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

合集下载

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

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

编号:AQ-CS-05014( 安全常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First aid measures for heatstroke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备注:安全是指没有受到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

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危害的隐患, 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伏天将至,国内大多部分地区都已进入桑拿天。

医院数据显示,中暑病人开始上升。

对于中暑病如何施救是我们大多数人还没有掌握的。

以下就来说中暑急救法。

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1、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甘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2、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

有条件的也可用降温毯给予降温。

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3、补水: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

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4、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

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5、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

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夏季炎热易中暑如何预防与现场急救?当人们在夏季长时间受到强烈阳光的照射,或停留在闷热潮湿的环境中,以及在炎热的天气里长途行走过度疲劳等情况下,均容易导致中暑的发生。

高温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有哪些

高温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有哪些

高温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有哪些身边有人中暑后,怎么采取正确的现场急救措施,帮助高温中暑的人缓解过来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仅供参考。

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中暑现场急救措施:1、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甘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中暑现场急救措施:2、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

有条件的也可用降温毯给予降温。

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中暑现场急救措施:3、补水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

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中暑现场急救措施:4、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

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中暑现场急救措施:5、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

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中暑以后我们一定要及时的做好相关的急救措施,大家现在是否对于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怎么进行的问题都已经了解了呢,希望上文内容的介绍可以给您带来了一定的帮助,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对于中暑这个疾病的发生是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以免受到了这个疾病的侵害。

中暑需留意四大禁忌1、忌大量饮水中暑的人应该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

切忌狂饮不止。

因为,大量饮水不但会冲淡胃液,进而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排汗亢进。

结果会造成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严重者可以促使热痉挛的发生。

2、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中暑的人大多属于脾胃虚弱,如果大量吃进生冷瓜果、寒性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使脾胃运动无力,寒湿内滞,严重者则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

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

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

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中暑是指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身体无法有效散热而导致的疾病。

中暑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危及生命,因此在现场及时采取急救措施非常重要。

以下是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1. 将患者移至阴凉处:首先,将中暑患者迅速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以避免进一步受热。

可以选择树荫下或室内空调房间等地方。

2. 保持患者体温:轻度中暑患者可以用湿毛巾擦拭额头、颈部和手腕等处,以帮助散热。

对于重度中暑患者,可以使用冰块或冷水浸泡的毛巾敷在患者的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等大动脉附近,以加速散热。

3. 补充水分:中暑患者因大量出汗,体内水分严重流失,应及时补充水分。

可以给患者口服含电解质的饮料,如运动饮料或盐水。

但要避免给患者饮用过冷的饮料,以免引起胃肠不适。

4. 降低体温:对于重度中暑患者,可以使用冷水浸泡的湿毛巾或冰块敷在患者的腋窝、颈部和腹股沟等处,以帮助降低体温。

同时,可以用冷水轻轻擦拭患者的身体表面,但避免使用过冷的水。

5. 保持通风:确保中暑患者周围的空气流通,可以打开窗户或使用风扇等工具增加空气流动,以帮助散热。

6. 监测患者症状:密切观察中暑患者的症状变化,如体温、意识状态、呼吸等,及时调整急救措施。

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等严重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进行心肺复苏等紧急处理。

7. 避免剧烈运动:在高温环境下,尽量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身体过度热量产生。

如果必须进行体力活动,应选择清晨或傍晚等温度较低的时段,并注意适当休息和补充水分。

8. 预防中暑:除了急救措施外,预防中暑也非常重要。

在高温天气中,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选择适当的防晒措施,如戴帽子、涂抹防晒霜等。

同时,要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在封闭空间中长时间停留。

以上是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和急救知识进行处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如果您遇到紧急情况,请及时拨打当地急救电话或就近就医。

高温中暑应急处置预案精选通用8篇

高温中暑应急处置预案精选通用8篇

高温中暑应急处置预案精选通用8篇高温中暑应急处置预案精选(通用8篇)高温中暑应急处置预案精选精选篇1现正值夏季高温及台汛期时期,高温天气期间,由于工人体质不同,容易造成中暑、晕倒等事故,以及台汛期到来,经常会遇到大风、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将可能对施工现场的防洪排水情况、施工用电、大型起重机械的施工和外架防护造成安全事故,为了防止以上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人农民的身体健康、不断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特制订本安全生产预案。

一、管理目标及组织机构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摄氏度为“高温日”,连续5天以上“高温日”称作“持续高温”。

气温过高,人的胃肠功能因受暑热刺激,其功能就会相对减弱,容易发生头重倦怠、胸脘郁闷、食欲不振等不适,甚至引起中暑,伤害健康。

针对高温、潮湿、闷热的天气,为保障现场施工工人的人身健康,特编制本防暑降温办法,保证工程能够安全顺利的施工。

本项目部各级人员要把夏季(防暑降温)安全生产工作列入当前工作的重要内容。

增强职工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确保职工安全健康和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组织机构二、防暑降温具体措施1)、高温作业工人应进行就业前(包括新工人、临时工)和入暑前的健康检查登记。

凡有心、肺、血管器质性疾病、持久性高血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性肺结核、肝脏疾病、肾脏病、肥胖病、贫血及急性的传染病后身体衰弱、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者,均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露天作业场所,适当调整工作时间,尽量设法使工人避开强烈的太阳辐射热,尽量做到合理安排劳动时间。

现正在围护桩施工期间,钢筋工及桩基施工人员需要长时间在露天场地操作,因此要及时调整工作时间,上午可以安排在6:30~10:30时间施工,下午安排在15:00~19:00时间施工,从而可以避免在太阳辐射最热的时间段施工。

若在浇筑混凝土时,可以安排人员轮流施工,以避免工人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状态下作业。

中暑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中暑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中暑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中暑是由于机体在高温环境中暴露时间过长,致使机体散热不良,内外环境温差增大,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受损而引起的疾病。

中暑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诊情况,若不及时处理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应急处置中暑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中暑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一、现场评估与处置1.现场安全评估:评估环境是否安全,检查患者是否处于危险区域,确保自身安全。

2.保护现场:将中暑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遮挡过于强烈的阳光直射。

3.快速评估病情:检查患者的意识、呼吸、脉搏、皮肤状况等基本生命体征。

4.保持呼吸道通畅:若患者意识不清或存在呼吸困难,应及时采取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

5.患者安全体位:将患者放置在侧躺位,可防止吞咽舌根,减少胃内容物误吸。

二、急救处理1.降低体温:迅速采取降低体温的措施,如搬迁患者至阴凉通风处,脱去患者多余衣物,用湿毛巾覆盖患者头颈部以帮助散热。

2.给予冷却物品:用冷水或冰块敷在患者的额头、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等大血管区域,帮助降低体温。

3.口服补液:给予患者含有电解质的口服液体,以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脱水。

4.静脉输液补液:如果患者已经处于严重脱水状态,需要进行静脉输液补液。

5.监测体温:使用体温计监测患者体温变化,每隔一段时间测一次体温,及时评估疗效。

6.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脉搏、血压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三、预防与教育1.提高认识:加强对中暑的认识和了解,知道中暑的症状和预防措施。

2.避免高温环境:尽量避免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暴露,特别是在高温天气中,应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活动。

3.衣物透气:选择透气性好、材质轻薄的衣物,避免穿着过多或过厚的衣物。

4.多喝水:加强水分补充,每天至少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避免脱水。

5.饮食调理:适当增加新鲜蔬果摄入,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6.预防脱水:避免过量饮酒、咖啡等含咖啡因的饮料,以免增加体液流失。

7.合理作息: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或运动。

中暑现场急救措施

中暑现场急救措施

中暑现场急救措施伏天将至,国内大多部分地区都已进入桑拿天。

医院数据显示,中暑病人开始上升。

对于中暑病如何施救是我们大多数人还没有掌握的。

以下就来说中暑急救法。

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1、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甘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2、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

有条件的也可用降温毯给予降温。

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3、补水: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

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4、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

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5、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

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夏季炎热易中暑如何预防与现场急救?当人们在夏季长时间受到强烈阳光的照射,或停留在闷热潮湿的环境中,以及在炎热的天气里长途行走过度疲劳等情况下,均容易导致中暑的发生。

在上述条件下,一旦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晕、胸闷、恶心、全身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时,应想到这是中暑的先兆。

此时,要尽快离开高温潮湿的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坐下休息,喝些糖盐水或其他饮料,在两侧太阳穴擦些清凉油,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后多可恢复。

如果对中暑先兆中出现的症状未予以重视,继续停留在强烈阳光照射或高温潮湿的环境中,比如海滨浴场、蒸汽浴室或拥挤的汽车中,则会出现面色潮红,体温升高,皮肤发热,呕吐、眼前发黑甚至昏迷、抽搐等严重症状;若是在气温炎热的天气里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或大量运动,导致机体极度疲劳。

先兆中暑与轻度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

先兆中暑与轻度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

先兆中暑与轻度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夏天到啦,那太阳可真是火辣辣的呀!有时候不小心就可能会中暑呢。

咱今天就来说说先兆中暑与轻度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可都得好好听着哟!你想想看,要是大夏天的在外头溜达,突然觉得头晕乎乎的,浑身没劲儿,还出了好多汗,这可能就是先兆中暑啦!这时候可别不当回事儿呀!赶紧找个阴凉地儿躲一躲,就像那热锅上的蚂蚁得赶紧逃离火坑呀!然后呢,把衣服解开一些,让自己透透气,就好比给闷热的身体开个小窗户。

再拿点水,大口大口地喝下去,给身体降降温,补充补充水分,这水呀,就像是给干涸的土地下了一场及时雨。

要是已经到了轻度中暑,那可得更加重视啦!这时候可能会头疼得厉害,心跳也加快了呢。

咱就得像照顾生病的小孩子一样细心。

还是先把人挪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可不能让他继续在太阳下暴晒啦,那不是火上浇油嘛!接着呢,用湿毛巾或者冰袋啥的,给患者擦擦身体或者放在脖子、腋窝这些地方,帮着降降温,这就像是给发烧的人敷上了冷毛巾呀。

然后让患者平躺着,把脚稍微垫高一点,这样能让血液更好地流回大脑,脑袋就不会那么晕乎啦。

咱还可以给患者扇扇风呀,让他感觉就像是坐在凉爽的树下乘凉一样。

可别小看这扇风的动作,有时候小小的举动也能带来大大的舒适呢!再给患者喝点清凉含盐的饮料,补充补充盐分,这盐分就像是给身体这台大机器加了润滑油呀。

要是身边有藿香正气水之类的解暑药,那也赶紧给患者用上。

这药就像是消防员,能快速去扑灭中暑这场小火呀。

大家想想,如果自己或者身边的人中暑了,不赶紧采取这些措施,那得多难受呀!那后果可能不堪设想呢!所以呀,咱们都得把这些方法牢记在心,关键时候就能派上大用场啦!总之呢,遇到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咱可不能慌了神,要冷静地采取这些措施。

这就像是打一场小小的战斗,我们要用对方法,才能取得胜利呀!让我们一起在夏天里保护好自己和身边的人,远离中暑的困扰,开开心心地享受夏天的美好吧!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

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

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标题: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引言概述:中暑是由于机体长期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导致体温调节功能失调而引起的一种疾病。

中暑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因此在发现中暑症状时,及时采取急救措施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

一、迅速将中暑者转移到阴凉处1.1 立即将中暑者转移到室内或者树荫下等阴凉处,避免继续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1.2 如果无法找到阴凉处,可以用湿毛巾或者冰袋敷在中暑者的额头、颈部和腋下等部位,匡助降低体温。

1.3 避免让中暑者直接暴露在阳光下,可以用遮阳伞或者毛巾遮挡阳光。

二、及时给中暑者补充水分2.1 给中暑者提供足够的清凉水或者含电解质的饮料,匡助中暑者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2.2 避免给中暑者饮用含咖啡因或者含糖饮料,这些饮料会加重中暑者的脱水情况。

2.3 如果中暑者处于昏迷状态,不要强行灌水,应及时送医院就诊。

三、降低中暑者体温3.1 用冷水或者冰块敷在中暑者的颈部、腋下和大腿内侧等处,匡助降低体温。

3.2 让中暑者脱掉多余的衣物,保持通风,加快体温散热。

3.3 避免使用酒精擦拭中暑者的皮肤,这会导致皮肤更容易受到日晒伤害。

四、观察中暑者的症状变化4.1 注意观察中暑者的症状变化,如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可能是中暑的前兆。

4.2 如果中暑者浮现严重头晕、意识混乱、抽搐等症状,应即将拨打急救电话并等待救援。

4.3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继续给中暑者降温、补充水分,并保持肃静。

五、预防中暑的再次发生5.1 在高温天气下,尽量避免长期暴露在户外高温环境中,特别是中午时段。

5.2 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脱水引起中暑。

5.3 佩戴透气、遮阳的衣物,戴帽子、墨镜等防晒用品,有效防止中暑的发生。

结论:中暑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对中暑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在高温天气下,我们应该加强对中暑的认识,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

希翼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匡助更多人了解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做好自我防护。

高温中暑现场处置方案

高温中暑现场处置方案

高温中暑现场处置方案高温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由于身体过度失水或过度出汗,导致体温过高,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肌肉系统功能紊乱的现象。

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置措施,高温中暑可能会危及生命。

因此,高温中暑的现场处置方案非常重要。

一、现场识别与评估高温中暑的识别是第一步,要及时发现可能存在中暑现象的人员。

身体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头昏眼花等症状,可能是中暑的征兆。

如果出现皮肤发红、口干舌燥、大量出汗等症状,极有可能是中暑引起的。

如果患者呼吸急促,心跳快速、乏力,甚至出现昏迷、抽搐、呼吸困难等情况,说明中暑已经非常严重,需要立即进行紧急处理。

二、急救流程1、发现确诊中暑者后,应第一时间将其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尽量避免在室外处置,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移到室内。

2、解开衣领或搭带,保持通风通透,进一步降低体温。

3、立即进行水分补充,可用生理盐水(可口)、淡盐水、糖盐水、绿豆汤、荷叶汤等,但要慢慢饮用,防止引起呕吐。

4、使用冰块、湿毛巾等物品降低体温,在高温环境中可以使用制冷设备降低室内温度。

5、如果症状不明显或轻度中暑,可以采取让患者半卧位或趴下,这有助于增加血流到肝脏的量,帮助身体更好地排出废物。

三、预防1、衣着要宽松,透气,用棉质、薄纱等轻薄面料制成,颜色应以浅色为主,以减少太阳直射的损害。

同时进行防晒措施。

2、要有规律的饮食,多吃蔬菜或水果,多饮水以保持体内的水分,减少出汗量。

3、在高温环境下要尽量避免激烈运动和劳动。

4、在实行高温作业时,应加强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对特殊情况进行预先培训和演练,加强监测管理,预先采取措施,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发生。

四、总结高温中暑对人体的伤害很大,因此,在炎热的环境下,我们应该尽力避免暴露于高温环境中,穿戴合适的衣着,保持体力在合理范围内。

但即使我们在炎热的环境下也需要特别注意体温的变化和身体的症状变化。

对于可能感染高温中暑的人员,我们需要第一时间进行识别、评估和处理。

安全常识之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

安全常识之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

2023安全常识之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中暑的概述•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预防中暑的措施目录•中暑的预防和避免•中暑的误区和注意事项01中暑的概述•中暑是指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机体散热功能衰竭,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引发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中暑的定义中暑的诱因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如户外运动、建筑工地等。

1. 环境因素2. 身体状况3. 缺乏水分4. 缺乏防护措施疲劳、饥饿、饮酒等身体状况不佳时,容易引发中暑。

长时间缺乏水分或脱水,容易导致机体散热功能衰竭。

未采取防晒、戴帽子、穿长袖衣服等防护措施,容易受到阳光暴晒和高温的影响。

1中暑的症状23头晕、头痛、乏力、恶心、呕吐、面色潮红等。

1. 轻度中暑高热、痉挛、晕厥、意识障碍等,甚至出现休克和器官功能衰竭。

2. 重度中暑中暑可能引发各种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等。

3. 并发症02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轻中度中暑的急救措施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寻找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

停止活动给患者喝水,以补充体内水分和电解质。

补充水分将患者转移到阴凉处,用湿毛巾或冰袋帮助降低体温。

降温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果出现持续呕吐、头晕、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观察病情将患者转移到阴凉处,用冰袋、湿毛巾等帮助降低体温。

迅速降温给患者喝含有电解质的饮料或盐水,以补充体内水分和盐分。

补水补盐如果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拨打120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等症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重度中暑的急救措施中暑的后续处理让患者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休息清淡饮食预防再次中暑密切观察病情患者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注意补充水分和盐分,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果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03预防中暑的措施03避免在高温时段长时间暴露在户外尽量避免在一天中气温最高、阳光最强烈的时段长时间暴露在户外。

施工现场中暑应急预案(四篇)

施工现场中暑应急预案(四篇)

施工现场中暑应急预案一、预防措施1. 提供足够的水源在施工现场设置几个供应足够的饮用水的站点,并确保它们在整个工地范围内方便到达。

工人们应该被鼓励每小时饮用足够的水分来保持体液平衡。

2. 为工人提供防暑降温设施在工地上安装遮阳篷或遮阳棚,以减少工人直接暴露在太阳下的时间。

此外,可以提供一些降温设备,如风扇或冷却器,以帮助降低环境温度。

3. 设置工作时间限制对于高温天气,应当限制工人在高温时段的工作时间。

工人们可以在早上较凉爽的时候开始工作,并在中午到下午的高温时段进行休息。

这样可以避免工人在极端高温环境中工作。

4. 将员工培训和意识提高认识施工公司应该定期进行员工培训,向工人们传达中暑的风险和预防措施。

他们应该知道中暑的症状和急救方法,并知道何时应该寻求帮助。

二、中暑应急预案1. 监测工人健康状况在施工现场,应该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監測工人的健康状况。

这些人员可以定期测量工人的体温和心率,并观察他们是否出现中暑的症状,如头晕、呕吐或意识丧失。

2. 紧急救援如果发现有工人出现中暑的症状,应立即进行紧急救援。

首先,将工人迅速移到阴凉的地方,并立即通知急救人员。

同时,为患者提供足够的饮用水,并用湿毛巾或冰块敷在患者的额头和颈部,以帮助降低体温。

3. 紧急避难所在施工现场应该设置有避难所,以便工人们在高温天气下寻找避难。

这些避难所应该有足够的遮阳设施,并提供饮用水和休息的地方。

4. 急救设备和药品在施工现场上应该配备急救箱,里面应该包含拯救中暑患者的必要设备和药品,如冰袋、止血带和解暑药。

5.紧急疏散计划为了应对极端情况,如突发天气变化或其他紧急情况,施工现场应有一个完善的紧急疏散计划。

工人们应该知道疏散路线和集合点,并接受相应的培训。

综上所述,施工现场中暑应急预案是确保工人安全和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采取预防措施、监测工人健康状况、紧急救援和设立紧急避难所,可以及时应对中暑的发生,并最大程度地减少伤害和风险。

急救措施_精品文档

急救措施_精品文档

一、中暑急救:1 、迅速转移:应将中暑者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物,脱掉鞋子,平卧,头部不要垫高。

2、降温:用凉水或者50%酒精擦洗全身,直到皮肤发红,以促进散热,有条件的可在病人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处放置冰袋,必要时可将病人放入凉水中浸浴降温。

降温时必须加强护理,密切观察体温、血压和心跳状况,当体温降到38 度摆布时,应即将住手降温,以免病人虚脱。

3、补充水分和无机盐类:对能喝水的病人,应鼓励他喝足加盐开水或者其他饮料 (如汽水喝西瓜汁)。

对不能饮水的病人,应即将送医院输液。

4 、口服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丸、涂抹清凉油等,以消毒解暑,也可采用民间刮痧法。

二、触电事故中的伤员急救:(1)、触电急救必须分秒必争,即将就地迅速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救治,并坚持不断地进行,同时及早与医疗部门联系,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

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应抛却现场抢救,更不能根据没有呼吸或者脉搏擅自判定伤员死亡,抛却抢救。

(2)、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

因为电流作用的时间越长,伤害越重。

(3)、脱离电源就是要把触电者接触的那一部份带电设备的开关、刀闸或者其他断路设备断开;或者设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在脱离电源中,救护人员既要救人,也要注意保护自己。

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在脱离电源中,救护人员既要救人,也要注意保护自己。

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许直接用手触及伤员,因为有触电的危(wei)险;如触电者处于高处,脱离电源后会自高处坠落,因此,要采取预防措施。

(4)、触电者触及低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关或者刀闸,拔除电源插头等;或者使用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绳索等不导电的东西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者干板上。

(5)、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电源,或者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绝缘工具(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并用绝缘棒)解脱触电者。

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篇)

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篇)

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为了应对中暑事故时的紧急情况,保护被中暑者的生命安全,减少伤害,并为中暑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援措施。

下面是一份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示例:1. 预防措施- 在高温天气下,工作和户外活动尽量避免中午时段,选择清晨或傍晚时段进行。

- 提醒员工或参与者注意中暑的症状和预防方法,如多喝水、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穿透气、宽松的衣物等。

- 配备足够的饮用水和防暑物资,如冰袋、冰毛巾等。

- 在必要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中暑事故救援培训和急救培训。

2. 事故紧急救援流程- 当发现有人中暑时,立即通知急救人员,并提供详细的位置信息。

-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前,将中暑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 给中暑者提供足够的饮用水,帮助其补充水分。

- 使用冰袋或冰毛巾敷在中暑者的头部、脖子和腋下,以降低体温。

- 观察中暑者的症状,如呕吐、头晕、意识模糊等,及时记录,并告知急救人员。

3. 急救人员到达后的救援措施- 急救人员根据中暑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相关的急救处理,如给予氧气、输液等。

- 若中暑者体温过高,急救人员可以给予降体温药物或用冷水擦拭皮肤,但要注意不要使中暑者过度降温。

- 急救人员应与中暑者保持沟通,提供安抚和支持。

4. 救援后的善后工作- 对中暑事故进行记录,包括中暑者的身份信息、发病过程、救援措施等。

- 评估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发生的缘由,并提出防范和改进措施。

- 给予中暑者适当的康复指导和关怀,帮助其恢复健康。

以上是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一个示例,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制定。

在实际应急救援过程中,应确保急救人员具备相关的救援技能和知识,保障中暑者的安全。

同时,加强对员工或参与者的中暑预防宣传,提高其对中暑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二)中暑是指由于环境热应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中暑事故发生时,应及时采取应急救援措施,为此,制定一份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模板非常重要。

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

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

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引言概述:中暑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病症,通常是由于暴露在高温环境下,身体无法有效散热而引起的。

中暑的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危及生命,因此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帮助人们在遭遇中暑时能够迅速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一、及时转移到阴凉处1.1 寻找阴凉环境:当发现有人中暑时,首先应该迅速将中暑者转移到阴凉处。

可以选择树荫下、室内空调房间或者使用遮阳伞等方式来避免阳光直射。

1.2 保持通风:在转移到阴凉处后,应确保有足够的通风。

打开窗户、使用电风扇或者其他通风设备可以帮助降低环境温度,促进中暑者身体散热。

1.3 避免进一步受热:在转移到阴凉处后,应尽量避免中暑者再次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关闭门窗,拉上窗帘,避免阳光直射进入室内。

二、给予足够的水分2.1 补充水分:中暑者身体会大量流失水分,因此及时补充水分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给中暑者提供适量的清凉饮品,如白开水、果汁或者电解质饮料,帮助中暑者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2.2 避免饮用含咖啡因和酒精饮品:含咖啡因和酒精的饮品会加重中暑者的脱水症状,因此应避免给中暑者饮用这些饮品。

2.3 注意饮食搭配:在给予中暑者水分的同时,也应注意合理的饮食搭配。

可以提供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和米粥等,以帮助中暑者恢复体力和补充营养。

三、降低体温3.1 使用冷毛巾:将冷毛巾敷在中暑者的额头、颈部和腋下等部位,可以帮助降低体温。

冷毛巾可以通过蒸发散热的方式帮助中暑者降温。

3.2 冷水浸泡:将中暑者的手脚浸泡在凉水中,或者给中暑者冷水擦浴,可以帮助降低体温。

但要注意水温不宜过低,以免引起其他问题。

3.3 使用降温药物: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使用降温药物,如布洛芬等,但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注意用药剂量。

四、保持休息和观察4.1 让中暑者休息:中暑者需要充分休息,减少身体活动,以帮助身体恢复。

4.2 观察症状:在急救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中暑者的症状变化。

高温中暑现场急救措施正确的是

高温中暑现场急救措施正确的是

高温中暑现场急救措施正确的是高温中暑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在高温环境中,人体排热系统的功能受限,导致体温升高,甚至发生中暑的症状。

在高温天气里工作或参与剧烈运动时,要特别注意预防高温中暑。

然而,即使进行了预防措施,有时候仍然会发生高温中暑的情况。

因此,了解高温中暑现场急救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避免症状的进一步恶化,甚至挽救生命。

一、紧急求助如果发现有人在高温环境下昏倒或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呼叫急救电话。

与此同时,要确保患者身边没有危险因素,如火源或尖锐物品等,以防止二次伤害的发生。

二、转移到阴凉处休息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确保周围环境的温度适宜。

可以在室内开启空调或电扇,或移动到树荫下等凉爽的地方。

避免直接暴露在太阳下。

三、解除紧身衣物并降低体温解除患者紧身或厚重的衣物,以促进体温的散热。

如果有冷毛巾或湿毛巾,可以轻轻敷在患者的额头、颈部和腋下,帮助降低体温。

应该避免直接使用冰块或极低温的物体,以免造成皮肤损伤。

四、适量补水并保持体液平衡给患者提供足够的清凉水或含有电解质的饮料,以帮助补充疏失的体液,防止脱水。

应该避免饮用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料,因为它们会加重脱水的症状。

如果患者意识清醒且能够正常饮水,可以给他少量的水分,每次喝一小口。

五、观察病情并监测体温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意识状态、脉搏、呼吸和体温等。

如果出现昏迷、抽搐或其他严重症状,应该立即通知急救人员。

监测体温的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旦体温持续上升或超过40摄氏度,应尽快就医。

六、提供心理支持和照顾在急救的过程中,要保持冷静,并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支持和照顾。

鼓励患者坚持治疗,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对于恢复的速度也有很大的帮助。

七、预防复发和加强防护意识一次中暑经历之后,患者更容易再次发生中暑。

因此,建议加强防护意识,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尤其是在高温、高湿度的天气下。

户外工作或参与剧烈运动时,应避免中午时段,选择清凉的时间段进行活动,并及时补充水分。

院前急救 中暑患者的现场急救

院前急救 中暑患者的现场急救

04
临床表现
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大 汗、口渴、头晕、头痛、注意力不集 中、 眼花、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 无力、体温正常或略升高,不超过38℃。 如及时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安静休 息,补充水、盐,短时间即可恢复。
轻症中暑
• 除先兆中暑症状加重外,体温 至38℃以上,出现面色潮红, 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 或出现面色苍白、皮肤四肢湿 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虚 脱表现。
一般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的患者经现场救护后均可恢复正常,但 对疑为重症中暑者,应立即转送医院。 后送指征: ①体温>40℃; ②行降温措施 ③意识障碍无改善; ④缺乏必要的救治条件。
05
现场救护
1. 脱离高温环境 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 阴凉处20~25℃房间内平卧休息,帮助患者松解 或脱去外衣。 2. 物理降温 轻症患者可反复用冷水擦拭全身,直 至体温低于38℃。 3. 口服补液盐 口服含盐清凉饮料或淡盐水。
降温以患者感到凉爽舒适为宜。对有循环功能紊乱者,可 经静脉补充5%葡萄糖盐水,但滴注速度不能太快,并加强 观察,直至恢复。
中暑患者的现场急救
01
概述
概述
中暑(heatillness)是指人体在高温环境下,由于水和电解质丢失 过多、散热功能障碍,所引 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功能障 碍为主要表现的热损伤性疾病。它是一种威胁生命的急症, 可因 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功能障碍导致死亡、永久性脑损害或肾衰竭。
02
分型和分级
发病机制
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 体温37℃
产热=散热 环境温度<35℃以下时,辐射、传导与对流。 当空气干燥、环境温度>35℃,蒸发散热
热射病:主要发病原因是由于人体受外界环境中热源的作用和 体内热量不能通过正常的生理性散热以达到热平衡,致使体内 热蓄积,引起体温升高 热痉挛:主要是高温环境中,人的散热方式主要依赖出汗,大 量出汗使水和钠盐过多丢失,使肌肉痉挛,并引起疼痛 热衰竭:主要是由于人体对热环境不适应引起周围血管扩张、 循环血量不足、发生虚脱;亦可伴有过多的出汗、失水和失盐

中暑急救措施步骤

中暑急救措施步骤

中暑急救措施步骤中暑是指由于高温、高湿等环境条件导致人体水盐代谢失调,引起身体的一系列不适反应,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中暑时,首要的事情就是给患者急救。

下面是中暑急救的步骤介绍:步骤一:立即将患者移至阴凉地方中暑者身体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此时往往无法承受更多的热量。

因此,及时将患者移至一个阴凉、通风的地方,让他慢慢适应降温。

如果室外环境恶劣,可选择把患者转移到室内。

步骤二:给患者大量饮水中暑时,人体水分的流失十分严重。

此时,应及时给患者大量饮水,尽可能地补充水分。

建议患者在喝水的时候以小口慢慢地喝,避免一次喝过多,引起不适。

步骤三:及时降温中暑时,人体的体温已经明显升高,需要尽快让体温下降至正常范围。

可以用毛巾或湿布沾冷水在患者的额头、颈部、手腕等地方轻轻擦拭,或者在其身上喷洒冷水,请护理好患者的心理,使鼓励患者舒适度更高。

步骤四:观察病情变化在急救的过程中,应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如果患者的身体状况没有好转,反而变得更加严重,建议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让专业人士为患者进行抢救处理。

步骤五:预防中暑中暑发生时,急救虽然重要,但预防中暑才是最为重要的。

在夏季高温的环境下,我们应该注重随身携带水和盐,并减少户外运动的时间;在室内长时间久坐久卧的时间也不要太久,出门前可以穿上宽松、透气的服装,带上遮阳帽和墨镜等。

中暑是一种因为高温高湿引起的重要疾病,发展迅速。

如果出现了中暑的情况,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尽快纠正身体中水分、盐分不平衡的状态。

希望大家注意防范和谨防中暑,尤其是夏季的高温环境下。

中暑者现场急救措施

中暑者现场急救措施

中暑者现场急救措施夏季高温天气,容易出现中暑症状,而中暑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热病,如果不及时采取急救措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本文将介绍中暑发生后的现场急救措施,以及如何预防中暑的发生。

中暑表现以下是中暑常见的表现:•头昏眼花,甚至晕倒;•神志不清,说话困难;•皮肤热红,甚至出现发红、烫伤;•痉挛、抽搐;•呼吸急促、心跳加速;•恶心、呕吐。

中暑现场急救措施若发现有人中暑,应尽快采取急救措施,具体如下:第一步:就地救治1.让中暑者就地静卧,避免行走或移动;2.将中暑者转移到室内空调房间或阴凉处,遮蔽阳光、关闭所有电器设备;3.给予中暑者充足安静的休息时间,不要让患者劳累;4.松开或解开中暑者身上的紧身衣物,并为其提供清凉的饮料;5.使用冰袋或冰毛巾敷在中暑者的头部、腋下、腰上及手心等散热部位,以加速散热;6.给予中暑者止痛药和解热药,以缓解疼痛和体温升高。

第二步:救护车或医院急救7.通知当地卫生专业急救人员或救护车赶往现场;8.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前,持续观察中暑者的生命体征状况,如呼吸、心跳、血压等;9.如果中暑者的症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或症状增加,请立即送往医院急诊进行诊断和治疗。

中暑的预防中暑的发生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预防:1.避免在高温天气下长时间在户外活动,如果需要出门,请选择晚上或早上时段;2.活动前应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3.在户外活动时,应穿着透气性好、颜色较浅的衣服,并戴上透气性好的宽边遮阳帽;4.饮食多样化,适量摄入蔬菜水果,不要吃过多的油腻、辛辣和刺激性食物;5.室内空调温度不宜过低,最好保持在 26℃以下,空气流通要良好。

结语以上是关于中暑者现场急救措施的介绍,我们应该时刻牢记在炎热的夏季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中暑的发生。

如果您或者身边的人出现中暑病症,请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就地救治,并及时经医院诊治。

高温中暑应急处置卡

高温中暑应急处置卡
高温中暑现场应急处置卡
危险因素
每年6月-11月为珠海高温天气,室外作业人员在高温天气下作业可能发生中暑事故,若救治不及时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中暑症状与应急处置措施
先兆中暑
症状:
大量出汗、口渴、头晕、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一般补超过37.5℃。
应急处置措施:
1、于呼吸和散热;
3、用湿毛巾敷头部或冰袋置于中暑人员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
4、饮用十滴水缓解中暑症状
5、若中暑人员能饮水时,可给中暑人员少量、多次饮水(切记勿一次性给中暑人员大量饮水),水中加少量食盐;
6、中暑人员呼吸困难时应立即进行过人工口对口呼吸;
7、重度中暑人员或先兆、轻度中暑人员身体未得到好转时,立即拨打120联系附近医院送医急救或由项目人员开车将中暑人员送往最近医院急救。
轻度中暑
症状:
通常体温在38.5℃以上,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和脉搏细弱而快。
重度中暑
症状:
大多数患者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昏迷起病,通常体温在40℃以上,皮肤出汗停止、干燥、灼热而绯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暑的现场急救措施
1.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甘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2.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

有条件的也可用降温毯给予降温。

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3.补水: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

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4.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

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5.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

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中暑的急救知识
夏天,在闷热的环境中劳动,或在强烈阳光下长时间劳动或走路,尤其是老年人、妇女、体质虚弱者,很容易中暑。

1.临床表现:发生中暑后可出现头痛、头昏、恶心、呕吐,严重的会突然晕倒,不省人事。

2.急救方法
(1)降温:迅速将病人移到阴凉通风处静卧,松解衣扣,给其扇风,同时用凉水擦身,或用凉水毛巾贴敷在病人的头部和胸部。

(2)针刺:对于中暑后昏迷者,可针刺人中、十宣、委中穴。

也可用清凉油涂擦病人的太阳穴。

(3)口服解暑药:口服人丹、十滴水,或喝些绿豆汤、冷开水。

(4)对于中暑后高热不退,昏迷不醒者,在做上述紧急处理的同时,应迅速送医院抢救。

3.简易疗法
一方:鲜丝瓜花7~8朵,绿豆60克。

先用一大碗清水煮绿豆,将豆煮烂捞出后,放丝瓜花煮沸,1次口服,
二方:藿香l0克,银花l0克,连翘l0克,六一散30克。

水煎放冷后顿服。

三方:莲叶梗30克,柳叶3克,薏苡仁l0克,扁豆l5克,加水3碗,煎至l碗,1次顿服。

当人们在夏季长时间受到强烈阳光的照射,或停留在闷热潮湿的环境中,以及在炎热的天气里长途行走过度疲劳等情况下,均容易导致中暑的发生。

在上述条件下,一旦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晕、胸闷、恶心、全身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时,应想到这是中暑的先兆。

此时,要尽快离开高温潮湿的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坐下休息,喝些糖盐水或其他饮料,在两侧太阳穴擦些清凉油,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后多可恢复。

如果对中暑先兆中出现的症状未予以重视,继续停留在强烈阳光照射或高温潮湿的环境中,比如海滨浴场、蒸汽浴室或拥挤的汽车中,则会出现面色潮红,体温升高,皮肤发热,呕吐、眼前发黑甚至昏迷、抽搐等严重症状;若是在气温炎热的天气里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或大量运动,导致机体极度疲劳。

则会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心慌、眼前发黑甚至昏迷等症状。

此时的病人多因无力支持而难以进行自救,体弱者甚至可能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

当救助者发现有人中暑倒下时,要根据病人不同的症状给予不同的治疗。

如果是因为在强烈的阳光下或闷热的环境中停留时间过长,表现为面色潮红、皮肤发热的病人,要根据现有条件给予降温处理。

迅速将病人抬到阴凉通风的环境下躺下,头稍垫高、脱去病人的衣裤,用纸扇或电扇扇风。

同时用冷水擦身或喷淋,以加快病人体内热量的散发。

有条件的可用酒精擦身加散热。

也可将冰块装在塑料袋内,放在病人的额头、颈部、腋下和大腿根部。

若无电扇冰块等降温条件,也可将病人直接浸泡在河水或海水之中降温,救助者始终保持病人头部露出水面,以防病人溺水。

上述降温处理时间不宜过长,只要病人体温下降并清醒过来即可。

为避免皮肤很快冷却引起皮下血管收缩,妨碍体内热量散发。

救助者还应不时按摩病人的四肢及躯干,直至皮肤发红,以促使循环血液将体内热量带到体表散出。

神志清醒者,可喂以清凉饮料、糖盐水及人丹、十滴水或霍香正气水等清热解暑药。

若病人昏迷不醒,则可针刺或用手指甲掐病人的人中穴,位于鼻唇之间中上1/3交界处;内关穴,位于手腕内侧上方约5厘米处以及合谷穴,即虎口等。

促使病人苏醒。

出现呕吐的,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呛入气管引起窒息。

对于高烧不退或出现痉挛等表现的病人,在积极进行上述处理的同时,应将其尽快送往医院抢救。

如果是在潮湿闷热的环境中大量活动过度疲劳,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心慌、呼吸困难的病人。

应尽快将病人抬到凉爽通风的地方躺下,松解解衣领、腰带,保持呼吸通畅。

用冷手巾湿敷前额及颈部即可,不要给予其他任何降温处理,以免使症状恶化。

对于昏迷不醒的病人,则可针刺或用手指甲掐病人的人中穴;内关穴及合谷穴等。

促使病人苏醒。

然后给予足量的清凉饮料、糖盐水,以补充出汗造成的体液损失。

经解救清醒后的病人,必须在凉爽通风处充分安静休息,并饮用大量糖盐水以补充体液损失。

因此此时体内的抗中暑机能处于疲劳状态,若再重回炎热的环境或参加体力活动,则后果将比上次中暑更加严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