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全册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配套课件ppt精品课件(19份)8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配套课件ppt精品课件(19份)8](https://img.taocdn.com/s3/m/985f1dcdc8d376eeaeaa319e.png)
21岁的文天祥以“法天不息”的命题,对
策朝廷集英殿,深受考官的赏识,从而一 举状元及第,名扬天下,但他并不贪图名 利,谋取高官厚禄,而是想改革弊政,为 民造福。只是由于当时权奸把持朝政,卖 官鬻爵;外族觊觎疆土,不断侵扰;内忧 外患,矛盾重重,使他有志难展,力不从 心。不过,他仍不改初衷,在任内锲而不 舍地兴利除弊,减免农民赋税,关心人民 疾苦,医治战争创伤,让百姓休养生息, 虽因此多次受到贬迁和黜降,可他忧国忧 民之心始终不变,因而受到人民的衷心爱 戴。
官厚禄进行诱降,而文天祥却以
《过零丁洋》一诗作为回答。面对 这首具有崇高民族气节的诗篇,张 弘范自惭形秽,只好灰溜溜地作罢。 到达北京后,文天祥被元军整 整囚禁三年,在精神上和肉体上受 到难以言喻的折磨和痛苦。最为严 峻的是,元朝统治者千方百计地对 他进行劝降的攻心战,晓以利害, 示以祸福,只要他稍作屈从,马上 便会官高爵显,荣耀无穷。可是我 们这位民族英雄,硬是威武不屈,
文天祥陵园全景
文天祥之墓
四、设计墓联
取义成仁千秋颂, 留取声名万古香。 忠肝义胆惊天地,浩然正气写春秋。
赤胆忠心传正气, 誓死为国留芳名。
破碎河山余正气,英灵风雨护荒丘。 立胆义为昭千古,存心从忠著万年。
埋骨青山画忠烈,碧血丹心传英名。
对联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一、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二、平仄相合,仄起平收。 三、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四、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张挂的对联,传统做法是竖贴着,
留取丹心照汗 青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配套课件ppt精品课件(19份)12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配套课件ppt精品课件(19份)12](https://img.taocdn.com/s3/m/81b27adb172ded630b1cb6a3.png)
重点揣摩
2、作者在第三段中说“我成了山人”可最后又说 “也不能不下楼去”,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这两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含蓄深沉地吐露了 思国怀乡的情怀 (1)表达了作者渴盼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 (2)突出主题(或衬托、照应) 理由:
明确:说说理由
“成了山人”,说明自己如在仙境中生活,按
1. ……风是透明的猛兽,奔踹而来,呼啸 而去。(感觉好吗,别扭吗?)
2.栏杆三面压人眉睫是青山 碧螺黛迤俪的边愁欲连环 叠嶂之后是重峦,一层淡似一层 湘云之后是楚烟,山长水远 (这一句是否大败诗意?能改得好些吗)
让我们来给余光中修改文章:
思考:这些句子真的完美吗?可否更好些?
1. ……风是透明的猛兽,奔踹而来,呼啸 而去。(透明的巨浪,排山而来,呼啸而 去…… ? 2.栏杆三面压人眉睫是青山 碧螺黛迤俪的边愁欲连环 叠嶂之后是重峦,层层淡 ? 湘云之后是楚烟,山长水远
一抬头就照面苍苍的山色 咫尺大陆的烟云 一缕半缕总有意缭在 幕幕北望的阳台
北望 北 望
而历史,炊黄粱也无非一梦 多少浪子歌哭在江湖 最后总是向昆仑的荒古 落下鸿蒙一丸老太阳
那几盆海棠和仙人掌上
栏杆三面压人眉睫是青山 碧螺黛迤逦的边愁欲连环
炼不完,一炉赤霞与紫霭
月,是盘古的瘦耳冷冷 在天安门小小的喧哗之外
———— 余光中
乡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愁
余光中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大陆/在那头
高中语文必修一课件全集1
![高中语文必修一课件全集1](https://img.taocdn.com/s3/m/73ba675790c69ec3d5bb755f.png)
• 对比反衬的手法
最后三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下阕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 回忆了青年时代的革命活动.
下阕开头哪两个字标志着词人由上阕的写景 转入对往事的回忆?
• “曾” “忆”
• 词的上下阕在写法上也有分工,常常上阕 写景,下阕抒情。
说说对“峥嵘岁月”的理解。
• “峥嵘岁月”是对往日不平凡的斗争生活的 形象概括。指不平常的斗争岁月。
沁 园 春 长 沙
词
• 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 起源于两汉,奠基于隋、唐,兴盛于宋 代。它原本是配合燕乐( “燕”通 “宴”)曲调的歌辞,但在发展中逐渐 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词, 又叫“曲子词”“长短句”等。
•
唐诗 宋词 元曲
• 每一首词都有词牌。最初的词都是配乐 歌唱的,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做“词 调”,各种词调的名称便是“词牌”, 如“沁园春”、“满江红”、“西江月” 等。
品赏诗歌首先要捕捉意象
意象:意即感情,象是景物。 意象是融合了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 可感的客观景物。
意象: 湘江、橘子洲、万山、层林、 漫江、百舸、鹰、鱼
霜天 、 寥廓 、 苍茫大地
意境 ——壮阔
课堂练习 ⑴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上阕(què) 携来(xié) 百舸争流(gě) B.奇葩(pā) 橘子(jú) 挥斥方遒(qiú) C.岁月稠(chóu) 峥嵘(zhēng) 浪遏飞舟(è) D.惆怅(chàng) 寥廓(guō) 沁园春(qìn)
• 上阕就是这样通过写景,提出“谁主沉浮” 的问题,表达了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
• “自古逢秋悲寂寞”,古人写秋多怨秋、悲秋。 “风急天高猿啸哀”、“草木摇落而变衰”、 “秋风秋雨愁煞人”等等。
最后三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下阕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 回忆了青年时代的革命活动.
下阕开头哪两个字标志着词人由上阕的写景 转入对往事的回忆?
• “曾” “忆”
• 词的上下阕在写法上也有分工,常常上阕 写景,下阕抒情。
说说对“峥嵘岁月”的理解。
• “峥嵘岁月”是对往日不平凡的斗争生活的 形象概括。指不平常的斗争岁月。
沁 园 春 长 沙
词
• 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 起源于两汉,奠基于隋、唐,兴盛于宋 代。它原本是配合燕乐( “燕”通 “宴”)曲调的歌辞,但在发展中逐渐 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词, 又叫“曲子词”“长短句”等。
•
唐诗 宋词 元曲
• 每一首词都有词牌。最初的词都是配乐 歌唱的,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做“词 调”,各种词调的名称便是“词牌”, 如“沁园春”、“满江红”、“西江月” 等。
品赏诗歌首先要捕捉意象
意象:意即感情,象是景物。 意象是融合了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 可感的客观景物。
意象: 湘江、橘子洲、万山、层林、 漫江、百舸、鹰、鱼
霜天 、 寥廓 、 苍茫大地
意境 ——壮阔
课堂练习 ⑴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上阕(què) 携来(xié) 百舸争流(gě) B.奇葩(pā) 橘子(jú) 挥斥方遒(qiú) C.岁月稠(chóu) 峥嵘(zhēng) 浪遏飞舟(è) D.惆怅(chàng) 寥廓(guō) 沁园春(qìn)
• 上阕就是这样通过写景,提出“谁主沉浮” 的问题,表达了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
• “自古逢秋悲寂寞”,古人写秋多怨秋、悲秋。 “风急天高猿啸哀”、“草木摇落而变衰”、 “秋风秋雨愁煞人”等等。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配套课件ppt(19份打包)16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配套课件ppt(19份打包)16](https://img.taocdn.com/s3/m/e521d4a2b9d528ea81c77995.png)
官厚禄进行诱降,而文天祥却以
《过零丁洋》一诗作为回答。面对 这首具有崇高民族气节的诗篇,张 弘范自惭形秽,只好灰溜溜地作罢。 到达北京后,文天祥被元军整 整囚禁三年,在精神上和肉体上受 到难以言喻的折磨和痛苦。最为严 峻的是,元朝统治者千方百计地对 他进行劝降的攻心战,晓以利害, 示以祸福,只要他稍作屈从,马上 便会官高爵显,荣耀无穷。可是我 们这位民族英雄,硬是威武不屈,
3.阻迁都奏斩奸贼
4.正道直行抚地
方 5.毁家勤王起义兵 6.出使元营遭扣 押 7.不指南方不肯休 8.章反攻江西图 复兴
三、学生致悼辞
致悼辞(参考)
各位老师、同学:
今天,我们来悼念光照千秋的民族英雄文 天祥。700多年前,在国灭身囚之际,文天 祥以生命和热血写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 取丹心照汗青”的诗章,这些彪柄千秋的名 句,就像伶仃洋的拍岸惊涛,激荡着一个民 族的灵魂。我们为中华民族能有这样的优秀 人物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现在我们在他的像 前凭吊一番,以表达无限敬仰之情。 文天祥生于南宋末年江西省吉安县一个书香 门第,幼年便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文天祥
文天祥含笑走上刑场,慷慨就义。据说,那
一天刑场柴市周围的群众,无不涕泪纵横, 日月亦为之动容。一代英杰,就这样走完了 他47年的人生路程。 文天祥不仅大气凛然,光照千古;在文学上 特别在诗歌上,他也开一代诗风。他那振聋 发聩的诗句,石破天惊的词章,一扫南宋一 些懦弱文人无病呻吟的颓靡,可以毫不夸大 地说,他的全部作品 ——— 尤其是诗作,无 不是用救国救民的一腔热血,伴着忧国忧民 的满眶热泪写成。“诗言志”、“文如其人” 的论点,在文天祥身上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文天祥英勇就义距今已有700余年了。时
•
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2.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4.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高中语文】必修一精品课件汇总ppt精品课件(32份)8
![【高中语文】必修一精品课件汇总ppt精品课件(32份)8](https://img.taocdn.com/s3/m/96930d30bed5b9f3f90f1cbf.png)
研习第五部分 1、思考:“倒霉的日本人,连份投降书也 不是干干净净的”如何理解?
既是实写,也是日本人内心肮脏的写照。 “投降书脏了”,作者借机把日本代表又 嘲弄了一番:签字的位置搞错了,与日本人的 运气本没有什么因果关系,这里不过是借题发 挥,发泄一番而已。
作者写一位年轻水手的话,想到要把今天见到的日 本投降仪式上的情景,告诉孙子孙女听,有怎样的 用意?
他后来在谈这篇通讯的写作时说,我想我必须以 一个中国人的立场,中国人的感情来写好这篇报道。
文体常识 消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新闻体裁。 又称新闻。包括导语和主体。导语是消息的开头,主 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常用的结构是“倒金字塔”式。 写作要求:客观叙述 迅速及时 简短概要 生动活泼
思考: 通讯与消息的不同点? 消息简单地报道了发生了什么事,不多写情节,而通 讯则详细,具体地报道前因后果,展示情节; 表现手法上,消息以叙述为主,而通讯则综合采用叙 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手法,表现生动形象。
正当他准备升入协和医学院就读之际,一 二.九运动爆发,朱启平改读了新闻。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自荐到美国太平 洋舰队当随军记者。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朱启平被派往日本横须 架港现场采访,9月2日,他亲眼目睹中、英、法代表 在东京湾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接受日本政府投降 的仪式。 其现场报道《落日》在《大公报》发表后轰动一 时,被公认为是“状元之作”,后被列为大学新闻系 典范教材。
写中国代表“步至桌前,由王之陪同签字”,文字虽然不 多,但是显得庄重。在中国代表签字以后,作品补充一笔。 “这时我转眼看看日本代表,他们像木头人一样站立在那里”, 从对比中表现出中国代表的风采。 这段最后点出签字仪式结束的时间并由时间引发联想.把 历史与现实对接起来,抒发感慨。三个“9•18”,写出了历史 的无情和有情。两个民族,三个历史片段.两种状态。“天网 恢恢,天理昭彰,其此之谓欤”,用近于史家的凝练的笔致吐 露出作者对于历史的认识。
高中语文必修一ppt(11份) 人教课标版
![高中语文必修一ppt(11份) 人教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2b09e1dcf90f76c660371a0e.png)
拓展阅读 浪淘沙 北戴河
(1954年)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注释
• 幽燕:古幽州及燕国,在今河北省北部及东 北部。 • 魏武、碣jié石:魏武帝曹操于建安十二年 (公元207年)北伐乌桓凯旋,路过碣石山。 乘兴登临,写了《步出夏门行》四首。其中 第二首《观沧海》,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 大海图景,抒发了诗人削平割据、统一中国 的宏愿和自强不息、叱吒风云的豪情。碣石 山在北戴河外,靠近渤海,汉朝时还在陆上, 到六朝时沉入渤海。
朗诵 沁园春 长沙
字词预习
百舸ɡě:许多船。 霜天:指秋天。深秋霜降,故称。 怅: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 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 寥廓liáokuò:指宇宙的广阔。 峥嵘zhēnɡrónɡ:不平凡。 挥斥:奔放状。 遒qiú:强劲有力。 遏è:阻止。
赏析概念 意象
客观物象经过创作者独特的情感活动而 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象是物象;意是 诗人的主观情感。意象是主客观的统一。
意境
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 境界和情调。 诗人常通过一系列相关意象的组合,构 成具有特定意义的意境。
《沁园春·长沙》上片,哪些词 极具表现力?词人借助这些表现,描 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进而宣泄了 怎样的情绪?
课文探究
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雨果), 而字的锤炼其实是想象丰富的外化。
《沁园春 长沙》全词通过对长 沙深秋景色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 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革命青年以天 下为己任,蔑视腐朽统治者,改造旧 中国的壮志豪情。
全词主旨
拓展阅读 采桑子 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 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 廓江天万里霜。
高一语文第一课课件56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高一语文第一课课件56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7335d34e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05.png)
具体要求
(二)说:言为心声,多交流
1.上课多参与 2.有问题多问
具体要求
(三)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朗读时:声音洪亮。 2.阅读时:边读边记,不动笔墨不读书。 3.多读书:慢慢提高阅读速度,增加阅读量。
具体要求
(四)写: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字迹清晰、工整,不连笔,少涂抹,避免出现错别字。 2.及时摘抄好词好句好段,积累素材。
语文无处不在
语文无处不在
语文无处不在
语文无处不在
语文无处不在
语文无处不在
二.为什么学语文?
为什么要学语文?请先做一个选择题( )
A.因为生活中交流,沟通的需要。 B.因为课程有安排,所以要学。 C.高考有150分的压力 D.学语文使我们成为一个文化,有精神境界的人。 E.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所以要学语文,就像英国人要学英语一样。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李煜《虞美人》
李清照《声声慢》
秦观《鹊桥仙》
(3)高考语文怎么考?
全国卷结构及题型(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题号
板块
分值
题型
一(一) 现代文阅读I 一(二) 现代文阅读II
17分(5题) 18分(4题)
单选题3+问答2 单选2+问答2
坚决不能使用涂改带!
必备工具
1. 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词典 2. 笔记本(B5,活页本,分门别类,非 常重要)
① 信息类文本阅读② 文学类文本阅读③ 文言文阅读④ 诗歌阅读 ⑤ 语言文字运用( 成语、语病、补写、长短句、修辞、图文转换……) ⑥ 作文(议论文)3. 字帖一本(练字,每天一面)
高中语文必修一ppt(课件+教案,19份) 人教课标版
![高中语文必修一ppt(课件+教案,19份) 人教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c33dbcce04a1b0717ed5dd07.png)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结论:雨是哀伤﹑愁思的象征
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结论: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动作 环境
空虚怅惘 迷茫失落 寂寞冷清 晚景凄凉 忧愁苦闷 凄苦无告
凄凄惨惨戚戚
感受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种情况,一个”愁”字怎能概括 得了?全词的文意,都归结在一个” 愁”字上,结尾非常自然、巧妙, 既概括了文意,点明题旨,又给 人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间接抒情:
——晏殊《浣溪沙》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雨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结论:酒是“愁”的象
风
怎敌他晚来风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配套课件ppt精品课件(19份)13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配套课件ppt精品课件(19份)13](https://img.taocdn.com/s3/m/5e128d11af45b307e87197ae.pn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内容组成: 风
雅
颂 兴
艺术手法: 赋 比
诗经六义: 上二者合称 语言形式:
语言形式
四言为主
风:各诸侯国的土风歌谣,共15国 风, 160篇。最富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 雅:西周王畿地区的正声雅乐,共105 篇,又分大雅和小雅。大雅 31,用 于诸侯朝会;小雅74,用于贵族宴享。 颂:统治阶级宗庙祭祀舞曲歌辞,分周颂 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一千多年前,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这样 论诗: “诗。 绮美,瑰奇。 明月夜,落花时。 能助欢笑,亦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 ……”
常识集锦
诗 经
春 观 草 木 情 秋 看 鱼 虫 乐
教学相长
暮 唱 赋 比 兴
朝 吟 风 雅 颂
含英咀华
名称演变:
《诗经》原称 《诗》,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共收集西周到春秋中叶诗歌305篇,又称《诗三 百》。孔子时代,《诗》已经被用为儒家学派的 教材。汉代独尊儒术,把它奉为经典,称为《诗 经》。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三、四章 (兴)
桑叶嫩绿而枯黄
标注加点字的读音
氓之蚩蚩
•
匪我愆期
•
将子无怒
•
乘彼垝垣
• •
尔卜尔筮
• • •
体无咎言
•
载笑载言
•
于嗟鸠兮 淇水汤汤
• •
其黄而陨
•
自我徂尔
•
渐车帷裳
• •
夙兴夜寐
• •
咥 其笑矣
•
隰则有泮
• •
言笑晏晏
•
“兴”的表达效 果 其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 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 果。 勤劳 “我”: 五章(赋) “氓”: 暴戾、残酷、二三其德
内容组成: 风
雅
颂 兴
艺术手法: 赋 比
诗经六义: 上二者合称 语言形式:
语言形式
四言为主
风:各诸侯国的土风歌谣,共15国 风, 160篇。最富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 雅:西周王畿地区的正声雅乐,共105 篇,又分大雅和小雅。大雅 31,用 于诸侯朝会;小雅74,用于贵族宴享。 颂:统治阶级宗庙祭祀舞曲歌辞,分周颂 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一千多年前,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这样 论诗: “诗。 绮美,瑰奇。 明月夜,落花时。 能助欢笑,亦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 ……”
常识集锦
诗 经
春 观 草 木 情 秋 看 鱼 虫 乐
教学相长
暮 唱 赋 比 兴
朝 吟 风 雅 颂
含英咀华
名称演变:
《诗经》原称 《诗》,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共收集西周到春秋中叶诗歌305篇,又称《诗三 百》。孔子时代,《诗》已经被用为儒家学派的 教材。汉代独尊儒术,把它奉为经典,称为《诗 经》。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三、四章 (兴)
桑叶嫩绿而枯黄
标注加点字的读音
氓之蚩蚩
•
匪我愆期
•
将子无怒
•
乘彼垝垣
• •
尔卜尔筮
• • •
体无咎言
•
载笑载言
•
于嗟鸠兮 淇水汤汤
• •
其黄而陨
•
自我徂尔
•
渐车帷裳
• •
夙兴夜寐
• •
咥 其笑矣
•
隰则有泮
• •
言笑晏晏
•
“兴”的表达效 果 其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 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 果。 勤劳 “我”: 五章(赋) “氓”: 暴戾、残酷、二三其德
【高中语文】必修一精品课件汇总ppt精品课件(32份)13
![【高中语文】必修一精品课件汇总ppt精品课件(32份)13](https://img.taocdn.com/s3/m/68cfc90567ec102de2bd89c1.pn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920年,他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杭州、台州、温州、 宁波等地任教,前后共六年。其间,参加了文学研究会,与 叶圣陶、俞平伯、丰子恺、朱光潜等人志同道合,写了不少 具有进步倾向的诗歌和讴歌江南秀丽山水的散文。他到清华 大学任教不久,写了《我的江南》一诗,表达了他的思乡之 情。就在写《荷塘月色》的同时,在《一封信》中写道: “今天吃过午饭,偶然抽出一本旧杂志来消遣,却翻着三年 前S君的一封信。信里说着台州,在上海、杭州、宁波之间的 台州。这真是‘我的南方’了,我正苦于想不出,这却指引 我一条路,虽然只是‘一条路’而已。”
关于月亮的诗文: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 长久,千里共婵娟 。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A 了解作者朱自清的基本情况,知道他的代表作品,欣赏 、 其散文名篇。 B 体会本文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能够说出文中 景物的特点及所用的写作方法,感受文章独有的语言 美。 C 领悟作者借月夜荷塘所抒发的情感,体会情景交融的 写作手法。
一、课前导读 清末民初大学问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 景语皆情语。”同样是碧绿的荷花,在不同人的眼里 就有不同的理解。宋•杨万里曾赞叹道:“毕竟西湖六 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 别样红。”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 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现代 著名散文家、诗人朱自清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荷塘美 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
思考 朱自清去月下散步的目的是什么?
寻找宁静
思考
• 那么,作者找到宁静了么?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 不是有点矛盾?
1920年,他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杭州、台州、温州、 宁波等地任教,前后共六年。其间,参加了文学研究会,与 叶圣陶、俞平伯、丰子恺、朱光潜等人志同道合,写了不少 具有进步倾向的诗歌和讴歌江南秀丽山水的散文。他到清华 大学任教不久,写了《我的江南》一诗,表达了他的思乡之 情。就在写《荷塘月色》的同时,在《一封信》中写道: “今天吃过午饭,偶然抽出一本旧杂志来消遣,却翻着三年 前S君的一封信。信里说着台州,在上海、杭州、宁波之间的 台州。这真是‘我的南方’了,我正苦于想不出,这却指引 我一条路,虽然只是‘一条路’而已。”
关于月亮的诗文: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 长久,千里共婵娟 。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A 了解作者朱自清的基本情况,知道他的代表作品,欣赏 、 其散文名篇。 B 体会本文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能够说出文中 景物的特点及所用的写作方法,感受文章独有的语言 美。 C 领悟作者借月夜荷塘所抒发的情感,体会情景交融的 写作手法。
一、课前导读 清末民初大学问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 景语皆情语。”同样是碧绿的荷花,在不同人的眼里 就有不同的理解。宋•杨万里曾赞叹道:“毕竟西湖六 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 别样红。”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 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现代 著名散文家、诗人朱自清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荷塘美 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
思考 朱自清去月下散步的目的是什么?
寻找宁静
思考
• 那么,作者找到宁静了么?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 不是有点矛盾?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配套课件ppt精品课件(19份)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配套课件ppt精品课件(19份)](https://img.taocdn.com/s3/m/ffa99aec5022aaea998f0f4c.png)
十、生命从80岁开始(1976—1999)
粉碎“四人帮”后,冰心万分欣喜,面 对祖国“四化”建设的新生活,再度燃起了 创作激情。此时的冰心已过古稀之年,但她 打算“生命从 80 岁开始”。像年轻人一样, 她出国访问,她不断写作,她经常会见国内 外的客人;她为教育呼吁,对儿童说话,替 妇女进言,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着不懈的努 力;她时有新作佳作问世,时有惊世警句出 现,常常引起文坛和社会的关注, 80 岁之后 的冰心,再度形成了又一个创作高峰,形成 了壮丽的晚年景观。
教学目标:
1、 在品味冰心平易自然简洁含蓄的语 言, 感悟文中蕴涵的丰富哲理。 2 、在朗读中体悟散文的艺术手法和语言运 用。
思考
1.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提到四十年代读到过“很使我惊心的句 子”。第五自然段中写到自己几十年后的体会“云彩更多,霞光 才愈美丽”。 (1)使作者心惊的原因是什么?
(2)作者体会里的“云彩”实质上是指什么?
“福州在我的心里,永远是我故乡,因为它 是我的父母之乡。”
二、中剪子巷(1913—1923)
“五四”运动的一声惊雷
把我“震”上了写作的道路……
——冰心:从《“五四”到“四五”》
在北京东城铁狮子胡同中剪子巷14号的 三合院中,冰心住了10年,直到赴美国留学。 中剪子巷的10年,是冰心一生中最宝贵的青 春岁月,尤其是“五四”运动的惊雷把她 “震”上了文坛,她的以《超人》为代表的 “问题小说”,以《笑》为代表的白话散文, 以《繁星》和《春水》为代表的自由体小诗, 奠定了在中国文坛上重要的位置,在思想上 开始形成了她的“爱的哲学”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古道 西风 瘦马,夕阳夕下,断肠人在天涯。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扶柳笛声残,夕阳西外山……”(李叔同) 落日飞鸟还。忧来不可极。 竹树澄远阴。云霞成异色。(谢眺) “落日熔金照秋山,飞霞似火不销寒, 轻烟罩水兰舟逝,旧梦随风坠云边。 “落日映江波,依稀比颜色。” “ 落日铺江红碧透,风情万种胜潇湘。” 《簟诗》
【高中语文】必修一精品课件汇总ppt精品课件(32份)6
![【高中语文】必修一精品课件汇总ppt精品课件(32份)6](https://img.taocdn.com/s3/m/8bbba517a5e9856a561260b0.png)
(3)这所学校的布置有什么特别之处,哪 些细节可以看出来? (P45第十九节)
(4)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 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文 明的摧残。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我”受 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 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学绘画的永远失去了双手,这些突出表 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本质。 “我”进入自己学习生活过八年的学校为什么还不断的怀疑? 所有学校的布置都一样,说明法西斯对学生思想的控制
法西斯国家本身在大战中也遭受重创。战争期间, 德国动员的总兵力为17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 21.5%,军队伤亡总数达1170万人,经济损失达3000 亿美元;日本动员的最大兵力为970万人,占全国总 人口的12.8%军队伤亡总数达216.1万人,经济损失 达1000亿美元。
2. “我”是一个学生,在座的各位也是学生,作 品中的“我”认为报效祖国是通过战争,请大家 谈谈自己的看法,我们应该怎样报效祖国。
3.意识流小说 意识流小说打破传统小说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 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的结构,意识流小说 的故事叙随着人的意识活动来组织。故事的安排一般不 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时间上常常是 过去、现在、将来交叉或重叠。这种小说常常是以一件 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通过触发物的引发、人的 意识活动不断地发射、收回,形成一种枝回环式的立体 结构。公认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作有普鲁斯特的《追忆逝 水年华》、吴尔夫的《海浪》等。
研习情节
请复述故事情节,填充下面的空格:(投影) 时间: 。 地点: 。 场景: 。 情节:“我”是一名十七岁的 ,受了 伤,但 “我”始终想知道“ ? ?” 最终 由“我”所写的铭文得以确认: 。伤口的包扎 被解开,“我”才意识到: 。此时的 “我” “惊骇万状”、“失声呼叫”。
最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全册课件【完整版】
![最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全册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aa723bfe2bd960590c677d8.png)
最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全册 课件【完整版】目录
0002页 0087页 0180页 0217页 0280页 0401页 0427页 0499页 0599页 0673页 0715页 0738页 0795页 0946页 1050页 1090页 1146页
★阅读鉴赏★ 1 *沁园春 长沙 再别康桥 第二单元 5 荆轲刺秦王 第三单元 8 小狗包弟 第四单元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12 飞向太空的航程 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人性光辉 写人要凸显个性 朗诵 优美的汉字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论语》 后记
2 诗两首
雨巷
最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全册1全册课 件【完整版】
★阅读鉴赏★
最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一单元
最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全册课 件【完整版】
1 *沁园春 长沙
最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全册课 件【完整版】
0002页 0087页 0180页 0217页 0280页 0401页 0427页 0499页 0599页 0673页 0715页 0738页 0795页 0946页 1050页 1090页 1146页
★阅读鉴赏★ 1 *沁园春 长沙 再别康桥 第二单元 5 荆轲刺秦王 第三单元 8 小狗包弟 第四单元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12 飞向太空的航程 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人性光辉 写人要凸显个性 朗诵 优美的汉字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论语》 后记
2 诗两首
雨巷
最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全册1全册课 件【完整版】
★阅读鉴赏★
最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一单元
最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全册课 件【完整版】
1 *沁园春 长沙
最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全册课 件【完整版】
高一语文必修一课件
![高一语文必修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01bfd31b90d6c85ec3ac60e.png)
4、“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 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 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语 段 品 析
(五)
这也是用反语写出的最辛辣的讽刺,最强烈的 谴责。“伟绩”、“武功”是指中外反动派屠杀中 国妇女儿童的罪行和血腥镇压学生的暴行;说“屠 戮妇婴”、“惩创学生”是有意与“三· 一八”屠 杀女学生这件事作比较来说的。 意思是说, 在帝 国主义唆使下,反动派在 “三· 一八” 事件中屠杀 徒手请愿学生的凶残无耻,远远超过了那些“伟绩” 和“武功”。
第七部分,总结全文,指出烈士 (七)死难的意义,鼓舞人们奋勇前进。
语 段 品 析
“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2处 “微笑着的和蔼的” ——3 处 鲁迅所以反复强调刘和珍始终微笑 的和蔼的面影,其用意是与军阀的 凶残和诬蔑成为鲜明的对照,这样 就更有力地表达鲁迅对反动派的愤 怒,同时也更能激起人们对反动派 的强烈仇恨。
时 代 背 景
三· 一八天安门前集会
游行队伍
请 愿
刘和珍烈士遗像
杨德群烈士遗像
时 在此情况下,鲁迅先生写 代 了这篇文章,表达了他对这 背 次事件中蒙难牺牲的爱国学 生的痛悼与怀念之情,同时 景 也是为了揭露反动军阀的凶
残卑劣及其走狗文人的阴险 无耻,激励人们同敌人进行 更有效的战斗。
(3)“我实在无话可说” 这是一句无比愤激的话。四十多个 青年的血,洋溢在鲁迅先生的周围,重 压在心头,而反动统治者和御用文人们 的卑劣行径,“尤使我觉得悲哀”。一 个人在悲愤到极点的时候反而会说不出 话来,所以必须“出离愤怒”,写文章 来悼念死者,把自己最大的哀痛显示于 这个“非人间”,让反动统治者们对我 的苦痛去“快意”吧,我将以此作为 “祭品”,奉献在烈士的灵前。这种看 似矛盾的说法,实质是感情无比深沉的 (二) 表达方式。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配套课件ppt(19份打包)1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配套课件ppt(19份打包)1](https://img.taocdn.com/s3/m/ac4b38c55ef7ba0d4b733b06.png)
朗读课文
思考:
文章讲述了两个梦想的破灭, 分别是什么?
略 带 也没有梦想的灰暗人生。 感 伤 “我”的奇特梦想的破灭 “我”的奇特梦想的破灭
老汉深深的思念
农村姑娘拣麦穗时的 农村姑娘拣麦穗时的美丽梦想 的破灭 麻木、顺受 不再梦想、 美丽梦想的破灭 略带伤感
爱的破灭
我对
友谊之爱 仍在
感伤农村妇女的命运, 感伤农村妇女的命运,感伤一 种情怀的失落 感伤一种情怀的失落
讨论:
课文开头写农村姑 娘们拣麦穗时的梦,删 掉开头的部分,文章也依 然是一个整体,可以删 掉吗?为什么?
பைடு நூலகம்
人物对话欣 赏
请找出大雁与卖灶糖老汉的对话, 你认为这段对话好在哪里?对刻画 人物有何作用?
简洁、有个性、幽默、机智 写出“我”的天真幼稚、 活泼可爱及老汉的纯朴、善 良。
那棵柿子树的顶梢梢上,还挂着一个小 火柿子。小火柿子让冬日的太阳一照,更是 红得透亮。那个柿子多半是因为长在太高的 树梢上,才没有让人摘下来。真怪,可它也 没让风刮下来、让雨打下来、让雪压下来。 …… 我仍旧站在那个那棵柿子树下,望着树 梢上的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它那红得透 亮的色泽,依然给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 ……
作业
写一篇散文,表达 你对爱的看法(300 字左右)
•
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2.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4.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配套课件ppt精品课件(19份)7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配套课件ppt精品课件(19份)7](https://img.taocdn.com/s3/m/3dbaba549b6648d7c1c7469e.png)
茨威格擅长写小说和人物传记,代表作有:
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 惧》、《感觉的混乱》、《人的命运转折点》、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
传记:《三位大师》、《同精灵的斗争》、《三 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等。 对心理学和佛洛伊德学说感兴趣,作品擅 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 遇和心灵的热情的描摹。
高尔基与罗曼罗兰
高师的教育 (五个特点)
结 构
在高师的学习 在高师的同窗好友 个人才华和人生选择
高师的教育的特点:
(1)学生与世隔绝,远离实际生活, 能更好地领会历史生活。 (2)教育富有成效地结合了传统精 神和经过检验的方法。 (3)是一所严格的学校,要求学 生有不知疲倦的勤勉精神。
(4)致力于全面教育,容许学生 享有有限度的自由。
罗曼· 罗兰
。
斯蒂芬.茨威格
Hale Waihona Puke 高尔基与茨威格斯蒂芬· 茨威格(1881-1942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 传记作家,也写诗歌、戏剧和翻译作品。出身于 富裕的犹太家庭。自幼喜好文学作品。青年时代 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 游历,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第一次世界大 战时从事反战 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20 世纪20 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 纳粹驱逐,1942年,在孤寂与理想破灭中,在巴 西与妻子双双自杀。
(5)这里曾经培养出法国最渊博 的学者。
在高师的教育
1、获得较大的思想自由, 建立了自己基本的历史观。
2、获得无可比拟的工作能 对罗曼· 罗兰的 力(有着善于剖析现代文化 的本领;在一切领域具有扎 成长影响 实的有系统的实际知识)。 3、学习与创作,青年的 梦想都受这一阶段的影响
高中语文必修一课件全集1
![高中语文必修一课件全集1](https://img.taocdn.com/s3/m/ebd94b646bd97f192379e94a.png)
“放歌 ”,快 乐情绪达到顶点。
撑一支长篙
诗歌赏析
物极必反,乐极( 生悲)
诗人由(梦境 )回到
但我不能放歌,
现实,情绪 ( 开始低落 )。于是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不 “能 悄“ 悄放”歌吹”起,离只别能的
夏虫也为我沉默,
笙箫,诗境回复寂然。 连夏虫也体会到离别
沉默是诗 么 放人歌“今为”不晚什?能的康桥。之 “ 化 诗情 解 人, 的 沉保离思”持愁默,沉别想充默绪的满。,心无将境法
诗歌赏析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第 表走七达一节了片又诗 云彩。
只身告人别的何悄种声飘然
情感?
与开头(
)诗
人是那回样环舍呼不应得离去,
却“不带走一片云
彩”,不愿惊动பைடு நூலகம்爱
的康桥,不舍得让康
河与我一同伤感。这
节不是对第一节的简
单重复,而是更加
( ),更加
( 深)情。同时也有
秀康康
丽河桥
的,的
一我灵
条敢性
水说全
——
。,在
是一
徐 志 摩
全条 世河 界上 最;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 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 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吸烟与文化》)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求学历程
小时在家塾读书,十一
岁时,进入学堂,成绩总是 全班第一。1910 年,徐志摩 满十四岁,离开家乡,来到
杭州,考入杭州府中学堂 (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 与郁达夫同班。1915年夏, 徐志摩毕业于浙江一中,接 着考入上海浸信会学院暨神
撑一支长篙
诗歌赏析
物极必反,乐极( 生悲)
诗人由(梦境 )回到
但我不能放歌,
现实,情绪 ( 开始低落 )。于是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不 “能 悄“ 悄放”歌吹”起,离只别能的
夏虫也为我沉默,
笙箫,诗境回复寂然。 连夏虫也体会到离别
沉默是诗 么 放人歌“今为”不晚什?能的康桥。之 “ 化 诗情 解 人, 的 沉保离思”持愁默,沉别想充默绪的满。,心无将境法
诗歌赏析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第 表走七达一节了片又诗 云彩。
只身告人别的何悄种声飘然
情感?
与开头(
)诗
人是那回样环舍呼不应得离去,
却“不带走一片云
彩”,不愿惊动பைடு நூலகம்爱
的康桥,不舍得让康
河与我一同伤感。这
节不是对第一节的简
单重复,而是更加
( ),更加
( 深)情。同时也有
秀康康
丽河桥
的,的
一我灵
条敢性
水说全
——
。,在
是一
徐 志 摩
全条 世河 界上 最;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 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 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吸烟与文化》)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求学历程
小时在家塾读书,十一
岁时,进入学堂,成绩总是 全班第一。1910 年,徐志摩 满十四岁,离开家乡,来到
杭州,考入杭州府中学堂 (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 与郁达夫同班。1915年夏, 徐志摩毕业于浙江一中,接 着考入上海浸信会学院暨神
最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电子课本课件【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1ae3d7a8580216fc700afdf0.png)
★阅读鉴赏★
最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最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电子课 本课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164页 0232页 0259页 0420页 0569页 0621页 0655页 0760页 0829页 0850页 0890页 0947页 1078页 1188页 1211页 1350页
★阅读鉴赏★ 1 *沁园春 长沙 再别康桥 第二单元 5 荆轲刺秦王 第三单元 8 小狗包弟 第四单元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12 飞向太空的航程 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人性光辉 写人要凸显个性 朗诵 优美的汉字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论语》 后记
最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2 诗两首
雨巷
最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再别康桥
最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