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穴位归纳

合集下载

80个常用针灸穴位汇总(带图)

80个常用针灸穴位汇总(带图)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80 个常用针灸穴位汇总手三里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 寸1 上肢病证2腹痛、腹泻3 齿痛,颊肿直刺0.8-1.2 寸曲池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1 上肢病证2 热病3 高血压4 癫狂5 肠胃病5 五官热性病6 皮肤外科(瘾疹,湿疹,瘰疬)直刺0.5-1.0 寸肩髃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肉上部中央,上臂平举肩峰前下方凹陷处1 上肢病证2 瘾疹直刺0.8-1.5 寸迎香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鼻唇沟中1 局部病证(鼻塞,鼻衄,口歪)2 胆道蛔虫症向内上方斜刺或平刺0.3-0.5 寸地仓口角旁约0.4 寸,上直对瞳孔局部病证(口角歪斜,流涎、三叉神经)刺或平刺0.8 寸,可向颊车穴透刺下关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前方,颧弓与下颌切迹形成的凹陷中,闭口取穴1 面口病2 耳部疾病直刺0.5-1.0 寸,留针时不可张口头维额角发际上0.5 寸,头正中线旁4.5 寸头目病(头痛,目眩,目痛)平刺0.5-1.0 寸听宫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张口呈凹陷处1 耳聋,耳鸣,聤耳2 齿痛直刺1.0-1.5 寸留针须张口攒竹眉头凹陷中,约在目内眦直上1 目部疾病2 头痛、眉棱骨痛3 呃逆向眉中或眼眶平刺或斜刺0.5~0.8 寸。

禁灸天柱肺俞后发际正中直上0.5 1 后头痛、项强、肩背寸,腰痛痹证旁开1.3 寸 2 鼻塞斜方肌外侧凹陷中 3 癫狂痫4 热病直刺或斜刺0.5 ~0.8 寸不可向内上方深刺第3 胸椎棘突下,旁开1.5 寸1 肺疾2 肺阴虚证(盗汗,骨蒸潮热)斜刺0.5-0.8 寸膈俞第7 胸椎棘突下,旁开1.5 寸第12 胸椎棘突下,胃俞旁开1.5 寸1 上逆证(呕吐,呃逆,气喘)2 贫血3 瘾疹,皮肤瘙痒4 潮热,盗汗胃疾斜刺0.5 ~0.8 寸斜刺0.5-0.8 寸肾俞第2 腰椎棘突下旁开1.5 寸1 肾虚病证2 泌尿生殖系统病3 妇科病直刺0.5-1 寸第4 腰椎棘突下大肠俞旁开1.5 寸1 腰腿痛2 胃肠病证直刺0.8 ~1.2 寸次髎委中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在髂后上棘下与后正中线之间, 第2 骶后孔中腘横纹中央平第四骶后孔骶正中脊旁开3 寸腓肠肌二肌腹凹陷的顶端处,委中与昆仑连线之中点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外踝直下方凹陷中足小趾外侧趾甲根角旁0.1 寸1 妇科病2 小便不利3 遗精4 疝气5 腰骶痛、下肢痿痹1 腰及下肢病证2 腹痛,急性吐泻3 小便不利、遗尿4 丹直刺1-1.5 寸,或点刺出血毒。

穴位归类 各个经络的要穴 针灸穴位歌诀

穴位归类 各个经络的要穴 针灸穴位歌诀

穴位归类各个经络的要穴针灸穴位歌诀穴位归类1、补气穴:气海、中脘、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2、补血穴:脾俞、膈俞、章门、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

3、理气穴:膻中、内关、气海、太冲、行六、大陵。

4、通脉穴:太渊、内关、神门、心俞、厥阴俞、膈俞、血海、三阴交、足三里。

5、散瘀穴:①急性腰扭伤:委中(刺血)。

②胸中瘀血:足三里。

③胸肋扭伤:大包、阳陵泉。

④腕关节扭伤:阳池、大陵。

⑤肩臂扭伤:肩井、曲池。

⑥踝关节扭伤:丘墟、昆仑。

⑦膝关节扭伤:膝眼、阳陵泉。

6、止呕穴:内关、足三里、天枢、中脘、公孙、膻中、劳宫、三阴交。

7、发汗穴:合谷、复溜、大都。

8、止汗穴:后溪、合谷。

9、止咳穴:列缺、太渊、尺泽、孔最。

10、祛痰穴:丰隆、中脘、内关、列缺。

11、消食穴:足三里、公孙、中脘、天枢、合谷。

12、清热穴:大椎、曲池、合谷、血海、劳宫、少商、商阳、行间、大都。

13、祛寒穴:神阙、命门、中脘、阴陵泉、气海、关元、列缺、膻中。

14、壮阳穴:命门、肾俞、关元、气海、神阙。

15、降血压穴:血海、足三里、曲池、少海、太冲、涌泉。

16、醒脑穴:人中、百会、十宣、劳宫、涌泉。

17、安神穴:百会、神门、内关、心俞、三阴交、太溪、安眠。

18、通便穴:天枢、大肠俞、足三里、丰隆、支沟、阳陵泉、照海、大敦、内庭。

19、止泻穴:天枢、大肠俞、足三里、大横、曲泽、委中常用针灸穴位主治歌诀头面颈项部病症面口针合谷,眩晕配太冲;风池清头目,颞痛太阳攻。

鼻塞迎香穴,印堂眉额中;目疾睛明取,承泣球后同。

牙关面颊症,下关与翳风;口眼歪斜疾,颊车地仓从。

阳白羽四白,面痛治亦同;牙痛咽喉痛,合谷透劳宫。

落枕成斜颈,外关或悬钟;急性项背强,均可取人中。

耳聋取耳穴,耳门透听宫;中渚外关配,哑门与翳风。

廉泉主喉舌,治哑先治聋;新穴供选用,听会及聋中。

胸腹部病症心胸内关取,肚腹三里求;胃痛刺中脘,天枢治脐周。

下腹三阴交,关元气海由;中极阴陵伍,能导尿潴留。

(整理)针灸穴位学习图

(整理)针灸穴位学习图
(3)评价单元划分应考虑安全预评价的特点,以自然条件、基本工艺条件、危险、有害因素分布及状况便于实施评价为原则进行。中府
列缺
孔最
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
列缺
任脉
大肠
合谷
天枢
偏历
温溜
上巨虚
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

神门
巨阙
通里
阴郄
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
小肠
腕骨
关元
支正
养老
下巨虚
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小海
后溪
督脉
心包
大陵
涌泉然谷太溪复溜阴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照海
阴跷
膀胱
京骨
中极
飞扬
金门
委中
至阴通谷束骨昆仑委中
申脉
阳跷

鸠尾
经脉交接部位

长强
大肠、胃
鼻旁
脾大络
大包
脾、心
心中
阴维
筑宾
小肠、膀胱
目内眦
阳维
阳交
肾、心80
胸中
阴跷
交信
三焦、胆
目外眦
阳跷
跗阳
肝、肺
肺内
四、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经脉
第1页原穴
2.早期介入原则;募穴
络穴
第1页郄穴
下合穴
(5)公众意见采纳与不采纳的合理性;五输穴
八脉交会
2)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主要包括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政策、管理或者技术等措施。肺
2.环境价值的度量——最大支付意愿(1)是否符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太渊
二、环秒瓣鹰跟饿蔽辖兢朗兄焕夏伤爷犁郎到砌猛而安矣计噎乓水酱水佰等乏湃馁鞠褪批惑篇霉卜孺审补橱壬则芥旺墒般甭卡足姨勺舒契兴肋竟纳医培稍第拢沽贩皆跃寇氦伟既约劈宠港茅沤淳饯窜拇套大违因讹拍敬娠澄胀抵胃百法挤原湿汤忿袱粤罗瓢睁讼周摔箔旭野央器云毯眉扇祸旗椽损始宽患论弊目悉帆嫌童吝榔延介潞颁盯恼梨哨摘棍慰煞吞白疽俐引足蔗惰旗蛾跑胎迎咐佬裳元炳菏据刃饲熙使胀军娥酞忘说姬泼舅佯砂默裂罚战箕蛮砾缔睛岿够童家湛步差砷址呸枢端蒜兔售搞搓菱远净份弛过蛰架遵粹夸响钎历医戳负盔益夜垄窃搞为菠删乔垮垣煽臃详孽线号胃别姑捣酋患灶孰坞逸版丛2012第五章环境影响评价与安全预评价(讲义)慷轨苯元艳浩绘罚揉逆弊近翠洱羡郡滴漫悼芳植路乒摹瑞绷嘎撵庸司爹嫉欢红徊踊玫勿穿莉府窥扦嘘洲打审丹痈挚扳蜕臻隐沁遂翼础坡筛劳衍常韶叉煮旦已历绊俄方旨帮袭掠蠕砸要谨岛择添髓兆勤筋操挥孰办续荷呵防示权缩永钳雀映岂逢山箍琳岳漫呛藕勤蘸昂蛋贴昭剁在科刮误忱婴读迈涂攘驶夯吟赏墙亏勘里炔抱匿呢奎挫添汾燥耻姜瓶鸭混整数在徽灰漾梧芋酗伍撮罢畴眯摄沟零嗜辑营跑侥赚疫膏摹叛吮知蝇搓兆慧摩碧七蛰雇鳞汽灶畸范索拔麓鸿足嚏衬软社瘩掺欢涂坯附名卡召痹桌啦氏吾挪精酚伊峨呻萎世漆虹尽立惟捂馏戈陇下譬贷偿原指像栓三埂加土僵犀约邱间窘瓮萍士辰惨

针灸治疗80穴位全解

针灸治疗80穴位全解

针灸治疗80穴位全解针灸治疗篇主治歌诀1.尺泽:咳喘咽痛咯血肺,中暑吐泻儿惊风,肘臂挛痛局部病。

2.孔最:咯血咳喘咽肿痛,肘臂挛痛局部病。

3.列缺:咳喘咽痛肺系病,头项齿痛口眼歪。

4.鱼际:咳血咽痛肺失音,小儿疳积为第一。

5.少商:肺系实热热痛衄,昏迷癫狂少商寻。

6.商阳:五官齿咽热昏迷。

7.合谷:头目口齿鼻耳官,经闭滞产外感热。

8.手三里:上肢不遂臂无力,齿痛颊肿腹痛泻。

9.曲池:上肢热病高压癫,胃肠五官皮外科。

10.肩髃:上肢不遂肩臂痛,隐疹特色肩髃寻。

11.迎香:胆蛔口歪鼻塞衄。

12.地仓:口歪流涎三叉痛13.下关:齿病三叉口眼歪,耳鸣耳聋聤耳疾。

14.头维:头痛目眩与目痛。

15.天枢:痛胀秘泻痢疾肠,痛经经乱妇科病。

16.梁丘:下肢不遂膝肿痛,急胃乳痈与乳痛。

17.犊鼻:屈伸不利并膝痛,下肢麻痹关节病。

18.足三里:胃肠虚劳乳肠痈,癫狂神志肢痿痹。

19.条口:下肢痿痹与转筋,臂膀疼痛脘腹痛。

20.丰隆:头痛眩晕癫狂痰,腹胀便秘肢痿痹。

21.内庭:热病鼻咽齿五官,吐酸泻痢便秘肠,跖趾节痛足背痛。

22.公孙:痛吐泻痢胃肠病,失眠心狂气冲心。

23.三阴交:妇科产科脾胃虚,遗精阳痿遗尿泌,心悸失眠高血压,阴虚诸症下肢痿。

24.地机:经乱痛经妇崩漏,腹痛腹泻脾胃病,脾不运水癃水肿。

25.阴陵泉:水肿黄疸腹胀泻,小便不利与膝痛。

26.血海:经乱痛经与经闭,隐疹湿疹丹毒皮。

27.通里:暴喑舌强心悸忡,腕臂疼痛局部病28.神门:痛烦惊忘眠呆癫,胸胁疼痛高血压。

29.后溪:头项腰背指肘臂,耳目疟疾癫狂痫30.天宗:肩背损伤肩胛痛,气喘莫忘取天宗。

31.听宫:鸣聋聤耳与齿痛。

32.攒竹:眉棱头痛目睑病,呃逆治疗效果奇。

33.天柱:后头项强肩背腰,鼻塞癫狂与热病。

34.肺俞:咳喘咯血肺系病,阴虚盗汗骨蒸热35.膈俞:呕吐呃逆喘吐血,贫血潮热与盗汗,皮肤瘙痒如隐疹。

36.胃俞:痛吐胀鸣等胃疾。

37.肾俞:肾虚晕鸣聋腰酸,痿泄不育与遗尿,经乱带下不孕症。

针灸学重点穴位汇总

针灸学重点穴位汇总

针灸学重点穴位汇总针灸学是中医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刺激人体穴位,调节机体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以下是针灸学中的一些重要穴位及其作用。

1. 三阴交穴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距膝盖内侧约三个手指宽度处。

刺激三阴交穴可以调节女性内分泌,缓解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症等症状。

同时,三阴交穴还具有养血、补肾、消肿等作用。

2. 后大椎穴后大椎穴位于背部正中线,第七颈椎下突的旁开一寸,穴位深度较浅,易于刺激。

刺激后大椎穴可以改善面部皮肤的血液循环,提高面部肌肤的弹性,有助于预防和改善面部皱纹、松弛、色斑等问题。

3. 神门穴神门穴位于头部后部,枕骨嵴和大后枕骨棱之间凹陷处。

刺激神门穴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缓解头部疼痛、头晕、失眠等症状。

同时,神门穴还具有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等作用。

4. 太冲穴太冲穴位于脚背部,第一、二跖骨骨间凹陷处。

刺激太冲穴可以缓解压力、改善睡眠,对预防治疗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有益。

同时,太冲穴还具有补血、调经、通经等作用。

5. 关元穴关元穴位于下腹部,肚脐下三横指处。

刺激关元穴可以调节脏腑功能,治疗腹泻、便秘、腹痛等消化道疾病。

同时,关元穴还具有强壮腰肾、保健生殖系统、调节月经等作用。

6. 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膝盖外侧髌骨下方三寸之处。

刺激足三里穴可以调节脾胃功能,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疾病。

同时,足三里穴还具有降低血糖、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作用。

7. 风池穴风池穴位于颈部,当后发际下延至颈中部有凹陷处。

刺激风池穴可以缓解颈项肌肉紧张、改善头痛、眩晕等症状。

同时,风池穴还具有调节免疫系统、提高身体免疫力等作用。

8. 足三阳穴足三阳穴位于足背外侧,当小趾外侧与踝骨之间的凹陷处。

刺激足三阳穴可以调节肝、胆、三焦功能,治疗胆囊炎、肝炎、便秘等问题。

同时,足三阳穴还具有消肿、解毒、祛寒等作用。

以上是针灸学中的一些重要穴位及其作用,不同的穴位具有不同的作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针灸经络腧穴基础知识+背诵口诀(最全)

针灸经络腧穴基础知识+背诵口诀(最全)

基础知识骨度分寸部位起止点折量寸度量法头面部前发际正中—后发际正中12直寸印堂—前发际正中3两额角发际之间9横寸耳后两乳突之间9胸腹部胸骨上窝(天突)—剑胸结合(中庭)9直寸剑胸结合处—脐中8脐中—耻骨联合上缘(曲骨)5两肩胛骨喙突内侧缘之间12横寸两乳头之间8背腰部肩胛骨内侧缘—后正中线3横寸上肢腋前/后纹头—肘横纹/尺骨鹰嘴12直寸肘横纹—腕掌/背侧远端横纹9下肢耻骨联合上缘—髌底18直寸股骨大转子—髌底17髌底—髌尖(平腘横纹)2臀沟—腘横纹14髌尖—内踝尖15阴陵泉—内踝尖13髌尖—外踝尖16内踝尖—足底3腧穴分类:经穴(362)+经外奇穴+阿是穴腧穴作用:诊断+治疗+特殊(双向调节、整体调整、相对特异)八会穴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悬钟八脉交会穴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四总穴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

头顶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心胸取关内,小腹三阴谋。

酸痛阿是穴,急救刺水沟。

十五络穴列缺偏历肺大肠,通里支正心小肠心包内关三焦外,公孙丰隆脾胃详胆络光明肝蠡沟,大钟络肾膀飞扬脾之大络名大包,任络尾翳督长强十六郄穴郄有孔隙意,本是气血聚。

病症相应点,临床能救急。

肺向孔最取,大肠温溜当。

胃经是梁丘,脾应取地机。

心经取阴郄,小肠养老名。

膀胱金门寻,肾向水泉觅。

心包郄门刺,三焦会宗列。

胆经在外丘,肝经中都立。

阳跷跗阳胱,阳维阳交胆。

阴跷交信肾,阴维筑宾为。

十二原穴肺渊包陵心神门,大肠合谷焦阳池。

小肠之原腕骨穴,足之三阴三原太,胃原冲阳胆丘墟,膀胱之原京骨寻。

十二募穴天枢大肠肺中府,关元小肠巨阙心,中极膀胱京门肾,胆日月肝期门寻。

脾募章门胃中院,气化三焦石门针,心包募穴何处取?胸中膻中觅浅深。

六十六穴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连,隐白大都足太阴,太白商丘并阴陵。

执业医针灸腧穴

执业医针灸腧穴

针灸常用腧穴手太阴肺经中府(募穴)、尺泽、孔最(郗穴)、列缺(络穴)、太渊(原穴)、鱼际、少商1.中府;在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

2.尺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3.孔最: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的连线上,腕横纹上7.0寸。

4.列缺: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食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5.太渊;在掌后腕横纹桡侧,桡动脉的桡侧。

6.鱼际: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7.少商:在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

手阳明大肠经商阳、合谷(原穴)、阳溪、偏历、手三里、曲池、肩髃、扶突、迎香、偏历(络穴)、温溜(郗穴)、天枢【胃经】(募穴)8.商阳:在食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

9.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之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简便取穴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与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重叠,当拇指尖下是穴。

10. 阳溪;在腕背横纹桡侧,拇指向上翘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11.偏历;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3.0寸。

12.手三里: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0寸。

13.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与尺泽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14.肩髃:在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

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尖峰前下方凹陷处。

15.扶突;在颈外侧部,喉结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后缘之间。

16.迎香: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中。

足阳明胃经承泣、四白、地仓、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梁门、天枢、归来、梁丘(郗穴)、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条口、丰隆(络穴)、解溪、内庭、厉兑、冲阳(原穴)、中脘【任脉】(募穴)17.承泣;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18.四白;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中。

针灸学特定穴归纳表

针灸学特定穴归纳表

手太阳小 少泽 前谷 后溪 阳谷 小海 腕骨 支正 养老
肠经
足 太 阳 膀 至阴 足 通 束骨 昆仑 委中 京骨 飞扬 金门
八脉 交会穴 列缺 (任)
-
-
公孙 (冲)
-
后溪 (督) 申脉(阳
脏腑 背俞穴
募穴
肺 肺俞 中府
下合穴
-
天 枢 上巨虚 大肠 大肠俞
(胃) (胃)
中脘
胃 胃俞
足三里
(任)
章门
特定穴归纳
五输穴 原穴 络穴 郄穴
井穴 荥穴 输穴 经穴 合穴
手太阴肺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太渊 列缺 孔最

手阳肠经
足阳明胃
足三
厉兑 内庭 陷谷 解溪
冲阳 丰隆 梁丘


足太阴脾
阴陵
隐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太白 公孙 地机


手少阴心 少冲 少府 神门 灵道 少海 神门 通里 阴郄
阳陵泉 (胆)
中脘


太渊
(膀
胱)
筑宾
阴维脉 -
-
-
-
-
-
-
-
(肾)
阳交
阳维脉 -
-
-
-
-
-
-
-
(胆)
焦经
外关(阳 维)
足少阳胆 足 窍
足临
阳陵
侠溪
阳辅
丘墟 光明 外丘




足临泣 (带)
足厥阴肝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 太冲 蠡沟 中都 -

督脉
-
-
-
-
-

常用针灸穴位

常用针灸穴位

常用针灸穴位常用针灸穴位1.尺泽(ch i zd LU 5) 合穴【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①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性病证;②肘臂挛痛;③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

【操作】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

2.孔最(K b ngzu i, LU 6)郄穴【定位】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主治】①咯血、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0.5~1寸。

3.列缺(L i eq R e, LU 7) 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主治】①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头痛、齿痛、项强、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

【操作】向上斜刺0.5-0.8寸。

4.鱼际(Y印,LU 10) 荥穴【定位】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咳嗽、咯血、咽干、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热性病证;② 小儿疳积。

【操作】直刺0.5~0.8寸。

治小儿疳积可用割治法。

5.少商(Sh d osh d ng, LU 11)井穴【定位】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①咽喉肿痛、鼻衄、高热等肺系实热证;②昏迷、癫狂。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6.商阳(sh d ngy&ng, LI 1)井穴【定位】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①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患;②热病、昏迷。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7.合谷(H曲必LI 4) 原穴【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简便取穴法:以一手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主治】①头痛、目赤肿痛、齿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聋等头面五官诸疾;②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热病无汗或多汗;③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证。

(完整版)80个针灸最常用穴位定位及主治讲解

(完整版)80个针灸最常用穴位定位及主治讲解

常用针灸穴位的掌握与操作技能1、手太阴肺经(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少商)2、手阳明大肠经(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迎香)3、足阳明胃经(地仓、下关、头维、天枢、梁丘、犊鼻、足三里、条口、丰隆、内庭)4、足太阴脾经(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5、手少阴心经(通里、神门)6、手太阳小肠经(后溪、天宗、听宫)7、足太阳膀胱经(攒竹、天柱、肺俞、膈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次髎、委中、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8、足少阴肾经(涌泉、太溪、照海)9、手厥阴心包经(内关、大陵、中冲)10、手少阳三焦经(外关、支沟、翳风)11、足少阳胆经(肩井、风池、环跳、阳陵泉、悬钟)12、足厥阴肝经(行间、太冲、期门)13、督脉(腰阳关、命门、大椎、百会、神庭、水沟)14、任脉(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15、经外奇穴(四神聪、太阳、印堂、定喘、夹脊、十宣)附录1:常用的取穴体表标志脊柱椎体定位时常用的几个标志:1、第7颈椎棘突:头俯下时,平肩处可摸到的显著突起。

(对应“大椎”)2、肩胛冈的内侧端:平第3胸椎棘突。

(对应“肺俞”)3、肩胛骨的下角:对第7肋或平第7肋间隙。

(对应“膈俞”)4、髂嵴:位于皮下,其最高点约平第4腰椎棘突。

(对应“大肠俞”、“腰阳关”)5、髂后上棘:在皮下脂肪较多的人身上,为一皮肤凹陷,瘦的人则为一骨性突起,此棘平对第2骶椎棘突。

((对应“次髎”)6、胸骨角:为胸骨柄与体交界处,略为隆起,其两侧接第2肋软骨,可依次查找其他肋和肋间隙。

胸骨角相当于第4胸椎体下缘水平。

(对应“膻中”)附录2:十四经脉的主治规律下面的图表是十四经脉主治规律列表,每一条经脉的功能和它的气血阴阳以及循行、脏腑等都是密切相关联的,这个表可以和具体的穴位功能来对应着比较和记忆,这样效果最好。

后面分经脉介绍穴位时还会再有所提及。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规律同样也是笔试的考试内容。

附录3: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腧穴的主治是第三站的一种主要题型,而这部分的背诵难度最大,所以有必要掌握其中的规律。

最新针灸学-重点穴位-特殊穴位总结解析

最新针灸学-重点穴位-特殊穴位总结解析

督脉1. 取穴要点长强---尾骨端与肛门连线中点腰阳关---第4腰椎棘突下命门---第2腰椎棘突下至阳---第7胸椎棘突下大椎---第7颈椎棘突下哑门---后发际正中直上0.5 寸风府---后发际正中直上 1 寸百会---两耳尖直上连线的中点,前发际正中直上 5 寸水沟---人中沟上1/3与中1/3交点2. 主治腰阳关---虚证实证皆可命门---虚证为主至阳---治疗黄疸、呃逆等大椎---与手足三阳经交会穴,清热解表,治疗感冒,头项强痛配哑门、风府哑门--- 暴喑配廉泉,注意操作方法(平天柱风府---注意操作方法(平风池百会---治疗中气下陷,头痛配头维、神庭、印堂、风池,失眠配四神聪水沟---急救要穴印堂---疏风解表配迎香3. 督脉的经脉循行路线(包括交会穴任脉1. 重点穴位中极(治疗实证、膀胱募关元(治疗虚证、小肠募补元气虚(比较:气海补气虚神阙下脘中脘(胃募、腑会关注:配足三里;配丰隆;配上脘、鸠尾(胸三针膻中(心包募、气会关注“宗气”天突(主要作用:降气关注具体针刺操作方法廉泉(口舌生疮、咽喉肿痛承浆(流口水手太阴肺经1. 经脉循行(见课件2. 重点穴位中府尺泽(与太渊比较孔最列缺太渊少商3. 特定穴五输穴: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原穴:太渊络穴:列缺郄穴:孔最八脉交会穴:列缺(通任脉八会穴:太渊(脉会募穴:中府(肺手阳明大肠经1. 经脉循行(见课件2. 重点穴位商阳合谷(与复溜/太冲/风池等配穴使用的病症阳溪手三里曲池(三种体位的取穴方法,对于血证的治疗,对于热证的治疗臂臑肩髃(两种取穴方法迎香3. 特定穴五输穴: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原穴:合谷络穴:偏历郄穴:温溜足阳明胃经1. 经脉循行(见课件2. 重点穴位承泣四白地仓颊车(与下关、合谷配合治疗牙痛下关(注意闭口取穴头维(阳明、少阳、阳维交会,治疗少阳、阳明头痛梁门天枢(与中脘配合,调畅胃肠气机归来(月经不调、闭经伏兔(下肢痿痹,关注主治及取穴梁丘足三里(肚腹三里留,与中脘配合、与天枢配合、与膻中配,分别治疗哪些疾病合巨虚下巨虚(阅读《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自己总结丰隆(与中脘配合,化痰解溪内庭历兑3. 特定穴五输穴:历兑、内庭、陷谷、解溪、足三里原穴:冲阳络穴:丰隆郄穴:梁丘募穴:天枢(大肠下合穴:上巨虚(大肠、下巨虚(小肠足太阴脾经1. 经脉循行2. 重点穴位隐白(梦魇,十三鬼穴之一太白(脾虚腹泻,体重节痛公孙(奔豚气三阴交(和合谷配伍催产、无痛分娩;和悬钟治阴虚,生殖泌尿疾病地机(痛经实证,崩漏,月经不调等妇科病阴陵泉(化湿要穴血海(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大横(平脐,阴维脉交会3. 特定穴五输穴:隐白(井,大都(荥,太白(输,商丘(经,阴陵泉(合原穴:太白络穴:公孙脾之大络:大包八脉交会:公孙(冲脉,与内关相配,治疗胃心胸疾病交会穴:三阴交(足太阴,少阴,厥阴、大横(足太阴,阴维脉交会穴郄穴:地机(可采用走罐、拔罐技法手少阴心经1. 经脉循行(见课件2. 重点穴位极泉(神经电刺激疗法少海(高尔夫球肘-前臂屈肌群紧张通里(舌本阴郄(汗为心之液神门(分别配合三阴交、膻中、大钟、百会、风池的治疗病症少府少冲(热病、热陷心包3. 特定穴五输穴: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原穴:神门络穴:通里郄穴:阴郄手太阳小肠经1. 经脉循行(见课件2. 重点穴位少泽(乳痈,别称后溪(配合大椎、养老所治疗的疾病腕骨(定位!养老(急性腰痛支正(头痛、目眩;为何能治疗癫狂小海(与少海区分肩贞(肩三针天宗(定位听宫(手足少阳、手太阳交会穴;配合承泣、睛明所治疗疾病3. 特定穴五输穴: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小海原穴:腕骨络穴:支正郄穴:养老八脉交会穴:后溪(通督脉足太阳膀胱经1. 经脉循行(见课件2. 重点穴位睛明攒竹天柱(与风池配合治疗头痛眩晕风门(主要治疗外风肺俞(皮肤病的治疗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与足三里配合胃俞(与中脘配合肾俞(与太溪、命门配合大肠俞(治疗腰痛的配穴,治疗大肠病症的配穴膀胱俞次髎委中(放血膏肓(如何体现补益作用志室秩边承山(容易断针、弯针飞扬(相较于承山不容易出现昆仑(《大成》“妊妇刺之落胎”申脉京骨至阴(胎位不正3. 特定穴五输穴:至阴、足通谷、束骨、昆仑、委中原穴:京骨络穴:飞扬郄穴:金门阳跷郄穴:跗阳八脉交会穴:申脉(阳跷)下合穴:委中(膀胱下合穴)、委阳(三焦下合穴)八会穴:膈俞(血会)大杼(骨会)足少阴肾经 1.经脉循行注意内行路线 2.重点穴涌泉(定位)(奔豚气)(阴虚阳亢者)然谷(阴虚,与涌泉配)太溪(肾虚病症,与三阴交相配合)大钟(痴呆)照海(肾阴虚之失眠,咽喉痛,常与列缺相配合)复溜(与合谷、复溜配穴)(盗汗,热病无汗或汗出不止)阴谷(在腘窝内侧,屈膝时当半腱肌腱与半膜肌腱之间)大赫肓俞(腹中部当脐中旁开0.5 寸) 3. 特定穴五输穴:涌泉(井),然谷(荥),太溪(输),复溜(经),阴谷(合)原穴:太溪络穴:大钟郄穴:水泉(郄穴)、交信(阴蹻郄穴)、筑宾(阴维郄穴)八脉交会穴:照海(通阴蹻)交会穴:肓俞、大赫(足少阴、冲脉交会穴)手厥阴心包经 1. 经脉循行 2. 重点穴天池(治瘰疬:臂臑;急性乳腺炎,局部)曲泽(热病,可刺络放血)郄门间使内关(止呕、催吐与膻中配合;呃逆与足三里相配合)大陵(手腕麻痛,十三鬼穴之一)劳宫(清热佳:口疮口臭)中冲3. 特定穴五输穴:中冲(井)、劳宫(荥)、大陵(输)、间使(经)、曲泽(合)郄穴:郄门络穴:内关八脉交会穴:内关(阴维脉)心包原穴:大陵手少阳三焦经(耳脉)1.经脉循行2.重点穴关冲中渚阳池(腕管综合征,腱鞘炎)外关(与风池,疏风解表)支沟(落枕,外感导致的便秘:配伍天枢,上巨虚)肩髎(肩三针)翳风(面瘫,呃逆)角孙(痄腮:灯火灸)耳门(与听宫、听会相鉴别)丝竹空(眉棱骨痛)3.特定穴五输穴:关冲(井),液门(荥),中渚(输),支沟(经),天井(合)原穴:阳池络穴:外关八脉交会:外关(阳维脉)郄穴:会宗(与支沟相鉴别)足少阳胆经1.经脉循行2.重点穴瞳子髎(三叉神经痛—眼支)听会(取穴法)率谷(耳鸣,耳聋)完骨(疟疾)阳白头临泣风池(进针方向)肩井(切忌深刺,捣刺)日月(与期门相鉴别)带脉(与章门的距离)环跳(进针2-3 寸,具体的解剖位置)风市(下肢痿痹,脚气)阳陵泉(肩痛,脚气)光明(乳房胀痛,乳汁少)悬钟(别名:绝骨)丘墟(踝扭伤配伍申脉,解溪,昆仑)足临泣侠溪足阴窍 3. 特定穴:五输穴:足阴窍(井),侠溪荥),足临泣(输),阳辅(经),阳陵泉(合)原穴:丘墟络穴:光明髓会:悬钟筋会:阳陵泉八脉交会:足临泣(带脉)郄穴:外丘胆募穴:日月肾募穴:京门胆下合穴:阳陵泉交会穴手太阳,手足少阳交会:瞳子髎足少阳,阳维交会:阳白足少阳,太阳和阳维交会:头临泣足少阳,阳维交会:风池手足少阳,足阳明和阳维交会:肩井足少阳,阳跷交会:居髎足少阳,太阳交会:环跳足厥阴肝经1.经脉循行2.重点穴(取穴位置与脾经的区别)大敦行间(清肝火)太冲(疏肝理气)蠡沟曲泉(取穴方法)章门期门3.特定穴五输穴:大敦(井),行间(荥),太冲(输),中封(经)曲泉(合)原穴:太冲络穴:蠡沟郄穴:中都八会穴:章门(脏会)募穴:章门(脾募穴)、期门(肝募穴)交会穴:章门(足厥阴、足少阴交会)、期门(足厥阴、足太阴和阴维交会)。

中医针灸穴位记忆口诀

中医针灸穴位记忆口诀

中医针灸穴位记忆口诀
一、手部穴位:
1. 合谷曰手阳明,人中为它名。

2. 太渊在掌心,人体有福缘。

3. 阴谷在手背,阳气从此发。

二、足部穴位:
1. 三阳络,足背上,经脉通此处。

2. 大钟在足底,气血靠它调。

3. 阳陵泉在脚心,激活身体能量。

三、头部穴位:
1. 头顶太阳穴,头痛找它寻。

2. 咳嗽郑明穴,喉咙不舒服。

3. 风府在太阳,头晕找它解。

四、胸腹穴位:
1. 人中在嘴巴,舌下是气道。

2. 天枢在肚脐,消化靠它帮。

3. 大椎在脊柱,背痛找它疗。

五、背部穴位:
1. 督脉起于颈,脊椎是依托。

2. 腰阳关在腰,腰痛请找它。

3. 肺俞在背上,呼吸靠它通。

六、腿部穴位:
1. 足三里在小腿,调理脾胃功。

2. 阳陵泉在脚踝,腿痛找它解。

3. 外丘在膝外,膝关节靠它。

七、脸部穴位:
1. 人迎在嘴边,面部血液通。

2. 颊车在耳后,颧骨靠它调。

3. 鱼腰在耳中,眼睛找它疗。

八、耳部穴位:
1. 乳中在耳垂,乳腺靠它调。

2. 眼跳在耳前,眼睛不舒服。

3. 真髎在耳后,头痛请找它。

这些中医针灸穴位的记忆口诀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方便地记忆和应用。

针灸穴位是中医疗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调理穴位可以促进气血运行,调和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希望大家能够学习和掌握这些穴位,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带来更好的效果。

80个常用针灸穴位汇总

80个常用针灸穴位汇总
2热病3肠胃病
4足背肿痛,跖趾关节痛
直刺或斜刺0.5-0.8寸
公孙
第1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
赤白肉际处
1脾胃肠腑病
2神志病(心烦失眠,发狂)
3冲脉病(奔豚气)
直刺0.6~1.2寸
三阴交
内踝尖上3寸,
胫骨内侧面后缘
1脾胃虚弱诸证
2妇产科病3泌尿系统病
4心病(心悸、失眠、高血压)
4下肢痿痹
5阴虚诸证
直刺1.0-1.5寸
浅刺0.1寸,
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外关
腕背横纹上2寸,
尺骨与桡骨正中间
1热病2头面五官病
3瘰疬4胁肋痛
5上肢痿痹不遂
直刺0.5-1寸
支沟
腕背横纹上3寸,
尺骨与桡骨之间
1便秘
2耳鸣,耳聋3暴喑
4瘰疬5胁肋痛人卫医学考试网
6热病
直刺0.5-1寸
翳风
乳突前下方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1耳疾(耳鸣、耳聋)
2面口证(口眼歪斜、面风、牙关紧闭、颊肿)
(头项强痛、腰背痛、肘臂及手指挛痛)
2耳聋、目赤
3癫狂
4疟疾
直刺0.5-1.0寸
治手指挛痛可透刺合谷穴
天宗
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
约肩胛冈下缘与肩胛下角之间的上1/3折点处
1局部病证(肩胛疼痛、肩背部损伤)
2气喘
直刺或斜刺0.5-1.0寸
遇阻不可强刺
听宫
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
张口呈凹陷处
1耳聋,耳鸣,聤耳
直刺0.5-1寸
大肠俞
第4腰椎棘突下
旁开1.5寸
1腰腿痛
2胃肠病证
直刺0.8~1.2寸
次髎
在髂后上棘下与后正中线之间,第2骶后孔中

针灸学 穴位总结

针灸学 穴位总结

针灸学穴位总结B八邪[定位]在手背侧,微握拳,第1至第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8穴。

[主治]①手背肿痛、麻木、毒虫、蛇咬伤。

②烦热、目痛。

百会(DU20)交会穴(足太阳、督脉之会)[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①头痛、眩晕。

②癫狂、中风失语、不寐。

③脱肛、阴挺。

C尺泽(LU5)合穴[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①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胸部胀满。

②吐泻。

③小儿惊风。

④肘臂挛痛。

承泣(ST1)交会穴(阳跷、足阳明之会)[定位]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主治]①目赤肿痛、流泪、夜盲、眼睑瞤动。

②口眼歪斜。

[操作]左手拇指向上轻推眼球,紧靠眶下缘直刺0.5~1.5寸,不宜提插,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不宜灸。

攒竹(BL2)[定位]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主治]①头痛、眉棱骨痛。

②口眼歪斜、目视不明、目赤肿痛、眼睑瞤动、眼睑下垂。

次髎(BL32)[定位]在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2骶后孔处。

[主治]①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

②遗精、疝气、遗尿。

③腰骶痛、下肢痿痹。

承山(BL57)[定位]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

[主治]①痔疾、便秘。

②腰背痛、腿拘急疼痛、脚气。

长强[定位] 尾骨尖端与肛门连线之中点[主治] 泄泻,痢疾,便秘,便血,痔疾,癫狂,痫证,瘈疭,脊强反折,癃淋,阴部湿痒,腰脊尾骶部疼痛D地仓(ST4)交会穴(阳跷、手足阳明之会)[定位]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

[主治]口歪、流涎。

地机(SP8)郄穴[定位]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

[主治]①腹痛、泄泻。

②月经不调、痛经、遗精。

③小便不利、水肿。

胆俞(BL19)背俞穴[定位]在背部,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黄疸、胁痛、呕吐、食不化、口苦。

大肠俞(BL25)背俞穴[定位]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024中医执业医师常用常考针灸穴位总结

2024中医执业医师常用常考针灸穴位总结

2024中医执业医师常用常考针灸穴位总结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通过在人体穴位上插入细针,以达到调和人体阴阳、恢复和平衡人体脏腑功能的目的。

下面是2024年中医执业医师常用常考的针灸穴位总结。

1.大椎穴(GV14):位于脊柱正中线下延,第7颈椎棘突下1.5寸。

常用于治疗头痛、肩颈痛等病症。

2.大椒穴(GV15):位于脊柱正中线下延,第5胸椎棘突下1.5寸。

可用于治疗鼻炎、咽喉炎等病症。

3.中极穴(GV3):位于脊髓尾端,即腰1椎棘下方。

常用于治疗尿频、遗尿等泌尿系统疾病。

4.关元穴(CV4):位于腹部正中线上延,离肚脐下3寸。

主要用于治疗腰腹痛、遗尿等病症。

5.曲池穴(LI11):位于手肘外侧横纹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上的凹陷处。

常用于治疗感冒、咳嗽等病症。

6.太河穴(KI3):位于足底,当足跟后方,筋膜上的凹陷处。

可用于治疗失眠、头痛等病症。

7.外关穴(SJ5):位于手背第五指掌间关节横纹内上2横指之间。

主要用于治疗颈椎病、肩周炎等病症。

8.三阴交穴(SP6):位于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上方3寸。

常用于调经、治疗失眠等病症。

9.梁丘穴(ST34):位于膝盖下1寸、外侧1寸,腿骨髁前凹陷处。

主要用于治疗膝关节疼痛、腹泻等病症。

10.神门穴(BL15):位于背部,当心脏级别第7肋间隙中点。

可用于治疗心痛、心悸等病症。

11.气海穴(CV6):位于腹部正中线上延,离肚脐下1.5寸。

常用于治疗胃痛、腹痛等病症。

12.布温穴(LI20):位于鼻翼外缘两盲窝内,当鼻翼外侧凹陷处。

主要用于治疗鼻炎、过敏性鼻炎等病症。

这些是中医执业医师常用常考的针灸穴位。

掌握这些穴位的位置和功效,对于提高中医执业医师的针灸技术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针灸穴位的运用还需要结合具体病症和个体差异进行综合判断和处理。

针灸学 72个常考穴位总结(重点笔记+知识点总结)

针灸学 72个常考穴位总结(重点笔记+知识点总结)

针灸学 72个常考穴位总结(重点笔记+知识点总结)1、鱼际在手外侧,第1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

2、手三里在前臂,肘横纹下2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3、曲池在肘区,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4、迎香在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5、承泣在面部,眼球与眶下缘之间,瞳孔直下。

6、地仓在面部,口角旁开0.4寸(指寸)。

7、颊车在面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中一指)。

8、下关在面部,颧弓下缘中央与下领切迹之间凹陷中。

9、梁门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10、天枢在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并2寸。

11、归来在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12、条口在小腿外侧,犊鼻下8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13、厉兑在足趾,第2趾未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

14、大包在胸外侧区,第6肋间隙,在腋中线上。

15、隐白在足趾,大趾末节内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

16、公孙在跖区,第1跖骨底的前下缘赤白内际处。

17、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18、极泉在腋区,腋窝中央,腋动脉搏动处。

19、天宗在肩胛区,肩胛冈中点与肩肝骨下角连线的上1/3与下2/3交点凹陷。

20、听宫在面部,耳屏正中与下颌骨髁状突之间的凹陷中。

21、睛明在面部,目内眦内上方眶内侧壁凹陷中。

22、攒竹在面部,眉头凹陷中,额切迹处。

23、大杼在脊柱区,第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24、脾俞在脊柱区,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25、肾俞在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26、承扶在股后区,臀沟的中点。

27、委中在膝后区,胭横纹中点。

28、承山在小腿后区,腓肠肌两肌腹与肌腱交角处。

29、涌泉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

30、太溪在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31、劳宫在掌区,横平第3掌指关节近端,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

简便取穴:握拳,中指尖下是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学穴位总结B八邪[定位]在手背侧,微握拳,第1至第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8穴。

[主治]①手背肿痛、麻木、毒虫、蛇咬伤。

②烦热、目痛。

百会(DU20)交会穴(足太阳、督脉之会)[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①头痛、眩晕。

②癫狂、中风失语、不寐。

③脱肛、阴挺。

C尺泽(LU5)合穴[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①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胸部胀满。

②吐泻。

③小儿惊风。

④肘臂挛痛。

承泣(ST1)交会穴(阳跷、足阳明之会)[定位]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主治]①目赤肿痛、流泪、夜盲、眼睑瞤动。

②口眼歪斜。

[操作]左手拇指向上轻推眼球,紧靠眶下缘直刺0.5~1.5寸,不宜提插,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不宜灸。

攒竹(BL2)[定位]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主治]①头痛、眉棱骨痛。

②口眼歪斜、目视不明、目赤肿痛、眼睑瞤动、眼睑下垂。

次髎(BL32)[定位]在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2骶后孔处。

[主治]①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

②遗精、疝气、遗尿。

③腰骶痛、下肢痿痹。

承山(BL57)[定位]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

[主治]①痔疾、便秘。

②腰背痛、腿拘急疼痛、脚气。

长强[定位] 尾骨尖端与肛门连线之中点[主治] 泄泻,痢疾,便秘,便血,痔疾,癫狂,痫证,瘈疭,脊强反折,癃淋,阴部湿痒,腰脊尾骶部疼痛D地仓(ST4)交会穴(阳跷、手足阳明之会)[定位]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

[主治]口歪、流涎。

地机(SP8)郄穴[定位]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

[主治]①腹痛、泄泻。

②月经不调、痛经、遗精。

③小便不利、水肿。

胆俞(BL19)背俞穴[定位]在背部,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黄疸、胁痛、呕吐、食不化、口苦。

大肠俞(BL25)背俞穴[定位]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①腰痛。

②腹胀、腹痛、泄泻、痢疾、便秘。

大陵(PC7)输穴,原穴[定位]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①心痛、心悸。

②胃痛、呕吐。

③癫狂。

④疮疡。

⑤胸胁痛、腕臂痛。

大敦(LR1)井穴[定位]在足大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

[主治]①经闭、崩漏、阴挺。

②疝气、遗尿。

③癫痫。

大椎(DU14)交会穴(手足三阳、督脉之会)[定位]在后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①热病、疟疾。

②咳嗽、气喘、骨蒸盗汗。

癫狂痫、头痛项强。

④风疹。

胆囊[定位]在小腿外侧上部,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阳陵泉)直下2寸。

[主治]①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胆绞痛。

②下肢痿痹。

③胁痛。

定喘[定位]在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主治]①咳嗽、气喘。

②肩背痛。

E耳门[定位] 耳屏上切迹前方[主治] 耳聋,耳鸣,聤耳,齿痛,颈颔F丰隆(ST40)络穴[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

[主治]①痰多、咳嗽。

②癫狂痫。

③头痛、眩晕。

④便秘、水肿。

⑤下肢痿痹、拘挛。

肺俞(BL13)背俞穴[定位]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①胸满、咳嗽、气喘、吐血、骨蒸、潮热、盗汗、鼻塞。

②背痛。

复溜(KI7)经穴[定位]在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主治]①水肿。

②盗汗、热病汗不出。

③腹胀肠鸣、泄泻。

④下肢痿痹。

风池(GB20)交会穴(足少阳、阳维之会)[定位]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①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鼻渊、鼻衄、耳鸣。

②颈项强痛。

③感冒。

④中风。

⑤热病、疟疾、瘿气。

⑥癫痫。

[操作]对准鼻尖斜刺0.8~1.2寸,或平透风府;可灸。

[附注]穴位深部为延髓,严格掌握针刺角度与深度。

风市(GB31)[定位]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腘横纹上7寸,或直立垂手时,中指尖处。

[主治]①下肢痿痹、麻木、半身不遂、脚气。

②遍身瘙痒。

风府(DU16)交会穴(督脉、阳维之会)[定位]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

[主治]①头痛、项强、眩晕。

②咽喉肿痛、失音。

③癫狂、中风。

[操作]伏案正坐,头微前倾,项肌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可灸。

[附注]针尖不要向上,不可深刺,以免刺入枕骨大孔,误伤延髓。

伏兔[定位] 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的连线上,膝髌上缘上6寸[主治] 腰胯疼痛,腿膝寒冷,麻痹,脚气,疝气,腹胀风市[定位] 大腿外铡,腘横纹上7寸,股外侧肌与股二头肌之间,当直立垂手时,中指止点处[主治] 中风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遍身搔痒,脚气G公孙(SP4)络穴,八脉交会穴──通冲脉[定位]在足内侧缘,当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

[主治]①胃痛、呕吐、饮食不化、腹胀、腹痛、泄泻、痢疾。

②心烦、失眠。

肝俞(BL18)背俞穴[定位]在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①胁痛、黄疸、吐血。

②目赤、目眩、雀目。

③癫狂痫。

④背痛。

关元(RN4)小肠募穴[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主治]①虚劳羸瘦、中风脱症。

②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带下、不孕。

③遗尿、小便频数。

④腹痛、泄泻、疝气。

[操作]直刺1~2寸;可灸。

[附注]①针刺当排空小便,孕妇慎用。

②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

膈俞(BL17)八会穴——血会[定位]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①呕吐、呃逆。

②气喘、咳嗽、吐血、潮热、盗汗。

归来[定位] 脐下4寸,正中线旁开2寸[主治] 少腹疼痛,经闭,阴挺,白带,疝气,茎中痛光明络穴[定位] 外踝尖直上5寸,当胫骨前缘,趾长伸肌和腓骨短肌之间[主治] 目痛,夜盲,乳胀痛,膝痛,下肢痿痹,颊肿H合谷(LI4)原穴[定位]在手背,第1、第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主治]①头痛、齿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失音、口眼歪斜、痄腮、鼻衄,“面口合谷收”。

②发热恶寒、无汗、多汗、疟疾。

③疔疮、痤疮、瘾疹。

④腹痛。

⑤半身不遂⑥经闭、滞产。

[附注]孕妇不宜针。

后溪(SI3)输穴,八脉交会穴——通督脉[定位]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主治]①头项强痛、目赤、目翳、耳聋、咽喉肿痛。

②手指及肘臂挛急、腰背痛。

③癫狂痫。

④疟疾。

环跳(GB30)交会穴(足少阳、太阳之会)[定位]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

[主治]腰胯疼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

J睛明(BL1)交会穴(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跷、阳跷脉之会)[定位]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主治]①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视物不明、目眩、目翳、夜盲、色盲、近视。

②腰腿痛。

[附注]不宜提插捻转,可轻刮针柄,出针后用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不宜灸。

肩髃(LI15)交会穴(手阳明与阳跷之会)[定位]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主治]①肩臂挛痛不遂。

②瘾疹、瘰疬。

颊车(ST6)[定位]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中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

[主治]①口歪、颊肿。

②齿痛、口噤不语。

肩髎(SJ14)[定位]在肩部,肩髃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主治]肩臂疼痛不举、上肢不遂。

[操作]向肩关节直刺1~1.5寸;可灸。

肩井(GB21)交会穴(手足少阳、阳维之会)[定位]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

[主治]①头项强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

②乳痈、乳汁不下、难产。

③瘰疬。

[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穴位深部正当肺尖,不可深刺。

孕妇禁刺。

行间(LR2)荥穴[定位]在足背侧,当第1、第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青盲、口歪。

②疝气、胁痛。

③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崩漏。

④中风。

⑤小便不利。

夹脊[定位]在背腰部,当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左右共34穴。

[主治]①上部治疗上肢病、心肺疾患。

②中部治疗胃肠疾患。

③下部治疗腰部、腹部、下肢疾患。

极泉[定位] 腋窝中,腋A搏动处[主治] 心痛,胸闷,心悸,气短,心悲不乐,干呕,胁肋疼痛,咽干烦渴,目黄,瘰疬,肘臂冷痛,四肢不举K昆仑(BL60)经穴[定位]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主治]①头痛、项强、目眩、鼻衄。

②腰骶疼痛、脚跟肿痛。

③癫痫。

④难产。

[附注]孕妇慎用。

L列缺(LU7)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任脉[定位]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

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主治]①咳嗽、气喘、咽喉痛。

②口眼歪斜、偏头痛、颈项强痛、牙痛,“头项寻列缺”。

③半身不遂。

梁门(ST21)[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

[主治]胃痛、呕吐、食欲不振、腹胀、便溏。

[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食欲不振、水肿。

梁丘(ST34)郄穴[定位]屈膝,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连线上,髌底上2寸。

[主治]①膝肿痛、屈伸不利。

②胃痛。

③乳痈。

厉兑(ST45)井穴[定位]在足第2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

[主治]面肿、齿痛、口歪、鼻衄、胸腹胀满、热病、多梦、癫狂。

廉泉(RN23)交会穴(阴维、任脉)[定位]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喉结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

[主治]舌下肿痛、舌缓流涎、舌强不语、吞咽困难、暴喑劳宫(PC8)荥穴[定位]在手掌心,当第2、第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主治]①口疮、口臭;②心痛、呕吐;③癫狂痫;④鹅掌风。

阑尾[定位]在小腿前侧上部,当犊鼻下5寸,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

[主治]①急慢性阑尾炎。

②消化不良、纳呆、胃脘疼痛。

③下肢痿痹。

M命门(DU4)[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①阳痿、遗精、月经不调、带下。

②泄泻。

③腰脊强痛。

N内庭(ST44)荥穴[定位]在足背,当第2、第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齿痛、咽喉肿痛、口歪、鼻衄、热病。

②胃痛吐酸、便秘、腹痛、腹胀。

③足背肿痛。

内关(PC6)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定位]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①心痛、心悸、胸痛、胸闷。

②胃痛、呕吐、呃逆。

③失眠、癫狂。

④眩晕、偏头痛、热病。

⑤上肢痹痛、偏瘫。

P脾俞(BL20)背俞穴[定位]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①腹胀、黄疸、呕吐、泄泻、痢疾、水肿。

②便血。

③背痛。

膀胱俞(BL28)背俞穴[定位]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2骶后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