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本科自控原理课程考前复习讲义
上海交通大学816自控考研考前辅导班讲义6-4 频域:奈氏 判据
例: 某系统G(jω)H(jω)轨迹如下,已知有2个开环极点分 布在s的右半平面,试判别系统的稳定性。 解:系统有2个开环极点分布在s的右半平面(P=2), G(jω)H(jω)轨迹在点(-1, j0)以左的负实轴有2次正穿越,1次负 穿越,因为:N= N N 2 1 , 1 求得:Z=P-2N=2-2=0 所以系统是稳定系统。 .
Im
Im
0
+
( 1, j 0)
0
( 1, j 0)
Re
_
0
0
Re
G ( j ) H ( j )
G ( j ) H ( j )
17
如果G(jω)H(jω)按逆时针方向铙(-1, j0) 一周,则 必正穿越一次。反之,若按顺时针方向包围点(-1, j0) 一周,则必负穿越一次。这种正负穿越之和即为 G(jω)H(jω)包围的圈数。故奈氏判据又可表述为: 闭环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当 由0变化到 时, G(jω)H(jω)曲线在(-1,j0)点以左的负实轴 上的正负穿越之和为 P/2 圈。 P为开环传递函数在s右半平面的极点数。此时 Z=P-2N 若开环传递函数无极点分布在S右半平面, 即 P 0 ,则闭环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应该是N=0: 注意:这里对应的ω变化范围是 0 。
闭环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当 由0变化到 时, G(jω)H(jω)曲线在(-1,j0)点以左的负实轴上的正 负穿越之和为 P/2 圈。
21
四、伯德图上的奈氏判据
极坐标图 伯德图 单位圆 0db线(幅频特性图) 单位圆以内区域 0db线以下区域 单位圆以外区域 0db线以上区域 负实轴 -1800线(相频特性图) 因此,奈氏曲线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地穿越(-1,j0) 点左边的负实轴,相当于在伯德图中当L(ω)>0db时相频特性 曲线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地穿越-180°线。
复习自动控制原理知识点归纳.ppt
制的信号。
演示课件
1.4 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对控制系统的性能评价,多以动态过程的特 性来衡量,工程上对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基本要 求可以归结为稳(稳定性和平稳性)、准(准确 性)和快(快速性)。
29 演示课件
并联结构的等效变换
R(s)
G1(s)
C1(s)
C(s)
两个并联的方框可以合并 为一个方框,合并后方框 的传递函数等于两个方框 传递函数的代数和。
G2(s)
C2(s)
C(s) [G1(s) G2 (s)]R(s)
C(s) R( s )
G1 ( s )
G2 (s)
R(s)
C(s)
G1(s) G2(s)
T
y(∞)
TS
t
设定值为阶跃信号的响应曲线
演示课件
控制系统的单项品质指标小结
稳定性 衰减比n = 4:1~10:1最佳 准确性 余差C小好
最大偏差 A 小好 快速性 过渡时间 Ts 短好
各品质指标之间既有联系、又有矛盾。例如,过分减小 最大偏差,会使过渡时间变长。因此,应根据具体工艺情况分 清主次,对生产过程有决定性意义的主要品质指标应优先予以 保证。
演示课件
第二章
➢ 线性系统数学模型的形式——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结构图 考察方式:填空题 ➢ 传递函数的定义 考察方式:填空题 ➢ 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考察方式:填空题 ➢ RC、RLC电路的传递函数 考察方式:综合题 ➢ 结构图串联、并联、反馈的等效变换 考察方式:综合题
演示课件
2.1.1 线性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方法
【HIT0704104】上海交大自控原理《自动控制理论基础》教学大纲
《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Principle of Automatic Control学时:72学分:4先修课程:基本电路理论,拉普拉斯变换适用专业:自动化开课院系:电气工程系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教研室教材:《自动控制理论与设计》徐薇莉等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参考书目:《自动控制原理》吴麒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Automatic Control Systems》 B.C.Kuo Prentice-Hall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在现代工程和科学的发展过程中,自动控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是现代工业生产及技术中重要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本课程比较全面地向学生介绍自动控制的基本理论及其工程分析和设计方法,使学生清晰地建立起线性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初步学会利用经典控制理论的方法,即利用时域法、频率特性法、根轨迹法等来分析、设计自动控制系统。
本课程是信息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
二、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1、绪论建立自动控制系统的一般性概念,了解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以及自动控制理论的内容、发展及现状。
2、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了解控制系统的几类主要模型:系统微分方程、传递函数、方块图、信号流图以及这些模型的计算方法。
3、物理系统的数学模型了解物理系统,如电学系统、机械系统及其他混合系统的物理规律和数学模型的关系,初步掌握建立物理系统数学模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根据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掌握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稳态响应分析、动态特性分析的内容和基本方法。
5、根轨迹法了解根轨迹的定义和幅值、相角条件,掌握根轨迹的绘制方法以及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方法。
6、频率响应法了解控制系统频率特性的定义以及极坐标图、对数频率坐标图、对数幅相图的基本概念和绘制方法,掌握频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Nyquist稳定性判据,频率响应的系统稳态和动态性能的分析。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提纲(详细)5精品PPT课件
f (t)
(t)
1(t ) t t2 2
e at
F(s)
1
1s 1 s2 1 s3
1 (s a)
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3-1 系统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 §3-2 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3 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4 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5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3.6 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计算
1)自动控制系统 2)开环控制方式、闭环控制方式、反馈控制 3)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4)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稳定性 、快速性 、准确性
5) 线性系统的两个重要特性
叠加性 齐次性
6)五种典型信号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按控制方式分:开环控制、闭环控制(反馈控制)、复合 控制 按元件类型分:机械系统、电气系统、机电系统、液压系统、气
二阶系统性能的改善
1. 比例—微分控制
闭环系统具有零点,可以使上升时间提前,阻尼增大,超调减小。
(1) 引入比例—微分控制,使系统阻尼比增加,从而抑制振荡,使超调减弱, 改善系统平稳性;
(2) 零点的出现,将会加快系统响应速度,使上升时间缩短,峰值提前,又 削弱了“阻尼”作用。因此适当选择微分时间常数,使系统具有过阻尼,则 响应将在不出现超调的条件下,显著提高快速性;
tr d
[s] j
s1
jn 1 2
n jd
n
0
2) 峰值时间tp:
tp d
s2
jd
二阶系统极点
与参数关系图
3) 最大超调量σ%: % e 1 2 100%
4) 调节时间ts:
ts
4
n
3
, ,
n
0.02 0.05
上海交通大学816自控考研考前辅导班讲义1-1 绪论
1 R(s) 2 s
27
第四节 对控制系统的要求及典型信号
4. 加速度信号
0 r (t ) 1 2 2 at t0 t0
R(s)
1 s3
5. 谐波信号 6. 指数信号
28
2.温控系统——自动控制
炉子 热电偶 电热丝 _
ub ur
给定信号 _ +
u
电动机 电压 放大器 功率 放大器 + _ 减速器 调压器
220
E
+
21
1-4 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控制目标:要求炉子的温度恒定在期望的数值上。 控制过程:
期望温度 +
u
_
ub
ur
电压放大器
功率放大器
电机、减速器、 调压器
n n -1
d m r(t) d m-1 r(t) dr(t) bm b m-1 b1 b 0 r(t) m m-1 dt dt dt
m
m-1
式中:r(t)——系统输入量; c(t)——系统输出量 主要特点是具有叠加性和齐次性。
15
1-3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2、非线性系统
特点:在构成系统的环节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非线性 环节。 非线性的理论研究远不如线性系统那么完整,目前尚无 通用的方法可以解决各类非线性系统。
被控 对象
c (t )
输出 信号
反馈信号 反馈元件
主反馈
25
1.5 对控制系统的要求及典型信号
基本要求:
稳定性 稳态特性 动态特性 (稳、准、快)
典型信号:
1. 脉冲信号
0, t 0 r (t ) , t 0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提纲(版)PDF.pdf
关系。P155(背)
①要求系统稳定,则必须使所有的闭
环极点 si 均位于 s 平面的左半部。
②要求系统的快速性好,应使阶跃响 应式中每个分量衰减得快,则闭环极 点应远离虚轴。要求系统平稳性好, 则复数极点最好设置在 s 平面中与负
实轴成 45。夹角线附近。
③要求动态过程尽快消失,要求系数
6
21. 什 么 是 主 导 极
点,什么是偶极子
p155(背)
主导极点:离虚轴最 近且附近没有闭环 零点的一些闭环极 点(复数极点或实数 极点)对系统的动态 过程性能影响最大, 起着主要的决定的 作用的。 偶极子:将一对靠得 很近的闭环零、极点 称为偶极子 22.什么是最小相位 系统与非最小相位 系统 p162(背) 最小相位系统:系统 的所有开环极点和 零点都位于 s 平面的 左半部 非最小相位系统:s 平面的右半部具有 开环极点或零点的 系统 第五章: 23. 频 率 特 性 的 定 义:(背)线性定常 系统,在正弦信号作 用下,输出的稳态分 量与输入的复数比。 称为系统的频率特 性(即为幅相频率特 性,简称幅相特性)。 24.奈氏曲线 奈奎斯特图是对于一 个连续时间的线性非 时变系统,将其频率 响应的增益及相位以 极座标的方式绘出, 常在控制系统或信号 处理中使用,可以用 来判断一个有回授的 系统是否稳定。奈奎 斯特图上每一点都是 对应一特定频率下的 频率响应,该点相对 于原点的角度表示相 位,而和原点之间的 距离表示增益,因此
线性定常系统(或元件)的传递函数为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或元件)的输出变量拉氏变换与输入变量拉氏变 换之比。
这里的零初始条件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指输入作用是在 t=0 以后才加于系统,因此输入量及其各阶导数,在
(完整word版)自动控制原理复习提纲(整理版)
(完整word版)自动控制原理复习提纲(整理版)《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概念性知识复习提纲详细版第一章:1.自动控制的任务(背):是在没有人直接参与下,利用控制装置操纵被控对象,使被控量等于给定值。
2.自动控制基本方式一.按给定值操纵的开环控制二.按干扰补偿的开环控制三.按偏差调节的闭环控制3.性能要求:稳快准第二章:4.微分方程的建立:课后2.55.传递函数定义(背)线性定常系统(或元件)的传递函数为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或元件)的输出变量拉氏变换与输入变量拉氏变换之比。
这里的零初始条件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指输入作用是在t=0以后才加于系统,因此输入量及其各阶导数,在t=0-时的值为零。
二是指输入信号作用于系统之间系统是静止的,即t=0-时,系统的输出量及其各阶导数为零。
这是反映控制系统的实际工作情况的,因为式(2-38)表示的是平衡工作点附近的增量方程,许多情况下传递函数是能完全反映系统的动态性能的。
6.结构图化简:课后2.14(结构图化简一道大题,梅森公式化简一道大题)复习要点7.几种传递函数(要求:懂得原理)一.输入信号r(t)作用下的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二.干扰信号n(t)作用下的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三.闭环系统的误差传递函数8.阶跃响应,脉冲响应,传递函数之间的关系阶跃响应:H(s)=1s 单位斜坡响应:t C (s )=21s 单位脉冲响应:K(s)=Φ(s) 11()()()H s s K s s s =Φ?=? 211()()()t C s s H s s s=Φ?=? 综合可得 K(s)=sH(s) H(s)=s t C第三章:9.阶跃响应的性能指标有哪些,各个性能指标的意义是什么。
10.从平稳性,快速性和稳态精度三个方面,简述典型二阶欠阻尼系统结构参数,n对阶跃相应的影响。
由于欠阻尼二阶系统具有一对实部为负的共轭复特征根,时间响应呈衰减振荡特性,故又称为振荡环节。
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的一般形式为222()()2n n nC s R s s s ωζωω=++ 由于0<ζ<1,所以一对共轭复根为1,2n s j ζωω=-±d j σω-±式中,n σζω=,为特征根实部之模值,具有角频率量纲。
【8】自控原理期末总复习讲义
复习大纲(1)基本要求1)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组成、分类;2)动态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模型、传递函数模型、状态空间模型;3)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控制系统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一阶、二阶及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控制系统的状态方程求解与分析;4)线性系统的表示与化简方法:结构图与信号流图以及各种数学模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复习大纲(2)5)掌握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稳态误差计算;6)掌握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根轨迹绘制的基本法则及推广、利用根轨迹进行系统性能的分析;7)掌握线性系统的频率分析法:线性系统的频率特性概念、开环系统的典型环节分解与开环频率特性曲线、频率域稳定判据以及稳定裕度;8)一般性了解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 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Chapter 1: IntroductionChapter 2: Writing System Equations9Introduction9Electric Circuits and Components9Basic Linear Matrix Algebra & State Concepts9Transfer Function and Block Diagram 9Mechanical Translation Systems9Analogous Circuits9Other Mathematic Modeling Examples 9LinearizationChapter 2:Chapter 2: Writing System EquationsChapter 2:¾要建立整个系统的线性化微分方程式,1.首先确定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各元件的工作点;2.然后列出各元件在工作点附近的偏量方程式,消去中间变量;3.最后得到整个系统以偏量表示的线性化方程式。
自动控制原理总复习课件
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
1 2
状态空间定义
状态空间是描述控制系统动态特性的一个数学模 型,它包括系统的状态变量和控制输入。
状态空间图
状态空间图包括状态方程图和输出方程图,它们 分别描述了系统状态变量和控制输入之间的关系。
VS
根轨迹法
根轨迹法是一种通过绘制系统极点的轨迹 来判断系统稳定性的方法。当系统参数变 化时,极点的轨迹会发生变化,通过观察 轨迹的变化可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03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线性时不变系统
定义
线性时不变系统是指系统的 输出与输入的关系是线性的 ,且不随时间变化的系统。
特性
线性时不变系统具有叠加性 、均匀性和时不变性等特性 。
详细描述
在工业生产中,自动控制系统被广泛应用于 各种设备和生产线中。通过自动化控制,可 以实现精准的控制和调节,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能耗和减少人工干预,从而提高产品质 量和降低生产成本。例如,在钢铁、化工、 电力等行业中,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实现高
效的生产流程控制和优化。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应用
要点一
总结词
线性系统理论
线性系统理论是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础,主要研究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线性系统具有叠加性和均匀性,可用线性微分方 程描述其动态行为。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可控性和可观测性是线性系 统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
最优控制理论
01
最优控制理论是现代控制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分支, 主要研究如何优化系统的性能指标。
3
状态空间分析方法
通过分析系统的状态空间,可以了解系统的动态 性能和稳定性,为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复习要点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复习要点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辅导教材:《自动控制原理》卢京潮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1)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及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概况。
(2)开环控制、闭环(反馈)控制、复合控制的特点与应用;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术语;自动控制系统的定性分析方法。
(3)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及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1)建立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主要方法、经典控制理论中数学模型的主要形式及特点。
(2)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式描述。
(3)传递函数的定义、性质、求法及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4)控制系统结构图(方框图)的建立、基本联接形式、等效变换和简化;梅逊公式的应用。
第三章、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1)典型输入信号和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
(2)一阶系统的典型数学模型,典型响应、性能指标及其与特征参数的关系。
(3)二阶系统的典型数学模型,按阻尼比分类的典型响应、性能指标及其与特征参数的关系;改善系统动态性能的方法。
(4)线性定常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线性定常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劳斯判据的应用。
(5)误差信号及稳态误差的定义;稳态误差的计算;系统的型别、静态和动态误差系数;减小系统稳态误差的方法。
第四章、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1)根轨迹、根轨迹方程的定义。
(2)绘制1800根轨迹的基本规则。
(3)用根轨迹法分析控制系统的性能。
第五章、线性系统的的频域分析法(1)频率特性的概念、定义及求法;频率特性的图示方法。
(2)典型环节和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图的绘制。
(3)Nyquist稳定判据。
(4)控制系统的稳定裕度。
第六章、线性统的校正方法(1)控制系统校正的基本概念,校正的形式,基本控制规律。
(2)超前、迟后、迟后—超前校正装置的作用、对应的校正网络、传递函数及其特性。
(3)频率特性法在系统串联校正中的应用。
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教学方式:面授辅导考核方式:考勤、作业和开卷考试练习题第一章1-1 1-2 1-8第二章2-1 2-2 2-11 2-13 2-17 2-20 第三章3-10 3-15 3-16 3-23 3-37第四章4-2 4-11 4-12第五章5-6 5-9 5-13 5-15 5-20。
【精品】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复习19页PPT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精品】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复习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课PPT49页
END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0 附近线性化。 出量,求微分方程,并将方程在θ = 0, θ
图4
7.列写图 5 所示机械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式。图中力 F 是输入量,位移 y1 , y 2 是输出量,m 是质量,f 是粘滞阻尼系数,k 是弹簧的弹性系数。
图5 8. 已知描述系统的微分方程组如下所述.其中 r(t)、n(t)分别为参考输入量和扰动输入量,c(t)为输出 量,x(t)为中间变量,其余为常数。绘制系统的动态方框图,并求传递函数 C(s)/R(s)及 C(s)/N(s)。
2
/( s 2 + 2ξω n s + ω n2 ) ,它们
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 6 中的曲线①、 ②和③。 其中 t s1 , t s 2 是系统①、 ②的调整时间, 如、t p1 , t p 2 , t p 3 是峰值时间。在同一[S]平面上画出 3 个系统的闭环极点的相对位置,并说明理由。
图6 12.已知一个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G ( s ) = 10 /(0.2 s
−2
21.如图 15 所示的二阶系统,欲加负反馈将阻尼比提高到原阻尼比的 2 倍,同时保证闭环增益和固有 频率不变,试确定 H(s)。
图 15 22. 已知图 16 所示系统, 定义误差 e(t ) = r (t ) − c (t ) 。 (1)问当 K 2
= 1 时,系统对 r (t ) 是几型的?
图 24 37.两并联非线性环节如图 25 所示,求等效的非线性特性。
图 25 38.非线性环节串联如图 26 所示, M
> ∆ 。分别求出其等效非线性特性。
图 26
39.具有滞环继电器的非线性系统如图 27 所示,系统的 G ( jω ) 和 − 生一个 x (t ) =
1 曲线如图 28 所示。系统产 N ( A)
G (s) =
K s (Ts + 1)
若要求带宽增加 α 倍, γ 保持不变,试问 K、T 应如何变化?
29.图 20 给出两个系统的闭环频率特性。试分析哪个系统的反应速度快,有较小的超调量? 哪个系统 抗干扰能力强?
图 20 30.一系统,其对数频率特性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试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
31.某系统,其结构图和幅相曲线如图 21 所示。图中 G ( s ) = 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并确定闭环特征方程正实部根的个数。
49.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状态方程为
(l)设采样周期为 T,建立系统离散状态方程; (2)为维持离散化前系统原有的能控性,试确定采样周期 T 的取值. 50.设 n 阶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为
试证:系统不能同时满足可控性、可观测性的条件。 51.已知矩阵
试问:它可能是某个系统的状态转移矩阵吗?为什么?
试判断用描述函数法分析时,哪个系统的分析准确度高,为什么? 44.一非线性系统方框图如图 32 所示。已知线性部分的单位阶跃响应为
非线性部分单独测量时,在正弦输入下的稳态输出波形如图所示。 (1)画出非线性部分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并写出描述函数。 (2)判断系统是否存在自振荡。
图 32
45.在图 33 的相平面中,a 和 b 哪个相轨迹的振荡周期短?在图中,c 和 d 哪个相轨迹的振荡周期短?
现有三种串联校正装置,均为最小相位的,它们的对数幅频特性渐近线如图 24 所示。求解: (1)若要使系统的稳态误差不变,而减小超调量,加快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应选取哪种校正装置?为 什么?系统的相位裕量最大可能增加多少? (2)若要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并保持系统的超调量和动态响应速度不变,应选用哪种校正装置?为什 么?系统的稳态误差可减小多少?
图 30 42.设恒温箱温度控制系统结构如图 31 所示,若要求温度保持 200°C ,恒温箱由常温 20°C 启动,试 在 Tc
&c 相平面上画出温度控制系的相轨迹,并计算温度由 20°C 升到 200°C 的升温时间和保持温 −T
度的精度。
图 31 43.设有三个非线性控制系统具有相同的非线性特性,而线性部分各不相同,它们的传递函数分别为
Gc ( s ) =
e −0.2 s s (0.2s + 1)(0.25s + 1) > 45° ,剪切频率满足 0.8s −1 < ω c < 1.5s −1 .试确定串
要求校正后系统的开环增益 K=25, 相位裕量 γ 联校正装置的类型,并进行设计。 36.设一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00e −0.1s G (s) = s (0.1s + 1)
线性部分的频率特性如图 29 所示。试分析该非线性系统的 运动规律。
图 29 41.具有理想继电器的非线性系统如图 30 所示,线性部分的传递函数为
Ke −τs G ( s) = s ( s + 1)( s + 2)
试问: (1)当τ (2)当τ
= 0 时,要使系统产生幅值 A = 2 / 3 的自持振荡,K 应取何值? 自振荡的频率 ω 是多少? > 0 时,要使系统产生频率为 ω = 1、振幅为 A=2 的自持振荡,τ 、K 应取何值?
9. 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
求σ p , t p 和 ts 。
10.已知系统非零初始条件下的单位阶跃响应为 c (t ) = 1 + e 传递函数 C ( s ) / R ( s ) 。
−t
− e −2 t ,传递函数分子为常数,求系统
11.3 个二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的形式都是 Φ ( s ) = C ( s ) / R ( s ) = ω n
A sin ωt = 0.44 sin 5.9t 的自持振荡。如果要求自振荡的频率 ω = 4rad / s ,非线性
元件的参数固定不变,试确定线性部分 G ( s ) 的增益应怎样变化?振荡的幅值是多少?
图 27
图 28
40.一非线性系统中非线性特性的描述函数为
N ( A) =
4 − jα 1 e , α = arcsin , A ≥ 1 A πA
8 (1 − e −5t ) 。若 5
r (t ) = 20 × 1(t ) ,求系统稳态输出 c(∞) 、超调量 σ p 、调整时间和稳态误差。
图 12 18.图 13(a)所示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 13(b)所示,试确定参数 K 1 、 K 2 和 a 的数值。
图 13 19.温度计的传递函数 C ( s ) / R( s ) = 1
图9 15. 对于图 10 所示系统, H 2 ( s ) 应满足什么关系,能使 F ( s ) 对输出 C ( s ) 没有影响。
图 10 16. 已知 4 个二阶系统的闭环极点分布图如图 11(a)所示。填写图 11(b)的表格。
图 11
17.系统方框图如图 12 所示,其中 G1 ( s ) 在零初始条件下的单位阶跃响应为
图2 3.求图 3 所示各信号 x (t ) 的象函数 X ( s ) 。
图3 4.系统微分方程式如下:
5.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6.单级倒立摆系统如图 4 所示。小车可沿 x 轴移动,摆杆可绕 O 点转动。M 为小车质量,m 为摆杆上 端部的摆球的质量。忽略摆杆的质量和摩擦。加在小车上的外力 u(t)是输入量,摆杆的角位移θ (t ) 是输
试以 K 为变量证明部分根轨迹为圆,并求分离点和汇合点。 25.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Ke − s G (s) = 1+ s
试绘制根轨迹图。 26.已知最小相位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如图 18 所示(实线部分)。写出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图 18 27.已知三个最小相位系统Ⅰ、Ⅱ、Ⅲ开环系统 的对数幅频特性的渐近特性如图 19 所示。 (1)定性分析比较这三个系统对单位阶跃输 入响应的上升时间和超调量; (2)计算并比较这三个系统对斜坡输入的稳 态误差; (3)分析和比较系统Ⅰ、Ⅱ的相角裕度和幅 值裕度。 图 19 28.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48.系统状态方程为 X
= AX
e −2 t 2e − t 1 2 已知当 X (0) = 时, X (t ) = ;当 X (0) = 时, X (t ) = −2t −1 − 1 e − − 1 − e
试求系统矩阵 A 及系统状态转移矩阵 Φ (t ) 。
图 33 46.设非线性系统结构如图 34 所示,分析系统运动并计算自振参数。
图 34 47.计算机控制系统如图 35 所示。数字控制器的脉冲传递函数为
被控制对象传递函数为
采样周期 T=0.2s,求 r(t)=1(t)时系统输出 c
*
(t ) ,找出超调量 σ p 和过渡过程时间 t s .
图 35
(Ts + 1) 。用该温度计测量容器的水温,需 1
min 才能显示出
实际水温 98%的数值。若给容器加热,使水温以10°C / min 的速度线性上升,温度计指示的稳态误差 是多少? 20.控制系统如图 14 所示。试在 K P
− K D 平面上画出:
(1)稳定区域和不稳定区域。 (2)临界阻尼比轨迹以及欠阻尼区域和过阻尼区域。 (3)加速度误差系数 K a 为 40 s 的轨迹。 (4)自然振荡角频率 ω n 为 40 rad/s 的轨迹。 图 14
(2)若使系统对 r (t ) 为 I 型,试选择 K 2 的值。
图 16 23.两系统结构图分别如图 17 所示。若要求 4min 内系统的稳态误差不超过 6m,应选用哪个系统?已知
1 r (t ) = 2t + t 2 。 4
图 17 24.已知一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K ( s 2 + 5 s + 6) G (s) = s ( s + 1)
图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