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路由与交换课程设计报告

合集下载

路由和交换技术课程设计

路由和交换技术课程设计

路由和交换技术课程设计一、设计背景路由和交换技术是计算机网络中最基础的技术之一,对于网络建设和维护至关重要。

作为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掌握路由和交换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对路由和交换技术的理解和能力。

二、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如下:1.学习和理解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2.掌握安装和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的方法;3.能够使用路由器和交换机进行网络拓扑的构建和管理;4.能够诊断和解决常见的路由和交换故障;5.能够进行数据包捕获和分析,了解网络的运行情况。

三、设计内容和步骤本次课程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具体内容和步骤如下:阶段一:理论准备1.学习路由和交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学习网络拓扑的构建和管理;3.学习网络设备的安装和配置方法;4.学习常见的路由和交换故障处理方法;5.学习数据包捕获和分析技术。

阶段二:实验准备1.确定实验环境,包括硬件和软件设备;2.确定实验拓扑结构;3.配置网络设备和主机;4.记录实验环境和配置信息。

阶段三:实验实施1.搭建网络拓扑;2.进行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3.模拟常见的路由和交换故障,进行诊断和排除;4.进行数据包捕获和分析;5.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

四、实验器材和材料1.路由器和交换机;2.多台计算机;3.软件:GNS3、Wireshark等。

五、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1.网络连接不稳定;2.实验设备设定不正确;3.实验选用的拓扑结构不合理。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路由和交换技术,掌握了其基本原理、配置和管理方法等。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如何诊断和解决常见的路由和交换故障。

此外,我们也通过数据包的捕获和分析,了解了网络的运行情况。

对于我们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而言,掌握和运用路由和交换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也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书

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书

信息工程学院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多区域OSPF配置与NAT技术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班级:10级:卜晓燕学号: 1014212112 完成时间: 2012 年 6 月 16 日指导教师:红卫二、主要研究容OSPF:IETF为了满足建造越来越大基于IP网络的需要,形成了一个工作组,专门用于开发开放式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以便用在大型、异构的IP网络中。

新的路由协议已经取得一些成功的一系列私人的、和生产商相关的、最短路径优先(SPF)路由协议为基础,在市场上广泛使用。

包括OSPF在,所有的SPF路由协议基于一个数学算法—Dijkstra算法。

这个算法能使路由选择基于链路-状态,而不是距离向量。

OSPF由IETF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发,OSPF是SPF类路由协议中的开放式版本。

链路是路由器接口的另一种说法,因此OSPF也称为接口状态路由协议。

OSPF通过路由器之间通告网络接口的状态来建立链路状态数据库,生成最短路径树,每个OSPF路由器使用这些最短路径构造路由表。

OSPF路由协议是一种典型的链路状态(Link-state)的路由协议,一般用于同一个路由域。

在这里,路由域是指一个自治系统(AutonomousSystem),即AS,它是指一组通过统一的路由政策或路由协议互相交换路由信息的网络。

在这个AS中,所有的OSPF路由器都维护一个相同的描述这个AS结构的数据库,该数据库中存放的是路由域中相应链路的状态信息,OSPF路由器正是通过这个数据库计算出其OSPF路由表的。

作为一种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OSPF将链路状态广播数据LSA(Link State Advertisement)传送给在某一区域的所有路由器,这一点与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不同。

运行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路由器是将部分或全部的路由表传递给与其相邻的路由器。

NAT的实现方式有三种,即静态转换Static Nat、动态转换Dynamic Nat 和端口多路复用Overload。

网络组建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

网络组建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

网络组建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涉及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旨在加深学生们对于相关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具体的课程设计内容包括以下两个部分:•组建一台基于VLAN的交换机网络•组建一台基于OSPF协议的路由器网络1. 组建基于VLAN的交换机网络在本部分的课程设计中,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三个主要的任务:•针对给定的网络拓扑图构建网络拓扑结构;•针对每个设备进行相应的配置,以保证VLAN间的通信始终畅通;•针对网络拓扑中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模拟测试,并且进行错误排查与解决。

2. 组建基于OSPF协议的路由器网络在本部分的课程设计中,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三个主要的任务:•针对给定的网络拓扑图构建网络拓扑结构;•针对每个设备进行相应的配置,以保证路由器能够发现并正确地处理网络数据包;•针对网络拓扑中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模拟测试,并且进行错误排查与解决。

二、课程设计的目标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的学习,学生们能够全面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掌握基本的交换机和路由器工作原理•熟练掌握VLAN的运作方式,能够进行VLAN的设置和管理•熟悉并理解OSPF协议的相关知识和工作原理•学会使用路由器配置命令,进行网络拓扑的构建和基本的网络配置•能够完成网络故障模拟测试,并且能够进行错误排查和解决三、课程设计的过程1. 设计过程学生们将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本次课程设计的完成。

每个小组将负责完成一台交换机网络和一台路由器网络的设计与测试。

•在本次课程设计开始前,给每个小组分配一台交换机和一台路由器。

并给每个小组提供如下的资料和文件:–一个完整的网络拓扑图,说明了所有相关设备的位置及其连接方式–四个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的ID,包括各自的功能和访问方式•小组成员需要将自己的任务分配清晰,并且协作完成设计和测试。

•使用模拟软件,测试组网的安装和配置,以确保网络拓扑结构的正确性。

2. 测试过程在设计过程中,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模拟测试,并在网络故障时及时记录故障信息。

路由和交换实验报告

路由和交换实验报告

路由和交换实验报告路由和交换实验报告引言:在计算机网络中,路由和交换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路由是指根据网络协议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节点传递到另一个网络节点的过程。

而交换则是指在局域网中传输数据包的过程。

本次实验旨在深入了解路由和交换的原理和工作方式,并通过实际操作验证其功能和效果。

一、实验背景计算机网络是由多个网络节点组成的,这些节点通过链路相互连接。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需要根据目的地址将数据包从源节点传递到目的节点。

而路由和交换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技术。

二、实验设备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了一台路由器和若干台交换机。

路由器用于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交换机则用于实现局域网内的数据传输。

实验环境为一个小型局域网,包含多个主机和服务器。

三、实验过程1. 路由配置首先,我们需要配置路由器的各项参数,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

这些参数将决定路由器的工作方式和网络连接性。

2. 路由表设置路由表是路由器中存储的一张表格,记录了不同网络之间的连接关系。

通过查找路由表,路由器可以确定数据包的下一跳目的地。

我们需要手动设置路由表,以确保数据包能够正确传递。

3. 交换机配置接下来,我们需要配置交换机的各项参数,包括VLAN、端口设置等。

VLAN是虚拟局域网的意思,通过划分不同的VLAN,可以实现不同的网络隔离和安全控制。

4. 数据传输测试配置完成后,我们可以进行数据传输测试。

通过在不同主机之间发送数据包,观察数据包的传输情况和延迟情况。

如果数据包能够正确传递,并且延迟较低,则说明路由和交换的配置是正确的。

四、实验结果经过测试,我们发现数据包能够在不同网络之间正确传递,并且延迟较低。

这表明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配置是正确的,网络连接是正常的。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路由和交换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我们学会了如何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并通过实际操作验证了其功能和效果。

这对于我们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和网络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完整版

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完整版

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完整版1. 背景介绍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是网络工程师的核心技能之一,它涉及到大型企业网络的设计和管理。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掌握网络设计与优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如下: 1. 理解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大型企业网络的设计和优化方法。

3. 学会使用各种路由器和交换机设备进行网络配置和管理。

4. 培养解决网络故障和优化网络性能的能力。

3. 课程大纲3.1 高级路由技术•第一周:高级路由协议OSPF的原理与配置•第二周:高级路由协议BGP的原理与配置•第三周:高级路由策略的设计与实施•第四周:高级路由故障排除与恢复3.2 高级交换技术•第五周:三层交换技术的原理与配置•第六周:虚拟局域网(VLAN)的设计与实施•第七周:链路聚合与冗余设计•第八周:交换机故障排除与恢复3.3 实践操作•第九周: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与管理•第十周:网络性能优化与监控•第十一周:网络故障排除与恢复案例分析•第十二周:课程总结与实验报告撰写4. 实验要求和考核方式本课程既注重理论学习,又注重实践操作。

每个学生需要完成一系列的实验任务,并及时提交实验报告。

实验要求包括: 1. 完成实验设计和配置。

2. 搭建并管理一个小型企业网络。

3. 解决网络故障和优化网络性能。

考核方式如下: 1. 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50%。

2.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

5. 建议参考教材•《路由器与交换机设计与配置》•《网络故障排除与优化》•《大型企业网络设计与实施》•《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实战指南》6. 结束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提升自己在网络工程领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成为优秀的网络工程师打下坚实基础。

《高级路由交换技术》课程实习报告

《高级路由交换技术》课程实习报告

《高级路由交换技术》课程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本次《高级路由交换技术》课程实习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高级路由交换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掌握复杂网络环境下的路由与交换技术,提升解决实际网络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理论知识回顾:简述路由交换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

回顾OSPF、BGP、MPLS等高级路由协议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实验环境搭建:描述实验所需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环境。

说明实验网络的拓扑结构设计。

路由协议配置与优化:详细记录OSPF、BGP等协议的配置过程。

分析不同路由协议在特定场景下的路由选择和负载均衡效果。

交换技术实践:介绍VLAN划分、STP、RSTP等交换技术的原理和配置方法。

通过实验验证交换技术在避免网络环路和提高网络效率方面的作用。

网络安全配置:探讨访问控制列表(ACL)、防火墙等网络安全技术的应用。

实践配置ACL,实现对网络流量的精确控制。

故障排查与网络优化:描述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网络故障及其排查过程。

分析网络性能瓶颈,提出优化方案。

三、实习过程实验准备:记录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设备检查、环境搭建等。

实验操作:详细描述实验的每个步骤,包括命令输入、配置调整等。

数据记录与分析:记录实验中的关键数据,如路由表、流量统计等。

分析数据,验证实验结果与预期是否一致。

问题解决:描述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四、实习成果技术掌握:总结通过实习对高级路由交换技术的掌握情况。

问题解决能力:反映实习过程中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网络优化方案:提出基于实习成果的网络优化建议。

五、实习心得知识应用体会:分享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体会。

技能提升感受:描述实习对提升个人技能的帮助。

团队协作经验:如果是团队实习,分享团队协作的经验和收获。

六、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问题分析:客观分析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改进建议:提出改进实习效果的建议。

七、结语通过本次《高级路由交换技术》课程实习,我对高级路由交换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实践,同时也认识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高级路由交换课程设计

高级路由交换课程设计

高级交换路由课程设计姓名:谭璐璐班级:网络5班学号:158307258指导老师:李相海日期:09-01-09公司网络1:公司网络拓扑图二。

配置如下:1. S1配置如下:Switch>enSwitch#conSwitch(Config)#in e3Switch(Config-if<Ethernet3>)#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Ethernet3>)#exitSwitch(Config)#vlan 100Switch(Config-Vlan100)#switchport interface e7-9Port 7 has already been added to vlan 100.Port 8 has already been added to vlan 100.Port 9 has already been added to vlan 100.Switch(Config-Vlan100)#ip address 192.168.10.1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f-Vlan100)#exitSwitch(Config)#telnet user 123 passwd 0 123Switch(Config)#telnet enableSwitch(Config)#exit2.S2配置如下:Switch>enableSwitch#conSwitch(Config)#interface e4Switch(Config-if<Ethernet4>)#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Ethernet4>)#exitSwitch(Config)#vlan 200Switch(Config-Vlan200)#switchport interface e10-12Port 10 has already been added to vlan 200.Port 11 has already been added to vlan 200.Port 12 has already been added to vlan 200.Switch(Config-Vlan200)#ip address 192.168.20.1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f-Vlan200)#exitSwitch(Config)#telnet tan passwd 0 tanSwitch(Config)#telnet enableSwitch(Config)#exit3.S3配置如下:Switch>enableSwitch#configSwitch(Config)#interface e5Switch(Config-if<Ethernet5>)#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Ethernet5>)#exitSwitch(Config)#vlan 300Switch(Config-Vlan300)#switchport interface e13-15Port 13 has already been added to vlan 300.Port 14 has already been added to vlan 300.Port 15 has already been added to vlan 300.Switch(Config-Vlan300)#ip address 192.168.30.1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f-Vlan300)#exitSwitch(Config)#telnet feng passwd 0 fengSwitch(Config)#telnet enableSwitch(Config)#exit4.核心交换机配置DCRS-5526S>DCRS-5526S>enableDCRS-5526S#configDCRS-5526S(Config)#vlan 100DCRS-5526S(Config-Vlan100)#vlan 200DCRS-5526S(Config-Vlan200)#exitDCRS-5526S(Config)#interface vlan 100DCRS-5526S(Config-If-Vlan100)#ip address 192.168.10.1 255.255.255.0DCRS-5526S(Config-If-Vlan100)#exitDCRS-5526S(Config)#interface vlan 200DCRS-5526S(Config-If-Vlan200)#ip address 192.168.20.1 255.255.255.0DCRS-5526S(Config-If-Vlan200)#exitDCRS-5526S(Config)#vlan 300DCRS-5526S(Config-Vlan300)#exitDCRS-5526S(Config)#interface vlan 30001:34:24: %LINK-5-CHANGED: Interface Vlan300, changed state to UP%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Vlan300,changed state to UP DCRS-5526S(Config-If-Vlan300)#ip address 192.168.30.1 255.255.255.0DCRS-5526S(Config-If-Vlan300)#exitDCRS-5526S(Config)#interface e 0/0/3-5DCRS-5526S(Config-Port-Range)#switchport mode trunkSet the port Ethernet0/0/3 mode TRUNK successfullySet the port Ethernet0/0/4 mode TRUNK successfullySet the port Ethernet0/0/5 mode TRUNK successfullyDCRS-5526S(Config-Port-Range)#exitDCRS-5526S(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172.16.0.3route configuration conflictedDCRS-5526S(Config)#exitDCRS-5526S#show ip routeTotal route items is 5, the matched route items is 5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R - RIP derived, O - OSPF derivedA - OSPF ASE,B - BGP derived, D - DVMRP derivedDestination Mask Nexthop Interface PreferenceS 0.0.0.0 0.0.0.0 172.16.0.2 Ethernet0/0/24 1C 172.16.0.0 255.255.0.0 0.0.0.0 Ethernet0/0/24 0C 192.168.10.0 255.255.255.0 0.0.0.0 Vlan100 0C 192.168.20.0 255.255.255.0 0.0.0.0 Vlan200 0C 192.168.30.0 255.255.255.0 0.0.0.0 Vlan300 0DCRS-5526S(Config)#telnet admin passwd 0 adminDCRS-5526S(Config)#telnet enableDCRS-5526S(Config)#exit5.路由器配置:Router>Router>enAmbiguous Command - It may be one of the following :enable english enterRouter>enableRouter#2004-1-1 02:24:09 User DEFAULT enter privilege mode from console 0, level = 15configRouter_config#in faste 0/0Router_config_f0/0#exitRouter_config#int s 1Incomplete commandRouter_config#in s 1Incomplete commandRouter_config#interface faste0/0Router_config_f0/0#ip nat insideRouter_config_f0/0#no shutRouter_config_f0/0#ip add 172.16.1.2 255.255.0.ip add 172.16.1.2 255.255.0.^Parameter invalidRouter_config_f0/0#ip add 172.16.1.2 255.255.0.0Router_config_f0/0#no shutRouter_config_f0/0#exitRouter_config#ip access-list extended 120Router_config_ext_nacl#permit ip 192.168.0.0 255.255.0.0 anyRouter_config_ext_nacl#no shutno shut^Unknown commandRouter_config#inte s 1/0Router_config_s1/0#ip nat outsideRouter_config_s1/0#ip address 10.0.1.1 255.0.0.0Router_config_s1/0#enca hdlcRouter_config_s1/0#phy speed 64000Router_config_s1/0#2004-1-1 03:10:45 Line on Interface Serial1/0, changed to dow nno shutRouter_config_s1/0#no shutRouter_config_s1/0#Router_config_ext_nacl#exitRouter_config#exitRouter#2004-1-1 02:44:35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0 by DEFAULTRouter#ping 10.0.1.1PING 10.0.1.1 (10.0.1.1): 56 data bytes.....--- 10.0.1.1 ping statistics ---5 packets transmitted, 0 packets received, 100% packet lossRouter#configRouter_config#ip route 192.168.0.0 255.255.0.0 172.16.0.2Router_config#no shutno shut^Unknown commandRouter_config#6桢中继配置:Router_config_s1/0#enca frame-relayRouter_config_s1/0#2004-1-1 03:13:38 Line on Interface Serial1/0, changed state to down2004-1-1 03:13:38 Line on Interface Serial1/0, changed state to downRouter_config_s1/0#frame-relay intf-type dceRouter_config_s1/0#frame-relay local-dlci 36Router_config_s1/0#frame-relay map 10.0.1.2 pvc 36 broadcastRouter_config_s1/0#phy speed 64000Router_config_s1/0#2004-1-1 03:15:13 Line on Interface Serial1/0, changed state to downRouter_config_s1/0#no shutRouter_config_s1/0#exitRouter_config#exitRouter#2004-1-1 03:15:28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0 by DEFAULTPPP封装:Router_config#in s 1/0Router_config_s1/0#ip address 10.0.1.2 255.0.0.0Router_config_s1/0#exitRouter_config#hostname tantan_config#user b pass 0 goodtan_config#in s 1/0tan_config_s1/0#encap chaptan_config_s1/0#encapsulation ppptan_config_s1/0#2004-1-1 03:28:46 Line on Interface Serial1/0, changed state to down2004-1-1 03:28:46 Line on Interface Serial1/0, changed state to downtan_config_s1/0#ppp authentication chaptan_config_s1/0#no shuttan_config_s1/0#exittan_config#ping 10.0.1.2PING 10.0.1.2 (10.0.1.2): 56 data bytes.....--- 10.0.1.2 ping statistics ---5 packets transmitted, 0 packets received, 100% packet losstan_config#ping 10.0.1.2PING 10.0.1.2 (10.0.1.2): 56 data bytes.....--- 10.0.1.2 ping statistics ---5 packets transmitted, 0 packets received, 100% packet losstan_config#ping 10.0.1.1PING 10.0.1.1 (10.0.1.1): 56 data bytes.....--- 10.0.1.1 ping statistics ---5 packets transmitted, 0 packets received, 100% packet loss tan_config#7. RIP协议:DCRS-5526S#conDCRS-5526S(Config)#route ripDCRS-5526S(Config-Router-Rip)#exitDCRS-5526S(Config)# interface ethernet 0/0/24DCRS-5526S(Config-Ethernet0/0/24)#ip rip workDCRS-5526S(Config-Ethernet0/0/24)#exitDCRS-5526S(Config)#exit8.OSPF协议OSPFDCRS-5526S(Config)#router ospfOSPF protocol is working, please waiting.......DCRS-5526S(Config-Router-Ospf)#exitDCRS-5526S(Config)#interface vlan 100DCRS-5526S(Config-If-Vlan100)#ip ospf enable area 0DCRS-5526S(Config-If-Vlan100)#exitDCRS-5526S(Config)#interface vlan 200DCRS-5526S(Config-If-Vlan200)#ip ospf enable area 0DCRS-5526S(Config-If-Vlan200)#exit。

《路由及交换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路由及交换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路由及交换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一、实验目的1.深入理解VLAN的作用及意义,熟练掌握VLAN的配置方法;2.熟练掌握中继链路(干道)的概念及配置方法;3.在模拟器中配置Cisco设备,掌握VLAN中继协议(VTP)的作用及应用方法;4.掌握VLAN间的数据交换的实现方法。

5.掌握访问控制的概念及在三层交换中的使用。

6.掌握网络地址转换NAT的概念及配置。

7.掌握Cisco和神州数码设备,路由协议、三层交换机的不同配置。

二、实验拓扑图1.思科路由器:2.神州数码:IP规划:PC0—192.168.10.10PC1—192.168.20.10PC2—192.168.10.20PC3—192.168.20.20PC4—202.1.1.10PC5—202.1.1.20Router3—f0/0:192.168.1.1—s1/0:200.1.1.1 Router4—s1/0:200.1.1.2—s1/1:201.1.1.1 Router5—s1/1:201.1.1.2—f0/0:202.1.1.1 三层交换机f0/1:192.168.1.100VLAN规划:PC0、PC2属于vlan10PC1、PC4属于vlan20 访问控制列表1 3.DHCP:三、配置步骤1).思科模拟器配置 1.内部VLAN配置:三层交换机二层交换机1二层交换机2测试连通性:2.NAT配置:路由器:三层交换机:测试连通性:2)实验室神州数码配置三层交换机配置:二层交换机配置:路由器1配置:路由器2配置:测试连通性:DHCP配置:路由器1:路由器2:结果:四.心得体会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是我对VLAN,网络地址转换NAT,访问控制列表ACL有了更深的了解,体会到了这些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增加了实际动手能力。

当然了,完成这次实验也需要我们组成员的通力合作,也让我对合作有了更深的理解。

路由交换课程设计报告

路由交换课程设计报告

郑州财经学院路由交换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路由交换技术姓名:孙豪远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网络工程班级:16级网络工程本科2班指导教师:赵登科日期:2018年6月22日目录一、课程设计内容 (1)二、概要设计 (1)三、详细设计 (2)(I)VRRP (2)原理概述: (2)实验要求: (3)实验配置: (3)验证配置: (4)测试配置: (5)(II)NTP (7)原理概述: (7)实验要求: (7)实验配置: (7)验证配置: (8)四、总结 (9)五、实验收获 (9)一、课程设计内容1.了解VRRP的作用2.掌握VRRP的配置3.了解NTP是什么4.知道NTP的作用5.掌握NTP的基础配置6.达到topo的题目需求二、概要设计实验环境:VRRP:虚拟路由冗余协议(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简称VRRP)是由IETF 提出的解决局域网中配置静态网关出现单点失效现象的路由协议,1998年已推出正式的RFC2338协议标准。

VRRP广泛应用在边缘网络中,它的设计目标是支持特定情况下IP 数据流量失败转移不会引起混乱,允许主机使用单路由器,以及及时在实际第一跳路由器使用失败的情形下仍能够维护路由器间的连通性。

NTP:NTP(Network Time Protocol) 网络时间协议NTP是网络时间协议(Network Time Protocol),它是用来同步网络中各个计算机的时间的协议。

它的用途是把计算机的时钟同步到世界协调时UTC,其精度在局域网内可达0.1ms,在互联网上绝大多数的地方其精度可以达到1-50ms。

它可以使计算机对其服务器或时钟源(如石英钟,GPS等等)进行时间同步,它可以提供高精准度的时间校正,而且可以使用加密确认的方式来防止病毒的协议攻击。

基础TOPO:三、详细设计(I)VRRP原理概述:随着Internet的发展,人们对网络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

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

路由与交换技术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路由与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掌握路由器的配置与调试方法,了解常见的路由协议及其特点;3. 学生能了解交换机的工作原理,掌握VLAN划分、Spanning Tree Protocol(STP)等基本配置;4. 学生了解网络故障排除的基本方法,具备分析网络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独立完成路由器的配置与调试,实现不同网络间的互联;2. 学生能独立完成交换机的配置,实现局域网的划分与管理;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网络环境中的问题,具备一定的网络维护能力;4.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网络设备的安装、调试与优化,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计算机网络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动力;2. 学生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念,遵守网络安全规范,具备网络安全意识;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到网络技术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4.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究、勇于实践的精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路由与交换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网络技术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路由技术基础:- 路由器的基本概念与工作原理;- 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 常见路由协议(如RIP、OSPF、BGP)的特点与应用。

2. 路由器配置与调试:- 路由器硬件连接与基本设置;- 静态路由配置;- 动态路由协议配置;- 路由器故障排除方法。

路由交换技术 课程设计报告书

路由交换技术 课程设计报告书

郑州工商学院《路由交换技术设计》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大型公司网络的设计与配置院部:机械与电信工程学院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班级: 1603学号: XX姓名;李晋旭日期: 2018年6月15日目录绪论 (3)一、用户需求分析 (4)二、主要目标和内容 (4)三、网络拓扑结构 (4)四、功能描述与分析 (5)五、设备配置流程 (6)六、系统测试结果 (9)七、结论与体会 (11)八、致谢 (12)九、参考文献 (13)绪论随着科技发展,人们对网络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从而交换机与路由器的配置至关重要。

交换机的作用就是可以使不同VLAN之间可以通信,从而节省了IP 地址的利用率。

课程设计是路由交换技术专业重要的实践性环节,是在学生学习《路由交换技术》有关交换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

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使我们能够正确的规划VLAN、设计VLAN、实现VLAN间相互通信。

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夯实基础。

本次课程设计采用了企业内部类似的网络规划,贴近实际同时也将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全部运用上。

本次实验主要是利用静态路由、RIP协议、ACL、NAT、单臂路由、双臂路等实验。

一、用户需求分析用户需求:一个大型公司,共分为A、B、C、D、E、F、G非公司内部楼宇,财务、售楼、后勤等内部楼宇。

现需要非公司内部楼宇间可以通讯,但不可访问内部楼宇。

财务处只有指定的部门才可以访问。

他们都可以访问外网。

分析:首先为了防止非公司区域出现异常,用RIP协议进行动态路由规划,公司内部楼宇实行静态路由设计,并且引用ACL协议限制个别用户访问。

利用NAT协议进行地址转换,二、主要目标和内容实现VLAN间的划分和通信以及IP地址的规划。

利用Cisco Packet Tracer 6.0软件进行网络拓扑图的制作。

设计,要求完成一个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局域网设计,在实现局域网内部VLAN的正确规划下实现VLAN间的通信。

并且考虑可靠与安全性。

三、网络拓扑结构图1-1四、功能描述与分析Vlan 规划如表1-1:表1-1通过VLAN划分来进行对ABC三座楼宇的管理和通讯。

路由与交换课程设计

路由与交换课程设计

路由与交换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其配置与管理方法;2. 学习网络层与链路层协议,了解IP地址分配、路由选择、VLAN划分等网络技术;3. 了解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如访问控制列表、防火墙等。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完成小型网络的路由与交换设备的配置,实现网络互联;2. 能够运用网络诊断工具分析网络故障,并进行排查与解决;3. 能够设计简单的网络安全策略,提高网络安全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网络组建过程中与他人沟通与协作;2. 增强学生对网络技术发展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3. 培养学生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设计注重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分解的具体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路由器与交换机基本原理:包括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功能及分类,重点讲解路由选择算法、交换机帧转发过程。

教材章节:第一章 路由器与交换机基础2. 网络层与链路层协议:介绍IP协议、ICMP协议、ARP协议等网络层协议,以及VLAN划分、STP协议等链路层协议。

教材章节:第二章 网络层协议;第三章 链路层协议3. IP地址分配与路由选择:讲解IP地址的分类、子网划分、路由表的构建与维护,以及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的配置。

教材章节:第四章 IP地址与路由选择4.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介绍路由器、交换机的配置方法,包括命令行、图形界面配置等,以及网络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教材章节:第五章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5. 网络安全策略:讲解访问控制列表、防火墙等网络安全技术,以及安全策略的设计与实施。

《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书

《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书
教学楼1:IP:192.168.2.22/24网关:192.168.2.254
教学楼2:IP:192.168.3.22/24网关:192.168.3.254
5.2宿舍楼部分
对宿舍楼的汇聚层及接入层的配置要求是:
1.将宿舍楼1和宿舍楼2所属子网分别划分为VLAN 4和VLAN 5。
2.使用三层交换技术使得宿舍楼1和宿舍楼2所属子网互相联通。
SW1(config-if)#sw mod trunk /*将端口1定义为Trunk口*/
5.1.2子网连通
汇聚路由器R2的配置:
Router>en
Router#conf t
Router(config)#host R2
R2(config)#int f0/1
R2(config-if)#no shu /*启动路由器的端口*/
(2)课程设计报告(论文)包括目录、正文(主要包括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内容、设备选型、网络设计与规划、各设备的配置、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等)、课程设计总结、谢辞、参考文献、附录等内容。
3)课程设计评分标准:
(1)考勤与学习态度:20分。
(2)网络规划方案:20分。
(3)策略配置与系统测试:20分。
(4)回答问题与答辩:20分。
的创新创业打下基础。
2.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
1)基本要求:
(1)根据用户需求确定设计方案,画出网络拓扑图;
(2)确定网络配置策略和配置步骤,进行具体的代码配置。
(3)对实验结果进行测试,验证是否达到预期要求。
(4)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2)课程设计论文编写要求:
(1)将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方案、拓扑图、网络配置策略和配置代码、实验测试等内容以课程设计论文的形式提交,格式必须严格按照课程设计论文标准格式进行书写和装订。

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

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

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题目:某校园专用网设计方案专业:网络工程班级:1122103学号:姓名:谭君指导老师:何璘琳2013年12月13日一设计目的及要求校园网的建设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校园网不仅能够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学校现有的各种资源,而且为学校未来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使之能够适合信息时代的要求。

校园网络的建设及其与Internet的互联,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假设学校有四个部门:学生宿舍、教师宿舍、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

共100台主机。

各部门的计算机分配如表:部门计算机数量(台)24口交换机(台)学生宿舍40 2教师宿舍10 1办公楼20 1教学楼10 1图书馆20 1二设计分析校园网不只是涉及技术方面,而是包括网络设施、应用平台、信息资源、专业应用、人员素质等众多成份的综合化以及信息化教学环境系统。

因此,在总体上如何筹划、组织网络建设和开发应用的设计思想是校园网建设中的最重要的问题。

总体设计是校园网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工程蓝图,是搞好校园网建设的核心任务。

进行校园网总体设计,首先是进行对象研究和需求调查,弄清学校的性质、任务和改革发展的特点,对学校的信息化环境进行准确的描述,明确系统建设的需求和条件;其次,在应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学校Intranet服务类型,进而确定系统建设的具体目标,包括网络设施、站点设置、开发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目标;第三是确定网络拓朴结构和功能,根据应用需求、建设目标和学校主要建筑分布特点,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第四,确定技术设计的原则要求,如在技术选型、布线设计、设备选择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第五,规划安排校园网建设的实施步骤。

三绘制拓扑结构图四详细步骤1 拓扑图如上2 设备选型路由器:3台交换机:8台PC机:100台电缆线:若干米网钳:一把测网器:一个3 综合布线系统布线系统是网络实现的基础,选择时应主要以带宽和数据传输速率为衡量标准,同时考虑其发展余地、投资费用、安装质量及二次开发成本。

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

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课程阶段: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学号姓名实验时间2012年6月20日实验题目综合测试实验地点网络技术实验室( 2 )座位编号()指导教师王飞成绩批改时间**************************************************************************** 实验概述:实验题目:现有一家公司,有3个分公司在不同地区,每个分公司有多个部门(现设为2个),其员工分散在不同的办公间(现设为2个),为保证同一个部门的员工间可以直接共享资源,不同的部门间不能直接共享资源。

总体要求:1、正确选择设备及实现平台,保证接口满足项目要求。

2、正确连线形成的以上拓扑。

3、选择合适的动态路由协议,保证分公司之间可以正常通信。

4、需要保存当前配置,保证下次运行时能够测试网络的运行。

5、运行路由查看命令,结果有对应的动态路由显示在路由表中。

【实验原理】通过配置路由协议及交换机,实现不同vlan的PC机连通。

【实验环境】(使用的硬件设备、软件或平台)1.Cisco Router2811三台;2.计算机12台;3.2811路由3台;实验内容:【实验方案设计表一:Pc名称IP地址网关0 192.168.11.11 192.168.11.11 192.168.11.111 192.168.11.12 192.168.12.11 192.168.12.13 192.168.12.111 192.168.12.14 192.168.23.11 192.168.23.15 192.168.23.111 192.168.23.16 192.168.24.11 192.168.24.17 192.168.24.111 192.168.24.18 192.168.35.11 192.168.35.111 192.168.36.111 192.168.36.1表2 路由IP配置:接口IP配置R1(s1/1)192.168.1.1R1(f0/1)10.0.0.1R2(f0/1)172.16.0.5R2(s1/1)192.168.1.9R3(f0/1)10.0.0.2R3(f1/0)172.16.0.11.按照表1配置pc机ip地址,网关,子网掩码全部设为255.255.255.0;2.vlan划分按图一所示,对应模拟软件图;3.设置交换机,划分vlan;4.设置路由,接口IP如表2所示;5.测试连通性。

高级路由与交换课程设计报告

高级路由与交换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题目:某大型企业专用网设计方案专业:网络工程班级:112210姓名:朱行隆指导教师:何璘琳2013年12月13日目录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及要求1.目的2.要求和说明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分析和设计)1.设计内容2.需求分析3.设计原则三.绘制拓扑结构图四.详细步骤1.设备选择2.布线设计3.网络IP规划五.路由器或交换机配置的代码六.显示最终的结果七.课程设计总结八.参考文献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及要求1.目的: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路由器和交换机技术的知识解决并能设计一个实际问题,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上,进一步掌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相关理论、高级配置和组建跨区域网络的设计实现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动手能力。

2.要求和说明:基本要求:(1)公司企业的ACL的应用:(2)企业ACL的应用和NAT的应用:(3)做网络综合布线相关实验,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网络综合布线能力,创新要求:在基本要求达到后,可进行网络创新设计,如改变网络拓扑结构、更换设备等对网络的设计,以及网络故障查找和故障排除等。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分析和设计)1.课程设计内容:1.从考虑费用代价出发,进行设备选型和综合布线,并进行IP地址规划;2.此专用网设计方案要求是跨局域网之间的连接,所以需要选择接入技术,实现广域技术的连接;3.设计出详细的拓扑图,将各个局域网之间相连,设计专用网时按照分层模型进行规划,指定核心区,接入区等;4. 实现广域网上的技术ppp、帧中继和HDLC技术等;5.实现LAN和WAN上的路由器配置,选择合适的路由协议,并对路由器的安全进行配置;6.实现LAN和WAN上的交换机配置,包括二层和三层交换机的安全配置;7.对中间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并实现远程登陆管理;8. 实现DHCP服务,本地网络的动态IP和远程动态IP分配服务;9.对网络上的数据流进行控制,配置ACL。

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

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

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组别:题目:小型园区拓扑设计姓名:学号:班级:时间:目录摘要................................................. . (2)关键字................................................. ................................3一、小型园区网 (3)1.1 园区网的概述 (3)1.2 园区网设计 (4)二、小型园区网的详细设计 (5)2.1功能设计 (5)2.2 IP和VLAN规划阶段 (6)2.3路由冗余设计 (6)2.4路由协议设计 (8)2.5路由策略设计 (10)2.6网络设备安全设计 (12)2.7小型园区网的配置命令 (13)三、功能测试 (14)3.1全网连通性 (15)四、课程设计实验总结 (16)五、参考文献 (18)摘要随着社会网络技术的逐步发展与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或者公司都会想到利用园区网架构来实现自己的网络安全措施,因此小型的园区网设计就成了各个部门所重视的课程项目。

为此目的而设计的园区网既能够保护各部门的网络安全,又不会影响各支部门的工作,可谓一举两得。

关键字路由冗余、路由协议、路由策略、网络安全、DHCP一、小型园区网1.1园区网的概述:园区网通常是指大学的校园网及企业的内部网(intranet) ;其主要特征是:网络特别是路由结构完全由一个机构来管理。

但是很多时候,园区网的使用效率不高,尤其是关键业务得不到保证。

利用实验机房所提供的4台计算机、3台路由器、2台三层交换机和2台二层交换机以及耗材,完成园区网络组建。

1.2 园区网设计图:课程设计任务分配姓名任务@@2DHCP设计、检查李@@路由冗余、策略设计@@@IP地址、Vlan划分@@@路由协议设计@@@@链路聚合、网络设备安全设二、小型园区网的详细设计2.1 功能设计:●在接入层交换机上进行VLAN划分,配置交换机截接口PORTFAST以及端口安全,以加快收敛速度和安全性。

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信息工程学院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题目: 访问控制ACL 在企业内的应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班级:10级姓名:xxx 学号:xxxxxxxxxx完成时间:20123 年7 月 3 日指导教师: xxx三、方案设计(小四号黑体,段前3磅,段后1磅,行间距20磅)本次实验设计在cisco packet tracer这款虚拟配置电脑平台的软件上操作的。

要求用1841 路由器,2950—24交换机,以及6台PC机,连接3个网络192。

168.10.0/24,192。

168.1.0/30,192.168。

11。

0/24;本次实验LAN_B只允许LAN_A的访问,拒绝其他网段的数据。

1)某企业真实拓扑图如下:图1-1链路状态包(Link-State Packet,LSP)的转发是不依靠路由计算的,所以大型网络可以较为快速的进行收敛。

它只宣告链路和链路状态,而不宣告路由,所以即使链路发生了变化,不会引起该链路的路由被宣告.但是链路状态路由协议使用的是Dijkstra算法,该算法比较复杂,并且和其他路由协议单独计算路由相比较占CPU和内存资源,EIGRP采用弥散更新算法(diffusingcomputations ),通过多个路由器并行的进行路由计算,这样就可以在无环路产生的情况下快速的收敛。

2。

减少带宽占用EIGRP不作周期性的更新,它只在路由的路径和速度发生变化以后做部分更新.当路径信息改变以后,DUAL只发送那条路由信息改变了的更新,而不是发送整个路由表.和更新传输到一个区域内的所有路由器上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相比,DUAL只发送更新给需要该更新信息的路由器。

在WAN低速链路上,EIGRP可能会占用大量带宽,默认只占用链路带宽50%,之后发布的IOS允许使用命令ip bandwidth—percent eigrp来修改这一默认值.3.支持多种网络层协议EIGRP通过使用“协议相关模块"(即protocol-dependentmodule<PDM>),可以支持IPX,ApplleTalk,IP,IPv6和NovellNetware等协议.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题目:某大型企业专用网设计方案专业:网络工程班级:112210姓名:朱行隆学号: 201120210318指导教师:何璘琳2013年12月13日目录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及要求1.目的2.要求和说明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分析和设计)1.设计内容2.需求分析3.设计原则三.绘制拓扑结构图四.详细步骤1.设备选择2.布线设计3.网络IP规划五.路由器或交换机配置的代码六.显示最终的结果七.课程设计总结八.参考文献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及要求1.目的: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路由器和交换机技术的知识解决并能设计一个实际问题,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上,进一步掌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相关理论、高级配置和组建跨区域网络的设计实现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动手能力。

2.要求和说明:基本要求:(1)公司企业的ACL的应用:(2)企业ACL的应用和NAT的应用:(3)做网络综合布线相关实验,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网络综合布线能力,创新要求:在基本要求达到后,可进行网络创新设计,如改变网络拓扑结构、更换设备等对网络的设计,以及网络故障查找和故障排除等。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分析和设计)1.课程设计内容:1.从考虑费用代价出发,进行设备选型和综合布线,并进行IP地址规划;2.此专用网设计方案要求是跨局域网之间的连接,所以需要选择接入技术,实现广域技术的连接;3.设计出详细的拓扑图,将各个局域网之间相连,设计专用网时按照分层模型进行规划,指定核心区,接入区等;4. 实现广域网上的技术ppp、帧中继和HDLC技术等;5.实现LAN和WAN上的路由器配置,选择合适的路由协议,并对路由器的安全进行配置;6.实现LAN和WAN上的交换机配置,包括二层和三层交换机的安全配置;7.对中间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并实现远程登陆管理;8. 实现DHCP服务,本地网络的动态IP和远程动态IP分配服务;9.对网络上的数据流进行控制,配置ACL。

2.需求分析随着计算机及局域网络应用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各种计算机应用系统被相继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各企业、各单位同外界信息媒体之间的相互交换和共享的要求日益增加。

需要使各单位相互间真正做到高效的信息交换、资源的共享,为各单位人员提供准确、可靠、快捷的各种生产数据和信息,充分发挥各单位现有的计算机设备的功能。

为加强各公司内各分区的业务和技术联系,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资源共享,降低运作及管理成本,公司有必要建立企业内部局域网。

局域网要求建设基于TCP/IP协议和WWW技术规范的企业内部非公开的信息管理和交换平台,该平台以WEB为核心,集成WEB、文件共享、信息资源管理等服务功能,实现公司员工在不同地域对内部网的访问。

1.网络设备配置配备网络交换设备,实现楼宇间的千兆光纤连接,保证未来各应用系统的实施以及满足集团各种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大信息量的传输。

2.网管系统设计提供可以对整个网络系统进行管理的中文图形界面工具,使系统维护人员可以集中控制网络的所有设备。

3.内、外网隔离过硬盘隔离卡及双布线系统、双网络设备实现办公内网与外网隔离。

3.设计原则基于以上特点,应遵循下列设计原则:1.把握好技术先进性与应用简易性之间的平衡。

2.具有良好的升级扩展能力。

3.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产品功能与实际应用需求相匹配。

80%的中小企业用户通常只用到局域网20%的功能。

精简功能设计的产品不但可以在满足大多数需求的情况下有效降低成本,而且还能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易维护性。

5.尽可能选择成熟、标准化的技术和产品。

恰当运用以太网的不同标准和功能,以太网技术能够在双绞线、多模光纤、单模光纤等介质上传输数据,可以非常简单地升级到百兆、千兆的速率,而且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可管理性。

以太网提供了多种标准和功能。

比如10Mbps、100Mbps、1000Mbps不同速率的标准,双绞线、光纤等不同介质的标准,以及网络管理、流量控制、VLAN、优先级、链路聚合等功能。

性。

6.经济性:要求价格适中,设备及耗材要求采用质量过硬,物美价廉。

7.开放性:采用国际标准通信协议、标准操作系统、标准网管软件、采用符合标准的设备,保证整个系统具有开放特点,增强与不同类型的网络之间的互联能力三.绘制拓扑结构图四.详细步骤(1)设备选型型号2950-24交换机11台,型号2960-24交换机3台型号2811l路由器4台WEB服务器1台DHCP服务器1台DNS服务器1台(2)综合布线设计A、布线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有了好的机房,网络设备就有了好的“家”,组建的IT网络应当通过布线系统将机房和办公地点互联起来,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

如果企业的接入点较多,我们可以采取接入层、汇聚层、交换层三个网络层次的设计,在此基础上进行布线系统。

对于接入层来说,选择一个合理的接入设备,是最关键的,而且我们要根据接入设备选择合适的带宽。

汇聚层是整个局域网的核心部分,汇聚层网络设备一般支持网络管理功能,方便我们的管理和维护,方便以后我们的网络升级和改造。

交换层是整个网络中的中间层,连接着汇聚层和网络节点,是决定我们整体网络传输质量的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随着百兆网络设备的普及,我们交换层的网络设备,肯定首选百兆。

布线是连接网络接入层、汇聚层、交换层和网络节点的重要环节。

在布线时,最好使用专门的通道,而且不要与电源线,空调线等具有辐射的线路混合布线。

接入层与汇聚层之间的双绞线,可以选择超五类屏蔽双绞线,以使网络性能得到最大的提升。

汇聚层与交换层之间的双绞线,由于是网络数据传输量最大的一个层次,同样采用超五类屏蔽双绞线。

交换层与网络节点之间,我们就可以采用普通的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

网络设备的放置,最好放在节点的中央位置,这样做,不是为了节约综合布线的成本,而是为了提高网络的整体性能,提高网络传输质量。

由于双绞线的传输距离是100米,在95米才能获得最佳的网络传输质量。

在做网络布线时,最好能够设计一个设备间,放置网络设备。

B、网络布局的规划与设计目前的网络设备大都采用机架式的结构,如交换机、路由器、硬件防火墙等。

这些设备之所以有这样一种结构类型,是因为它们都按国际机柜标准进行设计,这样大家的平面尺寸就基本统一,可把一起安装在一个大型的立式标准机柜中。

这样做的好处非常明显:一方面可以使设备占用最小的空间,另一方面则便于与其它网络设备的连接和管理,同时机房内也会显得整洁、美观。

我们经常接触到的放置机房里有网络机柜、服务器机柜以及综合布线柜,从这三个机柜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它们各自所起的作用;一般来说,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加密机等以及网络通信设备如光端机、调制解调器等是放置在网络机柜的;服务器机柜的宽度为19英寸,高度以U为单位(1U=1.75英寸=44.45毫米),通常有1U,2U,3U,4U几种标准的服务器。

机柜的尺寸也是采用通用的工业标准,通常从22U到42U不等;机柜内按U的高度有可拆卸的滑动拖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服务器的标高灵活调节高度,以存放服务器、集线器、磁盘阵列柜等设备。

服务器摆放好后,它的所有I/O线全部从机柜的后方引出(机架服务器的所有接口也在后方),统一安置在机柜的线槽中,一般贴有标号,便于管理。

综合布线柜一般配有前后可移动的安装立柱,自由设定安装空间,可按需要配置隔板、风扇、电源插座等附件。

配线架通常安装在机柜里,配线架的一面是RJ45口,并标有编号;另一面是跳线接口,上面也标有编号,这些编号和上面的RJ45口的编号是一一对应的。

每一组跳线都标识有棕、蓝、橙、绿的颜色,双绞线的色线要和这些跳线一一对应,这样做不容易接错。

配线架不仅仅是便于管理线对,而且可以防止串扰,增加线对的隔离空间,提供360度的线对隔离。

在机房中,必须放置交换机、功能服务器群和网络打印设备,以及局域网络连接Internet 所需的各种设备,如路由器、防火墙以及网管工作站等;因此机房的网络布局一般至少有三个机柜,综合布线柜和网络机柜应当紧连在一起,便于调线操作,接下来是服务器机柜;将网络设备和布线系统进行合理的布局。

在网络布局中,每个机柜最好留点空间,便于以后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的扩充,综合布线柜里有可能除了网络布线外,还有能布置电话线,所以要在机柜里留下一定空间。

从机柜内部线缆附设的角度看,机柜配置密度更高,容纳的IT设备更多,大量采用冗余配件(如冗余电源、存储阵列等),机柜内设备配置频繁变换,数据线和电缆随时增减。

所以,机柜必须提供充足的线缆通道,能从机柜顶部、底部进出线缆。

在机柜内部,线缆的敷设必须方便、有序,与设备的线缆接口靠近,以缩短布线距离;减少线缆的空间占用,保证设备安装、调整、维护过程中,不受到布线的干扰,并保证散热气流不会受到线缆的阻挡;同时,在故障情况下,能对设备布线进行快速定位。

供电系统和制冷系统是计算机机房的两个重要部分。

在供电系统中,一般采用在线的UPS供电方式,蓄电池实际可供使用的容量与蓄电池的放电电流大小、蓄电池的环境工作温度、贮存时间的长短以及负载的性质(电阻性、电感性、电容性)密切相关。

制冷系统(空调)涉及到机房的整个物理环境,包括空调、地板、机柜及房间布局等诸多方面;因此UPS 和空调我们也要考虑好将它们放置在一个合适的位置。

如果机房空间较大,可以将UPS和空调都放在机房里;如果空间较小,可以把UPS(包括蓄电池)放在配电房里。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大楼里安装有“中央空调”的话,机房里也必须安装独立的空调,因为中央空调不可能24小时都开着,上班的时间可以利用中央空调,下班和星期节假日的时候,如果服务器、网络设备需要正常运行的话,则必须要开机房里的独立空调。

机柜的扩展性表现在机柜内设备密度的扩展和机柜数量的扩展,因此网络布局时必须将机柜的配风能力(通常称为散热能力)以及配电能力考虑在内。

一方面,机柜内的设备需要温度、湿度适宜并且风量充足的冷风(冷空气)。

这些冷风被机柜内的IT设备吸入,从而为设备内的部件(尤其是CPU)降温。

当机柜内设备增加到一定数量时,由地板出风口送出的冷风风量将不能满足所有设备的需求,从而形成部分IT设备配风不足而过热。

解决机柜内设备密度扩展时遇到的这种局部热点问题可以采用调配IT设备位置的方式来解决。

例如,把热负荷最大的设备安装在机柜中部位置,以便获得最大的配风风量。

另外的解决方法是,在机柜的上部或下部位置安装轴向水平的强排风扇,增强上部或下部的吸入能力(即减小IT设备的入口静压),从而增加配风风量。

另一方面,机柜内的设备需要供电以及与机柜外部进行通信。

当机柜内的IT设备数量增加时,这些线缆、连接端子同时成倍地增加,从而对机架式电源排插的容量、插口数量都提出了扩展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