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雕镂雕技法介绍

合集下载

寿山石雕刻技法

寿山石雕刻技法

寿山石雕刻技法寿山石雕刻技法寿山石雕刻技法古语说“玉不琢,不成器”,寿山石从采掘而得的原石到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的诞生,仰赖于雕刻艺术家们的鬼斧神工。

从1500多前南朝的无名氏以尖戟得刃在“石猪”上刻出几道粗陋简单的线条,到当今最富盛誉的雕刻大师郭功森用圆雕、透雕、高浮雕、链雕等高超技法雕琢出的传世珍品《九鲤连环卣》,寿山石雕历经沧海桑田之后,不论是题材、技法还是所使用的刀具,都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今天的寿山石雕就工序而言有五道,分别是相石、打坯、凿坯、修光、磨光;寿山石雕的技法归结起来共有十种,分别是圆雕、钮雕、镂雕、链雕、浮雕、透雕、薄意、镶嵌、微雕和篆刻。

雕刻技法-圆雕圆雕又称立体雕,是艺术在雕件上的整体表现,观赏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的各个侧面。

它要求雕刻者从前、后、左、右、上、中、下全方位进行雕刻。

它是寿山石雕最古老、最基本的技法,也是“东门派”的主要技法。

寿山石的圆雕始于南北朝。

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福州地区陆续发掘出的南北朝时期的殉葬品“人兽俑”等,就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原始的寿山石雕作品。

据相关资料研究分析,圆雕自南北朝以来一直是寿山石雕的主要技法,即使到了清初寿山石雕昌盛时期,雕制人物、动物也仍然以圆雕技法为主,只是这一时期的圆雕技法和古远的南朝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作品的艺术水平也是天差地别。

享有盛名的杨玉璇、周尚均、魏汝奋、魏开通、董沧门等,虽然雕刻风格各异,却都是圆雕大师,他们的许多圆雕作品也都成为传世之作。

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杨玉璇的《僧人卧像》、周尚均的《弥勒》、魏开通的《伏虎罗汉》等十几件寿山石雕作品,以及上海博物馆、天津艺术博物馆和福州市博物馆收藏的杨、周、魏、董的传世之作,都显示了清初寿山石圆雕技艺的高超水准,坐势自然舒展,神态悠然自得,面额饱满,鼻宽且丰,两眼微闭,两唇微翕,欲言又止,表情异常生动,衣纹用刀十分流畅,富有动感,不论前观还是后看,都显得和谐自然,堪称圆雕杰作。

寿山石雕刻技法及作品

寿山石雕刻技法及作品

寿山石雕刻技法及作品一、圆雕圆雕又称立体雕,是从前、后、左、右、上、中、下等各个方位雕刻物体的方法。

所雕作品逼真如实物,特别富有立体感。

寿山石的圆雕始于南北朝,近年在福州地区不断出土的南北朝时期的殉葬品“人兽俑”等,便是最原始的寿山石圆雕作品。

之后寿山石雕仍以圆雕为最主要方法,特别是清代,长盛不衰,清初的许多寿山石雕刻大师都是圆雕大师,如杨玉璇有《僧人卧像》、周尚均有《弥勒》、魏开通有《伏虎罗汉》,这些圆雕杰作举世闻名,至今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所收藏。

因为圆雕最近于实物的主体,所以圆雕所要选择“石材”,都应该有如按实物比例的厚度。

然后按比例“打坯”。

圆雕是很讲究“打坯”的,特别是大型的圆雕作品,甚至要离开寿山石材,在泥土上“打坯”,完成并修订“泥稿”后,才正式在石材上“打坯”。

选择石材的厚度是保证雕品有如实物的先决条件,然后在选好的石材上“打坯”。

“打坯”的目的是保证雕品的各个部件既能按实物的比例,更能比实物传神。

圆雕要特别注意的是各个方位统一、和谐和融合。

比如说雕人物,前方位雕的人物头部是男人,后方位就也应该是男人,而且大小要一致。

再比如说前方位的衣着是长衫,后方位的衣着就不能是短袖,而且衣摺、流线等都应该和谐、融合。

圆雕一般从前方位“开雕”,因为前方位是最主体的方位。

主体成功了,作品就成功了一半;主体要是雕不好,雕好其他部位也就没有价值。

古代的圆雕多以单件实物为对象,如仙、佛、猪、羊、马等小雕件放在案头把玩;也可以作为小雕件,当扇坠、链坠等装饰物。

近代创造了以人物、山水等相结合的大型“立体雕”。

《长征组雕》、《闽西组雕》以及郭功森的《武夷风光》、林亨云的《海底世界》等都是成功的大圆雕作品,宜于在大厅里摆设。

二、钮雕钮雕是专指印章上部印钮的雕刻,起装饰印章作用。

其雕法居于“圆雕”的范畴,有其丰富的立体感。

但它另有特点:1.物像小。

限于印章的规模,一般都在10立方厘米以下。

2.不表现物像的下方。

这是与“圆雕”最大的异点。

浅谈寿山石雕刻技法应用

浅谈寿山石雕刻技法应用

天工|2021年第2期文 周 斌浅谈寿山石雕刻技法应用寿山石是中华瑰宝,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分布在福州市北郊寿山村,晋安区与连江县、罗源县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

寿山石是福州特有的名贵石材,其石质晶莹、脂润,色彩斑斓,色泽浑然天成,色界分明,具有稀有性、人文性和升值性特点,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并于2003年被确定为“国石”候选石。

若以矿脉走向,又可分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

因为寿山矿区开采早,旧说的“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在此矿区的田底、水涧、山洞开采的矿石。

经过1500多年的采掘,寿山石涌现的品种达百数十种之多。

宋代寿山石开始大量开采,并用于雕刻,挑选其中精美的作为贡品发运汴梁,成为宫廷的玩物,大的为达官贵人陈列于几案欣赏,小的则为文人雅士手中的玩赏品。

宋代的寿山石雕艺术已经达到可以供玩赏的水平了。

于是便有了“收藏”的历史,但大多数为宫廷及达官贵人所收藏。

元末,开始用寿山石刻印,并因此有寿山石印钮艺术的产生,收藏寿山石印材和寿山石印钮,成为当时文人雅士的“专利”,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寿山石因其质地温润、纹理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也随之提高,越来越多人从单纯的喜欢转为注重寿山石雕的丰富内涵。

而在这环节中,寿山石雕刻艺人则扮演着魔术师的角色,将不能言之石材变为生动的美物,巧妙地利用原石固有的色彩和肌理,顺应材质本身的美感和属性,精妙地安排画面,达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统一。

浮雕、镂空雕是寿山石雕刻中常用的艺术表达方式,通过对材料外形、色彩、杂质、裂纹的巧妙处理,让作品最后似一幅画展现给人们。

寿山石雕刻技法是建立在学院雕塑基础上的,简单地说,圆雕是把要作品三维立体地表现出来,而浮雕是把圆雕作品整个压扁,里面的空间转化只在毫厘之间,所以想要把作品效果处理得恰到好处,需要有一定的雕塑功底。

但材料不同,手法也不同。

雕塑用[摘 要]在寿山石雕刻中,运用各种雕刻技法来雕刻人物、动物、花鸟、山水时,需要对寿山石每个石种的石性、色彩分布、裂纹走向、杂质深浅进行充分研究,然后边推敲边动手设计图纸。

中国传统审美视角下的寿山石雕刻艺术

中国传统审美视角下的寿山石雕刻艺术

中国传统审美视角下的寿山石雕刻艺术汇报人:2023-11-20•寿山石雕刻艺术概述•中国传统审美视角下的寿山石雕刻•寿山石雕刻的题材与文化内涵目•寿山石雕刻的技艺与风格•寿山石雕刻艺术的价值与未来发展录寿山石雕刻艺术概述01CATALOGUE寿山石主要产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的寿山村,是福建省福州市特有的名贵石材。

产地寿山石的分布范围主要在福州市的晋安区、鼓楼区和台江区,以及闽侯县、连江县等地。

分布寿山石的产地与分布寿山石雕刻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经过唐、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风格。

现代寿山石雕刻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创新元素,使得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得以更好地发展和传承。

寿山石雕刻的历史与发展发展历史寿山石雕刻技法丰富,包括圆雕、浮雕、镂雕等多种技法,每种技法都有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技法寿山石雕刻的题材广泛,包括山水、人物、花鸟、虫鱼等多种题材,每种题材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和内涵。

题材寿山石雕刻的风格独特,既有细腻入微的写实风格,也有粗犷豪放的写意风格,还有典雅高贵的宫廷风格等。

风格寿山石雕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承载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追求和艺术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寿山石雕刻的艺术特点中国传统审美视角下的寿山石雕刻02CATALOGUE中国传统审美强调“意在言外,言在意外”,追求内在的意蕴与境界。

寿山石雕刻在传统审美中也注重表现内在的精神气质与意趣,通过雕刻内容与题材传达情感与思想。

“意”是指审美中的内在精神与意趣,“境”则是指审美中的外在环境与氛围。

传统审美中的“意”与“境”“意象”是指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是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

寿山石雕刻中常运用意象表现手法,如利用动物、人物、山水等形象来传达寓意与情感。

例如,利用松鹤同春的形象寓意长寿与吉祥,或者通过渔翁得利的故事情节来表达和谐与平衡的美学。

“意境”是指作品所营造出的情感氛围与境界,是艺术作品的灵魂。

陈建熙讲寿山石雕技法入门

陈建熙讲寿山石雕技法入门

陈建熙讲寿山石雕技法入门
壽山石的雕刻,有些基本的工序和刀法。

應千江月先生之約,現在我以一顆芙蓉石為例,簡要闡述這些過程,以及其中所用的刀具和基本刀法。

第一:取材。

在原石中取出印章,一定要避開裂格,儘量把有巧色部分調到上半部,哪怕是一點點的巧色都要把握。

第二:相石,就是觀察的意思。

根據石頭巧色,紋理,以及像什麼形,都多方位觀察,然後選出題材和認為最合理的正面視覺。

這方芙蓉,整體是白色,但在上半部邊緣和中間帶有瓷白的巧色。

認真觀察,像一魚頭,而邊緣的瓷白部分,又像龍頭。

經過多次構思推敲,最後決定取個傳統題材:魚龍變化。

定下題材後,開始草圖佈局。

接下來我講第三道:打胚。

就是根據草圖,在石頭上成形。

第四道:修光。

先講講刀具,主要有刮刀,尖圓刀,推刀等,都可分成大,中,小,有時還有特小號。

用刀還是以個人習慣為准,因人而異,不能一概而論,主要講效果。

水浪,眼睛一般用小尖圓刀。

開龍甲或魚甲,先用尖刮刀畫甲,然後根據大小不同,用推刀刻。

毛髮如需要開絲用尖刀,水紋開絲
也一樣。

也有人用特製推刀開絲的,這
是個人的用刀習慣。

總的來講,在修光
的過程中要注意作品不能有毛刺的感
覺,盡量使線條流暢,圓滑,讓作品不
論觀看和上手,都能有美感。

到此創作
基本完成,經過最後的磨光後,作品完
成了。

寿山石雕刻技法

寿山石雕刻技法

寿山石雕刻技法
在浮雕作品中,保留凸出的物像部分,而将背面部分进行局部镂空,就称为透雕。

透雕与镂雕、链雕的异同表现为,三者都有穿透性,但透雕的背面多以插屏的形式来表现,有单面透雕和双面透雕之分。

单面透雕只刻正面,双面透雕则将正、背两面的物像都刻出来。

不管单面透雕还是双面透雕,都与镂雕、链雕有着本质的区别,那就是镂雕和链雕都是360度的全方面雕刻,而不是正面或正反两面。

因此,镂雕和链雕属于圆雕技法,而透雕则是浮雕技法的延伸。

透雕主要用的是扁平的寿山石材。

先将石材锯成两面均为平面的原材,留出边框,在中间构图后通透雕镂,两面都要雕刻,雕刻技法与浮雕相似。

在20世纪70年代,著名寿山石雕刻艺术家林寿煁创作了近代透雕作品的代表作《南昌起义纪念馆》。

作品选用一块寿山石,长方形框状,框内主体为南昌起义纪念馆,纪念馆上部被镂空成为飘浮在天空中的红、黄等颜色的彩云,很有立体感和空间感。

雕刻技艺“圆雕”和“镂雕”

雕刻技艺“圆雕”和“镂雕”

雕刻技艺“圆雕”和“镂雕”玉雕是我国最古老的的雕刻技艺之一,通过代代相传,在时间的流逝中,人们不断的继承、改进、创新。

单从雕刻技法来分就有好几种,它们各有特色,为作品的呈现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今天我们主要来认识一下“圆雕”和“镂雕”。

《海底世界》圆雕的概念与特征圆雕,它是寿山石雕最古老、最基本的技法,也是“东门派”的主要技法。

作为玉雕文化史上沉淀的一种技术手法,圆雕应用范围极大,如今运用在如翡翠、和田玉、碧玉、独山玉等不同材质的创作中,可以说是传承时间最长、技法难度最高,写实感最强的一种玉雕技法。

黄明强《幸福美满》圆雕的特征是完全立体的,观众可以从四面八方去欣赏它,虽然技术本身是静止的,但它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更真实、生动的运动场景,从而形成艺术在雕件上的整体表现。

一般圆雕程序分打坯、制坯、雕刻细坯、修光等四个步骤。

其中“打坯”是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其目的就是确保雕品的各个部件都能严格的符合比例要求,然后再动刀雕刻出生动传神的作品。

《两小儿辩日》作为全方位的雕琢,极富立体感的圆雕对于石材方面的选择也比较严格,特别注意作品的各个角度和方位的统一、和谐和融合。

《坐莲》镂雕的概念与特征中式玉雕工艺丰富,其中最令人震撼的莫过于镂雕工艺。

它集合了玉雕师高超的智慧、精湛的手艺,比起其它作品来更为细腻精致反映了其巧妙的构思,呈现给人的是一种立体化多元化的细节美感,是玉雕工艺中叫人叹为观止的精髓。

游勤秋《虾》镂雕灵活运用冲、划、切、刮等刀法和浮雕、透雕等表现方式,以及丰富内涵的东方艺术语言,在造型的疏密虚实、方圆顿挫、粗细长短的交织、变奏中,表现精巧入微、玲珑剔透的艺术效果,使作品产生音乐般的韵律和感染力,成为盈盈珍品。

镂雕是圆雕相对独立的雕刻技法,常与圆雕或其他雕刻技法相结合,使雕刻作品更富表现力。

玉料日渐稀少昂贵的今天,镂空技艺更多成为了一种点缀式的存在,而费工费料的纯镂空玉雕作品则更是少见,所谓可遇而不可求。

寿山石雕刻工艺的艺术特色及题材选取

寿山石雕刻工艺的艺术特色及题材选取

天工|2021年第1期文 雷剑镖寿山石是一种质地温润、色彩斑斓的珍稀石材,好操刀。

寿山石独产于福州市晋安区北峰寿山的周边一带地区,属于福州的“特产”,并逐渐演变为福州的地域文化。

寿山石雕发源于南朝,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一件完整的寿山石雕作品需要经过深思熟虑构思主题,要有条理地布局,灵活运用雕刻技法,在俏色上也要运用得当。

传统的寿山石雕工艺是由纯手工制作完成的,相对于古时候来说,目前的寿山石雕刻工艺有了很大的进步,无论是在雕刻前的选题,还是布局构思,抑或是雕刻时的线条处理,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摘 要]寿山石是中国的四大名石之一,且中国的石文化历史悠久,自古便深受文人喜爱。

寿山石雕在南朝时期就初具雏形,但整体造型简陋,雕刻技法粗糙。

随着朝代的更迭与文化的演变,寿山石雕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流传至今,且内容在不断地丰富扩充。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审美品位也在不断提升。

发展至今,寿山石雕成为人们常见的一种生活类艺术品。

雕刻艺术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不断探索中一起进步,共同发展。

就寿山石雕刻工艺的艺术特色及题材选取展开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石文化;雕刻;工艺[中图分类号]J [文章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1)1-0072-02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雷剑镖.寿山石雕刻工艺的艺术特色及题材选取[J].天工,2021(1):72-73.寿山石雕刻工艺的艺术特色及题材选取一、寿山石雕工艺的起源寿山石雕发展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具有深刻的文化背景。

远在1500多年前的南朝,福州先人就已经懂得使用刀来雕刻寿山石了。

寿山石雕——猪俑,在南朝时被当时的贵族作为随葬品一同下葬,寓意墓主能够在另一个世界衣食无忧、富贵荣华。

这也间接证明,在南朝时,寿山石雕就已作为一门艺术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

后来,寿山石雕逐渐演变为独具风格的观赏艺术品。

在唐朝,寿山石雕被用于雕刻佛像、佛珠、香炉、花瓶等供佛用品,使寿山石雕在实用价值的基础上,具备了欣赏价值和文化价值。

寿山石-石雕工艺技法

寿山石-石雕工艺技法

鬼斧神工——寿山石雕工艺技法(一)寿山石雕刻已有1500年的历史,拥有多种别具特色技法。

圆雕又称立体雕,从前后左右上下全方位进行雕刻,可四面观赏。

清初杨玉璇的《仙人扛桃》就是圆雕,衣袂飘动的仙人扛着桃子行路,喜悦神情呼之欲出,体现了逼真如实物的特点。

近代还出现了人物山水结合的大型圆雕,如《长征组雕》、郭功森的《武夷风光》、林亨云的《海底世界》等。

镶嵌雕又称屏雕,是以寿山石片刻成浮雕粘帖在漆器、挂联等之上的技法,分设计、雕刻和粘贴三个步骤。

雕刻画面多取人物故事、花鸟蔬菜、博古器皿等,根据分解的图画选择相应质料色彩的石片雕刻。

如《博古镶嵌挂联》,各色寿山石光彩夺目,景物隆起边沿、侧面稍向内斜,富有空间感和立体感。

透雕是在浮雕基础上保留凸出部分的物象齐全,而将背景进行局部或全部镂雕。

多为插屏,有单双面之分。

单面透雕只刻正面,双面透雕刻正反两面。

著名雕刻家林寿煁创作了近代透雕《南昌起义纪念馆》,主体是长方形石材框内的纪念馆,其上部被镂空成为飘在空中的红、黄等颜色的云,层次布局灵动鲜活。

微雕是在小颗寿山石上雕刻细微的画面或文字的技法,作者需有精熟的书画功底。

20世纪80年代陈忠森将微雕与书画结合,表现人物、山水、花鸟、彩墨抽象画和各种书法,且韵味十足。

《兰亭序》全文能在一颗比黄豆大一点的田黄石的一个平面上刻完,正是作者微中求精的结果。

寿山石雕艺术也在求精入微的追求中不断发展。

随着雕刻工具与艺术创造的突破,寿山石雕产生了一些细致、高难度的雕刻技巧。

浮雕是在石面凸起物像的雕刻技法,画面设计注重丰满立体。

依物象凸出的厚度,有浅高之分,凸起物像浅则为浅浮雕,反之则为高浮雕,高浮雕十分接近圆雕。

清乾隆时的寿山石巨玺方柱四面就有雕师周尚均雕刻的浮雕博古和夔龙图案。

近代浮雕高手林寿煁、王雷霆等有《天堑变通途》、《山村新貌》等浮雕名作,层次分明,意境清新。

镂空雕及镂雕,是在寿山石的内面进行雕刻,把石材中没有表现物象的部分掏去,保留原石材能表现物象的部分。

探究寿山石雕刻的艺术技巧

探究寿山石雕刻的艺术技巧

天工|2022年第17期作者简介:林永昌(1975—),男,汉族,福建福州人,本科,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益晶,现为福建省雕刻艺术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福建省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州市雕刻一级名艺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高级技师,创办福州昌艺轩艺术品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寿山石雕刻。

[摘 要]寿山石雕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工匠运用石雕刻技法,“取石相合”“因石取巧”“因色取巧”“因意取巧”,将自然、构思、意境、创作拼接结合,打造出兼顾美学、艺术、文化、传承且独具灵魂的艺术作品。

寿山石雕的艺术魅力不断被发掘,受到更多关注与传承。

根据理论知识体系与个人艺术感性认知,从艺术起源、技术手段、艺术技巧研究与探讨寿山石雕的加工创作技巧。

[关键词]寿山石雕刻;艺术技巧;技法表现;艺术作品[中图分类号]J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2)17-0058-02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林永昌.探究寿山石雕刻的艺术技巧[J].天工,2022(17):58-59.林永昌 寿山石雕是经过雕刻技艺和美学处理而创作的一种民间艺术,它巧妙地融合自然美和人工美,以彰显艺术价值。

寿山石雕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巧妙结合寿山石的自然特色,利用艺术技巧,将自然之美、艺术之美、思想之美体现出来,传递出不拘一格的雕刻技艺,使观赏者不仅看到石头本色、独特加工技艺,还能透过现象感悟创作者传递的深层意蕴,“寄情于石”,达到情感与意境的完美融合。

一、寿山石艺术的审美 寿山石雕起源于南朝,兴起于唐宋,已有千年发展历史,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收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人文思想价值的艺术形式。

“借石取景”,需要雕刻者进行自然艺术加工,因此石材作为其艺术载体,变得至关重要。

寿山石晶莹剔透、石质脂润,色彩鲜明斑斓,寿山石以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色彩缤纷的差异而闻名。

从质地来说,寿山石质感细腻、柔软润滑,纹理自然丰富,光泽度透亮,是观赏与把玩的佳选,古代帝王将相都对寿山石宠爱有加,寿山石是把玩馈赠的好物,有着“国石之母”的美赞。

艺术品收藏:寿山石的浮雕与薄意雕刻

艺术品收藏:寿山石的浮雕与薄意雕刻

艺术品收藏:寿山石的浮雕与薄意雕刻寿山石的浮雕是指在石面凸起物像的一种雕刻技法,它与圆雕最大不同的主要是只从前面的方位(或兼顾到左、右方位)表现物像的“半立体感”。

后面的方位或贴在石壁上,或根据石料层情况,简略雕刻。

艺粹网认为,要凸起物像,自然要铲去非物像的部分。

如果铲去非物像部分的深度浅薄,那凸起的物像也浅,称“浅浮雕”;反之则称“高浮雕”。

“高浮雕”就十分接近“圆雕”。

历史上浮雕是继圆雕之后出现的一种装饰性的雕刻技法,多刻于石壁或木柱的表面。

寿山石的浮雕始于明、清时期的寿山石砚四周和印章的方柱四面。

清乾隆时的寿山石巨玺方柱四面就有福州名雕师周尚均雕刻的浮雕博古和夔龙图案。

浮雕最好选择色层分明的薄形石料,利用外层石色雕刻景物,以里层石色作为衬底,形成自然套色。

艺粹网介意若将里层石色再刻薄意衬景,更加精妙。

其制作过程:通过相石,分析石色的分布情况及色层深度,然后确定作品的题材和构图。

设计画面要有中国绘画的风格。

景物的层次重叠应视色层之深浅而定。

构图宜丰满,衬底出露面积不可过大或过于集中。

设计定稿后,以尖刀顺着景物的轮廓“线勒”一遍,再用平口手凿或卡凿削除画面空间部分,谓之“刮底”。

待达到预定深度或里层石色显露后,再进行刻制。

刻制景物主要使用手凿和小型钻具,在高起的景物层上雕刻出画面的层次,力求使所表现的物像在结构上富有立体感,最后再用修光刀具进行“修饰”。

而薄意雕刻是指比浅浮雕更要“浅”的一种寿山石雕法,因雕刻层薄,而且富有画意,所以称“薄意”。

它比浮雕更有画意,又比图画更富有“雕”的立体感。

因此说它是介于绘画与雕刻之问的独特艺术,此法始创于清朝初年。

薄意是寿山石刻的专用艺术。

特别是像田黄石之类的原石珍品,有“易金三倍”之说,其价值以锱铢计,因此不忍其石屑损失,艺粹网说:“能够多留一点原石的本质,空白多,加工的地位省一点,也可以突出寿山石本质的文采。

”薄意因为刻浅如画,所以也称“刀画”,即在石材上以刀代笔作画。

揭秘|传统寿山石雕刻的五个步骤:相石、打坯、凿坯、修光、磨光

揭秘|传统寿山石雕刻的五个步骤:相石、打坯、凿坯、修光、磨光

揭秘|传统寿山石雕刻的五个步骤:相石、打坯、凿坯、修光、磨光寿山石雕老艺人授徒时经常说的一句口头语:寿山石雕刻艺术是一门减法艺术,而加减法并用的是雕塑艺术。

它是通过削减原材料,循序渐进地将造型“挖掘”出来的,所以在雕刻下刀的时候要求慎之又慎,一旦失手错刀,后果是无法弥补的。

传统寿山石雕分五个步骤:相石、打坯、凿坯、修光、磨光。

相石寿山石以独特的意蕴,融会了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语言,构成了“寿山石文化”。

寿山石雕十分注重依石造型,因而有“一相抵九工”之说。

一块寿山石,未雕琢就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而寿山石雕艺人通过观察寿山石外观形象,在头脑中判定怎样应用“减法”将寿山石显现出生命物像的过程。

如果相石出问题,雕刻刀一动下去,那减去的石头就再也补不回来了。

所以相石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根据寿山石的形状、石质,色彩来设计构图的,是一项繁复、艰难的过程;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有杂质、裂格等瑕疵时,那就是难上加难了,因为除色彩的搭配利用外,还要懂得如何化解瑕疵。

相石贯穿在打坯、凿坯,甚至修光、磨光各个过程。

打坯这是2011年8月底(气温35℃左右),80岁高龄的大师陈敬祥创作作品时,打坯的镜头。

右手举着的木锤叫卡锤,它呈棒锤状——两头大,中间细;左手抓着的和台面一排放着的凿刀叫着卡凿,它一头呈方形或圆形,另一头为刀口(有单面,有双面)。

卡锤和卡凿的叫法,可能与击打发出的清脆“咔、咔”声有关。

打坯是一项全身柔韧性运动,需要手、脚、腰的协调。

这就是寿山石术语说的的“五头抱一头”。

打坯要用上十几种大小形状不一的卡凿,因此传统雕刻艺人有一个属于雕刻功夫外的功夫——磨刀。

磨刀在雕刻中的地位极其重要,若是刀不锋利,就打不出或打不好准确的切面。

打坯整形打坯打坯的主要目的是把作品的大体轮廓表现(即坯)出来。

首先是将作品底座修平稳,同时作品摆放角度恰当;接着是将原石上面的皮、沙丁等处理清楚,使一些潜在的好石头(行话叫“肉”)或需要化解或取俏的部位暴露出来,以便更好地利用。

寿山石圆雕作品的造型艺术与技法传承

寿山石圆雕作品的造型艺术与技法传承

寿山石圆雕作品的造型艺术与技法传承寿山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寿山石雕作品更是具有悠久历史的艺术精品。

其圆雕作品以其独特的造型艺术和技法传承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寿山石圆雕作品的造型艺术与技法传承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一、寿山石圆雕作品的造型艺术1.丰富的题材寿山石圆雕作品的题材非常丰富,既有神话传说中的神仙、神兽、妖怪等寓意深刻的形象,也有生活中的人物、花鸟、山水等自然景物。

这些题材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又能展现出雕刻师对生活和自然的感悟与理解。

寿山石圆雕作品的题材丰富多样,给人以美的享受的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2.精湛的雕刻技艺寿山石圆雕作品的雕刻技艺非常精湛,雕刻师们运用凿、刀、锤等工具,将石头雕刻成栩栩如生的形象,栩栩如生的木雕技艺令人叹为观止。

在雕刻的过程中,雕刻师们需要准确把握力道和力度,使得整个作品达到更加完美的效果。

这种精湛的雕刻技艺使得寿山石圆雕作品成为了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朵璀璨之花。

3.唯美的艺术风格寿山石圆雕作品在造型上还体现了唯美的艺术风格,雕刻师们通过精湛的技艺将自然的美以及人类的美融入作品之中,形成了独特的寿山石圆雕艺术风格。

这种风格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美的追求,也让观赏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得到了心灵上的满足。

寿山石圆雕作品的唯美艺术风格也为中国传统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寿山石圆雕作品的技法传承1.传统技法的传承寿山石圆雕作品的技法传承主要包括了雕刻技法、刀法、磨光技法等方面。

这些传统技法是通过世代雕刻师的努力与创新而得以传承下来的,他们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并发展了技法,并将其传承与后人。

这样的传统技法传承保证了寿山石圆雕作品的品质和水平。

2.现代技艺的融合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技艺已经开始渐渐融入到寿山石圆雕作品的制作之中。

传统的手工制作技艺被现代的数控技术和雕刻机器所辅助,这样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更多的作品。

寿山石雕技法

寿山石雕技法

寿山石雕技法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寿山石雕技法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被誉为石雕艺术中的瑰宝。

寿山石雕刻技法

寿山石雕刻技法

斑斕壽山石雕福州寿山石品种繁多、色彩斑斓,其中田黄、芙蓉、荔枝等名贵石料,历来被人们所锺爱,或加工成印章、或凋刻成精美的摆件,成为高雅的艺术品。

石凋艺术已有1000多年曆史,从简单的斧凿刀具到创造了适应凋制要求的先进工具、器械,创作的方法和门类亦随着时代进展逐步开拓,逐步规范化。

寿山石凋的技艺,至目前为止已发展成圆凋、薄凋(薄意)、印钮凋、高浮凋、镂空凋5种技法。

审石,意即在操刀之前必先“相”其石。

相者,审度也,反复推敲,对创作设计方桉打腹稿,寻找合适的刻法。

经过详细审定之后,才根据所选择的凋法进行题材选定、景物佈局、姿态安排、色泽分层等。

圆凋法,即立体凋,无论人物、鸟兽、山水、花鸟,都是立体的造型,是四週都成角度之法,而不论任何一个视点。

薄凋法,此法为省材之法,珍贵材料尤其如此。

印钮凋,即石章钮头凋刻,有自然台与平台两种。

自然台的凋法多因章端不规则,四方形不甚四方而採取的权宜之法,佈局一般无需太严谨,比较随意。

高浮凋法,此法对有巧色层之石较为合适。

刻薄意嫌其表皮太厚,不能达到套色的效果,因此以施高浮凋为宜。

所谓高浮凋者,即深度刻去石表无用色皮,现出石之内部色泽,形成表里两层套色,效果甚佳。

镂空法,即刻好器物之雏形后再凋镂其内部,如炉鼎、锁链、兔笼之类都属此类造型。

寿山石的动物凋刻,首先要熟悉各种动物的骨骼、肌肉、皮毛、五官和四肢,理解动物的动作、姿态和表情。

动物的形和神是作品的生命,因此应力求把生动的、有生活意义的、诱人的、美的形和神表现出来,即所谓形神并茂。

一件优秀的寿山石凋刻作品,应该是自然美和智慧美的有机结合。

寿山石凋刻追求古朴大方、无为和稚气的内涵,正是通过气韵生动的艺术美与自然美的沟通,汇合而形成了更为自由、更为开阔的整体美。

简而精,朴而茂,博大精深,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欣赏、品玩、研究的无限空间,被视为东方艺术瑰宝。

寿山石雕刻技法--薄意薄意,即极浅薄的浮雕,因雕刻层薄而富有画意,故名。

寿山石雕刻

寿山石雕刻

张祖仁古玩收藏73说--------寿山石雕刻技艺艺术寿山石雕的技艺,至目前为止已经发展成圆雕、薄雕(薄意)、印钮雕、高浮雕、镂空雕五种技法。

一、先谈圆雕法。

圆雕者,即立体雕,无论人物、鸟兽、山水、花鸟。

都是立体的造型,是四周都成角度方法,不论任何一个观点,都要讲究结构与透视,异常逼真。

其创作过程是:打粗坯(轮廓)、凿坯(修整实体)、修光(细刻头脸、毛发、花果、树木、景物等)、磨光(去掉刀痕,用多道工序出原石的色彩来)、开丝描花(毛发、衣冠纹饰的挑法)。

二、薄雕法(薄意)。

此法为省材之法,珍贵材料尤其如此。

如田黄石、鹿目田、荔技冻等,均用此法,避免过多的斧凿而浪费材料。

此法颇具作者功力。

薄意者吾称其为“刀画”,即在石上以刀代笔作画也,但它比作画更难,因为石料形状不一,有裂痕(有左切、右切之分)、有凹凸、有瑕疵、有皮层,必须具有扬石之长,避石之短,化弊为利之功底,非一张作画的白纸可同日而语。

特别是远近呼应,虚实沉浮,意到刀不到。

此法的构成是:1、审石。

认真研讨其裂痕和走向,表皮之利用及疤点之处理,务须掌握创作对象之全貌而后定。

2、清石。

根据腹稿的设计要求,作甄别去留,完善其石。

3、作画。

4、钩勒。

5雕刻。

6、核稿。

即校对效果,有皮者用水,无皮者以粉未未核之。

7、磨光。

三、印钮雕。

即石章钮头雕刻也,有自然台与平台两种。

自然台的雕法多因章端不规则,四方型不甚四方而采取的权宜之法,布局一般无需太严谨,比较随意。

平台者,则较讲究,刻钮之前必先起台。

所谓台者,即印章的平台,平台以上刻钮,平台以下,方方正正完整无缺。

台上或鸟兽、或人物、或瓜果、或吉祥物,作者将因形、因色、因巧异曲同工。

作品效果务求古朴、端庄、尊贵。

当然,若对象有裂纹、有瑕疵者,仍须结合薄雕法,相辅相成,才能完成。

四、高浮雕法。

此法对有巧色层之石较为合适。

刻薄意嫌其表皮太厚,不能达到套色的效果,因此施以高浮雕为宜。

所谓高浮雕者,即深度刻去石表无用色皮,现出石之内部色泽,形成表里两层套色,效果甚佳。

寿山石高浮雕技艺

寿山石高浮雕技艺

寿山石高浮雕技艺黑色为配音主持人:展现艺术魅力,传承民族文化。

欢迎收看由莆田工艺美术城冠名播出的《瑰宝》,今天是2012年正月初四,《瑰宝》栏目在此给全省工艺美术界的朋友拜年了,恭祝大家新春快乐。

在工艺美术领域,浮雕是一门重要的雕刻技艺,它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用压缩的办法来处理对象,靠透视等因素来表现三维空间。

寿山石雕作为一种几案上的艺术,因其自身固有的特点,浮雕技艺的应用,能够达到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实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和谐统一。

配音:浮雕艺术在全国各地无处不见,无时不在,有着悠久的历史。

较早的例如开凿于北魏太和十八年洛阳龙门石窟古阳洞,集中了古代雕刻艺术的精华。

洞内佛龛林立,浮雕出完整的佛教故事,龛楣上的雕刻形象如同连环画。

福建各地古代的浮雕作品更是不胜枚举。

泉州开元寺院内仁寿、镇国两塔上的浮雕十分典型。

塔内的浮雕佛像有80尊,有的慈眉善目,有的雄壮伟烈,有的庄严秀丽,有的刚健威武,具有宋代的风格。

寿山石雕的发展都受到这些浮雕艺术的巨大影响。

例如寿山石中的透雕和薄意,便是在借鉴中国古代宫殿、寺院、亭台楼阁等装饰雕刻,以及砖雕、木雕、摩崖石刻等技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但是,寿山石雕属小型的作品,是一种几案上的艺术,因而有着其自身固有的特色。

寿山石浮雕最早出现在明、清时期印章的方柱四面和寿山石砚四周。

清乾隆时期的名雕师周彬,所刻的夔kuí龙与博古图案,便是早期较为完美的寿山石浮雕艺术。

清末民初时期,“东门派”的第二代传人林元珠是一位浮雕艺术高手。

他尤其擅长利用多色界的寿山石进行浮雕,以景衬人。

刀法灵动,近、中、远景处理得当,意境幽深。

20世纪80年代左右,寿山石浮雕作品日渐增多,随着浮雕技艺的不断发展,依据雕刻的深浅程度浮雕渐渐发展为“高浮雕”和“浅浮雕”两类。

高浮雕是介于圆雕和薄意之间的技艺特性。

高浮雕技法起位较高、较厚,形体压缩程度较小,因此其空间构造和塑造特征更接近于圆雕,甚至部分手法完全采用圆雕的处理方式;薄意创作讲求中国画理,笔墨韵趣,“自以刀笔写意为尚”,与之相比,高浮雕创作注重近景、中景、远景的国画构图关系,重在追求构图的立体效果。

浅谈寿山石的雕刻技法和艺术性的关系

浅谈寿山石的雕刻技法和艺术性的关系

艺苑论坛文 陈祥清浅谈寿山石的雕刻技法和艺术性的关系纵观我国各种文化中,石文化具有悠久历史,而寿山石更是这种文化的一种标志和一种文化符号。

寿山石种类较多,色彩斑斓、质地温润、纹理丰富。

雕刻者巧妙利用寿山石的色彩与肌理,顺应材质自身的属性和美感,巧妙安排画面,从而实现艺术美和自然美的统一。

但是,要实现这些艺术美,需要通过高超技法,因此,探究技法和艺术性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寿山石雕的雕刻技法1.寿山石的艺术特点因为寿山石的大小、形状及色泽存在差异,因此寿山石雕刻重点在于确定石材所要雕刻的内容,也就是要综合寿山石的外貌特征,主要包含石头色彩、形状及纹理等,采用就石取巧方法,利用寿山石原貌设计物象,从而实现浑然天成的效果。

尤其是利用色泽上,可通过不同色层的特征进行设计与雕琢。

有时,寿山石可能存在内部色层突变,雕刻者就要在雕刻中边雕刻边设计,改变原有的设计方案,这就需要雕刻者具有娴熟的技术与美学艺术水平。

2.寿山石雕的雕刻方法总体来看,主要有如下几种雕刻方法:(1)圆雕。

圆雕属于一种立体、全方位的雕刻方式,能表现出物体形状以及各方面的细节。

圆雕源自唐宋,南北朝后,成为雕刻寿山石的主要手法,在清代,则成为一种表现工艺的艺术手法。

圆雕就是通过打胚还原物体比例,实现作品的融合与和谐。

(2)钮雕。

这种方法又叫印鼻子,就是对印章的上部印钮进行雕刻,具有全方位和立体感的特征。

此技法雕刻体积小,主体的底面和印章为一体,题材以神兽较多。

在风格上,主要以吉祥、威严、丰富、灵动为主。

(3)镂雕。

镂空雕刻法,就是依据所需将石料的间隙或者内部空间挖空。

例如,狮子的嘴巴,而镂空同时还必须要保留比嘴口稍微大点的石球,镂雕对石料材质及雕刻工具细腻度具有特别要求,常常联合其他雕刻手法共同使用,依照先内后外顺气雕刻。

(4)浮雕。

这种方法就是将多余部分挖掉,把物像雕刻成石面凸起效果,主要使用在木柱或者石壁的表面;浮雕要求石料色层分明,上色层属于雕刻层,下色层采用自然色差为托底。

寿山石工艺介绍

寿山石工艺介绍

寿山石工艺介绍(一)“相石”设计寿山石雕艺人在创作动刀之前,总要对着待雕刻的石料仔细揣摩一番,这就叫“相石”。

“相石”在创作过程中是极重要的一个步骤,通过“相石”揣摩推敲,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雕刻艺法雕刻寿山石工序大致分为:打坯——运用雕刻工具,将原料的多余大块面切除,使其适合于作品题材的需要并在粗坯的基础上,继续雕琢景物的各部结构,达到表现作品的基本造型和内容。

凿坯——凿坯时先粗后细,由表及里,通过凿坯,使作品所表现的景物如人体的结构、衣饰、动物的毛发、肌肉、山峦的皱法,树木、花卉的枝叶,瓣蕊以及配景的细节等,都应该达到基本清晰精确。

修光----修光是雕刻的最后修饰过程,依靠不同的刀向和刀法,刻划出景物的气质和精神。

寿山石雕刻技法:浮雕----浮雕按景物刻划的厚度分为“高浮雕”和“浅浮雕”两种,通过浮雕的应用,使作品表现的物象在结构上更有立体感。

镶嵌----其保留了高浮雕艺术风格,将刻成浮雕石片直接粘贴于器物板面之上,形成一幅景物明显突起的画面。

镂空----又名透雕,是介于圆雕与浮雕之间的雕刻法,它可分单面、双面、三面、四面、六面和里外多面镂空雕法,一般都在浮雕的基础上,放洞透空镂雕背景,衬托主题。

链条----链条雕刻是玉雕经常采用的一种技法,寿山石雕偶有应用,起始装于印钮,后也应于作品上。

其制作难度大,需胆大心细,熟练掌握石性与技巧,才能获得成功。

(三)揩光上蜡寿山石雕刻品在雕刻完成后,还需要经过精心磨光,才能充分显现出寿山石的特质和天然色泽,使作品外表光润明亮,磨光可用砂纸、木贼草、冬稻茎、竹签、桐油瓦灰砖等,磨光分粗磨、细磨和“揩光”三道过程。

粗质寿山石在磨光或罩色处理后,需要上一层薄蜡,以保持石质的稳定,上蜡所用的原料是以四川白蜡65%和东北软蜡35%渗合溶化而成的中性蜡块。

上蜡前,先将石雕加热至100—150℃,用毛刷蘸溶化了的蜡液薄涂外表,待均匀后缓缓降温冷却,再用软质麻布细心揩擦,直至焕发光泽,石雕经过上蜡,虽然色泽纹理得到充分表露,但石质经加温往往逊其温润,故名贵石料不宜上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寿山石雕:镂雕技法介绍
镂雕是一种雕塑形式,也称镂空雕,即把石材中没有表现物像的部分掏空,把能表现物像的部分留下来。

镂雕是圆雕中发展出来的技法,它是表现物像立体空间层次的寿山石雕刻技法。

是从传统中国石雕工艺中发展而来的。

古代石匠常常雕刻口含石滚珠的龙。

雕刻龙珠剥离于原石材,比龙口要大,在龙嘴中滚动而不滑出。

这种在龙钮石章中活动的“珠”就是最简单的镂空雕。

基于镂雕的难度很大,所以从石料挑选、作品布局、刀具配备到雕刻程序等,都与一般的雕刻技法有所不同。

铜仁程序麻将机镂雕的石料必须质细性纯,尤其是镂空部分,更不应有裂纹和高密度的砂格,否则容易造成断裂。

镂雕使用的工具,除一般雕刻刀具外,还需要特制的长臂凿、扒剔刀、铲底刀、钩型刀,以及小锯刺等专用刀具。

由于镂雕内部景物的用空间的很大限制,只能依靠扩大入刀方向的办法来克服操作上的困难,所以镂雕景物的设计要求最好是多面透空。

一般来说,透空的方向愈多,空洞愈密,镂雕就愈易,效果也就愈佳。

镂雕的程序是“先外后内”,待外层景物及其它衬景的打坯、凿坯工序全部结束之后,才能进行镂雕。

铜仁
镂空雕常与其他雕刻技法结合使用,成为整件作品的一个组成部分。

由于镂刻内部景物的用刀受到很大的限制,操作不易,艺人不仅需要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更要有熟练的圆雕基本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