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认识及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敬的评委老师:
您好!
我是今天()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三角形的认识及特征》(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首先说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认识及特征》是青岛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一的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的领域。在此之前,学生们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三角形,本节课在初步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三角形的特征和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及三角形的底和高,也为以后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打下了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四年级是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学生注意力的目的性增强,思维活跃,动手能力极强,并且具有了一定探索合作的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遵循“数学教学要着力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理念,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实验的过程认识三角形,体会三角形的稳定性。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及底和高。
二,过程与方法:能根据三角形的角的特点辨认和区分三角形的类型,初步渗透集合思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能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其中,教学重点是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及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找出
三角形的底边对应的高。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接下来我从教法和学法上来谈一谈。
二、接下来说教法学法。
英国教育家瓦尔德说过,平庸的教师只是叙述,好的教师讲解,优异的教师示范,伟大的教师启发。所以我会向伟大的教师学习。本节课重点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四年级的学生也已开始由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故此,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其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再者,我会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通过直观演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积极主动获得新知,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各位评委老师,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为了把自己的目标付诸实践,更好地体现数学课程的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下面我重点说一下教学过程。
三、下面我重点说教学过程。
结合教材和四年级学生的猎奇心强,注意力也增强等特点,我将本节课设计为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化、活动化的情景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上课开始后,我会大屏幕显示同学们制作自行车车架的情景,请学生仔细观察,我会问:同学们,你可以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又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学生可能会提出为什么车架做成三角形的问题。由此设疑,引入新知,展开本节课的教学。
教学进入第二个环节: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布鲁纳曾说过:“探究,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究,便没有数学的发展。”
对为什么车架做成三角形的问题,我会请同学们自己独立思考在小组交流想法。这时,我会适时指导学生,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汇报交流时,学生可能会做出猜想三角形可能比较稳固,根据学生的猜想引导同学们进行试验研究,学生可能会拉四边形或者五边形框架,发现四边形五边形会变形。而拉三角形框架时却怎么也拉不动,由此可以证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接下来学生会继续想认识三角形。根据以前的知识学习,学生很容易会回答出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根据学生的描述,我会适时给予讲解:有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继而引导同学们来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围成三角形的每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一个三角形有三条边。三角形每两条线段所夹的角叫做三角形的角,一个三角形有三个角。三角形每两条边的焦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接下来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他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除去介绍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之外,还应明确三角形高的画法。画三角形的高时必须由顶点向他的对边画垂线,顶点与对边是相对的,当对边不够长时,可画虚线表示并标上垂直符号。课上到这里,学生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
这时进入第三个教学环节:达标训练,拓展延伸。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达标训练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对此,我将本节课的练习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巩固新知的基本练---用来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二是拓展延伸的发展练---这一部分题在前面的基础上增加了难度,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和迁移。学生可以在练习中巩固新知,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魅力,提高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到数学学习带给他们的成功与喜悦。
接着教学进入第四个环节:回顾整理,总结提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教学结束前我将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反思:“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请一两名同学说说收获,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并进行及时恰当的评价,再次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交流,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同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最后,请评委老师跟我一起回顾我的板书设计。好的板书是“微型教案”,是课堂内容的浓缩,此板书力求简单明了、重点突出,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对学生有较强的指导性。
总之,在全课的整体设计中,我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力求做到结构严谨、环环相扣、步步紧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我的说课到此全部结束,谢谢各位老师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