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汇的发展》PPT课件
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规范化课件分析(PPT26张)
![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规范化课件分析(PPT26张)](https://img.taocdn.com/s3/m/b847d1594afe04a1b071dec5.png)
•
4.他们都有博大的胸怀,以天下为一 家,以 中国为 一人, 牺牲自 己,成 全众人 。被我 们中国 人奉为 文明始 祖的人 ,无论 盘古、 女娲, 还是伏 羲、神 农,或 黄帝、 尧、舜 ,他们 的共同 特点, 就是创 造文明 ,与民 兴利, 公而忘 私,品 德高尚 。
•
5.中国文化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也 有种种 不足为 人道的 地方, 但是它 的文化 精神就 总体而 言是高 尚的, 是不会 过时的 ,只要 人类希 冀在和 平与平 等的世 界上生 活的话 。
•
2.但是主张义先利后还是义后利先, 主张人 是目的 还是手 段,把 自然看 作是与 自己同 属一个 整体还 是与己 无关的 对象, 却足可 影响人 类甚至 整个地 球的命 运。
•
3.中国文化从产生的时候起,就推崇 德性, 倡导恃 德者昌 ,恃利 者亡, 这是我 们祖先 的信念 。我们 的先人 推崇的 那些开 天辟地 的圣贤 ,其共 同的特 点就是 舍己为 人,克 己让人 ,给人 类造福 。
学者 古指求学的人,今指在学术 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烈士 古指坚贞不屈的刚强之士, 今之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
(2)表形状的词适用范围缩小。 皎洁 古:光白貌,今:指月亮 明亮而洁白
(3)表动作行为的词主体缩小。 结婚 古指结为婚姻之好,结亲。 《汉书张骞传》:“其后,乌孙竟 与汉结婚。”也指男女结婚。今指 男女经合法手续结为夫妻。
(2)表名物的词其适用对象从单 一的事物发展为一般的事物。 江,古专指长江,今指一切江河。 河,古专指黄河,今指一切河流。
(3)表形状的词适用对象扩大。 平衡 本指衡器两端所承受重量相 等而处于水平状态。后泛指两种 以上的事物所处位置相当或得以 均等。
(4)表动作行为变化的词,行为 变化的主体扩大。 瞎 先秦时指“一目闭合”,后指 “两目”。 缺 《说文》:缺,器破也。今扩 大到多种事物。
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的规范化_图文
![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的规范化_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1852a6d8551810a6f524868a.png)
事故: 《词源》(1930)释为:“事情”
, 包括好事情和坏事情。 唐朝白居易《
对 酒劝令公开春游宴》诗:“自去年来多
事 故,从今日去少交集。”后指意外发生
的 不幸事情(损失或灾祸)。 属——种
(4)词义的转移 词的一个意义的指称外延和内涵均
服 装、滑稽可笑的举动和插科打诨著称。 ②比喻在某事物中充当的可耻角色,经常 出丑的人。
半导体 bàndǎotǐ: ①导电性能介于金属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的物质。 ②可指称 “半导体收音机”
(2)义项的减少 喽罗 lóuluó 《词源》(1979) ①机智,伶俐
喽罗儿读书,何异摧枯朽。 ——卢仝《寄男抱孙诗》
, 他们的词义与以前有了变化。
1、请分析“光盘”、“奇葩”、“土豪”、“萌” 等词义的发展变化。
“词的一个意义的变化”和“一个词的意义 的变化”有一个共同的条件,那就是变化的 新义与旧义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2、“打酱油”——相当于“路过”的意思 。 你认为是属于词义的变化吗?若是那它属
(6)为表现特殊题材的地方色彩, 可以适当使用方言词。
操 小老子哩 踩得地皮响 除什么事也不顶 扣掐 阿拉 鼻头
2、外来词的规范 A 不要滥用外来词 B 统一外来词的汉字书写形式
啤酒——皮酒 C 吸收外来词,应尽量采用意译方式
话筒——麦克风 D 产生等义词,以基础方言为准
汽水——荷兰水 冰淇淋——雪糕
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的规范化_图文.ppt
(一)新词的产生 1、原因 给新事物、新现象命名。
电脑 热水器 网吧 世贸 B. 对已知事物认识的加深。
质子 中子 原子 基因 染色体
4现代汉语课件词汇ppt
![4现代汉语课件词汇ppt](https://img.taocdn.com/s3/m/4811e31cf78a6529657d5304.png)
(2)偏正型
❖ 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一般说来,偏 正型的中心语素决定这个词的词性。
❖ 1)名素为中心成分:名+名、形+名、动+名 ❖ 2)动素为中心成分:名+动、形+动、副+动 ❖ 3)形素为中心成分:名+形、形+形、动+形
❖ 名+形:性急、手软、眼红、肉麻、心虚
❖ 此外,还有一种主谓型的词,从语义关系 看,实际上是一种逆序支配(动宾)关系。
(6)连动型 ❖ 两个动作具有先后承接关系。
❖ 贩卖、退休、接管、考取、 报销、认领、扮演
(7)兼语型
❖ 两个动作分别与主体和客体有 关。
❖ 逼供、请教、促进、逗笑、逗 乐、遣返、迫降
❖ 阿、子、性、者、家、员、儿
❖ 有些语素在某些义项上可以独立成词, 但在另一些义项上意义已经类化,其 自由度已降低,只能与别的语素组合, 呈现定位、粘着的趋势,正在成为一 种类词缀。
❖ 角、热、意识、族
(二)词
❖ 词是句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 用的语言单位。
❖ 小黄和小张去跑步了。
❖ 首先,除了少数异读词以外,词的 语音形式是固定而单一的。
❖ 从汉语构成的情况我们可以分成单纯 词和合成词两种。
(一)单纯词
❖ 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单纯词。单 纯词从音节的角度,可以分为单音节 的、双音节的、多音节的。
❖ 单音节词基本上都是单纯词,但有例 外,那就是儿化。“卷儿”、“信 儿”、“头儿”虽然是单音节的,却 是合成词。
《现代汉语》第四章 词汇ppt课件
![《现代汉语》第四章 词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d660fbe2bd960591c67715.png)
㈠义素的概念
❖ 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的意义单位, 也就是词义的区别特征.
❖ 灌木:矮小而丛生的木本植物.
灌木
❖ 乔木:树干高大,主干和分枝有明显 区别的木本植物.
❖ 灌木---- 〔﹢矮小〕〔﹢丛生〕 〔﹢木本〕〔﹢植物〕
❖ 乔木---- 〔﹣矮小〕〔﹣丛生〕 〔﹣木本〕 〔﹣植物〕
乔木
㈡义素分析步骤
❖ 2 、分类 简称
略语 数词略语
三、构词类型
(一) 词根和词缀* (二) 词的分类*
(一) 词根和词缀
❖ 词根 ❖ 意义实在、在合成词内位置不固
定的不成词语素和成词语素 ❖ 词缀 ❖ 意义不实在、在合成词内位置固
定在前或在后的不成词语素.
(二)词的分类
❖ 1.单纯词 * 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 2.合成词 * 有两个或两个一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
二、词汇单位
❖ (一) 语素* ❖ (二) 词* ❖ (三) 固定短语* ❖ (四) 略语*
(一) 语素
1.概念 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2.确定语素的方法 替代法 3.语素的分类 按语素的组合能力分出的 类型(如右图)
语素
成词 语素
不成词语素
不 成不 词定 语位 素
成 词定 语位 素
(二) 词
❖ ⑶非双声叠韵联绵词 如蝴蝶 、蝙蝠
⒉合成词
❖ 分为复合式、附加式、重叠式三种类型 ❖ ①复合式
至少由两个不相同的词根结合在一起构成.从词根和 词缀之间的关系看,又可以分为五种类型 ❖ ②重叠式 由两个相同的词根相叠构成.如姐姐、哥哥、仅仅. ❖ ③附加式 前加式 如老乡、小王;后加式,如花儿、弹性
❖ 一 词义的性质 * ❖ 二 词义的构成* ❖ 三 词义的理解与词的运用*
汉语史词汇发展史ppt
![汉语史词汇发展史ppt](https://img.taocdn.com/s3/m/f697d10fa6c30c2259019e9e.png)
新词产生的途径
宋 苏洵 《几策· 审势》:“故威与惠者,所 以裁节天下强弱之势也。” 老舍 《黑白李》:“ 黑李 是我的好友,因 为常到他家去,所以对 白李 的事儿也略知 一二。” 还有的新词,是直接在原有固定词组的基础 上简缩而来的。 如:海协会 \三产\外企\博导 但是简缩要注意意义的搭配。
新词产生的途径
近代汉语成语的发展
描写人的惊慌心情的: 面部表情:大惊失色 目瞪口呆 面面相觑 举止行动:仓皇失措 手足无措 手忙脚乱 心胆俱裂 心惊胆战 毛骨悚然 骨软筋酥 惶惶不安 大惊小怪 魂不附体 魂飞魄散
近代汉语成语的发展
二、结构上的发展 1、用两个数词做基础构成的成语,是近代 汉语成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 2、用某一个或两个一样的词做基础,构成 多个意义不同的联合式成语,是近代汉语发 展的一个普遍方式. 不X不X
三
2、先秦典籍中已经出现,到汉代凝固成为 成语,广泛流传。 鳏寡孤独,狐死首丘,似是而非,富国强兵, 发号施令,善始善终。 3、汉代才出现的成语: 鸡鸣狗盗,使羊将狼。
三
从形式上看,上古成语有两点需要说明 第一、上古汉语成语以四字为主,但也有不限于四 字的。如: 鹿死不择音,无置锥之地 第二,成语结构一般是固定的,也有一定的灵活性. 博闻强识 , 博闻强志,博闻强记 绝长补短,绝长续短,绝长继短
二
谚语:是一种具有固定结构形式和特定意义内容的 现成的句子.表达了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 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反映他们对自然规律,社会 现实的科学的真理性的认识,所以谚语事实上是社 会全体成员千百年来智慧的浓缩,被称为生活的 ”大百科全书”. 强扭的瓜不甜;狗眼看人低,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 秋雨一场寒;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挂羊头卖狗 肉;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 颜如玉;旁观者清;宰相肚里能撑船;巧妇难为无米 炊
汉语词汇教程,PPT
![汉语词汇教程,PPT](https://img.taocdn.com/s3/m/8e5f657127d3240c8447ef3a.png)
如有不足之处,敬请老师与各位同学批评指 正
研究领域. 现代汉语词汇、现代汉字及对外汉语教学。 发表多篇专注论文参与很多科研项目,并多 次获奖
三、教材体系及内容
• 1.教材具有系统性做到了系统内部的优化和 组合
• 2.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
该教材内容由五个部分组成
• • • • • 1.概论部分 2.词形与词义 3.词和词的关系 4.熟语 5.词汇与文化
说教材
评教材
---------《汉语词汇教程》
第七小组 陆鑫 王迪 白光星 董家琦
一、教材编写背景与简介
90年代北京语言大学 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 之一
二、作者简介
万艺玲,女,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 授。
198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1992年 获学士学位,后师从符淮青先生,1995年获硕 士学位;1997年考取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在职 博士生,师从王宁先生,2001年获博士学位。
1.1词与词汇 1.2汉语词汇的构成 1.3汉语词汇的特点
2.1词的性质
2.2词的构造
2.3词的意义 ( 包括词义的内容,词义的单位,一词 多义现象,词义的演变,构成它的要素 的意 3.3反义词
3.4同素词
4.1成语 4.2惯用语 4.3歇后语
汉语史词汇发展史ppt
![汉语史词汇发展史ppt](https://img.taocdn.com/s3/m/a79d7254964bcf84b8d57b18.png)
三、固定结构的增加
汉语中相当于词的作用的固定结构,一般包括成语,惯用语, 谚语,歇后语以及专门用语,它们的发展不象普通词那么“动 荡”,相对来说要缓慢的多。
一,成语的发展
(一)上古汉语成语的发展
商代的卜辞我们没有看到四字格的成语,到了春秋战国以及汉 朝成语逐渐多起来。从来源上看,可以分为两类。
还有的新词,是直接在原有固定词组的基础上简缩而来的。 如:海协会 \三产\外企\博导
但是简缩要注意意义的搭配。
新词产生的途径
7、通过吸收外来词和方言词而产生的新词 A、外来词的吸收 汉语史上发生过几次大规模的吸收外来词的事件
新词产生的途径
a、从西域借词(主要在中古) 如:骆驼、猩猩、琥珀、琉璃、苜蓿、葡萄、石榴、胭脂、八哥、
三
(三)近代汉语成语的发展 凤姐道:“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那一个是好缠的?错
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 坐山观虎斗,借刀杀人,引风吹火,站干岸儿,推倒了油瓶不 扶,都是全挂子的武艺。《红楼梦》16
近代汉语成语的发展
一、内容上的发展 有关人的成语就有几百个: 1.描写人的外貌神态的: 豹头环眼 齿白唇红 呆头呆脑 方面大耳 骨瘦如柴 虎背熊腰 花容月貌 尖嘴猴腮 器宇轩昂 蛇眉鼠目 神头鬼面 童颜鹤发 獐头鼠目
三
2、先秦典籍中已经出现,到汉代凝固成为成语,广泛流传。 鳏寡孤独,狐死首丘,似是而非,富国强兵,发号施令,善始善
终。 3、汉代才出现的成语: 鸡鸣狗盗,使羊将狼。
三
从形式上看,上古成语有两点需要说明 第一、上古汉语成语以四字为主,但也有不限于四字的。如: 鹿死不择音,无置锥之地 第二,成语结构一般是固定的,也有一定的灵活性. 博闻强识 , 博闻强志,博闻强记 绝长补短,绝长续短,绝长继短
第4章 词汇的发展
![第4章 词汇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799e81dc50e2524de5187e83.png)
第五十六节 鸦片战争以后的新词 一般了解) (一般了解)
• • • • 一、社会背景: 社会背景: 1.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急剧变化。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急剧变化。 2.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 3.五四运动。 . 现代汉语新词产生的特点: • 1.尽量利用意译。 .尽量利用意译。 • 2.尽量利用日本译名。(现代汉语中的意译的词 .尽量利用日本译名。( 。(现代汉语中的意译的词 大多数不是汉人自己创译的, 语,大多数不是汉人自己创译的,而是采用日本 人的原译。换句话说, 人的原译。换句话说,现代汉语吸收西洋词语是 通过日本语来吸收的。 通过日本语来吸收的。中国人介绍西洋文化在日 本人之后, 本人之后,因此有可能通过日本语来吸收西洋文 。)(第一种是利用古代汉语原有的词语 第一种是利用古代汉语原有的词语, 化。)(第一种是利用古代汉语原有的词语,给 予新的涵义;第二种是利用两个汉字构成双音词, 予新的涵义;第二种是利用两个汉字构成双音词, 这些双音词按照汉语原义是讲得通的。) 这些双音词按照汉语原义是讲得通的。)
第五十五节 鸦片战争以前汉语的借 词和译词(重点) 词和译词(重点)
• 一、借词和译词 • 1.借词:连音带义 音译词。 .借词:连音带义——音译词。 音译词 • 2.译词:用汉语原来的构词方式把别的语 .译词: 言中的词所代表的概念介绍到汉语中—— 言中的词所代表的概念介绍到汉语中 意译词。 意译词。
• 二、来源: 来源: • 1.国内各族。(南北朝时期、元代、清代) 。(南北朝时期 .国内各族。(南北朝时期、元代、清代) • 2.国外。 .国外。
• 三、来自国外: 来自国外: • 梁晓红:“我国的翻译史表明:汉魏六朝 梁晓红: 我国的翻译史表明: 迄唐的佛典翻译与明末清初的科学翻译和 鸦片战争以后的西学翻译是旧时代的三次 翻译高潮,而其中佛典翻译,其规模之大, 翻译高潮,而其中佛典翻译,其规模之大, 气势之盛,历时之久,人数之多, 气势之盛,历时之久,人数之多,成果之 不仅居中国之冠, 巨,不仅居中国之冠,而且也是世界翻译 史上彪炳千古的不朽丰碑。”参《佛教词 史上彪炳千古的不朽丰碑。 语的构造与汉语词汇的发展》 语的构造与汉语词汇的发展》P129-130
古汉语词汇的发展
![古汉语词汇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94d4c12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08.png)
在语言诸要素中,词汇是最活跃、发展最迅速的部分。
汉语词汇的发展变化:
在数量上由少到多
表达上逐渐丰富严密
从单音词为主演变为双音节词占优势
古汉语词汇系统的发展变化:
基本词汇的沿用
新词的产生和外来词的吸收
旧词的消亡。
汇报人姓名
2024/11/2
一、基本词汇古今沿用,变化不明显
基本词汇的沿用: 基本词汇:全民性、稳定性、能产性 主要类别 关于自然现象、自然物的名称:风 云 雷 电 冰 霜 天 地 日 月 星 山 关于方位、时令的名称:东 西 南 北 上 下 左 右 前 后 春 秋 关于身体部位、器官的名称:人 手 口 耳 胃 胸 面 心 骨 肉 关于亲属称谓的名称:父 母 兄 弟 妹 子 女 夫 妻 舅 姑
2024/11/2
三、旧词的消亡
旧词:历史词;古语词(P106)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 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 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 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 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 的内容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 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 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 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
二.产生原因:
○ 社会生产的发展 ○ 社会制度的变化:革命、发展、和谐 ○ 人的思维方式和观念的变化 :大太
《汉语词汇与文化》课件
![《汉语词汇与文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94dbb8e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2.png)
汉语词汇中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念 ,如“正义”、“公平”、“诚实 ”等,这些词汇体现了人们对道德 和伦理的认识和追求。
Part
04
汉语中的成语、谚语和俚语
成语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定义准确,分类清晰
详细描述
成语是汉语中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通常由四个字组成,具有固定的意义和用 法。根据来源和特点,成语可以分为历史典故类、寓言故事类、神话传说类、 诗文名句类等。
汉语外来词与文化交流
介绍了汉语中外来词的来源、传播途 径以及它们对汉语文化的影响。
汉语词汇的规范与整理
讨论了汉语词汇规范化的必要性、原 则和方法,以及汉语词典编纂的历史 和现状。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汉语词汇与文化传承
汉语新词与网络文化
研究如何通过词汇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提高文化自信。
关注网络流行语、表情包等新兴词汇现象 ,探究它们在当代社会中的文化意义。
国际交流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汉 语词汇在国际交流中逐渐受到 重视,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
要桥梁。
Part
06
总结与展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回顾
汉语词汇的起源与演变
探讨了汉语词汇的起源、发展历程以 及与文化的关系。
汉语词汇的文化内涵
分析了汉语中常见的词汇,如“龙” 、“凤”、“虎”等,以及它们所蕴 含的文化意义。
汉语中对家庭和亲情的重 视体现在词汇中,如“家 和万事兴”、“孝顺”等 。
汉语词汇中的文化内涵
象征意义
很多汉语词汇具有象征意义,如 “龙”、“凤”、“虎”等,这 些词汇不仅代表动物本身,还具
有更深层的文化内涵。
情感色彩
汉语词汇中包含着丰富的情感色彩 ,如“悲伤”、“喜悦”、“愤怒 ”等,这些词汇反映了人们对情感 的认识和表达。
远古、上古汉语词汇的发展
![远古、上古汉语词汇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afc16980d4d8d15abe234ec6.png)
第二章汉语词汇的发展第一节、汉语词汇史概说(1)训诂学与词汇史训诂的目的是“明古”,训诂学的出发点是为了读古书――读懂古书或准确地理解古书。
词汇史的目的是为了阐明某一种语言的词汇的发展历史及其演变规律。
(2)汉语词汇研究概况汉语历史词汇研究领域的成果有:词语考释训诂;词汇通史专书研究;专类体裁词汇研究;常用词演变研究;同义词研究;复音词、构词法研究;断代词汇史研究第二节、各时期汉语词汇系统概说(一)上古汉语词汇面貌及其发展商代词汇甲骨刻辞(商代)词汇概说内容相当广泛,但是数量有限;绝大多数是单音词,复音词很少;多数词只有一个意义,一部分词有几个意义。
就词性说,名词最多,动词次之,形容词较少,虚词更少些。
兼类的现象相当多。
汉语的词汇体系商代就已经相当完备,奠定了现代汉语的初步基础。
【名词】已经辨认确定的甲骨文字中,有名词约800个。
一、天象和地理;二、时间、方位词;三、动植物名称;四、武器、工具;五、物质生活方面;六、人体部位名称;七、称谓词天象、地理方面的名称:“雨赽、云谪、山荫、丘、岩、阜、陵、陆、谷、石、野、川佥、水尊、州、沚、泉、渊、涧、土”等。
卜辞里还没有“地、海、湖、洋、泊”等词。
时间词有“日、月、年、岁、春、秋、旬、晨、时、莫瞨、夕师\失、昏、朝、旦、明、昔”等,还有“甲子、乙丑、丙寅……”整套干支纪年的名称。
家畜名称有“鸡縊、雏、犬誧、豕、豚、羊、马、牛拆”等。
“豕”是猪的通称、“豚”是小猪。
“马”是商代重要的家畜,名称达15个之多。
有关武器名称的有“兵笶、戈轌\轍、刀怜\弓、弦、矢、干、斧、戉”等。
“兵”是兵器的总称。
生产工具里,有“斤夤、耒、臿chā、柄”等。
“斤”是砍刀。
宫室方面的名称有“宫土、室、宗、寝、官、家蘢、庭、户、门郓、向蘻”等。
“宫”是房屋的通称。
卜辞中的人体名称有“首、页xié延、天癎\癋、舌、齿妨、自睛、眉、目、面、耳、身、亦(腋)譖、叉、肘、腹、足、止歹\傣、骨、肉”等。
汉语词汇学PPT
![汉语词汇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815a7b1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c6.png)
汉语词汇学PPT引言汉语词汇学是对汉语词汇进行研究的学科,它主要关注汉语的词汇形成、发展和使用规律。
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拥有丰富的词汇资源,因此研究汉语词汇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本文档将介绍汉语词汇学的相关知识,并结合PPT方式呈现。
一、汉语词汇的形成汉语词汇的形成可以分为原创词和借词两种方式。
原创词原创词是指自古汉语以来就存在的词汇,它们主要通过演化和扩展而来,既有单音节词也有多音节词。
原创词体现了汉语词汇的基本特点和内在规律,例如字义丰富、发音规律清晰等。
借词借词是指从其他语言中借用的词汇。
在汉语中,借词主要来源于古代的外来语、近现代的外来词和方言词。
借词丰富了汉语的词汇资源,同时也反映了汉字和汉语在历史上与其他文化接触的情况。
二、汉语词汇的分类汉语词汇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划分,常见的分类方式有以下几种。
1. 词性分类根据词的内在属性,可以将汉语词汇划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介词、代词和量词等不同的词性。
每一类词性都在语言表达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2. 义原分类义原是指词汇中最基本的意义单位,根据义原的不同组合方式,汉语词汇可以划分为说明性词汇、表示时间的词汇、表示空间的词汇等。
义原分类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词汇的内涵和外延。
3. 语法功能分类根据词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可以将汉语词汇划分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等不同的语法功能类别。
语法功能分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词汇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
三、汉语词汇的发展汉语词汇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它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汉语词汇的发展可以分为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三个阶段。
古代汉语时期古代汉语时期是指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5世纪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汉语词汇主要受到古代文化和宗教的影响。
古代汉语的词汇以单音节为主,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多音节词。
近代汉语时期近代汉语时期是指清朝以后至20世纪初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汉语词汇主要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发展汉语课件ppt
![发展汉语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0f243557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ea.png)
培养语感
设计各种语音游戏和活动,让学习者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语感,提高 语音感知能力。
增强口语流利度
通过模仿、跟读、对话等练习形式, 帮助学习者提高口语流利度,增强口 语表达能力。
词汇练习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扩大词汇量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提供丰富的词汇学习资源,包括词汇表、词汇卡片和词汇 游戏等,帮助学习者扩大词汇量。
候语、感谢语、告别语等。
学习常用表达可以帮助学习者更 好地与中国人进行日常交流,提
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模拟情景对话、角 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学习者练习常
用表达的用法。
词汇拓展
词汇拓展是指在学习基础词汇和常用 表达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学习者的 词汇量,包括成语、俗语、俚语等。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比较、练习等多 种方式帮助学习者掌握词汇拓展的用 法和含义。
通过讲解、例句和练习等形式,帮助学习者系统地掌握 汉语语法规则,提高语法准确性。
设计贴近实际生活的练习题目,让学习者在实际语境中 运用语法知识,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针对易混淆的语法点进行辨析和对比,帮助学习者明确 区分和正确使用相关语法知识。
THANKS
感谢观看
发展汉语课件
目录
• 引言 • 语音部分 • 词汇部分 • 语法部分 • 文化部分 • 练习部分
01
引言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发展汉语 适用人群:汉语学习者,特别是初学者
课程目标:帮助学习者掌握基本的汉语听说读写技能,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学习目标
01
02
03
04
掌握3000个常用汉字
理解并运用基本的汉语语法结 构
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PPT课件
![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bd165a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85.png)
B:便把手绢子打开,把钱倒出来交给小红。(曹雪 芹《红楼梦》26回)
在这一重新分析的过程中,“把”字发生了语法化, 产生了新的虚词“把”。
.
40
五、语法化
“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 通常指语言中意 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 样一种过程或现象。跟语法化相类似的概念,在中国 叫做“实词虚化”。
如:A:诗句无人识,应许把剑看。(姚合《送杜观 罢举东游》)
A/B: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杜甫 《九日蓝田崔氏庄》)
A/B: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杜荀 鹤《入关因别舍弟》)
B:莫言鲁国书生懦,莫把杭州刺史欺。(白居易 《戏醉客》)
.
39
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则“把+NP+VP”结构只能 有结构B的理解。
比方“女孩儿爱母亲”这样一句话可以有各种词序 (matrem—母亲,宾格;puel1a—女孩儿,主格; amat—爱):
1.Matrem puella amat。
2.Matrem amat puella。
3.Amat puella matrem。
.
32
4.Amat matrem puellh。
5.Puella matrem amat。 6.Puella amat matrem。 由于音变的结果,拉丁语中原来由聚合规则表示 的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在法语里改由词序、虚词 等组合手段来表示。 上面这句话的意思在现代法语中的词序只有一种: La fille aime la mere。
.
21
3、语音演变地区性。
语言的演变是像波浪一样从一个中心向外扩散的,而 且扩散有地域的限制,所以音变只在一定的地域中进 行。
汉语词汇史构词法的发展课件
![汉语词汇史构词法的发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1d3db79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c7.png)
CONTENTS 目录
• 汉语词汇史的背景和发展历程 • 汉语构词法的特点和种类 • 汉语词汇史构词法的发展阶段 • 汉语词汇史构词法的发展趋势和影响 • 汉语词汇史构词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 相关文献和进一步研究建议
CHAPTER 01
汉语词汇史的背景和发展历程
汉语词汇史的背景
探讨汉语构词法与语音、 语法的相…
汉语构词法的发展与语音、语 法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进 一步研究构词法与语音、语法 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将有助于 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发展过程 。
跨语言比较研究
通过对汉语和其他语言的构词 法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它 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有助于 更深入地理解汉语构词法的发 展特点。
03
吸收网络词汇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大量网络 词汇进入现代汉语词汇库。这些网络 词汇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也反 映了社会现象和民众心态。
CHAPTER 04
汉语词汇史构词法的发展趋势和影 响
汉语词汇史构词法的发展趋势
由单音节词向多音节词转化
随着语言的发展,汉语词汇逐渐由单音节词向多音节词转化,如 “马”变为“马车”、“自行车”等。
派生法
通过在词根上添加词缀构成新词的方 法,例如“阿姨”、“爷爷”、“姐 姐”等。
缩略法
通过将较长的词语缩略成较短的词语 构成新词的方法,例如“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等。
类推法
通过模仿已知词语的构词方式构成新 词的方法,例如“美女”、“帅哥” 、“女神”等。
CHAPTER 03
汉语词汇史构词法的发展阶段
新词的创造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断创造出新词,如“手机”、“互联网” 等。
词义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