳 子段数,移动距离与物重、物体上升距离 之间的关系。
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弹簧测力计测量物重,动滑轮重和力的大小
尺子测量力移动的距离和物体移动的距离

使
物 体
共同点




思考
区别
通过实验科学探究
提出问题:研究使用定,动滑轮将物体竖直向 上提升过程中,用力大小、方向,移动距离与 物重、物体上升距离之间的关系。
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弹簧测力计测量物重和力的大小 尺子测量力移动的距离和物体移动的距离
学习过程—探究学习 观察实验将实验数据填在表中
原因可能是:__动__滑__轮__重___绳__子__重___有__摩__擦 改进的措施:采__用_轻__质__的__动__滑_轮__、__细__绳_ 等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与物体上升的高度 h之间的关系:
2h
动滑轮:s=__2_h__
h
F
O
G物
L2
L1 F2
忽略轮重及摩擦、绳重 竖直向上缓慢匀速拉动
动力臂与阻力臂相等的等臂杠杆
F1= F2 F G = (不计摩擦)
1物
L1 F1
定滑轮实质:
L1
O L2
F1 F2
L2 O L1/
F2
F1// L1//
F1/
O
L2
F2
G
G
G
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为什么向任意方匀速拉动?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使用动滑轮提升物体 (竖直向上缓慢匀速拉动)
拉力F 物重G 大小 方向
物体 绳端(拉力作用 上升 点)移动距离s 距离h
竖直向上 竖直向上 竖直向上
实验结论:_使__用__动__滑_轮__省__力__,__费__距__离_,__但__不__改_ 变力的方向。
学习过程—探究学习 观察实验将实验数据填在表中
0.5 0.25 竖直向下
0.1
1
0.5 竖直向下
0.2
1.5
0.75 竖直向下
1、什么叫杠杆?它一定是直的吗? 2、杠杆可分为几类?
庄严的一刻
大家对这一现象有没有疑问?
五星红旗是向什么方向运动的? 向上 旗手施加给五星红旗的力向什么方向? 向下
为什么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红旗 还可以顺利升起呢?奥妙在哪?
旗杆 的顶部 安装了
一种 简单 的 机械,
滑轮
滑轮的定义:周边有槽, 能绕轴转动的小轮
F1
F2
F G
F__=_F1 _=__F2
实际:F__>__G
原因可能是:__受__摩__擦__力__的_影__响______ 改进的措施:___加__润_滑__油___________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与物体上升的高度 h之间的关系:
h h
定滑轮:s=__h___
L2 F2
定滑轮的实质:
牛。
若要使物体上升2米,应将绳的自由端拉动
____米。
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装置,已知: A 重
100牛,A在地面上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为40牛
(不考虑绳与滑轮的摩擦)。要使A向右匀速
滑动,拉力F甲=
牛,F乙=

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救命!
请您帮忙抓 住,我到楼 上接袋子。
好的,唉,唉 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