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复方总化学成分_浸膏_提取工艺研究

合集下载

中药制剂提取工艺评价指标研究概况

中药制剂提取工艺评价指标研究概况

中药制剂提取工艺评价指标研究概况中药制剂实验室牛晓静【关键词】中药制剂;提取工艺;评价指标中药制剂一般是在中医传统用药或民间验方、单方的基础上组方,依药物的君、臣、佐、使及四气五味为根据配方,因此,绝大多数的中药制剂是复方,其处方中的药味组成少则几味,多则十几味,甚至几十味,成分构成极其复杂,而复方中药的临床疗效往往又体现在复方配伍的综合作用和整体效应上,对其疗效的物质基础、化学成分的结构、性质等不甚了解,这给复方中药的提取和精制带来很大困难。

复方中药的突出特点是:体积大,化学成分含量低,取其综合疗效。

所以,欲制成疗效高、体积小、浓度大、规格统一的制剂,必须经过提取及精制处理,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如何能够将药味中有效成分最大限度地提取出来,同时尽可能将无效物质除去,是中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问题。

1中药成分常用的提取方法广义的中药提取也称为分离,是指从中药材原料开始,经过一道或多道操作工序,最终得到所需要的药物或其半成品的全过程。

包括从原料前处理、溶质分离、浓缩到得到某一物质的整个生产过程,可以分成很多个工序或单元操作过程。

前面的过程为前处理,后面的过程为分离精制。

如何保证药效成分最大化地被提取出来则是摆在中药研究人员和药品生产厂家面前的技术问题[1]。

中药所含成分十分复杂,提取的方法较多。

常用的传统提取方法有煎煮法、回流法、连续回流法、浸渍法、渗漉法、水提醇沉法、醇提水沉法、酸碱法、沉降、离心、盐析法、离子交换法和结晶法等。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出现,一些新提取方法己开始引入中药提取的研究和开发。

如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膜提取、高速逆流色谱提取、酶法、半仿生提取、破碎提取、空气爆破法、大孔树脂吸附分离和双水相萃取等[2]。

这些新工艺的应用,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产率高、纯度高、速度快、物耗、能耗少等特点,使得中药提取既符合传统的中医理论,又有着广阔研究和应用前景。

中药化学-第13章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1学时--中资

中药化学-第13章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1学时--中资
如:茵陈蒿汤的动物实验研究发现,把茵陈、栀子、大黄三药分开,单独给药都没有明 显的利胆作用,只有把三药合起来煎煮后使用时,才见到胆汁排泄大量增加。 又如:正柴胡饮以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为指标,全方有效,单味药仅芍药有作用。又于 全方中轮流减去一味药,即使这一味药单独并无作用,却能明显削弱全方的效应 由这些 结果推测复方中化学成分不等于单昧药化学成分的简单相加,可能有新成分的产生或可 能发生其他动态变化。
中药复方按中医药理论以中药配伍而成---包含中医学 独特的医理和思辨,其药物选择蕴涵着配伍规律。
中药复方能体现这些医理、规律的内涵是物质基础, 因此复方物质基础的研究成为关键问题。
第一节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意义及必要性
二、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利于阐释中医药理论 大量复方的药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得到了验证,这证 明中医药理论的科学性;现代实验研究结果,也对中医药 理论的科学性给予了证明。
第一节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意义及必要性
三、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可搭建中西医结合的纽带和桥梁
西医用西药治疗疾病,对药物的成分组成、性质、体内过程、不良反 应等都比较清楚。临床充分权衡利弊,针对用药,必然取效。
中医用中药通过审证求因,辨证立法,依法组方,施予病家亦可每获佳 效。 根本区别:中药复方多药味、成百上千的复杂成分,以模糊的面目出现。
第二节 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进展
第二节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进展
第一节 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的意义及必要性
第一节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意义及必要性
一、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复方研究的关键问题
数千年来,中药防治疾病主要采用复方的形式。在漫 长的医疗实践中,前人总结出了大量的中药复方。

祛痘中药复方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祛痘中药复方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祛痘中药复方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一、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和优化一种用于祛痘的中药复方提取及纯化工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痤疮问题已成为不少青年人的烦恼。

许多护肤品和药品都宣称能有效祛痘,但其中的化学成分可能对皮肤产生副作用。

本研究致力于开发一种天然、安全且有效的祛痘中药复方。

通过在多个来源的中药材中提取活性成分,并采用色谱技术对提取物进行纯化,以期获得具有优良祛痘效果的单体成分。

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详细描述了中药复方中各种药材的选取、提取、浓缩、干燥及纯化过程;对提取物进行了毒理学和临床验证,以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制的祛痘中药复方具有良好的祛痘效果而无明显毒副作用,为今后化妆品和药品中祛痘成分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有益参考。

1. 研究背景和目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加上不良的生活习惯、环境因素以及内分泌失调等原因,青春痘痤疮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貌和心理健康。

为了寻求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祛痘药物和方法,本文以中药复方为研究对象,开展祛痘中药复方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祛痘中药复方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且毒副作用小。

通过系统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可为其进一步开发成为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中药祛痘产品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

本实验旨在探讨一种具有优良抗炎、抗菌作用的祛痘中药复方提取纯化工艺方法, 为现代中医药在皮肤病治疗领域中的应用及新药的研发提供有力支持,并为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

2. 研究内容和方法药材准备:我们精选了包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燥湿止痒等功效的中药材,并进行了适当的预处理,如清洗、干燥和切割。

复方配伍:接着,我们根据中医药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合理配比药材,确保每种成分能够有效协同作用。

提取纯化工艺研究:采用现代化提取技术如水提取、醇提取等方法对复方进行提取,并通过柱层析法、超滤等技术对提取物进行纯化。

复方中药粗提物的分级和生物活筛选

复方中药粗提物的分级和生物活筛选
粗提物制备:将复方中药材用70%乙醇水溶液浸泡一周, 过滤,滤液浓缩后得到粗提物浸膏。
分级萃取:取5g粗提物与35g层析硅胶拌样后装柱,分别 用氯仿⑴、乙酸乙酯⑵、乙酸乙酯-20%乙醇⑶、乙酸乙 酯-40%乙醇⑷、乙酸乙酯-60%乙醇⑸、乙酸乙酯-80%乙 醇⑹、乙醇⑺、乙醇-20%水⑻、乙醇-40%水⑼、乙醇60%水⑽、乙醇-80%水⑾洗脱(20ml×3),浓缩后得到 11个分级产物。
样品浓度(g/ml):各分级产物加1ml DMSO(1~4ml)。 活性筛选:
(1)多酚氧化酶酶催化活力的预测定:将粗酶用pH6.8 0.2mol/L磷酸
四、实验步骤
钾缓冲液溶解配成10ml左右。在含有0.93ml pH6.8的0.2mol/L磷酸钾 缓冲液的离心管中加入10l 0.025mol/L邻苯二酚溶液,50l DMSO, 在30℃恒温水浴中预热后或室温直接加入10l酶液,在紫外可见分光 光度计405nm处测时间扫描值。OD值一般在0.1-0.5/min之内,如果过 大,请减少酶液的用量或者将原酶液稀释后再测定。如果在0.1/min 范围,可以稀释5倍以备下步实验。
依次类同,添加完毕后立即进行测试。
五、实验要求
准备好仪器及试剂,规范操作,切勿盲目进行实验。 实验台面保持整齐干净,随时整理,留有最大的工作空间。 公用仪器、药品使用后立即放回原处。 装有易燃性药品的容器不得放在近火旁。 实验完毕后,回收废液,所用仪器洗净放好。检查水、电、
仪器开关是否关好。 及时处理实验数据,按照要求撰写实验报告。 结果与讨论――报告的重要部分!
缓冲液200l ⑴







⑼பைடு நூலகம்
⑽⑾
缓冲液 缓冲液 缓冲液 无抑制体系

中药制剂的提取方法_工艺及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中药制剂的提取方法_工艺及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第16卷第4期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Vol.16N o.4 1996年 J OURN A L OF H U N A N CO LL E GE O F T RA DI T I ON A L CH I N E SE M ED I CI N E 1996中药制剂的提取方法、工艺及新技术的研究进展王炜 罗杰英 杜方麓(药学分院 410004)提要 中药提取对于保障中药制剂的内在质量、临床疗效最为关键。

该文概述了近10年中药制剂所采用的提取方法、工艺、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主题词 中药制剂学 制药工艺 (中医)/方法 提取是以药材原料中分离有效成份的单元操作,直接关系到产成品有效成份的含量,影响内在质量、临床疗效、经济效益及GM P的实施[1]。

本文就近10年来中药制剂所采用的提取方法、工艺及新技术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提取方法研究中药提取的基本方法为浸渍法(常温浸渍法、温浸法、煎煮法)、渗漉法、回流法。

其中水煎煮法是最常用的符合传统习惯的方法。

有人采用98种常用中药饮片和10个不同处方,以煎出物干重为指标,对汤剂的用药量、浸出液与浸出率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实验,结果表明,煎出液量为药量的15倍时,浸出率最高[1]。

尹梅对水煎煮法提取效率进行了研究,以汤剂的浸出率为指标,经测算发现传统煎药法的浸出率仅为55.5%[2]。

可见传统的汤剂煎煮法有效成份损失较多,尤其是水不溶性成份。

因此,人们在确定中药制剂的提取方法时,要针对具体处方和中药材进行实验筛选后确定,不能概用汤剂煎煮的常规方法[3,4]。

传统温浸法应用较广,然而提取效率不高、工时长。

而动态温浸法是将药材粉碎到规定的粒度,使药材与溶媒有效接触面积扩大,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保持恒温,用机械搅拌促进,形成药材界面内外浓度差,有利于有效成份的快速浸提,药液保持不沸腾,避免了淀粉的过分裂解糊化,以及与水蒸汽共沸蒸馏成份的损失[5]。

故动态温浸法与传统温浸法相比,具有提取效率高、保存有效成份多、工时缩短、能耗降低等优点。

抗病毒中药复方制剂对雏鸡IFN—γ水平影响的研究

抗病毒中药复方制剂对雏鸡IFN—γ水平影响的研究
1 . 2 . 2 实验 动物 分组 及处 理
1 4日龄 青脚麻 羽雏 鸡 1 5 O只,随机 分成 5 组 ,每组 3 O只 . 各组 处理 如下 :
阴性对照组 :按 0 . 5 m l / 只颈部皮下注射灭菌生理盐水, 常规饲喂. 阳性对照组 :按 O . 5 m l / 只颈部皮下注射 N D V油乳剂灭活疫苗, 常规饲喂. 高剂量中药组 : 按0 . 5 m l / 只颈部皮下注射 N D V油乳剂灭活疫苗,同时按 4 g ( 生药) / k g ( 体重) / 天拌料 口服中药 复 方 口服 液,连 续服 用 5天. 中剂量中药组 : 按0 . 5 m l / 只颈部皮下注射 N D V油乳剂灭活疫苗,同时按 2 g ( 生药) / k g ( 体重) / 天拌料E l 服中药 复 方 口服 液,连 续服 用 5天.
低剂 量 中药组 : 按0 . 5 ml / 只颈 部皮 下注射 ND V 油乳剂灭 活疫 苗,同时按 l g ( 生药) / k g ( 体 重) / 天拌 料 口服 中药 复 方 口服 液,连 续服 用 5天 . 1 . 2 . 3 I F N 吖 含 量 的测定 实验 动物在 分组 处理 前随机 抽取 5只雏 鸡,翅静 脉采血 1 . 5 ml ;疫 苗接种 及 处理后 的第 7 、1 4 、2 1 、2 8 d ,即 2 l 、2 8 、3 5 、4 2日龄 , 每 组 随机 抽取 5只雏 鸡,翅静脉 采血 1 . 5 ml ,待 血液室 温 自然 凝 固 1 0  ̄2 0 mi n后 , 2 0 0 0  ̄ 3 0 0 0 r p m离心 2 0 mi n ,收集 血清 , 供I F N吖 的测 定.
( 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 学与技 术学院,四川 成都 6 1 0 0 4 1 )

中药复方健脾降脂颗粒的研制及成型工艺优化研究

中药复方健脾降脂颗粒的研制及成型工艺优化研究

中药复方健脾降脂颗粒的研制及成型工艺优化研究
杜君;郑晓美;尹柱;文琦琦;杨浩澜;叶刚
【期刊名称】《四川畜牧兽医》
【年(卷),期】2024(51)3
【摘要】为优化健脾降脂复方中药颗粒制剂的生产工艺,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中药提取工艺及颗粒制剂成型工艺。

结果得出中药复方最佳提取工艺:乙醇浓度85%,料液比1∶30,80℃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h;颗粒制剂最佳成型工艺:提取物浸膏与辅料比为1∶3(浸膏∶甘露
醇∶MCC=1∶2∶1),用70%乙醇作为润湿剂制粒。

本研究表明该提取工艺提取效率高、操作简单、稳定性好,适合大规模生产。

【总页数】4页(P21-24)
【作者】杜君;郑晓美;尹柱;文琦琦;杨浩澜;叶刚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四川省芦山县芦阳街道办事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3.73
【相关文献】
1.复方降脂保肝速溶颗粒的成型工艺研究
2.响应面法优化复方降脂片的成型性工艺及其降脂活性
3.正交试验法优化参术健脾补血颗粒成型性工艺研究
4.减肥降脂复方魔芋颗粒剂的成型工艺
5.中药复方三棱颗粒的研制及成型工艺优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天然药物工艺研究技术要求

中药、天然药物工艺研究技术要求

中药、天然药物工艺研究技术要求技术要求来源:1990年卫生部药政局发布的《中药新药研究指南》、1999年国家药监局发布的《中药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2004年国家药监局发布的“中药、天然药物研究相关技术指导原则”一、中药、天然药物原料前处理技术要求概念:1、原料-是指处方中的药材、中药饮片、提取物(包括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

2、前处理-仅指投料前原料的鉴定、检验、炮制与加工。

在前处理中强调鉴定与检验,是为了确保投料的准确。

重要性及必要性: 中药品种的鉴定及检验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前提。

炮制及加工是中药制剂有别于一般天然药物制剂的又一个重要特点炮制加工过程是否合理是保证中药制剂质量及疗效的重要因素。

(一)原料的鉴定与检验为了保证投料准确,中药制剂质量均一,应对制剂的原料进行鉴定和检验。

检验合格后方可投料。

1、鉴定与检验的依据鉴定与检验的依据应为法定标准(国家标准):标准如有修订,应执行修订后的标准;如所用原料无法定标准,应明确药材基源,制定其质量标准,并按此标准进行鉴定与检验。

1)中药材的法定标准现行法定标准有《中国药典》、部(局)颁标准和省、市、自治区的标准中药大辞典、中药志、中草药汇编、收载于药典或部颁附录中只有药材来源的不能作为法定标准药材标准收载于地方标准的,建议提供其标准复印件及检验报告对药材进行自检时应按其质量标准进行全项检查仿制药所用药材标准问题2)提取物的标准附于本制剂标准后的提取物标准只能作为该制剂使用。

鉴于目前某些提取物、有效成分的制备使用了有机溶剂,为保证药品的安全性,要求提取物和有效成分应做有机溶剂残留的检查2、对多来源的中药材除必须符合中药材质量标准的要求外,一般应固定品种,尤其是对品种不同而质量差异较大的药材,必须固定品种,并提供品种选用的依据。

3、当药材质量随产地不同而有较大变化时,应固定产地。

4、当药材质量随采收期不同而明显变化时,(购买时)应注意采收期。

5、对原料质量标准过于简单,难以满足新药研究的要求时,研制者应自选完善标准。

中药浸膏和浸膏剂技术

中药浸膏和浸膏剂技术

中药浸膏在中药复方制剂中的应用
中药浸膏在中药复方制剂中的作用:提高药物疗效,改善药物口感,延长药物保质期。
中药浸膏在中药复方制剂中的制备方法:水煎煮法、醇提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
中药浸膏在中药复方制剂中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需要采取相 应的保存措施。 中药浸膏在中药复方制剂中的质量控制:需要对中药浸膏的含量、纯度、稳定性等进行 检测和评价。
添加标题
提取设备:煎煮罐、 提取罐、浓缩罐等
添加标题
浓缩设备:真空浓 缩器、薄膜浓缩器、 喷雾干燥器等
添加标题
干燥设备:烘箱、 干燥机、真空干燥 器等
添加标题
粉碎设备:球磨机、 气流粉碎机、锤式 粉碎机等
添加标题
混合设备:混合机、 搅拌机、捏合机等
添加标题
制粒设备:制粒机、 滚压机、挤压机等
添加标题
中药浸膏:指中药材经过浸提、 浓缩、干燥等工艺制成的膏状物
中药浸膏的特点:有效成分含量 高,服用方便,稳定性好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浸膏剂:指中药浸膏与适宜辅料 混合制成的制剂
中药浸膏剂的优点:便于储存和 运输,便于服用,便于工业化生 产
中药浸膏剂的分类
按照浸膏剂的形态,可以分为液体浸膏剂、半固体浸膏剂和固体浸膏剂。
压制成型,得到浸 膏剂成品
包装和储存,保证 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3
中药浸膏和浸膏剂的应用
中药浸膏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中药浸膏在 中药丸剂中 的应用
中药浸膏在 中药片剂中 的应用
中药浸膏在 中药胶囊剂 中的应用
中药浸膏在 中药颗粒剂
中药浸膏在 中药外用制 剂中的应用
中药浸膏在中药制剂中的优势与局限性

中药复方有效部分提取新工艺

中药复方有效部分提取新工艺

中药复⽅有效部分提取新⼯艺(⼤孔树脂吸附新⼯艺) ⽬录 ⼀、新⼯艺研究和推⼴的迫切性 ⼆、新⼯艺概况 三、新⼯艺的科学依据 四、新⼯艺流程和主要技术参数 五、新⼯艺的特殊材料--吸附剂 六、新⼯艺的设备 七、新⼯艺与传统⼯艺⽐较 ⼋、新⼯艺的适⽤范围 九、新⼯艺的投资回报 ⼗、新⼯艺的推⼴应⽤前景 ⼀、新⼯艺研究和推⼴的迫切性当今世界,现代医药学⾼度发展,但传统医药学却以其独特的功效受到全世界⼈民的青睐。

随着"回归⾃然"、"返朴归真"热潮在全球的兴起以及合成药物存在的多种问题,传统医药学越来越受到⼈们的重视。

⾯对各种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疑难杂症,⼈们寄希望于传统医药学。

然⽽,由于种种原因,传统医药学在实⽤⽅便及可重复性等⽅⾯仍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易为现代社会完全接纳,难以适应现代医药学的⾼速发展。

中医药学是世界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贡献,但是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医药学⾼度发达的今天,传统的中药制剂已不能适应现代⽣活节奏和服药习惯的改变,中药制剂⾯临着现代医药科学的挑战,⾯临着与现代医药学接轨的问题。

然⽽,中医药学的独特疗效正越来越强烈地吸引着世界各国,中医药学应当为世界⼈民的医疗保健做出⼤的贡献,中医药学应该也必须⾛向世界。

为此,传统的中药制剂应当努⼒发展并适应世界⼈民现代的⽣活的需要,显然,⾸先需要解决的就是中药制剂的现代化问题。

与现代医药制剂相⽐较,传统中药制剂的落后状态可⽤粗、⼤、⿊三字来概括,例如中国药典(1990年版⼀部)收⼊的成⽅制剂中80%以上的品种是丸剂和散剂,些制剂实际上对原⽣药未作任何提取分离,是⽤中药材粉末直接⼊药的原始剂型,这些制剂显然是⼗分粗糙和落后的,即使是经提取的制剂,通⽤的⼯艺是采⽤⽔煮法或⽔煮醇沉法,这些⽅法所得浸膏量⼤、吸潮性强、成型时需加⼤量辅料,不能达到较⼤缩⼩服药量的⽬的。

中药制剂的基本研究方法

中药制剂的基本研究方法
7
2.综合法和分析法的结合 是整体药物研究的基本方法 (1).综合法:系以整个中药及复 方制剂作为研究对象,以药效为中心, 应用现代科学方法,系统研究复方制 剂的组方原则。
8
① 验证疗效,阐明原理
例如:银翘散、藿香正气散等都是解表祛 邪的制剂,全方实验研究能抑制流感病 毒在鸡胚中的繁殖。目前已经制成片剂 等多种剂型广泛应用于细菌、病毒感染 性疾病。
中药制剂的基本研 究方法
第一节 制剂研究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学
一.中药制剂研究的基本观点
中药制剂的研究应当以中医药理 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借鉴 现代药学发展的经验,以临床药效为 基础,研究剂型改进,开发新制剂。
2
二.药制剂研究的方法学
中药制剂研究比较复杂,涉及到 许多相关学科,优选科学的研究方法, 对于加快研究进程,避免研究失误, 至关重要。
33
(5)脂质体
目前多用作抗癌药物、酶制剂等类药 物载体。例如,唐松草新碱多相脂质体 在体内清除速度慢于盐酸唐松草新碱注 射液,治疗胃癌时,脂质体的疗程剂量 只相当于注射液的1/5即可达到同样的疗 效。双参脂质体经(苦参碱、人参)口 服液,其苦参碱用量亦减少,抑瘤瘤率 且有所增加。
34
(6)环糊精包合物
22
药物有效成分的概念是相对的, 一般认为蛋白质、糖类物质、鞣质、 树脂等多属无效物质。
现在认为其中很多化合物,对某 些单味药物来讲,亦具有多方面的生 物活性。
23
②按中药特性进行化学成分研究
中药药性、功效和使用规律是由 所含化合物决定的,循此进行化学研 究,就有可能直接确定其物质基础。 这是中药化学成分研究的重要方式。
24
按中药归经进行化学研究
如:酸入肝、咸入肾等。 应用补益类中药治疗环磷酰胺所

复方桑黄颗粒中总黄酮成分提取工艺研究

复方桑黄颗粒中总黄酮成分提取工艺研究
1 试药 . 2
l 6 0 1 0


7 0
8 0
l 5 2 0
芦 丁对 照 品( 国 药 品 生 物 制 品 检 定 所 , 号 :10 8 — 中 批 000
200 ; 0 7 8) 桑叶 、 葛根 、 黄精 、 百合 , 购于嘉兴嘉信医药股份有限公
2 . 实验 方 法及 结 果 2
c n e t ff v nd 1 .9 o tn a o is(03 %)aeo tie t h r s n e h oo y Co l i n Th xrcigmeh d aesa lsa d ol r ban d wi t ep e e ttc n lg . nc us o ee ta t lo r tbe n h n
司, 经鉴定符合《 中围药典 ) 1 年版有关规定 。 > 0 2 0 乙醇 、 、 、 丙酮 氯仿 甲醇等试 剂为分析纯 , 、 f淀粉 、 乳糖 可洛 生 糊精等为药用辅料 。
【 基金项 目】 浙江省嘉 兴市科技局资助项 目 ( 0 A 1 6 2 1 Y 6);2 1  ̄ 0 0 0 g 0 度浙 江省大学 生科技 创新活动计划资助项 目 ( 0 4 0 。 2 1 R 1 0 5) 0 7
成的复方制 剂 , 有滋 肾润肺 、 具 补脾益气 、 除烦 止渴之功 效。现
13 统 计 学 处 理 .
应用 S S . P S 0统计软件对 样本率进行 X 检 验和 S er a 1 7 z pam n 相关 系数分析 , P< 0 5为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0
代 医学研 究证 实 , 叶黄 酮具 有 降糖 、 氧化 、 血脂 、 动脉 桑 抗 降 抗
【 关键 词 】 叶 ; 黄 酮 ;  ̄ _ E ;正 交试 验 桑 总 提 v -

中药化学成分新提取技术研究

中药化学成分新提取技术研究

中药化学成分新提取技术研究摘要:中药作为一种毒副作用低、价格低廉、材料丰富、疗效显著的独特药品,是我国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也是古代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医学的发展下,人们对中药的药理加大了研究力度,发现中药本身含有的化学成分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但以传统的中药使用方法不能够完全发挥出这些成分的药效,若经过提炼后再使用,就能够大大提高中药的纯度,使其临床应用效果更佳。

现本文主要对几种较为先进的新型中药化学成分提取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中药;化学成分;提取技术;微波;酶法;应用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医理论逐渐被广泛应用和发展,并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对中医技术进行了改进与完善,更进一步的促进了中医理论的完善。

中药作为中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大力研究分析是发展中医的重要途径。

目前,医学科研人员加大了对中药化学成分提取技术的研究,以期通过高效的提取技术来将中药材里的药效成分提炼出来制作成中成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中药资源,提高中药的纯度。

以下本文中,笔者通过对中药化学成分提取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后,总结了几种提取技术的应用方法与作用,并对其加以阐述分析,以供读者交流。

1、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超临界流体是指其温度与压力均高于其临界温度与临界压力的流体。

sf的密度接近液体,而扩散系数和粘度则接近气体。

因此sf萃取的能力取决于流体密度,很容易通过调节压力和温度使co2与萃取物迅速分为两相(气、液),达到迅速地、选择性地提取中药中有效成分。

可作为sf的一般为低分子量的化合物,如h20、co2、c2h2、nh3、n2o等。

目前最常用的sf物质是co2。

超临界co2萃取法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在近常温的条件下提取分离,几乎保留产品中全部有效成分,无有机溶剂残留,产品纯度高,操作简单,节能等。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对于提取分离挥发性成分、脂溶性物质、高热敏性物质以及贵重药材的有效成分显示出独特的优点,但scfe 设备属高压设备,一次性投资较大,运行成本高,因此这一技术目前在工业生产中还难以普及。

大黄浸膏提取工艺的研究1

大黄浸膏提取工艺的研究1

大黄浸膏提取工艺的研究蔡天玉1,陈琼华2(1.广东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广东广州510240;2.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江苏南京210009)摘要:目的筛选大黄浸膏提取工艺。

方法以大黄总蒽醌含量为考查指标,对大黄浸膏提取工艺进行筛选。

结果大黄用盐酸溶液回流水解,滤液浓缩后加NaOH 溶液中和,再用乙醇回流提取,大黄总蒽醌含量最高。

关键词:大黄浸膏;总蒽醌;提取工艺中图分类号:R 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783(2005)03-0260-01作者简介:蔡天玉(1960-),女,助理研究员,学士,主要从事中药研究开发。

大黄为常用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淤、化湿止血等多方面的药效。

大黄的有效成分是蒽醌衍生物(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等)[1,2]。

大黄浸膏制备工艺常采用水提法、渗漉法、乙醇回流法来提取蒽醌衍生物[3~5],根据游离的蒽醌在热乙醇中溶解度较大的特点,本试验选择先以酸水解再用乙醇回流法提取。

1 仪器与试剂1.1 仪器 721分光光度计;NE 21001VD 型旋转蒸发仪(托普仪器公司)。

1.2 试剂 大黄(产地西宁);1,82二羟基蒽醌对照品(中国药科大学生化教研室提供);盐酸(化学纯);乙醇(药用酒精)。

2 实验方法2.1 大黄浸膏的制备方法2.1.1 方法一 称取500g 大黄粗粉,加入012mol/L盐酸2500mL 于100℃水浴回流水解2h,过滤得滤液,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40℃)成黏稠状,用NaOH 溶液中和(有少量红色沉淀出现),再用乙醇于100℃水浴回流提取3次(每次加入乙醇1700mL ),合并乙醇提取液,于30℃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黏稠状,真空干燥,得大黄浸膏140g 。

测定浸膏中总蒽醌含量(%)。

2.1.2 方法二 将方法1中100℃水浴回流水解2h 改为室温浸泡过夜,其余操作和方法1同。

2.1.3 方法三 先用盐酸于100℃水浴回流水解大黄,过滤得滤液,滤液减压浓缩后用乙醇提取,乙醇提取液加NaOH 溶液中和,再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黏稠状,真空干燥。

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一、概述本指导原则主要用于指导申请人开展以中药饮片为原料的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研究。

申请人应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临床用药需求、处方组成、药物性质及剂型特点,尊重传统用药经验,结合现代技术与生产实际进行必要的研究,以明确工艺路线和具体工艺参数,做到工艺合理、可行、药品质量均一稳定可控,保障药品的安全、有效。

本指导原则涉及以下内容:前处理研究、提取纯化与浓缩干燥研究、成型研究、包装选择研究、中试研究、商业规模生产研究、工艺验证等。

由于中药复方组成复杂、化学成份众多以及存在多靶点作用等特点;不同处方药味组成不同,相同的药味针对不同的适应症和临床需求,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工艺;制剂制备工艺、技术与方法繁多,新技术与新方法不断涌现;不同的制备工艺、方法与技术所应考虑的重点,需进行研究的难点,要确定的技术参数,均有可能不同。

因此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的研究既要遵循中医药理论,尊重传统用药经验,又要遵循药品研究的一般规律,利用现代研究成果,在分析处方组成和各药味之间的关系、各药味所含成份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的基础上,结合制剂工艺和生产实际、环保节能等要求,综合应用相关学科的知识,采用合理的试验设计和评价指标,开展相关研究。

鼓励采用符合产品特点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辅料。

二、基本原则及要求(一)尊重传统用药经验中药复方制剂的研究是基于中医药对生命、健康、疾病的认识,是以既往古籍及现代文献记载以及实际临床应用过程中的研究探索和数据积累为基础的。

中药复方制剂工艺研究应遵循中医药理论,尊重传统用药经验。

因此前期的文献研究工作越系统、深入,临床应用中积累的数据越充分,越能更好地把握研究的核心和重点。

(二)质量源于设计中药复方制剂研究应基于“质量源于设计”的理念。

中药复方制剂工艺研究初期就应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在了解药物配伍、临床应用等情况的基础上,设计工艺路线和药物剂型,通过试验研究,理解产品的关键质量属性和量质传递,确定关键工艺参数;根据物料性质、工艺条件等,建立能满足产品质量设计要求且工艺稳健的设计空间,如确定工艺参数控制范围等,并根据设计空间,开展质量风险管理,确立质量控制策略和药品质量标准体系。

复方五仁醇胶囊中五仁醇浸膏提取工艺的研究

复方五仁醇胶囊中五仁醇浸膏提取工艺的研究

复方五仁醇胶囊中五仁醇浸膏提取工艺的研究复方五仁醇胶囊是一种中药材料的复合制剂,通常是通过针灸、按摩等方法调节机体的内部环境,保持身体的健康。

其中的五仁醇浸膏是复方五仁醇胶囊的重要原料之一,其质量和纯度对于复方五仁醇胶囊的疗效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复方五仁醇胶囊中五仁醇浸膏的提取工艺。

一、五仁醇浸膏的来源五仁醇浸膏是由五仁(核桃、杏仁、莲子、芡实和百合)、白芍、枸杞子、桑白皮、丹皮、牛膝、熟地黄、麦芽、黄芪、地黄等珍贵中药材料组成,是一种粘稠的胶状物质。

五仁醇浸膏具有滋阴养血、益肾填精、健脾消食等药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治疗糖尿病、肾虚乏力、神经衰弱等疾病。

二、五仁醇浸膏的提取工艺五仁醇浸膏的提取工艺主要包括原料筛选、炒制、破碎、浸泡、过滤、蒸馏等步骤。

具体步骤如下:1、原料筛选筛选符合质量标准的五仁(核桃、杏仁、莲子、芡实和百合)、白芍、枸杞子、桑白皮、丹皮、牛膝、熟地黄、麦芽、黄芪、地黄等中药材料。

2、炒制将核桃、杏仁、莲子、芡实和百合炒制成焦黄色,使其具有泛酸味和醇香味。

3、破碎将炒制完成的材料放入到破碎机中进行细磨,使其成为粉状或颗粒状。

4、浸泡将破碎后的粉末或颗粒投入到提取罐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和水混合物,浸泡2-3小时左右。

5、过滤将浸泡好的浸膏过滤掉固体杂质,得到纯净的五仁醇浸膏溶液。

6、蒸馏将过滤好的溶液进行蒸馏,去除其中的乙醇和水,得到纯净的五仁醇浸膏。

三、影响五仁醇浸膏质量的因素1、原料的质量原材料的质量是决定五仁醇浸膏质量的重要因素。

应选择炒制好的、符合质量标准的中药材料。

2、提取方法的选择提取方法的选择也是影响五仁醇浸膏质量的重要因素。

传统的提取方法是水浸法,但由于五仁醇浸膏中糖类和蛋白质等溶于水,易被水溶出,浸膏的药效会大大降低。

因此,目前多采用乙醇浸泡法进行提取。

3、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也是影响五仁醇浸膏质量的重要因素。

一般提取时间为2-3小时,温度在60-70℃之间。

中药复方制剂药学研究指导原则

中药复方制剂药学研究指导原则

中药复方制剂药学研究指导原则?
答:中药复方制剂药学研究的指导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药物活性成分研究:对中药复方制剂中的各种药物活性成分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和相互作用等。

这有助于了解药物的药理学特性和作用机制。

2.药效评价与安全性研究:进行中药复方制剂的药效评价,包括药理学、药代动力学、毒理学等方面的研究。

同时也需要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包括急性和慢性毒性、致畸性、致突变性等。

3.药物配伍规律研究:通过对中药复方制剂中各种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进行研究,揭示其药物配伍规律。

这有助于优化药物组方,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4.制剂工艺研究:研究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剂工艺,包括提取、纯化、制粒、包衣等步骤的优化与改进。

同时,研究制剂工艺对药物质量的影响,确保制剂的稳定性、一致性和可控性。

5.药物评价方法研究:开发适用于中药复方制剂的评价方法,包括质量标准、指纹图谱、药效学评价等。

这有助于评估制剂的质量和疗效,并为其规范生产提供依据。

6.临床研究与应用:结合中医药理论和现代医学原理,进行中药复方制剂的临床研究和应用。

通过临床实践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推动中药复方制剂的临床应用和推广。

以上原则是在中药复方制剂药学研究中的基本指导,具体研究还需根据不同药物、目的和研究领域的具体要求进行深入和细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0 04 1;
摘要: 本研究旨在提高白花蛇舌草、金银花、黄芪、甘 草组成 的中药复 方的临 床疗效 和抗病 毒作用 机理研 究, 为 复方剂 型
改革和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正交设计结合单因素考察, 对复方水提和醇 沉工艺进行 优化: 以水提后 的浸膏重量 为
考察指标, 选用 L 9 ( 34 ) 正交表设计试验, 对浸泡时间、用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 数 4 个因 素进行优化; 采用 H PL C 法测定复 方
4
175. 3a
3
166. 3a
2
131b
注: 同列数据肩标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 著( P > 0. 05) , 肩标 不
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 P< 0. 05) 。下同。
2. 2 醇沉 L 9( 34) 正交试验结果 试验数据用 D PS 统计软件系统进行分析。试验数据见表 6, 方差分 析结果见表 7, 多重比较结果见表 8。由表 6 可知, 最佳提取工艺组合应为 A 2 B3 C3 , 即用 80% 乙醇浓 度, 加 4 倍剂量, 醇沉 16 h。方差分析( 表 7) 表明,
量、醇沉 16 h。结合实际生产和成本因素, 确定中药复方水提 和醇沉工艺为: 浸泡 0. 5 h、12 倍加水量、煎煮 3 次、煎煮时间1 h,
65% 乙醇浓度、3 倍乙醇量、醇沉 16 h, 水提浸膏收率为 57. 2% , 醇沉浸膏甘草酸含量为 0. 42%, 均接近正交方案中的最高值。
关键词: 中药复方; 正交设计; 水提工艺; 醇沉工艺
13
15
8
44
注: K 表示总和, k 表示平均数, R 表示极差。下同。
表 4 水提 L9 ( 34) 正交试验结果方差分析
方差来源
A B C D E (误差)
方差平方和
288. 2 328. 2 138. 9 3294. 9 4050. 22
自由度 2 2 2 2
均方 144. 1 164. 1 69. 4 1647. 4
中图分类号: T X4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 7236( 2011) 07 0242 04
根据 祛邪可以扶正 和 扶正可以祛邪 的治疗 原则, 以白花蛇舌草、金银花等清热解毒药为主药, 辅以黄芪、甘草等扶正药, 组成具有抗病毒功效的中 药复方散剂, 临床上用于鸡新城疫( N D) 、鸡传染性 法氏囊病( IBD) 、鸭病毒性肝炎( DH ) 、禽流感( AI) 等疾病的治疗, 并 取得了 良好 的效 果( 段 亮亮等, 2010; 刘群等, 2010; Liu 等, 2010) 。中药及复 方有 效成分的含量一般较低, 临床散剂应用用量大、浪费 大、药材资源浪费。中药化学成分复杂, 中药复方的 化学成分更为复杂, 同一复方的化学成分与临床实 际运用的各种制剂所含有的化学成分, 存在有一定 的差异。制剂选择不当, 制备不得法, 化学成分提取 工艺不优等不仅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 而且对中药 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及规模化工业生产都造成不 利影响。
表 6 醇沉 L9 ( 34 ) 正 交试验结果数据
A 乙醇浓度 B 乙醇用量 C 醇沉时间 甘草酸含量
( % ) ( 乙醇 浸膏)
( h)
(%)
1
65
2
65
3
65
4
80
5
80
6
80
7
95
8
95
9
95
K1
1. 183
K2
1. 206
K3 0. 8390
K1 0. 3944
K2 0. 4019
K3 0. 2797
表 1 水提 L9 ( 34)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
水平
1 2 3
因素
A 浸泡时间 B 加水量 C 加热时间
( h)
( 药材倍数)
( h)
0. 5
8
1
1
10
1. 5
1. 5
12
2
D 煎煮次数 ( 次) 2 3 4
1. 2. 2 醇沉 L 9( 34) 正交试验 以比重值在 1. 18~ 1. 20 的中药复方水提浸膏进行醇沉试验, 确定乙醇 浓度、乙醇用量、醇沉时间 3 个因素, 每个因素选取 3 个水平, 以 L 9( 34) 正交表设计试验, 以醇沉浸膏甘 草酸含量为考察指标。影响因素及水平见表 2。称 取经最佳水 提工艺 组合提 取的水 提浸膏 ( 比重 值 1 18~ 1. 20) 20 g, 加入一定浓度和一定量的乙醇, 4 冰箱放置, 醇沉一定时间,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兽 药典( 2005)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醇沉浸膏中甘草 酸的含量。液相条件: 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 充剂, 甲醇- 0. 2 mol/ L 醋酸铵溶液- 冰醋酸( 67 33 1)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250 nm, 柱温 30 , 流 动相速度 0. 8 m L/ min, 进样量 10 L。
R
0. 1222
2 3 4 2 3 4 2 3 4 1. 024 1. 093 1. 111 0. 3413 0. 3643 0. 3704 0. 0291
8 12 16 12 16 8 16 8 12 1. 056 1. 019 1. 152 0. 3522 0. 3398 0. 3553 0. 0441
7
1. 5
8
2
3
1 53
8
1. 5
10
1
4
1 64
9
1. 5
12
1. 5
2
1 32
K1
48 1
44 8
45 6
3 93
K2
48 8
47 9
48 1
4 99
K3
44 9
49 1
48 1
5 26
k1
16 0
14 9
15 2
1 31
k2
16 3
16 0
16 0
1 66
k3
15 0
16 4
16 0
1 75
R
表 3 水提 L9 ( 34) 正交试验结果数据
A 浸泡时间 B 加水量 C 加热时间 D 煎煮次数
( h)
( 药材倍数)
( h)
( 次)
浸膏重量 ( g)
1
0. 5
8
1
2
1 20
2
0. 5
10
1. 5
3
1 74
3
0. 5
12
2
4
1 87
4
1
8
1. 5
4
1 75
5
1
10
2
2
1 41
6
1
12
1
3
1 72
收稿日期: 2010 11 25 作者简介: 江平康( 1986- ) , 男, 四川人, 硕士生, 研究方向: 现代
中兽药。 通信作者: 刘群, 博士, 副教授, 硕士 生导师, 研 究方向: 中 药( 复
方) 药理。
观点, 本研究采用传统的正交设计法, 结合单因素考 察, 选用 L9 ( 34 ) 正交设计试验, 以水提浸膏重量为考 察指标, 对用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浸泡时间 4 个因素进行优化; 以 HPL C 法测定复方醇沉浸膏中甘 草酸含量为考察指标, 对乙醇浓度、乙醇用量、醇沉时 间 3 个因素进行优化,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1. 1. 1 中药复方 白花蛇舌草、金银花、黄芪、甘草 等饮片购于海王星辰健康药房, 由四川省兽药监察 所鉴定, 低温干燥避光保存。 1. 1. 2 仪器及试剂 电子天平( 00000249, 北京赛 多 利 斯 仪 器 有 限 公 司 ) , JP A 型 盘 架 天 平 ( 00000052, 上海 力能电子仪器 公司) , 超声 清洗器 ( KQ3200E, 昆山市超声有限公 司) , 高效液相色谱 仪( L C 10A T V) , 万用电炉( DL 1, 北京中兴伟业仪 器有限公司) , 纯水机( MIL L QA) 等; 乙醇、甲醇、乙 酸、醋酸铵( AR 级, 分析纯) 均购自成都金山化学试 剂有 限 公 司, 甘 草 酸 铵 标 准 品 ( 批 号: 110731 200615) 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提供。 1. 2 方法 1. 2. 1 水提 L 9( 34) 正交试验 选取正交试验设计 优化的方法, 结合生产实际中的操作和成本问题及 该中药复方药的特性, 采用水提工艺, 确定用水量、 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次数 4 个因素, 每个因素 选取 3 个水平, 以 L 9( 34 ) 正交表设 计试验, 以复方 水提浸膏重量为考察指标。影响因素 及水平见表
242
经验交流
中国畜牧兽医 2011 年第 38 卷第 7 期
中药复方总化学成分( 浸膏) 提取工艺研究
江平康1 , 刘群1, 杨松沛2 , 卢亚艺2 , 唐帝2 , 朱子凤3 , 周李1
( 1. 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四川成都 610041; 2. 四川省兽药监察所, 四川成都 3. 西南民族大学校医院, 四川成都 610041)
浸膏中的甘草酸含量作为醇沉优化指标, 选用 L9 ( 34 ) 正交表 设计试验, 对乙 醇浓度、乙醇 用量、醇沉时 间 3 个 因素进 行优化。 结果得到复方水提最佳工艺: 浸泡 1 h、12 倍 加水量、煎煮 4 次、煎煮 时间 1. 5 h; 浸膏 醇沉最 佳工艺: 80% 乙 醇浓度、4 倍乙 醇
中国畜牧兽医 2011 年第 38 卷第 7 期
1。按比例称取该中药复方各单味药饮片共 320 g, 按照所设计的试验处理组合方法煎煮, 3 层纱布过 滤, 合并滤液并水浴浓缩。当浸膏温度在 80 时, 用密度计测量, 当比重值在 1. 18~ 1. 20 时停止加热 浓缩, 冷却至室温称重并计算出浸膏重量和收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