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珠产生的原因分析

锡珠产生的原因分析
锡珠产生的原因分析

焊锡珠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摘要:焊锡珠(SOLDER BALL)现象是表面贴装(SMT)过程中的主要缺陷,主要发生在片式阻容元件(CHIP)的周围,由诸多因素引起。本文通过对可能产生焊锡珠的各种原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法。

焊锡珠现象是表面贴装过程中的主要缺陷之一,它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最烦人的问题,要完全消除它,是非常困难的。

焊锡珠的直径大致在0.2mm~0.4mm之间,也有超过此范围的,主要集中在片式阻容元件的周围。焊锡珠的存在,不仅影响了电子产品的外观,也对产品的质量埋下了隐患。原因是现代化印制板元件密度高,间距小,焊锡珠在使用时可能脱落,从而造成元件短路,影响电子产品的质量。因此,很有必要弄清它产生的原因,并对它进行有效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般来说,焊锡珠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综合的。焊膏的印刷厚度、焊膏的组成及氧化度、模板的制作及开口、焊膏是否吸收了水分、元件贴装压力、元器件及焊盘的可焊性、再流焊温度的设置、外界环境的影响都可能是焊锡珠产生的原因。

下面我就从各方面来分焊锡珠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1、焊膏的选用直接影响到焊接质量。焊膏中金属的含量、焊膏的氧化度,焊膏中合金焊料粉的粒度及焊膏印刷到印制板上的厚度都能影响焊珠的产生。

A、焊膏的金属含量。焊膏中金属含量其质量比约为88%~92%,体积比约为50%。当金属含量增加时,焊膏的黏度增加,就能有效地抵抗预热过程中汽化产生的力。另外,金属含量的增加,使金属粉末排列紧密,使其在熔化时更容结合而不被吹散。此外,金属含量的增加也可能减小焊膏印刷后的“塌落”,因此,不易产生焊锡珠。

B、焊膏的金属氧化度。在焊膏中,金属氧化度越高在焊接时金属粉末结合阻力越大,焊膏与焊盘及元件之间就越不浸润,从而导致可焊性降低。实验表明:焊锡珠的发生率与金属粉末的氧化度成正比。一般的,焊膏中的焊料氧化度应控制在0.05%以下,最大极限为0.15%。

C、焊膏中金属粉末的粒度。焊膏中粉末的粒度越小,焊膏的总体表面积就越大,从而导致较细粉末的氧化度较高,因而焊锡珠现象加剧。我们的实验表明:选用较细颗粒度的焊膏时,更容易产生焊锡粉。

D、焊膏在印制板上的印刷厚度。焊膏印刷后的厚度是漏板印刷的一个重要参数,通常在0.12mm-20mm之间。焊膏过厚会造成焊膏的“塌落”,促进焊锡珠的产生。

E、焊膏中助焊剂的量及焊剂的活性。焊剂量太多,会造成焊膏的局部塌落,从而使焊锡珠容易产生。另外,焊剂的活性小时,焊剂的去氧化能力弱,从而也容易产生锡珠。免清洗焊膏的活性较松香型和水溶型焊膏要低,因此就更有可能产生焊锡珠。

F、此外,焊膏在使用前,一般冷藏在冰箱中,取出来以后应该使其恢复到室温后打开使用,否则,焊膏容易吸收水分,在再流焊锡飞溅而产生焊锡珠。

2、模板的制作及开口。我们一般根据印制板上的焊盘来制作模板,所以模板的开口就是焊盘的大小。在印刷焊膏时,容易把焊膏印刷到阻焊层上,从而在再流焊时产生焊锡珠。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来制作模板,把模板的开口比焊盘的实际尺寸减小10%,另外,可以更改开口的外形来达到理想的效果。下面是几种推荐的焊盘设计:

3、模板的厚度决了焊膏的印刷厚度,所以适当地减小模板的厚度也可以明显改善焊锡珠现象。我们曾经进行过这样的实验:起先使用0.18mm厚的模板,再流焊后发现阻容元件旁边的焊锡珠比较严重,后来,重新制作了一张模板,厚度改为0.15mm,开口形式为上面图中的前一种设计,再流焊基本上消除了焊锡珠。

4、贴装压力及元器件的可焊性。如果在贴装时压力太高,焊膏就容易被挤压到元件下面的阻焊层上,在再流焊时焊锡熔化跑到元件的周围形成焊锡珠。解决方法可以减小贴装时的压力,并采用上面推荐使用的模板开口形式,避免焊膏被挤压到焊盘外边去。另外,元件和焊盘焊性也有直接影响,如果元件和焊盘的氧化度严重,也会造成焊锡珠的产生。经过热风整平的焊盘在焊膏印刷后,改变了焊锡与焊剂的比例,使焊剂的比例降低,焊盘越小,比例失调越严重,这也是产生焊锡珠的一个原因。

5、再流焊温度的设置。焊锡珠是在印制板通过再流焊时产生的,再流焊可分为四个阶段:预热、保温、再流、冷却。在预热阶段使焊膏和元件及焊盘的温度上升到1200C—1500C之间,减小元器件在再流时的热冲击,在这个阶段,焊膏中的焊剂开始汽化,从而可能使小颗粒金属分开跑到元件的底下,在再流时跑到元件周围形成焊锡珠。在这一阶段,温度上升不能太快,一般应小于1.50C/s,过快容易造成焊锡飞溅,形成焊锡珠。所以应该调整再流焊的温度曲线,采取较适中的预热温度和预热速度来控制焊锡珠的产生。

6、外界因素的影响。一般焊膏印刷时的最佳温度为250C+30C,湿度为相对湿度60%,温度过高,使焊膏的黏度降低,容易产生“塌落”,湿度过模高,焊膏容易吸收水分,容易发生飞溅,这都是引起焊锡珠的原因。另外,印制板暴露在空气中较长的时间会吸收水分,并发生焊盘氧化,可焊性变差,可以在1200C —1500C的干燥箱中烘烤12—14h,去除水气。

综上可见,焊锡珠的产生是一个极复杂的过程,我们在调整参数时应综合考虑,在生产中摸索经验,达到对焊锡珠的最佳控制。

帮你分析问题产生原因

帮你分析问题产生原因: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可能是你平时上课举手的次数不多,有时被老师点起来后由于紧张或没组织好语言而回答不理想,由于自责心重而胡乱猜测,认为有同学笑自己。即便是真的有同学笑你,那只能说明那个同学对你不够尊重,心地不够善良,甚至喜欢取笑他人,对于这种素质低下的同学你亚根不用理睬他,更不要把他恶意的笑放在心上,而应把更多时间用在认真听讲上。还有一个原因是你胆子比较小,有些时候对自己有些自我轻视,有时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己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在还没有大胆尝试发言之前已经将自己吓倒了,其实那些会发言同学开始也会有些担心,但他们总是勇敢地去大胆尝试、磨炼自己、表现自己,在一次次的锻炼中他们的思维变敏捷了、胆量变大了,能力也会随之增强了,并没有哪个同学一开始就很会发言的,只不过他举手的速度比你快一点、胆子比你大一点、自我锻炼的意识强一点而已。还可能价钱是不是太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了,即使答错一次也没关系,至少你通过尝试知道这样想不对,而应该从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想想爱迪生,他是在失败了千百次后才成功的,越失败越要去尝试,越尝试成功的机会就会越多,相反虽然你答的不算好,但勇敢地举手,老师和同学会认为你学习用心、刻苦,会对你满怀希望。 教你几招: 1、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长处,要努力发现自己的长处,坚信:我努力,我能行。只要你认真主动地参与学习,老师绝不会批评你,同学们也会看到你的认真劲。相信自己总会有发言精彩的时候,只要大胆尝试说不定下次发言就是最棒的,只要勇敢地去尝试,你的心会变得积极向上,你关注的是你和前一次比进步了没有,而不是焦虑地担心同学会取笑你。只有多次地自我锻炼,你会觉得上课积极主动,学习就是表现在积极发言上,无形中你的能力会有很大提高。久而久之在积极进取中,你会发现学习是一件很快乐而富有挑战的事情。 二、学会与自己竞赛,学会科学地比较 怕答错被取笑,其实就是用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比较,怀疑自己的能力,灭了自己的志气,失去前进的动力。不要将自己和发言最积极的同学比较,你可 1

锡珠的解决方案和分析

锡珠的解决方案和分析 焊锡珠现象是表面贴装过程中的主要缺陷之一,它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最烦人的问题,要完全消除它,是非常困难的。 焊锡珠的直径大致在0.2mm~0.4mm之间,也有超过此范围的,主要集中在片式阻容元件的周围。焊锡珠的存在,不仅影响了电子产品的外观,也对产品的质量埋下了隐患。原因是现代化印制板元件密度高,间距小,焊锡珠在使用时可能脱落,从而造成元件短路,影响电子产品的质量。因此,很有必要弄清它产生的原因,并对它进行有效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了。一般来说,焊锡珠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综合的。焊膏的印刷厚度、焊膏的组成及氧化度、模板的制作及开口、焊膏是否吸收了水分、元件贴装压力、元器件及焊盘的可焊性、再流焊温度的设置、外界环境的影响都可能是焊锡珠产生的原因。 下面我就从各方面来分焊锡珠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焊膏的选用直接影响到焊接质量。焊膏中金属的含量、焊膏的氧化度,焊膏中合金焊料粉的粒度及焊膏印刷到印制板上的厚度都能影响焊珠的产生。 A、焊膏的金属含量。焊膏中金属含量其质量比约为88%~92%,体积比约为50%。当金属含量增加时,焊膏的黏度增加,就能有效地抵抗预热过程中汽化产生的力。另外,金属含量的增加,使金属粉末排列紧密,使其在熔化时更容结合而不被吹散。此外,金属含量的增加也可能减小焊膏印刷后的″塌落″,因此,不易产生焊锡珠。 B、焊膏的金属氧化度。在焊膏中,金属氧化度越高在焊接时金属粉末结合阻力越大,焊膏与焊盘及元件之间就越不浸润,从而导致可焊性降低。实验表明:焊锡珠的发生率与金属粉末的氧化度成正比。一般的,焊膏中的焊料氧化度应控制在0.05%以下,最大极限为0.15%。 C、焊膏中金属粉末的粒度。焊膏中粉末的粒度越小,焊膏的总体表面积就越大,从而导致较细粉末的氧化度较高,因而焊锡珠现象加剧。我们的实验表明:选用较细颗粒度的焊膏时,更容易产生焊锡粉。 D、焊膏在印制板上的印刷厚度。焊膏印刷后的厚度是漏板印刷的一个重要参数,通常在0.12mm-2.0mm之间。焊膏过厚会造成焊膏的″塌落″,促进焊锡珠的产生。 E、焊膏中助焊剂的量及焊剂的活性。焊剂量太多,会造成焊膏的局部塌落,从而使焊锡珠容易产生。另外,焊剂的活性小时,焊剂的去氧化能力弱,从而也容易产生锡珠。免清洗焊膏的活性较松香型和水溶型焊膏要低,因此就更有可能产生焊锡珠。 F、此外,焊膏在使用前,一般冷藏在冰箱中,取出来以后应该使其恢复到室温后打开使用,否则,焊膏容易吸收水分,在再流焊锡飞溅而产生焊锡珠。 2、模板的制作及开口。我们一般根据印制板上的焊盘来制作模板,所以模板的开口就是焊盘的大小。在印刷焊膏时,容易把焊膏印刷到阻焊层上,从而在再流焊时产生焊锡珠。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来制作模板,把模板的开口比焊盘的实际尺寸减小10%,另外,可以更改开口的外形来达到理想的效果。上图是几种推荐的焊盘设计: 模板的厚度决了焊膏的印刷厚度,所以适当地减小模板的厚度也可以明显改善焊锡珠现象。我们曾经进行过这样的实验:起先使用0.18mm厚的模板,再流焊后发现阻容元件旁边的焊锡珠比较严重,后来,重新制作了一张模板,厚度改为0.15mm,开口形式为上面图中的前一种设计,再流焊基本上消除了焊锡珠。 件贴装压力及元器件的可焊性。如果在贴装时压力太高,焊膏就容易被挤压到元件下面的阻焊层上,在再流焊时焊锡熔化跑到元件的周围形成焊锡珠。解决方法可以减小贴装时的压力,并采用上面推荐使用的模板开口形式,避免焊膏被挤压到焊盘外边去。另外,元件和焊盘焊性也有直接影响,如果元件和焊盘的氧化度严重,也会造成焊锡珠的产生。经过热风整平的焊盘在焊膏印刷后,改变了焊锡与焊剂的比例,使焊剂的比例降低,焊盘越小,比例失调越严重,这也是产生焊锡珠的一个原因。 再流焊温度的设置。焊锡珠是在印制板通过再流焊时产生的,再流焊可分为四个阶段:预热、保温、再流、冷却。在预热阶段使焊膏和元件及焊盘的温度上升到120C-150C之间,减小元器件在再流时的热冲击,在这个阶段,焊膏中的焊剂开始汽化,从而可能使小颗粒金属分开跑到元件的底下,在再流

浅谈学困生形成原因分析及对策

浅谈学困生形成原因分析及对策 宝应县小官庄中心小学相志辉 关键词:学困生形成原因应对策略 论文摘要:学困生是指不包含非智力因素导致的学习困难的学生。学困生的类型有基础差,底子薄的、学习方法不当的、多动的、意志薄弱的和对授课老师不感兴趣的等等。不管属于哪一类,他(她)们都厌学。这些学困生是怎么产生的,有该如何应对,以及对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考等。 一、学困生的界定: 1、确定依据: 学困生,简单地说就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包含非智力因素的学生)主要是符合以下几点的学生。 (1)平时不能按时完成课堂作业、作业速度太慢和正确率较低的学生; (2)基础知识较差,许多知识点都记不住。因此,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时对时错。 (3)以小学五年级数学为例,正常测试成绩在70分到45分左右的学生。 二、学困生的类型 1、基础差,底子薄的“学困生”。他们主要因为基础薄弱,脑海中的基础知识记得少,用什么知识都是糊里糊涂。所以总是跟不上同学,学习起来非常吃力。 2、学习方法不当的“学困生”。这类学生态度是好的,学习也很刻苦,但成绩总不理想。时间一长,他们会觉得学习不好是自己天生太笨,渐渐的也就变成了“学困生”。 3、意志薄弱的“学困生”。这类学生在学习中比如做题,一遇到难题就等着抄袭答案。因此在不知不觉中,他们成了“学困生”。 4、多动的“学困生”。这类学生在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不是掉头与别人讲话,就是玩学具等。因此他们的听课效率低,时间长了,自然就成了“学困生”。 5、对授课老师缺乏好感的“学困生”。这类学生对上课老师没有好感,上课自然就没了兴趣,日子一长,也就成了“学困生”中的一员。 三、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有内在的意志力、学习意识,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大部分数学学困生都是后天形成的。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究,我认为,小官庄中心小学“学困生” 形成的主要原因可分为如下两个方面: 1、数学学科的特点造成的 数学与其他学科比,最大的特征是抽象,逻辑性强,这也是“学困生”最怕的。而学生中有的属于年龄小,理解能力差,思维层次低;有的先天不足,很多

各种缺陷分析与产生原因

锻造成形过程中的缺陷及其防止方法 一、钢锭的缺陷 钢锭有下列主要的缺陷: (1)缩孔和疏松 钢锭中缩孔和疏松是不可避免的缺陷,但它们出现的部位可以控制。钢锭中顶端的保温冒口,造成钢液缓慢冷却和最后凝固的条件,一方面使锭身可以得到冒口中钢液的补缩,另一方面使缩孔和疏松集中于此处,以便锻造时切除。 (2)偏析钢锭中各部分化学成分的不均匀性称为偏析。偏析分为枝晶偏析和区域偏析两种,前者可以通过锻造以及锻后热处理得到消除,后者只能通过锻造来减轻其影响,使杂质分散,使显微孔隙和疏松焊和。 (3)夹杂不溶于金属基体的非金属化合物称为夹杂。常见的夹杂如硫化物、氧化物、硅酸盐等。夹杂使钢锭锻造性能变化,例如当晶界处低熔点夹杂过多时,钢锭锻造时会因热脆而锻裂。夹杂无法消除,但可以通过适当的锻造工艺加以破碎,或使密集的夹杂分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夹杂对锻件质量的影响。 (4)气体 钢液中溶解有大量气体,但在凝固过程中不可能完全析出,以不同形式残存在钢锭内部。例如氧与氮以氧化物、氮化物存在,成为钢锭中夹杂。氢是钢中危害最大的气体,它会引起“氢脆” ,使钢的塑性显著下降;或在大型锻件中造成“白点” ,使锻件报废。 (5)穿晶 当钢液浇注温度较高,钢锭冷却速度较大时,钢锭中柱状晶会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整个截面都形成柱状晶粒,这种组织称为穿晶。在柱状晶交界处(如方钢锭横截面对角线上),常聚集有易熔夹杂,形成“弱面” ,锻造时易于沿这些面破裂。在高合金钢锭中容易遇到这种缺陷。 (6)裂纹 由于浇注工艺或钢锭模具设计不当,钢锭表面会产生裂纹。锻造前应将裂纹消除,否则锻造时由于裂纹的发展导致锻件报废。 (7)溅疤 当钢锭用上注法浇注时,钢液冲击钢锭模底而飞溅到钢锭模壁上,这些附着的溅沫最后不能和钢锭凝固成一体,便成溅疤。溅疤锻造前必须铲除,否则会形成表面夹层。 二、轧制或锻制的钢材中的缺陷 轧制或锻制的钢材中往往存在如下缺陷: (1)裂纹和发裂 裂纹是由于钢锭缺陷未清除,经过轧制或锻造使之进一步发展造成的。由于轧制或锻造的工艺规范不当,在钢材内引起很大的内应力,也会造成裂纹。断面大、合金元素多的钢材容易产生裂纹。 发裂是深度为0.50~1.50mm 的发状裂纹,它是轧制或锻造时由于钢锭皮下气泡沿变形方向被拉长或夹杂物沿变形方向伸长而形成。发裂一般需经酸洗后才能发现。 (2)伤痕和折叠 伤痕是钢材表面上深约0.2~0.30mm 的擦伤、划伤细痕。折叠一般由于轧制或锻造工艺不当造成。 (3)非金属夹杂和疏松

“波峰焊”过程中出现“锡珠”的原因及预防控制办法

“波峰焊”过程中出现“锡珠”的原因及预防控制办法 在“波峰焊”工艺过程中,“锡珠”的产生有两种状况:一种是在板子刚接触到锡液时,因为助焊剂或板材本身的水份过多或高沸点溶剂没有充分挥发,遇到温度较高的锡液时骤然挥发,较大的温差致使液态焊锡飞溅出去,形成细小锡珠;另一种情况是在线路板离开液态焊锡的时候,当线路板与锡波分离时,线路板顺着管脚延伸的方向会拉出锡柱,在助焊剂的润湿作用及锡液自身流动性的作用下,多余的焊锡会落回锡缸中,因此而溅起的焊锡有时会落在线路板上,从而形成“锡珠”。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波峰焊”防控“锡珠”方面,我们应该从两个大的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助焊剂等原材料的选择,另一方面是波峰焊的工艺控制。 (一)助焊剂方面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控制办法 1、助焊剂中的水份含量较大或超标,在经过预热时未能充分挥发; 2、助焊剂中有高沸点物质或不易挥发物,经预热时不能充分挥发; 这两种原因是助焊剂本身“质量”问题所引起的,在实际焊接工艺中,可以通过“提高预热温度或放慢走板速度等来解决”。除此之外,在选用助焊剂前应针对供商所提供样品进行实际工艺的确认,并记录试用时的标准工艺,在没有“锡珠”出现的情况下,审核供应商所提供的其他说明资料,在以后的收货及验收过程中,应核对供应商最初的说明资料。 (二)工艺方面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控制办法 1,预热温度偏低,助焊剂中溶剂部分未完全挥发; 2,走板速度太快未达到预热效果; 3,链条(或PCB板面)倾角过小,锡液与焊接面接触时中间有气泡,气泡爆裂后产生锡珠; 4,助焊剂涂布的量太大,多余助焊剂未能完全流走或风刀没有将多余焊剂吹下; 这四种不良原因的出现,都和标准化工艺的确定有关,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已经订好的作业指导文件进行各项参数的校正,对已经设定好的参数,不能随意改动,相关参数及所涉及技术层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关于预热:一般设定在90-110摄氏度,这里所讲“温度”是指预热后PCB板焊接面的实际受热温度,而不是“表显”温度;如果预热温度达不到要求,则焊后易产生锡珠。 (2),关于走板速度:一般情况下,建议客户把走板速度定在1.1-1.4米/分钟,但这不是绝对值;如果要改变走板速度,通常都应以改变预热温度作配合;比如:要将走板速度加快,那么为了保证PCB焊接面的预热温度能够达到预定值,就应当把预热温度适当提高;如果预热温度不变,走板速度过快时,焊剂有可能挥发不完全,从而在焊接时产生“锡珠”。 (3),关于链条(或PCB板面)的倾角:这一倾角指的是链条(或PCB

后进生形成原因及对策分析

后进生形成原因及对策分析 后进生不是天生的,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 一、家庭因素。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有的家长对子女的要求,无论正当与否都会满足和迁就,使子女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却忽略了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管理。对他们的缺点,错误则姑息、袒护甚至隐瞒,使他们养成高傲,自私自利等心理和性格。做父母的对孩子的了解很少,又不注重与他们进行内心的交流,甚至认为只要有钱给他们用就行了,但却不知道其实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心灵上的沟通。试问有这种思想的家长怎能教育好孩子,怎能对孩子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二、学校原因 学生在学习上屡遭挫折后,他们是很需要得到同情和帮助,但如果教师缺乏应有的耐心,挖苦,讽刺,责骂他们,必然会使学生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打击不断,失去信心,仅有的一点学习兴趣也消失了,就会从学习上的困难者变成学习上的落后者。时间一长,在他们的意识中就会出现偏离集体的倾向,在行为上就会出现失控的现象,最终发展成具有不良行为和习惯的学生,甚至会做出各种反常的的行为与班集体抗衡,少数的后进生就会离开学校到社会上去结交一些不良的朋友。在一些诱惑面前失去理智而无法控制自己,了“破罐子破率”。 高度自尊而得不到满足 每位学生都有自尊心,而有些后进生的自尊心特别强,特别敏感,别人有时无意中一句话,也会引起他们内心强烈的波动。他们自尊心很强,但又由于他们不优秀得不到别人足够的注视,所以又得不到他们所认为的尊重,他们对表扬和批评无动于衷,学习情绪低落,不思进取。 有的老师认为,这些学生软硬不吃,无自尊心可言。这种说法是完全不对的。其实不管对学生如何,其目的都是要他们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如果学生软硬不吃,那是一种消极的抵抗。一般人认为,后进生普遍都很自卑。但其实自卑是自尊的另一种表现,是自尊心受到伤害的表现。他们不喜欢被人看不起,被忽视。因此会做一些出格的事来引起老师和家长的注意。久而久之便被人认为是问题学生了。 三、社会因素 随着生活观念的变化,离婚家庭日益增多,形成许多单亲孩子。失去母爱或父爱的孩子心灵受到极大的创伤。这种学生在学校通常表现为性格孤僻,自卑,对学习丧失信心,对生活失去信心,内心空虚,这时他们很容易沾染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致使他们学习情绪更加低落,对学习更没有兴趣。现在的社会充满了各种诱惑,影视、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给部分青少年的虚拟情感走向极端创造了可能。商家为了商业利润竭尽了手段,吸引人们消费。在商业行为中不适度的夸张其说,使得一些青少年注重享受而逃避劳动;暴力、色情的内容也使得青少年往不良的方向发展。而有些青少年在辨别是非的能力方面相对较弱,那些不良风气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致使家长苦口婆心的劝导,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都失去了作用。他们为了讲“哥们“义气,做出一些违法犯纪的事。 我觉得对待后进生,关键是要尊重他们,对他们有爱心和耐心,并对他们的进步及时肯定。 一、尊重后进生 后进生的自尊心很强,极其敏感。我们班有一位学生,教过他的老师都知道,他非常调皮,经常扰乱课堂秩序,惹事生非,可是他的自尊心很强。因为他时常不遵守纪律,所以那次选拔河队员时我故意不选他,谁知他竟然犟在一边哭,并斜视着我,握着拳头说:“我力气大的,你不选我,不公平!”我对他的表现感到惊讶,也感到尴尬。于是,我让他和那位最后选上的孩子比一比,谁赢了谁参加比赛……从这件事情以后,我知道:后进生同样有着强烈的自尊心,要尊重他们,不冷落他们,不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去说他们,不设置前排突出的单人桌。关注他们,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他们表现的机会,然后进行相应的教育,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关爱后进生

怎样消除pcb中的锡珠

消除PCB中的錫珠 本文介紹,一種U形模板開孔確定的錫膏沈澱可以防止錫珠的形成。 焊錫由各種金屬合金組成。由印刷電路板(PCB)裝配商使用的錫/鉛合金(Sn63/Pb37)是錫膏和用於波峰焊接的錫條或錫線的典型粉末。在PCB上不是設計所需的位置所找到的焊錫包括錫塵(solder fine)、錫球(solder ball)和錫珠(solder bead)。錫塵是細小的,尺寸接近原始錫膏粉末。對於-325~+500的網目尺寸,粉末直徑是25-45微米,或者大約0.0010-0.0018"。錫塵是由顆粒的聚結而形成的,所以大於原始的粉末尺寸。 錫珠(solder beading)是述語,用來區分一種對片狀元件獨特的錫球(solder balling)(圖一)。錫珠是在錫膏塌落(slump)或在處理期間壓出焊盤時發生的。在回流期間,錫膏從主要的沈澱孤立出來,與來自其他焊盤的多餘錫膏集結,或者從元件身體的側面冒出形成大的錫珠,或者留在元件的下面。 圖一、錫珠 IPC-A-610 C將0.13mm(0.00512")直徑的錫球或每600mm2(0.9in2)面積上少於五顆分爲第一類可接受的,並作爲第二與第三類的工藝標記2。IPC-A-610 C允許“夾陷的”不干擾最小電氣間隙的錫球。可是,即使是“夾陷的”錫球都可能在運輸、處理或在一個振動應用的最終使用中變成移動的。 錫球已經困擾表面貼裝工業許多年。對於只表面貼裝和混合技術的PCB,錫珠在許多技術應用中都遇到。查明相互影響和除掉錫珠的原因可以改善合格率、提供品質、提高長期的可靠性、和降低返工與修理成本。 錫珠的原因 人們已經將錫珠歸咎於各種原因,包括模板(stencil)開孔的設計、錫膏的成分、阻焊層的選擇、模板清潔度、定位、錫膏的重印、焊盤的過分腐蝕、貼片壓力、回流溫度曲線、波峰焊錫的飛濺、和波峰焊錫的二次回流。3-5

“大一下”现象产生原因及对策分析

“大一下”现象产生原因及对策分析 本文针对“大一下”现象呈现出种种消极表现这一问题,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提出三个建议:第一,引导学生树立生涯规划意识;第二,在大学社团中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第三,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以期从源头上遏制“大一下”现象在大学校园中的蔓延。 标签:“大一下”现象;生涯规划;实践活动;可持续学习能力 在历经12年的寒窗苦读之后,很多学生带着考上大学的激动之情,怀揣着对大学的美好憧憬和向往,开始了大一新生的校园生活。在进入大学的第一个学期,许多学生仍然保持着中学时代的习惯,记笔记、写作业、参加早晚自习等,“勤奋好学”“积极进取”“意气风发”“活力四射”是许多老师对大一新生的评价。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一的学生受到大学自由灵活的时间安排、专业课程的难度、人际关系的处理、宿舍的学习氛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大学的第二学期许多学生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有的学生还是保持大学第一学期的本色,勤奋刻苦、探索创新,而有的学生则开始厌倦大学生活,出现逃课、频繁打工等现象,与大一上学期判若两人。因为这种现象普遍发生在大一下学期,故称为“大一下”现象。 一、“大一下”现象的表现及危害 1. “大一下”现象的种种表现 (1)学习上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课堂上出现“低头一族”,对老师的提问毫无兴趣,玩手机、睡觉、空想……神游于课堂之外,导致的后果就是通过抄袭勉强完成作业,甚至有的学生无法完成相应的科目作业,考试挂科。 (2)生活上懒散拖沓,生活自理能力低下,宿舍里常常出现脏乱差的状况。使用金钱没有计划性,经常就会过上“月光”甚至“半月光”的现象。业余时间几乎全部在宿舍里度过,过着“学校—宿舍—食堂”这种与中学无异的生活。 (3)在学习生活中,有的人沉迷于校园恋情二人世界中不顾其他,有的人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不可自拔,有的人逃课做兼职还美其名曰到“社会大学”學习。 2.“大一下”现象的危害 (1)在学习上长期处于虚空状态,专业课程内容生疏,不仅不能通过科目考试,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也无法胜任相应的岗位工作。特别是一些在内容上有递进关系的专业课程,大一学的是基础课程,基础课程没有学好,到了大二学习专业核心课程的时候就会更吃力。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2)自我管理能力不强的人不会合理地安排时间和规划生活,不注意培养

产生“锡珠”的原因分析及措施

产生“锡珠”的原因分析及措施 从“缩减制程、节约成本、减少污染”等角度出发,越来越多的电子焊接采用焊后“免清洗”工艺。但是如果焊后板面有“锡珠”出现,则不可能达到“免清洗”的要求,因此“锡珠”的预防与控制在实施“免清洗”过程中就显得格外重要。“锡珠”的出现不仅影响板级产品外观,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印制板上元件密集,在使用过程中它有可能造成短路等状况,从而影响产品的可靠性。 综合整个电子焊接情况,可能出现“锡珠”的工艺制程包括:“SMT表面贴装”焊接制程、“波峰焊”制程及“手工焊”制程,我们从这三个方面来一一探讨“锡珠”出现的原因及预防控制的办法。因为“波峰焊”及“手工焊”已推行多年,很多方面都已经比较成熟,因此,本文用了较多的篇幅介绍“SMT表面贴装”焊接制程中产生“锡珠”原因及防控措施。 一,关于的“锡珠”形态及标准 一些行业标准对“锡珠”问题进行了阐释。主要有MIL-STD-2000标准中的“不允许有锡珠”,而IPC-A-610C标准中的“每平方英寸少于5个”。在IPC-A-610C 标准中,规定最小绝缘间隙0.13毫米,直径在此之内的锡珠被认为是合格的;而直径大于或等于0.13毫米的锡珠是不合格的,制造商必须采取纠正措施,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为无铅焊接制订的最新版IPCA- 610D标准没有对锡珠现象做更清楚的规定,有关每平方英寸少于5个锡珠的规定已经被删除。有关汽车和军用产品的标准则不允许出现任何“锡珠”,所用线路板在焊接后必须被清洗,或将锡珠手工去除。 常见的锡珠形态及其尺寸照片见下图: 二,“SMT表面贴装”制程“锡珠”出现的原因及预防控制办法 在“SMT表面贴装”焊接制程中,回流焊的“温度、时间、焊膏的质量、印刷厚度、钢网(模板)的制作、装贴压力”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锡珠”的产生。因此,找到“锡珠”可能出现的原因,并加以预防与控制就是达成板面无“锡珠”的关键之所在。

学困生形成原因分析及对策

浅谈学困生形成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日期: 2

浅谈学困生形成原因分析及对策 宝应县小官庄中心小学相志辉 关键词:学困生形成原因应对策略 论文摘要:学困生是指不包含非智力因素导致的学习困难的学生。学困生的类型有基础差,底子薄的、学习方法不当的、多动的、意志薄弱的和对授课老师不感兴趣的等等。不管属于哪一类,他(她)们都厌学。这些学困生是怎么产生的,有该如何应对,以及对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考等。 一、学困生的界定: 1、确定依据: 学困生,简单地说就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包含非智力因素的学生)主要是符合以下几点的学生。 (1)平时不能按时完成课堂作业、作业速度太慢和正确率较低的学生; (2)基础知识较差,许多知识点都记不住。因此,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时对时错。 (3)以小学五年级数学为例,正常测试成绩在70分到45分左右的学生。 二、学困生的类型 1、基础差,底子薄的“学困生”。他们主要因为基础薄弱,脑海中的基础知识记得少,用什么知识都是糊里糊涂。所以总是跟不上同学,学习起来非常吃力。 2、学习方法不当的“学困生”。这类学生态度是好的,学习也很刻苦,但成绩总不理想。时间一长,他们会觉得学习不好是自己天生太笨,渐渐的也就变成了“学困生”。 3、意志薄弱的“学困生”。这类学生在学习中比如做题,一遇到难题就等着抄袭答案。因此在不知不觉中,他们成了“学困生”。 4、多动的“学困生”。这类学生在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不是掉头与别人讲话,就是玩学具等。因此他们的听课效率低,时间长了,自然就成了“学困生”。 5、对授课老师缺乏好感的“学困生”。这类学生对上课老师没有好感,上课自然就没了兴趣,日子一长,也就成了“学困生”中的一员。 三、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有内在的意志力、学习意识,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大部分数学学困生都是后天形成的。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究,我认为,小官庄中心小学“学困生” 形成的主要原因可分为如下两个方面: 1、数学学科的特点造成的 数学与其他学科比,最大的特征是抽象,逻辑性强,这也是“学困生”最怕的。而学生中有的属于年龄小,理解能力差,思维层次低;有的先天不足,很多

发生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方法

发生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方法(1)任何事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但总结起来,大体可分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监 督上有缺陷这三个方面。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的危险因素。 (2) 据调查,在所有伤害事故中,包含有物质条件不安全状态因素的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 80%~90%。物 质条件的好坏,操作对象的机器、设备、物料、环境是否安全可靠与事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设 备安全可靠有自动保险或防护装置,即使操作者出现错误,也不会发生事故;反之,如果操作对象设备的 安全可靠性很差,如车床卡盘的夹紧力未达到设计要求或卡盘材质不好,或普通容器作为压力容器使用, 即使操作者不发生错误操作,也可能发生事故。物质条件的不安全状态,除了机器、设备外,作为处理对 象的物料也存在着危险性,如生产系统中使用的危险物品,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 等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危险因素,它们都是发生事故的物质基础。 物的不安全状态导致事故的原因大体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1.设施、设备、工具、附件的结构不合理,强度不够,材质不符合设计要求,图方便,求节约,偷工 减料,图快求省等。哪一工厂的料槽,本该安装三只脚,施工方图方便,只装了两只脚,还有一只脚省略不装,而将其直接靠在操作台的横梁上,结果是料槽受力不均倾倒,压坏了操作台。某厂把不防腐的阀门 用在强酸岗位上。还有一家厂的计量槽被真空吸瘪移位,究其原因,制作者把板壁的厚度减少了 20mm,要求安装的加强筋也省略不用,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2.设施、设备、工具、附件的设计、安装、调整不良等。如有一家厂用同一根管道,用三通分隔多头 输送好几种物料,由于三通阀门未关好,该送的物料送到了不该送的地方。某厂将好几只反应锅的放空管和中控分析室的放空管连在一起, 造成易燃气体进入中控分析室爆然, 硫化氢气体进入清洗合格后的锅内, 入锅修理人员中毒。有一家厂热水深化池上不安装防护栏,在设计安装时都忽略了此安全因素,造成操作 工滑入池内烫伤。 3.缺少安全装置和防护设施,或者安全装置和防护设施有缺陷。如车辆的刹车、音响信号装置,电器 设备的漏电保护器,锅炉的安全阀、液位计、电流表、电压表、温度计、警灯、警铃、止逆阀、压力表, 压力容器的安全阀、爆破片、压力表(包括放空、下排)等;危

无铅焊接产生锡珠原因

原因:1.烙铁温度过高,焊料升温过快,造成助焊剂的溶剂“沸腾”而炸锡; 2.焊锡丝本身的质量原因。 其实焊锡丝都存在锡珠飞溅的现象,尤其是现在的无铅锡丝。只是不同牌子或型号的锡丝的飞溅现象程度不一样。目前飞溅现象最小的锡丝应该是日本的ALMIT ,但是价格很贵,都是客户指定要用的,如CASIO ,MATSUSHITA ,IBM ,SHARP。不过现在很多日系的企业用一种机器在焊锡丝上开一个V型槽,这样助焊剂就可以和空气接触,而不会膨胀而不会产生爆锡的现象,但开槽后的锡丝要在很短的时间里用掉,否则助焊剂会失效。目前用SONY ,MATSUSHITA ,RICOH 都在用这种机器。是日本的叫BONKOTE 維修無鉛SMD元件 1)修理普通元件如0603,0805,3216的元件,電烙鉄溫度的範圍:350℃±50℃。 2)修理IC,電烙鉄溫度的範圍:350℃±50℃ 3)修理含有金屬材料的元件或元件接觸面積較大散熱較快的物料,電烙鉄溫度範圍: 380℃±50℃。 4.4維修無鉛THD元件 1)修理普通元件如1/4W.1/2W的電阻,小三極管,小容量內壓低的電容,IC,二極管等小元件電烙鉄溫度的範圍:340℃±50℃。 2)修理含有金屬材料的元件如散熱器,內壓高容量大的電解電容,高壓二極管,火牛等較大的物料,電烙鉄溫度的範圍:380℃±50℃。 3)修理含有塑膠皮的連接線,烙鉄溫度的範圍:350℃±50℃。 使用手工焊接时,烙铁的温度及焊接时间是多少?怎么控制?有无相关的标准? ?D#D蔲?n 睠3市 Z1c;??? 貼 這要看所焊的零件種類及面積, 同時要考慮焊接方法 !H g炒媖葏 如果是一般小電阻電容類, 就我過去的經驗如果用的 ?0腳f籗? 是30w左右的烙鐵, 溫度可設在約370度c應該足夠, 焊接時間約2-3秒且用較細的錫絲(0.8mm以下), 但是如果 @雵E?輛a 焊接面積大就應該用較大瓦特數(功率)如40w或更高, z%磕申 U? 有些超大焊接面積甚致用到60w, 而錫絲尺寸也隨著 ?檊靎?x? 焊接面積加大而加粗溫度可設在約400度c, 烙鐵焊接 9鑹?xUm? 除了溫度高低外還要考慮熱傳導量, 另外焊接方式方面癆n嚌?敿 傳統上很多人習慣先對錫絲加溫再加熱焊點的方法, "KM?叭繤 最好改為先對焊點加熱1-2秒後再加錫絲以避免錫絲內 ? ?FM诎 助焊劑加溫過久而焦化

空心村形成原因及对策调查报告

关于空心村问题的调查

一、调查目的 本文通过对山西省长治市北委泉村的空心化为例,探讨空心村的形成原因,现状,以及解决空心化遇到的问题和对策。空心村土地的闲置、占用,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严重钳制了本就薄弱的农村经济的发展壮大阻碍了村庄的治理与发展,严重迟滞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提高村庄规划与村庄居民点土地和空间利用水平,改善村民居住环境,促进村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加强我国的农村建设。从而为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发展提供资料准备。 二、调查时间:2014年7月23日到8月6日 调查地点:长治市西井镇北委泉村 调查对象:北委泉村民 调查方法:农民调查问卷采用随机走访的方法,调查内容包括家庭成员构成、家庭收入、土地经营、劳动力就业、空心村整治和新村建设意愿等方面。调研采用定量化访谈和自由回答式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三、调查内容: (一)、调查背景 空心村就是村庄面积盲目扩大,新住宅多向村外发展,村庄内部出现大面积的空闲宅基地的一种特殊结构布局的村庄,是土地利用规划中,国家宏观调控与地方经济发展出现的剪刀差引发的一种特殊的土地利用状况。

自从19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变化迅速,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剩余劳动力的增加,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以及由此引发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民获取经济来源的方式发生改变,农民与农村,农民与土地的矛盾逐渐加深,农村空心化问题也逐渐加深。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农村空心化的问题,随着对空心村的不断深入了解,学者们对空心村问题的认识逐步由侧重土地废弃浪费上升为关注乡村地域的可持续发展,强调空心村是包括土地、人口、产业、基础设施、经济等要素在内的乡村发展矛盾现状。 北委泉村,全村共有451户,1350口人,耕地1068亩,劳力687人。地处黄土高原东南边缘的太行山中南段,相对华北平原呈强烈隆起,地势突兀,村庄呈带状分布在九龙山和性空山之间,山下有潺潺流水,九龙山为红色旅游景区。村内有一条公路,村庄分布在公路两侧。本村新建房屋都延村公路两侧延伸,旧房多处于村中心或远离公路,靠近河流的地区。本村新建房屋占总房屋数百分之四十左右,其中百分之三十左右长期无人居住,这些无人居住的房屋一部分是主人外出打工,一部分是为了建气派房屋光耀祖宗门第。 (二)、出现原因:1.经济上,由于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与农民的物质需求之间的矛盾加剧,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转移到城市,身份由农民转化为农民工,有的人获得了城市户口,并逐渐将子女、住房、乃至父母迁移到城市,很少甚至

问题发生原因分析流程 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问题发生的原因分析流程 问题内容发生日: 无要领书,标准书 觉得没有必要 认为不重要 一直未编制,也没有发生过问题由于忙碌没有作成的时间遗漏了相应的事项 担当者更换后就不清楚了 不了解过去的失败事例等 觉得有必要,但没编制 不明白作成的方法(测量方法、规格等) 由于心不在焉而出错,发生一部分遗漏遗漏了相应的事项项目

忘记了过去的失败事例等 有操作工不知道内容没有培训 没有培训的时间不知道培训的方法无意培训忘了培训 由于重视生产,没有培训的时间没有培训的体制没有培训的教材不清楚培训谁 未培训全部的人员未培训指定的人员 培训过 不知道要培训的事以为培训过了受过培训但忘了 觉得不必要理解能力不足 没说明理由 未理解培训的理由 不采取适合理解能力的培训方法培训方法不具体

培训以后对掌握成度的跟踪了解不够 误解了 培训的工夫不足看错了 理解能力不足 指导老师理解错了培训方法不适合(深信不疑)遗漏了关键点未向上司报告 报告后只采取了临时措施就算完成了不能报告上司 报告了但只采取了临时措施报告了但不被采纳因外界因素干扰(发生不能遵守的情况) 培训方法不好事前研究不足缺乏沟通缺乏沟通 报告了但不被采纳 设备故障、暂时停止夹具或工具的问题

作法或工具等变化(紧急处理等) 帮助其他的操作工正在作业的时候被动答话误会、深信不疑集中力不足判断错误动作错误粗心大意记忆错误 生理现象、身体不舒服 人的因素物质的因素 已知道了遵守了(出了问题) 标准书或规则等不完善夹具或工具等不完善难以执行难以判断仅仅是当时没有遵守 不遵守 环境变化(盘点、标识、照明等) 无外面干扰因素(能遵守的情况) 经常不遵守 无法遵守规则改变后无法被遵守

锡珠产生的原因分析

焊锡珠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摘要:焊锡珠(SOLDER BALL)现象是表面贴装(SMT)过程中的主要缺陷,主要发生在片式阻容元件(CHIP)的周围,由诸多因素引起。本文通过对可能产生焊锡珠的各种原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法。 焊锡珠现象是表面贴装过程中的主要缺陷之一,它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最烦人的问题,要完全消除它,是非常困难的。 焊锡珠的直径大致在0.2mm~0.4mm之间,也有超过此范围的,主要集中在片式阻容元件的周围。焊锡珠的存在,不仅影响了电子产品的外观,也对产品的质量埋下了隐患。原因是现代化印制板元件密度高,间距小,焊锡珠在使用时可能脱落,从而造成元件短路,影响电子产品的质量。因此,很有必要弄清它产生的原因,并对它进行有效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般来说,焊锡珠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综合的。焊膏的印刷厚度、焊膏的组成及氧化度、模板的制作及开口、焊膏是否吸收了水分、元件贴装压力、元器件及焊盘的可焊性、再流焊温度的设置、外界环境的影响都可能是焊锡珠产生的原因。 下面我就从各方面来分焊锡珠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1、焊膏的选用直接影响到焊接质量。焊膏中金属的含量、焊膏的氧化度,焊膏中合金焊料粉的粒度及焊膏印刷到印制板上的厚度都能影响焊珠的产生。 A、焊膏的金属含量。焊膏中金属含量其质量比约为88%~92%,体积比约为50%。当金属含量增加时,焊膏的黏度增加,就能有效地抵抗预热过程中汽化产生的力。另外,金属含量的增加,使金属粉末排列紧密,使其在熔化时更容结合而不被吹散。此外,金属含量的增加也可能减小焊膏印刷后的“塌落”,因此,不易产生焊锡珠。 B、焊膏的金属氧化度。在焊膏中,金属氧化度越高在焊接时金属粉末结合阻力越大,焊膏与焊盘及元件之间就越不浸润,从而导致可焊性降低。实验表明:焊锡珠的发生率与金属粉末的氧化度成正比。一般的,焊膏中的焊料氧化度应控制在0.05%以下,最大极限为0.15%。 C、焊膏中金属粉末的粒度。焊膏中粉末的粒度越小,焊膏的总体表面积就越大,从而导致较细粉末的氧化度较高,因而焊锡珠现象加剧。我们的实验表明:选用较细颗粒度的焊膏时,更容易产生焊锡粉。 D、焊膏在印制板上的印刷厚度。焊膏印刷后的厚度是漏板印刷的一个重要参数,通常在0.12mm-20mm之间。焊膏过厚会造成焊膏的“塌落”,促进焊锡珠的产生。 E、焊膏中助焊剂的量及焊剂的活性。焊剂量太多,会造成焊膏的局部塌落,从而使焊锡珠容易产生。另外,焊剂的活性小时,焊剂的去氧化能力弱,从而也容易产生锡珠。免清洗焊膏的活性较松香型和水溶型焊膏要低,因此就更有可能产生焊锡珠。

问题发生原因分析流程

问题发生的原因分析流程 问题内容:发生日: 无要 领 书 , 标 准 书有觉得没有必要认为不重要 一直未编制,也没有发生过问题 由于忙碌没有作成的时间 遗漏了相应的事项 觉得有必要 ,但没编制 担当者更换后就不清楚了 不了解过去的失败事例等 不明白作成的方法(测量方法、规格等) 由于心不在焉而出错,发生一部分遗漏 遗漏了相应的事项项目忘记了过去的失败事例等 操作工不 知道内容 没有培训没有培训的时间由于重视生产,没有培训的时间 不知道培训的方法没有培训的体制 没有培训的教材 无意培训 忘了培训不清楚培训谁 未培训全部的人员 未培训指定的人员 不知道要培训的事 以为培训过了 培训过 受过培训但忘了 觉得不必要没说明理由 未理解培训的理由 理解能力不足 培训以后对掌握成度的跟踪了解不够 不采取适合理解能力的培训方法 误解了培训方法不具体 培训的工夫不足 看错了 理解能力不足 指导老师理解错了 培训方法不适合 (深信不疑) 培训方法不好 已知道了遵守了 (出了问题) 标准书或规 则等不完善 遗漏了关键点事前研究不足 夹具或工具 等不完善 未向上司报告缺乏沟通 报告后只采取了临时措施就算完成了 难以执行 难以判断 不能报告上司缺乏沟通 报告了但只采取了临时措施 报告了但不被采纳报告了但不被采纳不遵守 仅仅是当时 没有遵守因外界因素干扰(发 生不能遵守的情况) 无外面干扰因素 (能遵守的情况) 制品、零件的毛病 设备故障、暂时停止 夹具或工具的问题 环境变化(盘点、标识、照明等) 作法或工具等变化(紧急处理等) 作业速度慢,赶不上 帮助其他的操作工 正在作业的时候被动答话 误会、深信不疑 集中力不足 判断错误 动作错误 粗心大意 记忆错误 生理现象、身体不舒服 经常不遵守无法遵守 规则改变后 无法被遵守 故意不遵守 (性质恶劣) 存在无法遵守的规则 不能报告上司 报告了但不被采纳 确保优先生产 为改善操作性自己改变规则 忘了修订规则 无视规则 到现在不遵守规则也没发生问题 因为别人都不遵守 违抗上级指示 玩忽职守,自我本位主义 其他 对发生失误的人、未能防止发生失误的人、未能发现失误的相关人也要并调查。物质的因素人的因素

锡珠解决方法

几种SMT焊接缺陷及其解决措施 2002-5-30 13:48:54 阅读427次 双击鼠标自动滚屏,单击停止 1 引言 表面组装技术在减小电子产品体积重量和提高可靠性方面的突出优点,迎合了未来战略武器洲际射程、机动发射、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的特点对制造技术的要求。但是,要制定和选择适合于具体产品的表面组装工艺不是简单的事情,因为SMT 技术是涉及了多项技术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任何一项因素的改变均会影响电子产品的焊接质量。 元器件焊点的焊接质量是直接影响印制电路组件(PWA)乃至整机质量的关键因素。它受许多参数的影响,如焊膏、基板、元器件可焊性、丝印、贴装精度以及焊接工艺等。我们在进行SMT工艺研究和生产中,深知合理的表面组装工艺技术在控制和提高SMT生产质量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作。本文就针对所遇到的几种典型焊接缺陷产生机理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工艺方法来解决。 2 几种典型焊接缺陷及解决措施 2.1 波峰焊和回流焊中的锡球 锡球的存在表明工艺不完全正确,而且电子产品存在短路的危险,因此需要排除。国际上对锡球存在认可标准是:印制电路组件在600范围内不能出现超过5个锡球。产生锡球的原因有多种,需要找到问题根源。 2.1.1 波峰焊中的锡球 波峰焊中常常出现锡球,主要原因有两方面:第一,由于焊接印制板时,印制板上的通孔附近的水分受热而变成蒸汽。如果孔壁金属镀层较薄或有空隙,水汽就会通过孔壁排除,如果孔内有焊料,当焊料凝固时水汽就会在焊料内产生空隙(针眼),或挤出焊料在印制板正面产生锡球。第二,在印制板反面(即接触波峰的一面)产生的锡球是由于波峰焊接中一些工艺参数设置不当而造成的。如果助焊剂涂覆量增加或预热温度设置过低,就可能影响焊剂内组成成分的蒸发,在印制板进入波峰时,多余的焊剂受高温蒸发,将焊料从锡槽中溅出来,在印制板面上产生不规则的焊料球。 针对上述两面原因,我们采取以下相应的解决措施:第一,通孔内适当厚度的金属镀层是很关键的,孔壁上的铜镀层最小应为25um,而且无空隙。第二,使用喷雾或发泡式涂覆助焊剂。发泡方式中,在调节助焊剂的空气含量时,应保持尽可能产生最小的气泡,泡沫与PCB接触面相对减小。第三,波峰焊机预热区温度的设置应使线路板顶面的温度达到至少100°C。适当的预热温度不仅可消除焊料球,而且避免线路板受到热冲击而变形。 2.1.2 回流焊中的锡球 2.1.2.1 回流焊中锡球形成的机理

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分析与研究

事故的发生原因一个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占到事故发生率的96%,另一个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占到4%,其实这两样原因的背后,都有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所以为了降低事故的发生,应该改善管理。在现场主要改变人的不安全行为入手,当然物的不安全状态也要管。要想改变人的不安全行为,这里的学问可就大了,不是单靠罚款就能改变的。要改变观念,改变管理方式,最重要的是领导思想观念要改变。 1. 引言 作为工程建设活动中设计和建造的对象,建设施工项目具有单件性、总分包的管理模式、工人作业的流动性,以及易受环境影响等特点,使其安全生产具有与其他行业炯然不同的特点。从建设部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每年发布的年度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中可以得知,建筑施工的安全事故仍然占据较大的比重,死亡人数基本保持或接近同期煤矿生产死亡人数的一半,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巨大。 针对目前建筑施工安全领域的严峻形势,安全管理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主 要的研究集中在我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和对策,安全管理方法和安全文化建设等方面[1-7],但缺少对事故风险本身发生规律的研究,这方面的工作国外的研究者进行了初步探讨。因此,充分认识和研究我国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规律,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预警和控制工作,对于保证建设工程安全施工,避免或减少安全事故,保护从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主要类型概述 美国的研究人员将大量建筑伤亡事故的诱因分成了5 个类型,按所占比例分别为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挤压伤害、电击伤害和其它,并据此列出了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最危险的25 项危险源和100 个防护的有形标准[8]。我国的建筑施工安全风险事故类型也大体上如此,如2004 年以来的三年中,全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类别依所占比例主要是高处坠落、施工坍塌、物体打击、机具伤害、触电等“五大伤害”[9-11],也有学者认为起重伤害为第六大伤害类型[12]。 3.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发生的主要规律研讨 3.1 安全风险发生的时间规律 (1)一年中的分布规律 伤害事故与户外自然状态的工作有关,如天气气温(高温或寒冷)、洪水、雨水等气候 的影响。已有的研究表明,一年中的伤害事件在4、5、6 月较为密集,在夏天达到高峰期, 1本课题得到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06C309)的资助。 https://www.360docs.net/doc/414647138.html, -2- 8 月最高,而在12 月到2 月间的事故发生数最低[13-14]。分析其原因,每年1-2 月是元旦和春节,多数单位的施工现场放假,使工作日减少,事故处于低潮,而每年开春后,各施工现场开始进入施工期,而人员的思想尚未完全进入施工状态。随着工程进入施工旺季,任务增加,节气发生变换发生事故的可能性相对增加,到了施工高峰期时,事故发生数增加也就尤为明显。 (2)一周中的分布规律 美国的研究表明,一周中的星期一比一周中的其它时间发生伤害事故的可能性都大,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