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鉴赏方法
小说鉴赏方法
![小说鉴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9a16692dd88d0d233d46a55.png)
小说鉴赏方法:小说的鉴赏必须要注意三点:(1)要了解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作者写作、发表时的社会背景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此基础上,领会小说所揭示的主题思想;(2)要认真分析人物形象,通过对有关描写方法的研究,剖析人物形象,理解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从而深入领会小说的思想和艺术;(3)要研究小说的故事情节、线索、结构是怎样为塑造形象、表达主题服务的。
第一、分析典型人物分析人物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注意人物外貌特征的描写。
如祥林嫂的外貌。
②注意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如鲁四老爷的个性化语言,就反映出他伪善、冷酷、自私的性格特征。
③注意人物的行动描写。
如药里刽子手康大叔卖人血馒头的一系列动作,就刻画出他凶残、贪婪的丑恶形象。
④注意人物的心理描写。
如项链中对玛蒂尔德大段心理描写,就揭示了她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
⑤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第二、分析故事情节。
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事件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它由一系列具有矛盾冲突的具体事件组成。
分析故事情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理清结构。
小说的情节大体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部分构成,可以据此划分层次。
②寻找线索。
线索是情节发展中的脉胳,有时还是矛盾冲突的焦点。
通过寻找线索,有利于掌握情节,有时也有利于抓住小说的矛盾冲突,便于把握主题。
③抓住场面。
情节由场面组成。
有的小说情节复杂,有的小说情节不连贯,在这种情况下,抓住场面分析就可以不受情节、结构的限制,直接掌握作品的中心事件和主要矛盾。
第三、分析典型环境。
①典型环境是指文学作品中形成人物性格并驱使人物行动的生活场所,是一定历史时代、社会现实及其发展趋势的具体体现。
②典型环境是指文艺作品中典型人物所生活的形成其性格并驱使其行动的特定环境。
典型环境主要是社会环境,也包括自然环境。
分析典型环境从以下方面入手:第四、分析小说的社会作用小说的社会作用分为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美感作用。
1、概念: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如何鉴赏小说的情节
![如何鉴赏小说的情节](https://img.taocdn.com/s3/m/e447e5b0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4.png)
如何鉴赏小说的情节
小说是一种文学形式,是以故事为核心的艺术创作。
情
节是小说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它是小说故事发展的轨迹和
血脉。
在鉴赏小说情节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情节的起伏和转折
小说情节的起伏和转折是小说对读者的加持力度。
情节
的起伏和转折能够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紧张感,帮助读者
进入小说故事的世界中,体验小说人物的冒险和经历。
因此,在鉴赏小说情节时,要关注情节的起伏和转折,看看
作者是如何利用这些元素来推进故事的发展。
二、情节的紧凑性和连贯性
情节的紧凑性和连贯性是小说故事的关键。
小说情节的
紧凑性指的是故事情节的构建是否合理、紧凑、准确,是
否能够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和思考。
情节的连贯性指故事
情节的铺垫是否得当,是否在小说发展的不同阶段中有所
呼应。
三、情节的意义和深度
小说情节的意义和深度是指情节所传达的思想和价值观
运用以及融入小说故事的深度和丰富程度。
情节的意义和
深度不仅仅是故事背后的主题和内涵,还包括情节与时代、环境以及人性的联系。
四、情节的吸引力和出人意料性
小说情节的吸引力和出人意料性指的是小说故事所呈现
的情节是否具有独特的风格,是否具备吸引读者的力量,
或者是小说情节给人惊喜或带有跨越性。
这些特殊的情节
处理能让读者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和读者与小说中人物的
连接度。
综上所述,小说情节的处理是小说创作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情节是小说的精髓所在,合理处理情节能够让小说拥有更好更有趣的发展,让读者感受到创作过程中的艺术魅力。
小说阅读与鉴赏
![小说阅读与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eb58c06d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a5.png)
小说阅读与鉴赏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是人们重要的阅读选择之一。
在现代社会,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进行小说阅读,例如纸质书籍、电子书、有声书等。
然而,仅仅读过小说是不够的,真正的文学欣赏还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阅读与鉴赏能力。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小说阅读与鉴赏。
一、选择合适的小说类型小说的类型繁多,如言情小说、历史小说、科幻小说等。
在选择阅读的小说时,我们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
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选择故事情节简单、语言易懂的小说,逐渐提升阅读难度。
同时,了解不同类型小说的特点和风格,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二、注重细节理解在阅读小说时,我们要关注故事中的细节描写,例如人物形象的刻画、场景的描绘等,这些细节往往可以给读者带来更深入的感受和体验。
通过细致的品读,我们可以体味到作家的思想、意图和写作技巧,进而对作品进行更深层次的鉴赏。
三、思考文学意义小说作为文学的一种表达形式,通常具有一定的文学意义。
在阅读小说时,我们应该思考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主题和情感,以及作家的写作目的和态度。
这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同时培养我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与其他读者交流与其他读者交流是提高小说阅读与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理解,我们可以与他人互相启发,获得新的领悟和观点。
此外,也可以参加相关的读书俱乐部或文学讲座,与更多的读者交流与互动,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考方式。
五、多样化的阅读体验除了传统的纸质书籍,我们还可以尝试其他形式的小说阅读。
如今,电子书和有声书的兴起,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通过电子书,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而有声书可以带来更加生动的阅读体验。
多样化的阅读体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和欣赏小说。
通过以上几种方式,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小说阅读与鉴赏能力。
阅读小说不仅仅是消遣娱乐,更是一种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和理解。
通过深入阅读和思考,我们可以感受到小说给予我们的思想冲击和感情共鸣,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鉴赏小说的表达技巧(含语言)
![鉴赏小说的表达技巧(含语言)](https://img.taocdn.com/s3/m/dbcada9dc5da50e2534d7f25.png)
随后他解开我的衣服,紧握着我的一只手腕,在我胸部一阵 乱敲;又把脑门儿贴到我的身上。最后他坐了下来,开了一个处 方,然后把它叠起来递给我。我接了过来,随手揣进衣兜里,走 了出去。
我径直来到一家最近的药店,药剂师看了看处方,又将它退 了回来。
他说他不收这种处方。 “你不是药剂师吗?”我问。
(2)明确这种表达方式在文中表现了什么内容; (3)结合语境加以说明这种表达方式有何作用、好处或效 果。
二、结构方式 小说的结构指小说布局谋篇的技巧,指开头结尾是否各有特
色;结构是否严谨、完整、匀称。 例3 (2012·江西)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报复 (法)雨果·克里兹 (文本详见“合作探究课时1”例3) 题目:简析小说结尾的特点和艺术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 (2011·浙江)阅读《第9车厢》,完成文后题目。
第9车厢 (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 (文本详见“合作探究课时3”课堂训练1) 题目: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开头是“我”,结尾两段也是“我”,只有中间 主体部分用的是第三人称。表达效果根据人称不同而不同。第三 人称的特点是更客观,表达更自由。
伏笔,是在文章的故事发生前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做出 某种暗示性的铺排,穿插的情节为后文出现的情节做前兆,当事 情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再予以“响应”的写作技巧。伏笔是文章 峰回路转、达到情节高潮的精彩揭示。好的伏笔能起到暗示、点 题、沟通文章内部联系、逆转人物关系等作用,使文理通顺、合 情合理,往往能让人产生会心一笑、心灵共鸣或意外感悟等阅读 惊喜;同时能使文章出色生辉,具有独特魅力。例如,《社戏》 里,月下航行时,鲁迅写到了碧绿的豆麦苗,为后文看戏归来偷 豆吃埋下伏笔。《项链》文中有三处为文末说项链是假的埋下的 伏笔。
小说鉴赏“五角度”
![小说鉴赏“五角度”](https://img.taocdn.com/s3/m/09e35d7abd64783e09122b91.png)
角度三:分析环境描写
在小说中,环境是烘托人物形象、展示事件发生背景的要素。 鉴赏小说的环境描写,不能不注意理解环境与人物的关系,必须 努力发觉它深刻的思想意义。社会环境是事件发生和人物活动的 社会条件,是人物性格形成、发展的土壤。自然环境描写可以渲 染故事气氛、烘托人物形象,给读者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小说阅读方法
鉴赏小说五角度
角度一:梳理故事情节
情节是小说中事件发展的过程,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在小 说中起到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等作用。所以在阅读小说 时,分析作品的层次,理清情节的设置与发展,既是小说的一个 考查点,也是阅读时的突破口。
Hale Waihona Puke 角度二: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是读懂小说的关键。小说主要通过鲜明而独特 的人物形象来打动读者,感染读者。作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进 行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来塑造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 象。我们在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时,要准确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 感受作者倾注在人物上的感情,同时要注意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 的关系。
角度四:领悟小说主题
小说往往是生活内容的高度浓缩,常常以小事件或平常现象 反映大主题或深刻的道理。所以阅读时,必须透过情节、人物和 事件,概括出文章的大主题。
角度五:鉴赏语言技巧
鉴赏语言包括鉴赏主人公语言和作者语言,还有作品中的修 辞和句式等方面的特点。质量上乘的作品,离不开精妙的写作技 巧,这是因为写作技巧是作家驾驭文学作品,运用多种艺术手法 来构思文学作品、塑造文学形象时所表现出的熟练而又独具特色 的艺术才能。
(完整版)小说鉴赏的一般方法
![(完整版)小说鉴赏的一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2465d0a83d049649b6658e3.png)
小说鉴赏的一般方法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一、理清情节线索小说的主题思想需要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有的小说甚至有多条线索多种矛盾相互交错,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必须理清作品的线索和情节。
分析情节,要善于把握故事发生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四个环节,并能概括各部分的要义,为提炼主题思想做准备。
同时,我们还须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活动,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
要分析情节,就要抓线索,情节的发展离不开线索的贯穿。
有时故事情节比较复杂的小说还会有两条线索,如鲁迅的《药》就设置了两条情节线索。
文章可以以事物为线索,也可以以感情或心理活动为线索。
如巴金的《灯》开头是“窒闷”,中间有“心渐渐安定”“呼吸也畅快了许多”,结尾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抓住了这些,文章的情节和思路就得到了整体把握。
其次抓时空变化(或情节发展脉络)。
例如阅读鲁迅的《祝福》,抓住祥林嫂几次来鲁镇的不同时空及其肖像言行的变化,就可以较准确地把握全文的情节和思路,进而把握祥林嫂被封建礼教一步步摧垮的深刻主题。
当然,与分析情节有关的还要看选材、组材是否典型合理,文章结构是否完整,过渡照应是否自然恰切等。
二、分析人物性格人物指的是小说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他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更确切地说是作品的主要构成部分。
因为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
所以,要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就要认真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等,从而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出各色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通过对小说的整体阅读,能对各色人物做出自己客观公正的评价,进而准确把握作品的内涵。
小说鉴赏方法
![小说鉴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f6c11eca0116c175e0e4812.png)
小说鉴赏方法小说: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刻画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形象,从而反映深层的社会或人生问题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小说:一种以很小的篇幅,反映生活中极短时间内发生的较单一的事件的文学体裁。
注意环境描写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可分为: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不仅包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背景、人物的生活环境、场所,而且主要是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人际环境、人情环境、风俗环境。
它是影响和促进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因素,能够提供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性格。
自然环境描写交待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往往起到渲染气氛和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
因此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也要分析环境,要连带写景的部分一起分析。
⒈环境分类及作用.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的环境描写跟人物的塑造与表现主旨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阅读中始终把环境、情节和人物联系起来,才能把握小说创作的真谛。
(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作用: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
(社会环境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③反映社会深层问题,揭示主题。
(2)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作用:①表现人物独特审美价值或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②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烘托人物思想情感,为后边刻画人物性格作铺垫。
景物组合,营造意境。
③推动情节线索发展;④象征和暗示文章主题。
(社会环境。
)※环境描写位于小说开头时,作用一般是暗示人物生活的社会环境;环境描写位于小说结尾时,作用一般是深化作品主旨;环境描写位于小说中间时,作用一般是推动情节发展;但是无论环境描写位于小说的何种位置,它们共有的作用一般是渲染故事气氛、烘托人物形象。
2、常见命题方式:①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自然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②联系全文,简析社会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③简要分析某段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什么样的心情。
小说鉴赏方法
![小说鉴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bb9e9394b35eefdc8d33381.png)
小说的鉴赏方法一原则1知人论世:了解作家的性格、生平,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目的,才能准确把握文学作品。
2以意逆志:通过作品的文辞,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原意。
3关注局部,顾及整体。
二具体方法1思路:读懂全文→提炼中心大意(人、事、情、理)→认真读题干,明确思路→答题扣词题干中的关键词→尽量要点齐全(分值)2立意或中心思想:总结中心:本文通过记叙(描写)......事(起因+经过+结果)/物/景,揭示了......的道理,歌颂/鞭挞了......的品质/现象,表现了我......之情。
三小说的鉴赏一)小说:具有的形象性、典型性,表现在以人物刻画为中心的情节展开和环境描写。
二)基本原理和方法1抓住人物形象做具体剖析①分析人物性格是鉴赏小说的关键。
从塑造人物的方法入手:肖像(姿态、神情、服饰)、心理、行动和语言等。
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提示人物思想性格特征。
②理解环境(自然、社会)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表现作者情感,为刻画人物性格服务。
2把握作品的情节和结构:主要从结构、人物及人物关系、主题、时代背景等方面把握。
3深挖作品主题4品鉴小说的语言特色三)基本途径与方法1人物鉴赏: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
因而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
A表现人物的手法:⑴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心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如概括介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
⑵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
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情节发展中展现人物性格特征;环境描写衬托或烘托。
B形象刻画基本技巧——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与作用⑴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⑵语言描写: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体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
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小说鉴赏方法总结
![小说鉴赏方法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a0c94bd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2e.png)
5.平叙——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的事物发展过程 的方式,使头绪清楚,叙述的有条不紊, 照应得体。
6.节奏——情节的进展张弛有度,波澜起伏。 7.突转——情节的突然转折。事件的结局、人物的
命运由此改变,形成“柳暗花明”的效果。 8.巧合——推动情节;激发矛盾,体现人物性格;
凸显主题。 9.悬念——引起读者的好奇和兴趣,为高潮蓄势。 10.铺垫伏笔——内容含蓄,使结构严密、紧凑,使
(三)线索的作用? 线索的作用主要有:推动情节发展、揭示小说主题。
1. 开门见山式 2. 由故事、人物、事件等引出式 3. 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和
散文的笔法引出式 原则:开篇内容与中心论点有关联,
不能脱节。
一、论据的特点。
真实、典型、概括、深刻。
☻二、论据的分类。
1.理论论据。(名言)(引用贴切) 2.事实论据。(举例)(简洁概括) 3.道理论据。(说理)(充分深刻)
特点。
4.分析并体验作者如何驾驭三种论据的?☻
实践: 以“嚼得草根,百事可为”为题目,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议
道理论据(为什么、是什么 )
论
提点中心
文 分析问题
结 构 提
事实论据(正)/ (反) 理论论据(名言警句)
纲
道理论据(为什么、是什么)
提点中心
解决问题 — 怎么办
回扣、升华中心
提出问题—中心论点
分论点一 事实论据(正 / 反) 为什么 理论论据(名言警句)
议 论
是什么 道理论据(为什么/是什么)
下文的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清理之中, 不至于产生突兀之感。
(一)线索是什么? (二)线索的特点?
●答题步骤:
小说的文学鉴赏
![小说的文学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3bf87dc989eb172ded63b7e4.png)
小说的文学鉴赏
鉴赏小说的技巧可以从人物、环境、情节“三要素”入手。
就人物来说,可重点分析人物性格是否丰富、性格发展是否符合生活逻辑、塑造人物的具体方法是否有新意。
就环境来说,可重点分析其描写是否具有典型意义,特别是社会环境的描写是否抓住了一定社会的本质特点,并富有个性;环境描写与人物塑造是否完全和谐,具体方法是不得当等。
就情节来说,“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是对一般小说的要求,除此之外,还要看情节的丰富性、细节的真实性,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结构是否严密;小说线索是否做到了明暗呼应、浑然天成;情节的发展与人物性格成长是否互为表里,是否可以成为“人物性格成长的历史”。
就叙述手法来说,倒叙、插叙等是否自然圆熟,既使“故事”波澜起伏,又穿孔了人物个性,等等。
另外,小说还大量使用对比、烘托、抑扬、虚实等手法,需要我们细细领会。
小说鉴赏技巧
![小说鉴赏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4c1cd80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17.png)
小说鉴赏技巧小说是文学创作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传达作家的思想和情感。
学会运用鉴赏技巧,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小说,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几种小说鉴赏技巧。
一、情节分析情节是小说的骨架,是故事的核心。
通过对情节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发展脉络和主题。
首先要确立故事的起点、转折点和高潮,明确人物的目标和冲突。
在分析情节的同时,要留意作者使用的叙事手法、时间顺序和心理描写等,这些都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故事的内涵。
二、人物塑造人物是小说的灵魂,是故事的推动力。
通过对人物的塑造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故事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
关注人物的性格特点、言行举止,以及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等,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成长轨迹。
此外,还要注意作者通过人物形象所传递的思想,这对于理解小说的意义和价值非常重要。
三、语言风格语言是小说的工具,通过对语言风格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欣赏作家的文字表达和艺术追求。
要注意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文体特点和字词运用等,这些都能影响到小说的表达效果和阅读体验。
既要关注语言的美感,又要关注语言与故事主题的统一性,只有综合考虑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义。
四、历史背景小说与时代紧密相连,了解小说背后的历史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义和文化内涵。
要关注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等,这些都能影响到作者的创作动机和思想取向。
在阅读时,可以通过背景知识的补充,更加准确地理解作品的时代特征和作者所表达的价值观。
五、主题探讨每个小说都有其独特的主题,通过对主题的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深层思想和审美追求。
要关注作品中隐藏的意象、象征和隐喻等,这些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主题和内涵。
同时,还要思考作品在社会和人生层面上所提出的问题,对作品做出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六、跨文化阅读小说是一个具有广泛传播和多样性的文学形式,通过跨文化阅读可以更好地开拓视野,培养比较分析的能力。
方法指导:如何鉴赏小说
![方法指导:如何鉴赏小说](https://img.taocdn.com/s3/m/893e04c926fff705cc170a31.png)
如何鉴赏小说1.品味小说的语言(1)由叙述语言确定小说的情感基调。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鲁迅这样开始祥林嫂悲剧故事的讲述。
这是一个肯定陈述句,叙述故事发生的背景这句话显得别扭、生硬,读起来拗口,听起来似乎也没有什么实在的信息,但实际上蕴含了丰富的内容。
“旧历的年底”,不是辛亥革命后确定使用的公历的年底,从语义表层看,“旧历的”指称语义是“传统的”、“历史的”;“毕竟最像”,作为逻辑联系语,在这里具有强调的意味,联系作品和外部语境理解,它强调年终大典深深地浸淫着、厚厚地积淀着中国古老文化的传统和习俗,指向中国深邃复杂的历史背景。
因其深厚,更加顽固;因其久远,牢如坚冰。
鲁迅的这句话以违反规则的形式流露出沉重的忧思,给充满喜庆气象的现实世界蒙上了一层冷峭深沉的灰色,故事的情感的基调也因之悄然确定下来。
(2)由叙述语言揭示人物性格、社会主题。
《祝福》一开头便讲述到鲁四老爷。
这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叙述者“我”讲道:“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过后说我‘胖了’,说‘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
”这段叙述是平实的,叙述者介绍了鲁四的身份,通过其言行的概述,反映出人物的立场和政治态度。
“监生”在清王朝是凭祖先“功业”或捐钱取得的,可见鲁四并非货真价实的“科班”出身;“讲理学”暗示了人物维护封建道统,注重封建礼教的道德观念;“大骂其新党”更暴露了他维护封建统治的顽固政治立场。
联系后文对鲁四书房的描写,那“脱落”的对联,“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摆在案头的《近思录集注》和《四书衬》,一个不学无术信奉宋明理学的、没落腐朽的乡村地主的形象便鲜明地呈现出来了。
最有趣最深刻的是这里插人的一段叙述者的评议:“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骂的还是康有为。
”这是一个表认知行为的单句,宾语是一个复勾结构形式。
话语字面的指称语义是清晰的,骂的是康有为。
之所以骂康有为,是因为康有为是戊戌变法中改良派的领袖,有违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思想。
怎样鉴赏小说(全方位分析)
![怎样鉴赏小说(全方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20d0f45ef7ba0d4a733bcb.png)
怎样鉴赏小说一高考中小说鉴赏什么1.鉴赏人物形象(1)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来把握人物;(2)从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来分析人物;(3)从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来理解人物;(4)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对人物作面面观。
2.鉴赏故事情节(1)找出线索,理清情节的来龙去脉;(2)由事见人,看情节发展如何为人物塑造服务;(3)见微知著,从场面和细节分析情节对表现主题的意义;(4)赏析技巧,注意发现作者组织情节的艺术匠心。
3 鉴赏环境描写(1)分析环境对主题思想的暗示;(2)分析环境对人物形象的烘托;(3)分析环境对小说氛围的创造;(4)分析环境对小说情节的推动。
4.鉴赏语言(1)注意鉴赏人物语言的个性特色;(2)注意鉴赏作者运用语言的风格;(3)注意从作品实际出发对语言进行具体分析。
5.主题的鉴赏(1)从作者背景看主题;(2)从人物塑造看主题;(3)从情节发展看主题;(4)从语言的情感色彩看主题;(5)从整体倾向看主题。
二小说的基本常识近几年现代代阅读在第Ⅱ卷文学作品阅读以散文为主,但也时常考小说阅读,侧重考查理解、判断、推断、想象能力。
从选文来看,更趋于考查文化内涵深、体现历史沉淀和寓含哲理性、教育性的散文或小说。
小说属于文学作品,其文学特征最为明显,也最体现《考试大纲》中的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一) 小说的基本常识1、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2、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包括:语言描写、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
3、小说中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4、小说的叙述方式包括顺叙、倒叙、插叙等。
(二)小说的特点1、完整的故事情节2、鲜明的人物形象3、典型的环境4、深刻的主题5、精巧的构思(三)高考命题要点1.把握故事情节2.揣摩人物形象3.注意环境描写4.概括主题内容5.品味语言特色 6.分析写作技巧三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第一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一)关于文学作品的形象1.优秀的小说和戏剧文学作品大都着力于刻画人物,创造典型的人物形象。
(完整版)小说鉴赏的一般方法
![(完整版)小说鉴赏的一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08e1cb579563c1ec5da71f0.png)
小说鉴赏的一般方法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一、理清情节线索小说的主题思想需要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有的小说甚至有多条线索多种矛盾相互交错,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必须理清作品的线索和情节。
分析情节,要善于把握故事发生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四个环节,并能概括各部分的要义,为提炼主题思想做准备。
同时,我们还须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活动,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
要分析情节,就要抓线索,情节的发展离不开线索的贯穿。
有时故事情节比较复杂的小说还会有两条线索,如鲁迅的《药》就设置了两条情节线索。
文章可以以事物为线索,也可以以感情或心理活动为线索。
如巴金的《灯》开头是“窒闷” ,中间有“心渐渐安定”“呼吸也畅快了许多” ,结尾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 ,抓住了这些,文章的情节和思路就得到了整体把握。
其次抓时空变化(或情节发展脉络)。
例如阅读鲁迅的《祝福》,抓住祥林嫂几次来鲁镇的不同时空及其肖像言行的变化,就可以较准确地把握全文的情节和思路,进而把握祥林嫂被封建礼教一步步摧垮的深刻主题。
当然,与分析情节有关的还要看选材、组材是否典型合理,文章结构是否完整,过渡照应是否自然恰切等。
二、分析人物性格人物指的是小说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他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更确切地说是作品的主要构成部分。
因为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
所以,要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就要认真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等,从而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出各色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通过对小说的整体阅读,能对各色人物做出自己客观公正的评价,进而准确把握作品的内涵。
如何鉴赏小小说 (精选范文)
![如何鉴赏小小说 (精选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19f7a0314791711cc7917a7.png)
如何鉴赏小小说一、了解背景阅读鉴赏小小说,首先考虑的一点就是事件发生的背景,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是小说结构的重要元素,它决定着情节纵向延伸和横向扩展的幅度。
环境越单纯、集中,情节展示的幅度愈小。
在小小说中,场面以单一为主,场面的自然或社会内容大都简明扼要,不充分展开。
它把生活事件浓缩在时空座标的某一特定点上,进行点式反映。
阅读鉴赏时,应从点到面,从小处看到大问题。
如台湾作家陈启佑的《永远的蝴蝶》,小说以雨开篇,并以雨贯穿全文,环境描写,篇幅虽小,作用可不小。
首先,雨是不幸和灾难发生的原因;其次,雨又是泪水和痛苦的象征;同时,雨还造成了笼罩全文的阴冷氛围。
了解背景还包括小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一个优秀的作家,他的心永远是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的,他随时受到当时社会气候的影响,并用饱蘸感情的笔把它传达出来。
所以阅读鉴赏小小说,了解创作背景也是很重要的。
二、理清情节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
小小说是以某一行为或动作作为情节的主体。
尽管,人物动作或行动片断也是在一个矛盾冲突中表现出来的,但矛盾的前因后果,由开端、发展到高潮、结局的过程都可以不作套体性显示。
如白小易的《大仙》尽管小说只叙述了大仙到班老板厂考察这样一件事,可情节是一波三折,发人深省。
文章先写老班介绍产品,他说不懂,老班疑窦顿生,是一层;又写他不听秘书汇报,去厂区遛达,老班觉得有点门儿,是一转;作家不看车间,看王八,老班脸都绿了,又是一转;结果,作家的文章让老班的企业红火起来,结尾出人意外。
可见,阅读小小说,既要紧紧抓住人物某个动作或某个事件,同时,也要注意小说情节的曲折跌宕。
三、感知形象小小说不仅人物少,而且在人物的表现上通过人物某一动作或行动片断,“闪现”人物性格、心理、情感、情绪、思想、意识和人物命运的某一点细微特征。
运用特写,显示人物的微部、使其充分“曝光”,给读者留下一个鲜明突出的印象,于细微处见精神。
小说鉴赏评论的方法步骤
![小说鉴赏评论的方法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076a46cd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77.png)
小说鉴赏评论的方法步骤1运用线索理情节梳理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第一步。
作者在创作小说时,为求叙述突出要旨,故事情节完整统一,选取一个贯穿全文始终的东西,这就是线索。
如《党费》中的“一篮成菜”《项链》中的“项链”。
有时为了主题需要,单线不足,作者便采用双线或多线。
如《药》中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华老栓为儿子买药治病,暗线夏瑜英勇就义。
理清故事情节,是讲好小说的基础。
如讲解小小说《项链》时,弄清作者以“项链”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偿还项链债务,发现项链是假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讲《林黛玉进贾府》梳理情节,以林依玉的行踪为线索,通过她的所见所闻,集中介绍迎春三姐姝等,重点介绍贾母、王熙凤、贾宝玉重要人物:;贾母院、荣禧堂、贾政院等典型环境,让学生对贾府有个初步了解。
只有理清了故事情节,才能分析人物形象。
2注意方法析人物型透典型的人物是小说艺术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分析人物形象是讲解小说的第二步。
说起小说,首先谈论的是人物。
提到《三国演义》自然会想到诸葛亮、曹操,谈论《红楼梦》当然会想到贾宝玉、林黛玉。
如何去分析小说中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呢?应注意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所运用的方法,要从语言、心理、行动、细节等方面入手,具体要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要分析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结合作者三次描写祥林嫂的“眼睛”:第一次“只是l顺着眼”?第二次“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第三次“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这兰次对其眼睛具体细致的描写,反映了样林嫂的不幸遭遇和经受丧夫失子的沉重打击而她那句单调而重复的话“我真傻,真的,我单知……”及她有意无意接近与阿毛同岁孩子的举动,反映了遭受丧子的沉痛打击而造成的呆滞麻木的精神状态和想寻找一点精神寄托所真实心理,这样就能全面分析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了3结合人物讲环境小说既是时间的艺术,又空间的艺术,空间就是环境,它是形成人物性格驱使人物行动的特定因素,讲解小说的环境一般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方面入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鉴赏优秀的小说,无论长短,每篇都是一个精美的世界。
鉴赏,就是在这个世界中,读者的心灵和作家的心灵的交流。
通过长期的鉴赏,我们可以从中获得阅历、知识、才华、情趣,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开阔、充实、美好。
正因为这样,小说鉴赏在语文教学和各级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小说解析1、小说释义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特点主要有三点:第一,以塑造人物形象为反映或表现生活的主要手段;第二,有较完整、生动的情节;第三,有具体的、典型的环境描写。
因此,人物、情节和环境被称为“小说的三要素”。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时,某大学举办了一次超短故事比赛,并要求内容要涉及宗教、王室、性和神秘。
获得比赛第一名的某大学生写的故事是:“我的上帝,女王怀孕了,谁干的?”当时,女王未婚,但女王却夸奖了此文的作者。
美国科幻小说家蒂支·布朗曾写出过一篇只有25个字的科幻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2、小说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小说可分为不同的种类:按照篇幅及容量分为长篇(如《红楼梦》)、中篇(如《阿Q正传》)、短篇(如《最后一课》)以及微型小说(如《德军剩下来的东西》);按照写作体制分为章回体(如《三国演义》)、日记体(如《莎菲女士的日记》)、书信体(如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自传体(如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按照小说内容分为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学幻想小说、公案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传奇小说等等;按照语言形式分为文言小说(如《促织》)、白话小说(如《祝福》)。
3、小说的历史(古代小说)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1)上古到先秦两汉,这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酝酿和萌生时期。
主要是先秦的“寓言”。
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等。
(2)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怪”(谈神说鬼)、“志人”(记录名人轶事)小说,合称为“笔记小说”。
这一时期,我国的小说初具规模。
主要作品有干宝的《搜神记》和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3)唐代出现了唐代传奇。
唐代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
著名传奇有:李朝威的《柳毅传》,白行简的《李娃传》。
《柳毅传》讲的是落第书生柳毅替遭受婚姻折磨的洞庭龙女传书,使她获得解放,后历经坎坷,俩人终成眷属的浪漫故事。
人物描写是这部小说最成功的地方。
柳毅的正义、龙女的深情、钱塘君烈火般的个性,都刻画得十分鲜明。
它用幻想反映现实的手法,对后代文学影响很大。
《李娃传》通过妓女李娃与荥阳公之子这对地位悬殊的恋人历经风雨,终于获得幸福的故事描写,批判了封建门阀观念,歌颂了郎才女貌的爱情标准。
小说人物形象丰满,情节曲折,笔法清丽。
(4)宋代出现了白话小说——“话本”(话本是讲故事的人用的故事底本)。
至此,才以小说作为故事性文体的专称。
话本的出现是“小说史上一大变迁”,它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代表作有《碾玉观音》、《错斩崔宁》。
(5)明代出现了“拟话本”,即明代文人模仿话本的体制、形式进行创作的小说。
话本的大量刊行,逐渐引起文人注意,他们由对话本的编辑、加工,进而模拟话本写作,这就出现了主要供案头阅读的文人模拟的话本,通常称之为拟话本。
冯梦龙在宋元话本和明代拟话本的基础上,加工编成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短篇小说集,简称“三言”。
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两个拟话本集子,简称“二拍”。
“三言”和“二拍”代表了明代短篇小说的成就。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篇话本小说描写京师名姬杜十娘的爱情悲剧,着重刻画了杜十娘、李甲和孙富几个人物的形象,个性鲜明,语言生动而富有活力。
《卖油郎独占花魁》在描述感情如何成为美好婚姻之基础的同时,还突出了妇女维护人格尊严的要求。
花魁娘子莘瑶琴作为一个名妓,周旋于公子王孙之间,在奢华的生活中感受到的却是人格的屈辱;而在卖油小商人秦重那里,她才得到近于痴情的爱和无微不至的体贴。
这使得她终于摆脱了对秦重的身份地位的偏见,而宁愿跟随他去过一种相濡以沫的朴实生活。
(6)明、清出现了章回小说。
这一时期,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到顶峰,产生了一批伟大不朽的名著。
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
我国古代小说的特点:(1)注意人物行动、语言和细节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形象。
(2)情节曲折,故事完整。
(3)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化。
(4)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
二、小说鉴赏1、人物人物是小说最重要的一个因素,这是几乎所有小说理论家的共识。
虽然并不是没有例外,比如在寓言小说或某些带有突出的实验性特征的小说文本中,人物的重要性相对来说会小得多,但就整体而言,成功的人物塑造仍然是大多数伟大的小说家们卓越成就的标志之一。
我们的阅读经验也能够证明这一点。
事实上,一般的小说读者读过一个小说文本之后,也许很难详细地复述出小说的故事情节,很难记住小说对某个场面的生动描写,他甚至可能不去注意小说的主题意义,但大多数人却都会记住小说刻画的人物,比如阿Q,比如贾宝玉,林黛玉,比如张飞、关公、诸葛亮,比如老葛朗台,安娜·卡列妮娜……等等,只要谈到我们读过的相应的小说文本,首先被我们想起的往往就是这些人物。
而且,他们甚至以他们具有的某些鲜明的特征而“活”在我们的日常言语之中,被我们用作“典故”,来指代生活中类似的人、事。
小说中人物描写的技巧是鉴赏小说的重要内容,要正确的把握小说的人物描写技巧及其重要作用,应先了解人物描写技巧所涉及的具体方法,这其中主要有肖像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以及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把握了这些方法,才能分析好人物形象进而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小说的主题。
下面我们便结合小说,进行具体的探讨。
(1)肖像描写,即对人物外表、形态的描写。
小说中的人物要做到形象鲜明,就要对人物外貌、神态、身材、服饰等作一番具体的描绘。
我们不赞成好人永远是靓女俊男,眉清目秀,坏人永远是奇丑无比、青面獠牙的公式化、概念化的做法。
但人物外貌与内心也须有一致性,常言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果戈里也说:“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
”请看曹禺在剧本《日出》中对顾八奶奶的描写:穿一件花旗袍,镶着金边,颜色鲜艳夺目,紧紧的箍在她的身上。
走起路来小鲸鱼似的。
她脸上的皱纹很多,但是她用很厚的脂粉把这些深深的纹路遮藏着。
她总是兴高采烈的笑。
笑有种种好处,一则显得年轻些,二则以为自己笑的时候很美,三则那耀眼的金牙只有在笑的当儿才完全地显露出来。
她的眉毛像一条线,耳朵上悬着珠光宝气的钻石耳环……“穿鲜艳夺目的花旗袍、镶金边、涂脂抹粉”是为了表现她的老来俏,“小鲸鱼”的比喻是为了表现她的胖,圆鼓囵墩。
“猛劲地笑好把金牙露出来”是为了表现她的俗,镶金牙在当时也是一种时尚。
作者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个自作多情、俗不可耐的胖女人的形象。
用以表现那种打情骂俏、吃喝玩乐的奢侈糜烂的生活。
《红楼梦》“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
”汉乐府诗《陌上桑》描写采桑女罗敷: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俏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作者不从罗敷本身实写她的美貌,只从旁观者的神态动作中加以烘托,表现罗敷美到了极点。
再如:赵树理的小说《小二黑结婚》中写小芹和小二黑。
小芹今年十八了,村里的轻薄人说,比她娘年轻时好得多。
年轻小伙子们,有事没事,总想跟小芹说句话。
小芹去洗衣服,马上青年们也都去洗;小芹上树采野菜,马上青年们也都去采。
说到小二黑的漂亮,那不仅在刘家峤有名,每年正月扮故事,不论去到那一村,妇女们的眼睛都跟着他转。
对这两上年青人的美貌,作者并没有直接出面加以描写,而是通过周围人的反映,侧面地加以表现,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2)行动描写,即对人物行为、动作的描写。
人的行为完全受其思想、意识的制约,因此写了人物的行动,也就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请看小说《守财奴》中对葛朗台的一段描写:一看见丈夫瞪着金子的眼光,葛朗台太太便叫起来:“上帝呀,救救我们!”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瞪着金子的眼光”写出了葛朗台一看见金子时那种贪婪、攫取的目光,而“一纵”“扑上”等动作,写出了已七十六岁高龄的葛朗台的敏捷、迅猛,看似与年龄不符,实则反映了他对金钱的痴迷、强烈的占有欲。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葛朗台的贪婪本质。
《鹿鼎记》公主一摆门闩,喝道:“有种的,快起身再打。
”呼的一声又是一闩打在他肩头。
韦小宝“啊”的一声,跳起身来。
公主挥闩横扫,掠他脚骨。
韦小宝侧身闪开,伸手去夺门闩,公主叫道:“来得好!”门闩挑起,猛闩他胸口,韦小宝向左避让,不料那门闩翻了过来,砰的一声,重重打中了他右颊。
韦小宝眼前金星乱冒,踉跄几步。
公主叫道:“你这绿林大盗,非得赶尽杀绝不可。
”门闩猛力横扫,韦小宝扑地倒了。
然后是“一闩又一闩”,竟似要把韦小宝当场打死,韦小宝不得已还击,又被公主诱以色相暗算:突然之间,韦小宝背心一阵剧痛,脚下被她一勾,附跌在地。
原来公主悄悄取出藏在小蛮靴中的短刀,冷不防的忽施偷袭,左足踏住他背脊,提刀在他左腿右腿各戳一刀,笑道:“痛得厉害么?你说‘还好’,那么再多戳几刀。
”(韦小宝)身子甫动,屁股上又吃了一刀。
接着“火烧藤甲兵”;又割得韦小宝全身是伤口,往伤口内撒盐;后又要挖眼珠。
韦小宝被逼得走投无路,情急之下奋力屈膝撞向公主胸口,“公主身子一晃,软软摔倒”,韦小宝将她痛殴一顿:(韦小宝)伸手拍拍两个耳光,当胸一拳,右足横扫,公主又即跌倒。
他跳将上去,倒骑在她背上,双拳便如擂骨,往她腿上、背上、屁股用力打去,叫道:“死小娘,臭小娘,婊子生的鬼丫头,老子打死了你。
”大致数一下,这一节用“打”字至少有三四十处,其它“掠”、“夺”、“挑”、“戳”、“扫”、“滚”、“闪”、“挡”、“跃”、“扑”、“勾”、“跌”、“扭”、“撞”、“踢”、“割”等等凡人能有的动作全都毫不客气地用上了。
这一段相打把建宁公主野蛮残忍的个性和一对冤家初会“不打不相识”的希奇缘分刻画得生龙活现。
两人的拳脚交接和口舌之争无不惟妙。
(3)细节描写:即对人物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或对细微事件的描写。
细节描写虽然“细小”,但一个典型的细节描写的作用,往往超过一大篇笼统的叙述。
请看:鲁迅小说《药》中华老栓买药前的一段描写: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便点上灯笼,吹熄灯盏,走向里屋去了。
老栓的洋钱来之不易,平时节俭度日,“抖抖”装入衣袋不算,还要在外面“按”上两下,以证实这洋钱确实可靠地放进了衣袋才安心,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了这位贫穷、俭朴而又谨慎的老人形象,也表现了他的愚昧——他深信人血馒头可以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