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寓言故事及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寓言故事及赏析
古代有一位任公子,胸怀大志,为人宽厚潇洒。任公子做了一个硕大的钓鱼钩,用很
粗很结实的黑绳子把鱼钩系牢,然后用15头阉过的肥牛做鱼饵,挂在鱼钩上去钓鱼。
任公子蹲在高高的会稽山上,他把钓钩甩进阔大的东海里。一天一天过去了,没见什
么动静,任公子不急不躁,一心只等大鱼上钩。一个月过去了,又一个月也过去了,毫无
成效,任公子依然不慌不忙,十分耐心地守候着大鱼上钩。一年过去了,任公子没有钓到
一条鱼,可他还是毫不气馁地蹲在会稽山上,任凭风吹雨打,任公子信心依旧。
又过了一段时间,突然有一天,一条大鱼游过来,一口吞下了钓饵。这条大鱼即刻牵
着鱼钩一头沉入水底,它咬住大鱼钩只疼得狂跳乱奔,一会儿钻出水面,一会儿沉入水底,只见海面上掀起了一阵阵巨浪,如同白色山峰,海水摇撼震荡,啸声如排山倒海,大鱼发
出的惊叫如鬼哭狼豪,那巨大的威势让千里之外的人听了都心惊肉跳、惶恐不安。
任公子最后终于征服了这条筋疲力尽的大鱼,他将这条鱼剖开,切成块,然后晒成肉干。任公子把这些肉干分给大家共享,从浙江以东到苍梧以北一带的人,全都品尝过任公
子用这条大鱼制作的鱼干。
多少年以后,一些既没本事又爱道听途说、评头品足的人,都以惊奇的口气互相传说
着这件事情,似乎还大大表示怀疑。因为这些眼光短浅、只会按常规做事的人,只知道拿
普通的鱼竿,到一些小水沟或河塘去,眼睛盯着鲵鲋一类的小鱼,他们要想像任公子那样
钓到大鱼,当然是不可能的。
目光短浅的人难以和志向高远的人相比,浅陋无知的人也不能和具有经世之才的人相
提并论,因为二者的差别实在太大了。
人们追求的目标,取决于个人的理想与定位:小河小沟只有小鱼小虾,大海里才有鲸鱼。人,要想成就一番大的事业,需要设置崇高的理想和抱负,要有广阔的视野,要面对
困难,不追求一朝一夕,只要按照既定的目的始终如一,最后一定会获得成功。
阿三家养了一只很健壮的母鸡。它到处捉虫子吃,把自己喂得饱饱的。每天中午,这
只母鸡都会准时下一个大个儿的蛋。
阿三家母鸡下的蛋又大又好,远近闻名许多人都争着来买他家的鸡蛋。他就用这些鸡
蛋来换大米,够他全家吃,日子过得美滋滋的。
一天,阿三的妻子跟他嘀咕:“你说这鸡要是一天能下两个蛋多好啊,我们家的大米
就会多出一倍呢。”
“可不是嘛,每天能下三个蛋,不,四个,五个……能下十个蛋才好呢。”阿三说。
他的妻子说:“这母鸡每天都能下一个蛋,肚子里一定存了不少蛋吧。”阿三点点头:“那当然!”
妻子又说:“它一天只下一个蛋,也太慢了吧。不如我们一下子把鸡蛋全拿出来,就发,大财了。”
阿三想了想说:“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这个呢?还是你聪明,我现在就把鸡蛋全取出来。哈哈,咱们就能过上更好的日子了。”
他说着就捉来母鸡,很快把母鸡的肚子打开了。咦?母鸡肚子里都是一些没长成的小
鸡蛋黄,有的还没芝麻大呢。
阿三和妻子都傻了眼,后悔也来不及了。再也,没有母鸡下蛋换米了,他们俩对着母
鸡大哭起来。
没过几天,阿三家的米缸就见了底,他们只能回忆以前的美好日子了。
故事里的阿三和他的妻子都鼠目寸光,将好好的一只能下蛋的老母鸡给杀了,可是世
界上可没有后悔药可以吃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能只贪图眼前的利益,要从长
远的利益做打算。
这个齐国人拜了一位赵国的弹瑟能手做师傅,开始跟他学习。可是这个齐国人没学几
天就厌烦了,上课的时候经常开小差,不是找借口迟到早退,就是偷偷琢磨自己的事情,
不专心听讲,平时也总不愿意好好练习。
学了一年多,这个齐国人仍弹不了成调的曲子,老师责备他,他自己也有点慌了,心
里想:我到赵国来学了这么久的弹瑟,如果什么都没学到,就这样回去哪里有什么脸面见
人呢?想虽这样想,可他还是不抓紧时间认真研习弹瑟的基本要领和技巧,一天到晚都只
想着投机取巧。
他注意到师傅每次弹瑟之前都要先调音,然后才能演奏出好听的曲子。于是他琢磨开了:看来只要调好了音就能弹好瑟了。如果我把调音用的瑟弦上的那些小柱子在调好音后
都用胶粘牢,固定起来,可不就能一劳永逸了吗?想到这里,他不禁为自己的“聪明”而
暗自得意。
于是,他请师傅为他调好了音,然后真的用胶把那些调好的小柱子都粘了起来,带着
瑟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回家以后,他逢人就夸耀说:“我学成回来了,现在已经是弹瑟的高手了!”大家信
以为真,纷纷请求他弹一首曲子来听听,这个齐国人欣然答应,可是他哪里知道,他的瑟
再也无法调音,是弹不出完整的曲子来的。于是他在家乡父老面前出了个大洋相。
这个齐国人奇怪极了:明明固定好了的音,怎么就是弹不好呢?他不知道,音即使能
调好,也只是弹好瑟的条件之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没有捷径可走的。我们只有坚持
不懈地认真学习、努力钻研,才不会重蹈这个齐国人的覆辙,不会被变成大家茶余饭后的
大笑话。
从前有个人,他非常想穿一件皮袍,同时又最爱吃精美的佳肴。他整天都羡慕别人有
华丽的狐皮大衣,梦想着自己也有一件这种价值千金的大衣。可是他没有钱去买这样昂贵
的狐皮大衣。怎么办呢?他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去找狐狸商量,请
它们献出它们的皮。
他在野地里转悠,碰到了一只狐狸,他便十分亲热地对它说:“可爱的狐狸,你身上
的皮实在漂亮。可是在你们狐狸圈内,有谁又会欣赏你漂亮的皮呢?这样好的皮放在你身
上实在太可惜,你不如把皮献给我,你再随便披一件什么皮就可以了。”
他的话刚一说完,狐狸吓得直吐舌头,转身就窜进山里去了。
这个人没得到狐皮,回到家里又想起了精美的佳肴。他恨不得马上做一桌整猪整羊的
佳肴,先用来祭祀,然后自己把佳肴吃掉。可是他没有钱去买猪、买羊。于是,他又一转念,跑到外面去寻羊。他在路上遇到了一只羊,便立即对羊说:“我现在正打算做一桌上
好的酒菜,请你为我献上你身上的肉。”
他的话还没说完,羊吓得出了一身冷汗,飞也似的逃进树林里去躲起来了。
这个人要狐献皮、要羊献肉的事情在狐狸群和羊群中传开了,它们都远远地躲开了他。五年过去了,这个人没有弄到一只祭祀用的羊;十年过去了,他没有做成一件梦寐以求的
狐皮大衣。因为这个人要想得到这些东西的办法太愚蠢了。
要剥狐狸的皮,要吃山羊的肉,却去跟狐狸、山羊商量,希望征得它们的同意。这种
做法既可笑又愚蠢。当所办的事情涉及对方的根本利害的时候,对方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比如,希望反动阶级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希望帝国主义会自己改变本性,这都是“与狐
谋皮”,是不可能实现的。“与狐谋皮”这句成语后来写成“与虎谋皮”。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