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外营养输注途径的调查分析

合集下载

880份住院患者使用全肠外营养液的调查与分析

880份住院患者使用全肠外营养液的调查与分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 0 1 4 年1 1 月第8 卷第2 2 期
C h i n J M o d D r u g A p p l , N o v 2 0 1 4 , V o 1 . 8 , N o , 2 . 2

21 1・
实 验 室温 度和 湿度 , 对 操作 台和储 血室 紫外 线消 毒 1 h , 用 5 0 0 m S r L 有效氯擦拭桌面和地面 , 每周对储血冰箱用 5 0 0 mg / L
袁 少筠 胡伟 杰 黄彬 娜
收集使用全肠外营养液
【 摘 要 】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使用全肠外 营养液的临床应用情况 。方法
的8 8 0 份处方 , 统计 其应用情况并进行评价 。结果 8 8 0 份 住院患者使用全肠外 营养 液的使用情况 , 有 5 1 . 9 % 液体 总量 < 1 5 0 0 m l ; 有2 8 . 5 5 % 的热氮 比 < 1 0 0 : 1 ; 有2 2 . 2 7 % 的是有糖无 脂 , 平均用药 为 4 . 3 9 d 。 结论 要重 视全肠外 营养治疗 的安全性 、有效性 , 提高用 药合理性 。 【 关键词 】 肠外营养液 ; 住 院患者 ; 调查分析
的P D C A循环 。本院输血科严格执行卫生部 ( 现卫计委 ) 颁 和 《 1 临床输 血技术规范 》规定 的程序 进行管理和操作 , 并结
放 食物 。废弃物应 消毒处理 , 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严格分开 , 发 的《 中华人民共和 国献血法 》 医疗机构 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 合I S 0 9 0 0 0: 2 0 0 0的要 求进行 了血 液质量质控管 理。坚持 以 不 断改进工作 、提高工作质 量 , 开展新 的实 验项 目和技术革 加强 内部管理信息化 、程序化 、规范化 , 强化 临床输血 管理 ,

肠外营养的应用及护理文档

肠外营养的应用及护理文档
液的理化性质无明显影响,故室温输注 酶10万U加生理盐水20mL),侧端2mL空注射器回抽形成负压后关闭侧端开放直端,尿激酶液因负压吸入导管后关闭导管6min,
再开放侧端注射器抽回血,若无回血可重复以上操作[4],上述方法对因回血堵管者效果显著。 将脂肪乳剂灌入3L袋中并与其他液体混匀。
缺点:主要并发症是气胸。
❖ 2.颈内静脉置管的优点:
缺点:使转颈活动和贴敷料稍受限, 局部血 肿、动脉损伤及置管感染并发症稍多。
❖ 3.经外周静脉至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优点: 贵要静 脉较头静脉宽、易置入,可避免气胸等 严重并发症。
❖ 缺点:增加了血栓性静脉炎和插管错位发生率 及操作难度。
肠外营养的分类
TPN的配置要求
❖ 配置室要求: TNA必须进行无菌操作,
有条件者应在层流台进行。保持室内清洁, 配置室需经过空气消毒,常见的是配液前 紫外线照射30分钟,或用其他设备(电子灭 菌灯、电子空气消毒器等)每月做一次洁 净台,配液室的细菌培养.
❖ 物品的准备: 仔细阅读医嘱单,经2人核对无
误后方可加药,准备好各种液体,所有药液瓶均 先用酒精纱布擦抹,不附灰尘,避免多次进出房 间走动,以免增加污染。检查所有的药液有无变 质、浑浊,有无絮状物,瓶子有无裂缝,瓶口有 无松动,并经第2次核对后将安剖切割瓶颈后再 消毒瓶颈放入洁净台。检查3L袋的外包装输液 袋、管道有无破损,并检查有效期。
原理罐装,减少加入瓶中再灌入的二次污 染
TNA液的管理 置管途径:经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或上肢的外周静脉达上腔静脉。
输液管路的管理:每日更换输液器 保持室内清洁,配置室需经过空气消毒,常见的是配液前紫外线照射30分钟,或用其他设备(电子灭菌灯、电子空气消毒器等)每月做一 次洁净台,配液室的细菌培养.

两种肠外营养途径在64例胃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两种肠外营养途径在64例胃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尸>00 ) .5 ,具 有可 比性 。 脉 肠外 营养 和植 入皮 下 的输液 盒 进行 营养 。本 文就 我 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 院采 用不 同静 脉行 肠 外 营养 的 6 4例 胃癌 患 者进 行 研 12 肠 外 营养 方法 深静脉 组采用 深静脉 置管进 行肠 . 究 ,现 报告 如下 。
1 资 料 与方 法
外 营养 。置 管方法 :在 局部 麻醉 下 ,穿刺 右侧 锁骨 下
11 一般资料 .
静脉 ,并进行置管 ,置管过程 由护士协助医生完成 ,营 选取 2 0 年 4 09 月至 2 1 年 1 02 月在我 院 养 液经 管道 匀速缓 慢 滴入 右侧 锁骨下 静 脉 。浅 静 脉组
3 讨 论
代 谢所 需 的物 质 ,从 而促进合 成代谢 和抑制 分解代谢 , 以维持机体 正常蛋 白质 的结构和含量 【 1 】 。黄琳 等[ 道 , 2 】 报
并发 症 发生率 周文芳 【的研 究相符 。 6 】
综 上所述 ,经深静 脉 置管 进行 肠外 营养 ,管 道 留 肠 外营养制剂 主要有碳 水化合物制剂 、氨基 酸制剂 、脂 肪 乳 剂 、维 生素 制剂 、微 量元 素 、电解 质 和全 营养 混 置 时 间长 ,营养 过程 中 ,并 发症 发 生率低 ,对患者 影
行 肠外 营养 的 胃癌患者 6 4例 ,所 有患者 均经病理 证实 采 用浅 静脉 置管进 行肠 外 营养 。置 管方法 :在 右 侧肘 为 胃癌 ,行 胃癌根 治术 ,术 后 均需要 进行 肠外 营 养支 正 中静 脉进 行穿刺 ,并 进行 置 管 ,置 管过 程 由护 士完 持 。排除标 准 :右 侧肘 部静 脉 血管条 件 差 ;有 严 重 的 成 ,营养液 经管 道匀 速缓慢 滴 人右侧 肘 正 中静 脉 。置 心肺 、肝 和 肾功 能障 碍 ;有 甲亢 、甲减 和糖 尿病 等代 管 过程 均严 格遵 循无 菌原 则 。观察 两组 管道 留置 时 间

肠外营养护理常规

肠外营养护理常规

肠外营养护理常规一、定义1.肠外营养(parenteralnutrition,PN)是指通过静脉途径提供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素。

当病人被禁食所需营养素经静脉途径提供时,称全胃肠外营养(totalparenteralnutrtion ,TPN)。

2.肠外营养液的输注途径:包括周围静脉和中心静脉途径,其选择需视病情、营养支持时间、营养液组成、输液量及护理条件等而定。

(1)经周围静脉肠外营养支持(PPN)技术操作简单、并发症较少,适用于PN时间<2周、部分补充营养素的病人。

(2)经中心静脉肠外营养支持(CPN)包括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入上腔静脉途径,及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途径。

CPN需有严格的技术与物质条件。

适用于PN时间>10日、营养素需要量较多及营养液的渗透压较高的病人。

3.肠外营养的输注方式:(1)全营养混合液(totalnutrientadmixture ,TNA ):即每天所需的营养物质(氨基酸+脂肪+葡萄糖+各种营养素)在无菌环境(层流室和层流台)混入3L输液袋中。

(2)单瓶输注:不具备以 TNA方式输注条件时,采用单瓶输注方式。

二、护理(一)评估要点1.局部:患者周围静脉显露是否良好,颈部和锁骨上区皮肤有无破损,有无气管切开或其他影响静脉穿刺(置管)的因素。

2.全身: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平稳,有无脱水或休克等征象。

3.辅助检查:根据患者的体重、血电解质、血生化和细胞免疫功能等检查结果,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其对肠外营养支持的耐受程度。

4.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患者及家属对肠外营养支持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知程度及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对肠外营养支持费用的承受能力。

(二)护理措施1.合理输注,维持体液平衡。

(1)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和控制输注速度:TNA输注不超过200ml/h(2)观察和记录:液体出入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2.定期监测和评价。

PN 最初3日每日监测血清电解质、血糖水平,3 日后视稳定情况每周监测 1-2 次。

我院全肠外营养医嘱审核综合分析

我院全肠外营养医嘱审核综合分析

参考内容
Hale Waihona Puke 一、引言在医疗护理中,肠外营养(PN)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适用于无法通过正 常胃肠道摄取营养的患者。然而,肠外营养治疗过程中,如不注意合理规划和严 格管理,可能会引发各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构建一个完善的肠 外营养医嘱审核体系,以确保医嘱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是当前医疗管理的重要任 务。
4、加强监测与随访:应用TPN期间,医生应密切患者生命体征及实验室检查 结果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其恢复情况 及生活质量,以提高患者满意度。
5、开展多学科协作:营养科与其他科室应加强协作与沟通,共同制定TPN治 疗方案。通过多学科协作,确保TPN治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建立信息化系统: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一个能够自动识别和筛选不合格 医嘱的信息化系统。
四、肠外营养医嘱审核体系的应 用
1、在线审核:医生开具的肠外营养医嘱通过信息化系统进行自动审核,不 合格的医嘱将被驳回并给出原因。
2、人工审核:对于一些特殊或复杂的病例,人工审核是必要的。人工审核 可以更全面地考虑患者的综合情况,给出更合理的建议。
6、建立完善的审核与反馈机制:医院应建立专门的审核小组对TPN医嘱进行 审核把关;同时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对不合理医嘱及时进行干预和纠正确保患 者安全与治疗效果。
7、加强患者教育:向患者及家属普及TPN相关知识加强其对自身疾病的认知 和理解能力提高其依从性和满意度同时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加强自我管理能力和健 康素养有利于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提高。综上所述加强全肠外营养医嘱审核是确 保患者安全和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2、严格适应症评估:医生需对每个患者进行个体化评估,明确其是否需要 应用TPN。对于存在适应症的患者,应详细说明应用原因、途径、配制方法及输 注时间等,确保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并同意治疗方案。

肠内、外营养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肠内、外营养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口服青霉素类药物 D D D s 排前十位 的抗菌药物也 为广谱 青霉素加酶抑制剂为 主 , 其 分别为 阿莫西林/ 双氯西林 、 阿莫 西彬 克拉 维酸钾 , D U I 均大于 1 , 用 药频 度大 , 用 药强 度高 。 该类药物 的使用频 度高 , 不 排与该类 药物静脉使用频 度高有 关, 因该类药物 口服生物利用 度高 , 可用于 口服序贯治疗。但 也不排除存在滥用可能 , 故对 于该类 广谱抗 菌药 物 , 注意监测 观察 , 严格 控制 用药 适应症。 D D D s 排前 十位的抗 菌药物大环内酯类 有 3种 , 主要是新 大环 内酯 。新大环 内酯 药物 口服吸收好 , 给药 次数和 给药剂
[ 4 ] 王从容 , 李琦 . 2 0 0 5 ̄ 2 0 0 7年我院抗 菌药物应用分析 [ J ] .中国医
院药学杂志 , 2 0 0 8 , 2 8 ( 2 3 ): 2 0 4 7 .
菌、 卡他 莫拉菌和淋病奈 瑟菌 的抗 菌作用增 强 , 对 支原体 、 衣 原体属 等非典 型病原体 的作 用也明显增强 , 故在 临床广泛使
2 0 0 5, 1 8 9 ( 2 ): 2 9 6 - 2 9 8 .
我 院抗 菌药 物使 用主要以 B - 内酰胺类药 物为主 , 其 中头 孢菌 素药物 口服用药 以二 代头孢头孢 克洛为主 , 注射用药 以 三代头孢为 主。青霉 素类也 占相 当大一部分 , 该类药 物 中 口 服及注 射用抗 菌 药物 均 以广 谱青 霉素 类加 酶抑 制剂使 用 为 主。除此之外 , 大环 内酯 类及头霉 素类使 用也 占相 当大一部
海峡药学
易引起耐药可 能 , 而且该 类药 物 日均费 用较 高 , 尤 其克 洛 己 新, 日 均费用 占 口 服用 药首 位 , 其D U I 小于 1 , 增加 患者经济 负担 。因此除需注意监测 头孢克洛 耐药情况 外 , 应控 制头孢 克 洛使用 量 , 并建议 临床 医生尽量选择一些价廉 的药品 。

肠外营养临床应用分析解析

肠外营养临床应用分析解析

simultaneously.R嚣lllts
On similar medicines comparison,the fat emulsion,amino fat emulsion and amino
acids(17)and
were
glucose
(11%)injection(1440mL)and
acids(18)injection(1 000mL),which
目的调查分析肠外营养药的临床应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统
计2015年肠外营养药品应用情况,包括使用量、使用金额、使用范围等,同时进行用药合理性分析。结果根 据患者基础代谢值设计的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1 临床消耗量远远大于代谢轻度增加值设计的1
920 440
mL、脂肪乳氨基酸(18)注射液1
・1624・
生国基星匡堑!!!!至!旦箜垄鲞箜!!塑坠也』堕里丛型些!竺!』!旦!!Q!!:!!!:丝:№:!!
・论著・
肠外营养临床应用分析
杨传英杨静李淑珍宋超 250031山东省济南,山东省交通医院药剂科
DOI:10.3760/cma.j.issn.1008.6706.2016.1
1.006
【摘要】
万方数据
史国基星匡垫!Q!!生!旦筮垫鲞箜!!塑g!也』旦里丛塑些!婴:』!些!Q!!!!!!:望!墅:!! 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进行用量分析。
发现我院肠外营养药物主要应用于手术前后禁食患 者,纳差、营养不良患者,肿瘤及危重患者的营养支 持等用途。利用l临床药学软件调取2015年各科室 肠外营养药物的消耗情况(金额)发现,使用科室主 要以外科、肿瘤科及消化内科为主,这与科室疾病谱 及患者特点相关。肠外营养药物销售金额排序前 10位的科室分布及主要用途见表2。 在具体品种消耗方面,其中复合脂肪乳氨基酸 制剂主要用于肝胆外科、普外科手术前后禁食患者 的肠外营养支持,在消化内分泌科、肿瘤科及重症医 学科也用量较大。复方氨基酸18AA、18AA—lI、 18AA一1V均为平衡营养性复方氨基酸制剂,以普外 科、消化科消耗量较大。其中18AA一1V主要在外科 使用,用于改善外科手术前后患者的营养状态,复方 氨基酸18AA一Ⅱ在消化内科及肿瘤科)用量较大,主 要用于胃肠道功能障碍及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支

肠外营养液的注意事项及案例分析

肠外营养液的注意事项及案例分析

了解肠外营养液
临床进行营养支持选择的大致思路:
胃肠功能 ?
↙↘




PN
EN


胃肠功能? 热量合适 ?
↙↘
↙↘
有无 可否

↘↙

试 EN
继续
PN补充

耐受?
↙↘
可否
↓↓
EN PN
今天讲的主要内容——肠外营养液!
ADD RELATED TITLE WORDS
肠外营养液的成份及注意事项
02
肠外营养液的能量、液体量及主要组成成分
何为非蛋白热量:是指肠外营养支持中葡萄 糖和脂肪乳制剂所产生的热卡。
在非蛋白热量供给中:
葡萄糖:脂肪乳建议在:1-3:1之间
葡萄糖影响营养液体系的稳定性: 葡 萄糖注射液的 pH 值也是影响体系稳定 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如果需增加糖量, 而不影响最终 pH,可采取高浓度葡萄糖 代替低浓度葡萄糖,以减少葡萄糖的溶 媒量
各种溶液渗透压数值:
50% GS为2500 mmol/L
0.9%NaCl 为308 mmol/L
10%NaCl 3400mmol/L
10%中型脂肪是150 mmol/L
20%中型脂肪是300 mmol/L 5% 氨基酸500 mmol/L
10%氯化钾为2666 mmol/L
25%硫酸镁约为4166 mmol/L
50%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
1.根据Harris-Benedict Equation公式,计算病人BEE,再乘以修正系数(卧床为 1.2;肿瘤为1.45;): BEE*1.2*1.45=1093.5kcal
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临床肠外营养支持治疗2例分析

临床肠外营养支持治疗2例分析

刺置 人深静脉 留置管 ,予 以全营养混 合液 ( 升袋 )作 3 营养支持治疗 。非蛋 白质热量为 3 clk d,碳水化 0ka ( / g・ )
合物 与脂 肪乳 热量 比为 1: ,摄 氮量 为 0 5g k d。 1 . / g・ ) 2 ( 在营养液 中 ,根据 病情及血生化检查结果 ,酌情 添加各 种 电解质 、维生 素和微量元素 。为保护 胃肠道 黏膜屏障 功能 ,常规使用 谷氨酰胺制剂。密切监测血糖 以调整胰 岛素用量 ,同时监 测血生化指标 以调 整营养素用量 。经
2 肠 外 营 养 支持 治 疗 的并 发 症 肠外 营养支持治疗的并 发症包括 : ) 1 技术性并发症 。 这类并发症 与中心静脉导管 的放 置或留置有关 ,包括气 胸、 血胸 、 隔血肿 、 纵 神经损伤 、 胸导管损伤及空气栓塞等 。 2 代谢性并发症 。主要包括 电解质紊乱 、 ) 微量元素缺乏 、 必需脂肪 酸缺乏 、低 血糖 、高血 糖 、肝功能损 害等。3 )
病 例 2: 某男性 患者 ,4 5岁。因饮用烈性酒后 突发 中上腹痛 、腹胀 ,伴 恶心 、呕吐急诊入 院。入 院后完 善 相关检查 发现 ,血淀粉酶水平 明显升高 ,血糖 升高 ,血 钙降低 , 肝功能正常 。C T扫描 发现 , 内外胆管无扩张 , 肝 胰腺周围渗 出明显 ,伴胰腺 多发 出血坏死灶。入 院当天 , 患者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症 。临床诊断为急性重症胰腺炎 , 经讨论 决定暂 先予 以非手术 治疗 。密切监测 生命体 征 , 纠正并维持 内环境 稳定 ,使用呼 吸机辅 助通 气 ,腹 腔穿 刺引流 。待生命体 征基本稳定后 ,予 以规范 的肠外营养 支持治疗 。非蛋 白质热量为 3 clk d,碳水化合物 0ka (g・ 1 / 与脂肪乳热量 比为 1: ,摄氮量 为 0 5g k d。营养 1 . / g・ ) 2 ( 支持治疗早期 因急性 应激反应致糖代谢 异常 ,血糖水 平 明显升高 。经胰岛素微泵输注 ,血糖控制满 意。2w k后 患者 出现 明显的感染 中毒表现和肝功能异 常 : 持续高热 , 血 象显 著升 高 ,转氨 酶及胆 红素水 平持续 升高 。复 查 , 经C T检查 发现 , 有后腹膜脓肿形成可能 , 胆囊 明显肿大 , 胆 总管无扩张。血液细菌培养发现大肠杆菌 。讨论认 为 , 患者出现胰腺坏死灶继 发感染并形成脓肿 。细菌学检查 结 果提示 ,肠源性感染可 能大 ,而此与长期禁食引起 的 肠 道屏障功能受损有关 。患者 还同时 出现 了长期肠外 营 养 支持 治疗导致 的淤胆 和肝功能损 害。为此 ,决定及 时 行腹 腔脓 肿引流并转为肠 内营养支持治疗 。患 者在全麻 下行剖腹探查术 , 作腹腔脓肿引流 、 空肠造瘘 、 T管引流。 术后 4 始经空肠造瘘管灌注肠 内营养制剂 ,并逐渐过 8h 渡到全肠 内营养支持治疗 。术后 3 个月 ,患者康复出院。 3 结语 以上是 2例用肠外 营养支 持治疗 成功救治危重患者 的典型病例。选择合适 的营养支持治疗策 略及途 径 、在 实 施过程 中密切监测 、及时发现问题并予 以解决是治疗

肠外营养的计算与审方

肠外营养的计算与审方
总计
体积 (ml)
250 500 250 10 10 100
能量 (kcal)
488
500
20
1140
988
例3:体积小,能量略低,AA足够,整齐---ICU(血气胸)
20%脂肪乳
体积 (ml)
250
30%脂肪乳
250
20%结构脂肪乳
250
检ω查-3鱼:油脂肪乳注射液 100
能量 (kcal)
488
检查
总体积(>1500ml),总能量,糖脂比 渗透压:
外周静脉:<2周,糖%<10% 中心静脉:>2周,糖<17%
电解质:
15%KCL:10ml/500ml 葡萄糖酸钙(10ml:1g):10ml/1200ml
其他:
含安达美和格利福斯:总体积>1500ml 胰岛素
19
例1:体积小,能量密度高---内科(呼衰、腹泻)
• 在应激与代谢状态稳定后,能量供给量需要可适当增加
25-30
至25-30kcal/kg.d。
kcal/kg.d
8肠外营养的组成糖源自(供能1g=4kcal)脂肪
1~1.5 1
糖 5075%
脂肪 2550%
(供能1g=9kcal)
氨基酸(合成蛋白质,不提供能量)
NPC:N=150-200/1 0.1-0.25g/kg.d 1g=4kcal 1g=>30g肌肉
肠外营养的计算与 审方
1
应选择哪些病人?
➢ 有明显中重度营养不良 ➢ 处于应激状态的病人(感染、创伤、手术)
预防营养不良的发生,应在应激事件发生后的第4-5天之 内开始实施营养支持
➢ 7天内口服饮食达不到预期足量 最少的“足够量”定为预计热卡和蛋白量的75%

肠外营养输注途径以及输注方法

肠外营养输注途径以及输注方法

肠外营养输注途径以及输注方法
考试,肠外营养输注途径以及输注方法如下。

输注方法
1.全营养混合液(TNA)又称全合一(AIO),其优点是合理的热氮比和多种营养素同时进入体内,增加了节氮效果;减少了代谢性并发症的发生;不必多次更换,简化过程和减少感染机会。

2.单瓶输注由于各营养素非同时输注,易造成营养素的浪费,引起并发症及操作繁琐。

输注途径
(1)周围静脉:操作简单、相对安全,但受到一定的限制,包括所给营养液的浓度、速度、时间,一般不能超过2周。

(2)中心静脉:可以较长时间使用,但并发症较多而严重。

肠外营养治疗指南

肠外营养治疗指南

肠外营养1.肠外营养输注途径指南[背景]用于肠外营养输注的静脉置管途径可分为周围静脉导管(PVC)与中心静脉导管(cvc)中心静脉置管又可分为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直接经皮穿刺中心静脉置管、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CVTC)输液港(Port)选择何种输注途径,需考虑以下因素:患者以往静脉置管病史,静脉解剖走向,出凝血功能,预计PN持续时间,护理环境,潜在疾病等1。

中心静脉置管(CVC)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包括肠外营养液输注,血制品输注等。

应用CVC可显著减少周围静脉穿刺次数。

但不可避免地也会引起某些并发症。

因此,必须由经培训的专门人员置管和维护,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

[证据]1)输液途径选择周围静脉置管定义为皮下浅静脉置短导管或钢针。

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组织编写并发表的《输注治疗护理实践标准》中提出超过10%葡萄糖和/或5%蛋白质的肠外营养液,pH值<5或>9的液体/药物,以及渗透压大于500mosm/L的液体/药物,不适合经周围静脉输注。

但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全合一营养液,含有脂肪乳剂,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溶液渗透压,还有一定的保护血管内皮作用。

此外,长时间均匀慢速输注也能够减少对血管刺激。

有作者报道,不超过900mosm/L 渗透压的静脉营养液可经周围静脉输注。

20世纪90年代期间,有关经周围静脉输注肠外营养液的前瞻性研究得到较为一致的结论为70%以上患者周围静脉能够耐受常规能量与蛋白质密度的肠外营养配方全合一溶液,但输注肠外营养超过10〜14d后,周围静脉较难耐受。

中心静脉置管途径包括锁骨下静脉穿刺、颈内静脉穿刺、股静脉穿刺。

需长期使用,还可采用有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如BroviacCVC和HickmanCVC)经周围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自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的静脉穿刺技术,注册护士经培训合格,即可操作。

迄今有关PICC的RCT研究较少。

2000年发表的1项比较PICC与CVC的随机对照研究[5]结果显示PICC的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率较高,穿刺难度更高,穿刺未能达到预计部位的发生率更高,但感染、导管异位、导管堵塞的发生率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

糖尿病患者肠外营养中胰岛素输注方式对血糖影响的对照研究

糖尿病患者肠外营养中胰岛素输注方式对血糖影响的对照研究

糖尿病患者肠外营养中胰岛素输注方式对血糖影响的对照研究冷芸坤【摘要】目的比较胰岛素加入全合一营养袋内或经静脉泵同步输注时患者血糖的变化.方法将48例消化道肿瘤术后有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成滴注组和静脉泵组.滴注组为胰岛素直接加入全合一营养袋中静脉滴注,静脉泵组为胰岛素加入注射器内微量泵入.于输液开始前、输液至1 000 mL、输液至2000 mL、和输液完毕2h测定患者的血糖水平,连续监测数天至肠外营养停止使用止.结果 2组各时点血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滴注组有5例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改由静脉泵输入胰岛素.结论胰岛素加入全合一营养袋内或经静脉泵同步输注2种方式对有糖尿病需肠外营养的患者血糖的影响有明显差异,对此类患者采用经静脉泵同步输注的同时根据血糖结果调节胰岛素用量的方式来控制血糖,效果明显优于滴注组.【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学》【年(卷),期】2013(014)002【总页数】3页(P121-122,124)【关键词】糖尿病;肠外营养;胰岛素;血糖【作者】冷芸坤【作者单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五病区,南昌3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外科患者的营养支持复杂而困难,尤其对于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肠外营养时如何将血糖控制在安全水平,同时又避免血糖的大幅度波动,是临床上值得探讨的问题。

消化道肿瘤的手术患者在胃肠道功能尚未恢复前只有通过肠外营养来获取每日所需全部营养素。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通过快速血糖仪进行血糖监测,动态了解患者的血糖变化,依据Kanji等[1]制定的危重患者胰岛素强化控制血糖指引,使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入胰岛素强化控制血糖,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消化道肿瘤患者48例,其中男 22例,女26例,年龄 40~76岁,均为 2型糖尿病患者。

胃癌根治术21例,直肠癌根治术17例,十二指肠憩室切除术1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6例,横结肠癌根治术3例;术后均需TPN支持,平均禁食3~6 d。

肠外营养临床与案例分析(两篇)

肠外营养临床与案例分析(两篇)

引言概述肠外营养是指通过静脉途径输注的营养补充剂,用于替代或补充口服或肠道摄入的营养素。

在某些疾病或手术后的康复阶段,肠道功能受损无法正常吸收营养时,肠外营养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

本文将探讨肠外营养的临床应用以及通过案例分析,了解肠外营养在不同疾病或手术后患者中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正文内容一、肠外营养的适应症与患者评估1.消化系统疾病:肠梗阻、严重炎症性肠病等导致肠功能丧失的疾病。

2.高度消耗性疾病:如烧伤、感染等导致机体大量能量损失的疾病。

3.手术后康复:肠道功能术后难以恢复、不适合正常饮食的患者。

4.肠道营养吸收障碍综合征:如短肠综合征、肠道血供不足等患者。

二、肠外营养的配制和应用方式1.营养成分:肠外营养液通常包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合理配比。

2.应用方式:常见的肠外营养应用方式有持续静脉注射和肠外营养泵,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途径和方法。

三、肠外营养的监测与调整1.营养监测指标:包括血液生化指标、体重变化、营养相关并发症等,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肠外营养的效果。

2.营养调整:根据监测指标的变化,及时调整肠外营养成分的配比和输注速度,以保证患者的营养供给与需求平衡。

四、肠外营养的并发症与预防1.感染:肠外营养管路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需要严格的消毒和穿刺操作,定期更换营养管路。

2.酸碱平衡紊乱:肠外营养输注过程中,可能导致酸碱平衡紊乱,需定期监测和适当调整。

3.肝功能损害:脂肪沉积和胆汁淤积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注意脂肪的配制和肠外营养的应用方式。

4.营养不良与过度营养:合理评估患者的营养需求,避免营养不良或过度营养的发生。

五、肠外营养的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探讨肠外营养在不同疾病或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和效果。

具体案例包括肠梗阻术后康复、烧伤患者的肠外营养支持、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肠外营养应用等。

总结肠外营养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在消化系统疾病、高度消耗性疾病、手术后康复以及肠道营养吸收障碍综合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肠外肠内营养临床药学实践共识

肠外肠内营养临床药学实践共识

4、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在肠内营养过程中,临床医生需要密切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腹泻、腹胀、 恶心、呕吐等。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调整肠内营养方案,采取相应的治 疗措施。同时,要保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5、加强患者教育
患者教育在肠内营养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医生应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肠内 营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患者及家属对肠内营养的认知度和依从性。同时 要鼓励患者主动参与肠内营养的管理过程,学会观察和记录不良反应及异常情 况,及时向医生反映问题并积极配合治疗。
1、肠内营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对于胃肠 道功能不全的患者,宜选择易消化、低脂肪、高蛋白的肠内营养配方。对于存 在特殊营养需求的患者,如糖尿病、肾脏疾病等,应选择针对相应疾病的特殊 配方。此外,对于创伤、手术等急需补充营养的患者,可选用富含免疫因子的 肠内营养制剂,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3、营养液的配制和管理:如何配制和管理营养液,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其有效 性和安全性,是临床药学实践中需要的重要问题。
4、患者的监测和评估:如何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以及如何根 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是实践中的关键环节。
针对以上共识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1、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支持计划: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性别、疾 病类型和分期等,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支持计划。在计划中明确营养支持的时机、 目标、方式、途径以及营养液的配制和管理等方面的具体方案。
未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期待更加深入地探讨肠外营养支持的优 化方案,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促进其康复。
基本内容
近年来,肠内营养在临床医学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肠内营养不仅可以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还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然而,对于肠内营养的使用和管理,临床医生在实践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困惑和 难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次演示将就肠内营养临床药学共识进行探讨。

2024年肠外营养支持总结范文(2篇)

2024年肠外营养支持总结范文(2篇)

2024年肠外营养支持总结范文【篇一】2024年肠外营养支持总结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肠外营养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肠外营养支持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对于无法通过口服摄入足够营养的患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2024年肠外营养支持的相关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应用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首先,肠外营养支持在2024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

通过肠外营养支持,可以有效地补充患者的营养需求,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生存率。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广泛应用了肠外营养支持来治疗各种不同疾病导致的营养不良情况,如癌症、胃肠道手术后、急性胰腺炎等。

通过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和营养方案制定,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提高治疗效果。

其次,肠外营养支持在2024年的应用效果逐渐得到肯定,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与肠内营养相比,肠外营养支持的费用相对较高,且需要通过静脉途径输注营养物质,增加了感染和静脉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其次,对于肠外营养支持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的判断还不够明确,临床医生在选择肠外营养支持时存在一定的困惑。

此外,对于肠外营养支持的剂量和调整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进肠外营养支持。

首先,加强与临床营养科的跨学科合作,建立多学科的营养治疗团队,共同制定肠外营养支持的指南和标准,明确适应症和禁忌症,为临床医生提供明确的参考依据。

其次,加强对肠外营养支持的研究和宣传,提高医务人员对于肠外营养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其应用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

此外,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设备优化,降低肠外营养支持的费用,并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肠外营养支持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在2024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通过加强跨学科合作、加强研究和宣传、进行技术创新和设备优化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改进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和应用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肠外营养输注途径

肠外营养输注途径
参 考 文 献
[ ] sr dM,D na 1 t u 0 uc H,NgtglJ u enso t a n i ia hn e ・G i le r ne di f e r l f d gi au 。Pa p m J ・G t 20 , 2 sp e i n d hh il ae 。[] u, 0 3 5 (u。 。“ t i P ¨ :i -i . v i i2 ivl [ ] 蒋朱明,于 2 康 ・肠外与肠内营养有关的现代输液系统 [] J・引进国外医药与技术杂志,19 ,68 . 9 8 :4 [ ] 彭南海 ,倪元红 ・肠内与肠外营养护理 2 3 0年的进展与 展望 [ ]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05 (2 : -6 2 0 ,9 1 )9 9 . 4 [ ] A P N B a f i c r adtecii l udl e ak 4 SE 。r o r sn l c i i s s d D e o h n a G e“ T
者 ,推荐使用肠 内营养输注 泵 。( D) ( ) 下述情 况均 推荐 使 用肠 内营养 输 注 泵 :肠 6 内营养液黏 度较高 ( 高能 量密 度 的肠 内 营养 液 ) 如 , 进行 直接 的十 二指 肠 或空 肠 喂养 时 ,需 要 严 格控 制 输 注 速度 时 ,输 注 大 剂 量 、高 渗透 压 的 营 养 液 时 , 家庭 肠 内营养 支持 。( D)
jpen20022615牧稿背景肠外营养输注途径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指南规范编委会血管入径编写组用于肠外营养输注的静脉置管途径可分为周围静脉置管peripheralvenouscatheterpvc与中心静脉置管centralvenouscathetercvco中心静脉置管又分为经外周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fipherallyinsertedcentralvenouscatheterpicc直接经皮穿刺中心静脉置管隧道式中心静脉置管centralvenoustunnelcathetercvtc输液港porto选择何种输注途径需考虑以下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6 - 6411( 2014) 11 - 0151 - 03
临床营养支持分为肠内营养( enteral nutrition,EN) 和肠外 营养( parenteral nutrition,PN) [1]。近 30 年来肠外营养迅速发 展,能为危重病人,尤其是胃肠道功能不全的患者提供有效的营 养支持,可 明 显 提 高 患 者 的 免 疫 力,改 善 预 后,提 高 生 存 质 量[2]。在改善围手术期病人的营养状况,提高手术成功率等方 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如何选择营养支持的输注途径成为至 关重要的问题。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发 展,营养支持的输注途径越来越多样化。目前临床上用于肠外 营养输注的静脉置管途径主要有周围静脉置管与中心静脉置 管。周围静脉置管主要为一次性钢针、留置针; 中心静脉置管主 要为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颈内静脉置管、锁骨下静 脉置管、股静脉置管。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提出的输液治疗 护理实践标准指出: 选择何种输注途径,需考虑以下因素: 患者 以往静脉置管病史、静脉解剖走向、出凝血功能、预计胃肠外营 养( parenteral nutrition,PN) 持续时间、护理环境、潜在疾病等[4]。 通过对本院临床营养支持中心 2012 年 3 月至 2012 年 9 月行肠 外营养支持 112 例患者进行病历资料的回顾性调查,总结在选 择上临床肠外 营 养 输 注 途 径 存 在 的 问 题,并 提 出 建 议,现 报 告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2012 年 3 月至 2012 年 9 月在本院临床营养支 持中心住院并接受肠外营养的患者,共 112 例,男 48 例,女 64 例,年龄 43 ~ 80 岁之间,平均年龄( 58. 51 ± 9. 79) 岁; 其中胆囊 癌 32 例,胆管癌 28 例,胃癌 30 例,胰腺癌 15 例,直肠癌 6 例, 胰腺炎术后肠瘘 1 例,均接受过肠外营养支持,肠外营养支持时 间 3 ~ 65d,平均时间为 15. 6d 。 1. 2 研究方法 采用临床回顾性调查方法,通过查阅 2012 年 3 月至 2012 年 9 月期间在本院临床营养支持中心住院并接受 肠外营养支持的 112 例患者的住院病历及肠外营养输注途径登
结果 112 例患者中,选择钢针的共 11 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90. 91% ; 留置针共 28 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75. 00% ; 经外周穿刺的
中心静脉导管( PICC) 65 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6. 15% ; 中心静脉导管( CVC) 8 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37. 5% 。各输液途径并发症发
的并发症分别 是 90. 91% 和 75% ,不 但 不 利 于 肠 外 营 养 的 补 充,还损伤了周围静脉,降低患者的满意度,增加了护理人员的 的工作量。通过各输液途径两两比较发现,除了钢针与留置针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外 ,其 他 组 两 两 比 较 均 有 统 计 学 差 异 ,可 见 PICC 和 CVC 比外周静脉具有明显的优势。CVC 与 PICC 比较 具有统计学意义,PICC 的并发症发生率要比 CVC 的发生率低, 具有明显的优势; 而且 CVC 穿刺操作难度大,风险大,易发生 气胸,如果护士没有经过特殊的培训难以完成操作。中心静脉 导管( CVC) 与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 PICC) 相比统计学 差异明显,PICC 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可避免肠外营养液对 血管的刺激,方法 简 单,整 个 疗 程 仅 需 穿 刺 一 次 ,痛 苦 小,在 临 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4 小结
·152·
TODAY NURSE,November,2014,No. 11
3 讨论 3. 1 各种输液途径的选择 3. 1. 1 各种输注途径的使用原则 3. 1. 1. 1 外周静脉途径 短期肠外营养即肠外营养支持在 2 周内,营养液渗透压低于 1200mOsm / l H2 O 者,可优先选择外 周静脉途径,但是 穿 刺 点 要 有 计 划 的 进 行 更 换 并 做 好 皮 肤 及 穿刺点的护 理 工 作[5]。郭 丹[6] 认 为,对 于 5d 内 行 TPN 疗 法 的,穿刺部位 首 选 颈 外 静 脉 套 管 留 置 。 小 儿 多 采 用 周 围 静 脉 留 置[7,8] 。 3. 1. 1. 2 中心静脉途径 对于静脉输注在 2 周以上或全营养 混合液渗透压高于血清渗透压 4 倍以上或经周围静脉插管输液 困难者应选择中心静脉置管。国内外有关的文献均提出 PN 中 心静脉置管的适应证为使用 14d 以上[9]。很多研究显示中心静 脉置管途径以锁骨下静脉为首选[10 ~ 12]。颈内静脉因为靠近口 咽分泌区,感染机会比锁骨下静脉置管更高,且固定困难,为次 选。股静脉穿刺易污染,不利于护理,患者活动也不方便,应尽 量避免[13]。虽然以上研究指出肠外营养支持输注途径选择的 原则及途径,但是临床上肠外营养输注途径的选择是否按照标 准来执行以及目前临床上肠外营养输注途径的选择状况如何未 见报道。并且,该项回顾性分析的结果与输注途径选择的原则 并不完全相同。 3. 1. 2 临床各种输液途径的选择 本研究结果显示钢针、留置 针、PICC、CVC 输液途径在本院临床营养支持中心所占的比例 分别为: 9. 82% 、25. 00% 、58. 04% 、7. 14% ,其中所占比例最大 的为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 ,可见 PICC 已经广泛应用 于临床肠外营养的支持。钢针和留置针的使用还占有一定比 例。分析其原因为: ①医护人员对各输液途径的使用原则不清 楚,不能根据肠外营养输注途径选择标准进行选取。②患者家 属受传统意识影响,对于 PICC、CVC 等输注途径持怀疑态度。 ③临床上缺乏对肠外营养液及药物 PH 值、渗透压等的监测,缺 乏选择输液途径的有利证据。④患者及家属因经济情况等对于 PICC、CVC 的价格不能接受。 3. 2 临床输液途径中 PICC 有明显优势 1 项关于锁骨下静脉 与颈内静脉比较的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的 Meta 分析显示, 颈内静脉穿刺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锁骨下静脉,并且二者有显 著差异[14]。刘鲁沂[15]的研究表明,股静脉感染率较颈内静脉、 锁骨下静脉感染率( 4% ) 高达 28% ,颈内静脉感染是锁骨下静 脉感染的 2. 7 倍。但由于锁骨下静脉穿刺操作难 度 大,风 险 大,易发生气胸。因此目前广泛开展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 导 管。赖勇强[16]等 通 过 对 158 例 胃 肠 肿 瘤 术 后 患 者 应 用 PICC 与 CVC 进行肠外营养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发现,PICC 相对于 CVC 应用于肠外营养更具有优势。本研究 112 例患者输注途 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统计结果显示,钢针输注途径 11 人,并 发症 10 人; 留置针输注途径 28 人,并发症 21 人; PICC 输注途 径 65 人,并发症 4 人; CVC 输注途径 8 人,并发症 3 人。并发 症发生率分别为 90. 91% 、75% 、6. 15% 、37. 5% ,周围静脉途径
3
1 10. 533
5
留置针( n = 28) 21
4
P 7. 033
61
留置针( n = 28) 21
5
CVC( n = 8)
3
7 20. 813
5
PICC( n = 65)
4
6
CVC( n = 8)
3
61 55. 432
5
P值 0. 062 0. 000 0. 005 0. 000 0. 000 0. 000
生率比较,除钢针与留置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07) 。结论 临床肠外营养输注途径的选
择越来越多样化,外周静脉的选择越来越少; 因 PICC 置入安全、方便而选择越来越多。但是肠外营养输注途径的选择现状仍存在一
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
关键词: 肠外营养; 输注途径; 中心静脉导管;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工作单位: 256600 滨州 1. 滨州医学院护理学院; 2. 滨州医学 院附属医院 收稿日期: 2014 - 01 - 17
记表,查询患者输注途径的选择及输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统计各输液途径所占的比例; 各输液途径输液相关并发症,包括 静脉炎、药物外渗、导管感染、导管阻塞的发生率; 将各输液途径 进行多重比较; 分析目前肠外营养输液途径选择现状及存在的 问题。 1. 3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3. 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多个样 本率间多重比较采用 2 分割法,以 = 0. 05 /{ [4( 4 - 1) /2]+ 1} = 0. 007 为检验标准,P < 0. 007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个样本 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2 结果 2. 1 各输注途径选择情况及年龄差异 112 例患者中,使用钢 针输注途径 11 人( 9. 82% ) ,留置针输注途径 28 人( 25. 00% ) ,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置管( PICC) 输注途径 65 人( 58. 04% ) ,中 心静脉置管( CVC) 输注途径 8 人( 7. 14% ) ; 4 组年龄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差异( F = 0. 339,P = 0. 754,P > 0. 05) ,具有可比性。 2. 2 各输注途径输液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各输注途径多重 比较情况,见表 1。
肠外营养对患者的健康恢复至关重要,如何合理的选择输 注途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所调查科室为本院临床营养支 持中心,能够反映 医 护 人 员 对 肠 外 营 养 输 注 途 径 选 择 方 式 的 较高水平。因此建议如下: ①各医院应积极开展肠外营养输 注途径选择方面 的 培 训 ,提 高 医 护 人 员 对 肠 外 营 养 正 确 选 择 输注途径的意识。②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让患者及家属 充分了解各输液 途 径 的 利 弊 ,与 医 护 人 员 共 同 合 理 选 择 输 液 途径。③提高医护人员对于药物 PH 值及渗透压的认识,有条 件的医院可以通过药剂科专门进行药物 PH 值及渗透压的监 测。④在临床选 择 肠 外 营 养 输 注 途 径 时 ,要 慎 重 选 择 外 周 静 脉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