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六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六年级经典诵读教案【篇一:六年级第二学期经典诵读教案】六年级第二学期一、教学内容《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到《己亥杂诗》共11首古诗。
二、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古诗,体会古诗的韵律美,感受中华的经典文化。
2、熟读成诵,要求学生背会所读古诗,积累古诗文知识。
三、教学过程(一)指导朗读1、先让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古诗的韵味。
2、指名范读,教师纠错。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二)初识大意教师向学生简介古诗大意及中心,重点强调诗中的名句,指导学生背诵。
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三)熟读成诵组织学生以各种方式朗读古诗,达到背诵,教师以多种形式考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六年级第二学期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古文,体会古文的韵律美,感受中华的经典文化。
2、熟读成诵,积累古诗文知识。
三、教学过程(一)指导朗读1、先让学生自由读古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古文的韵味。
2、指名范读,教师纠错。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二)初识大意教师向学生简介古文大意及中心,重点强调诗中的名句,指导学生背诵。
(三)熟读成诵组织学生以各种方式朗读古诗,达到背诵,教师以多种形式考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六年级第二学期一、教学内容《名句欣赏》二、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古文,体会古文的韵律美,感受中华的经典文化。
2、熟读成诵,积累古诗文知识。
三、教学过程(一)指导朗读1、先让学生自由读古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古文的韵味。
2、指名范读,教师纠错。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二)初识大意教师向学生简介古文大意及中心,重点强调诗中的名句,指导学生背诵。
(三)熟读成诵组织学生以各种方式朗读古诗,达到背诵,教师以多种形式考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篇二:中华诵__国学经典诵读教案_(六年级下册)】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六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一一.诵读内容:1、《咏柳》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两首古诗2.了解这两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小学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小学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小学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
定安县金鸡岭吴泰红xxxx.9.2
一、指导
与经典体同行,与圣贤为友。
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氛围。
通过背诵经典,让语言文字在孩子的心中多些感悟,激发对中国文化浓厚的兴趣,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积极开展各项经典诵读活动,,在实践中增长积累,提高文化道德素质。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读、诵、议、评”的形式,使学生增长知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文化营养。
2、通过研读,弘扬增育民族精神,凝聚情感,增强爱国意识。
3、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4、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水平,增强语文素养。
三、诵读内容
主要熟记国学经典教材中心的诗歌。
四、活动形式及方法
1、本着“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的观点,使学生
的读书热情得到“小老师的称号。
2、反复诵读,熟读成诵。
不需要着重强调理解诗意,大致知道即可。
采取多种方式的朗读,使学生获得乐趣与成就感。
3、争取与家长沟通进行阅读,因为这是最好的诵读方法。
家长可以在家利用10分钟左右进行共读,以便记忆。
五、诵读措施
1、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确保诵读活动的质量。
2、利用早操或课前10分钟进行古诗词的诵读。
3、定期举行各种比赛,如“朗读比赛”、“诵读比赛”“诗境写诗比赛”“绘画诗情比赛”等。
定安县,金鸡,中国文化,经典诵读,中华文化。
六年级经典诵读计划

经典诵读活动计划一、指导思想自学校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以来,已经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影响,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我会坚定不移地抓好实验工作。
使中华经典诵读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
二、总体目标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小学生诵读《小学生必备古诗词》,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
(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三.活动主题:诵经典,承传统四、活动时间:每日晨读,中午阅读课,双休日五、活动内容:学校推荐《小学生必备古诗词》;教材中推荐的名著《水浒传》和《中华上下五千年》作为主要课外读物;学生和家长自由选择一些名人成长故事等共同阅读。
六、诵读步骤第一阶段:活动宣传、筹备阶段策划做好环境布置,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
班级办墙报,完善班级图书角的建设,让班级充满读书氛围。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活动一:每天早晨诵读《小学生必备古诗词》中其中一首。
活动二:请每位学生带自己喜欢的书籍1-2本,建立班级小书库。
学生利用午读课进行好书推荐,为学生选择心仪的书籍打下基础。
互相借阅后提倡课后诵读。
活动三: 就推荐的名著举行朗诵比赛,内容以书中的精彩片断为主。
活动四:学生通过阅读,选择感受最为深刻的书,撰写读书心得,并在阅读课上进行交流。
活动五:“家庭读书乐”亲子读书活动。
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第三阶段:评比展示阶段六、进度安排:经典诵读计划六年级羊毫街小学2013.2。
六年级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六年级经典诵读教学计划引言:诵读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诵读,学生可以提高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形成良好的语感和语调,培养深厚的文化底蕴。
本文将介绍一个六年级经典诵读教学计划,旨在帮助教师合理安排诵读教学内容和课时,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2.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正确、清晰地表达思想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语音语调准确性,丰富学生的语感和语调;4. 增进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能力,本教学计划选取了几篇经典文学作品作为诵读材料,包括《小狗钱钱》、《草房子》和《彩叶飘飘》。
这些作品涵盖了不同题材和文体,既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又能拓展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三、教学步骤1. 名著导读(1课时):介绍所选取的经典文学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激发学生对名著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对名著的初步印象。
2. 教学篇章(3课时):以课文为基础,分别针对每一篇经典作品展开教学。
首先,教师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美感和情感。
然后,教师解读词句的含义、修辞手法和文化内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课文。
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合读,并指导学生模仿经典作品中的语音语调。
3. 课外拓展(2课时):鼓励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经典文学作品进行诵读,可以自选或老师指定。
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分享,互相交流彼此的发现和感悟。
4. 朗诵比赛(1课时):组织朗诵比赛,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诵读成果。
比赛可以分为分组朗诵和个人朗诵,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四、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评估学生的诵读表现:1. 诵读表演:观察学生的发音准确性、语音语调的流利性和情感表达的准确度。
2. 学生口头表达: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个别面谈,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对诗意的把握。
3. 诵读作品评论:鼓励学生写下对诵读作品的感想和评论,评估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审美能力。
六年级上学期诵读教案

六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弟子规》选段2. 《大学》选段3. 《中庸》选段4. 《论语》选段5. 《道德经》选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熟练诵读经典选段,理解其中含义。
2. 难点:深入理解经典中的智慧,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引导学生正确诵读。
2. 讲解法:教师讲解经典中的重点字词和句意,帮助学生理解。
3. 讨论法:分组讨论经典中的智慧,分享学习心得。
4. 实践法:将经典中的智慧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进行实践锻炼。
五、教学安排1. 第一周:学习《弟子规》选段,了解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学会尊重师长,孝顺父母。
3. 第三周:学习《中庸》选段,理解“中庸之道”的含义,学会为人处事的适度原则。
4. 第四周:学习《论语》选段,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学习仁爱、忠诚、诚信等品质。
5. 第五周:学习《道德经》选段,理解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学会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诵读态度和讨论热情,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诵读能力:通过抽查学生的诵读,评估学生的发音准确性、流畅性和理解程度。
3. 实践应用:通过学生日常行为的变化,评估学生将经典智慧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效果。
七、教学资源1. 经典诵读教材:选择适合六年级学生的经典诵读教材,确保内容丰富、深入浅出。
2. 辅助材料:提供相关的注释、译文、故事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典。
3. 音频视频资源:收集或制作经典诵读的音频视频资料,为学生提供正确的诵读示范和背景知识。
八、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提问、讨论、诵读展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给予鼓励和指导。
2. 总结性评价:在学期末进行一次综合评价,包括学生的诵读水平、理解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六年级经典诵读教案(全)

六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教案第一课《水调歌头》教学目标:1、能正确熟练地朗诵词的内容。
2、能大致理解词的意思,通过有感情有节奏的诵读呈现词的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理解词和作者能富有感情地朗诵。
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水调歌头》2、制作范文朗诵的视频教学过程:一、联系旧知导入:1、看月亮夜色图,吟诵与月亮有关的诗词?2、读句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说说意思,简介苏轼。
3、齐读课题《水调歌头》。
二、明确诵读要求:学生讨论诵读名作的要求,师概括三点:1.字正腔圆2.有顿、有韵 3.读透文义三、按要求分步练习诵读:1、练习读得字正腔圆,指名读,齐读。
2、听视频范读,领悟“有顿、有韵”的诵读技巧。
选词填空:读时句中(有停顿),语速(舒缓),语调(深沉)。
对照要求自己练习,指名男女生配乐读,全班分男女生读。
3、古人云:诗中有画。
读词中的句子让你仿佛看到什么?生描述句子中的画面。
①“言为心声”,这些词流露了当时苏轼什么样的心声呢?简介苏轼当时的境况:苏轼二十三岁全家迁至京都做官十五年后被派往密州做官。
在贫穷落后的密州他岁苦犹乐,依然活得开朗、洒脱。
②联系苏轼的经历和词中的句子想一想,“天上宫阙”、“琼楼玉宇”暗中比喻哪里?在这中秋月圆之际,他想过回去么?读句子“我欲乘风归去”,但又不太乐意回京城,从哪句可见?“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现在他在密州反而清闲自在,读句子“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洒脱、自在地反复读。
③“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月亮为什么是低低照着?月亮渐渐西沉。
此时的苏轼眼睁睁看着月亮,又想什么呢?“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为什么这么想?把句中的怨恨读得更深入。
④不回“天上宫阙”而与月对话悠然起舞,人的悲离难得全美就给予祝福,这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一个什么样的苏轼?(洒脱、乐观、旷达)。
⑤总结“读透文义”的要求,练习诵读。
看视频上的深情朗读。
指名配乐读,全体配乐读。
四、吟唱《水调歌头》1、听邓丽君的《明月几时有》2、跟唱。
六年级经典诵读教学计划(推荐五篇)

六年级经典诵读教学计划(推荐五篇)第一篇:六年级经典诵读教学计划六年级经典诵读教学计划一、教学内容:针对六年级学生的特点,根据学校校本课程和国学经典精读,本期教学内容主要是“千字文”和《论语》和古诗词。
通过诵读,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提高学生对国学的理解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汲取知识营养,打下扎实的文字功底,提高学习能力,为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2、通过诵读,使学生阅读经典,亲近书籍,享受阅读的乐趣,美化学生心灵,开发学生心智,在诵读中提升境界。
3、通过诵读,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使学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措施:1、教学形式多样化。
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
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
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4、联系学生生活,注重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注意挖掘经典与现实的结合点,指导学生加强诵读、在实践之中学习。
四、进度安排:周次、内容、课时1 《论语》内容:“学而时习之”。
1 2 《论语》内容:“孝悌为仁之本”。
1 3 《论语》内容:“三省吾生”。
14 《论语》内容:“入则孝,出则悌”。
15 《论语》内容:“敏于事,慎于言”。
16 《论语》内容:“学与思”。
1 《论语》内容:“吾亦欲无加诸人”。
1 8 《论语》内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 9 诗歌:内容:《明日歌》1 10 诗歌:内容:《满江红》、《竹石》11 散文:内容:《少年中国说》12 散文:内容《岳阳楼记》13 散文:内容《江城子〃密州出猎》14 散文:内容《钱思公记》15诗歌:内容《观沧海》16 内容:复习17 内容:复习1 1 1 1 1 1 1第二篇:六年级经典诵读教学计划《经典诵读》教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
小学六年级校本课程“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小学高段校本课程“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修养,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明,发扬中华文明,提高文化底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内容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教材诗词的拓展。
三、教学措施:
1、联系学生生活,注重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注意挖掘经典与现实的结合点,指导学生加强诵读、在实践之中学习。
2、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的美。
四、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教学课时
3 什么是“国学”? 1
4 《出塞》、《从军行》等描写战争的诗 1
5 中秋咏月 1
6 思乡 1
7 爱国是我们做人的本分——爱国诗 1
8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杜甫诗 1
9 《永遇乐》《诉衷情》 1
11 《竹枝词》、《乌衣巷》、《望洞庭》刘禹锡 1
12 《赋得古原草送别》、《忆江南》白居易、《山行》杜牧 1
13 《清明》、《江南春》、《秋夕》杜牧 1
14 《元日》、《泊船瓜洲》、《梅花》王安石 1
《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题西林壁》
15
1
苏轼
《夏日绝句》李清照、《示儿》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
1 16
凉有感》陆游。
六年级二班经典诵读实施方案

六年级二班经典诵读实施方案一. 背景朗诵是中小学生一项重要的素养活动,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的艺术表达形式。
长期以来,学校把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在中小学教育中,朗诵被作为语文教育必要部分之一,已经成为了一个必修的课程之一。
因此,我们也深信“经典鸿鹄,情怀激荡”,在经典诵读中,中小学生将会收获无穷的收获,这将为我们中小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规划目标为了规范各年级学生的朗诵活动,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我们制定了以下规划目标:1.拓宽学生文化视野和审美能力,为其成为未来的文艺人才打下坚实基础;2.发展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及展示能力,培育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3.重视学生对中国文化经典的了解、理解及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鉴赏优秀的文学经典作品,提高学生思想品质和审美情趣。
三. 方案内容1.经典选取:为了培养学生对于经典的热爱和对经典中感性认识的深化,我们将优选国内外优秀文化经典作品作为诵读内容,例如《小燕子》、《茉莉花》、《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
2.朗诵内容:学生将在每周固定时间之前进行朗诵训练,将学过的经典自由选择一首进行朗诵,同时配以简单的表情或肢体语言表达,并参加顺口溜、说唱等互动活动,磨练自身朗读能力。
3.朗诵形式:分组竞赛。
学生可在班级内进行朗诵比赛,组织形式不局限,可以自由发挥,鼓励多元、创新的朗诵形式。
4.评选标准:声音、节奏、语调、停顿、发音规范、肢体表情以及上台表现等多方面进行评分,而评分标准将根据学生不同年级、不同朗诵内容而进行相应的调整。
四. 实施步骤1.制定具体计划。
在开学之初,制定针对性方案,确定开展时间、诵读内容等方向。
2.讲解诵读技巧。
对学生诵读时的呼吸、声音的高低、语速等方面进行讲解,并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和诵读内容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
3.定时评选。
每月末,每班评选出表现最好的学生,获奖者将得到相应的奖品和表彰,以此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朗诵活动。
六年级上册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六年级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一、诵读目标
1、提高孩子们的人文修养,积淀孩子们的文化功底,让孩子们打好传统文化的根基。
2、探索开展传统经典诵读和丰富学生人文底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相互关系。
3、诵读中华、西方经典文,提高儿童智力,发挥学生潜能。
4、在新课标的理念的指导下,力争总结出一些值得推广的教学案例,教学方法。
二、诵读目标
1、本学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15首、西方优秀作品10篇。
背诵古诗15首、西方优秀作品5篇。
2、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把诵读活动融入到生活,拓宽学习渠道。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运用经典文,提高学生的表达水平。
5、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初步培养学生欣赏经典文的能力。
6、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三、诵读的具体措施
1、大力宣传,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
每周定时间诵读,让学生感其声,领其情,通过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
每一个月以小组为单位办一期诵读手抄报。
2、精心筛选,编制经典文背诵篇目。
3、因地制宜,诵读的形式丰富多样。
(1)、集中指导。
教师在课堂进行字音、韵律及抑扬顿挫的背诵指导。
其次,要注意诵读的音乐美。
(2)、分散训练,每周老师都要布置相应的背诵作业,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进行背诵。
(3)、对每周抽出一定的时间,检测古诗文和西方经典的背诵情况。
(4)、赛经典,定期举行经典诵读擂台赛。
(5)、画经典,让学生根据对经典的理解,想象经典的意境,用绘画的形式把经典的内容画出来.。
六年级上学期诵读教案

六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升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古代诗歌:选择一些适合六年级学生的古代诗歌,如《静夜思》、《春晓》等,让学生通过诵读和解析,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古代散文:挑选一些经典的古代散文,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让学生通过诵读和解析,领略古人的智慧和思想。
3. 古代小说: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古代小说片段,如《红楼梦》、《西游记》等,让学生通过诵读和解析,了解古代小说的特点和魅力。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诵读,让学生感受经典文学作品的声音美和节奏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指导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解析、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经典文学作品的内容和意义。
3. 互动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诵读、分享和交流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诵读过程中的态度、参与度和表现力,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2. 成果评价:通过考试或展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经典诵读比赛成绩,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计划第一周:学习《静夜思》第二周:学习《春晓》第三周:学习《岳阳楼记》第四周:学习《醉翁亭记》第五周:学习《红楼梦》片段六、教学内容1. 古代寓言:选取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古代寓言故事,如《愚公移山》、《守株待兔》等,让学生通过诵读和解析,理解寓言的寓意和智慧。
2. 古代历史故事:选择一些精彩的古代历史故事,如《孔子见南子》、《荆轲刺秦王》等,让学生通过诵读和解析,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
3. 古代神话传说:挑选一些富有想象力的古代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让学生通过诵读和解析,感受神话的魅力。
七、教学方法1. 故事法:教师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3年经典诵读的教学计划范文(精选6篇)

2023年经典诵读的教学计划范文(精选6篇)经典诵读的教学计划1中华民族在自己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诵读中华经典诗文,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去认识,就是继承和发扬我们祖先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也是培养小学生人文精神的一个有效途径。
让小学生经常诵读经典诗文,必将使其受益终生。
1、通过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一些做人的思想和行为指导,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2、开设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3、开启少年儿童的潜能,特别是右脑、潜意识的巨大记忆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的智慧,使识字、阅读、记忆、观察、思维、判断、想象、决策、创造、体能、灵感等多方面潜力得到更为科学、更为高效的开发和培育。
课程开设的教学时间:每周开设1节课;其他利用学校课前准备、诵读等课余时间开展活动巩固。
课程开设的教学原则:1、不求甚解,只要熟读会背。
2、不要苛求,要多多鼓励。
不要用同一标准要求全体学生,只要半数以上的学生能背诵,就可以进行下一篇。
3、不一暴十寒,要持之以恒。
4、不要死板,要注重兴趣。
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5、不拘泥形式,教无定法。
人人可以是老师,处处可以为教室。
6、不孤立地教学,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经典诗文教学方法:1、诵读法。
其法只有一句话:“同学们,跟我念。
”只是让儿童多听多念。
带念一遍,再一遍,然后鼓励全班齐念、分组念、个别念、默念??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出声、形、情、味、神。
想方法多听多念。
教学中可以加强范读,以便让学生读时有榜样、有兴趣、有信心。
2、活动学习法。
把经典的诵读与学生的文艺表演、体育游戏等结合起来。
如集体演唱《弟子规》,配乐背诵,边诵经边跳皮筋等。
因此,我班在本学期将计划诵读一下经典诗篇。
经典诵读的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六年级经典诵读计划

六年级经典诵读计划
六年级经典诵读计划
指导思想:
本计划旨在通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健康成人。
活动口号:
做“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少年君子。
活动基本原则:
直面经典,形式多样,水到渠成。
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总体目标是让小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具体目标包括熟练读准、读好更多量的古诗词及经典篇章,正确分析、掌握和阐述诗词意思,诵读60首诗词,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表演能力、运用能力。
经典诗文诵读的内容:
除了《语文课程标准》中附录的小学阶段必须诵读的诗词外,还包括部分经典诗词及重点推荐书目。
活动安排和措施:
利用课前准备、早读等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诵读,学生全员参与。
鼓励学生和家长诵读5分钟,多接触优秀诗文,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
每天早晨、中午10分钟诵读形成常规,利用乘车时间诵读,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放学安排乘车,边背诵古诗名句边安全走出校园,开展一次经典诵读主题活动或读书节。
教学评价:
采用形成性评价和跟踪性评价的方式,评价之鼓励性质大于测试性质。
每周评价为一周的诵读班长,每月评价为诵读展示,弹性评价根据学生需要、结合校内活动适时适度评价。
经典诵读活动方案形式六年级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经典诵读活动方案形式六年级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书桌上,一缕书香随着微风轻轻飘散。
六年级的孩子们,正是汲取知识、培养素养的关键时期,而经典诵读无疑是提升他们文化底蕴的有效途径。
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策划一场别开生面的六年级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传承经典,启迪心灵二、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增强民族自豪感。
2.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三、活动时间:每周五下午3:00-4:30四、活动地点:学校图书馆五、活动对象:六年级全体学生六、活动内容:1.经典诵读(1)提前一周,由语文老师为学生选定经典篇目,如《弟子规》、《三字经》、《增广贤文》等。
(2)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熟读经典篇目,并在周五下午的活动中进行诵读。
(3)设立评委,对学生的诵读进行评分,鼓励优秀者给予奖励。
2.主题分享(1)在经典诵读后,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经典篇目的理解和感悟。
(2)老师进行点评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经典。
3.互动环节(1)开展经典知识问答,检验学生对经典篇目的掌握程度。
(2)举行经典故事演讲,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学生填写反馈表,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下次活动更好地开展。
七、活动组织:1.成立活动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2.确保活动期间,图书馆的环境安静、整洁,设备齐全。
3.邀请家长代表参加活动,共同见证孩子们的成长。
4.拍摄活动照片和视频,记录孩子们的精彩瞬间。
八、活动预算:1.活动场地:0元(图书馆免费提供)2.活动道具:100元(购买奖品、奖品证书等)3.活动宣传:50元(制作海报、传单等)4.总预算:150元九、活动效果预期:1.学生对经典的热爱程度明显提高,阅读能力得到提升。
3.学生在互动环节,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强自信心。
4.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提高,家校共育效果显著。
十、活动后续:1.持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形成长效机制。
XXX小学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XXX小学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阅读能力,提升国学素养;2.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观念,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文化自觉;3.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促进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二、教学内容1.《弟子规》:学生通过诵读《弟子规》,了解“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培养其圆满完成任务的意识和行动力;2.《三字经》:学生通过诵读《三字经》,了解基本的国学知识和道德准则,并提高对汉字的理解和掌握;3.《百家姓》:学生通过诵读《百家姓》,了解中国古代的姓氏文化,并对自己的家族有更深的认识;4.《千字文》:学生通过诵读《千字文》,提高汉字的识读能力,并了解中华文化精髓。
三、教学方法1.课堂诵读:通过老师带领、学生跟读的方式,让学生熟悉诵读技巧和节奏;2.创意表演: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合唱等形式,将经典文学融入生活,提高学生的情感投入和体验感;3.朗诵比赛:通过朗诵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才华,提高经典诵读的成效;4.互动探究:教师和学生一起解读经典文学,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和看法,加深学生对文化传统的理解和认知。
四、教学评价1.定期考核:学生每周通过诵读展示、口述答题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核,确保学生的诵读质量和阅读效果;2.学生展示: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和展示,发挥学生才艺和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家长评价:定期邀请家长进入课堂,观摩学生诵读效果,并进行家长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对教学效果的反馈和建议。
五、教学期望通过本教学计划,希望学生能够:1.熟练诵读国学经典,掌握诵读技巧和节奏;2.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人生智慧;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增强学生的身心素质和品德修养。
六年级二班经典诵读实施方案

六年级二班经典诵读实施方案
一、背景概述
经典诵读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通过诵读中外经典,可以增强学生的语
言能力及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情感和认知。
因此,六年级二班决定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经典的魅力,提高语言文化素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品质。
二、活动方案
1. 活动目标
通过经典诵读,让学生懂得感恩父母、尊敬长者、珍惜生命等一系列价值观念,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2. 活动时间
本次活动为期一年,包含每周一堂经典诵读课。
每堂课时长为40分钟,共计
40节。
3. 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的经典诵读内容主要分为中外经典两部分:
(1)中华经典
学习唐诗宋词、古文观止、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等中华经典文化。
(2)国外经典
学习感恩节演讲、马丁·路德·金的。
六年级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六年级经典诵读教学计划引言:经典诵读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鉴赏能力以及情感态度。
在六年级经典诵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制定一个合理的教学计划,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一个六年级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第一节: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于经典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感知能力。
3. 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思辨和理解能力。
5.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第二节:教学内容1. 选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要,选择一些经典诵读文学作品,如《西游记》、《水浒传》等。
同时,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与学科知识相结合,选取一些相关的诗歌、散文或者经典故事等作品进行教学。
2. 分类:将选取的作品按照文学类型进行分类,如叙事文学、描述文学、议论文学等。
通过这种分类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
3. 内容分析:分析每篇作品的核心内容、情节线索、人物形象等要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
第三节: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作品的背景、作者的创作意图、作品中的重要意象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2. 听读法:教师可以播放录音或朗读诵读作品,让学生聆听并跟读,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音感知能力。
3. 分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让他们共同探讨、解读作品的内涵与意义,培养学生的思辨和理解能力。
4. 表演法:鼓励学生进行诗歌朗诵、角色扮演等形式的表演,激发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演技。
第四节:教学过程1. 注重导入: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导入、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预热教学氛围。
2. 教学建议:教师可以结合每篇作品的特点,提供一些教学建议,如背景知识介绍、阅读方法和审美观点等。
3. 学生参与:要尽量让学生参与到诵读教学中,比如进行小组合作、个人互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六年级二班经典诵读实施方案

《水浒传》:施耐庵 所著,中国古典四大
名著之一
《庄子》:庄子所著,
道家经典著作之一
《孙子兵法》:孙武 所著,中国古代军事
理论的经典之作
《论语》:孔子及其 弟子的言论汇编,儒
家经典著作之一
《史记》:司马迁所 著,中国第一部纪传
体通史
《西游记》:吴承恩 所著,中国古典四大
名著之一
《三国演义》:罗贯 中所著,中国古典四
适合学生年龄段的读物
《论语》:儒家经典,富含人生哲理
《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语 言优美,情感丰富
《史记》:史学名著,了解历史,学 习做人
《唐诗三百首》:唐诗精华,感受诗 歌之美
《安徒生童话》:丹麦童话,培养孩 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格林童话》:德国童话,让孩子了 解世界,认识生活
多元化的题材和风格
课外诵读: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诵读, 可以成立诵读小组,互相监督和帮助
诵读比赛:定期举办诵读比赛,激发学生的诵 读兴趣和积极性
亲子诵读: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诵读活动,增 进亲子关系,提高诵读效果组织学生 Nhomakorabea享和交流
定期组织学生进 行经典诵读的分 享和交流活动
鼓励学生分享自 己的诵读心得和 感悟
引导学生互相学 习,共同进步
题材:包括历史、文学、哲学、 科学等多个领域
风格:包括古典、现代、浪漫、 现实等多个风格
选择标准:根据学生的兴趣和 需求,选择适合他们阅读和理 解的经典作品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如朗读、讨论、表演等,以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经典诵读的实施方式
制定诵读计划
确定诵读内容:选择适合六年级二班的经典诗文
汇报人:
六年级经典诵读活动计划

六年级经典诵读活动计划2020-12-13六年级经典诵读活动计划篇一、六年级经典诵读活动计划一、诵读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在课标第三学段的阶段目标也提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背诵优秀诗文30篇(段)。
落实课标要求,指导学生开展经典诵读,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记忆能力。
二、诵读目标1.背诵本校自编教材《经典读本》。
2.培养学生诵读积累的兴趣和自觉性。
3.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积累文化底蕴。
4.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诵读措施1.每周中午午间活动十分钟,带领学生开展诵读活动。
2.每节语文课前2分钟,带领学生背诵古诗文。
3.按照计划要求,提前布置学生背诵任务,鼓励学生提前背诵,要求按时完成背诵任务。
4.背诵及时检查,采取教师检查、组长检查、学生互查等形式,保证学生按时背诵,完成全部任务。
5.开展诵读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四、星级评价说明(采取五星级评价)五颗星:背诵提前或按时,而且背诵内容非常熟练;四颗星:背诵按时,背诵内容熟练;三颗星:背诵按时,但背诵内容不够熟练;两颗星:背诵不能按时,背诵内容基本掌握,不熟练;一颗星:背诵不能按时,拖拖拉拉,而且背诵内容很不熟练。
篇二、六年级经典诵读活动计划一、经典诵读活动的意义中华经典文化历经岁月淘洗,千锤百炼,是美文中的美文,诵读经典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养成;诵读经典,学生广读博览,有了丰富的语言储备,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打下了宽厚的基础;中华经典诵读还可以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不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古老的中国,了解中华文化,从而更热爱我们的祖国。
二、活动基本原则直面经典,不求甚解,形式多样,水到渠成。
三、活动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对中华经典的诵读,让学生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针对六年级学生的特点,根据学校校本课程和国学经典精读,本期教学内容主要是“千字文”和《论语》和古诗词。
通过诵读,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提高学生对国学的理解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汲取知识营养,打下扎实的文字功底,提高学习能力,为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2、通过诵读,使学生阅读经典,亲近书籍,享受阅读的乐趣,美化学生心灵,开发学生心智,在诵读中提升境界。
3、通过诵读,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使学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措施:
1、教学形式多样化。
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
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
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4、联系学生生活,注重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注意挖掘经典与现实的结合点,指导学生加强诵读、在实践之中学习。
四、进度安排:
周次、内容、课时
1 《论语》内容:“学而时习之”。
1
2 《论语》内容:“孝悌为仁之本”。
1
3 《论语》内容:“三省吾生”。
1
4 《论语》内容:“入则孝,出则悌”。
1
5 《论语》内容:“敏于事,慎于言”。
1
6 《论语》内容:“学与思”。
1
7 《论语》内容:“吾亦欲无加诸人”。
1
8 《论语》内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
9 诗歌:内容:《明日歌》 1
10 诗歌:内容:《满江红》、《竹石》 1
11 散文:内容:《少年中国说》 1
12 散文:内容《岳阳楼记》 1
13 散文:内容《江城子·密州出猎》 1
14 散文:内容《钱思公记》 1 15诗歌:内容《观沧海》 1
16 内容:复习 1
17 内容:复习 1
---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