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结课论文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结课论文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结课论文研究生阶段科研规划研究生科研规划目前我的大研究方向是3D打印。
由于这是导师新进的项目,而且他想把这个方向做好,所以目前课题组的2个博士和4个硕士都在搞相关研究,希望能找出合适的、具体的研究点。
也就是说,还处在探索阶段,但也基本有了大致的研究范围和内容。
我从本科毕业设计开始做3D打印,到目前也算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因此,我就针对我已有的研究经历和感悟,制定硕士阶段的科研计划与目标,包括三年的大体时间安排,可以跨学科交流的方向,以及必须遵守的学术诚信三方面。
一大致规划首先要完成的目标是毕业。
2年半的时间,导师给我们制定的毕业标准分有两种:(1)1篇SCI文章+1篇EI,SCI的影响因子不作要求;(2)3篇EI,且必须为期刊文章。
客观来说,对于我这个从未发过文章的人来说,这两个毕业指标都是比较重的。
我个人的想法是研一下争取能发一篇EI水平的文章,研二上学期再发一篇EI,最后一篇文章尽量朝着SCI水平努力,如果难度太大就发EI。
这么想,我也就顺利毕业了。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我知道,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完成这个目标还是很困难的。
除了拿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我想研究生期间还是应该学到一些真本领。
当然这跟发论文是相辅相成的。
我本科专业是工业工程,所以现在搞的东西基本上与本科的专业课不相关,又是重新开始。
然而,干一行,爱一行。
现在对机械,尤其是3D打印,并不排斥,算是有点喜欢吧。
尤其是当看到自己设计的模型成功打印出来时,I am proud of it!实际上,成就感支撑着我从中学到大学一直孜孜不倦地刻苦学习。
并且,对失去这种成就感的担心反过来督促我更加努力。
所以,在科研道路上,对成就感的渴望与占有欲依然是我促进我奋斗的不竭动力。
我想在3D打印领域有一番小小的成就。
至少不是碌碌无为。
研一首先上好课程。
针对自己的研究领域,有选择地上好一些课程,会对我的研究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科研诚信结课论文-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

科研诚信和学术道德—学术立身之本摘要:近年来学术不端行为频发,严重的扰乱了学术环境。
本文通过对北京大学教授钱思进揭露其研究生胡震本科毕业论文存在造假案例分析,找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研究生学术不端问题的方案;除了外界的学术道德教育和道德监督体制的约束外,也需要从自身出发,做到科研诚信和学术道德自律。
关键词:学术道德,研究生,对策,自我要求1. 背景介绍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做学术也如此。
近年来屡屡发生的学术不端的行为, 不仅使科研人员的学术诚信受到挑战,也违背了学术道德规范扰乱了正常的学术秩序。
学术不端,是指从事学术与科研人员的不良学术行为。
2007 年,中国科协正式发布《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对7 类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提出具体标准,包括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的各种造假、抄袭、剽窃和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惯例的行为;故意做出错误的陈述,捏造数据或结果,破坏原始数据的完整性,篡改实验记录和图片;侵犯或损害他人著作权,故意省略参考他人出版物,抄袭他人作品,篡改他人作品的内容;成果发表时一稿多投;采用不正当手段干扰和妨碍他人研究活动;参与或与他人合谋隐匿学术劣迹;参加与自己专业无关的评审及审稿工作,以及以学术团体、专家的名义参与商业广告宣传等。
[1]这些行为的本质是相关学术人员缺乏学术诚信,没有诚信意识,不懂得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当一个人在学术上都没有诚信可言,一个人的自身品质也应该受到怀疑。
2. 案例分析2.1 案例介绍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钱思进2011 年7 月30 日在博客上,发表了《教育界剽窃造假的另一恶劣案例,中国教育界学术打假和惩治腐败的艰难》的文章,文章长达6500 余字,详细记叙了对其学生胡震本科毕业论文打假的过程,打假历时一年多,至今未有结果。
钱思进称:“他用承诺删除他的毕业论文中剽窃抄袭的部分,骗取了我的签字,然后又用我的签字,向四川大学骗取了毕业论文的通过和学士学位。
论文-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

由核技术风险引发的对科学发展与战争的启示摘要:日本里氏9.0级地震导致的核泄漏事件引发了一场蔓延全球的"核恐慌”,也引起了世界各国学者对于核安全、核技术伦理、科学发展与战争的再思考。
本文研究的基本目的是让我们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战争的关系,揭示了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风险后果与生成根源,确立具有一定普适性的科学技术伦理,引导人类更合理、更安全地利用科学技术。
在和平时期应用科学技术,应当提倡世界主义的伦理道德,反对使用核武器,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面对能源危机、资源匮乏的现实,应当坚持科学理性的可持续发展原则,谋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让科学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全人类。
关键词:核技术;科学技术;战争;科学伦理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由人类活动导致的各种全球性风险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着严重的威胁,人类己经开始进入了一种所谓的“风险社会”。
德国社会学家贝克(UlrichBeck)在1982年最早提出“风险社会”(risk society)概念,指出我们现在正生活在一个与传统的现代化社会完全不同的“风险社会”之中。
他指出,“风险”本身并不是“危险”或“灾难”,而是一种危险或灾难的可能性。
当人类试图去控制自然和传统,并试图控制由此产生的种种难以预料的后果时,人类就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
在他看来,在较早时期,“风险”还具有勇敢和冒险的意义,但现代风险则直接表现为风险后果一一现代化的威胁力量以及现代化引起的与全球化相关的一些后果[1]。
由3·11日本宫城县海域发生的里氏9.0级地震导致的核泄漏事故引发的一场蔓延全世界的"核恐慌”,也引发了世界各国学者对于核安全、核技术伦理、科学发展与战争的再思考。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估计,目前拥有核能力的国家已达70个之多,占世界所有国家的1/3强。
随着核技术扩散、核材料扩散、核物质扩散、核设备扩散在全球的蔓延,国际社会围绕核扩散与反核扩散的斗争日趋激烈。
科研诚信与学术道德教育活动总结范文

科学研究的诚信和学术道德教育活动是学生对学术诚信、道德和专业精神的理解的超强促进。
把它看作是一种权力包扎的经验,通过一系列参与研讨会,实践讲习班,以及活泼的讨论,使学生们掌握了研究的完整性。
这场活动不仅仅是关于规则和规定,而是在学术写作、引用和出版方面给予学生超能力。
想象一下:学生们潜入一个诚实、可信赖和公正的科学研究世界,以实用的诀窍武装自己,以避开不当行为和掠夺。
那最精彩的部分呢?这一事件激起了学生们在他们的研究追求中,拥抱一种对责任和问责的超级英雄心态,在他们的学术冒险中,道德标准的翅膀飞涨。
它就像释放出学术诚信力量的印章,准备征服研究世界!教育活动还谈到研究人员在职业生涯中可能遇到的艰难的伦理选择和问题。
它鼓励学生真正思考研究中的伦理问题,比如利益冲突,乱搞数据,争吵谁能为工作获得荣誉。
他们还学会了如何以道德方式应对这些挑战。
该活动强调了在研究免疫中创造诚实文化的重要性,并促使学生成为其领域良好行为的榜样。
它还强调了有导师和朋友帮助保持研究诚实和道德的价值,并让学生有机会与有经验的研究人员交谈,寻求交流和支持。
科学研究的诚信和学术道德教育活动是向参与的学生灌输责任感、诚实和专业精神的全面而有影响的举措。
它有效地使他们掌握了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科学研究的复杂道德环境,从而使他们能够在学术和专业工作中成为道德的领导者和贡献者。
这一活动不仅提高了对研究诚信重要性的认识,而且促进了被允许坚持最高学术道德标准的研究人员的豁免。
它证明了教育机构培养廉正和道德文化以及培养学生成为未来职业道德行为典范的大使。
这项倡议符合支持道德行为和维护最高学术诚信标准作为我们政策和指示的基石的立场和观点。
这些举措符合我们促进建立在廉正和道德行为原则基础上的社会的总的目标。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结课论文

针对信息领域社会伦理问题的思考学院:学号:姓名:摘要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信息产业的飞速进步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各种需求。
与此同时,也会产生许多问题,学术不端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不仅危害到个人的声誉,甚至会危害到国家的利益。
科研工作者们不仅是第一生产力的开拓者,而且是科学精神的弘扬者、民族精神的引领者、社会道德的示范者,不仅要从事科学研究,还应遵守科学道德,恪守科学规范,造福人类社会。
科学伦理道德,就是指人们在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时对于社会、自然关系的思想与行为准则,它规定了科研人员所应恪守的价值观念、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
本文就信息领域的社会伦理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科学道德,信息领域,社会伦理1. 概述作为一名信息专业的研究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信息领域相关的学术研究,而严谨的学术规范、良好的学术道德是营造良好的研究学风以及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的重要保证,也是引导研究生走上正确的科研道路的重要前提。
众所周知,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情感和行为的习惯,并依靠社会舆论和良心指导的人格完善与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规范体系。
科学道德是社会道德的一部分,二者之间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而与科学道德密切相关的是学术诚信。
学术诚信是指诚实、信任、公正、尊重和责任。
而科学伦理道德,就是指人们在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时对于社会、自然关系的思想与行为准则,它规定了科研人员所应恪守的价值观念、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
它贯穿了科学研究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应该严格遵守该学科领域的学术规范,恪守科学诚信,发扬科学道德。
本文针对一些具体的案例讨论了信息领域的社会伦理问题。
第一方面从学术不端的角度出发,对学术造假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它有悖于伦理道德,严重危害了学术界的诚信建设,败坏了社会风气。
第二方面从涉密技术信息泄露的角度出发,对信息领域的涉密科研人员工作的特殊性及其引发的社会伦理道德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结课论文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结课论文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结课论文题目: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学习心得学院:专业:年级:姓名:学号: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学习心得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里,各种各样的信息扑面而来。
各个学科里面的知识也以我们难以想象的速度增长着。
当我们身处其中,作为其中的一员,我们应当有基本的科学道德以及学术诚信。
与思想道德比较,科学道德是我们在知识领域的一个原则,一个底线。
在研究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就开设本课程,是非常有意义的。
关于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问题,在上完了本课程之后,我对于这个问题有了比较清晰地理解。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主要就是两部分内容。
科学道德部分,主要是指科技工作者在科研活动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应具备的道德素质。
而学术诚信则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对待科学要讲求“诚”,其二是对待其他研究者及其劳动成果要讲求“信”。
一、科学道德首先,提到科学道德,我们可以说,科学道德是学术诚信的前提条件,因为要做到学术诚信,首先要有科学道德。
从课堂内容中,我们可以知道科学道德是科学共同体内部和科学工作者个人在从事科学研究和处理科研成果时的内在自我约束标准。
在科学目的上,以追求真理性的认识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为最高原则。
在科学态度上,求真务实、不弄虚作假。
不因追求个人名利而违背科学工作者应有的理性良知和社会道德责任感。
所谓科学道德,即是在科学上的道德观。
关于道德,我们知道它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道德经》一书。
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其中“道” 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
“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
科学道德是社会道德在科学技术活动中的表现,主要是指科研活动中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应具备的道德素质,既表现为科技工作者在从事科学技术活动时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人格,也具体反映在指导科技工作者正确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或规范之中。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结课论文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姓名:007学号:********指导教师:刘学院:机械与车辆学院专业:机械工程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二O一四年十月为什么学术不端屡禁不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现代科学研究的队伍正在不断壮大,现代的科学研究也不再是几百年前的小作坊式的个人研究而是庞大的科研团体的共同协作并且因现代正处于数据大爆炸时代,科研人员为了与学术界接轨必然要阅读大量文献。
因此,科研人员在研究的全过程必然会接收到与当前课题相关的大量信息,比如某些科研观点、研究思路和实验方法。
这些资料一方面开拓了科研人员的眼界,使科研人员少走了许多弯路,但另一方面又要求科研人员在进行科学研究和撰写科学论文时要注意区分哪些是自己的原创,哪些是他人的观点。
1 学术不端概述学术不端主要是指伪造数据、篡改数据和剽窃他人成果的行为。
其中剽窃他人成果又可以分为剽窃实验方法、科研观点和论文文字等等。
从科研工作者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观态度上可以将学术不端行为分为:主动犯错和无心之失。
从对社会的危害而言,显然是科研工作者主观犯错的危害远大于无心之失。
若科研工作者主观犯错则必然会对数据来源的合理性,实验方法和科研思路的“独创性”刻意地进行包装,以求蒙混过关。
这些半真半假的内容对于科学界顶端的人来说也许很容易判断,但是对于从事科研工作的初学者以及外行来说是极难判断的,由此造成的时间损失和经济损失都很大,此种学术不端行为反映了科研工作者低下的道德水平,应追究其相关责任。
反之,若只是科研工作者的无心之失,则往往只是在实验的细枝末节上略有偏差或者在论文上漏了几个引用的说明,这种情况对科学界的危害远小于主观犯错,所以在发现此种行为时要提醒该科研工作者以期其能及时改正但不应上纲上线,为了所谓的新闻的轰动效应死追不放。
2 简析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原因2.1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客观原因2.1.1科研体制与利益驱动当今的科研界与数百年前的情况完全不符,数百年前的科研工作者大多都是衣食无忧的,他们进行科学研究完全是出于个人兴趣,科研中并没有什么利益诉求。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论文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题目:对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的思考学院:软件学院专业:软件工程学号:学生姓名:摘要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是当前国际科技界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
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是即将跨入“学者”殿堂的“准学者”,是民族的未来,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是社会诚信的实践者。
我国科技的创新、发展、国际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了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我们必须加强对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的学习和了解,这样才是对整个国家的整体科研素质、科研水平的保证。
科研活动作为特殊的社会活动,本身具有独特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气质。
从事科研活动的群体比其他社会群体更需要一个追求真理、严谨求实、诚信负责、真诚协作的文化氛围。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问题的出现,有很多复杂的因素,既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也有科研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和漏洞。
学术活动中的道德失准,行为失范等问题时有发生。
一些学者会因为各种原因违背学术研究的目的,或者为了换取一时之名利,发生丧失学术道德等行为。
这样不仅严重污染了学术环境、影响学术声誉、阻碍学术的进步,更加影响了整个学术群体的创新和发展。
我们要采取各种制度或者法律约束来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给学术研究界留一方净土。
关键词:科学道德学术诚信现状制度法律评价标准AbstractScientific ethics and academic integrity is an important topic of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mmunity and the whole society of common concern. As a graduate student, we are about to enter the "scholars" palace "quasi-academic", are the future of the nation, are the main force in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Innovation,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science is largely dependent on the overall qua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We must strengthen the moral and academic integrity of science learning and understanding, it is the only guarantee for the overall scientific quality of the research level of the entire country.Research activities as a special social event, with its own unique value pursuit and ethos. Groups engaged in research activities need a pursuit of truth, rigorous and realistic. There are many complex factors affect Moral science and academic integrity which both unhealthy trends and drawbacks i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system.Moral inaccurate occurred frequently in Academic activities. Some scholars do contrary to academic research purposes in exchange for a moment of fame. This will not only seriously polluted the academic environment, the impact of academic reputation, hinder academic progress, the more influence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ntire academic community. We want to take a variety of institutional or legal constraints to prevent this from happening. Left side of the pure land to the academic research community.Keywords: Scientific moral、academic honesty、current situation、institutional、legal、evaluation standard1 引言科学道德是指人们在从事科学技术活动时所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指导科学技术工作者在科技活动中正确处理人与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之间的行为规范。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结课论文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结课论文针对信息领域社会伦理问题的思考学院:学号:姓名:摘要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信息产业的飞速进步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各种需求。
与此同时,也会产生许多问题,学术不端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不仅危害到个人的声誉,甚至会危害到国家的利益。
科研工作者们不仅是第一生产力的开拓者,而且是科学精神的弘扬者、民族精神的引领者、社会道德的示范者,不仅要从事科学研究,还应遵守科学道德,恪守科学规范,造福人类社会。
科学伦理道德,就是指人们在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时对于社会、自然关系的思想与行为准则,它规定了科研人员所应恪守的价值观念、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
本文就信息领域的社会伦理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科学道德,信息领域,社会伦理1. 概述作为一名信息专业的研究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信息领域相关的学术研究,而严谨的学术规范、良好的学术道德是营造良好的研究学风以及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的重要保证,也是引导研究生走上正确的科研道路的重要前提。
众所周知,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情感和行为的习惯,并依靠社会舆论和良心指导的人格完善与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规范体系。
科学道德是社会道德的一部分,二者之间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而与科学道德密切相关的是学术诚信。
学术诚信是指诚实、信任、公正、尊重和责任。
而科学伦理道德,就是指人们在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时对于社会、自然关系的思想与行为准则,它规定了科研人员所应恪守的价值观念、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
它贯穿了科学研究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应该严格遵守该学科领域的学术规范,恪守科学诚信,发扬科学道德。
本文针对一些具体的案例讨论了信息领域的社会伦理问题。
第一方面从学术不端的角度出发,对学术造假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它有悖于伦理道德,严重危害了学术界的诚信建设,败坏了社会风气。
第二方面从涉密技术信息泄露的角度出发,对信息领域的涉密科研人员工作的特殊性及其引发的社会伦理道德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学术与诚信论文

学术与诚信论文第一篇:学术与诚信论文学术与诚信诚信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准则,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就如同失去了道德一样,虽然可以暂时的生存,但是谈到发展,就很难实现了。
如果说现代化是一幢摩天大厦,诚信便是它坚强的基石。
有它支撑,大厦才会巍然屹立。
一旦诚信缺失,人们就会失去安全感,社会就会丧失凝聚力,个人的梦、国家的梦都将遥不可及。
做人要有诚信,做学术更要讲科研诚信。
“立言先立德,立文先立人。
”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更应该以身作则,以自身言行为世人之轨范,成为社会文化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
学术诚信直接影响科研环境,而科研环境对科技创新水平和科技人才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对我们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高校师生,我们都在跟“学术”打交道。
学术研究的基础是真实,生命在于诚信——因此,学术诚信应该是我们研究生同学必须关注的首要问题。
不得不说的是,近年来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现象屡禁不止,人们口诛笔伐,仍然愈演愈烈,其中不乏很有威望教授学者。
比如:比如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肖传国关于“反射弧”造假,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得主李连生学术造假,中国井冈山大学讲师李涛和钟华造假70篇SCI论文事件等等。
这么多的事件不免让人深思,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造假行为,我想这其中是跟我们的学术风气和学术监管上有关。
就从我个人身边说吧,其实大家都知道,现在很多学生在写论文的时候,就是简单地将别人的论文拼拼凑凑,根本就不想去做,因为他们知道抄过来的也可以通过校里或自己老师的审核,其实我们的老师在面对这样的论文时自己也很明白,是抄袭是学生自己做的有时是很容看出的,可是我们的一些老师是睁只眼闭只眼的,这也反过来进一步纵容了学生学术造假。
另外,也就是我们学生自己,缺乏学术诚信,造成学生学术诚信的缺乏,我想跟我们大学里的学风有关,他们对这种学术抄袭变得很迟钝,因为平时的作业、考试对此似乎司空见惯了,日积月久难免对学生个人学术成长带来不良的影响。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论文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学院:信息与电子学院姓名:任豪学号: 2120150680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科学技术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和令人赞叹的成就。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一代又一代杰出的科学家们求真务实科学精神和潜心钻研的工作作风密不可分的。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转变。
科研队伍不断壮大的同时,社会上的一些追名逐利,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也渐渐渗入了科研领域。
抄袭的现象无疑腐蚀了科学界的健康肌体,损害了科学和科学工作者在社会上的崇高信誉,并且严重挫伤了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努力。
因此,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问题也受到科学家们和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
本文重点阐述了有关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问题的概念、科学道德问题在学术上的体现、科学道德问题的解决之法以及如何从自身角度杜绝此类现象,更好的弘扬我国学术领域的积极之风。
但本文仅是对此问题进行了粗略分析,对于这一话题来说是微不足道的,还需要我们更加透彻地研究与实践才能更好体会其中的深刻意义。
关键词:科学道德;学术诚信;法律;监督目录1.前言 (3)2.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的含义 (3)3.科学道德问题在学术上的体现 (4)4.科学道德问题的解决之道 (5)5.结束语 (7)6.参考文献 (9)1.前言记得在本科写毕业论文时曾在一份报告中看到这样的信息:中国学术论文单篇引用率在50个国家中排名第42,我们的科研经费年年递增,论文产出世界第二,但是就是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国家中,竟然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学术成就涉及抄袭?姑且不去论证这个数字的真实性,但是就近年来不断涌现的科研专家学术抄袭行为就足以令人发指。
清华教授汪晖,北大孔庆东,学者朱学勤,一连串的名字不仅让这些人身败名裂,更是让整个中国的学术圈为之蒙羞。
当世界的学者看到《自然》的报道中揭露中国抄袭现象严重时,他们会留下怎样的印象?而反观德国,(由于我所学的是德语专业,会关注许多关于德国的报道和书籍)几乎所有人在描述德国人的性格特点时,都会用到“严谨、诚实”等字眼。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姓名:周阳学号:2120140110教师:张峰学院:宇航学院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科研活动在社会事务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大,近几十年来科研活动中的科学道德失范现象也屡禁不止。
在科研各个领域,违反科研道德的行为时有发生,这已成为全球科技界乃至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加强科研道德规范建设,保证科学的学术诚信和规范,维护科学的社会尊严和声誉,已经成为当前及今后科技界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本论文就黄禹锡事件做了调查研究,并分析了黄禹锡事件的成因,影响,给出了此类事件的应对方法。
关键词:科学道德黄禹锡1.黄禹锡事件1.1事件经过1.2社会评价1.3事件成因1.4小结2.黄禹锡事件的影响2.1科研不端行为对违规者本身的影响2.2科研不端行为对学术界的影响2.3科研不端行为对全社会的影响3.防范前沿科学研究中的科研不端行为的对策与建议3.1加强科研道德教育,培养创新求实精神3.2加强舆论监督,完善学术评价制度3.3加大调查惩戒力度,完善法律法规4.结语1.黄禹锡事件1.1事件经过发生在生物技术前沿领域的黄禹锡事件,是众多国家研究科研道德活动的反面典型。
曾被称为“克隆之父一的韩国科学家黄禹锡,自1987年回到首尔大学任教授后的十几年间创造了多项第一,包括克隆牛、克隆猪、“抗疯牛病牛"和克隆狗。
2004年2月他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的论文,宣称实现了用卵子成功培育出人类胚胎干细胞;次年5月,他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宣布已攻克利用患者体细胞实现克隆胚胎干细胞的科学难题,其研究成果立刻在全世界引起巨大的轰动效应。
这意味着将来某一天,患病质性病变的病人可能只需要提供给医生一点骨髓,就能培育出相应的身体组织,以修复破损的身体组织。
连续不断推出世界性的科研成果,为他赢得了极高的国家和国际声誉:韩国政府更是授予其“韩国最高科学家"荣誉;韩国政府向其研究小组提供数百亿韩元资金用于研究。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学习心得范文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学习心得范文在我国的高等教育领域,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一直是被高度重视的问题。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一直将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努力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观。
近期,我在学习《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课程时,深入了解了科研伦理、学术规范以及学术不端行为的案例和防范措施。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进一步明确了自己作为一名研究者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学术素养,并且意识到了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对科研发展的重要性。
首先,学习《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课程让我深入了解了科研伦理的基本概念和要求。
科学伦理是科学研究活动所应该遵循的规范,旨在保护研究对象的权益,促进科学实践的公正、公开和负责。
课程中,老师详细解读了科学伦理的五个基本原则,都让人深感庄重。
而且通过案例探讨,我也了解到了一些科研中可能面临的伦理问题,如动物实验伦理、人体试验伦理等,并学习到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规范建议。
这些知识对于我今后的科研实践非常有指导意义,使我能够充分考虑科研过程中可能涉及的伦理问题,依法依规进行科学研究。
其次,通过学习《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课程,我对学术规范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学术规范是指科研工作者在科学活动中应当遵守的伦理原则和行为规范,是科学研究的基石。
课程中,老师讲解了学术规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如学术道德、研究伦理、学术不端等,并且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让我对学术规范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例如,我了解到撰写论文应当严格遵循学术规范,不得抄袭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应当保持学术诚信,在论文中如实引用他人成果,并正确署名;不得捏造、篡改数据等。
这些规范要求对于培养科研人员的学术道德和责任感非常重要,也是确保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学术交流的顺利进行的基础。
最后,通过学习《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课程,我深刻认识到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对科研发展的重要性。
正是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的不断弘扬,才能保证科学研究的公正、公开和可信性,促进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的发展。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学习心得范文(二篇)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学习心得范文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一直是科研领域中的重要问题。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学术环境中,正确认识和践行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对于保障科学研究的公正、客观、真实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学期的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课程中,我深入学习了相关理论、原则和案例,对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首先,我认识到科学道德是科学研究的灵魂。
科学道德是科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它体现了科学家应具备的良好品德和行为准则。
科学研究要求我们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偏不倚地进行观察、实验和推理,以确保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同时,科学道德要求我们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严禁抄袭和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以维护学术界的诚信和良好的学术秩序。
在研究中,我们还应当尊重动物权益和环境保护,遵循伦理原则进行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保证科研过程的伦理合理性和社会责任感。
只有秉持科学道德,才能推动科学事业的健康发展。
其次,学术诚信是科研工作者的重要职业道德。
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应当遵守诚实正直的职业操守,做到诚实守信,承担责任。
学术诚信要求我们坚守原则,不进行数据造假、论文抄袭和结果捏造等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确保研究过程的公正和诚信。
同时,学术诚信要求我们正确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遵循学术引用规范,不盗用他人的创意和努力。
对于研究中的错误和失误,我们应当勇于承认和纠正,坦诚面对科学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
只有保持良好的学术诚信才能树立起可信赖的科研形象,获得同行和社会的认可。
我还了解到,学术诚信不仅体现在研究过程中,也体现在学术交流和评价中。
在学术交流中,我们应当真实客观地向他人传达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观点,不夸大事实、不歪曲结果,尊重他人的学术观点和意见。
在学术评价中,我们应当以客观的标准评估研究成果的质量和价值,不受表象和奖惩的影响,真实地反映对研究的认可和评价。
同时,我们也应当遵循学术交往的规则和礼仪,不进行诽谤和恶意攻击,保持良好的学术风气和合作关系。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论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论文学院:机械与车辆学院学号:2220130169姓名:徐丹班级:13级硕9班摘要近些年来,科技丑闻和学术不端事件时有发生,一些知名高校也频频深陷“学术造假门”,国内科研建设正遭遇严重的信任危机。
特别是对于我们机械工程领域,科研队伍不断壮大的同时,社会上的一些追名逐利,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也渐渐渗入了科研领域。
抄袭的现象无疑腐蚀了科学界的健康机体,损害了科学和科学工作者在社会上的崇高信誉,严重损伤了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努力。
本文对学术造假这一社会伦理的思考,分析产生学术造假原因,一是造假者自身急功近利,逐名逐利思想的驱使,二是学术论文体制方便存在的一些缺陷,导致学者为了达到体制要求不得不铤而走险。
从问题产生的原因,本文又对现如今的学术造假问题提出了建议性的解决方案,加强学术诚信建设,大力宣传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的重要性,改变现有体制存在的一些问题,利用法律手段进行严格控制,压制学术界的不良之风。
关键词:学术造假,科学道德,学术诚信,制度,监督前言人生就是由三个部分构成的,即追求、品味、尊严。
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舍弃自我的追求、品味和尊严。
学术的研究也是如此,只有坚守了自我人格的追求和品味,才能在科学的殿堂中获得神圣的尊严。
科研本身就是一件严肃以及认真的事情。
对于研究生,学术固然重要,道德却更不容忽视。
学术道德是治学的起码要求,是学者的学术良心,其实施和维系主要依靠学者的良心及学术共同体内的道德舆论。
学术界不可一日无学术道德,否则歪风邪气便会乘虚而入,扰乱严谨科学的学术界。
研究生是我国未来高层次建设人才的主要来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历史重任,是国家的希望和人才的中坚力量,研究生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我们未来的发展和国家的兴衰,而研究生能否具有较高的科学道德素质,能否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能否具有坚定的政治思想,能否更好地适应社会,能否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有用人才,是新形势下我们每位研究生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2024年《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学习心得范文

2024年《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学习心得范文尊敬的评委、亲爱的老师们:大家好!我是XXX,一个正在追求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的学子。
首先,我要衷心感谢评委和老师们对我的关心和指导。
在XXX学期的《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课程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对于科研和学习的重要性,并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在这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我通过课堂学习、讨论和实践活动,逐渐形成一些对于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的理解,也有了一些改进和提升的途径。
下面,我将就我的学习心得进行阐述。
首先,学会尊重他人和他人的作品是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的基础。
在科研和学术领域,我们经常需要借鉴、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
但是,我们在引用他人的作品时,必须注明引用出处,并表达对原作者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应该抄袭他人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并将其作为自己的成果进行宣传,这是对作者劳动成果的不尊重,也是对科学研究和学术发展的破坏。
其次,正确对待科研数据和实验结果是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的重要体现。
科学研究需要严谨的实验设计和准确的数据记录,同时也需要科学家对实验结果的诚实和客观的评价。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遵循科学方法,从实际出发,严谨地进行实验,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在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时,我们要从事实出发,客观地评估实验结果,并避免个人主观意识的干扰和片面性的解读。
同时,在发表研究成果时,我们也要根据实际结果进行客观的撰写和发表,不夸大、不夸张,也不刻意隐瞒或歪曲实验结果。
只有保持数据的真实和准确,才能保证科学研究和学术成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此外,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还要求我们坚持学术正直和诚实守信。
在学术界,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压力和诱惑,如发表论文的压力、学术竞争的压力等等。
但是,面对这些挑战,我们不能违背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的原则。
我们要坚持学术独立和学术自由,不随波逐流,不墨守成规。
在科研过程中,我们要保持一个客观和理性的态度,不受外界干扰和偏见的影响。
科研诚信的学术论文

科研诚信的学术论文下面是作者为大家准备的科研诚信的学术论文(共含7篇),欢迎阅读借鉴。
篇1:科研诚信的学术论文有关科研诚信的学术论文科技评价体系是整个科技活动链条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通过一套严密的规则体系,并辅以相应的奖惩机制,为科技活动全程提供行动规范与激励机制,这也是高度分工时代,科技管理部门的职责所系。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大科学时代科技评价体系已经成为衡量科技发展质量的关键环节,一旦这个体系失灵,将导致整个科技共同体与科技活动出现大范围的失范与脱轨现象,就共同体而言,一个最主要的后果就是造成恶意透支科研诚信的现象。
关于评价与诚信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两者之间发生作用的内在机制问题,人们并不是很清楚。
毕竟评价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活动,如果按照对标的物评判发生的时间来划分,可以分为事前评价、事中评价与事后评价;如果按照对标的物的类别来划分,可以粗略分为对人、财、物(科技成果)以及价值观的评价。
在现实生活中,为了使评价发生作用,经常采用多维度的综合评价,希望最大限度上对科技共同体的行为选择发生影响。
但是,这种制度性安排看似全面,实则消弱了评价的敏锐性与针对性,在各种指标的共同作用下,真正需要评价的部分被悄然稀释了。
什么都评价,相当于什么都没有评价。
因此,当下急需发展出具有特定功能指向性的精准评价体系。
国人对于目前的科技评价体系非常不满,究其原因在于这些五花八门的评价体系非但没有起到正确的引领与激励作用,反而造成群体恶意透支科研诚信现象,导致科技界出现诚信赤字。
如从上到下评价出几乎全年龄覆盖的各类人才计划,然而,在实践中仍然严重缺乏人才;当评价体系偏好以文章作为评价对象,我们就有了全世界排名第二的SCI论文总量,然而却没有多少真正属于原创性的重大科研成果出现?所有这一切都已经清晰表明:我们的科技评价体系处于扭曲失灵状态。
为何会如此呢?就人才评价而言,我们一直没有解决好到底要评价什么?所谓人才,通俗地说就是“人+才”,对于人的品行的评价那是属于道德层面的事情,而对于才的评价则是管理学的问题,对于“才”的评价大体有两种模式:其一,对个体所积攒的学术资本存量的评价,这是静态评价;其二,对其未来有质量的学术生产率与潜力的评价,这是动态评价,它探究的是个体的学术创造力和潜力。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的结课论文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同时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学术不端行为频繁发生严重阻碍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脚步,同时严重损害我国科技工作者的荣誉。
所以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主要是分为四个部分,首先介绍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的重要性和各国的现状;其次介绍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的具体含义;紧接着介绍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原因;最后提供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科学道德;学术诚信;含义;原因;建议Abstract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een rapid development, but also made remarkable goals into the ball.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re have been many problems, academic misconduct often seriously hampered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while seriously damaging the honor of ou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workers. So the scientific morality and academic integrity issues have bee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First, it introduces the importance of scientific morality and academic integrity and the status quo of each country. Secondly, it introduces the concrete meaning of scientific morality and academic integrity. Then it introduces the reason of academic miscon duct. Some suggestions.Key words: scientific morality; academic integrity; meaning; reason; suggestion目录第1章引言 (1)第2章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的含义 (2)第3章学术不端的原因分析 (3)第4章加强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的建议 (5)第5章总结 (7)参考文献 (8)第1章引言新中国成立后到现在,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论文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论文图像处理领域的科学道德目录摘要 ..................................................................... .. (3)第一章科学道德规范 ..................................................................... (3)1.1 传统道德与科学道德...................................................................... (3)1.2 遵守科学道德的重要性 ..................................................................... (4)1.3 科研道德缺失与学术造假...................................................................... .............. 5 第二章图像处理领域的学术道德...................................................................... (6)2.1 图像处理研究特点及内容...................................................................... .. (6)2.2 图像处理领域如何遵守学术道德 ..................................................................... .... 7 总结 ..................................................................... .. (8)参考文献 ..................................................................... . (9)摘要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是科学研究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伦理和规范,是保证学术正常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实现学术积累和创新的根本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结课论文题目: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学习心得学院:专业:年级:姓名:学号: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学习心得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里,各种各样的信息扑面而来。
各个学科里面的知识也以我们难以想象的速度增长着。
当我们身处其中,作为其中的一员,我们应当有基本的科学道德以及学术诚信。
与思想道德比较,科学道德是我们在知识领域的一个原则,一个底线。
在研究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就开设本课程,是非常有意义的。
关于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问题,在上完了本课程之后,我对于这个问题有了比较清晰地理解。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主要就是两部分内容。
科学道德部分,主要是指科技工作者在科研活动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应具备的道德素质。
而学术诚信则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对待科学要讲求“诚”,其二是对待其他研究者及其劳动成果要讲求“信”。
一、科学道德首先,提到科学道德,我们可以说,科学道德是学术诚信的前提条件,因为要做到学术诚信,首先要有科学道德。
从课堂内容中,我们可以知道科学道德是科学共同体内部和科学工作者个人在从事科学研究和处理科研成果时的内在自我约束标准。
在科学目的上,以追求真理性的认识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为最高原则。
在科学态度上,求真务实、不弄虚作假。
不因追求个人名利而违背科学工作者应有的理性良知和社会道德责任感。
所谓科学道德,即是在科学上的道德观。
关于道德,我们知道它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道德经》一书。
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
“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
科学道德是社会道德在科学技术活动中的表现,主要是指科研活动中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应具备的道德素质,既表现为科技工作者在从事科学技术活动时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人格,也具体反映在指导科技工作者正确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或规范之中。
科学道德的思想内核是科学精神,而科研伦理是科学道德在伦理层面的反映,科研不端与不当行为是科研活动中背离科学道德的负面表现,科研规范是科学道德在科研活动中的具体要求和行为指南。
首先,关于科学精神,我国最早论及“科学精神”的学者是任鸿隽先生。
早在1916年,他就在“科学精神论”一文中明确指出:“科学精神者何?求真理是已。
”他的这一句话基本上已经道出了科学精神的中心思想。
经过将近一百年的积淀,科学精神也与时俱进,但其根本是没有变的。
直到2011 年,杜祥琬院士在南开大学面向青年学生作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报告时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使命在于追求真理、造福人类,这也正是科学精神的真谛;由科学精神派生的科学的理性精神,要求科技工作者以有利于社会为原则约束自己的行为;由科学精神派生的科学的实证精神,要求科学研究必须以唯真求实为原则,经得起实践检验,由科学精神自然导出了一系列的科学道德行为准则。
概括起来,国内外学者较为认同的观点是:科学精神是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贯穿于科研活动全过程的共同信念、价值、态度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其次,科研伦理的含义是指科研人员与合作者、受试者和生态环境之间的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而科研道德考察的是科研人员自身的道德修养、品行和诚实及杜撰、抄袭、剽窃及学术不当行为产生的根源、表现、危害及对策。
科研伦理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关于科研伦理,我们有四条必须遵守的准则。
学术界一般认为,在涉及到人的科研活动中要遵守以下四项基本的伦理原则,即:尊重原则、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和公正原则。
再次,科研不端与不当行为是一种违反科学道德的行为。
其一,科研不端行为的定义是国际科技界将严重违反基本的科学诚信的行为称为科研不端行为。
这种行为与科研违规行为、科研越轨行为的内涵十分接近。
从国内外情况看,科研不端行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征:第一,违反科学界通用的道德标准,或严重背离相关研究领域的行为规范;第二,不端行为是蓄意的、明知故犯的或是肆无忌惮的;第三,不端行为不包括诚实的错误或者观点的分歧。
其二,科研不当行为:科研不当行为是指,虽然违反科学的目的、精神和科学研究事业的基本道德原则,但没有直接触犯明确规定的研究活动的道德底线的行为。
科研不端/不当行为有时也成为学术不端/不当行为。
而科研不当行为的特征有:科研不当行为以明确不违反科学共同体规约为前提,更不是一种违法行为;科研不当行为虽然不是科学共同体规约所明确禁止,但它是不合理的,具有不合理、不公正、不合乎科学道德的特征。
最后,我们来说一下科研规范的问题。
所谓科研规范,即是基于科研道德和科学共同体共识的,具有稳定性、连续性的规制和安排,因而具有文化的意义,要求研究者自觉遵守和共同维护。
科研规范是我们在现实科研中必须遵守的规范准则。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得知,我们在做科研时必须遵守的准则有诚实原则、公开原则、公正原则、尊重知识产权原则以及声明和回避原则。
在科研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严格的遵守科研规范。
切不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来对待如此严重的问题。
科学道德的问题在总体上看,纵观世界发展史,我们可以知道它的重要性。
所以,在建设道德世界的时候,我们不仅要注重思想道德的建设,科学道德也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
二、学术诚信关于学术诚信,通俗的来讲就是在学术上的诚信问题。
诚信这两个字,我想大家是从小听着长大的。
就连现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诚信二字也是不可或缺。
俗话说得好,人无信则不立。
在科研学术中,我们也应该讲求诚信。
可以说,诚信的科研品行是科技工作者立身之本,立业之基。
无数的科学家以及学者的经历告诉我们,在科技领域取得成就,不仅需要丰富的科技知识、创新的思维能力,还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格、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我们新一代90后更是应该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努力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努力成为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严谨治学的力行者,优良学术道德的传承者,让科技工作成为太阳下最干净、最值得尊敬的职业。
我在前面的内容中已经说了很多关于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的问题。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学术诚信呢?根据美国学术诚信研究中心的表述,学术诚信是指即使在逆境中也必须对五种基本价值观做出的一种承诺,即诚实、信任、公平、尊重和责任。
其中,“诚实”是要求真诚地探求真理;“尊重”是指尊重别人的观点和成绩;“责任”指自觉恪守学术诚信规范,坚决抵制学术不道德行为。
在各种各样的新闻里,我们总会在某段时间听到某某学术造假的消息。
在信息大爆炸的年代里,各种各样的关于学术诚信问题层出不穷。
学术诚信的对立面是学术失信,是弄虚作假、剽窃抄袭、粗制滥造等种种学术不端的丑陋现象。
往轻了说,这样的行为会污染学术环境、败坏学术声誉、迟滞学术进步。
往重了说,它还将影响民族的创新能力和整个社会的发展。
我们应当将学术诚信问题提升到全民的层面上来进行纠正。
经过课堂上老师对一系列的学术诚信问题所做出的讲解,我深深地感觉到,责任二字对于学术诚信问题的重要性。
在我看来,学术诚信的核心问题还是人们没有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
没有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所以,他们做出了一些不诚信的事,一些违反科学道德的事。
近年来,学术活动中道德失准、行为失范的问题时有发生。
一些学者违背学术研究目的,或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或媚于世俗,热衷炒作;更有甚者,丧失学术道德,以抄袭剽窃为手段换取一时之名利。
这些行为和现象虽属个别,但若不加以制约,将严重污染学术环境,影响学术声誉,阻碍学术进步,进而影响整个学术群体的创新和发展。
先不说其他国家,就先来说说我国的这些问题。
在我国,学术腐败有很多种表现形式,例如制造学术泡沫、搞假冒伪劣、抄袭剽窃、进行钱、学、权的三角交易、从事注水学位教育或培训、在学术评审拉关系以及办刊收费等等,都是学术腐败在学术研究领域的具体体现。
事实上,在学术界,腐败现象的存在早已有之,而学术腐败的法律规范实际上也已算不上是一个新问题,早在上个世纪末就已有学者撰文提出了这一问题。
学术规范问题已经由一个单纯道德层面上的问题日益演化为一个身跨道德与法律两个层面的重现实问题。
对这一问题,单纯依靠道德建设已难以甚至无法收到实效,必须要在强化学术道德建设的基础上,重视和加强学术法制建设,提高法律介入学术研究领域的频率与效能。
应当尽早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其有法可依。
这既是依法治国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基本要求,也是现阶段治理学术腐败的内在需要。
其次,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也要从根本上想想,人们为什么会违背自己的原则和道德做这些不正当的事情。
个人觉得,这就是一个体制的问题了。
它的根源是目前我国的极不合理的科研评价机制。
科研的机制告诉人们,发的论文越多越好,只求量不求质。
这种畸形的科研评价机制日益腐蚀着学者们的学术良知与职业精神,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不愿意再坐冷板凳,而更倾向于在学界投机钻营,谋名取利。
基于此,要从根本上治理学术腐败,不仅要重视学术法制建设和学术道德建设,更要重视良好学术体制的建设。
在学术诚信问题里,我们要注意一个现象,那就是学术风气。
在一个科研环境中,如果能够拥有良好的学术风气,那么,这个风气便会进行“传染”。
学术风气不仅关系到学术自身的传承与创新,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风气、整个民族的精神状态。
学者的学术研究不仅为社会生产思想和理论,而且为社会提供理想和信念。
不良的学风不仅损害学者和学术的形象,而且会影响公众对价值理想和价值导向的认同,从而影响到整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和整个国家的社会风气。
我们研究生学术诚信的缺乏危害程度非常大,当前研究生学术诚信缺乏的原因既有社会历史的客观原因,也有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
研究生学术诚信建构的主要途径在于:从外在方面创设健康的学术生态环境和建立良好的学术评价制度;从内在方面狠抓养成教育,提高研究生的道德自律能力和法制观念,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术道德品质。
三、学习心得虽然在短短的教学时间里,我们不可能获得具体的细致的关于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的知识。
可是,在课程学习过程当中,我们依旧接受了来自于老师的谆谆教导。
课程中的那个教学视频,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问题的时候,我想,有了思想上的指导,我们便不会再犯一些错误。
课程中,我们知道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问题是指科技工作者在科研规范、行为准则、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风气、治学原则等方面出现的失范现象。
因为其不利于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和科技成果的正确使用,所以称之为问题。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问题反映了现代科研体制在科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既有科技工作者精神层面的伦理道德问题,也有行为层面的科研规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