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完整版考试题库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及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及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城市规划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城市经济效益B.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C.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D. 增加城市人口密度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A. 以人为本B. 经济适用C. 环境友好D. 资源浪费答案:D3. 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A. 5年B. 10年C. 20年D. 50年答案:C4. 城市交通规划中,哪种交通方式通常被优先考虑?A. 私人汽车B. 公共交通C. 步行D. 自行车答案:B5. 城市绿地规划的主要功能不包括:A.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B. 提供休闲空间C. 增加城市经济收入D. 保护生物多样性答案:C####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城市规划应充分考虑历史文化保护。
(对)2. 城市扩张应无限制地追求规模扩大。
(错)3.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应优先考虑经济效益。
(错)4. 城市更新改造可以完全拆除旧城区。
(错)5. 城市防灾规划应包括洪水、地震等多种灾害的应对措施。
(对)####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城市规划中“以人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
城市规划中的“以人为本”原则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规划应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如住房、教育、医疗等;其次,规划应考虑居民的出行便利性,优化交通网络;再次,规划应注重居民的休闲和文化需求,合理布局公园、文化设施等;最后,规划应保障居民的参与权,鼓励居民参与城市规划过程。
2. 描述城市交通规划中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意义。
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意义在于:首先,它能提高城市交通效率,缓解交通拥堵;其次,它有助于减少私家车使用,降低环境污染;再次,公共交通的普及可以促进社会公平,为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提供平等的出行机会;最后,公共交通的发展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
3. 阐述城市绿地规划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雅典宪章: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在雅典开会,中心议题是城市规划,并制定了一个城市规划大纲,该大纲后来被称为雅典宪章。
城市性质:各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各城市在城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
城市规划: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
城市人口:与城市活动有密切联系关系的人口,他们常年居住在城市的范围内,构成该城市的社会主体。
城市绿地:用以栽植树木花草和布置配套设施,基本上由绿色植物所覆盖,并赋以一定功能与用途的场地。
城市用地区划:城市地域因为不同的目的和不同的使用方式,而需将用地划分成不同的范围或区块,以表达一定的用途、权属、性质或量值等。
城市用地: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功能与用途的土地的统称,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
热岛效应:在大中城市由于建筑密集,绿地和水面偏少,生产与生活活动过程中散发出大量热量,出现市区气温比郊外高的现象。
城市空间系统:城市范围内社会生态、及基础设施各大系统的空间投影及空间关系的总和它是决定城市集聚效益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决定城市各构成要素关系的合理性和运营的有效性。
三类用地:不适于修建的用地和用地条件极差,必须付以特殊工程技术措施后才能用作建设的用地。
城市景观规划:根据城市的性质规模、现状条件、总体布局,形成城市建设景观布局的基本构思。
居住用地:由几项相关的单一功能用地组合而成的用途地域,一般包括住宅用地、与居住生活相关联的各项公共设施、市政设施等用地。
对外交通用地:指铁路、公路、管理运输、港口和机场等城市对外交通及其附属设施等的用地.城市公共中心:居民集中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活动的地方,是公共设施相对集中而组合有序的地区或地段。
城市总体布局: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工程技术与建筑空间组合的综合反映,通过城市用地组成的不同形态体现出来。
城市开敞空间:是在城市的建筑实体以外存在的开敞空间体,是人与社会、自然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分质给水系统:取水构筑物从同一水源功不同水源取水,经过不同程度的交公过程,用不同的管理分别将不同水质的水供给不同的用户的系统。
城市规划原理练习题及答案,共七章
分章节试题第一章一、单选题1、早期城市形成的主要动因是(C )。
A •由于人类劳动的大分工B •农业和牧业为标志的第一次人类大分工C.商业和手工业从农牧业中的分离 D .商业和手工业的聚集2、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标志是( B )。
A .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B .商业、手工业与农牧业的分工C.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 D .手工业与畜牧业的分工3、城市与农村社会的区别主要是( D )的不同。
A .人口规模B .空间规模C .居住形式D .产业结构4、一般把( A )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A .发明蒸汽机B .汽车的出现C.空想社会主义开始D .机器制造业、冶金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5、在中国城市化的道路上被称为"温州模式" 的城市化,也可称为(A )。
A .市场推动型B .地方推动型C.辐射扩散型 D .外资促进型6、以下四项中,(D )项不是城市化。
A .一个城市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B .第二、第三产业向城市的集中过程C.人口向城市集中的结果 D .城市人口增多导致城市空间规模增大的过程7、城市化过程的三个阶段即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对应的城市化水平分别为(B )。
A . 20% ; 35% ; 50% B. 30% ; 30%〜70% ; 70% —90%C.25% ; 40% ; 60%D. 40% ; 40%〜80% ; 80% 〜95%8、(B)是一个国家城市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激发因素,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A .第一产业B .第二产业C .第三产业D .第四产业9、通常我们把(B )称为第一次产业革命,把(B )称为第二次产业革命。
A .畜牧业的产生与发展;农业的产生与发展B .农业的产生与发展;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C.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信息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D .信息工业的产生与发展;智力教育业的产生与发展第二章一、单选题1、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在公元前 5 世纪,当时的主要建筑,如广场和公共建筑体现了(B )A .帝王宣扬功绩的思想 B .民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C.欧洲教会势力的强大 D .帝王贪图享受的思想2、以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为标志的现代城市规划出现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反映他这一思想的是(C)。
(完整版)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库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库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城市用地: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它们既是指已经建设利用的土地,也包括已列入城市建设规划区范围而尚待开发使用的土地。
2.城市人口:指那些与城市的活动有密切关系的人口,他们常年居住在城市的范围内,构成了该城市的社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建设的参与者,又都是城市的服务对象,他们赖城市以生存,又是城市的主人。
3.城市建设用地:指城市市区范围内实际建设发展起来的非农业生产建设地段,也包括设置在近邻但与城市的各项市政设施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城市建设用地(如机场、铁路编组站、污水处理厂、通讯电台等)。
也就是市区或城区用地面积,除去水面、山地、农田以及暂时不宜建筑的地域。
4.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万---5万)相对应,配建有一套完整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5.建筑密度:是恒量土地上建筑密集程度的指标,即用地上建筑的基底面积占建筑用地的百分比。
6.城市性质:指各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指各城市在全国城市网络中的分工和职能。
7.绿化覆盖率:是反映城市绿化效果的一个指标,是指乔、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覆盖面积占城市规划用地的百分比。
乔、灌木按树冠投影估算,树冠下的灌木和草木不再重复计算。
8.热岛效应:城市由于建筑密集,生产和生活活动过程释放出大量热量,出现市区气温比郊外高的现象,即所谓城市的“热岛效应”。
9.容积率:是衡量土地开发强度的一个指标,即用地上的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10.铁路枢纽:在铁路网的交叉点或铁路网的尽端,有几个协同作业的专业车站与线路组成整体。
11.居住小区:由城市道路或城市道路与自然界线(如河流)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并不为城市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区内设有一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和机构。
《城市规划原理》大学题集
《城市规划原理》大学题集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题集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城市的基本特征?()A.人口集中B.经济活动多样化C.社会组织复杂D.地理位置偏远答案:D2.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不包括以下哪项?()A.工业化B.农业现代化C.信息技术发展D.自然资源丰富答案:D3.以下关于城市与区域发展关系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B.城市发展可以带动区域经济增长C.区域发展对城市发展没有影响D.城市与区域发展是相互促进的答案:C二、填空题1.城市的三大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
答案:人口集中、经济活动集中、社会文化集中2.城市发展过程中,通常会出现____、____、____等不同阶段。
答案:初期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3.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表现为:____、____、____。
答案:城市是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城市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区域发展对城市有支撑作用三、名词解释1.城市化:指人口、经济、生活方式等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和集中的社会现象和过程。
2.城市形态:指城市在空间上的布局特征,包括城市的形状、大小、结构和功能分布等。
3.城市功能区:指城市内部根据不同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功能划分的地域单元,如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等。
四、简答题1.简述城市的基本特征。
答案:城市的基本特征包括人口集中、经济活动集中、社会文化集中、空间结构紧凑、基础设施完善和生态环境特殊。
2.简述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答案: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表现为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城市发展可以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同时区域发展对城市有支撑作用,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3.简述城市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
答案:城市发展的阶段包括初期阶段(城市化率低于30%)、成长阶段(城市化率在30%-70%之间)和成熟阶段(城市化率超过70%)。
初期阶段特点是城市化速度较慢,成长阶段特点是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规模迅速扩张,成熟阶段特点是城市化速度趋于稳定,城市开始注重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原理真题及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一、单项选择题(共8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集中、集聚、集约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是()。
A.集中是前提,集聚是方式,集约是结果B.集中是空间的有序集中,集聚是产业的有组织集聚,集约是资源的高效开发与利用C.集中是人口的集中,集聚是具有关联性产业的集聚,集约是最大限度地节约D.集中是为了节约土地,集聚是为了形成产业链,集约是为了保护生态2.下列关于城镇化内涵的表述和理解,准确的是( )。
A.城镇化是近代工业革命以后才开始的B.城镇化是外来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C.推进城镇化与建设新农村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D.城镇化包含了城市生活与意识形态向农村扩散的过程3.在确定城市用地发展方向时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 )。
A.优区位应优先开发B.沿着交通轴线延伸发展C.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向应与区域内其他城镇的发展方向相呼应D.考虑城市有利的发展空间及影响城市发展方向的制约因素4.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指标体系,不属于第二产业的是( )A.采掘业B.物流仓储业C.建筑业D.煤气的生产与供应业5. 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下列受区域因素影响最大的是( )。
A.城市性质与规模B.城市用地布局结构C.城市用地功能组织D.城市人口的劳动构成6.古希腊时期雅典卫城空间布局的最重要特征是( )。
A.建筑布置规模B.以宫殿为核心C以广场为核心D.以神庙为核心7.《马丘比丘宪章》的主要贡献是( )。
A.强调物质空间对城市发展的影响B.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C.突出城市功能分区的重要作用D.提出建立生态城市的思想8.下列有关《雅典宪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功能分区对解决当时的城市问题具有重要作用B.功能分区是现代城市规划的一个里程碑C.功能分区是建立在理性主义思想基础之上的D.功能分区解决了城市和区域的有机联系9.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都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唐长安城的居住采用里坊制B.唐长安城的皇城位于城的北部C.元大都城的皇城居于城的正中D.天坛、地坛、日坛、月坛位于明清北京内城之外10.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描述,不确切的是( )。
《城市规划原理》样题
《城市规划原理》样题(A)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道路红线2.雅典宪章3.城市4.商务中心5.绿地率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组织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
2.城市建设用地分为大类。
住宅组团绿地属于用地(大类)。
3.烈度在度以上城市,建筑密度宜低于20%,100万人以上大城市,应有不经过市区的过境公路。
4.在我国,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属于第产业。
5.城市消防站一般的责任区面积应为km2。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即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城市市区土地属所有。
7.大于50万小于150万人口的重要城市防洪标准按年一遇的洪水位来确定。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可以体现在以下()方面。
A. 城市发展方面、发展规模、城市布局的区域空间结构B. 城市发展规模、城市性质、城市型体建设空间C. 城市职能、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布局的区域空间结构D. 城市性质、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生产结构2.城市化的实质性含义是()A. 城市化是乡村变成城市的一种复杂过程B. 城市化是城市生活方式的扩大,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结果C. 城市化是人口集中满足城市对劳动力的需要的过程D.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中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和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3.()是对扩展阶段中的城市做出全面的轮廓性、结构性的布置,它是一个空间结构的安排。
A. 远景规划B. 结构规划C. 竖向规划D. 总体规划4.一类用地指适于修建的用地,地形坡度一般应在()以下。
A. 8%B. 10%C. 12%D. 15% 5.历史街区的范围划定的原则不包括()。
A. 历史真实性B. 生活真实性C. 风貌完整性D. 建筑真实性6.《周礼考工记》体现()思想,《管子度地篇》体现()思想。
A. 皇权至上;自然至上B. 自然至上;皇权至上C. 皇权至上;皇权至上D. 自然至上;自然至上7.1898年英国人()写了一本书(),提出了“田园城市”理论。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及答案.doc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20套1、下列关于城市总体布局中工业区布局的叙述,( )不正确。
A、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需要有方便的联系,职工上下班要有便捷的交通条件B、有污染的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要有足够的防护用地C、工厂在布置上应相互保持一定距离,以免相互影响D、工厂出入口避免过多地干扰对外交通2、城市经济环境的调查不包括的内容是( )。
A、城市整体的经济状况B、城市中各产业部门的状况C、有关城市土地经济方面的内容D、城市固定资金的筹资3、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由( )等组成。
A、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B、取水工程、排放工程C、取水工程、污水处理、净水工程D、取水工程、污水处理、排放工程4、结合自然地形条件,合理规划城市各项用地和布置各项工程建设,可以( ),便于城市管理。
A、节约土地,节约水源B、节约土地,减少土石方工程C、节约水源,减少土石方工程D、充分改善城市的环境5、城市公共交通站点服务面积,以300m为半径计算,不得小于城市用地面积的( )。
A、90%B、80%C、60%D、50%6、2000年全世界人口中已有( )左右生活在城市地区。
A、60%B、50%C、45%D、55%7、城市布局有多种空间结构形态,最基本的形态可分为( )两种。
A、集中式和放射式B、集中式和分散式C、环式和带式D、星座式和分散式8、城市用地的属性包括以下( )的特性。
A、自然属性B、政治属性C、社会属性D、环境属性E、经济属性9、城市送电网中一次送电网一般以( )方式结送为宜。
A、放射式B、环式C、联络线D、多回线式10、以下( )项关于城镇体系含义的描述是错误的。
A、城镇体系属于一个区域B、城镇体系是个城镇群体C、城镇体系是相对集聚在一起的组合城镇D、城镇群体之间有职能、等级、空间网络的关系11、城市景观包括自然、人文、社会诸要素,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依据城市自然、历史文化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战略要求,确定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B、研究城市用地的结构布局和城市景观的结构布局,确定符合社会理想的城市景观结构C、划定各有关城市景观控制区,如城市背景等,并提出相关安排D、确定整体建设步骤和远期实施目标12、关于不同路网形式的特点叙述中错误的是( )。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期末试题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期末试题一、选择题。
1.城市规划原理的核心是:A.城市社会经济问题。
B.城市土地利用问题。
C.城市空间组织问题。
D.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2.影响城市规划的最重要的因素是:A.人口。
B.经济。
C.政治。
D.自然。
3.现代城市规划最重要的理念是:A.城市发展需要考虑经济优先。
B.城市发展需要更加关注环境。
C.城市发展需要更加关注人居环境。
D.城市发展需要注重政治因素。
4.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不包括:A.城市用地布局和土地利用。
B.城市设计和建筑规划。
C.城市人口和社会组织问题。
D.城市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
5.城市规划的基本方法不包括:A.人文地理学。
B.宏观经济学。
C.景观规划。
D.空间分析。
6.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A.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有利。
B.经济发展对环境保护有利。
C.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可以相互协调。
D.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对立的。
7.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是:A.经济增长。
B.环境保护。
C.社会和谐。
D.政治稳定。
8.城市中心区的优化发展最主要的考虑因素是:A.交通和交通设施。
B.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C.文化、商业和旅游设施。
D.城市河流、湖泊和绿地。
9.城市社会基础服务设施包括:A.居住。
B.交通。
C.医疗。
D.以上全是。
10.城市更新的基本目标是:A.城市面貌更新。
B.城市经济发展。
C.城市人口更新。
D.城市功能更新。
11.绿色城市的主要特征是:A.低碳,低排放。
B.生态循环。
C.资源节约。
D.以上全是。
12.提高城市可持续性的基本途径包括:A.节能和减排。
B.发展新经济。
C.增加城市绿地。
D.以上全是。
二、问答题。
1.城市规划原理的任务和意义。
2.城市形态和城市结构的关系。
3.城市总体规划起草的方法和具体步骤。
4.城市土地利用图的作用和编制方法。
5.城市更新的形式和实施流程。
6.城市环境评价体系的框架和评价指标。
7.城市可持续性的内涵、主要途径和具体操作措施。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试题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城市规划的目的是()A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B 合理利用城市土地C 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D 以上都是2、以下哪项不是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A 综合性B 政策性C 前瞻性D 单一性3、城市用地分类中,工业用地属于()A 居住用地B 公共设施用地C 工业用地D 仓储用地4、城市道路系统中,快速路的设计车速一般为()A 30-50km/hB 50-80km/hC 80-120km/hD 120km/h 以上5、城市公共设施的服务半径一般为()A 500-800mB 800-1000mC 1000-1200mD 1200-1500m6、城市绿地系统中,公园绿地属于()A 生产绿地B 防护绿地C 附属绿地D 公共绿地7、以下哪种规划属于法定规划()A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B 城市总体规划C 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D 城市概念性规划8、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为()A (本年出生人口数本年死亡人口数)/年平均人口数× 1000‰B (本年出生人口数本年死亡人口数)/年末人口数× 1000‰C 本年出生人口数/年平均人口数× 1000‰D 本年出生人口数/年末人口数× 1000‰9、城市规划中,“一书两证”指的是()A 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B 项目建议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C 选址意见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D 项目建议书、施工许可证、竣工验收证10、城市功能分区中,商业区通常位于()A 城市中心B 城市边缘C 城市工业区内D 城市住宅区附近11、城市规划中的“五线”控制不包括()A 红线B 绿线C 蓝线D 紫线E 黄线F 黑线12、城市设计的重点在于()A 建筑设计B 空间环境设计C 景观设计D 道路交通设计13、以下哪种城市发展模式强调城市的紧凑发展()A 同心圆模式B 扇形模式C 多核心模式D 田园城市模式14、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重点是()A 保护文物古迹B 保护历史街区C 保护传统风貌D 以上都是15、城市生态规划的核心是()A 生态环境保护B 生态系统平衡C 生态功能分区D 可持续发展16、城市交通规划中,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措施是()A 增加道路面积B 发展公共交通C 限制私人汽车使用D 优化交通管理17、以下哪项不是城市更新的主要内容()A 旧区改造B 基础设施更新C 历史文化保护D 城市新区开发18、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主要依据是()A 城市规划法律法规B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决定C 城市政府的政策D 城市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19、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A 5 年B 10 年C 15 年D 20 年20、以下哪种规划方法强调公众参与()A 系统规划法B 理性规划法C 交往规划法D 综合规划法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城市规划的任务是根据一定时期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的、、,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城市规划的原理试题答案
城市规划的原理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为了()A. 提高城市经济效益B.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C. 增强城市文化特色D. 保障居民生活质量答案:B2. 下列哪个原则不属于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A. 系统性原则B. 可持续性原则C. 灵活性原则D. 排他性原则答案:D3. 城市规划中的“土地利用”指的是()A. 土地的买卖和租赁B. 土地的开发和使用方式C. 土地的所有权归属D. 土地的自然属性答案:B4. 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A. 城市发展战略和空间结构布局B.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计划C.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D. 所有上述内容答案:D5. 城市规划的实施阶段需要重点关注()A. 规划设计的创新性B. 规划方案的审批流程C. 规划的监督和评估机制D. 规划的宣传和教育工作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城市规划的功能包括()A. 指导城市合理发展B.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C. 保障居民基本权利D.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答案:A, B, C2. 城市规划中的“绿色空间”包括()A. 公园B. 街头绿地C. 自然保护区D. 居民小区内的花园答案:A, B, C3. 城市规划的参与者包括()A. 政府机构B. 专业规划师C. 市民代表D. 商业开发商答案:A, B, C, D4. 城市规划中的交通规划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A. 道路网络布局B. 公共交通系统C. 非机动交通设施D. 交通安全管理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1. 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为了限制城市的无序扩张。
()答案:错误2. 城市规划只需要考虑城市的经济发展,而无需关注环境保护。
()答案:错误3. 城市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调整和更新。
()答案:正确4. 城市规划的实施阶段不需要公众的参与和支持。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城市规划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答:城市规划是一种对城市未来发展进行科学预测和综合部署的活动,它涉及到土地使用、交通规划、环境保护、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等多个方面。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附答案)
考试题目如下:第一部份:单选题1.城市经济基础理论把城市经济分成(D )。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三大部类 B.重工业和轻工业两大部类C.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大部类 D.基本经济和从属经济两大部类2.建造物经济寿命的终结表明(C )。
A.该建造物已破旧得没有使用价值了B.该建造已破旧得卖不出去了C.建造物价值小于地块价值D.由于房产价格下跌,该建造已无经济价值3.城市各项活动的外部性经济效果总量在(A )递增,而在( )逐渐减弱。
A.城市地域向中心;城市外围,B.城市外围;城市域向中心C.城市地域中由接近中心向中心;城市地域中由接近中心向外围D.城市地域中离心;城市外围向心4.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的社会趋势。
按照联合国有关规定,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达到( B)或者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达到( )的人口型态就属于“老年型人口”。
A.9%;6% B.10%;7% C.12%;8%D.15%;10%5.工业革命前,欧洲浮现的最大、最繁华的城市是 (B )。
A.雅典 B.罗马 C.伦敦 D.巴黎6.第一个成为城市化人口超过 50%总人口的国家是(A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日本7.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上,超过 100 万人口的城市不包括(B )。
A.唐长安 B.西汉长安 C.南朝建康 D.明清北京8.中世纪的欧洲城市的典型格局是(A )。
A.以教堂为城市中,b B.以广场、铜像和纪功柱为城市核心C.构图严谨的广场街道 D.以广场和公共建造为城市核心9.关于有机疏散理论的目标,下列论述不妥的是(C )。
A.把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照预定方案,转移到适合于这些活动的地方去B.保护一切老的和新的使用价值C.对日常活动进行功能性的分散D.把大城市目前拥挤的区域,分解成若干个集中单元10.城市规划的意义在于它对城市发展的指导和控制,其作用的发挥主要通过( B) 来实现。
A.对城市空间形态结构的合理布局B.对城市空间特别是土地使用的分配和安排C.合理确定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D.确定城市发展的正确方向11.下面关于综合规划的论述正确的有( A)。
城市规划原理题库
城市规划原理题库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城市是一个综合的巨系统,所包含的子系统中没有。
A:社会子系统B:政治子系统C:文化子系统D:经济子系统E:综合治理2、要使近期建设规划真正能够发挥对城市建设活动的综合协调功能,下列选项中起不到作用的是。
A:将规划成果转化为指导性和操作性很强的政府文件B:研究规划实施的条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C:建立建设项目审批的协调机制D:组织编制城市建设的年度计划或规划年度报告E:综合治理3、既是一项技术性工程,更是一项社会工程的是。
A:修建性详细规划B:城市规划C:控制性详细规划D:总体规划E:综合治理4、城市用地的经济性评价是指。
A:综合各项用地的自然条件对用地质量进行评价的结果B:根据城市土地的经济和自然两方面的属性及其在城市社会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作用,综合评价土地质量优劣差异,为土地使用提供依据C:组成城市各项物质要素的现有状况与它们在近期内建设或改进的可能,以及它们的服务水平与质量D:合理地选择城市的具体位置和用地的范围E:综合治理5、下列为小区路网基本形式的是。
A:街坊式B:列举式C:周边式D:点群式E:综合治理6、被誉为现代城市设计之父的西谛于1889年出版的《城市建筑艺术》一书,提出了现代城市建设中空间组织的原则。
A:艺术B:经济C:社会D:政治E:综合治理7、法国马克思主义学者是城市空间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的创始人。
A:韦伯B:列裴弗尔C:哈维D:沃思E:经济政策8、属性数据输入计算机的方法和非GIS的信息系统没有差异,一般是。
A:扫描输入B:键盘输入C:语音输入D:汉字手写输入E:经济政策9、影响城市公共设施用地规模的因素中,不包括。
A:城市规模B:城市性质C:城市布局D:城市用地标准E:综合治理10、螺旋坡道式停车库的不足之处为.A:用地比直行坡道多B:交通线路对部分停车位的进出有干扰C:造价较高D:交通线路较长E:经济政策11、下列选项中,不是自然条件对城市总体布局的影响。
《城市规划原理》—完整版--考试题库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部分1、日照间距: 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二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2、建筑后退:是规定建筑物应距离城市道路或用地红线程度。
3、绿地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和占该用地面积的比例。
4、土地使用兼容性: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往往涉及到多种用地性质在地块内混合布置问题,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为了协调处理性质不同的各用地的关系而采取的一种方法。
(不确定,见《控制性详细规划》P38-395、城市蓝线:河流水域用地边界线。
6、城市紫线:历史保护区域边界线.7、城市绿线: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区域边界线。
8、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9、CBD: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10、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11、建筑平均层数:指一个建筑地段内所有建筑各层面积总和除以这些建筑总面积的总和12、CIAM: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13、拆建比:拆除的原有建筑总面积与新建的建筑总面积的比值。
14、配建设施:与住宅规模或与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的总称。
15、竖向设计:城市开发建设地区(或地段),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石方等而进行的规划设计。
16、环境容量:在保证人群健康和生态系统不受危害的前提下,环境系统或其中某一要素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17、道路红线: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18、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它强调规划设计与管理及开发相衔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引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题库完整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题库单项1在下列城市中有“十里青山半入城”之称是(C)A B C常熟D2现代城市交通的灵魂是(B)A经济B速度C规D秩序3历史地段土地使用调整的途径:(A)①持原用途②恢复原用途③纳入部分其他用途④改为新的用途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4以下什么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核心和保障(A)A.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体系B.城市规划C.历史沿革D.城市居民的认知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将城市用地划分为(C)大类A.46 B.68 C.10 D.736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示意图的比例尺一般为(C)A、1/20000---1/5000B、1/10000---1/5000C、1/10000---1/2000D、1/30000---1/20007某消防站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有车五辆,则该消防站为(B)A、一级消防站B、二级消防站C、三级消防站D、四级消防站8自20世纪50~60年代以来,国外很多专家的经验认为(C)层住宅无论从建筑造价和节约用地来看都是比较经济的。
A4B5C6D79下面哪个类型是廊式住宅和外廊式住宅的变形式,一般用于高层住宅。
(C)A并联式B梯间式C跃廊式D天井式10(C)的道路交通系统是居住区最常见的居住区交通组织方式,这种方式在私人小汽车数量不多的国家和地区比较适合,我国目前大部分城市基本都是用这种方式。
A.人车交通分行B.人车共存C.人车混行D.人车部分分行11仓储用地是指城市中专门用作储存物资的用地,以下属于它的有(C)A商业服务部的B对外交通设施部的C包装加工车间的D工业企业部的12郊区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包括:(A)A疏散一些不适宜在城市中心区发展的工业企业B.大城市建成区的蔓延C城郊防护林待遭到破坏D农田蔬菜地遭受蚕食13建设部制定的“城市规划编制方法”明确指出:“城市规划的总体期限一般为(B)年,同时应当对城市远景发展作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
一、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满分15分)1.城市规划通过对的调节,改变城市的各组成要素在城市发展中的相互关系,以达到指导城市发展的目的。
2.中国在西周时期就形成了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法礼制关系,对于城市布局模式也有相应的严格规定。
《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市朝一夫。
”3.现代建筑国际会议1933年在希腊雅典通过的和1977年在秘鲁签署的是20世纪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的基本导则。
4.依据国标《城市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城市用地划分为: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以及水域和其他用地共十大类。
5.城市性质的确定应把握四个要点:一是表达城市的宏观区位意义,地域要明确;二是反映城市;三是体现动态发展含义;四是文字表述准确、简练,凸显个性,弱化共性。
6.依据国标《城市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居住用地在城市建设用地中所占的比例为。
7.从国内外公园绿地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实践来看,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类型大致可以归纳为五种,分别是网状绿地系统、、块状绿地系统、和复合绿地系统。
8.现代城市基本的路网形式有方格网式、、自由式和混合式四种。
9.城市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出现在时期。
10.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各项建设的、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11.在《管子》一书中,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在城市建设和规划中的因地制宜、讲究实际的思想。
在规划手法上提出“,”;城市建设不求形式上的,这些思想多反映在非都城的一般城市的建设中。
12.以霍华德提出的为标志现代城市规划出现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
13.依据国标《城市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工业用地在城市建设用地中所占的比例为。
14.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任务,其基本内容可以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研究城市发展依据;;研究城市各项专业工程问题,以上三个方面,也称之为城市发展规划、和工程规划。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及答案
答案一一.填空(0.5×50=25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于 2008 年1月1日起施行,共七章,分别为总则、城乡规划的制定、城乡规划的实施、城乡规划的修改、监督检查、法律责任、附则。
2.行政许可的一般程序:申请与受理、审查、决定。
3.编制城市规划,应当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
4.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件和附件。
5.村镇规划的编制一般分为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两个阶段。
6.城市用地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分类,分为10 大类、 46 中类、73 小类,其中M代表工业用地、S代表道路广场用地、T代表对外交通用地。
7.城市建设用地应包括除水域和其他(E)类外的其他九大类用地。
8.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
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 2.5m ,纵坡不应大于 2.5%。
9.大于20万小于50万人的中等城市,防洪标准为大于等于 50~100 年。
10.我国城乡规划法规体系组成:《城乡规划法》、城乡规划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
11.居住区规划总用地,应包括居住用地和其他用地两类。
12.“十一五”时期,国家重点发展普通商品住房。
自 2006 年6月1日起,凡新审批、新开工的商品住房建设,套型建筑面积 90 m2 以下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
13.城市规划管理控制的主要途径是审核城市规划图纸、文本和各类建设工程图纸。
14.居住区内公共绿地的总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组团不少于 0.5 m2/人,小区(含组团)不少于 1.0 m2/人,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不少于 1.5 m2/人,并应根据居住区规划布局形式统一安排、灵活使用。
旧区改建可酌情降低,但不得低于相应指标的 70 %。
15.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划建设用地结构类别名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类别名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居住用地20~32 道路广场用地8~15工业用地15~25 绿地8~15二.名词解释(5×6=30分)16.城乡规划:《城乡规划法》称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附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一及答案一、名词解释“七通一平”:指供水、排水、供电、电信、供热、供燃气、道路通,土地平整。
卫星城: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
热岛效应:指一个地区的气温高于周围地区的现象。
带状绿地:指城市沿河岸,街道,景观,通道等绿色地带以及防护林地带。
城市蓝线:河流水域用地边界线。
城市发展战略: 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和纲领性的谋划。
城镇体系: 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镇群体。
城市化: 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化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历史文化名城: 经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
城市设计: 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二、简答1、简述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水平的度量及城市化发展的历程并绘制城市化发展的S 曲线。
答:城市化的含义: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城市化的历史过程:(1)初期阶段 —— 生产力水平低,城市化速度较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
(2)中期阶段 ——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城市化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达到60%或以上。
(3)稳定阶段 —— 农业现代化基本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转化为城市人口,一部分工业人口转向第三产业 。
城市化水平 时期30% 60%2、简述建设用地适用性评定的概念及其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分类。
建设用地适用性评定:以用地为基础,综合各项用地自然条件以及整备用地的工程措施的可能性与经济性,对用地质量进行的评价。
用地适用性评定将用地分为三类用地:一类用地:适合建设用地;二类用地:需采取一定工程措施;三类用地:不适宜修建用地。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城市规划原理⼀、填空题。
1、城市性质的确定,⼀⽅⾯是从城市在国民经济的职能⽅⾯去认识,另⼀⽅⾯是从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因素中去认识。
2、居住区的规划结构通常分为居住区、居住⼩区和居住组团三级。
3、⼲道⽹密度即每平⽅公⾥城市⽤地⾯积内平均所具有的⼲道长度。
4、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是指市区与近郊区的⾮农业⼈⼝。
5、容积率是总建筑⾯积与总⽤地⾯积的⽐值。
⼆、单项选择题。
1、以下哪项是属于控制性详细规划⼯作的内容(D)A、建设条件分析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B、建筑和绿地的空间布局C、道路系统规划设计D、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彩等要求2、以下哪⼀项符合城市⽤地选择的基本要求(B)A、城市⼈⼝规模决定了城市的⽤地规模,因此城市⽤地选择的⾸要⽬标是容纳今后的城市⼈⼝B、城市⽤地选择应当尊重现状条件C、城市⽤地选择的范围不应跨越⾏政区界限D、城市⽤地应尽量选择⾃然条件不利的地区3、劳动构成亦称城市⼈⼝构成,指⼈⼝按分类在(B)中的⽐例A、城市劳动⼈⼝B、城市总⼈⼝C、城市基本⼈⼝D、城市服务⼈⼝4、“S13”代码表⽰(B)A、公共设施⽤地中的第⼀个中类B、道路⼴场⽤地中第⼀个中类⾥的第三个⼩类C、居住⽤地中的第三个中类D、对外交通⽤地中的第⼀个中类⾥的第三个⼩类5、⾃然环境条件主要指(A)⼏个⽅⾯A、地址、⽔⽂、⽓候、地形B、地质、⽔⽂及⽔⽂地质C、建筑地基、地震和矿藏D、太阳辐射、风向及温度、湿度6、城市中有⽓体污染的⼯业应布置在城市(C)A、最⼤风向频率的上风位B、最⼩风向频率的下风位C、最⼤风向频率的下风位D、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位CD7、铁路客运站的位置在⼤城市必须深⼊城市,宜布置在(D)A、城市边缘B、距离城市边缘2-3公⾥处C、市中⼼内D、市中⼼边缘8、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定⼲扰和污染的⼯业⽤地称为(B)A、⼀类⼯业⽤地B、⼆类⼯业⽤地C、三类⼯业⽤地D、有污染的⼯业⽤地9、⽇照间距的确定与太阳⾼度⾓和(A)有关A、⽇照的标准B、建筑的⽅位C、建筑的间距D、建筑的朝向10、住宅建筑基地总⾯积与住宅⽤地⾯积的⽐值为(B)A、住宅容积率B、住宅建筑净密度C、住宅平均层数D、住宅建筑⾯积净密度三、判断改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部分1、日照间距: 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二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2、建筑后退:是规定建筑物应距离城市道路或用地红线程度。
3、绿地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和占该用地面积的比例。
4、土地使用兼容性: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往往涉及到多种用地性质在地块内混合布置问题,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为了协调处理性质不同的各用地的关系而采取的一种方法。
(不确定,见《控制性详细规划》P38-395、城市蓝线:河流水域用地边界线。
6、城市紫线:历史保护区域边界线。
7、城市绿线: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区域边界线。
8、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9、CBD: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
10、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11、建筑平均层数:指一个建筑地段内所有建筑各层面积总和除以这些建筑总面积的总和12、CIAM: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13、拆建比:拆除的原有建筑总面积与新建的建筑总面积的比值。
14、配建设施:与住宅规模或与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的总称。
15、竖向设计:城市开发建设地区(或地段),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石方等而进行的规划设计。
16、环境容量:在保证人群健康和生态系统不受危害的前提下,环境系统或其中某一要素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
17、道路红线: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18、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它强调规划设计与管理及开发相衔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引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19、日照标准:为保证室内环境的卫生条件,根据建筑物所处的气候区、城市大小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确定的,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冬至日或大寒日)的有效日照时间范围内,建筑外窗获得满窗日照的时间。
20、服务半径:指居民到达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21、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目的是为广大公众服务.城市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山林、水系等自然环境。
22、修建性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23、“雷德朋”系统雷德朋体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绿地、住宅与人行道有机地配置在一起,道路网布置成曲线;行人和机动车在一个平面上隔离;建筑密度低,住宅成组配置成团,形成口袋形;相应配置公共建筑,将商业中心布置在住宅区中间,使住宅区的各部分通往中心的距离都相等。
24、户室比户室比又叫户型比,它是指各种户型在总户数中所占的百分比,反映到住宅设计上,就是体现在一定数量住宅建筑中,各种不同套型住宅总套数的比重25、住宅街坊是指在小城尺度的城市街坊中,一栋或者多栋住宅楼沿周边布置,对外形成公共街道,对内形成内院,集居住,商业多功能与一身的居住体。
与其他模式的住宅相比,它更强调空间的围合以及功能的混合。
26、日照间距系数根据日照标准确定的房屋间距与遮挡房屋檐高的比值。
27、停车率:即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区总户数的比率停车率=居民停车位数/居住总户数28、住宅建筑毛密度:即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
住宅建筑毛密度=住宅总套数/居住区用地总面积29、住宅建筑净密度: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与住宅用地面积的比率(%)。
30建筑小品:是指既有功能要求,又具有点缀、装饰和美化作用的、从属于某一建筑空间环境的小体量建筑、游憩观赏设施和指示性标志物等的统称。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31、建筑密度:是指建筑物的覆盖率,具体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筑用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建筑密度=建筑首层面积/规划用地面积。
简答题部分1、建筑平面群体组合的基本形式及其特点(用图示)(图示见规划原理书P388)。
行列布置:优:绝大多数居室朝向良好,结构施工简单缺:处理不好会产生单调、呆板改进:a、山墙错落b、单元错开梯搂 c 、成组改革影响周边布置:优:①能形成封闭小空间,便于组织绿化、休憩地②对于寒冰地区可阻挡风沙③节约用地,提高密度缺:①部分居室朝向差,炎热地区西晒②结构施工较为复杂,不利于抗震,造价会增加③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会造成较大的土方工程单周边双周边自由周边混合布置:为以上两种形式的结合形式,最常见的往往是以行列式为主,以少数住宅式公建沿道路式院落周边布置,以形成半开敞式院落。
自由式布置:建筑结合地形,在照顾日照、通风等要求的前提下,成组自由灵活地布置。
2、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按三级方式布置的内容是什么?(原理书P413)第一级(居住级)主要包括一些专业性的商业服务设施和影剧院、俱乐部、图书馆、医院、街道办事处、派出所、房管所、邮电、银行等为全区居民服务的机构。
第二级(居住小区级)主要包括菜站、综合商店、小吃店、物业管理、会所、幼托、中小学等。
第三级(居住组团级)主要包括居委会、青少年活动室、老年活动室、服务站、小商店等。
3、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地块划分的原则是什么?(控制性详细规划P34)1.严格根据总体规划和其他专业规划、根据用地部门、单位划分地块2.以单一性质规划地块,即一般一个地块只有一种使用性质3.建议有一边与城市道路相邻4.结合自然边界、行政界线划分地块5.考虑低价的区位级差6.地块大小应和土地开发的规模相协调,以利于统一开发7.对于文物古迹风貌保护建筑及现状质量较好、规划给予保留的地段,可单独划块,不再给定指标8.规划地块划分必须满足“专业规划线”的要求,专业规划线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控制要求,主要有道路红线、河湖水面蓝线、城市绿化绿线、高压走廊黑线、文物古迹保护紫线、微波通道橙线等9.应尊重地块现有的土地使用权和产权边界4、城市公共区中心的空间组织原则(轴线法则、立体空间建筑室内室外)(城市规划原理P504)1.运用轴线法则。
可以有一条轴线或几条主、次的轴线。
轴线可以把中心不同的部分联系起来,称为一个整体,轴线也能把城市中的各个中心联系起来,把街道和广场等串联起来。
2.考虑建筑室内和室外的空间,地面、高架和地下空间,专用和公共空间,车行和人行空间,以及各空间之间的环境协调。
要使整个建筑空间和环境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5、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原理》p4501.对于大量而普遍的绿化,宜选择易管。
易长,少修建,少虫害,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良树种,一般以乔木为主,也可以考虑一些有经济价值的植物。
在一些重点绿化地段,如居住区入口处或公共活动中心,则可选种一些观赏性的乔灌木或少量花卉。
2.应考虑绿化功能的需要,行道树宜选用遮阳力强的落叶乔木,儿童游戏场和青少年活动场地忌用有毒或带刺植物,而体育运动场地则避免采用大量扬花、落花、落果的树木等3.为了迅速形成居住区绿化面貌,特别是在新建居住区,树种可以采用速生和慢生相结合,一速生为主。
4.居住区绿化树种配置应考虑四季景色变化,可采用乔木与灌木,常绿与落叶以及不同树姿和色彩变化的树种,搭配组合,以丰富居住环境。
5.考虑居住区各类绿化种植与建筑物、管线和构筑物的间距。
6、容积率与城市开发的关系《控规》p46容积率指标对城市开发建设活动经济效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前期投资费用、开发利润总额以及开发资金的循环速度三个方面。
容积率指标对前期投资费用单方面均摊额的影响表现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开发者先通过有偿征地或其他方式有偿获得城市的开发建设权,接着劲性场地平整和基础设施建设,然后进行地面建设,将建造的各类商品房投入市场销售。
在商品房单方售价和其他成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容积率指标,在同样的开放用地上获得更过的建筑面积,就可以降低单方建筑面积上所分摊到的前期投资费用,进而降低总成本,提高开发利润。
反之,则开发利润会有所下降。
提高利润率,开发商可以在保持一定利润率的前提下,增加开发总量获得更多的利润。
同时,我国城市开发建设周期中征地、规划设计、审批等前期准备工作占打半时间,这很大程度上延缓了资金周转速度,如果增加容积率,减少开发项目,将开发资金相对集中,提高开发建设强度,就可以减少前期工作对开发周期的影响,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
7、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的要素(土地使用、建筑建造、行为活动)土地使用、建筑建造、行为活动8、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城市设计引导的内容和方法(控制性详细规划p67)(方法仅供参考)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城市设计引导内容为:先确定规划区域的空间结构骨架、各地块的用地功能风貌、道路绿化系统,再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来考虑不同空间序列的关系,形成城市设计总体概念与结构,以“城市设计概念图”加以表达,同时,将空间形态、建筑风貌的要求以指标的形式确定下来,来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单体设计。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城市设计应承上启下,不宜超越阶段要求,城市设计的内容不是越多越好,规定也不是于恶性越好,要给后期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留有充分创造和发挥的余地,要有弹性和灵活性。
9、为什么要在土地使用控制时规定土地使用兼容及其原则?(控规P39)为了使控制性详细规划既有“弹性”,又不失去控制作用。
土地使用兼容的原则:①促进相关功能建筑的集中布置②提高土地经济效益③减少环境干扰④确保非营利性设施、市政设施用地不被占用⑤保持土地使用的有限灵活性,允许部分建筑、设施混合布置⑥土地使用兼容应注意到其宽容度和灵活性以提高应变能力,同时又不和总体规划相违背。
就具体分类各地应从实际出发具体对待,不强求一律。
10、居住区规划中节约用地的手法。
(原理P407)(1)住宅底层布置公共服务设施(2)合理利用住宅间用地1.住宅与公共建筑组合①利用南北向住宅沿街山墙一侧的用地布置低层公共服务设施②在住宅间距内插建低层公共建筑③采用┌型、Ⅱ型、E型、梳型等住宅2.空间的借用3.少量住宅东西向布置4.高低层住宅混合布置(3)利用地下空间和采用高架平台11、分析居住区绿地率与公共绿地率各自的作用与相互的差别(百度百科及百度知道)不确定公共绿地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公园、小区公园、住宅组团绿地,不包括住宅日照间距之内的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非居住区范围内的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