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菌酶活性的AFM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工业科技
反应, 反应菌液始终混浊, 吸光度也不改变。
3 讨论
溶菌酶来源广泛, 种类很多, 其酶活也相差较 大, 作为一种蛋白质, 影响其活力的因素也很多, 和 具体反应条件有很大关系。在溶菌酶溶液浓度为 0.01mg/mL 的 情 况 下 , 我 们 使 用 AFM, 成 功 观 察 到 了 随时间延长, 溶菌酶对溶壁微球菌细胞壁逐渐破坏 裂解的过程, 从实验结果可见, 溶菌酶的作用是非常 迅速的, 在加入菌液后 0.5min 溶壁微球菌细胞壁已 经受到了明显的损伤, 局部出现一些凹陷, 并随着反 应时间的增加, 逐渐形成遍布整个菌体的裂纹, 最终 裂解为数小块残骸。除了裂开的方式, 我们还在反应 10min 菌体表面观察到了许多直径几十纳米的小孔, 这可能是由于细胞壁降解后, 溶壁微球菌破裂, 内部 的内毒素和水解酶溢出继续攻击菌体造成的。而当 溶菌酶浓度上升到 1mg/mL 后, 反应菌液反而不再变 澄 清 , 而 我 们 用 AFM 观 察 的 结 果 表 明 , 反 应 并 非 没 有发生, 溶壁微球菌的形态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变得 扁平而不规则, 这显然是由于失去了细胞壁的支持 而形成的现象, 只是由于细菌依然保持完整, 所以用 传统的比浊度法无法观察到酶活作用的现象。可 见, 在某些特定的反应条件下, 比浊度法并不能有 效的测定反应的结果 , 而 AFM 由于其简便、直观、可 视及高分辩的特点, 在生理反应的观察方面具有独 特的优势, 能观测到传统比浊法所不能探测的酶活 现象。
当其他反应条件不变, 仅把溶菌酶溶液浓度增 加 到 1mg/mL 进 行 反 应 时 发 现 , 反 应 菌 液 不 再 变 澄 清, 菌液的吸光度值也不发生变化, 似乎溶菌酶突然 间失去了活性, 不再裂解细菌。取反 应 5min 的 菌 液 滴于云母片上, 空气中迅速干燥后在 AFM 下 观 察 , 发现溶壁微球菌的形态已发生了改变, 由原来饱满 鼓胀的球形变得扁平, 呈不太规则的圆形, 菌的高度 从反应前的约 700nm 下降到 200~300nm, 直径增加 到 1.5μm 以上, 其表面也不再均匀光滑, 出现一些轻 微的褶皱和起伏, 但是细菌整体却没有出现大的损 伤, 未发现有破裂和孔洞凹陷( 图 4) , 溶壁微球菌的 整体性得以维持, 内容物也没有泄漏出来, 所以反应 菌液一直保持浑浊。AFM 观察的结果说明, 溶菌酶并 未失去活性, 溶壁微球菌的细胞壁依然受到了一定 程度的损伤, 使其无法继续维持溶壁微球菌的形态, 菌的形状变得扁平不规则, 但是细胞壁的损伤尚不 足以导致细菌的破裂解体, 细菌基本保持完整, 所以 从宏观上来看, 似乎溶菌酶并未与溶壁微球菌发生
0.00 1.00
2.00!m 0.00
1.00
2.00!m
图 2 0.01mg/mL 溶菌酶作用于微壁溶球菌 0.5min 和 5min 后的 AFM 图像
注: A 为作用 0.5min 后的图像, B 为作用 5min 后的图像。 扫描范围: A: 2.2μm×2.2μm; B: 2μm×2μm。
0.00
1.00
2.00!m 0
200 400nm
图 3 0.01mg/mL 溶菌酶作用于微壁溶球菌 10min 后的 AFM 图像
注: 图 B 为 A 中方框部分的超微结构扫描。 扫描范围: A: 2μm×2μm; B: 500nm×500nm。
生裂纹外, 其表面还有许多直径几十纳米的小孔。
2.3 1mg/mL 浓 度 的 溶 菌 酶 对 溶 壁 微 球 菌 作 用 的 AFM 观察
本试验在其他条件一致, 仅提高溶菌酶浓度的 情况下, 得到了差异较大的试验结果, 在酶浓度提高 的情况下, 对底物溶壁微球菌的裂解程度反而降低。 这有可能是因为随着蛋白质浓度的提高, 在有盐存 在的情况下, 蛋白分子之间有可能形成聚集体, 甚至 结晶析出, 溶菌酶作为研究蛋白晶体的一种模式蛋 白, 对其在盐溶液中结晶和聚集已有广泛的报道[5]。 1mg/mL 的溶菌酶浓度虽然 不 高 , 但 是 有 可 能 在 盐 溶
118 2007 年第 02 期
0.00 1.00 2.00 3.00!m 0
400
800nm
图 4 1mg/mL 溶菌酶作用于溶壁微球菌 5min 后的 AFM 图像
注: B 是 A 中方框部分的超微结构扫描, 扫描范围: A: 3μm×3μm; B: 800nm×800nm。
研究与探讨
Vol.28,No.02,2007
关键词: 溶菌酶, AFM, 酶活
Abstr act: The e ffe c t of mic roc oc c us lys od e iktic us tre a t with lys ozyme of d iffe re nt c onc e ntra tion we re ima g e d b y a tomic forc e mic ros c op y, whe n the c onc e ntra tion of lys ozyme is 0.01mg/mL, wa s d a ma g e d ra p id ly, whe n the c onc e ntra tion of lys ozyme ra is e to 1mg/mL , d is tortion we re ob s e rve d with the mic roc oc c us lys od e iktic us ins te a d of d is inte g ra te d .
1.2 实验方法
称取适量的溶菌酶干粉, 溶于预配好的磷酸盐 缓 冲 溶 液 ( 0.05mol/L, pH6.2) 中 , 分 别 配 成 酶 终 浓 度 为 0.01 和 1mg/mL 两 种 不 同 浓 度 的 溶 菌 酶 溶 液 。 溶 壁微球菌以同样缓冲液配成 3mg/mL 的菌液。取溶菌 酶 溶 液 50μL 加 入 菌 液 200μL, 混 匀 , 置 于 25℃恒 温 摇 床 ( 50r/min) , 分 别 取 未 加 酶 的 菌 液 和 反 应 0.5、5、 10min 时 间 点 的 反 应 液 少 量 , 涂 于 新 揭 的 云 母 片 表 面, 置于干燥器内迅速干燥后, 将云母片固定在 AFM 的扫描台上进行扫描观察, 试验采用 100μm 扫描器, UL20B 硅 探 针 , 力 常 数 为 2.8N/m, 在 轻 敲 模 式 ( tapping mode) 下 进 行 扫 描 , 所 得 图 像 以 仪 器 随 机 软
然 科 学 基 金 重 点 项 目 ( 30230350) ;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 6057802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对外交流与 合 作 项 目 ( 30540420311) 。
生物源, 不同来源的溶菌酶的活性各不相同, 加上制 备 方 法 、保 存 方 式 、具 体 反 应 条 件 等 的 差 异 都 会 影 响 酶 的 活 力 [2], 所 以 , 在 溶 菌 酶 的 应 用 中 , 溶 菌 酶 活 性 的测定是一个重要的步骤, 测定的方法也是多种多 样[3], 不 同 的 方 法 测 定 的 结 果 也 有 较 大 差 异 。 目 前 , 对于溶菌酶活性的测定方法主要是比浊度法, 以溶 壁微球菌为底物, 通过测定酶作用前后菌液的吸光 度的变化来表示。但对于溶菌酶对细菌作用的具体 过程目前尚不清楚。由于原子 力 显 微 镜 ( AFM) 可 在 接近生理环境下对样品进行观察及亚纳米级的分辨 率等特点[4], 使得其在生物学研究各领域有着越来越 广泛的应用。本文使用原子力显微镜, 对与溶菌酶溶 液作用不同时间段的溶壁微球菌进行了观察, 观测 了不同反应时间和不同酶浓度对溶壁微球菌的杀伤 作用, 并与传统的比浊度法进行了比较。
研究与探讨
Vol.28,No.02,2007
食品工业科技
溶菌酶活性的 AFM 研究
廖问陶, 刘源岗, 王云起, 王小平, 李国有, 蔡继业 * ( 暨南大学化学系, 广东广州 510632)
摘 要 : 以 溶 壁 微 球 菌 为 底 物 , 用 原 子 力 显 微 镜 (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 观察到了不同浓度的溶菌酶与溶壁微 球菌相反应的作用过程。结果发现, 在溶菌酶浓度为 0.01mg/ mL 的情况下, 反应菌液逐渐变澄清, 溶壁微球 菌 的裂解程度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剧; 而在酶浓 度增大为 1mg/ mL 时 , 反 应 菌 液 反 而 不 再 变 清 , AFM 观 察到溶壁微球菌仅发生变形, 但 未 裂 解 。AFM 是 观 测 酶 活生理过程的有力工具, 同时还为酶活测定开辟了新思 路, 是传统酶活测定方法的有力补充。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溶菌酶 20000U/mg, 华美生物工程公司; 溶壁微 球菌 美国 Sigma 公司; 磷酸二氢钾、氢氧化钠 分析 纯, 广州化学试剂厂。
原 子 力 显 微 镜 (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 AutoProbe CP Research, 美 国 Thermomicroscopes 公 司。
Key wor ds:lys ozyme ; AFM; e nzyme a c tivity
中图分类号: TS201.2+5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 1002- 0306( 2007) 02- 0117- 03
溶菌酶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非特异性 免疫分子 , 能降解细菌细胞壁中 N- 乙酰葡萄 糖 胺 与 N- 乙酰胞壁酸之间的 β- 1, 4 糖苷键, 引起细菌裂解, 尤其是革兰氏阳性菌, 同时对生物体没有毒害作用 且有一定保健效果。它能有效的抗菌, 抗病毒, 清除 坏死组织, 加快创口修复再生, 在医药保健和食品工 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是一种理想的保鲜和防腐添 加剂[1]。此外, 溶菌酶在基础研究领域也发挥着重要 的作用, 是生物技术科研中一种重要的工具酶, 并且 是蛋白晶体研究中的一种常见的模式蛋白。溶菌酶
2007 年第 02 期 117
食品工业科技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of Food I ndustry
研究与探讨
件 ( Thermomicroscopes Proscan Image Processing Software Version 2.1) 进行平滑处理与数据分析。
0 400 800 nm
0 100 200 nm
图 1 溶壁微球菌的 AFM 图像
注: 图 B 为 A 中方框部分。
扫描范围 A: 1μm×1μm; B: 300nm×300nm。
2.2 0.01mg/mL 浓度的溶菌酶对溶壁微球菌作用的 AFM来自百度文库观察
菌液加入溶菌酶后, 开始明显逐渐变澄清, 吸光 度探测探测到反应菌液在逐渐变透明 ( 数据未附) 。 AFM 观 察 发 现 , 在 反 应 开 始 0.5min 之 后 , 已 经 可 以 观测到细菌表面明显的损伤, 局部出现一些孔洞, 同 时由于内容物外泻, 导致细菌塌陷, 细菌的高度下降 到 200nm 左右。但是细菌并未解体, 仍然基本保持完 整。反应到5min 时, 微球菌受到的损伤进一步加剧, 细菌表面布满大大小小的裂纹, 细菌的高度下降到 150nm 左右( 图 2) 。在反应到 10min 时, 细菌表面的 裂纹变大变深, 细菌基本裂解为数小块, 成为一些约 60nm 高的残骸, 周围散布许多细菌 内 溢 出 的 内 容 物 ( 图 3) 。同时超微结构扫描显示, 细菌除了被裂解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溶菌酶处理前溶壁微球菌的 AFM 观察
未 添 加 溶 菌 酶 的 菌 液 呈 暗 黄 色 浑 浊 , AFM 扫 描 结果显示, 溶壁微球菌呈规则饱满的球形, 表面光滑 细致, 没有起伏凹陷或其他生理构造, 直径约为 1μm, 高度约为 600~700nm 之间( 图 1) 。
来源多种多样 , 根据来源可分为动物源、植物源和微
收稿日期: 2006- 06- 09 * 通讯联系人 作 者 简 介 : 廖 问 陶 ( 1977- ) , 男 , 博 士 , 主 要 从 事 生 物 工 程 方 面 的 科 研
工作。 基金项目: 国家“十五”973 重 大 项 目 子 项 目 ( 2001CB510101) ; 国 家 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