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其他重要病原性细菌

合集下载

第五章常见病原菌

第五章常见病原菌
• 最适温度37℃,最适PH7.4~7.6
分类
• 1.根据对红细胞的溶血能力分类 • ⑴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落周围有1~2mm宽的草绿溶
血环,称甲型溶血或α溶血。这类链球菌亦称草绿色链 球菌。此类链球菌为条件致病菌。 • ⑵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落周围形成一个2~4mm宽, 界限分明、完全透明的溶血环,完全溶血。这类细菌又 称溶血性链球菌,致病力强,引起多种疾病。 • ⑶丙型链球菌:不产生溶血素,菌落周围无溶血环,故 又称不溶血性链球菌,一般不致病。
• 1)皮肤皮下组织感染:淋巴管炎,淋巴结炎,蜂窝组织炎, 痈,脓疱疮等。
• 2)其他系统感染:扁桃体炎,咽峡炎,鼻窦炎,中耳炎等。
• ⑵中毒性疾病 猩红热,链球菌毒素休克综合征。 • ⑶超敏反应性疾病风湿热和急性肾小球肾炎。
防治原则
• 1.及时治疗病人和带菌者,以减少传染源。 • 2.注意对空气,器械和敷料等的消毒。 • 3.对急性咽峡炎和扁桃体炎儿童患者须治
• 大量存在于人和动物 肠道中,由粪便污染 土壤,经伤口感染引 起疾病。
• 破伤风梭菌菌体细长, 长4~8um ,宽0.3~ 0.5um ,周身鞭毛, 芽胞呈圆形,似鼓槌 状,是本菌形态上的 特征。
培养特性
最适生长温度为37℃ph7.0~ 7.5营养要求不高
• 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培养24~ 48小时后,可形成直径1mm 以上不规则的菌落,中心紧 密,周边疏松,似羽毛状菌 落,易在培养基表面迁徙扩 散。
• 特点:无芽胞,无荚 膜,革兰氏染色阴性
• 类型:需氧或兼性厌 氧
• 分布广泛,尤其 是水中最为常 见
培养特性
• 耐碱,常采用pH8.4碱 性蛋白胨水或碱性平 板作为选择培养基。
• 温度:55℃仅能生存 15分钟,干燥后易死 亡,对酸抵抗力特低。

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有哪些(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真菌和寄生虫等)

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有哪些(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真菌和寄生虫等)

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有哪些(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真菌和寄生虫等)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有哪些(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医院感染,也称为医院获得性感染或医源性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护理过程中,由于感染源在医疗机构内引起的感染。

它是医疗系统中的一个严重问题,不仅会导致患者健康状况的恶化,还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成本,并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致死。

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多种多样,本文将重点介绍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

一、细菌(Bacteria)细菌是导致医院感染的最常见病原体之一,其种类繁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细菌病原体:1. 革兰氏阳性细菌(Gram-positive bacteria):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

2. 革兰氏阴性细菌(Gram-negative bacteria):包括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等。

3. 耐药菌(Drug-resistant bacteria):如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ESBL-producing E.coli)等。

二、真菌(Fungi)真菌是另一类导致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体。

常见的真菌病原体包括:1. 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是最常见的致病真菌之一,可导致口腔黏膜炎、阴道炎等感染。

2. 曲霉菌(Aspergillus):常见于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可引起肺曲霉病等严重感染。

三、寄生虫(Parasite)寄生虫感染在医院感染中相对较少见,但仍然是一些特定情况下的重要病原体。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寄生虫病原体:1. 疟原虫(Plasmodium):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会导致疟疾。

2. 蛔虫(Ascaris lumbricoides):通过摄入寄生于生熟食物中的虫卵而感染,可引起肠道炎症及其他并发症。

综上所述,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

主要的病原性细菌

主要的病原性细菌

2020/2/8
29
2020/2/8
30
2020/2/8
31
3、抗原
链球菌分为20个血清群。 与致病性有关的M蛋白(细胞壁的蛋白质抗原)
主要见于A群链球菌。根据M蛋白不同,将A群链球 菌分为60多个血清型。
M蛋白与致病性及免疫原性有关
2020/2/8
32
4、分类
链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的溶血现象在鉴定链球菌的致 病性方面有一定的意义。
2020/2/8
14
产溶血素,菌落周围呈明显的β溶血。
2020/2/8
15
5、毒素和酶
金色葡萄球菌可产生多种毒素和酶,故致病性强。常引起化 脓性疾病和毒素性疾病。
(1 )毒素
A.溶血素:具有溶血作用,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重要致病物质。 B.杀白细胞素:损伤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C.肠毒素:引起人胃肠炎和食物中毒。肠毒素耐热,100℃ 30min仍有毒
64
第五节 炭疽芽孢杆菌
2020/2/8
65
一、所致疾病
炭疽杆菌(炭疽芽孢杆菌),可引致多种 动物的炭疽,其中草食兽最易感,犬、猫、 食肉兽等则有相当大的抵抗力,禽类一般不 感染。
食草动物——急性败血症 猪——慢性的咽部局限感染 犬、猫和食肉兽——肠炭疽
2020/2/8
66
二、主要生物学性状
1、形态及染色特性
2020/2/8
37
一、所致疾病
致病性大肠杆菌能引起动物的大肠杆菌病。 猪: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仔猪水肿病。 鸡:发生急性败血症、气囊炎、关节滑膜炎、眼球炎、
脐炎、输卵管炎和腹膜炎等。
大肠杆菌在公共卫生、食品卫生学上,常用作被粪便 污染的检验指标。

除细菌、病毒之外的其他病原微生物

除细菌、病毒之外的其他病原微生物

除细菌、病毒之外的其他病原微生物除细菌、病毒之外的其他病原微生物微生物是指非常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蓝藻、低等动物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并与人类和其他生物密切关联。

其中,细菌和病毒是最为重要的两大病原微生物,早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并掌握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病原微生物,虽然不如细菌和病毒那样著名,但同样对人类及其他生物健康造成威胁。

这些微生物引起的疾病有些可通过预防措施控制,有些则需要专业医治。

1. 真菌真菌是一类生长在空气、土壤、水、动物体内或产物中的微生物,它们在自然环境中扮演着分解器的角色,是一些植物、动物和人类的重要病原体。

包括念珠菌、曲霉菌、白色念珠菌等几十种。

(1)念珠菌念珠菌(Candida)是人类常见的真菌,广泛存在于人体皮肤、口腔、肠道和女性生殖道等处。

在人体免疫力下降或口服抗生素后,念珠菌会形成白色致病性菌丝体,繁殖并侵入受害者的血液、组织或器官,引起口腔炎、假丝酵母菌病、喉炎、白色念珠菌病等多种疾病。

念珠菌对抗生素具有较高的抗性,对于某些念珠菌感染可选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2)曲霉菌曲霉菌(Aspergillus)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真菌,存在于空气、泥土及各种植物和动物的分解物中。

曲霉菌感染属于肺真菌病,主要引起支气管肺曲霉病和曲霉球菌病。

曲霉菌感染患者一般为免疫能力较弱的人群,如癌症化疗、器官移植、重症肺炎等。

感染后,曲霉菌在肺内形成球状或条状的真菌体,引发肺部结节、肺不张、支气管扩张等疾病。

目前曲霉菌感染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只能通过手术、激素等治疗手段减轻症状。

(3)白色念珠菌白色念珠菌是一种在不同地区广泛分布的致病真菌。

它可在人体的不同部位引起感染,如血液感染、肺部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

白色念珠菌感染一般发生在免疫力下降的人群,如艾滋病、器官移植等。

白色念珠菌也对大多数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常规抗生素治疗效果有限,只能用特定的抗真菌药物治疗。

常见病原性细菌

常见病原性细菌

(2) M蛋白 是A群链球菌的主要致病因子,含M蛋白的链球
菌具有抗吞噬和抵抗细胞内杀菌作用;与某些超敏反 应疾病有关。
(3) 致热外毒素 是人类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
(4) 链球菌溶素 溶解红细胞、破坏白细胞和血小板。 链球菌溶素O(SLO):对氧敏感。抗原性强,可
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链球菌溶素S(SLS):对氧稳定。无免疫原性。
固体培养基生长现象
β溶血
生化反应 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产酸不产气。 致病性菌株分解甘露醇。 触酶阳性(与链球菌区分标准)。
抗原 ① 葡萄球菌A蛋白(SPA):细胞壁表面蛋白质,完全抗原。
S.aureus
Ab
Ag
协同凝集试验(coagglutination)
② 荚膜多糖:有利于细菌粘附。 ③ 多糖抗原:存在于细胞壁,有群特异性。
三、 奈瑟菌属(Neisseria)
G-,双球菌,无鞭毛、芽胞,有荚膜和菌毛。 专性需氧。
脑膜炎奈瑟菌 淋病奈瑟菌
脑膜炎奈瑟菌
G-,双球菌,肾形或豆形,无鞭毛、芽胞,有菌毛和荚膜。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高 巧克力培养基 专性需氧 产生自溶酶
抗原结构 荚膜多糖群特异性抗原: 分群 外膜蛋白型特异性抗原: 分型 脂寡糖抗原:主要致病物质
根据溶血现象分为3类
类别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草绿色链球菌
溶血环现象 草绿色溶血环
名称
致病性
溶血 多为条件致病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
透明无色溶血环
溶血
致病力强
丙型链球菌 不溶血性链球菌
不溶血
无致病性
A群链球菌
球形或椭圆形,链状排列,G+,无芽胞,无鞭毛,培养 早期形成透明质酸的荚膜。

重要的病原菌

重要的病原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分布广泛,又称化脓性球菌 (1)普通琼脂:形成湿润、光滑、隆起的圆形 1.形态及染色特征:圆或卵圆,致病性菌株 菌落,直径1~2mm,有时可达4~5mm。 菌体较小,某些可形成荚膜或粘液层。固体 (2)在血液琼脂平板上形成的菌落较大,周围 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常呈串状。 有明显溶血环者多为病原菌。。 (3)在普通肉汤中生长迅速,初浑浊,管底少 2.生长要求及培养特性: 量沉淀、轻振沉淀物上升,消失。培养2~3天后 普通培养基上良好,加入血液、清、葡萄糖生 可形成很薄的菌环,在管底形成多量粘稠沉淀。 长更佳。需氧环境生长迅速、发育最佳。
结核分枝杆菌(M.tulerculasis) 炭疽杆菌(B.anthracis) 猪丹毒杆菌 葡萄球菌和链球菌(E.rhusiopathiac) 假单胞菌属(paerdomonas) 厌氧芽孢杆菌属 嗜血杆菌属(Haemophilus) 布氏杆菌(Brucella)
第九章
第九节 第十节

重要的病原菌
(二)培养及生化特性:为需氧菌 在普通琼脂 培养基上生长不良 在血液/清琼脂上生长良好,在血液平皿上培 养24-48小时后生成园形,灰白色透明针尖大露珠 样透明小菌落,菌落周围可见狭窄绿色溶血环。 肉汤培养呈轻度混浊,有少量灰白色粘稠沉淀,但 不形成菌环、菌膜、明胶穿刺时沿穿刺线有横纹向 四周发育,宛如试管刷样。不液化明胶在麦康凯琼 脂上不生长,接触酶阴性。 发酶糖类时产酸不产气。
炭疽杆菌
(八)微生物学诊断: 1.镜检 2.分离培养 3.动物感染试验 4.血清学试验(AscoliYACW)
炭疽杆菌
(九)免疫:
无毒炭疽芽胞苗:羊以外其它家畜、14
日产和免疫力,期一年。

病原菌

病原菌

第三章常见病原菌第三节弧菌属第四节厌氧性细菌第一节化脓性球菌第二节肠道杆菌第五节分枝杆菌属第六节其他病原性细菌第一节化脓性球菌三、链球菌一、化脓性球菌概述二、葡萄球菌六、淋病奈瑟菌四、肺炎链球菌五、脑膜炎奈瑟菌1.列出葡萄球菌、链球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2.说出血浆凝固酶、抗O试验的临床意义;3.了解其他化脓性球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一、化脓性球菌概述病原性球菌因主要引起化脓性炎症,故称化脓性球菌。

主要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见图1-3-1)。

图1-3-1 化脓性球菌(一)主要生物学特性1.菌体呈球形,平均直径1µm,典型排列呈葡萄串状,革兰染色阳性。

2.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形成圆形、光滑的有色菌落。

在血平板上,致病菌株可形成透明溶血环。

3.根据色素和生化反应的不同,葡萄球菌可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

4.抵抗力强于其他无芽胞菌。

在干燥的脓汁、痰中可存活2~3个月;加热80℃30min才被杀死;耐盐性强;对龙胆紫敏感;对青霉素和庆大霉素高度敏感。

但本菌易产生耐药性。

(二)致病性1.致病物质包括:凝固酶、葡萄球菌溶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

2.所致疾病包括:化脓性感染、食物中毒、假膜性肠炎。

(三)标本的采集与检查根据不同疾病,可采集脓汁、渗出液、血液、剩余食物、呕吐物、粪便等。

根据镜下细菌形态、排列和染色性作出初步诊断。

再经培养后根据菌落特点、凝固酶试验等鉴定是否为致病性葡萄球菌。

(四)防治原则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创伤应及时消毒处理。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

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药敏试验选择药物。

三、链球菌(一)主要生物学特性1.革兰阳性,球形或卵圆形,常呈链状排列。

2.营养要求较高,在血平板上不同菌株表现不同的溶血现象,据此将链球菌分为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丙型链球菌。

常见病原细菌总结

常见病原细菌总结

常见病原细菌总结概述病原细菌是引起各种感染和疾病的主要微生物之一。

它们存在于人体内、环境中和其他生物体内,并具有感染性和致病性。

本文将对常见的病原细菌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了解它们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常见病原细菌1. 枯草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是人类和动物肠道中最常见的细菌之一。

虽然大多数枯草杆菌都是无害的,但某些菌株可以引起严重的食物中毒和感染。

常见的致病性枯草杆菌株包括致泻毒力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 EHEC),可引起腹泻、出血性结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症。

2.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球状革兰氏阳性细菌,广泛存在于人体皮肤和鼻腔中。

它是导致各种感染和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引起皮肤感染、肺炎、脓毒症和心内膜炎等严重疾病。

此外,金黄色葡萄球菌还可以产生许多耐药性基因,对抗抗生素治疗。

3.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肺炎克雷伯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是人体肠道中正常存在的细菌之一。

它通常不会引起感染,但在免疫力下降的人群中可以引起多种感染,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和尿道感染。

肺炎克雷伯菌还被广泛发现具有广谱β-内酰胺酶,这使得抗生素治疗变得困难。

4. 沙门氏菌(Salmonella)沙门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存在于许多动物的肠道中。

人们通常通过食用受污染的食物,如生肉和未经彻底加热的蛋类,感染沙门氏菌。

感染沙门氏菌可引起食物中毒,表现为腹泻、发热和腹痛。

严重的感染可能导致败血症。

5.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是一种多耐药性细菌。

它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如土壤、水和医疗设备。

铜绿假单胞菌可以引起各种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和创伤感染。

7.常见致病细菌-整理版

7.常见致病细菌-整理版

• 临床表现:先形成钩体血症,进入损伤全 身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肝、肾、肺心及中
枢神经,可出现休克、DIC、黄疸、出血、 心肾功能不全、脑膜炎等
2020/3/3
9
致病性
• 感染后可引起钩体血症
三症状 寒战、高热、一身乏 三体征 眼红、腿痛、淋巴结大
• 不同血清型钩体,毒力不一,临床表现相差很 大。有①流感伤寒型;②黄疽出血型;③肺出 血型;④脑膜脑炎型;⑤肾功能衰竭型。
2020/3/3
27
回归热螺旋体
2020/3/3
28
回归热疏螺旋体的致病性
• 回归热是由多种疏螺旋体引 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 点为急起急退的高热,全身 肌肉酸痛,1次或多次复发, 肝、脾肿大,重症可出现黄 疸和出血倾向
• 回归热疏螺旋体引起虱传回 归热(流行性回归热)
2020/3/3
29
第二节 支原体
2 始体(RB) 大而疏松,是衣原体发育周期中的繁殖型, 不具感染性
2020/3/3
43
电镜下沙眼衣原体的原体颗粒
2020/3/3
44
衣原体的生活周期
① 吸附和摄入 ② 吞噬体融合 ③ 原体发育成始体 ④ 始体增殖 ⑤ 始体分化为无数原体
,形成包涵体 ⑥ 包涵体成熟 ⑦ 细胞破裂,释放原体
2020/3/3
24
案例3-2 冶游的代价
• 患者:张先生,私企经理,33岁。症状:近一周 来,躯干、四肢发生不痛不痒的红色皮疹而来诊, 而于两个月前,其生殖器有过无痛性溃疡,溃疡 未经治疗,一个月后自愈。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 胸、背、腹、臀及四肢泛发红斑及红色斑丘疹, 其表面有少许皮屑,皮疹排列无规律。手掌、足 底处见有硬结性脓丘疹,其边缘有鳞屑,颈、腋 等处淋巴结肿大,外生殖器检查未见皮损。病人 常出入于娱乐场所,发病前数月有过多次嫖娼史。

重要病原微生物风险评估报告(检验科)

重要病原微生物风险评估报告(检验科)

微生物风险评估报告第1页共7重要病原微生物风险评估报告序危害实验活动所传播病原微生是否可以预病原菌名称程度需生物安全致病性稳定性暴露后的潜在后果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号途径物的宿主防和治疗分类实验室级别1大肠埃希菌第三二致病菌呼吸、对理化因素人腹泻 , 肠外化脓性炎可以预防和预防 : 疫苗。

治疗:喹诺酮类血液、抵抗力不强症 , 败血症 , 脑膜炎。

治疗类, 头孢类等抗生素。

泌尿2沙门菌属第三二致病菌粪口环境中生存人伤寒可以预防和预防 : 疫苗。

治疗:喹诺酮类能力较强治疗类 , 氯霉素,磺胺类,头孢类等抗生素。

3甲、乙、丙型副第三二致病菌粪口环境中稳定人肠道感染。

可以预防和预防 : 疫苗。

治疗:喹诺酮伤寒沙门菌类存在较长时治疗类 , 氯霉素,磺胺类,头孢间类等抗生素。

4鼠伤寒沙门菌第三二致病菌肠道、环境中稳定人肠道感染。

可以预防和治疗:喹诺酮类 , 氯霉素,类粪口存在较长时治疗磺胺类,头孢类等抗生素间(须做药敏)。

5亚利桑那沙门菌第三二致病菌粪口环境中稳定人和动物肠道感染。

可以预防和治疗 : 环丙沙星等多种抗生类存在较长时治疗素(须做药敏)间6志贺菌属第三二致病菌粪口环境中可存人细菌性痢疾可以预防和预防 : 疫苗。

治疗:喹诺酮类在 10-20 天治疗类, 头孢类等抗生素。

7迟钝爱德华菌第三二条件致泌尿、冷血动物体人和动物呼吸道,泌尿道,伤可以预防和治疗 : 抗生素敏感性不可预类病菌生殖内稳定存在口感染,脑膜炎,败治疗测(须做药敏)血症8变形菌属第三二条件致泌尿、环境中稳定人呼吸道,泌尿道,伤可以预防和治疗 : 抗生素敏感性不可预类病菌伤口、存在口感染,脑膜炎,败治疗测(须做药敏)血液血症。

9其他肠杆菌第三二条件致泌尿、环境中稳定人呼吸道,泌尿道,伤可以预防和治疗 : 抗生素敏感性不可预类病菌伤口、存在口感染,脑膜炎,败治疗测(须做药敏)血液血症。

10多杀巴斯特菌第三二条件致伤口动物口腔稳人和动物动物咬伤造成的局可以预防和治疗 : 先锋霉素, , 红霉素类病菌定存在部感染,慢性肺病,治疗类, 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全身系统性疾病。

常见的病原性细菌

常见的病原性细菌

常见的病原性细菌1、球菌根据革兰氏染色性的不同,分成革兰氏阳性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和革兰氏阴性球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卡他球菌、干燥奈氏球菌)两类。

对人类有致病性的球菌称为病原性球菌,由于这类球菌主要引起化脓性炎症,故又称为化脓性球菌。

主要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及淋球菌。

葡萄球菌是一群革兰氏阳性球菌,葡萄球菌在皮肤表面上可生存较久,常隐藏在毛囊、汗腺及皮脂腺内。

在进行注射、外科手术时,如不严格消毒,易引起化脓性感染。

所致疾病:局部感染:主要引起毛囊炎,痈,蜂窝组织炎,伤口化脓等,还可引起气管炎、肺炎、脓胸及中耳炎全身感染:引起脑膜炎、心包炎、心内膜炎、败血症及脓毒血症等。

主要由金葡菌引起。

食物中毒:食入含肠毒素的食物后,经2-6小时可发生急性肠胃炎葡萄球菌性肠炎:正常人肠道中有少量金葡菌存在,当优势菌(大肠杆菌、脆弱类杆菌)因抗菌药物的应用而被抑制或杀灭后,抗药的金葡菌趁机繁殖而产生肠毒素,引起以腹泻为主的临床症状,其本质是一种菌群失调性肠炎。

特点为肠黏膜被一层炎性假膜所覆盖,该假膜由炎性渗出物、肠粘膜坏死块和细胞组成。

链球菌是化脓性球菌中另一大类常见细菌,少数可引起人类化脓性炎症,猩红热,丹毒,新生儿败血症,脑膜炎,细菌性心内膜炎和链球菌变态反应性疾病。

所致疾病:可分为化脓性(淋巴管炎,淋巴结炎,蜂窝组织炎,痈,脓疱疮等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还有扁桃体炎,咽炎,咽峡炎,鼻窦炎,产褥热,中耳炎,乳突炎等其他系统的感染)中毒性(猩红热),变态反应性疾病(风湿热和急性肾小球炎)奈瑟氏菌革兰氏阴性双球菌。

包括脑膜炎球菌、淋球菌、干燥奈氏球菌等2、肠道杆菌多数不引起疾病,为条件致病菌。

少数(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为肠道致病菌。

埃希氏菌(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一般不致病。

其中最重要的为大肠杆菌,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大肠杆菌侵入肠外组织或器官时,可引起肠道外感染,某些血清型菌株致病力强,为致病性大肠杆菌。

【微生物学】7病原性球菌

【微生物学】7病原性球菌

SPA的作用:抗吞噬作用
抗体IgG
巨噬细胞
Fc段
IgGFc受体
SPA
葡萄球菌
分类
根据色素和生化反应分为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 表皮葡萄球菌(白色) 腐生葡萄球菌(柠檬色)
表 皮 葡 萄 球 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腐生葡萄球菌
抵抗力
抵抗力强(无芽胞中最强) 耐干燥、耐热 对龙胆紫敏感 对青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等敏感 易产生耐药性
病后可获一定免疫力 主要是抗M蛋白抗体有保护力 猩红热病人可建立牢固的抗毒素免疫
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 脓汁,血液,咽拭子
直接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
与金葡菌的鉴别 与肺炎链球菌的鉴别
革兰阳性链球菌
血清学检查
抗“O”试验: 原理:用SLO检测血中“O”抗体
– 结果:效价超出正常值具有诊断意义 – 意义:辅助诊断风湿热或肾小球肾炎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物质
– 侵袭力:荚膜和菌毛 – 毒素:内毒素
所致疾病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免疫性
– 体液免疫为主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不同期不同标本,床边接种 直接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与鉴定 巧克力平板,5% CO2气
体环境。生化反应和玻片凝集试验鉴定
淋病奈瑟菌
(主要是A群)
细胞壁成分
M蛋白 磷壁酸
免疫病理
侵袭性酶类
透明质酸酶 链激酶 链道酶
化脓性感染
致热外毒素 外毒素
链球菌溶素(SLO,SLS)
所致疾病:
A群链球菌 淋巴管炎,丹毒 化脓性感染 蜂窝组织炎,
扁桃体炎等
中毒性疾病 猩红热

微生物的致病性

微生物的致病性

麻风分枝杆菌

麻风分枝杆菌俗称麻风杆菌,是引起麻风病的病原菌。麻风
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流行广泛,我国建国前流行较严重,近3
年发病率较低,病例稳定在2000例左右。麻风患者是本病的唯
一传染原,主要是与患者密切接触传染。
•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侵入机体,也可通过呼 吸道和痰、汗、泪、入志、精液及阴道分泌物进行传播。麻风 杆菌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少数病例可累及深部组织和内 脏器官,麻风病病程缓慢,但一些患者可突然出现症状加剧、 病情恶化,此为麻风反应。
蔓延广,常造成局部流行,历史上曾引起多次世界性大流行。
肠道病毒
✓ 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克萨奇病毒、埃可病毒。 ✓ 是指由消化道侵入、并在肠道上皮细胞中增殖,可随粪便排出
体外的一组病毒,它们可经血液侵入神经系统及其他组织,引 起多种疾病。
肝炎病毒
✓ 是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 ✓ 能引起肝炎的病毒主要是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
支原体 (一)
支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介于独立生活和细胞内寄生生活之间的 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它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独立生长繁殖, 以二分裂繁殖为主,也有芽殖。
因为它无细胞壁,故其形态不定,可呈球状、丝状、杆状、分枝 状等多种形态。因为能形成有分支的长丝,故称之为支原体。
支原体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种类较多,只有少数能致病。 支原体体积微小,能通过0.45μm滤菌器。 支原体抵抗力不强,比细菌弱,45℃、15min即被杀死。易被
梅毒螺旋体是人类梅毒的病原体。 梅毒是一种危害较大的性病。人是梅毒唯一的传染源,主要
通过两性直接接触传染,梅毒螺旋体由皮肤或黏膜上极小破 损处侵入,造成局部溃疡病变。随后,螺旋体通过血流遍布 全身,损害皮肤黏膜、骨、关节和内脏器官,特别是心血管 系统和神经系统,引起相应部位的病损。 梅毒螺旋体抵抗力弱,对冷、热、干燥都敏感,41.5经1h死 亡,在50时5min死亡,离开人体后1~2h即死亡。对化学消 毒剂敏感,肥皂水将其杀死,对青霉素、红霉素、砷剂等敏 感。

常见细菌的病原性分析

常见细菌的病原性分析

常见细菌的病原性分析作为一种微生物,细菌存在于生态系统的各个角落。

细菌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广泛和丰富的微生物,这种微生物有着高度的多样性,而它们大多数都是无害的,还有一些细菌还对病毒和其他细菌的生长形成了抑制。

但也有一些细菌是致病的,它们可以导致多种疾病,比如细菌性痢疾、肺炎、结核病等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主要探讨几种常见的病原性细菌的相关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对应的疾病及预防治疗方法。

1.大肠杆菌大肠杆菌也称大肠埃希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广泛存在于环境和动植物的肠道中。

大肠杆菌对人体的感染主要通过口服方式,主要通过食品、水源、空气等途径,轻度肠道感染一般不会引起过多关注,可重度感染时,就可能引起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导致口腔溃疡、电解质平衡失调、肾功能损害等。

因此,要预防大肠杆菌感染最关键的是,保证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避免食用生食、不能确定其食物安全性的食品。

2.沙门菌沙门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细菌,主要定居在动物的消化道中。

沙门菌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食品、水源等物质传染,在人类中经常引起食物中毒性疾病,属于常见的细菌感染疾病之一。

沙门菌感染的症状包括腹泻、呕吐、腹痛、发热等症状,疾病症状轻重取决于沙门菌的感染浓度和菌株的不同,同时会因感染者的免疫系统状态而有所差异。

在预防沙门菌感染方面,关键在于摄入食品的选择性,通常应选择生熟分离的食品、食品加工过程控制和加强个人卫生。

3.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细菌,常存在于人体皮肤表面、口腔和鼻腔等部位,当人体免疫系统出现问题时,这种细菌可能会引起各种感染,包括皮肤感染、肺炎、乳腺炎、血流感染等,疾病的严重程度多取决于感染菌株和个体免疫状态。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预防主要在于个人卫生和环境清洁。

卫生保持得好的人们一般不会感染到该细菌,而对于感染者,选择对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也是很必要的。

4.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是一种会导致严重呼吸道疾病的细菌,包括肺炎、中耳炎、败血症等等,此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和老人中,其北半球冬季发病率增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致病物质
荚膜 菌毛 内毒素 IgA蛋白酶
所致疾病
•原发性(外源性)感染 急性化脓性感染:脑膜炎,鼻咽炎等
•继发性(内源性)感染
流行性感冒 临 慢性支气管炎

麻疹


百日咳
床 中耳炎 类 型 鼻窦炎等

结核病等
免疫性:
以体液免疫为主
五、百日咳鲍特菌
(B. pertussis)
生物学特性:
免疫性:
嗜肺军团菌为胞内寄生菌 细胞免疫在抗感染中起主要作用
诊断与防治:
标本:可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胸水、 活检 肺组织及血液等
检查:直接法荧光抗体染色镜检 活检组织标本Dieterle镀银法染色 分离培养 血清学检查
预防:加强水源管理 治疗:首选红霉素
合作愉快
七、嗜肺军团菌
(L. pneumophila)
生物学特性:
革兰阴性杆菌,常规染色不易着色 端生或侧生鞭毛,有微荚膜 需氧菌 化学消毒剂敏感
致病物质
微荚膜 菌毛 毒素 多种酶
所致疾病:
军团病 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带菌飞沫。
临床类型: 流感样型(轻症型) 肺炎型(重症型) 肺外感染
Albert染色,可出现异染颗粒, 在鉴定时有重要意义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较高 吕氏血清斜面(含有凝固血清)上生长
迅速,异染颗粒明显
选择鉴别培养基
亚碲酸钾血平板(黑色菌落)
抵抗力:
对湿热抵抗力弱 抗寒冷和干燥 对青霉素、氯霉素、红霉素敏感
致病性:
致病物质
白喉外毒素
作用靶:心肌和神经细胞
与胃窦炎、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 关系密切
可能与胃癌的发生也相关
幽门螺杆菌与疾病
胃炎 消化性溃疡 胃癌 胃粘膜相关淋巴
样组织(MALT) 淋巴瘤
三、 白喉棒状杆菌
(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
生物学性状:
菌体细长微弯,一端或两端膨 大呈棒状,常排列呈V、L形
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 直接涂片镜检—形态,异染颗粒, 分离培养--吕氏血清斜面,亚碲酸钾平板 毒力鉴定—动物试验
防治原则-与破伤风类似
预防
人工主动免疫:注射白喉类毒素(白百破三联疫苗) 人工被动免疫:注射白喉抗毒素 药物预防:如注射青霉素或口服红霉素
治疗
白喉抗毒素---皮肤试验、早期使用 抗生素
致病性与免疫性:
广泛存在自然界与人体, 为人体内的正常菌群
多见于皮肤粘膜损伤与机 体免疫力下降病人
几乎可感染人体的任何组织和部位
表现为局部和全身化脓性炎症。多见于 烧伤和创伤后感染。
诊断与防治
标本取炎症分泌物、脓液、血液等分离培养
预防:伤口、手术器械等严格消毒 疫苗 治疗:可选用庆大霉素、多粘菌素等
作用机制:
A亚单位可使细胞 延伸因子-2(EF-2) 灭活,影响蛋白质 的合成。
所致疾病:
白喉--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源:患者及带菌者
传播途径:飞沫或污染
临床表现:
细菌与毒素共同作用引起局部症状:
炎症,坏死,纤维蛋白渗出 毒素入血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假膜——窒息
免疫性:
抗毒素免疫
感染后机体可获得牢固的免疫力
局部粘膜免疫,持久
诊断与防治
分离培养
鼻咽拭或咳碟法接种 鲍-金培养基
预防
“ 白百破”(DPT)三联疫苗 主动免疫
治疗
首选红霉素
六、铜绿假单胞菌
(P.aeruginosa)
生物学特性 :
直或微弯杆菌,有荚膜,单 端有1~3根鞭毛,运动活泼
需氧,4℃不生长,42℃生长 带荧光的绿色水溶性色素 溶血环 抵抗力强
致病性
产生细胞毒素和一种不耐热肠毒素 散片、镜检 PCR 注意饮水和食品卫生
二、幽门螺杆菌
(H. pylori)
生物学特性:
在胃粘膜粘液层中常呈鱼群样排列 微需氧菌,营养要求高 脲酶、氧化酶、过氧化氢酶丰富
致病性与免疫性 :
四、流感嗜血杆菌
(H.influenzae)
生物学特性:
革兰阴性小杆菌,多形性 无鞭毛,有毒株有荚膜 生长需要X和V因子(新鲜血液) 抵抗力:弱
卫星现象 (satellite phenomenon)
当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 上共同孵育时,由于后者能合成较 多的V因子,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 周围生长的流感嗜血杆菌的菌落较 大,离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越远的 越小。
革兰阴性小杆菌,无鞭毛,有荚膜,菌毛 营养要求很高
鲍-金(Bordet-Gengou)培养基: 马铃薯、甘油、血液
菌落:细小、光滑、隆起、珠光色泽、溶血环
致病物质:
不侵入血流 荚膜、菌毛、内毒素及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百日咳毒素、皮肤坏死毒素等
所致疾病-百日咳
传染源:早期病人和带菌者
免疫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