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发展瓶颈与对策
浅析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万红来源:《神州·上旬刊》2017年第09期摘要: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居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居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我县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从2007年启动以来,总体来看运行平稳,参保率年年稳定在95%以上,进展顺利,较大程度地缓解了居民群众“看不起病”的问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关键词: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问题一、垫江县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一)参保意识不强从2007年推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以来,在推进过程中,一是过分强调政府引导和推动,忽视了增强城乡居民自觉参保的意识;二是基层部门在引导城乡居民参保时的宣传不到位;三是从参保数据比例不难看出,青壮年居民自我保健和互助共济意识弱,身体强壮时不愿参保,等到了身体不好的时候才想参保,这些原因造成城镇居民参保意识不强。
(二)筹资方式不多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试点以来,医疗保险个人筹资部分由各级政府、村社逐级层层动员逐户收取,工作量大,效率低,运行成本高,筹资成本高;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县大部分居民外出务工,整家居住在外省及重庆主城九区,在县内居住生活人员较少;集中筹资时间是每年的10-12月,外出务工人员未返乡,造成村社干部筹资难、参保人员缴费麻烦等问题,容易造成错过集中参保期限;一家一户上门筹资及宣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策等主要靠村组干部,由于居民积极性不高,少数居民抵触情绪大,村组干部常常出力不讨好,导致了村组干部积极性不高,使筹资进程缓慢,难度增大。
(三)考核体系不全目前市对县、县对乡镇下达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仍机械地以上年年末人口数为基数下达,未考虑诸多因素变化。
就永安镇来说,2016年年末户籍人数为43186人,县上下达的参合人数为41025人,但据调查永安镇2016年年末人数中未下户口的历年死亡人口有2135人;以各种形式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人数有2252人;在渝大学生以大学生身份参保的人数有457人;在重庆买房居住,当地居委会要求其在居住地参保的从数有1850人;在重庆读初中、小学的学生,所在学校也要求其在校参保;还有空挂户口人数等等原因,说明这种考核方式不够合理。
农村医疗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医疗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问题分析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障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医疗资源不足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医疗机构数量少、质量不高,医生和护士的数量严重不足。
这导致农村居民就医难,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居民更是面临着长途跋涉才能就医的困境。
1.2 技术水平相对滞后农村地区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相对滞后,很多医疗机构没有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医生在新技术方面的接触和应用也较少。
这导致了农村居民在某些疾病的诊治上相对困难。
1.3 医保政策不完善农村地区的医保政策存在一定的缺陷,报销比例较低,报销范围较窄,且医保待遇的发放速度慢。
这使得许多农村居民即使有医保也无法享受到足够的医疗保障,重大疾病治疗负担沉重。
1.4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足农村的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不高,一些常见疾病和慢性病的基本治疗无法满足需求,基层医疗机构往往只能提供轻微伤病的简单治疗,且长期护理服务缺乏。
二、对策建议2.1 加强农村医疗卫生资源建设为了缓解农村地区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应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的建设投入。
增加医疗机构数量,提高医疗机构的设备水平和医生的技术水平,确保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2.2 完善农村医保政策在农村地区,应完善医疗保障政策,提高报销比例,扩大报销范围,加快医保待遇的发放速度。
同时,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医保政策的了解和认识。
2.3 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应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和培训力度,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能力,使得农村居民可以在基层医疗机构得到更全面、更贴近生活的医疗服务,减轻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的压力。
2.4 推进农村医疗与健康一体化发展在农村地区,应推进医疗与健康的一体化发展,加强预防保健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和服务能力。
通过提供定期的健康检查、健康知识普及、慢性病管理等服务,提升农村居民的健康素养,降低医疗需求。
三、结语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障问题是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问题。
《我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问题及对策研究》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病对城乡居民家庭的经济负担越来越重。
为了缓解这一社会问题,我国实施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旨在为城乡居民提供更为全面和有效的医疗保障。
然而,在实践中,该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我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以期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大病保险制度提供参考。
二、我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现状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已覆盖全国,为数亿城乡居民提供了医疗保障。
该制度通过政府与商业保险公司的合作,为参保人提供大病医疗费用的报销。
在政策层面上,政府对大病保险给予了大力支持,使得大病保险成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我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 保障范围有限:目前大病保险的保障范围主要限于特定的大病种类,而一些罕见病、慢性病等未纳入保障范围,导致部分患者无法享受大病保险的保障。
2. 报销比例不高:尽管大病保险为患者提供了一定的医疗费用报销,但报销比例相对较低,患者仍需承担较高的医疗费用。
3. 异地就医困难: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部分患者需异地就医,而大病保险在异地就医方面的政策不够完善,导致患者就医困难。
4. 监管不力:部分地区存在保险公司违规操作、管理不善等问题,导致大病保险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四、对策与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1. 扩大保障范围:将更多罕见病、慢性病等纳入大病保险的保障范围,使更多患者能够享受大病保险的保障。
2. 提高报销比例:政府应加大对大病保险的投入,提高报销比例,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3. 完善异地就医政策:优化异地就医流程,简化手续,使患者能够更方便地就医。
同时,加强与异地医疗机构的合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4. 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对保险公司的监管力度,防止保险公司违规操作、管理不善等问题。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2007-2-26 来源: 互联网摘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是中国医疗卫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应做到:加大政府政策倾斜力度;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农村医疗保险基金筹集机制;注意防范医方和患方的道德风险;建立解决农村医疗人才缺乏的长效机制等。
关键词:农村医疗保险;政策倾斜;大病统筹医疗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保障群众健康,稳定社会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历来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
一、农村医疗保险现状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我国农村的合作医疗走过了一条艰难的历程。
除了少部分经济发达的富裕农村外,大多数农村地区合作医疗开展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因病致死,因病返贫的问题仍然难以解决。
目前,合作医疗在很多地方陷入低谷,难以重建,这主要是因为财政支持少。
据中国统计年鉴载,“政府卫生支出2000年为39 .4%,且主要集中在城镇,占80%的中国农民只消费不到20%的卫生服务”。
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对191个成员国进行的医疗卫生评价中,中国排在较后的位置上。
有资料显示,从1999年开始正式实行的社会保障改革,至今已使10895万人受益,其中近65%都是在城镇的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而我国农村医疗保险享有率仅为12%.尽管1997年农村合作医疗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但合作医疗的覆盖率也仅占全国行政村的17%,农村居民参加合作医疗的仅为9 .6%.1997年之后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迟缓,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依靠“自愿”参加的合作医疗制度又陷入停顿甚至萎缩状态,90%左右失去了医疗保险的农民,由于医疗费用的攀升,越来越多的农民无力支付日益增长的医疗费用。
二、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1. 农村原有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在短期内难以恢复重建1976年以来,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基层合作医疗制度逐渐流于形式或自行解体。
首先,资金来源有限,但支出具有明显的失控现象。
最新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最新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实施,这对于保障农民的健康权益,提高农村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中国农村医疗保险仍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医疗保险、存在问题、解决对策一、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1、保险覆盖面不足:目前,虽然农村医疗保险已经覆盖了大部分农民,但仍有一部分贫困地区的农民未能享受到医疗保险的保障。
这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农民的参保意识不强。
2、医疗保险资金筹集困难:农村医疗保险资金的筹集是保障制度实施的关键环节。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资金筹集存在一定的困难。
一方面,部分农民对保险的认识不足,参保意愿不强;另一方面,一些基层医疗机构资金紧张,难以满足农民的医疗需求。
3、医疗服务水平低下:尽管农村医疗保险已经覆盖了大部分农村地区,但医疗服务水平普遍较低。
这主要是由于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基层医疗机构的设施和人才资源有限。
4、保险制度设计不合理:当前,农村医疗保险制度设计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如报销比例偏低、报销范围有限等。
这些问题使得农民在面对一些重大疾病时,仍然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
二、解决中国农村医疗保险问题的对策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参保意识: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医疗保险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向农民普及医疗保险知识,提高他们的参保意识。
同时,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鼓励农民参与医疗保险。
2、优化保险制度设计,提高保障水平:针对当前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政府应优化制度设计,提高报销比例和扩大报销范围,切实减轻农民的医疗负担。
此外,还应加强对特殊疾病和重大疾病的保障力度,提高农村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
3、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有效利用: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医疗保险资金的监管力度,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
建立健全资金使用审批制度,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审计,防止资金的滥用和挪用。
我国大病医疗保险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大病医疗保险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我国大病医疗保险是指针对重大疾病患者提供的医疗保险制度,旨在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保障其基本医疗需求。
我国大病医疗保险在实际运行中面临诸多问题,如保障范围不够广泛、报销比例较低、医保基金不足等。
本文将就我国大病医疗保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分析。
一、现状问题1. 保障范围不够广泛。
我国大病医疗保险的参保对象主要是城乡居民和农村贫困人口,但对于城镇职工和失业人员等特定群体的覆盖仍然不够充分。
一些特殊疾病的治疗费用也未能得到足够的保障,导致相关患者仍然面临着高额的医疗费用压力。
2. 报销比例较低。
大病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普遍较低,尤其是对于一些特殊药物和治疗项目的报销比例更是低至几成甚至更低。
这使得患者需要自付的费用仍然较高,难以承受医疗费用的压力。
3. 医保基金不足。
我国大病医疗保险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和个人缴费,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费用的上涨,医保基金长期面临着财政缺口和不足的问题。
这也导致了医保资金的不足,影响了大病医疗保险的发挥和执行。
二、对策研究1. 扩大保障范围。
对于城镇职工和失业人员等特定群体,应加大其大病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从而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医疗保障。
对于一些特殊疾病的治疗费用,也应该加以考虑和扩大保障范围,以确保患者得到应有的医疗保障。
2. 提高报销比例。
针对一些特殊药物和治疗项目的报销比例较低的问题,应该逐步提高其报销比例,从而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
加强对医疗费用的审核和监管,防止虚假报销和浪费医保资金。
3. 增加医保基金收入。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增加医保基金的收入,如提高个人缴费比例、增加政府财政对医保基金的补贴等。
还可以通过优化医保基金的使用和管理,来减少医保资金的浪费和挥霍,确保医保基金的充足和可持续。
4. 完善医保政策。
完善大病医疗保险相关政策,提高患者的知晓度,规范医疗保险的执行和操作流程,有效解决患者在就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加强对就医过程中的费用和药品等进行监管,确保大病医疗保险制度的公平和公正。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中国农村医疗保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步骤,它在农村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通过详细分析中国农村医疗保险中所存在的问题,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是中国医疗卫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农村医疗保险筹资方式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农村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而作为追求中国农村现代化的主体——农民,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健康状况,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农村医疗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保障农民的健康,稳定社会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一、农村医疗保险现状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我国农村的医疗保险走过了一条艰难的历程。
除了少部分经济发达的富裕农村外,大多数农村地区合作医疗开展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因病致死,因病返贫的问题仍然难以解决。
2000年世界卫生在对191个成员国进行的医疗卫生评价中,中国排在较后的位置上,但医疗保险的覆盖率也仅占全国行政村的17%,农村居民参加合作医疗的仅为9.6%。
1997年之后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迟缓,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依靠“自愿”参加的合作医疗制度又陷入停顿甚至萎缩状态,90%左右失去了医疗保险的农民,由于医疗费用的攀升,越来越多的农民无力支付日益增长的医疗费用。
二、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自2003年上半年开始试点施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虽然各地政府都采取了较为有力的措施对该制度进行试点推广,但实际情况并不令人满意。
(一)宣传措施不到位农民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目的、意义和相关规定。
因此,好多农民都不愿意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就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该政策。
(二)农村医疗保险的筹资难度大(三)农村医疗服务资源匮乏由于资金的匮乏和对乡镇医院的扶持力度不够,乡镇医院的医疗设备陈旧、落后;乡镇医院医生的待遇不高,不仅无法吸引优秀的医疗人才,甚至连原有的资深医生也无法留住,大专学历者比例很低,本科毕业者更是少见,这就造成了农村卫生人员技术水平普遍较低,使得许多原本可以在乡镇医院得到治疗的患者却得不到医治,从而影响了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积极性。
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问题背景农村医疗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部分,旨在保障农村居民的医疗需求。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区域差异以及政策执行等方面的问题,农村医疗保险系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医疗保险缺乏全面性和可持续性的问题1. 欠缺全民覆盖:目前,农村医疗保险仍无法实现全民覆盖的目标。
一些农村居民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参加医疗保险,导致其医疗费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2. 保障范围不够广泛:农村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相对有限,重大疾病、高额医药费用等问题仍未得到充分覆盖,造成了一部分农民因为医疗费用而被迫贫困的情况。
3. 可持续性不足:农村医疗保险的资金来源和保障机制仍不完善,资金短缺、费率调整困难等问题限制了农村医疗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其他问题1. 异地就医报销难:由于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匮乏,农村居民需要到城市就医。
但是,由于不同地区的医疗保险政策存在差异,产生了异地就医报销难的问题。
2. 报销流程复杂:农村居民在医疗保险报销时需要经历繁琐的申请和审核流程,包括材料准备、报销比例计算等,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和时间成本。
3. 医疗服务质量不均衡:农村医疗保险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和评价不够严格,导致医疗服务质量不均衡,一些农民只能接受基本医疗服务,无法享受到高水平医疗资源。
四、对策建议1. 提升保障范围和水平:应当加大农村医疗保险的保障力度,扩大保障范围,将重大疾病和高额医药费用纳入医疗保险范围,确保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广泛的医疗保障。
2. 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应加大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力度,建立健全的资金来源和保障机制,增加财政投入,提高费率调整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医疗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3. 加强异地就医报销:应推进不同地区医疗保险政策的互认,简化异地就医报销手续,加强信息共享和协调机制,方便农村居民在异地就医时能够顺利报销医疗费用。
我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二、解决方案
1、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财政投入力度,提高 参保人的保障水平;同时,应加强对大病保险的宣传力度,提高参保人的参保意 识和积极性。
2、推动保险机制改革。完善参保人的权益保障机制,确保参保人的利益诉 求得到有效满足;同时,应加强对保险公司的监管力度,降低其经营风险。
随着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大病保险试点在各地逐步展开。大病保 险旨在缓解城乡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提高重特大疾病患者的医疗保 障水平。然而,在实际试点过程中,大病保险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深入探 讨并寻找有效的解决对策。
问题分析
1、保障水平不高:目前,大病保险的保障水平相对较低,重特大疾病患者 的医疗费用仍存在较高的自付比例。这导致一些家庭在面对高额医疗费用时,难 以承担自付费用的压力。
2、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和提高待遇水平,吸引更多高 素质人才投身于大病保险事业。同时,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 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3、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建立和大病保险相关的医疗数据库和信息平台, 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保险公司在风险评估和管理方面的能力。
对策1: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力 度,推动保险行业自律。
瓶颈1:保险覆盖面小、赔付标 准低
大病保险在城乡的覆盖面较窄,不少地区存在保障空白。同时,赔付标准过 低,难以有效缓解大病患者的医疗负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
1、扩大保险覆盖范围。政府应加大对大病保险的投入,提高保险在城乡的 覆盖率,让更多人享受到保险保障。
2、提高赔付标准。通过完善保险条款,提高赔付比例,减轻大病患者医疗 费用负担。
2、优化管理机制方面,可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a.加强部门协作:建立健全 医疗保险部门与商业保险机构之间的协作机制,明确各自职责,确保大病保险试 点的顺利进行。 b.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搭建医疗保险与商业保险机构之间的信 息共享平台,促进信息交流与数据共享,提高管理效率。 c.实施定期评估:对 大病保险试点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河北省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存在问题及完善对策
河北省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存在问题及完善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保险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社会问题。
作为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河北省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保障范围不足、参保群体分散、医保基金不足等。
对河北省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完善的对策,有助于提升保障水平,保障更多城乡居民享受到医疗保险的福利。
(一)保障范围不足在河北省,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存在明显的不足。
由于医保基金有限,导致保障的医疗服务项目和范围相对较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需求。
尤其是对于一些重大疾病和高额医疗费用,保障力度不够,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医疗费用仍然是居民们的一大负担。
(二)参保群体分散河北省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群体分散,涉及到的居民人数众多,涵盖面广。
这就意味着管理难度大,征缴费用和资金分配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由于参保群体分散,也容易造成信息不对称、风险无法有效分散等问题,增加了医疗保险的风险管理难度,影响医保基金的健康运作。
(三)医保基金不足医保基金缺口一直是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一个难题。
在河北省,医保基金收支不平衡、缺口日益加大。
一方面,医保基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但由于居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个人缴费能力有限,政府补贴不足,导致医保基金收入不足;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医药费用的上涨,使得医保基金支出压力增大,严重影响了医保基金的可持续发展。
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适当扩大,为参保人员提供更加全面的医疗保障。
尤其是对于重大疾病和高额医疗费用,要适当增加保障力度,降低民众看病的经济负担。
在保障范围方面,还可以适当扩大保障的医疗服务项目和药品范围,提高参保人员享受医疗保险的实用性和可及性。
为了解决参保群体分散的问题,可以通过整合和精细化管理,优化参保群体结构,降低医保基金管理的成本和难度。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发展瓶颈与对策
首先 , 居 民基本 医疗保险 的参 与度直接决定 了大病保险
的参与度 。大病保 险的保 障对 象为城镇 居民医保 、 新农合 的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1 — 2 3
作者简介 : 陈小跃 ( 1 9 6 4 一 ) , 女, 广 东惠阳人 , 大专 , 从事商业保 险研 究。
( 一) 国家医改政策 日臻完善
2 0 1 2 年8 月3 1日, 国家出台了《 关于开展城乡居 民大病 保 险工作 的指导意见》 , 这是继 《 国务院关于印发“ 十二 五” 期 间深化 医药卫生体制 改革 规划 暨实施 方案的通知》 发布后 的
一
项具体 医保举措。大病保 险是 医疗保障体系中基本 医疗保
需求变大 。此外 , 城 乡失业人群 、 特殊疾病发病群体发病率 、 贫 困地 区大病 发病率 、 农村偏远 地区大病 发病率也较高 , 一 病致贫 、 因病返贫 的现象时有 发生 。因此 , 统筹做好大病保 险
工作 , 是实现“ 小病有所 医, 大病 医得起” 的迫切需要。
险以外 的医疗保 险形式 , 是 国家在规定 的基本医疗保险之外 为城 乡居 民在商业保险机构进行 投保 的补充医疗保险。 大病 保 险作 为中国基本 医疗保 险的延伸 与补 充 , 是减轻 中国大病 患者 医疗负担的制度安排。 它 以非营利性 、 高保险额度 、 百姓 零负担 的特点构 建起 中国医疗 保险事业 的“ 雕梁 画栋 ” , 是泽
肋” , 而不是一块 “ 鸡 胸” , 不是要 以此“ 发大财 ” , 而是要以此
成 了各具特 色的“ 佛 山医管办管理模式” 、 “ 清远模式 ” 、 “ 湛江 模 式” 。而人保健康江苏分公 司在 “ 太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式 ” 上 的成功更是
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逐渐得到了普及和推广,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
本文将对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的现状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现状1.保障范围有限目前,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还不够广泛。
一些罕见病、高发病种和特殊疾病,如肝癌、肺癌、脑血管病、冠心病等,保险公司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同时,有些地区还存在着保障范围不够丰富的问题。
比如说,在一些偏远地区,医疗设施不完善,医疗质量相对较低,导致大病医疗保险的保障能力不够。
2.理赔难度大由于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的受益人群众多,缴费方式也比较复杂,理赔难度成为了当前的瓶颈。
一些没有经验的受益人往往难以理解保单内容和理赔流程,因此在理赔的过程中往往遇到种种困难。
同时,医疗服务体系的不完善和医疗信息化的不充分也是导致理赔难度大的重要原因。
3.保障费用不足当前,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的保障费用与实际医疗费用之间仍存在巨大的差距。
一些高发病种和罕见病,以及一些在医疗服务体系中排名较低的疾病,其治疗费用仍然很高,超出了大病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
因此,仍有一些受益人需要额外支付部分医疗费用。
二、对策为了提高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的保障能力,政府和保险公司应该加强对保障范围的研究和考虑,尽可能将保障范围扩大到更多的大病种和特殊疾病。
同时,应该增加对医疗水平较低的地区的保障力度,让他们也享受到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的保障。
2.简化理赔流程政府和保险公司应该加强理赔流程的统一规范,简化理赔手续,通过互联网科技的应用,提高理赔效率和精度。
同时,也应该加强对受益人的教育和培训,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保单内容和理赔流程。
结语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保障群众健康、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当前,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有限、理赔难度大、保障费用不足等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
我国重大疾病保险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重大疾病保险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我国重大疾病保险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覆盖范围不足、风险控制不够以及理赔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提高保险覆盖范围、加强风险控制机制,优化理赔流程。
只有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我国重大疾病保险发展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只要我们能够持续努力,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就不再遥远。
【关键词】重大疾病保险、发展现状、问题、风险控制、理赔、保险覆盖范围、对策建议、挑战、健康需求、完善、保障、策略、改进、健康保险、社会保障。
1. 引言1.1 疾病保险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疾病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个人应对突发疾病所产生的高额医疗费用。
近年来,我国的疾病保险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我国疾病保险的覆盖范围相对较窄。
许多慢性病、罕见病以及部分高发疾病并未纳入保障范围,导致部分患者在面临治疗费用时无法获得应有的保障。
一些特殊群体如农民工、低收入群体等也存在较大的保障空白。
疾病保险的风险控制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由于疾病保险理赔额度较高,一些保险公司存在资金压力,风险难以有效控制,导致保险费用不断上涨,影响了公众购买的积极性。
在疾病保险的理赔机制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完善之处。
一些保险公司对理赔条件过于苛刻,导致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无法及时获得赔付,给他们带来了困扰和不公平感。
我国疾病保险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必须加强政策制定和管理监督,不断优化保险机制,完善服务体系,以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1.2 我国重大疾病保险面临的问题重大疾病保险的覆盖范围不足。
目前我国的重大疾病保险主要针对的是一些特定的重大疾病,而并不涵盖所有可能发生的重大疾病。
这导致许多患者在面临其他重大疾病时无法得到同样的保障,造成了保障不够全面的问题。
重大疾病保险存在风险控制问题。
由于重大疾病治疗费用高昂,保险公司往往面临较大的理赔压力,容易导致保险产品风险集中或保费不足等问题。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现状分析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现状分析近年来,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许多挑战。
本文将对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问题及改进之策。
一、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构建我国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主要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和基本医保组成。
这些保障机制的建立为农民提供了相应的医疗保障,减轻了农民医疗负担。
然而,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在政策设计和运行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二、农村医疗保障存在的问题1. 资金不足: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相对较弱,医疗保障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然而这些资金远远无法满足农民的医疗需求,导致医保覆盖面有限。
2. 医疗资源不足:农村地区的卫生资源相对匮乏,医疗设备和医务人员不足,导致农民在就医过程中存在较长的等待时间和较高的就诊成本。
3. 医保政策缺陷:农村医保政策的衔接性和稳定性有待改善。
各地方在实施医保政策时,存在政策执行差异和城乡之间的划分仍然模糊,给农民带来了困扰和不公平的待遇。
三、改进农村医疗保障的对策1. 增加财政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医疗保障的财政支持,提高医疗保障的资金覆盖面,确保医保政策的实施和落地。
2. 加强基层卫生建设:提高农村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水平,增加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和医务人员数量,提升基层卫生服务水平。
3. 完善政策设计:改进农村医保政策,加强城乡医保制度的衔接,并逐步取消城乡差别待遇,确保农民享有公平、合理的医保待遇。
4. 推进医疗服务网络建设:加强农村地区医疗服务网络建设,推广远程医疗,提升农民医疗服务便利性和质量。
在实施上述措施的过程中,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和农民共同参与,形成多方共治的局面。
只有通过改进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农民的医疗服务水平,才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总结起来,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在构建过程中面临许多挑战,但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加强资金投入、完善基层卫生建设、改进政策设计和推进医疗服务网络建设,我们可以逐步解决农村医疗保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风险分析与化解策略研究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风险分析与化解策略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逐渐提高,健康成为人们越来越重视的问题。
同时,也存在着大病医疗费用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家推行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旨在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全面、更有力的医疗保障。
然而,在实际实施中,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
本文将从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风险出发,探讨其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化解策略。
一、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现状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是由国家和地方财政共同出资设立,面向城乡居民,对罕见病、大病、长期病进行保险的医疗保障制度。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实施不仅能够减轻城乡居民的医疗费用负担,更能够缓解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
截至2017年末,全国共有31个省份开展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
其中,耳东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等省份的保障范围达到了100%。
同时,《国家医保局关于加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实施的工作意见》也明确提出了加强管理、提高效率等方面的要求,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实施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问题与风险1. 保障范围不完善。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虽然面向城乡居民开放,但其保障范围并未覆盖所有城乡居民。
例如,没有参保的人员、自费干部、退休人员等群体都未能享受到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福利。
2. 保障费用不足。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保障费用主要来自于国家和地方财政的扶持。
但是,由于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参保人数众多,保障费用远不足以覆盖所有参保者的医疗费用。
尤其是在一些大病一旦出现花费比较高的地域,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保障范围有时还不够全面,建议增加保障费用,对一些大病进行多方面的保障,确保参保者的资金充足。
3. 社会保障意识不高。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在推行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许多参保者并不了解自己享受的医疗保障范畴,也没有充分认识到大病保险的重要性。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病保险的实施效果,自欺欺人的那种想法不可取。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着参保覆盖率低、报销比例偏低、医保基金不足和缺乏引导意识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建立健全的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参保意识和加强医保基金管理。
只有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才能有效改善中国农村医疗保险的发展状况,确保广大农村居民享受到更好的医疗保障,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关键词】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报销比例,医保基金,政府财政投入,医疗保险制度,参保意识,医保基金管理。
1. 引言1.1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现状目前,中国农村医疗保险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旨在帮助农村居民应对突发疾病和医疗费用。
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险覆盖率较低。
据统计,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险参保率仅为50%左右,远低于城市地区的水平。
这意味着许多农村居民在面临疾病时无法享受到相应的医疗保障,增加了他们的经济负担和医疗风险。
除了参保率较低外,农村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也相对偏低。
由于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较为匮乏,农民往往需要前往城市就医,而城市医院的医疗费用较高,导致农村居民在看病时依然需要承担很大一部分费用。
医保基金也存在不足的问题,导致保障水平偏低,无法满足农村居民的医疗需求。
当前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加以解决,以提升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1.2 问题意识在中国农村地区,虽然全国范围内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已经初步建立,但其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深入思考。
农村医疗保险的参保覆盖率较低,大部分农村居民没有享受到医疗保险的保障。
农村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偏低,很难给予农民合理的医疗费用补偿。
农村医疗保险基金不足,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农村地区缺乏医疗保险的引导意识,导致农民对医疗保险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入,参与积极性不高。
我们需要认真思考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来完善和改进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农村居民的健康需求。
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农村医疗保险的主要问题农村医疗保险是为了解决农村居民在医疗保障方面存在的困境而设立的,但在实践中却面临着许多问题。
下面将对农村医疗保险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
1. 缺乏资金支持农村医疗保险基金主要由政府财政、个人缴费和社会捐助等方式筹集。
然而,由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较低,缴费能力有限,导致筹资困难。
同时,由于财政投入有限,政府对农村医疗保险的经常性补助不足,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
2. 覆盖范围有限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划定了特定范围的参保人群,使得很多符合条件的群体不能享受到医疗保障。
特别是流动人口、外来务工人员以及其他特殊人群,在参与和享受农村医疗保险方面遇到很多困难。
这导致了医疗保障的不公平和不完善。
3. 报销比例低在农村医疗保险报销方面,个人支付的比例通常相对较高,特别是对于大病保险来说,个人负担较重。
这加大了农民在看病过程中的经济压力,也限制了医疗保险的实际效果。
4. 医保机构运作不畅农村医疗保险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例如,部分地区农村医保卡发放进度慢、审核流程复杂等问题。
此外,由于相关政策法规及各级政府之间协调不到位,促使农村医疗保险整体运作效能下降。
二、解决农村医疗保险问题的对策针对上述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并提升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1. 增加资金投入政府应增加财政投入,并通过多种途径筹集更多的资金支持农村医疗保障系统。
可以鼓励企事业单位、公益组织和社会力量等进行捐赠,增加农村医疗保险基金的规模和稳定性。
同时,应完善财政购买服务制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让农民能够获得更好的医疗保障。
2. 扩大覆盖范围应逐步扩大农村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特别是对于流动人口、外来务工人员以及其他特殊人群,应给予相应的参保政策,确保他们也能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
此外,要简化参保手续和提高参保率,并加强信息共享与协作,在农村居民间建立健全的信息交流平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大病保险市场化运行的发展瓶颈及对策
摘要:大病保险是国家在规定的基本医疗保险之外为城乡居民在商业保险机构进行投保的补充医疗保险。
实施大病保险是解决城乡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一项重要措施。
然而,近些年来我国大病保险的市场化推行和发展遇到了一些制约的瓶颈。
所以,建立科学合理的大病保险制度已成为保障社会发展方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大病保险;市场化;瓶颈;保险制度
一、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发展现状
(一)国家医改政策日臻完善
2012年8月31 日,国家出台了《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这是继《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发布后的一项具体医保举措。
大病保险是医疗保障体系中基本医疗保险以外的医疗保险形式,是国家在规定的基本医疗保险之外为城乡居民在商业保险机构进行投保的补充医疗保险。
大病保险作为中国基本医疗保险的延伸与补充,是减轻中国大病患者医疗负担的制度安排。
它以非营利性、高保险额度、百姓零负担的特点构建起中国医疗保险事业的“雕梁画栋”,是泽被百姓的民心工程。
(二)公司经营模式日渐成熟
目前,开办大病保险的这一业务的保险公司不一而足,人保财险、人保健康、平安养老、中华联合财险等诸家公司都在探索自己的运营模式。
如人保财险广东分公司早在2003年就开始进行补充医疗保险试点,试点范围覆盖清远、佛山、顺德、阳江、韶关、潮州、揭阳、云浮、汕尾、汕头9 个网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佛山医管办管理模式”、“清远模式”、“湛江模式”。
而人保健康江苏分公司在“太仓模式”上的成功更是取得了业内有口皆碑的赞誉,它以科学的管理手段实现了“大病再保险”的“收支平衡、保本微利”,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险与大病保险的有机对接。
这些可圈可点的成功模式,为大病保险由理想变为现实提供了借鉴和推广的依据。
(三)居民实际需求日益强烈
首先,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与度直接决定了大病保险的参与度。
大病保险的保障对象为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的参保人,中国当前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占人口总数的95%以上,基本上实现了全覆盖,大病保险的资金来源是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划分出的一定比例额度,这为推广大病保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经济基础和群众基础。
其次,大病重病多发易发人群的数量日益增多。
特别是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住院次数和接受大病服务的次数增多,需求变大。
此外,城乡失业人群、特殊疾病发病群体发病率、贫困地区大病发病率、农村偏远地区大病发病率也较高,一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
因此,统筹做好大病保险工作,是实现“小病有所医,大病医得起”的迫切需要。
一、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发展的瓶颈制约检视
(一)医疗费用风险控制不得力
一是医药合作制度积重难返。
长期以来,中国医疗机构实行“医药合作制度”,医院享有处方权、药品销售权、医药费解释权,医院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不得不将医疗费用的很大部分转嫁到药品价格上,从而导致了药品价格的虚高不下。
而医疗和医生的收入直接与药品的收入挂钩,这种制度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容易产生“以药养医、以患养医”的弊端,这主要表现在不必要的医疗服务大行其道、任意追加医疗费用、过分延长住院时间、昂贵保健诱导等。
而医疗服务方的这种过渡供给使得医疗费用居高不下,而这些费用在医疗过程的终端又转嫁给了医疗保险机构。
二是医疗事件监控存在缺位。
医疗事件从开始到结束,是一个动态发生、发展和结束的过程。
而长久以来,医疗服务与保险服务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保险公司游离于就医事
件的整个核心过程,这就在产生了费用监控的“盲区”。
保险公司缺乏介入医疗费用监控的行为预见,在风险源头上就居于了被动地位,往往是在医疗事件发生后做出医疗赔付,也就是投保人“先自付,后报销”,而这就给“道德损害”行为以可乘之机,投保人利用这个机会钻营取巧,经营风险不言而喻。
事实上,在投保人经诊断确认需要医疗服务时,保险服务就应该及时跟进,主动参与到检验补偿、确诊补偿、住院前补偿和住院后医疗补偿的过程之中。
这样既可以提高投保人的满意度,又能尽量避免“道德损害”的行为,减少保险失信带来的损失。
(二)招标投标操作过程不够透明
中国大病保险采取的政策是由政府来制定市场规则、组织购买、协调管理,而委托商业保险机构发挥专业优势进行市场运营。
政府在委托商业保险机构承担大病保险的过程中,除了市场准入和退出的政策制定、税收优惠、保险公司的经营水平权量之外,招标和退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大病保险的价格是在对商业保险机构的招标中形成的,市场价格可以高于价值,也可以低于价值,若价格过低,保险公司就容易出现亏损,降低经营的可持续性。
若价格过高,企业利润就会横溢,公共财政和百姓福利势必减少,保险公司也会放松改进服务和管理的动力。
在大病保险招标中,政府并没有合理划定价格浮动限阈,就导致这种针对公共产品的销售供给在进行市场化运作的过程中出现压价抬价投标的恶性竞争。
一些效益不好、经营管理不科学的商业保险机构为了从中分得“一杯羹”,在供给中极易采取价格为主的争夺战,恶性的价格竞争使产品交易费率与真实费率严重背离,这种大病保险的“搭便车”现象,就是休谟提出的“公共悲剧”。
(三)专业化人才队伍有缺口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特别是大病保险更需要高层次的医学专门人才和综合管理人才。
一是懂医学、会设计的专门人才。
由于大病保险的专业性较强,离不开医学人才的充足储备和选用,对从业人员的医学专业本领有更过硬的要求,他们要在产品创意、流程设计、费用核查上作出精细化计算,也要在专业培训、风险评估上一展所长。
目前医学专业化人才队伍的匮乏是大病保险的“短板”。
二是有头脑、会经营的综合管理人才。
大病医疗保险普遍奉行非营利性的“保本微利”原则,必须考虑“边际成本”问题,而要想在大病保险领域实现收支基本平衡实属不易,不少保险公司在参与大病保险过程中由于管理人才的匮乏,导致出现连年亏损的现象。
综合管理人才需要在财务核算、业务分析、信息统计等方面提供支持,避免由于管理方法的问题为保险机构带来不必要损失。
二、大病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建立风险控制前移机制
风险控制前移机制,是指从保险公司将参与医疗事件的关口前移,改变其存在监控盲区被动局面。
要把被保险人就医时的“先付后审”转变为“先审后付”,即承保者预先估算赔付额,按比例支付给与之合作的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在认同后以预先约定的固定费用负责病人的全部医疗保健,这就使得保险公司在医疗行为之前作出了风险规避,而医疗机构在这样的机制下势必考虑自身的经营管理,减少医疗成本,节约医疗资源。
这既是监控机制,又是利益互补机制,使双方形成一个唇齿相依的“利益共同体”。
同时保险公司要联合医保局相关人员对各等级定点医院开展医院巡查及医疗行为监控工作,秉承“保必须、防奢侈”的理念,建立驻院代表的日常巡查制度、评估专家审核制度,对于特需服务费、《药典》外药品、器官移植、新型昂贵的特殊检查等可不予报销,避免由于过度用药、奢侈治疗带来的损失。
(二)规范行业监管机制
统一标准,规范口径,实现公平竞标。
要制定科学有序的筹资政策,健全招标机制,规范招标程序,依法进行招标。
大病医疗保险需要综合实力强、经营网点多、开办经验丰富
的大型保险公司来经营,招标时要适当提高准入门槛,同时适度降低保险价格的评分权重,提高保险公司的综合实力、资质经验、服务方案等方面的权重;要建立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把合作期限适当延长到三至五年,以增加大病医疗保险经营的稳定性和服务的持续性。
同时要尽快建立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牵头的、政府其他相关部门、保险机构参加的多方联动监管协作机制,共同加强监督管理,切实维护基金安全。
如成立多级“大病医疗保险监督管理检查小组”,着力对大病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规范、商业保险机构的基金使用情况、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管理和服务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保障保险基金安全持续运行。
(三)以人才培养机制提升大病保险管理服务水平
一是技术型人才的培养。
技术型人才主要指熟知医疗流程、疾病种类、医疗成本、医药价格,能够根据不同病情作出准确分析,精算医疗费用,预知赔付额度;同时能够在险种开发、流程设计、专业培训、客户服务方面满足市场需要。
二是管理型人才的培养。
管理型人才主要是针对补充医疗保险的管理体制,能够科学探索出更为简便、快捷、有效的销售、核保、理赔和评估方式,提高工作效益,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做出让投保者满意的“一站式服务”;降低人才引进和聘用成本,寻求更为合理的经办代理途径;重点探索大病保险途径,以典型模式为蓝本进行全面改进,从而在全国或较大区域内实现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玮.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市场化运行的嵌入性分析[D].西安:西北大学,2011.
[2] 陈新中,俞云.补充医疗保险体系建设及其路径选择[J].医保天地,2010,(1).
[3] 周李海.中国城镇商业医疗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融合对接问题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0.
[4] 赵翠红.医疗保险的道德风险控制机制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5.
[5] 李文群.大病保险属性、供给及发展策略探讨[J].保险研究,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