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壳鱼养殖技术之三澳洲笋壳鱼小车轮虫病并发烂鳃病防治技术

笋壳鱼养殖技术之三澳洲笋壳鱼小车轮虫病并发烂鳃病防治技术
笋壳鱼养殖技术之三澳洲笋壳鱼小车轮虫病并发烂鳃病防治技术

《中国水产》2008年第11期小车轮虫病并发烂鳃病防治技术张光贵 梅广海226600

澳洲笋壳鱼

责任编辑 刘学迅健康养殖—淡水篇

为增加本地区养殖品种,江苏省南通市水产良种场承担了南通市科技局下达的为期2年的笋壳鱼引进与试养项目,5月间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引进了体长为3cm~5cm的澳洲笋壳鱼进行专池苗种培育,夏花入池25天~30天后部分鱼种表现出异常症状,经现场鱼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诊断确定为小车轮虫病并发烂鳃病。

一、症状

澳洲笋壳鱼鳃部寄生少量小车轮虫没有明显征象,只有不易觉察的异常,如不分早晚、白天黑夜、晴雨天气等池鱼均在池中受风面集群颚水,随着病情的发展颚水鱼群数量不断增加,部分鱼体发黑,以至有零星死鱼现象发生。剪开鳃盖,见鳃丝上粘液增多,鳃丝部分缺损,严重时大部分鳃丝腐烂,鳃丝末端附着污泥。用手指轻压鳃部,有血水粘液流出。镜检时,每个视野均有20个以上的虫体,虫体常聚集在鳃丝的边缘或在鳃丝的缝隙里。鳃丝肿胀、充血,鳃间隙质被破坏,充塞大量粘液,同时表现出烂鳃病的症状。

二、病原

取部分鳃丝制成水浸片,置低倍镜下观察,虫体侧面观如脱柄的小蘑菇,虫体较多时在鳃上呈叠罗汉样;反面观呈圆碟形,运动时如车轮转动样,或在鳃丝表面来回滑翔样运动,或用反口面附着盘吸附鳃丝上,间隙地波动纤毛,机械性地损伤鳃组织,使上皮细胞及粘液细胞增生、分泌亢进,鳃上的毛细血管充血、渗出,形成大片上皮细胞坏死。在高倍镜下观察,口面上有向左或反时针方向旋绕的口沟,与细胞相连,口沟绕体180度~270度,反口面具有齿环,构成齿环的齿体,具有空锥形的锥部和直的齿钩,但缺乏向中心的齿棘,为小车轮虫属的种类。比照湖北省鱼病病原区系图志,确定为眉溪小车轮虫(T.myakkae)。

三、流行与危害

寄生在鳃上的小车轮虫属的眉溪小车轮虫是近年来海安县四大家鱼夏花、仔口鱼种阶段危害较大的寄生虫病之一,各苗种培育场都有流行,特别是每年的5月~9月间,各

场的夏花、仔口鱼种常因流行车轮

虫病并发烂鳃病而大批死亡,此病

在面积小、水位浅和放养密度较大

的鱼池容易发生,尤其水质较浓、有

机物含量高的水域,是车轮虫病发

生的主要场所。选用原为四大家鱼

鱼苗池培育澳洲笋壳鱼鱼种,在雷

同的鱼病流行季节也发生小车轮虫

病并发烂鳃病,由于发现及时并采

取了有效措施,控制了该病的爆发

与流行,病死率较低。

四、病因分析

引发小车轮虫病并发烂鳃病的并

发症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现场调

查结果表明,以下几点为共性病因:

1.药物的依赖性 硫酸铜与硫酸

亚铁合剂是防治显著车轮虫病的有效

药物之一,用于驱杀小车轮虫属的眉

溪小车轮虫的效果不确定,饲养管理

人员却依赖施用0.7ppm的二硫合剂

预防,未进行药物跟踪监测,结果是用

了药但未能驱杀车轮虫。

2.饲养管理措施不到位 池塘

残饵未及时清除,加重水体负担,造

成水质恶化。

3.水源水遭受综合污染 池塘

长期无法换注新水,加之施用的硫

酸铜与硫酸亚铁具有灭藻、沉淀功

能,导致池塘中能转化利用氨态氮、

亚硝酸盐等的生物贫乏,使池水有

毒有害物质浓度逐渐加大,直接损

伤鱼鳃表皮细胞,为烂鳃病的发生

提供条件。

4.鱼池超负荷的利用 由于养

殖业主盲目追求单位产量和效益,

于5月上中旬每亩水面的鱼苗池放进

四大家鱼鱼苗30万尾~40万尾,经

10多天的饲养培育成夏花出售,澳

洲笋壳鱼引进前只用漂白粉杀灭留

塘鱼,待毒性消失后直接放养澳洲

笋壳鱼夏花,加之池塘最高水位只

有1.8m,在换水量不足且不施用有

益微生物制剂的情况下偶尔施用沸

石粉,鱼池的水体自净力非常弱。

五、防治方法

1.预防方法 培育鱼种容易发生

车轮虫病,且发生病害后其病情进

展迅速,有些药物处理后又容易再

度复发,所以真正的治本之道是池

塘水质和底质的改良与维护。发花

池转为鱼种培育池,应留有7天~10

天的间隙期,且在放养前用生石灰

清塘消毒,并搅动淤泥,可避免车轮

虫的过早大量繁殖。降低养殖密度,

及时换注池水,定期施用水质改良

剂,早期每隔20天~25天一次,中

后期每隔10天~15天一次,可以降

低池水有机物、氨态氮及亚硝酸盐

的浓度。定期泼洒或投喂含有沙虫

剂的药饵。定期抽样镜检,发现问题

及时对症用药。

2.治疗方法 用常规药物杀灭

小车轮虫有难度,全池泼洒沙虫药

物与干撒磁性水质改良剂配合施药,

一般一个疗程就能取得显著疗效。

六、讨论与小结

1.澳洲笋壳鱼原产于澳大利亚,

学名为散纹尖醴,其外部形态特征

与泰国笋壳鱼差不多,体形美观,不

过颜色偏黑,个体可长至每尾1kg

多。该鱼肉质细嫩,骨刺甚少,味道

鲜美,营养丰富,有利于混养,加之

澳洲笋壳鱼抗病力强,易管理、易捕

捞、易运输,深受群众的喜爱。

2.本次选用四大家鱼发花池试养

澳洲笋壳鱼,因入池前鱼池消毒工

作不到位,为原虫类大量发生创造

了条件。车轮虫在适宜的环境中几

乎每天分裂一次,呈几何级数增长,

从而在鱼体上大量寄生,池鱼从有

异常现象到病死只需3天~5天也证

明了这一点。

3.澳洲笋壳鱼的鱼鳃被大量车轮

虫寄生后遭受严重创伤,并发烂鳃

病,是属继发性感染、氨态氮和亚硝

酸盐超标诱发,还是属两者协同作

用的结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在

治疗实践中,施用驱杀虫药后作愈

后处理时,凡加泼磁性水质改良剂

的塘口病程短,反之则长。

4.多年来,二硫合剂一直是公

认的驱杀车轮虫的首选药物之一,

养殖户也试图通过加大用药量来杀

灭小车轮虫属的种类,结果不令人

满意,笔者与有关专家交流时也有

雷同的诊疗体会,故二硫合剂可能

不适用于驱杀小车轮虫。

《中国水产》2008年第11期 49

轮虫常见种类

懒轮虫:冬季不易出现 橘色轮虫:分布广,浅水湖泊沿岸带 红眼旋轮虫:池沼或浅水池塘 钳形猪尾轮虫;分布广,世界性种类,底栖为主 钩状狭甲轮虫:分布广,属世界性种类,自浅沼泽至深水湖泊沿岸带均有出现 双尖钩状狭甲轮虫:分布广,沼泽,池塘,浅水湖泊,等水体中都有出现 盘状鞍甲轮虫:普通常见种类, 卵形鞍甲轮虫:分布广,属常见种类,沉水植物较多的沼泽,池塘及浅水湖泊均有 三翼鞍甲轮虫:分布广,常见种 爱德里亚狭甲轮虫:分布广,在淡水,咸淡水,海水以及内陆咸水水体均有分布 台杯鬼轮虫:分布广,多生栖于沼泽,池塘,小型浅水湖泊 方块鬼轮虫:分布广,出现于沼泽,池塘,浅水湖泊等小型水体 高氏多棘轮虫:分布广,沉水植物多的沼泽,池塘及浅水湖泊均有出现,底栖为主 萼花臂尾轮虫:各类水体均有出现 剪形臂尾轮虫:常见种类,分布广,自然水体及养殖水体均可出现 角突臂尾轮虫:分布广阔,养鱼水体常见种类 皱褶臂尾轮虫:分布于咸水,半咸水,淡水中均有出现,广盐性种类 方形臂尾轮虫:广布于各类水体中,该种能适应于碱性水体中 矩形臂尾轮虫: 壶状臂尾轮虫: 裂足臂尾轮虫: 镰状臂尾轮虫:分布于浅水湖泊及沼泽,池塘中 大肚鬚足轮虫:分布广,对酸性,碱性水适应性强 透明鬚足轮虫: 竖琴鬚足轮虫:分布广,沼泽,池塘,浅水湖均有 小鬚足轮虫:分布广,兼营底栖和浮游两种生活习性,唯出现时数量不大 板胸细脊轮虫:分布广,各类水体均有出现,兼营浮游生活方式,出没于沉水植物之间 裂痕龟纹轮虫:分布广,多见于沼泽,池塘等浅水水域 螺形龟甲轮虫 矩形龟甲轮虫 曲腿龟甲轮虫 椎尾水轮虫:分布广,多见于沼泽,浅水池塘,尤以间歇性的夏季干涸的池塘在春夏两季可大量出现 月形腔轮虫:普通常见种类,除大型深水湖泊外,各类水体均有出现 蹄形腔轮虫:分布广阔,沼泽,池塘,浅水湖均有 叶状帆叶轮虫:分布广,冬季常见种类 四齿单趾轮虫:分布广 尖角单趾轮虫:分布广,浅的沼泽至大而深的湖库沿岸带均有出现 尖爪单趾轮虫:分布广, 尖趾单趾轮虫:分布广,除大型深水湖泊外,各类水体均有出现 囊形单趾轮虫:世界性种类,除大型深水湖泊外,均有出现 前节晶囊轮虫 盖氏晶囊轮虫 西氏晶囊轮虫

大型鱼塘养殖技术

大型鱼塘养殖技术 本人有一鱼塘在山区,面积50亩左右,水深10米左右。这样的环境应该怎么养殖,需要注意什么环节。请多多指教!!! 最佳答案 首先:水质合适养殖不,符合渔业水质标准不具体可到当地的检验检疫所或自来水厂均可检测。 其次:交通方便不有没有电。常年水温在多少,此项决定你养殖什么样的鱼。再次:水源好不枯水季节水位多少,发水的时候水位多少。此项决定你是否应该加高堤坝。 还有的就是你当地的消费情况与苗种来源情况。 如果是一般的山区池塘适合养殖的对象有:四大家鱼,冷水鱼类(虹鳟鱼,丁桂鱼等)不合适养殖的有对虾类,蟹,甲鱼,及热带鱼(生鱼,笋壳鱼等) 建议养殖:四大家鱼,丁桂鱼。 四大家鱼消费多,养殖技术成熟,饲料与销路都不成问题,还有就是丁桂鱼,此鱼合适水温较低的地区,饲料可使用鲤鱼饲料,目前养殖的地区不是很多,推广不太好,但是其市场前景很好,且易养殖,不易生病。 鱼塘养殖有哪些问题 6到8月份是养殖鱼类大量摄食、快速生长的最佳时期,同时又是鱼病暴发的流行季节,因此鱼塘养殖管理应立足抗灾、投喂和防病等工作。 第一、增强抗灾风险意识 每年夏季是台风暴雨集中期,各级政府要树立增强抗灾风险意识,各养鱼场则要巡查鱼塘周围的防洪排水渠,塘基进出水闸,禽畜栏舍,防止崩漏塌方,发现险情,马上抢修、加固,防患于未然。 第二、注意调节水质

用生石灰调节水体酸碱度。夏季是台风暴雨季节,山洪暴发冲下的黄泥浆水难免涌入池塘,况且天然水都是酸性水体,故要定期用生石灰调节水体pH值。一般每亩1米水深用生石灰15至20公斤化水全池泼洒,15天一次,使pH值在至之间。 定期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常用的微生态制剂有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特别是长时间的大雨过后,鱼塘生态环境遭受重创,甚至破坏微生态平衡。在这个时候适时使用微生物细菌,修复微生态循环,营造良好鱼类生长水质环境特别重要。 定期冲水换水。特别是大雨过后,一般鱼塘的水比较浑浊,容易恶化,在稳定后要适时冲水换水,使养殖水体保持肥活嫩爽。适时开动增氧机,在清晨气压低,鱼类将会浮头时开动增氧机增氧,如果塘口面积大的,开增氧机一时解决不了浮头问题时,要马上加增氧剂救急,平息鱼类因缺氧浮头死亡。 第三、防治鱼病 夏季高温多雨,是鱼病暴发流行季节,病毒、细菌、寄生虫、蓝绿藻类暴发,易导致鱼类生病死亡。一般情况下,定期用漂白粉、鱼菌清等含氯药物进行水质消毒杀细菌病毒,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扑杀寄生虫和蓝绿藻类(俗叫绿皮水),用生石灰调节水体酸碱度,同时投喂出血平等内服药饵,加快鱼体健康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第三、做好鱼种苗培育管理 年初由于受霜冻寒冷阴雨影响,时间长,冻死大批罗非鱼、鲮鱼、淡水白鲳、革胡子鲇等品种(包括亲鱼、成鱼、种苗),导致今年种苗培育季节推迟。6月正是这些种苗开花标粗培育,一定要精心管理,为秋冬轮捕轮放和明年春季培育出更多健康种苗,实现渔业增产增收增效。 关键词鱼塘养殖污染;概念;原因;防治技术

养鱼经验:笋壳鱼的养殖技术

笋壳鱼是属于塘鳢科的一种鱼类,也是一种热带鱼类,在我国有着热带沿海地区有着非常大的养殖面积。笋壳鱼的蛋白质含量是非常高的,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其食用价值与保健作用都是比较高的。那么想要养殖笋壳鱼的话该怎么去做呢? 1、池塘条件 养殖笋壳鱼首先就是需要做好池塘的准备工作,根据自己的资金及条件等实际情况控制好养殖面积。池塘内的淤泥不宜过多,厚度保持在10-15厘米左右。要对池塘进行全面的消毒工作,使用生石灰粉进行全池泼洒,然后晾晒大约一周左右再注水。池塘的水位保持在大约150厘米左右,要保证池塘有着良好的换水条件,水质干净且周围水质充足。然后可在水面上放一些漂浮物,底部放置一些筒状物。

2、种苗投放 笋壳鱼的鳞片与其它鱼类不同,呈梳齿状,如果种苗规格过大的话,在运输过程中极易导致皮肤受到伤害,感染疾病,严重的时候会导致所有种苗死亡。所以我们在选择笋壳鱼种苗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好规格,保持在两厘米左右。在到达目的地之后,将种苗暂养两天左右。用高锰酸钾等溶液清洗大约一小时左右,然后用聚维酮碘等药剂清洗暂养45小时,进行消毒,防止携带病菌。再适时放苗,每亩的数量控制在2500尾左右。 3、饵料投喂 笋壳鱼是一种肉食鱼,不同年龄在对饵料的要求都有所不同。在种苗期的时候,以轮虫等各种浮游生物为主。然后长到3厘米左右的时候,便可开始投喂一些小鱼小虾,要注意饵料的规格,不宜过大。池塘中也要适当培育一些浮游生物。在转移到大塘养殖之后,饵料同样以各种鱼苗虾苗为主。每天投喂两次左右,早晚进行,根据鱼的体重控制好投喂量,保持在3%左右。 4、日常管理 笋壳鱼的耐低氧能力了是比较强的,如果每亩养殖数量不超过一千千克的话,那么可以不用准备增氧机。不过要保证水质,水质要保证有较好的肥力,能够培育浮游生物。在养殖时,要定期换水,然后

笋壳鱼总结

笋壳鱼 一、简介 尖塘鳢俗称笋壳鱼,属鲈形目、虾虎鱼亚目、塘鳢科、尖塘鳢属。分泰国笋壳鱼(云斑尖塘鳢,Marbled sleeper)、澳洲笋壳鱼(线纹尖塘鳢) 和杂交笋壳鱼三种。泰国笋壳鱼(云斑尖塘鳢)其体色漂亮,市场卖相好,由于引入时间相对较晚,目前还未完全驯化和适应当地水土气候,不及澳洲笋壳鱼高产、好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异将很快消失,该品种可能是今后主要的养殖品种。澳洲笋壳鱼(线纹尖塘鳢),主要分布在东南亚诸国及澳洲大陆,底柄肉食性鱼类,喜穴居,性温顺,不善跳,耐低氧。体色深,市场卖相不及泰国笋壳鱼,容易养殖,产量较高。杂交笋壳鱼由上述两种笋壳鱼杂交而成,特征介于两者之间,体色深但可隐见斑纹,容易养殖,目前售价比澳洲笋壳鱼稍高。体表的颜色会随着周围水质和环境而变化。 当年繁育的粗苗(体长4cm~10cm )经过幼苗培育阶段,开始投喂鱼糜拌合鳗料,投喂时间越长则鱼苗驯化越好,成活率也越高,容易养成,这类种苗适合直接放养。但是此类幼苗的价钱也相对较高,目前每尾幼苗的价格通常用以下公式计算:体长A 厘米×0.A 元,例如:体长4cm 规格的鱼苗每尾价格为4 ×0.4 元=1.6 元,如此类推。 循环水放养密度50-100条/m3,规格8-9cm,温度28℃以上,盐度10‰以下。体长8cm放养密度8000尾/亩;越冬前进行分稀,放养密度6000尾/亩;越冬后再次分稀,放养密度3000-5000尾/亩。人工配合饲料要求:4cm鱼,蛋白49;10cm鱼,蛋白46;鱼16cm,蛋白43;鱼25cm,蛋白40。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5%,以1h内吃完为宜。在笋壳鱼整个养殖过程中,分稀2-5次为宜,一般越冬前和越冬后必须进行分稀。 二、生物学特性 尖塘鳢形似笋壳, 前段粗壮呈圆柱状,向后渐缩延长。头稍宽略扁平。吻短而钝;口前位,下颌稍突出;口裂大斜;眼小,不突出,上侧位;鼻孔每侧2个,前鼻孔圆,有小鼻瓣,后鼻孔小,长圆形。 云斑尖塘鳢体长为体高的2.0~2.4倍, 头长的3.1~3.8倍;头长为吻长的2.9~3.9倍,眼径的4.8~6.5倍,眼间距的 1.4~1.8倍。上、下颌齿多行,细小,中间处具4~5个较粗大尖长细齿。犁骨及腭骨均无齿。舌端宽圆、游离。鳃孔大,侧位。峡部较宽。鳃盖膜发达。头背及腹部被圆鳞,体被栉鳞;无侧线,体侧有若干条类似于侧线鳞的横向突起条纹。纵列鳞60~102个。背鳍2个、分离;胸鳍大,呈扇形;腹鳍胸位;尾鳍圆型。DVI1I -11~12,VI- 5~6,AI-9~10,C18~19,P18~20。体色常为黄褐色,体侧具 5~6 个纵向大深褐色斑块,腹部淡黄色,鳍上常有纵向的深褐色条纹或小的深褐色斑点。云斑尖塘鳢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肠、肝、胰脏、胆囊和肛门。胃发达,I型,壁厚,贲门、幽门部分界不明显,无幽门盲囊;肠粗短,消化道长为鱼体全长的36.46%~36.73%,肠曲2个并有5~6个小曲。闭膘,从腹腔延伸至臀鳍起点。肝脏一叶;胆囊卵圆型,深绿色;胰腺为弥散性腺体,分散于胃及肠体表面。脾脏圆型。生殖腺2叶,雌雄异体。 线纹尖塘鳢体型与云斑尖塘鳢相似;具奇偶鳍吻短而钝。头宽大而扁平。眼小而高于头背高处。口上位,下颌突出,口裂大,上下颌齿多行、细小,犁骨无齿。体长为体高4.03~4.85倍,头长的 3.12~3.59倍;头长为吻长的3.86~4.49

笋壳鱼养殖技术之三澳洲笋壳鱼小车轮虫病并发烂鳃病防治技术

《中国水产》2008年第11期小车轮虫病并发烂鳃病防治技术张光贵 梅广海226600 澳洲笋壳鱼

责任编辑 刘学迅健康养殖—淡水篇 为增加本地区养殖品种,江苏省南通市水产良种场承担了南通市科技局下达的为期2年的笋壳鱼引进与试养项目,5月间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引进了体长为3cm~5cm的澳洲笋壳鱼进行专池苗种培育,夏花入池25天~30天后部分鱼种表现出异常症状,经现场鱼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诊断确定为小车轮虫病并发烂鳃病。 一、症状 澳洲笋壳鱼鳃部寄生少量小车轮虫没有明显征象,只有不易觉察的异常,如不分早晚、白天黑夜、晴雨天气等池鱼均在池中受风面集群颚水,随着病情的发展颚水鱼群数量不断增加,部分鱼体发黑,以至有零星死鱼现象发生。剪开鳃盖,见鳃丝上粘液增多,鳃丝部分缺损,严重时大部分鳃丝腐烂,鳃丝末端附着污泥。用手指轻压鳃部,有血水粘液流出。镜检时,每个视野均有20个以上的虫体,虫体常聚集在鳃丝的边缘或在鳃丝的缝隙里。鳃丝肿胀、充血,鳃间隙质被破坏,充塞大量粘液,同时表现出烂鳃病的症状。 二、病原 取部分鳃丝制成水浸片,置低倍镜下观察,虫体侧面观如脱柄的小蘑菇,虫体较多时在鳃上呈叠罗汉样;反面观呈圆碟形,运动时如车轮转动样,或在鳃丝表面来回滑翔样运动,或用反口面附着盘吸附鳃丝上,间隙地波动纤毛,机械性地损伤鳃组织,使上皮细胞及粘液细胞增生、分泌亢进,鳃上的毛细血管充血、渗出,形成大片上皮细胞坏死。在高倍镜下观察,口面上有向左或反时针方向旋绕的口沟,与细胞相连,口沟绕体180度~270度,反口面具有齿环,构成齿环的齿体,具有空锥形的锥部和直的齿钩,但缺乏向中心的齿棘,为小车轮虫属的种类。比照湖北省鱼病病原区系图志,确定为眉溪小车轮虫(T.myakkae)。 三、流行与危害 寄生在鳃上的小车轮虫属的眉溪小车轮虫是近年来海安县四大家鱼夏花、仔口鱼种阶段危害较大的寄生虫病之一,各苗种培育场都有流行,特别是每年的5月~9月间,各 场的夏花、仔口鱼种常因流行车轮 虫病并发烂鳃病而大批死亡,此病 在面积小、水位浅和放养密度较大 的鱼池容易发生,尤其水质较浓、有 机物含量高的水域,是车轮虫病发 生的主要场所。选用原为四大家鱼 鱼苗池培育澳洲笋壳鱼鱼种,在雷 同的鱼病流行季节也发生小车轮虫 病并发烂鳃病,由于发现及时并采 取了有效措施,控制了该病的爆发 与流行,病死率较低。 四、病因分析 引发小车轮虫病并发烂鳃病的并 发症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现场调 查结果表明,以下几点为共性病因: 1.药物的依赖性 硫酸铜与硫酸 亚铁合剂是防治显著车轮虫病的有效 药物之一,用于驱杀小车轮虫属的眉 溪小车轮虫的效果不确定,饲养管理 人员却依赖施用0.7ppm的二硫合剂 预防,未进行药物跟踪监测,结果是用 了药但未能驱杀车轮虫。 2.饲养管理措施不到位 池塘 残饵未及时清除,加重水体负担,造 成水质恶化。 3.水源水遭受综合污染 池塘 长期无法换注新水,加之施用的硫 酸铜与硫酸亚铁具有灭藻、沉淀功 能,导致池塘中能转化利用氨态氮、 亚硝酸盐等的生物贫乏,使池水有 毒有害物质浓度逐渐加大,直接损 伤鱼鳃表皮细胞,为烂鳃病的发生 提供条件。 4.鱼池超负荷的利用 由于养 殖业主盲目追求单位产量和效益, 于5月上中旬每亩水面的鱼苗池放进 四大家鱼鱼苗30万尾~40万尾,经 10多天的饲养培育成夏花出售,澳 洲笋壳鱼引进前只用漂白粉杀灭留 塘鱼,待毒性消失后直接放养澳洲 笋壳鱼夏花,加之池塘最高水位只 有1.8m,在换水量不足且不施用有 益微生物制剂的情况下偶尔施用沸 石粉,鱼池的水体自净力非常弱。 五、防治方法 1.预防方法 培育鱼种容易发生 车轮虫病,且发生病害后其病情进 展迅速,有些药物处理后又容易再 度复发,所以真正的治本之道是池 塘水质和底质的改良与维护。发花 池转为鱼种培育池,应留有7天~10 天的间隙期,且在放养前用生石灰 清塘消毒,并搅动淤泥,可避免车轮 虫的过早大量繁殖。降低养殖密度, 及时换注池水,定期施用水质改良 剂,早期每隔20天~25天一次,中 后期每隔10天~15天一次,可以降 低池水有机物、氨态氮及亚硝酸盐 的浓度。定期泼洒或投喂含有沙虫 剂的药饵。定期抽样镜检,发现问题 及时对症用药。 2.治疗方法 用常规药物杀灭 小车轮虫有难度,全池泼洒沙虫药 物与干撒磁性水质改良剂配合施药, 一般一个疗程就能取得显著疗效。 六、讨论与小结 1.澳洲笋壳鱼原产于澳大利亚, 学名为散纹尖醴,其外部形态特征 与泰国笋壳鱼差不多,体形美观,不 过颜色偏黑,个体可长至每尾1kg 多。该鱼肉质细嫩,骨刺甚少,味道 鲜美,营养丰富,有利于混养,加之 澳洲笋壳鱼抗病力强,易管理、易捕 捞、易运输,深受群众的喜爱。 2.本次选用四大家鱼发花池试养 澳洲笋壳鱼,因入池前鱼池消毒工 作不到位,为原虫类大量发生创造 了条件。车轮虫在适宜的环境中几 乎每天分裂一次,呈几何级数增长, 从而在鱼体上大量寄生,池鱼从有 异常现象到病死只需3天~5天也证 明了这一点。 3.澳洲笋壳鱼的鱼鳃被大量车轮 虫寄生后遭受严重创伤,并发烂鳃 病,是属继发性感染、氨态氮和亚硝 酸盐超标诱发,还是属两者协同作 用的结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在 治疗实践中,施用驱杀虫药后作愈 后处理时,凡加泼磁性水质改良剂 的塘口病程短,反之则长。 4.多年来,二硫合剂一直是公 认的驱杀车轮虫的首选药物之一, 养殖户也试图通过加大用药量来杀 灭小车轮虫属的种类,结果不令人 满意,笔者与有关专家交流时也有 雷同的诊疗体会,故二硫合剂可能 不适用于驱杀小车轮虫。 《中国水产》2008年第11期 49

养鱼经验:笋壳鱼的疾病防治技巧

笋壳鱼现在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鱼类,在我国也有着一定的养殖面积。养殖笋壳鱼的前景是非常不错的,不过在养殖中也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各种疾病就是最常见的。疾病会不同程度的危害笋壳鱼的生长,严重影响养殖效益。 1、水质管理 在池塘等养殖环境养殖笋壳鱼时,导致发病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水质过差所导致的。笋壳鱼对水质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做好水质管理工作是提高笋壳鱼成活率的重要措施。在准备池塘的时候,首先要清除底部的淤泥,降低各种气体的含量,将PH值控制在7.5左右,使用强氯精等药剂对池塘进行消毒。在灌水后再在池塘内泼洒硫酸铜等消灭藻类植物,抑制蓝藻水华的生长,防止过多释放毒素,导致笋

壳鱼死亡。最后要保持后50厘米左右的透明度,然后准备好增氧机等设备,定期换水,保证水质。 2、寄生虫病 发病特性 在养殖笋壳鱼时,最常见的疾病便是寄生虫病了,以锚头蚤为例。锚头蚤会寄生在鱼鳍、鱼鳃下,捞起病鱼能够明显的看到。在发病初期的时候没有太明显的症状,但是寄生虫会啃咬鱼表皮,导致感染各种体表性疾病。中后期病部出现肿胀、化脓等各种现象,最后导致病鱼死亡。如果没有及时作出处理或者是杀虫不当的,虽然不会立马导致死亡,但是死亡持续时间长,对养殖效益造成很大的影响。 如何防治 笋壳鱼的耐药能力是非常强的,在使用高出标准一倍药物的时候都不会对笋壳鱼造成危害。所以防治寄生虫的时候,各类杀虫剂都能够用。不过因为笋壳鱼是一种底层鱼,所以我们要根据水质来控制好杀虫剂的用量,最好是保证池水处于流水状态。第一次使用后,间隔大约一周左右再次使用。要保持周期性,长期杀虫,才能够明显的达到杀虫效果。 3、体表性疾病

轮虫的培养

第二章轮虫的培养 ? 轮虫的生物学 ? 分类地位 ? 形态构造 ? 繁殖习性 ? 生态习性 ? 轮虫培养 ? 种的来源 ? 培养方法 第一节轮虫的生物学 臂尾轮虫(Brachionus) 龟甲轮虫(Keratella)

水轮虫(Epiphanes) 疣毛轮虫(Synchaeta) 旋轮虫(Philodina) 各种轮虫

二、形态构造(雌体) 轮盘部: 由纤毛环、棒状突起组成漏斗状。 躯干部: 披有被甲,前缘有棘刺几对,后端有开口,内部 有各种器官。 足部: 足趾、足腺 雄体形态 雄体小,被甲80-130 μ。 无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排泄系统。 有特别发达的单独精囊。 不吃食物,寿命短,几小时或几天。 平时很难见到。 三种臂尾轮虫的区别 被甲前端被甲后端被甲后端被甲形状被甲长 棘刺(对)棘刺(对)开口(μ) 萼花 2 1 园钝形椭圆形300~350 壶状 3 0 园钝形宽钝形190~240 褶皱 3 0 腹面三角形椭圆形S:80~180 背面正方形L:196~250 三、繁殖习性 雌雄异体。 平时行孤雌生殖。 环境恶劣,行有性生殖。 非需精卵(夏卵): 卵园形,卵壳薄、光滑,长56~130μ,宽48~96 μ,挂在母体上。 休眠卵(冬卵): 弓形,卵壳厚,有空隙,长约130 μ,宽88 μ,不挂卵。 轮虫的生活史

混性雌虫产生的制约因素种群本身产生的有毒物质所致。 食物有关。 高盐度抑制有性结合。 品系有关。 生态习性 盐度:适应范围3.8~43,最适15~25 温度:适应范围5~40℃,最适25~30 ℃。 光照:适应范围全暗~15000Lx,最适4400~10000Lx。 pH:适应范围5~10,最适7.5~8.5。 溶解氧:1.5mg/L以上。 饵料:单细胞藻、酵母、光合细菌等。 第二节褶皱臂尾轮虫的培养 一、种的来源: 拖网分离 冬卵孵化 种的扩大 二、培养方式: o一级培养 o二级培养 o三级培养 二级培养 三级培养 轮虫培养流程 ?消毒: 培养容器工具消毒: 培养用水消毒: ?接种: 控制条件:水温25 ℃、充气、盐度15~25、 接种密度:0.1~1个/ml ?管理:1)加水或换水2)投饵3)充气4)观察与镜检?收获孔径100 μ的筛绢网框收集。 第三章卤虫的培养 卤虫的生物学 分类地位 形态构造 繁殖习性 生态习性 卤虫卵的孵化 卵的质量 孵化的方法 卤虫的养殖 第一节卤虫(Artemia)的生物学 分类地位:

繁殖轮虫

繁殖轮虫的资料 轮虫是一种在鱼、虾、蟹等人工育苗阶段被大量用作活饵料的小型浮游动物之一。近几年来,随着虾、蟹育苗业及养殖业的发展,轮虫作为优质活饵料用量越来越大。因此,培养轮虫能带来丰厚的利润,不少养殖户或育苗场家也把目光投到轮虫培养上来,但在轮虫培养过程中常遇到不仅养殖成本高且培养产量不够稳定的问题。现介绍一些养殖经验。 一、前期准备工作 1.池塘条件 培养池应建在靠近育苗场、交通便利、水源(淡水或海水)方便、避风向阳之处。最好是选择地势高一点的地方,以便施工和排水。土池面积以2000平方米~3000平方米为宜,池深80厘米~120厘米,池形长方形,土质应为泥质或泥沙质,池底和池壁不渗漏。土池数量一般3个~5个或更多,便于同时分池,分批进水培养,交替收获。 2.清池进水 新开挖池可直接进水;若为旧池应将积水排出,并对剩余积水施用药物,杀死其中鱼类和甲壳动物。可用清池药物有:(1)漂白粉使用前需检测含氯量,含氯量30%的漂白粉用量为25克/平方米~30克/平方米,一般药效3天~5天消失。(2)“鱼藤精”用量2克/立方米。清塘后即可进过滤后的海水,滤网用160目~200目筛绢,防止敌害生物混入。初期进水40厘米~60厘米,调节盐度为10~20,并随之施肥,使水富营养化。 3.肥水 常用肥类分有机肥和无机肥,施用量根据池水情况而定,应少量、勤施。化肥用量一般过磷酸钙为3克/立方米、尿素为15克/立方米~20克/立方米、人尿用量为200克/立方米。鸡、鸭粪类因其肥效大且持久性强,用量为200克/立方米,使用前应先发酵。可在池边挖一小坑,把粪便倒人其中,经发酵后可于每天中午前后,泼入池中。 施肥后,在一般光温条件下,通常3天~5天后水色由清变淡绿或浅褐色。为尽快肥水,也可从科研单位或其他场购买经过培养的复合藻液泼入池中,用量为3升/立方米~5升/立方米。随着水色加深可适时添加水量。 二、接种轮虫 当自然水温达到10℃左右,池水较肥时可适时接种轮虫,若土池上一年培养过轮虫可用铁链拉动底泥,把休眠卵搅起来即可。接种轮虫也可从附近温室大棚中购买活轮虫,但要求带卵率要高。接种时选择晴天下午水温最高时进行。接种密度:一般活轮虫10个/升或根据情况高密度接种。 三、培养管理

亚马逊笋壳鱼—笋壳鱼新进品种将亮相

亚马逊笋壳鱼—笋壳鱼新进品种将亮相

————————————————————————————————作者:————————————————————————————————日期:

责任编辑:manager 来源:浏览人次: 22次发布时间:2012-03-15 亚马逊笋壳鱼——笋壳鱼新进品种将亮相 2012-03-06 12:05:58.0 来源:广东省农科院彩田农业科技信息中心 笋壳鱼一般因其产地不同,名称和形态特征也不同。目前顺德地区在养殖的笋壳鱼品种主要有泰国笋壳鱼、澳洲笋壳鱼。两年前,顺德农业水产站从南美引进了又一个笋壳鱼新品种——亚马逊笋壳鱼(学名为“赤纹尖塘鳢”,原产于南美亚马逊流域,是热带名贵的淡水鱼品种)。 笋壳鱼一般因其产地不同,名称和形态特征也不同。目前顺德地区在养殖的笋壳鱼品种主要有泰国笋壳鱼、澳洲笋壳鱼。两年前,顺德农业水产站从南美引进了又一个笋壳鱼新品种——亚马逊笋壳鱼(学名为“赤纹尖塘鳢”,原产于南美亚马逊流域,是热带名贵的淡水鱼品种)。据水产站负责人何伟华介绍,经过了这两年在海南试养和培育,亚马逊笋壳鱼将亮相广东。 体型肥硕,体色偏黑 “粗看亚马逊笋壳鱼,其外部形态与泰国笋壳鱼相近,但它属于笋壳鱼的另一个品种。”据何伟华介绍,亚马逊笋壳鱼具有体形肥硕、粗壮,头大而尖扁,中后段呈圆柱形,后部稍扁,体被栉鳞,腹鳍分离,胸鳍大,臀鳍较小,尾鳍圆形等特点。与泰国笋壳鱼不同的是,亚马逊笋壳鱼的体色偏黑,体侧无斑纹,体色会随生活环境变化而改变。

性温驯,适应力强 亚马逊笋壳鱼性情温驯,不善跳跃,且活动力较弱,不能作快速长距离游泳。在湖泊、河川等天然环境内,喜欢栖息在堤岸有水草或泥洞穴、岩礁等地带;而在池养条件下,则多喜栖息在池底中下层有隐蔽物的暗处。因其为热带暖水性鱼类,必须在8~36℃的水温环境下才能生产,最适生长水温为18~32℃,8℃以下容易冻死。亚马逊笋壳鱼能适应12‰以下的低盐度咸淡水,亦能在纯淡水中生活。对低溶氧环境适应力较强,离开水体可存活20~25小时,在潮湿淤泥中仍能存活一个星期以上,因此运输比较方便。 肉食性鱼类,喜夜间活动 亚马逊笋壳鱼为肉食性鱼类,喜欢在夜间活动,常静伏于栖息物或池底近距离觅食。何伟华介绍,亚马逊笋壳鱼的早期稚鱼开口饵料以单胞藻和微小轮虫为主,孵出后10天的稚鱼以枝角类、桡足类等为食,2.5公分稚幼鱼以水中各种鱼、虾、甲壳类、软体动物的幼体为食,幼成鱼则捕食各种小鱼、虾、甲壳类和软体动物。“不过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投喂冰鲜、人工配合饲料,或是麦鲮鱼等适口活饵料鱼也可以。”何伟华介绍。 生长速度稍慢,但味道鲜美

轮虫培育技术

轮虫培育技术 轮虫生活力强、繁殖迅速、营养丰富、不易污染水质,是河蟹蚤状幼体最佳的基础生物饵料,在河蟹土池育苗中应用广泛。轮虫培育的数量是否满足蟹苗生长需求,将直接影响蟹苗的质量,决定蟹苗培育的成败,2012年由于轮虫培育量不能满足蟹苗培育所需,导致大部分蟹苗育苗户后期无法投喂足够的轮虫满足蟹苗摄食,而以失败告终。笔者在渔业科技入户指导中发现轮虫数量不足除了蟹苗培育池鱼轮虫培育池比例失调外,许多轮虫培育户培育技术差异也影响了产量。示范户吴广其具有多年的轮虫培育经验,连续多年稳住高产,现将他的培育技术总结如下,供参考。 一、培育池准备 1、池塘条件培育池在遥望港河蟹育苗基地附近,靠近海水纳水沟,培育池共48亩,分6口池,便于同时分池,分批进水培育,交替收获,每口面积5~10亩,池型为长方形,土质为泥质,池塘深度1.5米,池型为锅底式,池底平坦,淤泥厚度10厘米左右,塘埂坚固,不渗漏,斜坡坡比1:2.5。池塘安置3台罗茨鼓风机,用pvc管道连接每口池塘,池塘中每10平方米投放1个气泡石。 2、清池进水在河蟹育苗前半个月开始清理池塘,然后翻耕,暴晒至龟裂状。然后加水进行全池消毒,依次加入敌百虫3mg/L,漂白粉20mg/L。待药性消失后开始进水,用200目的筛绢网袋过滤,防止敌害生物混入,初期进水50厘米,调节池水盐度为15‰—20‰。 3、肥水常用肥料分有机肥和无机肥,在清整池塘后每亩加施500公斤发酵鸡粪,与池底一起翻耕,无机肥一般过磷酸钙每亩用1.5公斤,尿素每亩用7公斤。另外,在池边开挖一小坑,把粪便倒入其中,经发酵后视池塘水质肥瘦程度,择量泼入池中以调节池水,随着水色加深而适时添加水量。 二、接种轮虫 当水温回升到10℃以上,池水较肥时开始接种轮虫,由于所有池塘去年养殖过轮虫,池底具有较多休眠卵,用铁链来回在池底搅动数次,可以把休眠卵搅起,让卵逐渐孵化成幼虫后培育。 三、培育期管理 1、水质调控培育池盐度控制在15‰—20‰,前期一般以添水为主,随着藻类的繁

常见海鲜鱼类的中英文名修订版

常见海鲜鱼类的中英文 名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常见海鲜鱼类的中英文名和寻常吃法 Squid 鱿鱼、枪乌贼,Calamari (意大利文)。炸鱿鱼圈 Cuttlefish 墨鱼,花枝, 乌贼。墨鱼稀饭 Octopus 章鱼,八爪鱼。大的拿来炭火烤,挤几滴柠檬汁, 味道鲜美 Crayfish 螯龙虾。清蒸或姜葱 Lobster 澳洲龙虾。清蒸或姜葱 Yabby 螯虾,小龙虾。烧烤 Urchin? 海胆,生吃 Scallop 扇贝,带子晒干叫干贝,鳐柱,煮粥。带红白裙膏的鲜大带子炒吃味鲜美 Abalone 鲍鱼,切薄片炒来吃很好吃 Oyster 牡蛎,蚝,生吃加几滴柠檬汁 Mussels 青口,淡菜,做汤 Crab 螃蟹,姜葱 Pipi 文蛤,车螺,做车螺芥菜汤,或用辣酱炒 Prawn 大虾 Shrimp 小虾 Clams? 蛤蚌 Winkles田螺 Sand whiting 无鳔石首鱼。煎或油炸 Barramundi 盲曹,大口鲈鱼。清蒸 Rockling (kingklip)岬羽鼬, 冈鳗, 石鳕鱼。焖酸菜 Whitebait (baby herring) 白鱼饵,鲱鱼仔。伴点橄榄油辣椒粉放烤箱烤到焦黄,送酒一流 Sardine 沙丁鱼。煎或油炸 Tuna 金枪鱼,吞拿鱼。生鱼片 Silver fish 银鱼,白饭鱼。油炸 Snapper 笛鲷,煎或红烧 Red snapper 红鲷鱼, 红嘉积鱼。红烧, 鱼头做汤极为鲜美 Trout 鳟鱼。锡纸包烤或焖酸菜 Salmon? 三文鱼,鲑鱼,大马哈鱼。做鱼生 Cod? 鳕鱼。清蒸或焖酸菜,很多油 Perch 河鲈鱼。清蒸或煎后做酸甜鱼 Bream 海鲤,鳊,黑嘉积鱼。清蒸 Flat head 扁头鳅,猫鱼。红烧 Mackerel 鲭、鲐鱼,马鲛。红烧 Ribbonfish, Beltfish,带鱼。煎或红烧 Blue Cod 笋壳鱼。煎或红烧 Garfish:尖嘴鱼,裹面粉炸然后沾椒盐 Shark 鲨鱼肉叫FLAKE, 油炸鱼最常用的品种 Leather jacket 橡皮鱼,剥皮鱼。裹面粉油炸

轮虫培养

轮虫培养

轮虫培养 第一节轮虫的生物学 ?轮虫(Rotifer)是一群微小的多细胞动物,种类繁多,广泛分布于淡水、半咸水和海水水域,是淡水浮游动物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水产养殖中广泛应用的是半咸水种类——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 ?褶皱臂尾轮虫是鱼类、甲壳类育苗的优良饵料。具有生活力强、繁殖迅速、营养丰富、大小适宜和容易培养的特点。 非需精卵(夏卵、非混交卵): ?卵形,长径:56-130μm,短径:48-96μm。?卵壳薄而光滑,成熟后无需受精,就能迅速发育成二倍体非混交雌体。 ?一个雌虫产卵的频度和一生所能产夏卵的数目因种类和环境条件而有很大差异。 ?褶皱臂尾轮虫:初孵化的非混交雌体在最适条件下,大约4h可产卵一次,每尾雌体平均产21个卵。 ?随着日数的增加,产卵的间隔也延长,最终

?到幼体的孵出所经历的时间。 ?生殖前期:又称幼体阶段或胚后发育,指幼 体孵出到其产出第一个卵所经历的时间。 ?生殖期:指第一个卵产出到最后一个卵产出 所经历的时间。 ?生殖后期:又称衰老期,指从轮虫最后一个 卵产出到其死亡所经历的时间。 ?褶皱臂尾轮虫的雌体,生长至背甲长达140 μm时,即开始产卵繁殖,即生物学最小型。?夏卵产出时较小,随着卵的发育,短径膨大。 卵产出到幼体孵化出所经历的时间,受温度 影响很大:15℃为1-2d,30℃为6-18h。 ?刚孵出的仔虫形态即和成虫相似。平均背甲 长96 μm,宽72 μm。 ?孵化出的仔虫生长发育至成虫所需的时间, 受温度、饵料、水质等条件的影响。15℃为 2-3d,25℃为0.5-1.5d。 轮虫的寿命 ?自然环境中轮虫的寿命变化很大:从几天到

轮虫养殖技术要点

轮虫是一种在鱼、虾、蟹等人工育苗阶段被大量用作活饵料的小型浮游动物之一。近几年来,随着虾、蟹育苗业及养殖业的发展,轮虫作为优质活饵料用量越来越大。因此,培养轮虫能带来丰厚的利润,不少养殖户或育苗场家也把目光投到轮虫培养上来,但在轮虫培养过程中常遇到不仅养殖成本高且培养产量不够稳定的问题。现介绍一些养殖经验。 一、前期准备工作 1.池塘条件 培养池应建在靠近育苗场、交通便利、水源(淡水或海水)方便、避风向阳之处。最好是选择地势高一点的地方,以便施工和排水。土池面积以2000平方米~3000平方米为宜,池深80厘米~120厘米,池形长方形,土质应为泥质或泥沙质,池底和池壁不渗漏。土池数量一般3个~5个或更多,便于同时分池,分批进水培养,交替收获。 2.清池进水 新开挖池可直接进水;若为旧池应将积水排出,并对剩余积水施用药物,杀死其中鱼类和甲壳动物。可用清池药物有:(1)漂白粉使用前需检测含氯量,含氯量30%的漂白粉用量为25克/平方米~30克/平方米,一般药效3天~5天消失。(2)“鱼藤精”用量2克/立方米。清塘后即可进过滤后的海水,滤网用160目~200目筛绢,防止敌害生物混入。初期进水40厘米~60厘米,调节盐度为10~20,并随之施肥,使水富营养化。 3.肥水 常用肥类分有机肥和无机肥,施用量根据池水情况而定,应少量、勤施。化肥用量一般过磷酸钙为3克/立方米、尿素为15克/立方米~20克/立方米、人尿用量为200克/立方米。鸡、鸭粪类因其肥效大且持久性强,用量为200克/立方米,使用前应先发酵。可在池边挖一小坑,把粪便倒人其中,经发酵后可于每天中午前后,泼入池中。 施肥后,在一般光温条件下,通常3天~5天后水色由清变淡绿或浅褐色。为尽快肥水,也可从科研单位或其他场购买经过培养的复合藻液泼入池中,用量为3升/立方米~5升/立方米。随着水色加深可适时添加水量。 二、接种轮虫 当自然水温达到10℃左右,池水较肥时可适时接种轮虫,若土池上一年培养过轮虫可用铁链拉动底泥,把休眠卵搅起来即可。接种轮虫也可从附近温室大棚中购买活轮虫,但要求带卵率要高。接种时选择晴天下午水温最高时进行。接种密度:一般活轮虫10个/升或根据情况高密度接种。 三、培养管理

轮虫培养注意七点

轮虫培养注意七点 在鱼、虾、蟹育苗生产中,大规模利用培养轮虫,以替代部分昂贵的卤虫无节幼体,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育苗培育率的关键。在轮虫的培养过程中,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造成培养失败,给育苗生产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现将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积累的一些经验介绍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一、轮虫品系的选择 按轮虫最适生活温度分,有高温品系(23℃~30℃)及低温品系(15℃~23℃)。为满足轮虫对温度的要求,保证不同品系在最适温度下的生长繁殖,降低能源消耗,根据育苗生产的季节不同,所选择的轮虫品系也不同,一般冬、春季选择低温品种培养,夏、秋季选择高温品系培养。 二、接种密度 在生产中,根据轮虫种的来源和数量,接种密度一般为2个~100个/毫升。但从繁殖周期,饵料的利用率及生产规模上考虑,接种2个~20个/毫升,个体繁殖速度快,绝对增加量少,饵料利用率低,收获周期长:接种80个~100个/毫升,绝对增加量大,饵料利用率高,收获时间短,但在育苗旺季种源得不到保证。根据这些年的经验,接种数量在40个~50个/毫升最为适宜。 三、清池时间 一般来说,清池是根据轮虫生长情况、收获次数、水质污染程度、池底残饵存留量、细菌及敌害生物多少,再结合育苗生产需求量的高低来进行。最好冬季、早春20天一次,夏、秋季10天一次为宜。 四、饵料种类及投喂 饵料分单胞藻类和酵母类。 从生产上考虑单胞藻类主要用小球藻和等鞭金藻(3011),一般每天上午投喂1次,以水体稍呈颜色为好。它们的作用是调节水质,吸收氨氮,强化轮虫质量。从每个轮虫每天利用10万细胞看,用于大批量培养轮虫。一般育苗场家,单胞藻是不能满足供应的。 酵母主要是食用的鲜酵母,接种时按25ppm/日,后期按1克~3克/百万轮虫· 日投喂,每天平均投喂5次,具体时间是凌晨4:00、上午8:00、中午1:00、下午6:00、晚上10:30。 五、水质要求

轮虫的培养

第三章轮虫的培养 第三章轮虫的培养 * 一、褶皱臂尾轮虫的生物学 * (一)生殖习性 * 1、单性生殖:又称孤雌生殖、非混交生殖。 * 休眠卵发育成双倍体的雌性幼虫,称不混交雌体,不混交雌体经过有丝分裂,产生双倍体的非混交卵。非混交卵(非需精卵、夏卵)成熟后无需受精,就能迅速发育成双倍体雌性轮虫。 * 夏卵:卵园形,卵壳薄而光滑,蓝灰色,长径56-130um,短经48-96um。 * 轮虫单性生殖方式进行繁殖,群体数量增加迅速,有人称为“爆发式的增殖”。 * 初孵的非混交雌体在最适条件下,大体间隔4h可产卵1次。其后随着日龄的增加产卵间隔也延长。 * 每尾雌体平均产21个卵,繁殖持续时间为6-7d。 (二)两性生殖 * 又称混交生殖。 * 首先不混交雌体产生混交雌体。混交雌体经减数分裂产生单倍体混交卵,又称需精卵。* 如果混交雌体年轻时不与雄性交配,不论以后有无交配混交卵均不受精,发育为单倍体的雄体。 * 如果混交雌体在年轻时交配,混交卵受精,精卵结合为双倍体的受精卵,受精卵再形成厚壳的休眠卵。 * 休眠卵可以忍受恶劣环境条件。 * 休眠卵:较大,长130um,宽88um,弓形,具有较厚的卵壳,卵壳一端卵黄和卵壳之间有较大的空隙,卵黄呈橘红色。 * 褶皱臂尾轮虫休眠卵的休眠时间为7-10d以上,因此一旦形成休眠卵应经过一端时间再孵化。 3、生活史 * 轮虫生活史分为: * 单性生殖阶段 * 两性生殖阶段 * 休眠阶段。 3、生活史 4、诱发两性生殖的因子 * 轮虫以单性生殖方式繁殖,群体数量迅速增加。培养时有利。 * 而两性生殖出现,则意味轮虫群体数量增加减慢,甚至产生大量休眠卵后,虫体大量死亡,造成培养的“崩溃”。 * 但从另一方面看,休眠卵适于贮存和运输,也有利用价值。 * 1、高的种群密度:代谢废物浓度增高。 * 2、低温与温度的剧烈变化: * 温度在25℃-30 ℃之间,无明显区别,单性生殖比例较高。低于25 ℃以下,两性生殖率增加。 * 把低温条件下培养的轮虫放在加温至29-30 ℃的培养液中,每2d反复操作1次,可以人为地促使轮虫形成大量受精卵。 * 3、盐度的突然改变或盐度过低:

水生生物的中文和拉丁文名称对照

水生生物的中文和拉丁文名称对照 每条括号内的中文为别名或各地的俗名。后面括号内为习惯拉丁文写法。 鱼类 七彩神仙鱼Symphsodon discus 大黄鱼(黄花鱼)Pseudosciaena crocea (Large yellow croaker) 小黄鱼Pseudociaena polyactis (Small yellow croaker) 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 (Mudskipper) 太阳鱼(蓝鳃太阳鱼、美国蓝鳃太阳鱼)Lepomis macrochrus (Sunfidh ;Bluegillsunfish)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 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 石斑鱼Epinephelus 点带石斑鱼(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 (Malabar grouper) 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rkoya;Epinephelus akaara (Hong-kong grouper) 赤石斑鱼Epinephelus fasciatus (Blacktip grouper) 龙趸石斑鱼Epinephelus oanceolutus 龙胆石斑鱼(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Epinephelus trimaculatus 褐石斑鱼Epinephelus brunneus Bloch 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chlorostigma;Epinephelus merra (Honeycomb grouper) 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 (Yellow grouper) 拟青石斑鱼Epinephelus diacanthus (Two-spine grouper) 巨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reolatus (Areolate grouper) 鲑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ario 镶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mblycephalus (Banded grouper) 三斑石斑鱼Epinephelus trimaculatus (Three-spot grouper) 马拉巴石斑鱼Epinephelus malabaricus (Malanar grouper) 老鼠斑(驼背鲈)Cromileptes altivelis 宝石斑鱼(宝石鱼、玉鲈)Scortum barcoo (Jade berch) 淡水石斑(花老虎)Cichlasoma managuense 军曹鱼(海鲡)Rachycentron canadum (Cobia) 沙丁鱼Sardina melamosticta;Sardinops sagax 虱目鱼(麻虱鱼、塞目鱼、海草鱼)Chanos chanos Forskal 罗非鱼Oreochromis spp (Tilapia) 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Oreochromis niloticus 青鱼Mylopharyngdon piceus Richardson (Black carp) 香鱼(油香鱼、年鱼、鲇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 (Ayu)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Grass carp) 秋刀鱼Cololabis saira Brevoort 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Trichiurus haumela 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 (Chinese sucker) 大口胭脂鱼(美国大口胭脂鱼)Ictiobus cyprinellus (Big-mouth buffalo fish) 小口胭脂鱼Ictiobus bubalus 眼斑拟石首鱼(美国红鱼)Sciaenops ocellatus (Red fish;Red drum) 黄颡鱼(黄骨鱼、黄腊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 (Yellow-headed catfish) 瓦氏黄颡鱼(江黄颡鱼)Pseudobagrus vachelli 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

轮虫的培养和保存技术-新

轮虫的培养和保存技术 如何培养和保存轮虫,是繁殖小丑鱼的一个关键。培养轮虫,一般是用小球藻培育,小球藻可以买成品的,也不贵。还可以自己培养(另外专题介绍),用酵母菌培养轮虫一定要强化,否则小丑成活率很低。 下面是用小球藻培育轮虫的经验。 一、轮虫种苗的获得 轮虫种苗可以从轮虫卵或活体轮虫获得。初次可以从渔友那取得种苗,也可从淘宝商家购买,一般一套(轮虫、小球藻、营养液)100元左右。 二、轮虫的有关知识 轮虫为雌雄异体,雄性个体小,雌性个体大,长约0.04-2毫米,多数不超过0.5毫米。常见的褶皱臂尾轮虫的平均体长为239μm ±36μm。 在适宜的生态条件下,轮虫均进行孤雌生殖,即由雌性成体产生夏卵,然后孵化出雌性小轮虫。其产卵间隔小于4小时,每只雌性成体平均产卵21个,产卵持续6-7天。产出的卵挂在成体尾足基部,待发育成小轮虫后才破卵壳。 在环境不良的条件下,如饥饿、密度过高(>200个/毫升)、水温低、缺氧、水质(盐度、PH、水温)突变等,雄性个体出现,然后雌雄交配产生休眠卵(也称冬卵),休眠卵比夏卵大,卵壳厚,一端有个空隙,可长期保存。

生存温度为5-40℃,适宜温度为25-35℃,繁殖临界水温10℃。温度高繁殖快但会降低轮虫的品质,温度过低会影响轮虫的繁殖。 生存盐度为2-50‰,适宜盐度10-30‰,最适盐度18‰,比重1.016,盐度高繁殖慢,盐度低繁殖快,但不适应盐度的突然变化,否则会很快大量死亡。 适宜光照4400-10000LX,可促进单胞藻和光合细菌生长。太强或太弱都会抑制繁殖。 适宜溶氧为1.5mg/l以上即可,耐力强。 适宜种群密度为100-200个/毫升,密度大,则卵少、繁殖慢;密度小,则卵多、繁殖快。种群密度过高容易大量死亡。 适宜水质为pH=7-8,,氨氮含量小于2.1μmol/dm3。过低的pH和过高的氨氮量对轮虫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轮虫饵料为φ25μ以下(最好φ15μ以下),包括细菌、酵母类、单胞藻(小球藻)、小型原生动物、有机碎屑等。 轮虫寿命10天左右。敌害生物有纤毛虫类的(Uronena)、盾纤虫(Aspidisca)和游仆虫(Euplotes),还有桡足类、水蚤类、丰年虫等浮游动物。这些生物不仅与轮虫争食饵科,也争夺空间,有些桡足类、丰年虫还会摄食轮虫。 三、小丑繁殖鱼用活体轮虫的培育条件 温度与繁殖缸相近即可,我用室温18-26℃,冬天应加温。不宜发生过快和过大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