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的组成和工艺特性

合集下载

塑料的组成与分类

塑料的组成与分类

1.塑料的组成与分类塑料是以高分子量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压力等)可塑制成一定形状且在常温下保持形状不变的材料。

塑料都以合成树脂为基本原料,并加入填料、增塑剂、染料、稳定剂等各种辅助料而组成。

因此,不同品种牌号的塑料,由于选用树脂及辅助料的性能、成分、配比及塑料生产工艺不同,则其使用及工艺特性也各不相同。

为此模具设计时必须了解所用塑料的工艺特性。

一、按受热时的行为分:1、热塑性塑料加热时变软以至流动,冷却变硬,这种过程是可塑的,可以反复进行。

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甲醛,聚碳酸酯,聚酰胺、丙烯酸类塑料、其它聚烯烃及其共聚物、聚砜、聚苯醚,氯化聚醚等都是热塑性塑料。

热塑性塑料中树脂分子链都是线型或带支链的结构,分子链之间无化学键产生,加热时软化流动,冷却变硬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2、热固性塑料第一次加热时可以软化流动,加热到一定温度,产生化学反应一交链固化而变硬,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此后,再次加热时,已不能再变软流动了。

正是借助这种特性进行成型加工,利用第一次加热时的塑化流动,在压力下充满型腔,进而固化成为确定形状和尺寸的制品。

这种材料称为固性塑料。

热固性塑较的树脂固化前是线型或带支链的,固化后分子链之间形成化学键,成为三度的网状结构,不仅不能再熔融,在溶剂中也不能溶解。

酚醛、脲醛、三聚氰胺甲醛、环氧、不饱和聚酯、有机硅等塑料,都是热固性塑料。

二、按树脂合成时的反应类型分:按塑料中树脂合成时的反应类型,可将树脂分为聚合型树脂和缩聚型树脂,相应的塑料分别称为聚合型塑料和缩聚型塑料。

1、聚合型塑料树脂是由聚合反应制得。

这种树脂一般是由含有不饱和键,主要是双键的单体,借双键打开生成的:反应过程中无低分子产物释出。

聚烯烃、聚卤代烯烃、聚苯乙烯、聚甲醛、丙烯酸类塑料都属于聚合型塑料。

聚合型塑料都是热塑性塑料。

2、缩聚型塑料树脂是由缩聚反应制得。

这种树脂一般是由含有某种官能团(一般最少含有两个官能团)的单体,借官能团之间的反应使单体连接起来而形成的。

常用塑料的注塑工艺

常用塑料的注塑工艺

常用塑料的注塑工艺一、聚乙烯-PE1.物理特性:一般常用聚乙烯为高密聚乙烯HDPE密度熔点130℃,低密聚乙烯LDPE 密度熔点120℃;2.工艺特性:①结晶型聚合物,有明显的熔点,软化温度范围窄3—5℃②注塑压力的变化对聚乙烯的流动性的影响比料筒温度的影响要明显,所以在注塑成型时先从注塑压力方面考虑;但过高的剪切速率会出现熔体破裂现象,在制品表面出现毛糙、斑纹等熔体破裂现象.③乙烯吸水性低,含水小于℅,生产时可以不进行干燥处理.如储藏不当引起水分过量可在70-80℃温度下干燥1-2h;④收缩率大且方向性明显,制品易翘曲变形;HDPE收缩率℅,LDPE收缩率2-5℅,收缩率一般视制品壁厚而定,制品壁厚越大收缩率越大;⑤聚乙烯对注塑机无特殊要求,一般均可使用;3.制品与模具①制品制品的壁厚与熔体的流动长度有关,而聚乙烯的流动性又随密度的不同有所不同,因此在选择制品厚度时需充分考虑流动比,低密聚乙烯的流长比为280:1,高密度聚乙烯的流长比为230:1;在选择制品的壁厚时,应考率收缩率的影响,从有利于熔体流动、减少制品收缩的角度出发,一般聚乙烯的壁厚应在之间;②模具的排气孔槽深度应控制在以下;4.树脂准备注塑用的聚乙烯为了保证制品有一定的机械强度,通常选用熔体指数稍底的品级,而对于强度要求不高、薄壁、长流程的制品,熔体指数相应选择大些,熔体指数MI 是在温度为190℃,负荷为2160g下,10分钟内熔体通过孔径为,长度为8mm孔的克数;熔体指数值越小,树脂的分子量就越大,流动性就越差;5.成型工艺①注塑温度注塑温度应根据注塑制品实际情况来确定,一般低密聚乙烯料筒温度在160-220℃之间,高密聚乙烯在175-240℃之间;在料筒温度分布上喷嘴和加料段温度低一些,比计量段和压缩段低20℃左右,如果加料段温度过高,有可能造成物料粘附在螺杆上,造成加料不畅;高的料筒温度可以改善熔体的流动性,但能造成制品大的收缩;②注塑压力和注塑速度一般聚乙烯对注塑压力和注塑速度无特殊要求,一般选择视制品情况而定,但大的注射速度会造成熔体破裂现象;③模具温度模具温度的高低对聚乙烯制品有较大的影响,即模具温度高,熔体冷却速度慢,制品的结晶度高,硬度、刚性均有提高,但制品的收缩相应加大,易出现缩痕;模具温度低,熔体冷却速度快,所得制品结晶度低,透明性增加,呈现柔韧性,但相应内应力增加,收缩的各向异性明显,易出现翘曲变形;通常低密聚乙烯的模具温度为35-55高密聚乙烯60-70在选取时应注意制品要求;二、聚丙烯缩写代号PP1.物理特性密度:熔点:164-170℃2.工艺特性①聚丙烯为结晶性聚合物,其结晶度达50-70℅有明显的熔点.②热稳定性好,分解温度可达300℃以上,与氧接触的情况下,树脂在260℃可变黄;③聚丙烯的熔体流动性要比聚乙烯要好,其中压力对熔体粘度的影响要比温度明显;④熔体弹性较大且冷凝速度快,易产生内应力,同时成型收缩率比较大℅并具有各向异性.⑤着色剂会增加制品的收缩.3.制品与模具①制品的厚度应充分考虑熔体充模的可能性,聚丙烯熔体的最大流长比为250:1,熔体流动性较好,制品壁厚可在选取.②由于聚丙烯流动性较好,在成型过程中易出现排气不良现象,故可射排气孔槽深度不超过;⒋原料准备注塑级的聚丙烯熔指数为MI=1-10,选用较高的熔指数是为了提高熔体的流动性,减少制品内应力,减少制品翘曲;聚丙烯成型的允许含水量为℅,因此在成型加工之前对原料颗粒可不做干燥处理,如水分含量过高可在80-100℃的温度下干燥小时即可;5.成型工艺①注射温度注射温度的提高有利于减小熔体粘度,但会增加制品的收缩,一般对聚丙烯的料筒温度应控制在200-270℃之间选择;②注塑压力随着注塑压力的提高,剪切速率加大会使熔体粘度明显下降,注塑压力的提高对制品的冲击韧性、拉伸强度无不利影响,而且有利于相对伸长率,特别是成型收缩率有较大改善;因此聚丙烯在注塑时选用较高注塑压力;③模具温度模具温度的变化对聚乙烯制品有很大影响:模具温度低:制品的结晶度降低,制品表面韧性增强,收缩率低,光洁度下降,面积较大较厚制品有翘曲倾向;模具温度高:制品结晶度高,制品硬度和刚性增加,表面光洁度好,但易产生溢边、凹痕收缩率大的问题;在一般箱式制品模具的模温要求型心温度略高于模腔温度约5℃,防止制品向不利的方向变形;三、聚苯乙烯名称缩写PS相对密度:软化点:95℃1.工艺特性①聚苯乙烯属于无定型聚合物,无明显熔点,熔体温度的范围较宽且热稳定性较好,约在95℃开始软化,120-180℃之间成为流体,300℃开始分解.②聚苯乙烯的比热容比较低,加热流动和冷却固化都比较快,流体粘度适中,且流动性好,易于成型.可以通过改变料筒温度和注塑压力来改变熔体流动性.③制品应力大,易碎裂是聚苯乙烯加工中的最大难题,这除了与材料本身分子量分布不均,低分子物残留过多,分子链成刚性质脆,收缩系数不均有关外,还与模具及制品设计和成型工艺有关;注塑成型设备聚苯乙烯对注塑设备无特殊要求,一般的螺杆机都可生产;2.制品与模具设计①由于聚苯乙烯的热膨胀系数与金属相差较大,因此在聚苯乙烯制品中不适宜有金属嵌件的存在,否则当制品使用环境发生变化时,制品易应力开裂;②与其他塑料一样,聚苯乙烯制品的壁厚与熔体的流动性,以及制品的性能有关,制品越厚熔体的流动阻力越小,但随之而来的收缩和应力也增加,所以聚苯乙烯的制品壁厚不宜太厚,当然也不能太薄,当制品的壁厚小于时熔体流动困难,易出现制品填充不足现象;鉴于聚苯乙烯的流长比为200:1,所以制品壁厚一般在1-4之间选择为佳;③聚苯乙烯的成型收缩率为;④排气孔槽的深度应控制在以下;⑤为了减少制品中的内应力,要求模具温度应尽可能一致,各部分温差应控制在8-6℃之内,否则制品出模时易开裂,或制品上出现水波纹;3.原料准备聚苯乙烯的吸水性较低小于%而成型加工中所允许的含水量为%,一般加工前不需干燥处理,如果含湿量很高可在70-80的热风循环干燥箱内进行的,干燥时间约为小时,如用粉碎料时加入15-30%之间为宜.4.成型工艺①注塑温度聚苯乙烯的注塑温度根据制品的不同应在140-260℃选择,当料筒温度高时,熔体流动性提高有利于充模,使制品的透明性提高,但时制品的冲击强度下降,当原料分解时,制品浇口处有气泡,制品变黄,浑浊出现银丝.从有利制品透明和提高生产率的角度出发,料筒温度应在180-215℃之间选择为宜,一般喷嘴和加料段温度低于压缩和计量段20℃为宜;②注塑压力大的注塑压力对聚苯乙烯的熔体充模是有利的,随着注塑压力的增加对制品的冲击强度无不利影响,成型收缩率下降,但制品的内应力增加使制品在脱模或使用过程中发生开裂,注塑压力可以在60-150MPA范围内选取;③注塑速度较高的注塑速度不仅会使模腔内的空气难以及时排出,而且会使制品表面不洁,透明性变差,冲击强度下降,较大的剪切力会导致制品中的应力增加,因此在不发生波纹和溶接痕的情况下尽量减小注塑速度;④模具温度使用要求较高的制品采用模具加温的方法,模具温度在50-60℃之间选择,最高温度不超过70℃,模腔型芯温差不超过3-6℃;对一般制品采用低模温成型,用后处理的方法消除内应力;5.成型中注意事项①树脂、模具、注塑机料筒、螺杆、喷嘴必须清洁,无灰尘杂质;②使用粉碎料时混合不能超过15-30%,注意粉碎料的使用次数多次使用会导致聚苯乙烯变色;③制品后处理为了消除制品内应力,防止制品开裂,当对制品进行后处理,制品壁厚≤6mm时,在空气或水中取温度60-70℃,处理30-60分钟;当制品壁厚大于6mm 时则取70-78℃,处理120-300分钟;四、ABSABS塑料是由丙烯晴A-丁二烯B-苯乙烯S三种单体组分经接枝共聚而成,其密度通用级,丙烯晴含量的增加是为了改善ABS的耐油性和耐化学性;丁二烯的增加是为了提高ABS的冲击韧性;苯乙烯的添入是为了增加ABS的熔体流动性;1.工艺特性通常160℃以上即可成型,270℃以上ABS中的橡胶相开始分解,制品变黄出现银丝;ABS的粘度对剪切特别敏感,剪切力增大时粘度急剧降低,所以ABS制品可以采用点浇口;2.注塑设备①每次注塑量应取设备最大注塑量的50-75%;②可选用敞开式或加长喷嘴长度不超过150mm,避免使用自锁式喷嘴,以降低流程或引起物料变色;③对于阻燃级ABS要求控温系统工作灵敏;3.制品与模具ABS流长比为190:1,制品厚度通常是之间选取,在模具设计时应避免制品薄厚不均;为了防止在充模过程中出现排气不良、制品灼伤、容接线等问题应在模具上开设排气槽,排气孔槽深不应超过;原料准备ABS树脂吸湿性并不是很高,在加工允许值%左右,但一般ABS原料在生产时都必须干燥,干燥温度在80-85℃之间,干燥2-4小时,注意开启风机避免原料熔结,如原料中含水分过高制品会出现银丝.4.成型工艺①注塑温度高的料筒温度可以提高熔体的流动性,有利于充模,但过高的料筒温度容易使物料分解,ABS的分解受时间和温度的双重影响,一般温度超过250℃物料就开始变黄.在实际生产中ABS料温为180-230℃之间选择,计量段和喷嘴温度的设定应特别注意,不良的设置会造成,溢料、银丝、变色、光泽不佳、溶接痕明显等;⒌注射压力ABS的流动性较差,注塑时需要较大的注塑压力,但过大的注塑压力会造成脱模困难或脱伤,以及给制品带来大的内应力;ABS注塑压力除了与制品厚度、设备类型有关外,还与原料品级有关;一般对薄壁、长流程、小浇口的制品或耐热级、阻燃级的树脂,要求注塑压力较高,可达130-150MPA;⒍注塑速度注塑速度对ABS熔体的流动性的改变有一定的影响,注塑速度慢,制品表面会出现波纹,熔结不良;注塑速度过快,易出现排气不良,制品烧焦,表面光洁度不佳,同时影响制品内部质量,所以一般采用中低速为宜;⒎模具温度随着对制品的要求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模具温度,一般对制品表观和性能要求较高的制品模具温度可控制在60℃以上,要求模腔和型芯的温差不超过10℃,对于深孔制品或形状较复杂的制品,要求模腔的温度比模芯的温度略高一些,有利于脱模;五、硬聚氯乙烯PVC聚氯乙烯受温度的影响易生成氯化氢,而氯化氢的产生对树脂有催化的作用,导致树脂变色分解;1.工艺特性①聚氯乙烯为无定型高聚物,它没有明显的熔点,60℃以上开始变软,100-150℃呈粘弹态,150℃以上呈粘流态,一般200℃以上开始分解,分解时有腐蚀及刺激性气体溢出;②聚氯乙烯的热稳定性较其他塑料要差,无论时间或温度都有导致其分解的倾向,特别在高温下同金属物质接触更易分解,这时应严格控制温度;③硬聚氯乙烯流动性较差,因此在短时间内充满模腔较困难,因此需要较大的注塑压力,同时为了避免溶体破裂现象,在成型中易采用高压低速注塑;④因氯化氢有腐蚀性,应做好模具及注塑机料筒螺杆的防腐工作;⑤由于聚氯乙烯的吸水性很小,通常在以下,故对要求不高的制品可以不进行干燥处理;2.成型设备①作好注塑机的料筒、螺杆的防腐;②设备的温控系统反应灵敏;③螺杆可选用长径比L/D为18-23压缩比C/R为2左右,螺杆头呈尖头,减少物料停留的可能性.④由于聚氯乙烯的粘度较大,为了减少流动阻力,在成型中一般选用较大孔径直径为4-10mm通用喷嘴或延伸喷嘴,并配加温控制装置;3.制品与模具①制品壁厚应避免薄厚不均,以免造成收缩不均,溶体的流长比为100:1,制品壁厚不低于大都在之间;②硬聚氯乙烯的成型收缩率因添加剂的种类引用量不同而异,通常为;4.原料准备聚氯乙烯的允许含水量可达%,要求不高的制品可不进行干燥处理,如果原料中含水量过高会造成制品表面光洁度变差,甚至出现银丝气泡等缺陷,这时可以在90-100℃的热风循环干燥箱中干燥小时,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造成料粒粘结或出现变色.5.成型工艺①注塑温度在注塑中,由于聚氯乙烯的熔融温度和分解温度非常接近,可供选择的范围小,同时溶体的热稳定性还要受时间、用料量、剪切摩擦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温度控制稍有不当急易造成分解,硬聚氯乙烯的成型温度为160-190℃之间,温度超过200℃分解;过高的喷嘴温度会造成熔体通过时摩擦过热分解,过低的温度会造成喷嘴堵塞,一般喷嘴温度比计量段低10-20℃;②注塑压力因聚氯乙烯的熔体粘度较大,又受温度的限制,注塑压力对聚氯乙烯的充模起决定性作用,在模具、设备允许的条件下宜采用高压注塑,一般在90MPA以上,充模速度快,所得制品表面收缩小,熔结痕改善,但会出现排气不良,制品上有气泡,特别浇口较小的情况下,熔体高速通过时将产生很高的摩擦热,从而使物料降解,制品上出现烧焦、变黄、银丝等缺陷;因此硬聚氯乙烯一般都采用高压低速注塑;③模具温度通冷水控制模具温度,模温不超过40℃;加热控制模温,模温不超过60℃;④螺杆转速在正常的情况下螺杆旋转的机械能,可使料筒温度增加10-50℃,这就有可能使物料降解,机械能的大小与螺杆的转速密切相关,转速高机械能就相应的增加,所以硬聚氯乙烯的螺杆转速不宜过高,一般在20-50r/min的范围内;⑤成型周期由于硬聚氯乙烯的降解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受热时间有关,在成型过程中尽量降低物料在料筒中的停留时间;6.注意事项①对于料筒内所存物料为聚苯乙烯、ABS时可在聚氯乙烯加工温度下,直接用聚氯乙烯清洗料筒并加工成型,如果料筒内所存物料的成型温度超过聚氯乙烯所允许的范围,或为其他热敏塑料,应先用聚苯乙烯或聚乙烯进行清洗料筒,然后进行聚氯乙烯加工;②在料筒升温过程中,应密切注意升温情况,当温度达到工艺要求后必须开启设备进行对空注射,而不可在料筒内恒温一段时间,当对空射出的物料光洁明亮,说明物料塑化良好可以进行生产;③在成型过程中,每次注塑量应严格控制,前后成型周期应尽可能一致,注塑机的油路油温应保持稳定;④在注塑时,如发现制品上有棕色条纹出现说明物料已经过热降解;⑤停机时应把料筒中的硬聚氯乙烯排干净,并用聚苯乙烯或ABS进行清洗方可停机;⑥加工聚氯乙烯时应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如若出现树脂分解时,则必须及时打开门窗,排除遭污染空气;六、聚酰胺PA聚酰胺俗称-尼龙,它现在有不下数十个品种,但常用的有PA6PA66PA46这几个品种的性质大致相似,可在一起讨论;1.工艺特性①吸水性尼龙树脂都有从空气中吸收水分的倾向,当吸水为1%时,尼龙6的尺寸变化率为%,尼龙66的变化率为%,因此对于尺寸要求较高的制品,应注意选择吸水性较低的品种;②结晶性除透明尼龙外,尼龙熟知大都为结晶高聚物,结晶度高,制品拉伸强度、耐磨性、硬度、润滑性等项性能有所提高,热膨胀系数和吸水性趋于下降,但对透明度以及抗冲击性能有所不利;③流动性由于尼龙大都为结晶性材料,当温度超过熔点后,其溶体粘度一般都显得比较低,流动性好,应防止溢边的发生;同时由于溶体冷凝速度快,应防止物料阻塞喷嘴、流道、浇口等引起制品不足现象;④收缩率与其他结晶塑料相似,尼龙树脂存在收缩率较大的问题;2.成型设备尼龙成型时,主要注意防止“喷嘴的流涎现象”,因此对尼龙料的加工一般选用自锁式喷嘴;3.制品与模具①制品的壁厚尼龙的流长比为150-200之间,尼龙的制品壁厚不底于一般在之间选择,而且制品的收缩与制品的壁厚有关,壁厚越厚收缩越大;②排气尼龙树脂的溢边值为左右,所以排气孔槽应控制在以下;③模具温度ⅰ、制品壁厚大于5mm的应采用加热控制,模温PA6110℃、PA66120℃、PA46120-130℃;ⅱ、制品厚度小于5,要求制品有一定的柔韧性的一般采用冷水控温;⒋料的准备尼龙的吸水性较大加工水分允许含量%,吸水后的尼龙在成型过程中,表现为熔体粘度急剧下降并混有气泡银丝,而且制品机械强度下降;在干燥过程中,由于酰胺基团对氧比较敏感,在高温下易发生高温变色;5.成型工艺①料筒温度因尼龙是结晶型聚合物,所以熔点明显,尼龙类树脂在注塑时所选择的料筒温度同树脂本身的性能、设备、制品的形状因素有关;一般尼龙6的溶体温度最低为225℃,尼龙66为260℃;由于尼龙的热稳定性较差,所以不宜高温长时间在料筒中停留,以免引起物料变色发黄,同时由于尼龙的流动性较好,温度超过其熔点后就流动迅速;②注射压力尼龙溶体的粘度低,流动性好,但是冷凝速度较快,在形状复杂和壁厚较薄的制品上易出现不足问题,故还是需要较高的注射压力;通常压力过高,制品会出现溢边问题;压力过低,制品会产生波纹、气泡、明显的熔结痕或制品不足等缺陷,大多数尼龙品种的注射压力不超过120MPA,一般在60-100MPA范围内选取是满足大部分制品的要求,只要制品不出现气泡、凹痕等缺陷,一般不希望采用较高的保压压力,以免造成制品内应力增加;③注射速度对尼龙而言,注塑速度以快为益,可以防止因冷却速度过快而造成的波纹,充模不足问题;快的注射速度对制品的性能影响并不突出;④模具温度模具温度对结晶度及成型收缩率有一定的影响,高模温结晶度高、耐磨性、硬度、弹性模量增加、吸水性下降、制品的成型收缩率增加;低模温结晶度低、韧性好、伸长率较高;6.成型中注意事项①再生料的使用最好不超过三次,以免引起制品变色或机械物理性能的急剧下降,用量应控制在25%以下,过多会引起工艺条件的波动,再生料与新料混合必须进行干燥;②安全须知尼龙类树脂开机时应首先开启喷嘴温度,然后在给料筒加温,当喷嘴阻塞时,切忌面对喷孔,以防料筒内的溶体因压力聚集而突然释放,发生危险;③脱模剂的使用使用少量的脱模剂有时对气泡等缺陷有改善和消除的作用;尼龙制品的脱模剂可选用硬脂酸锌和白油等,也可以混合成糊状使用,使用时必须量少而均匀,以免造成制品表面缺陷;④制品的后处理尼龙制品的后处理是为了防止、消除制品中的残留应力或因吸湿作用所引起的尺寸变化;后处理方法有热处理法和调湿法两种;1.热处理常用方法在矿物油、甘油、液体石蜡等高沸点液体中,热处理温度应高于使用温度10-20℃,处理时间视制品壁厚而异,厚度在3mm以下为10-15分钟,厚度为3-6mm时间为15-30分钟,经热处理的制品应注意缓慢冷却至室温,以防止骤冷引起制品中应力重新生成;2.调湿处理调湿处理主要是对使用环境湿度较大的制品而进行的,其办法有两种:一沸水调湿法,二醋酸钾水溶液调湿法醋酸钾与水的比例为:1,沸点121℃,沸水调湿法简便,只要将制品放置在湿度为65%的环境下,使其达到平衡吸湿量即可,但时间较长,而醋酸钾水溶液调湿法的处理温度为80-100醋酸钾水溶液调湿法,处理时间主要取决制品壁厚,当壁厚为时约2小时,3mm为8小时,6mm为16-18小时.七、PET加工温度:260-300℃,分解温度305℃,含水量不超过%,推荐使用干燥形式为除湿式干燥机,空气温度120-135℃,空气露点-18℃,空气流速干燥时间4-6小时;PET注塑制品常见缺陷及处理:1.制品中有气泡;分析:气泡在制品中,气泡有时成白色,制品表面没有银丝,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塑化不完全,有生料注入制品中,因无银丝说明料筒后段塑化不好,如果制品表面中既有气泡又有银丝,这说明料筒整段都塑化不好,根据出气泡的位置来判断料筒那段塑化不好;产生原因:加水口料料粒不均;整个循环周期过短;料筒后段料温过低;螺杆转速过快;2.制品有银丝产生原因:料温过高原料分解;熔融的原料在料筒中停留时间过长原料分解;原料塑化不好有生料注入模腔;热流道温度过高原料分解;料中含水分过高受热产生气泡;防延过大制品中夹杂气泡;3.制品部分变白,特别是制品底部或下部产生原因:料温过低,料温靠近PET结晶温度190℃,结晶度过高使制品变白及制品底部浑浊;解决方法:视变白的位置提高相应料温,如果制品底部变白是热流道温度低,提高温度;下半部变白料筒温度低,提高料筒温度;4.制品变黄产生原因:料温过高分解或在料筒内停留时间过长;⒌制品同轴度低产生原因:注塑压力过大;保压压力过大且时间过长;塑化背压过大;6.制品变形产生原因:模具温度不均,使制品各部收缩不均;制品冷却时间不够;7.制品内壁缩水产生现象及原因:制品内壁有波纹,使制品壁厚不均,产生原因为模具形芯温度过高;8.水波纹产生现象及原因:制品壁有明显波纹,产生原因是模具温度过低,模温不均,注塑速度过慢;八、聚碳酸脂PC1.工艺特性①熔体的流动性对温度敏感,对压力不敏感,接近牛顿流体,属于粘度温度敏感型;②可视为非结晶型聚合物,没有明显的熔点,溶体粘度高,流动困难,要求模具流道浇口短而粗,以减少压力损失,同时需要较高的注塑压力;③高温下树脂易水解,制品上产生银丝,树脂在加工之前要进行干燥,使含水量在%以下,在加工过程中应注意树脂的保温防止树脂从新吸湿;④制品易开裂,在加工时注意消除制品内应力,如提高模具温度,对制品进行后处理;2.塑成型设备①设备容量要求制品的最大注塑量不超过注塑机公称容积的60-70%②螺杆螺杆的长径比L/D为15-20,压缩比2-3;③温控仪表要求温控仪表在400℃-0℃之间自由调节;。

塑料的性能特点

塑料的性能特点

塑料的基本概念及其常用工程塑料的性能特点一、塑料的定义塑料是一种以合成或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为主要成分,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可塑制成一定形状,当外力解除后,在常温下仍能保持其形状不变的材料。

二、塑料的组成和分类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约占塑料总量的40%〜100%。

1、热塑性塑料:树脂为线型或支链型大分子链的结构。

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聚甲醛(POM)、聚酰胺(俗称尼龙)(PA)、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俗称有机玻璃)(PMMA)、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聚酯(PETP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热固性塑料酚醛树脂(PF)、环氧树脂(EP)、氨基树脂、醇酸树脂、烯丙基树脂、脲甲醛树脂(UF)、三聚氰胺树脂、不饱和聚酯(UP)、硅树脂、聚氨酯(PUR)3、通用塑料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酚醛树脂、氨基树脂4、工程塑料广义:凡可作为工程材料即结构材料的塑料。

狭义:具有某些金属性能,能承受一定的外力作用,并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电性能和尺寸稳定性,在高、低温下仍能保持其优良性能的塑料。

通用工程塑料:聚酰胺、聚碳酸酯、聚甲醛、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苯醚(PPO)、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P)及其改性产品。

特种工程塑料(高性能工程塑料):耐高温、结构材料。

聚砜(PSU)、聚酰亚胺(PI)、聚苯硫醚(PPS)、聚醚砜(PES)、聚芳酯(PAR)、聚酰胺酰亚胺(PAI)、聚苯酯、聚四氟乙烯(PTFE)、聚醚酮类、离子交换树脂、耐热环氧树脂5、功能塑料(特种塑料)具有耐辐射、超导电、导磁和感光等特殊功能的塑料。

氟塑料、有机硅塑料6、结晶型塑料分子规整排列且保持其形状的塑料。

PE、PP、PA7、非结晶型塑料长链分子绕成一团(对热塑性塑料)或结成网状(对热固性塑料),且保持其形状的塑料。

注塑常用原料的性能与加工工艺特点

注塑常用原料的性能与加工工艺特点

注塑常用原料的性能与加工工艺特点注塑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加工方法,常用于制造各种塑料制品。

不同的塑料原料具有不同的性能和加工工艺特点。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注塑原料以及它们的性能和加工特点。

1. 聚丙烯(PP):聚丙烯是一种具有良好韧性和耐化学腐蚀性的热塑性塑料。

它具有较高的熔点和热变形温度,因此在注塑过程中需要相对较高的熔融温度和压力。

聚丙烯在注塑加工中容易流动,尺寸稳定,且易于模具成型。

同时,聚丙烯可回收利用,具有环保特点。

2. 聚苯乙烯(PS):聚苯乙烯是一种常见的透明塑料。

它具有较低的熔点和热变形温度,易于熔融和注塑成型。

然而,聚苯乙烯在注塑过程中容易受热破坏和变形,因此在注塑加工中需要控制好熔融温度和冷却时间,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3. 聚丙烯酸甲酯(PMMA):聚丙烯酸甲酯是一种具有良好透明度和耐候性的塑料。

它具有较高的熔点和粘度,注塑时需要较高的加工温度和压力,以确保充分熔化和完整充型。

PMMA还具有良好的刚性和耐化学性,可用于制造透明的塑料产品。

4. 聚乙烯(PE):聚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机械强度。

它具有较低的熔点和粘度,易于熔融和注塑成型。

聚乙烯在注塑过程中容易流动,可用于制造各种形状的产品。

总的来说,不同的注塑原料具有不同的性能和加工工艺特点。

在进行注塑加工时,需要根据原料的特性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温度、压力和冷却时间,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成型效果。

同时,还需要注意原料的回收利用和环保性能,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注塑加工中,还存在其他一些常用的塑料原料,下面将继续介绍它们的性能和加工工艺特点。

5. 聚碳酸酯(PC):聚碳酸酯是一种具有良好透明性和耐冲击性的塑料。

它具有较高的熔点和熔融粘度,因此在注塑加工过程中需要较高的温度和压力。

聚碳酸酯的熔融温度接近其热分解温度,因此在加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好温度和冷却速率,以防止产生气泡和烧结现象。

6. 聚乙烯醇(PVA):聚乙烯醇是一种水溶性的塑料,具有良好的耐溶解性和粘接性。

20种常见塑料的理化特性和加工工艺

20种常见塑料的理化特性和加工工艺

1.ABS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典型应用范围:汽车(仪表板,工具舱门,车轮盖,反光镜盒等),电冰箱,大强度工具(头发烘干机,搅拌器,食品加工机,割草机等),电话机壳体,打字机键盘,娱乐用车辆如高尔夫球手推车以及喷气式雪撬车等。

注塑模工艺条件:干燥处理:ABS材料具有吸湿性,要求在加工之前进行干燥处理。

建议干燥条件为80~90℃下最少干燥2小时。

材料温度应保证小于0.1%。

熔化温度:210~280℃;建议温度:245℃。

模具温度:25~70℃。

(模具温度将影响塑件光洁度,温度较低则导致光洁度较低)。

注射压力:500~1000bar。

注射速度:中高速度。

化学和物理特性:ABS是由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三种化学单体合成。

每种单体都具有不同特性:丙烯腈有高强度、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丁二烯具有坚韧性、抗冲击特性;苯乙烯具有易加工、高光洁度及高强度。

从形态上看,ABS是非结晶性材料。

三中单体的聚合产生了具有两相的三元共聚物,一个是苯乙烯-丙烯腈的连续相,另一个是聚丁二烯橡胶分散相。

ABS的特性主要取决于三种单体的比率以及两相中的分子结构。

这就可以在产品设计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并且由此产生了市场上百种不同品质的ABS材料。

这些不同品质的材料提供了不同的特性,例如从中等到高等的抗冲击性,从低到高的光洁度和高温扭曲特性等。

ABS材料具有超强的易加工性,外观特性,低蠕变性和优异的尺寸稳定性以及很高的抗冲击强度。

2.PA6 聚酰胺6或尼龙6典型应用范围:由于有很好的机械强度和刚度被广泛用于结构部件。

由于有很好的耐磨损特性,还用于制造轴承。

注塑模工艺条件:干燥处理:由于PA6很容易吸收水分,因此加工前的干燥特别要注意。

如果材料是用防水材料包装供应的,则容器应保持密闭。

如果湿度大于0.2%,建议在80℃以上的热空气中干燥16小时。

如果材料已经在空气中暴露超过8小时,建议进行105℃,8小时以上的真空烘干。

熔化温度:230~280℃,对于增强品种为250~280℃。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后习题.doc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后习题.doc

第2章塑料的组成与工艺特性1.塑料一般由哪些成分组成?各自起什么作用?答:⑴蜩料是合成树脂和特定用途的添加剂组成的。

其屮合成树脂作为基体。

⑵作用①合成树脂实际上是高分子物质或其预聚体,它是塑料的基体,对塑料的物理、化学性能起决定作用;②添加剂主要起增塑、填料、稳定、润滑、着色等作用C2.塑料是如何进行分类的?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有什么区别?答:⑴分类①)按塑料屮树脂分子结构和受热后呈现的基木行为分类:热蜩性嫂料(非结晶型和结晶型)和热固性塑料;②按塑料的性能及用途分为:通用塑料(指产量大、用途广且价廉的塑料。

)、工程塑料(在工程技术中常作为结构材料来使用)③按制造方法分为:缩聚型塑料和加聚型塑料。

⑵区别见下表:•什么是塑料的计算收缩率?影响塑料收缩率的因素有哪些?4•什么是塑料的流动性?影响流动性的因素有哪些?答:⑴塑料流动性是指树脂聚合物所处的温度大于其粘流温度%时发生的大分子之间的相对滑移现象,表现为成型过程中在一定温度和一定压力下塑料熔体充填模具型腔的能力。

⑵塑料的品种、成型工艺、模具结构、模具型腔的表面粗糙度等是影响流动性的主要因素。

5.测定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的流动性分别使用什么仪器?如何进行测定?答:⑴热塑性塑料:采用熔融指数测定仪(将被测的定量热塑性塑料原料加入到测定仪屮,上面放入压柱,在一定压力和一定温度下,lOniin内以测定仪下面的小孔中挤出塑料的克数表示熔融指数的人小。

)⑵热固性塑料:采用拉西格测定模(将定量的热固性塑料原料放入拉西格测定模屮,在一定压力和一定温度下,测定其从拉四格测定模下而小孔屮挤出塑料的t度值来表示热固性塑料流动性的好坏。

第3章塑料成型制件的结构工艺性1.影响塑件尺寸精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首先模具制造的精度和塑料收缩率的波动,其次是模具的磨损程度。

另外,在成型吋工艺条件的变化、然件成型后的吋效变化、嫂件的飞边等都会影响蜩件的楮度。

2•什么是塑件的脱模斜度?脱模斜度选取应遵循哪些原则?答:⑴为了便于从成型零件上顺利脱出塑件,必须在塑件内外表面沿脱模方向设计足够的斜度,称为脱模斜度。

塑料的基本概念

塑料的基本概念

(一)塑料的定义及组成塑料是以树脂为主要成分,加入各种能够改善其加工或使用性能的添加剂(助剂),在一定温度、压力和溶剂作用下,能够塑制成设计要求的形状,并可在常温、常压下保持此形状的一类材料。

共同的特点是:①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塑性,即连续变形的能力;②主体成分为树脂;③常温、常压下为具有一定强度和固定形状的塑性和刚性材料。

对一般技术人员来说,想要有效地使用塑料,或在塑料制品生产时能充分利用其基本特性,并不一定需要深知道结构,只要对其内部结构有一般的了解,知道不同种类不同牌号塑料之间的性能差别,就可以合理地应用塑料。

通常认为聚合物和塑料含义相同,实际上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

聚合物是聚合过程所产生的纯材料,很少单独使用,只在参入添加剂后才在工业中应用。

有添加剂的材料称为塑料。

树脂——是塑料的主要成分,为纯聚合物,由小分子单体聚合而成,它决定着塑料的主要功能。

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

来至大自然的树脂叫做天然树脂,它包括沥青、蛋白质、虫胶、松香等等。

合成的大分子、或称长链分子,是由千百个被称为“单体”的分子单元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将单体结合在一起的过程称为“聚合”。

大分子中单体的数量称为“聚合度”。

“降解”就是聚合度下降,也就是大分子中单体分子数量减少,或组成物质的分子质量下降。

合成树脂种类繁多,可上千种。

组成物质的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聚合物,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橡胶、纤维等三大类。

决大多数塑料中都加入各种不同的添加剂(助剂),以改善其性能(加工和使用性能)。

添加剂又称助剂,常用的有: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着色剂、阻燃剂、抗静电剂、填料及发泡剂等等。

不加助剂的塑料称为单组分塑料(如PTFE),可以说是纯聚合物,否则叫做多组分塑料。

(二)塑料的分类①根据热行为不同(按加热性质分类):可分为热塑性材料;热固性材料。

1.热塑性塑料:在热塑性塑料中,各长分子链之间是靠较弱的范德瓦尔力维持在一起的。

塑料的组成

塑料的组成

塑料的组成1 .塑料与聚合物( 1)聚合物。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

树脂是一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其特点是无明显的熔点,受热后逐渐软化,可溶解于有机熔剂,不溶解于水。

树脂分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两种。

从松树分泌出的松香、从热带昆虫分泌物中提取的虫胶、石油中的沥青等都属于天然树脂。

天然树脂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性能上都远远不能满足工业产品的生产需要;于是人们根据天然树脂的分子结构和特性,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制备了各种合成树脂。

合成树脂既保留了天然树脂的优点,同时又改善了成型加工工艺性和使用性能等,因此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石油是制取合成树脂的主要原料。

常用的合成树脂有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酚醛树脂、氨基树脂、环氧树脂等。

( 2 )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及性能。

聚合物的分子结构有三种形式:线型、带支链线型及体型。

线型即大分子链呈线状,如图2 一1 ( a )所示。

在性能上,线型聚合物具有弹性和塑性,在适当的溶剂中可溶胀或溶解,升高温度时则软化至熔化而流动,而且,可反复多次熔化成型。

高密度聚乙烯、聚苯乙烯等聚合物分子链属此种结构形式。

如果在大分子链之间有一些短链把它们相互交联起来,成为立体网状结构.则称为体型聚合物(或称为网型聚合物),如图2 一1 ( b )所示。

体型聚合物脆性大,硬度高,成型前是可溶与可熔的,一经成型硬化后,就成为既不溶解又不熔融的固体,所以不能再次成型。

此外,还有一些聚合物的大分子主链上带有一些或长或短的小支链,整个分子链呈枝状,如图2 一1 ( c )所示,称为带支链的线型聚合物。

因为存在支链,结构不太紧密,因此,聚合物的机械强度较低,但溶解能力和塑性较高。

低密度聚乙烯等聚合物分子链属此种结构形式。

聚合物不但分子链很长,具有不同结构,而且其分子的排列也具有不同的几何特点。

据此,可将聚合物的分子排列分为两种聚集态:一种是聚合物的分子有规则紧密的排列,称为结晶型聚合物;另一种是聚合物的分子排列处于无序状态,称为无定形聚合物。

塑料配比知识点总结大全

塑料配比知识点总结大全

一、塑料材料概述1. 塑料的定义:塑料是由合成或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材料,具有可加工成各种形状并可保持长期形状的特性。

2. 塑料的特性:轻质、耐腐蚀、绝缘性能好、成型工艺灵活、耐低温性好等。

3. 塑料的分类:根据来源可以分为合成塑料和天然塑料;根据成型方法可以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二、塑料的成分1. 高分子聚合物:多种聚合物的共聚或接枝成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

2. 助剂:包括增塑剂、稳定剂、填充剂、色料等,用于改善塑料的性能和外观。

三、塑料配比技术1. 配比的概念:指的是将塑料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搅拌,以制备所需的塑料制品。

2. 配比的目的:确保塑料制品的质量稳定,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成本。

3. 配比的原则:根据塑料的性能和产品的要求,确定合适的成分比例;确保材料充分混合,避免出现分层或结块。

四、塑料配比的方法1. 实验室试验:通过实验室试验确定各种成分在不同比例下的配比效果,寻找最佳的配比比例。

2. 数学配比法:利用数学方法计算各种成分的理论比例,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3. 经验配比法:结合生产经验,根据原材料性能、生产设备和产品要求,确定合适的配比比例。

五、常见的塑料配比方法1. 聚烯烃材料的配比:聚烯烃材料的配比一般以聚烯烃为主体,辅以增塑剂、稳定剂、填充剂等。

2. 聚氯乙烯材料的配比:聚氯乙烯材料的配比需要考虑其耐候性和耐热性,常用的助剂包括热稳定剂和紫外线吸收剂。

3. 聚苯乙烯材料的配比:聚苯乙烯材料的配比常使用发泡剂和颜料,以改善其密度和外观。

1. 原材料的选择:根据产品的要求和性能,选用合适的聚合物、助剂等原材料。

2. 配比的精度:确保配比的精度,避免由于原料比例不准确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

3. 搅拌的技术要求:保证材料的充分混合,防止出现分层或结块的情况。

七、塑料配比技术的发展趋势1. 精密配比技术:利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实现塑料配比的精确控制,提高生产效率。

塑料材料工艺特性

塑料材料工艺特性

目录1、塑料制品成型机理 (1)1.1结晶效应 (1)1.2取向效应 (2)1.2.1取向机理 (2)1.2.2取向对制品性能的影响 (2)1.3内应力 (2)1.3.1内应力产生 (2)1.3.2影响内应力的工艺因素 (2)1.4 成型原理 (3)2、塑料的工艺特性 (3)2.1 收缩率 (3)2.2 流动性 (4)2.3 硬化速度 (4)3、主要加工方法 (4)3.1 压缩成型 (5)3.1.1成型特点 (5)3.1.2 压塑成型过程和操作方法 (5)3.1.3 压塑成型过程中的控制因素 (5)3.1.4 压缩成型用的设备 (6)3.2 注塑成型 (6)3.2.1 注塑成型的工艺过程 (6)3.2.2 注塑成型的优点 (6)3.2.3 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与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的比较 (6)3.3.4 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过程中的控制因素 (7)3.3.5 塑料制品的热处理和调湿处理 (7)3.3.6注塑成型用设备 (8)4、其他成型方法简介 (8)4.1 挤出成型 (8)4.2 中空吹塑成型 (8)4.3 真空成型 (8)5、塑料制品的结构工艺要求 (9)尺寸精度 (9)脱模斜度 (9)壁厚 (9)加强筋 (10)支承面 (10)圆角 (11)孔 (11)嵌件 (11)6、模具设计的工艺性 (12)塑料制件在工业中的应用日趋普遍,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具有一系列特定的优点。

塑料制件主要优点有:1)塑料密度小、质量轻,这是“以塑代钢”的优点;2)塑料的绝缘性能好,介电损耗低,是电子工业不可缺少的原材料;3)塑料的化学稳定性高,对酸、碱和许多化学药品有良好的耐腐蚀能力;4)塑料减摩、耐磨、减震、隔音等等性能也较好塑料已从代替部分金属、木材、皮革及无机材料发展成为各个部门不可缺少的一种化学材料,并跻身于金属、纤维材料和硅盐酸三大传统材料之列。

1、塑料制品成型机理1.1结晶效应结晶定义:评定聚合物结晶相同的标准是晶体形状、大小及结晶度。

塑料三态的微观结构和工艺特性

塑料三态的微观结构和工艺特性
• 2、高弹态
• 处于高弹态下的塑料分子,动能增加,链段展开成网状,但分子 的运动仍 维持在小链段的旋转,链与链之间不发生位置移动.受外力作用时可产 生缓慢形变,当外力除去后,又是慢慢恢复原状.在这种状态下,塑料具有 一种类似橡胶的弹性,所以又称橡胶态.通常称为弹性或橡胶体的高聚 物,便函是在室温下处于高弹态的高聚物.
ABS 低压聚乙烯 聚碳酸酯
抗张强度 (Mpa)
横向
直向
25.5
44.1
20.6
22.5
33.8
70.6
28.4
29.4
63.7
64.2
伸 长 率 (%)
横向
直向
0.9
1.6
3.0
17.0
1.0
2.2
30.0
72.0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塑料三态的微观结构和工艺特性
• 1、玻璃态 • 处于玻璃态下的塑料分子,链段运动基本上处于停止的状态,分子在自身
的位置上振动,分子链缠绕成团状或卷曲状,相互交错,紊乱无序.在玻璃态 时分子的聚集状态如下图所示: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 正常生产过程中的塑料,不般不会超过分解温度,但如果料筒内壁或螺 杆损伤后有死角,造成长时间停滞或受到剧烈的挤压剪切,就有可能发 生分解,注塑出来的制件,往往带有焰火状黄斑.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 1-注塑机料筒; 2-树脂注入模具(实际上由主流道、浇口组成);
• 3-模具(型腔内部);

塑料培训手册

塑料培训手册

备注:塑料在成型的过程中, 其结晶度高低也取决于模 温,模温低,结晶度低,收 缩小,透明度高,模温度
,结晶度高,物性好,所 以生产特别注意模温。
塑料材料中玻纤的用途
玻璃纤维:主要成份铝,钙,镁,硼,等碳酸盐混合所构成的无机纤维。 玻璃纤维分为二种:即长纤维与短纤维之分,一般塑料材料中所指的玻纤都是指短纤维。 长纤维是一种特殊的纤维,一般在5MM长的纤维就称之为长纤维了,目前有12MM长纤维较多,其价
流动性好的材料:PA,PE,PS,PP, 流动性中等的材料:ABS,AS,PMMA,POM, 流动性差的材料:PC,RPVC,PSU,PSF,PVDF(” F“氟塑料)
塑料的流动性同时也会跟成型条件有关: 1.塑料温度高,流动性增大,但不同的塑料也各有差异,如PA,PC,ABS,PMMA,这些材料会
PE(酚醛树脂),环氧树脂
塑料的特性
六大主特性: 1.质量轻,一般在0.9—2.3g/cm3范围内。 2.强度与刚度高 3.化学稳定性好,塑料对酸碱 等化学物品有良好的抗腐蚀性。 4.电绝缘性能好。 5.耐磨性和减磨性能好。 6.消声和吸震性能好。
塑料的降解方式
主要有六种降解方式: 1.热降解. 主要是在高温下,注塑炮筒温度过高,停留时间过长,导致材料分解。 2.力降解. 主要是在高剪切力的作用下,如螺杆转速快,背压过大,导致材料分解。 3.氧降解. 塑料含水与注塑过程,如生产时最后无料时生产,因为气体进入炮筒以内。 4.水降解. 塑料浸水时间过长导致材料内部分解。 5.光降解. 日光暴晒时间过长,塑料内部分子结构发生变发,发生降解,产品力学性能下
热塑性塑料.结晶型 4.热敏性及易水解性。 5.应力开裂及熔体破裂。 6.热性能及冷确速度。 7.吸湿性
塑料材料成型工艺中的收缩性

PS ,HIPS,PMMA等塑料特性及工艺

PS ,HIPS,PMMA等塑料特性及工艺

PS ,HIPS,PMMA等塑料特性及工艺1 PS的性能PS为无定形聚合物,流动性好,吸水率低(小于00.2%),是一种易于成型加工的透明塑料。

其制品透光率达88-92%,着色力强,硬度高。

但PS制品脆性大,易产生内应力开裂,耐热性较差(60-80℃),无毒,比重1.04g\cm3左右(稍大于水)。

2 PS的工艺特点PS熔点为166℃,加工温度一般在185-215℃为宜,分解温度约为290℃,故其加工温度范围较宽。

PS料在加工前,可不用干燥,由于其MI较大、流动性好,注射压力可低些。

因PS比热低,其制作一些模具散热即能很快冷凝固化,其冷却速度比一般原料要快,开模时间可早一些。

其塑化时间和冷却时间都较短,成型周期时间会减少一些;PS制品的光泽随模温增加而越好。

HIPS1 HIPS的性能HIPS为PS的改性材料,分了中含有5-15%橡胶成份,其韧性比PS提高了四倍左右,冲击强度大大提高。

它具有PS具有成型加工、着色力强的优点。

HIPS制品为不透明性。

HIPS吸水性低,加工时可不需预先干燥。

2 HIPS的工艺特点因HIPS分子中含有5-15%的橡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流动性,注射压力和成型温度都宜高一些。

其冷却速度比PS慢,故需足够的保压压力、保压时间和冷却进间。

成型周期会比PS稍长一点,其加工温度一般在190-240℃为宜。

HIPS制件中存在一个特殊的“白边”的问题,通过提高模温和锁模力、减少保压压力及时间等办法来改善,产品中夹水纹会比较明显。

AS(SAN)1 AS的性能AS为苯乙烯-丙烯睛共聚体,不易产生内应力开裂。

透明度很高,其软化温度和搞冲击强度比PS高。

2 AS的工艺特点AS的加工温度一般在200-250℃为宜。

该料易吸湿,加工前需干燥一小时以上,其流动性比PS稍差一点,故注射压力亦略高一些。

模温控制在45-75℃较好。

ABS1 ABS的性能ABS为丙烯睛-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良好“坚、韧、钢”的综合性能。

塑料的组成与分类

塑料的组成与分类
• 1.2.2塑料的加工工艺性能 • 塑料在受热时的物理状态决定了塑料的成型加工性能。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2塑料的热力学性能及在成型过程中的变化

当温度高于Tf时,塑料由固体状的玻璃态转变为液体状的茹流态
即熔体。从Tf开始,分子热运动大大激化,材料的弹性模量降低到最
低值,这时塑料熔体形变特点是,在不太大的外力作用下就能引起宏
• 1.1.4结晶型与非结晶型高聚物的结构及性能
• 聚合物由于分子特别大且分子间引力也较大,容易聚集为液态或固 体,而不形成气态。固体聚合物的结构按照分子排列的几何特征,可 分为结晶型和非结晶型(或无定形)两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1 高聚物的分子结构与特性
• 1.结晶型聚合物 • 结晶型聚合物由“晶区”(分子处于有规则紧密排列的区域)和“非
结晶态)、高弹态和茹流态,图1-3所示为线型无定形聚合物和线型结 晶型聚合物受恒定压力时变形程度与温度关系的曲线,也称热力学曲 线。
下一页 返回
1.2塑料的热力学性能及在成型过程中的变化
• 1)玻璃态 • 塑料处于温度Tg以下的状态,为坚硬的固体,是大多数塑件的使
用状态。Tg称为玻璃化温度,是多数塑料使用温度的上限。Tb是聚合 物的脆化温度,是塑料使用的下限温度。 • 2)高弹态 • 当塑料受热温度超过TF时,由于聚合物的链段运动,塑料进入高弹 态。处于这一状态的塑料类似橡胶状态的弹性体,仍具有可逆的形变 性质。 • 从图中曲线1可以看到,线型无定形聚合物有明显的高弹态,而从 曲线2可看到,线型结晶聚合物无明显的高弹态,这是因为完全结晶 的聚合物无高弹态。
• 开始加热时,由于树脂是线结构,和热塑性塑料相似,加热到一定 温度后,树脂分子链运动使之很快由固态变成茹流态,这使它具有成 型的性能。

塑料模具设计习题

塑料模具设计习题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习题集第一章高分子聚合物结构特点与性能一.填空1、根据聚合物分子链结构特点,聚合物分为三种类型:﹑和。

2、线型聚合物随温度变化有三种物理状态:﹑和。

3、聚合物在成型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包括:﹑﹑﹑。

第二章塑料的组成与工艺特性一.填空1塑料的组成为和。

塑料主要特性决定于前者,而后者又有多种类型,包括、﹑﹑﹑﹑等。

2塑料按合成树脂的分子结构及特性分和。

按塑料的用途分为﹑和。

3常用的热塑性塑料有:﹑﹑﹑﹑、﹑、、。

常用的热固性塑料有:﹑、。

二.判断1、填充剂是塑料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2、在塑料中加入能与树脂相容的高沸点液态或低熔点固态的有机化合物,可以增加塑料的塑性﹑流动性和柔韧性,并且可改善成型性能,降低脆性。

﹙﹚3、不同的热固性塑料其流动性不同,同一种塑料流动性是一定。

﹙﹚4根据热固性塑料的固化特性,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的成型条件下,交联反应完全结束,也就达到固化成型了。

﹙﹚5热塑性塑料的脆化温度就是玻璃化温度。

﹙﹚6不同的热塑性塑料,其粘度也不同,因此流动性不同。

粘度大,流动性差;反之,流动性好.﹙﹚7对结晶性塑料,一般只达到一定程度的结晶,结晶度大,强度、硬度、耐磨性、耐化学性和电性能好;结晶度小,则塑性、柔软性、透明性、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大。

因此,可通过控制成型条件来控制结晶度,从而控制其使用性能。

﹙﹚8对于热敏性塑料,为防止成型过程中出现分解,一方面可在塑料中加热稳定剂,另一方面可控制成型温度和加工周期。

﹙﹚9第三章塑料成型工艺及塑料制件的结构工艺性一.填空1、注射成型工艺包括:﹑﹑。

其中完整的注射过程包括:﹑﹑﹑﹑﹑﹑、。

2、注射成型需要控制的温度参数有:﹑和。

二.判断1、压缩模塑成型主要用于热固性塑料的成型,也可用于热塑性塑料的成型。

﹙﹚1.模压热固性塑料时通常需排气1~2次,目的是排除水分﹑挥发物和化学反应产生的低分子副产物。

﹙﹚2.塑件的退火处理温度一般控制在相变温度以上10~20℃或低于热变形温度10~20℃。

常用塑料的性能及工艺特点简介

常用塑料的性能及工艺特点简介

常用塑料的性能及工艺特点简介聚苯乙烯(P S)1. PS的性能:PS是无定型聚合物,密度为1.04g/cm3左右(销大于水),称为标准塑料,流动性好,吸水率低(小于0.02%),是一种易于成型加工的透明塑料.其制品透光率达88~91%,着色力强,硬度高.但PS制品脆性较大,易产生内应力开裂(可有煤油浸擦来检验),耐热性较差(60~80℃),无味无毒.2. PS的应用:装饰品、照明指示牌、灯罩、文具、透明玩具、日用品、厨房用品、水杯、餐盒、镜片、冷藏库和冰箱内绝热层(发泡后)、建材、EPS包装材料等.3. PS的工艺特点:PS的熔点为166℃,加工温度一般在职85~220℃为宜,分解温度约为280℃,故其加工温度范围较宽.PS 料在加工前,可不用干燥,由于其MT较大流动性好,流动阻力小,故其注射压力可低些.因PS比热低,其制件一经模具散热即能很快冷凝固化,其冷却速度比一般原料要快,开模时间可早一些,其塑化时间和冷却时间都较短,成型周期时间会短一些;PS制品的光泽随模温增加而截止好,带有内应力的胶件可在65~80℃水槽内浸泡沫塑料1~2小时,然后缓慢冷却至室温,便能消除内应力.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AS或AN)1、AS的性能:AS为丙烯-苯乙烯的共聚体,也称作SAN,密度1.07g/cm3左右,它不易产生内应力开裂.透明度较高,其软化温度和抗冲击强度比PS高,耐疲劳性差.2、AS的应用:托盘类、杯、餐具、冰箱内格、旋钮、灯饰配件、饰物、仪表镜、包装盒、文具、气体打火机、牙刷柄等.3、AS的加工条件AS加工温度一般在210~250℃为宜.该料较易吸湿,加工前需干燥一小时以上,其流动性比PS稍差一点,故注射压力亦略高一些,模温控制在45~75℃较好.高抗冲击聚苯乙烯(H I P S)1、HIPS的性能: HIPS为PS的改性材料,密度1.04g/cm3左右,分子中含有5~15%橡胶成份,其韧性比PS提高了四倍左右,冲击强度大大提高,可做结构性材料使用(如:制品上可做扣位、柱位),但易老化.它也具有PS易于成型加工、着色力强的优点,HIPS制品为不透明性;HIPS吸水性低,加工时可不需预先干燥.2、HIPS的应用:各类家庭电器外壳、电子零件、电子仪表壳、冷藏库和冰箱内壳、电话壳、文具、玩具、建材、包装材料等.3、HIPS的工艺特点:因HIPS分子含有5~15%的橡胶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流动性,注射压力和成型温度都宜高一些.其冷却速度比PS慢,故需足够的保压压力、保压时间和冷却时间.成型周期会比PS稍长一点,其加工温度一般在175~230℃为宜.HIPS制件中存在一个特殊的“白边”问题,可通过提高模温和锁模力、减少保压压力及保压时间等办法来改善,产品中夹水纹会比较明显.K 料(B S)1、K 料的性能:K料是由苯乙烯与丁二烯共聚而成,它是无定型聚合物,又称人造橡胶.透明、无味、无毒、密度为1.01g/cm3左右(比PS、AS的低),耐冲击性能比AS高,透明性(80~90%)好,热变形温度为77℃,耐化学性较差,易受油、酸、碱及活性强的有机溶剂侵蚀.K料中含有丁二烯成分的多少,其硬度亦不同,由于K 料的流动性好,加工温度范围较宽,所以其加工性能良好(MFI为8克/10分钟).2、K料的应用:杯子、盖子、瓶、合页式盒子、衣架、玩具、PVC的代用料制品、食品包装及医药包装用品等.3、K料的工艺特点:K料的吸水性低,加工前可不用干燥,如果K料长时间在湿度大的环境中敞开式存放,则需干燥(65℃以下),而且流动性好,易于加工,其加工温度范围较宽,一般为170~250℃之间,不结晶,收缩率低(0.4~0.7%).K料在高于260℃时,若熔料在料筒中停留时间长(20分钟以上),会引致热降解,影响其透明度,甚至会变色变脆.宜用“低压、中速、中温”的条件成型,模具温度宜在20~60℃之间,较厚的制品,取出后可放入水中冷却,以得到均匀冷却,避免出现空洞现象.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1、ABS的性能:ABS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它是无定型聚合物,密度为1.05g/cm3左右,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竖、韧、钢”的综合性能.ABS是一种应用广的工程塑料,其品种多样,用途广泛,也称“通用工程塑料”,(MBS称为透明ABS),易于成型加工,耐化学腐蚀性差,制品易电镀.2、ABS的应用:泵叶轮、轴承、把手、管道、电器外壳、电子产品零件、玩具、表壳、仪表壳、水箱外壳、冷藏库和冰箱内壳.3、ABS的工艺特点:(1)ABS的吸湿性较大和耐温性较差,在成型加工前必须进行充分干燥和预热,将水分含量控制在0.03%内.(2)ABS树脂的熔融粘度对温度的敏感性较低(与其它无定型树脂不同).ABS的注射温度虽然比PS稍高,但不能像PS那样有较宽松的升温范围,不能用盲目升温的办法来降低其粘度,可用增加螺杆转速或提升注射压力/速度的办法来提高其流动性.一般加工温度在190~235℃为宜.(3)ABS的熔融粘度属中等,比PS、HIPS、AS均较高,流动性较差,需采用较高的注射压力啤贷.(4)ABS采用中等到注射速度啤贷效果好(除非形状复杂、薄辟制件需用较高的注射速度),产品水口位易产生气纹.(5)ABS成型温度较高,其模温一般调节在45~80℃.生产较大产品时,定模(前模)温度一般比动模(后模)略高5℃左右为宜(6)ABS在高温炮筒内停留时间不宜过长(应小于30分钟),否则易分解发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P B T )1、PBT的性能:PBT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结晶性工程塑料,刚性和硬度高,热稳定性好.密度为1.30~1.38g/cm3,结晶熔点为220~267℃;它具有优良的抗冲击性能,因摩擦系数低而耐磨性极优,尺寸稳定性好,吸湿性较小,耐化学腐蚀性好(除浓硝酸外);易水解,制品不宜在水中使用,成型收缩率为1.7~2.2%(较大),制品经120℃退火后可提高其抗冲击强度10~15%.2、PBT的应用:用在要求润滑性及耐腐蚀的一些部件中,如齿轮、轴承、医药用品、工具箱和搅拌棒、打球用防护面罩、页轮、螺旋桨、滑片、泵壳等.3、PBT的工艺特点:PBT注塑之前一定要在110~120℃的温度下干燥3小时左右,成型加工温度为250~270℃,模温控制在50~75℃为宜.因该料从熔融状态一经冷却,则会立即凝固结晶,故其冷却时间较短;若喷嘴温度控制不当(偏低),流道(水口)易冷却固化,会出现堵嘴现象.若料筒温度超过275℃或熔料在料筒中停留时间超过30分钟,易引起材料分解变脆.PBT注塑时需用较大水口进胶,不宜使用热流道系统,模具排气要良好,宜用“高速、中压、中温”的条件成型加工,防火料或加玻纤的PBT水口料不宜再回收利用,停机时需用PE 或PP料及时清洗料管,以免碳化.有机玻璃(P M M A)1、PMMA的性能:PMMA为无定型聚合物,俗称有机玻璃(亚加力),密度为1.18g/cm3左右.透明度极好,透光率为92%,它是很好的光学材料;耐热性较好(热变形温度为98℃),其产品机械强度中等表面硬度低、易被硬物划伤而留下痕迹,与PS相比,不易脆裂.2、PMMA的应用:仪表镜片、光学制品、电器、医疗器材、透明模型、装饰品、太阳镜片、假牙、广告牌、钟表面板、汽车尾灯、挡风玻璃等.3、PMMA的工艺特点:PMMA的加工要求较严格,它对水份和温度很敏感,加工前要充分干燥,其熔体粘度较大,需在较高温度(219~240℃)和压力下成型,模温在65~80℃较好.PMMA热稳定性不太好,受高温或在较高温度下停留时间过长都会造成降解.螺杆转速不宜过大(60rpm左右即可),较厚的PMMA制件内易出现“空洞”现象,需用大浇口和“高料温、高模温、慢速”注射的条件来加工的.聚乙烯(P E)1、PE的性能:PE是塑料中产量最大的一种塑料,密度为0.94g/cm3左右,特点是半透明、质软、无毒、价廉、加工方便.PE是一典型的结晶型高聚物且有后收缩现象.它的种类较多,常用的有LDPE较软(俗称软胶或花料),HDPE俗称硬性软胶,它比LDPE硬,透光性差,结晶度大;LLDPE性能非常优良,与工程塑料相似.PE耐化性好,不易腐蚀,印刷困难,印刷前表面需要进行氧化处理.2、PER的应用:HDPE……包装胶袋、日用品、水桶、电线、玩具、建材、容器LDPE……包装胶袋、胶花、玩具、高频电线、文具等3、PE的工艺特点:PE制件最显着的特点是成型收缩率大,易产生缩水和变形.PE料吸水性小,可不用干燥.PE的加工温度范围很宽,不易分解(分解温度约为300℃),其加工温度为180~220℃较好;若注射压力大,制品密度则高,收缩率较小.PE流动性中等,保压时间需较长,并保持模温的恒定(40~70℃).PE的结晶程度和成型工艺条件有关,它有较高的凝固温度模温低,结晶度就低.在结晶过程中,因收缩的各向异性,造成内部应力集中,PE制件易变形和开裂.产品放在80℃热水中水浴,可使内应力得到一定的松弛.成型过程中,料温和模温偏高一些为宜,注射压力在保证制件质量的前提下应尽量偏低,模具的冷却特别要求迅速均匀,产品脱模时较烫.聚丙烯(P P)1、PP的性能:PP为结晶型高聚物,密度仅为0.91g/cm3(比水小),常用塑料中PP最轻.通用塑料中,PP的耐热性最好,其热变形温度为80~100℃,能在沸水中煮.PP具有良好的耐应力开裂性能,有很高的弯曲疲劳寿命,俗称“百折胶”.PP的综合性能优于PE料,PP产品质轻、韧性好、耐化学性好.PP的缺点:尺寸精度低、刚性不足、耐候性差,易产生“铜害”,它具有后收缩现象,制品易老化、变脆和变形.2、PP的应用:各类家庭用品、透明锅盖、化学品输送管道、化学品容器、医疗用品、文具、玩具、抽丝、水杯、周转箱、管材、合页等.3、PP的工艺特点:PP在熔融温度下有较好的流动性,成型性能好,PP在加上有两个特点:其一:PP熔体的粘度随剪切速率的提高而明显的下降(受温度影响较小);其二:分子取向程度高而呈现较大的收缩率.PP的加工温度在200~250℃左右较好,它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分解温度为310℃),但高温下(280~300℃),长时间停留在炮筒中会有降解的可能.因为PP的粘度随着剪切速率的提高有明显的降低,所以提高注射压力和注射速度会提高其流动性;若要改善收缩变形和凹陷,模温宜控制在35~65℃范围内,PP的结晶温度为120~125℃.PP熔体能穿越很窄的模具缝隙而出现披锋.PP在熔化过程中,要吸收大量的熔解热(比热较大),产品出模后比较烫.PP 料加工时不需干燥,PP的收缩率和结晶度比PE低.乙酸丁酸纤维素( C A B )1、CAB的性能:CAB是一种无定型纤维素类塑料,密度为1.15~1.22g/cm3,因其组成不同,有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状态.它是纤维素塑料中韧性最好的品种之一,能耐高动态疲劳,透气性好,透水率高,耐旋光性、耐候性及耐化学性特佳,成型收缩率为0.3~0.8%,尺寸稳定性好.2、CAB的应用:眼镜架、闪光灯、安全镜、医药用具及盘子、工具柄、小型电气绝缘零件.3、CAB的工艺特点:CAB的熔点为140℃,成型加工温度在180~230℃为宜,加工前一定要在80℃的温度下干燥2小时左右,模具温度应控制在40~70℃之间.宜用“中压、中速、中温”的条件成型加工,可适用于大多数类型的水口进浇,热稳性较好,停机时无需用其它料清洗炮筒.聚酰胺( P A )1、PA的性能:PA也是结晶型塑料,俗称尼龙,密度为1.13g/cm3左右,品种很多,应用于注塑加工的常有尼龙6、尼龙1010、尼龙610等.尼龙具有机械强度高、韧性好、耐疲劳、表面光滑、有自润滑性,摩擦系数小、耐磨、耐热(100℃内可长期使用)、耐腐蚀、制件重量轻、易染色、易成型等优点.PA的缺点是:极易吸水、注塑条件要求苛刻,尺寸稳定性较差;因其比热大,产品脱模时很烫.PA66是PA系列中机械强度最高、应用最广的品种,因其结晶度高,故其刚性、耐热性都较高.2、PA的应用:高温电气插座零件、电气零件、齿轮、轴承、滚子、弹簧支架、滑轮、螺栓、叶轮、风扇叶片、螺旋桨、高压封口垫片、阀座、输油管、储油容器、绳索、扎带、传动皮带、砂轮粘合剂、电池箱、绝缘电气零件、线芯、抽丝等.3、PA的工艺特点:因PA极易吸湿,加工前一定要进行干燥(最好使用真空抽湿干燥器),含水量应控制在0.25%以下,原料干燥得越好,制品表面光泽性就越高,否则比较粗糙;但是干燥不宜太充分,含水分要保证在0.15%左右.PA 不会随受热温度的升高而逐渐软化,熔点很明显,温度一旦达到熔点就出现流动(与PS、PE、PP等料不同);尼龙料的流变特性是其粘度对剪切速率不敏感.PA的粘度远比其它热塑性塑料低,且其熔化温度范围较窄(仅5℃左右).PA流动性,容易充模成型,也易走披锋.喷嘴易出现“流涎”现象,最好用弹弓针阀式喷嘴,否则抽胶量需大一点.PA熔点高,凝固点也高,熔料在模具内随时会因温度降低到熔点以下而凝固,妨碍充模成型的完成,易出现堵嘴或堵浇口现象.所以,必须采用高速注射(薄壁或长流程制件尤其这样),保压时间要短,尼龙模具要有充分的排气措施. PA熔融状态时热稳定性较差,易降解;料筒温度不宜超过300℃,熔料在料筒内加热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PA对模温要求很高,可利用模温的高低来控制其结晶性,以获得所需的性能.PA注塑时模温在50~90℃之间较好,PA6加工温度在230~250℃为宜,PA66加工温度为260~290℃;PA制品有时需要进行“调湿处理”,以提高其韧性及尺寸稳定性.聚甲醛( P O M )1、POM的性能:POM是结晶型塑料,密度为1.42g/cm3,它的钢性很好,俗称“赛钢”.它具有耐疲劳、耐蠕变、耐磨、耐热、耐冲击等优良的性能,且摩擦系数小,自润滑性好.POM不易吸湿,吸水率为0.22~0.25%,在潮湿的环境中尺寸稳定性好,其收缩率为2.1%(较大),注塑时尺寸较难控制,热变形温度为172℃,聚甲醛有均聚甲醛两种,共性能不同(均聚甲醛耐温性好一点).2、POM的应用:可代替大部分有色金属、汽车、机床、仪表内件、轴承、紧固件、齿轮、弹簧片、管道、运输带配件、电水煲、泵壳、沥水器、水龙头等.3、POM的工艺特点:POM加工前可不用干燥,最好在加工过程中进行预热(80℃左右),对产品尺寸的稳定性有好处.POM的加工温度很窄(195~215℃),在炮筒内停留时间稍长或温度超过220℃时就会分解,产生刺激性强的甲醛气体.POM料注塑时保压压力要较大(与注射压力相近),以减少压力降.螺杆转速不能过高,残量要少;POM产品收缩率较大,易产生缩水或变形.POM比热大,模温高(80~100℃),产品脱模时很烫,需防止烫伤手指.POM宜在“中压、中速、低料温、较高模温”的条件下成型加工,精密制品成型时需用模温机控制模温.聚碳酸酯( P C )1、PC的性能:PC为无定型塑料,俗称防弹胶,密度为1.2g/cm3,透明性好.它具有优良的“韧而刚”的综合性能,机械强度高、韧性好、耐冲击强度极高、耐热耐候性好、尺寸精度和稳定性高、易着色、吸水率低.PC热变形温度为135~143℃,可长期在120~130℃的工作温度下使用.PC的缺点是:耐化学腐蚀性差、耐疲劳强度低、熔融粘度大、流动性差、对水份极敏感,易产生内应力开裂现象.2、PC的应用:高温电气制品、风筒壳、火牛壳、电工用具、电机壳、工具箱、奶瓶、冷饮机壳、照相机零件、安全帽、齿轮、食品盘子、医疗器材、导管、发夹、吹风筒、理发用品、鞋跟、纤维增强后可作结构更强的工程零件、CD碟.3、PC的工艺特点:PC料对温度很敏感,其熔融粘度随温度的提高而明显降低,流动加快.对压力不敏感,要想提高其流动性,采取升温的办法较快.PC料加工前要充分干燥(120℃左右),水分应控制在0.02%以内.PC料宜采用“高料温、高模温和高压中速”的条件成型,模温控制在80~110℃左右较好,成型温度在280~320℃为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主要用途:各种机械零件如法兰、接头、泵叶轮、汽车零件
和自行车零件;各种输送管道、化工容器;盖和本体合一的箱壳,
各种绝缘零件,并用于医药工业中。
思考与练习
3)成型特点:成型收缩范围及收缩率大,易发生缩孔、凹痕、变 形,方向性强;流动性极好,易于成型;模具必须设计冷却系统, 控制成型温度80℃左右,太低则光泽差或熔接痕等缺陷;塑件有浅 侧向凸凹时可强行脱模。
2020/4/4
第2章 塑料的组成与工艺特性
2.3 常用塑料
问题 基本内容 重点难点
热塑性塑料 热固性塑料
一、热塑性塑料
6.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
1)基本特性:具有高度的透明性和优异的透光性,它轻而坚韧, 容易着色,有较好的电气绝缘性能;化学性能稳定,能耐一般的 化学腐蚀;在一般条件下尺寸较稳定。其最大缺点是表面硬度低, 容易被硬物擦伤拉毛 。
2020/4/4
第2章 塑料的组成与工艺特性
2.3 常用塑料
一、热塑性塑料
问题 基本内容 重点难点
热塑性塑料 热固性塑料
7.聚碳酸酯(PC )
1)基本特性:无色透明,韧而刚,抗冲击性好;成型零件尺寸 精度高并稳定;抗蠕变、耐磨、耐热、耐寒;缺点是耐疲劳强度 较差,成型后塑件的内应力较大,易开裂,用玻璃纤维增强可克 服上述缺点 。 2)主要用途:各种齿轮、蜗轮、蜗杆、齿条、凸轮、轴承、各
2)主要用途:用来制造齿轮、泵叶轮、轴承、管道、电机电器
外壳、仪表盘、汽车挡泥板、扶手、纺织器材、电器零件、文体
用品、玩具、食品包装容器、家具等 。
思考与练习
3)成型特点:易吸水,使成型塑件表面出现斑痕、云纹等缺陷, 成型加工前应进行干燥处理;比热容低,塑化效率高,凝固也快, 故成型周期短;粘度对剪切速率敏感,模具大都采用点浇口 。
2020/4/4
第2章 塑料的组成与工艺特性
2.3 常用塑料
一、热塑性塑料
问题 基本内容 重点难点
热塑性塑料 热固性塑料
5.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
1)基本特性:无毒、无味,微黄色或白色不透明,塑件光泽较 好,尺寸稳定性较好,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和良好的介电性能, 可配成任何颜色。缺点是耐热性不高,不透明,耐气候性差,在 紫外线作用下易变硬发脆。
2)主要用途:工业上用做仪表外壳、灯罩、化学仪器零件、透
明模型等;电气方面用做良好的绝缘材料、接线盒、电池盒等;
日用品用于包装材料、容器、玩具等。
思考与练习
3)成型特点:性脆易裂,易出现裂纹,塑件脱模斜度不宜过小, 推出要受力均匀;热胀系数大,塑件中不宜有嵌件,否则会因两 者热胀系数相差太大而导致开裂;流动性好,常采用点浇口形式。
2)主要用途:防腐管道、管件、输油管、离心泵和鼓风机等;
瓦楞板、门窗结构、墙壁装饰物等;插座、插头、开关和电缆。
凉鞋、雨衣、玩具和人造革等 。
思考与练习
2020/4/4
3)成型特点:流动性差,过热时极易分解,加稳定剂和润滑剂, 控制成型温度及熔体的滞留时间。成型温度范围小,必须严格控 制料温,模具应有冷却装置;模具浇注系统应粗短,浇口截面宜 大。
2)主要用途:塑料管、塑料板、塑料绳、齿轮、轴承等;包装 用的塑料薄膜、软管、塑料瓶以及电气工业的绝缘零件和电线电 缆外皮等 。
思考与练习
3)成型特点:成形收缩率范围及收缩值大,方向性明显,容易 变形、翘曲。流动性好且对压力变化敏感,宜用高压注射;模具 应设有冷却系统;质软易脱模,塑件有浅的侧向凸凹时可强行脱 模。
第2章 塑料的组成与工艺特性
问题 基本内容 重点难点
热塑性塑料 热固性塑料 思考与练习
问题:
1 什么是ABS?它的成型性能如何?主要 用途有哪些?
2 什么是PA?它的成型性能如何?主要 用途有哪些?
2020/4/4
第2章 塑料的组成与工艺特性
问题 基本内容 重点难点
热塑性塑料 热固性塑料 思考与练习
种外壳、容器;电机零件、风扇部件、接线板等;照明灯、高温
透镜、视孔镜、防护玻璃等光学零件。
思考与练习
3)成型特点:高温时对水分比较敏感,会出现银丝、气泡及强 度下降现象,加工前必须干燥处理;熔融温度高,熔体粘度大, 流动性差,粘度对温度十分敏感,所以成型时要求有较高的温度 和压力。
2)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制造要求具有一定透明度和强度的防震、
防爆和观察等方面的零件,如飞机和汽车的窗玻璃、光学镜片、
透明模型、透明管道、车灯灯罩等。
思考与练习
3)成型特点:为了防止塑件产生气泡、混浊、银丝和发黄等缺 陷,原料要干燥;为防止塑件表面出现流动痕迹、熔接痕和气泡 等不良现象,一般采用尽可能低的注射速度;模具浇注系统对料 流的阻力应尽可能小。
2020/4/4
第2章 塑料的组成与工艺特性
2.3 常用塑料
问题 基本内容 重点难点
热塑性塑料 热固性塑料
一、热塑性塑料
2.聚丙烯(PP )
1)基本特性:无色、无味、无毒。不吸水,光泽好,易着色。 卓越的介电性能、耐水性、化学稳定性、高频绝缘性能;定向拉 伸后抗弯曲疲劳强度特别高;耐热性好,能在 100℃以上的温度下 进行消毒灭菌; 易老化。
202料的特性、用途及成型性能。
重点难点:
1.重点:常用的热塑性塑料 2.难点:
第2章 塑料的组成与工艺特性
2.3 常用塑料
一、热塑性塑料
问题 基本内容 重点难点
热塑性塑料 热固性塑料
1.聚乙烯(PE )
1)基本特性:产量最大;无毒、无味,呈白色或乳白色;结晶 型塑料;吸水性极小,介电性能好。因此,聚乙烯是最理想的高 频电绝缘材料 。
第2章 塑料的组成与工艺特性
2.3 常用塑料
一、热塑性塑料
问题 基本内容 重点难点
热塑性塑料 热固性塑料
4.聚苯乙烯(PS)
1)基本特性:第三大塑料品种,无色、透明、有光泽、无毒无 味,是目前最理想的高频绝缘材料,化学稳定性良好,透明性很 好,透光率很高,它的着色能力强,但耐热性低,质地硬而脆, 塑件由于内应力而易开裂。
2020/4/4
第2章 塑料的组成与工艺特性
2.3 常用塑料
一、热塑性塑料
问题 基本内容 重点难点
热塑性塑料 热固性塑料
3.聚氯乙烯(PVC )
1)基本特性:产量第二,其树脂为白色或浅黄色粉末。 分为硬聚氯乙烯和软聚氯乙烯。有较好的电气绝缘性能,可以用 做低频绝缘材料,其化学稳定性也较好;热稳定性较差,使用温 度一般在-15℃~55℃之间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