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学讲义

合集下载

语用学讲义(课堂PPT)

语用学讲义(课堂PPT)
• 也可以这样来理解以上三者之间的关系:句法学回 答的问题是:句子是按什么规则组成的?语义学回 答的问题是:意义是按什么方法确定的?语用学回 答的问题是:语言的使用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产生 了什么样的影响和效果?
14
四、语用学的定义(1) • A recall of semantics:
– Semantics deals with: What does X mean? (X stands for a linguistic expression)
• 1986 年 总 部 设 在 比 利 时 的 国 际 语 用 学 学 会 (the International Pragmatics Association, 简称IPrA)创立。
• In China, CPrA
13
(二)语用学的任务
• 莫里斯和卡尔纳普认为:句法、语义、语用构成语 言的三个基本方面。句法学研究符号与符号之间的 关系,语义学研究符号与所指事物之间的关系,语 用学研究符号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因而它研究的 是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特别是研究在不同的语 言交际环境下如何运用语言。
语用学的三个源头 (2)
源头之二:心理学(实践启示)
行为心理学:理性、意图
Pragmatics is the study of interpret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
In pragmatic discussions, the question is not what form the recovered information might take, but how it is recovered.
• 规则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 一是语言运用都在遵循一定的交际原则:语言运用是 在特定语境中进行的,说话人怎样使自己的话语适应 特定语境,听话人怎样根据具体语境理解说话人的意 思,都是有规则可循的。

语言学概论语用讲稿

语言学概论语用讲稿

语言学概论语用讲稿第一节语用概说语用即语言的使用。

语用学研究话语意义的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寻找并确立使话语意义得以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的基本原则和准则。

第二节语境一、语境和语境的分类语境是人们运用自然语言进行交际时的环境,分为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民族文化传统语境。

(一)上下文语境1、口语的前言后语:张三到北京出差去了,他今天来不了。

|做完作业,我就回家了。

2、书面语的上下文: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

(《吕氏春秋》)|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诗经?豳风》)(二)情景语境1、时间:昨天我没去。

2、地点:你过来。

3、场合:正式、非正式等。

4、话题:这件事,你和家里人商量商量,我也和家里人商量商量。

5、说话人:角色6、听话人:对象(三)民族文化传统语境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这也构成一种语境,也就是使用语言的大背景。

下面以汉族和英吉利民族民族文化传统的差异为例,说明民族文化传统语境对使用语言的影响。

1、打招呼:你好。

你早。

你来了?上班去?下班了?上哪儿去?吃了吗?(Good)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How are you?How are you doing?Hi!Hello!Lovely weather,isn’t it?2、道别:再见!慢慢走!走好!一路顺风!请回!请留步!Bye!Bye-bye!Good-bye!I wish you a pleasant journey/a pleasant trip!3、对恭维与赞扬的反应:在汉语中,人们习惯使用“否认”的方式或“自贬”的方式。

例如:你这件毛衣真漂亮!——漂亮什么?穿了好几年了。

|听说你们俩很会做菜。

——那你就搞错了。

她靠味精,我靠油罢了。

在英语中,听话人往往是迎合,即表示感谢,或流露出高兴的情绪。

You look smart in your sweater.——Thank you.4、邀请:在汉文化中,对别人的邀请,为了显得礼貌,人们往往不是爽快地答应,而总是半推半就地应承。

理论语言学第三章语用学资料讲解

理论语言学第三章语用学资料讲解
(13)我宣布晚会到此结束。
(14)你被公司开除了。
(15)我命名这条船为“利贝特”号。 例中,说话人如果成功地完成了宣布的行为,
那么就(13)而言,晚会也就结束了;就(14) 而言,“你”就不再是公司的职员了。如果成功 地完成了命名的行为,那么“这条船”也就成了 “利贝特”号船。
3. 以言成事行为(言之成/言之效)
例(5)既可以真的用来询问原因,也可以 用来提出建议,但删略为(5)的形式后,似乎 就只能理解为提出建议了:
(5)Why not read in desk ?
(为什么不在桌上看书?)
2. 间接言语行为的类别
间接言语行为又可以分为两种:
I、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
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是指依据习惯由句子的 “字面用意”推断出来的间接言语行为。使用规约 性间接言语行为往往是出于礼貌的需要,或是为 了求得表达上的委婉。
III、以言成事(收言后之果)
例如:
(3)a、他使我恢复了理智,把我劝阻了。
或者:
b、他使我烦恼。
(三)间接言语行为
1. 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
根据交际意图的实现方式的不同,可以把言 语行为分为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
I、直接言语行为
说话人采用某种行事行为的表达方式来实现 其自身预期所能实现的意图,这是直接言语行为, 如用祈使句来表示请求,用疑问句来表示询问。 直接言语行为句往往含有“告诉、请求、保证、 感谢、宣布”之类具体指明行事行为的施为动词。
悖的行为,那也同样是不合适的。
再如,汤姆跟玛丽在教堂举行婚礼,而且在牧师面 前宣誓:“我愿意娶玛丽为妻”。可是一出教堂,他就 对玛丽说:“遇到你非常高兴。我要走了,再见。”接 着发生的行为太不正常,使人怀疑他在教堂里所作的言 语行为是否合适。

语用学 第二章讲义

语用学 第二章讲义

语用学第二章讲义衡水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案课程名称语用学课程类型授课专业汉语国际教育授课班级 10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授课教师郑静静2021-2021 学年度第 1 学期章节课时学生第二章指示语 2 2021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1、例证话语同其语境的关联、指示词语的理解、指示词语的心理距离;教学内容 2、复习人称指示和时间指示; 3、学习地点指示语、话语指示语、社交指示语、数字指示和前指现象。

1、使学生从语用角度了解指示词语的功能,脱离结构主义对指教学要求示词语的狭义理解,把话语和周围的世界联系起来。

2、要求学生掌握指示词语的功能,能够把话语与其语境关联起来。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指示词语的文内照应和文外照应指示词语的文内照应和文外照应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不能简单灌输;教学策略与方法 2、精讲多练,精讲重难点,多多例证;3、教学内容环环相扣,尤其注重复习,争取课上帮助学生完成记忆任务;4、教学活动多样化,防止课堂枯燥。

作业参考书目复习所有有关指示语的内容。

1. 冉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 2. 冉永平,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一、复习:语言哲学家巴尔-希列尔指出,指示及指示性是自然语言固有的、不可避免的特性;人们所讲的90%以上的陈述句都包括说话人、听话人、时间、地点等指示信息,只有获取了类似词语的知识内容后,才能完整的理解话语的意义。

指示语:依赖于语境;语言形式。

莱文森把知识与划分为五类:人称指示语、时间指示语、地点指示语、话语指示语、社交指示语。

讲到了人称指示语和时间指示语,人称指示语指示的是言语交际或言语事件中的参与者,包括说话人、听话人或第三者,可分为第一人称指示语、第二人称指示语和第三人称指示语。

1、我饿了。

小孩子看到零食;男生陪女朋友逛街;加班。

2、记者:这个工作很辛苦,咱们实话实说,有没有厌烦的时候?在语用上,“咱们实话实说”具有一定的言语行为驱使性,此时借助第一人称复指代词“咱们”而不是“你”,既包括了说话人自己,也包括了听话人,这样分减了该话语对对方可能产生的驱使性,使人听起来觉得更亲切,具有语用移情的功能。

语用学

语用学

语用学辅助讲义0.OriginA.渊源——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古希腊以来的哲学基础:Metaphysics 形而上学Epistemology 知识论Ethics 伦理学最初的三类问题:* 有关世界的本质与真理* 有关人如何知道或认识真理* 有关生命的意义与道德实践•现当代哲学基本问题之一: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唯心主义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意识先于物质,物质依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唯物主义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先于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二元论——另类回答物质和意识是两个独立的、互不依赖的本原。

•现当代哲学基本问题之二: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大多数哲学家回答肯定,但解决原则不同:唯物主义在承认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客观存在、思维是存在的反映的基础上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唯心主义把客观世界看作思维、精神的产物,认为认识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认识。

不可知论——另类回答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哲学家如何关照语言?虚假的本体论陈述貌似关于普遍的东西的陈述虚假的特称描述语虚假的本体论陈述1. 食肉的牛不存在。

2. 印度的牛是不可侵犯的。

表层分析:―不存在‖是对―食肉的牛‖的描述。

若这种描述成立则混乱了世界上根本没有―食肉的牛‖这一事实。

我们怎么可能对根本无其物者进行描述?问题:―存在‖和―不存在‖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谓词或描述语。

语言学意义的―存在‖和―不存在‖有时是虚假的;而哲学意义上的―存在‖和―不存在‖一定追究真值条件。

改写:* 任何牛都不是食肉的。

? 任何可侵犯的牛都不在印度。

在前一例中,―存在‖消失了;在后一例中,―可侵犯‖却不能消失。

―食肉的牛不存在‖并不一定引起误解,但它倾向于引起误解。

貌似关于普遍的东西的陈述3. 不守时应当受到责备。

4. 张三应当受到责备。

表层语法分析:世界上有―张三‖这样的具体人物;世界上有―不守时‖这样的共相。

深层意义分析:―张三‖应该为自己不守时感到惭愧;―不守时‖却不会为自己感到惭愧。

语用学课程

语用学课程

语用学课程第一讲:绪论语用学的定义语用学的发展阶段语用学的分支领域第二讲:言语行为理论一、言语行为理论提出的意义1、打破真值判断的局限2、深化了言语交际,交际的基本单位是言语行为,语言就是施为。

3、开创了研究话语功能模式来使用规律研究的新路子。

二、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一)、叙述句constatives和施为句performatives之分说1、叙述句:揭述事物状态或陈述某事实,有真假之分2、施为句:以言行事后期取消二分理论,提出统一的言语行为理论。

(二)、言语行为三分说将一个完整的言语行为分成三个层面的构成行为:1、指事行为:the locutionary act(1)含义:即说出某事the act of“saying something”(2)构成:A. 发声行为phonetic act:发出某种声音的行为。

B. 发音行为phatic act发出语言表达式,借助发声行为,发出符合某种语言的语音、语法的表达式,包含词汇、语法和语调。

C. 表意行为rhetic act说出有意义的句子。

2、施事行为the illocutionary act在说出某事中存在的行为,存在一定的语力force。

公式:In saying X I was doing YY是存在式包含在X之中的行为。

如:在说“我明天来”中我做了一个许诺。

3、成事行为the perlocutionary act在听话人、说话人或其它人的思想、感情、行动上产生的影响。

公式:By saying X I did Y。

或修改成:By saying X and doing Y,I did Z。

通过说X并实施Y而产生效果Z。

如:通过说“我明天来”作出一个许诺,我使我的朋友们放心。

三种行为的关系:是一个整体,施事行为实施的同时也包含了指事行为的完成。

评价:(三)施事行为的分类:1、裁决型:verdictives对事实或价值作出裁决,如:Convict assess,value diagnose analyse。

语用学教程课件

语用学教程课件

(一)弗斯(Firth)在1950《社会中的个性和 语言》一书中发展了马林诺夫斯基的观点,认 为情景语境和言语功能类型的概念可以抽象为 纲要式的结构成分,从而适用于各种事件。他 把语境加以引申,认为语境既有由语言因素构 成的“上下文”,又有由情景因素(非语言因 素)构成的“上下文”。情景因素包括:1、参 与者的有关特征:人物、个性—1)参与者的言 语行为 2)参与者的非言语行为 2、有关 事 物 3、 言语行为效果(二)韩礼德 (Hallday) 于1964年提出“语域”这个术语,分为三个方 面:1、话语的范围(政治、文艺等) 2、话语 的方式(口头、书面) 3、话语的风格(交际 者的地位、身份、关系等)
什么是语用
三、语用含义是语用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给语言事实提 供一些重要的、功能方面的解释,这就是说它不是从 语言系统内部(语音、语法、语义等)去研究语言本 身表达的意义,而是根据语境研究话语的真正含义, 解释话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语用含义是告诉人 们说这句话可能意味着什么。例如: A :烤牛肉究竟怎样了? B : 那条狗看上去很得意。 (含义:也许那条狗把烤牛肉吃了。) 要在具体交际过程中运用和理解话语,只懂得话语字 面意义是远远不够的。除了懂得话语的字面意义之外, 还应掌握话语各种规则,具有把话语同特定语境联系 起来的能力,即话语交际能力。
(二)语用学和修辞学
传统的修辞学也是研究语言运用的,但是,它主要是从表达的角 度研究语音的调配、词语和句式的选择、辞格的运用以及语体、风 格等。这些内容无疑也是语用学所要研究的,但是,就研究的深度 和广度来看,语用学都要大大超过修辞学。 语用学与修辞学有相通之处,可以说语用学的材料就是修辞学的 材料,它们处理这些材料的宗旨是相通的。语用学要求提高语言交 际效果,修辞学要求题旨与情境的相互适切。 语用学与修辞学的方法论原则也是相通的,修辞学要求修辞立其 诚,要求调整和修饰文辞,语用学也是这样。但语用学与修辞学的 语言材料的研究角度不同,换言之,对于语言交际的诸多因素而 言,语用学更重视人际环境(说话的人以及听话的人),而修辞学 更多的重视文辞(说的话)与情景的关系,因此修辞学强调修饰文 辞。(狭义的修辞学是语言运用的艺术学)

5第五讲 语用学(一)

5第五讲  语用学(一)

临时和暂时的区别
• 句法 • 语义 • 语用
句法层面
临时和暂时:副词兼形容词 作副词时,都是表示短时间的时间副词 例如: (1)临时借用一下,明天就还。 (2)暂时借用一下,明天就还。 (3)临时抱佛脚。*暂时抱佛脚。 (4) 人多船少, 他没法子临时给我们赶造出一只船来。 *人多船少, 他没法子暂时给我们赶造出一只船来。
(5)暂时, 一切总算平静了。 *临时,一切总算平静了。
作形容词的情况: “临时”常做形容词,可以直接放在名词 前边。例如: 临时政府 临时工 临时住处 临时座位 “暂时”通常只在动词前,如果要作为形 容词,通常放在“是……的”句式中,或者 要加“的”。例如: 1)我住在这儿是暂时的。 2)这是暂时的困难。
第五讲 语用学(一)
2015-3-30
一、什么是语用学
(一)什么是语用学 语用学(Pragmatics),即语言实用学,它 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特别是研 究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语言 和运用语言。
(1)丈夫:我去办公室啦。 妻子:老公,今天是星期天。 (2)丈夫:看一下有没足球比赛。 妻子:喂,今天是星期天! (3)父亲:今天哪儿也不想去。 女儿:老爸,今天是星期天。
(4)我已经到浦东机场了,半小时后起飞。 (5)我已经考完了,中午在哪儿吃饭?
• 区别在于语用层面:一般来说,用“曾经” 的句子着重静态陈述,用“已经”的句子 则常有下文或言外之意。例如: (1)他曾经上过党校。 (2)他已经上过党校。
“曾经”所表示的动作或情况现在已结束; “已经”所表示的动作或情况可能还在继续。 如: (1)我曾经戒过烟。[现在又抽烟了] (2)我已经戒烟了。[现在不抽烟了] (3)我们已经走了两个小时了。 (4)我已经等了你三个小时了。

5第五讲语用学(一)概论

5第五讲语用学(一)概论

(二)人称指示
人称指示语可分为三类: 第一人称指示语,如我、我们、咱们; 第二人称指示语,如 你、您、你们; 第三人称指示语,如他、她、他们、她们、那
些人、有人等。
1.第一人称指示 我:通常单指说话人,不包括听话人
咱:1)~是爽快人,不跟她计较。 2)哥哥,~回家吧。
我们:1)~明天去爬佘山,你去不去? 2)老师要求~什么时候交论文?
第五讲 语用学(一)
2015-3-30
一、什么是语用学
(一)什么是语用学 语用学(Pragmatics),即语言实用学,它 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特别是研 究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语言 和运用语言。
(1)丈夫:我去办公室啦。 妻子:老公,今天是星期天。
(2)丈夫:看一下有没足球比赛。 妻子:喂,今天是星期天!
• 曾经和已经有什么区别呢 • 语言学研究与教学语法
《现代汉语八百词》
1)“曾经”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 时间一般不是最近。“已经”表示事情完 成,时间一般在不久以前。
如:
这本书我曾经买过好几回,都没买到。
这本书我已经买到了,不用你费心。
2)“曾经”所表示的动作或情况现在已结束; “已经”所表示的动作或情况可能还在继续。
如:
我曾经在这里住过三年。(现在不住在这里了)
• 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以奥斯汀 (Austin)、塞尔(Searle)和格赖斯(Grice)等 为代表的语言哲学家对言语行为和会话含 意理论的探索,使语用学有了突破性进展, 他们的研究成果基本上奠定了语用学的理 论基础,这可算是语用学发展的第二个阶 段,此时的语用学研究仍限于哲学范围之 内。
(3)父亲:今天哪儿也不想去。 女儿:老爸,今天是星期天。

语用学讲稿第四章

语用学讲稿第四章

语用学讲稿第四章第一篇:语用学讲稿第四章语用学讲稿第四章会话含义要点:A.在关于意义的学习里,Morris,Stevenson,Alston和Warnock都表明说要注重对用意、语境和意图的分析。

B.Grice的分析尤其的重要和有用。

因为他解释了意义和意图的概念之间的紧密联系。

C.意图对于一些有言外之意的指示和词语来说非常重要,但不是叙述人说的一切东西都有言外之意的。

D.Grice在关于含义的理论里很重要的一个观点是关于话的内容和话的含义的区别E.合作原则在人类所有的交流活动里都非常普遍的。

会话含义可以分为一般会话含义和特殊会话含义。

F.一般会话含义是指叙述人会遵守相应会话准则而且句子里会有某些相应的含义的。

特殊会话含义是指为了达到某些目的而使得对话违反了某些原则。

G.会话含义拥有可取消,不可分离,可推导,非规约,不确定的特性.1.意义和意图在语用学里,意义扮演着重要的角色,Grice发展过来的会话含义理论就是建立于对意义的分析的。

因此在介绍会话含义理论之前必须要先讨论一下意义。

1.1关于意义的观点意义所指理论认为所有的句子都有单词组成,而每一个单词都对应一个客体。

因此在这一点上,语言在现实世界是由实际的内容的。

但是这个理论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因为它的解析有时候会使得句意缺失。

因此在关于意义的学习上,Morris,Stevenson,Alston和Warnock都表明说要注重对用意、语境和意图的分析。

Stevenson提出了意义的两种形式:描述性意义或者会话性意义和意识性意义和语用性意义。

而Grice的分析尤其的重要和有用,因为他指出了对话就是叙述者使其听者了解其说话意图的,并且解释了意义和意图的概念之间的紧密联系。

1.2 意义和意图的分析Grice指出他对意义的研究遵循以下规则:A通过X表达意思意味着A知道X的用途并使X意图显现出来从而使听众产生反应。

意图对于一些有言外之意的指示和词语来说非常重要,但不是叙述人说的一切东西都有言外之意的。

《语用学讲义》课件

《语用学讲义》课件
《语用学讲义》PPT课件
本《语用学讲义》PPT课件将帮助您了解语用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掌握语 用理论在交际中的作用。欢迎分享和讨论如何有效地使用语言表达意图,以 及应对跨文化交际的挑战。
什么是语用学?
语用学研究语言使用的规则和方式,涉及语音语调、话语行为、语用策略等方面。它帮助我们理解语言 与社会背景的相互关系以及有效交际。
语用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言语行为
从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出发,分析话语行为和意图之间的关系。
话语分析
探索话语的成分和结构,包括语用联想、背景推断和话语行为的研究。
跨文化交际
研究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规则和语用偏误。Βιβλιοθήκη 语用理论言语行为理论
Austin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探讨言语行为的不 同类型和其意义。
提供机会进行问题讨论和答疑,加深对语用学的理解。
礼仪和职场礼仪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礼 仪和职场沟通技巧。
跨文化沟通的挑战和应对
探讨跨文化沟通中的挑战,并 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
总结
1 语用学的作用和意义
深入理解语言交际的规则和方式,提升交际中的表达能力。
2 学习语用学的建议
分享学习语用学的方法和资源,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语言使用。
3 问题讨论和答疑
语言行为分类
Searle基于言语行为的功能分类,如表示陈述、 承诺等。
语用策略
1
直接和间接表达
探索不同文化背景中直接和间接表达的差异和策略。
2
修辞和辞格
研究修辞和辞格在言语交际中的应用和影响。
3
礼貌和口头禅
掌握不同文化和社交场合中的礼貌用语和口头禅的使用。
跨文化交际
文化差异和语用偏误

语用学与修辞学讲义之欧阳家百创编

语用学与修辞学讲义之欧阳家百创编

语用学与修辞学讲义欧阳家百(2021.03.07)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语用学与修辞学的概念一、什么是语用学Pragmatics这一术语由美国哲学家C.Morris在《符号学理论基础》(1938)一书中首次提出。

如果以1977年在荷兰创刊的《语用学杂志》为标志,则语用学作为一们独立的学科迄今不过30多年的历史。

1、定义:Charles W.Morris在其《符号理论基础》中提出:语用学研究“符号与符号解释者的关系”,研究“符号与有生命的方面,即研究符号作用下出现的所有心理、生理和社会现象”。

列文森(Levinson S.C.,1983:转引自何兆熊,1989:8-9)有关语用学的几个定义:(1)“语用学是对在一种语言的结构中被语法化后被编码的语言和语境之间的关系的研究”;(2)“语用学是对所有那些未能纳入语义理论的意义侧面研究”;(3)“语用学是对语言和语境之间对于说明语言理解来说是十分根本的那些关系的研究”;(4)“语用学是对语言使用者把句子和使这些句子得以合适的语境相匹配的能力的研究”;(5)“语用学是对指示(至少是其中的一部分)、含义、前提、言语行为以及话语结构各个侧面的研究。

”(6)“语用学多要研究的是语言使用者在特定的语境中运用合适的语句的能力。

”(英·列文森S。

C。

Levinson,Pragmatics,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P。

24。

再来看看其他学者对语用学的定义(何兆熊,1989:10-11):(1)“语用学是对语言行为以及实施这些行为的语境所作的研究(Stalnaker,1972)”;(2)“语用学是一种旨在描述说话人如何使用一种语言的句子达致成功交际的理论(Kempson,1975)”;(3)“语用学是对语言的使用和语言交际进行的研究(Akmajian,1979)”;(4)“语用学可以有效地定义为对话语如何在情景中取得意义的研究。

”(英·利奇G。

《语用学语用概说》课件

《语用学语用概说》课件

非语言语境:指语 言之外的语境,如 时间、地点、场合、 文化背景等
内部语境:指文本 内部的语境,如上 下文、篇章结构等
外部语境:指文本 外部的语境,如社 会背景、历史背景 等
语境对语言使用的影响
语境影响语言的选择:不同的语境需要选择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 语境影响语言的理解:不同的语境会影响语言的理解和解释 语境影响语言的使用:不同的语境会影响语言的使用频率和方式 语境影响语言的变化:不同的语境会影响语言的发展和变化
语用学的研究对象
语言使用:研究语言在实际生活中 的使用情况
语境因素:研究语境对语言使用的 影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交际行为:研究语言在交际中的作 用和影响
语用策略:研究语言使用者在交际 中的策略和技巧
语用学的研究方法
语料库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语言数据,了解语言的使用情况 实验研究:通过设计实验,观察和记录语言使用者的行为和反应,了解语言的使用规律 田野调查: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了解语言使用者的语言使用习惯和文化背景 理论研究:通过建立语言使用理论,解释语言使用的规律和特点
语言与语境
语境的定义
语境是指语言使用的环境,包括时间、 地点、场合、对象等
语境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有重要影响
语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 含义和功能
语境可以分为口头语境和书面语境, 口头语境包括面对面交流、电话交流 等,书面语境包括书信、电子邮件等。
语境的分类
语言语境:指语言 本身所具有的语境, 如语法、词汇、句 法等
语用学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研究方法:需要更加多元化的研究 方法,如实验研究、田野调查等
应用领域:需要加强对语用学在教 育、语言教学、跨文化交际等领域 的应用研究

语用学与修辞学讲义之欧阳歌谷创编

语用学与修辞学讲义之欧阳歌谷创编

语用学与修辞学讲义欧阳歌谷(2021.02.01)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语用学与修辞学的概念一、什么是语用学Pragmatics这一术语由美国哲学家C.Morris在《符号学理论基础》(1938)一书中首次提出。

如果以1977年在荷兰创刊的《语用学杂志》为标志,则语用学作为一们独立的学科迄今不过30多年的历史。

1、定义:Charles W.Morris在其《符号理论基础》中提出:语用学研究“符号与符号解释者的关系”,研究“符号与有生命的方面,即研究符号作用下出现的所有心理、生理和社会现象”。

列文森(Levinson S.C.,1983:转引自何兆熊,1989:8-9)有关语用学的几个定义:(1)“语用学是对在一种语言的结构中被语法化后被编码的语言和语境之间的关系的研究”;(2)“语用学是对所有那些未能纳入语义理论的意义侧面研究”;(3)“语用学是对语言和语境之间对于说明语言理解来说是十分根本的那些关系的研究”;(4)“语用学是对语言使用者把句子和使这些句子得以合适的语境相匹配的能力的研究”;(5)“语用学是对指示(至少是其中的一部分)、含义、前提、言语行为以及话语结构各个侧面的研究。

”(6)“语用学多要研究的是语言使用者在特定的语境中运用合适的语句的能力。

”(英·列文森S。

C。

Levinson,Pragmatics,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P。

24。

再来看看其他学者对语用学的定义(何兆熊,1989:10-11):(1)“语用学是对语言行为以及实施这些行为的语境所作的研究(Stalnaker,1972)”;(2)“语用学是一种旨在描述说话人如何使用一种语言的句子达致成功交际的理论(Kempson,1975)”;(3)“语用学是对语言的使用和语言交际进行的研究(Akmajian,1979)”;(4)“语用学可以有效地定义为对话语如何在情景中取得意义的研究。

”(英·利奇G。

语用知识第1讲

语用知识第1讲

语用学是研究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下如 何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学科。
真正地理解语言
• • • • 语言的意义:字面意义,隐含意义 A: You are a fool! B1: What does a fool mean? B2: What do you mean by a fool?
• Say CHEESE!
语境context?上下文语境前言后语?情景语境言语交际的时间地点话题场合以及交际双方的一些情况如身份职业教养等?文化语境交际双方所处的文化背景价值观社会规范和习俗等a
Language in Use
第1讲
语用学
什么是语用学(Pragmatics)?
• 学语言的目的 为了交际
真正地理解语言 恰当地使用语言
以及交际双方的一些情况,如身份、职业、教养等 )
• 文化语境 (交际双方所处的文化背景、价值观、
社会规范和习俗等 )
A: You speak beautiful English. B: …
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s)
• 语用失误不是指语言错误。 • 语用失误是说话不合时宜的失误,或者说话 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导致不能取得预 期交际效果的失误。 • 在言语交际中,遣词造句不好顶多会被认为 “说得不好”(speak badly), 但如果出现语 用失误,会被认为是“表现不好”(behave badly)。 • A: Oh, what beautiful handwriting! • B: No, no, not at all. You are joking.
• A: Do you like rugby (橄榄球 )? • B: I am a New Zealander (新西兰人). • A: Do you like rice? • B: I am a Cantonese (广东人 ), you know.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Hedgings Hedging in discourse Definition: (Lakoff, 1972:195) a word or phrase whose job is to make things fuzzier.
Types of Pragmatic Vagueness
adaptors approximators rounders
• 2 Category vagueness • Category vagueness refers to the vagueness caused by a certain category because things have an uppercategory(上位类属) and a lower-category(下位类 属) • For example, when I say “I saw a dog.” different people will have different associations, bulldog(牛 头犬), spitz(波美拉尼亚丝毛狗 ), terrier(活泼 ) 的小狗 ), or probably shepherd(牧羊犬)
• 颜色词的模糊性最能说明连续体的特性。 • 从语用的角度,只要使用一定数量的颜色词,大体上表达 出色彩的差异也就够了。因为颜色词数量再多,也无法十 分准确地区分光谱中的无限色彩的。遇到要表达某种颜色 ,但又没有与门代表这种色彩的颜色词时,语用含糊现象 就会出现。金色、银色、橙色;有深蓝、浅绿、银白;也 有灰褐色、红棕色等表达法。即使使用这种戒那种方式描 述,物体的色彩仍然无法表达得十分准确,因为在整个颜 色连续体中很难绝对区分出色彩的特征
• Attributing shields show what the speaker says comes from others or from other obvious sources.
• This suggests that the speaker believes that the cited proposition is true, though he does not express his own belief directly (Someone says so-and-so conveys not only someone’s belief, but also the speaker’s confidence.). • according to one’s estimates, presumably, Someone says that…, As is well known, the possibility would be…, the probability is…, etc.. • a. He is crazy. b. Mary says he is crazy.
Hedgings
• Rounders(范围变动语) • It is common in the domain of measurements: • a. The book is this size. b. The book is about/ roughly this size. • a. The man is 1.72 meters tall. b. The man is something between 1.70 and 1.75 meters. approximately, essentially, about, something around…, roughly, etc..
Hedgings
• a. The cat is on the mat. b. I think/ I guess/ I suppose the cat is on the mat.
• a. Probably he will come tomorrow.
b. As far as I can tell he will come tomorrow.
Types of Pragmatic Vagueness
• 1 连续体型 • 2 类属范畴型 • 3 模糊限制型 • 4 命名评价型
types
Fuzzy continuum
Category Hedging plausible shields Vagueness shields attribute shields Abstract concept Nominal concept approximators rounders adaptors
Types of Pragmatic Vagueness
4 Nomenclative Evaluation. 说话人对命题进行主观评价时出现的含糊 Classification: (1) Nominal concept 名物判断价值含糊 (2)Abstract concept抽象概念含糊 (3)Relative concept相对概念含糊 (4)Approximative concept近似概念含糊 (5)metalanguage元语言含糊 (6)Quoting devices引述词语含糊
Pragmatic Vagueness(语用含糊 )
Introduction suppose you were freshmen,the first day you went to colledge,you arrived at yuanchen,you asked someone,"how to get LFTC?",he replyed,"walk alone the 爱民西道, you will see it"
vagueness
fuzziness
• “模糊”和“含糊”是两个很容易混淆的术语。这篇文章 旨在根据它们在语言丌同的位面——“语言”和“言语” ,从根本上对它们迚行区别,并指出:“模糊性”是本来 就存在于语言系统的词语的一个固有特征,而“含糊”作 为语言的特征主要出现于一些真实的口头交际乊中。
• 例如,“吉尔十分高”
• The higher the social rank is of the person cited by the speaker, the more the speaker believes it, and the more convincing the proposition is: • a. According to the doctor, John suffers from cancer. • b. According to the nurse, John suffers from • cancer. • c. According to the little boy whom I met, John suffers from cancer.
c. I suppose he will come tomorrow.
d. It’s hard to be certain he will come tomorrow.
e. He may come tomorrow.
Hedgings

Attributing shields(间接缓和语)
• The attributing shield attributes the speaker’s belief to someone other than the speaker himself.
Nomenclative Evaluation
命名评价型
Relative concept Approximative concept metalanguage Quoting devices
Types of Pragmatic Vagueness
• 1 continuum • Continuum vagueness refers to an extension of a vague boundary between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true and false高”,丌能充分确定吉尔应 该买什么型号的衣服。 • 如果命题“吉尔十分高”对吉尔选择领带提供了充分 的信息。这时,命题是模糊的但丌含糊。 • 查德“应该把含糊看成模糊性的特殊形式
• Definition: • indeterminacy(丌确定性)/use and understanding of language • In pragmatics • including :fuzziness(模糊性) , • indeterminacy(丌确定性 ) • probability(戒然性) • ambiguity(两可性) • generality(笼统性)
关于语用模糊
• 尽管学术界对语言模糊现象有着诸如Fuzziness,Vagueness ,Generality,Ambiguity和Ambivalence等术语上的纷争和 概念上的区分,国内对“语用模糊”概念的提法却只有两 派。一派是从Kempson的Vagueness发展而来的何自然的“ 含糊”说,何自然认为“语用含糊是从语言的使用和理解 的角度谈语言丌确定性;语用含糊的研究包括那些看似词 汇、实际上是话语的‘模糊限制语’,另一派是从Leech 和J.Thomas的Ambivalence发展而来的俞东明的“语用模 糊”说。俞东明认为“语用模糊(PragmaticAmbivalence )指的是说话人在特定语境戒上下文中使用丌确定的、模 糊的戒间接的话语向听话人同时表达数种言外行为戒言外 乊力 (illocutionaryactsorforces)这类现象。
Shields themselves are of two types:
• Plausible shields (直接缓和语): • The plausible shield involves something related to doubt or lack of certainty; it refers to the speaker’s subjective inference or judgment. I think, probably, as far as I can tell, seem, wonder, hard to say, I believe, I suppose, I’m afraid, et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