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病句辨析及修改》教案
中考病句辨析复习教案
![中考病句辨析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29a75f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fb.png)
中考病句辨析复习教案教案标题:中考病句辨析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病句的概念和分类;2. 学习常见病句的辨析方法;3. 提高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4. 培养学生运用正确语法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病句的定义和分类;2. 常见病句的辨析方法;3. 运用正确的语法表达。
教学难点:1. 病句的辨析方法;2. 学生对于语法规则的掌握和应用。
教学准备:1. 教材:中考语文教材;2. 多媒体设备;3. 针对病句辨析的练习题。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中考作文片段,其中包含若干病句。
2. 向学生提问:“你在这段作文中发现了哪些病句?你能指出它们的错误之处吗?”3. 引导学生讨论并给出回答。
Step 2:讲解病句的概念和分类(10分钟)1. 解释病句的概念:“病句是指在语法、逻辑或修辞上存在错误的句子。
”2. 分类介绍常见的病句类型,如主谓不一致、主谓宾不一致、成分缺失、成分多余等。
Step 3:学习病句辨析方法(15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择一种病句类型进行讨论,并总结出辨析该类型病句的方法。
2. 小组展示: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让学生互相学习。
Step 4:练习病句辨析(15分钟)1. 分发练习题,包含不同类型的病句。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并相互检查答案。
3. 教师对答案并进行讲解。
Step 5:运用正确的语法表达(10分钟)1. 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正确的语法表达方式。
2. 提供一些常见的语法错误,要求学生改正并重新表达。
Step 6:总结和小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需要继续加强的地方。
2. 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教师进行解答。
教学延伸: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每天找出一条病句,并写出改正后的句子。
2.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语文角、朗读比赛等活动,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态度;2. 练习题的完成情况和答案的准确性;3.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中的表现。
中考专题复习病句复习教案
![中考专题复习病句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10acac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3a.png)
中考专题复习病句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方法。
2. 培养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 结合中考真题,让学生熟悉病句题的出题规律,提高答题技巧。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的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
2. 辨识病句的方法:划分句子结构成分、逻辑分析法、语感审读法等。
3. 修改病句的原则:保持原意、尽量少改、改后通顺。
4. 中考真题分析:病句题的出题规律、答题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病句的概念,引发学生对病句的关注。
2. 讲解:详细介绍病句的类型及辨识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划分句子结构成分、运用逻辑分析法和语感审读法。
3. 练习:让学生修改给出的病句,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
四、课后作业1. 收集常见的病句类型及辨识方法,进行归类整理。
2. 练习修改病句,尽量做到保持原意、尽量少改、改后通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修改能力。
3. 中考真题测试:进行中考真题模拟测试,检验学生对病句题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病句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病句的特点和修改方法。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辨识和修改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病句的类型及辨识方法,修改病句的能力。
2. 难点:复杂句式的病句识别和修改,中考真题的答题技巧。
八、教学资源1. 病句案例库:收集各类病句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练习。
2. 中考真题库:整理近年来的中考真题,用于模拟测试和答题技巧分析。
3.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病句的概念和常见类型,引导学生关注病句。
2. 第二课时:讲解病句的辨识方法,进行案例分析练习。
中考病句修改复习教案
![中考病句修改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3f8081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2d.png)
中考病句修改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
2. 培养学生识别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在中考中的语文成绩。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的定义及重要性。
2. 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3. 病句修改练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病句的定义及重要性。
2. 讲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a. 成分残缺b. 搭配不当c. 语序不当d. 语义重复e. 句式杂糅f. 句意歧义3. 练习:提供一些病句,让学生进行修改。
四、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病句修改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病句修改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中考模拟题:定期进行中考病句修改的模拟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资源1. 病句修改教材或教辅资料。
2. 中考病句修改真题及模拟题。
3.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例句和讲解。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病句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病句的特点和修改方法。
2.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辨析和修改病句,提高合作能力。
3. 反馈与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其自主发现问题并进行修改,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2. 难点:识别和修改较为复杂的病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八、教学计划1. 第1-2周:讲解病句的定义及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病句。
2. 第3-4周:讲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掌握相关技巧。
3. 第5-6周:进行病句修改练习,提供反馈与评价,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修改病句。
4. 第7-8周:进行中考病句修改模拟测试,总结经验,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九、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病句的定义、类型及修改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病句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病句的特点和修改方法。
3.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辨析和修改病句。
4. 模拟测试法:进行中考病句修改模拟测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教案
![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eb3419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f.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病句的基本类型及修改方法。
2. 培养学生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判断和修改常见的病句,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的类型: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
2. 病句的修改方法:找出病因,对症下药,保持原意,符合语法规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病句的基本类型及修改方法。
2. 难点:辨析和修改复杂病句,避免修改后句意发生改变。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病句,让学生尝试辨析和修改,引发学生对病句复习的兴趣。
2. 知识梳理:回顾和总结病句的基本类型及修改方法,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病句的知识。
3.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病句案例,让学生学会辨析和修改病句。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辨析和修改病句的心得体会。
5. 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辨析和修改病句,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病句修改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收集一些常见的病句,进行辨析和修改。
2. 写一篇短文,尽量使用正确的句式,避免出现病句。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来评价学生对病句辨析和修改能力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来学习和掌握病句的辨析和修改方法。
2. 运用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运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七、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病句的基本类型及修改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修改病句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独立修改病句。
3. 练习法:学生通过练习,独立辨析和修改病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八、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典型的病句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练习。
中考语文 病句辨析及修改复习教案
![中考语文 病句辨析及修改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5ad11110661ed9ad51f399.png)
中考复习之病句辨析及修改、能对病句进行恰当的修改。
看了这则演讲后同学们都觉得很有
就是有病的句子。
句子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基本语言单位。
想让型:
现在由渔民自己选出的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
、不合逻
复多余的词语要删除。
(
动物也会做梦。
动物的梦有多有少。
蝙蝠、老鼠比人更易做梦。
③鸟类很少做梦,爬行动物也很少中吸取深刻的启示,增强安全意识,
1
成①~③题。
(
在写作上获益良多。
通过读书,我拓宽了视野,丰富了写作素材,提高了写作。
初中语文病句修改复习教案
![初中语文病句修改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29657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b6.png)
初中语文病句修改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提高学生病句修改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讨论、练习等方法,培养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修改方法,使句子更通顺、更准确。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练习相结合的方法,以案例分析为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病句修改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病句案例、修改方法等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病句案例,引导学生注意病句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教师讲解病句的常见类型,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等,并介绍相应的修改方法。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病句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病句的类型,并运用所学修改方法进行修改。
4. 讨论与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修改病句的心得体会,教师巡回指导。
5. 练习巩固教师布置一些病句修改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6.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病句修改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写作中注意病句的避免和修改。
7.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收集一些病句案例,进行分析修改,提高病句修改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成果评价:对学生的练习作品进行批改,评价学生的病句修改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八、教学拓展1. 开展病句修改竞赛:组织学生参加病句修改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病句修改能力。
中考病句辨析与修改教案
![中考病句辨析与修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87fb01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cf.png)
【 - 初中作文】【篇一】中考病句辨析与修改教案中考复习病句辨析与修改教学设计中考复习病句辨析与修改导学案复习目标:1、能准确判定一个句子有无毛病;2、能从语法方面指出病句类型;3、能从逻辑方面判定句子表意是否合乎事理;4、能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方面判定句子表达是否得当;5、能针对病句,在不改变句意的情况下,进行恰当的修改;6、能正确使用修改符号。
复习方法设计:1、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
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辨析病句的方法,然后作知识迁移,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解题能力。
2、精选典型题例,让学生通过示例便能总结出某种推断方法。
3、将本次专题复习设计为以“病句诊疗”为专题的复习课,指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在练习中领悟,在交流中提高,在讲评中明确。
教师主要起引导及“点睛”的作用。
复习过程:一、教师指导。
(5分钟)1、导入。
师:相信近期电视上正在热播韩剧《大长今》,让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中医的魅力。
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医生,通过实例来学习诊断和治疗的方法。
不过有所不同的是,我们今天要诊治的不是真正的病人,而是我们在学习文化课程时所遇到或自己所写出的病句。
我敢保证,只要大家认真学习,从今往后,都不会再被“病句”困扰。
2、何为“病句”?(提问)顾名思义,“病句”就是有病的句子。
句子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基本语言单位。
想叫句子充分发挥交际作用,起码的要求是“字从文顺”,合乎语法规范。
如果一个句子文不从,字不顺,不合乎语法规范,那它就有语病。
通俗地说就是,凡是读起来不通顺,感觉别扭、含混不清的句子都是病句。
3、如何辨析病句。
(参照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法,教给学生新颖实用易记的诊断方法。
)(1)感读——凭语感,凡是读起来别扭,听起来含混的,就可能有语病。
如:她有一个女儿,同许多年轻的妈妈一样,愿意把孩子打扮的漂亮一些。
[辨析]谁“同许多年轻的妈妈一样”呢?读到这里,就含混不清。
中考语文病句专项复习教案
![中考语文病句专项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d12cd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51.png)
中考语文病句专项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2. 提高学生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病。
2. 修改方法:找出病因,对症下药,保持原意,符合语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2. 难点:辨析和修改复杂病句。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病句实例,引起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 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动手修改病句,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掌握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2. 收集生活中的病句实例,进行修改和分析。
3. 写作练习:结合所学知识,修改和润色自己的作文。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病句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病句的特点和修改方法。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修改病句的心得体会,提高合作能力。
3. 写作实践: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培养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七、评价方法1.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写作水平。
3. 小组评价: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评价,鼓励学生互相借鉴、学习,提高整体水平。
八、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共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按照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每个课时的教学进度。
3. 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病句案例、练习题、作文等教学资源,以便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提高。
2. 关注学生需求: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针对性。
3. 改进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考语文病句专项复习教案
![中考语文病句专项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8915df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e9.png)
中考语文病句专项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方法。
2. 培养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 通过对病句的复习,提高学生中考语文成绩。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的常见类型: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
2. 辨识病句的方法:划分句子成分、逻辑分析、语感审读等。
3. 修改病句的原则:保持原意、尽量不改变句子结构、尽量不增减词语。
三、教学过程1. 课堂讲解:讲解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方法,举例分析,让学生熟悉并掌握。
2.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辨识和修改病句,及时反馈,指导解题方法。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共同提高。
4.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提醒注意事项。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收集生活中的病句,进行分析修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了解学生对病句类型的掌握情况。
2. 练习巩固:批改学生的练习题,了解学生对病句辨识和修改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4. 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病句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病句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病句的特点和修改方法。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解答问题,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3. 逐步引导: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病句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资源1. 病句案例库:收集各类病句案例,供课堂分析和练习使用。
2. 病句辨识与修改手册:提供病句辨识和修改的详细方法,方便学生查阅和自学。
3. 在线评测系统:设置病句辨识与修改的题目,让学生在线练习和自测,及时了解学习进度。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讲解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方法。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病句的辨析及修改教案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病句的辨析及修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5c71da910ef12d2bf9e707.png)
《病句的辨析及修改》教案教学目标1、能准确判定句子有无语病。
2、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
3、能对病句进行恰当的修改。
教学重点、难点:辨析修改病句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人们哉进行书面或口头表达时,难免出现失误,造成语病。
而在考试中,也会常常碰到“修改下列句子”、“判定下列句子有无语病”之类的题目。
同时,《课标》要求要“初步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即表明“语病辨析、病句修改”是修改文章的最基本的要求。
所以说,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是初中生备考的基本能力之一。
那么,我们在学习中,就要了解病句的病句的内涵及种类,依据一定的标准,掌握病句修改的原则和一般方法,能够辨析并修改常见病句,才能使自己的言谈、文章既规范准确,又活泼丰富。
二、病句的内涵1、病句就是因为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要求、不合逻辑事理、不合词语色彩而造成的不通顺的语句。
2、通俗地说,病句就是不符合大多数人的语言习惯,别人听不明白,或者听后会产生误解的句子。
3、换个角度说,一个句子如果符合大多数人的语言习惯,别人听了以后也能明白,不会长生误解,这个句子就是正确的。
例如:“打扫卫生、晒太阳”是约定俗成的习惯用法,“打扫清洁、晒阳光”就是不符合语言习惯的病句。
三、病句判定依据1、这样看来,判定病句必须综合分析句子的语法修辞、逻辑事和语言习惯等。
2、一般情况下,一个句子如果合乎逻辑事理和语言习惯,它在结构上也就合乎语法规则;但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未必都合乎逻辑事理和语言习惯,也就可能是病句,如“晒阳光、打扫清洁”四、病句的类型〔一〕、从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病句可能是不合乎语言习惯造成的,也可能是不符合语法、逻辑、修辞造成的。
下面,对病句进行分类:成分残缺:是指一个句子缺少了应有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表达。
常见的是缺主语或宾语。
例如:1、听了校长的报告,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
(缺主语)修改:听了校长的报告,我受到极大的鼓舞。
2、通过这件事,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复习指导)【部编版八下语文期中 期末专题复习】一等奖创新教案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复习指导)【部编版八下语文期中 期末专题复习】一等奖创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c018cb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a8.png)
03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复习指导)【部编版八下语文期中期末专题复习】一等奖创新教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03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一、熟悉病句的主要类型(一)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
例句: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的改进。
这类病句在保持主语不变的基础上,修改谓语中心词就可以了,本题可将“改进”改为“提高”。
2.动宾搭配不当。
例句:作为当代中学生,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不仅能体现良好的个人品质,而且有助于创立和谐的校园氛围。
应将动词“创立”改为“营造”,才能与后面的“氛围”相搭配。
3.主宾搭配不当。
例句:临近中考,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
“态度”与“提高”搭配不当,“态度”应与“转变”搭配。
4. 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句: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以改为“认真”、“慎重”等。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句: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我们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绝不能骄傲自满。
关联词“即使……但……”搭配不当,可将“但”改为“也”。
6.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句:(11)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在于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是一面性的,“能否”是两面性的,可删去“能否”。
(二)成份残缺1.缺少主语。
例句:⑴通过这次上岗前的集中培训,使他们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⑵不仅它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特征,也是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最高价值标准。
⑶当山林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掌时,令我想起了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
以上三例都是缺少主语的病句。
例⑴中“通过”和“使”同时使用,使句子缺少主语,可任意除掉一个;例⑵中“不仅”用在句首,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可将“不仅”与“它”互换位置;例⑶中“当……时”在句子中充当状语,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可将“当”“时”除掉,或将“令”除掉。
中考病句修改复习教案
![中考病句修改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e08527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4c.png)
中考病句修改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
2. 培养学生识别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在中考中的语文素养和得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
2. 病句修改的技巧和策略。
3. 病句修改实例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病句在中考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病句修改的基本技巧。
3. 练习:布置一些病句修改的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4. 分析:讲解病句修改的实例,让学生理解病句修改的策略和方法。
四、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病句修改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病句修改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3. 考试成绩:关注学生在语文考试中的病句修改部分得分情况,了解教学效果。
五、教学资源1. 病句修改教材或教辅资料。
2. 病句修改练习题库。
3. 病句修改的实例分析。
4. 多媒体教学设备。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在学习病句修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共同解决。
2. 课堂展示:选取几组学生代表进行病句修改的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3.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病句修改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给予指导和鼓励。
七、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病句修改案例,让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2. 情境教学:创设一些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修改病句。
3. 互助合作: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修改病句,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八、教学实践1.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病句修改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病句修改竞赛:组织病句修改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3. 病句修改咨询:开设病句修改咨询角,让学生向老师请教病句修改问题。
九、教学反馈1. 学生评价:收集学生对病句修改教学的评价和建议,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意见。
2. 家长沟通: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病句修改表现。
“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教案
![“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6995a4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42.png)
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病句类型及其修改方法。
2. 提高学生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以促进写作水平的提升。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的类型及识别方法。
2. 常见病句的修改技巧。
3. 病句辨析与修改的实践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常见病句类型及其修改方法。
2. 难点:辨析和修改复杂病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例学习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2.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采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病句,引发学生对病句的关注和思考。
2. 讲解:介绍常见病句类型及其修改方法,让学生掌握基本技巧。
3. 实践:提供一些病句练习,让学生进行辨析和修改,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4. 讨论:分组讨论复杂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分享经验和心得。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注意事项。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练习辨析和修改病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病句辨析和修改的掌握程度。
2. 结合学生的写作作品,观察病句辨析和修改对写作能力提升的效果。
3.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评估其合作与交流能力。
七、教学资源1. 病句案例库:收集各类典型的病句案例,用于教学示例和学生练习。
2. 病句修改指南:提供一份详细的病句修改指南,方便学生查阅和复习。
3. 写作作品集:收集学生的写作作品,用于分析和评价其写作能力的提升。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常见病句类型及其修改方法。
2. 第3-4课时:进行病句辨析与修改的实践练习。
3. 第5-6课时:分组讨论复杂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4. 第7-8课时:总结本专题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九、课后作业1. 练习辨析和修改病句,巩固所学知识。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的病句辨析与修改教案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的病句辨析与修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f8d544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0b.png)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的病句辨析与修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搭配不当”和“语序不当”的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2. 培养学生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3. 通过练习,增强学生对病句的敏感度,提高中考语文成绩。
二、教学内容:1. 搭配不当的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2. 语序不当的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3. 典型病句案例分析与修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搭配不当”和“语序不当”的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2. 难点:辨析和修改实际语境中的病句。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学习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2.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互动交流,提高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3. 运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病句,引发学生对“搭配不当”和“语序不当”的关注。
2. 讲解:讲解“搭配不当”和“语序不当”的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病句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辨析和修改病句。
4. 互动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找出病句并进行修改,分享修改心得。
5. 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辨析和修改。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互动、讨论和练习,评价学生对“搭配不当”和“语序不当”病句类型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对课后作业的批改,评估学生对病句辨析与修改的实际应用能力。
3. 综合学生的表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鼓励学生不断提高。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是否需要调整。
3. 考虑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病句辨析与修改的重视。
八、教学拓展:1. 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关于病句辨析与修改的参考书籍,加深他们对病句知识的理解。
2.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病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部编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病句辨析及修改》教案
![部编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病句辨析及修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9e6c44f111f18583d05a9f.png)
部编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病句辨析及修改》教案教材分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
从考试的角度来看,语法的考查一般为病句的辨识与修改。
常见的语病有:成分残缺; 搭配不当; 语序不当; 用词不当 ;前后矛盾; 并列不当;重复多余;结构混乱。
学情分析:辨析并修改病句是衡量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初中生备考的基本能力之一。
中考对修改病句的要求是,能准确判定一个句子有无语病;能从语法方面指出病句类型;能从逻辑方面判定句子表意是否合乎事理;能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方面判定句子表达是否得当。
教学目标:1、能准确判定句子有无语病。
2、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
3、能对病句进行恰当的修改。
教学重点: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病句的方法,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
教学难点:常见病句类型的辨析及修改。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归纳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韩复榘(jǔ)演讲》笑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意识到平时说话出现病句的后果,进一步引出本课的学习课题----《病句的辨析及修改》。
二、学习新课(一)出示考试说明:考试基本要求:1、能准确判定一个句子有无语病;2、能从语法方面指出病句类型;3、能从逻辑方面判定句子表意是否合乎事理;4、能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方面判定句子表达是否得当。
考试形式:1、辨析病句(选择题型); 2、修改病句(动笔修改)。
(出示目标和考试的要求、形式,可以让学生整体上明确考什么,怎么考?做到心中有数。
)(二)归纳病句类型:归纳中考常见病句类型(多媒体展示)(让同学们对病句有一个整体上的感知,都有哪些造成病句的因素,才能更好的做到对症下药。
然后结合具体实例分析病因,更直观、更直接、更有针对性,找出修改的最佳方法。
)1、成分残缺;2、搭配不当;3、语序不当;4、用词不当;5、前后矛盾;6、并列不当;7、重复多余;8、结构混乱。
专题04 病句辨析与修改(课件)-2023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部编版)
![专题04 病句辨析与修改(课件)-2023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630e946e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0b.png)
知识网络
四、成分赘余
4.定语多余 ——同学们都很怀念刚去世的已故的班主任黄老师。(“刚去世的”和“已故的”意思重复, 应该删去其中一个) 5.状语多余 ——他获得“三好学生”的称号,我发自内心地由衷地感到高兴。(发自内心”和“由衷” 意思相同,可删去“发自内心地”。) 6.补语多余 ——今天,新落成的阶梯教室里坐满了一教室人。(“满”和“一教室”重复,应删去其中 的一个。)
连。“春雷响,万物长”,我们将以更自信的姿态继续谱写属~于~~世~界也属~于~中~国~ 的
华彩篇章。
将“世界”与“中国”调换位
【详解】画线句句序不当,“属于世界”“也属于中国”排列顺序置不。当,应按范围由小到大
的顺序排列,把“世界”和“中国”交换位置。
03 知 识 网 络 Knowledge network
知识网络
四、成分赘余
1.主语多余 ——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主语“原因”与后“因为”重复, 可去掉“的原因”。) 2.谓语中心语多余 ——课外活动时,有的同学参加打球,有的参加跳绳,有的参加唱歌。(三个“参加”多余,应该删 掉。) 3.宾语后有多余成分 ——人与人之间总会有不同的邂逅和相逢,证是不同的人的生活轨迹不停地相交,才编织成这大干世界 纷繁的生活。(宾语多余。句中“邂逅和相逢”。有语意交叉现象。“邂逅”指偶然遇见或不期而遇,含 有“相逢”之意。可删.去“避逅和”或“和相逢”。)
考点透视
【考查形式】
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较少部分以主观修 改题的形式考查,分值一般为3-4分。
【题型举例】
题型一:病句辨析 题型二:病句修改
考点透视
02 题 型 举 例 Question type
题型举例
初中病句辨析及修改教案
![初中病句辨析及修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6afc47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9e.png)
初中病句辨析及修改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病句的基本类型及修改方法。
2. 培养学生认真审读的习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病句的基本类型及修改方法。
2. 培养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辨析并修改复杂的病句。
2. 培养学生独立修改病句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典型的病句案例。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和修改病句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病句,让学生尝试找出其中的问题。
2. 学生分享自己找出的问题,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二、学习病句的基本类型及修改方法(15分钟)1. 教师讲解病句的基本类型,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等。
2. 教师通过示例,讲解修改病句的方法,如添加缺失的成分、调整语序等。
三、练习辨析并修改病句(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病句,学生独立进行辨析和修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修改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四、巩固练习(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病句,学生独立进行辨析和修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修改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确病句的基本类型及修改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病句修改的练习,让学生课后进行巩固。
2.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语言表达,培养修改病句的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病句的基本类型及修改方法,让学生掌握了病句的辨析和修改技巧。
在练习环节,学生通过独立辨析和修改病句,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病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语言表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引导学生关注语言表达,培养修改病句的能力。
同时,教师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中考专题复习病句复习教案
![中考专题复习病句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bed944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67.png)
中考专题复习病句复习教案第一章:病句的类型与识别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病句的基本类型,学会识别病句。
1.2 教学内容:1.2.1 病句的定义:病句是指在语法、用词、逻辑等方面存在错误或不恰当的句子。
1.2.2 病句的类型: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
1.3 教学活动:1.3.1 讲解病句的定义和类型。
1.3.2 举例说明各种类型的病句。
1.3.3 学生练习识别病句,教师点评。
第二章:病句的修改方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2 教学内容:2.2.1 修改病句的方法:替换、删除、调整、补充等。
2.2.2 修改病句的原则:保持原句意思不变,尽量少改动。
2.3 教学活动:2.3.1 讲解修改病句的方法和原则。
2.3.2 举例说明各种修改方法的应用。
2.3.3 学生练习修改病句,教师点评。
第三章:常见病句类型举例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提高识别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3.2.1 成分残缺: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缺失。
3.2.2 成分赘余:多余的词语,导致句子累赘。
3.2.3 搭配不当: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不正确。
3.2.4 语序不当:词语或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不正确。
3.2.5 结构混乱:句子结构不清晰,导致理解困难。
3.3 教学活动:3.3.1 讲解各种常见病句类型的特点。
3.3.2 举例说明各种病句类型的例子。
3.3.3 学生练习识别和修改常见病句,教师点评。
第四章:病句修改练习与提高4.1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识别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4.2.1 提供一系列病句练习题。
4.2.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点评和讲解。
4.2.3 分析病句的常见错误,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修改。
4.3 教学活动:4.3.1 提供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4.3.2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修改心得。
4.3.3 教师点评和讲解,分析病句的常见错误。
(完整版)中考语文:《病句修改》专题复习教案(含说课稿)
![(完整版)中考语文:《病句修改》专题复习教案(含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4a10822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d2.png)
(完整版)中考语文:《病句修改》专题复习教案(含说课稿)中考语文复习之《病句修改》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认识常见的病句类型。
2、让学生掌握修改常见病句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点拨探究法指导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以合作议论法引导学生分析病句的病因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病句的修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
2.引导学生分析病句的病因。
教学方法:点拨探究法、合作议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设计: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病句,今天我们来系统学习一下病句的修改。
二.讲授新课:了解病句类型:1.用词不当;2.搭配不当;3.语序不当;4.成分残缺 5.成分赘余 6.结构混乱7.表意不清8.不合逻辑(一)用词不当:(1)昨天晚上我看了二场电影。
(计件量词前一般用“两”,不用“二”。
)(2)这种收音机原来售价60元,现为20元,售价降低了三倍。
(“下降”和“减少”不能用倍数,只能用分数。
可改为“降低了三分之二”。
)(3)同学们希望他来,他居然来了。
(结果与预期一样,应为“果然”。
)(二)语序不当(1)多项定语排列不当a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b、指称或数量的短语c、动词或动词短词d、形容词或形容短语e、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针对性练习:把下列a-f6个定语填入横线上她是教练。
a优秀的b国家队的c一位d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e 篮球f女(她是国家队的一位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
)(2)多项状语排列不当a、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b、表时间或处所的c、表语气(副词)或对象的(介宾短语)d.表情态或程序的。
另外,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针对性练习:例3、在“那位失主点了一首歌”句中加入以下几个修饰成分:①又②昨天③为表谢意④为他⑤诚挚地⑥在电视台例4、把下列a-e5个状语填入横线上许多老师交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病句辨析及修改》教案教材分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
从考试的角度来看,语法的考查一般为病句的辨识与修改。
常见的语病有:成分残缺; 搭配不当; 语序不当; 用词不当 ;前后矛盾; 并列不当;重复多余;结构混乱。
学情分析:辨析并修改病句是衡量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初中生备考的基本能力之一。
中考对修改病句的要求是,能准确判定一个句子有无语病;能从语法方面指出病句类型;能从逻辑方面判定句子表意是否合乎事理;能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方面判定句子表达是否得当。
教学目标:1、能准确判定句子有无语病。
2、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
3、能对病句进行恰当的修改。
教学重点: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病句的方法,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
教学难点:常见病句类型的辨析及修改。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归纳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韩复榘(jǔ)演讲》笑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意识到平时说话出现病句的后果,进一步引出本课的学习课题----《病句的辨析及修改》。
二、学习新课(一)出示考试说明:考试基本要求:1、能准确判定一个句子有无语病;2、能从语法方面指出病句类型;3、能从逻辑方面判定句子表意是否合乎事理;4、能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方面判定句子表达是否得当。
考试形式:1、辨析病句(选择题型); 2、修改病句(动笔修改)。
(出示目标和考试的要求、形式,可以让学生整体上明确考什么,怎么考?做到心中有数。
)(二)归纳病句类型:归纳中考常见病句类型(多媒体展示)(让同学们对病句有一个整体上的感知,都有哪些造成病句的因素,才能更好的做到对症下药。
然后结合具体实例分析病因,更直观、更直接、更有针对性,找出修改的最佳方法。
)1、成分残缺;2、搭配不当;3、语序不当;4、用词不当;5、前后矛盾;6、并列不当;7、重复多余;8、结构混乱。
结合实例理解常见病句的八种类型:(一)成分残缺1、从上述有目共睹的事实中,证明他们的所作所为是无可指责的.2、他出生在农民家庭里,从小就养成爱劳动。
(二) 搭配不当1、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
2、一部分同学端正了学习目的。
3、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三)语序不当1、我国粮食的生产,现在已经自给有余。
2、记者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四) 用词不当;1、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2、尽管严寒酷暑,我们都坚持清晨的锻炼。
(五) 前后矛盾;1、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2、班里的同学基本上都交了作业。
(六) 并列不当1、这个商店出售饮料、汽水和啤酒。
2、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
(七)重复多余1、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当务之急。
(八)结构混乱1、一个人变好变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
2、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秸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四、梳理归纳(通过上面具体实例感知,进一步水到渠成地归纳出病句修改的方法和修改步骤。
)1、修改病句要遵守的原则:“两不”:不改变原意;不产生歧义。
2、辨别修改病句的方法、步骤:即,一读、二提、三改、四查一读:借助语感找出病句,往往别扭的地方就是有语病的。
二提:提取主干,从而辨析句子是否有错误(抓主要动词)。
三改:增(即增加缺少的成分)、删(删去多余的部分)、调(调整字词顺序)、换(更换字词)。
四查:进行复查(是否通顺、有无新语病)。
3、修改方法总结:增、删、调、换(1)增即在句中添加上残缺的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等,使句子充分、完整。
例如:①中国人民正努力为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②这种自由散漫、随地吐痰是不文明的。
(2)删即删去多余的部分,使句子简洁、明了。
例如:①我们的革命先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这些革命战士流了多少鲜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生命啊!②这句话的后面,包含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
(3)调即把颠倒错乱的语序加以调整,使之合乎现代语法规范。
例如:①故宫博物院展出了二干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②这次会议对节约原材料问题也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4)换即对误用、搭配不当、指代不明的一些词语,进行改换。
例如:①春风一阵阵地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起发出声音。
②我们大家感到十分荣誉。
4、特别注意(巧点津)(授予学生修改方法时,由整体到局部,由面到点,进一步教给学生更加节时、高效、准确的方法,达到提分的目的。
)(1)重复多余容易重复的词语:“目的是为了”“约……左右”“更加变本加厉”“让它任其自然”“忍俊不禁地笑起来”“从心里发自肺腑”“显得相形见绌”“一气呵成地写成”“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一个刻骨铭心的难忘的教训”(2)前后呼应注意:“有无”“是否”“能否”“优劣”“好坏”“成败”等词含有两面,不能前后呼应就会出错。
例如:内容正确与否是衡量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
分析:两面对一面,前后不一致造成语病,可在作品后面加上“优劣”一词,也可以去掉“与否”。
(3)否定多用注意:“防止”“禁止”“止”“忌”“忘”“避免”等词语后是否有否定副词,要考虑是否把意思说反了。
例如 1)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运行的。
2)学生写作文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分析:“谁也不会否认……”这一双重否定句已表示肯定意思,后面再套进“不是……”这一否定词,最终表示否定的意思。
(三重否定表示否定。
)应去掉“不”;例句中“切忌”已有“不要”的意思,应去掉“不要”。
(4)缺少主语注意:“通过”“在”“当”等词和“使”同时出现在句中,要考虑是否缺乏主语。
例如:1)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赌博的危害。
2)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许多往事。
分析:没有主语,去掉“使”。
(5)数量增减注意:概数前不能加上“最多”“最高”“最低”“至少”“超过”等一类词;表示数目的降低、减少、缩小、下降时不能用倍数,应该用分数来表示。
例如:1)东风织布厂棉布产量增加了两倍,时间却缩。
2)这次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据有关部门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在三千万元以上。
分析:1) 数量词用错。
缩短应该用分数,应改为“缩短了二分之一”。
2) “至少”一词后面搭配的应该是确数,而“三千万以上”是一个概数,此句是病句。
(6) 多项定语注意:多项定语与中心语有次序,另外“的”字定语应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
例如: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佛山一中的语文教师。
(注意多项定语次序排列规律:a.表领属性或时间处所;b.指称或数量短语;c.动词或动词短语;d.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e.名词或名词短语。
)应改为:佛山一中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语文教师。
五、课堂练习(让学生学以致用,学中练,练中巩固)见活页练习六、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小结:完成板书;然后课件呈现归纳的技巧:一靠语感-----多读多写二靠积累-----多查多记三靠语法-----化繁为简四靠生活-----化难为易五靠训练-----熟能生巧七、布置作业见活页作业部分八、板书:(板书清晰明了,重点突出)病句辨原则析(两不)及修改二、现代文阅读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岁月里的空心菜罗张琴①正午,与一老妇人错身而过。
老妇人怯怯放下肩上那副担子,取下脖颈间那条已然被汗水浸透的毛巾,擦了擦脸叫住我:“女俚,买把空心菜?”她拧开土箕里的水瓶子,却并没有将水倒进干渴的嘴里。
她用手掌托着水,均匀仔细地洒在一把把整齐码好的空心菜上,砸摸了一下嘴,“看,很新鲜。
”细细的茎,嫩嫩的叶,是长在菜园里水灵蔬菜的模样。
关于故乡南山岭的记忆瞬间在我的眼前呈现。
②南山岭不是岭,它是我们村的一处莱园子。
菜地边,散落古树若干,一如保家卫国的士兵。
大人荷锄劳作,孩子穿梭嬉戏于述宫般的阡陌。
傍晚,远山如黛,我与姑婆坐在院中那棵长满绿意的葡萄架下,撕南瓜藤,摘肥胖甜嫩的花生。
那种用柴火、铁锅、茶油翻炒出来,盛在粗瓷碗里的空心菜我竟是许久没吃到了。
③母亲也种过空心莱,她做的空心莱极好吃,父亲却不买账。
母亲直到最近才明白,父亲恼的不是她本来炒得极好的空心菜,而是与空心莱有关的岁月。
④父亲六岁不到,他母亲就病逝了;爷爷常年在外唱戏,亲情寡淡。
是父亲的姑姑、我的姑婆收留了他。
他跟着守寡的站婆艰难漂泊,靠姑婆沿街卖煎饼果子和出售手工刺绣物品维持生计。
⑤生活的苦不算苦,最使姑婆和父亲屈辱的是,总有些牙尖嘴利的乡野妇人,一口一声“空心菜”“小空心菜”地叫唤他们。
唤人空心的缘由,大概是:指姑婆无子无根、无家无业,父亲背井离乡、寄人篱下吧。
姑婆从此对空心莱敏感,也不让父亲吃。
⑥姑婆有回听戏,唱的是《封神演义》。
被挖心的比干当时并没有死,却在听到卖无心菜的老婆婆说“菜无心可活,人无心即死”后倒地身亡。
姑婆觉得这无心过莱就是空心菜。
空心菜的确是无根可活的,一截被掐断的苗裁进土里,不几天,便风姿绰约。
几千年了,它一直空着心,从田垄上走过,向着岁月的方向,昂起头。
姑婆突然觉得空心菜一样的人,也可以努力活得更好。
⑦一个男人晓得姑婆所有的好,娶她进门。
姑婆说服姑公,带着父亲回白沙老家。
姑婆说,白沙有千年的祖宗,不变的血脉,回去,才有根。
大队给父亲分了田,姑婆也有了属于她的南山岭。
她在莱园里种了许多菜,当中居然就有空心菜。
之后,父亲在宗族祠堂里拜堂成亲,给孩子上谱…一个家慢慢枝繁叶茂起来。
⑧20世纪80年代,父母住在厂里职工宿舍,母亲在厂子仓库后头辟了一方莱园。
繁殖快的空心莱顺理成章成了母亲菜园的主角。
父亲本是反对的,但也无法辩驳,空心菜一吃就是好几个夏天。
暑假的一早一晚,我和弟弟们跟着母亲去莱园掐空心莱。
父母上班后,我一个人拎着小桶子,举着小脸盆,在水龙头下,一遍遍将空心菜清洗干净。
洁着水的空心菜躺在白色搪瓷盆里,那模样儿好看极了。
那个时候,父亲是平静欢喜的。
他时常对着母亲一脸温润地笑,总忍不住腾出一只手来,摸摸我们的小脑袋瓜子。
⑨一场车祸将父亲对空心菜的隐忍暴露无遗。
也是夏天,在县上买了房的父亲心情.好,摩托车开得快了些,出了车祸。
好在父亲戴了头盔,命大。
医生准许父亲不再吃流食的那天,母亲特意熬了半只猪脚。
母亲说,那一天,父亲的吃相将她吓坏了,转眼间一锅子猪脚见了底。
一连几天,父亲拒绝母亲带来的空心菜,只将所有大荤狼吞虎咽剿灭一空。
母亲惴懦不安,其实她忽略了重要的一点,父亲好久没吃过这么隆重、纯粹的牵了。
病中的父亲,理直气壮地狠狠解了一次馋。
⑩海角天涯,心安即吾乡。
这林曾被人唤作“小空心菜”的男人,大难不死,还置下了属于自己的家业。
家业,是父亲的南山岭。
⑪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贴近属于自己的天地,我心有戚成,恨不得把老妇人这两土箕菜全部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