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与民俗风情
中国传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d37a807a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11.png)
中国传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并提升城市的整体文化品位。
本文将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并探讨其对城市发展的意义和影响。
一、引言1. 艺术性运用传统文化中丰富的艺术形式被广泛运用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如传统的绘画、雕塑、园林建筑等。
通过在城市中建设具有艺术性的景观元素,能够增添城市的文化氛围和艺术品位。
2. 建筑风格运用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形式与风格给人以美的享受。
将传统建筑风格运用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能够使城市的建筑更具中国特色,体现传统文化的魅力。
3. 艺术品的展示通过在城市中设置文化艺术品展示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品和手工艺品,能够让市民和游客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4. 节日活动的举办传统的中国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在城市中举办传统的节日活动,能够让市民和游客更好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乐趣和盛况。
5. 音乐、舞蹈的表演通过在城市中组织传统音乐、舞蹈等演出活动,能够让人们更好地欣赏和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
1. 保护传统文化通过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保护传统文化不被遗忘和淡化。
2. 体现中国特色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的独特精神标志,通过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能够体现中国的特色和独特魅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3. 提升城市文化品位通过运用传统文化元素,能够提升城市的整体文化品位,使城市更具有人文和艺术氛围。
4. 传递传统文化价值观通过在城市景观设计中传递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如尊重自然、和谐共生、人文关怀等,能够引导人们践行传统文化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5. 促进旅游发展通过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市民前来参观和体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并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
景观设计中的文化元素解析
![景观设计中的文化元素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91d8e0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c6.png)
景观设计中的文化元素解析景观设计是指为了满足人们观赏、休闲、娱乐、学习等需求,通过对自然和人工环境进行艺术创作,并结合科学的手段进行规划和设计的一门学科。
而文化元素作为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可以丰富景观的内涵,更可以体现地域特色,增添文化氛围。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景观设计中的文化元素进行解析。
一、历史文化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历史文化元素是指具有历史价值、文化意义以及代表地域特色的元素。
在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融入历史建筑、古迹、文物等元素,展示地方风情和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比如,在设计公园时可以采用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借鉴古代园林的设计理念和布局方式,使游客在游览的同时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
二、民俗文化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民俗文化是指特定地域内人们的习俗、节日、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文化表现。
在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融入民俗元素,创造出具有特殊意义的景观作品。
例如,在公共广场的设计中,可以根据当地的传统节日或庆典活动进行布置,搭建临时性的舞台和庆典装饰,吸引游客参与,增加互动性和参与感,同时也能够传承和弘扬当地的传统文化。
三、艺术文化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艺术文化元素是指以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化元素,如雕塑、壁画、水景等。
在景观设计中,艺术文化元素可以起到点缀景观、增添艺术氛围的作用。
比如,在城市街道的设计中可以设置雕塑作品,让人们在行走中欣赏到艺术之美;在公园的设计中可以利用水景进行艺术创作,形成流动的水景画廊,给人们带来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
四、生态文化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生态文化元素是指以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作为背景的文化元素。
在景观设计中,融入生态文化元素可以呈现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倡导对环境的保护和尊重。
例如,在公园或园林的设计中可以保留或恢复自然湿地、湖泊等生态要素,打造出与自然生态环境融为一体的景观空间,营造出宜人的自然氛围。
总结景观设计中的文化元素是打造与地域特色相融合的景观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风格与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风格与人文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dcdeef84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0d.png)
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风格与人文精神中国传统园林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中国古代,园林被视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是供人赏析的美景,更是一种表达人文情感的手段。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风格以及其体现的人文精神。
一、中国传统园林的元素与特点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风格具有独特的元素和特点,其中包括古典建筑、园林景观、水池湖泊、假山以及植被等。
这些元素相互融合,形成了典型的中国园林的面貌。
古典建筑是中国传统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其精湛的建筑技艺和独特的设计风格而闻名。
典型的例子有北京颐和园和苏州拙政园。
园林景观则通过山石、假山以及建筑物的布置和组合,增加了园林的层次感和美感。
水池湖泊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组成元素,用来呼应自然景观和建筑物,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
园林中的假山则是通过石材或土壤塑造而成,形状各异,给人以虚实相生的错觉。
植被的选择与布置也是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重要方面,以树木、花卉和草坪为主,通过精心打理,营造出宜人的氛围。
二、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理念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理念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体现出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追求。
首先,中国传统园林强调“人合自然”,追求园林与自然景观的融合。
园林的每个构造都力图与自然融为一体,并通过布局和景观的设置,使人们能够亲身感受自然的美。
园林中的水池湖泊和假山是天然山水的再现,树木和花卉的种植则进一步增强了园林的自然氛围。
其次,中国传统园林注重精神追求,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意境的表达。
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园林设计应体现人的精神境界,通过园林景观的设置和摆放,营造出寓意深远的意境。
比如,庭园中的建筑物和假山的摆放往往有着特殊的含义,如以龙为主题的假山象征着帝王之气,而不同类型的桥梁则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融。
同时,中国传统园林通过物质与精神的结合,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园林中的建筑物通常被设计成多功能的场所,既可以供人们赏景休憩,又可以进行文化交流活动。
民俗风情主题公园景观的设计方法——以关中地区为例
![民俗风情主题公园景观的设计方法——以关中地区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90261dfb26fff705cc170a2b.png)
2016年第8期现代园艺景观设计|民俗风情主题公园景观的设计方法—以关中地区为例陈沙沙(宝鸡文理学院美术学院,陕西宝鸡721000)摘要:通过探讨关中地区风情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总结出关中地区民俗风情主题公园应与当地民俗文化和周秦 文化相结合,并提出了具体的景观设计手法。
关键词:民俗文化;周秦文化;景观设计1关中地域景观与传统文化的结合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开始建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景观,宝鸡市作为关中地区具有民俗代表性的地区,在眉县、扶风、凤翔等县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民俗风情园、民俗旅游园等。
关中民俗景观无论是在建筑主体,还是在景观设计方面,都要体现出当地的地域特色,与当地传统民俗文化相结合,通过对民俗旅游开发的整体分析布局,结合形式美法则进行统一部署设计。
通过走访调查扶风关中风情园的实地分析,并查阅了许多文献资料,总结出关中民俗风情园的一些景观设计手法:1.1传统元素与现代手法相结合通过调研能发现,关中民俗风情园中的民俗景观设计表达手法,注重将传统的元素通过现代材料或设计手法表现出来。
植物品种选用关中地区比较有特色的海棠、紫薇等,拴马桩作为一种传统物件,原来是用来拴马绳用的,现在却以现代构成的设计手法散落在草丛里,看上去既有秩序感,又有历史感。
1.2突显地域文化关中民俗风情园园中规划与设计要想标新立异,应注重体现当地地域特色。
游客既可以感受到关中纯朴与粗矿的民风,同时也能近距离感触园林小品的设施;既可以拉近景观元素与游客之间距离,又可以使游客体会民俗景观的质感、沧桑和淳朴,以达到触景生情的效果,显现“原生态风景”的内心感受,冲击视觉记忆。
此外,关中民俗中最基本的农业生活用具被作为陈列的展品呈现给游客,让游客怀念农耕文化,寄思乡愁。
2 周秦文化理念的体现与民俗生活的再现关中宝鸡地这作为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在景观设计方面应使用现代的手法再现周秦文化,如将青铜器经过抽象、变形、再造以后,作为景观雕塑、景观座椅、景观灯具,甚至是景观地面来使用。
浅谈景观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浅谈景观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3f857b90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8b.png)
浅谈景观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方面,景观设计师都会以当地的传统文化为基础,延续传统文化的
文化景观特色,使其得以保存而又不失现代感。
例如古老的青磁文化,它
是中国古代青瓷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颇有其基础,因此把它作为设计素材应用在景观设计中,能够把传统文化得以延续,从而铸就出具有本国文化特色的景观建筑。
另一方面,景观设计也能够强化一个地方的文化特色,用不同的设计
方式将当地特定的文化内涵展现出来,使得当地文化更加丰富。
例如,许
多城市用传统文化来设计它们的环境,无论是以传统景观建筑为主的室内
环境,还是以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为灵感的植物景观,都可以使人们更加
热爱着自己的城市文化,也增进了地方文化的认知度。
此外,利用景观设计可以进行文化传承。
国外民俗文化公园景观设计案例
![国外民俗文化公园景观设计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096978b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38.png)
国外民俗文化公园景观设计案例咱来聊聊国外那些超有趣的民俗文化公园景观设计案例哈。
先说说日本的一个民俗文化公园。
那里面的景观设计可真是把日本的传统元素玩得贼溜。
一进公园,你就能看到用竹子做的各种小装置,像那种竹筒流水的小景,水从竹筒里一滴滴落下来,发出清脆的声响,就像在演奏一首传统的日本小曲儿。
还有日本传统的庭园设计,地上铺着白色的小石子,就像一片迷你的小沙滩,旁边搭配着精心修剪的矮松,形状那叫一个别致,有的像云朵,有的像小山丘。
再加上一些传统的石灯笼,到了晚上,点上灯,那氛围感一下子就拉满了,就好像穿越回了古代的日本人家的院子里。
再看荷兰的民俗文化公园。
荷兰嘛,郁金香是他们的招牌。
这个公园里到处都是大片大片的郁金香花海,各种颜色的郁金香争奇斗艳,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而且这些郁金香可不是随随便便种的,它们被设计成各种图案,有的是风车的形状,这可太荷兰了,毕竟风车是荷兰的标志性象征。
在公园里,还有那种传统的荷兰木鞋展示区。
景观设计师很聪明地把木鞋和周围的植物景观融合在一起。
比如说,在放木鞋的架子旁边种上一些五颜六色的小花,木鞋就像从花丛中长出来的一样,特别有趣。
而且,周围的小路都是用荷兰特色的红砖铺成的,走在上面,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荷兰的小村民,正走在去赶集的路上呢。
还有巴西的民俗文化公园。
巴西人热情似火,他们的民俗文化公园也充满了活力。
公园里有很多巨大的彩色雕塑,这些雕塑都是以巴西的神话故事或者民间传说为原型创作的。
比如说,有一个雕塑是半人半鸟的形象,色彩超级鲜艳,红的、黄的、蓝的颜料涂满了整个雕塑,在阳光的照耀下,简直闪瞎眼。
巴西的民俗文化公园还有专门的桑巴舞表演区域。
这个区域的景观设计也很有特色,地面是用彩色的马赛克拼成的各种桑巴舞的舞步图案。
周围的树上挂着很多彩色的布条,就像舞女的裙摆一样随风飘动。
当桑巴舞表演开始的时候,整个区域就像一个欢乐的海洋,观众们就像置身于巴西盛大的狂欢节现场一样。
景观设计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内涵研究
![景观设计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内涵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27d57e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cf.png)
景观设计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内涵研究景观设计是一门既注重美学效果,也涉及社会文化和环境生态的综合性学科,它通过借助艺术手法和环境科学知识,将人类对自然和历史文化的感性认知和审美情感融于环境建设之中,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文化水准。
从社会意义和人文内涵的角度看,景观设计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激发人们的美感景观设计以营造舒适、美观的人居环境为出发点,将艺术美学应用于环境的营造之中,使人们能够身心愉悦地生活和工作。
景观设计师通过对周边社会、文化、历史等情境的分析,结合目标人群的需求和偏好,选取恰当的素材,构建出一幅幅充满韵味、氛围和情感的画卷,激发人们的美感和审美情趣,提升生活的品质和幸福感。
二、弘扬文化传承景观设计与文化传承息息相关,它既是文化遗产传统的继承,也是新时代文化的展现和呈现。
景观设计师通过对环境建设的文化诠释和文化元素的引入,重新演绎了许多古老的文化符号和传说,弘扬了许多历史文化传承的精神和意识形态,同时也为当代的文化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景观设计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其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贡献。
景观设计师通过对现有生态环境的分析和评估,以及对未来环境建设路径的规划和预测,设计出符合环保要求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建筑布局和植被配置方案,从而有效实现了环境建设和保护两个方面的双重目标,推进了社会和生态的共同发展。
四、增强社会文化认同感景观设计通过在建筑和环境的核心要素中融入当地的历史文化元素和民俗风情,使人们在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中获得了更强烈的文化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
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地形地貌、建筑风格、色彩搭配等方面都能体现出文化多样性和地域特征,更好地满足了人们对精神文化需要的追求,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五、创造良好的社交环境景观设计能够营造出舒适美观、绿色和谐的人居环境,为居民提供多种社交和娱乐场所,创造出更多的社交机会和社区互动活动,使人们在相互交流、合作和分享的过程中增进感情、开阔视野,发挥社会力量和群众智慧,促进社会发展和创新。
民俗风情街设计理念简述
![民俗风情街设计理念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a70fa243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a9.png)
民俗风情街设计理念简述
民俗风情街是一种融合了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的城市景观设计理念。
它以传统
的民俗文化为基础,通过建筑、装饰、商业和娱乐等多种元素的结合,打造出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和文化氛围的城市风景街区。
在民俗风情街的设计理念中,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
通过对当地的
传统建筑、手工艺品、民间艺术等元素的挖掘和利用,将其融入到城市景观中,使游客和居民在这里能够感受到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氛围。
同时,设计者也会引入一些现代元素,如时尚的商业店铺、多样化的餐饮娱乐设施等,以满足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
民俗风情街的设计理念还注重打造一个具有活力和互动性的城市空间。
在这里,人们可以参与到各种传统文化活动中,如民间舞蹈表演、手工艺品制作、传统美食品尝等,同时也可以享受到现代的购物、休闲娱乐等服务。
这种融合了传统和现代的设计理念,使民俗风情街成为了一个充满魅力和活力的城市景观。
总的来说,民俗风情街的设计理念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融合了现代元素,打
造出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氛围的城市风景街区。
它不仅是一个展示当地传统文化的窗口,也是一个具有活力和互动性的城市空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的场所。
通过民俗风情街的设计理念,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同时也可以为城市增添更多的魅力和活力。
传统节日的传统建筑与文化景观
![传统节日的传统建筑与文化景观](https://img.taocdn.com/s3/m/835aa754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f4.png)
传统节日的传统建筑与文化景观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特有的文化现象,它不仅代表了一个民族的历史与传统,也是这个民族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环。
传统节日与节日相关的建筑和文化景观紧密相连,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景观。
本文将探讨传统节日的传统建筑与文化景观,并分析它们在文化传承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建筑与节日——传统节日的见证与展示传统节日的建筑是人们举办庆祝活动、开展各种仪式的场所,更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和见证。
例如,中国春节中的庙宇、庙市等建筑物,象征着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和祈福,也是人们表达感恩的场所。
这些传统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艺术魅力,成为节日氛围浓厚的景点,吸引着游客和参与者。
不仅在中国,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传统节日也有着与建筑密不可分的关系。
例如,印度的狂欢节中,人们会在街头一起跳舞、放烟花,这些活动通常在寺庙附近举行,寺庙成为了人们聚集和融合的场所。
同样地,泰国的水灯节也离不开寺庙和佛教建筑的存在,人们在水边点燃蜡烛,祈福祭拜,纪念往昔的先人。
传统节日的建筑作为文化遗产得以保留和传承,并且通过富有仪式感的庆祝活动,使人们对历史和传统有更深入的了解。
这些建筑物也成为了当地的旅游资源,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文化景观与节日——独特魅力的展现与传承除了建筑物,传统节日还与文化景观紧密相联。
这些文化景观汇集了传统的手工艺、民俗表演、舞蹈、音乐等元素,通过各种形式展示着当地民族的独特魅力,体现了历史和传统的延续。
举例来说,日本的樱花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会赏花、举办野餐、舞蹈等各种活动。
樱花不仅仅是花卉,更是日本文化的象征之一。
人们欣赏樱花的同时,也在传承着自己的文化传统。
同样地,巴西的嘉年华是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传统节日。
在嘉年华期间,各式各样的化妆舞会、歌舞表演、巡游等活动将整个城市装点得五彩斑斓,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嘉年华作为巴西文化的一部分,也成为了推动巴西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传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7213cc0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21.png)
中国传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1. 引言1.1 中国传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的体现,更是城市独特性和个性化的体现。
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是城市景观设计的灵感源泉和精神支柱。
传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不仅可以增加城市景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还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为城市营造出独具特色和魅力的环境。
2. 正文2.1 传统文化元素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传统文化元素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增加城市的历史氛围和文化底蕴,还可以丰富城市的空间美学和人文内涵。
传统文化元素包括建筑风格、园林设计、文化符号、民俗习俗等,这些元素都可以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和应用。
传统建筑风格是城市景观设计中常见的元素之一。
古代建筑中的斗拱、雕梁画栋、斗拱、琉璃瓦等传统元素都可以被巧妙地运用到现代城市建筑中,既可以保留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又可以与现代建筑风格相融合,形成独特的城市景观风貌。
传统园林设计也是城市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古代园林中的假山、池塘、廊亭、小桥流水等元素都可以被灵活地运用到城市公园、广场、景区等场所,打造出舒适宜人的环境,让市民和游客能够在其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文化符号和民俗习俗也可以成为城市景观设计的亮点。
比如在城市街道、广场等场所设置传统文化的雕塑、壁画、标识等,可以让人们在行走间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在节日庆典等活动中,展示传统的民俗习俗,让市民和游客能够亲身参与,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传统文化元素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还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品位和魅力。
通过合理地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可以打造出具有时代感和传统风格并存的城市景观,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
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不仅可以让城市更具特色,还可以让人们更加热爱和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
民俗文化公园设计方案
![民俗文化公园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282a10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35.png)
四季花卉图二
睡莲
百 子 莲
八仙花
雪松
杨树
腊梅
秋季植物配置
节点效果图三
红松
枫叶 大丽菊
银杏 荷兰菊
枫叶 荷兰菊
枫叶 银杏 梧桐树
地面铺设
圆 形 石 踏 螺 旋 草 坪
铺地布置图
曲线铺路
甲骨造型
流
雕
水
纹
铺
铺
路
路
鱼 鳞 造 型
棋 子 路
行浓缩和提炼充分围绕主题布局,结合四季的变化创造出无限飘渺的意境,让更多的 人了解我国古老灿烂的民俗文化,
二、设计取材
总平面图
交通分析图
景观视线图
功能分析图
景观夜视图
节点效果图一
节点效果图二
节点效果图三
春季植物配置
四季花卉图一
报春花 花桃
桃花
杏花
炮仗花
翠竹
银翘
垂柳
夏季植物配置 冬季植物配置
民俗文化公园设计方案
看山看水独坐 听风听雨高眠 花开花落年年 客去客来日日
序
彼黍离离 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 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目录
设计说明
一、设计构想
1 景观的主题文化:民俗文化主题 2 设计主题:梦回远古神话 3 设计风格:四季迥异的自然园林风格 4 设计目标:借助梦回远古神话这一主题,对古代各种神话、传说文化进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c9bedc2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ba.png)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在中国越来越受到重视。
传统的园林文化元素,如汉唐园林的构造、宋元园林的造园技艺、明清园林的观赏方式等,都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不仅丰富了现代园林景观的内涵,更为人们创造了更加富有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生活空间。
本文将分析和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旨在更好地发掘和传承中国传统园林文化。
一、汉唐园林的构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汉唐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的典型代表,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其构造的特点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汉唐园林强调均衡和对称,注重园中建筑和自然景物的相互配合,追求整体布局的和谐美。
这种构造特点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通过空间布局、建筑结构、植物配置等多方面体现出来。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精心的设计,打造出具有汉唐园林特色的景观空间,为人们带来一种回归自然、高雅淡泊的心境体验。
宋元园林以其精湛的造园技艺和精美的工艺而闻名,其造园技艺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宋元园林注重造园的技艺和技术,对于植物的利用、石材的利用、水景的利用、园林小品的设置等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经验。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通过运用宋元园林的造园技艺,将园林景观打造得更加精致、细腻、富有意境,并且提升了园林景观的整体品质和观赏性。
明清园林注重观景体验,追求情景的变幻和景致的险峻。
其观赏方式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明清园林通过布局的设计和景观的设置,引导人们通过桥、亭、廊、岛等园林构筑物,体验不同的景观场景。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可以借鉴明清园林的观赏方式,通过构筑物的设置和景观的调配,为人们创造出更加多样、丰富、具有参与性的园林观赏体验。
民俗风情园建设方案
![民俗风情园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cb4352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44.png)
民俗风情园建设方案民俗风情园是一个集展示、传承和体验民俗文化的场所。
其建设旨在通过展示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使游客能够深入了解和体验各地不同的民俗风情。
下面我将提供一个民俗风情园建设方案,展示该园的特色、功能以及各项建设措施。
一、民俗风情园的特色1. 多样的民俗文化展示:园区内将展示各地的传统民俗文化,如传统艺术、民间手工艺、传统节庆等。
这些展示将通过场景还原、艺术展览等形式进行,使游客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不同地方的民俗风情。
2. 互动体验的活动项目:园区内将设置各种互动体验项目,如传统手工艺制作、民俗游戏、传统服装试穿等。
这些活动可以增加游客的参与度,使游客能够亲身体验和感受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3.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园区的建设将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采用生态环保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园区内的绿化植物和生物多样性。
二、民俗风情园的功能1. 展示和传承民俗文化:通过展示各地的传统民俗文化,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传承和交流。
2. 旅游景点:作为一个多样化的旅游景点,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推动地方旅游业的发展。
3. 学习和教育基地:为学生和社会公众提供学习和了解民俗文化的场所,举办各种学术研讨和文化培训活动。
4. 休闲娱乐场所: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和放松身心的场所,举办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如表演、音乐会等。
三、民俗风情园的建设措施1. 规划设计:在选定的场地内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包括展示区、互动体验区、学习区、休闲区等。
设计要求符合民俗文化的特点,尽可能还原传统场景和建筑风格。
2. 建筑和设施:选择符合民俗文化特色的建筑材料和风格,努力还原传统建筑风貌。
在园区内设置展示馆、活动场地、教室、餐饮场所等必要的设施,为游客提供便利。
3. 展览和展示:设立专门的展览馆和展示区,展示各地的民俗文化,并通过多媒体技术、沙盘模型等形式进行场景还原,使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
浅析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
![浅析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bd20df7650e52ea54189879.png)
浅析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一.研究背景国外民俗旅游发端于19世纪中叶的欧美发达地区,由于主题公园景观口趋回归真实性和民族性,一些人造景观逐渐被摒弃,更多的主题是朝历史、文化上发展。
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是主题公园的灵魂,现代主题公园之间今后的竞争将主要集中在文化内涵的选择(主题定位)、文化内涵的表现(产品设计)和文化内涵的扩充(活动策划)三个方面。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旅游业高速发展,并迅速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产业。
随着观念与技术的不断改变与提高,民俗村的这种主题展示方式已经逐步转变成主题公园的展示方式,而这种方式也更加成熟和完善。
在这个时期内,国内外学者对民俗主题公园的理论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经济和管理方面。
二.我国的民俗主题公园我国民俗主题公园的发展多以国外旅游主题公园的发展理念、方式、规范与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有机结合,而且这种结合也将是我国主题公园未来发展的一大主要方向。
20世纪90年代以来是我国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的大发展时期,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北京中华民族园、昆明云南民族文化村、上海中华民族大观园、江苏吴文化公园等几十家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相继建成。
可以看出我国民俗主题公园的建设数量与速度与口俱增,已经成为了我国主题公园的主要发展模式。
三.民俗文化按照泰勒的观点:文化是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和习惯,例如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其他等等所形成的一个复杂的整体。
民俗文化就是以民间文化和民俗风情为主体的民族民间的物质上、精神上和制度上的传统。
四.民俗主题公园民俗主题公园是主题公园的一个分支,是现代主题公园与民俗学共同发展的交汇产物。
民俗主题公园既是现代主题公园中展示民俗文化、民俗事项的一种类型,也是现代主题公园开发模式中的一种。
因此,我们将民俗主题公园定义为:以民俗文化为主题,为了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体闲娱乐需求和选择而建造的一种具有创意性游园线索和策划性活动方式的园林景观形式。
创意设计中的民俗文化展现
![创意设计中的民俗文化展现](https://img.taocdn.com/s3/m/b1ed6d45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c4.png)
创意设计中的民俗文化展现民俗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魅力。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观念的转变,民俗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而创意设计作为现代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民俗文化相结合,能够为传统民俗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创意设计中的民俗文化展现。
一、民俗文化元素的提取与运用在创意设计中,民俗文化元素的提取与运用是展现民俗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设计师可以从传统民俗文化中汲取灵感,将具有代表性的图案、色彩、符号等元素融入到设计中,使作品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气息。
例如,在传统剪纸艺术中,常见的图案有蝴蝶、鱼、花等,这些图案代表着吉祥、幸福、美满等寓意。
设计师可以将这些图案运用到包装设计、家居用品设计、服装设计等领域,使作品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韵味。
二、民俗文化主题的设计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设计作品,能够更好地展现民俗文化的内涵和魅力。
设计师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民俗文化特色,设计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创意产品。
例如,以苗族银饰、苗绣等为主题的饰品设计,以土家族织锦、蜡染等为主题的家居用品设计等。
这些作品不仅能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还能够让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
三、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结合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结合,是展现民俗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设计师可以通过对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创新,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创意产品。
例如,在传统陶瓷工艺的基础上,设计师可以运用现代陶瓷工艺技术,创造出具有独特造型和色彩的陶瓷艺术品;在传统刺绣工艺的基础上,设计师可以运用现代纺织技术,创造出具有独特图案和色彩的纺织品等。
这些作品不仅能够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还能够传承和发扬传统工艺文化。
四、跨界合作与民俗文化的传播跨界合作是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通过跨界合作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
宋韵 文化景观设计案例
![宋韵 文化景观设计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6883100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02.png)
宋韵文化景观设计案例一、项目背景。
咱杭州啊,那可是宋朝时候就超繁华的地儿。
为了把老祖宗传下来的宋韵文化好好地展示给现代人看,就打算搞这么一个宋韵主题公园。
这个地儿原来是个普通的小公园,但是地理位置超棒,周围居民也多,正好能让大家都来感受宋韵文化的魅力。
二、整体布局设计。
1. 入口区宋式门楼迎宾。
一走到公园入口,就有一个超级气派的宋式门楼。
这个门楼可不像现在那些普普通通的大门哦。
它的屋顶是那种典型的宋代歇山顶,飞檐翘角,就像鸟儿展翅一样。
门楼的柱子又粗又壮,上面还刻着精美的宋代花纹呢,像什么缠枝莲纹啊之类的。
在门楼两边呢,站着两个穿着宋代服饰的人偶(当然是假的啦,不过做得超级逼真),就像古代的门童在迎接客人一样。
游客一到这儿,就感觉自己像是穿越回宋朝,要去参加一场盛大的游园会。
2. 中心景观区宋式园林核心。
这里面有一个大大的湖,湖水清澈得很。
湖的形状啊,是按照宋代绘画里的那种山水意境设计的,曲曲折折的,可不是那种方方正正的现代湖。
在湖中间有个小岛,岛上种满了梅花树。
为啥种梅花呢?因为宋朝人可喜欢梅花了,写了好多关于梅花的诗词呢。
到了冬天,梅花盛开,那景色简直美炸了。
湖的周围是一圈宋式回廊。
这个回廊啊,有顶有柱,柱子上还挂着一些宋代的灯笼。
游客可以在回廊里散步,一边欣赏湖景,一边看看那些灯笼上画的宋代故事,什么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宋朝版的演绎啦之类的。
回廊的墙壁上呢,还有一些宋代名人的诗词刻在上面,像苏轼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之类的,走在这儿就像在和宋代的文人墨客对话。
3. 休闲区宋风庭院错落。
这个区域是为了让游客能休息放松的。
有好几个宋式庭院,每个庭院都有自己的特色。
有的庭院里种满了竹子,走进院子,那股子清幽的感觉就上来了,这就有点像宋代文人喜欢的那种高雅的居住环境,“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嘛。
庭院里的桌椅也都是按照宋代的样式打造的。
桌子是那种矮脚的,椅子是那种有着弯弯扶手的太师椅。
游客坐在这儿,喝着茶(公园里有专门提供宋式茶饮的地方哦),感觉自己就像个宋代的富家公子或者千金小姐在休闲呢。
民俗风情街设计理念简述
![民俗风情街设计理念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c5413f5f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c9.png)
民俗风情街设计理念简述
民俗风情街是一种融合了传统民俗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城市景观设计理念。
它不仅是一个商业街区,更是一个展示当地特色文化和传统手工艺的场所。
在民俗风情街上,游客可以品味到当地的美食、购买到特色手工艺品、欣赏到传统表演,同时也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地方文化氛围。
在民俗风情街的设计中,注重保留和传承当地的传统建筑风格和民俗文化元素。
街道两旁的建筑风格通常以当地特色民居为蓝本,采用传统的建筑材料和工艺,打造出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建筑群。
同时,街道上的装饰和摆设也会融入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品,如陶瓷、刺绣、木雕等,让游客在购物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当地的文化魅力。
除了建筑和装饰,民俗风情街的设计还注重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在街道的规
划中,通常会设置一些文化展示区和表演舞台,供当地艺人和手工艺人展示他们的才华和技艺。
这样不仅可以吸引游客,也可以为当地的艺术家和手工艺人提供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总的来说,民俗风情街的设计理念是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相结合,通过保留
和展示当地的传统建筑、手工艺和文化表演,为游客呈现出一幅浓墨重彩的地方风情画卷。
这种设计理念不仅可以吸引游客,也可以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一种有益的城市景观设计模式。
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景观设计案例
![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景观设计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31cf09c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18.png)
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景观设计案例那我给你讲个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案例吧。
你想啊,这奥森公园可是把传统文化融合得相当巧妙呢。
就说里面的山水布局吧,这可大有讲究。
中国传统文化里不是讲究山水相依嘛,就像古代的那些山水画一样,有山有水才有灵气。
奥森公园里的山,虽然不是那种高耸入云的大山,但也是高低起伏,错落有致。
这就有点像咱们传统园林里造山的手法,讲究个“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再看看公园里的水系,弯弯曲曲的,就像一条灵动的玉带穿梭在山林之间。
这和咱们传统文化中对水的理解是一致的,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灵动的象征。
而且啊,在水边还设置了一些传统风格的亭子。
这些亭子可不仅仅是为了让人休息,它们就像是画龙点睛之笔。
坐在亭子里,看着山水景色,你就感觉自己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的山水画卷之中。
还有啊,奥森公园里面的植物配置也和传统文化有联系。
你看那些四季常青的松柏,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松柏可是象征着长寿和坚韧不拔呢。
它们就像一个个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充满传统文化韵味的景观。
到了春天,桃花、杏花盛开的时候,又有点像古代诗词里描写的那种“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美妙场景。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苏州的拙政园。
这拙政园啊,简直就是传统文化与景观设计完美结合的典范。
一进园子,你就能感受到那种浓浓的江南水乡的韵味。
园子里的建筑布局那是相当有门道。
亭台楼阁、轩榭廊坊,每一个建筑都有它自己的名字和独特的功能,就像一个大家庭里的各个成员,各司其职。
比如说那个香洲吧,它就像是一艘停在水上的船。
这就体现了传统文化里的一种浪漫情怀,把建筑和水结合起来,让人感觉仿佛可以驾着这艘船在水上遨游。
还有那些花窗啊,雕工精美极了。
透过花窗看外面的景色,就像是在看一幅幅流动的画。
这花窗的设计可是传统园林艺术的精华所在,它巧妙地把园子里不同的景色分割又融合起来,就像中国传统绘画里的留白一样,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
中国园林艺术与民俗文化的联系
![中国园林艺术与民俗文化的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67f756fe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2b.png)
中国园林艺术与民俗文化的联系园林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而民俗文化则是中国人民特有的生活方式和习俗的总称。
中国园林艺术与民俗文化在许多方面存在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仅体现在建筑形式上,更融入了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理解。
本文将从园林艺术与民俗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文化内涵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园林艺术与民俗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园林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宫殿和寺庙的建筑,而民俗文化则深植于中国人民的生活之中。
两者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历史,但在许多方面存在着相互影响和渗透。
古代中国的园林以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为主,融合了自然山水的意境和人工建筑的艺术,兼具美感与实用性,赢得了世人的赞誉。
而民俗文化则来源于中国人民对自然和生活的理解,包括传统的节日庆典、民间舞蹈和民间音乐等,这些都是中国园林艺术中的重要元素。
随着时间的推移,园林艺术和民俗文化逐渐融合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园林艺术。
二、园林艺术与民俗文化的文化内涵中国园林艺术和民俗文化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审美追求。
园林艺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追求自然山水的优美景观,并将其融入到建筑中。
而民俗文化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社会联系,例如传统的戏曲表演、民间舞蹈和民间音乐等都是人们通过特定的形式来凝聚情感和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这种和谐共生和情感表达的特质使得园林艺术和民俗文化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园林艺术与民俗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随着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园林艺术和民俗文化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园林艺术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中,通过融入传统园林的理念与现代建筑相结合,创造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现代园林作品。
这些作品既传承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又与现代社会相契合,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同时,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节日庆典、民间舞蹈和民间音乐等都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通过参与和传承这些民俗活动,人们能够感受到自身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并从中获得身心的愉悦。
如何为民宿设计一个符合当地文化与风俗的主题
![如何为民宿设计一个符合当地文化与风俗的主题](https://img.taocdn.com/s3/m/8d4763a6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1d.png)
如何为民宿设计一个符合当地文化与风俗的
主题
在为民宿设计一个符合当地文化与风俗的主题时,首先需要考虑的
是民宿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当地的文化背景。
通过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传统、民俗习俗等因素,才能更好地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主题,吸引
更多的游客。
下面就从装修风格、设施布局、服务特色等方面进行具
体探讨。
在民宿的装修风格上,可以选择当地特色的建筑风格或装饰风格作
为主题。
比如,如果民宿位于古镇,可以采用仿古建筑风格,添加传
统的木质家具、古色古香的装饰品,营造出怀旧温馨的氛围。
如果民
宿位于海边,可以选择海洋主题,以蓝色和白色为主色调,配上海洋
元素的装饰,让客人仿佛置身于海洋世界之中。
设施布局方面,可以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进行布置。
比如,在北方
民宿可以设置一个暖炕,让客人体验传统的取暖方式;在南方民宿可
以建一个小花园或露台,让客人在阳光下晒晒太阳。
此外,还可以根
据季节特点进行设计,比如夏季可以设置一个凉爽通风的休息区,冬
季可以增加一些暖色调的灯光和装饰,为客人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在服务特色方面,可以结合当地的文化和风俗,推出一些具有地方
特色的活动和体验。
比如,可以组织客人参加当地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或者安排民俗表演、手工艺活动等,让客人亲身感受当地的文化
魅力。
总的来说,为民宿设计一个符合当地文化与风俗的主题,需要结合地理位置、文化传统和客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从装修风格、设施布局到服务特色等方面精心打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吸引更多的客人。
希望以上建议能对您有所帮助,祝您的民宿运营顺利,客源不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景观设计的意义
有专家指出,21世纪是一个重视人的需要和消费的世纪。
当前政府部门提得比较多的一个概念就是“人性化”,由此延伸出“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等等理念。
这是时代的变化,也是时代的进步。
到眼下的后工业时代,大家才知道“人”是第一重要的因素,资源倒处于次要的地位。
这也意味着居住在土地之上的人们已经成为重要的对象,因为“人”最终还是居住在这块土地之上的创造者。
所以我们的房地产开发商要看到这个本质,要真正地围绕着“人”的需要和消费而不是围绕着资源、商店或楼堂馆所来设计城市中有限的土地,这就是我们所讲的景观设计的人性化。
不用置疑,当下的时代,已经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设计时代了。
景观设计的主要功能就是实现人居的人性化。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过这样一句话:人,诗意的栖居。
眼下有多少人能够诗意化的栖居呢?对大多数普通老百姓而言,诗意的生活真是一个梦。
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叫老百姓放弃自己的梦。
每个人都有作梦和追求梦想的权利。
从此角度理解人性化这个主题,首先要理解景观的概念,然后再回到景观设计的最深层次的目的——设计良好的人性化的环境上来。
什么是景观?景观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客观存在物与充满活力的人类生活空间。
景观有多层含义。
过去我们一般认为,景观就是绿化,就是栽几棵树,就是立一个雕塑,装几盏灯,让街道漂亮一点,其实这是景观最肤浅的含义。
景观深层次的含义是以人为中心的居住的含义,是社区的含义。
也就是说,一个场地空间以及居住在这个场地空间上人的整体才能构成景观,因此景观包含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和土地的关系。
所以,从社会学意义看,景观的本质含义就是社区。
景观作为建筑学意义的概念,它还是人工设计的产物,它必然打上人的痕迹,即将人的现实审美需求,通过一系列的物质材料手段实现有效的展示和显现。
从民俗学意义上说,景观设计也是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展示窗口,是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
二、八月楼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的基本思路
1、设计理念:基本思路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特。
所谓“特”就是以特色取胜,以湘西民族文化特色进行宏观的整体规划和具体的包装与设计。
明珠度假村的环境设计和室内装修设计可以说是湘西目前比较成功的设计。
在特色上明显比市内一些酒店要高明得多。
2、风格定位:风格就是独特的个性。
目前国内的商业步行街多是千人一面。
北京王府井搞个步行街,搞些民俗雕塑;长沙有个黄兴路,也搞个步行街,也搞一些民俗雕塑;我们吉首有个湘泉步行街,也搞几个民俗雕塑,完全是照搬照抄,克隆人家的风格。
八月楼步行街再也不要重蹈覆辙,克隆人家。
要有一个新的定位。
我把它定位于三个方面:家园定位;社区定位;文化定位。
家园定位是消费者的感觉定位,这是情感的诉求。
是商业营销的重点。
社区定位是物业管理定位,是开发商的定位,也是营销要考虑的策略问题。
文化定位是内在的灵魂定位。
杭州的清河坊是真正意义的文化商业步行街。
但是要做到它那个样子太难了。
上海的豫园、成都的锦里也是在文化包装上下大工夫的,因此古色古香。
北京的牛街是著名的回民街,就是那里有座清真寺。
北京的秀水街是老外购物一条街,但是不珍惜,撤了。
一条特色街也就没有了。
八月楼的名字很响亮,是带有浓厚文化意味的名字,也是无形资产,要围绕这三个字作文章。
文化是经济的灵魂,文化定位做好了,是可持续性发展的定位,它决不是虚的定位,其本质是综合定位。
文化不是一个空洞无物的帽子和标签符号,文化有其具体的内涵,文化是一个地域或民族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湘西民族文化以土家族、苗族文化为主。
文化
主要通过民间的习俗、生产、制度、信仰、文学、音乐、舞蹈、医药、科技等等方面体现出来。
它以活态化的存在方式传承和延续,在社会生活方面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要充分利用湘西的民族文化资源实现民族文化的有效资本化,形成步行街的民族文化特色。
要有标志性建筑。
建议修一座顶天立地的八月楼。
可以借鉴土家冲天楼、土家摆手堂牌坊、苗族碉楼等传统建筑形式修造。
目前宣传定位的字眼是购物、旅游、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的“湘西名片”。
还是比较空洞,也没有突出重点。
什么都想做,结果什么都做不好,伤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要突出重点。
对外的定位要考虑旅游、购物这两大因素。
可否建成湘、鄂、川、黔边区最大的旅游品销售批发市场?(市场分析与前景预测。
略。
)
对内的定位:家园与社区。
(市场调查与分析分析。
略)
3、材料选择:可以在环保问题上做点文章,比如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考虑使用较多的湘西本土原生态材料,包括装修材料。
我们湘西的石头多,石匠多,可惜大多数都只给死人打碑去了。
浪费了人才和资源。
要注重湘西原产的竹、木等环保绿色材料。
要以石料、木料等非金属材料的选用为主;现代金属类建筑材料为辅。
不是材料越豪华越好,不是越贵越好。
三、民族特色的把握
所谓民族特色是内在的内容、精神、理念和外在的包装材料组合而成的有机统一的审美整体和审美效应。
是给人留下的美好的深刻的独特印象。
不要一味地只注重外在的包装,即过分关注物质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花垣县前几年选择的城市不锈钢栏杆,事实证明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民族特色的把握更要注重内在的品质的打造,如物业的管理、信誉的建立、形象的定位、服务的水平、良好的口碑等等。
民族特色的把握上应注意处理好三个关系:
1、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2、包容性与主导性的统一。
3、地域性与选择性的统一。
民族性的运用就是要立足湘西本土,体现湘西民族民间文化发展的实际,代表湘西本土文化的地域性特色。
在步行街的景观设计中一般以外在的建筑形式和装修手段得以体现。
但不要一味地搞马头墙和黑瓦青砖。
时代性是人类文化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共同特征。
我们提倡运用湘西本土民族文化符号的同时,不能盲目的排外和放弃外来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外来我用。
民族性不是保守性,没有固定不变的民族性。
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特定的生活方式和民俗特色,有传承本民族文化的一整套运行机制。
同时,每个民族的文化也会因为必然要与其他的民族文化发生融合与交流而产生包容性的问题。
湘西文化的特征就是具有广泛的包容性。
从地域上看,既有楚文化、巴文化的影响,也有本土民族文化中的土家、苗族文化的影响;从民族文化构成来看,明显受到南方诸多民族尤其是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这种情况下,整体规划与设计时面临一个取舍的问题,要体现主导性,也就是要选择和坚持民族的主体文化策略。
湘西的民族主体是两个:土家族和苗族,因此要围绕这两个民族的文化主体进行包装策划。
湘西土家族和苗族的民俗风情是主要的包装元素,可以充分利用。
地域性是民族性的空间显现。
也可以用建筑形式进行有效包装。
但是要注意加工、改
造、选择和美化。
张家界土家风情园的土家冲天楼是成功的设计。
它既是民族的,又是时代的;既是地域性的,也是选择性的。
其选择就是在土家吊脚楼和转角楼的基础上,进行现代设计,实现了土家吊脚楼的现代转型,它奇妙之处就在既像吊脚楼,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吊脚楼。
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成功的设计,它已经成为土家风情园的标志性建筑。
八月楼的标志性建筑将是什么?是否也就建一座八月楼?从民俗风情角度看,当然可以纪念苗族农民起义英雄吴八月,可以成为一个小型的纪念馆,做到馆楼合一。
将历史博物馆与观光旅游购物有机结合。
凤凰的虹桥艺术楼没有策划和包装好,浪费了文化资源。
总之,商业步行街的设计,表面上是一个经济问题,其实质还是一个文化问题。
作为地域性的文化名片,一定要在本土民族文化资本化方面上做足文章,做好文章。
作为历史久远、文化独特、民风古朴的湘西,开发和利用本土民族文化资源,实现民族文化的资本化,为当代商业发展服务,大有可为,大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