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的发展
1.背景: ①人口增加;
②垦田面积扩大; 2.原因:
③耕作技术提高; ④宋朝朝廷大力提倡;①占城稻北宋时推广到东南;
农作物: 3.表现:
水稻 ②南方水稻在北方较大推广;
③宋朝水稻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经济作物: 茶树
棉花
④“苏湖熟,天下足” 向北推广到江淮和川蜀
丰收
使用纸币交子 2.使用这种货币与金 属货币相比有什么优点?
轻巧、发行成本低、交易方便等
⑴指出图中所示纸币的名 称,以及它最早出现的时期 和地区。
交子 北宋前期 四川地区;
⑵它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⑶指出它出现的原因和作用。 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它的出现又促进了商业的发 展。
情景体验2:临安城的导游
(2)棉纺织业:南宋后期,_棉__纺__织__业__兴起, __海__南__岛__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 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 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清·王应奎《柳南续笔》
宋朝织机
(3)制瓷业:河北__定__窑___、河南__汝__窑___等地烧 制的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江西 __景__德__镇__,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苏湖熟,天下足”
苏州
富足
湖州
重要粮仓
水 稻 种 植 由 南 往 北 推 广
小 麦 种 植 由 北 往 南 推 广
棉 花
种 植 由 南 往 北 推 广
二、手工业的兴盛
创设情境
张琳致富乡里后,声名远播,被县太爷请 到县城为本县经济发展提出意见,张琳根据本 县特点,提出大力发展手工业。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共1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共11张PPT)

快乐预习感知
核心知识概览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一、选择题 1.宋朝时,我国从哪里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 ( C ) A.泰国 B.朝鲜 C.越南 D.印度 2.苏州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我国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太湖流 域的苏州、湖州开始成为全国粮仓,并且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 谚语的朝代是 ( D )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3.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 著名瓷都的城市是( C ) A.杭州 B.泉州 C.景德镇 D.广州
快乐预习感知
核心知识概览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问题2】 北宋时期,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为什么首先出现在我国 的四川地区? 探究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它 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四川地区的农业、手工业比较发达,中原大批官僚贵族、地主 和富商云集川中,商业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为交子的诞生奠定了 物质基础。 (2)四川地区大量流通铁钱,由于地形复杂、铁钱沉重等原因,携 带或使用铁钱进行交易都极为不便,这使纸币的诞生成为必然。 (3)北宋时期印刷技术的进步、造纸技术的发展等,都为纸币的产 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由此可见,交子作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其产生是四川地区商品 经济空前活跃和发展的必然产物。
快乐预习感知
核心知识概览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4.宋朝时期,地处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它们还是当 时的( C ) A.重要粮仓 B.著名瓷都 C.著名大商港 D.丝织业中心 5.宋朝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C ) A.蕃市 B.蕃学 C.市舶司 D.蕃坊 6.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中国商船的踪迹最远可到达( D ) A.朝鲜 B.日本 C.印度 D.非洲东海岸 7.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中国的( A ) A.北宋时期 B.南宋时期 C.元朝时期 D.明朝时期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内容PPT演示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内容PPT演示
它生活在沙漠里,不需要水源也可以 生存, 它的形 状像手 掌一样 ,并且 满身长 着细细 的像针 一样的 刺。记 得上次 妈妈刚 买回的 仙人掌 ,不知 道是谁 把它放 在凳子 上了, 我也没 注意一 屁股坐 上去了 疼得我 嗷嗷大 叫。
(2)经济作物
它生活在沙漠里,不需要水源也可以 生存, 它的形 状像手 掌一样 ,并且 满身长 着细细 的像针 一样的 刺。记 得上次 妈妈刚 买回的 仙人掌 ,不知 道是谁 把它放 在凳子 上了, 我也没 注意一 屁股坐 上去了 疼得我 嗷嗷大 叫。
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___
,后我国制瓷业中心。
二、表现
它生活在沙漠里,不需要水源也可以 生存, 它的形 状像手 掌一样 ,并且 满身长 着细细 的像针 一样的 刺。记 得上次 妈妈刚 买回的 仙人掌 ,不知 道是谁 把它放 在凳子 上了, 我也没 注意一 屁股坐 上去了 疼得我 嗷嗷大 叫。
1、农业
(1)粮食作物 ①从越南引进的_______,成熟早,抗旱 力强,北宋推广到东南地区; ②宋朝时,_______ 产量跃居粮食作物 首位。 _______和_______成为重要的粮仓。 谚语:“_______熟,天下足”。
二、表现
它生活在沙漠里,不需要水源也可以 生存, 它的形 状像手 掌一样 ,并且 满身长 着细细 的像针 一样的 刺。记 得上次 妈妈刚 买回的 仙人掌 ,不知 道是谁 把它放 在凳子 上了, 我也没 注意一 屁股坐 上去了 疼得我 嗷嗷大 叫。 它生活在沙漠里,不需要水源也可以 生存, 它的形 状像手 掌一样 ,并且 满身长 着细细 的像针 一样的 刺。记 得上次 妈妈刚 买回的 仙人掌 ,不知 道是谁 把它放 在凳子 上了, 我也没 注意一 屁股坐 上去了 疼得我 嗷嗷大 叫。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授课课件】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授课课件】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二幕 逛临安,游夜市
宋人:看大街上多热闹啊!卖书的,卖画 的,卖纸的,商品琳琅满目,目不 暇接!
今人:真的好繁华!那晚上呢?
宋人:晚上店铺都照常开着呢,夜市那叫 一个热闹啊!
夜市
今人:原来人们的夜生活这么丰富啊。
学习任务三
蜀 锦 交 子
泉 州 市 舶 司
第三幕 取商经
今人:怎么发展海外贸易呢? 宋人:要先去四川进货,但那里蜀锦贵,要花好
北宋前期,_四__川___地区出现“__交__子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学习任务三
情景剧《跟着宋人学经商》 第一幕 吃早点
宋人:我们先去吃早点吧!
宋 代
今人:店铺这么早就开张啦?
早 市
宋人:当然,早市规模可大了!
快吃,回头还得去逛临安城。
学习任务三
临安城
学习任务一
【合作探究一】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材料一:五代之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北方战乱不休。南宋时
期,南方基本保持政了治和因平安素定:的北环方境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
材料二: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唐宋时期,北方湖泊减
C.江南地区成为当时的全国经济中心
D.苏湖地区成为当时重要粮仓。
【答案】D
【解析】苏湖地区成为当时丰饶的粮仓
2.《宋史》在那个记载着“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南方的人口朝过北方
B.政治中心转移到北方
C.南方是粮食主产区
D.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答案】D
纺织业
制瓷业

历史第9课知识点梳理

历史第9课知识点梳理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一、经济重心的南移▲▲▲1、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①魏晋南北朝,江南经济发展,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②从唐朝中期开始,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③到南宋最后完成南移。

(“国家根本,仰给江南”说明经济重心的南移)2、江南地区的开发和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①北人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生产工具(最主要的原因)。

②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③南方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④南方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

3、经济重心南移的启示①要重视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革新,重视科技的发展。

②要采取积极发展经济的政策。

③要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

④要重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二、宋朝经济发展的表现1、农业的发展(1)粮食作物:①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占城稻。

②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③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

(2)经济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南宋后期,棉花种植由广东、福建向江淮、川蜀推进。

2、手工业的兴盛(1)丝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2)棉纺织业: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较多。

(3)制瓷业: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江南地区是南宋制瓷业中心;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河北的定窑、河南的汝窑比较出名。

(4)造船业:①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②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③指南针应用于造船业3、商业贸易的繁荣A.市镇发展(1)地位:宋代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

(2)表现:①两宋时期最大的城市是开封和临安,人口多达百万。

②城市可以沿街开铺;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③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草市;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B.海外贸易(1)地位: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2)表现:①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共21张PPT)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共21张PPT)

公元12-13世纪东西方城市人口对比(人)
140万
2万
4万 伦敦 巴黎 10万
威尼斯
50万
124万
大马士革
东京 (开封) 临安
开说封一、说杭,州通市过当比时较的你大发都现市了什么?
1 .都市商贸
西市
东市
夜市 早市
说一说: 宋代都城 与唐代都 城有哪些 不同?
1. 打破“坊”“市”分区 ,商业活动不再受区域限制。
B)
苏州
“苏湖熟,天下足”
湖州
重要粮仓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历史的B面
——从经济发展看不一样的宋朝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
——【英】史学家汤因比(1889-1975)
“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
——【中】余秋雨
一、农业的发展——表现
1.宋朝时, 水稻
作物首位。
产量跃居粮食
(①苏引湖入熟越,南天的下优足良)品种:_占__城__稻__。
汝窑 景德镇瓷
3 .造船业
①_广__州___、泉__州_____、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②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 ③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还配备了先进的_指__南__针___。
楼船战船(复原模型)
北宋水浮法指南针
水稻 棉花

陶瓷
丝织
二、商业贸易的繁荣——表现 1 .都市商贸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 ——王应奎《柳南续笔》
蝴蝶山茶花
“号为冠天下”的蜀地丝织品
湘绣
南宋棉毯
2 .制瓷业
(1)宋代五大官窑
定窑孩儿枕
(2)江西景德镇发展成为瓷都 哥瓷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知识点总结+练习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知识点总结+练习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知识点总结+练习【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知识点+练习一、农业的发展1.原因: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①南方战乱较少;②南迁的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④统治者的措施;⑤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

2.区域拓展:自宋代开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拓展,同时,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也得到很大开发。

3.表现: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1)水稻:①品种: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

南方农民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②区域:由于朝廷的大力提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也得到推广。

③结果: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2)经济作物:①茶树: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②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二、手工业的兴盛1.纺织业:(1)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2)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2.制瓷业:河北定窑、河南汝窑、浙江哥窑等地的瓷器,给人别致的美感。

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的中心。

3.造船业: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南宋制造的海船,配备了指南针。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1.商业(1)城市: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城市是开封和杭州,人口多达百万,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2)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草市;城乡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3)纸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2.外贸(1)港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宋代经济的发展-PPT

宋代经济的发展-PPT

三、商业贸易旳繁华
• 1.城市贸易繁华 • 2.海外贸易繁华 • 3.纸币旳出现
三、商业贸易旳繁华
《货郎图》(局部)
三.商业贸易旳繁华
1.出现了大城市
城市旳商贸活动也辐 射到乡镇,形成了新旳商 业区,叫做草市;在城市 与乡村之间旳市镇也发展 成为主要旳商业贸易区。 当初市场上各类商品琳琅 满目,客商往来不绝,呈 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等十几种国家旳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 易。当初政府管理海外贸易旳机构是( A ) • A.市舶司 B.中书省 C.节度使 D.通判
课后习题
• 7.(2023•湖南湘西)北宋时期,四川地域出现 了世界上最早旳纸币( C )
• A.银票 B.法币 C.交子 D.会子
• 8.(2023•湖南郴州)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旳 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旳一种重大事件,也是经济 地理格局中旳一次巨大变迁。我国古代经济重心 南移完毕于( C )
是怎扬场样发展起来旳?经济重心为何会出 《耕
现南移?这种南移从什么时候开始,又 到什么时候收完获毕?这都是我插们秧这一节课 要学习旳内容。
获 图》
学习目的
1.掌握五代、辽、宋时期农业、手工业、 商业发展旳详细情况; 2.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旳情况; 3.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旳南移最终完毕。
一、农业旳发展
课堂小结
类别 农业 原因
情况
手工 纺织业

制瓷业
商业
造船业
商业城市
对外贸易
货币
发展成就
1.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安定。2. 政府注重、扶持。 3.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旳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4.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①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②棉花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 ③茶树栽培有了很大发展。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知识点汇总及同步课时作业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知识点汇总及同步课时作业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知识点1 农业的发展1.原因:( 1 )从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使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方。

( 2 )两宋时期,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2.表现( 1 )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

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成熟早,抗旱力强,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

南方农民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从而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由于宋朝朝廷的大力提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也得到较大扩广。

( 2 )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当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 3 )宋代的经济作物,在南方有很大的发展。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 4 )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区向限于广东和福建;到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知识点2 手工业的兴盛3.纺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4.制瓷业: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地烧制的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

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5.造船业: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都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

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指南针。

知识点3 商业贸易的繁荣6.城市商业( 1 )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

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人口多达百万。

( 2 )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草市;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9课 宋代的经济发展(共18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9课 宋代的经济发展(共18张PPT)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01 农业的发展
农业的发展: ①北宋时由越南传入的占 城稻推广到东南地区; ②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 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中下游 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 粮仓;
01 农业的发展
经济作物: ③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④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区尚 限于广东和福建;到南宋后期, 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 和川蜀一带。
3.北宋为什么会出现纸币? 商品经济繁荣,贸易需要 方便携带,成本低
03 商业贸易的繁荣 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
随处可见的广告
济南刘家功夫针铺 认门前白兔儿为记
“刘家上色沉檀拣香”
03 商业贸易的繁荣
海外贸易
非阿
洲拉 东伯 海半 岸岛

朝 鲜 、 日 本
泉州 广州
西太平洋
大商港:广州、泉州。 印度洋 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江西景德镇
景德镇瓷
2、南宋时,哪个地区是我国制瓷业中心?
江南地区
二、手工业的兴盛
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 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南宋海船配备了指南针。
楼船 战船 (复 原模 型)
03 商业贸易的繁荣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①商业城市,最大的是 开封 和 杭州 。
(1)政府要采取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 (2)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3)要保护生态环境,爱护自然。
谢谢观看
经济重心南移



纺织中心

淮河

秦岭


“国家根本,制仰瓷给中东心南。世” ——《宋心史》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 (共29张PPT)【精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 (共29张PPT)【精品】
6
1.粮食作物的发展
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长江下游和太湖 流域一带成为丰 饶的粮仓,出现 了“苏湖熟,天 下足”的谚语。
7
2.经济作物的发展
• 宋代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 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区限于 广东和福建,到南宋后期,棉 花种植区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 蜀一带
8
二、手工业的兴盛 1.纺织业 2.制瓷业 3.造船业
4
农业发展的原因 1经济原因 : 两宋时期,北方人口
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和 生产经验,也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2自然原因: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3政治原因:南方战乱少,相对安定。 4政策倾向:统治者非常重视经济的 发展
5
1.粮食作物的发展
• 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 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成熟早, 抗旱力强,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 区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1
宋代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的发展 二、手工业的兴盛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2
一、农业的发展 •1.粮食作物的发展
•2.经济作物的发展
3
一、农业的发展
• 两宋时期,南方战乱较少,北方人 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 使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 过北方。
• 两宋时期,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 大,耕作技术提高,农业获得前所 未有的发展。
北宋时景德镇兴起,后来成中为心著名
的瓷都
南哥宋窑时、江汝南窑、成定为窑我等国技制术瓷精业湛中瓷心都,
广州、泉州、明州造船业发达
14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 1.都市贸易繁荣 • 2.海外贸易繁荣 • 3.纸币的出现
15
1.都市贸易繁荣
• 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兴起了大量 商业都市,其中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 宋朝经济的发展(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 宋朝经济的发展(共21张ppt)

为鼎盛时期,市舶收人几占国家财政收人的
20%,明代顾炎武一针见血地指出“南渡以来,
经费匮乏,一切倚办海舶”。
——孙健《南海沉船与宋代瓷器外销》,《中国文化遗产》 2007年04期
拥有这张印制的纸片的人在向交子务的 任何一个分支机构提交这份汇票(交子)时, 他可以领取与票子上印制的钱数相等的现钱。 起初,一张交子值钱1贯,且只能在三年内 有效。后来,交子上印制的面值可以在1到 10贯之间变动,而1贯可换的钱数通常不高 于770钱。对于需要携带大量现钱去购买商 品的商人来说,纸币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资 金从一地到另一地的流转。
——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P13
▲王祯《农书》上的水转大纺车
▲《闸口盘车图卷》卫贤
▲材料出自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P83-84
舭龙骨
▲材料出自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德]库恩著《哈佛中国史04·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P231
四、经济重心的南移
我们认为经济重心转移过程完成的标准应是: 第一,经济重心所在地生产发展的广度和深度都超过其他地区,具体表现 为:人口众多,劳力充足;主要生产部门的产量与质量名列前茅;商品经 济发达。 第二,经济重心所在地区生产发展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不只是在一个较 短的时期内居优势地位,而是有持续占优势的趋势,就是说其优势为后世 所继承。 第三,新的经济重心取代了旧的经济重心后,封建政府在经济上倚重新的 经济重心,并在政治上有所反映。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知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与现实价值,体会合理开发和 利用资源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途径。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旺;南方商业的繁荣。

初中历史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 (共24张ppt)

初中历史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 (共24张ppt)
较多。)
2.制瓷业
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
① 河北定窑、河南汝窑 ② 江西景德镇:瓷都。 ③ 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
瓷业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 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① 北宋东京郊外: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② 南宋沿海船:规模宏大,设计科学,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的发展
水稻:①品种:由越南传入 的占城稻,北宋时推广到 东南地区。南方农民还 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大 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②区域:由于朝廷的大力提 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也得 到推广。 ③结果:水稻产量跃居粮食 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 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 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 的谚语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描绘的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叫 什么名字?出现在什么时期什么地方?
交子,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
(2)它的出现有什么历史意义? 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3)材料二所说的纸币与材料一相比,有什 么发展?反映了什么问题?
应用范围更广,反映了商业的高度发展。
板书设计
粮食作物
宋 农业发展的表现
配备了指南针。
相关史事
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1.出现了大都市:开封、杭州
① 人口多达百万, ② 商业日益繁荣, ③ 店铺不断增加, ④ 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限制,出现了
早市和夜市。
⑤ 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 区:草市。
⑥ 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 镇 重要的商业贸 易区。
⑦ 市场:商品琳琅满目 客商往来不绝
农业发展的表现
经济作物: ①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②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 江淮和川蜀一带
二.手工业的兴盛
两宋时期,南方的手工业非常繁荣, 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的成就尤为突出。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七年级历史下册(统编版)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七年级历史下册(统编版)

③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课堂练习
D 1、占据宋代粮食作物产量首位的是( )
A.小麦
B.玉米
C.大豆
D.水稻
A 2、被誉为瓷都的是( )
A.景德镇
B.泉州
C.广州
D.成都
B 3、根据下列表格相关内容,你认为在“原产地”栏目中应该填C.印度
D.朝鲜
占城稻
秧马 这是宋朝时长江中下 游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拔 秧工具。秧马底部采用平 滑的木板制成,两端翘起。 拔秧时,人们跨坐秧马, 前后滑行自如,既可减轻 弯腰曲背之苦,又能提高 劳动效率。
目标导学1:农业的发展
2、农业发展的表现 (2)经济作物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产茶的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
品饮之雅上自皇帝,下至民众,举
目标导学3:商业贸易的繁荣
4、纸币出现
合作探讨:宋朝纸币出现的原因有哪些?纸币出现会有什么作用?
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 直接原因:金属货币携带不方便;纸币 便于携带。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北宋(四川)“交子”
南宋纸币“会子”
作用: 有利于商品流通,促进商业发展、繁荣。
目标导学3:商业贸易的繁荣
5、海外贸易的繁荣
两汉
魏晋南北朝
唐朝中期
重心在北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经济重心
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开始南移
南宋
经济重心 完成南移
课堂小结
原因 ①南方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
农业
表现
②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产茶的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
③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宋 代 经 济
手工业
①纺织业: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江浙、四川),棉织业兴起。

部编版七下历史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30张PPT)

部编版七下历史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30张PPT)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请在地图上标出进货 地点,完成进货地图
①农业 ②手工业 ③商业
农业、手工业的兴盛推动商业 贸易的繁荣
经济重心南移 观察进货地图,找出宋 代经济发展特点。 经济重心南移
唐中期 安史之乱
[开始南移]
南宋
[南移完成]
两宋税赋南北所占比例表
朝代
项目 南方
北方
南北 比例
北宋 1045
——樊树志《国史概要》
纸质货币出现
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南宋纸币“会子”铜版拓片
1160年时, 市舶司年收入达二百万贯, 为 北宋时的三倍。到1172年, 仅泉州、广州 两市舶司的净收入就达二百万缗, 约占当 时南宋年度财政收人的二十分之一。
——张晋藩, 郭成伟《中国法制通史》
海外贸易活跃
恭喜少东家!由于少东家的市
恭喜少东家!各家商铺的货品 账 已经联系好。但是进货地远在 本 各地,需要联系船只将货品运
输到汴京。
手工业的兴盛
进货船只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载货量大 抗沉性强
神宗时,荆湖地区最大的内河航船叫 “万石船”,可以载钱20万贯,载米 1.2万石,载重量约为660吨。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宋代海船设置了水密隔舱,增加了抗 沉性和横向强度。船上使用指南针, 能准确地辨别航向。
秧马:宋朝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使用的一 种 拔秧工具 。既可减轻弯腰曲背之苦, 又能提高劳动效率。
农业的发展
舂米
耕田
观察图片,思考宋代时插秧和收 获两种步骤是否能同时进行?
自江以南,稻米二种,有早禾,
灌溉
有晚禾。 ——《宋会要·食货》
收获
插秧
宋代《耕获图》
复种技术得到推广:一年两熟 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部编历史七下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知识点

部编历史七下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知识点
造船业:
●※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发达,在当时世界上居领先水平。
●※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先进的指南
针。
商业贸易的繁荣
●※宋代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开封和杭州。
●※经商时间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辐射到乡镇的商业区称为草市。
经济重心南移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那时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东南地区。
9、宋代经济的发展
农业的发展
宋代农业发展的原因: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战乱少,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去了先。
●※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北宋时推广到了东南地区。
●※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宋代经济作物,南方普遍种植茶树。
●植棉地区,由北宋至南宋初期的广东福建发展到南宋后期的江淮和川蜀一带。
手工业的兴盛
纺织业:
●北宋时,南方纺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纺织业发达。
●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棉纺织业工具先进,种类多。
制瓷业:
●※宋朝时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
●※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的制瓷业中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现代都市生活中,刷卡消 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 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主要 作用。右图是世界上最早的纸 币——交子,发行于北宋前期 的四川地区。最初的交子实际 上是一种存款凭证。古代的人 们为什么要发明纸币?交子的 发明和使用说明了什么?
1
农业的发展
2
手工业的兴盛
3
商业贸易的繁荣
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反映的现象发
生在(
)D
A.秦都咸阳
B.汉都长安
C.隋都长安
D.宋都东京
3.宋朝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为加强
海外贸易的管理,宋朝政府( C )
A.发行交子
B.设中书省
C.设立市舶司
D.引进占城稻
4.南阳正在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打造百万人口的大城
市。北宋时,常住人口超过100万的大都市是( A )
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的制瓷业中心
造船业 广州、泉州、明州 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商业贸易的繁荣
1.商业城市: (1)最大的是 开封 和杭州。 (2)出现了早市和 夜市 。 (3)都市的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 叫作 草市 。 2.海外贸易: (1) 广州 、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2)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 阿拉伯 半岛和非洲东岸。 (3)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 市舶司 加以管理。
62.9%
约1122万户 约392万户
43.2%
农业的发展
南方农业快速 学习与 发展的原因。 探究
南方战乱较少,北方人南迁, 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劳 动人手;
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 作技术提高;
自然条件变化,南方比较适宜 作物生长。
农业的发展
宋朝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类别
发展成就
粮食 1.引进和推广原产越南的_占_城__稻__。 农 作物 2. __苏_州___和湖州成为著名的粮仓。

经济
1.__棉_花___由两广、福建推广到长江流 域。
作物
2._茶__树__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农业的发展
《乡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小河中流淌在碧绿的山间,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 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细雨在微风中如烟似 雾,杜鹃在声声啼叫。乡村四月里人们是多么忙碌,才侍弄完蚕 桑又开始了插田。



想一想:为什么经济重心会南移?
学习与 探究
1.经济因素:唐朝晚期以来,大量中原地区人口 南迁,带来先进技术、生产经验,也增加了劳动力。
2.自然因素:宋代气候条件变化,使南方更适宜 农业发展。经过三国时期以来的经济开发,为南方经 济发展打下一定基础。
3.政治因素:自唐末以来,北方战乱频繁,而南 方相对安定;同时,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
3.纸币产生: (1)产生:北宋前期, 四川 地区出现“ 交子 ”, 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发展: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经济重心南移
1.时间:从唐朝中期开始,到 南宋 最后完成。 2.影响:中央的财政收人,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
东南 地区。
农业的发展
学习与 探究
想一想:南方人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手工业的兴盛
前后六人一个小组,开展合作学习。相互设 计问题,开展交流活动。
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
手工业的兴盛
1.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2.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有较先进的 工具。




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宋德代镇瓷,后器来发展钧成为著名的瓷都。
南宋时,江南地官区已成为我国至制瓷业窑的中心。
北人南迁
气候适宜
相对安定 ……
经 农业发展

占城稻、棉花、茶树
重 手工业进步

蜀地和江浙丝绸、景德镇
南 移 商业繁荣
临安、交子、市舶司
1.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兴起,后来
发展成著名的瓷都的城市是(
)C
A.杭州 B.泉州 C.景德镇 D.广州
2.“市井经济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
请结合《宋代经济的发 展》优教导学案,完成【自 主学习】环节。
农业的发展
1.原因: (1)南方战乱 较少。(2)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 。 2.表现: (1)从越南引进 占城稻 ,成熟早,抗旱力强。 (2)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3)宋朝时, 水稻 产量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 (4)长江下游和 太湖流域 成为重要粮仓,出现了“苏湖熟, 天下足”的谚语。
A.东京 B.临安 C.大都 D.广州
(5)南方各地普遍种植 茶树 。 (6) 南宋 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手工业的兴盛
纺织业
北宋时,南方的 丝织业 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业发达; 南宋 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地烧制的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
制瓷业 北宋兴起的江西 景德镇 ,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哥 窑
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都有很高的水平,在 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 北宋东京郊外,建有 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 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 海船,不仅规模大, 设计科学,还配备了 先进的指南针。
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商业贸易的繁荣
商业都市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学习与 探究
• 都市多——最大的开封和杭州 • 人口多 • 时间长——早市夜市的出现 • 有走街串行的 • 商品多 • 客商多
商业贸易的繁荣
请大家对照地 图,叙述一下宋代 对外贸易概况。
市舶司
“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
百万计 。"
---宋高宗
宋高宗说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习与 探究
海外贸易收入是国家
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商业贸易的繁荣
情景体验:商人的苦恼 北宋时期,一位商人在四川经营着丝绸生意,
每天需要带着大量的金属货币穿行在大街小巷,既 不安全,也不方便。
1.如果你使是这用位纸商币人交,子如果不带金属货币,你 学习与
有什么好办法吗?
探究
2.使用这种货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什么优点?
轻巧、发行成本低、交易方便等
经济重心的南移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 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 宋最后完成。那时,政 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 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
东国
《 宋 史
南家 。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