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图案元素释读

合集下载

蒙古族的图案艺术

蒙古族的图案艺术

蒙古族的图案艺术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蒙古族图案艺术,是这个草原民族在马背上,历经千年的文化积淀而形成的。

其主要分为两类:一为自然纹样,二为吉祥纹样。

蒙古族在科学文化方面比较发达,尤其是在历史、文学、语言、医学、天文、地理等方面,为世界的科学文化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民间艺术方面,蒙古族人民也是成绩斐然。

蒙古族的民间图案运用范围十分广泛,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有图案的存在,这深刻地反映出蒙古民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充分地体现了广大蒙古族人民的艺术创造力。

一、蒙古族图案分类与特点蒙古族图案在内容上分为:1. 自然纹样,其中花草纹有梅花、杏花、牡丹、海棠、芍药等,动物纹有蝴蝶、蝙蝠、鹿、马、羊、牛、骆驼、狮子、老虎、大象等,另外还有山、水、火、云之类的图案。

2. 吉祥纹样,如福、禄、寿、喜、盘长、八结、龙、凤、法螺、佛手、宝莲等。

图案内容丰富、色彩艳丽、对比强烈。

蒙古族图案与纹样同其他民族的纹样关系密切,但在运用纹样时却显示出蒙古族特色。

蒙古族喜欢组合运用图案纹样,如将盘长纹延伸再加入卷草的云头纹,缠绕不断,变化丰富多彩。

技法多以几何形卷草纹为主,利用曲直线的变化,表现不同的感情,将直曲线条的不同形式相结合,达到和谐统一的画面布局。

二、蒙古族民间图案在建筑上的应用蒙古族民间图案广泛运用在建筑上,蒙古族的主要建筑是蒙古包,“包”是满语,是“家”和“屋”的意思。

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是游牧民族特有的居住模式,它伴随着蒙古族牧民走过漫长的历史。

蒙古包具有浓郁的草原游牧民族文化特征,蒙古高原地处内陆,气候寒冷、干燥、多变,牲畜对气候和草场的依赖性促使牧民一年数次地逐水草而栖。

冬暖夏凉是蒙古包为适应游牧的特点和蒙古高原的自然环境所具备的特性。

蒙古包由木门、毡墙、椽子和天窗四部分组成。

每一个组件上面都附着图案,有立体和平面之分。

运用比较多的是吉祥图案,龙凤与云纹交错生辉,色彩艳丽,对比强烈。

探究蒙古族民族传统图案特征

探究蒙古族民族传统图案特征

探究蒙古族民族传统图案特征蒙古族是中国内陆少数民族之一,其文化深厚,传统图案也具有独特特征。

本文将从图案的特征、象征意义等方面进行探究。

一、特征1.多用动植物和日月星辰等天然物件为图案素材,如鹰、狼、马、牛等动物,还有木芝和套马杆等植物,以及太阳、月亮、星辰等天体。

2.图案线条流畅,形态简洁,富有动感和节奏感,部分还融入了硬朗的棱角和尖锐的曲线。

3.色彩鲜艳,构图对称,层次感强。

蒙古族图案以红色、黑色、白色、蓝色、黄色为主,为了增加装饰效果,图案中会出现类似嵌花形的重复出现。

4.蒙古族图案多运用空间垂直对称和反射对称,表现了蒙古人的坚毅与勇气。

二、象征意义1.马马在蒙古族传统文化中被视为最珍贵的财产,也象征着蒙古族人的精神和生活方式。

蒙古族图案中常以马为主题,寓意飞驰、勇敢、自由和感性。

2.风格蒙古族图案富有动感和节奏感,反映出蒙古族人顽强不屈的个性、豪放不羁的性格和为人勇敢的品格。

3.色彩蒙古族人文化自信,对红、白、蓝三个色彩有着热爱和崇敬,三色相互搭配,不仅表现出蒙古族人的热情好客,更能表现出蒙古族人的无畏和豁达。

4.图案“索蒙巴勒”,也就是套马杆,是蒙古族人最为崇尚的器物之一,在蒙古族图案中也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

套马杆的图案表现了蒙古族人追求自由和平等的精神,蒙古族手工艺人把套马杆雕刻成不同图案和形态,寓意着不同的事物,如马、勇气、尊严、和平等。

5.图腾“图腾”在蒙古族的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是一种象征、信念和神秘的存在,被视为蒙古族人的“家族守护神”,它也成为了蒙古族图案中重要的元素。

图腾图案的基本要素是“头”、“身”、“足”,其中头部表示家族的特定神明,身体表示文化背景和家族命运,足部则是代表力量和民族韧性的象征。

总之,蒙古族图案的线条流畅、色彩鲜艳,蕴含着蒙古族人的豪放不羁、不屈不挠的勇气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通过学习、传承和发展蒙古族图案,可以更好地展现蒙古族人民族文化的特色和魅力。

探究蒙古族民族传统图案特征

探究蒙古族民族传统图案特征

探究蒙古族民族传统图案特征蒙古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而蒙古族的民族传统图案也是其独特之处之一。

蒙古族的民族传统图案既有源自历史的经典图案,又有当代的创新图案。

1. 饕餮纹:蒙古族的传统图案中常常出现饕餮纹,饕餮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猛兽,代表着强大的力量和神秘的力量。

饕餮纹通常是由以弯曲线条构成的,形象奇特,寓意吉祥。

蒙古族人民常常在传统服装、家居用品等物品上使用饕餮纹,以图案寓意为人们带来好运和幸福。

2. 内特勒纹:内特勒纹是蒙古族的经典图案之一。

内特勒纹是由不同形状的方块、三角形、菱形等图形构成的,整体呈现出一种对称美感。

内特勒纹通常被用于装饰传统服装、器物等物品上,以增加其装饰性和美感。

内特勒纹是蒙古族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之一,代表着丰收、幸福和充实。

3. 天马图案:蒙古族的传统图案中常常出现天马图案。

天马是蒙古族的图腾之一,代表着自由和勇气。

天马图案通常是由线条勾勒出具有动感的马的形象,寓意着不断追求自由并展现勇敢的精神。

蒙古族人民常常将天马图案运用于服装、家居用品等物品中,以表达对自由和勇气的追求。

4. 幸福纹:幸福纹是蒙古族传统图案中常见的一种图案。

幸福纹通常由曲线条组成,形象美观而充满动感。

幸福纹寓意着幸福和吉祥,是蒙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

蒙古族人民常常将幸福纹绣制于服装、锦绣等物品上,以庆祝重要的节日和庆典。

蒙古族的传统图案特征鲜明,富有象征意义。

这些图案不仅仅是一种装饰艺术,更是蒙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和祝愿的表达。

通过这些传统图案的使用和传承,蒙古族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

试论蒙古族图形文化研究—浅谈蒙古族传统图形文化特征(一)

试论蒙古族图形文化研究—浅谈蒙古族传统图形文化特征(一)

试论蒙古族图形文化研究—浅谈蒙古族传统图形文化特征(一)论文关键词:图腾崇拜图形蒙古族文化论文摘要:辽阔无边的北方草原生活造就了我国蒙古族粗犷、豪放的性格,形成了具有神秘色彩的蒙古族草原文化,同时也形成了蒙古族特有的民族图形文化特征。

独特的生存方式、神秘的图腾崇拜、图形的审美习俗都与蒙古族的发展历程有着解不开的渊源。

无际的草原成就了蒙古族粗犷、豪放的性格,同时也形成了蒙古族特有的图形风格。

要探寻蒙古族的艺术渊源,必须了解他们的传统文化风貌,并通过对其民间传统图形的研究了解蒙古族人在民族艺术上的审美追求。

一、蒙古族人对图腾符号的崇拜列宁说:‘恐惧创造神。

”《蒙古秘史》己载;‘成吉思汗的祖先是承受天命而生的李儿贴赤那,和妻子豁埃马兰勒一同过腾古思海,来至汗难名子河源头的不而罕山前住下,生子名巴塔赤罕根据蒙古语的解释,‘‘李儿帖赤那”意为“苍色狼”,“豁埃马兰勒”一词是“白色的鹿”。

蒙古族自诩为‘苍狼白鹿”的后代,这显然有极深刻的图腾崇拜的意味。

根据北方民族史、蒙古族的历史典籍中的有关记载,从蒙古族崇尚萨满教的神扯观念表现中也可推定蒙古先民确实将“狼”、鹿作为图腾进行崇拜。

在蛮荒的北方草原,“狼”对于草原游牧人群来说是非常可怕的野兽。

它们往往集结成群,无论捕食或对付进犯之敌,都协同战斗,团队意识极强,且凶猛而富有灵性。

于是人们由恐惧而敬奉,把它们视作自己的亲属和同类,这也许就是“狼”图腾崇拜的缘由。

“狼”的图腾崇拜不仅寄托了原始的蒙古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尊崇,也传达了人类对自身力量和自我意识的认同与自信。

作为图腾符号的‘粮”图形有着强烈的宗教意味。

原始图腾崇拜是蒙古族人的宗教信仰与审美取向的中介符号。

蒙古族人民对“狼”图腾的崇拜,也涵摄了对“狼性”文化的审美意识的深刻体验。

因此,“狼”图腾作为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文化艺术符号,渗透进蒙古族文化的基因中,而审美文化、艺术活动作为文化形态也受其影响。

由于受万物皆有神观念的影响,蒙古人对其他的动植物有着崇拜心理。

浅析蒙古族民间图案的造型及色彩

浅析蒙古族民间图案的造型及色彩

浅析蒙古族民间图案的造型及色彩作者:于江来源:《艺术科技》2014年第02期摘要:蒙语中称图案为“贺乌嘎拉吉”。

远古的蒙古人们看到羊的犄角卷曲别致,就把类似犄角形卷曲纹样称为“乌嘎拉吉”,其他类型纹样称为“贺”,随着时代变更日常用品的发展,图案艺术也随之衍变和发展,人们把很多物品的造型设计和各种纹样都称为图案。

蒙古族人民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与图案紧密联系在一起。

蒙古族人民在图案色彩选择上也形成了变化但又统一的特征,图案的色彩与人们所生存的空间紧密联系,色彩在蒙古族图案中具有某种神秘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蒙古族图案;造型;装饰艺术;色彩;线条1 蒙古族图案的造型蒙古族图案造型的种类繁多。

从形状上来说,具有圆、方、弧形等多种形状。

从表现内容的类型上说,除很多抽象的几何纹样外,还有植物和动物形象,以下按蒙古族图案的造型方式进行分析。

1.1 曲线造型的图案蒙古族图案基本是以曲线造型为主的。

由曲线式造型组成的图案,由于其具有灵活多变的表现方式,在视觉上显得活泼跳跃。

相对于其他造型方式的图案,这样的图案最为明显的特点是其所受到的限定较小,这就为这种图案的广泛应用产生了形式上的可能性,而事实上,这种图案也在蒙古族图案中得到最为广泛的应用。

在造型手法上,其以曲线与单体图案相结合,再配以其他图案进行巧妙的组合,构成丰富的变化。

这样的造型在种类上丰富多样,有单体出现的纹样,也有以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形式出现的纹样,个别纹样中,还有由黑白分布的不均衡造成特定视觉效果的纹样。

不过,他们共同的特征是将抽象的曲线与其他形式的线条,经过对自然界物象的模仿而形成固定的样式,被人们使用并很好地流传下来(图1)(图2)。

任何民族的造型艺术都会在形式上具有自身文化体现出的地域特色,蒙古族的曲线纹图案也不例外。

从图案的构成形式分析,其在形式上的特点主要是由一个几何单体经过多种多样的变化形式而形成的。

这些变化形式主要有:连续不断地重复,有中心向四方拓展形成放射,以一点向垂直的两方延伸而形成角隅,由四周向中心聚拢,单个图案的放大形成平缓的视觉效果等。

蒙古图案 设计理念

蒙古图案 设计理念

蒙古图案设计理念蒙古图案是指蒙古族民间手工艺品上所使用的各种装饰图案。

蒙古族的图案设计理念是源于他们的生活经验、宗教信仰和自然景观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体现,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蒙古图案设计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蒙古图案设计强调对自然的敬畏和胃纳。

蒙古族居住在广袤辽阔的大草原上,饱受自然的磨难与恩惠。

他们对自然界万物的珍视和敬畏之情通过图案设计的形式得到了表达。

蒙古族的图案中常常可以看到红、黄、蓝等鲜艳夺目的色彩,这些色彩代表了太阳、天空和大地等自然元素,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感恩和崇拜之情。

其次,蒙古图案设计突出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蒙古族是一个勤劳而勇敢的民族,他们对于自己的生活有着极为浓厚的情感和热爱。

蒙古族的图案设计中常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代表生活的图像和符号,如马、牛、羊等家畜,以及奶酒、羊肉等食品的图案。

这些图案传达了蒙古族人民对自己的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表达了他们对自己生活的欣喜和满足之情。

此外,蒙古图案设计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特有的宗教信仰和精神追求。

蒙古族人民信奉藏传佛教,他们崇拜和尊敬佛祖,认为佛祖是拯救人类的神明。

因此,蒙古族的图案设计中经常出现佛像、法器和经文等宗教元素。

同时,蒙古族人民也深信自己的祖先指引和保佑着他们的生活,因此图案中还常常可以看到祖先的形象和传统文化的符号。

这些图案通过宗教与文化元素的融合,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于信仰和精神追求的崇高之情。

总之,蒙古图案设计理念深受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经验、宗教信仰和精神追求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强烈的自然、人文和宗教的色彩。

这些图案通过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承载了蒙古族人们对自然、生活和信仰的热爱和崇拜,展现了他们的文化魅力和审美情趣。

蒙古图案的独特之处也使得其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为人类艺术宝库添增了一抹浓重的色彩。

试论蒙古族图案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试论蒙古族图案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收稿日期:2009-09-14作者简介:李 杰(1984-),男,内蒙古包头市土右旗人,内蒙古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师;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2008级艺术学硕士研究生。

试论蒙古族图案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李 杰(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摘 要:将民族元素运用到标志设计中,带来了标志设计审美的新变化。

标志设计中运用民族元素的审美意义,就是要注意标志和民族元素/内涵互补0的前提。

关键词:标志设计;民族元素;蒙古族图案;文化内涵分类号:J5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838(2009)04-0084-04 标志是一种具有特殊含义或一定象征意义的符号,是特定事物或者机构的形象特征、内在气质与文化的综合、概括与浓缩。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标志逐步形成为一种不是以语言传达而是以视觉图形传达信息的象征符号,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更为直接的个性化特征。

在现代设计中,为了在以个性彰显为主导的视觉环境中更加突出,越来越多的标志设计作品融入了民族化、本土化的设计元素,以博大而深厚的民族情韵来提升标志这一作为某一事物或机构代表和象征的平面图形的内涵,使/简单0的平面造型/深入化0、/外延化0。

将民族元素运用到标志设计中,带来了标志设计审美的新变化。

首先,对标志的审美从原始的/形式美0发展为现在对/内涵美0的追求。

回溯标志产生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它的产生/应该是从个人或者组织获取社会认知的需要和愿望中衍生出来的0,[1](15)而这种/需要和愿望0使得标志最初仅仅是作为一种区别于他物的代表符号出现的,更多的是体现其使用者而非接受者的意念。

因此,最初的标志造型具有十分明显的图形化特征,而内在的含义则较为缺乏。

而加入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深厚积淀的民族元素,使得整个标志的诉求理念更为突出,所承载的文化韵味更加厚重,从而扩充了标志本身所传达的信息量,能够将更多的内涵传达给受众,则是今天的标志的追求。

浅析蒙古族民间图案的造型及色彩

浅析蒙古族民间图案的造型及色彩
图 案色 彩 的特 征 是 主 题 纹 样 与 底 色 的 色 彩 纯 度 相 近 , 但 色 相 上 加以区别 , 构成简单 的色彩对 比形式 。约从 l 4世 纪起 , 蒙古族 服饰 的色彩相 比较以前 , 一个大 的变化是色彩纯度 的提 高 , 这时
宗教信仰有 了某种联系 。藏传佛教进 入草原后 , 由于蒙古 贵族 的提倡而风靡蒙古草原 , 在藏传佛教 中存在许多派 系, 但 对蒙古 族有过重要影响的主要有 两种 , 即戴 红帽 的“ 红 教” 和戴黄 帽的 “ 黄教” , 这两种不 同派系都 曾是蒙古族 的主要 宗教信 仰对象 , 故而黄色与红色也就成为蒙古族 喜爱 的色彩 。所 以, 我们 常见 的各类 图案的色彩 以上述 的颜色 为主色调 。排在之 后的有绿 、 金、 银、 黑、 褐、 灰等 。不过从整 体上看 , 蒙古族 图案 在用色上并 非单一的运用某种色彩 , 而是喜好 以多种色彩 的渐 变来 对 图案 纹样进行色彩填充 , 如一件作 品往往从黄 、 蓝逐渐变 化到橘 、 红 等 。此外 , 依据不同的用途 , 图案的色彩也会相应地 出现不 同的 变化 。例如 , 男子的衣饰多用蓝色 、 褐色 、 灰色等 , 而女子 的衣饰 则多用红黄等相对较 为亮快 的色彩 , 贵族多用蓝色 而平民多用
参考文献 : [ 1 ]阿木尔 巴图. 蒙古族美术研究[ M] . 辽宁 民族出版社 , 1 9 9 7 [ 2 ]阿木尔巴图. 蒙古族 图案[ M] . 内蒙古大学 出版 社, 2 0 0 5 .
作者简介 : 于江( 1 9 7 5 一) , 男。 内蒙古 呼和浩特人, 硕士 , 内蒙古大学艺术 学院美术 系讲师 , 研究方向 : 绘画 。
5结语清代皇家园林传承和融合了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进一步创造发挥以其虚拟写意的表达方式和梦幻意蕴综合了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等各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形式体现了中国美学所强调的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和象天法地的自然情怀是中国人对美的向往和追求的最好典范

蒙古族传统图案产生与发展及象征寓意

蒙古族传统图案产生与发展及象征寓意

蒙古族传统图案产生与发展及象征寓意从象征性文化角度研究蒙古族家具图案蕴含的思想文化因素,是研究蒙古族家具本质及其在的文化价值的重要途径。

不同的地域造就出了不同的文化,正是广袤的北方草原孕育了蒙古族游牧文化的传统。

游牧文化的一个明显特征是极其重视装饰,并且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除了鲜明的游牧特色,还因为其特殊的发展历程,具有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多元、开放的特点,同时又自成体系,具有蒙古族文化独有的魅力和品格。

换句话说,蒙古族将思想、情感的外化形式集中体现在了装饰艺术中,图案和花纹就是展现这种精神诉求的无声语言。

它们的形成和发展直观地体现出了蒙古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特点,蒙古族的图案与花纹有着悠久的历史,吉祥的,对称正是平衡、圆满的形象化再现。

正是出于这样的思想和情感,在蒙古族图案花纹中都很注重连续而忌讳中断、注重案也经常是合成的,形成了各式各样的适合纹样。

这些都是蒙古人在二元价值观的基础上,渴求平衡、协调、秩序以及长久、完整和圆满的象征性表述。

再有就是,蒙古族的图案花纹不仅是在形式上体现着吉祥的寓意,而且许多图案本疾病、痛苦和自身命运的无法把持和由此生都会有许多的吉祥图案,甚至有字符、类物相匹敌。

所以,游牧文化将动物作为装饰的恒定题材,除了动物对于游牧人的重要性以外,也包含着对于动物能力的崇拜。

蒙古族对于犄形纹样的大量使用,绝不仅仅是出于美观的需要,还因为这些犄形纹样所蕴涵的吉祥和祈求牲畜增产的意义。

因此,在蒙古族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用各式各样的犄形纹样来装饰家居。

民族性的象征在蒙古族文化中,对于一切日常用品都词,充分体现了蒙古族文化尊重生命的本质。

事实上,蒙古族文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赋予日常生活以非常意义,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和载体表达着对自然万物的尊敬与感,具有视一切事物为平等的健康心态。

这从其文化中都可见到。

蒙古族的文明深深根植于养育它的广袤无垠的大草原,在如此起伏骤变环境中生长起来的蒙古人同这里的一切生物一样,有着极强的生命力,超乎常人的抵抗力和忍耐力,草原培育了蒙古人勇敢顽强的性格和对能见到的,可以进行装饰的一切事物上进行装饰。

蒙古族传统图案产生与发展及象征寓意

蒙古族传统图案产生与发展及象征寓意

蒙古族传统图案产生与发展及象征寓意从象征性文化角度研究蒙古族家具图案蕴含的思想文化因素,是研究蒙古族家具本质及其内在的文化价值的重要途径。

不同的地域造就出了不同的文化,正是广袤的北方草原孕育了蒙古族游牧文化的传统。

游牧文化的一个明显特征是极其重视装饰,并且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除了鲜明的游牧特色,还因为其特殊的发展历程,具有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多元、开放的特点,同时又自成体系,具有蒙古族文化独有的魅力和品格。

换句话说,蒙古族将思想、情感的外化形式集中体现在了装饰艺术中,图案和花纹就是展现这种精神诉求的无声语言。

它们的形成和发展直观地体现出了蒙古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特点,蒙古族的图案与花纹有着悠久的历史,吉祥的,对称正是平衡、圆满的形象化再现。

正是出于这样的思想和情感,在蒙古族图案花纹中都很注重连续而忌讳中断、注重案也经常是合成的,形成了各式各样的适合纹样。

这些都是蒙古人在二元价值观的基础上,渴求平衡、协调、秩序以及长久、完整和圆满的象征性表述。

再有就是,蒙古族的图案花纹不仅是在形式上体现着吉祥的寓意,而且许多图案本疾病、痛苦和自身命运的无法把持和由此生都会有许多的吉祥图案,甚至有字符、宗教类物相匹敌。

所以,游牧文化将动物作为装饰的恒定题材,除了动物对于游牧人的重要性以外,也包含着对于动物能力的崇拜。

蒙古族对于犄形纹样的大量使用,绝不仅仅是出于美观的需要,还因为这些犄形纹样所蕴涵的吉祥和祈求牲畜增产的意义。

因此,在蒙古族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用各式各样的犄形纹样来装饰家居。

民族性的象征在蒙古族文化中,对于一切日常用品都词,充分体现了蒙古族文化尊重生命的本质。

事实上,蒙古族文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赋予日常生活以非常意义,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和载体表达着对自然万物的尊敬与感谢,具有视一切事物为平等的健康心态。

这从其文化中都可见到。

蒙古族的文明深深根植于养育它的广袤无垠的大草原,在如此起伏骤变环境中生长起来的蒙古人同这里的一切生物一样,有着极强的生命力,超乎常人的抵抗力和忍耐力,草原培育了蒙古人勇敢顽强的性格和对能见到的,可以进行装饰的一切事物上进行装饰。

蒙古族传统图案的起源及寓意

蒙古族传统图案的起源及寓意

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蒙古族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历史,其特有的民族传统图案一直延续至今,发展成为今天这般种类繁多、寓意丰富的艺术形式。

蒙古族传统图案从起源和形状上看,主要可以分为几何形类、动物形类、植物形类、自然宇宙现象形类、拟借物体寓意形类五种系统,笔者着重介绍前四种。

一、几何形类图案此类图案的特点是描绘时使用简单的直线和曲线。

此类图案起源时的形状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无法知晓,因此只能按照其在描绘时具体呈现的形状来分类。

回纹:回纹最早由斧头的形状演变而来,此图案因为一般用在物体的边缘,所以也称为边缘纹①。

后来演变成现在的众多形状,分为单线回纹、双线回纹、斜形回纹、弯形回纹、分开式回纹等。

回纹的寓意为永恒的劳动。

吉祥纹:吉祥纹来源于蒙古族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打结方式,这种打结方式在紧急情况下具有方便打开的作用,吉祥纹正是由这种结的形状演变而来。

吉祥纹象征着广泛的知识、丰富的物质、吉祥幸福的生活②。

万岁纹:此类图案有绵延不断、持续发展的寓意。

这种图案的特点是将两到三种同样的纹样依据比例构成协调的图案并不断重复。

关于这种图案的起源,现在有一种比较常见的说法是来源于契丹人的万字形花纹③。

二、动物形类图案蒙古族人过着长期与牲畜相伴的游牧生活,动物的形象深入其脑海,从而影响其造型思维,蒙古族人逐渐创造出动物形类图案。

犄角纹:犄角纹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图案结合使用。

这种图案最早出现于阿拉泰山脉附近的游牧部落,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以鹿为图腾,因此受到鹿角的启发,在岩石上刻画鹿角,这便是犄角纹最初的形象。

该纹样经过上千年的演变成了现在的形状。

犄角纹是安宁平和的象征④。

鼻纹:鼻纹起源于牛鼻子的形状。

相传很早以前,草原上有一位富人搭建了新的蒙古包,想请匠人在上面绣图案,这时候突然从远处走来一头牛,它用鼻子在蒙古包上触了一下,从此就有了鼻纹的形状⑤。

蝴蝶纹:在蒙古族人看来,蝴蝶是温柔、贴心的象征,因此蝴蝶纹主要修饰耳坠、发簪、烟袋等与女性相关的物品⑥。

蒙古图案 设计理念

蒙古图案 设计理念

蒙古图案设计理念蒙古图案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蒙古族人民智慧和美学观念的集中体现。

蒙古图案设计理念是以自然景观和动物为主题,追求简洁、流畅、有力的线条和形状,强调寓意和象征意义,并注重色彩的运用与对比。

蒙古图案的设计理念源于蒙古族人民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崇敬。

在蒙古大草原上,蓝天、白云、绿草、河流等元素构成了蒙古族人民独特的生活场景。

蒙古族人民将这些自然景观融入到图案设计中,以表达对大自然的向往和敬畏之情。

例如,蒙古图案中常常出现的图案是波浪线、云纹、草叶等,它们来自于大草原上的流动的河流和绵延不绝的草原。

这些图案的线条流畅而有力,寓意着无穷的生命力和活力。

蒙古图案的设计理念还强调了寓意和象征意义的运用。

蒙古族人民相信图案具有一定的神秘力量和象征意义,因此,他们将吉祥元素和寓意融入到图案设计中。

例如,蒙古族人常将马、羊等动物的形象融入到图案中,寓意着兴旺和繁荣。

同时,他们还将福、寿、团圆等吉祥寓意的图案元素融入到设计中,以祈求幸福和吉祥。

这些寓意和象征意义的运用使得蒙古图案更具有文化内涵和情感渗透。

蒙古图案的设计理念强调色彩的运用和对比。

在蒙古族人民的眼中,颜色在图案设计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情感和价值观念。

例如,红色象征着祥瑞和勇敢,黑色象征着庄严和神秘,白色象征着纯洁和坚贞。

在蒙古图案中,这些颜色的对比和运用都非常重要,使得图案更加鲜明、亮丽。

同时,蒙古族人还会运用金色和银色等贵重的颜色来增添图案的华丽感和质感。

综上所述,蒙古图案的设计理念体现了蒙古族人民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崇敬,强调简洁、流畅、有力的线条和形状,注重寓意和象征意义的运用,以及色彩的运用与对比。

蒙古图案不仅是蒙古族人的艺术创作,更是对蒙古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通过蒙古图案的设计理念,我们可以感受到蒙古族人民对自然、生活和美好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草原文化的图案解读_蒙古族风格家具图案的民族心理分析

草原文化的图案解读_蒙古族风格家具图案的民族心理分析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第11卷总第46期) Journal of Inne r Mongoli a Agric ul tura l Unive rsit y(Soc ia l Sc ie nce Edi tio n)No.42009(Vo l.11Sum No.46)草原文化的图案解读*)))蒙古族风格家具图案的民族心理分析p王景慧1,2,王喜明1(1.内蒙古农业大学材料科学与艺术设计学院,呼和浩特010019;2.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呼和浩特010050)摘要:本文对蒙古族家具图案所映射出来的民族心理进行了综合分析,蒙古民族和其他民族一样,可以说,都是质朴的劳动美、生活美的追求与体现,这些普通的劳动者不仅是在用劳动创造生活,还在用劳动创造美,还在享受着伟大的劳动。

丰富的民间图案便是享受劳动的直接体现,当这些图案被移饰于生活的必需品)))家具之上时,便形成了朴实而又考究的蒙古族风格家具的民族元素之一。

关键词:蒙古族家具图案;纹样;风格中图分类号:J52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458(2009)04-0185-03一、蒙古族家具图案及其内涵家具,可以理解为因家庭生活所需而具备之物。

追根溯源,家具不像其它工具一样,是原始人生存斗争的必需品,而是人类进化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家具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因为它意味着人们日常生活用品的规则存放、日常生活内容的有序归类,而生产生活的有序状态,就是人类精神文明进步的外在表现。

比如餐桌椅的出现,它可以使人们的就餐地点更明确集中,从而实现人类生活的就餐细节有序进行,而且这种集中本身就是情感亲近的表现,情感亲近是人类的基本精神需求,另外,它还使人的就餐姿势处于席地而坐与较为原始的站立进食之间的轻松状态,这样更有益于人体内的食流气顺。

也就是说,餐桌椅不管以什么样的风格特点存在,它都实现了人们生活的有序、满足了人的情感需求。

蒙古民族图案的种类及运用

蒙古民族图案的种类及运用

蒙古民族图案的种类及运用作者:孙昌江来源:《科学大众》2019年第07期摘; ;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现代社会,民族特色产物具有独特的魅力,被大众广泛接受。

身处内蒙古民族自治区,代表着内蒙古地域特色的无非是蒙古民族元素,人们所听到的,人们所见到的、人们所吃到的,都会或多或少地与蒙古族相挂钩,然而在这么多蒙古族元素中,人们耳濡目染最多的就是遍布在各个角落的蒙古图案。

文章通过对蒙古民族图案形象、色彩、特征等的描述,简要说明如何运用蒙古民族图案才能体现民族特点。

关键词:蒙古图案;草原文化;应用设计内蒙古地域辽阔,地大物博,蒙古民族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生活了近千年,从古代到现代,留下很多让世人所惊叹的民族艺术文化。

当中,就包括蒙古民族图案。

蒙古民族图案能流传至今不衰,必然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所在。

1; ; 蒙古图案的形象蒙古图案与中国民间传统图案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在蒙古图案的各种形象中似乎都能找到中国传统图案的影子。

与中国传统图案一样,蒙古图案形象主要有自然纹样和几何纹样。

1.1; 自然纹样自然纹样顾名思义就是人们根据见到的自然形象经过反复加工、提炼,设计形成的纹样,例如花草纹样:根据梅花、杏花、牡丹、佛手、芍药等北方常见花草设计出来的宝莲纹、卷草纹、葫芦纹等都是蒙古民族常见的花草纹样;再例如动物纹样:牛、马、羊、驼、狼等动物,包括北方地域经常见到的牲畜,都是蒙古图案当中常见动物纹样的创作来源;在蒙古图案中也经常见到根据自然地理现象设计出来的山纹、水纹、云纹、火纹、漩涡纹等;然而完全想象创作出来的龙凤纹样在蒙古民族图案中也有所体现,这些纹样均表达了蒙古人民尊敬自然,崇尚自然的高尚精神。

1.2; 几何纹样另外,几何纹样也是蒙古民族图案当中特别重要的一部分,几何纹样是人们将文字或者物品甚至是线条符号等经过简化设计创作出来的纹样。

例如根据文字设计出来的纹样:福、禄、寿、喜、回纹等;根据物品设计出来的纹样:如意纹、盘长纹、方胜纹等。

图案详解

图案详解

图案一词,蒙语统称为“贺乌嘎拉吉”。

从蒙古族图案来看,美好的幻想,艺术夸张及生活的真实描写,是蒙古族图案的主要特征。

因为盘羊的犄角卷曲好看,所以一般类似犄角形卷曲纹样称为“乌嘎拉吉”,而其它类型纹样称为“贺”,随着日用工艺品和图案艺术的发展,人民把一切器物的造型设计和各种纹样都称为图案了。

所以图案,就是一切器物的造型和一切器物的装饰的平面设计图。

蒙古族图案目录∙• 蒙古族图案——艺术分类∙• 蒙古族图案——组织形式∙• 蒙古族图案——蒙古族图腾∙• 相关词条蒙古族图案——艺术分类编辑本段回目录蒙古族图案艺术。

主要有以下几种:一为自然纹样,其中花草纹有丹、梅、杏花、牡丹、海棠、芍药等,动物纹有蝴蝶、蝙蝠、鹿、马、羊、牛、骆驼、狮子、老虎、大象等,另有山、水、火、云之类。

二为吉祥纹样,如福、禄、寿、喜、盘肠、八结、方胜、龙、凤、法螺、佛手、宝莲、宝相花等。

其中不少纹样同其他民族,特别是同汉族和藏族纹样关系密切,但在运用纹样时却显蒙古族特色。

蒙古族喜欢组合运用纹样,如盘肠纹延伸再加卷草的云头纹,缠绕不断,变化丰富多彩。

技法多以几何形卷草纹为主,利用曲直线的变化,表现不同的感情,将直曲矛盾的不同形式相结合,达到和谐统一。

蒙古族图案——组织形式编辑本段回目录蒙古族图案的组织形式分为三种:(一)连续文样的组织(二)适合文样的组织(三)单独文样的组织。

I、连续纹样连续纹样,是用一个基本单位纹样向上下或左右连接,或向四个方向无限伸展,使它连续成大面积的图案,它的形式有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两类。

这种连续纹样,可以循环反复以至无穷。

一个单位纹样经过连续以后,可以产生丰富复杂的变化。

从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彩陶看,原始人类已经懂得连续纹样的一般规律。

二方连续是蒙古族图案中的一种组织方法,是一个纹样基本单位能向左右或上下连续,形成带子一般的图案。

这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的联想有关,并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中总结出来的。

如蒙古族牧民搬家时用的牛车队,总是由十几辆车连在一起走,骆驼的运输,骑兵队伍的行军等都给人以很强的连续感,连续性的思想。

蒙古族传统家具图案元素分析 - 青城驿站

蒙古族传统家具图案元素分析 - 青城驿站
仵家 具 整体 面 积 中 所 占比 例 较 小
1 2 蒙 古 族 传统 家 具 色 彩 的 装 饰 手 法 荣 古 旗 传 统 家 具 彩 绘 效 果 以 强 烈 的 色 彩 对 比 居 多
也 自 比较 温 刊 的 弱 对 比 色为底 的鞋饰手法 ( 圈 ) 以及 少 量 的 显 露 术 质 车 { 图 4 }
酒 杯 酒 碗
马羊 宜 等
措 具 表 面 贴 生 箔 镶 银 边 这 种 用 金 银 装 饰 的 习 俗 夸 在 内蒙古地 区厂泛流传 用金银装饰昭 庙建筑以及在建筑 彩 l 口 中使 用 帮 银 色 具 有 极 强 的 表 现 时 也 兑明 蒙 蒙古旗传
金银 古 民 族 对 这 类 色 彩 的 运 用 已 约 定俗 成
古族的梢 免崇尚天 认为 永恒韵蔗 天

装饰用色
存 束尔巴囤铺茗 《 蒙 古 族 民 问 美 术 》 中 归
是 最 高 的 神
纳 出 古 旗 传 统 色 彩
阿色

封色
余 锭 苷
在 他 们 中
蓝色象征蒋永恒
坚贞不渝
蒙古族传统

团 喧_
收 稿日 期
2 0 0 5

启 示
由 于 版 面 原 因 L期 中 国 古 弗家 其 存 日 本 的

文 的续 肇 本 刊
移植与变化 以榉 木家 具 为 倒 将在 2 0 0 6年 第 2期 刊 骨

Nll U RE
1 49 20 o 1
金色作 为主色绘制家具 叫 镜 家 具 中龙 的 罔 案来自案的边线{ 图 _】
多见干寺庙
般都用盘色蛀制
金 银 色 也 擘 制 圈

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纹样分类与各种纹样的意义代表

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纹样分类与各种纹样的意义代表

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纹样分类与各种纹样的意义代表摘要:蒙古族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最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蒙古族传统的民间纹样的发展是与蒙古族整体的发展相适应的,鄂尔多斯蒙古族的纹样在表现形式、图像类型、文化内涵等方面都表现出对人与自然的独特认识。

鄂尔多斯蒙古族民间传统图案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它的美学意义主要体现在图案的延续与对称、样式与规律、独特的审美价值等方面。

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但有助于深化蒙古族审美意识,而且有助于促进当代文化和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纹样;分类;意义引言蒙古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是一支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游牧民族。

蒙古族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文化和艺术,其特殊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造就了蒙古族特有的灿烂、独特的艺术文化。

蒙古族民间纹样是蒙古族民族文化和艺术精华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中国北部地区的一种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

鄂尔多斯蒙古族的传统纹样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人文、宗教心理等原因,保存了蒙古族的传统造型,保存了中国北部服装文化的精髓,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服装发展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是蒙古人民共同的瑰宝。

一、蒙古族传统服饰纹样艺术概述(一)蒙古族特色服饰纹样艺术第一,13-14世纪蒙古族服装的图案设计。

13-14世纪蒙古族服装受到许多西方国家文化的影响,其图案样式既有汉族与西域的特点,又有中西结合的特点。

蒙古汗国服装的纹样主要有花卉、珍禽异兽、龙凤纹等,其中以龙凤纹最为常用,蒙古王族的服装则多以龙凤纹为主。

与蒙古汗国时期相比,元代蒙古族的服装图案更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元朝一统,推动了当时政治、文化、经济的发展,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和中原汉族文化的结合。

第二,蒙古族搏克纹样的工艺。

搏克据今已有近二千多年的历史,盛行于西汉前期,在元朝得到广泛发展,到了清朝的顶峰。

内蒙古草原上,博克在清代中期和晚期形成了四大流派,分别是乌珠穆沁博克,鄂尔多斯博克,呼伦贝尔博克,搏尔搏克,博克四大流派,各有千秋。

蒙古族传统图案产生与发展及象征寓意

蒙古族传统图案产生与发展及象征寓意

蒙古族传统图案产生与发展及象征寓意从象征性文化角度研究蒙古族家具图案蕴含的思想文化因素,是研究蒙古族家具本质及其内在的文化价值的重要途径.不同的地域造就出了不同的文化, 正是广袤的北方草原孕育了蒙古族游牧文化的传统。

游牧文化的一个明显特征是极其重视装饰,并且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除了鲜明的游牧特色,还因为其特殊的发展历程,具有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多元、开放的特点, 同时又自成体系,具有蒙古族文化独有的魅力和品格。

换句话说,蒙古族将思想、情感的外化形式集中体现在了装饰艺术中,图案和花纹就是展现这种精神诉求的无声语言. 它们的形成和发展直观地体现出了蒙古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特点,蒙古族的图案与花纹有着悠久的历史,吉祥的,对称正是平衡、圆满的形象化再现。

正是出于这样的思想和情感, 在蒙古族图案花纹中都很注重连续而忌讳中断、注重案也经常是合成的,形成了各式各样的适合纹样。

这些都是蒙古人在二元价值观的基础上,渴求平衡、协调、秩序以及长久、完整和圆满的象征性表述。

再有就是,蒙古族的图案花纹不仅是在形式上体现着吉祥的寓意,而且许多图案本疾病、痛苦和自身命运的无法把持和由此生都会有许多的吉祥图案,甚至有字符、宗教类物相匹敌。

所以,游牧文化将动物作为装饰的恒定题材,除了动物对于游牧人的重要性以外, 也包含着对于动物能力的崇拜。

蒙古族对于犄形纹样的大量使用,绝不仅仅是出于美观的需要,还因为这些犄形纹样所蕴涵的吉祥和祈求牲畜增产的意义。

因此,在蒙古族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用各式各样的犄形纹样来装饰家居。

民族性的象征在蒙古族文化中,对于一切日常用品都词,充分体现了蒙古族文化尊重生命的本质。

事实上,蒙古族文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赋予日常生活以非常意义,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和载体表达着对自然万物的尊敬与感谢,具有视一切事物为平等的健康心态。

这从其文化中都可见到。

蒙古族的文明深深根植于养育它的广袤无垠的大草原, 在如此起伏骤变环境中生长起来的蒙古人同这里的一切生物一样,有着极强的生命力,超乎常人的抵抗力和忍耐力,草原培育了蒙古人勇敢顽强的性格和对能见到的,可以进行装饰的一切事物上进行装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古族图案元素释读【摘要】蒙古族图案元素是体现本民族形态认知、审美意象的视觉化载体,体现着本民族的生活状态与情形、民族心理特质、宗教信仰等方方面面。

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与变化中的可视、可感知的形象化的形态展现。

图形符号也是本民族自我认同与民族审美模式的存在样式体现。

图像学研究的倡导者潘诺夫斯基认为---图像学的研究方法,揭示了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阶级、一种宗教或哲学信念的基本态度。

这使得图像学研究在民俗美术研究中具有巨大、独特的方法学优势。

本论文从蒙古族图案元素的文化共构特性入手,以视觉审美、隐喻内涵的文化特征入手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能对蒙古族图案元素的文化特质有所解析。

【关键词】图案;图案元素;共构;文化空间一、多维共构的蒙古族图案元素(一)图案元素的存在空间学术意义上的“图案”包含诸多方面,尤其在某一少数民族的文化环境中体现得尤为突出,我们这里所指的蒙古族图形泛指蒙古族当下审美文化中的图案符号,社会环境与文化语境的变化使得其间存在的传统图案、现代图案体现出丰富多样的情态,而本论文主要在于探讨蒙古族图案的构建及艺术手法。

如在那达慕、祭敖包、祭长生天、祭火、祭灶等习俗中图案的存在意义服务于多样实用性,而其自身的样式从美学、审美构建而言还是有自足独立性的。

蒙古族的祭祀活动是一个文化空间的组构,在存在状态上具有现实的物理空间场所,图案元素是这个场所的文化组构符号。

蒙古族图案在个体及民众心理是民族精神、信仰文化的载体与传达纽带。

同时在图案视觉感官中体现着美的原则与创作手段,这也是之所以我们称其为蒙古族图案的缘由,它蕴涵着多样的文化共性,更具本民族文化个性特色。

图案符号包含了蒙古族人民质朴的内在精神世界及特有的民族精神品质。

在日常的生活中如蒙古包、饮食用具、家居等方方面面都有图案的存在样式,这些图案看似普通,实则意义丰满。

既有基本的图案也有形制,这些视觉审美形态最终固化于民族的生活、祭祀、娱教等多种情态之中。

(二)图案元素的文化隐喻蒙古族的美术特征既是一种形象化的外显,也是一种民族信仰观的体现,物质性与精神观是其存在的双重性质。

图像学研究的倡导者潘诺夫斯基认为:图像学的研究方法,揭示了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阶级、一种宗教或哲学信念的基本态度。

图形是一种符号,是一种形式,而符号的存在意义不仅在于其形式。

苏珊?朗格提出:“某种绘画的空间是一种符号性的空间,它诉诸于视觉的组织结构,是活生生的情感表现符号。

”①图案也是这样,非简单的视觉感触可以完全把握的。

就文化语义而言,图案的存在空间在少数民族那里往往是依附于实用或其他功能,起到装饰与增强氛围的作用,尤其处于某一空间中时。

例如,在成吉思汗陵祭祀空间中,图形符号其产生的心理感受隐射与祭祀空间的神秘和氛围是其首要的作用力方向。

在蒙古族信仰观的语境中图形以其独特的形式而体现于文字、绘画、建筑、雕刻、装饰、服饰等多个方面。

图案融入信仰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承载着一个民族对自然、生活、个体生命的认知与思考以及对个体内在生命对“美”的探求与向往,最终实现着自身的生命终极价值。

图案的形成基于早期人类为了实现个体或族群的精神世界与大自然的沟通,北方少数民族普遍信奉萨满教的“长生天”,在早期人类宗教信仰时代,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天、地、树、日、月等自然存在被赋予了神圣的力量,万物有灵意识是普遍存在的。

进入氏族社会之后,氏族集团部族的形成与某种动物、植物的佑护存在直接关系,图腾崇拜便普遍存在,这与人类的繁衍意识与生命意识是密不可分的。

在随后的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在某一民族的语言神话、文学、风俗习惯、绘画图案等文化样式中都有体现。

在举行诸类民族的祭祀活动时,作为一种整体的文化空间,总是依赖意向中的神灵图形来实现祭祀祈愿的生存目的。

所以,北方草原岩画、青铜纹饰、祭祀图案、纹饰缝绣等,都蕴含着人们对原始宗教精神信仰的一种物化寄托。

这些图案的经常使用以及内容和形态的不断丰富,使图案的民族文化意蕴和艺术风格逐渐饱满、充实了起来。

(三)图案元素的审美特性审美是伴随着人类思维与认知的发生和发展逐步产生的,在人类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与物质需要的满足,审美的意识发生了,创造美的能力提高了。

求美冲动作为人类本质内核的基因存在,必然会伴随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在意识形态展现出来,在艺术的丰富感官展现中印证了自身的内在本质需求。

美不仅仅是一种朴素或华丽的外表,更是人类本质内核力量的萌发,是人类审美认知的印证。

个体民族本身的审美思维与认知往往是伴随着本民族的自然认知观与信仰观而逐步生发的。

民族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表现形态往往与民族的民俗活动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许多美术活动依附于本民族的民俗文化与宗教文化。

美国的简?布洛克曾说过:“试图去欣赏任何形式的艺术,进而尽量多地去了解当地社会艺术方面和社会学方面实际的习俗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了。

”②人类早期的视觉形态符号的创造与表现本身即是一种巫术与信仰活动。

审美思维与认知是伴随着人类意识形态认知的发展与物质文化的充实而逐渐剥离的。

图案符号作为一个民族多样性文化的载体,在约定俗成的民族文化形态中蕴涵着本民族集体无意识的特有的美的形态。

二、图案元素的象征特性(一)象征的本质美国著名的美学家苏珊?朗格在艺术符号美学研究中提到:语言并不是人类惟一的表达工具,语言不能完成情感的表达。

于是,人们力求在语言之外去寻求其他感情表达、信息传递的途径,这样,天生具有“表情”属性的色彩就被派上了用场,这种“有着象征内涵的事物”,就成为“表现的手段或依据”。

象征、隐喻,是指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事物或表象来暗喻传达某种思想、情感、意味和企图。

象征的特点是基于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或某种联觉,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或含义得到含蓄而具有形象的表达。

对于某一民族而言,其特定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及民族文化心理等意识形态具有抽象的存在情态,为了使这些抽象的概念外化而得以表现,一般来说借助于象征、隐喻是基本的方式。

因为人类意识形态抽象的概念难以用语言全面、完整的表达,而色彩、图形符号是一个民族在文化创造及民族内在基质阐释中的积淀物,在民族文化多样性中有着不容置疑的指意功能和象征功能。

图案作为一种视觉形态的存在已经超出了个体的外在,由视觉而获得了某种特点的意义,视觉形态被赋予了符号的深层功能与含义的延伸。

(二)象征的类型1.图案造型的象征造型的象征性是指传统图案中的动物形象、植物形象等传达的某种具有民族特性的祈福、愿望等精神功利性文化特征。

这种象征性特征是在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的。

造型的象征性一般来讲主要体现在动、植物图腾信仰中,如马、鹿、鹰等,还有各类型植物都传达出民族的寄予愿望与交感巫术文化特点。

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是人类早期宗教信仰意识产生的根本。

天地崇拜、自然崇拜是早期人类主体信仰形态。

在人类意识形态发展史中是具有普遍的存在与意义。

这也是孕育视觉审美形态创造的重要文化母体,蒙古族图形符号的深层文化含义与视觉审美正是基于民族文化意识逐步成熟的过程中所展现的。

蒙古族图案造型风格独具民族特色,形式丰富多样,而且极具程式化特征。

少数民族独特的审美意味与审美倾向是造就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精美图案的文化根本。

2.图案色彩的象征对于色彩的认知,在人类的繁衍与发展中存在文化的普范性与共性,在区域文化及民族文化中又存在诸多的个性认知。

个体民族对于色彩的偏爱与认知自始皆是一种民族情感的寄托符号,是在本民族的本能色彩审美识别与信仰心理的文化共构中逐步形成的认知,进而赋予了色彩特有的文化内涵与象征寓意,鄂?苏日台在《蒙古族美术史》中写道:“不同的民族对于色彩的不同理解乃至形成民族色彩学的个性,都具有强烈的民族审美意识。

”③五行五色的认知对于蒙古族的色彩崇尚与喜好有着重要的影响,一直保持着具有象征意义的色彩传统习俗。

不论哪个民族都有着自己对色彩的偏爱及寓意,色彩已然成为一种民族情感的寄托符号。

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精神》中提出:“随着人类日益进步,他们对不同的存在和事物的体验范围才变得更为广阔了。

然而最高级阶段,他们才能把握这些事物的存在意义和内部共鸣,对于色彩的体验依然。

”④蒙古族对于色彩的认知具有强烈的民族情感与生存意识,与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地理环境和民俗信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本民族在自身思维意识的认知发展中渐进引申的。

不同民族偏爱的色彩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地域审美文化的各个方面,如在建筑、装饰、服饰、绘画、日常生活等。

在蒙古族地区对于色彩的认知与文化内涵即有历史文化语境的影响,同时和宗教背景等多重因素有密切的联系。

三、图案元素的艺术特征(一)形式特征蒙古族图形在艺术审美的表现中具有自身的独立性,在艺术表现手法及艺术语言等多方面必然也遵循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同时在外显形态上体现着蒙古族独特的艺术审美趣味与意象。

1.秩序的构成秩序性的构成是艺术审美中重要的规律体现形式,早在古希腊时期诸多美学家提出对称、秩序、平衡的审美建构规律性问题。

基于视觉愉悦性的感受,秩序构成的图案形制在蒙古族日常生活中的诸多方面皆有体现。

这种基于理性与感性共构的艺术变现形态是人类审美创造的意象结晶,其艺术审美历史悠久,蕴涵深刻。

在蒙古族日常居室、服饰、家居等很多方面都可以感受到蒙古族图案的秩序构成审美形态。

图中的连续性图案构成在实物形制表现中起到分割与形态特征展现的作用,在整体性、实用性与审美多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秩序构成使图案自身的审美特质也在整体空间中展露无遗。

从横向角度分析,蒙古族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与众多民族在文化艺术中虽然长期交流融合,但基于北方草原少数民族的经济生产特性,蒙古族对于自身的文化艺术积淀不但较为完整地进行了保留,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使蒙古族图案、形制、审美趣味丰富了,形式和内涵更加多样化了。

且在民族历史的自我审美发展中更加磨砺造就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与视觉审美形态。

蒙古族图案几乎融入民族生活、祭祀、建筑、民族服饰、马鞍具、金属工艺、生活用具等方方面面,不仅仅是一种实用性实物的简单装饰,在民族心理基质中已经赋予了图案积极的文化意蕴和深层内涵。

秩序性图案形制即是一种本民族审美的积淀形态,虽然这种样式的构成方式在历史中众多民族审美文化中比较常见,但其单元形态及在整体空间中的意象作用无疑是本民族文化艺术特色的体现,在秩序的规格化中不失活泼,在整体氛围构成中不失局部特色。

2.装饰的视觉愉悦装饰性是图案艺术特色展现的重要方式,视觉愉悦引申审美感悟与意象思考。

蒙古族图案的装饰性几乎无处不在,这也是本民族图案形制的一大特点,与生活互渗。

把生活中常见的素材或意象中的素材经过提炼概括,使之具有一定的美的样式及有实用价值的图形形态。

如服饰上的刺绣图案、蒙古族地毯上的图案、家居上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装饰图案、蒙古包上的图案等,蒙古族服饰上的装饰图案纹样几乎都是刺绣类纹样,这些刺绣类的图案纹样在制作前一般都要先把剪好的图案纹样粘在需要装饰的部位上,再用彩色线手工缝绣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