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第一章 货币概述

合集下载

金融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金融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金融学期末复习要点第一章货币概述1.马克思运用抽象的逻辑分析法和具体的历史分析法揭示了货币之谜:①②③P92.货币形态及其功能的演变P103.货币量的层次划分,以货币的流动性为主要依据;P17-204.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P205.货币制度:构成要素P27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6.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特里芬难题、牙买加协议重点题目:1.银行券与纸币的区别:答:银行券和纸币虽然都是没有内在价值的纸币的货币符号,却因为它们的产生和性质各不相同,所以其发行和流通程序也有所不同;(1)银行券是一种信用货币,它产生于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职能的银行证券;(2)纸币是本身没有价值又不能兑现的货币符号;它产生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货币在行使流通手段的职能时只是交换的媒介,货币符号可以代替货币进行流通,所以政府发行了纸币,并通过国家法律强制其流通,所以纸币发行的前提是中央集权的国家和统一的国内市场;(3)在当代社会,银行券和纸币已经基本成为同一概念;因为一是各国的银行券已经不能再兑现金属货币,二是各国的纸币已经完全通过银行的信贷系统程序发放出去,两者已经演变为同一事物;2.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答:含义: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良币必然会被人们融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在金银复本位制下,当金银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发生偏差时,法定价值过低的金属铸币就会退出流通领域,而法定价值过高的金属铸币则会充斥市场;因此,虽然法律上规定金银两种金属的铸币可以同时流通,但实际上,某一时期内的市场上主要只有一种金属的铸币流通;银贱则银币充斥市场,金贱则金币充斥市场,很难保持两种铸币同时并行流通;P303.布雷顿森林体系答:背景:二战,美元霸主地位确立;各国对外汇进行管制.1944年7月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的有44个国家参加的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以美国怀特方案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从而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主要内容: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旨在促进国际货币合作;建立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最主要储备货币的国际储备体系;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其他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国际收支赤字国提供短期资金融通,以协助其解决国际收支困难;取消外汇管制,会员国在增强货币兑换性的基础上实行多边支付;制定了“稀缺货币”条款;作用:消除了国际金融秩序的混乱状况;在一定时期内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汇率,营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金融环境,促进了世界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增长;克服了国际金本位制下储备资产不足的弊端;国际储备可随着国际贸易的增长而不断增加,满足了国际结算对支付手段的需要和各国政府对外汇储备的需求;巩固了美国的国际金融霸主地位;美元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大大增强了美国的国际金融实力,使美国获得了美元“铸币税”的巨大利益;内在缺陷:布雷顿森林体系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以美元为主要储备资产,本身具有不稳定性,具体表现为美元的信用保证与国际储备资产不断增长的矛盾,即“特里芬难题”;汇率制度过于刚性,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不健全;国际收支调节的责任不对称;以美元为中心,美国操纵国际金融活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十分有限;固定汇率有利于美国输出通货膨胀,不利于其它各国4.牙买加协议管理浮动汇率答:含义:牙买加体系实际上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多元化国际储备和浮动汇率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欧元、日元、特别提款权等与美元共同发挥储备货币的作用;主要内容:浮动汇率合法化;会员国可以自由选择任何汇率制度;黄金非货币化;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国际储备地位;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基金组织以优惠条件向最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或援助,以解决它们国际收支的困难;增加会员国的基金份额;评价:积极作用:①多元化的储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特里芬难题”,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②以主要货币汇率变动为主的多种汇率体系安排能够比较灵活地适应世界经济形势多变的状况;③多种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并行,各种调节机制相互补充,缓解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条件下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失灵的困难;存在的问题:“特里芬难题”依然存在,国际储备增长具有盲目性容易形成全球国际储备泡沫化,加剧通货膨胀;浮动汇率制加剧了外汇市场的动荡,汇率风险加大增加了交易的成本,并引发投机资本大规模地盲目流动,破坏了世界经济的稳定;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缺乏效率和对称性,调节责任实际上落在逆差国和非储备货币发行国头上;IMF受美国等少数国家的操纵,不能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贷款资金不足且不合理,作用十分有限;5.特里芬难题答: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一种美元本位制,因此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要求美国提供足够的美元,以满足国家清偿的需要:同时还要保证美元按官价兑换黄金,以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而这两方面是矛盾的,美元供给太多就会有不能兑换黄金的风险,从而发生信心问题,而美元供给太少又会发生国际清偿力不足的问题,即所谓的“特里芬难题”;实质是美元的信用保证与国际储备资产不断增长的矛盾;第二章信用、信息与利率(一)信用1.信用的形式:商业信用、银行信用核心、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国际信用△出口信贷、P532.信用风险:定义、特征:客观性、传染性、可控性、周期性;P593.信用工具:广义上与金融资产、金融商品、金融工具是同一事物划分方式三种△按融通资金方式可划分为直接融资信用工具和间接融资信用工具银行;P61 典型的信用工具:商业票据△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4.信用工具的基本特征:偿还性、收益性、流动性、安全性;P64(二)利息和利率1.利息率及其分类:按计算方法的不同,利率分为单利和复利利滚利两种;按性质不同又分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两种;按所处地位不同又可分为基准利率△和市场其他利率;P692.利率理论: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真实利率理论、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理论、IS-LM框架下的利率决定、IS-LM-BP模型的利率决定P713.利率市场化P77重点题目:1.银行信用的三大特点:P54答:银行信用是指各种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以存、放款等多种业务形式提供的货币形态的信用;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①.银行信用的债权人只要是银行,也包括其他金融机构,债务人只要是从事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工商企业和个人;②.银行信用所提供的借贷资金是从产业循环中独立出来的货币,它可以不受个别企业资金数量的限制,聚集小额的可贷资金满足大额资金借贷的需求③.银行信用所提供的借贷资金一般主要用于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但也不限于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2.出口信贷 P55答:出口信贷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中长期贷款形式,是一国政府为了促进本国出口,增强国际竞争能力,而对本国出口企业给予利息补贴和提供信用担保的信用形式;根据补贴和贷款的对象不同,又可分为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两种;①、卖方信贷是出口方的银行或金融机构对出口商提供的信贷;②、买方信贷是由出口方的银行或金融机构直接向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或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方式;3.信用风险的特征P584.信用工具的基本特征P645.信用膨胀答:定义:指提供的货币量超过商品流通中货币需要量而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通常是由于放款的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企业不能如期归还以致影响,以及国家需以来弥补等原因造成;经济生活中过度扩张的过程;在中,银行和其他向企业、财政部门或个人提供,意味着形成;要求有相应的商品供给,但一定时期内的商品供给数额有其客观限度,并不随着的增多而增多,如超过客观允许的限度提供必然造成商品供不应求的局面;当这种现象持续发展,影响较大时,就意味着膨胀;在金属的条件下,在的繁荣阶段,往往出现过度扩张的现象,但这种趋向不会长期保持下去;当不能顺畅地转化为金属货币时,过分扩张的信用就会在企业和银行破产清理的过程中被强制地压缩下来;在条件下,如果对的扩大没有相应的手段和措施实现有效地控制,信用膨胀就很容易出现;信用膨胀与有着密切联系,信用膨胀以通货膨胀为必然后果,通货膨胀也必定是通过信用膨胀的途径实现的;因为的消长也必然同时是数量的消长;在中国的经济生活中,出现膨胀的可能途径主要有:存在大量无商品保证的;发放过多的用于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长期;大量的财政透支、借款等等;当这些、借款等的扩大超过了金融领域所能负担的客观限度时,膨胀就会出现;第三章金融市场(1)金融市场的概述1.金融市场的分类:按融资期限分类,短期市场又叫货币市场,长期市场又叫资本市场;P842.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交易主体、交易对象、交易工具、交易价格P853.金融市场的功能:资金积累功能、资源配置功能、调节经济功能、反映经济功能P86(2)货币市场1.短期借贷市场P902.同业拆借市场短期临时性融资:形成、特点、参与者、分类、同业拆借市场利率△、运作P913.商业票据市场:商业票据贴现市场贴现利息的计算P944.短期债券市场P965.回购市场P98(3)资本市场1.股票市场P1012.长期债券市场:发行方式:集团认购、招标发行△、非招标发行、私募发行△影响长期债券发行价格的因素;P104(4)其他金融市场1.黄金市场: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2.外汇市场:3.国际金融市场:离岸金融市场欧洲货币市场、欧洲美元P重点题目:1.离岸金融市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P答:离岸金融市场也成为欧洲货币市场,特指经营非居民融资业务的市场,即外国投资者和外国筹资者之间的资金借贷业务所形成的金融市场;它的产生与发展对推动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①.促使国际融资渠道畅通,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充分利用闲置资本和顺利筹集大量资金的重要场所和机会;②.缩小了各国金融市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为全球性降低资本成本提供了便利;③.为国际贸易提供了种种便利,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国际化、贸易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④.对一些国际收支逆差的国家为其调节国际收支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缓和了国际收支失调,稳定了国际经济秩序;另:离岸金融市场对市场所在国来说,存在一定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积极作用:通过所得税和其他费用收入,每年可获得数量可观的外汇收入有利于增加国际收支资本项目的盈余可以增加居民的就业机会有利于提高本国金融业的技术水平可提高本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和影响消极作用:增大了有关金融机构的风险助长投机活动,加剧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削弱了有关国家货币政策的效果加快了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国际间的传递和通货膨胀、经济衰退的国际传播第四章金融机构(一)金融机构概述1.金融机构的基本类型P1542.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第六章中央银行△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制度、第五章商业银行△、各类专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投资基金、邮政储蓄机构P155-159(二)中国的金融机构1.中国人民银行的建立2.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现状: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格局P165:金融监管机构△分业经营、分业监督、政策性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的分工、非银行金融机构△证券机构P166-170 △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P175(三)国际的金融机构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建立、宗旨、组织结构、基金来源、主要业务△IMF的贷款2.世界银行集团:包括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国际开发协会、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其中,世界银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是重点;建立、宗旨、组织机构、资金来源、主要业务活动△提供贷款P179国际金融公司IFC宗旨、国际开发协会IDA宗旨、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DA、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MIGA目的;P182-1843.国际清算银行中央银行的银行主要职能P184重点题目:1.分业和混业;答:1分业经营Separate Operation就是指对业务范围进行某种程度的“分业”管制;分业经营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指与非金融业的分离,第二个层次是指金融业中银行、证券和保险三个子的分离,第三个层次是指银行、证券和保险各子行业内部有关业务的进一步分离; 通常所说的分业经营是指第二个层次的银行、证券和保险业之间的分离,有时特指银行业与证券业之间的分离;实行分业经营的金融制度被称作fragmented banking或专业银行制度specialized banking;分业经营的优点1、有利于培养两种业务的专业技术和专业管理水平,一般要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不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服务,而则更注重于与客户保持长期稳定的关系;2、分业经营为两种业务发展创造了一个稳定而封闭的环境,避免了竞争摩擦和合业经营可能出现的综合性银行集团内的竞争和内部协调困难问题;3、分业经营有利于保证商业银行自身及客户的安全,阻止商业银行将过多的资金用在高风险的活动上;4、分业经营有利于抑制金融危机的产生,为国家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分业经营的不足之处1、以法律形式所构造的两种业务相分离的运行系统,使得两类业务难以开展必要的业务竞争,具有明显的竞争抑制性;2、分业经营使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缺乏优势互补,证券业难以利用、依托商业银行的资金优势和网络优势,商业银行也不能借助证券公司的业务来推动其本源业务的发展;3、分业经营也不利于银行进行公平的国际竞争,尤其是面对规模宏大,业务齐全的欧洲大型,单一型商业银行很难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2混业经营是指及其它企业以科学的组织方式在和进行多业务、多品种、多方式的交叉经营和服务的总称;是世界金融发展的,也是金融改革的最终目标之一;从国内外的情况看,混业经营有诸多公认的好处,比如:为资金更合理的使用、更快的流动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助于各个领域之间发挥协同作用,减少或避免拮抗作用;有助于对风险的系统监管等;只有混业经营才有助于对风险的系统监管;狭义的概念:它主要指业和业之间的经营关系,金融混业经营即银行机构与证券机构可以进入对方领域进行业务交叉经营; 广义的概念:它是指所有行业之间经营关系,混业经营即银行、、、等都可以进入上述任一业务领域甚至非金融领域,进行业务;混业经营具有两个特征:第一是业务的混合,也就是说任何一个都可以兼营所有的金融业务,和投资银行之间的业务是不分离的;第二是管理的混乱,这种混乱既包括自身的管理混乱,又包括监管机构监管的薄弱;自身管理的混乱表现在混业经营格局下严重的利益冲突与金融企业内部的风险传播;混业经营的优势:1、全能同时从事经营和,可以使两种业务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做到优2、混业经营有利于降低自身的风险;3、混业经营使全能充分掌握企业经营状况,降低贷款和的风险;4、实行混业经营,任何一家都可以兼营与业务,这样便加强了银行业的竞争,有利于优胜劣汰,提高,促进社会的上升;2混业经营的缺点在于:1、容易形成的垄断,产生不公平竞争;2、过大的综合性会产生集团内竞争和内部协调困难的问题;可能会招致新的更大的风险;第五章商业银行(一)商业银行的概述1.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P1892.商业银行的性质:一般企业、一种特殊的企业、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P1923.商业银行的职能: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信息中介、金融服务P1934.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形式:单元制、分行制、持股公司制、连锁制;P195(二)商业银行业务:△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国际化P197-202(三)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1.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盈利性原则、流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P2032.巴塞尔协议:P211-2131.非银行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的区别:答:1商业银行泛指专门从事货币存、贷和办理汇兑、结算业务的金融机构;而非银行金融机构通常指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专门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2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相比,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更全面、范围更广;非银行金融机构,如政策性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都属于特种的金融机构,只能提供一个方面或者是几个方面的金融服务,而有些国家商业银行则是“万能银行”或者是“金融百货公司”,业务范围更加广泛;而商业银行具有五个特定的职能,分别是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信息中介、金融服务;3长期以来,商业银行是各种金融机构中唯一能吸收活期存款,开设支票存款帐户的机构,这也是商业银行区别于其它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主要特征;2. 衡量商业银行安全性的指标;答:1贷款对存款的比率;这一比率越大,风险就越高,否则,则相反;一般要求贷款小于存款,留出足够的准备金以适应流动性的要求;2资产对资本的比率;这又叫杠杆乘数,既反映盈利能力,又反映风险程度;比率越大,风险越大;因为相对来说,资本较少,一旦出现资产损失,资本是保障债权人利益的最后屏障;3负债对流动资产的比率;这一比率越高,作为清偿准备的流动资产越显得不足;4有问题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率;比率越大,风险越大,安全性越低;P2073. 商业银行经营原则之间的关系;答:商业银行的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原则,既有相互统一的一面,又有相互矛盾的一面;(1)一般来说,商业银行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呈正相关关系;流动性越大的资产,风险越小,安全性也就越高;而盈利性较高的资产,由于时间一般较长,风险相对较高,因此流动性和安全性就较差;因此,盈利性与流动性和安全性之间的关系,往往呈反方向变动;(2)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简单地概括为:A、流动性是商业银行正常经营的前提条件,是商业银行资产安全性的重要保证;B、安全性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重要原则,离开了安全性,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就无从谈起;C、盈利性原则是商业银行的最终目标,保持盈利是维持商业银行流动性和保证银行安全的重要基础;(3)作为商业银行的经营者,要依据商业银行的自身条件,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通过多种金融资产的组合,寻求“三性”的最优化;P207第六章中央银行(一)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独立性问题1.中央银行的性质:地位特殊性、业务特殊性和管理特殊性P2312.中央银行的职能: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调控宏观经济的银行;P232(二)中央银行的业务1.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存款业务、货币发行业务、其他负债业务、资本业务;P2412.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再贴现业务、贷款业务、△证券买卖业务、黄金和外汇储备业务;P2433.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重点题目:1.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A.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概念:是指国家建立单纯的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领导全部金融事业的中央银行制度;是目前世界各国所采用的最主要、最典型的类型;①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概念:是指一国只设立一家统一的中央银行,行使中央银行的权利和履行中央银行的全部职责;②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概念:是指在一个国家内设立一定数量的地方中央银行,并由地方银行推选代表组成在全国范围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机构,从而形成由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共同组成的中央银行体系;B.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概念:国家不单独设立专司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机构,而是由一家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职能于一身的国家大银行兼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C.准中央银行体制概念:是指国家不设通常意义上的完整的中央银行,而设立类似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机构,执行部分中央银行职能,或者由政府授权某个或几个商业银行承担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D.跨国中央银行体制概念:是指若干国家联合组建一家中央银行,在成员国范围内行使全部或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第七章货币需求一货币需求概述1.货币需求及其理论:含义;货币需求的分类:按照动机分为主观货币需求和客观货币需求,客观货币需求又可分为微观货币需求和宏观货币需求△;P255 名义货币需求和真实货币需求;P256二货币需求理论1.费雪提出的交易方程式:MV=PT;P2582.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方程:Md=KPY;P2593.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M=M1+M2=L1Y+L2rP261第八章货币供给(一)货币供给及其理论1.货币供给的含义P2742.货币供给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货币供给理论产生的宏观背景和理论基础P276、货币供给模型:Ms=mB;P280(二)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

《金融学》第三版曹龙琪编章节概念及课后答案

《金融学》第三版曹龙琪编章节概念及课后答案

第一章货币概述等价交换原则:商品交换中,相互交换的两种商品必须具有相等的价值(即生产这两种产品时,必须耗费同样多的人类劳动),这就是等价交换原则。

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人类社会最初的商品交换相对应的商品价值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过程中的原始阶段。

当时只是有了剩余产品而交换,还没有专门的商品生产,商品的价值只是偶然地通过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所以称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的价值不仅表现在某一种商品上,而且表现在一系列其他商品上。

这种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就是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共同表现在某一种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而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上。

货币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固定地由一种特殊商品来表现,这种特殊商品(黄金、白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它是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

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由国家和银行提供信用保证的流通手段。

它通常由一国政府或金融管理当局发行,其发行量要求控制在经济发展的需要之内。

信用货币包括辅币、现钞、银行存款、电子货币等形态。

货币量层次划分:货币量层次划分,即是把流通中的货币量,主要按照其流动性的大小进行相含排列,分成若干层次并用符号代表的一种方法。

价值尺度: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价值尺度的职能。

这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

价格标准:指包含一定重量的贵金属的货币单位。

在历史上,价格标准和货币单位曾经是一致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单位名称和货币本身重量单位名称分离了。

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流通的媒介,就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贮藏手段:当货币由于各种原因退出流通界,被持有者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绝对化身而保存起来时,货币就停止流通,发挥贮藏手段职能。

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着支付手段职能。

如货币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所执行的职能。

世界货币: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货币超越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执行着世界货币职能。

第一章 货币 《金融学基础》PPT课件

第一章  货币  《金融学基础》PPT课件
我国2008年8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以下简称《外汇管理条例》) 明确规定:“本条例所称外汇,是指下列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 资产:(一)外币现钞,包括纸币、铸币;(二)外币支付凭证或者支付工具,包括票 据、银行存款凭证、银行卡等;(三)外币有价证券,包括债券、股票等;(四)特别 提款权;(五)其他外汇资产。”
• 三、货币层次、计量与货币流通
• (三)货币流通 • 货币流通是指由商品流通和资金流动引起的、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的货币的运动。 • 货币流通的形式主要有现金流通和非现金流通两种。
• 一、货币制度的内容
• 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 所形成的制度,简称币制。
• 二、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 (一)货币的本质
(1)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货币体现了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 (二)货币的职能
02
流通手段
01
1.
03
贮藏手段同
• 三、货币层次、计量与货币流通
• (一)货币层次
• 货币供给的层次划分,是指将流通中的各种货币形式按不同的统计口径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人们生产的某种物品来充当货币。在人类经济史上,许多商品曾在不同 时期扮演过货币的角色,如牲畜、贝壳、布帛、粮食等都充当过货币。 在中国使用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实物货币有两类:
一另类一是类贝是币谷 帛
• 一、货币的起源与货币形式
• (2)金属货币 • 以金属如铜、银、金等作为材料的货币称为金属货币。与实物货币相比,
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 • (2)实行固定汇率制; • (3)建立永久性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该组织通过预先安排的资金融通措施,

《货币金融学》笔记摘抄(3篇)

《货币金融学》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货币金融学概述1. 货币金融学的定义货币金融学是一门研究货币、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货币的产生、发展、运行规律以及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运作机制。

2. 货币金融学的研究内容(1)货币的产生与发展(2)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3)金融机构与金融业务(4)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5)国际金融与汇率制度二、货币与货币制度1. 货币的定义货币是一种广泛接受、用作支付手段、价值储存和计价单位的特殊商品。

2. 货币的职能(1)交换媒介:方便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2)价值储存:保值、增值。

(3)计价单位:衡量商品和服务的价值。

3. 货币制度的类型(1)金属货币制度:以金属货币为本位货币的制度。

(2)信用货币制度:以信用货币为本位货币的制度。

(3)法定货币制度:以政府发行的纸币为本位货币的制度。

三、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1. 金融市场概述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应者与资金需求者之间进行资金交易的市场。

金融市场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衍生品市场等。

2. 金融工具概述金融工具是金融市场上的交易对象,包括货币、债券、股票、衍生品等。

(1)货币市场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回购协议等。

(2)资本市场工具:如债券、股票等。

(3)外汇市场工具:如外汇期货、外汇期权等。

(4)衍生品市场工具:如远期合约、掉期合约、期权等。

四、金融机构与金融业务1. 金融机构概述金融机构是指从事金融业务的特殊企业,包括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

2. 金融机构的类型(1)存款性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储蓄银行等。

(2)非存款性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

3. 金融机构的业务(1)存款业务:吸收公众存款,为公众提供支付结算服务。

(2)贷款业务:向企业、个人提供贷款。

(3)投资业务:投资股票、债券、基金等。

(4)结算业务:为客户提供资金清算、支付结算服务。

五、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1. 货币政策概述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利率和汇率,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

金融学---第一章 货币概述

金融学---第一章  货币概述
其有代表性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 国家货币论。这种观点认为货币是国家创造的,货币的价值及 其购买力和支付能力,完全是由国家赋予的。
➢ 圣人先贤制币论。这种观点认为货币是圣人先贤为解决民间交 换困难而创造出来的。
➢ 众人协商论。这种观点认为,货币是人们共同协议的结果,是 众人协商的产物。
2020/10/7
金融学---第一章 货币概述
货币
money
现金=现钞+硬币。 货币不仅仅是现金。 可开支票的存款(支
票存款),信用卡账 户余额等也可是货币
2020/10/7
4
2020/10/7
5
2020/10/7
6
2020/10/7
7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职能
一、货币与现代经济生活
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中,世界各国,不论其政
8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职能
二、货币的起源 货币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距今已有5 000年
左右的历史。但在货币的起源问题上,却众说 纷纭,存在争议,由此产生了种种不同的货币 起源学说。
2020/10/7
9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职能
(一)唯心论解释:货币名目论
货币名目论认为,货币是人们(类)思考、协议(商)或国家 政权的结果和产物;认为货币只是计量商品价值的一种符号, 否认货币必须是具有内在价值的一般等价物;从而认为货币之 所以成为货币,与货币本身的价值无关。
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简单的价值形式、起扩源大的的论证 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其中,是货基币于只对商 不和过商是品一交种换高的级发的展价由值萌表芽现到形形式成而的已全。部这历就史是过货程币。随着商品析品交的生换。产的而分商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金融学》PPT课件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金融学》PPT课件

1.5.2国际货币制度及其演变
■ 国际货币制度内容
(1)确定国际储备资产 (2)安排汇率制度 (3)选择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
■ 演变历程
国际金本位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
牙买加体系
1.5.3区域性货币制度
■定义
区域性货币制度是指由某个区域内的有关国家(地 区)通过协调形成一个货币区,由联合组建的一家中央 银行来发行与管理区域内的统一货币的制度。
■ 定义
所谓支付手段,是指在以延期付款形式买卖商品 的情况下,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单方面运动时所 执行的职能。
■ 产生的前提条件
商业信用
■ 范围
(1)大宗交易(主要场所) (2)财政收支、银行信贷 (3)工资、佣金、房租、地租、水电费等领域
■ 特点
(1)货币作为价值独立存在,单方面发生转移 (2)货币不是交换的媒介物。 (3)使商品生产者的活动余地更大,它可以先买后卖 (4)潜藏着使社会再生产过程发生中断可能性
■ 货币与流动性
所谓“流动性”,泛指一种资产在不损失价值的 前提下转换为现实购买力的能力,它由变现的便利程 度和交易成本所决定。
§1.2 货币的职能
现代经济中,货币一般被认为具有四个职能:价 值尺度、流通手段、价值储藏和支付手段。
基本的职能: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1.2.1价值尺度
■ 定义
是指货币是衡量和表现其他一切商品和劳务价值大 小的工具。
■ 优点
(1)可以避免容易丢失和损坏的风险 (2)运送便利,减少运输成本 (3)实收实支,免去找换零钱的麻烦 (4)支票经收款人收讫以后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流通
1.3.5电子货币
■ 定义
电子货币,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 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以及在互联网络上执行支付 的“储值”和“预付支付机制”。

金融学——第一章货币概述

金融学——第一章货币概述
由于不同层次的货币供给形成机制不同,特性 不同,调控方式也不同,因此划分货币供给层次 有利于有效地管理和调控货币供应量。
五、货币的职能
➢ 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 ➢ 关于货币职能问题,经济学家们有不同的
表述方法。为了能够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和 把握货币的职能,我们仍然将西方经济学关于 货币职能的论述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货币 职能的论述作一介绍,然后再对它们进行比较 。

1只绵羊 = 2把斧头
➢ 2)、扩大的价值形式。
➢ 扩大的价值形式就是指在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把自 己的价值表现在一系列其它商品上。比如:
➢ 一只绵羊=或10斤茶叶

=或15尺布

=或20斤米
➢ 3)、一般价值形式。
➢ 不同的商品价值可以由一种商品来表现。这就可以解决扩大价值 形式下商品交换的困难。于是就出现了一般价值形式。比如:
怎样把握货币起源的各种学说?
古今中外有各种关于货币起源的学说.由于这 些学说采用存在的考察法,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 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因停留在对现象的解释上 ,局限性较大.
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 观点,采用历史的和逻辑的方法,创立了科学的 货币起源说.
二、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 马克思从分析商品的产生和商品交换的发 展着手,研究了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进而又 从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揭示了货币的起源,由 此科学地概括了货币的本质特点:
➢ (一)流动性——货币量层次划分的基本原则

➢ 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也称作金融资产的变现 性,是指金融资产在不受任何损失的前提下能 够迅速变现的能力,也就是变为现实流通手段 和支付手段的能力。一般来说,流动性越强, 货币层次的编号越小;流动性越弱,货币层次 的编号越大。也就是说,随着货币层次编号的 增大,流动性趋弱。

金融学概论课件-第一章 货币

金融学概论课件-第一章 货币

• 三、贮藏手段 • 货币退出流通暂时处于静止状态就是在执行贮藏手段职能。 • 由于货币是价值尺度,是商品价值的代表;流通手段又使货
币被人们普遍接受,因此货币便成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具有了贮藏职能。因此贮藏手段职能是前两个职能的派生。 • 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特点:要求执行贮藏手段职的货币必须 是足值的、实在的、或在比较长的时间内稳定地代表一定的 价值量。换言之,贮藏手段职货币必须同时具备价值尺度货 币和流通手段货币的两个基本要求,既要是现实的货币、又 要有十足的价值。 • 四、支付手段 • 当货币不是作为交换媒介,而是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 行单方面转移时就是支付手段职能,是由赊销引起的。在赊 销中因为商品的让渡和货币的收入并不是同时进行的,其间 就需要有“信用”的支撑或前提。在货币用于偿还赊销款时, 已不是流通手段职能,而是补足交换的一个独立环节,在货 币付出的同时并没有相应价值商品的流入。
3、一般价值形式:
2把石斧= 50斤米= 20尺布= 1只绵羊
0.5克黄金= 等等
4、货币价值形式 :
一切商品= 货币
货币的产生(二)
• 东西方关于货币起源的主要 观点:
1.中国古代关于货币起源 的两种主要观点
2.马克思之前西方关于货 币起源的学说
3.马克思的货币起源理论
• 中国古代关于货币起源主要有两种观点
第一章 货币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和发展
•一.货币的产生 •二.货币的本质 •三.货币形式的演化
货币的产生(一)
货币产生的过程:
简单的 价值形

扩大 的价 值形

一般 价值 形式
货币
的价
值形 式
1、简单的价值形式:
1只绵羊=2把石斧

金融学之货币概述(ppt 47页)

金融学之货币概述(ppt 47页)
收入(income):某一单位时间内的收益(流量概念 )。(货币是一个存量,某一时点上的一个确定的金 额)。
二、货币的定义
1. 马克思: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 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 西方经济学:凡是在商品与劳务交易和债务清偿中 ,可作为交易媒介与支付手段、被普遍接受的工具 就是货币。
(四)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的基本特征:
(1)只是货币符号,不具有内在价值; (2)是债务货币; (3)具有强制特征; (4)国家通过控制和管理货币流通实施货币政策 。
(5)电子货币
第三节 货币的职能
三种:交换媒介、计算单位、价值贮藏
四种:交换媒介、延期支付的标准、核算单位 、价值贮藏
五种(马克思):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 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第一章 货币概述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定义 第二节 货币的形式 第三节 货币的职能 第四节 货币制度
本杰明•狄斯赖利:唯一比爱 情更能使人发狂的事情是货币 问题。
乔治•伯纳德•肖:缺钱是一切 邪恶的根源。
莎士比亚:“金子!黄黄的, 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只这一 点点,就可使黑的变成白的, 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 卑贱的变成尊贵的,老人变成 少年,懦夫变成勇士……”

M2:广义货币,由狭义货币加准货币构成

(二)目前我国货币层次划分
M0=流通中现金
M1=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
M2=M1+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其他存款
+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M2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 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通常 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指M2。
第二节 货币的发展与类型

金融学第一章货币

金融学第一章货币

金融学第一章货币金融学,作为一门研究财务、经济和投资规律的科学,是社会科学中最实用、最贴近实际的一门学科。

在金融学的诸多分支中,货币是最为核心的概念之一,也是金融学第一章的重要内容。

一、货币的定义和功能货币,在金融学中,被定义为价值交换的媒介,是商品和服务交换的媒介。

它可以是金属、纸张、数字等形式,其主要功能包括交换媒介、计价单位、支付手段和价值储藏。

这些功能使得货币成为经济社会运转的核心。

二、货币的演变货币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最早的货币形式包括贵金属,如金、银等,这些金属因其稀有性和稳定性成为货币的主要形式。

然而,由于携带不便,金属逐渐被纸张和数字形式的货币所取代。

数字货币的出现,如比特币和电子钱包,进一步提高了货币的便携性和安全性。

三、货币的层次在金融学中,货币可以根据其流动性分为不同的层次。

M0是指流通中的货币,包括硬币和纸币。

M1是M0加上银行体系活期存款的货币总和,如支票、银行本票和居民活期存款等。

M2是M1加上短期定期存款和储存性存款以及市场资金。

这些不同层次的货币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四、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手段。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或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来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如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等。

五、货币的影响因素货币的价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等。

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利率等,这些因素会影响货币的供需关系。

政治因素和社会因素也会对货币价值产生影响,如战争、社会动荡和政府政策等。

六、结论金融学中的货币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概念,它不仅是交换的媒介,也是价值的储藏和计价单位。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货币的出现进一步丰富了货币的形式和功能。

然而,货币政策和外部因素也会对货币价值产生影响。

因此,理解货币的属性和功能,以及影响货币价值的因素,对于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和经济活动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金融学】第一章 货币概述

【金融学】第一章  货币概述

信用关系的书面证明、债权债务的契约文书等;

——制度和调控机制。
金融范畴的界定

凡涉及货币,又涉及信用,以及以货币
与信用结合为一体的形式生成、运作的所有交
易行为的集合;ຫໍສະໝຸດ •也可以理解为:凡是涉及货币供给,银
行与非银行信用,以证券交易为操作特征的投
资,商业保险,以及以类似形式进行运作的所
有交易行为的集合。

把中文的“金融”与西文的finance相比
较,可列图如下:

宽口径的 Finance
中口径的 Finance
宽口径的“金融”
窄口径的 Finance
窄口径的“金融”
• 第二节 金融范畴的界定
金融范畴的扩展

金融范畴,在自己形成的过程中,也同
时向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和资本市场)和保险
等领域覆盖。

•金 融 学
金融学概述
• 第一节 “金融”及其涵盖的范围 • 第二节 金融范畴的界定 • 第三节 金融学科体系
• 第一节 “金融” 及其涵盖的范围
• 1. 在中国的日常生活中,“金融”概念大体包 括:
• ——与物价有紧密联系的货币流通; • ——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 • ——短期资金拆借市场; • ——资本市场; • ——保险系统; • ——国际金融等方面。
货币银行学→金融学
• 1. 一门古老的学科——金融学科体系中的基础课。
• 2. 英文名的演进:
• Money and Banking→

The Economics of Money and Banking→

The 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and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金融学概论》PPT课件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金融学概论》PPT课件
特点: (1)国内不铸造,也不使用金币,只流通纸币 (2)货币单位仍有含金量的规定
(3)中央银行将黄金和外汇存放在另一个实行金本位制 的国家,并规定本国货币与该国货币的法定兑换比率。居民可 按这一比率用本国银行券兑换该国货币,再向该国兑换黄金。
固定汇率
本国货币
外汇
黄金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金本位制走向衰落……
2、金块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没有金币的铸造和流通,而由中央 银行发行以金块为准备的纸币或银行券流通的货币制 度。特点:
(1)黄金由政府集中储存,金币不再流通,代之以 银行券或纸币。
(2)纸币有含金量的规定,可以兑换黄金,但要达 到一定的限额。
3、金汇兑本位制 以 纸币 作为流通货币,通过外汇 间接 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
(2)银行存款:主要是活期存款 (存款货币)
四、 货币层次的划分(货币的度量)
1、货币层次划分的含义 所谓货币层次的划分是指将流通中各种货币 形式按不同的口径进行统计与计算
2、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流动性 流动性:所谓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在价格稳 定的条件下迅速转变为现实购买力的能力
3、货币层次划分的目的 通过控制货币数量实现物价稳定,促进经济 增长
黄金市场价格高于其法定价格
良币
白银市场价格低于其法定价格
劣币
市场比价:金:银=1:12 假设1:在双本位制下:
法定比价 金:银=1:10
熔 100金币
化 100克黄金1:12 1200克白银
铸造
1200银币 1:10 120金币
金币数量逐渐减少,最终退出流通,银币充斥流通界
白银市场价格高于其法定价格 黄金市场价格低于其法定价格
• 财富、收入和货币
财富 wealth

金融学第三版曹龙骐_课后答案

金融学第三版曹龙骐_课后答案

曹龙骐《金融学(第三版)》课后名词解释及习题答案第一章货币概述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

它主要包括货币金属,货币单位,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准备制度等。

铸币:是指国家铸造的具有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即贵金属的含量)并标明面值的金属货币。

6.什么是货币量层次划分,我国划分的标准和内容如何?(1)所谓货币量层次划分,即是把流通中的货币量,主要按照其流动性的大小进行相含排列,分成若干层次并用符号代表的一种方法。

(2)货币量层次划分的目的是把握流通中各类货币的特定性质、运动规律以及它们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进而探索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在结构上的依存关系和适应程度,以便中央银行拟订有效的货币政策。

(3)我国货币量层次指标的划分标准主要为货币的流动性。

所谓流动性是指一种资产具有可以及时变为现实的购买力的性质。

流动性程度不同,所形成的购买力也不一样,因而对社会商品流通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

(4)我国目前货币量层次的划分内容如下:M0=现金;M1=M0+企业结算户存款+机关团体活期存款+部队活期存款;M2=M1+城乡储蓄存款+企业单位定期存款;M3=M0+全部银行存款。

11. 货币制度构成的基本要素是什么?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

它主要包括货币金属,货币单位,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准备制度等。

(1)货币金属即规定哪一种金属作货币材料。

货币金属是整个货币制度的基础,确定不同的金属作货币材料,就构成不同的货币本位。

(2)货币单位即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及其所含的货币金属的重量,也称为价格标准。

(3)一个国家的通货,通常分为主币(即本位币)和辅币,它们各有不同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

(4)货币准备制度是为稳定货币设立的。

在实行金本位制的条件下,准备制度主要是建立国家的黄金储备,这种黄金储备保存在中央银行或国库。

货币概述

货币概述
15
(四)支付手段(Standard of Payment)

含义:货币在清偿债务时充当延期支付的 工具,执行着支付手段的职能。如用于支
付地租、租金、工资,缴纳赋税等等。

作用:
1、有利于减少流通中的现金需求量; 2、推动了信用关系的发展。
16
(五)世界货币

含义:指在世界市场上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 世界货币除具有价值尺度职能外,还执行如下职能: 1、流通手段,购买外国商品; 2、支付手段,用以偿付国际债务、支付利息和其他 非生产性支付等,以平衡国际间的收支差额; 3、社会财富代表,用以支付战争赔款、输出货币资 本等,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
日本银行关于 M1 的划分细分为 M1A 和 M1B,即把居民 活期存款与公司法人存款分别表示。
25
二、按货币资产的流动性划分货币层次(2):
我国参照IMF的划分口径,把货币供给层次划分为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货币层次的划分: M0= 流通中的现金 M1(货币)= M0+ 银行的活期存款 M2(货币+准货币)= M1 + 准货币(定期存 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我国货币控制的重点是 M1。


主要观点:认为货币只是一个符号,是一个观念的计 量单位或标准, 是计算商品价值的比例名称。 主要流派和人物: 1、货币国定论(巴本):货币是国家创造的符号, 其价值由国家通过立法决定。 2、早期的货币计算比价论/职能论(贝克莱) :货 币只是用来计算商品比价及财富转移的符号或工具, 因为具有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才具有价值。用什么材 料做符号无关紧要。 3、符号论(孟德斯鸠、洛克、休谟):货币是代表 商品价值的一种符号 4、观念论(斯图亚特),货币只是一种无形的计 量单位,仅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西方经济学关于货币职能的论述
➢ 西方经济学中把货币的职能(Function of money)都解释为货币的功能,认为货币有下 列四项功能:
➢ 1、交换媒介。 ➢ 2、价值标准。 ➢ 3、价值贮藏。 ➢ 4、延期支付的标准。
➢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货币职能的论述
➢ M0 =现金
➢ Ml = M0 +企业结算户存款+机关团体活 期存款十部队活期存款
➢ M2 : = Ml 十城乡储蓄存款+企业单位定期 存款
➢ M3= M0 +全部银行存款
为什么要划分货币供给层次?
现实经济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货币,需要将它 们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使货币供给的计量有科学 的口径。
处于不同层次的货币,货币性不同。
➢ (二)我国货币量层次的划分
➢ 关于我国货币量层次指标系列的划分,目 前学术界的说法不一,关键问题是明确划分的 依据。就划分依据或称原则来看,有同意以货 币周转速度划分的,有主张以货币变现率高低 划分的,也有主张按货币购买力即它的流动性 来划分的。
➢ 1985 年 7 月中国金融学会货币理论与政 策研究会上作了专门的讨论,并形成了以下比 较一致的划分意见。即:
➢ (二)马克思的货币产生理论
➢ 马克思依据货币源于商品的理论,用两种方法 阐述了货币的起源。
➢ 1、抽象的逻辑分析法。
➢ 马克思运用抽象的逻辑分析法说明货币本身也 是一种商品,而且这种商品房是其他一切商品 的价值形式。
➢ 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商品生 产的扩大和商品内在矛盾的发展,价值形式经 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历史 发展过程。
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 观点,采用历史的和逻辑的方法,创立了科学的 货币起源说.
二、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 马克思从分析商品的产生和商品交换的发 展着手,研究了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进而又 从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揭示了货币的起源,由 此科学地概括了货币的本质特点:
➢ 即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起一般 等价物作用的特殊商品;货币是商品经济基本 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发展 的必然结果。
第一章 货币概述
➢ 这一章,我们将从最一般的意义上来介绍有 关货币的一些基本知识,包括货币的产生、货 币形式的演变、货币量层次的划分及货币的职 能和作用。
一、货币的产生
➢ (一) 历史上的各种货币起源说 ➢ 1、亚里士多德的货币国定论 ➢ 2、重商主义的货币金属论和货币数量论 ➢ 3、古典学派的货币商品论 ➢ 4、古代中国的货币起源论
由于不同层次的货币供给形成机制不同,特性 不同,调控方式也不同,因此划分货币供给层次 有利于有效地管理和调控货币供应量。
五、货币的职能
➢ 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 ➢ 关于货币职能问题,经济学家们有不同的
表述方法。为了能够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和 把握货币的职能,我们仍然将西方经济学关于 货币职能的论述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货币 职能的论述作一介绍,然后再对它们进行比较。
➢ 综合各国的情况,货币供应量指标大致划 分如下:
➢ M 1=流通中现金 + 支票存款(以及转账信 用卡存款)
➢ M 2 =M 1 + 储蓄存款(包括活期和定期储 蓄存款)
➢ M 3=M 2 + 其它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 券、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等)
➢ 当然,各国具体的货币层次划分会比这稍 微复杂一些。例如,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现在公 布四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指标。
➢ 一般价值形式转变为货币形式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所不同的 只是在货币形式中,一般等价物被固定在一种商品上。
➢ 2、货币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怎样把握货币起源的各种学说?
古今中外有各种关于货币起源的学说.由于这 些学说采, 局限性较大.
如何理解货币的本质?
▲对于货币本质的认识,东西方有各种学说,分 歧较大.
▲从货币的起源和逻辑分析的角度来把握本质 是最重要的: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 殊商品.
△货币首先是一种商品,具有商品的共性; △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一切商品价值的表现材 料,具有与其他商品直接相交换的能力; △货币外在形式的变化不改变货币的本质,也不改变 货币与商品的对立均衡关系.
三、货币形式的演变
➢ 从历史上看,货币形式经历的演进过程大体是:从实 物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三个阶段。
➢ (一)实物货币 ➢ (二)代用货币 ➢ (三)信用货币 ➢ 信用货币包括以下几种主要形态: ➢ ( l )辅币。 ➢ ( 2 )现钞。 ➢ ( 3 )银行存款。 ➢ ( 4 )电子货币。
四、货币量层次划分——关于货币量的问题
➢ 所谓货币量层次划分,即是把流通中的货 币量主要按照其流动性的大小进行排列,分成 若干层次并用符号代表的一种方法。
➢ (一)流动性——货币量层次划分的基本原则

➢ 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也称作金融资产的变现 性,是指金融资产在不受任何损失的前提下能 够迅速变现的能力,也就是变为现实流通手段 和支付手段的能力。一般来说,流动性越强, 货币层次的编号越小;流动性越弱,货币层次 的编号越大。也就是说,随着货币层次编号的 增大,流动性趋弱。
➢ 一只绵羊=或10斤茶叶

=或15尺布

=或20斤米
➢ 3)、一般价值形式。
➢ 不同的商品价值可以由一种商品来表现。这就可以解决扩大价值 形式下商品交换的困难。于是就出现了一般价值形式。比如:

10斤茶叶

15尺布 =一只绵羊

20斤米
➢ 4)、货币价值形式。
➢ 当一般等价物最后固定在某种特殊商品上时,价值形式就过渡到 货币形式,这种商品就成了货币商品。
➢ 1)、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简单的价 值形式就是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以另一种商品来表 现的价值形式,它是价值形式发展过程中的原始阶段。 这种简单的价值形式的最初的表现形式为:

1只绵羊 = 2把斧头
➢ 2)、扩大的价值形式。
➢ 扩大的价值形式就是指在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把自 己的价值表现在一系列其它商品上。比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