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电子工程教学大纲
机械电子工程教学大纲机械系统结构设计
《机电系统结构设计》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10141060课程英文名称: Structure Designing of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课程总学时:40 讲课:34 实验:6 上机:0适用专业:机械电子工程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本课程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它为学生在校期间掌握机械制造装备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提高多学科综合判断能力、应用能力打下基础。
内容以金属切削机床、工业机器人和物流系统为主线,较为全面、系统地讲述机械制造装备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本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 课程通过实验、实习、电化教学等多种学习手段,让学生掌握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相关概念和技术,使学生具备机械制造装备总体设计和结构设计能力,并了解先进制造技术装备的组成和特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1. 掌握机械制造装备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具备设计一般机械制造装备的初步能力。
2.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了解国家当前的有关技术经济政策;3.了解物流系统工作过程及数控机床结构及加工的实验方法,获得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4.了解机械制造装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掌握机械制造装备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具备总体设计和主要部件结构设计的能力。
2.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机械制造装备的设计方法和金属切削机床设计的基本理论,掌握数控机床无级变速主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法,数控机床伺服进给系统设计方法,机床主要零部件的结构特点和设计方法。
掌握工业机器人机械结构系统设计方法,掌握物流系统的总体设计及机械结构的设计方法。
3.基本技能:掌握设计计算、结构设计,实验技能等。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课堂上要重点讲授基本概念、基本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培养学生使用各类手册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机械电子工程教学大纲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大纲机电工程系二OO七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篇专业基础课 (1)《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1)《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41)《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52)《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64)《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76)《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95)《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111)《液压与气动传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129)《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141)《电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154)《工程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172)《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190)《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211)第二篇专业课 (231)《机械制造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231)《计算机测控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243)《数控技术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255)《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266)《计算机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277)第三篇专业选修课....................................................................................... ..286《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双语教学大纲 (286)《传感器及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293)《电机与拖动》课程教学大纲 (307)《工程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313)《工业系统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324)《机电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337)《机器人技术》教学大纲 (349)《机械CAD/CAM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354)《计算机仿真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362)《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368)《人机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 (378)《现代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384)《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400)《人机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 (408)第一篇专业基础课《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50380课程名称:工程力学英文名称:Engineering Mechanics课程类别:基础课学时:72学分: 4.0适用对象: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机械电子工程教学大纲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10142083课程英文名称:Industrial Robots课程总学时:24 讲课:18 实验:6 上机:0适用专业:机械电子工程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1.本课程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2.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结构特点、测控原理和总体设计方法。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掌握工业机器人手部、腕部和臂部的基本构造、基本运动和设计方法2.掌握工业机器人的测控方法。
(三)实施说明了解工业机器人的运动技能和技术指标;重点掌握工业机器人的手部结构及夹紧力计算、腕部结构和设计计算方法、臂部结构和设计计算方法、定位缓冲原理和方法;了解工业机器人的测控方法以及整体设计方法。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本课程的先修课有:机电系统结构设计、机电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习题要求:习题应促进学生消化、巩固所学内容。
习题要密切配合教师的讲授内容,注意要使概念类、分析类和设计类习题并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设计能力。
教师通过习题发现问题,改进教学,同时习题也是考核学生的依据之一。
实验要求:通过实验,巩固、加深课堂讲授内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1:模块化机器人组装实验,主要通过各种基础机械零件,搭建各种典型的多自由度机器人。
并对其中的一个自由度进行驱动控制。
实验2:模块化工业机器人应用教学系统实验,包括工业机器人装配工作站、搬运码垛工作站、模拟拟焊接工作站、压铸工作站、自动工装单元的演示和操作,了解工业机器人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实验3:汽车生产线模拟系统实验,通过实验,了解工业机器人在汽车生产线中的实际应用。
(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考查学生对工业机器人的结构特点、测控原理和总体设计方法的掌握程度。
3.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出勤、作业等)占50%,课堂测验占50%。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科技方法训练教学大纲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科技方法训练教学大纲课程代码:ABJD0810课程中文名称:科技方法训练(含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英文名称:TrainingofScientificApproaches课程学分数:2.5学分课程学时数:2.5周授课对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无一、科技方法训练简介本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课。
本课程的任务与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使学生了解科研的一般原理,基本掌握科研方法的一般步骤和主要科研方法,巩固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使学生初步具备进行科研的能力。
二、科技方法训练的内容与要求科技方法训练内容:1、科研训练题目的确定指导教师可结合自己的科研工作,实验室的条件,设定许多课题。
这些课题的共同特点是:易于查找有关资料,便于科研工作的开展C题目不宜太大。
也可由学生自由选题。
为了培养学生协同工作的能力,允许3-5人选择一题,共同完成。
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征求指导老师同意后,自己确定课题。
2.科研方法训练的步骤a.课题的调研通过资料的检索、调查,让学生对课题有基本的了解。
特别要求对课题的国内外发展动态有所了解,进入角色。
b.编写可行性报告认真阅读,分析检索资料。
要求学生通过分析抓住课题的关键点、整理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科研工作的主要方向,编写项目的可行性报告。
c.编写项目申报书在项目可行性报告的基础上,按项目申报书的格式要求,填写项目申报书。
d.研究方案的确定根据所确定的方向,制定研究内容。
拟定工艺路线等。
基本要求:1、任务(1)学会查阅技术资料和手册,合理选用方案、机型和器件;(2)初步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安装、调测、排除故障等基本技能;(3)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撰写规范的设计总结报告,培养严谨的作风和科学的态度。
2、要求《科技方法训练》的基本要求是注重方法的训练和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
(1)选定设计课题,下达设计任务选题可由指导教师选定,或由指导教师提供几个选题供学生选择池可由学生自己选题,但学生选题需通过指导教师批准。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课程代码:ABJD0811课程中文名称:毕业设计(论文)课程英文名称:GraduationDesign课程学分数:15学分课程学时数:15周授课对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控制工程基础、微机原理与应用、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气控制与P1C,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人机工程学、机电传动与控制等。
一、毕业设计简介1.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的综合训练,让学生初步掌握技术设计和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
2、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文献、资料、运用有关标准设计手册,进行设计计算、数据处理以及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完成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训练,为走向工作岗位做好充分的准备。
3、培养学生在设计中不但要有技术观点,而且还要经济观点。
4、对学生四年来的学习和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与要求(-)毕业设计的内容1.绪论介绍整个课题研究的内容总体情况、发展趋势以及研究意义等。
2.系统的总体框架与电路构成设计课题的总体思路与所设计系统组成原理图。
各个电路、机械图纸具体形式得给出。
3.编写必要系统软件4.理论性的论文得给出仿真结果5.总结与展望6.通过查阅一定数量的文献资料.英文文献资料至少要3—5篇,写出2000—3000中文字符的综合文章,并译成英文。
7.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应有2500-3000个英文字符的英文摘要,应有与毕业设计课题有关的经济分析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1、毕业设计(论文)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地完成的。
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提倡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敢于创新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有错必改,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反对不求甚解、照抄照搬、敷衍了事、容忍错误的作法。
2、教师的指导着重在方法的引导、方案的论证及思路的开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机械电子工程教学大纲 生产实习教学大纲-2017
《生产实习》教学大纲课程编码: 010151028 学时/学分: 4学分一、大纲说明(一)适用专业适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二)课程设计性质必修。
(三)主要先修课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学实习》。
二、生产实习目的《生产实习》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
是学生建立工程意识,获得工程实践知识的必要途径。
1.通过生产实习,可直接观察机械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的生产过程,使学生建立起对机械制造生产基本过程的感性认识,了解和掌握本专业基本的生产实际知识,验证和巩固已学过的专业基础课与部分专业课知识,并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生产实际中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并善于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生产技术问题的能力。
同时,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拓宽专业知识面,了解专业的国内外科技发展水平和现状。
3.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认识社会,学习工人师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优秀品质和敬业精神,培养学生的良好专业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为今后从事工程设计工作奠定基础。
三、生产实习内容简介题目:生产实习。
实习内容:1.了解实习企业的组织机构和生产组织管理模式。
2.掌握典型零件(箱体,轴类,齿轮等)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加工中使用的典型刀具,夹具,量具和辅具,了解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一般原则及进行工艺分析的方法。
3.掌握典型数控加工设备的结构、主要技术性能、传动系统、控制原理及用途。
4.了解产品或部件的装配过程,包括常用的装配方法、要求及工具。
5.了解生产中的新工艺、新技术、先进经验等。
6.完成生产实习日志及生产实习报告基本要求:1. 实习单位的要求:(1)实习单位应具有大、中型规模和现代化的技术水平。
拥有较多类型的机电设备,生产技术先进,工艺路线清晰。
实习单位应具有一定的接纳能力和培训经验,有进行实习指导的工程技术人员,同时应能提供相应的图纸资料等技术文件。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大纲》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大纲课程代码:ABJD0808课程中文名称:生产实习课程英文名称:ProductionPractice课程学分数:2学分课程学时数:2周授课对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控制工程基础、微机原理与应用、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气控制与P1C,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人机工程学、机电传动与控制等。
一、生产实习简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进行,是继学完技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部分专业课程后,为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而设置的。
通过生产实习,了解机电一体化生产工艺和过程,以及生产中使用的机电装备,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初步掌握各种机电一体化装备及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从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为更好地运用专业知识,为后续的毕业设计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打下基础。
二、生产实习的内容与要求生产实习内容:1)了解企业生产及其机电一体化控制工艺过程和控制思想。
2)了解机械设备的传动原理、结构和装配关系以及驱动机构和执行机构之间的关系。
3)了解机械设备中的传感器技术及检测装置,了解传感原理和传感信息(光、电、机械等),了解传感信号的检测、转换、指示、信息处理原理等。
4)初步掌握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工艺规程编制,工装及工装的作用等。
5)通过对机械设备以及电子设备的实际操作,学会机械电子设备的操作,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6)通过对数控机床的实际操作,了解数控机床的组成和主要功能,掌握数控机床的编程方法以及控制方法,从而形成与理论相一直的系统控制思想,加深对理论的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基本要求:1)在实习中,学生要有主动精神,认真观察,积极思考,虚心向带队教师和现场工人师傅、工程技术人员请教。
2)在实际动手操作和劳动中,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
3)通过实习,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分析的能力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机械电子工程教学大纲电工与电子技术-2017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10132021课程英文名称: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课程总学时:72 讲课:72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机械电子工程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1.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
2.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电工电子线路的分析方法,并能设计简单的应用电路,通过电工实验,使学生对课堂所学的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加深和理解,并使学生对实际电路的设计、制作、调试方法有较好的了解和实践,为进一步学习其它相关课程打下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要求学生对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所研究的基本现象和基本原理有一个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认识;2.要求学生掌握电工电子学的基础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常用的电路,了解设计简单电路的方法,特别在动手能力方面,通过课内仿真实验得到一定的训练。
(三)教学大纲的实施说明1.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分为电工和电子两大部分。
电工部分中,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表示及计算和电路的暂态分析是难点,也是重点,应加强练习。
电子部分中,重点是元件的输出特性和分析方法。
在模拟部分,集成运算放大器和直流稳压电源是最典型的应用。
在数字部分,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是重点,其中时序逻辑电路部分比较难,应较详细讲解和训练。
2.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方法,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要进行翻转教学的知识点,收集教学资源制作成微课。
同时,设计详细的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包括: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困惑与建议三部分内容。
最后,将微课及学习任务单等教学资源放到学生的QQ群及学校的教学平台上供学生课前学习。
在课堂上,教师重点解决学生反馈回来的问题,同时引入电路仿真软件比如proteus,对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进行仿真,增加实践过程,加强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
工程制图A2机械电子工程教学大纲
《工程制图A2》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10011009课程英文名称:Engineering Graphics A2课程总学时:40 讲课:40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装甲车辆工程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 0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工程制图A2课程是一门基于正投影法和机件表达方法绘制工程图样的专业基础课,是高校机械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培养学生图形表达能力的主干专业基础课。
其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构思能力,使之具备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同时掌握AutoCAD软件绘图技能,最终具备利用图形语言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的能力。
课程配套8学时的课内绘图训练和16学时的AutoCAD绘图技能训练。
(二)知识、能力及能技方面的基本要求工程图学的教学应该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图学素质打好基础,培养具有运用图形语言表达设计意图的基本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要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及技能: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
掌握绘制和阅读零件图、装配图的基本能力。
2.合理表达零件图中零件的工艺结构、技术要求;装配图中零部件间的装配关系;合理标注尺寸。
3.利用AutoCAD软件绘制二维图形的能力。
4.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会查阅零件手册有关内容和相关国家标准。
5.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及严谨的工作作风等。
(三)实施说明1.本课程是由零件图、装配图、AutoCAD绘图方法等三部分组成。
大图采用手工绘图。
若不做特别说明所绘制的图纸幅面均为3#图。
2.本课程课内外学时比为1:1.5。
“课后习题”是指完成教材配套的习题册上的“小作业”,“课后绘图”是指完成尺规绘图的“大作业”。
3. AutoCAD绘图技能训练在理论课结束后,在机房通过16个学时的教学完成。
3. 识图和拆图等在零件图和装配图的教学中进行,拆图留有大作业。
机械电子工程毕业实习教学大纲
机械电子工程《毕业实习》教学大纲一、实习基本信息实习环节代码:实习环节名称:毕业实习英文名称:Graduation Practice实习周数:3周学分:3.0适用对象:机械电子工程先修课程与环节: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单片机原理等二、实习目的和任务机械电子专业毕业实习是学生在学完全部课程之后,所进行的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全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巩固、扩大、深化所学知识的目的。
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熟悉有关技术政策,运用国家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工具书,进行设计计算、数据处理、编写技术文件的独立工作能力。
培养学生实际工作中严谨的工作作风。
总之,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初步掌握解决专业工程技术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从而使学生受到一次工程师基本训练。
三、实习方式生产实习的方式:在广州市博士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进行集中实习1、车间实习车间实习是生产实习的重要阶段,教师和学生在实习时的精力和时间主要用于在这一阶段。
学生要围绕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通过生产现场的参观、调查、讨论、分析及向生产第一线的工人和技术人员请教、座谈等方式完成实习任务。
2、专题报告(1)工厂概况及安全教育,生产任务和规模,主要产品及其性能,生产组织与管理,新产品的开发及发展远景等。
(2)工厂典型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含自动化、加工中心、数控机床、专用机床、专用工、夹、量具的设计、制造、装配、调试、维修等介绍。
(3)工厂的技术革新成就及新技术的应用。
(4)工厂的现代化管理及技术检验等。
(5)其它。
3、其它1)阅读现场图样和技术文件产品图样和工艺文件是指导生产的技术文件,也是深入实习的重要资料,学生要认真阅读、消化,并展开讨论和做好记录,把前人的劳动结晶变为自己的知识财富。
2)个人作业和专题分析学生在生产实习期间,由指导教师指定,完成下面的某些内容:(1)分析和修改某典型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
机械电子工程教学大纲 机电传动控制实验教学大纲(2017)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实验教学大纲大纲制定(修订)时间: 2017年7月课程名称:机电传动控制课程编码: 010131020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课程总学时:40实验(上机)计划学时:8开课单位:机械工程学院一、大纲编写依据1.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2017版教学计划、机械电子工程2017版教学计划;2.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机电传动控制》理论教学大纲对实验环节的要求;3.近年来《机电传动控制》实验教学经验。
二、实验课程地位及相关课程的联系1.《机械电子工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2.本实验项目是《机电传动控制》课程综合知识的运用;3.本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机电行业里应用非常广泛,通过实验,不仅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加深对机电传动控制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题目,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4.本实验为后续的《机电传动控制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课程有指导意义。
三、本课程实验目的和任务1.掌握机电传动控制系统中固定程序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和可编程序的PLC控制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及两者的关系。
具备一定的控制电路的分析能力与设计能力;2.继电器—接触器基本控制环节实验,要求学生加深对元件的外观、动作原理和基本控制环节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的认识,要求学生能够按照原理图自行连线运行;PLC 实验要求学生了解S7-200 PLC的外特性,掌握MicroWIN软件的使用方法、以及I/O口与控制对象的连接和调试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知识综合能力、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对系统、工程、项目的认识,同时提高学生设计系统、完成工程项目的能力;3.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训练,使学生掌握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的接线方法;掌握PLC梯形图的输入、编译、下载和运行监控方法以及I/O口与控制对象的连接和调试方法;掌握工程项目的模拟调试方法。
《机械电子工程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机械电子工程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总学时:4周;学分:4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机械、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知识,独立进行一次机电结合的设计训练,主要目的是:1)学习机电一体化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拟定、分析与比较的方法。
2)通过对机械系统的设计,掌握几种典型传动元件与导向元件的工作原理、设计计算方法与选用原则。
如齿轮/同步带减速装置、蜗轮蜗杆副、滚珠丝杠螺母副、直线滚动导轨副等。
3)通过对进给伺服系统的设计,掌握常用伺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计算选择方法与控制驱动方式,学会选用典型的位移/速度传感器;如交流、步进伺服进给系统、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直线光栅等。
4)通过对控制系统的设计,掌握一些典型硬件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控制软件的设计思路;如控制系统选用原则、CPU选择、存储器扩展、I/O接口扩展、A/D 与D/A配置、键盘与显示电路设计等,以及控制系统的管理软件、伺服电动机的控制软件等。
5)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并初步树立“系统设计”的思想。
6)锻炼提高学生应用手册和标准、查阅文献资料以及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通过安排课堂互动教学环节,培养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具备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的能力,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课程设计的对象应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如微机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三坐标测量机、自动检测仪、全自动洗衣机、电子秤、自动售货机、家用智能装置等。
根据设计时间和难易程度的不同,可安排以下选题:1)数控车床进给传动机构及数控系统设计;2)数控车床自动回转刀架机械结构及控制装置设计;3)X-Y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4)普通铣床数控化改造设计;5)波轮式全自动洗衣机机电系统设计。
机械电子工程教学大纲 机械设计A2-2017
《机械设计A2》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10111012课程英文名称:Machine Design (A2)课程总学时:48 讲课:48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交通运输能源与动力工程装甲车辆工程等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机械设计A2课程是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类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培养学生具有机械设计能力的主干技术基础课,主要讲授机械设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机械类专业培养计划中,它起到由基础理论课向专业课过渡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除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外,通过设计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设计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具有设计一般机械的初步能力;2.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了解国家当前的有关技术经济政策;3.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的能力;4.了解典型机械零件的实验方法,获得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5.了解机械设计的新发展。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掌握机械设计一般知识,机械的主要类型、性能、结构特点、应用、材料、标准等。
2.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简化的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受力分析、应力分析、失效分析等,机械零件工作能力计算准则(体积强度与表面强度,静强度与疲劳强度,刚度与柔度,摩擦、磨损与润滑,寿命与可靠性,以及热平衡、冲击、稳定性等),计算载荷,条件性计算,等强度计算,当量法或等效转化法,试算法等,改善载荷和应力的分布不均匀性,提高零件疲劳强度,降低或增强摩擦,改善局部品质,提高零部件工艺性的途径和方法,以及预应力、变形协调原则等在设计中的应用。
3.基本技能:掌握设计计算、结构设计,实验技能,编制技术文件技能等。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要重点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解题思路的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培养学生提高利用标准、规范及手册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机械电子工程
Mechatronics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1230313062 学分数:2 开课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课内总时数:32 课程性质:☐学位课☑非学位课
任课教师姓名及职称:隋修武高级工程师
开课学期:2 教学方式:讲授
一、教学要求及目的:
培养机械电子工程的设计思想,熟悉和掌握机械工程领域的传感技术、信号处理方法、嵌入式微处理器技术、控制技术、电机驱动技术。
并通过机械电子工程的系统应用实例掌握其基本原理和思想,能独立运用机械电子工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研究课题的进题。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
1、测量系统
测量的基本知识,常用的传感器测量原理及接口电路,信号处理方法及电路实现,干扰与噪声的产生与抑制措施。
2、嵌入式微处理器
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及接口电路、输入输出通道设计、PID控制算法的原理及改进PID算法的实现。
3、驱动器和执行器
主要电器执行元件,如直流电机、步进电机、交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及控制方法,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等。
4、系统应用
以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实例,结合实际课题介绍机械电子工程在实践中的应用。
三、课程主要参考书:
1、王孙安、杜海峰、任华编著,机械电子工程,科学出版社,机械
科学与工程研究生系列教材,2003
2、邓星钟,机电传动控制基础(第四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3、王孙安,机械电子工程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四、预修课程:
传感器原理、机电传动控制基础、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等
五、适用专业、范围:
机械工程学科各专业方向
学时安排;
1、测量系统 10学时
测量的基本知识 2
常用的传感器测量原理及接口电路 4
信号处理方法及电路实现 2
干扰与噪声的产生与抑制措施 2
2、嵌入式微处理器 10学时
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及接口电路、输入输出通道设计 4
PID控制算法的原理及改进PID算法的实现 2
模糊控制技术 2
PROTUES 仿真 2
3、驱动器和执行器 8学时
直流电机 2
步进电机 2
交流电机 2
电力电子技术 2
4、系统应用 4学时
以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实例,结合实际课题介绍机械电子工程在实践中的应用。