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嘉肴》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2套)

合集下载

《礼记》二则与课外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共10套)

《礼记》二则与课外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共10套)

《礼记》二则与课外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共10套)(一)(2022·福建省·月考试卷)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①,輮②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③,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节选自《劝学》)【注释】①中(zhòng)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

②輮(róu):同“煣”,使弯曲。

③暴:晒。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

(1)不知其旨也()(2)然后能自强也()(3)学不可以已()(4)故木受绳则直()(二)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輮使之然也辍耕之垄上B.不知其善也则知明而行无过矣C.虽有嘉肴虽有槁暴D.学而不思则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三)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甲】文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引出了文章的论点_________;【乙】文开头就提出了论点“学不可以已”,文章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

(五)请联系学习生活,谈谈你读了这两篇短文后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1)味美(2)勉励(3)停止(4)所以,因此(二)C(三)(1)《兑命》说“学学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2)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更)冷。

《虽有嘉肴》阅读及答案

《虽有嘉肴》阅读及答案

《虽有嘉肴》阅读及答案《虽有嘉肴》阅读及答案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虽有嘉肴》阅读及答案,希望能帮到大家。

《虽有嘉肴》阅读及答案1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4分)(1)虽有佳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知其旨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学学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不知其善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下列加点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不知其旨也B、虽有嘉肴C、教然后知困D、教然后知困13、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学完本课后,对你的学习生活有哪些启发呢?请结合自身实际具体谈一谈。

(2分)答案:11、(1)即使(2)甘美(3)教(4)好处12、B13、略14、略《虽有嘉肴》阅读及答案2(一)(11分)《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虽有嘉肴》课内外对比阅读专题训练++++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虽有嘉肴》课内外对比阅读专题训练++++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虽有嘉肴》课内外对比阅读专题训练一、真题展示(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4 分)(2019年福建省中考真题)【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选自《礼记》)【乙】师川外甥奉议①:别来无一日不奉思②。

春风暄暖,想侍奉之余,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

前承示谕③:“自当用十年之功,养心探道。

”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足以追配古人。

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虚用功;又欲进道,须谢去外慕④,乃得全功。

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下理会。

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⑤,功必倍之。

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选自黄庭坚《与徐甥师川》)【注释】① 奉议;官名,即奉议郎。

② 奉思:思念。

③ 前承示谕:不久前你告知我。

④ 外慕:学习之外的各种贪恋。

⑤ 半古之人:花费古人一半的工夫。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 分)(1) 不知其旨.也: (2) 然后能自反.也:(3) 诚能如是.: (4) 令心意不驰走.: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B.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C. 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D. 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1)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分)译文:(2)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

(2分)译文:4、【甲】【乙】两文都谈到学习,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4分)【参考示例】1、(1)味美(2)反思,反省(3)这,这样(4)跑2、 B3、(1)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2)(你)一定能抛开人世间的俗事,把全部心思都用在学习上。

4、①甲文侧重论述学和教是相互促进的;②乙文强调学习要独立思考,要专心致志。

虽有嘉肴与为学对比阅读答案

虽有嘉肴与为学对比阅读答案

虽有嘉肴与为学对比阅读答案《虽有嘉肴》与“人之为学”语段比照阅读训练(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缺乏,教然后知困。

知缺乏,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日:教学相长也。

《兑命》日:“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选自《礼记•学记》(乙)人之为学,不日进那么日退。

独学无友,那么孤陋①而难成。

久处一方,那么习染而不自觉。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古人与稽④,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⑤可得十之五六。

假设既不出户,又不读书,那么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子曰:“十室之邑⑦,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⑧之好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注:①[孤陋]片面、浅随。

②[资]盘缠。

③[审]详细。

④[稽]探究、考察。

⑤[庶几]差不多。

⑥[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

⑦[邑]地方,⑧[丘]孔子。

1、解释卜。

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弗食,不知其目也(2)学学半(3)狰须好学(4)假设既不出户2、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

不知募善也基真不知马也B。

夫以孔子之圣其翼假设垂天多云C。

举故学然后知缺乏那么悬面墙之士D。

不幸而在方僻之域欲方其林。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故曰:教学相长也。

(2)人之为学,不日进那么日退。

3、分析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都和什么有关?阐述的角度又有什么不同?[答案]味美同“教”,教导还门1、B(A。

其:它的、大概;B。

之:的、的;C。

是:因此、是;D。

穷:贫穷、尽;)(1)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2)一个人做学问,如果不是天天进步,那就是在天堂退步。

4、都和学习(做学问)有关。

不同之处:甲文,教和学互相促进,教是学的一半。

乙文,做学问不进步就会退步(或要认真钻研,独立思考,开阔眼界)。

1、解释以下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1)不知其目也旨:(2)教然后知用困:2、把语段(二)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20年《虽有嘉肴》中考试题比较阅读汇编

2020年《虽有嘉肴》中考试题比较阅读汇编

2020年《虽有嘉肴》中考试题比较阅读汇编编辑整理:十河中心中学刘兵舰(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5题。

(13分)(2020年呼和浩特市)〔一〕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二〕门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

”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①,斩②而射之,通于犀革③;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栝而羽之④,镞而砥砺之⑤,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

”(选自《孔子家语》)注释:①不揉自直:不须人力加工,它就是挺直的。

②斩:用刀砍下来。

③革:兽皮④栝(guā,箭尾)而羽之:(如果)把箭尾削得尖一点,再在它上面安上羽毛。

⑤镞(箭头)而砥砺之:安上箭头,再把它打磨打磨。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不知其旨.也(心意)B.不知其.善也(它)C.岂可及.乎(赶上)D.汝何好乐.(音乐)2、下列句中加点词与“镞而砥砺之”中“镞”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横柯上.蔽,在昼犹昏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C.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D.若士必怒……天下缟素..3、与例句中“相”的含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两项是(2分)()例句:教学相长也A.刮目相待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C.伯乐善相马D.相映成趣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吾非此之问也。

(2)其入不益深乎?5、下面两个句子在文中各比喻什么?(3分)(1)南山有竹,不揉自直。

(2)栝而羽之,镞而砥砺之,其入不益深乎?【参考答案】1、A 4、(4分)(1)(2分)我不是问你这件事(或我问你的不是这件事)。

(2)(2分)箭射进去不是更深了吗?5、(3分)(1)(2分)比喻只要素质(天赋)好,不学习也照样优秀(能干)。

比较阅读6 虽有嘉肴-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解析版)

比较阅读6  虽有嘉肴-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解析版)

比较阅读6 虽有嘉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不知其旨.也(旨:)(2)虽有至道.(道:)(3)然后能自强.也(强:)(4)学.学半(学:)【答案】(1)甘美,美味,甘味(2)道理(3)勉励(4)教【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解释。

实词与重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

(1)句意为: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的甘美。

旨:甘美,美味,甘味;(2)句意为:即使有最精妙的道理。

道:道理;(3)句意为: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

强:古义:勉励;今义:健壮的,有力的;在文中,意为:勉励;(4)句意为: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第一个“学”是“教”的意思。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

(2)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

【答案】(1)所以学习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

(2)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翻”“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重点字词:(1)“学习”:学习;“困”:困惑。

(2)“教学”:是两个词,即“教”和“学”,可翻译为:“教学”和“学习”。

3.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在学习上热心帮助别人、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B.文章首先通过比喻引出“弗学,不知其善”,接着论述教与学的重要性及辩证关系,最后才归纳出“教学相长”这个中心。

《虽有佳肴》文言文对比阅读集锦

《虽有佳肴》文言文对比阅读集锦

《虽有嘉肴》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对比点:实践道理】(18分)《虽有嘉肴》与《教童子之道》【甲】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①,摧挠之则衰痿。

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②,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

是盖先王立教之微意③也。

(选自王阳明《传习录》,有删改) 【乙】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戴圣《虽有嘉肴》) 【注释】①条达:这里指枝条繁茂。

②发越:发扬播散。

这里有“生长、发育”的意思。

③微意:深意。

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标出两处)(2分)则其进自不能已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1)不知其旨.也( ) (2)知困.( )(3)学.学半( ) (4)则.其进自不能已( )(5)是.盖先王立教之微意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答:(2)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

答:4.【甲】文从教育者的角度,将儿童成长比喻为草木生长,论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教育观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3分)答:5.【甲】【乙】两篇文章都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探讨了什么问题?(4分)答: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对比点:学习方法】(18分)《虽有嘉肴》与《问说》【甲】君子之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①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②决③焉?(选自刘开《孟涂文集》) 【乙】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12 虽有佳肴 带解析-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篇目之对比阅读(通用版)

12 虽有佳肴 带解析-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篇目之对比阅读(通用版)

虽有佳肴(一)(2022·广东广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正义》)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不知其善.也陈康肃公善.射B.然后能自反.也窥谷忘反.C.女有归.一屠晚归.D.是.谓大同是.非木柿(2)把“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翻译成现代汉语。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引《兑命》佐证了观点:教学相长,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可以互相促进。

B.乙文描述的大同社会中,人人都能够受到全社会的关爱,都能够安居乐业。

C.乙文描述的大同社会中,人们都愿意竭尽全力地工作,但是不一定为了自己。

D.甲乙两则短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了整齐铺排的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答案】(1)D(2)选举有才能的人(为大家服务),讲究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3)A【解析】(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善:好处/擅长;B.反:反省/同“返”,返回;C.归:女子出嫁/回来;D.是:这/这。

故选:D。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

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与,同“举”,推举,选举;信,诚信;修,培养。

(3)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A.有误,甲文所说的“教学相长”与现在的理解不一样,现在的理解“教”“学”是两个主体,而课文所说的“教”和“学”是对同一个主体而言,即教师自身的学习与其教导学生的教育实践都是一种学习。

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22课《虽有嘉肴》对比阅读练习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22课《虽有嘉肴》对比阅读练习题

《虽有嘉肴》精选题含答案一、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6分)[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因。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不知其旨.也旨:__________(2)学.学半学:__________(3)讲信修.睦修:__________(4)故人不独亲.其亲亲:__________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 [乙]文所表述的儒家大同社会的核心是“________ __”。

(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4、请根据[甲][乙]两文中的划线句简要概括两篇短文句式的共同特点。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分)(1)味美(2)同“教”,教导(3)培养(4)以……为亲2、(6分)(1)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虽有佳肴对比阅读2020年整理

虽有佳肴对比阅读2020年整理

八下文言文对比阅读《虽有佳肴》共18篇 2020年整理1.【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乙】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⑴不亦说.乎⑵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⑶然后能自强.也⑷学.学半2.翻译下列句子(4分)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⑵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3.甲乙两文都谈到了与学习相关的内容,甲文中体现出关于学与思辩证关系的观点是?乙文中所阐述的关于学习的核心思想是?(2分)答案:1.⑴通“悦”,愉快⑵真诚,诚实⑶勉励⑷教 2.⑴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当老师了。

⑵即使有最精妙的道理,(如果)不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教学相长2.【甲】《虽有嘉肴》【乙】子夏①问曰:“‘巧笑倩②兮③,美目盼④兮,素以为绚⑤兮’。

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⑥。

”曰:“礼后⑦乎?”子曰:“起⑧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⑨矣。

”【注释】①子夏:孔子的学生卜商,字子夏。

②倩:笑得好看。

③兮:啊。

④盼:眼睛黑白分明。

⑤素以为绚:素粉来打扮。

⑥绘事后素:先有白底然后画画。

⑦后:后起,在仁德之后产生。

⑧起:发,启发。

⑨诗:指《诗经》。

1.用“/”划分以下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

(2分)⑴然后能自强也⑵起予者商也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4分)⑴不知其旨.也⑵故.曰教学相长也⑶何.谓也⑷子.曰:“绘事后素。

”3.把下边两句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⑴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⑵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虽有嘉肴》比较阅读(解析版)

《虽有嘉肴》比较阅读(解析版)

比较阅读6 虽有嘉肴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嘉肴.()教学相长.()兑.命()学.学半()【答案】yáo zhǎng yuè xiào【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汉字注音的能力。

读好字音,首先应从汉字的音、形、义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

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尤其是多音字,在积累的同时,还要加强记忆。

2、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字词。

(1)虽.有嘉肴()(2)虽有至道..()(3)然后能自反..也()(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5)教学相长....也()【答案】(1)虽有嘉肴:即使。

(2)虽有至道:最好的道理。

至,到达极点。

(3)然后能自反也:自我反思。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所以。

(5)教学相长也: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

解答此题,应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理解词语的意思。

特别注意多义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以及活用词语的解释。

3、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1)不知其旨.也()(2)然后能自强.也()(3)教然后知困.()【答案】(1)古义:味美;今义:旨意。

(2)古义:勉励;今义:强大,强盛。

(3)古义:困惑;今义:困难。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古今意义,注意结合语境理解。

(1)古义:味美;今义:旨意。

(2)古义:勉励;今义:强大,强盛。

(3)古义:困惑;今义:困难。

4、指出下面的特殊句式并翻译。

其此之谓乎!【答案】此句为倒装句,宾语“此”前置,原顺序应为“其谓此乎”。

翻译为: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解析】本题考查对特殊句式的理解与翻译。

翻译句子要注意句中的关键词语要翻译准确,最好是直译,做到字字落实,不好直译的选择意译。

初中 八年级 下学期 语文 礼记二则 虽有佳肴 对比阅读练习题(含解析答案)

初中 八年级 下学期 语文 礼记二则 虽有佳肴 对比阅读练习题(含解析答案)

初中八年级语文《礼记二则》《虽有佳肴》对比阅读练习题一、对比阅读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 (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①,輮②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③,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④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节选自荀子《劝学》) (注释)①中(zhòng)绳:合乎拉直的墨线。

②輮(róu):通“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

③暴:通“曝”,晒干。

④参:通“叁”,多次。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不知其旨.也(______________)⑵然后能自强.也(_______________)⑶学不可以已.(______________)⑷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輮使之.然也缘溪行,忘路之.远近B.不知.其善也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虽有.嘉肴虽有.槁暴D.学而.不思则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翻译下列句子。

⑴《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⑵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甲文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引出了阐述的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则开头就提出了论点“学不可以已”,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答案】1.⑴甘美(味美)⑵勉励⑶停止⑷所以,因此2.C3.⑴《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⑵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冷。

【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旨,本义,甘美(味美)。

强,一词多义,勉励。

已,一词多义,停止。

故,一词多义,所以,因此。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虽有佳肴》对比阅读集萃考试卷

《虽有佳肴》对比阅读集萃考试卷

《虽有佳肴》对比阅读考试卷集萃及答案一、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佳肴》(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①,輮②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③,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④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节选)] (注释)①中(zhòng)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

②輮:通“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

③暴:通“曝”,晒干。

④参:通“叁”,多次。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教/然后知困B.然后/能自反也C.輮/使之然也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不知其旨.也(________)(2)学不可以已.(________)(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甲)(乙)两文的论点分别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乙)文给你的启示。

(甲)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知此之谓乎!(《虽有佳肴》)(乙)君子之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①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②决③焉?(选自《孟涂文集》)(注释)①(而或)但却。

②(奚)怎么。

③(决)判断,解决。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弗.食(2)不知其旨.也(3)教然后知困.(4)然后能自反.也(5)非问无以广.识6.翻译下列句子。

《虽有嘉肴》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2套)

《虽有嘉肴》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2套)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8~11题。

(14分)【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礼记·学记》)【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①,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②为玉也。

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③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欧阳修《诲学》)【注】①常德:指固有的特点、本性。

②害:妨碍,影响。

③舍:舍弃,失去。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6分)(1)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

(4分)①不知其旨.也(▲)②然后能自反.也(▲)③不知道.(▲)④因物则迁.(▲)(2)下列各句中加点“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人之.性,因物则迁A.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跳往助之.(《愚公移山》)C.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9.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

(2分)虽不琢以为器10.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

▲11.(甲)(乙)两文分别阐述了什么观点?(2分)▲8.(1)①味美;②反思;③道理;④变化(4分,一空1分)(2)A (例句和A项:结构助词,的。

B代词他们 C动词,去,往 D助词不译)(2分)9.虽 / 不琢 / 以为器(2分,一处1分)10.(1)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或困惑)。

(2分)(2)(人们如果)不学习,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

(2分)11.甲文:教学相长(或教与学是相互推动、互相促进的)。

(1分)乙文:人一定要学习的必要性。

或:不学习就会带来种种不利影响。

(1分)【参考译文】如果玉不琢磨,就不能制成器物;如果人不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

《虽有佳肴》比较阅读2篇(含答案)

《虽有佳肴》比较阅读2篇(含答案)

《虽有佳肴》比较阅读2篇一、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完成10-13题。

(13分)【甲】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选自《礼记·学记》)【乙】孔子学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①。

师襄子曰:“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

”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②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

”有间③,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

”曰:“丘得其为人④,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⑤也。

”(选自《史记》有删改) 【注】①进:继续学(新内容)②益:增加、加深③有间:过了一段时间。

④为人:作曲的人⑤《文王操》:周文王谱写的琴曲名。

10.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其.此之谓乎/丘未得其.为人也。

B.弗学.,不知其善也/孔子学.琴于师襄子,C.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学而.不思则罔/丘得其为人,黑而.长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⑴弗食,不知其旨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甲乙两文都是关于学习的,甲文谈了“教学相长”的观点,乙文讲述了孔子拜师学琴的故事。

B.《礼记》,儒家经典之一。

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虽有嘉肴对比阅读

虽有嘉肴对比阅读

虽有嘉肴对比阅读(五)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23~27题(10分,每小题2分)【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选自义务教育深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乙】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选自《孟涂文集》)【注释】奚:怎么2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2分)(1)不知其旨也旨:(2)然后能自反也反:(3)君子之学必好问好:(4)舍问,其奚决焉舍:24.请用“/”给【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划两处。

〔2分)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2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26.【甲】【乙】两段文字的中心论点分别是什么?(用原文作答)(2分)27.【甲】【乙】两段文字的论证方法有哪些相同之处?(2分)答案:21.诗人通过描写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1分)抒发了自己攀登顶峰,俯瞰一切的雄心壮志。

(1分)22.“钟”字是聚集之意,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大自然对泰山情有独钟,将神奇和秀丽聚集于泰山的情感。

“割”字,泰山分割天色之意,描绘了泰山将天色分割,山北山南昏晓分明的画面,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3.(1)旨:甘美,美味,甘味(2)反:反省(3)好:喜欢,喜爱(4)舍:放弃,舍弃24.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25.(1)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关键点:至、善,“虽”译成“即使”不扣分)(2)喜欢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能好学。

(关键点:好,判断句〕26.【甲】教学相长也。

(1分)【乙】君子之学必好问。

第22课《_礼记_二则:虽有佳肴》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2023-2024学年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2课《_礼记_二则:虽有佳肴》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2023-2024学年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2课《礼记》二则一、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虽有嘉肴》,回答问题。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图。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不知其旨.也(2)教然后知困.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划两处)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3.翻译下面句子。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4.本文运用类比的方法引出的论点是什么?对你有何启示?阅读《虽有嘉肴》文段,回答小题。

①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②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③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④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⑤故曰:教学相长也。

⑥《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1)虽.有佳肴(2)不知其旨.也(3)学.学半(4)然后能自强.也6.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用原文回答)8.本文①①①句采用了论证方法;①句使用的是论证方法。

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礼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知困,然后能自强.也(2)教然后知困.10.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兑命》曰:“学学半。

”11.用“//”划分下列句子停顿。

(停两处)是故学然后知不足12.请写出一句同本文意思相近的诗句。

13.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8~11题。

(14分)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礼记·学记》)【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①,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②为玉也。

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③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欧阳修《诲学》)【注】①常德:指固有的特点、本性。

②害:妨碍,影响。

③舍:舍弃,失去。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6分)
(1)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

(4分)
①不知其旨.也(▲)②然后能自反.也(▲)
③不知道.(▲)④因物则迁.(▲)
(2)下列各句中加点“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人之.性,因物则迁
A.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跳往助之.(《愚公移山》)
C.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9.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

(2分)
虽不琢以为器
10.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


11.(甲)(乙)两文分别阐述了什么观点?(2分)

8.(1)①味美;②反思;③道理;④变化(4分,一空1分)
(2)A (例句和A项:结构助词,的。

B代词他们 C动词,去,往 D助词不译)(2分)
9.虽 / 不琢 / 以为器(2分,一处1分)
10.(1)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或困惑)。

(2分)
(2)(人们如果)不学习,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

(2分)11.甲文:教学相长(或教与学是相互推动、互相促进的)。

(1分)
乙文:人一定要学习的必要性。

或:不学习就会带来种种不利影响。

(1分)
【参考译文】如果玉不琢磨,就不能制成器物;如果人不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

然而玉这种东西,有(它)永恒不变的特性,即使不琢磨制作成器物,但也还是玉,(它的特性)不会受到损伤。

人的本性,由于受外界影响而改变。

因此,人们如果不学习,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选自《虽有嘉肴》) (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14.请选出下列各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
A.不知其旨也旨:旨意
B.然后能自强也强:勉强
C.蒙辞以军中多务辞:言辞
D.但当涉猎但:但是
15.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D.蒙乃/始就学
16.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实践出真知,经常学习才能发现自己知识的缺乏。

B.教育指导他人,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别人身上,不利于自己的发展。

C.孙权希望吕蒙专心学习,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D.吕蒙经常与鲁肃交流,增长了许多才能。

17.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答案】
14.B
15.D
16.A
17.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