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六级音乐下册保卫黄河教案花城版新课件
六年级音乐下册(保卫黄河)教学课件
齐唱 二部轮唱 三部轮唱
齐唱
同心协力的抗日队伍 抗日浪潮此起彼伏
抗日队伍不断壮大
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共同 抗日
渐强记号
这个渐强记号,更加形象的表现 出歌曲的情绪变化,展现了我们国家 抗日力量的不断壮大以及全国人民打 败日本鬼子的必胜决心。
•黄河大合唱第七 中国诗人,文学评论 家。原名张光年。湖 北光化人。主要作品 《五月的鲜花》等。
冼星海
(1905-1945),广东 番禺人,人民音乐家。出身于 贫苦的船工家庭。在中学时开 始学习音乐。1928年考入上 海国立音乐学院。1929年赴 法国巴黎深造。1935年结业 于巴黎音乐戏剧学院由著名作 曲家杜卡领导的高级作曲班, 并于同年回国参加抗日救亡运 动。
创作背景
冼星海回国痛感民族危亡的深重,深知民众的苦 痛。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他站在民族斗争的 前面。他确信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 柱,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民族解放,“为 抗战发出怒吼”,他纵笔谱写歌曲。1939年他去 看望病床上的青年诗人光未然,听其朗诵《黄河 吟》听其讲述黄河呼啸奔腾的壮丽景象遂荡其共 鸣,乐思如潮。创作一星期,半月之内又完成了 该作品八个乐章及伴奏音乐的全部乐谱。写就了 这一时代的中华民族的音乐史诗。
介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主要作品
1935年至1938年间,创作 了 《救国军歌》《只怕不抵 抗》《游击军歌》《路是我 们开》《茫茫的西伯利亚》 《祖国的孩子们》《到敌人 后方去》《在太行山上》 《生产大合唱》等。于1939 年所作的《黄河大合唱》是 最广为人知的作品。
作品背景分析
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开 始了蓄谋已久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全国上 下立刻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浪潮。
作品的影响
《保卫黄河教案》
《保卫黄河》教案(第一至第五章节)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保卫黄河》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1. 歌曲《保卫黄河》的背景和意义。
2. 学生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和自豪感的培养。
教学难点:1. 歌曲《保卫黄河》的背景和意义。
2. 学生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和自豪感的培养。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音频设备。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保卫黄河》。
2.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背景和意义。
3. 讲解歌曲背后的故事,让学生了解黄河的重要性以及我国人民保卫黄河的英勇事迹。
4. 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课后作业:1. 收集更多关于黄河的资料,了解黄河对我国的重要性。
2. 学习歌曲《保卫黄河》,体会其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章:黄河的概况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和历史文化。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
教学重点:1. 黄河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和历史文化。
2. 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的培养。
教学难点:1. 黄河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和历史文化。
2. 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的培养。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地图。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黄河地图,引导学生关注黄河的地理位置。
2. 讲解黄河的流经省份和历史文化,让学生了解黄河在我国的重要地位。
3. 通过PPT课件展示黄河的美景,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
课后作业:1. 绘制一幅黄河流经省份的思维导图。
2. 收集更多关于黄河的资料,了解黄河对我国的重要性。
第三章:黄河的生态与环保1. 让学生了解黄河生态现状及环保措施。
2.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1. 黄河生态现状及环保措施。
2. 学生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
教学难点:1. 黄河生态现状及环保措施。
2. 学生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环保相关资料。
(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下册《歌曲《保卫黄河》教学设计
(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下册《歌曲《保卫黄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保卫黄河》是一首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的教材。
这首歌曲以激昂的旋律和强烈的节奏,表达了中国人民抵抗侵略者的英勇决心和坚定信念。
歌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感受先烈的英勇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有所提高。
但同时,随着年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在增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保卫黄河》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2.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保卫黄河》,并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3.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保卫黄河》,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较为复杂,学生需要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掌握。
2.歌曲中的歌词具有一定的深度,学生需要深入理解歌词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采用讲解法,向学生介绍歌曲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2.采用示范法,教师先进行歌曲的演唱,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3.采用分组练习法,让学生分组练习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歌曲的歌词意义,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保卫黄河》的乐谱和歌词。
2.准备录音机或音响设备,以便播放歌曲。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歌曲《保卫黄河》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引导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保卫黄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激昂旋律和强烈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分组练习,让学生互相交流、合作,提高演唱能力。
(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下册《欣赏 齐唱、轮唱《保卫黄河》(二部轮唱部分》教案
(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下册《欣赏齐唱、轮唱《保卫黄河》(二部轮唱部分》教案一. 教材分析《保卫黄河》是一首极具中国特色的合唱作品,选自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下册。
这首歌曲以宏大的气势、激昂的旋律,展现了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精神风貌。
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习二部轮唱部分,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合唱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合唱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轮唱方面的实践经验较少,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他们在轮唱方面的技能。
此外,学生对于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保卫黄河》的创作背景认知不足,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补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保卫黄河》的创作背景,感受其激昂的旋律和宏大的气势。
2.学会二部轮唱的演唱技巧,提高音乐表现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4.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弘扬民族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二部轮唱的演唱技巧。
2.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感受《保卫黄河》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保卫黄河》的创作背景、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
2.示范法:教师示范二部轮唱的演唱技巧。
3.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演唱,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保卫黄河》的歌谱、图片、历史背景等。
2.音响设备:播放《保卫黄河》歌曲。
3.教学用具:钢琴、指挥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介绍《保卫黄河》的创作背景,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气势。
2.呈现(5分钟)讲解二部轮唱的演唱技巧,示范演唱,让学生了解并尝试演唱。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二部轮唱,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节奏等问题。
4.巩固(10分钟)各小组轮流演唱,教师点评,总结优点和不足,再次示范演唱。
5.拓展(5分钟)讲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保卫黄河》的意义,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二部轮唱的演唱技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练习。
歌曲《保卫黄河》-花城粤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歌曲《保卫黄河》-花城粤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歌曲介绍《保卫黄河》是一首致敬中国伟大黄河的歌曲,歌颂黄河为中华民族母亲河,反映了中国人民保护黄河、治理黄河、爱护黄河的坚定信念。
这首歌曲是中国第一部反映黄河问题的音乐作品之一,也是中国音乐史上不可多得的珍贵作品。
二、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保卫黄河》的歌词和曲调,了解黄河的地位和重要性;2.通过歌曲的学习,加深对爱国主义和环保理念的认识;3.通过合唱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内容1.歌曲欣赏:放歌曲,让学生先认真听几遍,对歌曲的旋律和气氛有初步的了解。
2.歌曲教唱:–先大声朗读每一句歌词,让学生清晰、准确、有感情地把拍子打出来。
–教唱歌曲。
老师可以先唱一遍,然后再让学生跟着唱,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用简单的语言,把歌词中不容易理解的地方给予解释。
–分部分练习。
歌曲总共有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学完后,可以再唱一遍,让大家更好地掌握。
3.合唱练习:将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一边唱,一边采取大拇指评价的方式,及时纠正错误。
让每个小组有机会带领大家演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方法1.教学法:朗读法、唱法、分组合唱法。
2.评价方法:直接评价、互评、自评。
五、教学流程1.开始教学前,让学生了解一下黄河的历史和重要性,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播放歌曲,让学生先跟着旋律感受和歌曲的情感,抒发自己的心情。
然后老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黄河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加强对黄河的认识。
3.让学生大声朗读歌词,认真摆动手指,学习节拍。
随后老师教唱歌曲,分部分唱,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练习。
4.小组合唱,老师安排小组练习,大家跟老师一起指挥,适时进行评价和纠正。
每个小组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在整个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团队精神。
5.完成合唱后,老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所学到的东西,评价他们的表现,对大家的学习成果给予肯定,观察学生的情感变化。
(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下册《歌曲《保卫黄河》教案
(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下册《歌曲《保卫黄河》教案一. 教材分析《保卫黄河》是一首充满爱国情怀的合唱曲,选自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下册。
这首歌曲以激昂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歌词,表达了中国人民保卫黄河、保卫祖国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爱国主义的伟大,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
同时,这首歌曲的演唱难度较大,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音乐素养都有较高的要求。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音乐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能力逐渐增强。
然而,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对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保卫黄河》的深刻内涵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历史背景,感受歌曲所传达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保卫黄河》,让学生感受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合唱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保卫黄河》的曲调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保卫黄河》的曲调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
2.教学难点:理解歌曲的深刻内涵,感受爱国主义精神。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讲解历史背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所传达的情感。
2.合唱教学法:分组练习,引导学生掌握合唱技巧,提高演唱效果。
3.对比教学法:分析其他同类歌曲,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保卫黄河》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熟悉《保卫黄河》的曲调和歌词。
2.学生准备: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合唱技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讲解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保卫黄河》的创作背景。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保卫黄河》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其激昂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歌词。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唱《保卫黄河》,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合唱技巧,提高演唱效果。
花城版音乐六下第3课保卫黄河-教案
花城版音乐六下第3课保卫黄河-教案一. 教材分析《保卫黄河》是一首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情感的合唱作品,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的花城版音乐六下第3课。
歌曲以豪迈激昂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歌词,表达了中国人民英勇抗击侵略者的决心和信念。
本节课通过学习《保卫黄河》,让学生感受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唱技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合唱技巧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爱国主义精神可能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历史背景和歌词内容,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所传达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保卫黄河》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对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3.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唱技巧。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把握。
2.理解歌曲的爱国主义内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抗日战争的历史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
2.情感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从歌词和旋律中感受歌曲的激昂情绪,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合唱教学法: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合唱技巧。
六. 教学准备1.历史背景资料:抗日战争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2.教学用具:钢琴、黑板、粉笔。
3.合唱道具:乐谱、合唱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抗日战争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歌曲《保卫黄河》的历史背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保卫黄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激昂旋律和爱国主义情感。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高音部分和节奏。
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合唱技巧。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合唱展示,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
让学生再次跟唱歌曲,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从歌词和旋律中感受歌曲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音乐课件《保卫黄河》
音乐课件《保卫黄河》音乐课件:《保卫黄河》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保卫黄河》的创作背景和音乐特点,掌握其演奏技巧和歌唱方法,深入感受这首经典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激发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内容1、作品背景介绍2、曲式结构分析3、音乐特点解析4、演奏技巧与歌唱方法三、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播放《保卫黄河》的音频,引导学生进入本课主题,感受这首作品的气势磅礴和激昂斗志。
2、作品背景介绍:介绍《保卫黄河》的创作背景,包括作者冼星海的背景、创作动机和时代背景等。
3、曲式结构分析:通过图表展示《保卫黄河》的曲式结构,包括引子、主题、副歌、变奏等部分,引导学生理解曲式结构的特点。
4、音乐特点解析:从旋律、节奏、力度、演奏技巧等方面解析《保卫黄河》的音乐特点,让学生了解这首作品的音乐风格和艺术价值。
5、演奏技巧与歌唱方法:通过示范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保卫黄河》的演奏技巧和歌唱方法,强调声音的和谐、力度和情感的表达。
6、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演奏和歌唱实践,互相学习和交流,提高演奏和歌唱水平。
7、总结评价: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学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四、教学资源1、冼星海《黄河大合唱》总谱及音频资料2、《保卫黄河》曲式结构图3、音乐特点解析PPT4、演奏技巧和歌唱方法示范视频五、课后作业1、复习《保卫黄河》的演奏技巧和歌唱方法,尝试在其他乐器或歌曲中运用。
2、选择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近代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研究,撰写一篇短论文。
3、搜集并整理一份关于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的资料,以备下次课程使用。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保卫黄河》这首经典音乐作品,掌握其演奏技巧和歌唱方法,感受其所传达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意义,进一步激发爱国主义精神。
通过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也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了音乐素养。
《小麻雀》音乐课件标题:《小麻雀》音乐课件:探索旋律的世界一、引言在音乐教育的广阔天地中,一只小麻雀的形象常常被用来象征天真活泼、自由自在的童年时光。
花城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3课《欣赏 齐唱、轮唱《保卫黄河》(二部轮唱部分》》教学设计
花城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3课《欣赏齐唱、轮唱《保卫黄河》(二部轮唱部分》》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保卫黄河》是一首爱国歌曲,通过歌颂抗日战争中河南人民保卫黄河的英勇事迹,表达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坚强意志。
本课主要讲解二部轮唱部分,帮助学生掌握轮唱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和爱国情感。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保卫黄河》的背景、作曲人、演唱者等相关知识;2.掌握二部轮唱部分的歌词和曲调;3.知道轮唱的基本技巧。
2.能力目标1.能够用合适的节奏、速度、音量齐唱和轮唱;2.能够通过欣赏歌曲培养自己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2.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二部轮唱部分的歌词和曲调;2.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和爱国情感。
2.教学难点1.让学生掌握轮唱的基本技巧;2.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方法1.听课法通过听老师播放的范例,让学生熟悉歌曲的曲调和节奏。
2.唱课法让学生齐唱和轮唱,帮助他们掌握歌曲并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3.感悟法通过分析歌词和背景,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爱国主题,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教学流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歌曲的片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学习和欣赏这首歌曲。
2.讲解(5分钟)通过讲解《保卫黄河》的背景、作曲人、演唱者等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这首歌曲的意义和内涵。
3.听课(10分钟)播放该歌曲的范例,让学生通过听课法熟悉歌曲的曲调和节奏,为后续的齐唱和轮唱打下基础。
4.齐唱和轮唱(2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齐唱和轮唱,帮助学生掌握歌曲并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老师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让他们不断提高。
5.感悟(10分钟)通过分析歌词和背景,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爱国主题,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让学生表达他们对爱国主题的理解和感悟,从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人文关怀。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保卫黄河》的意义和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爱国主题有了更高的认识和理解。
花城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歌曲《保卫黄河》_课件1
1935年至1938年间,创作了《救国军 歌》《只怕不抵抗》《游击军歌》《路是 我们开》《茫茫的西伯利亚》《祖国的孩 子们》《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 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1938年任延安鲁 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并在“女大”兼 课。教学之余,创作,1945年10月30日卒于 莫斯科。
相关人物
光未然(光未然913~2002.1.28 )中国诗人, 文学评论家。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人。1927年在 家乡参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30年代起从事进步 戏剧活动和文学活动。1936年在武汉发表歌词《五 月的鲜花》,谱曲后在抗日救亡活动中广泛传唱。 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在延 安首次上演。1940年去重庆,从事文艺活动,创作 长篇叙事诗《屈原》。1949年后,一直在北京从事 文艺活动。先后担任《剧本》、《文艺报》、《人 民文学》主编,以张光年署名发表了大量文学、艺 术评论。文章立论谨严,文风洒脱,勇于面对重大 文艺现象发表意见。
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从师于著名提琴 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 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院。在肖拉·康托鲁姆作 曲班学习。留法期间,创作了《风》《游子吟》 《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等十余首作品,1935 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 量战斗性的群众歌曲,并为进步影片《壮志凌 云》《青年进行曲》,话剧《复活》《大雷雨》 等谱写音乐。抗战开始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 队,后去武汉与张曙一起负责开展救亡歌咏运 动。
歌曲简介
全曲采用了进行曲体裁、以短促跳动、 振奋人心的音调,响亮的战斗口号,铿锵 有力的节奏,以快速大跳的动机和逐步扩 张的音型,使歌曲充满力量的感情,形象 地刻画了游击健儿端起土枪洋枪、挥动大 刀长矛,在青纱帐里、万山丛中,为保卫 黄河、保卫全中国而战斗的壮丽场景。 《黄河大合唱》为我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 提供了光辉的典范。在六十年代后期,还 被改编为钢琴协奏曲。
六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保卫黄河》课件
设计意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运用多媒 体向学生展示黄河图片,欣赏有关黄河的 文学作品。介绍抗日战争历史,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从而引出《保卫 黄河》的课题。
等重种 什 形唱大大 么 式、型合 是 。齐声唱 大
整段乐曲表现是强还是弱 ?是急促激动还是平静舒缓?
答案:强
急促激动
作者为什么运用这种表现手法呢?
答案:奋勇抗战 不畏强暴 坚强不屈的精神
总结
作品演唱的声部不断的扩充、力度 不断增强,巧妙地隐喻了抗日武装队伍 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终于汇成了一支 不可战胜的力量。它犹如黄河的滚滚洪 流,势不可挡,将一切侵略者淹没在人 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显示了英雄民 族的伟大气魄。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歌曲学习 音乐创造 课堂延伸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今天任老师要带大家去黄河岸边旅游一番,请看大屏幕。 介绍黄河的相关文化。 1938年冬,武汉沦陷后,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也来到了这里,他们东 渡黄河,到达山西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光未然亲临险峡激流、怒涛漩 涡、礁石瀑布的险地,目睹了黄河船夫与惊涛骇浪博战的情景,聆听了水手 们高亢激越、深沉有力的船工号子……这一切激起了他创作的激情和灵感, 《黄河吟》应运而生。
歌曲是卡农节奏(卡农就是后面的声部 按一定的时间距离依次模仿前一声部的 旋律。)运用在这部作品中产生了怎样 的效果?(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由一
个声部的齐唱到两个声部、三个声部的 轮唱,使我们感受到了抗日力量由小到 大,由弱到强。不论是在万山丛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是青纱帐里。从四面八方都掀起了民族 解放战争的巨浪。三部轮唱后,歌曲进 行了移调。
花城粤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3课《歌曲《保卫黄河》》教学设计
保卫黄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黄河大合唱》的曲作者和作品的创作背景等。
2、技能目标:学会用激昂的情绪、铿锵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唱出黄河儿女的坚强性格。
3、情感目标:通过歌曲《保卫黄河》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英勇抗击侵略者的爱国热情,并通过音乐作品的感染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激励他们不忘国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学会用激昂的情绪、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保卫黄河》,唱出黄河儿女的坚强性格。
三、教学难点1、解决切分节奏、附点节奏、强拍位置上的休止符等演唱难点;2、通过演唱《保卫黄河》,帮助学生了解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和历史背景及其以及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教学准备:PPT、电子琴五、教学过程1、师生唱《问候歌》问好2、复习音阶练习曲,巩固音准3、教授新课,图片导入老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旅游一番,大家期不期待啊?学生:期待!老师:请看大屏幕。
(播放黄河的照片)老师:同学们,这就是黄河,大家对她的感受是什么?学生:非常壮观、宏伟、汹涌澎湃等。
老师:那么大家多黄河了解多少呢?学生:黄河是我国第二大长河、是我们的母亲河。
老师:黄河作为我们的母亲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她见证了我们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同时她也目睹了我们这个民族所遭受的屈辱和苦难。
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开始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并在我们的土地上犯下了滔天的罪行,我们中华儿女奋起反抗,全国上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浪潮。
在这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人们纷纷拿起手中的刀枪,跟敌人顽强地斗争。
而我们文艺工作者,则用自己的智慧谱写了一曲曲催人奋进的抗战之歌,鼓舞着人们奋勇向前,保家卫国!我么今天要学的这是《保卫黄河》就是其中的一首!大家想不想跟着老师一起保卫黄河,保卫我们的国家?学生:想!老师:很好!下面我们来听一听这首歌曲《保卫黄河》。
六年级下册音乐课件-3.歌曲 保卫黄河 |花城版 (共12张PPT)
第4段
齐唱
力度加强,速度加快,成为全曲 高潮
节奏学习:
1.切分节奏: X X X | X X | X X X | X X ||
ti ta a ti ta ta ti ta a ti ta ta
2.小附点: X . X X X | X . X X X | X . X X X | X . X X X ||
保卫黄河
1、歌曲的情绪? 激昂,亢奋 2、演唱形式? 齐唱、轮唱
由两个、三个或四个声部演唱同一
个旋律,但不是同时开始的齐唱,而是 先后相距一拍或一小节出现,形成此起 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称之为“轮 唱”。复调音乐中称之为“卡农”。属于多 声部音乐,各声部既演唱同一个旋律, 而又形成互相对比、交叉的效果。我国 现代群众歌曲中常用轮唱这种形式。
是《黄河大合唱》 的第七乐章,是一首战斗进行 曲。第五、第六乐章通过描绘 黄河岸边两个男人的对话和一 个女人的悲惨遭遇,激发了敌 我矛盾。第七乐章中华儿女奋 起反抗,通过战斗来解决矛盾。 歌曲表现了游击健儿此起彼伏, 抗日力量不断壮大,抗日烽火燃 遍中华大地,抗日高潮一浪高
过一浪,号召人们誓死保卫黄 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ti li ti ti ti li ti ti ti li ti ti ti li ti ti
3.大附点:X .
X | X X | X . X | X X ||
ta a ti ta ta ta a ti ta ta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的母亲 何,她养育了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在 过去面对侵略者,人们用自己的鲜血保 卫我们母亲河,保卫我们的国家!现在 处于太平盛世的你们又应该如何做呢?
保卫黄河
3、出现了几个声部? 三声部 4、一共唱了几段? 4 段
六年级下册音乐课件-第3课《保卫黄河》|花城版 (共16张PPT)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 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 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 山东九个省、自治区,最后注入渤海。
美丽而古老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这就 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对黄河的赞叹。
中国:960万平方千里 日本:37万3756平方公里
歌曲分析
作品体裁:进行曲 速度:中速稍快 力度:强 旋律特点:节奏鲜明有力,音乐情绪高亢激越,振奋人心。
什么是大合唱?
大合唱又称康塔塔,这种大型声乐体 裁包括独唱,重唱,齐唱,乐队等形 式。
歌曲是卡农节奏(卡农就是后面的声部按一定 的时间距离依次模仿前一声部的旋律) 卡农节奏运用在作品中产生怎样的效果?
冼星海,广东番禺人,中 国现代音乐史上杰出的作 曲家。他短暂的一生创作 了包括《黄河大合唱》、 《太行山上》、《二月里 来》等500多首脍炙人口 的革命歌曲,为中国的新 音乐运动做出了突出的贡 献,毛泽东赞誉他为“人 民的音乐家”。
《黄河大合唱》的八个乐章
1.《黄河船夫曲》 2.《黄河颂》 3.《黄河之水天上来》 4.《黄水谣》 5.《河边对口曲》 6.《黄河怨》 7.《保卫黄河》 8.《怒吼吧,黄河》
总结
作品演唱的声部不断的扩充,力度不断增强, 巧妙的隐喻了抗日武装队伍由小到大,由弱 到强,终于汇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它犹 如黄河的滚滚洪流,势不可挡,将一切侵略 者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显示了英 雄民族的伟大气魄。
由一个声部的齐唱到两个声部轮唱,使
我们感受到了抗日力量由小变大,由弱到强。 不论是在万山丛中,还是在青纱帐里。从四 面八方都掀起了民族解放战争的巨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忆,展开想象
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初
学
新
课
(初步探究)
1.播放歌曲范唱。
师:想想整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明快有力的,气势磅礴的),歌曲运用了哪些演唱形式(齐唱、轮唱);歌曲使你产生哪些联想
2.介绍《保卫黄河》的演唱形式——齐唱、轮唱。同时请学生回顾《黄河船夫曲》和《黄水谣》的演唱形式,了解混声合唱的概念和特点。
3.朗读一遍歌词。
4.播放范唱,让学生跟唱。
5.让学生清唱,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的所在。
聆听歌曲;
感受曲风;
学唱。
初步感受演唱形式,
了解音乐节奏以及情感
引
导
释
疑
(合作学习)
1.老师教唱,一句句纠正。
1.学生观看课件
增加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开阔视野。
当
堂
检
测;
展现自我
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
课
堂
小
结
(梳理归纳)
1.师: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些什么
生:《保卫黄河》。
学生归类总结
培养学生总结能力。
作业布置(检查反馈)
板书设计(突出重点)
1.师:请同学们课后有感情的演唱《保卫黄河》,下节课检查。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学会用激昂的情绪、锵铿有力的声音演唱《保卫黄河》,唱出黄河儿女的坚强性格。
教学难点
解决切分节奏、附点节奏、强拍位置上的休止符等演唱难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法运用
示范法、讲授法。
学法指导
听讲、跟唱。
基本环节
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
新课
(检查预习)
1.出示抗日战争的资料和播放视频。
春六级音乐下册保卫黄河教案花城版新课件
保卫黄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黄河大合唱》的曲作者和作品的创作背景等
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激昂的情绪、铿锵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唱出黄河儿女的坚强性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歌曲《保卫黄河》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英勇抗击侵略者的爱国热情,并通过音乐作品的感染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激励他们不忘国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2.播放范唱,带领学生齐唱。
3.播放伴奏,让学生们尽情演唱。
4.模击节奏
2/4 XXX| X - | XXX| X - |
2/4XXX| X X |XXX| X X |
学生模仿;
听音乐演唱。
体现知识与能力
基本环节
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拓
展
学
习
(深入探究)
1.欣赏严良堃指挥的合唱《保卫黄河》。(播放视频)
保卫黄河
1=A 2/4
快速明快有力地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