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总体规划理论与方法
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
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城市规划是指通过多学科交叉协作和合理利用城市资源,以达到提高城市品质、优化城市结构、塑造城市形象等目的的活动。
城市规划涉及诸多领域,例如地理学、建筑学、交通工程学等。
本文将就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际中常用的方法进行概述。
一、城市规划的理论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城市规划初期阶段、城市规划现代化阶段、城市规划后现代化阶段。
现代化城市规划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人们对城市环境的感知和需求,注重提高城市的品质。
城市规划的理论主要涉及城市社会、经济、环境、人口等方面。
策划师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协调性。
例如,在考虑规划工程时,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目标与一定的生态条件。
在制定城市规划策略时,亦应考虑城市社会公平与资源分配的公正性等因素。
二、城市规划的方法城市规划中,最难的是如何有效管理城市资源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城市规划需要准确掌握城市空间、功能和居民需求等信息,以制定适宜的规划方案。
城市规划的主要方法如下:1.城市分析法城市分析法通过利用城市资料统计分析方法,对城市进行全面系统的测算。
城市分析法可利用多种设备来分析一个城市的情况,从而制定具有鲜明特点的规划方案。
例如,对城市的人口、环境、经济等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可以从中获取有关城市规划的重要信息,借以扶持城市规划的总体目标制定,或帮助制定单个地区政策,提高城市体质。
2.城市模型法城市模型法是指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模拟城市未来发展,并预测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
城市模型法可把每一种城市建筑和城市规划方案的特点用抽象符号表示出来,然后以计算机程序为基础进行模拟,以得到对未来城市发展趋势的预测。
例如,在“绿城”规划中,可运用城市模型法以模拟未来城市的生态环境,并预测城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式的影响,从而预测未来城市的生态环境。
城市模型法可以为城市规划师提供更准确的决策依据,从而加快城市的发展和优化。
3.社区参与法社区参与法是通过整合社区居民的意见来制定城市规划方案的方法。
总体规划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总体规划的设计原则与方法总体规划是指对一个城市、区域或者国家的发展方向、空间结构、环境保护以及公共设施等进行全面规划,并对其进行区域发展的战略布局,以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总体规划的设计原则与方法是制定全面规划的基础,本文将对总体规划的设计原则与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总体规划的设计原则1.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的需要的同时,不破坏未来满足需求的自然和社会资源。
总体规划的设计就是要保证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
2.统筹协调总体规划的设计需要依据城市的发展需求和城市空间布局,协调城市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一个整体性、可行性、协调性的规划体系。
同时,也需要协调城市各项发展目标与政策的实施。
3.适应性强总体规划的设计需要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城市自身优势和困难相互调和,确保总体规划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
规划方案需要根据城市的实际发展情况,在可行和严密的前提下尽量灵活适应城市的发展。
4.参与性总体规划的设计需要鼓励公众和社群的广泛参与,并制定科学的意见收集和整合机制,增强公众对规划合法性和可行性的信任。
同时,也需要与利益相关方充分沟通,尊重多方利益,促成更和谐的社会共识。
二、总体规划的设计方法1.系统建设法系统建设法是通过建立城市空间系统的概念、结构、功能以及相应的调控机制,对城市的发展进行规划和管理。
将城市空间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区域,并根据不同的功能区域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发展目标,提出相应的规划措施,确保总体规划的顺利实施。
2.信息技术法信息技术法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城市进行全方位、多类型、多层次的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和管理,促进建立一个全面、高效的城市管理信息平台,保障总体规划实施的信息化管理。
3.空间语言法空间语言法是通过城市空间形态语言,对城市的空间结构和空间组织特征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规划措施。
通过精致的空间形态,提高城市空间价值和品位,促进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编制的理论与方法_3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相关基本理论与主要内容
3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相关基本理论与主要内容3.1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相关基本理论3.1.1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重要战略思想,目前已被全世界所普遍接受,并逐步向社会经济各个领域渗透,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
可持续发展思想起源于人类对能源危机、资源危机、粮食危机、生态危机等人类所面临的各种危机的反思,作为一个有明确定义的概念是在1987年发表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被提出来的,意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1992年5月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全球《21世纪议程》,使可持续发展思想成为指导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战略。
可持续战略被认为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唯一可供选择的途径,它是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和创新。
可持续发展战略核心是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
具体体现为三个原则:一是公平性原则,包括本代人的公平、代际间的公平以及资源分配与利用的公平。
二是持续性原则,即要求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三是共同性原则,即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球的联合行动。
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人类应享有与自然相和谐共存的方式生活,并公平的满足后代发展与环境方面的需要。
它有两个明显的特征:第一,可持续性,即发展对现代人和未来人需要的持续满足,达到现代和未来人类的利益统一;第二,协调性,即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限定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达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表达了发展与限制,社会、经济与环境,当代与后代,以及地方、区域、全球之间辩证统一关系,这对我们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发展与限制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城市的人口、经- 19 -济、社会都需要发展,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
但是,发展不可能是无限制的,它必须在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城乡规划中的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
城乡规划中的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城乡规划是指对城市和农村进行全面、系统地规划和设计,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而在城乡规划中,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发展和建设的各个环节,旨在创建宜居、可持续和具有活力的城市环境。
本文将深入探讨城乡规划中的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以期为读者提供对城市规划的全面了解。
一、城市规划理论1.1 城市发展理论城市规划理论的基础是城市发展理论。
城市发展理论是研究城市发展和变化的规律,通过分析城市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为城市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其中,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等学科对城市发展理论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现代化理论认为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1.2 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城市规划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强调在城市规划中要平衡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重视节能减排、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等问题,以实现城市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规划方法2.1 计划编制方法城市规划的第一步是编制规划方案。
在规划编制方法中,需要进行城市区域分析、人口调查、市场调研等工作,以了解城市的现状和发展需求。
然后,根据需求和目标制定发展策略,并进行空间布局和功能划分。
最后,将方案落实为具体的规划和设计方案,并进行评估和调整。
2.2 参与式规划方法参与式规划方法强调公众参与和民主决策。
在城市规划中,广泛听取居民和利益相关者的意见,以确保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参与式规划方法通过公众参与会议、问卷调查、研讨会等形式,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公众表达自己的需求和观点,从而实现民主决策的目的。
2.3 空间分析方法城市规划需要对城市的空间进行分析。
空间分析方法通过对土地利用、建筑形态、人口密度等指标的研究和分析,揭示城市空间的结构和特征。
例如,城市空间分析可以帮助规划者了解交通流量、社区设施分布和绿地空间的分布情况,从而为城市规划提供依据。
浅谈城市总体规划及编制方法
浅谈城市总体规划及编制方法摘要:城市总体规划的实质是在维护城市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对各种利益主体利用土地资源做出政策协调的过程。
针对市场经济体制下,总体规划编制存在的观点、内容及规划层次上的缺陷,提出了有关总体规划编制内容方法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方法总体规划的编制作为城市规划实践过程的要素之一,其内容、方法应以市场经济背景为基础,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以适应转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
1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实质城市总体规划是通过确定城市未来发展目标,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步骤和行动纲领,并引导和控制社会实践来干预城市的发展,具体方式是提供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控制城市土地使用及其变化。
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作为城市规划实践过程的要素之一,主要是制定有关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和土地利用规划政策。
从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上来看,城市是在政府、经济组织、居民(住户)之间互动的利益关系推动下发展的,因此,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实质上是在维护城市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对各种利益主体有关土地利用活动做出协调的过程。
2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是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这一过程所产生的一系列城市发展方针、对策和措施实质上是城市发展和土地利用公共政策形成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对既定目标不断修正、对影响方案诸因素、诸利益不断协调的过程。
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社会阶层和利益集团隐含在共同利益之后,土地是以无偿的形式利用,所以规划编制面对的矛盾和冲突较之于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小得多。
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城市土地使用上,无偿划拨方式转变为有偿使用和行政划拨并存;建设方式由统建转变为市场开发为主。
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应当在满足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对城市土地进行空间组织,使各类开发建设都能获得适于其本身要求的土地使用,并能适应和适合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开发方式和开发能力的需求。
在此基础上,按照社会整合要求对这些需求进行重组,使市场运作和社会利益双赢。
第七章: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方法解析
和建设时序,确定城市近期发展方向、规 模和空间布局,配置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和 公共设施建设,提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 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城市防灾等措施, 制定适应市场机制的近期规划的实施政策。
➢ (2)主要内容
➢ (A)近期建设规划的期限一般为五年,原 则上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年限一 致。其中本轮近期建设规划期限到2005年。
➢ (十二)研究住房需求,确定住房政策、建设标 准和居住用地布局;重点确定经济适用房、普通 商品住房等满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需求的居住用 地布局及标准。
➢ (十三)确定电信、供水、排水、供电、燃气、 供热、环卫发展目标及重大设施总体布局。
➢ (十四)确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提出污 染控制与治理措施。
3、城市总体规划成果
➢ 总体规划纲要成果包括纲要文本、说明、 相应的图纸和研究报告。
➢ 城市总体规划的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本、 图纸及附件(说明、研究报告和基础资料 等)。在规划文本中应当明确表述规划的 强制性内容。
4、城市分区规划编制内容
➢ 编制分区规划,应当综合考虑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布 局、片区特征、河流道路等自然和人工界限,结合城市行 政区划,划定分区的范围界限。
➢ (七)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
中心城区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 (一)分析确定城市性质、职能和发展目标。
➢ (二)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 (三)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并制定空 间管制措施。
➢ (四)确定村镇发展与控制的原则和措施;确定需要发展、 限制发展和不再保留的村庄,提出村镇建设控制标准。
城市规划主要理论
城市规划主要理论简介城市规划是指在城市开展过程中,基于人类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等方面因素,制定出合理而科学的城市开展规划的一门学科。
城市规划主要依据一系列的理论来指导规划工作。
本文将介绍城市规划主要的理论,包括功能分区理论、城市适应性理论和可持续开展理论。
1. 功能分区理论功能分区理论认为城市可以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如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
这种理论认为,通过将不同功能的区域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可以提高城市的效率和生活质量。
功能分区理论的核心原那么是“相近原那么〞,即相似功能的区域应该靠近彼此,以便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减少交通拥堵和能源浪费。
同时,该理论也强调城市的层次性,即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使得城市的各个功能区域分布合理、有序。
2. 城市适应性理论城市适应性理论认为城市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和社会需求来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开展。
该理论强调城市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倡导通过适应性规划来保护自然环境,减少人为干扰和环境破坏。
城市适应性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人地关系〞,即要根据人类活动的需求和地域条件的特点来合理布局城市。
例如,在建设城市住宅区时,应考虑当地气候、地形和生态环境,选择适宜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方式,以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3. 可持续开展理论可持续开展理论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强调了经济开展和环境保护的平衡。
该理论认为,城市的开展应该以经济开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为目标,追求长期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开展理论的根本原那么是“三位一体〞,即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开展。
在城市规划中,应充分考虑社会公平、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等因素,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来实现经济开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结论城市规划主要依据功能分区理论、城市适应性理论和可持续开展理论来指导规划工作。
功能分区理论通过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提高城市效率和生活质量;城市适应性理论强调城市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保护自然环境和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可持续开展理论追求经济开展和环境保护的平衡,实现城市可持续开展的目标。
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
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城市规划是一个包括城市设计、城市开发、城市管理等方面的系统性规划工作。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城市规划需要遵循一定的理论和方法,才能够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对城市的良好管理和控制。
在这篇论文中,我将会探讨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以期更好地指导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
一、城市规划的理论城市规划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城市空间结构理论是指城市内部各种区域、空间功能、交通流线和景观特征等相互作用的空间模式和空间形态。
在城市规划中,空间结构理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需要考虑人口、经济、文化发展等因素,分析城市的功能分区,形成良好的空间结构,以满足城市发展需要。
2.城市化理论城市化理论是指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内部的结构、空间和效益逐渐变化的一种理论。
城市化的速度和范围,对城市的发展和形态有着深刻的影响。
城市化理论需要充分考虑城市化的规模、进展、速度等因素,才能够制定出有效的城市规划措施。
3.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指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保持生态平衡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与和谐。
城市规划中要注重保护环境资源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
4.城市美学理论城市美学理论是指城市的景观、建筑风格、色彩等方面的审美标准和观念。
在城市规划中,美学理论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历史文化、建筑风格、城市形态,将其融入规划设计和建设中,提高城市形象和品质。
二、城市规划的方法1.市场分析方法市场分析方法是指通过对城市人口、经济、产业等整体市场的分析,进而为城市规划的发展提供保障。
市场分析方法需要了解人口变化趋势、市场需求、资金来源等因素,确定城市规划的方向和重点,以满足市场需求。
2.区域分级方法区域分级方法是指根据城市内部的区域经济差异、功能差异和居住差异等因素,将城市分成不同级别的区域。
不同级别的区域规划目标和重点也不同。
城镇体系规划理论、方法与主要内容(整理的)
城市体系规划理论、方法与主要内容(考试必考)第二部分一、城镇体系发育理论框架:㈠城镇体系的产生城镇体系的激发机制㈡前工业化时代的城镇体系前工业化时期社会经济形态可分为买办资本主义城镇体系及殖民地城镇体系1. 买办资本主义城镇体系2. 殖民地城镇体系㈢工业化时代的城镇体系工业化时期是资本家和劳动力从商品贸易投资转向工业投资的生产方式时期。
工业资本主义改变了买办资本主义经济生产部门的雇主—雇员关系。
这种新型雇主—雇员关系导致了工厂制度的产生。
工厂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它涉及工厂规模和就业人员之间的关系。
工厂的建立导致人口的集聚,结果导致工业镇形成。
1. 工厂制度和工业区位⑴工厂制度显著特征是它涉及工厂规模和就业人员之间的关系。
对一个工厂来说,所需设备越多,资本投资越大,投资回报周期越长,为降低价格和增加潜在的利润,必须有更多地利用设备和劳动力,这就...⑵工厂制度的发展导致了劳动力的进一步专门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工厂产值的增加——大消费。
这样一个工厂事实上就是一个独立的生产单位....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市场许多工厂联合形成一个复杂的产业链、产业集群和产业区。
2.工业镇的产生⑴矿业镇⑵重加工业镇⑶大耗能镇⑷交通中心镇3.工业化时代城镇体系的特征(笔记)⑴“工业新城”都位于经济繁荣地区。
这些工业新城由于职能新颖和多样性在城市体系中特色突出。
⑵工业区也都依托已有的城镇布局,利用已经建立的市场促进城镇的进一步增长。
这一时期的城市体系是通过工业等级体系嫁接到已有贸易等级体系之上的。
⑶工业化过程推动城市增长:一般来讲,城镇规模愈大,工业部门愈多,吸引移入人口愈多,服务的范围也愈大。
⑷城镇体系首位城市发展加快:随着较大城市从工业化中获得更多的增长刺激,使得城市等级体系内不同水平城市间的差距被拉开,尤其在世界许多地方的首位门户城市得到重点发展。
㈣后工业化时期城镇体系这一时期的经济特征:工业生产主要部门采取大生产方式,家庭商品生产和服务以及手工业商品生产逐渐被标准化的消费品生产所取代。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城市规划是指通过对城市发展的长远规划和设计,来实现城市空间的有序发展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而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则是指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所运用的理论框架和规划方法。
在城市规划领域,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的选择和应用至关重要,它们直接影响着城市规划的效果和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规划理论在城市规划理论中,有许多重要的理论框架被广泛应用。
其中之一是城市功能分区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城市中不同区域应该根据其功能特点进行合理划分,比如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等。
通过将不同功能区域合理布局,可以提高城市的效率和便利性。
另一个重要的城市规划理论是城市生态学理论。
这个理论强调了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认为城市规划应该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并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
例如,通过合理规划绿地和水体,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此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也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理论之一。
这个理论认为城市规划应该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以满足当前和未来世代的需求。
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的土地利用、交通和能源等资源,可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规划方法城市规划方法是指在城市规划实践中所采用的方法和工具。
其中之一是城市设计方法。
城市设计方法通过对城市建筑、道路、公共空间等进行设计,来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
例如,通过合理设计城市的街道和广场,可以提高城市的可达性和人们的活动空间。
另一个重要的城市规划方法是城市交通规划方法。
城市交通规划方法通过研究城市的交通需求和交通网络,来制定合理的交通规划方案。
例如,通过合理规划公共交通线路和鼓励非机动交通方式,可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此外,城市社区规划方法也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城市社区规划方法通过研究社区居民的需求和社区的特点,来制定适合社区发展的规划方案。
例如,通过合理规划社区的公共设施和社区活动场所,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区的凝聚力。
第4讲 城市总体规划的方法.
城市化水平指城市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比例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
会进步的重要指标。
16
– 世界城市化水平进程
二十世纪初期,世界城市人口约占世纪人口的13%。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世界人口为24亿人,城市人口为 7亿人;
高技术化和产业结构软化:
新技术革命产生了一系列新兴的高技术产业。这些产业的特点是:智力资源、高素质的人才、知 识和研究能力足产业发展的基础;产品中技术和开发费用含量高。
产业结构软化是近年来出现的新概念。它既可以指整个产业结构中硬产业比重下降,软产业比重 上升,也可以指在硬产业中软的部分(如调查研究、技术开发、维修保养、宣传广告等服务活动5,比 重上升。
耐用消费品工业,如汽车和家用电器工业都属于机械工业,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关联效果相当大, 需求收入弹性系数高,销售市场分布极广,很快成为各发达国家的经济支柱产业,从而有高速度的增 长。
高加工度化阶段:由原材料工业为重心心的结构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重心的结构发展.反映出工 业结构的一种发展趋势:即原材料工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加工组装工业的发展大大快于原材料工业 的发展速度。
基础产业:是城市经济系统运行和发展的基础,包括为城市消费服务的自给性生产和交通、动力、 供水以及科研、技术开发、行政、文化、教育、卫生、贸易、金融、财务等产业。
(2)主导产业部门的选择原则
适宜性原则:选择主导产业,首先必须考虑该产业在当地区域或本城市的适宜件。
缺水的城市很能源充足的城市在学则主导产业是会有所不同的。
• 4、城市发展的基本因素
– 城市发展的内在因素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全套课件
城市发展战略
(二)城市合理规模的理论与方法 1.提出问题: 城市对劳动的需求量,就决定了城市人口的发展规模。 2.重要意义: 不合理:过大或过小都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合理:使规划与城市发展相协调 3.什么是城市发展的合理规模? (1)符合城市人口增长的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 (2)能使城市的各种活动做到低消耗、高效率; (3)要为生产事业发展和居民的各项活动提供方便良好 的条件和环境。
1
城市发展战略
(三)城市人口 1.城市人口的含义 2.城市人口调查研究的意义 3.城市人口的构成和素质 (1)年龄构成 (2)性别构成 (3)家庭构成 (4)劳动构成 · 基本人口 · 服务人口 · 被抚养人口 (5)产业与职业构成 (6)文化构成
1
城市发展战略
4.城市的流动人口
5.城市人口的变化 (1)自然增长 (2)机械增长 (3)人口平均增长速度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
1
城市发展战略
1.1城市发展战略的概念
战略:泛指重大的、带全局性的、长期性的、相对稳定的、 决定全局的谋划。 从本质上说,城市的总体规划就是城市发展的战略安排。 “战术”的“动用”无不为了“战略”的“目的”,以此来 指导和规范城市规划的行为,树立城市规划的战略思想。
1
城市发展战略
6.城市人口规模
1
城市发展战略
1.4 城市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1.4.1 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 1.4.2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战略意义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不影响子孙后代他 们自己的需求能力的发展”。 1.4.3 生态城市、园林城市的概念
1.4.4 城市环境容量、合理规模和门槛理论
1
城市发展战略
(四)城市类型 · 按行政管理职能分 1.首都 2.直辖市
城市总体规划理论与方法
城市总体规划理论与方法(ppt)第一部分概述(总体规划纲要)第一章现状及规划背景一、现状概况二、对上版规划的评价三、本次规划的背景四、本次规划修编的重点第二章规划依据和指导思想一、规划依据二、规划指导思想第三章规划期限和规划范围一、规划期限二、规划范围三、城市规划区第二部分城镇体系规划1.区位与现状2.市域城镇发展战略与布局3.总体发展目标4.中心城市性质5.城镇规模结构6.城镇职能机构7.城镇空间结构8.市域基础设施9.实施对策第三部分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第一章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战略一、发展条件二、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三、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第二章城市性质、规模一、城市性质二、人口规模三、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第三章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及布局要点一、总体布局框架二、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第四章城市特色塑造一、现状背景特征二、城市特色塑造三、现代特色观第五章道路交通规划一、对外交通规划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第六章基础设施规划一、给排水规划二、电力电信规划三、燃气规划四、防洪规划五、环境规划六、防灾规划规划文本一、现状概况:自然条件、交通及区位、区域概况、市区概况二、规划依据及指导思想1、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国务院1996年18号文“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省《城市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省及市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及二O一O年发展规划。
2、规划指导思想⑴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城市长远发展创造良好基础。
⑵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规划思想,按初步现代化的标准规划城市未来,保证规划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同时立足现实,加强规划的可操作性。
⑶节约国土资源,合理配置生产力,与土地利用规划协调,保护好基本农田。
⑷强调系统观念,认真研究区域——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发挥城市规划的龙头作用。
三、规划期限和规划区范围1.规划期限:按《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本次规划期定为2020年,近期为2005年,远景考虑2020年以后。
总体城市设计的一般理论和方法最终
总体城市设计的理论、方法和编制内容邓慰旺摘要:我国正处于高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发展日新月异。
新颁布的《城乡规划法》以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主要还是从传统的总体城市规划出发,主要关注于土地的使用性质和土地经济性,对城市空间的关注较少,对人的关注显得不足。
近几年,总体城市设计在我国部分城市相继展开,但多数都处于探索中,本文试图通过案例研究,对总体城市设计的理论、方法及编制内容做出总结。
【关键字】:总体城市设计 系统 行动计划 1:总体城市设计的概念与定义总体城市设计,即总体层面的城市设计,是以城市及其周边各种自然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其未来的发展态势做出预判,制定符合城市发展的整体空间框架。
设计范畴包括人在城市公共空间场所内能感知到的所有事物。
2:总体城市设计的渊源2.1 中国古代的总体城市设计《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轨,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我国古代的城市绝大多数都是以此形制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典型的有曹都邺城,唐长安,明清北京城等。
2.2 西方古代的总体城市设计西方最初的有计划的总体城市设计为希波丹姆的米利都城,采用规则的棋盘式道路,结合广场、宗教、公共活动中心的布置,形成了希波丹姆形式的城市。
此外,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阿尔伯蒂在《论建筑》、费拉瑞特在《理想的城市》中,都提到过他们心中的关于理想城市的发展模式。
3:近现代城市设计的理论发展与实践 到了近现代,由于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城市人口规模急剧膨胀,城市化率越来越高,各种城市问题不断涌现,由此带来了城市理论科学的蓬勃发展。
先后出现了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玛塔的线性城市、佩里的邻里单位、莱特的广亩城、沙里宁的有机疏散、新城市主义等城市发展理论,同时也出现了巴西利亚、昌迪加尔城、堪培拉等著名的设计作品。
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作为全球最年轻的历史文化遗产,就像一架巨型客机正在向东飞行,整体形态由垂直交叉的两条轴线贯通整个城市,市内主要的建筑群按功能划分相应的区域,经过严密组织与规划有序地布置在机身上。
第七章: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方法
(五)确定城市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
控制点座标和标高,确定支路的走向、宽 度,确定主要交叉口、广场、公交站场、 交通枢纽等交通设施的位置和规模,确定 轨道交通线路走向及控制范围,确定主要 停车场规模与布局。 分区规划的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本、图件, 以及包括相应说明的附件。
5、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D)提出近期内城市人口及建设用地发展规模, 调整和优化用地结构,确定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 方向、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 a、提出近期城市重点发展区域及开发时序,确定 主城区和各组团的发展规模; b、确定近期新增建设用地和利用存量土地的数量, 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土地情况,相应的用地空间分 布的范围和面积,列出用地平衡表; c、提出近期内城市和各功能分区用地结构调整重 点,将城市用地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升级 结合起来,合理安排各类城市建设用地; d、综合部署近期建设规划确定的各类项目用地, 重点安排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经济适 用房、危旧房改造等公益性用地。
(九)确定交通发展战略和城市公共交通的总体 布局,落实公交优先政策,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 施和主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 (十)确定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划 定各种功能绿地的保护范围(绿线),划定河湖 水面的保护范围(蓝线),确定岸线使用原则。 (十一)确定历史文化保护及地方传统特色保护 的内容和要求,划定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 护范围(紫线),确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范围; 研究确定特色风貌保护重点区域及保护措施。 (十二)研究住房需求,确定住房政策、建设标 准和居住用地布局;重点确定经济适用房、普通 商品住房等满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需求的居住用 地布局及标准。
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
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城市规划是指以城市为研究对象,以现代城市发展为目标,运用一系列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城市空间布局、城市功能配置的科学规划过程。
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应用一些理论和方法来指导工作,从而使城市能够更好地发展和运行。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
1.空间组织理论:空间组织理论主要关注城市空间的组织形式和结构,以及城市内部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
其中较为重要的理论是中心地理论、层次化理论和空间选择理论等。
中心地理论认为,城市具有各种功能中心,如商业中心、政府中心、文化中心等,这些中心向周边地区辐射影响,形成中心和辐射地区之间的层次结构关系。
层次化理论认为,城市由多个层次构成,每个层次拥有不同的功能和服务。
城市按照层级递进的方式进行发展,上一层次提供下一层次所需要的服务和设施。
空间选择理论主要研究人们选择不同地点进行居住和工作的动因,从而影响城市空间布局。
这一理论强调个体的选择行为会受到各种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2.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关注的是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协调。
这一理论认为,城市的发展应该是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平衡。
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了一些方法,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和循环经济等。
生态城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规划,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低碳城市则是指减少城市碳排放,提倡低碳生活方式和低碳交通。
循环经济则是通过物质和能源的循环利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减少浪费。
3.技术手段和方法: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将地理数据与电子地图相结合的技术,可以对城市进行各种数据分析和空间分析。
城市交通仿真是通过计算机模型对城市交通流进行模拟和分析,可以帮助规划者了解交通拥堵和瓶颈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可视化技术可以将城市规划方案以三维模型或虚拟实境的形式展示出来,使规划者和公众更直观地了解规划方案的布局和效果。
风险评估是对规划方案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包括自然灾害风险、环境污染风险和社会经济风险等,以减少风险和提高城市的抵抗力。
第七讲城市总体规划理论与方法
(六)近期建设规划。包括: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 规模;近期建设用地的具体位置和范围;近期内保 护历史文化遗产和风景资源的具体措施。
二、城市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1、应当满足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市 容景观,促进科技文教事业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要 求,统筹兼顾,综合部署,力求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环境效益的统一。
2、总体规划期限
一般为20年。 同时对城市远景发展作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 近期建设规划是总体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期
限一般为五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 则》中规定为3-5年)。
3、总体规划的内容
(1)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区域城镇发展 战略,确定资源开发、产业配置和保护生态环境、 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目标;
(三)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城市主干道 的走向、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走向、大型停车场布局; 城市取水口及其保护区范围、给水和排水主管网的布局; 电厂位置、大型变电站位置、燃气储气罐站位置;文化、 教育、卫生、体育、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的 布局。
(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包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 划确定的具体控制指标和规定;历史文化保护区、 历史建筑群、重要地下文物埋藏区的具体位置和界 线。
(三)根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提出对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相应的保护措施。
近期建设规划必须具备的指导性内容包括:
(一)根据城市建设近期重点,提出机场、铁路、港口、 高速公路等对外交通设施,城市主干道、轨道交通、 大型停车场等城市交通设施,自来水厂、污水处理 厂、变电站、垃圾处理厂、以及相应的管网等市政 公用设施的选址、规模和实施时序的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
(一)省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区域。包括:自然保护区、 退耕还林(草)地区、大型湖泊、水源保护区、分 滞洪地区,以及其它生态敏感区。
(二)省域内的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包括:高 速公路、干线公路、铁路、港口、机场、区域性电 厂和高压输电网、天然气门站、天然气主干管、区 域性防洪、滞洪骨干工程、水利枢纽工程、区域引 水工程等。
2002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 知》,强调提出了近期建设规划工作和城市规划强制性内 容。
国家建设部颁布了《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 和《城 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对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相关 内容作出了具体规定。
根据《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
近期建设规划是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步骤,是城市 近期建设项目安排的依据。
(三)根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提出对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相应的保护措施。
近期建设规划必须具备的指导性内容包括:
(一)根据城市建设近期重点,提出机场、铁路、港口、 高速公路等对外交通设施,城市主干道、轨道交通、 大型停车场等城市交通设施,自来水厂、污水处理 厂、变电站、垃圾处理厂、以及相应的管网等市政 公用设施的选址、规模和实施时序的意见。
–原则确定区域交通、通讯、供水、排水、防洪等设 施的布局;
–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的建议。
城市规划区: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 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 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2)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
(3)提出规划期内城市人口及用地发展规模,确定城市建 设与发展用地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以及市中心、区 中心的位置。
(12)综合协调市区与近郊区村庄、集镇的各项建设, 统筹安排近郊区村庄、集镇的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 施、乡镇企业、基础设施和菜地、园地、牧草地、副 食品基地,划定需保留和控制的绿色空间。
(13)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 施和方法的建议。
(14)编制近期建设规划,确定近期建设目标、内容和 实施步骤。
(四)严格依据城市总体规划,不得违背总体规划的强 制性内容。
近期建设规划必须具备的强制性内容包括:
(一)确定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
(二)依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确定城市近 期发展区域。对规划年限内的城市建设用地总量、 空间分布和实施时序等进行具体安排,并制定控制 和引导城市发展的规定。
(三)涉及相邻城市的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包括:城市 取水口、城市污水排放口、城市垃圾处理场等。
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
(一)市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地域。包括:风景名胜区, 湿地、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地 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
(一)处理好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经济发展与资源环 境条件的关系,注重生态环境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 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与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协调,符合资 源、环境、财力的实际条件,并能适应市场经济发 展的要求。
(三)坚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维护公共利益,完 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改善人居环境。
(二)根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提出文化、教育、体育 等重要公共服务设施的选址和实施时序。
(三)提出城市河湖水系、城市绿化、城市广场等的治 理和建设意见。
(四)提出近期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根据《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
强制性内容,是指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详细规划中涉及区域协调发展、资源利用、环 境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管理、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 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7)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 (8)确定城市环境保护目标、提出防治污染措施。
(9)根据城市防灾要求,提出人防建设、抗震防灾规划 目标和总体布局。
(10)确定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传统街区, 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提出保护措施,历史文化名城 要编制专门的保护规划。
(11)确定旧区改建、用地调整的原则、方法和步骤,提 出改善旧城区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和措施;
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任务是:明确近期内实施城市总体 规划的发展重点和建设时序;确定城市近期发展方 向、规模和空间布局,自然遗产与历史文化遗产保 护措施;提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城市 生态环境建设安排的意见。
近期建设规划的期限为五年,原则上与城市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的年限一致。
编制近期建设规划,必须遵循下述原则:
城市总体规划概述要点
我国城市总体规划回顾 总体规划编制存在问题 国外城市总体规划 关于城市总体规划的思考
中国城市总体规划体系
总体规划层次 详细规划层次
区域性规划(或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
分区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城市设计
修建务、期限与内容
1、总体规划的任务
国家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综合研究和确定城 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状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 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 展和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2、总体规划期限
一般为20年。 同时对城市远景发展作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 近期建设规划是总体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期
(4)确定城市对外交通系统的布局以及车站、铁路枢纽、 港口、机场等主要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确定城市主、 次干道系统的走向、断面、主要交叉口形式,确定主要 广场、停车场的位置、容量。
(5)综合协调并确定城市供水、排水、防洪、供电、通 讯、燃气、供热、消防、环卫等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 体布局。
(6)确定城市河湖水系的治理目标和总体布局,分配沿 海、沿江岸线。
限一般为五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 则》中规定为3-5年)。
3、总体规划的内容
(1)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区域城镇发展 战略,确定资源开发、产业配置和保护生态环境、 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目标;
–预测区域城镇化水平,调整现有城镇体系的规模结 构、职能结构和空间布局,确定重点发展的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