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注意:分解者不参与营养级
3、肉食动物不可能是一条食物链中的第几 营养级 ( B ) A.第五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4、对水稻→鼠→蛇→鹰这条食物链的错误 描述是 ( D ) A.水稻是生产者 B.鼠是初级消费者 C.蛇是次级消费者 D.鹰属于第三营养级
1.此食物网有_ 9 _ 条食物链
高
营 养 级
营 养 级
营 养 级
高
低 高
低 高
低
一般呈正金字塔形; 特 呈正金字塔形 有时出现金字塔倒 点 形.如树上昆虫与鸟. 数量金字塔的特殊形状 象 能量沿食物链流 生物个体数目沿食物 高 征 动过程中具有逐 鸟 链中随营养级而逐级 意 级递减的特性 递减 昆虫 营养级 义 食物链中每一营 每一营养级生物 树 低 含 养级生物所含能 个体数目 义 量多少
例如,海水中汞的浓度为0.0001mg/L时,浮游生 物体内含汞量可达001-0.002mg/L,小鱼体内可达0.20.5mg/L,而大鱼体内可达1-5 mg/L,大鱼体内汞比海 水含汞量高1万-6万倍。生物放大作用可使环境中低浓 度的物质,在最后一级体内的含量提高几十倍甚至成 千上万倍,因而可能对人和环境造成较大的危害。 不同作物对镉的富集程度不同,镉含量也不尽相同, 比如蔬菜中镉含量顺序是(按富集系数大小排列): 芹菜叶(0.1150)>菠菜(0.0956)>莴笋(0.0469) >大白菜(0.0452)>油菜(0.0437)>小白菜 (0.0417)>芹菜茎(0.0390)>韭菜(0.0365)> 茄子(0.0240)>圆白菜(0.0105)>黄瓜(0.0062) >菜花(0.0059)。因此,这可以作为人们消费食物 时避免有害重金属元素生物放大作用的一个参考。
中乙组放入恒温 箱60摄氏度灭菌1小时
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
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
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的一个生态单位。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种群、生物个体和非生物环境
因素。
首先,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即一定地理区域内的各种生物
种类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群落。
生物群落由各种不
同种类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组成,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共生
关系等相互作用。
其次,生态系统的组成还包括生物种群,即同一物种在一定地
理区域内的个体总和。
生物种群的数量和种群结构对生态系统的稳
定性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生态系统的组成还包括生物个体,即各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生物个体在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捕食和被捕食等相互作用,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最后,生态系统的组成还包括非生物环境因素,如土壤、水、
气候、地形等。
这些非生物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它们影响着生物群落的分布、生物种群的数量和种群结构,以及生物个体的生存和繁衍。
总的来说,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种群、生物个体和非生物环境因素,它们之间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单位。
生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促进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系统的4种组成成分
生态系统有四个主要的组成成分。
即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1)非生物环境包括:气候因子,如光、温度、湿度、风、雨雪等;无机物质,如C、H、O、N以及各种无机盐等。
有机物质,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腐殖质等。
(2)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也包括蓝绿藻和一些光合细菌,是能利用简单的无机物质制造食物的自养生物。
在生态系统中起主导作用。
(3)消费者主要指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各种动物,包括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和寄生动物等。
(4)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蚯蚓、白蚁、秃鹫等大型腐食性动物。
它们分解动植物的残体、粪便和各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吸收某些分解产物,最终能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而这些无机物参与物质循环后可被自养生物重新利用。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⑴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生 态 系 统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 生产者: 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化能合成 作用的细菌、蓝藻等) 消费者: 分解者:
池塘生 态系统
§5—1
生态系统的结构
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CO2等 消费者 植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1 肉食性动物2
遗构
一、生态系统的范围 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
⑴食物链: 在生态系统中, 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 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 做食物链。 各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 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食肉动物—次级消费者 第三营养级
食肉动物 —三级消费者 第四营养级
食肉动物 —四级消费者 第五营养级
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 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 2.生产者总是为第一营养级。 3.对某一动物而言,所处的营养级并不 是一成不变的。 4.同种生物所处消费者级别和营养级 级别是不同的,总是差一级。
第三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三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初级消费者
【思考】 一种生物只能 占据一个营养 级吗?
生产者
第一营养级
§5—1
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生态系统的范围 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
⑴食物链:
由许多食 ⑵食物网: 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 成的复杂营养结构。
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 生态 生产者: 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化能合成 系统 作用的细菌、蓝藻等) 消费者: 动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 寄生动物)、寄生的菌类、寄生的植物如菟丝子 分解者: 能将动植物遗体 残骸中的有机物 分解成无机物(主 要是细菌和真菌、 腐生动物等)
高考生物专题课件28:生态系统的结构
深化突破
2.食物网中生物数量变化的分析与判断 (1)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对其他营养级的影响 第一营养级的生物(生产者)减少时,会连锁性地引发其后的各个营养级 生物数量减少。这是因为生产者是其他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直接或间 接的食物来源。 (2)“天敌”一方减少,对被捕食者数量变化的影响 一条食物链中处于“天敌”地位的生物数量减少,则被捕食者数量变化 是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
必备知识
7.三级消费者在食物链中属于第四营养级。 ( √ ) 8.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只有一种种间关系。 ( ✕ ) 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其中黄雀处于第三营养级。 ( ✕ ) 10.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 ( √ )
深化突破
深化突破
突破1 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态系统成分分析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成分
归类
各成分的组成
பைடு நூலகம்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
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生物群落中物质和能量的根本来源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自养型生物 (1)绿色植物;(2)光合细菌和蓝藻;(3)化能合成细菌,如硝化细 将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引入生物群落,为消费者、分解者提供
生物体
A
B
C
D
E
有机汞浓度
0.05
7
0.51
68
0.39
(mg/L)
深化突破
由于生物富集现象,随着营养级的升高,有机汞浓度增加,表中A有 机汞浓度最低,属于第一营养级,含能量也最多,C和E的有机汞浓度较低 且差别不大,表明两者属于同一营养级,D有机汞浓度最高,属于最高营 养级,含能量也最少,那么,最可能的食物网如下图所示: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物质
分解者
异养 营腐生生活 的细菌和真 菌
腐生生活的 动物,如蚯 蚓、蜣螂等
生态系统的 关键成分
[例1] (2008·上海高考)下图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能正确表示它们 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 ) A
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 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 物,可以供固氮微生物再利用 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 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 D.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 都是分解者
甲
乙
一二三四五
丙
A
A1
A3
A5
B
B2
B3
B4
C
C1
C2
C3
D
D1
C2
D3
D5
B
C
D
A
书写食物链的依据: 1.根据动物的食性
2.根据生物的个体数量关系 一般地说,营养级别越高生物,个体数越少;
3.根据能量或生物量的关系 营养级别越低的生物,其能量越多,其生物量 一般来说也越多;
4.根据食物链的富集作用 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其体内含有的重金属或难于 分解的化学物质越多
分解是者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可缺少的。
② 1号和2号两个锥形瓶的实验结果相比较,说明生产者是生态
系统成分中不可缺少的。
温度、 金鱼的数目、金鱼藻的数目等
③该实验的无关变量为(最少答出两项)
。
④ 3号瓶的金鱼最后也死亡,其原因是 金鱼藻固定的太阳能不足以
满足金鱼生存所需的能量。
11-1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
11.1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态系统及其组成成分(1)生态系统的范围(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光、热、水、空气、无机盐等。
②生物群落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①食物链②食物网[概念检测](1)硝化细菌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属于自养生物。
(√)(2)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3)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
(×)(4)食物网中某生物的营养级是固定不变的。
(×)(5)在生态系统中,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
(√)[教材拾遗]1.(选择性必修2 P49“思考·讨论”拓展)不同生态系统中,除食物链之外还有哪些成分对生态系统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为什么?提示:还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命活动存在的最基本条件,生命活动本质上也是物质与能量的变化,非生物物质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是生态系统的必需成分。
2.在农田、果园等人工生态系统中,可否通过增加或延长食物链,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并获得更多产品?为什么?提示:可以。
农田和果园等人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单一,自身稳定性差,易受病虫害破坏。
通过研究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增加或延长食物链,使之成为立体农田和立体果园,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获得更多的产品。
例如,水田养鱼、果园养鸡等。
1.构建食物链的一般方法(1)根据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构建①分析依据:先上升、先下降者为被捕食者。
②食物链:乙→丙→甲。
(2)根据所含能量(生物量)构建①分析依据:根据相邻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0%,可推测,能量相差在5倍以内,很可能为同一营养级。
②结果:图2可形成一条食物链:丙→甲→乙→丁。
图3生物可形成食物网:(3)根据生物体内有害物质的浓度“由少到多”构建食物链(网)。
简述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
简述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
本文将简述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5篇《简述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简述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篇1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
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础,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为其他生物提供能量和物质基础。
生产者通常是植物,如草、树木和水生植物等。
消费者以其他生物为食,获取能量。
消费者包括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高级消费者。
初级消费者主要以植物为食,如草食动物;次级消费者以初级消费者为食,如肉食动物;高级消费者则以次级消费者为食,如猛禽等。
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负责分解死亡生物和有机废物,将其转化为无机物质,供生产者利用。
分解者包括细菌、真菌和腐生动物等。
非生物成分包括水、土壤、气候和光照等。
这些成分为生物提供生存环境和物质基础。
水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非生物成分之一,它不仅是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也是消费者和分解者生存所必需的。
土壤提供了生物生存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栖息地。
气候和光照等非生物成分也对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还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捕食、竞争和共生等。
捕食关系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相互作用之一,其中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竞争关系是指生物之间争夺有限资源的关系,如植物之间争夺水分和养分。
共生关系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的一种共存关系,其中彼此之间互相受益。
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样重要,如水和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气候和动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总之,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1. 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1.1 生物因素生态系统就像是一个大舞台,上面有各种各样的演员。
首先是生物因素,这包括了所有活的东西,比如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想象一下,植物就像是这个舞台上的“背景布”,它们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必需的食物和栖息地。
动物则是“主角”,它们在这个舞台上表演,吃东西、被吃掉,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关系网。
微生物则是那些不起眼的“小角色”,虽然它们很小,但却在幕后默默地做着重要的工作,比如分解有机物质,保持生态平衡。
1.2 非生物因素除了生物因素,还有一些非生物的“幕后工作者”。
这些包括水、空气、阳光和土壤。
这些非生物因素虽然不活跃,但却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水就像是生命的源泉,没有它,植物没法生长;阳光则提供了能量,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空气中的氧气对所有动物来说至关重要,而土壤则是植物生长的基础。
2.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2.1 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可以通过食物链来理解。
食物链就像是一条大链子,每一环都紧紧相连。
首先是生产者,也就是植物,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己的食物,形成了链条的“起点”。
然后是一级消费者,比如小虫子或草食动物,它们吃植物,接着是二级消费者,比如肉食动物,它们吃一级消费者,最后是三级消费者,像猛兽一样的动物,它们吃二级消费者。
这一连串的吃与被吃,构成了生态系统的食物链。
2.2 食物网食物链其实只是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一部分,真正的情况要复杂得多。
食物网就是将多个食物链串联起来的网络。
举个例子,一只老鹰可能不仅仅吃兔子,还会吃其他小动物,而兔子也可能吃多种植物。
因此,食物网看起来就像是一张错综复杂的网,揭示了不同生物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
3. 生态平衡与人类的影响3.1 自然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平衡。
就像是一台精密的机器,每个部件都要协调运作才能正常运行。
如果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系统可能都会受到影响。
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
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结构,由一系列互相关联的组件组成。
它们以多样的方式相互作用,维持生物多样性,从而影响着大自然的运行。
认识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并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
一个生态系统主要有四个组成部分:生物组成、物质组成、能量组成以及过程组成。
生物组成是组成生态系统的最重要部分,它包含了所有的生物类群,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物质组成是指土壤、水以及空气中的物质,还包括植物体和动物体上的化学成分,物质组成对生态系统的维持和发展至关重要。
能量组成指的是各种形式的能量,如太阳光、风能和潮汐能等,能量组成为生态系统的进化与发展提供了源动力。
最后,过程组成指的是生态系统中包括种群迁移、物种关系、营养及流域关系等一系列发生变化的现象,这些过程影响着生态系统的变化。
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其中生物组成主要起一个主导作用。
它们是一个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循环,以及过程发展的基础。
生物组成通常包含许多不同类型的生物,这些生物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生态系统的状态。
例如,植物的作用主要是将水和大气中的氮、磷、钾和其它物质吸收,供植物利用并释放供其它生物使用。
动物则可以通过获取食物改变物质组成,影响生态网络中物种关系,从而影响一个生态系统的运行。
另外,微生物等其他生物也可以通过分解有机物质,向生态系统释放有效的营养物质,从而促进系统的发展。
物质组成是一个生态系统中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组合,其中土壤和水体可以释放出各种物质,这些物质供给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此外,植物体与动物体也包含了一些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它们作为种间营养循环的组成部分,在系统内部进行循环,满足生态系统中各种种群的需求。
最后,能量组成是指能量以各种形式进入生态系统中,其中太阳能是最为重要的能量来源,它不仅可以提供热量,而且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提供养分。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结构1.阐明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生物成分以及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成分组成,各组分紧密联系使生态系统成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
2.讨论某一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系在一起形成复杂的营养结构。
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关系1.生态系统的概述(4)类型:一般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两大类。
(5)功能: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2)三种生物成分的比较(3)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两大“桥梁”。
1. 科学家在深海中的火山口周围发现了热泉。
经过对热泉生态系统的研究,科学家认为热泉口的环境与地球上早起生命所处的环境相似。
热泉喷出的海水中富含硫化氢和硫酸盐,硫细菌通过氧化硫化物和还原CO2来制造有机物。
管蠕虫吞入硫细菌形成细菌囊,并不断将从海水中吸收的硫化氢等物质输送给囊中硫细菌,同时也从硫细菌获取能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硫细菌是自养生物,硫细菌与管蠕虫的种间关系为寄生B. 研究深海热泉生态系统,有助于了解生命的起源C. 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源头主要是硫化物氧化释放的化学能D. 硫细菌与硝化细菌同化作用类型相同,都属于生产者[知识点]群落,生态系统的功能,光合作用[答案]A[解析]硫细菌通过氧化硫化物和还原二氧化碳来制造有机物,说明硫细菌是该深海热泉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为其它异养生物的生存提供有机物。
A、硫细菌通过氧化硫化物和还原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故同化作用类型是自养型;而“管蠕虫吞入硫细菌形成细菌囊,并不断将从海水中吸收的硫化氢等物质输送给囊中硫细菌,同时也从硫细菌获取能量”,说明硫细菌与管蠕虫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A错误;B、研究深海热泉生态系统,有助于了解生命的起源,B正确;C、深海中几乎无光,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源头主要是硫化物氧化释放的化学能,C正确;D、硫细菌与硝化细菌都是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D正确。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生 态 系 统 的 成 分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归类: 无机环境
作用:为生物成分提供物质和能量 组成成份: 物质——水
能量——阳光
地位; 必备成份 空气 无机盐
热能
2.生产者
组成成份: 自养型生物
异养型生物 组成成份: 腐生细菌(枯草杆菌) 腐生真菌(霉菌 、蘑菇)
腐生解为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
——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
注意
• • • • • •
菟丝子——消费者 并不是所有植物都是生产者 并不是所有生产者都是植物 硝化细菌——生产者 并不是所有动物都是消费者 蚯蚓-——分解者 并不是所有消费者都是动物 冬虫夏草—虫草菌 并不是所有分解都是微生物 蚯蚓—动物 并不是所有微生物都是分解者 硝化细菌-——生产者 寄生细菌——消费者
光能自养型:绿色植物(主) 化能自养型:硝化细菌
作用: 为消费者、分解者提供可利用的物质和能量,
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地位: 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必备成份
3.消费者
营捕食的动物(主)
组成成份:异养型生物
寄生生物(如菟丝子)
作用: 地位;
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利于生 产者的传粉或种子传播
非必备成份
4.分解者
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和组成成分
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和组成成分生态系统是由生物体、非生物体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组成的。
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形成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组成成分是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因素。
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由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物质循环组成的。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生产者,第二层是消费者,第三层是分解者。
生产者是最底层的生物体,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
生产者包括植物和微生物。
消费者是生态系统中的第二层。
它们通过摄食其他生物体获取能量和营养物质。
消费者可以分为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和杂食动物。
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的第三层。
它们能够将死亡的生物体和有机物质分解成无机物质。
分解者包括微生物、腐生动物和腐生植物。
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是一个循环系统。
生产者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消费者摄食生产者获得能量和营养物质,分解者将死亡的生物体和有机物质分解成无机物质,无机物质又可以被生产者重新吸收利用。
这样的循环系统保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物体、非生物体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非生物体包括水、土壤、岩石、空气和光线。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生物多样性。
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利用。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氮循环、磷循环、水循环等。
这些循环保证了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充分利用和循环利用。
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可以分为两个方向: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
垂直方向的能量流动是指太阳能转化为植物能量,再由植物能量传递给消费者和分解者。
水平方向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体之间的能量转移。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多样性。
它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系统的物质组成_
生态系统的物质组成_一般由两大部分、四个基本成分组成。
两大部分即生命系统和非生物环境;四个基本成分指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和非生物环境。
非生物环境也称环境系统,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来源,包括生物活动的空间和参与生物生理代谢过程的各种要素,如温度、光、水、氧气、二氧化碳以及各种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生命系统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
按照营养方式的不同,构成生命系统的生物可分为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两大类。
生态系统的四个基本成分,以其在能量获得和物质循环方面特有的作用而相互影响,互为依存,并通过复杂的营养关系紧密结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构成了生态系统这个功能单元。
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对于生态系统来说是缺一不可的。
1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的地位和关系在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物质和能量的最终来源,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划分是依据各自的代谢类型和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特征来决定的。
即:根据某种生物在该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特性分为三大类群:①生产者从新陈代谢的同化作用方面看属于自养型,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够把非生物物质和能量转变成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的生物。
绝大多数进行光合作用,少数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如:硝化细菌、铁细菌、硫细菌)。
②消费者从新陈代谢的同化作用方面看属于异养型,虽然存在着不同的级别,但是生态系统的非必要成分。
主要指各种动物。
不过有些寄生细菌,它们从活的生物体内吸取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也扮演着小型消费者的角色,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
③分解者从新陈代谢的同化作用方面看属于异养型,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主要包括应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也包括一些腐食性动物(如:蚯蚓、蝇、蜣螂等),它们都能分解残枝败叶、尸体、粪便等有机物,故腐食性动物属于分解者。
总之,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组成成分的相互关系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的作用是为各种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生产者的作用是转化物质和能量;消费者的作用是推动物质和能量在群落中的流动;分解者的作用是把物质和能量归还到无机自然界。
七年级生物生态系统组成
详细描述
信息传递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通过各种方 式传递信息的过程。例如,蜜蜂通过舞蹈传 递花粉采集的位置信息;鸟类通过歌唱传递 领地和求偶信息。信息传递有助于生物之间 的相互了解和协作,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 生物种群的繁衍。
04
CHAPTER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抵抗力稳定性
01
02
03
抵抗力稳定性
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 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 持原状的能力。
详细描述
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从一种生物传递到另一种生物的过程。在食物链中,生 产者通过光合作用获取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消费者通过摄食其他生物获 取能量,实现了能量的传递。同时,能量的传递过程中会有损失,确保了能量的高效利
用。
信息传递
总结词
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 有助于生物之间的交流和种群的繁衍。
高度。
划分
通常将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划分为 不同的营养级,如生产者为第一 营养级,植食动物为第二营养级,
肉食动物为第三营养级等。
特点
营养级越低,生物数量越多,能 量流动越快;营养级越高,生物
数量越少,能量流动越慢。
03
CHAPTER
生态系统的功能
物质循环
总结词
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功能,它 使得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得以循环利用, 维持生态平衡。
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对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恢复 和重建,促进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平衡。
THANKS
谢谢
实例
草原生态系统在受到过度 放牧的破坏后,容易恢复, 因为其物种数量较少,环 境条件较为稳定。
05
CHAPTER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生态系统的组成
思考:池塘里都有些什么呢?
太
空气
阳
浮游植物
鱼虾
水
草
水
土 壤
细菌和真菌
蚯蚓
一、生态系统的成分
(一)生态系统的定义: 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通过
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 互相依存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太
空气
阳
浮游植物
鱼虾
水
草
水
土 壤
细菌和真菌
蚯蚓
以池塘生态系统为例
藻类 虾米 小鱼 大鱼
这就是一条食物链。
1、食物链 生物之间通过取食的关系而互相联系形 成的链。
学以致用
下面这句话所体现的是否是完整的食 物链?为什么?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答案:树叶 蝉 螳螂 黄雀
可见一条完整的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 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消费者。
试用箭头表示下列 生物之间的取食和 被取食的关系。
链网
)
伴随食物链发生
生物富集现象
课后自评
1、下列选项中,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B )
A.一片森林中所有的树木
B.一片麦地上的所有生物和阳光、空气等无机环境
C.池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D.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等无机环境
2、下列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B ),属于生 产者的是(C),属于消费者的是(D)。
A.草和山羊 B.真菌 C.葫芦藓 D.青蛙
3、下列哪组生物可和无机环境组成一个生态系统
( C)
A.水藻、鸟
B.小鱼、大鱼
C.小草、昆虫、细菌 D.水藻、虾
4、一块农田里,下列哪项为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分解者——能将动植物的遗体、排泄物和残落物中所含有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生产者 再次利用。包括细菌和真菌等腐生生物。也包括小型动物如屎壳郎 、蚯蚓,甚至大型 动物如秃鹫等。
分解者
营养方式:
异养型
分
解
者
作用:
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4
举例:
腐生细菌(枯草杆菌)、腐生真菌(霉菌、木耳、蘑菇)、腐生动物( 屎壳郎、蚯蚓、白蚁、秃鹫、乌鸦…)
归类: 作用:
无机环境 为生物成分提供物质和能量
组成成份: 地位:
物质——水 空气 无机盐 能量——阳光 热能 必备成份
2、生产者——能将最简单的无机物(CO2和H2O)制造有机物的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也 包括一些细菌等。
2
归类:
自养型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生
产
者
光能自养型:绿色植物
举例:
3 、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有哪些? 青蛙占第几营养级?
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
4 、哪些动物占有两个以上营养 级?
竞争与捕食
5、猫头鹰与蛇存在着什么关系?
食物网特点
A、一个食物网中有很多互有联系的食物链,每条食物链总是起于______,终止于____________;中间有
任何停顿都不能算完整的食物链。 生产者
问题探究
1、这个生态系统中有哪些生物?尽可能多地列出它们的名称。除了生物外,还有哪些成分? 生产者:
消费者:
香蒲、莲、睡莲、浮萍、金鱼藻等 硅藻、栅藻、蓝藻、团藻等
分解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剑水蚤;鲢鱼等 水生昆虫,鳜鱼等
《生态系统的组成》PPT课件
看图片图19-3,思考问题
1、你能用书面的形式表示出这条食物链?
草 蚱蜢 青蛙 蛇
2、你能说出它们在食物链的消费级别吗? 蚱蜢 初级消费者 ,青蛙 次级消费者,
蛇 三级消费者,在这条食物链中,草作为 _生__产__者____,是最 基本 的环节。
3.食物链的表示要点:
(1)食物链的起点一定是 生产者 ,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
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 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 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形 成的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的成分
1.生态系统由哪大两部分组成? 2.非生物因素包括哪些成分?它们 为生物提供什么? 3.生物因素包括哪些成分?
生 非生物成分
态
阳光、空气、水和土壤
系 (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
统
的
生产者
组 生物成分 成
消费者
分解者
生产者
消费者包括什么?根据它们的食性可以分为 哪三类?
各种动物
依食性
植食性 YOU
2024/3/6
消费者
消费者
分解者主要指什么?作用?
主要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
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 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 物质的循环。
分解者 蘑菇
青霉
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消费者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互相联系、互相依存
食物链与食物网
一、食物链
1.生物之间由于 食物 关系而形成的 一种联系,叫做_食__物__链_。
动植物之间就是借助 食物链 相互 联系起来的。
SUCCESS
THANK YOU
2024/3/6
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
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
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
一、物质成分:
1、营养物质:包括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
有机物质是指生物体的组成部分,如碳、氮、磷、氧等;无机物质是指土壤中的矿物质,如硅、铁、锰、磷等。
2、能量:包括可利用的太阳能和可利用的地热能等。
3、水:生态系统中的水,可以分为渗漏地下水、河流水、湖泊水和污水等。
二、生物成分:
1、植物成分:包括大型植物、小型植物、浮游植物等;
2、动物成分:包括大型动物、小型动物、昆虫、病毒、细菌等;
3、微生物成分:包括甲藻、藻类、浮游藻、病毒、细菌等。
三、环境成分:
1、物理环境:温度、湿度、光照等;
2、化学环境:氧气、二氧化碳、营养物质等;
3、生物环境:特殊生物如藻类、微生物等及其在某一环境中的特有生物群落。
四、社会成分:
1、人口成分:人类的数量、结构、活动等;
2、经济活动成分:人类从事的经济活动,如农业、林业、工业等;
3、技术成分:人类的技术水平,如机械、电子、计算机等技术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8生本一 08生本一 李灿
水池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成分
根据这成分在 生态系统中的 作用, 作用,可以分 为几类? 为几类?
生态系统成分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基础 基础 阳光、热能、空气、水分和无机盐等 生 态 系 统 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生物 生产者 绿色植物、蓝藻、绿眼虫 主要成分 自养生物 硝化细菌、光合细菌等 消费者 初级消费者 异养生物 植食动物 次级消费者 肉食动物 三级消费者 肉食动物 必要 成分
分解者 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生物 异养生物 细菌和真菌、腐生动物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基础 生产者的生态系统是主要成分 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可以缺少 分解者的生态系统的必要成分
预习: 预习: 食物链以 及食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