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新课标数学课程标准2024
小学新课标数学课程标准2024小学新课标数学课程标准2024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小学新课标数学课程标准(2024版)》,数学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思维能力,使其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解决实际问题和继续学习数学的能力。
新课标数学课程标准(2024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核心素养要求1.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通过学习数学基本概念,如数的认识和运算、几何图形的识别和构造等,培养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
2.数学基本技能的掌握:包括计算技能、测量技能和绘图技能等,通过反复练习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对数学基本技能的熟练掌握和正确运用能力。
3.数学基本方法的运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利用数学模型分析实际问题、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推理和证明等。
二、课程内容框架1.数与式:包括整数、分数、小数、比和比例的认识与运算。
2.代数与函数:包括代数式的认识、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理解与应用。
3.几何与图形:包括几何图形的认识和构造,空间图形的认识。
4.统计与概率:包括统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概率的认识与应用。
三、教学要求1.学科思维要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包括观察问题、提炼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推理和证明等。
2.学科过程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科方法要求:灵活运用各种学习方法,如讲解法、启发法、发现法等,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力。
四、学科评价要求1.形成性评价:教师通过课堂讲解、小组合作、实验与实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维能力,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综合性评价:通过期中、期末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述内容是根据《小学新课标数学课程标准(2024版)》的要求所概括的,希望能对你理解小学数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有所帮助。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素材,把教材中有关圆柱的提积的应用所呈现的内容变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变书本知识为生活中的知识。
下面是整理的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本节课中教师没有过多地教学生,而让学生回归到生活原形中去,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本来很枯燥的圆柱的体积应用的题材生活化,增加了学生的信息量,提高了学生体会数学奥秘的积极性。
学生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知识才是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金钥匙”。
通过寻找这些信息背后的信息,学生掌握了知识、形成了技能。
同时也感受到了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以及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但在本节课中也有不足的地方,如①由于中心问题空间较大,具有挑战性,中下等学生自主探索有一定的难度;②实践中,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花时间太多,影响了后面的教学,这都是以后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之,随着数学的发展,数学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机会,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用数学的眼光去感知、去观察、去应用。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2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在本节课中,我给学生创设了生活情景(装在杯子中的水的体积你会求吗?)学生听到教师提的问题训在身边的生活中,颇感兴趣。
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交流,找到了解决的方法。
而且此环节还自然渗透了圆柱体(新问题)和长方体(已知)的知识联系。
2023最新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23最新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
编版
本文档介绍了2023年最新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的内容和特点。
简介
- 出版单位:教育部部编版社
- 适用年级:小学一到六年级
- 实施时间:2023年起
内容概述
1. 数的认识与计数
- 数的读法和书写
- 认识数字的大小及比较大小
- 用适当的单位计数
2. 四则运算与口算
-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 算式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快速计算和口算技巧
3. 分数与小数
- 分数的认识和表示
- 分数的大小比较和运算
- 小数的认识和读写
4. 几何与图形
- 基本几何概念的认识
- 二维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 通过图形的旋转、平移和对称进行变换
5. 数据与统计
- 数据的搜集和整理
- 制作图表进行数据分析
- 数据的描述和解读
特点
1. 强调数学思想与方法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2. 重视数学与生活、数学与科技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引入了现代教学技术和资源,运用多媒体教学、互联网资源等提升教学效果。
4. 突出数学的趣味性和启发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创新思维能力。
以上是2023年最新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的简要介绍。
此文档提供了课程的内容概述和特点,供教师、家长和学生参考。
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基本教学理念
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基本教学理念
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理念是以“让每一个学生在数学教育中得到充分的发展”为宗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引导学生从数学知识认知、数学思维发展到数学方法应用,从开放性问题求解到实践性活动展示。
2.注重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训练:教师应熟练运用多种数学思维方法和数学方法,指导学生从单一思维到多元联系、抽象思维到演绎分析等行为,扩大学生的数学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水平。
3.注重素质的拓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创新能力等非数学相关的素质,通过多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勇于尝试、敢于创新、乐于探索、勇于冒险的精神,养成良好的理性思维习惯,使数学学习成为一种乐趣。
4.注重数学知识的积累和认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实践、发现、运用三步走的形式,全面梳理小学数学概念,系统形成相关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知识体系意识。
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随着素质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智力提高个方面能力是我们当前急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了。
在新课标的引导下,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环境、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景,使学生在情境中主动积极地探究新知,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提高学生认识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下面是笔者的一些浅显的认识。
一、深入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数学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教师备课的基础性资源。
教师要教好课,必须研究教材、掌握教材。
准确理解教学内容,首先要了解各册教材的内容及其编排意图,知道教材的前后联系,避免教学时的前后脱节或不必要的重复。
教学一个新单元时,要能了解一个单元的整体结构,把握知识发展的逻辑线索,从中理清学生的学习过程,便可以依据单元内容的结构,引导学生以已有知识为基础,探索和认识新内容。
例如:“用字母表示数”是小学生正式学习代数知识的开始,这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重要转折和飞跃。
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学生在求未知数x 时,就已经接触到用字母表示所求的数;在学习运算定律和性质以及图形面积、周长计算公式时,都曾用字母表示过数。
陌生的是,用字母还可以表示数量以及数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钻研教学内容,教师从教材的逻辑结构出发,形成“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结构图(如图所示),从而贯彻在后续的教学设计之中,真正把所学数学知识结构有效转化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
二、充分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例如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教师可以直接迁移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在课上可以看出学生直接就按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去做。
学生有了一定的迁移类推能力。
那么学生究竟哪里容易出错呢?——简便运算、通分、约分时。
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算式,具体到: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把除法转化成乘法后,可以一次约分比较简便;分数除减(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要找准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等等,通过设计一系列目的性很强的题目,优化了学生计算的方法。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分析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分析(一)生活化情境提升课堂体验感创设教学情境法十分普遍,在小学数学中,这一方法的主要目的在于快速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经常表现出爱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基于此,需要教师及时找准问题原因,采用创设生活化情境的方式加以引导,确保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升授课效率。
为了确保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师需要优先明确教学目标,采用与生活息息相关且适合全员互动的方法,尽可能贴近日常生活,不可太过牵强,否则无法达到调动思维的目的,最终效果也会差强人意。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切忌出现风马牛不相及的情况,保证所创设的情境与教材内容相匹配,确保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并第一时间作出反应。
例如,在“1~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生活化场景,如在超市中购买水果的情境,购置多种道具或以其他物品充当道具,以动态场景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给某一学生几张分别象征1元、2元、5元的替代性货币,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要求学生购买3个桃子、4个苹果和1个橘子(按照一种水果1元来计算),并计算价格,以此来锻炼学生对1~5数字的敏感度。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货币转换的方式来强化理解,如询问针对性问题,“一张2元货币和两张1元货币之间的关系”“想分解一张5元货币有几种方式”,如此一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体验感,还能以生活化情境提高学生对数字的敏感程度,不断探索更符合教材的内容且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情境。
教师还可以通过融入生活元素,加深学生对知识概念的进一步理解。
知识来源于生活,由于某些知识的概念相对抽象难以理解,学生难以全面掌握知识的关键,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
教师需要在讲课过程中运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元素,结合实际发生的案例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知识,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更完善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要努力转变角色,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使数学教学过程成为从师生实际出发,整合课程资源,师生共创共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性的过程,真正孕育出一个个兼备高尚品德与聪明才干、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和有鲜明个性且善于合作的一代新人;那么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呢?下面是笔者的浅见。
一、创设条件,让学生积极动手参与课堂教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动手实践。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学习中的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
愉快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主动感知、思维、记忆、想象,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体积》时,用新理念来诠释这一教学内容。
先出示a 、b (如图1)两个长方体,让学生3人合作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放进a和b两个长方体中,得到a和b的体积并观察摆放的行数、列数、层数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特别在难点处提问:“为什么说每行摆了3块就说长方体的长是3厘米呢?”让学生理解摆3块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3条棱长和就是长方体的长。
突破由数块数到长方体的长宽高这一难点。
接着,给出图2(单位:厘米),让学生先在脑中摆一摆行数、列数、层数,再告诉大家它的体积数。
最后,我直接给学生一个长方体,让学生很快说出它的体积数。
由动手操作——脑中摆放——抽象思考这样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究长方体体积公式,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每个过程中学生都在用脑,积极主动地参与推导的过程,大部分学生不仅掌握、理解了推导方法,而且对长方体的体积这一概念有了真真切切地理解。
二、营造氛围,启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良好的参与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次教学任务是基于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内容涉及基本的算术运算、几何图形、数据分析和逻辑思维等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2)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上得到提高。
2、教学对象本次教学设计的对象为小学三至六年级的学生。
在这个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仍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和互动交流,这为教学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点:(1)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2)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状态下学习;(3)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4)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他们正确看待数学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基本的算术运算规则,包括加减乘除以及四则混合运算,并能熟练运用;(2)认识和理解常见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能够进行简单的几何图形的绘制和计算;(3)掌握初步的数据分析方法,如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简单推断;(4)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5)提高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数学问题和解答过程;(6)培养数学创新能力,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求多种解题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2)通过实例分析、小组讨论、师生互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3)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数学游戏、竞赛、实践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5)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预习、复习、总结等,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2023年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2023年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小学数学教学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
2023年,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将有所调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变化。
一、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近年来,很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了一些反思。
认为以前的教学重视的是数学知识点的传授,而忽略了实际生活中数学的应用。
因此,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将更加注重将数学知识点与生活实际应用结合,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比如,可以将小学数学知识点融入到购物、旅游、运动等场景中,让学生能够体验到实践中的数学应用。
二、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小学生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正在发展中,如果单一的讲教和重复练习,学生缺乏兴趣和热情,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因此,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将更加重视趣味性,帮助学生用更加轻松、寓教于乐的方式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中融入游戏、互动、比赛等元素,让学生能够愉悦地在学习中掌握数学知识,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提高个性化教学水平在不同教育水平的学生之间,很难采用相同的知识点和教学方式。
因此,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将注重个性化教学,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更好的课堂评估,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提高教学的个性化和针对性。
四、强化课程跨学科性数学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数学的应用领域也十分广泛,因此,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将更强调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和互动性,构建出课程跨学科的体系,并会在跨学科领域中开展相应的活动和实践运用。
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并促进数学知识和其他学科的融合与联动,提高教育的效果和综合实际应用水平。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的新课标下的改革将会更加注重生活实际应用、趣味性、个性化教学和课程跨学科性,这也将进一步推动全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培养更多具备综合能力的人才,促进未来的国家发展。
新课标下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
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它带来的不仅是变革,也带来了不少争议和探索,也促使教育不断地向前发展。
在这种新课程标准指导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不由得要思考,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数学教学?以下是我在工作中总结出的几点体会:1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师角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因此,新课标下,教师不能再作为知识权威的代表,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应该以激励、表扬为主,鼓励自由表达,成为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
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应激发学生回答的欲望,让他们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机会,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教学《十几减8》时,我一开始就给学生制造一个悬念:“老师昨晚做了一个梦,你们想知道老师做的是什么梦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想!”这样通过激趣诱思,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和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平等合作的朋友关系。
紧接着就讲述我的梦,“老师梦见齐天大圣孙悟空对我说,他在蟠桃树上摘了8个仙桃,树上还剩几个仙桃呢?梦里的问题老师怎么也解决不了,你们谁能帮一帮老师?”低年级孩子乐于帮助他人,乐于尝试解决困难,乐于展示自己的才能,一下子全都有了解决问题的欲望,全都想帮帮老师。
于是,有的学生提出:如果树上原来有11个仙桃,那么还剩下2个仙桃,算式是11-8=3(个);有的学生提出:如果树上原来有12个仙桃,那么还剩下4个仙桃,算式是12-8=4(个)……,整个过程激发了学生回答的欲望。
从表面上看,这个质疑情境是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实际上是由学生提出问题并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样创设更好地调动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在于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贯彻这一理念,我们必须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法。
长期以来,我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注意从情境、探究、体验和评价等四方面入手,大胆转变数学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吸收知识,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根据已学知识,培养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
奥苏泊尔也曾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然后据此进行相应的教学安排。
有效的教学要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生长”新知识。
如教学比例尺一节时。
学生已有了比的知识和对地图、平面图的了解,在学生很容易地在纸上画出同样大小的三角板后,通过比较,得出“图上的边长:实际的边长=1:1”;然后问:“你能把一个长50米,宽30米的篮球场同样大小的画在纸上吗?”学生面面相觑,小声议论着。
有的在思索,有的边摇头边说:“篮球场太大,纸这么小,画不下——”这时,我慢慢地说:生活中我们见到的地图是怎样的?很多学生马上意识到什么,露出了微笑。
于是他们在我没进行任何讲解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学过的比的知识,把它的长和宽缩小若干倍,又借助生活中的相关经验画了起来,很快就有的同学画好了——“比例尺”的概念自然生成。
上述案例证明,只有当学生已有的经验被唤醒,并把所学内容与他们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才会有真切的体验,才会发生有效的学习。
二、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又指出: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的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从而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例如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一课中,教师通过出示买了新房要装修,课件出示新房的平面图创设情景后,也是发给每组一些活动材料,放手让学生通过作实验操作发现并验证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计算方法,在操作过程中,教师检查每组的操作情况,并适时指导,每组利用面积单位去量,然后填出数据,再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发现规律:长方形的面积就是长方形长与宽的乘积。
对新课标下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的思考
对新课标下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的思考摘要:在新课标下,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的思考变得更加重要。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已经成为教师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探讨新课标下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的思考,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并提高学生在数学领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下;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思考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下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的思考变得尤为重要。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思维发展、逻辑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如何有效地实施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素养,已经成为教育界和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探讨新课标下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的思考,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通过深入思考和探讨,可以为数学教师们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和建议,以推动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的改进和提高。
二、新课标下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的教学方法(一)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以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能力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标下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五年级数学教学中,方程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法来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和意义。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实际问题或情境引入方程的概念,并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建立方程来解决问题。
通过这样的启发式教学,学生不仅能够理解方程的概念和意义,还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了对数学的认知和应用能力。
启发式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主动构建知识体系,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二)探究式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分析、推理和创造能力。
在五年级数学教学中,小数除法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可以通过探究式学习法来引导学生探究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新课标对小学数学
新课标对小学数学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指导思想。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同时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思维的培养。
以下是对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主要内容的概述。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新课标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的教学模式。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
二、课程内容的整合新课标对小学数学的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将数学知识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
这种整合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新课标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新课标强调评价的多元化,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观察、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
五、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新课标强调数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六、数学思维的培养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包括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创新思维等。
教师应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七、跨学科的整合新课标提倡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如数学与科学、数学与艺术等,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八、教师专业发展新课标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九、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新课标强调家校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023年学习《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心得体会(精选20篇)
2023年学习《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心得体会(精选20篇)学习《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心得体会篇1 数学教学应当有意识、有安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实力。
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育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洁的问题进行推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依据地思索问题,同时留意培育思维的灵敏性和敏捷性。
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我得到了一些教训,相识到自己有许多不足,并且对小学教学工作有了一些体会。
一、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爱好,使学生对新的学问产生剧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实力,培育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究问题的实力。
1、在教学中既要依据自己的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注意开发学生的思维实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相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
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学问与培育实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育;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
3、利用合理地提问与探讨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熬炼学生语言表达实力。
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主动协作老师共同达成目标。
二、主动提问,贯穿课堂始终要想学生40分钟内都会用心听你的课那是不行能的,他们或多或少会开小差,他们有的可能连书本都不拿出来或不翻开,甚至还会说话打闹。
另外,提问要有匀称性,不能反复提问某个学生,这样会使其他学生回答问题的热忱消退的。
三、设计质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作为铺垫。
2、重视传授学问与培育实力相结合,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育学生思维实力,使学生主动主动找寻问题,主动获得新的学问。
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案(实用6篇)
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案(实用6篇)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案(实用6篇)一、整数的加减法教案1. 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3.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整数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的概念。
(2) 讲解整数的加法:- 用数轴和实例演示整数的加法运算规则。
- 引导学生注意正整数加正整数、负整数加负整数、正整数加负整数以及负整数加正整数的情况。
(3) 讲解整数的减法:- 用数轴和实例演示整数的减法运算规则。
- 引导学生注意正整数减正整数、负整数减负整数、正整数减负整数以及负整数减正整数的情况。
(4) 练习:- 布置一些基础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整数加减法运算规则的掌握。
- 布置一些实际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对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二、分数的加减法教案1. 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3.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教学过程:(1) 导入:复习分数的概念,并引入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讲解分数的加法:- 引入分数的加法规则,通过数形模型和实例演示加法运算的过程。
- 解释带分数相加和异分母分数相加的方法。
(3) 讲解分数的减法:- 引入分数的减法规则,通过数形模型和实例演示减法运算的过程。
- 解释带分数相减和异分母分数相减的方法。
(4) 练习:- 布置一些基础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分数加减法运算规则的掌握。
- 布置一些实际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对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第一部分: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新课标的实施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在此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机遇。
二、现状分析1. 教学观念的转变: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教师逐渐摒弃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注重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但仍有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
2. 教学内容的更新:新课标要求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目前,教材内容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更新,但仍存在与实际生活脱节的现象。
3. 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们逐渐尝试采用小组合作、情境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然而,部分教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对教学方法的掌握和运用仍有待提高。
4. 教学评价的改革:新课标倡导过程性评价和多元化评价,但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仍以考试成绩为主,评价方式单一,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
三、存在问题1. 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部分教师对新课标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入,难以在教学实践中有效落实。
2. 教学资源分配不均:城乡、区域之间教学资源差距较大,影响新课标的实施效果。
3. 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度:部分家长和社会对新课标理念存在误解,认为新课标教学“不扎实”,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4. 评价体系不完善:新课标下的教学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健全,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把握评价标准。
四、改进措施1. 加强教师培训: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教师对新课标理念的理解和教学实践能力。
2. 优化教学资源:加大投入,改善教学条件,促进教学资源均衡分配。
3. 加强家校沟通: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增进家长对新课标的了解和认可,形成教育合力。
4. 完善评价体系:探索多元化评价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第二部分: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与方法一、教学策略1.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案(实用6篇)
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案(实用6篇)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1以内的数。
2、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1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1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3、进一步尝试用自主探索的方法获得新知。
教学重点:101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数位的意义。
教具准备:计数器、数位板、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1、十个十是(),一百零一里面有()个一。
2、6个一和3个十组成()。
3、7个十和6个一组成()。
4、89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5、62里面有()个一和()个十。
二、学习读数、写数:1、教学例4:(1)同位两个一组摆出24根小棒。
先说一说它的组成,然后想一想,2捆(即20根)应摆放在计数器的那个数位上?4根呢?(2)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24。
边拨边叙述:2个十在十位上拨2颗柱,4个一在各位上拨4颗珠。
(3)在数位板上用数字卡片摆出24,并读出来。
提问:“2在哪个数位上?4在哪个数位上?”(4)教师再摆出42根小棒,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以上过程。
当学生写出并读出42以后,让学生对比24与42中的“4”、“2”的意义,加深对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
2、教学例5:(1)学生独立写出例5中上面一组数,写完后轻声读一读。
教师将写得又整洁又美观的学生作业进行展示,并抽出其中一个数(如67)提问:6在哪个数位上?它表示什么?7呢?”(2)例5下面一组数的教学过程与上面一组数大体相同,应强调的是:当个位上一个也没有时,要用0占位。
3、教学例6:(1)让学生利用计数器拨珠。
先一个一个地拨,在个位上拨9颗珠后提问:“再拨上一颗是几颗?”“10个一是非颠倒多少?怎样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2)在十位上,一个一个地拨,拨出9颗后提问:“这9颗珠表示多少?”“再拨一颗表示几个十?”“10个十怎样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怎样读写?”(3)学生在课本上尝试写出一百零一,并轻声读一读。
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专题讲座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的意义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提高学生素质的最基本的途径,有效地设计教学是教学成功的基础条件。
“直觉不是有效课堂表现的关键,实际上,收放自如的优秀表现是经过周密计划的”。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课堂教学已经取得了很多明显的成绩,教师普遍认为学生思维更活跃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关注教学目标、关注学生参与、关注课堂效益和质量上,做了许多创造性的劳动。
但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现在的学生与过去的学生有很多不同,面对学生的变化,教学中的变化不足以跟进;•一些教师的教学目标全面而空泛,在教学中过程与方法游离,使得教学目标落实不够;•一些教师热心新课程下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但经常会流于形式,有形式无实质;•教学评价不能有效地导向与激励学生的数学学习;•教师不能对教学积极地改进与调控;•数学的本质是根,教师在关注教学手段、形式的同时,有时会忽视数学的本质。
而教师也希望通过教学设计的交流,解决自己的一些疑惑,比如:•教学有度,不易把握,通过教学研究者或骨干教师对教学设计的评价,可以使教师更有底气地把握教学之度,基本形成大家的共识;•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设计习惯,这些习惯是否可行,通过交流可以发现教师教学习惯中的长与短,利于教师扬长避短;•有时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不太满意,要改进教学设计,就可以通过借鉴他人的教学设计,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学习不顺畅,出现问题的局面,教师不明其中原委,通过他人对教学设计的评价,可以帮助设计者解疑释惑。
因此,更加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可以对更好地开展数学教学提供一定帮助。
二、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以各种学习和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自己的教学理念、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
一位优秀教师曾经对教学设计的过程做出了形象的描述:你希望你的学生去哪里(教学目标),你的学生现在在哪里(教学起点),怎么到达(教学过程),是否到达了(目标达成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2001~2010年十年新课标改革以来,数学教学实现了质的飞跃,今年是第二次新课标改革试行的第一年。
我们认真学习了新课标,了解了新课标的内容,并且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我有以下几点收获。
新课程要改变旧的教育理念,真正确立与新课标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理念,推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出更多能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学生。
一、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完善教学过程
新课标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在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之间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之间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上课时,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与学生一起分享知识,促进学习,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教师要一切为了学生,心中要有学生,跟着学生的思路,顺着学生的心理,随机调控,使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感受到共享的甜蜜,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教学设计
数学课要求教师设计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学设计。
学生在教师的有效设计中进行学习,才能学得有趣,学得有效。
我们在设计中,要结合数学书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不仅
让学生开心、快乐,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忘记疲劳,眼前一亮,这样,教师上的课才能有效,甚至高效。
比如,在一年级教学时,我利用了动画片中的喜羊羊、懒羊羊、美羊羊等等动画人物创造情景,学生一看到这些动画人物就来了精神,高兴地配合教师上课。
我经常设计学生喜欢的动物、水果等等吸引学生,有时还配合上动物的叫声。
例如,我设计了一个题:女同学学青蛙叫3声,男同学学青蛙叫4声,合起来是几声?学生马上能说出7声。
就这样,在我的课堂上,学生开心,其乐融融。
三、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互动合作
在新课标下,教材难度降低,但知识面加宽,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
如果教师讲起课来只顾自己滔滔不绝,教学效果肯定差。
因为,现在的孩子喜欢与教师互动,喜欢自己探究。
就像美国学校里的标语说的:你听了就忘了,你看了记住了一阵子,你做了就永远也忘不了。
如果我们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去探究、推理,付诸实践,学生就记得牢。
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比你讲好很多。
教师与学生的合作能给予学生灵感,为学生的合作交流起到引路作用。
例如,我教学方程的意义时,就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它的意义。
下课后,学生对我说,今天这堂课是他们最喜欢的。
四、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关键看教师,要看教师素质。
教师的反思能力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最多只能算是肤浅的知识。
他提出教师成
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教师反思,有利于教师经验的积累和提高,经过系统加工会有效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素质,提炼出教学精华,使教师自身知识系统化,有效地去掉应试教育原始经验中的无益成分。
如果我们每一个教师在上完一节课或一个阶段的课后,对已经上过的课的情况进行回顾与评价,批判地考察自我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大胆给予否定、思考和修正,则可以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教师要主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努力改善教学过程,改变教学习惯,提升自身素质,改善师生关系,争取做一名新时期的教学能手和改革示范先锋。
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步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使所有的学生有所提高、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作者单位江西省宁都县黄陂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