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测量 (全单元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测量(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一单元测量(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测量长度的基本方法,能够正确使用直尺进行测量。
2. 培养学生准确读取测量结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长度的测量方法2. 直尺的使用方法3. 测量结果的读取和记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测量长度的基本方法,能够正确使用直尺进行测量。
2. 教学难点:准确读取测量结果,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直尺、测量对象(如书本、铅笔等)2. 教学材料:教学PPT、测量记录表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关注测量长度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测量长度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直尺,并了解直尺的使用方法。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测量活动,使用直尺测量书本、铅笔等物体的长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4. 结果分享:学生分组展示测量结果,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总结测量长度的方法和技巧。
5. 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测量练习题,巩固测量长度的方法和能力。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测量长度的方法和技巧。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测量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测量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评价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 检查学生在测量练习题中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测量长度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
以上是根据标题“第一单元测量(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所编写的教案,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精选】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优秀教案
【精选】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优秀教案第1课时统一长度单位【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重难点】重点: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难点:借助身边熟悉的物体去测量其他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课件、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别针、铅笔、橡皮。
【教学设计】【情境导入】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1主题图。
师:同学们,这幅情境图中都有什么?学生举手回答。
(大石头、长方形布、竹竿……)师:同学们观察得不错。
那你们知道它们有多长吗?学生举手回答。
(把两臂曲直测量、用拃去测量、用脚去测量……)师:测量的结果是多少?(学生回答。
)师:什么东西最长?(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两臂伸直的长度、一拃的长度、一只脚的长度,这三者的长度不一样,也就无法判断大石头、长方形布、竹竿的长度谁最长,对吗?(生:对。
) 师:同学们的困惑,老师也知道,你们一定想知道为什么吧,这就涉及到统一长度单位方面的知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下面的内容吧!(板书课题。
) 【探究新知】1.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
(1)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
①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②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从四件物品中(圆形、正方形、曲别针、三角形)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测量数学书的宽。
③测量好后四人小组交流汇报自己测量的结果,并思考:为什么都是测量数学书的宽,而测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
教师小结: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为标准测量,所以测量的结果不同。
(4)让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
教师小结: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部编版科学与技术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全单元教案
部编版科学与技术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物体的重量是由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决定的。
2. 研究用天平测量物体的重量。
3. 能够解释物体在不同重力环境下的重量变化。
教学重点- 理解质量和重力对物体重量的影响。
- 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重量。
教学准备- 天平- 不同质量的物体- 小白板和白板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并发现物体的重量差异。
2. 提出问题:“为什么有些物体比其他物体更重?”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探究活动1. 准备一组不同重量的物体,在小组内进行观察和讨论。
2. 引导学生注意物体的质量和重量之间的关系,并解释质量和重力对物体重量的影响。
3. 学生使用天平测量不同物体的重量,并记录结果。
拓展活动1. 小组讨论不同重力环境下物体的重量变化情况,并进行展示。
2. 学生归纳总结物体在不同重力环境下的重量变化规律。
第二课时导入活动1. 复上节课的内容,通过回顾学生的记录和总结,强化学生对质量和重量的理解。
2.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把物体带到月球上,它们的重量会有什么变化?实验活动1. 呈现实验场景:我们要模拟在月球上的重力环境。
将天平放在地上,摆放一个物体,然后用绳子吊起另一个相同的物体,并让它悬空。
2. 学生观察天平的指示,思考悬空物体的重量是否变化。
总结活动1.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并解释为什么悬空物体的重量没有变化。
2. 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把物体带到其他行星,它们的重量会有什么变化?”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课堂讨论- 请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 质量和重力对物体重量有什么影响?2. 在不同重力环境下,物体的重量会发生变化吗?为什么?小结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生们了解到了物体的重量是由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决定的,并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重量。
同时,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们也了解到了物体在不同重力环境下的重量会发生变化。
通过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学生们提高了对科学和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含整个单元)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含整个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包括“XXX”和“篱”,并能写出14个相关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和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结合注释,理解诗词大意,抓住关键语句,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认识6个生字,包括“XXX”和“篱”,并能写出14个相关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和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教学难点:结合注释,理解诗词大意,抓住关键语句,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3个生字,包括“XXX”、“篱”和“疏”,并能写出4个相关字。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宿新市徐公店》,背诵和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理解诗题:1.出示单元导语,明确单元主题。
2.引导学生研究第一课《古诗词三首》,明确本节课目标。
3.出示初夏荷塘图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中的景色,然后背诵《小池》。
4.引导学生了解诗人XXX,并解析诗题“宿新市徐公店”。
5.研究“宿”和“XXX”,并解释它们的意思。
课堂小结:在本节课中,学生研究了古诗《宿新市徐公店》,认识了诗人XXX,并研究了两个生字“宿”和“XXX”。
通过研究,学生能够理解诗词大意,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诗歌欣赏1.朗读诗歌2.理解诗意3.创设情境朗读4.想象诗的意境5.四创编故事,默写古诗古诗欣赏——XXX《小池》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幽深的小径。
小径上的树荫儿恰好有一点斜阳。
那是微微的晚风拂过的轻响。
XXX在夕阳里静静地睡去。
不再听喧哗。
儿童奔走在小径上。
小蝴蝶停在花丛中。
宿新市徐公店赞美春色第二课时一、复故知,导入新课。
1.以题目导入:齐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新冀教版(新教材)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 第一单元 观察与测量 全章教案(教学设计)
新冀教版(新教材)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第一单元观察与测量全章教案(教学设计)1.了解体积的概念及体积的单位,了解体积的测量工具及正确选择容积瓶。
2.初步学会正确使用容积瓶,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和正确细致的实验惯,提高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研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使用容积瓶。
教学难点:使用容积瓶时做到放对、看对、读对、记对。
教学准备:容积瓶、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你会使用容积瓶测量体积吗?二、研究使用容积瓶1.认识测量体积的工具。
1)认识测量体积的基本工具是容积瓶。
2)图文结合认识烧杯、量筒等常见的测量工具。
2.观察容积瓶的单位、刻度线、最小刻度值和最大容积(学生活动手册第2页)。
1)单位:毫升(ml)2)刻度线3)最小刻度值(分度值): 1ml4)最大容积: 100ml3.测量体积的方法。
1)选对:选择合适的容积瓶。
2)放对:容积瓶要放平,液面要平稳,读数时要与液面平行。
3)看对: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刻度线。
4)读对:读数时,正确读出准确值,还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估读值)。
5)记对:记录数值,也要写好单位。
三、测量不同物质的体积学生动手测量,将结果填写到学生活动手册第2页的表格里。
四、用比较法估测物体的体积1.比较法:将所测物体与已知体积相同的物体进行比较,从而估测所测物体的体积。
2.学生动手进行比较法测量,将结果填写到学生活动手册第2页的表格里。
五、拓展提高1.应用与拓展:了解现代测量体积的工具:电子天平、密度计等。
2.误差: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减小误差。
一般可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使用规则,或读、记测量结果时粗心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
第1课时教学目标:了解测量物体体积的仪器和常用单位,掌握正确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并体会科学的严谨。
教学重点:正确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科学的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
高中数学一单元测量教案
高中数学一单元测量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测量的概念,掌握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掌握长度、面积、体积等测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3. 能够运用测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1. 测量的概念及基本方法;
2. 长度单位的换算;
3. 面积单位的换算;
4. 体积单位的换算。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 讲解测量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提出一个测量问题,让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二、学习
1. 讲解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示范如何将厘米、米、千米等单位进行转换;
2. 给学生布置相关练习,让他们在课堂上完成并相互核对;
3. 讲解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换算方法,让学生掌握相关公式和技巧。
三、实践
1. 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测量和计算;
2. 鼓励学生分组讨论,互相帮助和解决问题;
3. 收集学生的解题方法和答案,进行讨论和总结。
四、总结
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和方法;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测量活动,提高测量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醒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测量问题,加强实践应用和课堂知识的联系。
五、作业布置
1.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2.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测量技能。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测量的概念和基本方法展开,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际练习和讨论,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测量知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后续教学中,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测量技能,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单元《长度单位》教案1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单元《长度单位》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米、分米、厘米的换算关系,能够进行长度单位的转换。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长度测量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观察和记录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劳动的态度,倡导科学测量、准确记录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米、分米、厘米的换算关系。
2.教学难点:学生对米、分米、厘米的认识和单位换算关系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粉笔、黑板2.长度测量工具(尺子、卷尺等)3.学生练习册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拿出一个米、一个分米、一个厘米的长度测量工具,让学生观察,问学生这三个长度单位是怎么用的。
2. 单元讲解1.什么是长度单位?–长度单位是我们衡量物体长度的标准单位。
常见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等。
2.米、分米、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1米=10分米;1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3. 教师示范教师拿出一段长度,例如一张书桌的长度,让学生用尺子测量,然后让学生用米、分米、厘米三种单位来表示这个长度。
4. 学生练习让学生分组,互相测量身高、课桌的长度等,并用米、分米、厘米表示出来。
5.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测量活动,让他们用尺子测量校园中各种物体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五、课堂小结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米、分米、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通过实际测量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观察记录能力。
六、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有关长度单位的练习。
2.下次课带一把尺子来学校。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三年级上册数学 测量——教学设计
题目:三年级上册数学测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长度、重量、时间的基本测量单位,能够使用尺子、秤和钟表进行测量。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估算和测量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让学生在测量中体验到成就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
二、教学内容:1. 长度的测量、表示和比较。
2. 重量的测量、表示和比较。
3. 时间的测量、表示和比较。
4. 使用尺子、秤和钟表进行测量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长度、重量和时间的测量单位,能够准确使用尺子、秤和钟表进行测量。
2. 难点: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测量和比较,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10分钟)教师出示一把尺子、一把秤和一个钟表,向学生介绍这些工具的用途,并与学生一起探讨在生活中我们如何使用这些工具进行测量。
2. 学习长度的测量和表示(30分钟)教师在黑板上绘制几个不同长度的线段,让学生用尺子测量并记录下各个线段的长度,然后与同学进行比较,讨论长短的关系。
3. 学习重量的测量和表示(30分钟)教师给学生几个不同重量的物品,让学生用秤进行测量并记录下各个物品的重量,然后与同学进行比较,讨论轻重的关系。
4. 学习时间的测量和表示(30分钟)教师教给学生钟表上各个指针的含义,让学生观察钟表并记录下几个不同时刻的时间,然后与同学进行比较,讨论时间的前后关系。
5. 综合训练(20分钟)教师让学生进行一个综合测量练习,要求学生用尺子测量一条线段的长度、用秤称量一个物品的重量、用钟表记录下当前的时间,并进行比较和讨论。
6. 课堂小结(10分钟)教师对当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并给学生布置课后练习和作业。
五、教学手段:1. 教学工具:尺子、秤、钟表、黑板、彩色粉笔、学生练习册。
2. 教学媒体:图片、视瓶、实物展示。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一)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一)《认识厘米》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3页“认识长度单位-厘米”【教材分析】知识解读:测量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之一。
“认识厘米”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习其它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问题的基础。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长度单位,教材以古代人们用身体尺为测量工具,测量课桌的长度得到不同的结果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接着,教材介绍学生比较熟悉的尺子,指出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为单位,并通过看、量、画等学习活动逐步让学生形成对厘米的长度表象。
这样的安排意在让学生主动参与,并通过动手实践体会测量的方法,经历测量的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知识,增强了学生的空间概念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情解读:学生在一年级的学习中认识了比较物体的长、短,本节课是他们第一次正式接触长度单位“厘米”。
在此之前,学生对长度单位及测量知识的了解均来自生活中一些琐碎的、不系统的经验。
对什么是长度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1厘米有所长都缺乏准确的认识。
目标解读:1、创设情境,从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在观察、比较、估计、测量等活动中,实际感知1厘米有多长,通过具体方法,体会测量长度的本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3、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初步感受测量长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1、在观察、比较、估计、测量等活动中,实际感知1厘米有多长,通过具体方法,体会测量长度的本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2、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初步感受测量长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预案】一、创设情境,引发冲突〖教学预设〗1、师谈话引入,课件播放故事。
2、引导思考:为什么同样是5步,熊二却找不到蜂蜜呢?3、引出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设计思考〗以有趣的故事为素材,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全单元教案
课题:统一长度单位年级学科:二年级数学主备人:审核人:课题:认识厘米用厘米量2012 ~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年级学科:二年级数学主备人:审核人:课题:认识米2012 ~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年级学科:二年级数学主备人:审核人:课题:认识线段2012 ~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年级学科:二年级数学主备人:审核人:课题:确定长度单位2012 ~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年级学科:二年级数学主备人:审核人:逐步出示题目,说说下面的长度单位对吗?把不对的改正后写在括号里。
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2.估一估。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9题)圈出合适的答案。
先圈估计的,再圈实际测量的。
3.谁说得对?(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0题)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
第一幅图长是5厘米,对吗?(错,没有对准刻度O,不能说是5厘米。
)第二幅图长4厘米,对吗?(对,7厘米-3厘米=4厘米。
)第三幅图大约5厘米长,对吗?(对,接近5厘米或超过5厘米一些的,我们都可以说是大约5厘米。
)4.量一量。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1题)乌龟要爬( )厘米就能吃到小鱼。
让学生拿出尺子量一量,说一说。
请你提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学生提问题,再解答。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这一单元结束了,你学会了什么?小结:这一单元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并初步认识了线段,学会确定长度单位。
课后反思后序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
希望我的文档能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每一个都花费了我大量心血,其目的是在于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也是我最大的欣慰。
如果您觉得有改进之处,请您留言,后期一定会优化。
常言道: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生活只是一个状态,学习只是一个习惯,只要你我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好学、求实奋进的状态,相信你我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单元1.4 测量平均速度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单元1.4 测量平均速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物体的速度概念,并能够清楚区分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含义。
2.学会通过实验测量平均速度,并能够运用平均速度公式计算。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区别和计算方法。
2.难点:能够灵活运用平均速度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
2.教具:速度计、计时器、测量距离的器材。
3.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主题(5分钟)在开始本节课之前,首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即什么是速度,了解速度的概念。
然后,通过展示一段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速度的注意。
步骤二:讲解概念(10分钟)1.通过板书或PPT,引领学生对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概念进行理解和区分。
–瞬时速度: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即速度的瞬时变化率。
–平均速度:物体在总时间内运动的位移除以总时间。
2.以示例和图表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速度公式。
步骤三:实验操作(15分钟)1.分组进行实验操作。
2.实验要求:用速度计测量相同物体在不同时间段内的位移。
3.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得到平均速度。
步骤四:案例分析与讨论(15分钟)通过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并帮助学生理解实验数据与实际情况之间的联系。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速度的影响因素,例如距离、时间、速度计的精确度等。
步骤五:概念巩固(10分钟)利用课堂练习和问题解答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概念巩固和运算能力的训练。
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计算出相应的速度,并加以分析解释。
步骤六:小结与拓展(5分钟)对本节课学到的内容进行小结,并与学生共同总结出学习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同时,可以提供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速度的应用场景和实际意义。
五、教学评估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实验操作的完成情况等进行实时评估。
人教版数学二上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上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的关系,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能够运用不同的长度单位进行换算。
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长度单位进行计算。
二、教学重点1.米、分米、厘米、毫米的换算关系。
2.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计算。
三、教学难点1.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灵活运用不同长度单位进行计算。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二上教材。
2.教具:尺子、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实物,黑板、彩色粉笔。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引入:通过展示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实物,让学生感受到不同长度单位的大小差异。
2.导入:让学生回忆一下长度单位的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讲解:通过示范示例,解释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转换关系,并让学生跟随练习。
4.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的掌握。
第二课时1.复习: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他们对长度单位转换的掌握情况。
2.讲解:介绍使用长度单位进行计算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示范。
3.操练: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练习,强化他们的计算能力。
4.综合练习:设计几道综合应用题,让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六、教学总结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的转换关系,以及如何运用不同的长度单位进行计算。
通过课堂教学和练习,相信大家对这部分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掌握。
七、作业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练习题,以及设计的作业题目。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和掌握,如有疑问请随时向老师提问。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长度测量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长度测量引入:老师向学生展示一条长20厘米的尺子,并开启这节课的主题:“长度测量”。
老师问学生们,有没有想过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测量长度吧。
引入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发散一下,问问学生们有没有使用尺子、卷尺、尺、尺码这些工具。
接着问问学生们,他们是否知道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工具。
教学重点:一、掌握长度的基本单位和换算。
长20厘米的尺子是什么意思呢?在测量长度时,我们把长度的数量分为许多等分,每一个等分的长度就叫做长度的一个单位。
使用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并把它们放在一起比较,计算它们的差别。
选取一个等分长度,确定一个长度单位。
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厘米、分米、米、千米。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它们的关系。
1千米= 1000米1米= 100分米1分米= 10厘米换句话说,1千米等于1000米,1米等于100分米,1分米等于10厘米,这是我们常用的长度换算。
现在,老师给学生们展示一张图,上面有不同长度物体的图片。
要求学生们使用尺子测量图片上的物体长度,并将数据写在黑板上,然后计算它们的长度差异。
让学生们用上述的长度单位进行换算。
二、认识最大量程、读数以及测量误差。
老师从一个实际例子来讲述最大量程是什么。
例如,一条尺子最长可以测量100厘米,这条尺子的最大量程就是100厘米。
老师可以给学生们提供数个实例,并问学生这些尺子的最大量程是多少。
接着要讲解读数的方法。
使用尺子去测量一段长度时,读数就是指这段长度占据尺子上的哪几个刻度。
请学生使用尺子来测量出不同长度的图片上物体大小,并向老师报告长度的单位和读数。
此外,老师也需要告诉学生,在使用测量工具时可能会出现误差,这就是测量误差。
误差的大小取决于许多因素,如工具的准确度、人的眼力等。
三、进行简单的长度计算。
掌握了长度单位以及换算方法后,我们现在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长度计算。
老师要求学生使用加、减法混合计算方法来解决下列问题:例子1:我们有一条3米的绳子,现在要将它分成5段,每一段长度相等,那么每段绳子的长度是多少?例子2:长方形的长是7米,宽是4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这些问题有助于学生们在进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长度计算。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二年数学上: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学设计A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二年数学上: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学设计A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a. 掌握米和千米的换算关系,能够熟练地进行米和千米之间的换算;b.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长度单位问题。
2. 过程与方法:a.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实际操作、思考和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b. 通过小组合作、课堂展示等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 培养学生的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b.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a. 米和千米之间的换算;b. 实际生活中的长度单位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教师利用图片展示不同的长度单位,引导学生思考千米、米分别用于测量什么。
b. 学生思考完毕后,教师让学生分别说出千米和米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千米和米的换算。
2. 学习新知:a.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用千米和米分别测量教室和学校的长度;b. 学生根据实际测量结果,讨论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并归纳出相应的换算方法;c.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帮助学生理解千米和米的换算关系。
3. 合作探究:a.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用千米和米分别测量校园内的不同地点的长度,并用图表的形式记录下来;b. 小组展示并比较不同地点的千米和米的测量结果,讨论差异的原因;c. 教师引导学生从中归纳总结出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并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4. 学以致用:a.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长度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b. 小组展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答案,学生互相交流并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c. 教师总结学生的解决方法,以及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困难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5. 课堂总结: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要点,并对学生进行激励和鼓励。
【新教材】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1 测量气温 教案
【新教材】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1 测量气温教案第一单元小小气象员1测量气温【教学分析】《测量气温》是第一单元“小小气象员”的起始课,学生通过认识了解气温计,并学习使用气温计来测定气温的方法,分析一天中气温的变化,体会初步的数据处理。
教材第一部分用学生讨论图引入主题——气温。
关于气温你有哪些想研究的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科学素养。
第二部分活动分为观察和测量两个环节:观察用于测定气温的工具——气温计,从气温计的结构、功能、单位、量程、刻度等了解如何使用气温计。
认识了气温计以后,学习如何正确地识读气温计,并通过测量气温的活动巩固。
第三部分为表达交流,学习初步统计数据的方法,将测量数据表绘制成图形,说明一天中白天的气温是如何变化的。
本节课教学环节、活动都较多,期间还有长达一天的气温记录,还第一次出现了简单的数据分析,学生第一次需要绘制图表来处理数据,容量相对较大。
学生已经对于气温计不陌生,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过体验,但是有关气温计的具体结构、功能、单位量程等等都没有明确的概念。
同时,本节课是上科学课以来第一次出现测量数据并记录,第一次出现用图表的方式处理数据,这都是学生所没有经历过的。
综上,记录时间长、学生不熟悉,故本节课用两个课时来完成。
由于本节课需要记录户外气温数据,因此教师需要提前考虑好室外测温场地的选址,以及雨天的预备方案。
【教学目标】1.了解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单位是摄氏度2.认识温度计的构造,学习正确的识读温度计3.学习使用气温计测量不同时段的气温,观察并测量有效的数据资料4.能够根据数据资料描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5.激发学生了解天气问题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学准备】材料准备:每组:气温计活动场地:操场阴凉通风处【教学过程】1.引入师:同学们,你们觉得今天热吗?生1:热,出了一身的汗,当然热。
生2:我看了天气预报,今天的气温有三十多度,非常热。
师:三十多度指的是今天的?生:气温。
长度单位与物品测量应用教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一单元
给小学数学三年级学生上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与物品测量”的课,需要深入浅出教授不同的长度单位和物品测量等知识。
本教案旨在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帮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
2.能够熟练地将一个物品的长度用不同单位进行测量。
3.通过实践多样化的测量活动,建立与巩固学生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二、教学内容和重难点1.深入学习长度单位通过展示不同的长度单位标尺图片,使学生能够熟悉厘米、分米、米的概念,并进一步练习将这些长度单位相互转换和计算的能力。
在这一部分,学生也将学习如何用公制长度单位来测量物品的长度。
2.物品测量实践学生将使用不同的リアリティーゲーム舞台,通过实际测量不同的物品长度,将所学的长度单位转换和计算技能运用到实际测量活动中,以便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重点: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不同的长度单位去测量一个物品的长度。
难点:如何将学习到的长度单位相互转换与计算。
三、教学过程1.热身小游戏让学生穿过一个大小不一的毯子或纸箱,每穿过一次就报出当前的身高,做到对长度单位的了解。
2.长度单位的学习通过展示不同长度单位的标尺图片,让学生认识厘米、分米、米的概念并运用这些长度单位测量不同物品的长度。
教师使用实验室内的实际测量用具或者标尺等物品,让学生能更加深入学习到不同的长度单位。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测量活动,透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自然的理解与熟悉长度单位的概念。
3.物品测量实践学生将通过在实验室中测量不同物品的长度,来实践所学习到的知识。
学生将从测量物品长度的实践中,进一步了解测量与长度单位的理念。
4.另一部测量活动设计另外一个测量活动,让学生跟标尺测量以及用不同长度单位计算物品长度。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对不同长度单位的理解。
5.教学总结总结学生所学内容,让学生复合自己的体验与提高,在复盘过程中更好地掌握所学习到的知识点,加强未来的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测量 (全单元教案)毫米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的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2、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使学生通过观察,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使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
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准备:学生提前测量自己的身高。
1分硬币、电话卡、医疗保险卡、学生尺及文具;例1的情景图、制作的量课本长、宽、厚的课件(可以用图或直接演示替代)。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操作法、讨论法教学过程:1.汇报自己的身高,复习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
2.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1)出示例1情境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
学生观察后,教师提出“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愿意参与他们的讨论吗?”(2)采用小组(建议4人小组为宜)合作的形式,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
为了确保人人参与,可选专人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表(教师事先准备好,每组发一张)的“估计”一栏中(见下表)。
姓名长宽厚估计测量估计测量估计测量(3)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反馈时,学生选择性的估计课本长、宽、厚,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进行补充。
将学生估计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提出问题:“谁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呢?怎样来验证?”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
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课本的长、宽、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2)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测量的结果,并由此引出毫米。
各小组分别汇报本小组测量的结果,在汇报时,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叙述测量的结果,由于课本的宽和厚不是整厘米,学生在表述时,会涉及到“厘米的刻度之间的小格”,也有的学生可能说到“毫米”,比如,“我量出的宽不到15厘米,还差两小格。
”“数学书的厚不到1厘米,只有6小格。
”……教师用课件(可以用图或直接演示替代)边演示测量课本长、宽和厚的方法边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议,并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可以用毫米表示”。
并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学习毫米与厘米的关系教师提出问题:“从学生尺中,你能发现毫米与其他长度单位间的关系吗?”。
在学生认真观察学生尺并独立思考后,让学生回答问题。
从而引出1厘米=10毫米的关系,让学生多说说发现这个关系的过程,如可以从尺子上的刻度0到刻度1说明,也可以从尺子上的刻度2到刻度3来说明……随后教师将学生总结的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板书在黑板上。
三、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1.让学生在尺子上观察1毫米的长度,在组内互相比划一下1毫米的长度。
2.教师提出问题:“请大家说出生活中长或宽或厚大约是1毫米的东西。
”先在组内说,再在全班交流。
教师分别出示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说明:“这些东西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3.要求学生合作完成:先从课本中数出几页(捏紧后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再用尺子验证一下是不是1毫米,然后调整到厚度是1毫米,最后数一数看有多少张。
4.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做一做”中的题,再在小组内说出填写的结果。
5.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自动笔的笔芯、降雨量等等)。
四、师生共同小结当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可以用毫米来表示;1厘米=10毫米;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五、课堂练习1.练习一第1题。
安排学生在书上完成,练习时要求学生先估测,后判断,再用尺子进行测量验证。
2.练习一第2题。
要求学生完成在作业本上。
3.练习一第3题。
先让学生估计实物的长(或宽),再用尺子进行测量。
完成后,让学生对估计和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
分米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页的例2及做一做,练习一第4、5、6、7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使学生通过观察,明确分米、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用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使学生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分米。
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准备:学生尺、分米尺、米尺、例2情境图及玻璃杯、记录卡若干长。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操作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学习分米产生的意义1、引导学生回顾长度单位毫米的知识,导入新课。
2.小组合作学习,测量课桌的长度。
(1)出示例2情境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
学生观察后,教师提出“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愿意参与他们的讨论吗?”(2)采用小组(建议4人小组为宜)合作的形式,测量课桌的长度。
为了确保人人参与,(教师事先准备好,每组发一张)的“估计”一栏中(见下表)。
姓名长宽高估计测量估计测量估计测量(3)组织学生交流测量的结果以及测量的方法和过程。
反馈时,学生选择性的估计课桌长、宽、厚,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进行补充。
(4)针对学生中以10厘米为一段连续测量的方法,指出这种情况可以用一个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来表示。
并板书课题“分米的认识”。
二、学习分米、米与厘米的关系教师提出问题:“从学生尺中,你能发现分米与其他长度单位间的关系吗?”。
在学生认真观察学生尺并独立思考后,让学生回答问题。
从而引出1分米=10厘米的关系,让学生多说说发现这个关系的过程,如可以从尺子上的刻度0到刻度1说明,也可以从尺子上的刻度2到刻度3来说明……随后教师将学生总结的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板书在黑板上。
拿出米尺,让学生1分米1分米的书,一直数到1米的地方,要求学生回达1米等于多少分米。
三、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1.指导学生把直尺放在桌子上,左手智者0刻度,右手1厘米1厘米的数,数到10厘米,告诉学生这就是1分米。
2.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线绳,用尺子量出3分米,把它剪下来,并于同桌互量。
3.让学生在组内比划分米的长度,并互相检查谁准确。
4.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做一做”中的题,再在小组内说出填写的结果。
5.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分米”作单位。
四、师生共同小结今天学习了那些知识?你能说出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吗?五、课堂练习第4题,是有关长度单位换算的习题,教学中教师可以补充毫米与厘米的长度单位换算的练习,如,3厘米-6毫米=()厘米()毫米等。
第5题,包含两项内容,一是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二是对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进行估测,前两道题答案惟一,分别填“分米”和“米”,后两道题的答案可以不同。
第6题,将2米长的木料截成同样长的四段,要算2÷4,学生不会计算,需将2米换算成20分米,再计算。
第7题,属于小调查,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毫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千米的认识(1)教学内容:第七页例3,做一做,练习二1、2、3题,教学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千米,明确千米与米的关系及产生的意义,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并能用千米表示两地之间的距离。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讨论、教学准备:例3情境图,小纪念品及若干记录卡。
教学过程:一、回顾知识,导入新课:师问:我们都学过什么长度单位?你们能用手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吗?1厘米、1米呢?如果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测量教室的长度呢?二、千米的认识1、出示例3的情境图,提问:你见过类似途中的情景吗?你能描述吗?2、“你知道你家到学校的距离吗?3、学生回答后,可能用公里代替千米,教师告诉学生“公里”还可以用“千米”来代替。
三、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1、以生活中的事例,导入游戏。
小游戏:分四个小组,每组的学生说出一个生活中见过的长度单位千米,表现好的发小纪念品。
2、教师讲评。
教师适当补充。
四、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1、出示图片,将1千米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对千米的感受。
2、发给学生记录卡,分组让学生认为距离大约为1千米的地方纪录下来。
3、评议学生的答案。
据出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巩固1千米的长度概念。
五、练习1、“做一做”。
这部分内容是以量一量、走一走、估一估的活动形式呈现的,借助学生的活动经验,增强学生对1千米直线距离的感受。
2、第1题,是关于物体运动速度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对常见物体运行速度有一定的认识。
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进行反馈。
4、第2题,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
千米的认识(2)教学内容:第七页例4、5,做一做,练习二3、4、5、6题,教学目标:通过实际测量、走一走等活动感受1千米的长度,进一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增强学生的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知道1千米=1000米。
教学难点:能正确运用千米的概念来表示长度。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讨论、教学准备:例4情境图,卷尺、小纪念品、笔及若干记录卡。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导入新课:这节课让我们到操场上感受1千米到底有多远。
2、提醒学生在实践课上应该注意的事项。
二、量一量,想一想:1、带领学生在学校操场上测量出10米的直线距离,让学生感受。
学生在教师的参与下测量。
2、让学生先看100米的直线距离,再看一看50米的直线距离,然后想象一下100米、200米、300米、1000米有多远。
三、走一走1、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制定一个记录员,把记录卡发给记录员。
2、指导学生用平视的步幅走完50米,并记下自己的步数,然后到记录员处登记。
3、学生根据自己走50米的感受想象一下自己走完1000米大约所要花费的时间。
四、看谁估得准:1、把学生分组,每组让两名学生在同一起点分别网不同的方向走,导他们认为两人之间的距离是50米的地方停下,另外两位学生那卷尺测量他们的实际距离。
2、几下学生测量出的实际距离,选出优胜组,发给小纪念品。
告诉学生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
五、总结:本节课通过实践让学生知道了1000米的概念,知道了1千米=1000米。
六、练习:1、组织学生完成做一做。
到校门口,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估)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走1千米的活动,感受1千米的距离。
2、第3题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第4题,先让学生认真看图,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可以有多种答案。
3、第5题,可以有不同的路线。
要多给学生说理的机会。
第6*题,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时间的计算,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知道从8时到12时是4小时(如数钟面刻度、用减法计算等)。
吨的认识(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页的例6及做一做1题,练习一第1题。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认识新的质量单位,知道1吨=10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